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12篇)
1.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 篇一
分析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的负面情绪的影响论文
围手术期患者因胃癌疾病本身及术后疼痛等多种因素,常伴有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由于患者术后幽门括约肌失去效用,因此常常导致术后出现胆汁反流性胃、倾倒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出现如: 营养不良、体重下降,甚至会诱发胃癌,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操作验证的负面印象。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影响术后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采取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组标准: ①术前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 ②意识清楚,语言功能正常,能有效交流; ③具备完成量表调查的能力; ④同意进入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②出现恶病质、贫血、凝血功能障碍等; ③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性疾病者; 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 ⑤肿瘤广泛侵犯,无法行根治术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 年10 月至2014 年10月间收治的,符合上述标准的胃癌患者85 例,并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 43 例) 和对照组( 42 例) 。其中观察组: 男性24 例、女性19 例,年龄42~70 岁,平均( 55.87±8.19) 岁,文化程度统计: 小学6 例、初中15 例、高中或中专13 例、大专及以上9例; 对照组: 男性22 例、女性20 例,年龄40 ~ 71 岁,平均( 55.96±8.24) 岁,文化程度统计: 小学5 例、初中16例、高中或中专12 例、大专及以上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
1.3 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首先采用我院常规护理措施,如: 入院宣教、术前准备、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肛门排气前禁止饮食、留置胃管及导尿管的护理、切口护理,预防切口、泌尿系统及呼吸道感染等[2]。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 ①认知干预。术前向患者讲解胃癌的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尤其是目前治疗的效果,让患者看到生存的希望。②心理干预: 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挖掘其心中存在的矛盾和渴望解决的问题,从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及强化阶段四个阶段,让患者内心与错误想法进行辩论,将错误观点消失在萌芽状态,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树立治疗的信心。③行为干预。选取患者平日较为喜欢的电影与音乐等,在病房为患者播放,确保患者能够在优美的`艺术环境中舒展自己的情绪,防止患者抑郁的发生,得到全身放松,保持松软状态。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进行自理能力训练和体能训练。④情感干预。加强家属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家属支持系统,使家属参与到积极支持患者的治疗中,使患者感受爱的温暖。⑤饮食干预。手术麻醉清醒6h 后口服500mL 生理盐水,术后第1d 给予500 ~ 1000mL 清流质,第2d 给予1000~2000mL 流质或半流质,注意选择低脂、低钠、高优质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给予米汤、果汁、稀粥、藕粉等,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1.4 效果评价: ①不良情绪。在患者入院与出院时,均采用Zung 抑郁自评量表( 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价患者抑郁与焦虑程度,评分越高表明焦虑或抑郁越重。②生活质量。采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 OLQ-STO22) 进行评价,越高分值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5 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1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 检验,计数资料χ2 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对比:
两组患者入院时SAS 和SDS 量表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两组患者,出院时SAS 和SDS 量表评分较入院时( P 均<0.05) ,有统计学意义; 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院时OLQ-STO22 中胃部疼痛、吞咽困难、饮食受限、呃逆、焦虑和口干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0.05)。
3 讨论
胃癌作为临床常发消化道肿瘤,多发于40 ~ 60岁,其并发率与死亡率均为消化道肿瘤第一位。资料显示,每年我国有40 万胃癌患者,约占世界上胃癌总发生率的42%,5 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精神心理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70%以上的肿瘤患者存在着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干预对稳定患者身心状况、提高身心素质、改善躯体症状都有较大的帮助,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患者SAS 和SDS 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胃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主要因为通过各种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及家属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澄清错误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更加配合治疗,减少了对疾病的恐惧,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护理的作用在于通过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对患者的心理保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行为。如心理干预使胃癌患者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减轻负性情绪状态,还可避免免疫功能急剧降低,做到心身松弛,情绪乐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医院对于胃癌患者的治疗应不仅局限于患者的术后生存状况,还要改善生活质量。OLQ-STO22 是针对于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特征专门设计的术后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其条目设置较为合理,调查结果更具权威性。胃癌根治术后常出现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情绪,本研究对胃癌根治术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出院时患者OLQ-STO22 中胃部疼痛、吞咽困难、饮食受限、呃逆、焦虑和口干分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 。如饮食干预,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进食,保证了术后的营养,促进伤口早日愈合,同时还刺激了胃肠功能恢复,防止了胃肠道黏膜萎缩,保护了正常菌群; 术后早日运动可促进腹腔内的血液循环,改善腹腔胃肠道血液灌注与氧供给,促进肠蠕动,增加了消化液的分泌,提高食欲。
2.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 篇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5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1]。其中男71例,女54例;年龄50~75岁,平均(61.4±7.4)岁;患者病程2~15年,平均(7.0±2.1)年;87例合并高血压,62例合并冠心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被动式护理,即患者到院后给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门诊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家庭、病情、个人文化程度等情况,以便给予对症护理干预。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病情、生活情况及饮食调节情况。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血糖控制方法、并发症等,告知患者血糖波动范畴及正常值,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相关知识。对患者的疑问给予及时的解决。
1.2.2心理干预。由于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焦虑、紧张、动怒等情绪都会影响血糖水平的波动,因此,应对患者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疏导,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在门诊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对患者进行一对一心理干预,与患者沟通时,要注意放慢语速,语气平和、友善,使患者能够信任医师。
1.2.3运动干预。适量的运动可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改善患者体质,有利于身体健康。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患者的禁忌证及适应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老年患者可选择打太极拳、步行、健身操等方式,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不易操之过急,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若出现头晕目眩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
1.2.4饮食、生活习惯干预。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给予针对性的饮食干预,告知患者合理的饮食可保持血糖稳定,有利于治疗。多摄入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蔬菜,避免高胆固醇、高糖分等食物,可采取少食多餐的形式,注意营养均衡。忌烟、酒、刺激性饮食。
1.2.5血糖控制干预。指导患者使用血糖仪,对自身血糖进行及时控制。对于采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要嘱其按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对于记忆力差的老年患者,可告知家属监督其用药,根据每次用药的药量分装成小份,避免错服、漏服的问题出现。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注意准确掌握用药剂量,选择不同部位进行注射,注意注射前应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避免感染。
1.2.6并发症预防。糖尿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低血糖、感染等。当患者出现面色苍白、饥饿感强、心慌、头晕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给予饮食糖水或进食的方式进行缓解,必要时给予检查血糖;在预防感染方面,应注意指导患者进行皮肤护理,注意保暖,注意卫生,每日用温水泡脚,但应注意防止烫伤。
对比观察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变化情况。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处理,P<0.05具有明显差异。
2结果
给予为期6个月的护理后,两组患者FBG、2h PBG及Hb Alc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且具有遗传性的终身性非感染疾病,易引发各种并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药物及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但单纯依靠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研究[2]指出,良好的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本组研究中,通过门诊护理干预的方式,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其护理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被动式护理而转向主动护理,通过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及时了解患者病情情况,以便给予对症护理干预,这种方法较住院治疗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同时在护理过程中,也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BG、P2h BG及Hb A1c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门诊护理干预对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可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摘要:目的 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在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5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被动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门诊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FBG、2h PBG及Hb Alc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门诊护理干预对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门诊护理,糖尿病,血糖控制
参考文献
[1]杨娴梅.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4):54-55.
