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精选11篇)
1.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篇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肖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社会主义中国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和希望,创造了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成就,让一个东方文明古国从容而坚定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历史巨变,成功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成功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新境界;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从改革开放中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经受住了苏东剧变的冲击,粉碎了“中国崩溃论”等杂音噪音,还赢得了与资本主义竞争的比较优势,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制度优越性。使社会主义中国找到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依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依然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动力之源。当前,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中国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在改革开放的问题上,中国面临着新的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历史潮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整体设计与科学谋划,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在新时代,只要勇于攻坚克难,敢于迎难而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中国走上了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使中华民族越来越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习近平强调,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改革开放所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的现代化道路。40年来,中国由一个国民经济一度濒临崩溃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也实现了大发展。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的全面进步,书写了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
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使中国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站在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上。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始终将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认为,到21世纪中叶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党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改革开放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考生:肖骏(***)
2020年5月22日
2.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篇二
1978年至2007年, 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长到246619亿元, 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 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四位;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农产品和工业产量居世界首位;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4亿美元提高到2173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15282亿美元, 位居世界首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长到4140元。更为显著的是,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也让经济社会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77岁提高到2005年的72.95岁, 年均提高0.22岁;文盲率也从1982年的22.81%下降到2000年的6.72%, 每十万人口中的大学生数也由1982年的615人提高到2005年的5178人。作为大国, 中国对世界发展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到2007年,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拉动幅度首度超过美国, 这也是从1930年以来美国第一次被超过。实践已经证明, 改革开放是国家兴旺之路、民族复兴之路, 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广, 越走越长远。
2008年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 中国不负众望, 更是赢得了世人的目光。“两防”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确保宏观经济稳健运行;政府换届顺利完成, 更加年富力强的领导人被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 确保了政局稳定;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彰显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第29届奥运会梦圆神州, 传播了奥林匹克精神, 永载中华史册;“神七”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太空人首次漫步太空, 再现中国航天精神;多部重要法律 (劳动合同法、企业所得税法、反垄断法、城乡规划法、就业促进法等) 的陆续实施, 必将见证中国的社会进步及和谐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等多项措施, 使更多财力物力惠及人民生活和改善民生, 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无穷魅力;积极应对全球资本主义金融危机, 中国力量举足轻重, 体现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十七届三中全会着眼农村改革, 确保城乡互动, 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则是中国人民温故知新, 更加理性自觉、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集体充电。诸多事实注定了中国在2008年的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3.小议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 篇三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一直以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一门普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的通识课程。它可以引发学生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和分析能力,以致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道德文化水平。但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如何使教师和学生对这门课保持持续的热情?如何掌握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关系?如何真正培养学生对中国现当文学的理解及鉴赏能力?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做进一步的思考和改革。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和对象的困境
在整个社会日趋功利化及集体浮躁的环境下,也迫使进行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教师和学习的学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当代文学涉及面较之以前更广,就产生了这门课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理解存在偏差,加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认识不足,导致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思想性更为重要,自然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地把现当代文学作为思想性的形象传授给学生。而也有一部分教师,则从文体、结构、语言等方面入手,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变成干枯的数学解析题。因此,由于教师本身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的教育内容千差万别。
同时,教师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在教学之余,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申请各级项目和基金,撰写论文和著作进行发表,导致现在很多高校教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研究教学。正像王晓明先生已经质问过的那样:“你们都是大学教师,几乎每周都要在课堂上讲授20世纪中国文学,倘若不是仅仅出于谋生的需要,你们为什么有兴趣讲这门课?又为什么每日孜孜、费心劳神去作这方面的研究?对今天的社会来说,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到底有什么意义?” [1]因此,教师自身对文学的热爱,对于讲授好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至关重要,而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如何做出相应的调整,研究中国文学的出路也同样不可忽视。目前,讲授者本身面临着艰难的困境。
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由于高考的压力,几乎没有机会接触一些名篇名著,因此大部分学生的文学功底薄弱,甚至有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也知之甚少。考入大学的学生还要承受就业的巨大压力,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努力考取就业中能加分的各种证书,比如有关英语、计算机等证书,或者选修更加具有实用性的各种课程,更是难于集中精力和时间去阅读研究大量的文学作品。
