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先进典型材料

2024-09-19

社区先进典型材料(11篇)

1.社区先进典型材料 篇一

北京市顺义区胜利街道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隶属于中共北京市顺义区胜利街道工作委员会,共有党员42名。

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以创建 “五好”党支部、争当“四好”离退休干部党员为建设目标,把党的要求与老干部的奉献热情结合起来,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凝聚力和建设和谐社区的主题,组织老干部学习在社区、奉献在社区、快乐在社区,把党支部建设成为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精神家园,彰显了离退休干部党员老有所为的风采。

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创先争优

创先争优活动中,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积极引导老干部保持和发扬注重学习、关心时事的优秀品质,通过创新理论学习和组织生活形式,使老干部信念坚定、思想常新。一是建立规范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每月最后一个周三集中组织学习,通过学习重要文件精神、观看理论学习辅导光盘,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老干部的学习需求。二是改变“你读我听”的传统学习模式。通过举办社会焦点问题讨论会、理论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老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使每名老干部都主动参与其中,让理论学习的课堂活跃起来。三是丰富组织生活方式与内容。通过主题展览参观、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使组织生活更加生动活泼。4月,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开展了“绿色社区我的家”主题党日活动,在参观绿色示范家庭的阳台小花园后,老干部们纷纷行动起来,从绿化自家阳台做起,在社区内广泛宣传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为美化社区作出了积极贡献。207月,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开展“迎七一颂党情跟党走”主题当日活动,老干部们共同排练了诗朗诵“九十载的赞歌”,通过忆党史、颂党情,激发退休不退党,永远跟党走的热情。四是学习由课堂延伸到家庭。针对一些老干部身体不好无法参加学习的问题,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支部建立了“党员一助一”学习机制,由支部班子成员负责送学上门,保证了学习的覆盖面。

围绕增强凝聚力创先争优

为使更多的离退休老干部融入到社区,增强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以“三勤”工作法为抓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勤动口”。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一方面做好活动意见的反馈整理,另一方面设置“金点子”意见栏,通过征集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做到知老干部之所想,做老干部之所需,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共收到“金点子”建议38件,“党员一助一”等建议已落地成金,转化为工作机制。二是“勤动脑”。为便于老干部参加,在策划活动时换位思考,做到“常规活动不断线,小型活动每月见,大型活动主题响”。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的活动,小到开心生活笑话比赛,大到共建和谐社区邻里节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干部加入到党支部活动中来,不断增强了党支部工作的感召力。三是“勤动腿”。为便于沟通与服务,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对每位老干部的基本情况成册立卷,建立了支委月走访、重要事项上门通知、生日送祝福、生病送温暖等工作机制,坚持平时登门助学、节日上门拜访,用点点滴滴的关爱凝聚每一名党员,使党支部成为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娘家”,切实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为老干部服务社区、奉献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围绕建设和谐社区创先争优

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通过调动、发挥离退休党员奉献社区的热情和积极性,努力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一是发挥离退休干部善做群众工作的优势。怡馨一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社区成立“居民顺气室”,每周三对社区居民开放,负责接待的老干部根据具体问题,或做调解工作,或向居委会反映,协助调解问题。“顺气室”成立至今,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23件。如今,在老干部的带动下,一些社区年轻党员也主动加入到义务调解的队伍中。二是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性强的示范作用。在抗震、抗洪、抗旱等多项救灾献爱心活动中,老干部们积极带头,纷纷争做社区行动最快、捐款最多的人。为教育培养好下一代,使社区的孩子们得到锻炼,居委会在社区开办了“假期小广播”,引导中小学生记录、撰写社区的好人好事并在社区进行广播。离退休党员干部得知后,纷纷给予大力支持,自觉组织捐款购买了广播设备,帮助居委会办起了“小小广播站”,不仅使孩子们得到锻炼,同时宣传了社区先进典型,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赞扬。三是创新老干部在社区发挥作用的途径。2011年5月,怡馨一社区成立了“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对本社区孤寡老人“老帮老”关怀慰问、重点时段和重要时期的巡逻维稳、社区绿化美化和卫生监督等活动,离退休党员干部纷纷带起了红袖标,积极投入到服务居民、服务社区建设的工作中,让社区居民多了一份踏实,更多了一份感激和敬佩。

2.社区先进典型材料 篇二

第一, 该市医保中心在实施居民医保制度时, 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实行门诊医疗保障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协同运作, 从政策上引导和鼓励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绿春花综合门诊部的收费标准是收费类别中最低的第三类标准, 在被确定为居民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后, 其人均住院费还不到大医院的一半。

第二, 绿春花综合门诊部与市人民医院建立起良好的协作关系。针对所在地区学校较为集中, 居民中相当一部分人为学生儿童的实际情况, 市人民医院派出儿科专家长期在绿春花综合门诊部坐诊、查房, 其优质的医疗技术、便捷的诊治方式赢得了社会的信赖, 吸引了患儿及家长。此外, 双方还建立了检查资源共享的挂钩协作关系。病人住院时无需办手续, 由专家开单即可直接到市人民医院检查化验。这不仅吸引了市区的参保儿童, 郊区的儿童也慕名而来, 致使病床供不应求, 在增加病房后仍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3.社区先进典型材料 篇三

关键词:社区;旅游影响;居民态度;喀纳斯;图瓦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89-02

引言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在旅游开发、规划、决策、管理、监督等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居民作为开发和参与主体,以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发展[1]。“社区参与”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墨菲在1985年的《旅游:社区方法》一书中提出。而旅游研究者关注并从社区参与旅游的角度进行研究仅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尽管如此,由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而带来的积极作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处理好社区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获得旅游发展新的突破。要研究社区参与就不能忽略社区居民的态度,因为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参与的积极性[2]。只有处在当地的社区居民才能清晰感受到旅游对他们的影响,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3]。关于地方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有助于地方政府了解社会影响,减少旅游者与居民间的冲突,并制定规划,以获得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4]。但是由于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受当前的经济、环境意识、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体现在个人、社区或社会等不同层次,其结果则有所区别[5]。smith 和Krannich对美国落基山脉西部4个乡村社区的旅游依托程度及其旅游态度进行了比较。Tosun将土耳其的Urgup与斐济的Nadi以及美国的Central Florida 旅游地居民进行了影响感知的横向比较。认为土耳其居民对旅游业持有较少的支持,具有较少的积极影响感知[6]。喀纳斯景区地处阿勒泰山的西段山区,受第四纪冰川和北冰洋气候的影响,形成特殊的自然景观和植被类型。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整,是我国唯一的欧洲西伯利亚生物区系的代表,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这里居住着绝大多数的图瓦人,是新疆少数民族旅游地的典型代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旅游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影响三个方面分析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影响所持的态度。目的是通过对居民态度的调查,使得喀纳斯社区居民更充分地参与旅游发展,达到促进本社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研究区及调查内容

(一)研究区概况

喀纳斯旅游区被誉为“人间净土”,位于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段,总面积10 030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规划面积最大的景区,也是我国唯一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三国接壤的著名景区。同时也是新疆目前旅游资源最集中、品位最高、发展空间和潜力最大的景区。喀纳斯景区是一个集冰川、雪原、高山、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各种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共有大小景点55处,分属33种基本类型,占全疆56个基本类型的58.9%,其中高品位景点有11处。主要包括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布尔津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三个原始图瓦村落等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七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

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景区的行政管理机构,辖2个行政乡7个自然村,总人口4 000余人。在编人员110人。

(二)调查方法

2012年10月1日-6日,调查人员在喀纳斯景区的喀纳斯村(包括新村,老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对受访民众进行随机抽样,覆盖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整个社区的意向。景区内居民大都以哈萨克语或图瓦语作为日常交流的语言,问卷的问题是由翻译人员翻译,调查人员记录而完成的。

问卷主要是针对喀纳斯村,共发放12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80份。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调查人员在每户停留的时间平均为两个小时,访谈对象包括村干部、居民等不同文化层次的人,访谈内容涉及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以及参与旅游发展给个人生活带来的影响,还有对政府工作的态度以及对景区发展政策的意见和想法,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配合。

(三)调查内容

对问卷通过EXCEL表格进行整理后可以看出:受访者大部分都是女性,占71.43%。年龄段主要集中于35-54岁之间,所占比例达52.38%,其次是19-34岁年龄段所占比例也较大,其他年龄段比例较小。具体说来,年龄在19-34 岁之间的牧民对政府认知态度最高,这说明该年龄段牧民相对受教育程度高、信息来源广、接受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7]。这里的居民大部分是牧民,牧民所占比例达71.42%。在调查的居民中蒙古图瓦族占52.38%。所使用语言中:哈萨克语为通用语占90%以上;38.1%的社区居民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世居本地的居民较多,多集中在喀纳斯新村,居住了十五年左右。由此可知,存在群体性差异特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不同,旅游效应感知也不同。例如,老年人感觉到的是环境的变化;普通居民感觉到的是房屋价格上涨,政府管理人员感觉的是对外形象提升和投资增加等[8]。

二、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调查

(一)旅游环境态度

通过表1 可知:50%以上的人认为:旅游改善了本地的外观、基础设施等;但38%的人认为旅游加剧了环境污染,包括垃圾、环境等。首先是垃圾污染,喀纳斯新村的垃圾被本村的牧民的牲畜所吃,进而导致牲畜生病,可见垃圾没有很好地解决。其次是环境污染,原来喀纳斯湖没有游艇时,鱼很多,现在由于各种游艇的出现,导致了鱼类数量的减少。总之,除了少部分认为对环境的污染外,大部分认为旅游改善了当地的环境,是积极的。这说明旅游对当地带来的好处使得居民自发地保护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9]。

