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案教学设计

2024-10-13

假如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假如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假如》教案设计

遂平县文城乡中心小学 马娟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小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全诗从独特的儿童视觉中铺开,又富含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学目标:

1、认识“寒、袭、击、觅、饿、泣”6个生字。会写“击、叹、泣、粒、腿、幸、哭”7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4、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情感铺垫

1、同学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们喜欢神笔马良吗?

2、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教师举起一支特大毛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

3、有一位小朋友也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假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用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课文营造氛围和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想听这首诗吗?听读课文,想:小女孩给谁画什么东西?(课件播放课文朗读)

2、汇报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小树 太阳 小鸟 谷粒 西西 好腿

[设计意图:在音乐朗读中把学生带入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3、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自己读读课文了,下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诗歌。找到淘气的生字宝宝,划出并读准字音,有困难的可向同伴、老师请教。

3.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谷粒)(课件出示第二节诗)。

4.朗读指导:有了小女孩画的谷粒,小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挨饿,无忧无虑地生活,小女孩和我们的心情怎样?(高兴、喜悦„„)说一说你怎样把这小节诗读好?前两行语速比第一小节加快,形成一种关注下面事物的急切心情:“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要出喜悦的心情。

5.学生练习朗读,男女生赛读。学习第三节诗

课件出示图3:一个孩子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望外面的世界。

1.西西是不幸的,他原来也和你们一样有一双健全的腿,可一场意外的事故,使他永远不能站起来了。你能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给西西的生活带来多少不便、痛苦?(小组互相交流,合作探究)

2.汇报交流结果。

3.是呀,西西最需要的是健康的身体,自在的生活。小作者和我们一样,都读懂了西西的心。(出示第三节诗)

4.西西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福的,因为有许多像小作者那样善良的人在关心她。我们相信,不久,西西一定能站起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这时的西西是多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一起读一读第三小节。.指导朗读:重读“马良的神笔”,强调下面的事情更重要:“画一双好腿”要语气沉重一些。

[设计意图:教师先范读,然后让学生很好的接读,克服对文本的生疏感,突破朗读难点。利用课件,复现文中的三个场景,师生互动,建设一个情感的高潮,激发阅读欲望。]

四、拓展练习,写话训练。

1.小女孩只有三个愿望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① 自由读第四小节。

② “……”这个标点,你认识吗?说说它在这里表示什么?

③ 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小女孩的愿望一定能实现吗?所以小女孩说———假如。但是小女孩和我们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小节。④ 指导朗读:由重到轻,语速由快到慢,给人造成悬念。学生练习朗读。

2、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给谁画什么?(出示课件,提供拓展想象的图片:熊猫、森林、污水、盲童„„)

请你说一说,用下面的形式写一写,多写几个小节你也能成为小诗人。[设计意图:以“假如”为句式开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想像,在复述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说话,以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

2.假如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窗前的小树树上的小鸟不幸的朋友

师:诗歌的语言朗朗上口,你看,课文中有许多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的中间都是———

生:的。

师:这里的“的”要念轻声。“的”的后面一般都表示一样东西。好,谁来读?

(生分别读这三组词语。读好轻声,读正确词语。)

师:孩子们,这首诗具体写了“我”的几个心愿啊?

生:三个。

师:第一个心愿就是,“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板书:我要给。)那么第二个呢?谁能照样子说?

生“: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师:你真会学习。第三个心愿呢?谁来说?

生“: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师:你不但能用上这两个词,还能加上课文中的词,真能干。现在,谁能连起来说一说我的三个心愿呢?

生“: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师:你说得真通顺。谁还来?

生“: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还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师:说最后一个心愿的时候,你用了“还”来连接,真有办法。

镜头二:

缩着身子 轻轻叹息

师:谁来读这两个词?

(生读)

师:“缩”是一个平舌音,我们一起拼一拼。

(生拼读)

师: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个劲地往我们的衣服里灌。有时候这北风像一把刀一样,把小朋友的脸吹得红红的,手冻得紫紫的。在这冷风里,你会怎么样呢?

生:冻得发抖,牙齿打架。

生:我的脖子啊,手呀,都会往衣服里缩。

师:你就这样缩着身子,好冷啊!

生:我会说:“哎呀,冻死我了,冻死我了。”

生:北风,你就停停吧。

师:什么时候风才会停呢?我实在受不了了,你叹息着。这时候,你最希望———

生:我希望有一个红红的太阳,这样我们就暖和了。

生:我希望寒冷的北风停下来,太阳重新出来。

师:是呀,暖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该多么舒服啊!孩子们,窗前的小树也是有生命的。你看,在寒冷的北风里,它和我们一样,(手指上面两个词语)谁再来读读这两个词。

(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一读,老师感觉到了,词语也是有呼吸,有心跳的!

(另一生读。读出了自己的感觉。)

师:是呀,窗前的小树多么让人怜爱啊!所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生读第1自然段,读出了自己的关切之情。)

镜头三:

遥远的地方 苦苦等待 饿得哭泣

师:我为什么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呢?请大家用心地读读第2自然段。

(生读)

师:谁来说说?

生: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待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师:这几个词很有意思。遥就是远,远就是遥,同样,等就是———

生:待。

师:哭就是———

生:泣。

师:他们都是由———

生:近义词组成的。

师:你看,我们中国的汉字多有趣。一起读这些词。

师:鸟妈妈和你们的妈妈一样,也很爱自己的孩子。为了给孩子找点吃的,一大早,她就起床了,飞啊,飞呀,飞过———

生:草地。

生:田野。

师:飞过———

生:小河。

师:飞过———

生:大山。

师:是呀,鸟妈妈飞得多远啊,因为她要到———

生:遥远的地方去觅食。

师:读这个词。

(生读“遥远的地方”,突出了“遥远”。)

师:鸟妈妈该有多么累啊!妈妈离开了,小鸟们呢,只好待在家里,它们多么希望妈妈能早点回来啊!可是,一个小时过去了,妈妈还没回来,小鸟们怎么样了?

生:肚子饿得咕咕叫了。

生:它们很担心妈妈。

生:妈妈,妈妈,你在外面一定要小心啊!

师:到了中午,小朋友们都回家吃饭了,可鸟妈妈还是没回来。小鸟们仰着头,张着嘴,好像在说———

生:妈妈,你快回来吧。

生:妈妈,我真的很饿。

师:有的小鸟都饿得哭了。

生:妈妈,妈妈,我好想你。

师:想着这样的画面,谁来读这两个词?

(生读“苦苦等待、饿得哭泣”,读出了小鸟的可怜。)

师:多么让人心疼的小鸟啊!现在,连起来读第2自然段。

(生读第2自然段,读出了对小鸟的关心和爱护。)

师:你们和“我”一样,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啊!

