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教育报告

2024-07-30

革命传统教育报告(精选11篇)

1.革命传统教育报告 篇一

“激情的岁月,殷切的希望”报告会

主持词

尊敬的戴老、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促进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承革命优良传统,今天,我们欣喜地迎来了老革命军人,霍邱县离休干部戴清同志来我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对戴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戴老先后获得省市县精神文明十佳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他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下面请戴老为我们做报告,大家欢迎!„„„„

阳春松柏常青,革命精神永驻。我们全体师生一定要牢记革命先烈用热血铸就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先烈遗志,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抱负,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青春活力和满腔热血,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掌握科学技术,让激情的岁月燃烧,让殷切的希望变真,为祖国做一个有用的人,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拼搏。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今天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的主要内容,各班要以这次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为契机,认真落实报告会的精神,通过主题班会、撰写学习心得、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开展教育活动,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欢送戴老!

2.革命传统教育报告 篇二

关键词:语文教学,革命传统教育,适时渗透

现在, 打开电视, 除了“灰太狼”和“光头强”, 学生很少能看到优秀的红色儿童影视作品, 他们对中国近代史知之甚少。而小学语文是小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 因此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任。那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革命传统教育呢?笔者做了以下初浅尝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关键词句的品悟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所谓关键词句, 是指在课文中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重要作用的词句, 它在课文中或准确表达文章主旨或真切体现作者情感, 是快速准确读懂课文主旨的有效信息。关键词句在文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 注重关键词句的品悟, 对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体会情感能起到一针见血的作用。所以说品析关键词句是对学生渗透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途径。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骡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 在教学第1 自然段时, 我让学生抓住“饥寒交迫”这个词语来感悟红军当时处境的艰难。饥寒交迫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煮皮带、啃树皮、嚼草根, 这些都是学生平时难以想象的事。在这里, 通过老师的介绍和学生自己对关键词的感悟, 学生明白了红军长征途中断粮后的处境是非常艰难的, 甚至连野菜也找不到了, 但这些困难都没有阻挡红军前进的脚步, 从而使学生受到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思想教育。所以说, 学生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 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 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通过品词析句, 产生情感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

二、在感情朗读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作者每写一篇文章, 都有自己的创作动机, 或阐明某种观点, 或抒发某种情感, 或说明某个道理, 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 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 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因此, 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工夫, 抓住值得品味、诵读的语言, 让学生好好地读, 充分地读, 从而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感悟和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受到革命传统思想的感染。如在教学《菩萨兵》时, 出示句子:“一天, 朱德同志把翻译找来, 对他说:‘这么多天了, 藏胞还在山里, 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师先引导:朱德说这句话时一定是非常的着急、担心, 那么谁能读出朱德的着急、担心?然后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再出示句子:“这也怨不得他们, 他们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定是乌云遮住了他们的眼睛, 那些藏胞一见我们就跑, 真糊涂哇!”接下来请学生自己练读这两句话, 分别体会翻译官的埋怨和朱德的体谅。最后再出示句子:“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 节气不饶人哪, 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师:你能告诉同学们你想读出什么语气吗?为什么要这样读?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这是朱总司令第二次着急了, 他急藏胞所急, 想藏胞所想。所以在第二天的春耕动员大会上, 朱德对大家说: (引读) “不能让藏胞来年挨饿, 我们要像种自己的地一样, 尽心尽力地把藏胞的地种好。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再次引导学生从“尽心尽力”中体会朱德把藏族同胞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分角色读。这样通过充分的朗读, 使学生的内心受到强烈的感染, 感受到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 体会到人民军队密切联系群众和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是真正的“菩萨兵”。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就能动之以情, 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 从而将革命传统思想深入学生的心灵。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革命战争期间革命先辈坚持革命理想的故事的课文并不多, 像我们小时候学过的《黄继光》、《邱少云》、《飞夺泸定桥》及《金色的鱼钩》等课文都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七律长征》、《军神》、《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等为数不多、但极为精华的课文。因此, 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课文中的革命传统思想, 除了激发学生情感、动之以情以外, 还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 对学生导之以行。如学习了《孔繁森》, 引导学生无私奉献, 关爱他人;学习了《歌唱二小放牛郎》, 让学生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 并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了课文《七律长征》后, 引导学生去阅读更多红军长征的故事, 并举行红军长征故事会, 通过翻雪山、过草地这些生动的故事,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艰苦奋斗、勤劳勇敢、不怕困难这些长征精神的熏陶, 从而在生活中懂得节约、自觉守纪、团结互助……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读红色书籍, 相机组织学生写读后感等, 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生动地把命传统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从而转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把革命传统思想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 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 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

3.革命传统教育报告 篇三

[关键词]干部革命传统教育 体验式学习 重走朱毛挑粮小道

党性教育是干部教育的灵魂,在干部教育工作中一直处于首要地位。干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是学员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革命优良传统的感受,从而牢固地记忆革命优良传统知识,深刻理解革命优良传统与精神实质,使心灵受到震撼和领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提高党性修养的一种过程学习,可以说体验式教学是实现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体验式学习的理论基础

体验式学习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强调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学习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结构与机能,这种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而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这种高级心理机能最初形成于人的外部活动中,并在活动中逐渐内化,成为人的内部各种复杂心理过程和结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干部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不是简单的由教师向学员传递知识,而是学员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由于每一个学员先前经验的独特性及学习情感的特殊性,所以每一个学员对革命传统意义的建构将会有所不同。

建构主义理论是干部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体验”的“体”意为设身处地、亲身经历;“验”意为察看感受、验证查考。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讲,体验是“理智的直觉”,是建立在个体“内部知觉”基础上的一种特殊活动,它总是与个体的自我意识紧紧相连的。在干部革命传统教育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一般采用情景模拟方法,通过再现历史的某个场景和片断,做到感性冲击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引发学员的强烈心灵体验和情感共鸣。

(二)一次成功的体验式教学——重走朱毛挑粮小道

1.充分调研,精心准备。

学院成立了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式教学课题组,经过课题组反复论证,确定重走朱毛挑粮小道为学院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式教学的主选方案。方案设计如下:选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朱德、毛泽东挑粮的小道作为场景,制作了红旗、红军服、标志带(红军时期又叫牺牲带,系在胸前)、扁担、箩筐、红米、南瓜、茄子等教具,让学员身穿红军服,或挑或背,徒步约2小时重走一段10华里的山路,体验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率先垂范的高风亮节,感悟红色江山来之不易的艰辛。

2.严密组织、认真实施。

教务部根据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式教学实施方案,制定了非常详尽精细的教学流程。学院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式教学流程,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流程包括12个大项、39个小项。其中主要内容有: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式教学——重走朱毛挑粮小道动员大会,出发前核实复查准备工作情况,行车途中拉歌,源头村实地简短动员,分队分批开始重走朱毛挑粮小道,徒步行军体验过程,文艺小分队演唱革命歌曲鼓舞士气,在半坳休整,全程录像,胜利到达黄洋界,稍做休息并换衣物,整队上车返回学院。

3.学员的体验和感悟。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员的体验一般包括三个阶段:①亲历阶段。即学员亲身经历挑粮上山这个特定情境的阶段。②形成阶段。即学员对上述亲历过程中间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认识的阶段。③反思阶段。即反思已经形成的概念或观念,产生新的经验、新的认识,并不断循环的阶段。