(二)旅游经济态度

通过表2,可知:50%以上的人认为旅游促进了本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本地的生活费用,增加了本地居民的收入。33.33%的人认为旅游吸引了更多的投资、消费,4.76%的人认为大部分旅游收入已流出本地区。所以可知:旅游对经济的影响是正面且积极的。旅游开发给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利益,但与此同时仍有部分社区居民认为并没有从中获益,尽管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仍应该对此加以重视,避免由于贫富差距悬殊而产生社区内部矛盾,阻碍旅游业的发展。为此,政府应加强技能培训,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10]。

(三)旅游社会和文化态度

通过图表可知:47.62%的人认为旅游增强了年轻人对图瓦文化的自豪感,游客很尊重本地的传统文化、风俗。同时,33.33%的人认为旅游导致了传统风俗文化的变化。19.05%的人认为旅游减少了居民向外移民的现象。

三、结论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我们会遇到不同的难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去解决,这个过程单靠社区的公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决策者、科研人员以及其他公众的共同参与、综合决策管理才能完成,但其中社区参与的态度研究是最重要的环节。社区的有效参与态度需要其自身能力和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实现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发展决策乃至经营管理的合法性,并从中获益。同时,社区参与

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决策者、非政府组织、旅游开发商、社会其他扶持力量、旅游研究者、旅游者等多方面努力。在研究旅游开发的态度问题时,管理的重心应主要落在当地社区可以用社区营造的理念来激发社区的自主性与参与性,也使得社区营造不仅仅是着重于文化层面,还有生态关怀的取向。再者通过多方合作,共同经营以各社区为主的永续生态旅游,在经济、环境与社会三方面上达到持续进步的成效,在使游客获得最大满足的同时,维护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1]。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涉及旅游地特定的区位空间、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旅游发展的客观问题,还涉及旅游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和范围问题,同时涉及人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等主观判断问题[6]。因此。需要更多的比较研究和分析,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东道主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旅游对居民的语言、生活风俗有显著影响,当地居民愿意更多更好地与旅游者进行沟通交流,从总体上说,旅游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变迁是积极的,它从客观上增强了接待地居民原有的文化认同感。

第二,在旅游发展起步阶段,居民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明显强于对负面影响的感知,旅游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影响强于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和环境影响,当地居民对旅游的发展持积极的态度,会直接或间接地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的居民因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所得到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其承担的社会文化和环境成本,对旅游正面影响的感知较强,对旅游业发展的态度较为积极。本研究只是对喀纳斯景区居民的旅游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谌莉,杨兆萍,陈学刚,等.喀纳斯图瓦村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调查[J].干旱区地理,2011,34(4).

[2]曾艳.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3]寇敏.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研究——以西安市临潼区为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4]Lankford S V, D R Howard. Developing a Tourism Impact AttitudeScal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4, 21(1): 121-139.

[5]Lawson R W, Williams J, Young T, J Cossens. A Comparison of Residentsp Attitudes TowardsTourism in 10 New Zealand Destin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 1998, 19(3): 247-256.

[6]卢松,张捷,李东和,等.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比较——以西递景区与九寨沟景区为例[J].地理学报,2008,(6).

[7]姚娟,陈飙.生态旅游区少数民族牧民对定居工程及参与旅游的态度研究——以新疆天山天池、那拉提为例[J].旅游学刊,2010,(7).

[8]窦开龙.典型后发型民族旅游区旅游开发效应感知与态度实证研究——以甘南拉卜楞景区为案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9]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2).

[10]苗红,陈兴鹏.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与感知研究——以甘肃马蹄寺景区为例[J].旅游科学2007,21(5).

4.社区典型材料 篇四

---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材料

社区联合党委从实际出发,围绕社区党建中心工作,服务社区建设,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构建联合党委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创建“支部+业委”党建管理模式,开办法律工作室、在职党员进社区坐班服务站,大力开展“民情流水线”工程,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居民群众做出了积极贡献。

有力保障机制,凸现区域化党建成效。一是完善联合党委党代会和党代表工作机制、班子成员考核激励机制及三级联络机制等各项机制,为联合党委规范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明确党委班子成员工作职责,细化责任分工,为联合党委规范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三是合理设置社区组织办、维稳办、文化活动办、社会事务办、绩效办5个科室,确保了社区联合党委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提高了社区为民服务办事效率。四是规范社区考勤制度,社区22名工作人员实行每人一周的考勤制度,周一汇总并及时公布签字。五是与社区工作人员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由绩效办人员督查落实一岗双责工作。六是领导干部做好“五个带头”,即:带头学理论、学业务,坚持每月一课;带头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建立“支部+业委”的党建管理模式;带头抓好党总支及小区党支部的承诺践诺,深入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机制;带头严格贯彻《镇社区组织规范化管理办法》,做到财务、党务、居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带头在班子成员中开展“三学三比”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创建“支部+业委”,居民群众得实惠。社区联合党委通过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不断加强社区党组织网络建设。社区在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上,在水泥厂小区建立了业主委员会,推行了“小区支部+业主委员会”的党建管理模式,将党 1

建触角延伸到小区及居民家中,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几年来,水泥厂小区业主委员会在小区党支部的领导下解决了222户居民的多年吃高价水的问题,组织居民维修了水泥厂1号楼32户居民冬季取暖设施,为6栋楼房更换了楼道照明设施;维修了水泥厂5号楼24户居民楼顶。同时水泥厂小区党支部积极组织居民开了文明之星评选活动,不断提升小区居民的文明素质,为和谐楼院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1年,为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社区联合党委在水泥厂小区“小区支部+业主委员会”的党建管理模式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小区妇委会、小区文艺队、小区治委会、小区调解委员会等基层配套队伍4支,成立了物业保洁管委会,接管了小区的物业保洁,解决了居民提出的改水、改电、物业保洁、屋顶维修等热点难点问题22件,化解矛盾纠纷18起,大大地增强了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的能力。

创先争优激活力,“五百服务”聚人心。塔城路社区联合党委始终把创新服务机制、完善服务体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和拓展服务内容,有力地提升了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的能力。一是充分发挥“包联双促”共建工作机制,整合辖区单位资源优势,大力为社区解决难题。今年四月,已正式向居民开放了晚练点,彻底解决了辖区居民多年无休闲娱乐公共场所的难点问题;包联单位政府办出资3600元彻底解决活动设施存放问题。二是切实发挥好联合党委、功能型党支部作用,发挥好“三联系”作用,社区联合党委于5月11日召集11位社区党委委员、15位功能型党支部书记、4位居民支部书记开展共建承诺活动,签订了切实可行的共建承诺书,截止目前,功能型支部已践诺3件为民服务事项。三是积极探索建立在职党员服务站, 实行在职党员进社区坐班服务。社区联合党委对辖区450名在职党员和169名离退休党员进行调查摸底分类,针对其资源优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职责,制定“坐班”服务项目日程,合理设置政策宣传岗、医疗保健岗、社情民意收集岗、民事调节岗、就业帮扶岗、便民服务岗、扶贫助残岗等12个服务岗位,同时根据在职党员特长,建立了医疗、法律、治安巡逻等5支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居住在社区、服务在社区、奉献在社区”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极大地增强了社区为民服务的能力。四是认真开展民情流水线工程。社区联合党委立足察民情、晓民意、解民难、排民忧、聚民心,通过实行ABC岗和错时工作制度、“一站式”服务大厅、入户走访、“民情日”活动、24小时“民情热线”,“民情信箱”,“民情连心卡”,单元长(巷道长)、楼栋长分析研判会等多种方式及时收集居民热点难点问题及社情动态,并按照即办件、承诺件、联办件、上报件、退回件归类处理,及时确定责任人,制定解决办法,限期办结,按时反馈,进行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现已为居民公示承诺件9件,联办件5件,上报件2件。

5.东南社区典型材料 篇五

林甸镇东南共有6个居民委,124个居民小组,居民4,486户,12,737人,驻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18个,社区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6名。2003、2006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党组织;2004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社区建设先进集体;2005年被市委命名为示范社区党组织;2006年社区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

一、强化服务,将社区党组织建成群众的“连心之桥”

东南社区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组织、引导、协调、沟通的办法,积极为社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一)扶贫济困,解弱势群体之所急。辖区居民单忠学家生活窘迫。社区党组织了解情况后,主动与驻区单位县技术监督局协调,帮助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每年春节,都为其送去二百元慰问金。并提供一万块红砖帮助单忠学翻建房屋。辖区74组老年人王淑芹为治病欠下两万元的外债。社区党组织主动调整了她的低保标准,并积极和上级党组织协调争取,为王淑琴老人申领回500元困难补助金。何世昌家因电跑火发生火灾,社区协调帮助解决米面和资金1400元。王秀娟患有精神病,与丈夫离婚后病情加重,经多方联系帮助解决6000元的医疗费,并派专人送往医院治疗。几年来,由于社区党组织的不懈努力,共协调各方支持,救助特困群体200人次,钱物折合人民币达10万多元。

(二)关注就业,谋下岗职工之所盼。东南社区经过向劳动部门积极争取、协调,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了微机、打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并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本社区共有下岗失业人员2,130 人,企业退休人员386人,办理《再就业优惠证》586个,为21人办理了小额贷 款30多万元。在社区党组织帮助下岗职工邓洪岗、孙华夫妇开办了家政服务社。经过几年努力,从业人员也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115人。两年来,又先后帮助扶持下岗职工张淑荣创办了家政服务社,帮助陈福贵等人办起了老中青婚姻介绍所等7个家政服务项目;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00多名。帮助王长安、回光平等17名下岗失业人员走上保洁员和劳动协管员工作岗位。

(三)发展文化,应社区居民之所需。经过多渠道努力,组建了以谢淑华为代表的10几名文艺骨干。在社区的感召下谢淑华自费购买一套价值 2,000多元的音响设备,供社区秧歌队无偿使用。几年来,社区先后协调多家单位,为发展社区文化事业先后捐款、钱物和人民币达5,000多元。目前,东南社区秧歌队、舞蹈队已达几百人之多。

二、构建和谐社区,将社区党组织建成居民的“温馨港湾”