在学生们看来,中文专业在社会、特别是在就业中的用处不大,当然也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内的各种文学课更是如此。作为通识课,即使学生选修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也是抱着各种目的,可能是自身对文学有些兴趣,也可能是觉得文学课容易获得学分,又或许是其他课程无法选择,不得已选择中国现当文学课等等。总之,出自对文学本身真正热爱而来学习的学生真是少之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将课堂组织好自然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社会的现实情况,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一定要想办法吸引学生,让学生迅速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之不仅在课堂上学习文学,而且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使之爱上文学,自觉地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这是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师面前的难题和身处的困境。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困境
近些年,由于教育理念的一些变化,公共课和通识课不断增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空间随之变小。在教学过程中,受到课时的限制,某些教学活动甚至难以展开。如延边大学科技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作为选修课,每周只有两课时,而每个学期只有十六周的教学时间。加之很多学生,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使用汉语的机会就很有限,更不用提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和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学习能力较差、主动性不强,在教学的过程中可谓是困难重重。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全部内容,完全以文学的发展、思潮、运动等作为教学重点教授给学生是不可能完成的,也是不合理的。而文学鉴赏活动的展开,应该基于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十分了解的基础上。可是在教学中,若单纯地选择文学史作为教学内容,又必然会使学生对某一时期的文学史讲得头头是道,但涉及某一具体作品,或者是作品中某一典型人物形象时,会不知所云。
目前高校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使用的教材大多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者钱理群等人合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教材的学术性深浅不一,在选择教材时,应当在课时合适的范围内,注重教材的普及性及权威性,同时兼顾选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因此,如按照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从现代文学的发展讲起,附加作家作品、思潮、文学运动等,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陷入教学困境。
此外,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基本采用传统“满堂灌”的方法。即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满堂灌,学生们则生硬地听记笔记,考试则依靠死记硬背。在学生严重缺乏主动性的环境下,学生被动听的方法让原本美好的审美过程变成了简单的知识接受,而学生对于作家、作品及一些文学现象的理解及鉴赏活动更是无从谈起。即使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讨论的方式,限于学生的文学基础,对某些问题的讨论难于深入开展下去,使得教学过程很难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教师们研究教学、研究学生,改变教学内容与方法,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寻求一条可行之路。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对策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应当确立在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细读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相应的文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此,我们可做以下一些教学改革:
(一)注重理论,平衡文学史与文学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首先要以知识性作基础。“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是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在“教什么”上达成的共识。[2]但是我们在分析作品的同时必须以文学史为依托,不能将文学作品孤立起来,所以我们应当采取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学中以作家及其作品或者文学流派为重点,用历史来进行梳理。这样一来,学生对于重要作家作品有了清晰的了解后,自然可以将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运动连接起来,对脉络产生一个大致的印象,获得对“史”的基本认识。
不仅如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除了让学生知晓文学知识、文学现象,教师还应当让学生通过学习把握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注重对于学生独立分析、鉴赏文学作品、评价各种文学现象的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充分吸收大量的西方新潮文论,研究新课题、新方法,大胆地根据课程情况为学生介绍新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找到新的角度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应注重平衡文学史与文学作品的关系。陈思和教授曾经指出:所谓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的关系,大约类似天上的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就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就像夜幕降临,星星闪烁。当我们在讨论文学史的时候,就不能不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这样一批类似“星”的文学名著上。换句话说,离开了文学名著,没有了审美活动,就没有文学史。[3]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将现当代文学课讲成文化史课,也不可将它讲成单纯的理论课。要注重让学生回到文本中去,进行文本细读,对名篇名作进行反复的品读和回味,和作者产生共鸣,真正感受作家在作品中展现的无穷魅力,亲自完成文学鉴赏的全过程。当然,大量的作品仅依靠课堂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介绍经典作家作品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每次上课前,可以为学生留必读书目,少部分可在课堂上共同探讨、深入研究;还可以给学生留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指定篇目的读书笔记;还可在考试中设置考试题,让学生联系作品,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完成题目。当然,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不能要求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应当鼓励学生首先走进作品,开展阅读,以感受和阅读经验为主。
(二)打破常规,使学生们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取单一的讲授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教师与学生基本没有互动的过程。近几年,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手机使用率的普及,如果教师单纯地满堂灌,学生看手机、玩手机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因此,要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必须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品产生互动。
此外,文艺鉴赏的主体,是指文艺鉴赏活动中的读者、听众或观众。读者、听众或观众在文艺鉴赏活动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已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因此,要完成整个文艺鉴赏活动,必然要发挥文艺鉴赏主体的能动性。在中国现当文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文艺鉴赏能力,理所应当学生成为了文艺鉴赏的主体,所以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记笔记,对于提高文艺鉴赏能力的帮助是少之又少。
为此,可以采取发表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首先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指定篇目,学生在阅读后对作品产生兴趣,不同组别选择感兴趣的相应篇目。接下来,小组成员在指定的范围内分工,比如从作家、写作背景、作品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方面,分别搜集资料,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最后各小组集体发表,选出决胜组。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为了胜出,在准备的过程中,其他组员如有不足之处,可以相互讨论、弥补,形成最后一致的观点。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一章的教学,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研读后,查阅了相关资料,认真准备。学生从老舍的生平开始讲起,将小组的发表重点放在了祥子和虎妞的人物形象上,并将小福子和虎妞进行对比,探讨了人物悲剧发生的原因,最后还联系自身,谈到了当代大学生的择偶观。学生在准备发表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后,将小组最终观点呈现给同学和老师,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学生也真正发挥了自身的能动性,成为文学鉴赏的主体。
(三)灵活机变,建立合理课程评价体系
以往高校对教师教学的完成评定,仅为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时数就算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而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大部分也仅仅依靠一张考试卷。这样,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就成为一个较为狭隘、封闭的过程,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课程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自然无法体现。