3.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泌尿外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112-01
目前,泌尿外科患者越来越多,泌尿外科手术也成为比较常见的手术。但对患者来说,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加上由于不同知识层次、社会经历的患者对泌尿外科手术的认识不同而产生的焦虑、烦躁情绪,这既影响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也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从而影响患者对整个围术期的满意度[1]。如何缓解患者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降低其对术后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围术期满意度,一直以来都是护理工作的焦点。目前,个性化护理模式在部分临床病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本次研究我们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比较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泌尿外科患者共120例,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57~86岁平均年龄(73.1±2.3)岁;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58~86岁平均年龄(73.7±1.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职业、知识层次、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经历等个体差异进行对患者的治疗需求的调查,制定针对性和个体性的的护理计划,具体如下:①术前:专科护士详细访视,包括:仔细查阅患者病历,清楚了解患者病情;访视患者时,以患者治疗需求为中心,采用沟通技巧解决患者的困难,消除患者的担忧及顾虑,介绍相关成功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注意与患者亲属交流,指导病人自理训练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支持因素。②术中,保证环境最佳温度于22℃~25℃,最佳湿度50%~60%,要输注的液体事先放在恒温箱中,术前访视的护士要在岗在位,在进行具体操作时预先提示患者,应有交流技巧,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手术结束后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减轻患者担忧。③术后注意随访,护士及时进行回访,了解患者当前情形,对其不适进行疏导、宣教。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围术期满意度。(1)疼痛的评定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满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2)围术期满意度:等级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调查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为4.2±1.1、围术期满意率为100%,对照组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为5.9±1.6,、围术期满意率为83.3%,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围术期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见表1
3 讨论
大部分泌尿外科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时,对自身的手术情况都了解不够,加上对手术治疗方法的实施及效果不清,大多数患者都会产生焦虑、恐惧、不安、担忧,从而影响术后的效果,使病人的术后疼痛加重,病人对围术期的满意度下降[3]。个性化护理干预是指专科护士对不同对象的人所采取的护理手段[4],是根据患者的不同知识层次、家庭背景等,采用因人、因病、因地的个体化护理,其是一种有针对性、具体的干预措施,它能够有效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满足了不同知识层次、社会背景、接受能力的患者对自身护理的需要,提高了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知,缓解了患者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对临床疗效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5]。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比较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观察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为(4.2±1.1)、围术期满意率为100%,对照组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为(5.9±1.6),围术期满意率为83.3%,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围术期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个性化护理模式更具个体性和针对性,更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围术期满意度。
总之,对于泌尿外科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使护理更有个体性和针对性,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围术期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琳.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18-19.
[2]刘招娣,刘青,翟文华等.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生理应激和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31-333.
[3]杜坤俊.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84-85.
[4]彭智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2,(35):136-137.
[5]孔春霞,邓叶飞,王素嫩等.泌尿外科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8):144-145.
【摘 要】 目的:对比观察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患者共120例,根据患者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及围术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围术期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例患者(P<0.05)。结论:对于泌尿外科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使护理更有个体性和针对性,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围术期满意度。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泌尿外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112-01
目前,泌尿外科患者越来越多,泌尿外科手术也成为比较常见的手术。但对患者来说,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加上由于不同知识层次、社会经历的患者对泌尿外科手术的认识不同而产生的焦虑、烦躁情绪,这既影响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也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从而影响患者对整个围术期的满意度[1]。如何缓解患者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降低其对术后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围术期满意度,一直以来都是护理工作的焦点。目前,个性化护理模式在部分临床病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本次研究我们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比较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泌尿外科患者共120例,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57~86岁平均年龄(73.1±2.3)岁;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58~86岁平均年龄(73.7±1.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职业、知识层次、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经历等个体差异进行对患者的治疗需求的调查,制定针对性和个体性的的护理计划,具体如下:①术前:专科护士详细访视,包括:仔细查阅患者病历,清楚了解患者病情;访视患者时,以患者治疗需求为中心,采用沟通技巧解决患者的困难,消除患者的担忧及顾虑,介绍相关成功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注意与患者亲属交流,指导病人自理训练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支持因素。②术中,保证环境最佳温度于22℃~25℃,最佳湿度50%~60%,要输注的液体事先放在恒温箱中,术前访视的护士要在岗在位,在进行具体操作时预先提示患者,应有交流技巧,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手术结束后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减轻患者担忧。③术后注意随访,护士及时进行回访,了解患者当前情形,对其不适进行疏导、宣教。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围术期满意度。(1)疼痛的评定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满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2)围术期满意度:等级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调查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为4.2±1.1、围术期满意率为100%,对照组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为5.9±1.6,、围术期满意率为83.3%,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围术期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见表1
3 讨论
大部分泌尿外科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时,对自身的手术情况都了解不够,加上对手术治疗方法的实施及效果不清,大多数患者都会产生焦虑、恐惧、不安、担忧,从而影响术后的效果,使病人的术后疼痛加重,病人对围术期的满意度下降[3]。个性化护理干预是指专科护士对不同对象的人所采取的护理手段[4],是根据患者的不同知识层次、家庭背景等,采用因人、因病、因地的个体化护理,其是一种有针对性、具体的干预措施,它能够有效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满足了不同知识层次、社会背景、接受能力的患者对自身护理的需要,提高了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知,缓解了患者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对临床疗效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5]。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比较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观察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为(4.2±1.1)、围术期满意率为100%,对照组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为(5.9±1.6),围术期满意率为83.3%,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围术期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个性化护理模式更具个体性和针对性,更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围术期满意度。
总之,对于泌尿外科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使护理更有个体性和针对性,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围术期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琳.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18-19.
