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测试题(共12篇)(共12篇)
1.历史七年级上册测试题 篇一
导语:是啊!亲情,像一壶茶,温暖每个人的心灵;亲情,像一把扇子,为每个人解除夏天的炎热。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有关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并由此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是()
A.西周B.商朝C.夏朝D.春秋
2.俗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时姜尚等待的一位贤明君主是()
A.黄帝 B.夏启 C.商汤 D.周文王
3.周武王联合其它部落打败商朝xx,是在()
A.阳城 B.殷 C.牧野 D.镐京
4.“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确立世袭制C.实行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
5.《墨子》一书中写道:“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这说明()
①社会等级界限森严②天子、将军和大夫等组成社会的统治阶层
③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处境十分悲惨④奴隶成为祭祀的供品和贵族殉葬品
A.①② 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史书《左传》中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表明在夏商西周时,国家的大事主要是()
A.祭祀与发展农业B.农业与打仗
C.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D.祭祀与打仗
7.下列阶层中,属于夏商西国家的统治阶层的有()
①天子②诸侯③卿大夫④士⑤平民⑥奴隶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⑥
8.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
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
9.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B.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C.奴隶消极殆工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0.孔子的一个学生司马耕,字子牛。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已经普遍。牛耕出现大约是在()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
11.战国时各国的改革变法中,影响最大的是()
A.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B.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C.邹忌在齐国的变法 D.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2、“变则兴,不变则亡”,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与“富国强兵”的目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是()
A.奖励耕战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D.建立县制
1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
A.秦国“连横”策略的实施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实行商鞅变法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4.商朝时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A.金文B.甲骨文C.隶书D.楷书
15.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
16.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大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17.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化水害为水利的跨世纪工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兴建的下列工程中,具有同样性质的一项是()
A.都江堰 B.长城C.大运河 D.赵州桥
18.七年级某班正在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最可能被用作正面论据的是()
A.大禹治水B.烽火戏诸侯C.卧薪尝胆D.立木为信
19.战国时期,形成了许多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宣传自己的主张,涌现出一批具有开创性的思想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都想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B.乱世出英雄
C.各国竞相变法,社会急剧变化
D.这些人出身卑贱,想借此出人头地
20.人们常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你知道我们习惯上用“燕赵之地”来借指我们今天的哪个省吗?()
A.山东省 B.山西省 C.河北省 D.河南省
二、非选择题:第21题8分,第22题7分,第23题15分,共30分。
21、列举题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相关,请列举五个这样的成语。
22、阅读材料
材料一:魏国首开变法之风。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行变法。李悝注重改革内政,选贤任能,鼓励农业生产,发展小农经济。魏国很快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在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实行变法。吴起重点打击旧贵族的势力,因此遭到他们的强烈反抗。楚悼王去世以后不久,贵族们就发动政变,吴起死难。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秦孝公去世以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谋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被捕,惨遭车裂而死。
――——摘自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①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②从材料二中商鞅的话语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讲给大家听听。
③由材料一得知,变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吴起和商鞅为此都付出了生命。因此有人说,商鞅变法失败了。对此,你如何看待?并说出理由。
④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说一说,一场改革或变法要想取得成功,需具备哪些条件?你认为商鞅变法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23.观察下图哲理漫画,回答问题:
(1)以上三幅图片分别反应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
(3)你最欣赏三幅图片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C2、D3、C4、C5、D6、D7、B8、A9、D10、C11、D12、A13、C14、B15、D16、B17、A18、D19、C20、C
二、非选择题
21、仁义之师、卧薪尝胆、朝秦暮楚、合纵连横、退避三舍
22、①在诸侯争霸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②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对国家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地方进行改革。而且,只要是对社会和生产力在有推动作用的政策和措施都要实行。
③商鞅虽然死了,但他的改革为秦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所以,他人死了,但规格是成功的,毕竟,在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成为七个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为以后消灭六国奠定了基础。
④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改革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23.(1)图一体现了道家思想;图二体现了法家思想;图三体现了儒家思想(2)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对人要团结友爱;不要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用和平方式,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保护环境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3)任意选择三家中的一家即可。比如:喜欢儒家思想,因为:儒家主张“仁”,可以使我们尊重别人,理解别人,体贴别人,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和谐发展。又比如:喜欢道家思想,因为: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和齐物论),可以化解压力,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2分)。还比如:喜欢法家思想,因为法家主张历史进步、法治和中央集权,可以使我们明确社会发展的趋势,积极向上,同时学会依法办事。