因此,教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评价及高校对于教师教学完成的评价应当灵活一些。在教学方面,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对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知识的传授;还应当重视对学生自主阅读名家名作、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畅游在作家作品的海洋里,感受文学的魅力;同时做出相应的思考、发现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问题,撰写论文;开展各类文学相关活动,朗诵比赛、戏剧排演或者进行文学创作等等。
教师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可跳出传统的套路,将课外活动纳入到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中来。如对学生课外学习成果的检查,可以以发表的形式检查和评价,即除了正常的考试成绩外,学生上课的发表讨论、课外作业、课堂笔记、读书笔记等等,都在学生最后考试成绩中有所体现,而且应当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这样使学生对课程重视起来,分配一定的课余时间完成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在实践中完成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有限的课堂向课外的延伸,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即使在课程结束后,也很有可能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保持持续的关注,而非“一锤子买卖”。
如今,我们迫切需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做出改革。通过改革,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充满活力和新的生命力,教育工作者通过努力和探索,找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发展的适合之路,将文学与教育完美的结合起来,让这门课程越来越有吸引力。总之,通过改革,我们期盼越来越多的学生真真正正地爱上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觉地欣赏现当代文学作品,将文学的血液渗入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2]丁明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刍议[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1).
[3]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篇四
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改革开放内在规律的深刻揭示,表明我们党对改革开放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思想动力。
特色彰显优势。改革开放只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
当代中国的鲜明特色,不同于传统的中国,不同于当代世界的其他国家,而是指当下正在发展的中国独有的特征和品格。改革开放这个鲜明特色,最深刻地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当代中国的制度优势、政治本质。
改革开放成为当今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改革浪潮几乎席卷世界所有国家,不少国家以改革起步,却深陷发展危机,甚至改旗易帜。中国改革开放也并非一帆风顺,但最终突破重围取得胜利,有多方面原因,最根本的是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最大优势是有效配置资源、激发社会活力。中国改革开放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活力充分发挥,因而当代中国既有发展效率又有创新活力,从而独具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5年来,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也是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制度保障和根本原因。只承认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却有意回避成就背后的制度原因,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事实。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原则、有立场的,这就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旗帜鲜明地宣示了改革的根本性质和正确方向,只有坚持高举旗帜把握总目标,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保证当代中国改革开放顺利推进、蹄疾步稳。
特色展示活力。改革开放只有不断全面深化,才能进一步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改革开放的鲜明特色说明,当代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最具活力的伟大社会发展实践。同时也昭示我们,要使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更具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蓬勃活力,唯一的出路是以更大力度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和理论探索史无前例,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习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35年来,我们党无论是探索出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局部后整体的渐进式改革实践,还是突破思想禁锢,形成从改革开放性质、目的、主体力量到衡量标准等系统理论成果,其探索力度、创新深度都不断创下新高。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开创的伟大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最大限度凝聚人民的力量。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邓小平说,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从当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遍及各个领域、涵盖各个层次、涉及各个行业亿万人民参与的宏大工程。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的创新活力,创造了现代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只有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立场,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性、深刻性、广泛性世所罕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中国的改革不仅深入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而且深入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利益调整等深层结构。不仅要面对国内经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还要面对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挑战。不仅要解决发展中形成的城乡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等现实问题,还要面临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完善执政方式等重大课题。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正确处理改革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相互衔接配合,取得改革成效最大化。
特色标示趋势。改革开放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能赶上世界前进步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改革开放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特色,是因为35年来我们始终注重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适应经济科技发展要求、适应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期待,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全方位改革,取得巨大发展成就。未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改革开放必须更加自觉把握时代需求、回应时代挑战,在新的起点推动中国不断发展进步。
5.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篇五
【姓名:王凯
班号:1306063
学号:130606319
联系:***】
摘要: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十七大报告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关键阶段所阐明全面的、发展的“改革开放论”,把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同完善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是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改革开放共识、有助于齐心协力完成改革开放攻坚,彰显新时期以来党在领导改革开放问题上与时俱进的新发展。
关键字:改革开放 决定 中国命运 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实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对全面认识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的改革开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的伟大抉择,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从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
一、中国特色创新理论开辟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道路
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一富有针对性又令人耳目一新的总结提炼,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昭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回答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它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主题,就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34
综观中国共产党87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党的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主线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探索和创新,成功地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在当代中国,要发展生产力,一方面要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要进行改革,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社会空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2]-125