(一)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社区党组织发动低保户、党员志愿者、离退休老同志组成义务治安巡逻队,开展经常性治安巡逻。为强化人民调解工作,社区干部坚持记民情日记,经常性的走访入户,掌握各种第一手情况,以便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仅去年上半年我们就调解纠纷28起,调解成功率为100%。同时,强化对重点人口的感化与教育。对刑满释放人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帮助联系适合的工作。目前社区的十几名重点人口都能自食其力,并积极奉献社会。

(二)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了文明楼院、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辖区企、事业单位60%以上被评为县级以上文明单位,其中财政局家属楼被推荐为国家级绿色文明楼栋。为了更好的促进居民文明素质提升,社区于去年初为辖区居民建立了道德档案。社区还和大庆晚报联合举办了首届“邻里节”活动,在 活动仪式上,对踊现出的15户关爱他人的好邻居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在社区中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

(三)开展共驻共建活动。紧紧依托县委联系社区的有利契机,有利地推进与驻区单位的共驻共建。为了解决贫困户看不起病的问题,社区与驻区单位县中医院积极协调,为辖区困难户每人减免体检费用300元,并建立了健康档案,仅此一项辖区困难户节约就医费用达十万多元。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亲自主持召开共建对接会,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党员开展活动,县第一小学提供多媒体会议室;林业局、财政局、计量局等部门分别无偿赞助资金一万元;县劳动局提供微机3套。

三、开展 “四感”教育,将社区党组织建成党员的“领头雁”。企业下岗党员的组织关系划归社区管理。通过调查,社区党组织感到在下岗党员中 “怀旧感、失落感、隔阂感,自卑感”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对此,社区党组织决定把增强广大社区党员的“四感意识”(即: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突破口。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以理顺情绪为前导,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下岗职工党员划规社区管理后,社区党组织不等不靠,主动到党员家中进行对接,了解这些党员的家庭情况、思想动态。社区党组织为16名贫困党员送去困难补助金3,600多元。2004年,社区党组织又历时两个月时间对辖区党员进行走访看望,并建立了亲情档案,在每名党员过生日的时候,社区党组织都会送去一份亲情和一份问候。

(二)以练内功、树形象为主题,增强党员群众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在班子队伍建设中,社区始终牢固树立两种意识。一是自律意识。加强社区干部的廉政建设,树立正确的权利观,仅在低保工作中社区干部退还礼金5,000多元。二是树立服务意识。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但稍有懈怠,群众就会看在眼里,所以我们社区干部牢固树立了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几年来,先后为群众解决了上百件实际问题,得到了党员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三)以开展社区活动为载体,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几年来,社区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党员。如在抗击非典过程中,73岁高龄的老党员王士江主动到社区报名担当非典信息员,积极反馈非典疫情;老党员于连海积极维护公共设施,敢于同破坏巷道的不文明行为作斗争;汛期居民张庆合房屋濒临倒塌,社区党组织动员25名居民党员为张庆合义务献工,帮他修房,并组织社区干部捐款1000元钱。社区先后开展13次捐款献爱心活动,共为困难群众募集资金4万多元。今年春节,社区党组织开展向孤寡老人送真情活动。腊月二十八,社区组织22名党员为辖区鳏寡孤独老人包冻饺子,共为老人包冻饺子30多斤。大年三十晚上,社区干部抛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带着党员们包好的冻饺子来到了10户鳏寡孤独老人家中,送去了社区大家庭对他们的一片真情。在这些老人中选出了四户,社区干部分成了四组,他们带着从自己家做好的饺子馅面和年夜饭菜、洒水分别深入到各户,一同和老人欢度除夕,和老人唠家常、回忆过去艰苦生活,老人家中一片欢声笑语。

6.城市示范社区典型材料 篇六

(二○一○年十二月)

河湾堡社区隶属于土门墩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789户,11950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37人,其中书记1名,主任1名,副主任3名,社区干部4名、专干6名,综治队员22名。近年来,社区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民办实事、为民服务为宗旨,以“与时俱进、开拓争先”的精神状态,狠抓示范社区建设,实施社区特色工程。通过各类创建工作的实践,有力地推进了社区的各项工作,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充分就业社区”、“平安社区”等称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保证。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党支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组织生活、党员管理、联系群众等各项工作制度,有健全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社区党支部坚持优中选优,打造一流支部班子的思路,提出“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和“让党员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的具体要求。社区党支部以“民心工程”活动为载体,确立了“核心在组织、专心抓党员、热心办实事、真心换民心”的工作思路,把党的工作落实到温暖民心、稳定民心、赢得民心上。同时,社区根据党员身体状况、爱好特 长等情况,先后组建了多支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居民中得到广泛赞誉。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高涨。社区党支部还始终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团结党员、教育党员的重要途径,不仅丰富了组织生活,教育了广大党员,更是深深地感染了社区的居民群众,“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成为居民的共同心声。

二、齐抓共管,推进民主自治,使社区工作更加和谐。社区在认真遵循《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探索社区建设新模式,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1、建章立制,夯实自治基础。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社区设立居民代表大会,建立居民自治小组,制定《居民公约》、《社区自治章程》、《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专职工作者述职和民主评议制度》等,增强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2、整合资源,挖掘共建潜能。社区充分挖掘和发挥辖区各类资源,主动搭建社区建设的实践平台,与共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邀请共建单位探讨、解决社区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共建单位共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营造全方位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共建成果显著。几年来,我社区在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建设,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建设等。社区共建活动的蓬勃开展,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变成自觉行为,形成政府牵头、企业支持、群众参与的 强大社区建设合力,推动了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3、推行居务自治,接受各级监督。社区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居民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及建议。几年来,社区居民代表共提出涉及社区治安、卫生、老年活动、社区管理等合理化建议200余条,对这些建议中能及时解决的,我们立刻给予答复,对重大决议,社区首先拟定实施方案,在居民代表中征求意见,经代表们表决通过后积极加以落实。为了更好的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社区严格执行《居务公开制度》,设臵了“居务公开栏”,定期公布党组织、劳动保障、计生、社区财务收支、社区干部评议结果以及各项办事程序等居务情况,真心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加强了居民群众对社区事务的了解,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以人为本,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位。

(一)完善服务设施。社区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建立了“五室三站两栏两校一场地”(五室:社区阅览室、社区图书室、社区文娱室、综治调解室、党员活动室,三站:社区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站;两栏:社区公示栏、科普宣传栏;两校:社区市民分校、社区党校,一场地:社区室外活动场所。并且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方便了居民办事。

(二)健全服务网络。按照以民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从居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从居民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着力建立健全三大社区服务网络,努力使居民不断享受到社区建设带 3 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和实惠。一是建立健全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网络,努力构筑社会救助网。二是建立健全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建立起一个覆盖社区居民衣食住行医等切身利益的服务网络,做到小事不出社区。三是建立健全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切实为辖区单位提供服务。

(三)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社区根据居民需求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构筑了社区大服务体系,制定了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了社区、辖区单位、社区志愿者多个层面参与服务的社区服务平台,开通一条便民热线,发放便民服务卡,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在社区设立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居民志愿者100余人组成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无偿和低偿服务。

四、加强特色创新,为社区工作提供活力。

(一)建立“文化超市”,为辖区居民提供读书好去处。我社区地处七里河区城区西部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单位多为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仓储、机械加工企业,因受国家经济改革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多数企业经营困难,加之,地处城乡结合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辖区呈现出困难企业多、困难群众多;文化设施少、文化资源少的“二多二少”的特点。面对现状,我们认识到加快在社区构建一个连接单位、家庭、社会的学习的平台,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社区居民 “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需求,是营造社区浓厚的学习氛围,实 现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工程和关键。为此,我社区立足实际,发展特色,在区、街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创建了社区“文化超市”,“文化超市”涵盖了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绿色网吧等使广大居民不出社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美餐”。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社区“文化超市”已成为广大社区居民读书学习,增长知识、了解信息的平台;成为社区居民交流情感、沟通人际关系的场所;成为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载体。

(二)成立“自行车巡逻队”,为辖区治安提供有力保证。为了更好地维护辖区治安,2007年我社区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在原有巡逻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支以自行车代步的全区第一家自行车巡逻队,经过严格选拨,挑选了10名巡逻队员,并且配备了警棍、警哨等装备,骑着自行车在辖区内进行24小时巡逻。如今,一辆辆穿行于大街小巷和居民区的巡逻自行车,已成为了一道平安社区的亮丽风景线,被居民们称为“流动的报警亭,打击犯罪的轻骑兵”。

(三)设立“图书流通站”,建立图书借阅网络。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进一步激发全民读书的热情,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建设,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区与甘肃省图书馆协调,在社区设立了“甘肃省图书馆河湾堡社区图书流通站”,并于2009年5月8日第二届社区读书节举办之际举行了授牌仪式。“图书流通站”建立起了以省图书馆为中心,辐射社区,方便读者的图书借阅网络,使人们不用走出社区,甚至在家门口就可以方便地借阅到很多新书、好书,使人们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更提升了自身素养,丰富了精神生活。

几年来,社区的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办公设备从以前的一张桌一支笔发展到现在的办公自动化,社区功能室日益完善,社区干部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我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社区组织健全、服务功能完善,是一个治安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生活方式健康向上、居住环境舒适幽雅、社区管理规范有序、社区保障功能完善、生活服务方便快捷的文明社区。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服务中感受真诚,深刻地领会到:基层的工作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离不开社区一班人苦干实干,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就一定能得到居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7.社区先进典型材料 篇七

12月8日, 内蒙古满洲里市召开社区科普工作会议暨科普示范社区总结表彰会, 满洲里市科协主席、各区科协主席、各街道办事处分管主任、各社区书记 (主任) 和各街道办事处、社区科普工作负责人4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在科普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怡园社区、富华社区、丁香园社区给予了命名表彰, 并颁发了奖牌, 同时保留了原新世纪社区、湖西社区、阜城社区、海关社区科普示范社区称号。会议对荣获“满洲里市科普示范社区”称号的7个社区给予1000元现金奖励, 对其它社区颁发了鼓励奖。

