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手段

2024-09-25

创新手段(精选8篇)

1.创新手段 篇一

班级管理方法及手段创新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完成育人任务,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如何实现班级管理科学化,是目前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在现代班集体建设中,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很好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1.树立一种班级教育管理的理念,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这样的顺口溜来形容班主任“急难险重必须到位,事务连绵终日疲惫;一日三餐时间不对,学生纠缠心力交瘁;多种检查仓促应对,各种评比让人崩溃。”这一顺口溜形象的描绘了大多数班主任忙碌,无序,倦怠的生活现实,这种现实很悲哀。如何改变这种消极,低效的工作状态?作为班主任就应该走在前面,去思考学校交给我的班级,我该如何去管理好,建设好,经营好它。

要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首要条件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班主任接手班级之后,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方式,途径来了解学生,掌握大量一手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班级实际共同制定班级的长远奋斗目标。

人类学家克拉克洪说过:“集团的人员所共同拥有的某种观点,感受方式,信仰方式,这便是文化。”对于班级,建设的核心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因此,每接一个班的时候,都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他们一个切合实际的班训,以让他们有更明确的目标。

2.形成一套班级教育管理的规范机制,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成方圆。”如何让班级管理更人性化,更利于学生的发展,这是每一个班主任接班时都要思考的问题。而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往往出现两个鲜明的对立面—由少数学生干部组成的管理层和由大部分学生组成的被管理层,两个层面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造成大多数学生缺乏班级主人感,常常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缺乏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另一方面使担任班干部的学生滋生优越感,在教师面前和在学生面前两个样子,对老师的负责意识强,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淡,这都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培养的人才。

著名教育学家苏赫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现代班级体建设中,作为班主任要很好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尽可能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善于做学生的助手,这样,不仅学生能力得以展现,班主任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思考,更好的提升自己。为此,采取“双轨运行,素质评价,团队管理,岗位责任”的方式对班级进行管理,效果较好。在班上设立常务班委会全面负责整个班级的正常运转,而通过值周班委处理日常班级事务。常务班委会实行竞聘制,值周班委则实行自由组合轮岗制。另外,还设立班级监察组,让学生管理学生,使学生的管理从人治到法治。同时在学生评价方面,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日常管理,使学生常规管理与最终评价相一致。从而使班风,班貌有了很大改变。

3.打造一支班级管理的队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建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根据他们性格,能力的差异,安排相应的工作,尽心地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为此,确定了常务班委,监察组,值周班委,在组建好班委班子后,合理分工,加强培训,建立一支肯干,能干的干部队伍。

继续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分工制度,使班级中每个人都有事做,班级中的每件事都有人负责,班级中的事都由学生自己管理,由班委成员主要负责,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并提高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

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首先是“树”起来的,班主任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树立班干部的威信,这是对新接班级班干部培养的最有效的方法,其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采取三步走的策略,即“教会他,引导他,放手他”,这样极有利于班干部的快速成长。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有经验的班主任,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班干部,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榜样作用,以此影响,感染其他学生。有一个好的班委会,就能成就一个班级根本性的转变。

4.营造一种班级文化氛围,构建学生思想和灵魂的家园。

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学习,生活,心理环境,无论对于班级,学校都至关重要。班级的管理必然要经过一从“人治”到“法治”再到“自治”的过程,“自治”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其核心力量就是班级文化。苏赫姆林斯基提倡读书,提倡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感悟和熏陶,这是一种追求宽容,质朴与丰富,升华的文化;魏书生崇尚与伟大心灵的对话,崇尚学生的自主发展,这是一种追求自信,自强与理智,创新的文化:李镇西致力于班规建设,致力于师生对话,这是一种追求民主,博爱与法制,规范的文化„„由此可见,班级文化,正作为一种重要的育人方式,为广大教师所熟知。

班级文化总体来说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所谓显性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文化。比如:班训,班规,学生作品,图书角,黑板报等等。隐性文化这是一种软文化,包括班集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制度,观念和行为文化。其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师生共同制定和遵守的各种规定,公约等,他们构成了一个个性鲜明的法制文化环境;观念文化就是关于班级师生在长期学习,生活中积淀生成的有关社会,人生,世界,价值等的种种观念,这些观念弥漫在班级的每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是形成班级舆论的重要因素;而在制度和观念等的规范,约束和引导下,从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则是行为文化。