学员孔泉写道:“……感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让我重温了40年前的课文;感谢朱毛挑粮小道使我明白了40年前背诵这篇课文时似懂非懂的许多道理。”学员陈刚说:“通过体验式教学,学员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朱毛挑粮小道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将会把我的人生引向共产党人的无悔之路。”学员唐志萍表示:“当我们背着粮袋走在朱毛挑粮小路上的时候,我们不仅体会到官兵一致的感情,更体会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到如今,前后已经有近8000人次走过了这条毫不起眼的小路,重走朱毛挑粮小道成了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式教学中的精品课程,这条小路还将给人以深思、给人以激励,留下新的动人的故事。

(三)对新时期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的启示

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式教学改革了传统的说教方法,强调体验的生成与情感的丰富,重视学员的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活动,重视探究性学习和反思,学员用触及灵魂的万千思绪,震撼心灵的盈眶热泪,劳于体肤的艰辛步履深刻体验感受了什么是井冈山精神,明白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时刻保持先进性,体验到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率先垂范的高风亮节,感悟到了红色江山来之不易的艰辛。

通过总结梳理,以下几个方面对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1.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是做好干部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教学调研,五易方案,经过统筹考虑反复讨论,最后才确定重走朱毛挑粮小道为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式教学的主选方案。

2.创设情境是干部革命传统教育体验式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重走朱毛挑粮小道这堂体验式教学课,就是通过再现当年红军挑粮的情境,让学员身穿红军服,或挑或背红米、南瓜、茄子等物品,徒步行走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从而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3.勇于创新是干部革命传统教育不断发展前进的根本途径。从这次教学实践看,创新之处很多:一是创设了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参与性,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很高,学员主体性作用明显;二是创设了开发学员资源的机制,通过充分发挥学员资源优势,有利于学员发挥团队精神、协作精神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三是创设了互动机制。通过强调教与学的互动、学习与体验相结合,推动双方甚至多方相互配合、相互启发,收到多方面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方红,顾纪鑫.简论体验式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2000,(2).

[3]陆清华.德育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 ——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探讨[J].今日教育,2004.

[4]孔泉.重走朱毛挑粮小道[N].人民日报,2004-12-23(11).

4.革命传统教育 篇四

金寨县南溪初级中学

余晓常

金寨县南溪初级中学坐落于大别山区有着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的南溪镇,这里风景优美,革命传统深厚,战争年代有无数英雄儿女踏上了革命道路,山间荒野留下了革命先辈们的脚印,寸寸土地浸染了革命先烈的热血,这里,红色资源丰富。我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以坚持发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敢为人先的品质为原则,充分利用身边的红色资源,每年组织开展多种活动,带领学生领略那段艰苦的岁月,感受先辈们昂扬向上,坚守革命理想的精神风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代代有为青年从这里走向全国。在上级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在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的革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有关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建全组织 强化领导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开展弘扬和培育名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结合我市、县有关文件,我校及时部署,精密策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革命传统教育领导组,教学处主要负责,校团委、各班主任具体负责,以思想政治教师为骨干,各任课教师配合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展开无缝隙的革命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领导组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落实本学期活动安排,教学处每隔一段时间确定一个教育主题,班主任教师具体实施,对学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我校已建立起了常规机制。一是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学校定期组织班主任教师和相关教师学习革命传统知识,政治理论和教育科学理论;认真研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方法,并要求保证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不走过场。二是工作计划总结制度。学校及中心组,班主任教师每学期末对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总结。逐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反思制度。每月定期进行教育反思,研究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起到效果。四是学科教学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制度。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落实本学科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革命传统教育于各种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革命传统知识点,使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科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保证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大力开展 扎实推进

金寨县本身就是一块红色教育基地,漫步在金寨县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你能欣赏到美丽的风光,同时你也能听到感人至深的故事,一砖一瓦,一树一叶似乎都有说不完的往事,流转间带你开启一段峥嵘岁月之旅。青少年学生从小就耳濡目染革命传统,听着革命故事长大,他们有着红色印记,在此基础上,我校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内涵,要让校园的一树一木,一花一草开口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日常教学环节都发挥着教育作用,让学校的每项活动都能给学生以启迪。我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积极开展潜移默化的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走进南溪初级中学,你能看到“八一中学”的老校名,踏上台阶,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教学楼内每层走廊上都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画像和经典语录,进入教室你能看到黑板正上方有一小块五星红旗,两旁写着激励的话语。老师的生动讲解和细致描述会让你感觉身临革命现场,学生们的昂扬精神风貌会让你觉得红色之火越烧越旺。下课了,学生纷纷走出教室或参加体育运动或聚在一起畅谈理想,在教师办公室经常能看到老师耐心教导学生,帮助部分学生端正态度,坚定理想。放学了,《浏阳河》《我的祖国》《八月桂花遍地开》等一首首活泼的革命歌曲响起,走在学生中间,你能听到稚嫩的哼唱声,阳光映照着青涩的脸庞,三五个学生走来,步伐坚定,自信满满。猛然抬头,一句句醒目的宣传标语映入眼帘。远远望去,大别山依旧巍峨挺拔。

2、打造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我校每周一开晨会,升国旗,唱国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周一下午第三节课全校班主任老师要根据学校布置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课余时间,我校积极组织各项教育活动。2015年3月27日,江苏淮安籍革命前辈八旬老人戴清来我校为师生作革命传统教育报告,在长达2个小时的报告中,戴老以自己亲身经历为师生描绘了60多年前决定中国命运的空前惨烈、波澜壮阔的淮海战役,戴老谆谆告诫师生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倍加珍惜今天用烈士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殷切希望同学们树雄心、立大志,发奋成才,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2015年4月27日,我校组织师生前往南溪革命烈士墓举行扫墓活动,学生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在先烈墓前立下誓言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2015年5月份,我校开展读一本革命故事书的活动,学生到图书馆借阅《长征》《洪学智回忆录》等有关图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让学生写出读后的感想,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优秀的读后感。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领会先烈们不怕牺牲,忠于信念的精神,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2015年6月,我校团委分批次组织师生参观立夏节起义旧址和位于南溪镇北塘村的红二十八军重建旧址,听取革命老人的革命教育,了解南溪镇革命发展历程,学习革命精神。2015年9月,我校要求各班出一期“纪念抗战胜利”黑板报,各班主任老师都要求学生在家观看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大阅兵,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9月下旬在全校开展说一个革命故事的活动并角逐出前三甲。2015年10月份,我校组织同看一部革命影片,视听共享下带着我们穿越历史来到了艰苦卓绝的年代,让人陷入沉思。11月、12月我校准备组织部分师生看望革命老人,聆听他们的革命故事。2016年元月,我校准备组织师生前往南溪敬老院送去关爱,为老人们送去温暖。

3、结合时代特征传承创新 革命传统历久不衰,有着永久的生命力,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笔宝贵的财富。当前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革命传统教育不能要求再去回归悲惨的生活,应该结合时代特征发展创新。我们的革命传统教育应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我校紧跟时代步伐,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历史的脉络让学生了解革命传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我校利用学生喜爱的电视剧人物和喜爱的红歌对学生进行拓展教育,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展现革命年代与当前社会的差别,从而促进学生珍惜当下,奋力进取。在具体教育中要尊重先辈,杜绝丑化、戏化革命人物的现象,在发现有此类现象时,相关教师及时制止并耐心教育。

