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2024-07-21

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精选8篇)

1.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篇一

我国煤化工战略规划缺失致产业乱象丛生

鉴于当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布局混乱现象,一些煤化工行业的专家认为,国家应遵循明确的能源安全战略思路,着眼于解决未来石油替代问题,尽快出台我国煤化工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科学调整煤化工产业布局,以逐步构建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源替代体系。从战略安全高度构建石油替代体系

中科合成油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永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在未来百年摆脱不了化工原料,但要转到以碳为基础的转化上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量依赖石油来转化。因此,我国要把有限的煤炭资源,作为未来保障化工行业发展的原料。对中国来说,这个进程要比其他国家先到10年。从“十二五”开始,我们要考虑这个过渡进程,建立起科学的能源替代体系,逐步把煤炭用于油品和化工产品转化。目前,中国多煤少油的资源特征,促使我国煤化工技术水平已走在世界前列。未来,通过技术领域的联合开发,我国企业可以到澳洲、加拿大等国家获取更多煤炭资源。

李永旺不认同当前国内三四线城市也在改烧天然气的做法。他说,将来必须拿煤制天然气时,将是中国当前能源政策引起的灾难性后果。当前,我国天然气资源能保证几个大城市的供应是可行的,但如果搞“全民用气”则不现实。一是天然气与煤气不能用统一的管线,二是把煤做成天然气要多消耗30%的能源。假如全国1/3的燃气改烧天然气,这相当于又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有可能引发未来的“气荒”。

战略规划缺失致产业乱象丛生

一些业内专家向记者反映,我国在煤化工发展方面缺乏明确的战略规划,这是导致当前煤化工产业乱象的根本症结所在。

李永旺说,煤化工行业首要问题是国家宏观战略思路问题,国家要抓大的规划布局及政策制定,限制总量,把住门槛,剩下的由市场和企业去完成。而目前的问题是,中央很难平衡各个省的利益,每个资源富存省区都在搞自己的煤化工规划,很多项目都是地方和企业“闭着眼上的”,缺乏整体上的战略布局。当前国内能做大型煤化工的省区是山西、内蒙古、陕西和新疆,其中重点在新疆,而陕西、内蒙古煤炭应主要用于保障内地电煤供应。鲁南化肥厂党委书记王天峰直言,当前煤化工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不协调。以醋酐为例,由于国家产业布局引导力差,各地一哄而上,最后只能自相拼杀,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王天峰说,要改变当前煤化工乱象,不适于搞煤化工的地方,政府不要硬性要求煤炭资源转化。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增加地方G D P,顾虑政绩考核,对此国家要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和调控。国家须尽快出台扶持煤化工向高端发展的政策,以科技研发与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彻底打开煤化工市场。如,针对目前产学研对接不畅通问题,要鼓励探索形成风险投资机制等。

2.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篇二

为此, 国家通过制定“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增加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投入, 定制合理的法律法规, 加强对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发展进行规划, 促进我国化工行业快速、安全、健康的发展。

1 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

(1) 化工工业安全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方针积极贯彻国家“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 发展化工行业, 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 只有安全生产, 才能够避免人们的生命和国家财产遭受威胁, 才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危险化工企业的结构进行规划, 通过分析各个生产、运输、销售环节, 从根本上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同时加强各个部门的监督及管理、治理, 努力减少事故的发生。

(3) 坚持“合理规划, 合理布局”的原则结合化工园及化工集中区的配套工程, 综合考虑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 对化工企业进行统筹规划, 为化工企业选择合理的位置。

(4) 坚持以“资源共享, 划分区域”的基本原则通过分析各个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 生产分布以及资源与环境, 明确化工园区及化工集中区, 结合化工企业的实际布局, 对化工企业给予应急的救援措施, 对于重大的事故遵循统一指挥、资源共享的原则, 使单位自救与社会自救互相结合, 从而减少因事故而造成的损失。

(5) 坚持“依法管理, 控制数量”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对各个行政区域的化工企业进行合理布局, 依法规范化工企业的数量和生产规模, 促进化工企业的安全、健康发展。

2 化工行的安全发展规划内容

根据化工行业安全发展的基本原则, 指导方针, 对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现状进行改善, 编制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的内容。