2.历史七年级上册测试题 篇二
关键词:广韵,反切,破读,虾
一、虾蟆
《童趣》 (P20) :忽有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而来, 盖一癞虾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虾”是“蝦”的简化字。【说文解字】 (2) :“蝦, 蝦蟆也。”蝦蟆也就是蛤蟆, 学名蟾蜍。《史记·龟策列传》:“月为刑而相佐, 而见食于蝦蟆。”描写的是蟾蜍吃月 (古人对月食的误解) 的景象。【广韵】麻韵167页 (3) :“蝦, 胡加切, 蝦蟆。”麻韵164页:“蟆, 莫霞切 (mɑ) , 蝦蟆。”【康熙字典】1090页:“蝦, 《唐韵》胡加切 (xiá) , 《集韵》《韵会》《正韵》何加切 (xiá) , 并音遐。”根据见系二等字语音演变成细音的规律, “蝦”反切的现代读音应为xiɑ, 但是现代汉语中“蛤蟆”一词和“蝦蟆”正是同一个词, 可知在表示“蟾蜍”这个词的时候, “蝦”的语音演变比较特殊, 延续旧音读为ha (匣母浊音清化为h, 声调转为阳平) 。
“蛤”字本义为蚌蛤。【说文解字注·虫部】670页, 即为蛤字, 释为“蜃属”。【康熙字典】1082页:“蛤, 《唐韵》《正韵》古沓切 (ɡé) , 《韵会》葛合切 (ɡé) , 并音鸽, 《玉篇》蚌蛤也。《礼记·月令》:‘雀入大水为蛤。’”“蛤”本义为蚌蛤。现在读ɡé音的词有蛤蜊 (ɡélì) 、蛤蚧 (ɡéjiè) 等。故, “蛤蟆”一词本作“蝦蟆”, 后来“蝦”字语音发生变化, 读为xiɑ?, 后来和“鰕”共同简化为“虾”, 用来表示鱼虾之“虾”。既然“蝦”字已不能正确表示hɑmɑ的语音, 就开始借用“蛤”字来记录语音, 就成了现在的“蛤蟆”。因此, 清人沈复《童趣》中的“虾蟆”应破读为hɑmɑ。【现代汉语词典】488页同。而教材未作注音, 恐易误导学生错读。
二、禁
《紫藤萝瀑布》 (P16) :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就要绽开似的。
【广韵】侵韵220页:“禁, 居吟切 (jin) , 力所加也, 胜 (读shenɡ) 也, 又居荫切。”沁韵441页:“禁, 居荫切 (jin) , 制也, 谨也, 止也。”可知“禁”表示承受之义时读阴平, 表示制止、禁止之义读去声。【现代汉语词典】656页、662页“禁”字同。教材中, “忍俊不禁”中的“禁”表示控制的意思, 故读去声。本册教材《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152页) “他情不自禁地把手掌挨近自己的眼睛”中的“禁”字同样读为去声。
三、晕
《春》 (P53) :一点点黄晕的光, 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说文解字注】304页:“晕, 光也。”【广韵】问韵396页:“晕, 王问切 (yùn) , 日月傍气。”广韵中的晕字只有去声这一个音。【康熙字典】497页:“晕, 《广韵》《集韵》《韵会》王问切, 《正韵》禹愠切 (yùn) , 并音运, 日傍气也。《史记·天官书》:“两军相当, 日晕。”看来不独广韵, 诸家韵书都只有去声一个音, 都是作“日傍气”解。【汉语大字典】1527页“晕”注有平去二声, 平声释义很简单:“昏迷, 失去知觉, 如:晕倒;晕厥。”并未举任何文献例证。看来, 义为晕倒、昏迷、眩晕等的平声读音是近代才产生的。【现代汉语词典】与【汉语大字典】同。因此, 《春》中“黄晕”之晕当读为去声。
四、澄
《济南的冬天》 (P57) :看吧, 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广韵】蒸韵198页:“澄, 清也, 直陵切 (chenɡ) 。”庚韵:“澄, 直庚切 (chenɡ) , 水清定。”【康熙字典】651页:“澄, 《集韵》持陵切 (chenɡ) , 音惩。谢灵运诗:“秋水共澄鲜。”又《集韵》唐亘切 (denɡ) , 音邓, 清浊分也。”【汉语大字典】1750页“澄”注有chenɡ、denɡ二音。【现代汉语词典】同。二者区别:音chenɡ时作形容词;音denɡ则表动词, 当“使澄清”讲。所以, “澄清”中的“澄”读作chenɡ。
五、荫
《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P126)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说文解字注】39页:“荫, 草阴也。”荫的本义是草阴。【广韵】沁韵441页:“荫, 於禁切 (yìn) 。”同一小韵中还有“廕”字, 释为“庇廕”。【康熙字典】1055页:“荫, 《唐韵》《集韵》《韵会》并於禁切, 音廕。《荀子·劝学篇》:“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又通廕, 《左传文公九年》:“本根无所庇廕。”又《集韵》於金切 (yin) , 音阴, 草木荫翳也, 班固《西都赋》:“茂树荫蔚。”由此可知, 简化字中的“荫”实际上是“蔭”和“廕”两个字共同的简化字, 读yin时, 表示阴凉、树荫之义;读yìn时, 表示保护, 荫庇之义。【现代汉语词典】同。故本文中应读去声。
六、稽
《皇帝的新装》 (P137) :这也真够滑稽, 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广韵】齐韵89页:“稽, 古奚切 (ji) , 考也, 同也, 当也, 留止也, 又山名, 亦姓。”荠韵269页:“稽, 康礼切 (qi上声) , 首至地也。”所以稽查、稽留、无稽之谈、滑稽等都读ji阴平;而稽首之稽读qi上声, 比如“再拜稽首”。【现代汉语词典】同。
七、予
《皇帝的新装》 (P138) :封他们为爵士, 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广韵】鱼韵68页:“予, 以诸切 (yú) , 我也。”语韵256页:“予, 余吕切 (yu) , 郭璞云予犹与也。”读平声义为“我”, 读上声义为“给与”。【康熙字典】85页“予”同, 【汉语大字典】52页“予”同, 【现代汉语词典】同。故文章中的授予一词应读上声。
参考文献
[1].余迺永, 《新校互注宋本广韵》[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3].丁声树,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M], 科学出版社, 1958
[4].郭锡良, 《汉字古音手册》[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5].张玉书等, 《康熙字典》[M], 中华书局, 1958
[6].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字典》[M], 湖北辞书出版社, 1986
[7].阮元, 《十三经注疏 (影印本缩印版) 》[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3.历史七年级上册测试题 篇三
[课标要求]
1.内容标准
(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教学活动建议
访问家庭和学校附近的老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参观博物馆、观看历史影视资料片,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对近代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
[典型例题]
例1在中国近代史上,踏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张謇
D.严复
解析:张謇是清末状元,他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一系列企业,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参考答案:C
例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实业救国”得到发展,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近代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的机会,进入“黄金时代”。
参考答案:A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他就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范旭东
2.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到日本人在中国创办的纱厂参观学习
B.用轮船运送货物
C.业务员给张謇发电报
D.组织职工观看电影《定军山》
3.毛泽东在谈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这主要是因为他创办了()
A.大生纱厂
B.南通博物苑
C.南通师范
D.福新面粉厂
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曾高呼:“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矣。”“今”指的是()
A.洋务运动后
B.辛亥革命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D.抗战胜利后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
D.海外华侨支持民族工业
6.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荣氏企业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企业之一。在创办之初,适逢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创立了庞大的家族企业。根据本单元知识,你认为荣氏企业创始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7.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民族工业没能得到很好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②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③内战④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8.1895年,一个法国记者来到中国,他在北京不可能做的事情是()
