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乐理论文

2024-07-29

高中乐理论文(共13篇)

1.高中乐理论文 篇一

节奏、节拍、拍子、小节

节奏和节拍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节 节奏、节拍

一、节奏

节奏是一个广义词,它包括了音乐中与时间有关的所有因素,这里概括了拍子、小节、循环周期和重音的位置。

音乐犹如千军万马,是节奏把它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按着音乐的强弱、长短,使它们有序的进行着,如果没有节奏,音乐就会杂乱无章,不成其为音乐。因此,在音乐里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它无所不在,它体现在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小节线,每一个重音和速度的标记中……

二、节拍

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有很多有强有弱的音,在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复出现,形成有规律的强弱变化,例如:每隔一个弱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是一种节拍,而每当有两个弱拍或有三个弱拍再出现一个强拍时,这些又是另外的一些节拍,它运用了小节线和拍子号标记出来,看起来很具体。在有强有弱,一定长度相同的时间内按着一定的长短次序,由小节线划分,反复的有规律的重复,形成了有规律的强弱变化,这就是节拍的作用。

“强”与“弱”看似简单,但是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简单的“强”与“弱”变化出很多种拍子来,从而形成各种情绪,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来。因此“节拍”是非常重要的,它等于是音乐大厦的基石,必须是有规律并且是有秩序的。在节拍中出现一个名词叫“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拍子”。

第二节 拍子 在节拍中,众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为单位的,(这也叫做“单位拍”),这一个重要的时间段 — 一拍,就是音乐的基础,它是用指定的音符来代表的。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音符,比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做为基础的一拍,然后有强有弱的循序渐进。下面我用最最通俗的来讲,什么是拍子。

“拍子”用简单的话来说你用一个手掌来拍。手掌一下、一上,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两只手对拍的话,那么一张一合,就叫一拍)单单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来,也是半拍,这样算起来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拍。(等于半拍加半拍)图示:

在我国的戏曲里,通常把拍子叫做“板、眼”,“板”就是重拍,“眼”就是弱拍。打起拍子来是这样的:用手掌拍击一下,这样称为“板”,再用食指点一下,这样称作“眼”。象京剧里常说“慢三眼”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三眼”表示有三个弱拍,加上一个强拍,实际就是指4/4拍。如果平时说一个人唱歌“没板没眼”的,也就是说明这个人的节奏不好,拍子不准确。

音乐的拍子,是根据乐曲的要求而定的,比如当乐曲寻求规定的速度是每分钟60拍,那么每拍占的时间是每分钟的60分之一,也就是一秒,(半拍为二分之一秒),如果规定的速度为每分钟120拍的时候,那么每一拍占的时间是半秒钟(半拍是1/4秒),现在是半秒钟打一拍,前面是一秒钟打一拍,显然后者要比前者快,(后面讲速度一节中我们还会讲到),以此类推。这也就是拍子的时值,当拍子的时值定下来之后,比如四分音符为一拍时,八分音符就相当于半拍,全音符相当于4拍,二分音符相当于二拍。而十六分音符则是1/4拍,换句话说,也就是一拍里有一个四分音符,有两个八分音符,有4个16分音符。再比如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四分音符就是两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全音符是八拍,而十六分音符即半拍,这样,当拍子的时值确定后,各种时值的音符就与拍子连在一起。如2/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叫做2/4拍,一小节里有两拍,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在一个小节里,只有一个强拍,一个弱拍出现,然后每小节不断重复出现。这种2/4的节奏很适合队列行进的时候使用,所以大部分进行曲都采用这种2/4拍的形式。谱例1:

3/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3拍,叫做3/4拍。也就是一小节有一个强拍和两个弱拍出现,每小节重复出现,第一拍是强拍,第二三拍是弱拍,这就是3/4拍。这种节奏很适合旋转,因此常常用在圆舞曲里(华尔兹)。象大家熟悉的圆舞曲之王 — 约翰·斯特劳斯,他的作品有大部分是三拍子的。谱例2:

下面介绍4/4拍,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一小节有4拍,叫作4/4拍,在4/4拍里,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第三拍为次强拍,第四拍又是弱拍。谱例3:

6/8拍与 2/4 3/4拍不同的是: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这样在每小节里:第一拍是强拍,第二、第三拍是弱拍,第四拍是次强拍,第五拍和第六拍又是两个弱拍,这样每小节6拍,反复出现。谱例4:

在音乐作品中,单位拍并不是固定在一种音符上。它可以使用各种音符作为单位拍。比较常用来作单位拍的有四分音符(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长短音符交替进行。

第三节 拍号和拍号的画法 拍号是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也就是说用几分音符来当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节里有几拍,前面说过了2/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2拍,3/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读法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比如2/4叫四二拍,3/4叫四三拍,6/8叫八六拍。

拍号要写成分数的形式,是因为在五线谱中把全音符作为整数1看待。全音符是1,二分音符是全音符的一半,自然是1/2,四分音符的时值就是1/4,以四分音符为例,每小节有2拍,(两个四分音符)时,拍号就要写为2/4,如果每小节有三拍(三个四分音符)就标画成3/4,这样以此类推。

下面举例看看拍号与音符时值的关系: 谱例1:

拍号要标画在乐曲开始的地方,画在乐曲第一行谱表的后面,(但如果有调号,要先画调号再画拍号)顺序是这样的:谱号调号拍号。在谱表上标画拍号时要以三线(五线谱中间的那条线)当作分数的横线,不必另外再画横线。如果乐曲在中途不改变拍子的话,只在开始的地方写一次就可以了,如果中途变化拍子,还需要标画新的拍号。

第四节 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一、小节

音乐总是跌宕起伏,强弱交替出现,这种交替出现不能是杂乱无章的、随意的,必须按着旋律的结构,组织成最小的、有规律的组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才可以。这个最基本的基础,就是小节。规律是这样的,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每当一个强拍出来,不管后面跟不跟弱拍(1/4的就没有弱拍跟在后面)或是有几个弱拍,在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前这即构成了一个小节,当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后,又形成第二个小节,这样循环往复。比如,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一个弱拍,这就是“二拍子”,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两个弱拍,那么这就是“三拍子”,强拍后面出现三个弱拍子,那就是“四拍子”,以此类推,总之,在一小节里是不能出现两个强拍的。除非在弱拍上,特别标上了强音记号。

二、小节线

每一个小节之间是由小节线来划分的,小节线是一条条与谱表相垂直的坚线,上面顶到第五线,下面画到第一线,(上下两边切记不可出线,以免与音符混洧。)这样一条条的纵线就叫“小节线”,小节线把谱表分成一节一节的,从而形成了小节。

三、终止线

终止线是在乐曲最后,将要结束的地方,这里就不能单纯的画小节线,而是要区别一般的小节线来表示,这种表示的方法是用两条竖线,其中一条细线,一条粗线并行,细的一条在前,粗的一条在后,这叫“终止线”,表明乐曲终了。(终止线的上下两端也是不可以出线的,要与第一线和第五线对齐)。谱例1:

有时,一个段落结束,或者在一个段落内,但需要转调的时候,也画两条小节线(但是两条细线,以区别终止线)。谱例2:

四、弱起小节 一般情况下,乐曲开头部分都是从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的,这种叫“强拍起小节”,也就是从第一小节的强拍开始。但是还有一种起拍不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而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或者是第一小节的末一拍开始,或别的拍开始,总之不是第一小节的正拍开始,都叫“弱起小节”,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国际歌》,就是从弱起小节。

谱例1:

再比如我们国家的《国歌》也是弱起小节,请看谱例: 谱例2:

这种弱起小节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完整的小节结束(也叫完全小节),还有一种是不完整的小节(也叫不完全小节)结束,不完全小节就是最后一小节的拍子与第一小节的拍子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小节。谱例3:

注释: 在计算小节数时,应该以完整小节开始计算

第五节 单拍子和复拍子

单拍子:是指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强拍,而后面有固定的一个弱拍、两个弱拍或者几个弱拍,但从头到尾都是很规律的,每小节反复重复,这种拍子叫“单拍子”。单拍子的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例如每小节有两拍,或者有三拍的这种拍子,都叫单拍子。下面我们举些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常用的例子:

一、单拍子

比如2/4,这个符号叫做四分之二拍。表示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两拍,也即把四分音符看成是一拍,(如果打拍子就是一上、一下)每一小节打两下,第一下是重拍(也就是板)第二下是弱拍(也就是眼)。谱例1:

下面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如果在一小节内,只有强拍,而没有弱拍的话,这种不叫单拍子,而叫“一拍子”(以后会讲到)。

2、在一小节之内只有一个音的时候,唱出来也是应该从强到弱,虽然只有一个音符,但在音乐表现中要体现这种感觉,把强弱变化唱出来。

二、复拍子

复拍子的概念就是在一小节之内,包括着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强拍子,(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完全相同的单拍子,结合在一起的拍子,)叫做复拍子。但是这种强拍在力度上是有区别的,在这中复拍子中一般第二个出现的强拍叫做次强拍。因为是次强拍,因此在力度上要区别于第一拍,要比第一个强拍弱一些。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比如4/4拍,就是复拍子。它是由两个2/4拍组成的。谱例1 2、6/8拍,也是复拍子。它是由两个3/8拍组成的。谱例2