(1) 对化工行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布局, 统筹规划, 科学管理, 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规模, 明确危险源的位置, 采取有效的措施, 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首先, 通过分析化工行业及化学危险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 采取合理措施, 减少事故的发生。其次, 通过分析化工和化学危险品的危险源, 增加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再次, 根据化工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结合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原有的安全管理条例以及安全生产标准规范进行修改或修订, 提高安全管理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此外, 通过对化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实例进行分析, 对管理的缺陷, 人才匮乏以及环境布局的缺陷进行说明。

(2)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是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 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

(3) 安全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这是化工行业的核心,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通过对化工园区及化工集中区进行统筹规划, 进行合理的布局, 明确化工产品的生产区域及存储位置, 依照化工单位的实际情况, 根据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 对化工单位的危险化学品储存位置进行选择。②综合化工区域的消防情况, 结合规划区的消防及未来发展的情况, 在适当的位置建立消防站, 保证整个园区的安全生产。③积极实施国家对化工及化学危险品的法律法规。④加强化工和化学危险品的监督管理, 监督管理责任主体包括执法监督管理机构和执法人员等。⑤加强化工和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教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负责人、企业安全监督管理人以及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和新入职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专业培训, 加强安全意识。⑥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综合治理。首先要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存储、使用单位进行整治。其次, 要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进行整治。再次, 对消防进行整治。

(4) 确保安全发展规划的措施。首先, 通过政策及技术等方面保证安全发展规划。其次, 通过合理规划, 投入以及监督管理来保证。再次, 通过提高人们的责任感以及思想意识保证安全发展。

(5) 规划实施大的项目。通过港口、消防以及GPS动态监控系统建设, 发挥整个化工产业的集中优势, 实现安全生产, 促进未来化工行业的安全、快速、健康发展。

3 结语

总之, 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 不仅关系到人身安全, 也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 只有依据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 制定合理安全发展规划, 才能促进化工行业安全、快速、健康的发展, 才能使化工行业为人类创造更大的价值。

摘要:为了促进我国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 需要对化工行业的安全发展进行规划。本文综合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 依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相关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发展规划的指导书, 为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原则与内容

参考文献

3.全球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 篇三

现在,全球能源和化工产品的需求激增,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而随着能够大规模低成本的煤化工新技术的出现,使得由煤炭制造化工制品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同时,全球丰富的煤炭储量,加上煤炭储量丰富的国家提出减少对进口石油依赖的战略,使得煤炭再次被视为化工生产的原料,从而驱动了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比如在中国、美国和印度,将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潜力是最大的。不仅因为这些国家拥有全世界大约一半的煤炭储备总和,还因为他们正面临日益减少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内供应,需要寻求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其结果是,他们正在探索新型化工产业,例如使用煤气化来制造甲醇,并使之转换成乙烯和丙烯,这二者是今天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

关于如何最佳利用煤炭资源,将是一个持久的辩论。显然,热能和电力将会最引人注目,但越来越多地将煤转换为化工制品的新型煤化工也将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选择。

本文通过介绍新型煤化工产业的供应链、发展挑战、运作现状及未来发展,让读者全面了解全球新型煤化工产业。

新型煤化工产业供应链

煤化工产业可以被分为传统煤化工产业和新型煤化工产业。前者主要包括合成氨、焦炭、电石和其他子产业的生产;而新型煤化工产业通过煤气化或直接液化,不仅可以发电,还能生产合成氨、天然气以及石油替代品,包括乙二醇、燃油和烯烃等,这与产能过剩的传统煤化工产业有本质的区别。它涉及能量转换的应用,因此在能源战略中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兴起会让能源和建筑工程公司受益,尤其是建筑工程公司,它们在最初几年的受益会更加明显。

在“煤制x”的过程中,煤制化工品可能是最稳定的。首先,这一过程有利可图。许多化工制品是高价值的产品,而煤炭气化可以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煤来生产它们。当石油价格高于60美元/桶时,从项目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新型煤化工完全可行。虽然目前国际石油价格连续下跌,WTI原油价格已经由2013年9月初的大约110美元/桶跌到了2013年11月中旬的大约94美元/桶,但这仍然大大高于60美元/桶,也就为发展有成本竞争力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并实现石油资源的补充和部分替代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其次,煤制化工品可靠。目前煤制化工品技术正经历着巨大的市场增长,充分显示了对这一技术的信心。比如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引发了一批煤化工设施的建设。根据美国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的统计,到2012年9月,中国有34个这样的设施在运作中。