[2]刘招娣,刘青,翟文华等.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生理应激和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31-333.
[3]杜坤俊.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84-85.
[4]彭智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2,(35):136-137.
[5]孔春霞,邓叶飞,王素嫩等.泌尿外科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3(18):144-145.
【摘 要】 目的:对比观察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患者共120例,根据患者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的术后疼痛评分及围术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围术期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例患者(P<0.05)。结论:对于泌尿外科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使护理更有个体性和针对性,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围术期满意度。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泌尿外科;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112-01
目前,泌尿外科患者越来越多,泌尿外科手术也成为比较常见的手术。但对患者来说,手术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加上由于不同知识层次、社会经历的患者对泌尿外科手术的认识不同而产生的焦虑、烦躁情绪,这既影响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也不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从而影响患者对整个围术期的满意度[1]。如何缓解患者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降低其对术后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围术期满意度,一直以来都是护理工作的焦点。目前,个性化护理模式在部分临床病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本次研究我们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比较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满意度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泌尿外科患者共120例,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57~86岁平均年龄(73.1±2.3)岁;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58~86岁平均年龄(73.7±1.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泌尿外科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职业、知识层次、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经历等个体差异进行对患者的治疗需求的调查,制定针对性和个体性的的护理计划,具体如下:①术前:专科护士详细访视,包括:仔细查阅患者病历,清楚了解患者病情;访视患者时,以患者治疗需求为中心,采用沟通技巧解决患者的困难,消除患者的担忧及顾虑,介绍相关成功病例,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注意与患者亲属交流,指导病人自理训练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支持因素。②术中,保证环境最佳温度于22℃~25℃,最佳湿度50%~60%,要输注的液体事先放在恒温箱中,术前访视的护士要在岗在位,在进行具体操作时预先提示患者,应有交流技巧,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手术结束后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减轻患者担忧。③术后注意随访,护士及时进行回访,了解患者当前情形,对其不适进行疏导、宣教。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围术期满意度。(1)疼痛的评定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满分为10分,最低分为0分;(2)围术期满意度:等级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调查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为4.2±1.1、围术期满意率为100%,对照组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为5.9±1.6,、围术期满意率为83.3%,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围术期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见表1
3 讨论
大部分泌尿外科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时,对自身的手术情况都了解不够,加上对手术治疗方法的实施及效果不清,大多数患者都会产生焦虑、恐惧、不安、担忧,从而影响术后的效果,使病人的术后疼痛加重,病人对围术期的满意度下降[3]。个性化护理干预是指专科护士对不同对象的人所采取的护理手段[4],是根据患者的不同知识层次、家庭背景等,采用因人、因病、因地的个体化护理,其是一种有针对性、具体的干预措施,它能够有效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通过个性化护理干预,满足了不同知识层次、社会背景、接受能力的患者对自身护理的需要,提高了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知,缓解了患者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对临床疗效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5]。本次研究,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比较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观察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为(4.2±1.1)、围术期满意率为100%,对照组的60例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为(5.9±1.6),围术期满意率为83.3%,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围术期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个性化护理模式更具个体性和针对性,更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围术期满意度。
总之,对于泌尿外科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能使护理更有个体性和针对性,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围术期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琳.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18-19.
[2]刘招娣,刘青,翟文华等.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生理应激和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31-333.
[3]杜坤俊.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护理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84-85.
[4]彭智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2,(35):136-137.
4.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 篇四
响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服用降糖药物,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率、出院时及随访结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复查、饮食、服药、自我监测及运动的遵医率与对照组比较较高(P<0.05)。两组随访结束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出院时,但是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使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提高,控制血糖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社区护理;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7-129-03
The impact analysis of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YANG Jing
Shizho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Qinghe District in Huaian City,Huaian 223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mpliance behavior and glycemic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thods 75 cases with diabetics selected from November 2012 to November 2013 in our hospital were studied,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ere routinely taken hypoglycemic drugs,3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are,38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and care,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compliance rate,glycemic control at discharge and end of the follow-up.Results The review,diet,medication,self-monitoring and compliance rate of exerci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2h blood glucose in both groups at the end of the follow-up were less than those at discharge,bu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2h blood gluc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end of the follow-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complia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better control the blood sugar,and can be widely applied.[Key words] Diabetes; Community care; Compliance behavior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则可能会导致全身各个器官及系统发生功能改变及异常,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则需要终身用药,因此,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治疗措施,而患者疾病控制受到遵医行为的影响。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不能长期坚持遵医治疗导致临床意外情况发生率增加[2-3]。我们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8例实施社会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5例,均符合199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41~63岁,平均(52.6±1.8)岁,病程4~18年,平均(11.4±0.7)年。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40~64岁,平均(51.5±2.3)岁,病程3~16年,平均(10.2±0.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表1 两组遵医率比较[n(%)]
组别 是否遵医 n 复查 饮食 服药 自我监测 运动
对照组 遵医 37 17(45.95)15(40.54)27(72.97)16(43.24)14(37.84)
未遵医 20(54.05)22(59.46)10(27.03)21(56.76)23(62.16)
观察组 遵医 38 28(73.68)30(78.95)36(94.74)32(84.21)27(71.05)
未遵医 10(26.32)8(21.05)2(5.26)6(15.79)11(28.95)
x2 8.06 15.14 7.29 13.65 11.91