A.所到《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
B.见到许多举人联名上书要求变法
C.用电报向国内的报社发送新闻消息
D.买一本商务印书馆印制的《康熙字典》
9.1902年,实业家张謇在企业经营中不可能做到的是()
A.给在上海的商户打电话商讨业务
B.乘轮船旅行
C参观北洋舰队
D.订阅《申报》,了解世界大事
10.我们使用的许多工具书是由商务印书馆印制的,下面关于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创办于洋务运动中
B.它的总部在北京
C.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D.是由陈独秀创办的
11.1910年,一位河南人到上海出差,在他的日记里不可能记述的事情是()
A.见到许多外国商人
B.乘坐轮船游览黄浦江
C.到照相馆照相留念
D.见到许多中国人都剪掉了大辫子也赶时髦把辫子剪了
12.重大历史事件不仅影响政治、经济,也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习俗。下列现象中哪些不是由辛亥革命引起的()
A.人们业余生活中看电影娱乐
B.男子觉得留辫子不再是时尚
C.中山装成为时装和革命的代名词
D.女子缠足被看作是保守的象征
二、非选择题
13.认真观察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请回答:
(1)这些企业的创办者分别是谁?
(2)这些企业都属于_______。
A.重工业
B.军事工业
C.轻工业
D.民族工业
(3)从这些企业的特征来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具备什么样的行业特征?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以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材料二张謇是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中状元。为了实现“救贫”、“塞漏”的抱负,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1899年他创办了大生纱厂。(1)哪个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2)针对列强在中国开办工厂,张謇提出了什么口号?他的目标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15.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他一生创办了许多实业,因此他一生的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请你收集资料,围绕张謇创办近代民族工业这一中心,为他撰写一段传记。要求:内容详实,符合史实,语言精练,不超过200字。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课标要求]
1.内容标准。
(1)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2)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3)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4)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主要成就。
2.教学活动建议。
(1)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参观著名科技文化代表人物的纪念馆或故居。
(2)举行小型读书报告会,谈谈阅读鲁迅等著名文学家作品的体会。
[典型例题]
例1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在京师大学堂接受高等教育
B.参加科举考试
C.通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了解世界
D.阅读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对进化论思想充满兴趣
解析:京师大学堂建于1898年的戊戌变法时期,《海国图志》在
鸦片战争之后就已经写成,严复译著的《天演论》出现在戊戌变法前,所以1906年在京师大学堂接受高等教育、通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了解世界、阅读严复的译著《天演论》都有可能。但是在1905年清政府就已经废除科举制了,因此,参加科举考试是不可能的。
参考答案:B
例2抗日战争期间,借助一个寓言故事表达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的画作和作者是()
A.《愚公移山》、徐悲鸿
B.《奔马图》、徐悲鸿
C.《黄河大合唱》、冼星海
D.《开路先锋》、聂耳
解析:在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创作《愚公移山》,表达了中华民族会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来抗击日本的侵略。
参考答案:A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1905年,在《申报》上可能登载的新闻有()
①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②京张铁路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③废除科举制度④皇帝下诏退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近代中国人可以乘火车从北京直达张家口最早是在()
A.1876年
B.1881年
C.1905年D.1909年
3.郭强为《开心辞典》栏目提供了一个涉及近代科学技术的题目:它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胜利,它于1909年完工,它令外国人折服。它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淞沪铁路
D.京张铁路
4.右图人物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致使我们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包括()
①他设计和主持施工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②探索出制碱新工艺③撰写《制碱》一书④向世界公布制碱奥秘,打破帝国主义制碱垄断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与这一成就有关的科学家是()
A.茅以异
B.李四光
C.詹天佑
D.侯德榜
6.鸦片战争使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被迫终止,许多中国人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清醒,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其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并为之著书立说的著名思想家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张之洞
D.孙中山
7.魏源受林则徐嘱托,据《四洲志》译稿及中外文献资料,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整理成书,此书系统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和科技知识,倡导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你认为这里评价的著作是()
A.《狂人日记》
B.《孔乙己》
C.《海国图志》
D.《制碱》
8.它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开始被翻译,1898年完成,是中国近代较早的一本直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理论的书,但它不是简单地转述原著,而是创造性地吸取精华,打击封建势力,宣传变法维新。这本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制碱》
C.《天演论》
D.《变法通义》
9.决定创办右图所示大学堂的是()
A.李鸿章
B.光绪帝
C.慈禧太后
D.张之洞
10.科举制度是我国对世界选拔人才方式倒出的重大贡献,它经历了一个盛衰演变的过程。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揭开了科举的先河
B.唐太宗、武则天为完善科举制做出了贡献
C.宋代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
D.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11.在新文化运动中,它借“狂人”之口,大胆地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础,它是周树人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它是()
A.《孔乙己》
B.《狂人日记》
C.《阿O正传》
D.《祝福》
12.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革命和中国文化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们的共同点是()
A.都由无产阶级领导
B.都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C.都把反封建作为自己的使命
D.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13.下列关于《义勇军进行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在民族危难之际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B.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C.象征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
D.它创作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激励许多青年走上抗日战场