会议同时总结了2008~2009年度全市社区科普工作:健全科普组织, 重视队伍建设;加强阵地建设, 做好科普宣传;开展科普活动, 提升公众素质;科普示范创建, 促进工作开展。会议提出了在科普示范社区创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并就下一阶段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加强社区科普工作队伍建设, 创办社区科普学校;整合资源, 加强科普设施和科普阵地建设;创新思路, 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推进网站建设, 拓宽科普传播途径。各社区要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 以健全科普组织网络为基础, 以社区群众为主要对象, 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同时社区工作要紧密联系实际, 利用身边的科学使居民在潜移默化中获悉科学知识;要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志愿者的作用, 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形成科普工作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的良好局面。

8.社区先进典型材料 篇八

【摘要】大学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当以学科特色为出发点,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兼顾产业现状和升级需求,体现课程的差异化和特色,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内容设置

中图分类号:TB30-4;G712

《先进材料连接技术》是焊接技术及工程专业或者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特色选修课,主要介绍常用先进材料的应用、焊接性问题及解决方案。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将了解先进材料的发展趋势,了解先进材料连接技术的发展现状,掌握常用先进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特点,握常用先进材料的焊接性以及常用解决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題。

首先,需要明确材料体系的选择。先进材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随着国内外对材料研究工作深度的增加,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理解不断加深,一些新材料不断涌现。但是这些新材料的研究工作还不够系统,有些研究结果还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地方,因此并不完全适合作为教学内容。考虑到我校以交通运输及载运工具为学科特色,以及载运工具的轻量化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了载运工具轻量化材料为课程内容选择的主要原则。据此确立了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陶瓷、异质材料等作为课程的主干。

对于每一个材料体系,其中包括的材料种类也是非常多的。例如铝合金中就包括了不同强化类型的铝合金。而不同类型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组织特征和性能特点,这造成了他们焊接性的上独特性。受到教学时数的限制,考虑到载运工具轻量化的原则,同时注重联系行业实际,在具体材料的选择上确定以飞机、汽车和高铁制造业中最常用的相应牌号材料为课程的分支。

其次,需要明确各材料的连接方法。材料的连接方法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常用的连接方法包括粘结、铆接、栓接、焊接等。对于焊接方法还存在固相焊、液相焊、固液两相焊三大类方法,每大类焊接方法中又包含很多具体的焊接技术。考虑到载运工具的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选择了焊接方法。而对于具体的材料体系,主要选择在行业中应用最多的焊接技术。

此外,同时兼顾目前最常用的焊接技术以及未来产业涉及可能采用的焊接技术。这样的课程内容设置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代高等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营养。现代科技知识急剧膨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和产业不断升级,这些对学生们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课程内容应该加强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相联系,并保持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从事未来的专业活动奠定基础。

最后,还需要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区隔。本课程中涉及了多种载运工具中使用的轻量化材料。教学目标中需要学生们掌握这些材料的焊接性问题及解决方案。这些内容与先修课程《金属焊接性》、《电弧焊基础》、《高能束焊接》等貌似存在较大的重叠部分。因此,使学生们了解这些课程内容之间的连续性和区隔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须。否则,容易降低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降低教学效果。

我校焊接技术及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兼顾了学科分类和学科发展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特色,着力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金属焊接性》是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金属材料在熔焊条件下,有关化学和物理冶金方面的普遍规律,及在特定条件下金属材料的焊接性。《电弧焊基础》是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焊接电弧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电弧焊技术的基本原理、冶金特点和工艺成形特点,包括CO2气体保护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熔化极氩弧焊、埋弧焊等电弧焊技术。《高能束焊接》是专业特色选修课,主要介绍激光束、电子束和离子束三种高能束的焊接原理、工艺及适用范围。这三个课程本身是有一定联系并且有自身的显著特色。《金属焊接性》主要介绍的是材料在熔焊条件下的冶金反应及冶金缺陷的防治。涉及的工艺方法是低能量密度的传统熔焊方法,主要关注的是材料的冶金反应特性,不涉及或者很少涉及焊接方法的影响。《电弧焊基础》主要介绍常见焊接方法的冶金特点和工艺成形特点。重点关注的是常用传统熔焊工艺方法对焊接成形的影响,模糊了材料的特征,形成了与《金属焊接性》的区隔。《高能束焊接》主要针对的是高能量密度的三种焊接方法,其焊接原理、冶金特性和工艺成型特点都与低能量密度的传统熔焊方法有显著不同,从而形成了与《金属焊接性》和《电弧焊基础》的区隔。《先进材料连接技术》是针对的是不同先进材料的焊接性问题及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质。其中涉及到的部分材料的焊接性问题,在《金属焊接性》中有提及。为了解决先进材料的焊接性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涉及不同的焊接方法,这与《电弧焊基础》和《高能束焊接》相联系。但是,本课程基于载运工具轻量化的产业背景,针对轻量化材料的组织性能、焊接性和解决方案进行一体化的介绍分析,具有很强的产业背景和针对性。针对具体的材料体系,由产品需求为引导,确定对材料组织性能和焊接结构性能的需求。由此需求分析各焊接方法的适用性及容易出现的焊接缺陷及解决方案。辅助以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们综合理解、应用、拓展、探究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亭亭, 纪平, 李松. 专业设置改革与多元组合课程体系设计[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23, (4): 74-78

[2] 贾宁, 孙绍荣. 教育文化困境中的大学专业课程结构设置问题[J]. 阴山学刊, 2012, 25(1): 119-123

[3]闫飞龙. 大学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配置[J]. 大学(学术版), 2012, (1): 17-25

[4] 肖凤娟, 杨惠芳, 彭正. 材料专业化学课程内容设置的改革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 2005, (2): 20-23

[5] 范波峰, 杨毓玲. 工程力学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学过程设计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 (26): 121-122

[6] 李建慧, 端茂军. 结构力学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策略探讨[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4, 25(1): 75-77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先进材料连接技术》课程建设项目(No. k201605003)

9.桐柏新型社区典型材料 篇九

(2012年3月17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桐柏县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示范带动、分步实施,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的工作思路,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完善工作推进机制,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已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4个,投入各类资金6.5亿元,建设新型农民住宅1954套、35万平方米,已入住农民860户,配套建成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创新思路,科学部署。2006年,我县在全市率先制定了新农村建设80条初级标准,以试点村、示范村建设为重点,以村容村貌整治为突破口,积极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在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舞钢市、郏县等地先进经验,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的结合点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来抓。在建设思路上,打破原有自然村、行政村的界限,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即推进农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平房向楼房转变、村庄向社区转变),积极实施“三个加强”(即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强主导产业培育),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在发展目标上,把全县215个行政村3251个自然村规划整合约为86个新型农村社 区,建设两个整体推进乡镇,计划利用5—10年或更长的时间,使全县农村全部实现社区化,提高城镇化水平。在工作部署上,按照“政府引导、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多元投入,典型引路,积极稳妥推进。

二、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坚持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统筹规划、节约土地,以人为本、生态宜居,以科学规划引导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一是坚持突出特色。先后聘请中国机械工程设计院、浙江大学设计院、郑州大学设计院等设计单位高标准编制社区建设规划。在具体规划上,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因势而建;建设规模、建筑风格灵活多样,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各具特色。如建设中的月河镇西湾社区,依山势建特色民居,同时为适应旅游度假、农家乐产业发展,建有以商住楼为主的“风味小吃一条街”。在建筑风格上,着眼于长远发展,体现高标准、先进性、有特色、有品味。如省级示范社区安棚镇利民社区,依托县产业聚集区建设的金果园社区、依托毛集镇“百年莲花堰”自然人文景观而建的南湖社区、临近淮河之滨而建的城郊临淮社区等,都既具有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又具有现代风格。二是坚持节约土地。把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四规合一”,科学编制新型农村社区整体布局规划,使各种规划相互衔接。要求新型社区建设用地必须少于原有居住用地,每个社区规模至少在200亩以上,农民住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空间等统筹规划,同 步建设,科学合理用地。预计全县各类社区建成后,占地约4.7万亩,可节约土地5.6万亩。三是坚持生态宜居。在社区功能区划分上,除完善各种常规功能区以外,要有现代化农业示范区,适应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需要;在社区选址上,临近主要道路选址,方便出行,适应农民耕作习惯,保持耕作半径在2公里左右;在居住环境上,充分结合山区、丘陵、平原的特点,建设生态型社区。如程湾乡依托石步河水库风景区,规划建设生态旅游型新型农村社区,对农民迁移居住吸引力很大。在社区户型设计上,高、中、低档均有,偏重中、低档房建设,以适应农民消费需求水平。如月河镇西湾社区的民居,每座两层小楼仅需16万元左右就可以入住,农民称赞社区房屋真是“好而不贵”。