三、总结经验 规范提高

截止目前,我校的各项革命传统教育工作开展的都很顺利,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学生的精神风貌有了很大的变化,通过教育他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自信心和作为金寨人的自豪感。促使校风、学风、班风有了根本转变。学生言行文明,教师爱岗敬业,学校温馨和谐。在取得阶段性成果面前我校领导提出更高要求,下一步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把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优化整合,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把有地方特色的红色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革命传统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5.革命传统教育心得 篇五

——赴红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心得

B36号学员 张云峰

7月3日至5日,在市委党校精心组织下,本人怀着崇敬的心情,随全市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第三期培训班160余名学员,前往革命老区红安、信阳等地进行了瞻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重走红军路等为期三天的革命传统教育。

来到红安,给人最深的感受就是,这里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它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有 22552人。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谢富治,电视剧《亮剑》的主角王近山等223名将军,其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8人,中将军衔的12人,少将军衔的52人,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将军县”。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队列中,曾经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红安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个属红安籍。红安的士地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10大军区,其中8大军区的司令员或政治委员由红安籍将军担任。后来10大军区改为8大军区,先后又有6大军区的司令员或政委是红安人。红安,一个山区小县,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县”,一个孕育将军的摇篮,一座熠熠辉煌的“将军城”,这不仅是一个“中国之最”,而且也一个“世界之最”。

在为期三天的异地教学活动中,我观看着、倾听着、感悟着,一次又一次被革命先烈的精神所震撼,所鼓舞。一是学习革命先烈“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革命烈士的纪念馆里展示的第一位烈士就是黄麻起义的领导人潘忠汝同志。他在领导革命队伍突围时七进六出城时腹部不幸中弹,但他仍然坚持战斗,后来肠子都掉出来了,他用手将肠子塞回去,后用手捂住破开的肚皮继续参加战斗,最终为党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像

潘忠汝同志一样为党的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可谓无计其数,他们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视死同归,就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有着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目标。理想是基石,目标是动力。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党员同志们只有牢固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能真正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才对得起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二是学习革命先烈把牺牲与危险留给自己,把生还与平安的机会留给群众的英雄气魄,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钱游戏宗旨。在纪念馆内还有这样一位烈士,他就是党员张南一同志。当他回村养病时被叛徒出卖,遭到敌人的包围,敌人搜查无着,就将全村群众赶到稻场,要村里交人。一位老人说一声“不知道”被当场枪杀。张南一同志为了保护群众挺身从躲藏处走出,后被敌人逮捕,最终被敌人活埋而牺牲。他之所以在广大群众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挺身而出,就是因为他牢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为了保护群众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党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坚定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的公仆。

三是学习革命先烈们不畏艰险危难,不计个人利益,一心一意干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红安革命前辈们在革命道路上,他们不图名利地位,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真钱游戏为革命作贡献。这种行为将之概括起来,就是“一要三不要”(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二不图”(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这是红安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是红安精神的核心和主要特点。

在学习结束回荆的途中,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及其他的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两百多年前,法国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著名人物,他就是拿破仑,当年的法国,在他的率领下,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所有欧洲的王室大臣们都不得不尊他为王。当年的法国,在他的领导下,国势强大,地位显赫,是欧洲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的中心,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成了欧洲各国宫廷效仿的对象。

6.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总结 篇六

“革命传统教育周”活动总结

根据揭市文明办【2017】8号文件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动我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有效开展,我校积极配合、认真落实“革命传统教育周”的相关活动,现将我校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帮助家庭贫困学生”爱心捐赠活动,发挥互助互爱的精神。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帮助家庭贫困学生”的活动。师生们先从各班了解家庭贫困生的情况,爱心捐赠学习用品、学习资料等。平时在校园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心。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贫困生,发动同学帮助其学习进步。通过互助互爱的过程,借此感染同学们的道德情操。

二、学英雄,见行动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我校开展了“学雷锋主题教育周”活动,同学们从学雷锋做起,首先通过看书、上网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摘抄雷锋的名言,学习雷锋的日记,还学唱《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的歌曲。重温《温暖》后,大家都被雷锋那一颗助认为乐的心感动了,纷纷行动起来学雷锋做好事。活动中班级图书角的图书多了。课下主动帮助同学的小干部随时可见,学生做事、做清洁也没有斤斤计较了,大家抢着做,速度也快了,晨扫、早读、大扫除也不要老师到场了,学生有爱心了,使老师的工作也轻松了。通过学雷锋的活动,学生之间更团结了,整个校园内呈现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风气。

三、组织学生参观烈士园。

由学校团委统一组织学生参观烈士园,通过感受烈士园的宏伟,感受革命烈士们为了祖国的统一和发展、壮烈地牺牲的革命精神。参观完毕后,让学生每人写一篇观后感,并选出优秀的作品放在学校宣传栏上。

四、学先烈、见行动。

1、“继承先烈遗志

开创美好未来”。

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分工合作办学习园地,有的画画、有的写稿、有的贴纸、有的画刊头、有的剪菊花、有的涂颜色、有的设计„„老师只是做参谋,指点他们怎样贴、怎样布置,充分让学生动手、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向先烈学习。

2、讲一个革命英雄的故事。

学生请家长帮忙,收集革命英雄的故事,利用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召开开展英雄事迹代代传活动。开展了“革命英雄故事会”,会上学生讲了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江姐、叶挺、陈然、小萝卜头、王二小等英雄先烈的故事,大家精神振奋,积极表示要向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坚强、勇敢„„通过老师引导,他们知道了要成为英雄,不一定需要献出鲜血或生命,而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时一点一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做一个不起眼的英雄。他们懂得了要学英雄,应该以实际行动学英雄。活动后,学生学习努力了,没有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了。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同学们一致认为,应该珍惜当前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掌握好知识,长大后建设祖国,报答人民,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好女儿,才无愧于像王二小一样成千上万的先烈。大家觉得,应该勇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由于我们年龄小,体质弱,还不能直接与坏人做正面斗争。而是要发挥聪明才智,以智取胜,及时向大人报告。

五、制定“座右铭”。

为了让学生把学榜样,树新风,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学校开展了制定自己的座右铭的活动,学生还通过日记的形式把自己的座右铭介绍给了老师,让老师了解学生有怎样的决心和行动,并且随时利用座右铭激励学生做正直的中国人、做勤学的、勇敢的中学生„„整个校园内校风正、学风浓。

六、学会感恩。

通过重温《最好的礼物》,学歌伴舞《感恩的心》歌曲,我校引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在每一天中学会感恩,布置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细微的小事做起,在语言、行动上体现出自己一颗感恩的心。活动中学生怀着感恩的心负起自己的责任,好好学习,好好劳动,他们在日记中写道: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享受到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幸福;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们尝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感谢同学真诚的关怀和帮助,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感谢妈妈没、每一天的嘱咐、感谢老师善意的批评„„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而青少年则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因此,从青少年开始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使我国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的中华文化,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强有力保障!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扎实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周”的活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充分准备!