14.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民族灾难,中华民族没有屈服,而是团结御辱,民族精神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体现,下列文艺作品中,不能体现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是()
A.《狂人日记》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屈原》
15.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所著的批判国民党黑暗统治的作品是()
A.《狂人日记》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大合唱》
D.《屈原》
16.下列作品中,歌颂主题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小二黑结婚》
B.《黄河大合唱》
C.《李有才板话》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非选择题
17.梳理线索是我们学习和巩固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请阅读下面材料,给材料命一个恰当的标题,并梳理出材料线索。
随着历史的发展,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第一批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作为“新政”,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1903年,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
18.比较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如果让你比较魏源与严复这两位近代思想家,你会采用什么方式、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19.本单元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你最敬佩哪一位,请说说你敬佩他的理由。
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
1.C 2.D 3.A 4.B 5.B 6.D 7.C 8.D 9.C
10.C
11.D12.A
13.(1)分别是张謇、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范旭东。(2)C D(3)主要集中于轻工业。
14.(1)《马关条约》。(2)“实业救国”。不能实现。因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严重阻挠下不能独立发展,这决定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行不通。
15.略。
第七单元单元测试
1.A 2.D 3.D 4.D 5.D 6.B 7.C 8.C 9.B 10.C 11.B 12.C 13.D 14.A 15.D 16.B
17.标题提示:围绕近代教育改革命题即可。线索:(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2)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建立,教育改革迈出重要一步。(3)1903年,新式教育体制诞生。(4)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
18.用表格法从两人的生活时代、主要著作、思想主张等方面进行比较。
4.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篇四
1.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早知道人工取火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C.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3.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
4.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使用骨针缝衣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②④
5.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国人善于想象B.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D.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6.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A.炎帝B.黄帝C.舜D.禹
7.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A.21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8.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A.黄帝时B.夏朝时C.商末周初D.春秋战国
9.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0.《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是对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的描述()。
A.尧舜时禅让制B.夏朝的世袭制C.西周的分封制D.商朝的盘庚迁都
1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铲除商的残余势力B.保卫镐京
C.发展社会经济D.巩固统治
12.《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B.齐桓公称霸C.勾践称霸D.楚庄王称霸
13.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A.齐、楚、燕B.韩、赵、魏C.赵、魏、秦D.燕、韩、赵
14.商鞅变法实行后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获得爵位,最好的办法是()。
A.多生产粮食布帛B.去经商发财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C.去当兵在战场上杀敌立功D.大力开垦荒地而得到政府的奖赏
1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6.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实行“连坐法”D.推行县制
17.今天汉字的渊源是()。
A、甲骨文B.金文C.大篆D.小篆
18.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BCD
19.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的急剧变革D.士人的解放
20.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21.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或来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A.韩非B.孔子C.孟子D.老子
22.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
A.治理黄河B.兴修灵渠C.大禹治水D.都江堰
23.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
24.某一法令于公元前15年2月1日颁布并开始执行,到公元30年1月31日废止,这一制度一共实施了多少年?()
A、43年B.44年C.45年D.46年
25.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④铁器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
二、连线搭配(每个一分,共10分)
26、儒家无为而治27.问鼎中原春秋首霸
法家兼爱非攻卧薪尝胆晋楚争霸
道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尊王攘夷春秋战国
墨家用“刑罚”统治百家争鸣孔子
兵家以礼治国因材施教吴越争霸
三、材料阅读
28、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2分)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4分)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4分)
29.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1)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2分)
(2)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2分)
(3)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2分)
(4)除了治水,大禹还有哪些重要事迹。(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10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请回答:(10分)
(1)桓公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2分)
(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6分)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12分)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
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1分)他在材料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他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1分)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分)