师:抓住了这些重要的词语,我们就把课文读好了。这可是朗读的好方法。

字词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首先要舍得在上面花时间,而不是把它当作障碍,或者是当作“花瓶”在课堂上摆一摆。

一、融合说话,串珠引线———词语“动”起来

镜头一中的三组词语,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们都是带有“的”的词组,这是二年级一个重要的语言训练。把它们一起呈现,再一次让学生领略了“的”的用法。但教学并不止于此,这三组词也正好对应诗中的三个心愿。教学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自己说后面的两个心愿。零散的语言如散落的珍珠般串起来了,串成了一条条名叫“心愿”的项链。“现在,谁能连起来说一说‘我’的三个心愿呢?”我再次提高要求。由于前面的扎实铺垫,此时的成功挑战也自然水到渠成。用词语带动文本,用说话联动词语,彼此关照,互相通融,静态的词语活化成了动态的活跃的元素,词语在运用中实现了增值。

二、联系生活,比照呼应———词语“活”起来

怎样激荡起孩子心中的涟漪,唤醒孩子沉睡着的诗性,让他们的心与诗人共鸣?我看到了“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这组词。这组词是有生命的,“在这冷风里,你会怎么样呢?”联系生活,学生的记忆被激活了。“冷”不再是空洞抽象的字眼,而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小树和我们一样,也是有生命的啊!至此,这组词在学生的眼中活了起来,小树的形象也清晰了。于是,朗读也入情入味了。

三、驰骋想象,丰富内涵———词语“富”起来

3.《假如我是人民代表》教学设计 篇三

情感与态度:感受身为人民代表的责任感,培养公民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主人翁精神。

行为与习惯:能主动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积极思考社会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建议。

知识与技能: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人民代表的责任感,了解人民代表的工作程序;通过模拟活动培养主人翁意识。

活动准备

拍摄采访人民代表的录像片段,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分组进行社会实践,观察社会上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并通过采访、搜集资料等手段,了解引发问题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试写建议书;准备模拟代表证、通过审议的建议书公告栏。

活动过程

一、新闻导入

1.引出话题: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最多、广州市民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吗?请看当时的有关报道。

(多媒体出示《广州日报》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鲜鸡蛋查出苏丹红、多宝鱼上海检出致癌禁药)

2.交流:看了这些报道,能说说你的看法吗?

3.提示:是呀,不仅是食物安全问题,还有很多民生问题都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生活。那么我们普通市民遇到这些问题时该怎么办呢?(提示:找人民代表反映民意,解决问题)

4.回顾新闻事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事实上,针对上述食品安全事件,沈演泉等十六位人民代表就在广东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建议,有关部门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并在2006年11月底出台相关制度,及时为我们解决了问题。

(多媒体出示中新网有关《广东人大代表提交议案立法防止“祸从口入”》及《广东率先出台“有害食品”召回制》的报道)

5.揭题:人民代表体察民情,为人民群众解决他们关心的事情和遇到的困难,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与爱戴。那么同学们也想试试当一名小小人民代表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开展 “假如我是人民代表”的模拟活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贴近生活的实例入手,让学生对人民代表产生感性认识,亲身感受到人民代表所发挥的作用,激发对人民代表的尊敬与爱戴之情,使学生产生当一回人民代表的欲望。

二、采访人民代表

1.提问:关于人民代表,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想了解吗?

(学生提问,师随机评价,归纳问题)

2.观看采访录像:刚巧,我们身边就有一位人大代表,她就是同学们熟悉的赵春燕老师。老师特意派出小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我们一起看看她是怎样说的。(多媒体播放采访片段)

小记者:赵老师,您好!

赵老师:你好!

小记者:我是华侨小学六(2)中队的小记者张承恩。今天有机会采访您,是想了解一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的职责是什么呢?

赵老师:我们人大代表的工作主要是了解民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小记者:我还想了解一下,人大代表具体的工作程序又是怎样的呢?

赵老师:要为人民群众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人大代表主要是先通过调查、采访,研究问题的具体情况,如果这些情况的确是需要政府解决的,我们就将其写成提案或者建议,然后提交人大常委会,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转交到政府的有关部门,由有关部门为我们解决问题。

小记者:赵老师,很感谢您今天能从百忙当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谢谢!

3.小结:通过观看采访录像,相信同学们对人民代表的工作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谁来说说人民代表的工作程序呢?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发现问题找寻原因解决办法书写提案)

[设计意图]通过小记者采访人民代表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民代表就在我们身边。而由真正的人民代表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程序,更能增强真实感与说服力。

三、小提案,我来评

1.看提案范例:有几位同学发现身边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也当起了“小小人民代表”,写起了提案。我们一起翻开课本,看看他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想出了什么解决办法。

(生认真看教材内的几个例子)

2.讨论:你觉得他们写的提案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自由发言,老师引导归纳书写提案的要求并板书:贴近生活调查研究合理可行清晰通顺)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范例,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写提案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评价、讨论,让学生明确写提案的要求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假如我是人民代表”模拟活动

1.引出活动:既然我们对人民代表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我宣布:六(2)班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现在开始。(多媒体出示会议标题:六(2)班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2.开展活动:

第一项议程:童眼看社会(多媒体出示)

师:教材中的几位同学善于观察生活,发现问题,那么我们教室里的同学呢?大家都发现了身边存在的哪些不合理现象?

(生汇报发现的问题,如:黑网吧问题、交通堵塞问题、餐馆饭店噪声废气扰民问题、作为旅游城市公厕数量少和盲道铺设不当等问题)

师:我们的小人民代表真是好样的。

第二项议程:童声论社情,分组审议提案(多媒体出示)

师:下面请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及想到的解决方法与同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交流,相互评一评,看哪个同学写的提案最好。好的标准是所提出的问题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是急需解决的,而解决方法又是最有效的、可行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充足的思考、讨论时间,老师巡视引导学生把问题的“口子”缩小,使问题更具体,切实解决一方面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项议程:童言谈所想,人大全体会议(多媒体出示)

各组代表汇报优秀提案,师生共同评价,将审议通过的提案粘贴在黑板上。

五、活动总结

师:今天同学们都能像真正的人民代表一样,通过自己细心的观察,发现了许多问题,并对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要做个有心人,多关心社会,关注民生,长大争当一名真正的人民代表,为社会多做贡献。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华侨小学)

4.假如(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四

[ 作者:红月亮|redmoonbaobao@sina.com 发表时间:-9-29 21:26:54 阅读: ]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二上《假如》教学设想

[教材分析]:

《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在本组导语“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的更美好”的引领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那些饱含真情的语句,反复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带领学生感悟教材,感知社会生活,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

[学生分析]: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我们不能忽视儿童诗与儿童之间天然的亲缘关系,只要加以巧妙的引导,借用教材,采用仿写形式,使儿童感受写话带来的乐趣。

[设计意图]:

1、激发兴趣:根据年龄特点,选择巧妙的着眼点(神笔)激趣,带动思维,以故事《神笔马良》为必备的文本铺垫,并借助课件,再现文本场景,激情入境,使学生产生共鸣。

2、培养语感: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科的个性,以学生的语言发展为本,加强语言的理解、感悟和运用,通过诵读、联想、评价、感受深刻的文本内涵。

3、拓展文本:在深入研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和文本的特点,设计了适宜的句式训练,师生共同进出课文意境,在多元对话的过程中,有机整合与拓展,更提升了情感的感染与熏陶。