单拍子和复拍子在记谱的时候,必须要按着拍子号,把散音符有机的、按着拍子连起来记,形成一个音组,这种有规则的记谱法也叫音符组合法,怎么来形成有规律的音组呢?首先我们把复拍子拆成单拍子以单拍子为单位来进行音符组合。比如,4/4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四拍,它也是由两个2/4拍组成的,而2/4拍也是四分音符为一拍,这样在写谱子的时候,应该以四分音符为单位,这样既有规律,而且在视谱时也比较清楚、简单易读。谱例3:

再比如6/8拍也是复拍子,它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6拍,也可以拆成两个3/8拍。也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仍然是以八分音符为一单位形成两组。谱例4

现在我们认识了单拍子和复拍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混合拍子。

第六节 混合拍子

混合拍子,顾名思义,它不是单一的拍子,而是有不同类的拍子组合起来的拍子。所谓不同类是指分母相同而分子不同的拍子出现在同一小节内。叫做混合拍子。这种拍子是每小节由强弱等数交替和强弱不等数交替出现,也就是相同单位拍,两拍和三拍的单拍子加在一起形成的拍子,比如2/4+3/4=5/4拍,那么这个5/4拍就是混合拍子。谱例1:

还有一种组合方法是反过来,3/4+2/4=5/4拍。

注:混合拍子中在每小节里只可以有一个强音,因此第二组或第三组的强音都只能屈居次强音,不能称强音。

2.高中乐理论文 篇二

第一, 溯本求源, 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结构中的中心部分。一个好的老师, 并不能单一的注重自己概念理解多透彻, 讲课条理多清晰, 应当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理解能力去考虑问题, 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乐理上的某些知识点概念模糊、知识点分散, 初学者或者往往云里雾里不知道采集知识点, 或者管中窥豹, 用一条知识网络去解答所有题目。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去探索、获取知识的“源头”部分, 方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住知识点。例如音值组合法部分, 知识点极为分散, 包括了单拍子、复拍子及混合拍子的组合方法, 其中又将四分音符为一拍和八分音符为一拍的分开说明, 学生掌握起来极为吃力, 常常以偏概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掌握住几类音值组合的共同大前提:按“单位拍子”进行组合。任何拍子都是以单位拍进行组合的, 找到了单位拍, 剩下的组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二, 着力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的能力, 引导学生构建各章节的知识体系网络, 如何指导学生在实践当中融会贯通地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并从中发现知识的延伸性和规律性, 做到触类旁通、一通百通, 这是教学重点之所在。例如:和声音程1-#2存在于那些自然、和声大小调式当中?这道看似简单的题却包含了音程、自然、和声大小调、调式中的音程等几个知识点。学生解这类题目时, 往往会一个知识点解题, 用调式找音程, 逐一去试。其实解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先找到所需知识点 (特性音程, 自然、和声大小调) , 再架设知识网络进行解答。用特性音程确定1-#2只存在于和声大小调中, 再利用和声大小调的临时变化音特征分别将1作为和声大调的bⅥ级, 将#2作为和声小调的#Ⅶ级, 这样问题迎刃而解, 既构建了几个知识点的网络体系, 又培养了学生多元化思维的能力。

第三, 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与“听”的结合,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乐理并非纯理论学科, 它是作曲理论的实践“课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注重学生的理性思维及解题思维, 忽视与生动具体的音乐作品结合, 这样做学生能理解到, 但不能感受到, 效果事半功倍。笔者发现, 在乐理理论教学中融入声音的感受, 使抽象的理论在实践中得以体现, 这样做既能改善枯燥的理论教学课堂气氛, 又能使学生在感性上得到体验。例如: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部分, 对于定义, 学生能信手拈来, 但这些和声音程的音响效果, 学生就没有感性上的概念了。我们可以在讲解时穿插一下简单的二声部的声乐作品让学生弹和唱, 并要求他们找出哪些是协和音程哪些为不协和音程, 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又能从感性上得到体验。

第四, 在传统高中音乐理论基础上, 融入新的理论内容, 力求使名词、术语、概念更为规范化, 使解题更富有鲜明性和逻辑性。比如说高中阶段的分析调式调性题目中的转调部分, 高中生的音乐理解力和知识含量去解答相当困难, 我们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是可以加入一部分简单的易接受的和声学、曲式分析的知识, 这样学生在解题时就能找到新的支点, 理解起来也更深入、更便捷。

教师不但传授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怎样获取知识, 即不仅仅授之以鱼, 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心用脑, 不断挖掘自身的教育潜能, 探索优良的教学方法, 让“教”与“学”齐头并进。■

摘要:乐理是高中音乐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也是学习其他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课程。本文从四个方面对乐理教学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也是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

3.浅谈乐理教学 篇三

关键词:乐理;教学

一、教授乐理的重要性

乐理是接触音乐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之一。包括读谱、记谱以及音阶、音程、和弦、节奏调式调性等内容,通过理性思维的运用,可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从而提高在音乐学习中对乐谱思维的理解能力。它关系到以后的学到的和声、视唱练耳、曲式…等等。学习好基本乐理对于音乐素养有一定提高,不仅使学生对乐曲快速读谱和音乐感情初步把握以及演奏运用中更加灵活,也使得老师教学更加轻松方便,学生也能容易理解。

二、如何有效的教习乐理

1调整教学与学习理念,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有效地交流与互动以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课堂自由,学生可以发表学习见解和进行创作,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并且将学生的个体表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对乐感的理解程度纳入考核的范围,以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趣味化基础乐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趣味化基础乐理知识的教授使学生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取猜谜语,如在讲解反复记号时可以出谜语,通过边念边在黑板画使学生在猜谜中学习知识。还有在讲解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及其时值时,通过在黑板上画上这些音符的形象,并鼓励学生描述他们的形象使学生在歌唱中牢记音符的形状。或者可以用到些生活中的例子和有趣的新闻事实来结合乐理知识来讲解,这样学生接受理解能力将会加强,也能方便学生记住不会忘。

3结合现在科学技术,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提供了技术基础,实现了乐理知识与音乐欣赏结合。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音乐课件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图片等方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视听方面对乐理知识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授乐理知识时首先要让学生学好基本理论知识,再注重培养他们的自学实践能力,要将具体的音乐作品与阅历教学相结合,避免乐理的过于理论性,为学生提供更加客观的事实作为论证,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

三、乐理在演奏教学的运用

乐理知识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相反如果乐理知识学习不好也会对专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产生演奏能力与音乐素养能力严重不对等的现象。以器乐专业学生为例,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会出现学生识谱慢,识谱错误率高,对音乐内涵不能领会,致使练琴效率低,学琴压力增大,兴趣减少。比如大提琴学生,不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乐谱看不懂,最基础的练习曲及乐曲就难以进行。还有学习舞蹈中,舞者用身体展现音乐表达,他们在舞台上所展示的的美,直接取决于舞蹈者本身的音乐素养,如果舞者不能很好的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就会使自己的表演成为枯燥无味,没有艺术感,难以展现出真正的舞蹈之美。因此,我们说一个学生如果由于基础知识障碍对作品背景与谱面理解不清楚,那么他的表演、创作就很难得到提高。

总之乐理这门课程的学习,要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配合才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相信只要引导正确,让学生充分认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会得到很大的提高,音乐人才会更加符合社会需要,才能创造出更多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4.基本乐理教案9 篇四

一、调式变音

在自然调式中,将调式的自然音级加以半音变化,叫做“调式变音”。调式变音实质在于调式的某些音向另一些音倾向的加剧和尖锐化。升高的音级向上倾向,降低的音级向下倾向。

二、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调式变音可以在任一音级上产生。只是相邻小二度的两个音级,高的音级不能降低,低的音级不能升高。

虽说调式变音可以在任一音级上产生,但以小二度音程关系倾于稳定音的调式变音,最具有典型意义,也是用得最多的。大调中有#Ⅱ级、Ⅱ级、#Ⅳ级、Ⅵ级。小调中有:Ⅱ级、Ⅳ级、(或#Ⅶ)、#Ⅳ级、#Ⅶ。

在自然调式中,由于调式变音固定化,因而便产生许多新的独立的调式。

三、半音音阶

由半音构成的音阶,叫“半音音阶”。

半音音阶不是一种独立的音阶,虽都由半音构成,但由于其产生的调式基础不同,半音阶分为大调音音阶和小调半音音阶两种。

根据导音形成、解决与消失的理论,将调式某一自然音级升高半音时,一般在二度之间升高下方音,反之,若将某一调式音级降低半音时,则形成向下的导音,然后解决。因此,在音阶下行时,一般大二度之间降低上方音。但有时为了保持自然调式原来导音的倾向性。则需进行特殊处理。

大调半音音阶上行:

1、#

1、2、#2、3、4、#

4、5、#5、6、7、7、1、大调半音音阶下行: 1、7、7、6、6、5、#4、4、3、3、2、2、1、关于小调半音音阶记谱比较简单,大二度之间除了Ⅰ→Ⅱ之间用Ⅱ级,其它都用升高下方音,上、下行完全一样。

小调半音音阶上行: 6、7、7、1、#

1、2、#2、3、4、#

4、5、#

5、6、小调半音音阶下行:

6、#

5、5、#4、4、3、#

2、2、#1、1、7、7、6、课后习题: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变化音系?

2、什么是半音音阶?

3、半音音阶在记法上有哪几种?

4、变化音、半音音阶在音乐作品中有哪些表现功能?