(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
3答案CDAADDBCBCDBB
题号14***0212223242
5答案CDDAACDADABC
二、连线搭配(每个一分,共10分)
26.儒家无为而治27.问鼎中原春秋首霸
法家兼爱非攻卧薪尝胆晋楚争霸
道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尊王攘夷春秋战国
墨家用“刑罚”统治百家争鸣孔子
兵家以礼治国因材施教吴越争霸
三、材料阅读
28.(1)群居生活。(2分)
(2)北京人已知道用火,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4分)
(3)从使用自然到人工取火。山顶洞人。(4分)
29.(1)大禹(2分)
(2)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2分)
(3)三过家门而不入。(2分)
(4)大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在涂山接受其它部落的朝贡,划九州,筑九鼎。(2分)
30.(1)齐国。(2分)
(2)任用管仲为相。(2分)发展经济,改革内政。(2分)提出“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2分)
(3)葵丘会盟。(2分)
31.(1)商鞅。(1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主张变法)。(1分)
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1分)
(2)秦孝公;(1分)
措施: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5分)
5.七年级上册历史半期考试题 篇五
1、你喜欢恐龙吗?底,一条题为“元谋人故乡发现大量恐龙化石群”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你知道元谋人的故乡在( )
A、四川省 B、陕西省 C、周口店 D、云南省
2、小明参观某个原始居民博物馆后带回一张照片,如右图,小明去的地方是( )
3、“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为了治理洪水泛滥日,夜操劳思考,在外过了十三年,路过家门口都不敢进去;这是指的( )
A、尧 B、舜 C、禹 D、汤
4、商朝在历史上称殷商或“殷”,原因是( )
A、商朝建都于殷 B、名叫殷的商王规定的 C、盘庚迁都于殷 D、殷字吉利
5、西周众多诸侯是通过( )制产生的。
A、奴隶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6、“烽火戏诸侯” 演绎的周朝( )皇帝的事迹。
A、周幽王 B、周厉王 C、周文王 D、周武王
7、蒲松龄自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下联主要讲述的历史事件是( )
A、齐国争霸 B、晋国争霸 C、越国争霸 D、楚国争霸
8、助齐桓公成就首霸的功臣是( )
A、孙武 B、管仲 C、鲍叔牙 D、伍子胥
9、西周灭亡的时间是( )
A、公元前771年 B、公元前1046年C、公元771年 D、公元1046年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
A、周朝 B、夏朝 C、商朝 D、秦朝
1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这说明他们( )
A、使用旧石器 B、采集和渔猎 C、吃上了熟食 D、制作陶器
12、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因为( )
A、这里发现了我国最早原始人类化石 B、这里发现了人类最早使用的石器
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在这里居住过 D、这里位于我国的首都北京
13、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标志是( )
A、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耕牛的推广 B、纷纷进行变法
C、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 D、江南地区逐渐开发
14、商鞅变法中能体现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工 D、推行县制
15、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主持修这一工程的诸侯国是( )
A、楚国 B、郑国 C、蜀国 D、秦国
1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7、秦朝建立的时间( )
A、公元前2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221 D、公元230
18、下列属于秦始皇在经济和文化制度上的措施是( )
A、统一货币和文字 B、实行县制 C、统一车轨 D、称皇帝
19、统一文字后把( )作为全国通用文字,后来为了便于书写,( )又开始流行起来。
A、小篆、行书 B、小篆、隶书 C、楷书、隶书 D、隶书、小篆
20、秦始皇在文化领域的暴政是( )。
A、焚书坑儒 B、焚书 C、坑儒 D、增派赋税
2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大泽乡起义 B、项刘起义 C、烽火戏诸侯 D、吴越争霸
22、司马迁说:“陈胜虽死,其所置谴候王将相竟相亡秦,由涉首事也”后来直接亡秦的历史人物是( )
A、吴广 B、项羽 C、刘邦 D、赵高
23、秦汉时期某位历史人物认为“万物统一于上天,国家要统一于皇帝”这个人有可能是( )
A、李斯 B、董仲舒 C、陈胜 D、主父偃
24、张骞通西域后,从中原传入西域的是( )
丝织技术 铸铁技 术制瓷技术 ④ 凿井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5、下右图印章的说明了( )
二、列举题(请把答案工整地书写在规定的答题框内)(20分)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和图二分别是什么远古居民的头部复原图?生活在距今约多少万年前?(3分)
2、材料反映的什么时期的什么事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6.历史七年级上册测试题 篇六
1C 2C 3D 4A 5B 6B 7C 8C 9C 10B 11C
12C 13A 14C 15B 16A
二、非选择题
17(1)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5分)
(2)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齐桓公(4分)
(3)晋,韩赵魏(可颠倒)(4分)
18(1)道家,庄子 (2)法家,韩非子
(3)儒家,孔子 (4)墨家,墨子(各1分)
19(1)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公元前356年(4分)
(2)贵族反对,因为变法废除了贵族特权;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因为变法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权;平民拥护,因为变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6分)
7.历史七年级上册测试题 篇七
圆明园是清代的御苑, 其基址为明代皇帝亲戚的故园遗址。1709年, 即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修整旧园, 后又赐予皇四子胤禛 (yìn zhēn) (即雍正) , 并题名为“圆明园”。1725年, 雍正即位第三年, 扩建圆明园, 增建殿堂和楼阁, 作为听政之所。乾隆即位后, 六次巡游江南, 喜江南湖山之美, 将所见的名园胜景绘制成图, 仿置园中。
嘉庆、道光、咸丰三个朝代, 圆明园愈发辉煌。整个园区占地5200亩, 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相当于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前后经历150多年, 先后建成“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个主要部分。因“圆明园”建置最早, 规模最大, 又是外朝内寝区, 所以习惯上将三园统称为“圆明园”。
圆明园造景的意境多取自神话中的仙宫幻境, 或仿历代著名山水画中的深山幽谷, 或采用江南绮丽多姿的名园胜景, 还兼取了国外古典宫廷建筑的特点, 成为当世罕见的园林建筑集大成者。
这座大型行宫御苑是封建帝王的宫苑, 皇帝和他的后妃们在园中过着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园外兵营林立, 没有皇帝的特别赏赐, 就是那些封疆大吏也不得擅自入户游玩。1897年, 李鸿章自西欧回国, 前往颐和园朝见慈禧, 受到慈禧的赏赐。他在宴饮、听戏之后, 私带幕僚数人游览圆明园废址。虽然当时的圆明园已被英法联军焚毁成为废墟, 但仍然是皇家禁苑, 像李鸿章这样的宠臣, 也因私闯禁苑受到罚俸处分。
8.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测试题 篇八
一、填空题
1.若x=-1是方程+x=m的解,则2m
-2 008
+2 008=.
2.甲步行从A地到B地需a小时,乙步行从B地到A地需b小时,甲、乙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那么他俩在途中相遇,所需时间为.
3.某市初一数学竞赛共有20道题,答对一题5分,不答或答错一题不仅不给分,还要扣去3分,要想得到84分,必须答对的题数是.
4.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0千米/时,水流速度为4千米/时,从甲码头顺流航行到乙码头,再返回甲码头,共用5小时.若设甲、乙两码头的距离为x千米,则可列方程是.
5.若(x-y+2)2+|2x+y-11|=0,则x=,y=.
6.若a∶b∶c=2∶3∶4,且a+b+c=18,则a=,b=,c=.
7.若2x3m-2n-2yn-m+11=0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8.已知x=1-t,y=2-3t,用x的代数式表示y是.
9.已知甲、乙两人的年收入之比为3∶2,年支出之比为7∶4,年终时两人各余4 000元.若甲的年收入为x元,年支出为y元,则可列出的方程组是.