有人说:“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真实的性格,是一个民族骨子里流淌的血液。”对于一个班级来说,也是如此。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品格,是每个班级特有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言行,情感,甚至未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创新手段 篇二

日前, 江苏省盱眙县供电公司在周一安全例会上, 用投影仪播放了8张装置性违章、10张习惯性违章图片, 并逐一讲解危险点、危险源, 让员工在看清违章环节的同时, 深刻领会理解了违章可能引发的事故和灾难。笔者为这一新颖的安全管理做法叫好。

管理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 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是兴企之本。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已无法激起员工潜在的创新主动性, 只有不断地创新管理手段, 才能更好地引导员工发挥想象力, 主动将积极性和责任心带到工作中。但是创新不能只是喊在口头上, 重要的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方法。盱眙县供电公司利用投影仪播放违章图片, 可以增强员工的视觉冲击力,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克服照本宣科的弊端, 能直观地发现缺陷、判断违章行为, 增强员工安全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严肃性。同时, 对照违章照片逐一讲解危险点、危险源, 可以让员工掌握更多的安全技能, 增加更多的管理经验, 以利于在今后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扬长避短、遵章守纪。

3.六种手段推进创新 篇三

一是统筹规划,务求实效。目前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已经完成,行业各专项规划也基本完成。规划提出的16项重大工程,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信息产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委的沟通协调,尽快启动、积极推进,规划重大专项、重点工程前期工作。同时,积极争取承担国家科技发展重大专项,抓紧做好项目论证和申报工作。

二是产业政策。目前信息产业部参与制订的扶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即“超18号文件”已经上报国务院,不久就要出台。结合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配套政策,信息产业部正在按国务院要求牵头制订相关政策,这些工作目前正在推进之中。上述政策和专项实施后,将对核心基础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信息引导。这是政府调控产业的一项亟待加强的工作。要完善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建立健全产业预警机制,及时跟踪分析和预测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走势,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监控和信息引导。

四是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行业主管部门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之一。信息产业部将继续鼓励国内企业积极申请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提高自主专利的拥有数量与质量。

五是市场监管。市场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部里在电子信息产业立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目前正在研究制订《电子信息产品市场管理办法》。

4.XXX法院创新审判管理手段 篇四

上午好,下面我向大家简单汇报一下我院这几年在审判管理方面一些经验和做法。

我们院从2010年抓审判管理,在机构设置上,我们在原有审委办的基础上,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将审判管理、信息化管理、审委会管理三项职能全部纳入其中,特别强化了审管办信息化管理的职能,通过信息化,促进科学审判管理,实现了审判管理的网络化、规范化。在规章制度上,我院出台了《审判流程管理操作规程》、《绩效考核意见》和《办公信息化管理办法》等规定,内容涉及立案、审判、司法鉴定、信访、绩效奖惩等,以上是我院的审判管理工作中的总情况,下面我主要说一下我院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狠抓质量评查,切实发挥审管办的职能作用,在日常审判管理工作中,我们通过审管通报的形式对案件超审限、长期未结积案、卷宗评查情况以及其他审判过程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予以及时通报纠正。同时,我们还突出对重点案件质量的评查,一方面加强对改发案件等重点案件的质量评查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对该类案件改判原因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整改意见,规范裁判行为;另一方面在确保合议庭依法行使职权的同时,凡是涉及重大疑难、上级机关、党委政府关注等案件的法律文书的签发,必须经分

管院长审核。

二、狠抓案件出入口,实现关键节点有效管理。为了防止案件“内结外不结”、“结案不送达”等现象的发生。我院狠抓案件的入口和出口管理,就是要在审判业务管理系统中锁定立案时间和结案时间,以固定审限。由立案庭在审判业务管理系统中输入立案日期,审判管理办公室输入结案日期,对于这两个信息其他人无权输入或者更改。并且,授予审管办结案审查权,通过审查电子卷宗中结案裁判文书、宣判笔录和送达回证、再从系统上确认结案。这样做,一是保证了电子卷宗等数字信息的完整性,二是保证了结案信息的真实性。