煤炭通过气化生产的化工制品已经开拓出了其在化工制品中的市场份额,比如全球有9%的甲醇是通过煤炭气化生产的。目前全球甲醇制化学品技术的主要供应商是UOP和Lurgi,它们分别是Honeywell和Air Liquide(法国)公司的化学工程部门。虽然相似,但UOP和Lurgi在工艺过程中使用的催化剂不同,导致产生不同的产品。UOP的技术被称为甲醇制烯烃(methanol-to-olefins,MTO)。该工艺制造乙烯和丙烯,还有一些较重的烯烃。出于这一原因,UOP将其技术与道达尔石化开发的裂化技术配对,将丁烯和己烯转化为乙烯和丙烯。Lurgi的技术被称为甲醇制丙烯,该工艺产生丙烯,但没有乙烯,副产品包括汽油和丙烷。Lurgl的气体生产高级产品经理Claus Grell认为丙烯生产是个优势,因为相对于乙烯,当今市场丙烯的价值在增加。

在其他方面,煤制天然气可能会是液化石油气和常规天然气的一个重要替代品,因为它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并且在煤化工产业中耗水量相对较小。而煤制燃油的一些试点项目已经能够大规模运行。但需要注意的是,煤制燃油的转换更有可能只是一个技术上的战略举措,投资者不应对在短期内进行大规模生产抱有很高的期望。

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挑战

在某种程度上说,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是一个有风险的经济提议。对由煤制造的衍生产品必须非常有选择性,同时选址时要考虑物流。考虑煤制化工制品设施的公司必须权衡是让工厂靠近煤源(这往往是内陆,远离人口中心),还是让工厂更接近于最终产品的消费地或分销地。比如在中东建造的以气体为原料的石化厂就比以煤炭为基础的工厂更有竞争力。

同时,公司面对的挑战不仅是经济和技术方面的,对于环境的考虑也是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一个主要障碍,这在已经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或者是将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温室气体进行管制的国家尤为突出。此外,煤炭中含有硫、汞、砷和其他污染物。破坏的环境,受损的矿工健康,与煤炭开采相关的意外事故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众对以煤炭为基础的产业的看法。比如在美国,环境方面的考虑是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的一大障碍。不仅美国关注新型煤化工产业中的煤炭气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也是如此。比如中国的神华集团就认为,用清洁、资源高效的方式运作以煤炭为原料的设施是公司的重中之重。

4.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篇四

一、加快塔里木、准格尔和吐哈三大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扩大开采规模,确

保油气产量稳步增长。大力推进疆内企业参与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的开发,增加油气资源在疆内的加工量,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石化产业集群。重点建设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和吐哈四大石化基地,抓好大型炼油、大型乙烯、大型芳烃、大型化肥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制品、橡胶制品和精细化学品。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周边国家油气资源开发合作,提高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共赢。积极推进独山子、鄯善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和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国家级成品油储备基地建设。到2015年,原油储量达到3300万吨,天然气450亿立方米,油气量超过65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3800万吨,石油储备库容1300万立方米。

二、煤炭工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

坚持“统筹规划、环保优先、集约高效、有序发展”的原则,认真落实差别化产业政策,大力推进国家煤炭资源转化实施方案,以准东、吐哈、伊犁、库拜四大煤田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规划建设国家第十四个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强化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的调控作用,积极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着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炭资源整合,加快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型现代化煤矿,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和转化,延长煤炭产业链。

吐哈煤田以“疆煤东运”为主,适度发展煤电及电力外运;准东煤田重点发展煤电及现代煤化工,参与“疆煤东运”;伊犁煤田以发展现代煤化工为主,适度发展煤电;库拜煤田以供应南疆四地州生产生活用煤为主,适度发展煤电及焦化。准北准南等其它煤田按照经济合理原则,满足当地及邻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煤需要。以准东、准南、吐哈等煤田为主,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建设2-3个煤层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到2015年,新疆煤炭产能达到4亿吨以上,外运5000万吨。