P <0.05 <0.05 <0.05 <0.05 <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常规服用降糖药物。(1)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知识层次结构,确定学习目标,具体内容包括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饮食治疗方法及如何控制血糖等内容,为患者讲授遵医用药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意义,要遵医嘱用药,不能随意的改变药物的用量,对自身血糖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并且根据监测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药物进行合理的调整[4-5]。向患者免费发放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等内容的健康教育手册,以使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能够熟练掌握。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改善其存在的焦虑及恐惧等负性心理,轻视、无所谓、担心、顾虑及悲观、绝望等极端心理[6]。(2)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在患者出院1个月开始对其进行定期的随访,以能够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遵医情况充分的了解,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其积极主动的提供支持更好的监督患者的遵医行为,指导患者改善不良的遵医行为;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的追访,将病情变化记在卡片上以便于根据实际情况为其进行个体化调整;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或家访,可以不定期进行,以便于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患者沟通并帮助、指导其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时常指导患者遵医用药、饮食及运动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两组遵医率比较
观察组复查、饮食、服药、自我监测及运动的遵医率与对照组比较较高(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两组随访结束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出院时(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差异不显著,而随访结束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组别 n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出院时 随访结束 出院时 随访结束
对照组 37 8.72±1.53 8.47±1.31 11.52±2.01 10.83±1.82
观察组 38 8.61±1.49 7.35±1.26 11.69±1.94 9.41±1.57
t 0.25 3.08 0.54 4.37
P >0.05 0.05 <0.05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水平降低,导致血糖过高而引起尿糖,从而导致了代谢异常[7],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体重降低等,患者多需要长时间的治疗,良好的遵医行为对于血糖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患者实施干预措施使其遵医行为有效的提高可以确保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的降低,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8-9]。目前,我国的社区护理还不够完善,护理人员的配备及其具有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与广大患者的需求还不能完全符合,社区护理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因此,如何将已经具有的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为糖尿病患者提供的护理措施更加合理科学,使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明显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10-12]。本结果表明,观察组复查、饮食、服药、自我监测及运动的遵医率与对照组比较较高。对照组及观察组随访结束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出院时,但是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束时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社区护理干预能使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提高,控制血糖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推广应用。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参考文献]
5.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 篇五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焦虑症,心理干预,血压,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将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年龄、病情、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HAD)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选择年龄45岁~60岁,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HAD评分≥8分。排除患有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及有酒精、药物依赖等患者。
1.3 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一般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支持及心理疏导。一般心理护理内容包括向患者介绍心血管疾病医疗、护理常识及保健知识。综合心理干预(一般心理护理+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内容包括住院期间向患者宣教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的相关知识、治疗原理、进行医疗护理的必要性、简单步骤、对未来生活的影响以及主管医护人员的个人简历[1]。出院前定期进行影像宣教,包括用VCD及电视放宣传片,进行专题讲座。
1.3.1 心理支持
护士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关心体贴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适时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的有关知识,耐心释疑,并指出患者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别指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高血压治疗的不良影响,采用解释、支持、安慰、鼓励等措施来帮助患者减轻并消除负性情绪,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1.3.2 心理疏导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围绕患者存在的问题,通过与患者交谈,找出患者心理反应的主要矛盾,进行相关医学知识宣教,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引导患者客观地认识这些问题,找出切实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护士在采取心理疏导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辞,不能仅强调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观念,而是要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深入到患者的内心世界,体察患者的情绪,了解患者的思想,归纳出患者的问题。在分析问题时,要使患者能够接受。要注意患者谈话中传达的信息,不仅是语言表述的,还有语意中隐含的信息。了解患者的感受之后,准确地用语言把自己的意向传达给患者。每例患者每次心理支持及心理疏导时间为1 h,均以不影响患者休息和治疗为前提。
1.4 评价标准
(1)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采用HAD进行测定,HAD量表分四级评分:总分0~7分代表正常,8~10分表示轻度焦虑,11~14分表示中度焦虑,15~21分表示严重焦虑。(2)分别测量患者静息30 min以后的血压。
1.5 评价方法
2组患者均于入院2 d内进行HAD评分并测血压,作为干预前的HAD评分及血压;于住院治疗第10天~12天之间再进行HAD评分并复测血压,作为干预后的HAD评分及血压。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表2.
3 讨论
心脏收缩射血和外周阻力既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根本条件,又是决定动脉血压高低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情绪属于高级神经活动,人在焦虑时,在大脑皮质下行冲动的影响下,延髓心加速中枢、缩血管中枢和呼吸中枢的紧张性增高,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活动明显加强。此时,不仅普遍的交感神经末梢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增多,而且由肾上腺髓质分泌入血液的肾上腺髓质激素(肾上腺素和少量去甲肾上腺素)也大大增加[2]。在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共同作用下,一方面,心脏收缩力量加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另一方面,身体大部分区域的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与此同时,贮血库的血液尚有一部分被动员入血液循环。由于循环血量有所增多,特别是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心输出量增多和外周阻力增大,于是动脉血压升高。当情绪稍安静下来之后,一方面,来自大脑皮质的冲动减少,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活动减弱,血压便趋于下降;另一方面,在血压升高时,还可刺激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恢复正常水平[3]。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HAD评分及血压在心理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有较明显的下降,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HAD评分及血压的下降更为明显。表明高血压患者在积极有效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及血压有较明显的下降,且干预组患者给予良好的心理干预后,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恢复情况要好。分析主要的原因可能为:(1)心理干预可以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以及保健知识,了解高血压的治疗进展规律以及现代先进的治疗方法,从而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情绪以及对疾病预后的担忧,能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外周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使外界不良刺激对心率及血压的负面影响减少,从而使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血压、心率均易趋向平稳。(2)热情亲切的服务态度以及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给了患者良好的心理干预,能使患者尽早适应病房的环境,使患者住院住得放心,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获得良好效果,促使疾病尽早康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小结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要求病房的医护人员除了熟悉心血管专科知识外,同时还应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精神心理医学知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包括在一般的心理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及心理支持。通过良好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稳定患者的情绪,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敌对性症状,有效降低血压;另外,还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检查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对患者病情的转归及预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也是现代临床医学模式对医护人员的要求。本研究由于样本例数较少,为明确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及疗效的影响,尚需纳入更多病例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树森.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1-153.
[2]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1-62.