++慈云实验中学

7.批判地继承辛亥革命文学传统 篇七

张承志在《选择什么文学即选择什么前途》中说到:“我意识到在中国正在演进同样重大的问题, 而我注意这篇文章, 却是因为‘良风美俗’之破坏, 在中国正如摧枯拉朽。……蔓延的劣质文艺更是大受青睐。恰在此时我读到了佐藤春夫, 他以激烈的行为解释说:一个民族如何选择文学, 就会如何选择前途。”[1]我们确实也到了一个明智地选择的时候了。

一、从时代性视角对辛亥革命文学的继承和发扬

辛亥革命时期, 政府腐败无能, 内忧外患, 见多识广的革命志士振臂呐喊,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戊戌变法时期, 主张改良者对文学极其排斥, 以其为玩物丧志之物, 完全否定文学地位和作用。到了辛亥革命时期, 志士仁人深刻地意识到中国需要开展的是一场政治体制上的革命。革命欲成功, 必先更新国民观念, 更新国民观念, 文学不可或缺。于是文学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特别是小说, 以前为正统文人所不齿, 到当时揭世刺世醒世的地位, 辛亥革命文学皈依政治, 因此极具时代性。[2]

当时的诗歌是时代的号角。如柳亚子的诗, 有些诗表现了慷慨救国的凌云壮志, 有些诗表现了对革命英雄的礼赞, 有些诗甚至表达了女子解放思想, 柳亚子是当时较有代表性的诗人, 这些诗句从思想上配合了那个时代的宣传, 对国民思想观念的觉醒无疑会起到极强的作用。

小说方面, 当时出现了揭露现实的一批小说, 最有代表性的是后来被鲁迅称为谴责小说的一些小说。鲁迅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里提到, “……戊戌变政既不成, 越二年有义和团之变, 群乃知政府不足与图治, 顿有掊击之意矣。其在小说, 则揭发伏藏, 显其弊恶, 而于时政, 严加纠弹, 或更扩充, 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 似于讽刺小说同伦, 而辞气浮露, 笔无藏锋, 过甚其辞, 以合时人嗜好, 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说。”[3]辛亥革命前期, 对官场对统治者的揭露和批判成为小说创作的主题, 让大众深切揭露到它们的无耻、昏庸、无能。

代表作品之一《官场现形记》描绘了一幅幅官场丑态, 是对当时官场时弊的揭露、批判。立场是鲜明的, 笔触是辛辣的, 影响是严肃而深远的。这种对现实的揭露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正因为这些小说的社会现实性价值, 使它们流传到今天。

顺便提一句, 当时兴起的翻译小说, 也颇具时代性, 如《Uncle Tom's Cabin》现在翻译成《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本“一个小妇人引起了一场大战争”的小说, 当时翻译成了《黑奴吁天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不能不说, 它试图在表达着一种时代的呼吁, 它试图引起中国的一场思想上的战争, 一场革命。

反观当代文学, 除了寥若晨星的可以称为反映现实的作品, 充斥着文学空间的作品, 仅看题目就令人触目惊心, 许多作者沉溺在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 逃避在宫廷后妃的奢华富丽, 留恋在城市小资的消闲自娱, 飘忽在青春偶像的青春靓丽, 对现实生活的描绘浮光掠影, 在网络成为大众消费的今天, 网络文学也相应成为大众文学, 在较有名气的文学网站, 如红袖添香, 就像当今的出租书屋一样, 排行榜上总是一些奢靡艳俗的字眼。在新出版的小说里, 宫廷神话成为很重的一笔, 似乎现实生活中完全没有矛盾, 没有问题, 全国人民都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共产主义的生活。

不得不提的是我们今天也畅销一种官场文学, 包括小说, 还有打着纪实旗号的一些官场文学, 作者热衷于迎合大众偷窥、享受甚至借鉴学习的心理, 他们并没有以谴责的立场来揭露他们的丑态, 揭露他们的腐败如何的祸国殃民, 描述他们的恶有恶报难逃法网的下场, 相反他们以极大篇幅描绘了这些人如何纸醉金迷、花天酒地, 这些人如何挖空心思左右逢迎行使计策, 简直成了一本本的官场指南, 读这样的官场文学使人们津津乐道于官场的享受和计谋, 使某些为官者奉为掌上宝典, 文学揭露批判的本意尽失。即使一些底层叙事的文学也越来越趋向于美化、粉饰现实, 仿佛这些底层百姓都过上了富有而自尊的小康生活。

学习辛亥革命文学, 我们在为之时代性、现实性震撼的同时, 我们更应该有一种现实的责任感, 拿起我们的笔, 走出书斋, 走向社会, 走下基层, 真实地感受到时代的强音, 真实地贴近民众的呼声, 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 真正地触摸到真实的生活, 当然我们也要摒弃辛亥革命文学那种依附政治的声嘶力竭的呐喊, 勿因其空洞失其形象性。

二、以审美教育性对辛亥革命文学传统的继承

辛亥革命文学适应时代的召唤, 表达了当时的政治理想, 慷慨激昂, 气吞山河,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文学强音, 在当时除了谴责小说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外, 还有本来就以抒情见长的诗歌。当时的小说可以让人物长篇大论地像政治家搬的演讲, 这适应了政治宣传的功利性, 但其审美意义上便有些逊色。

诗歌抒发感情壮志凌云, 一些诗人的诗篇还有一些文人诗的典雅。总之当时文学因其工具性、功利性太强而丧失了文学的一些审美特质, 特别是在形象性上有所欠缺, 这个可以为此稍微弥补的可以说是异军突起或是无心插柳的一种辛亥革命文学的一种特异的文学现象, 就是一些家书和遗书, 如林觉民的《与妻书》等, 这些满腔热血的革命志士, 在慷慨赴死之前, 留下来情真意切的文字, 带有血泪, 慷慨赴死、大义凛然、爱家爱国的形象淋漓尽致, 呼之欲出, 令人读来深为感动。

今天的文学作品那种昂扬向上的题材, 那种积极健康的主题被庸俗艳异冷漠挤到了角落。有一篇小说题名就叫《黑道》, 作品中赤裸裸地描写了性暴力, 大肆宣扬黑社会的成功之路, 这篇小说还被转载, 被欣赏、评论, 作者声称自己试图宣扬某个地方人的某种人性, “我写《黑道》, 实质上是写湖南人身上的狠劲。”“当我写钟铁龙用斧头劈丁建时, 一个手握斧头的男人就呈现在我眼前, 很坚决地将斧头劈了下去, 我似乎都能听见斧头落在丁建头上的声音。我写他们时, 脑海里常有些血腥的场景。”“坏人是这个社会的另一面, 他们的价值就是他们能衬托出你是好人。这也是本书的价值。”[4]如果这个地方的人性果真如作品所描述的那样, 还真是令人生畏, 读完小说, 读不出一部文学作品, 他的审美教育意义在哪里。如果香雪给我们留下来挥之不去的美, 温馨, 朴实, 真实, 雅致, 那么这一类的作品除了迎合个别人的低级审美趣味, 还有什么。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性以其文学艺术自身的审美魅力来感染读者, 使受众达到人格、道德、品味的提升, 春分化雨, 润物无声。

辛亥革命文学, 铿锵壮观, 以警国民, 邹容、陈天华虽非文学巨匠, 但其作品荡气回肠, 振聋发聩, 激醒民众, 今天我们的文艺虽摈弃全国一盘棋的呆板统一, 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文艺的最基本的审美教育功能, 对大众人格的熏染和提升绝不能丢弃, 坚决摈弃那些低级的庸俗的甚至是腐朽的糜烂的审美趣味, 对读者负责, 对社会负责。

三、对外国文学的借鉴的方法的批判和继承

辛亥革命文学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对外国文学特别是西方文学进行了拿来, 批判和借鉴。