三、完善机制,合力推动。一是建立组织领导机制。及时调整充实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力量,成立高规格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日常工作由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和农业副县长直接抓,领导小组统筹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每年年初召开县委农村工作会议,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每个月定期召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积极开展调研、督查观摩活动,对比学习,交流体会,解决现实问题。对重点社区建设规划,实行领导小组会审制度,对编制的规划和方案进行论证审查,对经审查认为可以实施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由领导小组批准后,按程序办理有关手续。与此同时,推行县处级领导分 包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制度,并安排县直单位开展驻点帮扶,多方面提供服务。二是创新宣传发动机制。在县电视台设立了新农村建设宣传报道专栏,开辟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访谈”节目,由各乡镇书记或乡镇长、县直有关部门一把手和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等,逐人录制访谈节目,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规划设想、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在全县营造出浓厚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氛围。对工作消极、行动迟缓的乡镇或部门,要求其主要领导在电视台访谈节目中查摆问题,剖析原因,做表态发言。在县委宣传部主办的《今日桐柏》报纸上,开辟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政策解读专栏,对建设中涉及的各种政策进行详细解答。三是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激励扶持办法(暂行)》,制定了《关于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和《桐柏县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若干优惠政策的暂行规定》、《关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利用工作暂行办法》、《关于整合使用政策性项目资金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激励政策。仅规划一项,县政府计划投入5000万元进行编制;对各类社区设定不同的建设标准和相应的奖补标准,县财政每年拿出不低于2000万元的专项资金进行奖补。推行政策性资金项目备案制度,将项目资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对接,集中项目资金投入社区建设。去年以来,我县共争取投放到社区建设上的政策性项目 60多个、投入2.6亿元。严格控制旧区建筑用地审批,鼓励引导农民向新社区集中居住。四是市场化运作机制。坚持多元化投入,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取得了良好效果。去年共吸引投资者投资4.12亿元,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入的63.4%,社会力量投资,逐步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示范带动,整体推进。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分批实施、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要求每个乡镇每年至少启动建设1个以上新型农村社区,全县确定5至7个示范社区,重点打造。去年,我县将安棚镇的利民社区、城郊乡的临淮社区、月河镇的西湾社区、毛集镇的南湖社区、县产业集聚区的金果园社区作为全县重点示范社区,予以重点扶持,倾力打造。为加快示范社区建设,县财政投入启动资金500余万元,支持示范社区先期开工建设。同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000余万元,集中捆绑到5个重点社区。目前,5个新型农村社区已完成各类投资1.3亿元,建成新型农民住宅961套18万平方米。今年又确定7个市级示范点、17个县级示范点进行打造。在示范社区的带动下,全县各类新型农村社区发展迅速,已经建成新型民居1954套,新修道路67条77.2公里,治理河道12条7.6公里,新建文化广场23个、日用品超市54个、农资超市33个,配套幼儿园、敬老院、学校、卫生所、文化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80多个。一个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面推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良好局面已经 初步形成。

10.文化街社区党员先进标兵典型材料 篇十

——山丹县文化街社区标兵党组织典型材料

清泉镇文化街社区地处县城中心地带,现有5个居民小组,1180户,3256人;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35名,工作人员15名。近年来,社区党总支按照“党建统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增强功能、优化服务”的工作思路,围绕星级社区创建,创先争优做表率,服务居民比贡献,积极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着力深化共驻共建活动,不断提升整体服务功能,切实为民帮办实事,使社区党建、精神文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先后被授予“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社区”、“创建省级文明社区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社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夯实基础强核心

走进文化街社区,绿荫处处、新风拂面、温馨萦绕。近年来,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两新”组织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社区党总支着眼于增强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通过抓组织设置、班子建设、阵地改善和制度规范,不断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强力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探索建立了“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的层级管理组织网络,设立党支部5个,党小组*个。通过开展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认岗,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先后有38名在职党员担任楼院党小组长或党建工作辅导员,不断拓展和延伸了社区党建的组织形式。同时,社区党总支深入开

展居民党员“温暖在社区”、离退休党员“服务在社区”、下岗党员“创业在社区”、流动党员“形象在社区”、在职党员“责任在社区”的“五在社区”系列主题党性实践活动,先后有62名党员身兼数“职”,义务争当政策宣传员、市场监督员、卫生管理员、纠纷调解员、治安巡逻员,为维护社会治安、督促检查社区环境卫生奉献了一份爱心,激发了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热情,增强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健全完善了《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党总支工作职责》、《三会一课制度》、《居民议事会制度》等24项工作制度,使社区工作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创先争优树品牌

党旗飘出民心齐,宛如春风暖人心。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党总支紧紧围绕“党组织如何推动社区经济发展、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人员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三个难题,立足社区实际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采取科学定诺、组织审诺、公开亮诺、扎实践诺、严格评诺“五步递进”方法,认真抓好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参评、公开树评“四评催优”环节,切实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走出去“问”、沉下去“访”、坐下来“谈”等形式,征求到社区建设意见建议30条。社区党员因岗而异,量力而行,分类定诺 320项,并利用会议公开、专栏公示等形式将承诺事项向社区公开,认真履诺践诺,解决了20多件物业管理、低保申请和廉租住房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社区党总支还成立了“两代表一委员”社区民情联络站,组织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到民情联络站接待群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接待信访案件40多件,调解民事纠纷13起,为下岗职工“牵线搭桥”

促使再就业12人,深受居民欢迎。

以人为本暖民心

在社区服务中党总支始终把为群众服务作为开展工作的“重头戏”,公开向社区居民做出了六项承诺,“三个必到、五个必访”(居民有事情、有不满情绪、有纠纷必到,困难家庭、住院病人、下岗失业人员、劳教回归人员、孤寡老人必访),使党支部在居民中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号召力。针对下岗职工人数多、再就业困难的问题,积极驻区单位联系,开辟了社区再就业一条街,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30多名。通过提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式,鼓励支持居民兴办庭院种植、养殖、加工等经济实体55个,组织劳务输出200多人,增加居民收入,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多方筹资3万余元对社区建新巷进行了整治改造,铺设下水管道2000多米,镶嵌路沿石1200米,铺油罩面800多平方米,维修商业局家属院居民区7个下水管道;筹资2.8万元维修公厕3所,改造旱厕7所,使居民行路难、排污难、上厕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筹资1.2万元,建起了娱乐活动中心,安装了单杠、乒乓球和象棋、麻将等活动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地。利用“月末周五服务日”、“文明志愿者服务日”等活动,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广大居民群众开展对辖区内巷道、垃圾点、卫生死角集中清理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并建立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止目前,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30余次,清理垃圾死角6处,清运垃圾26吨,社区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充分发挥“和事佬”协会的作用,认真处理民事纠纷,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80多件,调解民事纠纷63起。充分发挥

11.社区先进典型材料 篇十一

一、社区概念的界定

社会学家们对社区 (community) 概念有多种定义。根据国内外大多数社会学家的解释和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 可以认为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 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根据上述对社区的界定, 本文所研究的玉溪新平县漠沙镇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村、西双版纳傣族园、大理洱源西湖白族村、香格里拉霞给藏族村均可以视为一个社区。

二、具体案例介绍

(一) 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案例

1. 现状研究

大沐浴社区 (龙河村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 位于玉溪新平县漠沙镇北约1.5公里。大沐浴村分为上沐浴和下沐浴两个部分, 是典型的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 有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热带果园。村中的槟榔树风姿绰约, 极富热带风光特色, 美丽的漠沙江 (红河的上游部分) 环村而过。村中有105户居民, 约370人, 为花腰傣民族中的傣雅支系。

据当地居民反映, 大沐浴的旅游从1999年就开始了, 游客主要来自玉溪、昆明等地, 此外还有少量外省人和外国人。但由于当地基础设施较差, 特别是卫生和住宿条件的限制, 游客通常只是在村子里做短暂的观光游览, 不在当地吃、住。因此, 当地居民从旅游中获得的收益十分有限, 主要靠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赶“花街节”提供农家食宿 (1999年当时价格每人5—15元/天, 现在虽然价格提高了, 但仍然较低。) 来赚取很少的收入, 旅游收入缺乏持续性, 当地旅游仍处于旅游开发的初期。要开发当地旅游, 重点是要想办法让游客留下来食, 宿, 增加在当地的停留时间, 以增加旅游收入。

随着洒大槟榔园花腰傣系列旅游项目的推出, 洒方面越来越强势, 并最终居主导地位;大沐浴花腰傣旅游逐步衰退, 处于边缘化状态。大沐浴本是“花街节”的发源地, 以往的花街节基本上在大沐浴举行, 但由于经济、影响力、基础设施、旅游承载力、政府部门等多种因素的原因, 如今“花街节”的举办却改在洒的大槟榔园, 大沐浴反而成为一种陪衬。大沐浴花腰傣旅游基本上还是“一日游”状态, 且客源极不稳定, “三天打渔, 两天晒网”就是目前的状况, 社区居民对此感到十分失望, 当初的热情也逐渐消退。时至今日, 大沐浴的花腰傣旅游除了重点关注“旅游黄金周”和“花街节”项目之外, 其他项目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任其自生自灭。

2. 问题分析

大沐浴花腰傣旅游项目虽然从1999年开始就启动了, 时至今日, 虽然政府、村委会、外来投资者、社区居民对此进行了不少的持续投入, 如修建了花腰傣特色的寨门 (鸡枞帽式样) , 建设了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 村内修建了花腰傣文化展览馆 (展示花腰傣的纺织工艺、刺绣工艺、竹编工艺等等) 、文化活动室 (也作为旅馆、供游客使用) 、大沐浴漠沙镇傣韵幼儿园, 村中的旅游设施基本上都重新做了规划和修建, 村中的道路很多都修成水泥路, 改造并修建花腰傣音乐、舞蹈展示表演舞台, 但现代气息太浓, 花腰傣民族的特色、纯朴在逐渐消失, 而且从实际运作上看, 在经济方面很不成功。从笔者进行的田野调查、对村民的访谈 (包括幼儿园老师、民间艺人) 来看, 他们明显表达出对现状不满———对发展状况、未来发展目标不明, 对收益分配、参与程度、社区发展、村寨建设方面的不满尤为突出, 他们迫切希望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产生、出现来打破、改变现状, 带来新的希望。但未来应该怎么样?他们也不清楚, 只是感到茫然!