二、书写题:

5.乐理基础论文 篇五

《梁祝》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因素,是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作者将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为乐曲三个部分音乐表现的内容,将这三个部分融于欧洲传统奏鸣曲式的结构框架之中: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作为乐曲的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诚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最后的化蝶的描写,极富于浪漫色彩,可谓全曲的点晴之笔并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成功地将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融为一体,用音乐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这一动人的故事。下面我就一一说说每个部分的感受。

显示部:相爱

乐曲一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华彩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接着双簧管以柔和的音色奏出抒情的主题。整个引子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下,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

在钢琴衬托下小提琴演奏的华彩段过后,便是活泼的小快板,回旋曲结构的副部。其中第一插部采用独奏小提琴先后与木管、弦乐相互模仿的竞奏形式。第二插部情绪更为活跃,尤其是独奏小提琴模仿中国乐器古筝的演奏,富有弹性的节奏、灵活跳动的音符和起伏波荡的旋律线条,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相互追逐嬉戏的动态和神情。

最后的结束部是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B徵调,2/4拍子),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

展开部:抗婚

沉重的大管和大提琴齐奏及低沉的大锣作为悲剧的预示,造成惶惶不安的气氛。接着是小提琴用散板双弦演奏的激昂音调,表现出祝英台的痛苦与激愤;象征祝英台抗婚的主题由小提琴演奏,生动地表现了反抗者的精神和形象。

楼台会,B徵调、4/4拍子,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哭灵控诉,音乐急转直下,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再现部:化蝶

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长笛以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神仙的境界,再现了传说中“化蝶”的场景。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在加弱音器的弦乐背景上,第一小提琴与独奏小提琴先后加弱音器重新奏出了那使人难忘的爱情主题。然后,色彩性的钢片琴在高音区轻柔地演奏五声音阶的起伏的音型,并多次移调,仿佛梁祝在天上翩翩起舞,歌唱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6.基础乐理试题 篇六

总分:20

考试时间:40分钟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0.5分,共5分)

1.变化音程是指()

A.带有变化音的音程 B.三全音

C.一切增减音程 D.除了纯音程、大小音程、增四度减五度以外的所有音程

2.一个四分音符等于四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八个三十二分音符等于一个()

A.二分音符 B.四分音符

C.八分音符 D.十六分音符

3.五线谱高音谱表上加二线的音是小字三组的C音,低音谱表下加二线的音是()

A.大字一组的C B.大字组的C C.小字组的C D.小字一组的C

4.加在基本音符右边的一小圆点,叫做附点。附点的作用是延长前面基本音符________的时间。()

A.一倍 B.四分之一

C.一半 D.四分之三

5.下列力度术语,由强至弱排列何者正确? A.ff、mf、mp、pp B.pp、mp、mf、ff C.p、f、mf、mp D.f、p、mf、mp。页 第 1 页

6.音程的上方音与下方音相互颠倒,叫做“音程的转位”。减五度音程转位后成为()

A.纯五度 B.增四度

C.纯四度 D.增五度

7.B大调的调号应是:()A.两个降号 B.五个降号 C.五个升号 D.四个升号

8.音程是指旋律中音与音只间的________距离关系。()A.高低 B.大小 C.长短 D.远近

9.5/8 拍子是:()A.复拍子 B.单拍子 C.变换拍子 D.混合拍子

10.德彪西是:()A.古典乐派作曲家 B.民族乐派作曲家 C.印象乐派作曲家 D.浪漫乐派作曲家

二、以下列各音为根音,向上构成指定的音程(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页 第 2 页

三、用正确的记谱方法,重新组合下列不正确的音值组合(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2.四.将下列简谱旋律移成五线谱(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共4分)1=C 页 第 3 页

7.怎样轻松愉快地学习乐理知识 篇七

如果不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和绊脚石;如果不懂一定的乐理知识, 在学习音乐专业的过程中就不会识谱, 或识谱较慢;如果不懂一定的乐理知识, 那么只会唱谱、演奏乐谱, 就变变成了一个演奏音乐的机器, 没有内涵、没有韵味, 没有深度, 那么表现出来的音乐就成了没血没肉、没人欣赏, 激不起共鸣的空壳子。

针对很多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自己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寻找好的学习方法, 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学习方法, 能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感受到玩的乐趣, 让本身枯燥乏味的文字知识变成简单的、有趣的游戏, 不需要死记硬背, 只需灵活运用, 举一反三。下面我就举一些例子来讲解说明一下。

先从学习音乐最需要了解的识谱知识说起。初学音乐的人往往都是对简谱比较熟悉, 因为1、2、3、4、5、6、7这七个数字式的乐谱直观、简单, 很容易就能唱出来, 但是对于五线谱来说, 很多初学者就像在看外语, 看天书, 谁也不认识谁, 识起来很头疼。其实很多人在最初认识五线谱时, 看到各种各样的音符、符号时很好奇, 很有想要了解它的愿望, 觉得很好玩。很好, 那么这样的好奇感我们为什么不让它继续保持下去呢?不是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其实, 我们在一开始看到五线谱时可以暂且不要把它想象得过于神秘, 过于复杂, 我们可以试着伸出自己的左手或者右手, 因为每个人的手都有五个手指, 伸出来放在自己面前是不是很像一个五线谱呢?从小指往上依次可以当做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 而两个手指之间就可以看做是“间”, 数的时候要“线—间—线—间”挨着数。但是有的学习者很容易连着数“线”或“间”, 如果这样的话, 也大可不必强迫自己去挨着数,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我个人觉得“线—线—线”或“间—间—间”间隔开去数也不失为一种识谱的简便方法, 为什么呢?大家都学过数学, 在1、2、3、4、5、6、7这七个数字中, 有奇数和偶数, 即1、3、5、7 (奇数) 和2、4、6 (偶数) , 那么在识五线谱的时候, 大家有没有发现只要是“线—线—线”或“间—间—间”间隔开去数的话肯定音也是间隔开唱的, 这样识起谱来反倒还要比“线—间—线—间”挨着数来的快。总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 甚至可以一起来探讨有没有更好、更快的识谱方法, 这样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在我的授课过程中, 希望学生能大胆地摆脱课本去举一反三, 发现规律, 找到学习的窍门, 这样就能使厚厚的一本书变成薄薄的一张纸。基础乐理中学生们普遍对“调与调性”相关的章节感到头疼, 不好理解, 比如说在五线谱中, 升号调有哪些?降号调有哪些?这些调号靠死记硬背可以记住, 但是耗费的时间长不说, 还缺乏趣味性, 容易感到枯燥, 而且在实际运用中遇到一段乐曲, 想要知道是什么调性, 死记硬背保存到脑子里的东西需要一点一点地去回忆、搜索, 可能出现的问题就是忘记或者记错, 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在我经授课的过程中, 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规律性的东西。现举例说明供学习者参考:升号调和降号调都是按照“纯五度”的关系排列的, 所谓“纯五度”,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钢琴上的白键部分, 弹出五个音, 或者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数一下自己的五个手指。从C调 (没有升降号) 开始, 若想知道一个升号是什么调?那么从C大调的主音“1”开始上行数到第五个音“5”, 所对应的音名为G, 这样就得出一个升号为G调;接下来两个升号什么是调?同样运用前面的方法从G大调的主音“5”开始数到第五个音“2”, 所对应的唱名为D, 这样得出两个升号为D调, 以此类推, 就能得出七个升号调, G—D—A—E—B--#F--#C。

同样, 降号调也是按照纯五度的关系排列的, 只不过是按照下行纯五度关系排列。如一个降号什么调?那么我们就从“1”开始下行方向数到第五个音“4”后, 那么一个降号就是F调;接下来两个降号什么调?同样, 我们从“4”开始向下数纯五度得到“b7”, 那么两个降号就是降B调, 以此类推得到七个降号调。F—bB—bE—bA—bD—bG—bC。这样一来, 当我们遇到乐谱或者学习曲式分析, 分析判断调式、调性等知识时就能够很快分析出几个升号 (或降号) 是什么调。

除此之外, 还有一种方法, 也能很快地判断出调性, 那就是看五线谱上最后一个升号所对应的是什么音, 然后把这个音向上数一个小二度, 所得到的音对应的音名即为这段音乐的调性。例如:如果想要知道三个升号是什么调, 除了上述第一种纯五度数法外, 三个升号先后代表的是#4、#1、#5, 那么最后一个音是#5, #5向上数一个小二度是6, 6所对应的音名是A, 因此三个升号的调性是A调;又如:两个升号先后代表的是#4、#1, 那么最后一个音是#1, #1向上数一个小二度是2, 2所对应的音名是D, 因此两个升号的调性是D调。其余的几个升号调用同样的方法即可快速得出。下面再来说下降号调, 降号调与升号调的推算方法不同, 它是要看倒数第二个降号所代表的是哪个音, 即为什么调。例如两个降号先后降的是b7、b3, 那么倒数第二个音为b7, 因此两个降号的调性就是bB调;再比如四个降号先后降的是b7、b3、b6、b2, 倒数第二个音是b6, 因此四个降号的调是bA调, 以此类推, 其他几个降号也就不难推算出来。

以上两种推算调性的方法, 大家可以灵活运用到识谱当中, 两种方法相互补充运用速度会更快。这样一来, 头疼的死记硬背就会变得非常轻松而简单, 同时也可以调动学习者发现探索的积极性。大家如果能够很熟练地掌握推算调性的方法以后, 细心的人还能够发现在这其中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同一个音名所归属的升号调个数与降号调个数相加等于“7”。例如:C调没有升降号, 那么bC调就有7个降号, #C调就有7个升号, 这也是唯一一个升号调个数与降号调个数相加不等于“7”的特殊例子, 因为C调本身没有任何升降号, 所以#C调与bC调都是以C调为标准的, 即为0+7=7。其他的调性都是严格遵循相加等于“7”这个规律的。如:一个升号为G调, 而1+6=7, 因此, 6个降号就是bG调;同样, 4个升号为E调, 4+3=7, 因此, 3个降号即为bE调, 以此类推, 这样, 只需要推算出升号调或者降号调其中的一种, 就可以反算出同音名升号调或降号调的调性了。这样一来,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音乐专业的学生都会轻而易举地玩转各种调性, 把枯燥的乐理知识变成游戏。