5.十二五规划精细化工园区 篇五

广东清远华侨工业园

清远华侨工业园英德英红园成立于2008年8月,英红园管委会属英德市政府派出机构,原规划总面积73.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由武汉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和中国中建建设集团共同完成。英德市政府于2010年12月与顺德区政府签订区域合作协议,在英红园规划范围内划出36平方公里成立了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规划修改后,英红园现规划总面积为37.8平方公里,分为两个片区:南部的英红片区和北部的粤北产业新城(即原红星片区)。

一、英红园产业规划和定位

英红园目前规划有五大产业基地,分别是:位于英红片区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综合产业基地、智能物流基地,以及位于粤北产业新城的电子电器基地、精

细化工基地。

(一)机械装备制造基地——规划占地约2000亩

1、位于英红片区红茶路以西、武广高铁以东;

2、主要承接珠三角机械配件、工程机械、精密机械制造产业的转移,致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智能机械制造、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新能源机械零部件等高新科技项目带动传统产业项目的工艺改进。

(二)综合产业基地——规划占地约1800亩

1、位于英红片区红茶路以东、英红大道两侧、皇朝山以西;

2、主要承接各种符合环保要求的低污染、低能耗、高产值产业的转移,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重点引入对象,以及规划有管道燃气供应站、加油站服务区、员工公寓、商住小区等园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项目。

(三)智能物流基地——规划占地约800亩

1、位于英红片区岭南大道两侧;

2、打造集信息网络管理、货物运输、仓储配载、商务服务、报关、产品展示、运输风险管理、担保及保险等全程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仓储服务平台。

3、功能定位:一是配套服务英红园和“两德”合作区启动区的工业项目;二是作为广乐、汕昆两条高速公路物流的中转站;三是在未来对接“两德”合作区的物流基地,形成规模大、功能齐全的工业、商业物流链条。

(四)电子电器基地——规划占地3000亩

1、位于粤北产业新城展业大道南两侧;

2、以引进电子电器行业龙头企业和“两德”合作区电子电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开发理念,以高新园区为开发目标,打造高附加值的产业基地。

(五)精细化工基地——规划占地1500亩

1、位于粤北产业新城展业大道北两侧;

2、主要承接珠三角优质的精细化工类企业的转移、以及满足“两德”合作区电子电器和机械装备类企业对化工产品的需求,引进企业以技术含量高、技术提升快、产品质量好、附加值高的特点,打造粤北一流的精细化工集群。

二、英红园得天独厚的四大优势

(一)交通优势

英红园陆路、水路交通便利,粤北交通枢纽逐步成形:

1、陆路方面,2013年全线通车的广乐高速英红出入口距园区主干道英红大道仅4.5公里,通车后园区至白云机场高速约78公里、至广州市区约92公里、至韶关85公里;筹建中的汕昆高速公路与广乐高速在“两德”合作区内设有互通立交;园区距英德市区10公里、距武广高铁英德客运站约16公里、距京广铁路英德站约17公里。

2、水路方面,北江流经园区东面与珠江交汇、连接珠三角,目前北江通航能力为300~500吨,广东省十二五规划中计划投资30亿元打造1000吨级北江低碳黄金水道,园区已规划有大型水运码头,现正与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方面对接,按两个园区的预计需求对码头规划作出相应修改。

(二)土地资源优势

英红区及“两德”合作区系原广东省英红华侨茶场所在地,现有侨民1.2万人,是目前广东省拥有归侨人数最多、国有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侨场(2003年1月撤销清远市英红华侨管理区,设立英德市英红镇);粤北产业新城系原英德监狱所在地,英德监狱与英德市政府签订土地置换协议后,现已整体搬迁至市区北郊。因此,园区内80%以上的用地为国有储备土地,土地权属清晰,并且地势平坦,可连片开发利用,开发前景广阔。

(三)自然生态优势

在英红园西南面(即“两德”合作区内),库容12.3万立方米的秀才山东水库风景秀丽,省农科院的茶叶研究所、AAA级生态旅游景点“茶叶世界”坐落于库区南部,万亩茶园郁郁葱葱,亦是闻名遐迩的“英红九号”原产地、主产区(英德红茶享誉海内外,曾被定为英国皇室用茶,在国内外的博览会等评比中获奖无数,英德有“中国红茶之乡”的美誉);西面的横石塘镇有仙湖温泉别墅高球旅游度假区;北面的狮石山牛栏洞遗址出土的石器和动物化石中石器时代特征,还出土了人工栽培水稻的硅质碳化物以及人工养殖动物的骨骼化石,将广东农业发展历史推前到一万年前的时间;西北面是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东面有北江丽景、望埠奇洞温泉等。以上这些景区为园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和休闲配套服务。