大沐浴社区目前旅游处于观光一日游状态, 游客在村寨中停留时间短, 用餐者较少, 基本不住宿, 导致旅游收入较少。村寨内花腰傣居民为了生产和生活的方便, 基本改穿汉族服装, 不穿民族服装, 导致村寨内花腰傣民族文化氛围弱化, 进而影响到游客对花腰傣民族文化气氛的体验。游客中本国人主要来自新平县城、玉溪地区和昆明地区等周边主要地区, 外省人较少, 外国人主要是进行科考旅游、文化交流, 以及一部分背包客。这反映出游客对花腰傣民族文化虽感到神秘, 但实际了解较少, 认知程度不高。因此, 有必要对大沐浴花腰傣少数民族社区旅游产品重新进行规划、开发、设计, 重点突出参与式和体验式旅游产品, 重点解决游客到大沐浴看什么、参与什么、体验什么、感受什么的问题。其次, 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花腰傣民族文化旅游的营销工作, 提高游客对花腰傣的认知度, 扩大游客市场, 特别是省外游客市场, 增加游客数量。

嘎洒花腰傣 (傣洒) 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已经显示出对大沐浴花腰傣 (傣雅)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发展造成了威胁, 强调傣雅鲜明的特色, 突出傣雅与傣洒的差别, 开发出与嘎洒傣洒风格有差异性的旅游产品, 是提高大沐浴旅游竞争力, 应对威胁必须走的路, 也是大沐浴旅游下一步发展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大沐浴花腰傣旅游项目的经营与管理应该进行变革, 从家庭来看, 家庭经营的与旅游相关的项目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 为游客提供花腰傣 (傣雅) 民族风味餐饮, 要求尽量做到原汁原味, 同时也要适应照顾来自不同地方游客的口味, 其中饮食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是必须重点考虑和保证的内容。

第二, 经营家庭旅馆是获取旅游收入的较好方式, 但并不是每户村民都有条件和能力开办的, 可以先选择几户有条件、有能力、有经营意愿的村民作为重点示范户, 对重点示范户应提供客房布置、简易卫生间修建及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装配使用, 客房、餐饮经营与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培训可由课题组和村委会合作, 采用PRA方式进行) , 在重点示范户取得成功后, 其他村民可以模仿、跟进, 成为大沐浴村民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 手工艺品也是开发为旅游购物品的较好出路之一, 大沐浴傣雅的服饰、竹编产品、风味食品、自酿酒等就具备开发价值, 各家各户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传统工艺技术, 进行独立经营或联合开发经营。

第四, 村民根据自身生产和生活的特点, 设计并组织一些乡土性较强的参与型和体验型旅游活动, 如带领游客参加插秧、割稻、种苦瓜及水果的种植、护理、收获的农事活动, 或进行捉鱼虾、捞田螺、捉黄鳝等活动, 这些活动对长期居住在城市的旅游者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第五, 各家各户可以按照公平的原则, 以排队的方式, 轮流派人参加在寨心广场 (民俗活动广场) 举行的民族歌舞表演和民俗活动, 这也是获得收益的一种方式。

家庭经营的管理方式通常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独立核算、自我管理方式。

从社区建设方面看:

(1) 重视社区居民 (当地居民) 的乡土知识和技能, 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2) 建立游客接待中心 (可以考虑与课题组合作) 。

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 向游客提供村寨的地图, 并向游客指示各户人家的具体方位及村中的各条小路的具体线路。

第二, 介绍住宿, 以方便游客进行选择。

第三, 设立旅游服务小组, 根据村中开展的具体旅游项目, 为了给游客提供较好质量的服务。

第四, 游客接待中心要与相关旅行社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共享利益, 共同开发市场。

3. 设立旅游建设基金会

该基金主要来源于门票收入提成 (应不低于门票收入的20%) 、当地政府的部分捐助、游客或相关企业或组织的捐赠、旅游活动的各项收入中提成 (提成比例以5%为佳) 。基金主要用于与旅游项目有关的各项活动。基金的使用必须置于全体村民的监督之下, 定期公布账目, 实行民主管理, 财务公开, 专款专用。

4. 建立良好的卫生环境

首先, 要设专人定时打扫卫生, 并对卫生进行维护;其次, 对村中公共厕所的卫生要给予保证和维护,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考虑对村民各家厕所的卫生改造。

(二) 西双版纳傣族园案例

1. 现状研究

西双版纳傣族园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 (橄榄坝) , 离景洪市27公里。其规划占地336公顷, 包括5个傣族自然村寨———曼将 (蔑套寨) 、曼听 (宫廷花园寨) 、曼乍 (厨师寨) 、曼嘎 (赶集寨) 、曼春满 (花园寨) , 是当地民族特色和自然风光保存最好的旅游景区之一。2001年傣族园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

傣族园的开发模式是以“公司+村寨+农户”来进行的, 在员工雇佣方面, 近50%的员工 (约120人左右) 是雇佣傣族园5个村寨的居民。园区内的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及其相关活动, 参与旅游活动成为当地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1) 自己投资, 经营“傣家乐”, 经营傣族风味餐饮、傣家竹楼民居参观和住宿等活动; (2) 在获得允许的条件下, 在傣族园内进行旅游产品的销售, 如销售各种旅游商品, 经营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摊点、烧烤等; (3) 成为傣族园的员工, 参加傣族园内的具体工作, 如泼水节活动、安保卫生、歌舞表演等。

2. 问题分析

傣族园在开发初期, 遵循“产权原则”和“谁投资, 谁受益”原则。傣族园内居民可以利用自己的傣家竹楼搞傣家乐、傣族民俗表演和住宿等经营;而对门票收入则采用“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傣族园公司对傣族园的经营也做了如下的工作: (1) 改善园区内村寨旅游环境, 按旅游需要修建娱乐设施、主干道、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 全面实施村容、村貌的改造和建设。 (2) 公司每年支付5个村寨景点保护费40万元:对征用的860亩土地, 每年傣族园公司公司支付傣族园居民的土地补偿金23万多元, 近年来土地租金有所提高。 (但比起外面的土地征用, 傣族园的土地租金明显偏低) (3) 傣族园公司每年对孤寡老人及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慰问, 发放慰问金及慰问物品;对5个寨子村民发放1 000—3 000不等的奖学金, 并对贫困学生发放贫困助学金等。 (4) 除招收园区内居民成为傣族园公司员工外, 公司还积极吸纳园区内居民参加到泼水活动、织锦、刻制贝叶经等表演性活动, 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 增加居民的收入。但是对于傣族园的收入中占很大部分的门票收入 (傣族园的普通门票价格是100元, 黄金周150元, 团体50元, 本地人20元) 由傣族园公司收取。

随着时间的流逝, 傣族园公司对利益分配开始淡漠, 合同中一些应履行的内容因种种说不清的原因被慢慢拖延和淡忘。虽然每年5个寨子的村长都会就此问题与傣族园公司进行交涉、协调, 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结果, 反而矛盾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甚至出现园区内居民联合起来对抗傣族园公司、围堵公司办公室、不配合公司的日常管理、阻止游客进入傣族园等, 甚至发生激烈的冲突。尽管乡政府、镇政府出面协调, 但双方互不信任、互不相让, 没有什么效果, 情势愈演愈烈。最后, 由州旅游局每年支付傣族园公司2 000万元, 取得傣族园的经营权, 并委托傣族园公司进行管理, 且规定了村民可以参与到门票的分红, 才告一段落。从2012年6月份开始, 傣族园公司便开始和五寨村民就利益分配问题开展多次协商, 最终于7月底与5寨村民签定补充协议。协议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止, 傣族园景区的实际门票总收入 (扣除营业税及附加后) 每年按15%提取并返还给村民;自2016年7月1日起至2048年12月31日《西双版纳傣族园开发合同》终止, 每年按20%提取并返还给村民。合同签定后, 傣族园内部管理工作理顺了很多。

(三) 大理洱源西湖白族村案例

1. 现状研究

大理洱源西湖是云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苍山第一峰———云弄峰山麓, 为高山平坝淡水湖。西湖湖面约5.5平方公里, 是国家AA级景区。湖中有六村 (张家登、清水塘、东登、中登、南登、海塘) 七岛, 是唐六诏邓琰诏遗址。

洱源西湖于2007年由大理海之源西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式开发经营。景区建筑面积20 000多平方米, 一期建设投资5 000多万元, 集“会议、餐饮、客房、休闲、娱乐”于一体。目前景区拥有功能齐全的中、小会议厅、茶室、棋牌室、接待中心、司陪休息室, 有近40多间白族风格的客房、800多个餐位的中餐厅及豪华厅房、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停车场以及白族歌舞苑、西湖当地小吃街、民族工艺街、打跳广场、观景台等, 景区设施古朴典雅, 环境温馨宜人, 服务周到。

2. 问题分析

大理洱源西湖的开发是由大理海之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 所建成的旅游景区相对独立、集中 (与附近西湖南登村虽然相联接, 但基本上互相独立, 相互影响虽然有, 但从目前来看, 基本上影响不大) 。大理海之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享有对西湖进行规划和开发的权利, 并进行西湖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负责西湖的生态保护, 独立享有西湖的旅游收入, 主要从门票、提供歌舞表演收取费用, 提供乘船观湖 (每一趟每只船可坐1—8人, 每个人平均价格为30元;负责划船的居民每趟无论坐了几个人都只能收取20元, 其余都是旅游开发公司所得) 以及住宿餐饮服务 (住宿全由旅游开发公司提供, 并无社区居民参与, 主要餐饮也是由开发公司提供, 社区居民只能提供特色小吃) 。

参与到西湖旅游的社区居民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直接参与其中, 社区居民参与的旅游项目主要有提供特色餐饮、售卖纪念品、为游客划船以及为景区提供清洁服务。其中, 出售纪念品的有4家, 卖特色小吃的3家, 为游客划船的有73家。但这些并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太大的经济效益, 反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以较低价格征用了他们的土地, 西湖旅游开发公司对西湖的承包费用并没有发放到居民手中 (西湖所属社区共有) , 比较起来, 社区居民在旅游中收益是很小的。从笔者对南登村村民的访谈中可以清晰感触, 他们对西湖旅游开发既兴奋、支持, 但又失望、无奈, 甚至莫名其妙的愤怒, 各种情感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耐人寻味。