[预设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适当的情感定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自读自悟、品读深入等阅读活动理解文本,并在句式练说、朗读表演中得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真情实感,显示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

[预设流程]:

一、故事铺垫,激趣揭题

1、给“笔”扩词,引出神笔。

2、观赏故事《神笔马良》,感悟“神”。

(从前有个叫马良的穷孩子,他很爱画画,可是买不起笔,他就用树枝在沙地上练习画画。一位神仙老爷爷被感动了,就送给他一枝神笔。马良用这枝神笔画了一条鱼,鱼就活了;画了一只小鸟,鸟拍拍翅膀飞了;帮穷人画了一匹马,马上就能跑了。)

3、发散说话: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揭题“假如”。

二、切入课文,初读感知

1、师范读引入文本。

2、自读课文,试读正确。初感。

三、朗读品味,深入感悟

1、重点指导读第一小节。交流促读。(个读、比读、激读、齐读……)

2、师生互动接读二、三小节。

3、课件复现小树、小鸟、西西需要帮助的场景,激情读。

4、齐读全文,明“画”:给需要帮助的人画。

四、整合练说,拓展延伸

1、句式练说,整合课文内容。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小树画 ,要给小鸟画 ,还要给西西画 。

2、鼓励创造性想象说话。

给人类朋友、动物朋友、植物朋友……需要帮助的人画什么。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还要给 。

五、意犹未尽式结尾

结束句朗读:“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板书设计] :

假如

[简说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二上《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全诗从独特的儿童视觉中铺开,又富含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如果要比较一首儿童诗和一篇优美的散文,谁离儿童的情感更近?我们毫无疑问会选择前者。作为教者,我们不能忽视儿童诗和儿童之间天然的亲缘关系。《假如》能感动我,也能感动学生,更能感动听者。

但这一课从何落笔呢?“神笔”,可谓神来之笔,它既能立即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浓厚兴味,又是贯穿全文始终,称之为“文眼”并不为过。而板书也与这文眼结合,简单地画了一枝笔,与课题和画龙点睛的“画”字,展现了设计者的文本理解及本课的内涵,也是信手拈来,自然浮现的。

上课伊始引入的《神笔马良》故事,是为朗读做必要的铺垫。假如学生不了解这个故事,学习课文就缺少情感的基石。当学生通过课件及老师讲述激发后,悟了“神”,才有了趣(学习兴趣),才有了欲(朗读的欲望),才有了想(思维的火花),适时抛出一个话题“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发散说话,想说就给他们一个同桌交流的机会。而老师也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无距离的交流,老师的想法就在课文里,就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带出课文,创设了一个师生思维直接交流的情境,将文本直观地呈现课堂当中,让一切来的那么自然。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的时间,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相信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积累,识字能力已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因为毕竟是初次接触文本,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激发学生的情感阅读呢?我利用课件,复现了文中的三个场景,并采用接读、引读、比读、激读、齐读……师生互动,建设了一个情感的高潮。有了适当的情感基础,以我口说我想,以我手写我心就水到渠成了。

而对于课题怎样理解落实呢?“假如”是个相对陌生的词。是不是单调的解释,直接灌输呢?我想起了两个和它接近的词:“如果”“要是”。并多次地放到语言、文本情境中,在聆听感悟时,在潜移默化里,相信学生已经领悟了“假如”的含义。而且在课堂上,我用了较多的引读,不知听课教师是否认同?我的出发点在于:一,这是一首情感浓郁的诗,可以很好的接读;二,通过一次次的引、激,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克服对文本的生疏感,突破朗读难点。

全文通过“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小树、小鸟和西西画”来连成一条主线,当然因为时间限制,重点朗读指导的只在第一段,后两段有待加强巩固。在品读全文后,启发学生合作讨论,想一想、说一说,给它们画更多最需要的东西,试着整合文本,纵向地深入文本。课并不到此为止,世界上还有更多的动物朋友、植物朋友、人类朋友,你最想帮助谁?谁最需要帮助?拿起手中的神笔,把你们的愿望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以说话,写话,画画为载体,既横向拓宽了教材,又不偏离语言文字训练的本质。还有考虑不周的是写字的安排。假如本课时安排了书写指导,也许会冲淡整堂课的情感氛围。如果要写,写什么字,什么时候写?有待探讨。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观。在本课也能得到真实的体现。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在儿童的心灵里,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火山喷发般的力量。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朗读这首诗,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产生那么多新的“假如”,能在学习期待中得到发展,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出发点和归宿!

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教案 篇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 篇1

设计思想:

一、融课后练习于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课后练习的导向、资源和凭借功能,推动课堂教学顺利有序地展开。以课后练习为一抓手,教师课前备课后练习,学生预习时思考课后练习、预习课文,为课堂上合作探究做好准备。以此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二、遵循诗歌鉴赏之路

所谓“诗言志、诗缘情”,一指诗人借此抒发个人“志向”,二指诗作乃诗人有感而发,此情此景、不吐不快。大凡诗歌鉴赏,应入乎诗人之心,感诗人所感;进而体己细察,获普遍意义之思考。就诗歌教学而言,亦在于激学生学诗之趣,循诗歌鉴赏之路,使学生体情明理,兼得学诗之法。最后说学诗之法,诵读为第一。入情而读、读中想象、读中思维、读中品位、读中领悟,直至熟读成诵,诗中意象、意境、语言、哲理,在诵读中释然,学生认知(智力)得到发展、情感得到熏陶、知识得到积累,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要求:

1、诵读诗歌,背诵诗歌,积累名篇。

2、了解普希金,有阅读普希金作品的兴趣。

3、能从诗作的写作背景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生活体验领悟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4、仿写诗句。

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情感,在情感酝酿中诵读。

2、体悟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1、诵读体验

2、感悟交流

教学准备:

1、学生在预习时,查阅有关普希金的资料。

2、自学生词,熟读诗句。

3、对课后练习有初步的思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好一只丑小鸭,积极乐观的它有着美好的向往,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虽历经磨难,最终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也就是安徒生,以“丑小鸭”自喻,叙写经历、借以言志,成就名作,扬名天下。无独有偶,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外国著名诗人的诗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身处逆境、有感而发,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走进作品、聆听教诲、思考人生。

大屏幕显示课文标题――《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设计意图:言语直观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累,创设相似情境)

二、作者简介

大屏幕显示

普希金(1799-1837,俄国 ) :

评价: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诗人、小说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他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之父”。

思想倾向:一生倾向革命,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却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

主要作品:

诗歌,《皇村回忆》、《给利锡尼》、《窗》 、《高加索的俘虏》 、《拿破仑》、《渔夫和金鱼的事》等;

小说,《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儿》 、《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逝世:沙皇驯服不了普希金,最后竟卑鄙地假借“决斗”的名义把普希金谋杀了。当时,普希金才三十八岁。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为学生走进作者情感和解读全诗奠定基础和打开门户,诵读体验的必要铺垫;引起学生对普希金的关注)

三、诵读、体验

(一) 诵读

1、听读提示:听朗读录音,感受诗歌的语气、语调、节奏。

2、播放录音

3、师生总结朗读本诗的要点。

提示: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他非常乐观,反而坦言劝告、叮咛我们

大屏幕显示

语气:平等、娓娓而谈

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

节奏:平和、舒缓

4、重放配音(第一节),学生听读。

5、学生齐读(第一节),教师点评诵读效果。

6、点名诵读第二节,师生共同评价。

7、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二)体验

教师提示:学生自由诵读、涵咏,同时展开联想、想象。

大屏幕显示:

① 生活中一次令我伤心的往事是什么?