说了这么多, 大家现在是否觉得乐理知识其实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吧!其实作为教师来讲, 书面概念性的东西需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对于专业术语, 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解释, 不用死记条条框框, 因为乐理基础知识本来就是为音乐爱好者和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音乐知识而引入的最基本的东西,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运用到音乐专业学习中去, 如果光是死记硬背概念而不会运用, 就好像是拿着筷子不知道该做什么一样, 这就失去了学习这一基础知识的目的和意义。让我们一同去探索书本里面的秘密, 去发现学习的乐趣吧!■

摘要:音乐教学在中职音乐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乐理课的教学是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 它是学习演奏、演唱的基础, 因此是所有音乐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没有乐理基础的学生是无法完成音乐专业学习的。但是往往讲授乐理知识很让老师感到头疼, 同样, 学生们也不大喜欢学习乐理, 甚至讨厌这门课程, 觉得枯燥、乏味, 怎么能让一个对乐理知识完全不懂的人轻松并且愉快地掌握呢?

关键词:乐理,课堂,游戏,互动

参考文献

8.小学乐理知识“快乐学” 篇八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单纯乐理知识学习比较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且容易遗忘。怎样才能把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学。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采用对比、游戏、动画、谜语、比赛等多种形式,能让学生在快乐玩、轻松学中掌握乐理知识。

【关键词】

乐理知识 游戏 手语 对比 竞赛

【中图分类号】G623.71

【正文】

近年来,音乐教学在不断地改革,其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乐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为此,乐理知识成为了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枯燥乏味的乐理知识,我们怎样才能把它变得生动有趣,简单易学,让学生在快乐玩、轻松学中掌握乐理知识,已成为音乐同行们共议的话题。

一、在游戏中感知节奏

喜欢玩游戏是小孩的天性,在音乐课堂中将游戏和乐理知识联系起来,把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乐理的积极性。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听出敲击的节奏,并记录。为此,在区分 “× ××”、“×× ×”、“× × ×”三种节奏型时,我采用传真游戏进行教学, 传真游戏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游戏规则是:每组第一个同学上来抽三张编了号的节奏卡片,回到座位上。每组第一个同学按编号把卡片上的节奏通过拍后面同学手心的形式传真给第二个同学,一个一个传真下去,最后一位同学把传真到的节奏写在标有组别的纸张上,并按完成的先后顺序把它张贴在黑板上。评价标准以传真速度快且正确率高的一组为优胜组。第一轮游戏结束,正确率很低,各组同学都非常失望。为了让孩子们在快乐游戏的同时增添几分成就感,我抓住时机和同学们共同探讨怎样才能将节奏准确无误地传真到最后一位同学。通过集思广益,我们总结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金点子,让每组第一位同学在传真时四分音符拍手心,八分音符拍手指,后面同学按这种方法依次往下传。第二轮比赛结束,正确率有了大副度提高,孩子们也在胜利的喜悦中区分并掌握了这三种节奏型。

二、在手语中辨别音符

手是我们人体中最灵活的表情器官,通过指、掌、腕、臂等不同造型,可

以非常形象地描摹出事物的大小、长短、方圆等。在音乐课堂中,我巧妙地将“手势”加入到乐理知识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含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節奏教学中,我根据国培时首都师范大学郑莉教授手势教学法,通过创新改进后进行节奏教学:

好玩、好动的小学生对这种手势学习节奏很有兴趣,我先由易到难逐步进行讲解、教学,当学生掌握了手指的变化,他们都不由自主的在同学之间比划着、交流着,早已消除了对节奏的恐惧感。此时我抓住时机,把兴致勃勃的学生引回到节奏短句的学习之中,他们都带着热情和兴趣去接触了。通过手势学节奏,学生不仅会认真地看节奏短句,而且还会满怀成就感地念好节奏短句。此外,柯尔文手势的运用在小学音准教学中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对比中区分反复记号

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音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新的乐理知识前根据新旧知识之间和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通过观察、比较、诱导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乐趣。如,学习“反复记号D.S.”时,可同时出示这两种反复记号:

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哪一种反复记号已经学习过,并用字母表示它的运用,学生很快就发现“反复记号D.C.”已学过,并急于用字母A→B→C→A→B来表示。这样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而且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此时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这两种反复记号,得出“反复记号D.S.”的运用,并用字母A→B→C→B表示出它的演唱顺序。学生在这两种反复记号的比较学习中一直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他们成了知识的发现者

四、在竞赛中巩固乐理知识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只有各种出新出奇的教学方式才能掉起学生的口味,我通过多次实践,发现在竞赛中学乐理,能取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每学期末我会设计一节形式多样的乐理知识竞赛课,把学生所学过的知识集中起来进行“乐理知识”大比拼。竞赛分男、女两组进行,第一部分是各组必答题,难度较低;第二部分是抢答题,难度适中;第三部分是玩转大转盘运气题,难度较高,各组根据推荐的代表玩转大转盘时指针所指题目,由代表答题,回答正确按指针所指分值记分,回答错误扣一分,但每组分别有一次求助老师和求助本组同学的机会。经过三轮的激烈角逐,评出优胜组。这一竞赛活动因其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而得到学生的青睐。它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乐理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对所学乐理知识的巩固率也大大提高了,真正做到了教学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有效性。

9.高一乐理期末 篇九

编者:刘英杰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5分)

一、指出所属的种类(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每个一分,共10分。)

()

()

()

()

()

()

()

()

()

()

二、写出下列音符在指定拍子中所占的拍数。(每个一分,共16分)。

三、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在乐谱中,小节线是用以划分()规律的记号。

2、每小节只有一个节拍重音的拍子称为(),复拍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的单拍子组成。混合拍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拍子构成。

3、三连音是将均分为()的音符时值平均分为()。

4、散拍子一般不划()用()作为散板的拍号。

5、将一拍划分为均等的两部分时,第一部分为(),第二部分为()。将一拍分成四部分时,第一、三位为()和(),第二、四位为()。

6、歌曲或乐曲从弱拍或弱位开始的小节称为()小节或()小节,与之相应的()一小节,也是()小节。

7、三连音是一强两弱构成,二连音是由()构成。

8、音值组合法是将小节内的音符按照()的特点来划分音群。目的是为了使看谱方便,各种节奏型易于辨认和掌握。

9、是()拍子。

4、多项选择题。每题两分,共10分。

1、下列拍子中,整小节休止所用的休止符规范的有:

()

A

B C

D

2.下列拍子中哪些是复拍子?

()A.B.C

D

3.下列拍子中,哪些是混合拍子?

()

A

B

C

D

4.在拍子中哪些是不规范的?

()

A

B

C

D

5.下列拍子中哪些记谱法事规范的?

()

A

B

C

D

5、改正下面错误的音值组合。(1)5分

(2)10分

(3)5分

(4)10分

(5)10分

(6)5分

10.乐理教案 篇十

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学生们更加详细地了解音的产生、音的性质、乐音与噪音、乐音体系、音名与唱名等音乐理基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音的产生

2.音的性质

3.乐音与噪音

4.乐音体系

5.音名与唱名 教学重点:1.音的性质

2.乐音体系 教学难点: 1.乐音体系

2.音名与唱名 教学过程:

一.音的产生: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发音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曲线经过平衡位置所做的往复运动叫做振动。物体的震动产生音波,振动后通过媒介质(气体、固体、液体)以波的形式传播,音波通过空气作用于我们的听觉器官并传送至我们的大脑,引起声音的感觉。

音的产生过程:振动---媒介质传播---声波---听觉器官---大脑---声音

二.乐音与噪音

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大类。乐音:发音体有规则的振动发出的音叫做乐音。(和谐、悦耳)噪音:发音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音叫做噪音。(刺耳;例如:锣、鼓)

三、音的性质

音有四种性质,即(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即音高、音值、音量和音色。

1.音高: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的时间内的震动次数及频率而决定的。频率高,音就高;频率低,音就低。

2.音量:即强弱。音量是由物体震动幅度的大小所决定的。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

3.音值:即音的长短。是由音的延续时决定的。持续时间长就长,反之则短。

4.音色:又称音品或音质。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泛音的多少等不同。

总之音的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更重要。四.乐音体系 1.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所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乐音体系。2.将音级按照高低关系依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音列。音列可以是乐音体系中所有音级的总音列,也可以是从任意一音到另一音之间所有音级的排列。3.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1)基本音级:乐音体系中经常使用的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可以从三方面特征来认识: 《1》可以独立使用音名。

《2》在五线谱记谱法中有独立使用的记谱位置(线或间)。《3》在键盘乐器上使用白键。

(1)变化音级: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键盘上黑键都是变化音级),变化音级都是由基本音级变化得来的。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或“”来标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 ”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来标明。五.音名与唱名

1.音名:用来代表乐音体系中特定音级的字母叫做音名。(对固定音高的音所定的名称)。拉丁字母 C D E F G A B 2.唱名:唱谱所用的语音音节叫做唱名。(乐音在歌唱中用的名称)do re mi fa sol la si 音名所代表的音级是固定不变的,唱名有固定使用和流动使用两种情况(固定唱名法 首调唱名法)