三、狠抓审限内结案率,提升审判效率。

针对当事人反映强烈的案件超审限、年底暂停立案等情况,我院在2011年的绩效考核办法中引入简易程序适用率、审限内结案率、超过十八个月未结案件等指标。通过对简易程序适用率的考核,鼓励法官适用简易程序结案;通过对审限内结案率的考核,淡化了以往对年底结案率的不科学要求,倡导了案件的均衡结案。

四、狠抓绩效考核管理,激发干警动力。

从2010年开始,我院开始实行同类同考,打破平衡,考核到人。把全院每名法官的日常工作全部量化,大到审判业务目标、审判质量监督管理,小到法官迟到早退、全部纳入绩效考核细则当中,一把尺子量到底。今年我们还将审判

干警的每月的业务量及各项指标都通过刊板的形式予以全院公开,让干的多的同志能够被大家看得见,使干的少的同志能知耻而后勇,努力在全院形成一种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5.创新手段 篇五

罗家镇岗下小学 高玉梅

摘要:电教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利用现代电教技术手段,创新小学体育教学,除了结合小学体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现代电教优势外,还应重视开展创新性研究,在优化教学过程上下功夫,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词:电教 应用 创新 小学体育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伴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电教手段应用,创新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成为摆在广大小学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制约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瓶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难题,也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是一门锻炼性、交际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室外活动为主,电化教学难以开展,技术手段难以应用。因此,必须要将技术手段与教育规律结来进行研究,创新小学体育教学。

一、结合小学体育教学规律,发挥现代电教优势。

1、认识小学体育教学规律是电化教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小学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作为电化教学的主体,我们只有深入认识小学体育,把握教学规律,才能更好地将电教手段应用其中,从而发挥现代电教优势,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动作难度、强度不高,在内容上存在较多需要清晰、形象展示的部分,如:体育知识、发展历史、动作图像等等;从教学对象上来说,小学生具有注意力难以集中、兴趣难以持久等特点。因此,从对小学体育教学规律的把握来看,电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电教手段的应用,可以改变以往上课的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对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可以使用更加形象、具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有兴趣,拓宽知识面。

2、掌握现代电教技术是开展小学体育电化教学的前提。现代电教技术包罗较多,既有音乐、图像等技术的单独应用,也有包括多种多媒体技术的有机整合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小学体育工作者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积极学习多媒体技术、课件制作等电教技术,自觉更新知识储备,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大力开展电化教学。

3、深化小学体育电教研究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行电化教学具有很多优势,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改变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电教手段的应用,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合为一体,改革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把复杂的东西变为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把时间和空间放大或缩小。电教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教师的教学意图,更加清晰把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展体育教学创新研究,优化小学体育教学过程。

1、运用电教手段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电教技术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电化教学采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技术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握电教手段应用时机,强化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表现手法的先进性、广泛性、直观性特点,采用图形、图像使体育教学生动、形象、具体,有利于教师更有效组织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充分感知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掌握基本技术和技能。我们可以选用音乐、摄像、录象、投影、课件等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媒体,电教手段在应用中关键是要找准其使用的最佳时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学生和教材的具体特点,合理选取切入点,使多教媒体在课堂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3、运用电教手段,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现场条件的限制,有的知识、动作的重、难点重复演示、示范困难,这些重点和难点往往都是抽象的,难以解答的问题,这对直观感收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小学生来说,学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正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加以突破,这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引入电教技术进入教学过程,就能及时调控,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电教技术可以变较复杂、不常见、难理解的内容为直观、浅显、动态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体育教师可以把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空中动作的技术环节采用动画或影像的慢放、暂停、重放等教学手段配合语言的讲解示范出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看清楚每一个空中分解动作的技术变化,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动作表象,突出对重点和难点动作的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缩短了教学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加强电教手段应用研究,同时,加强对小学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把握,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优化教学过程,必能创新小学体育教学,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张腾飞

6.创新手段 篇六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发思维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能激发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赞可夫认为,学生有了愉悦的情感,欢快的情绪,可以使大脑皮层区于兴奋状态,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反之,厌烦的情绪能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点。而电教媒体就如一位神气的”魔术师“,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极大兴趣。

7.创新手段 篇七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良师益友. 数学学科,原本知识是枯燥抽象的,其严谨单调的推理归纳,总是让学生会在不经意间产生厌倦的心理,如果我们不注意调节,不善于通过一些趣味性手段去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就会逐渐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上难免陷入被动消极的状态. 因此,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将学生置于鲜活真实的数学情境中,让学生兴味盎然地学习数学,使学习成为他们内心强烈的需求,进而自觉主动地学习.