② 当时的感受怎样?

③ 如何渡过伤心的日子?

④ 之后有何领悟?

(设计意图:在诵读中学习诵读,在诵读中联想想象,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熟读成诵、丰富积累,完成课后练习)

四、感悟、交流

1、大屏幕显示

①“生活的欺骗”怎样理解?

② 假如你受生活欺骗,诗人是如何劝告的?

③ 诗句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

④ 你喜欢这首诗吗?说说理由。

2、自读全诗,读中领悟。

3、小组交流

4、教师总结

① ∩活中常遇困境和挫折 ⒏冻鋈疵挥邢嘤回报

②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苦恼之时要忍耐,一切都会过去,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经历苦难后回忆往事会感觉亲切美好

③ 积极乐观

④ 「我人生启示 ⒂锞淝逍铝鞒,有人情味和哲理味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领会诗意,感悟诗歌蕴涵哲理,融入课后练习,合作探究交流)

五、迁移、仿写

大屏幕显示

1、当人生处于逆境之时,我们应该想起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劝告:

―――――,―---------,----------------------,-----,--------------------。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假如生活再次欺骗了你,我们不要怎样,应该怎样,坚信什么?仿照诗作第一节中作者的思路,结合自身的认识和体会说一说、写一写。

(设计意图:仿写中进一步体会诗歌语言,加深对人生的思考,训练了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教后反思

一、运用诵读法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首翻译诗,不是理想的适合朗读的诗作。但语言平白浅显、亲切自然,内容与生活结合紧密,娓娓读来真情自现;兼具散文和诗歌朗读之妙,亦或可以此为契机,通诗歌诵读和散文朗读之法;何乐而不为。

二、把握教学重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无具体形象的哲理诗。此诗所以选编,就在于其深刻的哲理。因此这是教学的重点,恰应和了单元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调动学习积累,相似情境导入;作者作品介绍,知人论世;诵读中体验,体验中诵读;体验中感悟,感悟与交流;提升心灵,积累表达。

四、练习处理。

渗透课题意识,把课后练习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后练习的导向和凭借功能,进行课后练习的“助读求解”模式的`探讨。

附:课后练习的使用设计及使用情况反馈

第一大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通篇都是劝说的口吻,没有什么具体的形象,它却是一首著名的诗,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诵。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一)习题分析

1 题目类型:延伸拓展类

2 编写意图(练习目标):让学生通观全诗、进一步巩固所学;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提升心灵;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使用设计(读解模式)

学生诵读中体验,课堂中交流感受,教师点拨总结

(三)具体过程:

① 诵读、体验,学生在感悟中,很快会显现自己的态度(喜欢/不喜欢这首诗)。

② 课堂交流(第四个问题),学生说出感受,概括理由。

③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

(四)解法探究

①明确态度:喜欢 / 不喜欢

②思维角度:

Ⅰ 从诗歌自身特点的引人之处谈。(包括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Ⅱ 从诗歌对学生自己产生的影响来谈。

(五) 答案举例

答案一:喜欢。第一,诗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对我启发很大;诗的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第二,我和诗人有同样的感受,诗人写出了我的心里话;诗人很亲切、很真诚。

答案二:不喜欢。过于浅显,不含蓄;音韵不美。

(六)使用情况反馈:

①预习时:许多学生(占百分之十左右)只表明了态度,并未谈理由;从诗的哲理方面谈的占百分之五十,从诗的艺术特色方面谈占百分之十,从个人自身感受谈占百分之三十。没有一个学生能完整地解答。(态度不认真、方法不全面)

②课后:学生的答题都比较全面、完整。(教学有效、理解了诗歌、把握了方法)

二、第三大题。

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习题分析

题目类型:记忆积累类

编者意图(练习目标):积累名篇,打好文化根基

(二)使用设计

预习读熟,课堂涵咏,读悟结合,熟读成诵。

(三)方法探究

①诵读中领悟诗意,有意义地记忆。

②诵读方法的点拨

③当堂检查朗读和背诵情况

(四)使用情况反馈

①学生在预习时已能较流利地朗读,

6.假如教案教学设计 篇六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抄音节,组词语。

Mín fěnlán gěn qín shēn

民() 分() 蓝()跟( ) 琴()深()

míng fēng làng gùn qúnshēng

名() 风 ( )浪()棍()群()声()

1. 指名读。

2. 抄写。

3. 组词。

二. 区别“折文儿”和“反文儿”。

出示:各条做放

1. 说一说这四个字是什么偏旁?

2. 讨论:“折文儿”和“反文儿”的区别。

3. 小结:“三笔折文儿”,“四笔反文儿”。

三. 搭配词语。

的星星的太阳

的月亮的银河

1. 学生自己填。

2. 评委评定。

四. 选词造句

珍珠祖先名字银河认识刻苦钻研天文

1. 学生选词造句。

2. 把自己造的句子写下来。

课堂总结:根据做题情况总结。

板书设计:语文天地

Mín fěnlán gěn qín shén

民() 分() 蓝()跟( ) 琴()深()

míng fēng làng gùn qúnsheng

名()风( )浪()棍()群()声()

教学回顾:

第七、八课时语文天地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自读课文《假如》,综合活动:办板报,使学生了解星空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的思想感情。通过自检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感受语文。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办板报资料。

教学过程:

一.办板报。灿烂的星空

1. 留出版面,按小组分成几个区域,各组布置自己的区域。

2. 布置好全班欣赏。

3. 评委评定。

二.自读课文《假如》。

1. 自己读。

2. 加上手势读。

3. 配乐读。

七. 读一读P

自己选项图色。问一问为什么有的项目不喜欢?有了困难怎么办?

课堂总结:这一单元你又学到了那些知识,把这些知识讲给家人听。

7.《假如我有一双翅膀》的教学点评 篇七

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音乐。(多媒体播放《隐形的翅膀》)

师:听完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1:这段音乐让我想到了一双美丽的翅膀。

生2:这段音乐让我想到了一个关于翅膀的故事。

师:这就是想象的魅力,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奇的体验,为我们创造出了精彩的世界。

点评: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就是音乐,让孩子通过熟悉的歌曲展开想象,一方面能润泽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敞开心扉,另一方面能通过音乐语言刺激孩子言语表达的欲望。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师:听了这段音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宝贝。(板书“翅膀”)这两个字,能让你们想到什么?

生1:我想到了小鸟。

生2:我想到了搏击长空的老鹰。

师:除了自然界,在影视剧中,你们还能想到什么呢?