11.高考乐理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篇十一

基础乐理是衡量学生综合音乐理论知识的基本标尺,随着社会对音乐人才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各大艺术类院校对学生的选拔日趋严格。基本乐理是音乐专业学习中理论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是所有音乐特长生的必修科目,也是大多数艺术类院校招生考试中必考的一门科目。由此可见,基本乐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理论知识本身就枯燥,相对于“声声入耳”的声乐课和作为“视听盛宴”的音乐欣赏课而言,基本乐理教学显得颇为“不得人心”。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这一学科,轻轻松松地掌握它,并在高考测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呢?现将本人的几点教学心得整理出来,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基本乐理教学缺乏创新意识,单一的灌输教学,加上基本乐理中有很多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定义和知识点,久而久之学生对基本乐理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就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一些基础定义知识用比喻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就使得枯燥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记忆也就更深刻。例如,讲五线谱的时候用展开的五个手指来充当线谱的“五条线”,从小手指到大拇指分别为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指与指的空隙来充当“间”由下分别问一间、二间三间、四间,这样就能将“五线谱的线与间”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传述给学生,还有讲述一拍附点音符的时候可以用瘸子走路来形容拍子的打法,让学生进行模仿演示,亲身感受附点音符的长短与强弱规律,同样两拍附点可以想象成瘸子走了两步,再如,讲节奏、节拍时,用队列行进中的整齐步伐比喻节拍,用千变万化的鼓点比喻节奏,突出强弱和时间的概念,在拍子的分类中,可加入视唱练习、乐器演奏等,将声音听觉融入到乐理教学中,使学生在唱与练当中领会各种拍子的精髓。乐理教学中要用最生动的语言,新奇的方式,让“不得人心、枯燥单调”的乐理学科在的课堂上“跳动”起来。

二、善于归纳总结,将知识点进行串联

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为了更好的胜任高考教学,教师必须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乐理的所有知识点全面完整地传授给学生。乐理教学要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如:由于产生了十二平均律从而产生了等音,由于等音的出现,在音程中有等音程,在和弦中有等和弦,在调式中有等音调。在基本乐理教学中,有许多定义知识比较分散,如果将各知识点、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将这些分散的知识串联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这样从整体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研究高考,抓住高考重点

我觉得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只教授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研究每年的高考题型,抓住重点。不同院校的乐理考试内容深浅程度都是不一样的,音乐学院的乐理考试相对于普通院校要难得多,声乐专业和器乐专业的乐理考试内容也不同。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自身所学的专业方向与特点,更好地把握基本乐理教学,注意深浅程度的调整。在研究考试大纲的同时要研究历年的高考乐理题型,抓重点,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拿河北省的统考来说,近几年考试的知识点是没什么变化的,但考试的题型不断的变化。音程、和弦、调式调性分析这些内容每年都是必考的,而且题目越出越活。但是相对于乐理基础概念的理解,音程与和弦部分反而简单,这就需要学生有耐心的去理解掌握概念性较强的基础理论,乐理“基本功”的掌握要扎实。

四、重视做题思路,提高做题效率

在乐理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课上听懂了、理解了,但做题速度却很慢。河北省统考乐理考试时间只有30分钟,一些考生就因为做题速度慢这一点,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试卷做完,丢掉了不该失去的分数。俗话讲的好“勤能补拙”“熟能生巧”,乐理也确实是这样。在教学当中有大部分老师主张“题海战术”,相对于这一战术,我觉得我们更需要的是解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良好的解题思路。比如调式音阶的书写,第一步我们一定要将指定的调式音阶从主音到主音排列,然后再加上调号或者临时变音记号。事实上,也有不少同学按照自己理解的并习惯用的本方法去做题,这样不仅速度慢,答案的正确率也不高。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及时加以引导、更正,教会他们正确有效的解题思路、做题方法,在掌握了正确的做题方法之后不断练习,熟能生巧,提高做题速度、效率,从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竞争是激烈的,现实是残酷的,在现代高考乐理教学中,教师只有运用恰当的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研究高考、备战高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解题思路,加之学生的不断努力,才能自如的驰骋在乐理高考的考场上,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简介:

12.基本乐理中的等概念 篇十二

关键词:基本乐理,概念,等概念

教师在讲解基本乐理的某一章节时, 首先应该讲清楚的就是这一章节的概念。学生在做乐理习题或视唱练耳时, 乐理概念应该清晰。乐理概念在教师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师在讲某一概念时, 经常会遇到“关系大小调也叫做平行调”这类概念, 学生参加音乐高考也会遇到类似试题。例如, 1999年河北省乐理高考试题中就有“同名大小调又叫做 () ”, 2010年河北省乐理高考试题中也有“高音谱号又叫做 () ”。在教学过程中, 我把这种同一个概念的两个不同的名称叫做等概念, 并把等概念当做课题加以研究, 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 提高了教学质量。

等概念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历史原因

从古至今, 中国并没有一本自己的“基本乐理”类的乐理著作。现在通用的“基本乐理”, 最初都是民国年间在外国“基本乐理”的基础上译编而成。如丰子恺1934年10月编的《开明音乐讲义》, 其材料大部分取自日本伊庭孝著的《音乐读本》;再如朱稣典1932年编的《小学教师应用手册》一书, 书中“间有采用东西诸学者的著作或高论”。由于这些书籍是在70多年前编译而成, 因此, 有些概念的名称与现在不一致。例如, 现在的“大七度”, 过去叫“长七度”;现在的“音程的转位”, 过去叫“音程的回转”……乐理概念的新旧名称就构成了等概念。虽然乐理概念中的原有名称早已不用, 但高考乐理试题中不时地会出现一些旧的名称。不了解这些等概念, 就无法把这些乐理试题做出来。例如, 上海音乐学院招生乐理试题中就有:“写出下列音阶中各音的阶名。”一般的乐理教科书及音乐词典中, 均无“阶名”一词。经查证, 在过去, 阶名=唱名 (朱稣典《小学教师应用音乐》) 。在当代的基本乐理中, 阶名=调式音级的名称=音级名称。在《音乐》《音乐理论基础》等教科书中, 宫、商、角、徵、羽叫做五声调式的阶名。这一叫法虽不多见, 却十分合理。显然, 上海音乐学院乐理试题中的“阶名”指的就是调式音级的名称。再如, 在武汉音乐学院招生乐理试题中, 有“以大字组E为基音写出1-16号谐音”的试题, 虽然许多乐理书籍和音乐词典上均无“谐音”一词, 但在这里“谐音”明显与“分音”是同一概念, 也就是说, “谐音”与“分音”构成等概念。

二、翻译的不同

不同的翻译也会造成一个概念有两个以上的名称。如李重光把“混合利底亚调式”也译成“米索利底亚调式”, 二者实际上是一种调式。因此, 二者构成等概念。再如, 朱稣典1932年编的《小学教师应用音乐》一书中:“长音阶英名major scale亦可译成大音阶。”在这里, 长音阶=大音阶, 二者构成了等概念。由此可见, 等概念在70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

三、因简写或简称而形成的等概念

简称与简化字一样, 给学习乐理的人带来方便。但是乐理概念不能随意简化。例如, 把“音级名称”简化为“音名”, 那就错了。因为“音级名称”与“音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不能够成等概念。“音级名称”是指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等, 而“音名”专指C、D、E、F、G、A、B等有固定音高的音, 二者不能等同。

四、由中西方乐理概念相对照而产生的等概念

例如, 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中的“无板无眼”与现代乐理中的“自由节拍”“散拍子”“散板”构成等概念, “有板无眼”相当于1/4拍子, “一板一眼”相当于2/4拍子……在这里, “板”表示强拍, “眼”表示弱拍。它们都是等概念的表现形式。

五、某些等概念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同一事物的本质

例如, 减小七和弦又叫半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是从和弦的结构上来说明, 此和弦是减三和弦与小七度音程的结合;半减七和弦则是相对减减七和弦而言, 只减了一半的意思。类似的概念还有:等音又叫同音异名, 关系大小调又叫做平行调, 同主音大小调又叫做同名调……这一类现在应用的最多, 是最典型的等概念。

六、“基本乐理”也在与时俱进

一些音乐理论工作者针对乐理概念, 常会提出一些新观点、新看法, 创造出一些新的乐理概念和名称。这些新名称与原有名称交相辉映, 构成等概念, 使基本乐理的概念丰富多彩。等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一概念。例如, 燕乐音阶中的“闰”, 在袁丽蓉编著的《基础乐理教程》 (南开大学2004年版) 中, 称作“清羽”, 这样, “闰”与“清羽”就构成了等概念。“清羽”即表示羽上方小二度之意, 是从“清角是角音上方小二度”推理而来。中国民族调式并无“清羽”之说, 但“清羽”这一概念的出现, 使人感到既合理又新鲜, 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等概念实际上并不相等。但高考试卷上这样出题, 时间长了, 就成了约定俗成的等概念。以2010年河北省音乐高考的乐理试卷为例:“高音谱号又叫做 () 。”括号中只能填G谱号, 因为G谱号包括高音谱号与古法国式高音谱号两种, 高音谱号是G谱号中的一种, 因此高音谱号与G谱号并不完全相等。再如, 将“分音”与“泛音”等同, 把“分音列”叫做“泛音列”都是不妥的。因为“分音”包括“基音”与“泛音”两种, 所以“分音”与“泛音”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等概念, 从而“分音列”与“泛音列”也就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等概念了。

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名称, 但一个名称绝不可以表示两个以上的事物。例如,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8月第10次印刷的幼儿师范教科书《乐理、视唱、练耳》第一册中, 在第3—4页上, 把C、D、E、F、G、A、B叫做音名是对的。但在本书第53页上, 又把宫、商、角、徵、羽叫做音名。这样叫实在不妥, 不如把宫、商、角、徵、羽叫做阶名或叫做音级名称更合适。否则考试时要求写出音名, 学生是写C、D、E、F、G、A、B还是写宫、商、角、徵、羽呢?