大量翻译外国小说, 借鉴外国文学以供国人做样本, 同时以飨国民。一方面, 从西方小说的兴盛及在社会中的审美教育作用体悟到小说的功用, 并在国内大力鼓吹其唤醒民众之功用, 小说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 当时的翻译并没有遵循信达雅, 而是常常漏译误译, 甚至是林纾那样的二次创作, 但多数翻译作品从译作选择上遵循的是为我所用, 从翻译原则上也是立足本国。林纾不懂外文, 硬是成为名噪当时流芳至今的翻译大家。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其译作《黑奴吁天录》无疑是从当时国民现状出发, 选择并翻译的, 似乎在呐喊我们不要再做奴隶, 我们要民主共和, 要民族独立。

戏剧更是突破了原来以唱为主, 服装、唱腔动作都形式化的格局, 借鉴西欧戏剧, 形成所谓的文明戏, 或称新戏, 文明戏以白话对白为主, 服装道具布景基本接近真实, 这使得戏剧在中国有了巨大转折, 拉近了人们与剧中角色、冲突的距离, 容易使观众产生反响和共鸣, 为五四兴起的新话剧的产生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另外, 其他文学样式也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但无论怎样, 辛亥革命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借鉴有自己的立场, 本着但为我用的拿来主义的原则。

今天,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世界各地的文学信息迅速被摆到共享资源里。众多的文学思潮来到中国, 甚至影响着中国文学, 各种文学思潮纷至沓来, 你方作罢我登场, 有人全面模仿某个潮流, 甚至成名成家, 名噪一时, 但事实证明, 这样的作品不会久远, 相反, 是那些有着民族文学特色的作品浪里淘沙流传下来。

对此, 我们对外国文学的借鉴不妨借鉴一下辛亥革命文学的做法。辛亥革命时期的作家, 批判的矛头主要集中在封建的三纲五常、孔孟儒学。从而揭示出传统儒学与专制主义的内在联系。他们侧重对中国传统的批判, 但是并不意味着就是对国家的未来丧失了信心。相反, 他们坚信并致力于民族的复兴:首先, 他们侧重挖掘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 但并非无批判地肯定。即使重经派也不是把孔子及儒学作为圣人和圣经来崇拜, 而是作为历史人物和文献典籍来研究分析, 也就是说, 要把儒学从独尊的统治的地位降为普通的学术流派。第二, 针对欧化主义者对本民族优秀传统重视不够的弱点, 他们有意识地用发扬国粹来“激动种性, 增进爱国的热肠”, 试图从传统中汲取推进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同时对西学输入所造成或有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提出批评与警示。

但是在当下的文学发展中, 却出现了两种极端的观点, 要么就对西方的文学传统一概抹杀, 要么就全盘西化, 把西方的一切奉为圣旨。正如许嘉璐在《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一文中提到:“近年来, 我国悠久的、优秀的文化传统, 受到强烈的冲击, 其后果直接体现在社会上出现的迷失、生活目标的迷茫和人际关系的冷漠。”从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短短的几十年来看。作家要不断吸收外国文学的精华才会走得更远, 但是完全照搬则会昙花一现。而完全置之不理则会不断地重复自己, 只能使自己越走越窄。

因此, 我们要立足于传统民族文学, 不断汲取外国文学中适合自己的部分, 但不能照搬照抄迷失自己的方向, 踏踏实实地读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吸取精髓, 剔去糟粕。

一个世纪过去了, 那些慷慨激昂的论时刺世的文字像灯塔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们立足今天之文学, 希望能秉承其文学传统, 指引着我们当代文学的方向, 找到当代文学突破的出口。

摘要:辛亥革命文学在其时代性、审美教育性和对西方文学的借鉴几个方面都显示了独有的特色。当代文学梦想与现实激烈冲突, 危机重重, 借前车之鉴批判地继承辛亥革命文学传统, 给当今文学发展和提高提供一定参照和启示。

关键词:辛亥革命文学传统,时代性,审美教育性,对西方文学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承志《选择什么文学即选择什么前途》《读书》杂志2009年第一期

[2]该段观点借鉴刘纳《从皈依政治到注重思想——从一个方面看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我国文学的变革》《北京社会科学》86年第三期

[3]《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81年版282页

8.一个传统,两次革命 篇八

我最初打算就本书的主题做点独立研究,如稍有所得,则可以和方正的基本论点互相印证。这是我为友人学术著作写序的习惯,虽然比较费力,却也颇有切磋之乐。但开始写序恰值病后,我的精力尚未恢复到可以发箧摊书、左右采获的状态,因此原有想法不得不加修正。在这篇序文中,我希望我的陈述有助读者。

首先,我必须郑重指出,这是一部出色当行的西方科学与科学思想的发展史。作者从四五百种古今文献中钩玄提要,建构出一部简明流畅的历史叙事,真正达到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境界。但本书的成就和价值则远不止于此。这是因为作者的动机不仅仅在于整理出一部西方科学史,而是以此为阶梯,去探索一个更重大的历史和文化问题,即是本书副题:“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但要澄清这一问题,科学史本身是无能为力的,至少是不足够的;研讨的范围必须从科学史推广到西方思想史与文化史的整体。我相信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本书在科学史叙事的后面不但衬托着一层西方哲学史,而且还隐现着一套西方文化史。

但本书的深度尚不尽于此。“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的问题其实是对于另一重大问题的答复:“现代科学为何没有出现于中国?”正如本书“导言”中所显示,这两个问题其实是“李约瑟问题”(The Needham question)的一体之两面:“何以现代科学出现于西方而非中国。”很显然,作者笔下写的是西方科学史,心中关怀的却是科学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全书的设计和论辩方式也有意无意地针对着“李约瑟问题”而发。在“导言”与“总结”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作者对于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以及其他相关论著,不但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评论得非常中肯。

现在让我以简化的方式说一说本书作者与李约瑟的分歧所在,然后再表示一点我自己的看法。问题当然要从李约瑟开始。李约瑟至迟在一九四三年访华时便已坚信: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在十六世纪以前一直是领先西方的,但此后科学在西方突飞猛进,在中国反而停滞不前了。因此他拒绝接受早期中国学人的看法,即科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一九七五年,我和他在香港中文大学有过一次对谈,至今记忆犹新。我提到冯友兰早年那篇《中国为何没有科学?》的英文文章,他立即说:“冯的问题根本便提错了。中国缺少的不是科学,而是现代科学。”李约瑟以毕生精力,先后纠合了多位专家,终于完成《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编写。这当然是二十世纪学术史上的不朽盛业。这部七大卷二十多分册的巨制将中国史上科技发明的辉煌纪录和盘托出,证实了他关于“中国有科学”的论断。

但是,李约瑟虽然为我们提供了无数有关中国科学史的基本事实,却亦未能对自己的问题给予令人满意的答案:“为何中国在科技发展上长期领先西方,而现代科学竟出现于西方而不是中国?”他在全书最后一册以及其他相关论著中曾试做种种解答,然而往往语焉不详,以至他的传记作者也不甚信服其说,而评之为“见树不见林”。这里让我顺便提一下席文(Nathan Sivin)教授的看法。他最近评论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总结”,即第七卷第二分册,曾对“李约瑟问题”表示过下列意见:关于历史上未曾发生的问题,我们恐怕很难找出其原因来,因此我们与其追究“现代科学为何未出现在中国?”不如去研究“现代科学为何出现在西方?”如果我的理解不错,那么本书作者与席文的看法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前面指出本书的最大贡献便在于交代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这一根本问题,而且交代得原原本本,系统分明。可见本书恰恰符合了席文的最高期待。