6.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 篇六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急诊输液;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97-02
在门诊治疗当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输液。当患者出现了突发的疾病时,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会出现紧张以及焦虑的情绪。所以在患者接受门诊输液治疗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种护理模式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并且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50例,并且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的25例患者由12例男性患者与13例女性患者构成,年龄在25-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89±4.12)岁;对照组的25例患者由11例男性患者与14例女性患者构成,年龄在24-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56±5.01)岁。两组患者均经临床诊断,需要进行输液治疗。其中患者需要输液治疗的疾病有以下几种:腹泻的患者为19例、腹痛的患者为20例、外伤的患者为11例。随机选取的50例患者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同时还有一部分患者出现了激动等不良情绪。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输液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患者进入急诊室时,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对患者进行接待,同时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处理。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该简要的向患者的家属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简要的交代,同时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并且避免患者家属不必要的询问以及其他无关人员的围观[2]。(2)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并告知患者本人其病情,同时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护理人员在对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该及时的关注患者的身体情况,在药物的配备等方面一定要严格的遵医嘱[3]。(3)输液结束后,护理人员应该面带微笑,展露自己娴熟的技术,通过自己的忙而不乱的举止感染患者,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在输液结束后,护理人员应该告知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例如饮食、康复知识等等。同时提醒患者应该及时的来院复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以及提升患者的自我治疗意识,这样在患者出院后,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实验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的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服务后,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达到了100%,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有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近些年,随着医疗事业的逐渐发展,不仅为医生提出了严格的业务上的要求,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逐渐的增高。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加以及健康意识的觉醒,很多患者在就医期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为护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以及工作上的压力。在患者就医期间,不仅需要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还需要护理人员为其提供良好的就医环境以及相应的称心的护理服务。针对这种情况,综合护理服务的出现就大大的缓解了护患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护理服务可以从生理、心理两方面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排解患者的困扰以及紧张的情绪,有效的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5]。患者在门诊输液期间,会因为担心自己的病情,所以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更为严重的患者会因为身体上的不适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出现过激的行为。综合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时,保证言语的缓和、态度的良好,所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并且有效的降低的患者的焦虑因素的影响,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汪继萍,何晓玲.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3,32(17):166-167.
[2] 孙云.护理干预在157例急诊输液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0):328-329.
[3] 张均红.综合护理干预对急诊科输液患者的影响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211-211.
[4] 虞琼,缪丽华.急诊输液患者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4):145.
7.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 篇七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00-02
老年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1-2]。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痴呆患者人數日益增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质量极为重要。本文对其护理方法进行探究,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神经科进行治疗的64例患者,均符合老年痴呆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34例,平均年龄(73.2±3.4)岁,病程(9.4±3.8)年。痴呆种类:血管性痴呆26例,颅脑外伤后继发性痴呆9例,阿尔茨海默病29例。综合组32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普通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等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O.05)。
1.2 护理方法
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其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
嘱咐家属多陪伴患者,多与其沟通,防止老年痴呆症患者出现抑郁或其他精神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诚恳对待患者,关心患者,增加患者信心,消除患者的顾虑,使得患者更加配合医疗工作。护士人员语气态度要柔和,要有耐心,语速减缓。
1.2.2 生活护理
提高患者自理能力,让患者熟悉日常工作,给予患者自我照顾的机会,如洗漱、进食、穿衣等基本日常动作。如果患者完全没有自理能力,需要护理人员按时拍背、摩擦等,防止褥疮。让患者养成正常的作息时间,避免出现夜间吵闹的状况,适当时候可给予患者药物帮助患者入睡。
1.2.3 认知护理
对患者进行记忆训练,如简单的数字计算;对失语症患者进行简单的语言训练;让患者回忆过去深刻的往事,提高患者记忆力;让患者对简单的物品进行分类,提高患者分析能力。通过一系列简单训练,提高患者认知能力。
1.2.4 安全护理
提高病房的安全性,病房要保持清洁,地面保持干燥,防止患者跌倒。有空间、时间定向障碍患者,要有专人陪同,防止患者走失。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根据数据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质量影响。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综合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普通组患者(84.3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以下表1.
2.2护患纠纷发生率
结果显示,综合组护患纠纷发生0起,发生率为0;普通组护患纠纷发生2起,发生率为6.25;普通组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91,P =0.001。
3 讨论
老年痴呆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多表现为记忆和智能障碍。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包括生理和社会因素,如:家族史、性别、头部外伤、教育水平、病毒感染等[3]。老年痴呆患者多用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或者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4]。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以延缓病情发展,给患者家庭减轻负担[5]。
本文中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痴呆患者护理,实验数据显示,综合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3.75%)较普通组患者(84.38%)高,护患纠纷发生率(0%)较普通组(6.25%)低,差异明显 (P<0.05)。我院从心理、生活、认知、安全四个方面进行干预,实验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
目前,对老年痴呆护理实践过程中,传统的护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采用全程、全面、连续、专业的综合护理服务,能够让日常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运行,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相对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综合护理更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菲老年痴呆的护理干预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5):17~18
[2] 王静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6):15~16
[3] 陈艳.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安徽医药,2014,(6):12~13
[4] 符玲萍.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新方法的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3):15~16
8.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 篇八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86例住院中老年患者, 男47例, 女39例, 年龄43岁~84岁, 平均年龄 (62.31±5.27) 岁;疾病类型:肾、输尿管结石35例, 前列腺增生症22例, 膀胱结石19例, 尿道外口肿物10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2例, 初中31例, 高中19例, 大专及其以上者14例。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3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给予参考组常规泌尿外科临床护理, 在参考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在护理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试, 共90个项目, 包含抑郁、焦虑、强迫症状、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9个因子, 各个项目按照5级评分, 0~5分说明心理问题由无到严重。由泌尿外科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讲解后患者自行填写, 无法填写者由患者口述, 家人填写, 所有调查问卷均在当天收回。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患者治疗前SCL-90内不同项目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经护理后2组患者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 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随着老龄化的加速, 老年人所占比例不断增加, 中老年泌尿外科患者同时伴随记忆力、视力、听力等多器官功能的减退, 行动迟缓等现象;同时由于基层医院对患者护理及基础知识普及工作尚存在一定的缺陷, 因此患者多存在严重的恐惧、抑郁、敌对及焦虑等情绪, 影响手术效果及后期痊愈。因此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分析[2], 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患者住院期间, 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面对面交流沟通, 结果发现泌尿外科中老年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下几点: (1) 多数患者存在恐惧、不安情绪, 患者希望术前与主管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交流, 增加对疾病及治疗知识的掌握能力。 (2) 中老年患者听力、视力等均明显下降, 因此在日常治疗及护理中, 极易听错、曲解他人意思, 同时多存在严重的猜忌情绪, 过分关注健康, 从而导致其过度敏感等。 (3) 基层泌尿外科中老年患者多丧失劳动能力, 经济状况较差, 多会认为自身是家庭的拖累, 从而产生强烈的孤单及自卑感, 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中,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优质心理护理, 具体如下: (1) 加强探视及巡逻, 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详细了解患者入院时心理及生理状态、患者对手术认识及反应等, 与患者进行沟通时, 真诚对待患者, 言语亲切, 耐心倾听患者倾诉;医护人员可将手术医师、手术室环境、麻醉医师的技术水平及工作资历等告知患者, 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 对于听力存在障碍患者, 医护人员可适当放大声音[3]。 (2)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不安恐惧患者, 此类患者多是对医院环境陌生, 对手术效果担忧等原因引起, 因此护士可将医院的详细情况如主管医生、院内环境、饮食及同室病友等情况告知患者, 同时将本院治疗手术的成功案例等告知患者, 详细解答患者心中的疑虑。焦躁型患者多是考虑问题较多, 如精神、经济负担, 担心被家人抛弃等, 因此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鼓励, 对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 可采用同等治疗效果价格较为低廉药物, 同时可将医院及国家惠民政策告知患者, 减轻其经济负担。本次研究中, 护理后2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P<0.05) , 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 (P<0.05) , 由此可知, 在基层医院中, 对泌尿外科中老年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对于减少其心理负面情绪, 促进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卫列.快速康复外科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与展望[J].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 (12) :8-9.