总之, 等概念是基本乐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也是学生学习乐理时应该格外关注的理论问题之一。因为等概念经常出现在音乐高考时的乐理试卷之中, 所以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千万要注意等概念这一现象, 不要因为忽视了等概念而影响了乐理成绩。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

[2]李重光.基本乐理通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乐理视唱练耳.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4]全国中等艺术师范学校教材编写组.乐理视唱练耳.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5]夏野.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6]丰子恺.开明音乐讲义.开明函授学校, 1934.

13.乐理与视唱课程资料 篇十三

一、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该课程是一门融合理性知识与实践能力练习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既需要理论基础,又需要大量的技术训练。学生在全学程中,以调节发挥听觉意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强有力的音乐音响听辨目的性为主要练习目标。通过看谱即唱、看谱视听和视唱分析、记忆、记写等手段,使学生达到对构成音乐的各种要素有系统的听辨、分析和准确的表达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也需要将此课程与艺术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将此课程的实践特色发挥出来。本课程的另一特色是:在上好集体大课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网络辅助教学,使用专业的视唱练耳软件,使用视频习题的实时教学,对学生的提高能起到显著作用。

二、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学及音乐学(南音方向)、音乐表演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项课程主要从乐曲的视唱练习、节奏训练、听辨训练、音乐记忆训练、音乐表情训练、各种音乐诸要素训等开展教学。以钢琴教具为主、多媒体设备辅助进行教学,并且运用视唱练耳电脑软件进行教学和学生人机互动以促进视唱练耳水平的提高。从50年代首先引进前苏联的教学体系后,不断有法国、美国的教学体系介绍进来,为此近十年内在我国大部分音乐院校中先后设立了视唱练耳专业。目前九大音乐学院也相继开出了研究生课程。我院一直以来对该课程十分重视,先后选送一批专业功底好的青年教师进修,并积极参加该课程的学会活动。使其近年来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在同类课程中水平居上。以钢琴教具为主、多媒体设备辅助进行教学,并且运用视唱练耳电脑软件进行教学和学生人机互动、自助视唱练耳水平提高的应用。

三、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虽有提高,但仍然不够,需进一步提高;

2、课程的网上建设刚刚起步,有些教学资料与文件急需完善,数字化教学手段运用不够,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需在教学中很好的实践。

考核办法

为了检查《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和检验教学质量,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我们制订出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具体办法如下:

一、关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考核办法

1、严格按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间授课,未经批准,不得调换授课时间。

2、建立了定期的听课制度,所有主讲教师,规定每学期必须互相交换听课不少于8次,并

在每周举行的教学研讨会上,分别进行评述、总结特点、优点,分析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3、在每次开课之前,互相检查教案、讲义,重点查看新材料、新内容的补充、充实情况。

4、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具体办法是从各个班抽查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全方位评价。

二、关于教学效果的考核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课堂问答、讨论、学习笔记等主要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采用期中、期末考试、单元考试等主要形式进行终结性评价。

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又要关注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和质量,以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对教学过程和结果做出全面评价。做到“质”的描述和“量”的呈示相结合,采用笔试、面试等多种形式收集测试的数量化资料,重视对这些资料的合理解释。

3、教师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内容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音乐基本能力、音乐心理素质、音乐文化修养的形成与发展状况;课程进度的合理性、师生之间的适应性等。

三、考核过程:

1、笔试: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听觉分析与听写。

2、面试:精唱的视唱;视谱即唱;构唱;弹唱。

3、考核的分值比:笔试30%,面试30%,平时作业20%,课堂表现20%。

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来源:音乐舞蹈学院 编辑:myinyuewudao 时

间:2010-07-11 11:15:35

陈雅先

[摘要]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应以“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为前提,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优化教学。其教学设计,应以节奏及旋律的基本形态为核心,结合其它音乐元素进行螺旋扩展。简化—— 节奏、旋律、和声的元素性提炼;渗透——挖掘各音乐要素间的关联点;整体——教学设计建立于整体音乐要素的螺旋式递进并不断的在更高层次扩展,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关键词]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设计;课程

恢复高考以来,作为教育部正式颁布的高师音乐教学指导性文件有:《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0)、[1]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颁布的《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音乐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1996),[2]用分科教学。

自2001年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至2005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的基本乐科课程改革尚未启动,沿袭下来的《视唱练耳》和《乐理》课程的分科教

4134

其中,《视唱练耳》、《乐理》为两门课程,采

学与中小学基本乐科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中小学基本乐科教学与高师基本乐科教学之间进行有效衔接,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正式出台,将《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

一、解读《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学科理念

长期以来高师基本乐科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经历了几度分分合合的过程。“合”的优势是提供了音乐基础理论与音乐基本技能实践结合的平台,困难的地方是这两门课有着各自的特点:乐理课以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为主,要求逻辑思维,课程较适合采用直线式的教学设计方式;视唱练耳课以视唱、听音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等音乐基本技能,要求更多的是直觉思维,因此课程较适合采用螺旋式 [3]107 的教学设计方式。《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在内容上虽然有重复可整合的部分,但又因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同,存在着内容与形式结合的矛盾和困难。因此,为了实现理念与方法、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对于这一门课程的学科性质给予重新界定:

《乐理与视唱练耳》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该课程传授有关音乐基本理论和识谱、听音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音乐审美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的准确定位,有助于对“课程目标”理解,基于以上课程性质的《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目标如下:

1.学习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

2.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曲片断中基本音乐要素(如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

3.通过视唱,准确理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

4.具有运用首调唱名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音乐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关系。

5.了解多声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

6.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

7.了解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

“课程目标”包括“内容”与“行为”两个方面。其内容包括: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要素,培养音乐表现力,完善音乐文化素养等。与《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目标内容相对应的行为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识读、视唱、即唱、表达等。

从课程性质到课程目标是课程从概括向具体的转化过程,课程内容则是目标的实施的核心部分。这部份含有传统基本乐科课程内容实施的三个基本途径:1.视唱;2.听觉分析;3.音乐基本理论的辨析与讨论,概括为:唱、听、写。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设计应根据课程目标,搭建一个尽可能宽广的、使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相辅相成的平台,使基本乐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在形式与内容上获得统一。

其一,力求准确传达课程目标的意图,采用螺旋式课程设计方法,避免乐理内容与视唱练耳技能教学内容的生硬拼接,使理念与方法相统一。

直线式与螺旋式是两种建立在不同的心理学原理上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直线式是将课程内容组织建立在学科的逻辑顺序上,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螺旋式是将课程内容的组织建立在学生的心理顺序上,课程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程度。直线式可避免不必要重复,螺旋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便于学生对学科的理解,直线式要求逻辑思维,螺旋式要求直觉思维。逻辑思维按直线思维,注重构成整体的细节;直觉思维在理解细节前先掌握学科的结构实质。《乐理与视唱练耳》学习应以发展逻辑思维还是直觉思维为首要任务,是《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编制采用哪一种组织方式的依据。根据《乐理与视唱练耳》学科性质,以发展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为核心,应采用螺旋式教学设计方式,才能构建学科逻辑顺序与学习心理顺序相辅相成的有效平台。中国音乐学院的分级制视唱练耳教学体系,孙从音《基本乐课教程·练耳卷》都有螺旋式课程设计的思想。国外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体系中的《综合音乐课程》、[4] 《视唱音乐》[5] 和《通过音乐作品训练听觉》[6] 都体现了螺旋式课程设计的思想。

其二,用“感知与表现”、“理论与听觉分析”概括音乐基础理论和音乐基本技能的两个基本面。与中小学教学实际及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使形式与内容统一。

“感知与表现”、“理论与听觉分析”的教学理念来源于中小学课程标准。“感知”包含了音乐感受与音乐认知的涵义,“表现”主要通过视唱来体现,用“表现”一词意在突出这一教学形式的音乐文化意义。因此“感知与表现”这一层面概括了以实践为主结合理论学习的视唱练耳教学;而“理论与听觉分析”这一层面,构建了使“乐理”与“练耳”教学内容得以结合的平台,避免乐理教学脱离音响,或练耳训练脱离理论的教学误区。实际教学中,以节奏与旋律为两条基本线索,发展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用理论与听觉分析内化、强化、巩固、理论升华。用“感知与表现”、“理论与听觉分析”这两个层面来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可以优化教学,搭建一个适合乐理与视唱练耳融合的有效平台。

基本乐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音乐认知和表现——听、唱、弹、读、写。因此优化整合应以实践为基础——视唱练耳教学,在此基础上尽可能的包容传统的乐理教学。有些必须了解但无法与技能训练相兼容的理论内容,可在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过程中,采用研究性、自主学习的方式穿插讲授予以完善。