现在的我们也正在享受着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巨大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一天天高速的上升。国家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时机中,而这一切都需要归功于伟大的社会主义,伟大的改革开放。正是改革开放将当年那个落后的中国从危机中挽救了过来,给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给中国的带来了美好的今天和不可限量的未来。所以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的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共同将伟大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二、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改革开放所带来最根本的变化就是思想的解放、所能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解放了思想。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不是为纪念而纪念,而是为了更深入地改革开放而纪念,关键是在具体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目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十七大号召全党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而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绝不能停滞不前,更不能夜郎自大”。解决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无不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而深化改革开放无不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3]-118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从根本上来说,改革开放的前提在于思想解放,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根本在于创新体制机制,目的在于激发创造活力。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必须在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中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在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永无止境的解放思想中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从现实上来说,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因此,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目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在进一步解放思想中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永无止境地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在永无止境的改革开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永无止境的解放思想中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更加伟大的成就。
三、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开辟了道路
十七大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而一切――这一条伟大道路正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这一个伟大理论正是思想解放的结晶,这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和最伟大的成果。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自建立新中国、创立社会主义以来就不断探索、反复摸索的伟大事业。从建国之初向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老大哥学习的“一边倒”,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反对修正主义防止修正主义”,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实践经历了艰难、曲折甚至是反复的过程,直到改革开放我们党才成功开辟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探索的过程、实践的历程,就是坚持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实现了思想解放的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真正的改革开放、坚持正确的解放思想;换言之: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真正的改革开放、坚持正确的解放思想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真正的改革开放、坚持正确的解放思想;换言之: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真正的改革开放、坚持正确的解放思想,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58
结束语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人们从中不仅激荡起对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成就感、自豪感,而且提高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06期 第34页
6.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篇六
杨春洪 物师2B班 学号20132301062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遭遇的问题日渐暴露。社会各界对于中国课程改革的讨论也日益激烈,而在这其中,钱启文教授的《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中对课程改革的讨论引起了我的思考。
众所周知的是,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禁锢学生思想,压迫摧残学生,所谓的教育失去了其魅力与意义,与当今社会需求严重不合,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改革有之实行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课程改革在推进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是当前我们亟须思考及解决的。
转型期职教受传统普教的教育思想和现代的教育思想的挤压,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击是教育思想论争的主调.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和职业技术教育异军突起,职教成为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一种教育。在整个教育界,教育思想的革新,冲突相当突出。传统普通教育,以课堂讲授学科知识为主,以应试作为教学动力的驱动和最终评价途径。了解普通教育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的许多职教管理人员和师资在实践中感到彷徨、无所适从、甚至抵触,反对。大多数人还未转过弯来或虽有所认识,没有新法(新的教育方法)。一部分平时注重实践环节的,通过学习、实践,很快就适应了职教环境;一部分平时注重学术理论探讨的人,或习惯于普通教育教学的人,教学现还未改变;而另一部分人,则在过渡时期、渗杂新旧。在我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其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以行业、产业专门人才为中心;而在走向市场经济阶段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思想应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中心。教育方法上过去主要是课堂讲授,职教和普通学校职业化课程,应提倡启发式、学导式教学。特别是职教技术技能教学,主要通过示范教学、学导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厚基础,高技能”的专门人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职教从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与传统普通教育距离拉大。在这个转型期,教育思想的变革与阻滞、保守与创新的冲突,不仅在社会,在整个大教育,而且在职教机构内部(包括教师)在论争。也只有通过论争、试验和改革,才能使新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适应职教教学的要求,真正办出职教特色。
首先一点,就是要弄清问题所在。钱启文教授在《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中提出了三个滞后——分别是“高考制度”、“教育立法”及“教师研究”的滞后,这三个方面的滞后是引起课程改革过程中引起困惑的主要问题,需抓紧解决。
我认为,教育立法的修订是教育改革的前提,没有强有力的监督跟进措施或法律,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从而导致改革的溃败;其次教师研究是教育课程改革的基础,转变教师角色,加强教师研究的积累,才能从本质上贯彻推行教育改革;而高考制度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必须坚持落实改革方向——“下放、多样、扩大大学自主招生权”,推进,学科教学改革和综合实践活动,真实地改变现如今偏激的高考模式。
其次,课程改革不可贸然大改。中国仍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监督跟进机制,所以,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稳步求成。若贸然大改,则在改革政策落实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在提出改革政策时,应多听取社会各界的声音,汲取有用意见,适当妥协,果断抉择,坚决贯彻落实,不轻易中断叫停。
最后一个问题,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条件准备。钱启文教授认为,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准备和配套经费的支撑。显而易见的,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所有的改革都只是空谈,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政府应该把教育事业纳入国家教育行政的议事日程和学校改革实践的中心地位——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有高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优先扶持,给予物资足够支持。其次,社会舆论支持也是改革的重要条件。现在的社会舆论对课改尖锐反对有之,听之任之有之,赞同支持者有之,需要引导舆论支持,使课改深入人心,深得民心,让改革的推进得到更大的助力!