10.我们知道,|x|<4的解集是-4<x<4,那么|2x+1|<5的解集是.
11.不等式5(x-2)+8<6(x-1)+7的最小正整数解是方程2x-ax=4的解,则a=.
12.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x>3,
x 二、选择题 13.若(m-2)x|2m-3|=6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是(). A.任何数B.1C.2D.1或2 14.关于x的方程ax+3=4x+1的解为正整数,则正整数a的值是(). A.2B.3C.1或2D.2或3 15.某商店有两件进价不同的衣服都卖64元,其中一件赢利60%,另一件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A.不赔不赚 B.赚了8元 C.赔了8元D.赚了32元 16.若方程组2x-y=8p, 4x+7y=7p的解是方程3x-7y=35的解,则p=(). A.0B.1 C.2D.3 17.若不等式组x+8<4x-1, x>m的解集为x>3,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3B.m=3C.m<3 D.m≤3 18.若不等式组1 x>m有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2B.m≥2C.m<1 D.1≤m<2 三、解答题 19.若不等式11x+5(m-2x)<3(x-2)+m与不等式6(x+1)>+3的解集相同,求m的值. 20.已知不等式组 +>0, ① 2(x+1)+7(x-5)<-15, ②化简|x-4|-|5-2x|. 21.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y=kx+b的解有x=3, y=4和x=-1, y=2.(1)求k、b的值.(2)当x=2时,求y的值.(3)x取什么值时,y=3? 22.一个车间在计划时间内加工一批零件,若每天生产40个,则少20个而不能完成任务,若每天生产50个,则可提前1天完成任务且超额10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计划几天完成? 23.某商场以每件a元购进一批服装,如果规定以b元卖出,平均每天卖出15件,30天共获利22 500元.为了尽快回收资金,商场决定将每件降价20%卖出,结果平均每天比降价前多卖出10件,这样30天仍可获利润22 500元,试求a、b的值. 24.某校初三同学考试结束后要去旅游,需要租用客车.若租40座客车若干辆正好坐满;若租50座的客车则可以少租一辆,且保证在前几辆坐满的情况下,最后一辆车还剩下不到20个空座.已知40座客车的租金是每辆150元,50座客车的租金是每辆170元.只选租其中一种车,问租哪种车省钱. 25.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360千克,乙种原料290千克,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50件.已知生产一件A产品,需要甲种原料9千克,乙种原料3千克,可获利润700元;生产一件B产品,需要甲种原料4千克,乙种原料10千克,可获利润1 200元. (1)按要求安排A、B两种产品的生产件数,有哪几种方案,请你设计出来. (2)设生产A、B两种产品获总利润为y元,其中一种的生产件数为x,试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说明(1)中哪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B C B A D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D A D B B D A 二、填空: 1、孙权 2、黄河 3、洛阳 4、郦道元、水经注 5、王羲之 6、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7、佛教、龙门石窟、云冈石窟 三、1、填三国建国表 国家 建立者 都城 建立国家的时间 魏 曹丕 刘备 成都 吴 孙权 建业 2、填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与艺术 姓名 领域 成就(或代表作) 王羲之 兰亭序 数学 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郦道元 齐民要术 顾恺之 《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四、材料阅读 1、(1)、孝文帝 (2)、改鲜卑为汉姓。自已改为姓元。 (3)、要求南迁的鲜卑人一律改穿汉服,学习汉语,提倡与汉人通婚。 (4)、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习惯上逐渐与汉族趋同,同时也使中原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2、(1)、开发不够,生产力水平低,但江南物产丰富,人民生活有保障却不富有。 (2)、江南已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江南成为繁荣富庶之地。 (3)、原因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人手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 五、问答题: 1、答:主要有迁都洛阳,便于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族通婚。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2.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妇女普遍受到尊敬,是因为() A.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B.妇女的地位高 C.妇女的人数多 D.妇女是统治者 3.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等级制 D.禅让制 4.西周的都城在镐京,镐京是今天的() A.北京 B.西安 C.南京 D.洛阳 5.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 B.勾践 C.楚庄王 D.夫差 6.“卧薪尝胆”出自于() A.西周 B.东周 C.战国 D.春秋 7、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教育的贡献不包括() A.整理《论语》一书 B.开办私学 C、主张‘‘有教无类” D.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教学经验 8.老子的思想记录在() A.《春秋》一书里 B.《道德经》一书里 C.《论语》一书里 D.《中庸》一书里 9.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大统一是在() A.夏商周时期 B.西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秦汉时期 10.陈胜吴广起义,其建立的政权是() A.大西政权 B.大顺政权 C.张楚政权 D.两汉政权 11.秦统一后,秦始皇规定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A.小篆 B.大篆 C.楷书 D.甲骨文 12.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儒术是指()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 13.西汉时期,曾两次出使西域的是() A.班超 B.卫青 C.霍去病 D.张骞 14.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交通和经商的桥梁,其起点是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天水 15.丝绸之路通道了大秦,大秦是古罗马,罗马是今天()A.英国的首都 B.法国的首都 C.意大利的首都 D.德国的首都 16.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西汉前期发明的是()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17.被人们誉为“神医”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陶弘景 18.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是在() A.两汉前期 B.西汉末年 C.东汉中期 D.东汉末年 19.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哪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A.儒、佛、法 B.儒、佛、道 C.佛、道、法 D.儒、道、墨 2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汉书》 B.《三国志》 C.《史记》 D.《后汉书》 21.关于官渡之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战发生在200年 B.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C.曹操打败了袁绍 D.战后曹操统一了全国 22.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三国中,位于西部的是()A.魏 B.吴 C.蜀 D.东晋 23.对诸葛亮治理蜀国,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他加强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B.他加强改善同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 C.他加强改善同华北少数民族的关系 D.他加强改善同东南少数民族的关系 24.秦汉时期,我国经济的重心在() A.南方 B.东北 C.北方 D.东南 25.西汉时,全国绝大部人口分布在()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海河流域 D.太湖流域 26.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统治,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 A.长安 B、北京 C.开封 D.洛阳 27.祖冲之把圆周率的值计算到小数点后() A.第七位 B.第八位 C.第九位 D.第十位 28.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顾凯文 B.王羲之 C.祖冲之 D.郦 道元 29.龙门石窟座落在() A.山两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四川成都 30.石窟艺术是随着哪种宗教的传播发展起来的() A.道教 B.天主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答题卡: 二、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31.距今约1.8万年,生活在北京房山周口店的居民是____________。32.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33.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位,开始了“____________”的历史,从此,_______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34.