为什么本书作者在这一基本问题上与李约瑟有分歧,与席文却不谋而合呢?我认为关键便在于彼此对“现代科学”的概念有不同理解。早在一九七四年,李约瑟便告诉我们:他把“现代科学”看做大海,一切民族和文化在古代和中古所发展出来的“科学”则像众多河流,最后都归宿于此大海,并且引用了“百川朝宗于海”这一生动成语来比喻此现象。很显然,他将“科学”从文化的整体脉络中抽离了出来,作为一种特殊的事象来处理。不但如此,他基本上认为中国和西方的科学传统走的是同一条路(the same path),今天已汇聚在“现代科学”之中。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席文的见解和他不同,判定中、西“科学”各自“分途”(separate paths)进行。尽管如此,李约瑟还是相信,中国科学的“殊途”并不妨碍将来“同归”于“现代科学”。可知他心中的“现代科学”是普世性的,与民族或文化的独特背景没有很大关系。

本书作者则不但同样相信不同文化中的“科学”各自分途发展,而且还更进一步认为科学研究的传统无不托根于其独特的文化整体之中,因此绝不可能脱离其文化母体而被充分认识。西方科学尤其如此,因为如作者所云,它恰恰是“西方文明大传统最核心的部分”。根据这一基本认识,作者将西方科学传统的特征概括成以下两项:第一,它和“整个西方文明是同步发展,密切结合,无从分割的”。第二,它虽然可以清楚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但从古希腊开始,通过中古欧洲吸收伊斯兰科学,到十六世纪以下的现代科学,作为一整套学术体系,它仍然是一脉相承、推陈出新而发展出来的。这两点概括都建立在坚强的史实之上,而作者识断之精也由此可见。

作者对本书内容的取舍做了一个扼要的说明。他说:“本书以数理科学即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可以量化的科学为主,实际上可以说几乎没有涉及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原因也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现代科学的出现毫无疑问是通过数理科学即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工作获得突破,而且此后三百年的发展显示,现代科学其他部分也莫不以数学和物理学为终极基础。”我必须郑重地提醒读者,这几句话是作者对西方科学传统“探骊得珠”的见道之语,千万不可轻易放过。本书胜义纷披,读者随处可自得之。限于篇幅,这里我只能就西方数理科学的问题稍稍引申作者的论点,然后回到“李约瑟问题”做一结束。

本书在“总结”第一段说,现代科学是“拜一个传统,前后两次革命所赐”,实有画龙点睛之妙。所谓“一个传统”即指从古希腊到现代的自然科学都在同一研究传统之内:“现代科学”之出现虽然是由一次突破性的飞跃所导致,但在性质上仍与古希腊科学同条共贯。所谓“两次革命”,指运用精确的数学以量化自然界的研究,天文学和物理学便是其中成绩最为卓著的两个部门。通常我们用“科学革命”一词来指称十六七世纪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但作者特别提醒我们:十六七世纪的“科学革命”已是第二次了,第一次则在古代希腊,即柏拉图接受了毕达哥拉斯教派对于数学的无上重视,在他的“学园”中全力推动数学研究以探求宇宙的奥秘。其中细节见本书第四章,这里毋须赘言。我认为作者这一提示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点正是西方科学传统的灵魂所在。而且作者这一说法绝不是向壁虚构,前人也早有见及者,不过没有像作者表达得这样一针见血罢了。例如柯林武德 (R.G. Collingwood) 在《自然的观念》一书中便特别提出“自然科学中的毕达哥拉斯革命”(the Pythagorian revolution in natural science) 并阐明其何以获得惊人的成功。

上面分析作者对于西方科学的特征所做的种种描述,似乎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即“自然世界研究的数学化”,因为在西方一般相关文献中“数学化”(mathematicization)一词常常是和科学分不开的。甚至在社会科学的领域,经济学因为数学化比较成功,才被承认具有较高的“科学的身份”,而非社会学或政治学所能企及。

西方科学既以“数学化”为其最主要的特征,则它与中国的科学传统自始即分道扬镳。这一巨大差异在中、西数学上便有极清楚的表现,本书“导言”已涉及此点。明末徐光启曾由利玛窦口授译出《几何原本》前六卷,他在比较中国《九章算术》与西方数学之后指出:“其法略同,其义全阙。”本书作者解释这两句话说:

中国与西方数学的根本差别,即前者只重程序(即所谓“法”),而不讲究直接、详细、明确的证明(即所谓“义”)……

其实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说“法”指计算的技术,而“义”则指原理。中国计算技术往往是相应于公私生活中的实际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但数学原理则似少有问津者。所以徐光启因《九章算术》而发出“其义全阙”的感叹。我们只要一检其中自《方田》、《粟米》以至《商功》、《均输》、《方程》各章的实例,对此便可了无疑义。不但数学如此,医学亦然,陈寅恪说:“中医有见效之药,无可通之理。”与徐光启的话恰可互相印证。

徐光启虽然如作者所云对西方数学“心悦诚服”,但他是否充分了解数学在西方科学传统(当时方以智称之为“质测之学”)中的至尊地位,则尚待进一步探讨。一般地说,中国学人迟至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才对这一方面获得比较清楚的认识,如冯桂芬(一八○九——一八七四)与李善兰(一八一○——一八八二)两人当可为其代表。这是因为他们都研究西方数学而卓有成绩的缘故。冯氏在《校庐抗议·采西学议》中明确指出,数学为西学之源头所在,格致诸学皆由此出。李氏则代表当时西方数理在中国的最高水平:他和威烈亚力(Alexander Wylie, 一八一五——一八八七)合作,译完《几何原本》其余部分(卷七至十五),于一八五八年以《续几何原本》的书名刊行;此外还有多种有关数理的译著问世,并已开始翻译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定名为《奈端数理》),可惜未能终卷。由于他的造诣最高,为西方在华专家所特别推重,所以清廷设同文馆,聘他为数学总教席,在任共十三年(一八六九——一八八二)。李善兰(字壬叔)是一位数学天才,他的朋友王韬(一八二三——一八九七)记他的话说:

壬叔谓少于算学,若有天授,精而通之,神而明之,可以探天地造化之秘,是最大学问。

这几句话证明他对西方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已有透辟的认识了。但达到这种理解并非易事。王韬虽自称在“西馆十年,于格致之学,略有所闻”,但仍不能接受李氏对“算学”的评价;囿于中国传统的观念,他竟说:“算者六艺之一,不过形而下者耳。”不过与当时一般士大夫相比较,王氏的识见已远为超出。试看下面的故事:

清晨,湖南樊吉山来访。吉山名川……甚慕算法天文及谶纬占望之学,以为泰西人素精于此,必有妙授。……予谓之曰:“西人天算,与中华所习术数不同,断不可误会也。”

可知在绝大多数中国士人心中,西方算学、天文是和谶纬、占星、望气之类的“术数”属于同一范畴的。王韬能立即指出这是“误会”,足见他对西方“格致之学”虽未“入室”,至少已“登堂”了。

从以上所引明、清数学家对于西方数理的认识来看,则中国科学从未走上“数学化”的道路,其事昭然,已无争论的余地。从这一根本分歧出发,让我表示一下对于所谓“李约瑟问题”的看法。