7.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篇七
一、当代古筝演奏技法发展与变革
从我国战国之后的两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随处可见古筝的影子。作为一种乐器, 古筝历经历史变革不断演变发展, 在不同地域形成了具有特色鲜明的演奏流派, 主要有山东筝派、河南筝派、陕西筝派、浙江筝派。传统古筝演奏流派无论指法运用有何不同, 总体上都是以“右手司弹, 左手司按”为主要特点。
传统古筝演奏中右手技法主要是弹拨, 即使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拨弦发音, 包括单音、多音、历音三种技法。左手以按弦为主, 通过按压琴码左侧的琴弦使弦音产生变化, 以此润饰音色, 装饰旋律, 以音韵来丰富琴声的变化层次。当代古筝演奏在左手技法上有所发展, 在保留左手按、揉、点的润色技巧之外进一步发展出了微升滑音、双滑音、双泛音、双揉弦等技法。其他比较有代表性的技法有摇指、扫弦、四弦拨弹、拍击及刮奏技法, 这些新技法的出现更进一步增强了筝曲的表现力, 使得演奏层次更加丰富, 情绪更加饱满, 效果更加突出。
1955年现代古筝曲目《庆丰年》首次开创了双手演奏技法, 此后, 大量创新演奏技法渐渐出现。1965年王昌元先生创作的古筝曲《战台风》一改传统古筝轻弹慢揉的节奏, 用丰富的摇指、刮奏技巧制造出风雨欲来的效果。再之后, 赵曼琴创新采用了双弦过渡滑音、和弦长音等技巧, 并创立“快速指序技法体系”, 为古筝加入常奏乐器行列奠定基础。上世纪90年代以后, 古筝创作百花齐放, 作曲家们突破中国传统的“宫、商、角、徵、羽”五声性调式, 创新借鉴了日本琉球调式、都节调式, 设计创造了许多新的调式和多调性叠置方式, 如徐晓林的《山魅》、庄曜的《箜篌引》等曲目。
当代传媒科技发展迅猛, 人们可以更轻易地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形式的音乐, 在经历了西方通俗音乐、交响乐等灌输后更需要一种新鲜的足以引起听觉刺激的音乐演奏方式。多民族多地区文化交融、东西方文化碰撞、创作阶层的多样化, 催生了古筝演奏技法的创新改革。古筝教学是古筝演奏技法传承的重要步骤, 古筝演奏良好的发展需要有配套良好的教学体系。古筝演奏技巧随着时间不断发展的同时, 古筝教学模式却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当代高校古筝教学活动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 观念落后, 形式呆板。
很多高校的古筝教材都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教材, 对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视若无睹, 甚至采取拒不接受的态度, 教学方法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2. 教学手段单一。
高校古筝教学倾向于以相同的手段对待所有学生, 教学方法没有针对性, 久而久之变得枯燥无味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3. 教学缺乏互动性和延展性。
高校古筝教学仍沿袭着教师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成为学生古筝知识和演奏技巧的主要来源。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抑制了学生的灵感。
二、当代古筝演奏技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当代古筝演奏技法带来的不仅仅是音乐表演技术上的革新, 还有文化和思想上的创新。高校古筝教学应以此为切入点革新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 在提高技巧的同时形成更开放包容的思想观念。
1. 教学方式与时俱进。
在教材方面, 教师可以采用收录了最新古筝曲目和演奏技法的学习教材, 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引用典型筝曲进行特定的技法加强训练, 比如摇指练习、快速指序练习。教学方式上, 教师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 针对不同学生设置分层教育, 有的放矢地进行拓展练习和互动练习, 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学形式上, 可引入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活跃课堂气氛。
2. 古筝教学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古筝演奏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 好的艺术表达能够引导和激发受众的情绪, 而感染听众的首要条件是演奏者本身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古筝教学在教授技法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扩大自身的艺术视野, 比如定期欣赏大量优秀的古筝作品, 广泛接触其他艺术门类, 以良好的心态发现、体验并感知生活中的美。
8.当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征 篇八
关键词:当代音乐教育 改革与发展 若干特征 实践能力 基础教育
一、当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 强调音乐课程的本体价值
音乐教育是艺术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物质经济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代的音乐教育较过去的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转变和不同,更加注重音乐教育的自身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促进个体完善、培养个体创造性以及推动整个社会前进和发展等多方面上。并且这种价值还有利于激发个体的潜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进而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
(二) 重视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
教育的主要功能就在于育人,而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体现出育人的基本功能。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乐观态度和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一门学科,具备学习的价值;不仅由于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人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也因为它是人们创造活动上的一些经验共享。在音乐教育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良好审美观是教育的重点,而对于这些良好素养的培育就需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不断拓展音乐教育的内容