二、《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设计——内容的整体性逻辑关系剖析

音乐表现是人类的另一情感语言表达方式,与人们的文字语言的组织形式存在必然的一致性。从语言的共性角度来理解音乐语言,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一样,同样存在单词、词汇、语汇、乐句、乐段等基本的内在组织关系,而音的长短和高低是构成音乐语言的两个基础核心内容。

(一)节奏

1.节奏关系的基本形态

①字:一个独立的长短音符单位。如: 或,其不具有节奏型特点。

②词:在节拍形态特征下的单词组合构成词汇,即通常的节奏型。基本拍子类型有二拍子、三拍子,即单拍子。二拍子的词汇特征是强和弱循环交替,或 等,三拍子的词汇特征是强、弱、弱的循环交替,如 或 等。以上是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长短组合,它们都以二拍子或三拍子作为一个词汇单位,形成了有音乐性格特征的节奏型。

③句:由不同词汇构成具有节奏特点的节奏句子。如二拍子: │ │ │ ‖,它们由词汇的重复、变化重复、对比等基本方式发展而成。

2.基于节奏的综合教学设计理念:音值关系的认知建立于多层次的对照比较

①节奏名阅读法

在节奏教学时,注意使拍子、速度、长短关系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采用三位一体的节奏阅读训练读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节奏阅读也应如唱名一样,有相应的节奏名,使学习者在阅读节奏时同时对节拍、节奏、速度有全方位的理解。法国式的节奏名阅读法,[7] 可以有效形成速度、节拍、音值相关联的各个单词、词汇、语汇意义。其基本方法是:

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一分为二划分为例,读“da-a”,读“da”,读 “da de”,读“da fa de fe”等。一拍以下对应的休止符用“S”表示,读“S”。

常用的单拍子有2拍子、3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都是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所以必须强调单拍子的学习。音乐语言与生活语言是一致的,紧密联系的。用法式读法加上击拍动作长短的结合就形成理解意义上的单词。例如单词,如果把它念成“da da”我们很难辨别是 还是,用“da de”来念和击拍法结合,加上速度就能准确表示以四分音符为单位拍的一分为二的单词了。而 和 都可以读做“da de”,是以二分音符为单位拍、一分为二划分的单词,虽然单位拍不同,但节奏划分的意义是相同的。用法国式读法一个单词对应一个节奏意义,包含了速度、单位拍、长短三个方面的内容,对节奏意义有了全面的诠释。在奥尔夫、柯达依等一些不同国家的音乐教育体系中,视唱练耳教学的节奏阅读名有所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都使用了带有节奏意义的节奏名读法。

②节奏原型的识别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突出节奏原型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依照螺旋式课程内容组织原则,进行横向派生与纵向扩展,可实现因材施教,弹性教学。例如:一个节奏原型:,把它创编成一个二声部,如下: ……

纵向整合为一个声部,其原型便是四个小节的“ ”;它可以相互补充成为立体的二、三、四个声部,而每个声部又有横向的不同组合。以上第一个声部的横向节奏短句成为:

第二个声部的横向节奏短句是: ……

以上既有横向的节奏派生,也有纵向的节奏扩展,其相互补充,充满内在逻辑联系。这样的教学设计,实现了既从音乐理论上,又从音乐技能学习上综合立体地理解、表现节奏关系的意图。同理,上例还可以纵向扩展为三声部、四声部或更为复杂的节奏组合练习。练习形式可以有多种,如,口读、手拍、跺脚、捻指等,练习内容有律动、卡农、模仿、记忆等。

③节奏句型的认识

在节奏乐句中,同样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他们是两种最基本的节奏发展方式。即:重复和对比。进行节奏模仿时,可以把模仿和重复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而变化重复则是节奏的派生。进行边听边模仿的练习可以构成两声部的节奏卡农。只有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对照比较训练,才能整体的认识、理解、表现音乐节奏。

(二)旋律

1.构成旋律的基本形态

①字:不依附调性特征的独立音高。如:C或G,一般不具有旋律风格意义。

②词:三个音以上的,建立在某一调性特征上的旋律音程组合,具有旋律风格意义。如:三音组、五音组等。建立于五声基础的三音组与音阶的组合,带有中华民族调式旋律风格意义,建立于和弦音型与音阶的组合,则带有西洋大小调式旋律风格意义。

③句:建立在音型、节奏型基础上的旋律线。

如,五声基础的三音组(do re mi与re do la)构成的乐句:

或,和弦音型(do mi sol)加音阶构成的乐句

2.基于旋律的综合教学设计理念:建立于以音型为核心的调性(调与调式)对照

在语言学习中,“字”的学习和记忆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孤立的学习和记忆,往往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而把“字”的学习置于单词中时,则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习旋律时,通过“词”学习“字”,并通过“句”突破“词”,强调突出旋律的内在关联性,使音乐语言的阅读和记忆更加理性。“字”、“词”、“句”的学习还应建立在调、调式、调性特征的体验中。首先,通过视唱作品的学习提炼旋律音型(单词),再将单词置于纵向的各调对比,同一首乐曲都应使用首调或固定调在不同的调高上进行移调练习。

调的对比,第一个层次可以是一个升降号范围,共三个调;第二个层次可以是二个升降号范围,共五个调;第三个层次可以是三个升降号范围,共七个调。三个升降号调后可以是所有的调。

五声调式与大小调两个调式体系,其旋律的音调组织方式具有普遍性特征,但旋律风格具有其特殊性。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五种调式,是我国民间传统音乐、民歌中常见的调式。一般来说,调式色彩明亮的有宫调式、徵调式;柔和的有角、羽、商调式。

五声调式的旋律音型特点建立在五声基础的三音组与音阶的结合上。五声调式音阶的每个音上都可以构成三音组,原型三音组是按照五声音阶的上行和下行顺序构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有多种变体。如:上行:do re mi/re mi sol/mi sol la,下行:la sol mi/sol mi re/mi re do。

三音组一般有以下变体:(1)转换式。颠倒原型三音组中各音的顺序,如原型:do re mi,变体:re mi do/do mi re等;(2)重复式。重复原型三音组中的一音或数音,如原型:la sol mi,变体:la sol la mi/la la sol mi/la sol sol mi等等;(3)连环式。两种或两种以上三音组的混合,如:la sol mi 加do mi re;(4)减音式。省略原型三音组中的某音,如原型:do la sol,变体:do sol/do la/la sol等;(5)增音式。增加原型三音组以外的音,一般为音阶级进的方式构成,如原型:sol mi re,变体:sol fa mi re等。[8] 大小调是西方音乐中常用的调式。一般来说,大调具有明亮的色彩,小调具有柔和色彩。

大小调式的旋律音型常常建立在主、属、下属和弦及其与音阶的结合上,在和弦和音阶上建立的旋律音型有三音组:do mi sol,fa la do,sol si re等,五音组:do mi sol mi do,fa la do la do,sol si re si do 等等。音组可以发展为具有调式特征的旋律音型。认识主、属、下属和弦,有利于对以调式为基础的音级运动形式规律的理解,促进视唱的音高音准把握。

大小调体系的音组也有以下变体:(1)转换式。原型do mi sol/la do mi,变体为mi sol do/do mi la等;(2)重复式。原型do mi sol/la do mi,变体为do sol do mi/do mi la la等;(3)连环式。如属和弦加上主和弦,成为sol si re mi sol do等;(4)减音式。原型do mi sol,变体为do sol/do mi/mi sol等;(5)增音式。原型do mi sol/fa la do/sol si re等,变体为do mi sol la/fa sol la do/sol si re do等。

在视唱时,牢记旋律音型,可以起到稳定调性不走调的作用。进行旋律听写时,捕捉旋律音型,有助于分析旋律发展方式、乐句等的内在关系,通过听、唱、写进行技能内化,促使理解、思维、记忆的理论升华。

(三)和声听觉分析

1.构成和声功能关系的基本形态

①字:单个音程、和弦结构,如:C-D;C-E-G,其不具有调性意义。

②词:和声语汇――调内音程、和弦的一般连接方式,如:Ⅰ-Ⅴ6-Ⅰ或Ⅶ-Ⅰ,具有调性意义。

③句:建立在语汇基础上,成为具有和声色彩特点的功能序进。如:Ⅰ-Ⅴ6-Ⅶ-Ⅰ。

另外,在分析调内带简单节拍节奏的和声音程连接时,音程应视为和弦的简化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感受和声色彩感。

2.基于和声听觉分析的综合教学设计理念:旋律音程、分解和弦的纵向音响构成的和声色彩体验 基础课的普适性教学内容组织原则,决定了我们选择并介绍最常见的和声语言组织形式,以使学习者在此基础上听辨、分析、掌握和声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在和声听觉分析中,了解音程、和弦的基本连接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听辨与分析中预设与生成。按照传统和声的和弦基本的连接方式有:和声连接法(保留一个移动另一个声部的连接法),旋律连接法(移动二个声部的连接法,有同向进行、斜向进行、反向进行)。在和声功能序进中,常见的是和声连接法与旋律连接法交替运用。进行和声听觉分析时,先了解并感知和声功能及相应的色彩特征,再分析和声音程连接的基本方式,在此基础上最后判断音名。

和弦是构成大小调旋律音型的元素,因此,构唱、弹唱、移调唱和弦对听辨旋律和即唱新谱能起明确调式、稳定调感的作用,也是巩固强化和声感的有效途径。如下例,其旋律中隐藏的和声关系是: 因此,在各调上构唱、弹唱各种Ⅰ与Ⅴ的和弦连接,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一般的主、属功能色彩和常规的连接方式,如Ⅰ-Ⅴ6-Ⅰ,Ⅰ-Ⅴ46-Ⅰ6,Ⅰ46-Ⅴ-Ⅰ6等,以上三种连接均应在三个升降号调内构唱、弹唱,在全方位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听辨、分析、判断、记写各类调性的和声进行亦可得心应手。