此外,园区东北角将打造五星级酒店、企业家之家俱乐部、游艇码头等,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园区品味。

(四)投资软环境优势

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园区建设,以“快干事、干成事”的要求提升全市上下执行力,并提出“帮助企业,服务发展”的四部要求:一是不让客商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二是不让该办的事项在我这里延误,三是不让投资环境在我这里受到破坏,四是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出现。

为切实服务企业,2011年上半年园区成立了招商项目服务专责小组,小组全程为入园企业在筹建阶段协办或代办各种手续、证照,在建设阶段全程跟踪进度、解决存在问题。服务小组成立1年来,通过不断的与职能部门对接和摸索,园区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企业走弯路、办事难的现象明显减少,办证和建设周期明显缩短。

三、园区目前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情况

截止目前,英红园入园企业共49家,其中投产9家、在建30家、筹建10家,亿元以上项目23个。

49家入园企业预计总投资将约159.5亿元,现已完成投资约16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产值约200亿台,预计年纳税约10亿元。

今年园区将围绕实施桥头堡战略的指导方针,切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步伐的要求,着力推进园区项目落地和投产。今年园区预计新

6.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篇六

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种类繁多的规划性文件密集出台,我国化工涂装行业在“新政潮”的失去下,将迎来转型升级的全新发展阶段。

新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于去年6月1日起施行,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地位相当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也在今年1月30日正式施行,两个新目录都突出强调了鼓励高档、环境友好的新产品研发和生产。

2011年6月9日,我国第一个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该规划以区域为单元,明确对不同类型的区域将实行区别化的产业政策。石化产业在太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地区、哈长地区等多个区域被列为重点发展的产业。

2011年9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将石化、化工行业列为国家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也随后出台。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把整个工业作为规划对象的中长期规划,2012年初公布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年~2015年)》从品种质量、节能减排、装备改善等多个角度明确了石化涂料行业的升级路线。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并对全面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二五”时期是全面落实中央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的牵引作用,完善信息化推进机制,推动信息技术深度应用,不断提高工业信息化的层次和水平。

1、着力提升两化融合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

IT信息产业是支撑两化融合发展的“装备部”。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深刻影响着我国清洁能源新兴产业两化融合的进程、深度和广度。要按照“需求牵引、多业联合、协同攻关、重点突破”的思路,以增强涂料相关产业两化融合的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工业电子和软件。依托科技重大专项和技术改造,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技术间协同创新,加快石化涂料、汽车涂料、船舶涂料、家装涂料、建筑涂料等工业涂料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提高国产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评估,建立重点产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二是提升工业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自动控制系统和装备为重点,支持化工涂料领域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以及重大智能制造集成装备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提高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在石化涂料、汽车涂料、船舶涂料、家装涂料、建筑涂料等工业涂料行业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控制系统及关键成套装备,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技术与应用协同发展。

三是推动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现代化。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高端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推动化工涂料生产企业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商务协同应用,推动行业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向全流程电子商务服务升级。鼓励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推动行业性、区域性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服务平台发展。

2、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加快涂料行业转型升级

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是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重要途径,是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格局变革新趋势、着眼于中国经济社会迈入新阶段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积极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应围绕改造提升传统涂料加工业,推动信息技术的综合集成,构建涂装产业的创新体系、生产体系、管理体系和营销体系。

一是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

增强创新能力是推进我国化工涂料企业由价值链低端跃升,加快推动整个行业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举措,要把增强传统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

支持研发设计工具与生产经营、企业管理、行业规范的有机融合,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设计,推动涂料行业全流程创新体系。

推广先进制造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排放,鼓励废旧物资再利用。

利用现有基础,特别是已改制研究所的优势资源,新建一批从事清洁能源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的公益性研究机构。针对我国化工涂料行业前沿性技术、关键基础技术以及行业共性技术创新能力不明显,基础共性技术和源头创新技术的载体缺失的问题,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行业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机构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投入,整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团结协作,满足环保产业自主创新的需要。