在合纵连横的斗争中,东部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时而追随秦,时而追随楚,从此就有了“____________”这个成语。35.秦统一六国是在____________年。 36.继陈胜,吴广后,继续领导秦末农民战争的是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37.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秦朝修筑了西起____________,东至辽东的长城。 38.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了_________,从此,新疆正式归在中央的统治之下。 39.为了纪念蔡伦,将他改进的纸称为“____________”。40.在世界上率先提出“勾三,股四,弦五”的著作是《____________》。 41.《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42.采取“汉化措施”的北魏皇帝是____________。 43.《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著名农学家____________的著作。 三、列举题:(共8分)。 44.东汉到西晋时期内迁的“五胡”。 45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过黄河流域的三个少数民族政权。 四、材料阅读(共8分)。 46、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①该材料的大意是什么?(6分) ②该材料反映的是秦统一前,还是统一后各国的情况?(2分) 五、问答题(共14分)。 47、公元前230一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东方六国,完成了统一。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 义?(4分) ( )1. —_____________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About ten miles. A. How far B. How long C. How soon D. How many ( )2. It_____________me 30 minutes to walk there. A. costs B. spends C. takes D. pays ( )3. —_____________do you think of the village? —Its beautiful. A. How B. What C. When D. Why ( )4. Can you_____________it in English? A. talk B. say C. speak D. hear ( )5._____________isnt easy to cross the river on a ropeway, but the boy isnt afraid. A. This B. That C. It D. He ( )6._____________knows anything about him because he never tells us about himself. A. Nobody; nothing B. Nobody; something C. Nobody; anything D. Anybody; nothing ( )7. —You mustnt swim here. Look at the sign. It_____________“No swimming”. —Oh, I_____________notice it. Thanks for telling me. A. says; dont B. writes; dont C. says; didnt D. writes; didnt ( )8. What a_____________boy! Cant you do everything_____________? A. careful; carefully B. careful; carelessly C. careless; carefully D. careless; carelessly ( )9. —Why are you carrying an umbrella? Its not going to rain. —To_____________myself from the sun. A. stop B. save C. protect D. prepare ( )10. The superman can burn things with his eyes._____________special his eyes are! A. What B. How C. What a D. How a ( )11. I like dogs because theyre_____________cute. A. a kind of B. kind of C. little D. much ( )12. What_____________does he like? A. other B. else C. the other D. another ( )13. My parents buy many_____________for me. A. breakfast B. fruit C. toys D. flower ( )14. You look so_____________in this shirt with glasses. A. warm B. cool C. hot D. cold ( )15. Its_____________outside. Please take off your coat. A. hot B. cold C. rainy D. windy 二、完形填空。 Dear Molly, I get your story from my pen friend. I know your parents are very strict with you and love you very much. So you have 1 family rules in your house. Its really boring, isnt it? But in my house I dont have too many rules. I can go out 2 school nights, but I need 3 home by ten oclock, or my parents wont let me in. I like 4 . Its really noisy when I play 5 , but my mother doesnt mind it. She thinks it can make me relax after I study for a long time. I have a computer in my room. I can do my homework on my computer. I like 6 computer games, and I often play them after I finish my homework. “Homework comes first. No pains, no gains.” Mom always says to me. I can sleep very late on weekends and I enjoy 7 books in bed 8 weekend mornings. 9 Saturday afternoon, I usually clean my bedroom and wash my clothes. My mother cleans the other rooms, but I often help her with the housework. On Sunday afternoon, I go to the music club and play the drums 10 my friends. I think its fun. Do you think so? Yours, Lily ( )1. A. too much B. too many C. much too D. many too ( )2. A. at B. in C. on D. from ( )3. A. get B. to get C. getting D. gets ( )4. A. playing the drums B. play piano C. playing piano D. play the piano ( )5. A. it B. they C. them D. its ( )6. A. play B. playing C. plays D. to playing ( )7. A. read B. reading C. to reading D. reads ( )8. A. at B. in C. on D. out ( )9. A. On B. At C. In D. Over ( )10. A. and B. with C. to D. or 三、阅读理解。 A ( )1. Nick has a vacation for 2 days. He can go . A. hiking in the mountain B. boating in the reservior C. swimming in the lake D. fishing in the park ( )2. Mr. and Mrs. King want to stay in Jiming Mountain with their seven-year-old son and eleven-year-old daughter. They need to pay for the trip. A. $130 B. $75 C. $150 D. $200 ( )3. Lily likes the animals which can only be seen at nigh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her best choice? A. Trip 1. B. Trip 2. C. Trip 3. D. Trip 4. ( )4. Youd better take for the sightseeing in Trip 2. A. a sun hat B. a digital camera C. warm clothes D. strong shoes ( )5. You should call if you want to enjoy the sunshine in one of the trip. A. 3497432 B. 3497243 C. 3597543 D. 3598432 B Mr. Jackson is having a meeting. He looks at the clock on the wall. It is 7:45. “The last bus left fifteen minutes ago,” he thinks, “Ill have to stay in a hotel tonight.” Mr. Jackson always drives home after work. He lives outside the city.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his car, so today he has to take a bus to his office. The meeting is over. When he goes out of the warm office, it begins to snow. He wants to have some warm food and soup first. Most restaurants are full of people and he has to go into a small one. The waiter gives him a menu (菜单). “Some hot soup, please,” says Mr. Jackson. Later, the waiter brings the soup to him. When Mr. Jackson is drinking, he finds something in it. “Come here, boy,” he says, “Look, there is a hair in my soup!” The waiter says, “its usually a fly (苍蝇) in the soup, I remember.” ( )6. Mr. Jackson usually goes home . A. by bus B. by car C. by bike D. on foot ( )7. , so Mr. Jackson has to stay in the office. A. There is no bus B. There is a meeting C.