此外,在当代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拓展音乐教育的内容也是其中重要的特征。在全球化的作用下,不同文化之间、不同历史之间的音乐相互交融与碰撞,使得多元化音乐成为了当代音乐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这种大背景下,要想使自身的音乐教育得到发展,就要对其他优秀音乐知识予以积极地吸取,使自身的音乐教育可以在更广阔的环境下得到生存和发展。当代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不同文化、不同区域之间的优秀音乐成分予以整合及发展。
二、当前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一) 音乐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音乐教育的教材得不到有效的更新
当前我国在音乐教育上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果不加以及时解决,很有可能威胁到音乐教育的相关成果。因此,急需对这种现状加以革新和改变。这些问题首先体现在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由于许多音乐教育机构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大多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事实上,这种教育方法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但随着音乐学习者的不断增加,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大课堂形式所取代,教学质量缺少了有效的保证。
其次,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相关的音乐理论性知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更新。但目前许多学校在音乐教育的教材上都没有做到有效的更新,仍然采用内容上较为陈旧的教材,使得音乐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教材作为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如果在基础工程上就存在缺陷的话,那么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证。
(二) 相关教师缺乏应有的专业素养,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有待丰富和完善
音乐教师是音乐授课的主体,其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当前,由于对音乐教育人才需求的激增,短时间内无法对音乐教育人才进行有效的判定和评审,使得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并不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科类,对于引导人的要求很高,如果教师的专业程度达不到要求的话,将不利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和日后在该领域上的发展。
与此同时,在当代的音乐教育改革中还应着重对音乐教学方法予以改进和创新。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音乐教育中一直都占据主导的地位,这种教育模式和观念已经在大多数音乐教育人员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但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知识,得不到充分的实践和思考,学生们的能动性也遭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这对于艺术类学科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三、当代音乐教育的具体改革措施
(一) 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对相关的教材予以及时的更新
为了更好地促进当代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体现出当代的音乐教育特征,就必须解决好在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面对新时代的大环境,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音乐教育,应当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建立起自由发展的科学教育观。以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为导向,以理论知识为载体,在良好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此外,教材书籍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各院校要对相关的教材予以及时的更新,使学生们可以掌握到最新的音乐理论知识。
(二) 重视相关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并创新音乐的教育方法
与此同时,在音乐的师资队伍建设上也要下足功夫,积极引进音乐教育方面的人才。这种强化师资队伍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强化,主要使通过吸纳高水平的音乐人才,来增添师资队伍的活力;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内部的培训,对相关的音乐教师进行强化培训,使其专业能力和素养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
其次,在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上也要做到积极地完善和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音乐教育的教学效率和水平,对于展现当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征,促进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音乐教育者要在根据现有的条件以及实际情况,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调动起音乐学习者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语
简而言之,当代音乐教育的改革要符合时代发展的形势,要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进行相应的革新和发展。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共同入手,通过有效的教育机制和教育方法的结合,来得到相应的教育成果。在提升音乐教师素质和做好音乐教育体制改革的双重保障下,增强我国音乐教育领域的软实力,体现出当代音乐教育的新特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沛.传统教学评价与素质教育的悖论及评价的换代方案——音乐教师教育的“像册”式评价和动力学习范式[J].中国音乐,2004,(02).
[2]刘沛.音乐学(师范类)学生能力素质发展标准与评价——基于主体激励机制的课程观念[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04).