[2]刘红卫.心理健康教育和专科护理对泌尿外科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9) :1160-1161.
9.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 篇九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自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40例, 按照数字随机法将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70例, 其中男24例, 女46例, 年龄在18~55岁, 平均年龄 (36.3±6.1) 岁;对照组70例, 其中男22例, 女48例, 年龄在18~54岁, 平均年龄 (36.1±6.1)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得到患者信任, 倾听患者的烦恼, 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导, 认真回答患者的疑问, 为患者讲解焦虑症的相关知识, 治疗方式及预后, 嘱咐患者遵照医嘱进行复查, 讲解积极配合治疗的优点及意义。通过与家属沟通, 得到家属的协助, 有家属对患者进行关心及爱护, 给予患者精神支柱。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3] (HAMA) 评定患者的较量情况, 生活质量综合评估表[4]进行生存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
观察组护理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
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精神专科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 以往主张采取封闭式病房管理, 避免患者受到外界刺激, 采取保护性隔离, 而随着医学的发展, 对精神疾病的研究深入, 发现, 封闭的病房管理可能加重患者的心理闭塞, 而开放性病房管理使患者适当的接触外界, 并且开放内心世界对疾病的康复十分有利[5,6]。开放性病房主要目的为调整患者心理问题, 因此患者除了接受药物治疗外, 还需要精心的护理, 并且护理人员为患者在医院内面对最多的正常人, 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7,8]。
通过分析, 精神专科患者心理焦虑程度严重, 影响生活质量, 而其心理焦虑主要来源于自感受到歧视、病耻感等方面, 因此除药物治疗外, 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也十分重要。例如护理干预可增进患者与护理人员的交流, 而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的心理辅导也潜移默化的引导患者心理向有利面发展, 且焦虑症患者自我排解负性情绪能力较差, 需要借助护理人员帮助, 而护理人员应热情, 耐心, 必要时争取患者家属帮助, 以亲情感染患者。住院时进行的心理辅导, 健康教育应有计划, 循序渐进[9,10]。除患者心理干预外, 还应在生活上给予患者最大的支持, 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 询问是否有困难以及不适感, 并且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患者营造优秀的住院环境, 使患者身心舒适, 焦虑情况得以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 综合性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焦虑情况起到了显著有利作用, 并且较之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并表现出了显著统计学差异。总之,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焦虑症患者病情具有有利影响, 为一种比常规护理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措施对焦虑症患者的病情症状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收治的焦虑症患者140例, 按照数字随机法将焦虑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患者病情症状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HAMA评分、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焦虑症患者病情具有有利影响, 可降低患者焦虑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为一种比常规护理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精神专科,开放性病房综合护理,焦虑症,病情症状
参考文献
[1]包美华, 吴明霞, 陈爱民, 等.心理护理“二分法”应用于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22) :158-160.
[2]王梅, 徐莺莺, 张静, 等.中医整体护理技术在中风后焦虑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3, 27 (2) :101-102.
[3]程梅英.满时间行为护理对精神疾病中的焦虑患者的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下旬刊) , 2012, 3 (11) :288-289.
[4]高永莲, 周翠香, 闫海平, 等.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焦虑症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35) :4323-4325.
[5]王秀坤.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焦虑症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10) :1267-1268.
[6]Claudia R, Andrea G, Federica P, et al.Virtual reality and mobile phones in the treatment of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s:a phase-2clinical trial[J].Person Ubiquit Comput, 2013, 17 (2) :253-260.
[7]胡爱云, 崔军.心理护理干预对牙周手术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11) :114-116.
[8]张嫣红.心理护理对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焦虑症状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 (15) :36-37.
[9]谭小玲.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抑郁焦虑症患者的影响研究[J].医药前沿, 2012, 2 (18) :11.