此外,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参与实践的机会,将教学内容与活动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亲自实践中体会知识生成的来龙去脉,从而积极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对称图形”的知识时,我先安排学生充分动手去画、去折、去比较,在画与折的过程中,在实际比较中逐渐领悟对称图形,体会知识的内涵与本质,学生学得很投入,既开心,更用心,真正理解了对称图形的特征. 我最后还将大家自己设计并剪出的轴对称图形张贴在班级,用以装点班级的文化,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更提高了兴趣. 因此,我们要想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策略, 将兴趣激发渗透在教学的点滴过程中,只有激活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才会自觉主动地投身数学学习.

二、优化环节,凸显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

学生要主动学习数学,必须要喜欢数学,热爱数学,甚至迷恋数学,而产生这样一种对数学学科的热爱离不开我们教师对数学课堂的精彩演绎. 试想,一个不注重教学艺术,对课堂教学缺乏规划,缺乏精心预设的教师怎能吸引学生浓厚的兴趣? 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通过强化自身素养,提升授课艺术,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让教学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让学生享受在数学课堂中,特别是教师的教学语言,形象生动,风趣幽默,感染着学生,牢牢吸引着学生,这样,他们便会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强烈依赖感,从而对数学课堂流连忘返,钟爱有加,主动学习数学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铺垫,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条件

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想让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点燃学生的疑的火苗.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多思考,多发问,同时教师还要通过精心预设,为学生创造各种问题情境, 促进学生生疑、质疑. 如我在教学有关“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知识时 ,并没有先急着写出已知、求证、证明等,而是先让每一名学生都画出三角形的任一条中位线,接着请学生用刻度尺量出中位线的长度,我来回答对应底边的长. 每一次回答几乎脱口而出, 学生在佩服与惊讶的同时不免产生疑问:为什么老师没有量就能快速地回答出? 从而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此时,为了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推向纵深,我将刚才我们一起合作的成果:学生所报的数量、老师回答出的相应的数量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去观察二者之间对应的数量关系. 学生一目了然发现: 中位线长是对应底边长的一半. 此时教师相机提出: 这样的结论是否正确? 我们能否通过所学知识去给以证明呢? 学生的思维立即被激活,很多学生都参与到证明活动中,有些学生甚至还思考出了更精彩的方法,本节课的重难点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抽丝剥茧,逐层展开. 学生在此过程中兴致高昂,积极主动,主动探究的热情被极大地点燃.

四、引进竞争,注入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初中学生,他们好胜心强,不甘落后,适度健康的竞争,有益于激活学生内在的斗志, 激发他们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在数学课堂上引进竞争机制,可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措施.

教师在教学中,营造竞争的环境,激励学生在良性的氛围中产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激情,去克服困难,开启思维,大胆探究,最大限度地凸显出自己的内在潜能,从而在竞争中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当然,教师在此过程中,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正确引导学生竞争,不仅比知识水平、技能技巧,更要比学习习惯,比意志力和学习方法,比一比谁的思维更敏捷、更严谨、更富有创新性,谁的语言表达更精练流利. 如我在教学“有理数的运算”时,将我们淮安地区妇孺皆知的“快算24”引入课堂,让学生将随意抽出的4张牌,通过四则运算,得出24这个数. 这样的游戏竞赛活动学生早就熟悉,在数学课堂中大家一起来完成竞争,这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好胜心理,他们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我对每一个参与竞赛的学生都给予积极评价,但对于其中富有创新的算法更给予了极高的褒扬. 学生在活动中,既训练了思维,活跃了课堂,更体会了不同思维过程虽然带来了相同的结果,但有的烦琐,有的简洁,不同运算方法凸显出的思维品质是大相径庭的,也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8.创新机制、思路、模式和手段 篇八