二是推动生产过程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深化生产过程中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是推进柔性制造、网络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生产方式的基础,是一项需要坚持不懈推进的艰巨任务。提高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支持石化涂料行业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极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提高先进清洁生产过程的控制系统集成应用水平。

三是推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

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要适应产业竞争格局的新变化,推进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生产制造、运营管理、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系统的综合集成,实现产销一体、管控衔接和集约生产,促进企业组织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和运营一体化。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

四是推广普及CIO制度,加强两化融合培训。

完善中央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健全企业信息化领导机构,鼓励各地国有企业监管机构建立信息化评级和考核体系,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

加快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装备制造和信息领域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信息领域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等,大力培养各领域的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3、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快引导石化涂料结构调转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开创性的工作,营造两化融合的良好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创新信息化推进机制,创新工作手段,加强协调合作,不断优化两化融合的政策和引导体系,努力开创两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我国石化涂料行业当前存在四大问题:部分产能增长过快,落后产能仍占一定比重;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安全环保隐患突出;高端产品比重偏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约束加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这些都是石化涂料行业成功转型升级需要迈过的坎。

笔者认为,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的实施,石化涂料行业在转型升级、资源保障、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任务,这些政策的出台与石化涂料行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步调是一致的,也是针对当前石化涂料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性问题作出的重要部署。比如,我国石化涂料产业存在区域布局分散,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偏低,产业内容雷同、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部分处于城镇人口稠密区、江河湖泊上游、重要水源地、主要湿地和生态保护区的生产企业已成为重大安全环保隐患。《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明确提出,要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石化项目将据此选择不同类别的区域进行建设。据了解,黑龙江省正按照这个规划在该省建设煤电化产业基地。

目前我国石化涂料产品仍以中低端和通用品种为主,高端产品短缺。对此,据罗百辉介绍,相对于2005年版,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对石化产业的覆盖面更广,不仅涵盖了炼油、烯烃、有机化学原料、合成材料、化肥、、基础化工原料、橡胶制品等传统行业,也涵盖了新能源、新型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新兴领域,大大增加了短缺精细化学品、新品种等新兴产业的条目。

在大力推进我国石化涂料产业结构调转过程中,要加快发展和完善行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要把完善行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作为推进两化融合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一批主体多元化、服务便捷化、机制多样化的地方两化融合促进服务中心。组织实施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务剥离重组示范工程,提升面向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和水平。通过引导资金、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形式,支持面向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和服务平台建设。

组织广泛开展典型示范和行业评估工作。鼓励和支持地方树立示范企业、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树立以评估促进发展理念,继续推进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工作,加快建立第三方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为主线的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开展自评估,充分运用评估结果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积极推进区域两化融合评估工作。

7.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篇七

本刊通讯员: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编制的《重点化工行业节能减排规划研究》于近日完成。该研究围绕合成氨、甲醇、纯碱、电石、烧碱聚氯乙烯五大重点化工领域, 对“十二五”末的行业节能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估算, 提出了调整产业布局、调整原料和技术结构等节能减排的政策性建议。

研究提出, 减排措施应得到有效落实, 2012年至2015年, 五大领域预计可实现节能1276万吨标准煤, 减排二氧化碳约3481万吨。其中合成氨的节能潜力最大, 为416万吨标准煤。部分领域和一些大中型企业的节能指标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8.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 篇八

【关键词】煤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综合治理;科学化管理;发展战略;环境;资源

1.前言

煤化工产业从属于能源和资源类产业,同时在煤化工产业的生产过程中也会形成能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逐步加速的今天,煤化工产业成为缓解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紧张、能源不足的关键性产业,因此强化煤化工产业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煤化工产业的集约化、高速化、健康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煤化工产业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类资源紧张的状况,是解决和替代资源紧张的重要基础类产业,为了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在新时期加强煤化工产业。

2.煤化工产业现实受到的资源环境制约

2.1环境因素对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影响

受到传统煤化工产业产业历史性条件的影响,我国煤化工产业普遍存在环境效益不理想,污染程度持续增加的实际问题,这与我国煤化工产业起点不高、盲目上马的发展格局和历史实际有着直接的关系。在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对环境的巨大影响和长期破坏。特别在近二十年,国家建设、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产生了对煤化工产品的海量需求,这往往会使煤化工企业和整个社会忽略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能够将环保作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无法实质性控制煤化工产业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造成废弃物、污染物的数量和程度持续提升,进一步扩大了煤化工产业的环境污染,造成煤化工产业公害威胁整个社会的实际问题。