由于西湖的开发模式是外来投资者独立开发, 社区居民一般不直接参与到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他们主要是因个体经验技能被旅游企业吸纳为较低层次员工, 以及租用摊点出售旅游纪念品和餐饮小吃的形式从中获取收益, 或者被直接排除在旅游业之外, 因此, 旅游对社区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西湖景区平均每天接待游客数达500多人, 每年的春节、五一、十一3个黄金周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近千人, 如2012年春节黄金周西湖景区共接待游客6 650人次, 平均每天接待950人。由于游客数量的逐年增多, 对当地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但由于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西湖进行各项有效保护措施, 并未对社区环境造成太大伤害。

(四) 香格里拉霞给藏族村案例

霞给村 (即次尺地村) 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城东南18公里处, 是一个典型的藏族自然村, 隶属红坡村公所管辖。它处在县城至碧塔海风景区的公路旁, 距公路约300米。目前, 它已经成为碧塔海风景区游览客人常选择的体息地, 又毗邻碧塔海自然保护区 (距碧塔海风景区仅有2公里) 。

2001年中甸县改为香格里拉县, 给迪庆州的旅游带来了发展的机会。霞给文化生态旅游村通过了省旅游局关于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迪庆州旅游局关于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评审, 开始试营业, 2005年10月1日后正式营业。在试营业期间, 凡是选择昆明地区旅行社诚信合作联合体下属的任何一个旅行社的旅客, 都将享受这一个景区的免费游。

霞给的旅游意识萌发自碧塔海马队, 霞给最早的旅游经验也来自于碧塔海马队。碧塔海马队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 36匹马中, 每户只能出2匹, 由一人照管, 该户马匹在碧塔海往返一天之后, 必须隔上4—5天才能再去。这样, 既保证马匹不被闲置浪费, 又保证每户村民都有均等赚钱机会;既公平又合理, 还可以避免一些无谓的争斗和恶性竞争。这种类似行会自律的管理方式, 对以后在霞给开展家庭接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 霞给村的旅游开发项目

霞给温泉:距天生桥5公里有一处丰富的地热资源, 在1平方公里场所里的范围内分布着近20眼温泉, 下给是最大的泉池, 直径1米, 水温70℃左右。这眼泉水是治疗胃病的神水, 患胃病慕名求采者络绎不绝。

生态园村观光:霞给村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青稞、土豆等农作物大量种植。

乡村民俗风情旅游:迪庆霞给藏族文化生态旅游村, 把藏族民众日常生产习俗及生活场景鲜明地勾勒展现。在魅力永恒的藏族家民居中, 您将感受到藏族人民传统的酥油糌粑待客礼仪与婚娶的习俗, 激情奔放的锅庄与弦子舞让您感染藏族民众丰收时节的喜悦与希望, 在手工艺作坊里你将感受到藏族人民独具慧眼的艺术风格和别具匠心的智慧。

宗教朝拜:噶丹-德吉林寺是藏区目前唯一一座集中供奉藏传佛教八大始祖的佛像的寺庙, 寺庙收藏并开放展示宝贵的《甘珠尔》、《丹珠尔》、《密宗集》等经书宝典, 是当地藏族民众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及朝拜的圣地之一, 也是游客观光旅游的目的地。

2. 问题分析

霞给村旅游开发虽然取得较大的成就,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1) 产品结构单一, 季节性强, 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2) 产品品牌不突出, 促销渠道狭窄。

(3) 经营者素质不高, 管理理念与经营意识匮乏。

(4) 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三、案例分析

从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案例来看, 大沐浴社区旅游开发与大沐浴花腰傣社区合二为一, 社区建设是以社区旅游开发为主进行规划和实施的, 因此, 社区建设是按照社区旅游开发中的社区旅游功能配置来安排和建设的, 村寨的寨门、村寨内的道路、旅游表演舞台、民族手工技艺展示场所等都规划和修建得较好, 村容村貌较为整洁、干净, 符合旅游经营的条件, 并且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 村中还建立了幼儿园、服务中心 (主要承担游客住宿和花腰傣歌舞表演工作) , 组建了经营和管理的团队。但由于市场原因, 与洒大槟榔园旅游竞争失利。大沐浴旅游本身受经营项目单一、经营能力不高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大沐浴旅游开发并不成功, 时至今日, 除了继续重点经营黄金周旅游、周末的游客来访之外, 平时只有一些旅游散客来访, 旅游开发的经济收益并不显著, 村中除杨应武、白世光、白万成等少数几人在旅游经营中获得相应收益外, 其余村民并没有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实质性经济利益。因此, 大沐浴社区旅游开发从当初的轰动、引人振奋、喧嚣, 终于归于平静, 村寨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村民们仍然以务农为主、打工为辅进行日程生活。村中少数几个富裕起来的人开始翻盖新房子, 新房的建设是砖瓦式楼房, 而不是传统的土掌房, 这与村中花腰傣民族风格相比有些不协调。但村中村民对此还非常羡慕, 若今后大家都照这样加盖房屋, 大沐浴花腰傣社区的民族风情特色将遭受极大的损害。

由于大沐浴花腰傣社区旅游开发在大沐浴社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下滑, 大沐浴社区又回到以前的状态, 同千千万万个中国少数民族村寨一样, 社区的经营、管理建设又恢复到从前。尽管社区旅游仍然在进行, 但其重要性已经大为降低, 社区旅游开发对社区的影响无论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看都在降低, 对于大沐浴花腰傣社区建设来说, 社区旅游开发曾经是主流, 但至少在如今, 它的主流地位已经动摇。

从西双版纳傣族园案例来看, 在西双版纳傣族园“公司+村寨+农户”模式中, 公司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 旅游开发与经营中的绝大部分收益为公司所获取。社区居民处于弱势地位, 通常要挂靠公司生存, 在公司中也只能担任清洁、园艺、歌舞表演、泼水节活动、导游、旅游工艺美术品销售等收入较低、较累的工作, 基本上不可能进入公司的决策层;由于双方实力悬殊, 导致利益分配上社区居民基本上没有决策权和话语权, 其自主意识也不可能得到体现, 旅游收益像公司方面倾斜成为必然;此外, 作为旅游开发和经营的最重要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权属问题和价值评估问题仍然模糊不清, 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被严重低估, 导致当地居民难以凭借优势旅游资源来获取应得的利益, 形成“谁管理, 谁拥有;谁使用, 谁获益”的现实局面。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部门的协调机制并没有较好地发挥作用 (政府过于关注GDP效应和维稳作用) , 有缺位的嫌疑。这一切使得傣族园“公司+村寨+农户”的模式存在较大的隐性危机。在经营状况较好时, 一切问题都会隐蔽起来, 一旦经营出现不顺利或商业周期波动, 一切问题都会浮出水面。此外, 随着社区居民眼界的日益开阔, 其自主权利意识的觉醒, 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行动, 要求重新界定旅游资源权属和评估旅游资源价值会成为必然, 这必然会对现有的“公司+村寨+农户”经营模式造成巨大的冲击。这个问题处理起来难度较大, 如果处理不好, 后果将难以预料!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园区建设 (社区建设) 是以园区旅游开发为核心的, 从景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方面来看, 是较为可取的;但在社区权利 (权力) 的界定、分配、社区资源商业化价值及分配、社区财政、社区服务、社区工作队伍方面仍然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从大理洱源西湖白族村案例来看, 西湖旅游景区与南登村社区是相互独立的, 旅游投资方重点建设与西湖旅游景区相关的道路、停车场、绿化、景观、建筑等景区旅游项目设施建设和必要的公共设施建设, 其他与旅游景区关联不大部分, 旅游投资不愿过多关注, 仅仅是整修相关道路而已, 因此形成西湖旅游景区负责旅游开发, 南登村负责社区建设的局面。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旅游只能是到西湖旅游景区从事划船、出售特色小吃和旅游纪念品、清洁打扫等工作, 从旅游中获取的经济利益有限, 南登村社区只能获得西湖旅游景区每年支付的、有限的对土地使用的经营费用, 其余的旅游收入均归西湖旅游景区投资方所有。目前, 西湖旅游的开发正进入一个快速增长阶段, 随着越来越多游客的进入, 投资方的旅游收益会越来越丰盛, 而社区居民从旅游中得到的收益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变动;随着大量游客的涌入, 社区居民的宁静生活将会被打破, 经济对社区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将会显现, 特别是其负面影响和旅游开发的外部不经济性将会显现, 并且变得越来越显著, 社区居民将会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社区居民一方面对西湖旅游景区旅游开发收益产生羡慕—嫉妒—恨, 另一方面, 随着社区居民眼界的开阔和自主、独立意识的觉醒, 必然会对上述状况产生不满情绪, 双方由此会产生矛盾;若双方之间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处理、解决这些矛盾, 矛盾将会进一步堆积, 预计二至三年内会诱发冲突。

从香格里拉霞给藏族村案例来看, 社区旅游开发与霞给村社区是合为一体的。霞给村的旅游开发早期是组织马队、驮游客进入碧塔海开始的, 并逐步发展到民族特色餐饮、住宿、歌舞、娱乐上来, 旅游开发给霞给村社区带来了较大的收益, 由于经营能力、经济能力上的差异, 使得旅游收益分配并不均衡, 主要是以汪堆为首的七户人家获得大部分收益, 其余人家收益较少、或者无关。霞给村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藏族村, 经过多年的旅游开发, 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 虽然仍保持着藏族的特色、但现代旅游的气息很浓;社区内很多建筑、设施在建设上基本都是以旅游经营为主、商业化倾向很重, 舞台化和表演化气息、痕迹非常明显, 纯正的藏族特色、风格正在逐渐消失。在具体经营方面, 过于看重眼前利益, 缺乏长远眼光, 只满足于做一些最基础的藏家乐经营项目、歌舞表演、旅游纪念品出售等等, 这些经营项目层次较为普通, 收益并不高。此外,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还普遍存在服务质量与游客实际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卫生清洁条件也不能让游客满意问题, 缺乏将将社区旅游产品做好、做大、做强、做成特色鲜明的精品的意识和能力。随着游客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和周边旅游景区、景点竞争的加强, 霞给村社区如果不能作出较大的改进, 则旅游衰退的到来将会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