一、工作思路

建筑渣土、扬尘、噪音是全国公认的建设领域城市管理难题。2013年以来,仪征市调整工作思路,通过“整合部门职能、试行保证金制度、推行标准化模式、实行招投标推荐、强化百分制考核”等一系列手段,创出了一条具有仪征特色的建筑渣土建设工地管理的新模式。仪征市认为,要抓好建筑渣土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工作,必须要突出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机制。长期以来,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的管理、执法职能一直分散在城建、环保、公安等多部门,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战、手段缺失的弊端。管车辆的不管许可,管工地的不管噪音,管扬尘的又缺乏执法队伍。工地检查时往往是这个部门才走,那个部门又到,工地厌烦产生抵触情绪。各个部门都觉得人手不足、无力可使。只有理顺机制,整合部门职能,才能打出“组合拳”,才能将建筑渣土建设工地这匹“脱缰野马”关进“笼子”。

第二个关键词: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仪征市长期以来也一直有“斗大馒头无从下口”的困惑,运输车辆查扣难,建设工地执法难,噪音扬尘取证难,突击容易长效难。在实践中总结出,趋利避害是企业的本能,解决问题不仅需要行政化思维,还要有市场化思维,市场化手段有时优于行政手段,二者有机结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管理效果。抓住建设工地源头,利用企业普遍想参与招投标的趋利心态,放大推荐权,倒逼企业行业自律和自觉整改。同时,利用企业避害的心态,试行保证金制度,让企业主动避免违法行为,时刻绷紧经济利益这根弦。

第三个关键词:模式。从目前国内各地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扬尘治理的做法来看,普遍存在方法不一、手段不一,收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仪征市在综合各地做法的基础上,通过工地切入、保证金约束、推荐权倒逼、考核淘汰、全方位监督等途径,形成了标准化管理,数字化监控,现代化治理的“仪征模式”。

第四个关键词:手段。手段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保障。仪征市推行了考核通报制度、违章约谈制度、责任承诺制度、表彰奖励制度、企业黑名单制度、淘汰与退出制度等一系列手段,并对守法守规企业加以扶持,违法违规企业严管重罚,产生了有效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二、工作保障

一是抓整合——率先成立渣建办。2013年,仪征市政府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渣建办,即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整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管城建的副市长任组长,城管、城建、环保及周边乡镇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城管局,实行高位协调,形成渣建办牵头,多部门配合的机制。同时,市政府赋予渣建办文明工地一票否决权、市政府表彰推荐权、施工许可证发放前置权等权力。

二是搞试点——推行保证金制度。从过去长期管理的实践看,建设工地违规处置渣土普遍存在着取证难、监管难、执法难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自律意识差、行政执法周期长,对违规企业处罚难。为此,仪征市借鉴安全生产领域的管理经验,出台了建筑渣土规范处置及文明施工保证金制度,按照施工期限长短、渣土处置方量,收取10-30万元不等的保证金,保证金统一存入财政账户,主要用于约束建设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未经许可处置建筑渣土,未按规定设置围挡、车辆冲洗槽,未按规定设置车辆冲洗设备,未按规定硬化出入口道路,未按要求配置环卫设施和未按规定堆放物料,未按规定报批临时占道”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用推荐——倒逼企业硬上轨。随着建设工地的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建筑渣土招投标监管工作的进一步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不成立公司、不接受监管就无事可做、无活可干。仪征市适时因势利导,通过媒体公布了建筑渣土处置许可的条件,特别是所有渣土公司必须要交纳20—50万的保证金,车辆实行“六统一”等,并明确了“先进笼子后规范”的扶持政策。每月对渣土公司进行考评,考评成绩低于80分的,次月不得进入渣土招投标的推荐名录,连续2个月不达标的,暂停半年渣土处置资格,倒逼进入“笼子”的车辆在最短时间内全部规范化。