生3:我想到了美丽的天使。

生4:我想到了超人。

师:假如现在你们都拥有一双翅膀,(完善课题《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此时此刻,你们希望它是什么样的呢?想象要大胆。(板书:大胆想象)小组内交流,各个小组自己点评。(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生5:我想拥有一双彩虹编织的翅膀,它有七种颜色,收起来是心形的,我飞过的地方还能留下玫瑰的香味。

生6:我想拥有一双雄鹰的翅膀,在蓝天自由翱翔。

生7:我想拥有一双洁白的翅膀。

师:刚才同学们从翅膀的形态、色彩以及自身的特点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板书:合理)

点评:言语智慧只有在对话中才能产生光芒,本环节就是要通过对话——师生、生生的话语交流,刺激孩子的大脑,生成自己所期待的画面,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由于此时的话语带有情感,因此孩子在用词造句方面会有所选择。此时的孩子,是富有言语智慧的。

三、入情入境,描绘想象

师:假如你有一双翅膀,你想为你的翅膀增添哪些神奇的魔力呢?你的翅膀能让你的生活有哪些变化?你的翅膀能给你周围的人带来怎样的益处?你的翅膀会给陌生人以怎样的帮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生1:假如我有一双翅膀,我希望我的翅膀能够带着我穿越时空,回到恐龙时代,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并把它们带到现代社会。

生2:假如我有一双巨大的翅膀,在台湾发生地震时,我会用这双巨大的翅膀去把台湾人民解救过来。我的翅膀一次能救一千多人,我一次又一次地去营救,就能把他们救回大陆,等地震结束后再把他们送回去。

师:有的同学希望他的翅膀帮他实现飞翔梦,有的同学希望他的翅膀帮他实现亲善大使的梦……这些愿望都很美好,我们听了深受感动。这就是——(板书:生动、具体)

点评:意义是话语的目的,也是习作的最终目标。一篇文章打动人的是文章所流溢出来的意义。本环节的目的,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明白此次习作的意义,从而引导孩子对习作的意义进行思考。

四、见于笔端,分享想象

师:有的同学已经按捺不住了,那么不要停下我们的想象,让我们用一段具体、生动的文字来留住这些精彩吧!(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修改习作,然后在小组内互评互改,请思考几个问题:(1)作文中你有没有写清楚你想拥有一双什么样的翅膀?(2)翅膀是怎样帮助你实现愿望的?(2)你觉得你的想象精彩吗?为什么?(学生交流评改)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大胆想象创造了精彩,并且用生动、具体的文字将这份精彩记录了下来,课后,请大家以《假如我有一双翅膀》为题将自己的文章修改好,没写完的同学将自己的文章继续写完。

点评:作文是孩子的个性化行为,当下的习作教学的最大弊病是习作的要求和意义统一化。每一个孩子的知识背景和心灵感受都是不同的,习作教学一定要以保护孩子的个性为前提。在本环节中,教师教给了孩子评改习作的方法,而这种方法也只是进行方向性的引导,这样有利于孩子习作素养的提升。

只有情动于衷才能发诸于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本堂课例给了我们答案:让教学的主题流溢出意义,因为只有具体生动的意义才能勾连孩子的生命,直抵孩子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本堂课通过音乐这一人类共通的语言,让孩子的情感牵动起思维,并张开想象的翅膀。孩子的这些想象,都来自他们心灵的表达。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从后台走向前台,与孩子们倾心对话,使孩子们踊跃表达。我们知道,孩子们的口语表达是散乱的,因此教者要及时地让孩子进行书面表达,并自主修改,让孩子将自己想象的翅膀展现在纸面上,使他们“我手写我心”,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更是充满个性和自由的课堂。

8.假如教案教学设计 篇八

1. 学会本课生字。

2. 通过查字典,理解本课新词语的意思。

3. 熟读课文,体会想象的神奇,培养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一、题目激趣,引入新课

1.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以课题激趣,提问:你喜欢这个题目吗?为什么?

2. 提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象呢?请自己读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扫清障碍

1.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本课生字字音读准,特别是“授”“萃”“涩”的读音要读准,同桌可以互相合作,把生字读给对方听听,让同学检查、矫正。

2. 在自读课文中把弄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 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自己不懂的地方,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词语。实在弄不明白的向老师提出。

4. 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选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读后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感悟课文,体会神奇

1.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2. 说说你为什么对这部分感兴趣。

(1)当学生说到第二节“把爷爷的记忆移植给我,我就能看到爷爷的爷爷长的是什么模样”,老师提问:假如你见到爷爷的爷爷,想象一下,祖孙俩见面该是什么样的情景?表演出来。“把我的记忆移植给爷爷,爷爷也会看到我在操场上多么顽皮”,假设你是爷爷,你会说些什么? 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挑战读-再指名读-齐读)

(2)当学生说到第四节,“把宇航员的记忆移植给潜水员,把潜水员的记忆移植给宇航员,他们就都知道了怎样‘上天入地’。”

①出示宇航员或潜水员工作时的图片或图像。假设他们都移植了对方的记忆,他们见了面,会说些什么?情景表演。

②感情朗读。(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3)当学生说到第五节,“那又涩又硬的山梨树,如果嫁接上甜梨枝,就结出了又黄又大的甜梨;那枝繁果密的‘茄子树’,也是山茄和家茄嫁接后出现的奇迹。”

①出示山梨嫁接了甜梨后结出的果实图片与山梨对比。 由于受生活所限,城市的孩子对“嫁接”感到陌生,教师可在讲解的基础上做示范演示。

②孩子们,你们感到神奇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自由练读-抽生扮演解说员读-齐读。

五、拓展延伸,大胆想象

1. 同学们,移植哪里仅限于植物呢?瞧,人体骨髓移植、肾移植、心脏移植、肝脏移植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播放一段医学移植发展历史的图像或图片资料,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记忆移植能不能实现,要靠谁呢?齐读最后一节。

3.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你会想些什么呢?让同学们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

六、完成作业

1. 书写生字,重点写好“涩”、“懈”。

2. 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参考资料

☆硕士:学位的一级,大学毕业后在研究机关学习二至三年,成绩合格者,即可授予。

☆博士:学位的最高一级。

☆宇航:宇宙航行的简称。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太阳系内外空间航行。

☆宇航员:指担任宇宙航行任务的人。

☆潜水员:穿着潜水衣在水面以下工作的人员。

☆梨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卵形,花一般白色,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

☆茄: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椭圆形、花紫色。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紫色,有的白色或浅绿色,表面有光泽,是普通蔬菜。

9.假如教案教学设计 篇九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本课的要点:是设计制作。教材分析: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七册第十四课,属于设计·应用、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继第8课《校徽设计》、第9课《精美的邮票》、之后又一节设计·应用、造型·表现领域的学习内容。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前面的两课学习内容属平面设计知识,后面的学习中将学到立体造型的内容,所以本课是起到从平面设计知识到后面立体造型学习做好铺堑。

学情分析: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创造的世界,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最大限度的展开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较强,有着基本的绘画造型能力。对美术的设计·应用、造型·表现领域内容课型已学习过,具备一定的绘画基本设计能力。并且他们欣赏、分析能力比较好,此课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这是学习本节课的有利因素。设计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设定三个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造型的多样性,及汽车的组成部分和结构。(2)、通过想像设计造型新颖、功能独特的汽车。(3)、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抽象知识学生难于用直观形象的符号表达出来,所以我定此为重难点。通过想像设计出造型新颖和功能独特的汽车。联想和想象的启发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体现作品的独特性和美观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创造的世界,所以我本节课的设计力求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最大限度的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自己的作品。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造型的多样性,及汽车的组成部分和结构。

2、通过想象设计造型和功能独特的汽车。

3、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想像设计造型和功能独特的汽车。

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的融会贯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难点:启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能用不同的图形构画出一二种不同种类的的汽车。教学准备:

学生:白纸、彩笔(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激发兴趣、情趣导入)

师:老师自创一个脑筋急转弯,考考同学们:龟兔赛跑中,小乌龟为什么赢了?