2.2资源因素对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影响

煤化工产品既需要资源作为生产的基础,同时煤化工产品也是社会能源体系中重要的一个门类,是生产建设、局面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战略性物资和产品。受到传统煤化工产业政策的影响,特别在各地对煤化工产业加速发展的进程中,资源性因素越来越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应该看到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既需要煤炭资源作为基础,同事也需要其他资源作为保障,而对于一个区域或一个企业资源的储备和供给一定是在有限的范围内,企业和区域不能将所有资源配置于煤化工产业,这就造成了煤化工产业成长和发展的资源约束效应,煤化工产业在资源受限的背景下,难于进行扩大生产和产业升级,煤化工产业的生产链条和价值链条不能得到资源的保障,进而从客观上形成了对煤化工产业成长和发展的制约。

3.突破环境资源约束,实现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对策

煤化工产业在新时期想要取得发展就必须正确面对资源与环境的“瓶颈”,通过政策调整和产业重整重新建立具有现代化水平和节能环保意识的新型煤化工产业体系,以此来突破资源环境对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约束。

3.1实现煤化工产业的科学化管理

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效应必须从科学化的产业管理入手,要探寻全面、系统的途径和方法强化煤化工产业的科学管理,通过对煤化工产业生产要素、绳子基础和生产资料的全面管控,提升煤化工产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而避免资源与环境带给煤化工产业的阻碍和制约。当前,管理工作要强化资源科学利用和环境有效保护两个基本环节,要挖掘管理工作对煤化工产业的潜在价值,重塑煤化工产业管理的结构和模式,更为清晰地为煤化工产业发展标定管理的方向和路径。

3.2制定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战略

无论是煤化工产业总体,还是煤化工企业个体都应该从其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出煤化工产业发展和煤化工企业成长的战略性体系目标,形成以发展战略为指导的煤化工产业能源与环境的政策,构建煤化工产业控制和管理的体系,形成煤化工产业节能化发展和低污染生产的理念,通过将整个煤化工产业的整体性改造,为煤化工产业实现综合发展战略和长远发展目标提供策略性、方向性的支撑与保障。

3.3加强对煤化工产业的综合治理

针对煤化工产业污染大、高能耗的特点,要有针对性地对煤化工产业总体和具体煤化工企业进行综合的治理,特别应该加强对煤化工产业污染与能耗的整治工作,要利用煤化工产业的综合性力量和资源,加大对污染和能耗治理的资金投入,形成煤化工产业高度关注和全面控制污染与能耗的局面。同时,煤化工产业应该加大对环境破坏和能源过度消耗的打击力度,采用法律、管理等强制性手段治理和预防能耗与污染,采用经济手段调节和舆论宣传相结合的策略,耿浩娣实现煤化工产业综合治理的目标。

3.4加强煤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

新时期煤化工产业要根据国家的能源、产业和发展方针,依据煤化工产业的改革政策,以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出发坚决进行煤化工产业的结构调整,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升级和换代。一方面,要坚决关闭煤化工产业中工艺落后、污染大、高能耗的企业和集团,利用产业和资源政策的威力平衡煤化工产业中能源消耗和产业发展的关系,使整个煤化工产业的资金得到更为合理地分配,资源得到更为高效地利用。另一方面,煤化工产业应该在有效确保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完成煤化工产业的升级任务,进而达到煤化工产业节能、高效、生态化发展。

4.结语

煤化工产业既需要资源和环境的支撑,同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这导致煤化工产业在资源和环境面前受到发展的制约和控制。在煤化工产业升级和快速进步的今天,煤化工产业应该将目光转回产业内部,从资源和环境的支撑入手,加强对煤化工产业的管理,打造现代化、集约化、清洁化的煤化工新产业,突破煤化工产业的资源与环境约束瓶颈,将煤化工产业推向快速发展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任志军.宁夏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160-161.

[2]曾燕红.走信息化道路,提高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4):211-212.

上一篇:1-12月节日下一篇:员工个人对公司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