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his car D. It is very cold outside ( )8. The last bus leaves at . A. 7:30 B. 7:45 C. 7:55 D. 8:05 ( )9. Mr. Jackson wants to have some hot soup first because . A. the restaurant is very warm B. he is hungry C. there are few people in the restaurant D. he feels cold after he leaves his office ( )10. The waiters words mean that . A. the soup in the restaurant is nice B. the hair is Mr. Jacksons C. there are usually flies in the soup D. he has to say sorry to Mr. Jackson C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poor fisherman in a village near the sea. He always dreamed of having a lot of money. One day, he heard that a big ship with a lot of gold sunk in the nearby water. Because of this, for a long time he often went to the sea and hoped to find the gold. One day, he was sitting on his boat daydreaming. He suddenly felt something heavy pulling (拉) on his fishing rod (钓竿). He thought that good luck had come to him, and he pulled hard at it. “Wow! A big, gold chain (金链子)!” He said happily when he saw the thing. He then began to pull at the gold chain to try to get it all into the boat, but there seemed to be no end to it. When he got the more gold chain, the more water came into his boat. But, the fisherman did not know it. He began to dream of a big house, a big piece of land, buying horses and cows... He kept pulling in the chain though the boat kept sinking. At last, the boat went under the sea and the fisherman died (死). ( )11.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sunk” mean in this passage? A. 沉没 B. 闪耀 C. 停靠 D. 陈列 ( )12. The poor fisherman often dreamed of having . A. a beautiful wife B. a big house C. a big piece of land D. a lot of money ( )13. What did the fisherman want to get from the sea one day? A. Some big fish. B. A big gold chain. C. A pair of shoes. D. A big ring. ( )14. What happened to the fisherman in the end? A. He lost his life. B. He had a lot money. C. He had a beautiful wife. D. He had a big house. ( )1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A. Everyone should make a wish to get a gold chain. B. Everyone will have good luck in the sea. C. Everyone should have his daydream. D. We shouldnt take too much. 四、阅读理解填词。 Today is Sunday. Its sunny. Dale and Tom d 1 go to school. They want t 2 go to the zoo, b 3 there is an elephant in the zoo. They t 4 a bus to the zoo. After a 5 hour, they get to the zoo. They see the elephant. Shes very beautiful. H 6 name is Lingling. She comes f 7 Africa. Shes only five years old. Shes very quiet. Children like her very much. They want to play w 8 her, b 9 Lingling is very shy. People in the zoo tell them to k 10 quiet. 1. d 2. t 3. b 4. t 5. a 6. H 7. f 8. w 9. b 10. k 五、书面表达。 假如Bob是你的朋友,他是一名学生,他的父母在同一家服装厂上班。根据下面表格中的内容用英语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一家人上学及上班的情况。 要求:1. 必须包括表格内所有信息; 2. 60词左右,可适当发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 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二) 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 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的方法。 3.用比例尺量算距离, 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4.能够使用目的 (如旅游) 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举例说明1~2种现代高科技地图 (例如, 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 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设计问题小组讨论, 把答案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为小组汇报展示过程。 第一课时:整合这部分教材内容, 打乱前后顺序, 提出问题: 1.教材22页图1.31和图1.32有什么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量算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 你能说出你的办法吗? 3.请完成22页活动1题。 4.利用17页图1.24说出温哥华在渥太华的什么方向?16页图1.22说出台东在高雄的什么方向?你能总结在地图上怎样辨别方向吗? 5.18 页图 1.25 说的是一些常用图例, 你能记住它们并解释什么是图例吗? 6.除了刚刚我们利用的这些地图, 你还知道有哪些类型的地图?你知道它们的不同用途吗?你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吗?你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7.现代高科技地图你了解吗?有哪些?知道它们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吗?结合实例说出一两种它的应用。 8.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请完成 18 页的活动题。 9.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给其他组的学生出几道题。满分20 分。 这里的第1~5题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判读经纬度, 量算距离;第6题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提出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 查找所需要地理信息, 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第7题则解决的是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会列举电子地图, 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第8题是利用教材中的活动对整课内容加以总结和复习;第9题则是让学生在出题的过程中完成复习考查的目的。这部分内容在小学时有接触, 学生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把这部分内容学会。 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 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帮忙的人, 学生在研究、合作交流中体会着成功的快乐。把问题放手给学生,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让我们共同做一个快乐的“牧者”。 参考文献 【历史七年级上册测试题】推荐阅读: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06-17 七年级上册期中政治、历史试卷(含答案)08-1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10-15 七年级历史半期考试题09-28 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第9课06-27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的教学反思07-11 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题07-2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测试题10-05 八年级历史上册1-3单元测试11-019.历史七年级上册测试题 篇九
10.历史七年级上册测试题 篇十
11.历史七年级上册测试题 篇十一
12.历史七年级上册测试题 篇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