生1:因为兔子懒惰„„(师引导学生在乌龟身上思考)生2:因为乌龟长了对翅膀。

生3:因为乌龟安装了火箭喷射器。(师鼓励肯定学生想法)

师:答案就是小乌龟变成了小汽车,这样就比兔子跑的快了。(展示范画告知学生答案)如今汽车已经普及到我们的生活中,那同学们喜欢汽车吗?说一说喜欢汽车的理由。

生:好玩、酷、好看、方便、省时省力、师: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汽车?

生:(学生进行归类总结)有客车、货车、面包车、吊车、救护车、警车、铲车、太阳能车、赛车等等。师:同学们知道的这么多,真不错。如果我们能自己设计一辆小汽车那该多好啊!

今天就让我们当一回汽车设计师,请大家设计一辆想象中的小汽车。二.发展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欣赏世界上的第一辆汽车

1886年卡尔 本茨发明的一辆有马达发动机驱动的三轮汽车,并获得了专利,人们从此将这天是为汽车诞生之日。

2、找一找(了解基本型,拓展外形设计思维)

师:看一下屏幕上的图片,寻找一下这些汽车都是由什么基本形组成的?

生: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等等

(教师将屏幕切换到电子白板,演示这些基本形)

师:刚才同学们找的形都很准确,我们再来寻找一下图片中汽车的共同点,它们都有什么?

生:有轮子、方向盘、驾驶室、车灯等。

(教师在刚才基本形的基础上进行添加,将不同形的汽车直观展示)

3、欣赏各种造型的汽车:

这是一款什么车?设计师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什么? 欣赏各种功能的汽车:了解汽车的功能造型。欣赏世界汽车之最。

奇思妙想汽车的欣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车的功能需要也越来越多样。比如房车、会飞的车、水路俩用车等等。

概念车的欣赏,对于汽车的设计,我们的思路就要更加的开阔和大胆。比如:为了提高速度,车的外形线条可以更加的流畅;为了更直接的观察到车子的故障,我们的车在颜色上可以是透明的;车的外形除了基本形的设计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夸张、扭曲、变形等艺术表现手法进行汽车外形设计。

4、了解中国吉利汽车,展开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吉利汽车是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汽车,它走出了大门,登上了国际汽车大展的舞台。让中国人在世界汽车行业的舞台上争得了荣誉。

5、欣赏汽车为我们代劳的危害。人类制造的汽车带来精彩的同时,也给人类出了新的难题。

谈一谈,怎样的汽车才能解决这样的难题?

三、尝试设计,创造汽车

1、欣赏学生作品

我相信在你们这一代也会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汽车设计师,先来看看你们这一代人是怎么设计汽车的。

2、出示温馨提示

(1)请你设计一辆造型新颖、功能独特、有个性的汽车。

(2)可以是黑白稿、也可以是彩色稿、并写上设计说明。(3)注意:请用水彩笔直接勾画。

3、创作:学生设计,教师指导。

四、评价学生作品

肯定学生精彩、生动的设计。对可以修改补充的作品,鼓励继续补充改进。

六、课堂小结:

10.假如没有灰尘教案 篇十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假如没有灰尘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真地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了解可闻所用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3.查字词典,理解意思。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走进教室,连续地咳嗽,手在空气中扇着,然后说;“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向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2.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一读体会在课文的意思。

3.出示生字词指名带读。

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依照提示,自学讨论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灰尘的作用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削弱阳光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使天空呈蔚蓝色做假设

具吸湿性调节气候、气象万千做假设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昆较大的小组,及时表扬合作好的小组。

 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生评读。

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1.指名读3.4.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们看成废物的东西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2.你还了解生活中那些被看成废物的东西,又怎样的价值?

3.交流课前查的资料: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2

学习目标:

★认识4个生字。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证的看待事物。

★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查字词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

◆出示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a.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b.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汇报。

a.灰尘的特点:

(1)小。

(2)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3)在空中飘浮。

b.灰尘的作用:

(1)反射光线。

(2)反射光波较短的光线,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

(3)灰尘具有吸湿性能。

◆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

出示句式:假如没有灰尘,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结说明方法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列数字、做假设。)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4、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到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6、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

1、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2、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到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美。

教学过程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教师走进教室,连续地咳嗽,手在空气中扇着,然后说:“平时屋里有土可不太舒服,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

2、根据教学目标来提出学习目标。

3、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把学习的“主权”和义务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动力。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要求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模样(mú ) 尘埃(āi ) 直径(jìng ) 削弱(xuē) 散射(sǎn) 朝晖(zhāo) 干涸(hé) 可恶(wù) 恶劣(liè)

2、我会读课文。我知道灰尘有什么特点?我“——”在课文中画出来了!我还知道灰尘有什么作用?我用“~~~~~”画出来啦!

3、我能把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列成一个表格,请看我们制作的表格吧!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作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作假设

具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作假设

4、我会解答课后的思考题。

5、我会说课文的大意。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设计意图:求知离不开文字基础,此环节意为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差异,补缺补漏。扎实基础知识。展示顺序的确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调动了全体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关键为每位学生都要动起来,投入学习。

(二)学文悟情展示:我们会制作又会填表格。

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它

小小的灰尘主要来自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灰尘能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展示对课文的个性理解,然后通过自己不同的感情朗读方式,加深对课文的体会,力求每位学生善倾听,能质疑,能展示,善解疑。

(三)创作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感情朗读某个片段

2、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太空的知识

3、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小作文

4、小组展示自己创作的的小作文。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设计意图:所有的学习目的,就是运用和再创造,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又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约5分钟)

自己出考卷:我会出考卷考考大家!

1、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_________,天空将________大自然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将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

2、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往往有_________。灰尘虽然___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_______,则又令_______。这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个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没有矛盾就没有创新,学生只有在不断的知识冲突才能促进对文本知识和自己内在的知识的冲突,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链,才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

四、知识拓展延伸(约2分钟)

1、收集有关太空的知识

2、以《假如没有空气》写一篇作文。

设计意图:能否触动学生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的学习,是一位教师真正的魅力所在,是一节精彩课堂的催化剂,因为,学生喜欢你这位教师,你的课,学生不由自主地为今后自己课堂的再次展示作准备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及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你喜欢灰尘吗?为什么?看到“灰尘”一词,老师想起一句诗:“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读一读,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是啊!这就是灰尘,它散落在窗台桌面,污染环境;漂浮在空中,如影相传、传染疾病,所以人人都讨厌它。假如没有灰尘,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假如没有灰尘)

二、默读课文,印证设想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有哪些异同点?