9.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问题 篇九
每当提起中国这一名字,都会让我们联想起她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化沉淀的古国,而她的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为自己成长在一个文化大国而感到自豪。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各国,呈现出生产、金融、投资经营、信息网络全球化的趋势。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各国带来严峻的挑战。对于文化而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既促进了人类各种文明的融合和繁荣,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冲突,我们中国正正处于这么一个阶段,几千年的文化接受着严峻的挑战。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何为文化?关于文化的内涵,学者们众说不一,通常文化一般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然而文化冲突是指在文化传播与传递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如今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西方强势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冲击;二是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对精英文化、经典文化的冲击。
首先从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影响说起,文化冲突根源于文化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作为民族特性的东西往往源于一个民族漫长的文化积淀,并由于自身特定的文化实践,不断地从变化的生活中汲取一定的养料,使之得以巩固,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独具特色的生活方法和文化价值。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久远的年代呈封闭式发展,因此能得以完好保存。但是到了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具有差异的文化不断频繁接触,使得不同文化之间展开了一个博弈过程,如西方情人节vs中国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张灯结彩,端午中秋却低调带过。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被冷落、忽视的现象,如果不再纠正这种风气,本末倒置的话,一个国家就相当于失去了灵魂一样,空有躯壳。
再从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对经典文化影响说起,在这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这些草根文化的最好载体,因特网为它们的传播增添了翅膀。面对这种深刻的世俗化和广泛的民主化浪潮,高雅文化的至高地位和传统研究的学科视野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经典艺术的创造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适用于新型的大众文化或者大众艺术。从而出现许多相声、小品、滑稽戏、贺岁片、肥皂剧等等,还有网络上许许多多恶搞经典著作的视频、文章等。也许大众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但对于一些经典的文化精粹、优秀的作品应予以保护和尊重。应当相互发展,而不是取缔。我们应当具有批判精神,对于一些不合理的论点,歪曲过去的说法应把它否定,而不是哗众取宠,使其助长蔓延;而优秀的,创新的思想就应当很好地发扬传承下来。
10.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篇十
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伟大革命,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改革开放是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实现综合国力由弱变强的历史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成功实现由低收入经济体向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历史性跨越。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跃升到的近52万亿元。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位居世界第十位,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的11.5%。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年的5680美元,已进入上中等收入经济体行列。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经济的繁荣局面。
改革开放是改善人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社会保障从低水平到建立制度框架再到全覆盖。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7917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实际分别比1978年增长10.5倍和10.8倍,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明显增加。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的2688万人,平均每年脱贫544万人。我国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按照年不变价计算)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将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改革开放创造了改善人民生活的雄厚物质基础。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改革开放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和内陆,从制造业到农业和服务业,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12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8671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86倍,货物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17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净额878亿美元,年末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5319亿美元。我国通过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制定国际经济规则,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
35年来的伟大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定不移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富民强国之路走下去。
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根本启示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使我国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而且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启示和宝贵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35年来的改革开放就是不断摸石头、找规律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大国,重大改革不能出现根本性失误,一旦出现就无可挽回、无法弥补,所以改革必须试点先行,在实践中摸规律。比如,当前财税体制改革领域正在推进的“营改增”,就是在上海先行试点,然后再扩大试点范围,条件成熟了在全国全面推开。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我们要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继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我国国情复杂,地区差异大,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层次特征,这就要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进行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到实践中去“摸石头”、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必须整体推进,才能防止顾此失彼。回顾35年来的改革历程,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动农村改革,还是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推动城市改革,再到今天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改革行政体制,都是循着从局部到全局、从重点到整体的路径推进的。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让亿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就需要联动推进土地、户籍、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又比如,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也需要配套推进财税、国企、资源等领域的改革。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和协同配合。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历史反复证明,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和发展就难以推进。过去35年,我们之所以能够有序推进改革、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就是因为牢牢把握住了稳定这个前提。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使各种社会矛盾愈发凸显,保持社会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从群众最期盼最关切的领域改起,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我们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最大的创造力在基层、在群众。过去35年,很多改革成果都是由基层创造出来的。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群众首创的典型范例,由此推动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我们面临的矛盾日益复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利益诉求,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充分汇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并使改革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更加坚定地承担改革开放的历史责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的党中央制定的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决定》提出的重大改革部署,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不失时机推进深层次矛盾的攻坚克难,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承担起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历史责任。
围绕推动经济转型深化改革。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期,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只有加快财税、金融、科技、土地、户籍等领域的改革,破除原有发展方式赖以存在的体制基础,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质增效上来,才能推动经济转向科学发展的新轨道。