10.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 篇十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安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78—01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护理,对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治愈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干预,比较分析两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60-79岁,平均66.5±4.26岁。病程1-31年,平均5.2年。其中慢性肾炎12例,糖尿病肾病14例,高血压肾病15例,多囊肾10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18例,肾病综合征3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干预,具体实施如下:
1.2.1术前访视及心理护理
透析患者大多数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疾病过程。疾病的痛苦、沉重的医疗负担使他们身心交瘁,临床上往往表现为抑郁、焦虑、逆反行为。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观察有无情绪低落、睡眠障碍、自卑自责等抑郁表现,并努力寻找原因,防止患者轻生或自残。入院当日评估患者有无跌倒史、服药史、生活习惯、患者体位、肢体活动、神志等情况,做好特殊体位的指导。对于因疾病预后感到悲观的患者,则重点加强健康教育,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
1.2.2血管通路的护理
1.2.2.1 动静脉内瘘护理干预
①嘱患者不要提重物,不要抓挠内瘘,不要把造瘘的手压在身体下面,肘部弯曲的角度最好保持在>90°角。穿着衣袖宽松,保持血流通畅,特别在寒冷的季节更应注意。②注意保持建瘘肢体皮肤的清洁,血液透析完后穿刺点贴创可贴胶布,外用无菌“花生米”纸卷压迫,压力以不出血为宜,压迫20~30min。如患者凝血时间长,压迫时间可延长[2]。③透析次日后可用热毛巾湿敷,有利于活血化瘀和延长动静脉内瘘的寿命。④遵循内瘘“七不原则”:不采血、不注射、不输液、不戴手表、不负重、不测血压、不穿紧袖衣[3]。⑤注意内瘘吻合处的杂音和震颤音的强弱,防止动静脉内瘘闭塞[4]。
1.2.2.2动静脉外瘘护理干预
①勤检查、判断外瘘是否通畅。瘘管通畅时血液呈均匀一致的鲜红色,手触摸暴露管有轻微的震颤或搏动。若瘘管的血液呈黑红色,并有血液断层现象,提示瘘管可能凝血,应及时找医生处理。②准备一根止血带并教会患者正确使用,以防瘘管滑脱后大出血。③保持带瘘肢体清洁干燥。瘘管周围皮肤保持清洁,如皮肤搔痒时勿用手抓,可适当涂一些抗生素软膏,如金霉素软膏等,以防感染。④对于有动静脉内瘘管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如何维护内瘘及深静脉留置导管等。
1.2.3 健康教育
内容主要包括血液透析治疗模式的原理及方法、重要性、治疗程序及费用,了解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如何做好心理调整及康复训练等。锻炼治疗原则早期、渐进、维持、综合,锻炼类型以有氧运动为主[5],运动量选择每次运动时间30~60min,4~6次/周,以出现轻度气喘、疲乏及出汗、心率不超过最快心率的60%~70%为运动充分标准。运动时当患者出现感染、严重心血管病变、机能状况变坏、不合作等禁忌锻炼。
1.2.4 饮食护理
慢性肾衰患者多采用透析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电解质和体液的变化,对液体出入量进行记录,水肿严重者可给予药物进行控制和治疗。依据肾内科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应给予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磷饮食,既可使患者健存的肾单位负担减轻,又保持相对稳定的肾功能变化。要依据尿中蛋白质的丧失量和患者的个别需求来决定蛋白质的摄取量,血中非蛋白氮增加停止时,蛋白质的摄取量可适当增加,急性期每天每公斤体重一般限制在0.5g。当患者由少尿、水肿或心脏衰竭征象时,钠的摄取量应限制在1-3g/d。为减轻肾脏负担,给予适当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丰富维生素、优质低蛋白、低磷、低盐、低钾饮食,尽量给予患者喜好的食物,以避免食欲不振的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1.2.5 预防感染
做好免疫抑制剂药物应用时的指导,避免不良反应的發生,保护性隔离免疫力差的患者,教育患者重视个人卫生,对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在患者长期卧床休息治疗期间,经常对体位进行变换,协助翻身困难的患者翻身,防止局部压疮的形成,同时应穿柔软、宽松的棉质衣物,预防压疮发生。休息时将下肢抬高,主动或被动运动,以促进淋巴液及静脉的回流,缓解水肿程度。重视口腔卫生,定时刷牙或做口腔护理。女性患者需对会阴部进行定期清洗,防止阴部瘙痒。向患者说明从坐位起立、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夜间起床小便要注意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同时做好患者体重、饮食、出入量、血压、电解质等的观察。留置导管期间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使用适应性好、通气效果好的敷料,以减少局部异物感,避免无意识抓痒时将导管拔出,局部淋湿后及时更换以防感染。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96)d,对照组为(6±1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因老年人肾脏功能和组织学的变化,故肾脏与青年人比较有明显差异,与其它任何年龄段比较,老年肾病发生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约占老年病的35%左右[6]。护士对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对患者的生活习惯、有无跌倒史、用药史进行询问记录,就患者的肢体活动状况、体位、意识等与坠床有关的因素进行观察评估及指导,能降低护理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通过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及时发现病情的异常变化和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这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促进其最大程度地回归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7]。在沟通中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性、积极性及护理工作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冯锐.78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0,12(1):153-154.
[2] 徐会芳,孙军,贺伟,等.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6,1(4):2.
[3] 多格达斯.透析手册[M].第3版.黄雯,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169—175.
[4] 唐小艳.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5,11(5):21.
[5] 张丽丽, 刘学芹.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31-5832.
[6] 陈仕飞.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使用激素治疗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3):202-203
11.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 篇十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30例,研究组为3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其中男性患者为31例,女性患者为29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大为77岁,最小为61岁,平均年龄为(65.1±2.7)岁。研究组中,年龄最大为79岁,最小为64岁,平均年龄为(65.3±3.6)岁。两组患者经医护人员对其年龄、体质、病情特征等情况资料对比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掌握病情变化,了解患者内心所需并给予合理满足,并指导患者正确饮食,给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磷饮食。并给与正确的透析以及用药指导护理。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添加针对性护理干预:(1)防止坠床、摔伤:老年患者由于年纪大,自身生理姿势控制能力较差,为此应在床边设置床栏,把日常用品放置在随手可及地方,以便取用。在床边防止呼叫器,定时巡视,防止坠床、摔伤现象发生[3]。(2)烫伤:帮助患者进行热敷时,调节水温,避免过烫。(3)拔管:对于易暴怒、意识不清患者给予约束,加强看护,防止其出现拔出尿管、胃管以及静脉置管。(4)预防压疮以及感染:加强感染护理,定时清洁口腔;指导患者定时更换体位,防止压疮发生。若患者翻身困难,应提供协助,女性患者定时清洗会阴部位[4]。
1.3护理效果判定:采取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护理效果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意外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摔伤、烫伤、坠床、感染、压疮等方面。总治疗有效率=安全事故发生例数/30×100%。
1.4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方式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出现摔伤为3例、1例,烫伤为1例、0例,坠床为1例、0例,感染为2例、1例,压疮为1例、1例。对照组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6.7%,研究组为10%。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一般来说,肾病类型可分为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以及肾小球肾炎等。相关数据调查分析显示,近年老年肾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大,病因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为此,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帮助他们改善预后,降低事故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日常生活质量[5,6,7]。
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给予正确以及透析指导,积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加强巡视力度,定时巡视病房,防止各种摔伤、烫伤、坠床、感染、压疮等现象发生,指导患者更换体位,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舒适度,加强心理辅导,尽力消除不良情绪,力给患者提供出最佳的护理服务。在本次研究结果中,给予两种不同给的会方法后,研究组的安全事故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26.7%),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进一步表明,给予老年肾内科患者针对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舒适度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锦荷,巫思红,卢妙娟.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6):366-368.
[2]薛继红.在老年肾内科患者中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4,12(9):170-173.