2、学生交流。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并用“------”画出写灰尘的特点的句子,用“——— ”画出写灰尘作用的句子。

2、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灰尘的特点 。(小)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灰尘的小?

出示:“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读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什么?(灰尘的细小、极小、微小) 这句话是怎样写出灰尘的“小”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作者说哪些灰尘是“庞然大物”?拿看得到的灰尘和谁比?大的灰尘直径是小的灰尘直径的多少倍?这里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灰尘如此微小,让我们感到惊讶。让我们带着惊讶的情感读读这段话。 这段话介绍了灰尘的大小。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2)灰尘的作用

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它。灰尘能——;灰尘能——;灰尘能——。

灰尘的作用真不小!下面请同学们从第4—6自然段中任选一段,细细品读,用“因为大气中有了灰尘,所以————”这个句式来说说灰尘的作用,并想想课文是怎么说明灰尘这一作用的。

4、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出示句式: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1)填写课文内容。

(2)读一读,说一说,你从这几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是的,假如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没有灰尘,天空将只有单调的蔚蓝色;假如没有灰尘凝结成小水滴,就没有云雾、雨、雪来调节气候,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有了灰尘,才有气象万千的美景。课文学到这里,你对灰尘有什么新的认识,想说点什么?

5、灰尘的作用真神奇,难怪作者在文章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为什么要用感叹号?是讨厌灰尘吗?带着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句。

6、那么,作者开头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再读第1自然段进行比较。

7、是啊!小小的灰尘,有危害人们的一面,也有造福万物的一面。这叫什么?(事物的两面性)看来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两面性,被我们深恶痛绝的灰尘也有它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来什么道理?

2、从人们在生活中对待灰尘的的看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请举例说明。 如电视、网络、蛇毒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超市,选择练笔

1、让学生继续以《假如没有灰尘》为题写下去,可以写生活中没有灰尘的益处,要求有科学或生活实践的依据。

2、运用说明方法 仿写一种事物。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上法与精读课文有着明显的不同,要上的恰到好处不容易。目前,略读课文的处理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关上门,读读就得,上得过略;一种是敞开门,面面俱到,讲得过细。说实话这个分寸还真难把握。根据课程标准对略读课文的要求,我仔细地研究了教材,教学设计特点如下:

1、紧紧围绕课文导读提出的学习目标,说说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在和同学讨论一下,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可以讨论、交流,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2、结合学生的汇报,弄懂灰尘的特点及作用,仔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学生自由畅谈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让学生开动大脑,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5

教学目标:

⒈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⒋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⒈出示诗句: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⒉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害?

⒊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

二、默读课文,印证设想

⒈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有哪些异同点?

⒉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模样(mú ) 尘埃(āi ) 直径(jìng ) 削弱(xuē) 散射(sǎn) 较(jiào)短

可恶(wù) 干涸(hé) 削(xuē)弱 朝(zhāo)晖 调(tiáo)节气候

单调(diào) 恶劣(liè)

⒊交流: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有哪些异同点?

[将生活与课文对比联系,将自己的大胆设想与课文内容之间进行比较,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的铺垫。]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6

《假如没有灰尘》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认识四个生字:勿、埃、漉、晕。

⑵正确认读:

然而、面临、颗粒、来源、漂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湿漉漉、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

2、能力目标:

⑴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⑵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⑶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总结学习收获。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世界上的存在都是有两面性的。

【教学重点】

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了解点光源、散射、日晕等词的大致含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喜欢灰尘吗?

生1:喜欢。

师:我相信你一定有喜欢灰尘的道理。

生2:不喜欢。

师:灰尘污染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没有它行不行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假如没有灰尘》。

(板书:假如没有灰尘。)

二、朗读与理解

师:朗读全文并思考“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用直线画出“特点”,用曲线画出“作用”。

(学生活动。)

师:默读第一段,说说灰尘有哪些特点?

(生1读画出的句子: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中间。)

师:如果拿极小的灰尘和排球比,就如同拿排球和地球比。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这个特点?

生1:细小。

生2:极小。

生3:微小。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百万分之一毫米,几百分之一毫米。

师:这些是什么?

生:数字。

师:用数字说明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这种方法就叫──列数字。

(板书:列数字。)

师:作者又介绍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

生:很大的东西。

师:为什么作者要称细小的灰尘为“庞然大物”?

生探讨。

师辅助:作者说哪些灰尘是“庞然大物。”

生:肉眼看到的。

师:拿看得到的灰尘和谁比?

生:和小的灰尘比。

生:和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那些灰尘比。

师辅助:大的灰尘直径几百分之一毫米是小的灰尘直径一百万分之一毫米的多少倍?

生计算:一千倍。

师:一千比一,大的灰尘自然是“庞然大物”了。

师: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生探讨,师辅助:作比较。

(板书:做比较)

师:还有其它特点吗?

(生2:灰尘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散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

(师板书:散光。)

师:有什么作用?

生1: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日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生2:使阳光变柔和。

(师板书:柔和。)

师:怎么说明灰尘这一作用的?

生:如果光太强,人就睁不开眼。

师:“如果”是什么意思?

生:假如。

师:假设一种情况,这种方法就叫“假设。”

(师板书:假设。)

师:灰尘能散射那些颜色的光?

生:不加选择的散射七色光。

(师板书:白光)

师:用了什么什么方法说明这一特性的?

生探讨。

师辅助:“遥远的天空随着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中有一对反义词,请找出来。

生:高和低。

师:这是作者在作……

生:作比较。

(师板书:作比较。)

师:灰尘除了微小散光还有其它作用吗?

生: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

(师板书:吸湿。)

师:吸湿有什么作用?

生1:凝结成小水滴,地上不会湿漉漉的。

生2:最终形成云雾,雨雪调节气候,保护生物。

生3:形成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的美景。

(师板书:干燥

保护生物

气象是万千。)

师:说明干燥作用时,用了那个词?

生:假如。

师:这是什么方法?

生:假设。

(师板书:假设。)

师:还有哪里也是假设?

生探究:更严重的是──生物的生存。

师:这是真的吗?

生:是假设的。

(师板书:假设。)

师:灰尘吸湿形成小水滴,还能形成什么景观?

生齐读课文倒数第二句。

(师板书:气象万千。)

师:全文只有一个叹号,作者为甚用叹号?

生:感情强烈。

师:读读这唯一一句有叹号的话。

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同学们,作者用叹号要表达什么?很讨厌灰尘吗?

生:赞美灰尘。

师: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段。

师:灰尘古来让人讨厌,为什么作者要赞美它?

生:它有它的作用。

师:是啊!小小灰尘,有危害人们的一面,也有造福万物的一面。看来世界上的存在都是有两面性的啊!