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改革。近年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只有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才能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围绕不断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和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面临诸多新的课题。只有加快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领域的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使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亿万人民群众,朝着共同富裕方向迈进。
围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改革。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只有建立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形成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亿万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1.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 篇十一
一、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
随着世俗的日益功利化、欲望化,“身出豪门”的现当代文学渐渐被世人遗忘于高雅艺术殿堂的一角,昔日的荣光早已被经济大潮冲逝而去,曾经盛极一时的学科优势已经荡然无存,现当代文学已经进入生死存亡的临界点。
职业化教育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现当代文学教学则面临着巨大挑战,处于配角地位的现当代文学教学如何走出困境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另外,高职学生急功近利只关心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职业教育,对现当代文学不感兴趣,不愿意配合教师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课堂学习效率也很差,现当代文学教学正遭遇市场萎缩的尴尬。
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指导方针,为高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与此同时,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基础教育改革正推动中小学语文课堂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一些老教师的教学工作难以令人满意,语文教学需要新思想、新理念的输入,为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机遇。
二、高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目的
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转型,突出就业导向和实用化,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能够培养出中小学教学急需的具有新型教育理念的教师,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同时实现“绝处逢生”。
其次,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实现学生社会化发展和职业发展的有机结合,通过提升就业能力为学生开辟中小学就业市场,为学生成为一名优秀的新型教师奠定基础。
最后,高职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能提高素质教育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注入最新鲜的“血液”。在岗教师接受职后教育的机会较少,新教育理念的普及道路漫长,而带着新思想、新理念的高职学生能够有效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创造力。
三、高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高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必须掌控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了解中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情况,根据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整合出高职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在高职课堂教学中实施“我教学,我快乐”实训计划,将课堂理论学习与模拟教学相结合,促进高职学生教学技能向教学艺术发展,凸显就业导向在高职学生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有机体现,为高职学生成功就业铺平道路。
再次,培养高职学生对教学的兴趣,增强高职学生的主动发展意识,使他们自觉配合教师积极开展高效学习,以师范生的角色进行职业发展,将教师岗位纳入自己职业梦想体系,并鼓励他们为之努力拼搏。
最后,建立中小学教学模拟基地,为高职学生创造与“真学生”密切接触的机会,了解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规律,培养高职学生对教学、对学生的感情,增强高职学生立志当一名教师的信心和决心。
四、高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强化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文教育深入人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所以,人文教育理念必然要成为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
首先,教师要为高职学生的职业学习构建人性化、科学化课堂,让高职学生对人文课堂不感到生疏,而且能够在实现高效学习的同时,亲眼见到教师如何构建人文课堂、如何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活动,帮助高职学生对人文课堂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种下人文教育的“种子”。
其次,教师要组织高职学生进行课堂大讨论,积极探究人性化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从理论的角度充分认识人文课堂的构建方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对构建人性化语文课堂拥有初步认识。
最后,鼓励高职学生多阅读关于构建人性化课堂教学的经典论文,并积极做好读书笔记,在主题班会上广泛交流,从而形成群策群力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现当代文学教学的人文性结合,促进高职学生教育理念的快速发展。
(二)提升高职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
高职学生走上讲台成为必然趋势,所以,教师要帮助高职学生有效提升个人的课堂教学技能,凸显就业导向的“指挥棒”作用。
第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职学生必须掌握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学、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及与教师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创造人性化的学习平台,有效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课堂氛围的创设。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工具性以及基础性,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无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健康地成长。只有让学生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开放式探究型氛围中主动学习,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第三,教学过程的掌控。教学过程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的认知过程,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主人,所以,高职学生要仔细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关注度;如何在师生互动中高效学习。
第四,课堂评价的实施。课堂评价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都知道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赞扬是一种极具正能量的情感动力,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发展。所以,高职学生要学会用表扬激发学生进行高效学习。
(三)强化高职学生的教学基本功
第一,教学工具的使用。高职学生要掌握现代化教学工具,如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凸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情境性和情感性,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构建科学化、高效化的人文课堂,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主动发展。
第二,教学语言的磨练。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用的信息媒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最廉价、最高效、最富有情感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要做到语言具有引导性、启发性、情感性和艺术性,能够引导学生高效进行语文学习。
第三,文学修养的提高。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文学修养和敏锐的文学嗅觉和表现力,才能带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合作探究,一起接受经典作品的人格陶冶和性格复制,一起迎接心灵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震撼。所以,高职学生要积极阅读文学精华,提高个人文学修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五、改革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实践,高职学生对现当代文学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氛围活跃起来,高职学生的表现欲和合作探究意识增强,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最主要的是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高职学生对教学艺术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很多高职学生自觉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而且学习动力很足,积极到图书馆借阅教育类书籍,实现了高职学生向师范生的成功转型。
(本文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PYZYJK11)
参考文献:
[1]刘小平.“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现状及其改革趋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5).
[2]刘同般.构建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J].大江周刊·论坛,2011,(1).
[3]杨海.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北方文学(中),2013,(8).
[4]王文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浅谈[J].魅力中国,2013,(25).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推荐阅读:
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反思11-17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笔记08-22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论文08-26
中国当代文学流派12-06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习要点07-10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07-10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重点07-10
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笔记09-15
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梦07-10
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