[3]黎芳.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4,36(9):444-446.
[4]程勇.护理干预在老年肾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4,12(8):119-121.
[5]吴伟君.基层医院老年肾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0(4):556-558.
[6]逄艳丽.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33.
12.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 篇十二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车祸致面部外伤患者焦虑的影响,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的车祸致面部外伤手术患者共50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跟踪随访,在住院时及住院期间手术后焦虑状况,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面部手术患者术后心理治疗后焦虑状况。 结论 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较入院时减轻(p<0.05)。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车祸致面部外伤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治疗的主动性和依从性。
【关键词】 车祸致面部外伤;焦虑;外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58-01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25%的住院患者是因为车祸所致,其中,面部受伤的机率是最高的。
1.1研究目的及目标
探讨护理干预对车祸致面部外伤患者焦虑的影响,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
2.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10月的车祸致面部外伤手术患者共50例。术后坚持其他辅助治疗20.5%。
2.2研究方法
取得患者同意后,在患者住院期间将问卷以及焦虑自评量表[1,2],
发给患者自行填写,当场收回。研究工具:一般资料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对照组由专业护士对患者遵医嘱进行各种治疗和基础护理。干预组主要表现在对病人进行各种操作治疗和病人沟通,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并给与心理疏导,缓解病人焦虑和心理压力。
2.3研究步骤
2.3.1建立小组:由两组专业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负责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
2.3.2对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每日的护理工作由两名专业护士按常规对患者进行各种治疗和基础护理。干预组主要表现在对病人进行各种操作治疗和病人沟通,注重病人的心理、社会方面支持,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病人焦虑和心理压力。
2.3.3资料分析
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统计检验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3.1两组焦虑量表(SAS)评分比较(见表1)
两组病人SAS评分比较(X±s)
组别例数术前3天手术当天术后6天对照组2547.75±7.5549.12±6.3447.89±7.07干预组25 47.11±7.6942.49±7.6541.04±5.56P >0.05<0.01<0.014.1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车祸致面部外伤后,患者对自身的形象一时间难以接受。产生极度的悲伤心理,焦虑自己的外在形象和以后生活的质量,以及各种社会活动障碍,而且由于这些障碍,导致不能和同龄人完全融合而感到孤独、失望、悲伤或愤怒,这些损害可能导致一些行为上的异常。生活质量评估可作为一个量化的标准来判断疗效,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全面评估人的健康状态与疾病治疗的效果评定,需要从生理、心理、社会活动等诸方面进行,对治疗也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4.2对自我形象的影响
车祸致面部外伤患者不但要承受车祸时候的心理冲击,而且要接受自己面部外伤会留疤痕的事实。这会影响工作及个人形象,使患者产生极为严重的焦虑心理。
4.3 对社交的影响
颜面部位置暴露,疤痕的形成影响美观,患者难以接受。在与人交际过程中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焦虑因自己的容貌而失去良好的社交活动。
4.4为焦虑病人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焦虑病人在身体和情绪上那种痛苦感受和体验需要人理解、支持、鼓励和安慰。家属、亲人和朋友是病人最亲、最理解的人[3]。来自于亲人的鼓励和安慰使患者心灵得到满足。国外学者曾用家属鼓励法止痛,帮助患者走出焦虑的困扰。
争取患者信任与配合,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焦虑的信心。护士必须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获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可降低焦虑和提高疼痛阈值。护士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对疾病知识的宣教,消除患者因对疾病的不当认识而产生的恐惧。
舒适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周围环境及心理环境。病房安静、清洁,柔软整洁的被褥,有利于术后患者睡眠舒适; 对失眠患者給予诱导睡眠,听雨声或海浪声。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引导患者摆脱疼痛或淡化疼痛的意念,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对缓解焦虑具有积极的作用。护士或家属尽量多陪伴患者,与其谈心交流,进行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如读书报、听轻松音乐等,使患者身心放松、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在护理焦虑患者时,不随便议论其病情程度,不说不利于病情的话,避免对患者的恶性刺激[4]。
5.1 讨论
在面部外伤患者中,焦虑发生率增高2-3倍[5]。由于研究对象存在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差异,手术对症状的存在有了缓解,但是仍然存在生理功能及生活自信度的改变。为了使患者及早适应新的生活走出焦虑,作为护理人员建议临床护理工作中作到:
(1)对焦虑患者进行焦虑评分,了解焦虑状况。心理护理该组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运用良好的言语和沟通技巧,对其予以人文关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6],充分取得其信任,迁延不愈而使病人产生的忧虑、悲观心理,安慰、鼓励病人使其树立信心,坚持治疗,消除忧虑、悲观的心理状态。针对病人的不同年龄,不同的文化程度及病程的长短等情况耐心的疏导,并向其说明该手术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介绍成功的病例,详细的讲解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顾虑等[7]。
(2)重视焦虑对患者的影响[8]。一方面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另一方面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正确引导。患者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做好家属的宣教,家属的冷漠或不恰当的暗示可能产生负面效应,我们采取与家属良好的沟通,充分发挥家属的情感支持效应,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基于随访时间与方式的差异存在,可能存在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呼吁更多的人重视车祸的危害,谨慎驾驶及出行,使社会上多些文明与和谐,携手社会的力量帮助创伤患者,使更多的人走出焦虑的困扰。
(3)加强患者自我认知的提高,外在美与心灵美的对证论,外在美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在追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灵的美,使患者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的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徐斌,王效道,刘士林主编.心身医学.第一版.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0;142-147
[2] 柏李,胡增建.疼痛的处理及其生理学基础.国外医学护理分册,l994,l3(3):1l-14
[3] Fisch M .Treatment of in postoperation
[4] 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价.中华护理杂志.1995.30(2):123- l24
[5] 张雪艳,谢雪华,王东明. 慢性疼痛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山东精神医学,2002; 15(2):111-113
[6] 李秋萍。李江梅,疼痛患者的信息知情情况和焦虑程度的调查.[J]
[7] 黄国秀,耳碧喉科破坏性手术患者术后焦虑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4):19
【护理干预对泌尿科患者病情的影响】推荐阅读:
护理干预的概念07-21
手术室常规护理、细节护理干预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价值10-16
骨科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响06-13
泌尿外科护理年终总结08-09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08-31
重症患者的压疮护理09-02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07-24
代谢综合征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论文07-01
危机干预理论讲稿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