三、拓展

师:谁来用简短的一段话概括灰尘的特点、作用?用“假如……”的形式。

生尝试概括文章大意。

师:虽然灰尘有碍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但是人类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没有灰尘散射强烈的阳光,人无法睁开眼睛,天空将只有单调的蓝色;假如没有灰尘凝结小水滴,就没有云雾雨雪来调节气候,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有了灰尘,才有气象万千的美景。)

师:换个方式说。用“正因为……”的句式。

生尝试叙述。

师:虽然灰尘污染环境,危害人的健康,让人讨厌,可是正因为有了灰尘散射强烈日光,人才能睁开眼睛,天空才五颜六色;正因为有了灰尘吸湿,万物才不会湿漉漉的,才形成云雾雨雪,生物正常生长;正因为有了灰尘,才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看来让人讨厌的灰尘是不可少的,世界上的物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啊!

师:在摘录本上摘抄描写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句子。

学生活动。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作用。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

情感目标: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揭题,谈话导入

1、齐读课题。

2、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灰尘)。

二、以“尘”激趣,学习灰尘特点“小”

1、学生上黑板书写“尘”字。

2、分析“尘”的字形字义。

3、学习灰尘的特点“小”。

① 灰尘很小很小。

② 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⑴思考能用①代替②句吗?

⑵指导朗读,读出“小”的感觉。

⑶师小结。

三、认识灰尘有害的一面

1、谈话交流灰尘的危害。

2、人们一般情况对灰尘的看法。

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四、学习灰尘的作用与特点

1、谈话过渡。

2、设疑激趣: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3、“导”与“扶”,学范例。

通过学生回答的“作用”相机学习相联系的特点,体会说明方法怎样形象地表达。

⑴找出没有灰尘的情况。

⑵相机找出有灰尘的情况。

⑶朗读比较,体会作用。

⑷找出相对应的特点,并体会。

⑸总结学法。

没有(灰尘) 假设

作用(后) 特点(前)

有 (灰尘) 作比较

4、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⑴出示表格,提出自学要求。

灰尘的特点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忽而、面临、庞然大物”等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及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主备设计

个人备课

一、预习探究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走进教室,连续地咳嗽,手在空气中扇着,然后说;“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猜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2、初读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一读体会在课文中的意思。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词指名带读。

2.读完课文,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三、品读体验

1.出示自学提示:

学案: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2.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4.全班交流汇报。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写“然而、面临、颗粒、来源、漂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湿漉漉、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古往今来”是指从古代到现在;“拂拭”是指弹掉或者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害?

3.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大声朗读课文,思考:没有灰尘行不行?

2.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

3.指名带读生字:勿 尘埃 拂拭 饱和 依附 湿漉漉 朝阳 日晕 单调

4.接下来我们随着范读进一步学习本课生字词。教师播放媒体资源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小组内部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3.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总结。

灰尘的特点作用说明方法细小削弱阳光列数字、做假设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使天空呈蔚蓝色做假设具有吸湿性调节气候、气象万千做假设

4.学习这篇课文,你学会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如电视,网络,游戏…… 3.小练笔:根据课文和自己掌握的资料,以“我是灰尘”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写然而、面临、颗粒、来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 )灰尘,请你结合生活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动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灰尘在人们的眼中是:肮脏、不受欢迎。其实人们只看到了它的缺点,假如自然界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答案就在课文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

2、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写了灰尘的哪些特点和作用?

3、接读课文,随文识字解词。

4、交流:

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三、研读课文重点段(第6段)

1、自由读第6段。

2、灰尘的吸湿特点具有什么作用?

3、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读出你的感受。

四、升华主题

从人们在生活中对待灰尘的看法,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五、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说明的方法及作用:对比、假设、列数据,使文章更具体生动。

【板书设计】

12、假如没有灰尘

特点 作用

灰尘与人类密不可分

对比 假设 列数据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11

学习目标:

1、认识四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漂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湿漉漉、古来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学习重难点:

灰尘的特点与作用,辩证的看待事物。

学习过程:

一、我能分辨下列汉字,还能组成词语。

拂( ) 埃( ) 虹( ) 健( )

佛( ) 挨( ) 扛( ) 键( )

二、我能在带点汉字正确读音下做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晕车(yūn yùn)削弱(xuē xiāo)分散(sǎn sàn)

朝晖(zhāo cháo) 单调(diào tiáo)折本(zhé shé)

三、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_________,天空将________大自然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将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

⑵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往往有_________。灰尘虽然___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_______,则又令_______。这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个____________。

五、读3、4、5、6自然段,填充下列句式。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人无法睁开眼睛)。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六、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启发?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12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真地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了解可闻所用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3、查字词典,理解意思:

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走进教室,连续地咳嗽,手在空气中扇着,然后说;“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向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2、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一读体会在课文的意思。

3、出示生字词指名带读:

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三、依照提示,自学讨论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先默读思考:

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削弱阳光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使天空呈蔚蓝色做假设 具吸湿性调节气候、气象万千做假设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昆较大的小组,及时表扬合作好的小组。

四、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生评读。

五、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1、指名读3、4、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们看成废物的东西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2、你还了解生活中那些被看成废物的东西,又怎样的价值?

3、交流课前查的资料:

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13

《假如没有灰尘》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下面是其优质课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写“然而、面临、颗粒、来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灰尘,请你结合生活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动词。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灰尘在人们的眼中是:肮脏、不受欢迎。其实人们只看到了它的缺点,假如自然界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答案就在课文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

2、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中写了灰尘的哪些特点和作用?

3、接读课文,随文识字解词。

4、交流:

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三、研读课文重点段(第6段)

1、自由读第6段。

2、灰尘的吸湿特点具有什么作用?

3、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4、读出你的感受。

四、升华主题

从人们在生活中对待灰尘的看法,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五、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说明的方法及作用:对比、假设、列数据,使文章更具体生动。

【板书设计】

12、假如没有灰尘

特点作用

灰尘与人类密不可分

对比假设列数据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14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忽而、面临、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庞然大物、古往今来、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及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过程】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目标1中的词语。

2、读通读顺读流利课文。

3、默读课文4~6自然段,填表:

特点作用说明方法

4、灰尘对人类有哪些危害?有哪些好处?从灰尘的危害与好处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练习提纲

1、抄写目标1中的词语。

2、以《假如我是灰尘》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注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一、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二、指导自读自悟4~6自然段,从填表中弄明白灰尘的特点、用途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拓展思维,明白道理

1、延伸课外,说说灰尘的优劣。

2、让学生在联系生活的讲述中明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15

学习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① 认识课后生字,正确读记由生字组成的词。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③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

④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2、过程与方法

⑴联系上下文,在阅读中扫除字词障碍。

⑵围绕“自学提示”展开讨论学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⑶以辩论会的形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灰尘的优缺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⑵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2、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大家都见过灰尘吧,是不是很讨厌它?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目标

1.将课文读通顺、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了解在生活中灰尘都有哪些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2、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生字多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3、熟读课文,思考:⑴灰尘的特点和作用⑵想想文中用了几种说明方法、我们都学了哪些说明

方法?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②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③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六、当堂训练

①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②你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七、小结: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数字、假设)

八、板书设计: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做假设

上一篇:学生计算机培训计划下一篇:防范经营风险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