四是明责任——主动作为促提升。一是明确开发和建筑企业责任,开发企业作为建筑渣土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的第一责任人,要主动交纳保证金,主动接受考核,主动进行整改,并承担相关措施费用。二是明确管理部门责任,出台了部门分工“白皮书”,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各自责任,解决了推诿扯皮的问题,实现了进位不越位,整合但不越俎代庖。三是明确监理公司责任,对考核发现问题的监理公司实行“双查和连坐”,抄报城建部门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解决了监理和施工单位沆瀣一气的问题。四是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城管局作为牵头单位,组建一支由行政执法、公安交巡警和治安人员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每天不少于10人,从7∶00—21∶30不间断巡查,并做到每工地必看,每车必查。

三、工作措施

一是破常规——先管工地后管车。建筑工地是渣土的源头。仪征市改变“就渣土抓渣土、就车辆管车辆”的模式,从建筑工地抓起,从渣土运输招投标抓起,城管部门与工地签订建筑渣土及工地管理责任书,要求工地在建筑渣土处置前,主动到城管部门办理处置证,主动邀请城管部门对建筑渣土承运单位进行资质审查,从根本上杜绝了个人和未经城管部门许可的单位处置渣土,对违规建设单位依法严肃查处,扎死了渣土处置的准入“笼子”。

二是定规范——出台综合性标准。有了保证金抓手以后,该市渣建办开始着手整合城管、城建、环保、公安等部门管理要求和行业标准,率先出台了全省第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性管理标准,标准包含渣土处置、出入口硬化、工地围挡、物料堆放、车辆冲洗、排水排污、扬尘噪音等多方面,并以文件形式下发给各施工单位。为了使标准真正“入耳入脑”,仪征市召开行业标准推进会,制作了标准解读视频资料和手册,对违反规定处罚行为进行宣传教育。

三是拓领域——物料、桩基公司全覆盖。针对长期存在的混凝土车辆抛撒滴漏,特别是落地硬块无法清除,造成道路坏损的恶习,仪征市借鉴渣土车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推荐权,与物料(砂石、煤炭、泥浆及商砼等)运输公司签订处置责任书,要求交纳保证金,安装北斗定位系统,主动接受城管部门监管,对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到位的,一律不列入推荐名录。针对工地打桩机械带泥上路问题,主动前延后伸,借鉴推荐权,把桩基公司全部纳入监管范围。

四是硬考核——实现行业自律新常态。仪征市分别出台了渣土运输公司、物料运输公司、建设工地百分考核办法,每天通过短信平台,向所有企业负责人、车辆驾驶员、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市政府分管领导通报违章扣分情况,每月通过报纸、网络公布考核结果,并把考核结果用于文明工地推荐、市政府建设工地和扬尘治理表彰中。今年拿出40万元进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企业,减扣施工单位工程措施费,并记入企业诚信档案,不允许资质升级。

五是强手段——多靠科技少累人。为解决人少事多、工作时间长、人员易疲劳、顾此失彼易出盲区问题,仪征市向科技要执法力量,在全省率先建设了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管理电子平台,包含北斗定位系统、建设工地门前“全球眼”监控系统、城郊出入口及重要道路监控系统、扬尘和噪音实时监测系统等6个子系统。其中,“全球眼”系统主要是监督工地车辆进出及冲洗等情况,全天候抓拍违规行为;城郊出入口监控系统主要是第一时间发现进入城区的运输车辆,并通过次日回播倒查,解决夜间执法难的问题;颗粒物与噪声监测系统主要是实时监测噪音和综合性粉尘情况,为及时督促整改提供依据。全市186辆渣土车组建成8家公司,所有渣土车全部安装北斗定位系统和防撒挡板,解决了过去少数人管多数人,2、3辆执法车管100多辆运输车防不胜防、顾此失彼的弊端。

通过一年多的强化管理,仪征市一举丢掉落后“帽子”,城区8家渣土公司、11家商混公司、34家建设工地全部达标,被江苏省和扬州市表彰为建设工地扬尘治理先进单位。管理效率明显提升,执法成本明显降低,管理标准明显提高,企业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创优潜力得到激发。目前,仪征市正在推行建筑渣土建设工地扬尘收费制度,随着这项措施的出台,建筑渣土和建设工地管理工作将迈上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李利)

上一篇:兰州大学真题整理总结下一篇:测试工程师转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