首先必须声明,我对“李约瑟问题”的观点基本上是和作者一致的。作者引了几位西方科学史家对于这个问题的负面评论,我读来并不感觉这是西方中心论的偏见。相反地,把西方科学传统理解为西方文化整体的一个有机环节,是很有说服力的。另一方面,李约瑟在他的不朽巨构中发掘出无数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成就,自然是有目共睹,但这些成就大体上仍不脱徐光启所谓“其义全阙”的特色。这当然是由于中国过去关于技术的发明主要起于实用,往往知其然而不深究其所以然。若与西方相比较,中国许多技术发明的后面,缺少了西方科学史上那种特殊精神,即长期而系统地通过数学化来探求宇宙的奥秘。所以中国史上虽有不少合乎科学原理的技术发明,但并未发展出一套体用兼备的系统科学。李约瑟讨论中国科学思想的进展,特别推重“道家”的贡献。他似乎不曾注意,庄子既主张“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又表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两种态度两千多年来影响士人的求知的取向极大,而适与西方科学精神互相凿枘。如果一定要在中国思想流派中找出一家与西方科学精神最相近的,我个人认为只有程、朱一系“格物致知”的理学足以当之。其中朱熹尤其值得注意,他自记“某五六岁时,心便烦恼:天体是如何?外面是何物?”可见他的好奇心最早是从“六合之外”开始的。这样的心理倾向若在西方的文化环境中很容易走上自然科学的路。明、清中国学人用“格物致知”来翻译西方的“科学”,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但理学毕竟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其终极关怀仍落在“六合之内”,也就是“人间世界”的秩序。关于这一点,我已详论之于《朱熹的历史世界》,这里不必涉及。总之,我认为中国没有产生系统的科学,其一部分原因是和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取向密切相关的。

中西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既然自始便“道不同,不相为谋”,则所谓“李约瑟问题”只能是一个“假问题”(pseudo-question)。我们可以用“科学”一词指所有关于自然现象的探究。在这一最宽松的定义下,我们当然可以说“西方科学”、“中国科学”。但事实上,中、西这两种“科学”同名而异实;二者并不能用同一标准加以测量或比较,也就是“incommensurable”的。这好像围棋和象棋虽同属于“棋”类,却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游戏。“李约瑟问题”说:中国的“科学”曾长期领先西方,但十六世纪以后“现代科学”在西方兴起,于是将中国远远抛在后面了。这无异于说,某一围棋手的“棋艺”曾长期领先某一象棋手,但今天后者的“棋艺”突飞猛进,已远远超过前者了。通过“棋”的模拟,我们不必再多说一句话,已可知“李约瑟问题”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中、西“科学”之间无从发生“领先”与“落后”的问题。“中国科学”如果沿着自己原有的轨道前进,无论如何加速,也不可能脱胎换骨,最后与以“数学化”为特征的西方“现代科学”融合成一体。

今天一提及“科学”这一概念,我们立刻想到的必然是西方的现代科学,而不是中国过去的“四大发明”之类。“五四”时代中国知识人热烈欢迎“赛先生”,也正是因为他代表着西方文化的精粹。在这一意义上,中国过去并没有一种系统的学术相当于西方的“科学”并足以与之互较长短。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稍稍检查一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提要》),问题的症结便无所遁形了。《提要》二百卷,其中只有“子部”的“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六卷可以划入“自然科学”的总类之中,但以《提要》而言,这三科不但分量较轻,而且处于中国学术系统的边缘。分析至此,我们必须回顾一下“李约瑟问题”的一个基本预设。前面已指出,李约瑟预设中国传统中的“科学”和西方“现代科学”是同一性质的,不过相比之下远为“落后”而已。所以他才强调,中国传统“科学”最后必然汇合于西方“现代科学”之中,如“百川朝宗于海”一样。这个预设究竟是否站得住呢?如果仅仅空言论辩,问题当然永远得不到答案。但幸而有一种客观的历史事实为我们提供了解答的途径,即西方“现代科学”传入中国以后,它和中国原有的“科学”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这一历史事实得到澄清以后,我们才能对上述的预设有判断的根据。这是一个大题目,自然无法在此展开讨论。下面我仅引一个有趣的史例为证,便大致足以说明问题了。同治六年(一八六七)总理衙门决定在同文馆中增设“天文算学馆”,专授天文学和数学。这是西方现代科学正式进入中国教学系统的开始。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主持其事的恭亲王(奕欣)和文祥最初建议翰林、进士、举人都可以申请入学,读了三年天文、算学之后,即予以“格外优保”的升官机会。但这个计划一提出便遭到以倭仁为首的保守派的激烈反对。保守派所持的理由以下面两点最值得注意:第一,西方的数学、天文学不过是一种“机巧”,甚至可以视之为“异端之术数”,不但不足以“启衰振弱”,甚至有害于“士习人心”。第二,“奉夷为师”,最后必将动摇士大夫的“忠君”意识。以这两点理由为根据,倭仁及其支持者在北京发起了一场运动,阻止科举出身的人报考天文算学馆。他们成功地制造出一种气氛,使士阶层中人深以入同文馆为耻,以致最后总理衙门在奏折中抱怨:臣衙门遂无复有投考者。但保守派既不敢公开反对西方天文、数学的引进,那么谁来接受这种教育呢?当时有一位御史提出下面的建议:

止宜责成钦天监衙门考取年少颖悟之天文生、算学生,送馆学习,俾西法与中法,互相考验。

这条建议恰好涉及西方现代科学和中国本土科学之间的交涉问题,让我稍作分疏。

首先必须指出,保守派对于天文、算学既无知识,也无兴趣。他们之所以提出“钦天监衙门”中的天文生、算学生,只是因为这是唯一以天文、算学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地位低下,与科举正途中的“士”相去天壤。他们以“钦天监衙门”的天文、算学代表“中法”,尤其是无知乱道;他们似乎不知道明、清之际天文、算学早已接受了耶稣会教士传来的“西法”。汤若望(Adam Schall von Bell)即是顺治时期的钦天监。换句话说,保守派的建议完全出于贬抑西方天文、数学的动机,即视之为一种技术,不值得“士”阶层中人去浪费时间。所以“西法与中法,互相考验”不过是一句门面语,其中绝无倡导中、西两种“科学”交流之意。

如果从官方设立天文算学馆的角度出发,问题便更清楚了。此馆是在外籍顾问丁韪良(W.A.P. Martin)和赫特(Robert Hart)影响下成立的,赫特并于一八六六年为馆中聘来了两位欧洲教席。但天文算学馆的范围一直在扩张,除了天文、算学两门外,还增设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及人体解剖学等;这些西方现代的新兴学科在中国传统的学术系统中是找不到相应的部门的(中国原有的“物理”一词,与西方的“physics”根本不能混为一谈)。

天文算学馆的建立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自始即把西方现代科学当做全新事物而加以吸收。无论是中国主持人或西方顾问都没有考虑到中、西两种“科学”研究的传统应当如何接轨的问题。严格地说,只有明、清之际数学领域中曾发生过所谓“中法”和“西法”的交涉,即《清史稿·畴人一》(卷五○六)所说:“泰西新法,晚明始入中国,至清而中西荟萃,遂集大成。”但是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传来的现代天文、算学则又远远地超出过去的成绩。例如同文馆的算学总教席李善兰曾与伟烈亚力合作,译了许多有关天文、代数、解析几何等最新的专著;他十分兴奋,对朋友说:

当今天算名家,非余而谁?近与伟烈君译成数书,现将竣事。此书一出,海内谈天者必将奉为宗师。李尚之(按:李锐,一七六五—一八一四)、梅定九(按:梅文鼎,一六三三——一七二一)恐将瞠乎后矣。

这几句私下谈话最能反映出李善兰已完全信服了西方现代的天文学和数学,因此才毫不犹豫地断定有清一代最负盛名的梅、李两人在此一领域中“恐将瞠乎后矣”。李善兰在这里所表明的恰恰是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接受西方现代科学的典型态度: 全面拥抱西方最新的天文学和数学,但不再重弹“中法”、“西法”互相“印证”的旧调。换句话说,这是在科学领域中进行最彻底的“西化”。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以往的业绩,包括天文、算学在内,都已处于若有若无的边缘地位。当时士大夫几无不视科学及科技为西方所独擅,因此才有“西学”这一专词的出现,从冯桂芬的《采西学议》到张之洞的“西学为用”都是如此。他们并不认为中国也有一套可以与“西学”分庭抗礼的“科学”遗产。相反地,只有对科学完全无知而又敌视的保守派才会制造出“西学源出中国说”的奇谈怪论。

为了从历史角度加强本书作者对于“李约瑟问题”的质疑,上面我特别借着同文馆设立天文算学馆的例案,来观察西方现代科学传入中国的方式。与十七、十八世纪的情形不同,中国原有的科技成就在西方最新的发现和发明面前已“瞠乎后矣”,因此并未发生多少接引的作用。李约瑟所想象的“百川朝宗于海”的状况根本未曾出现。十九世纪晚期以来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史事实上便是西方科学不断移植到中国的过程,从局部一直扩展到全方位。今天中国的科学教育已完全与西方接轨了,在第一流的中国大学中,直接采用西方原作或者译本作为教科书,是很普遍的。在这个明显事实的面前,“李约瑟问题”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以上是我对于本书学术价值和意义的一些初步体认。限于精力和时间,我只能就一两大关键处稍申所见,以响应作者的孤怀宏识。

9.革命传统教育心得体会 篇九

8月2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考察时指出:“八步沙林场‘六老汉’的英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10月17日,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到八步沙治沙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八步沙“六老汉”当代愚公精神的重要指示、观看专题片和实地学习,我了解了八步沙人矢志不渝追逐“绿之梦”的治沙史,深刻感受了坚守与奋斗的壮举,领悟了意志与信念的传奇。下面,我从3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一是学习八步沙“六老汉”持之以恒的初心本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面对肆虐的风沙、家园的存亡,六老汉毅然立下治沙誓言,坚决向沙患发起冲锋。38年来,黄沙大漠变林海绿洲,唯一不变的是“六老汉”防沙治沙的誓言与初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六老汉这种敢于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全面做好各项工作,不断促进全县社会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

二是学习八步沙“六老汉”使命至上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担当。

面对满目黄沙,八步沙“六老汉”将防沙阻沙作为自己的终身使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印章蓝图绘到底”的执著追求,扎根荒漠,治沙造林,始终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用信仰和生命点亮了治沙造林的希望之光。作为党员干部,要学习“六老汉”面对困难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消极等待的奉献精神,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使命担当,勇挑重担、苦干实干,不为艰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扎实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初心、践行使命,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10.革命传统教育班会教案(精品) 篇十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一些习俗。

2.通过教育,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3.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引导同学们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革命精神的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师: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在班会中有所收获。

1.出示《清明》古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4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对,那天是我们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说起清明节的来历,我们就会想起一个人——介子推。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介子推的故事吧。

2.清明节习俗的介绍

(1)到了清明节,最主要的一项活动就是祭祖扫墓了。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2)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向大家介绍一个放风筝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在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我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一种形式了。

先烈们的故事,我们记在心里,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先烈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先烈的爱国精神让我们动容,更应在我们身上延续。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四、总结:

11.论如何教学革命传统题材课文 篇十一

[关键词]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理想课堂

一、摆正心态,正确认识革命传统教材

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养成基本的语文素养,并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因此,语文教材中有各种类型的题材。学生对教材中很多题材都比较感兴趣,而革命传统教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政治色彩较浓。学生不甚理解,情感不易激发。教师如果不正确处理教材,没有正确领会编者的意图,把革命传统题材课文上成思想品德课,就失去作为语文教材的用途了。所以,教师必须正确认识革命传统教材:

1.明确革命传统教育的必要性。首先,革命传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丰富的工具内涵和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又是极为深广的,在语文教材中加强教育是必要的。教师应深刻认识其必要性。其次,革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因此,注重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继承和发扬优秀革命传统,有着重要意义。

2.认识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终生发展的深远影响。它有利于学生汲取营养,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利孩子成长的浮躁气氛。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他们艰苦朴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知难而进、先人后己的精神。可见,革命传统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养成,同样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明确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利用好教材,创造性地解读教材。

二、师生齐收集相关背景资料

此类课文叙述真实历史事件,应引领学生还原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作出正确的自我价值判断,让学生、教师、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如教学《朱德的扁担》时,教师可让学生上网、到图书馆找资料,包括:朱德人物简介,井冈山根据地的地理环境,了解八路军、红军、新四军等不同名称,1928年的政治环境,朱德的其他故事,用这些材料拓宽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利用教师查找到的资料,帮助学生进行判断,深刻感受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朱德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三、激发兴趣,找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教材的结合点

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兴趣、情感、体验结合,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终身发展。教材中革命传统内容与当今学生的兴趣、情感世界和生活体验相距甚远,导致学生厌学,学习效果不佳。基于这种认识,革命传统教育不是一种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而是找准一个教材和学生的结合点,如:《要好好学字》《他得的红圈圈最多》,虽属这类题材,却和学习、写字有关,学生能联系自己亲身体验,拿出自己的习字册和邓小平爷爷比一比,感觉比较亲切,能激发学生写好字的兴趣。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入手,用事实说话,用榜样说话,用学生自己的话语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受到感染和熏陶。

四、利用文本语言文字,实现学生和教材间对话

1.赏析人物外貌描写,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其实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描写人物外貌时总饱含着自己对人物的感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把作者的真情实感传递给学生,引起强烈的共鸣。如《朱德的扁担》一文中,主要写朱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食,也写了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这外貌描必然不可省去,这外貌描写体现他艰苦朴素的革命品质。

2.品味人物语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材中描写革命英雄的语言不多,但每一句都是语重心长。在《要好好学字》中,毛主席对两个小八路说:“参加革命了,要好好学字啊!”毛主席亲切的话语,就像一个长辈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对小八路的关心与期望全都跃然纸上。

3.理解人物行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人物的行为描写不可忽视。教材中通过描写革命英雄的行为,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在《军神》中,写刘伯承受伤以后,沃克医生帮他动手术,“年轻人一声不坑,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刘伯承在手术时如此镇定,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他的坚强。学生很容易产生表达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敬意。

五、延伸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实革命传统教育

课前、课上的学习,让学生充分领略到革命家的风采,课后的活动给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如让学生走访老军人,祭扫烈士墓,参观战争图片展,观看电影,更真切地体会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

上一篇:2023安全生产大检查自查自纠阶段小结下一篇:随笔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