(四)乐理

1.作品要素的综合听觉分析理念

通过对作品要素的综合听觉分析,进行乐理学习,是使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音乐基本技能(弹、唱、听、读、写能力)发展相辅相成、有效融合的途径。

①选择符合阶段性教学内容的音乐作品。

②有针对性地设计弹、唱、听、读、写练习。

③结合阶段性乐理教学内容的听觉分析(输入)。

④在理解相应乐理教学内容基础上的唱、弹、读、写(输出)。

2.基于作品要素的综合听觉分析的综合教学设计理念

集节奏、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于一体的音乐作品学习,可有两大板块,一是整体的分析、连接、听辨,二是局部的分析、连接、听辨。节奏、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都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

作品节奏的整体感受和分析,有节拍、速度、节奏型的提炼、律动等等;节奏的局部听觉分析,可以是某个指定节奏型,某个声部或某片断的记谱、节奏模仿等。

作品旋律的整体感受,有调性、句型、音乐发展方式的分析等等;旋律的局部听觉分析,可以是某个指定音型,某个声部或某旋律片断的记谱、模唱等。

作品和声的整体感受,主要是体验和分析作品整体的主、属、下属和声色彩及功能进行顺序,各类型终止式的分析等;作品和声的局部听觉分析,可以深入到某个指定和弦(包括副和弦、转位和弦)所在位置的辨认,以及弹、唱、写等。

三、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把新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核心部分,课程评价可以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确定达成课程目标程度。因此,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与结果分析,是优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针对教学需要或学生条件,以节奏或旋律为立足点,结合各种可能结合的音乐要素,抓住元素性进行螺旋扩展(纵向与横向)。应做到:

简化——节奏、旋律、和声的元素性提炼;

渗透——挖掘各音乐要素间的关联点;

整体——教学设计建立于整体音乐要素的螺旋式递进并不断的在更高层次扩展。

(一)优化课程的基本途径

1.教学方式的优化

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同伴教育与自主学习已不再是陌生的概念。乐理学习不应该再使用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应该是学生的自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如,学生通过自行阅读乐理知识完成作业,教师根据学生作业中显示出的音乐理论普遍误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讨论,再加以总结、加深理解。

2.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提倡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互相促进。使用视唱练耳学习软件,用制谱软件做听写或乐理作业,可以将音响与音乐符号立刻对应起来,非常直观。还可以使用现代多媒体自制练耳MP3音响等,使学习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和琴房,学习用具不再局限于纸笔和钢琴。

3.弹性内容

紧扣阶段性教学内容核心,明确教学重点的固定音型,固定节奏型,教学内容可简可繁,避免面面俱到。以一个点为基本面,重点建立一个概念。如,在以节奏为基本点的教学中,可以渗透旋律,比如旋律音型不变,而不断的变换拍号、节奏型等。相反,在以音高感为基本点的教学中,可以简化节奏,使旋律音型有所变化,或使其产生于不同调高中。

(二)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

在传统的基本乐科教学中,大多采用总结性评价。现代音乐教育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

1.面试与笔试

从以往学生考试成绩分析中显示,面试成绩与笔试成绩的绩效呈正相关。换句话说,唱得好就听得好。音高和音长是两大板块,这两部分分值比的设定应针对学生能力方面的不足来设立,目的是引导教学趋于完善,为下阶段的教学铺平道路。因此要特别重视面试卷的设计。一般来说,学生能力的缺失部分,应作为面试的主要考核内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中,测试的基本内容为:

(1)笔试: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听觉分析与听写。

(2)面试:精唱的视唱;视谱即唱;构唱;弹唱。对音乐能力评价分值比进行了专门陈述:

笔试30%,面试30%,平时作业20%,课堂表现20%。

2.平时与期末

绩效测量与分析工作应起到反馈信息、促进课程整改的作用。教学评价不仅仅报告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对教学过程所得到的信息做出分析、解释和概括,并对教学提出建议。现代音乐教育提出的增值性评价方法,将学生的成长进步值也考虑其中,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具体表现。

四、小结语

总之,《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设计应明确理念,掌握方法,做到理念与方法统一、形式与内容统一,使教师的教学充满挑战和乐趣,课程改革才能得以顺利展开。作为未来的音乐教育人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只有真正感受和理解了音乐语言的内在逻辑关系,音乐能力才可能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具备更好的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传授音乐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2] 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3]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 Mel Powell.A Comprehensive Course[M].University of Alabama Pr(Txt);3 edition(February 2005)[5]〔美〕罗伯特 W.奥特曼.视唱音乐[M].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材.

[6]〔美〕G.威特利奇,L.汉弗莱斯.通过音乐作品训练听觉[M].孙从音,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7] 陈洪.视唱教程(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8] 孙从音,范建明.基本乐科教程·练耳卷[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本文发表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年2期)

作者简介:陈雅先,广州大学音乐舞蹈教育研究所所长,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rd4、乐理、视唱练耳课程:乐理、视唱练耳课程是音乐教育中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努力开发本课程软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实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基本乐理知识及视谱能力、听音记谱能力。现有专业教学软件《乐理新思路软件教程》、《听力冲刺教程》、《简谱学习二十课》、《音乐之门(音乐学习四加一)》、《新编雷.卡法国视唱教程》。

等到条件成熟后,还将逐步进行双向选择的教学措施,双向选择打破了传统的只有教师选择学生的惯例,对教师从两方面却是个考验:一是教学水平,二是教学质量。避免了学生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又都争着挑选条件好的学生这一矛盾,使之得到较好的解决,我系专业课的教学,存在着师生双方面的配合问题,配合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实行双向选择,这必将促进教师的教学态度的改善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我系目前有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中等学校音乐教师,其规格应是有宽厚的音乐基础,适应现代教育,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与规格,我系开设了声乐、钢琴、基本乐理、和声、视唱练耳、合唱与指挥、中国音乐史及鉴赏、外国音乐史及鉴赏、民族民间音乐、形体与舞蹈、复调与配器、曲式分析、歌曲作法、艺术概论与美学、音乐教育学、即兴伴奏、钢琴教学法、声乐教学法、电脑音乐制作、手风琴、器乐、乐器维修与钢琴调律、竖笛、舞蹈编排等专业课程。其中声乐、钢琴、舞蹈、基本乐理、和声学、视唱练耳、合唱与指挥等课程为主干课程。通过调研,发现新形势下的教育体制正快速向素质教育方面改革,丰富多彩的课余音乐活动与学习,高中音乐课的全面开设急需非常全面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在声乐、钢琴即兴伴奏、合唱指挥、器乐、舞蹈及组织能力等方面要求较高,具备以上能力的人才非常受欢迎,“一花独放”的人才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思考。因此,我系积极的在各方面做了努力。

首先,调整课程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除抓好已申报的院级重点课程声乐、钢琴课程的建设外,我系还决定将其余的主干课程均列入系级重点课程建设,制定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我系在课程建设方面实现制定的规划。

其次,增加教学设施。随着我系学生人数的增多,目前我系现有的钢琴数量已明显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将努力达到国家规定的设备配置标准,本科为每3人一架。

音乐系有其特殊性,由于音乐专业的特色,我系在舞蹈房配置了电视VCD以适应需求,在MIDI教室安装相应的音乐软件,以满足学生用电脑音乐制作的需要。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科情况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专业技能课采用了个别课、小组课、大课相结合,主修、辅修相区别,定期开展了各类专业观摩活动,集体会诊,解决疑难问题;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定期请专家,教授讲学,提高理论水平;采取讲、听、看等多种授课形式,丰富课堂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经常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丰富知识、积累教学经验。如:我系特聘了德国法兰克福音乐学院克里斯托夫•德列恩教授面向全系师生做了四场名为“意大利语、德语、音乐术语及艺术歌曲”的讲座。费承铿教授所作的《作曲趣谈》讲座。南京艺术学院刘承华教授的《论文写作与指导》讲座。秦运尉教授的《谈音乐艺术》讲座。费承铿教授为即将毕业的同学和全系学生作职前培训的讲座,题目为《江苏中小学教材解析》。还有本系教师作的讲座如:系主任文铁林老师作的《拥有自己的录音棚-音频编辑软件介绍》、《歌曲伴奏和声选配》、《即兴伴奏和弦的选配》以及《高音的演唱技巧》的讲座,崔学宝副教授作的《刘淑芳声乐艺术探讨》、《音乐治疗与康复》陈泓如副教授的《作为教师应如何适应新课标的需要》讲座等。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针对教学需要统一认识,及时调整了教学方式,如: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研究现行教材过于传统,周期长,不能适应现代教育需求,摸索一条适合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从教材着手,选择

适用于培养中等学校音乐教师的教材,探索一条师范钢琴教育的捷径之路;充分利用电钢琴实验室集中组织练琴、辅导,增加学生练习时间。针对专业课的考核与学习,我系也进行了教学改革:钢琴考试分A、B、C三级评判考分,以此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理论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电脑音乐实验室,进行电脑做作业,改作业(已部分进行)努力提高效率。充分发挥电脑音乐实验室的优势,力争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搞出我系理论教学的特色。

上一篇:宿舍文明建设策划书下一篇:从中国烟草招聘考试分析国有企业招聘考试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