在社区建设方面, 由于早期旅游开发是按照藏族的特色来进行, 比较注重公平性, 特别是引入PRA项目 (Participation Rural Appraisal) 指导, 民主、和谐气氛较浓, 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 旅游的开发与发展, 社区居民在经济上开始分化、贫富差距开始显现, 并且越拉越大, 社区建设越来越依赖于经济实力、公平性和民主性也大不如前, 未来的发展会怎么样?实在难以预料。

从和谐社区建设方面看, 社区建设与社区旅游息息相关, 如果社区旅游与社区本身结合较为紧密, 则社区建设中旅游的影响作用非常巨大。社区的规划、发展、经营管理基本上都是按社区旅游开发的需要来规划和实施的, 社区的硬件建设———社区道路、景观、绿化、卫生、环境等一般都开展得比较好, 但在社区旅游利益分配、社区权力分配、社区参与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诱发的矛盾在逐渐堆积, 若不尽早解决、, 任其发展下去, 将来会很危。, 对这方面问题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探索、研究根本解决之道。如果社区旅游与社区本身结合不够紧密, 甚至二者之间是相互独立或分离的, 则旅游开发对社区建设的影响作用较小。社区建设基本上能尊重社区居民的意愿, 并在 (社区居民委员会) 村委会的组织、领导下进行, 虽然建设速度不快、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但循序渐进, 未来仍可期待。

从我们的调研可以看出, 云南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相结合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各个少数民族社区由于基础条件、特点、区位优势、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呈现出来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但归纳总结起来主要社区参与问题、社区旅游利益分配问题、社区权利的分配与运作问题, 其核心问题是社区旅游利益分配问题。

对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利益分配问题的解决, 目前在解决路径上一般倾向于通过社区参与和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Theory) 理论来解决, 从各国的实践上看, 实行起来困难重重。特别在发展中国家, “社区参与”在缺乏实质性内容, 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 社区旅游开发及其收益主要是被政府、开发商、投资商所控制, 社区及社区居民所获仍是相对较少, 且公平性不足。

在我国少数民族社区旅游 (包括社区旅游) 开发中, 首先要面临的是旅游资源所有权的权属问题限制。因为少数民族世世代代从事生产、生活、居住的社区往往就是旅游资源的所在地, 而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资源可以有国有或农村集体所有二种形式, 但是对“集体”的界定并不十分明确, 由谁来行使集体的土地所有权?行使集体的土地所有权的实体是谁?界定也并不清晰。这必然导致权利真空出现, 人们不可能确切知道如何来维护他们的权利。这样, 各级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从法律上讲都有权介入土地和资源的使用和管理, 形成“谁使用, 谁管理, 谁拥有, 谁获益!”的局面, 而当地社区居民反而丧失了应有的财产和权利。

我国少数民族社区旅游 (包括社区旅游) 开发中, 一般情况下, 政府处于主导和强势地位, 因此政府主导是必然的路径选择, 在此条件下, 政府官员中责任人责任重大, 其个人的理念、工作能力、清廉程度对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开发来说至关重要。

其实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利益分配问题就是一个经济利益分配问题, 既然经济利益分配问题属于经济问题, 就应该按经济问题的解决方式来解决, 让参与其中的平等主体各方来协商解决, 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不应过多依赖政府, 政府也不要陷入其中, 政府只要做好提供“公共产品”、当好“守夜人”和“裁判”的角色就行了, 超出政府的角色范围, 只会好心办坏事, 适得其反。

经济利益分配问题的解决, 不能仅就利益分配一个环节来解决, 要有系统的观点;要考虑利益产生的整个过程:利益产生的源头、过程、分配、救治手段 (争议处理机制和方法) , 按系统论的观点去考察、明确、分析, 才能予以最终解决。利益的产生源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 因此明晰产权、明晰各种资源的归属是分析利益产生和来源的基础。利益分配是基于对产权和各种资源归属实际利益的确认, 它同样是以明晰产权、明晰各种资源归属为基础的;利益分配的合理与公平是具体的执行问题, 同样取决于上述的基础, 取决于政府能否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法治环境, 对各种争议能够提供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和方法。因此, 应该从法律和经济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有观点认为可以靠增权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在当今现实条件下, 这个观点太超前了!在权利界定不清、行使权利难度较大、维权成本过高的条件下, 要求靠增权来解决问题, 真令人有“天方夜谭”之感!

因此, 从根本上解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确权”。确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明确旅游资源、土地等资源的所有权, 即明晰产权;二是明确行使旅游资源、土地等资源的所有权的实体, 同时明确该实体具备的权利和权力, 这是实际操作的基础。其次是“行权”。顾名思义, 就是依据权利来行使权力, 也就是社区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通过与各种内外部力量的对抗、博弈而取得对社区旅游的规划、开发、经营、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控制权。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参与 (包括社区参与) 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权力 (实际控制权) 的认可、取得、执行的过程, 本质上是一个权力分配的政治过程。行权的实施有赖于完备的社会法律环境和政府的行政执行力的支持。再次是“维权”。维权就是维护权利实体行使权力, 获取相应的利益;对权利实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遭受到的各种侵权行为和不公正待遇予以司法救济和行政支持, 这个方面, 政府应该责无旁贷。

遵循上述3点,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的利益分配问题应该可以得到根本解决。

要保证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利益分配的确实落实, 还有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必须解决, 那就是少数民族社区旅游资源在开发中的价值评估, 这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旅游分配的实现。通常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 投资方倾向于签订长期合同 (一般为20—30年) 来购买社区旅游资源的使用权,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社区旅游开发。由于社区旅游资源价值在开发前估值相对较低, 而随着社区旅游开发的不断发展和深化, 社区旅游资源的价值将会出现较大的增值, 投资方将由此获得较大的、长期的、持续的投资收益。而对于社区旅游资源的所有者———社区居民来说, 由于签订了转让社区旅游资源使用权的长期合同, 并且在社区旅游开发前对社区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偏低, 使得社区居民在社区旅游开发中的收益相对固定, 且比较偏低, 社区旅游开发后, 由于社区旅游资源大幅度增值带来的收益也基本难以享受。长此以往, 必然会导致投资方与社区居民之间在旅游开发中利益分配上的冲突, 甚至可能会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爆发, 冲击当地的社会、经济秩序, 造成负面影响。因此, 对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前、开发过程中社区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公正评估, 是评估投资方和社区旅游资源所有方分配旅游开发收益, 社区居民利益分配实现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性基础。

四、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1.从社区旅游的角度出发是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村寨建设 (社区建设) 较好的方法。

2.社区居民参与为主、政府指导为辅的模式是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应该采用的模式。

3.设立社区旅游和建设基金, 建设好游客接待中心, 尊重并应用当地居民的乡土知识是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4.公平地解决社区旅游利益问题是实现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与和谐社区建设的核心与关键。

(二) 问题讨论

1. 现实中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利益分配的实现问题

虽然笔者论证了“确权”、“行权”、“维权”是解决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利益分配的根本路径, 但在现实中, 由于政府主导作用的于强大, 加上外来投资方资本力量的强势, 导致社区居民参与性降低, 处于次要地位, 无法起到主导作用, 因而社区居民利益分配问题的解决将会大打折扣。

2. 外来投资者利益与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协调问题

随着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发展, 对资金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 外来投资者的进入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外来投资者来说, 投资利益是其最为关心的问题, 为此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扩大利润、提高投资收益,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保护产生负面影响, 任其发展下去会对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危害。因此, 外来投资者利益与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协调问题需要由当地政府、社区居民、外来投资者、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协商解决, 这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3.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问题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的开发会给当地居民 (社区居民) 带来一定的利益, 对于每一个参与少数民族社区旅游经营活动的当地居民来说, 从利己的观点出发, 会采取尽量利用社区各种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和公共资源 (这些资源是社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公地”) , 降低经营成本, 扩大经营范围, 增加个人收益的做法。这些做法对个人经济来说是有利的, 但对外部来说会产生不经济的问题, 长期持续下去, 这些众多微小的不经济行为的综合效应会对社区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最终可能会重蹈美国学者哈丁所说的“公地的悲剧”的命运。

4.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民族文化村寨发展的问题

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的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民族村寨发展的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如果仅从旅游的角度进行未免视角太单一, 最终结论的局限性太大。笔者认为, 应该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方向、多角度进行长期的综合研究, 最终才会得到比较客观、全面、有价值的结论。

参考文献

[1]Peter.E.Murphy.Tourism:a community approach[M].Methuen, New York and London, 1985:155-176.

[2]Perver Korca.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Impact[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3) :695-697.

[3]Paul Brunt, Paul Courtney.Host Perceptions of Social-cultural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3) :493-515.

[4]lisa M.Campbell.Ecotourism in Rural Developing Communiti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3) :534-553.

[5]杨正华.玉溪地区旅游志[EB/OL].新平公众信息网.http://www.xinping.gov.cn/xp/.

[6]王懿之.云南新平傣族的历史与文化[J].云南社会科学, 2001, (4) :74-78.

[7]黎洁.西部生态旅游发展中农村社区就业与旅游收入分配的实证研究——以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农村为例[J].旅游学刊, 2005, (3) :18-21.

[8]张兵.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利益分配问题研究——基于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11, (6) :33-38.

[9]张兵.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研究——以大沐浴花腰傣社区为[J].民族论坛, 2013, (2) :54-59.

[10]黄亮, 陆林, 雨莲.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傣族园为例[J].旅游学刊, 2006, (5) .

上一篇:办事处辞职报告下一篇:高中生留学美国三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