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效课堂22条》有感

2024-07-30

读《高效课堂22条》有感(共11篇)

1.读《高效课堂22条》有感 篇一

读《高校课堂22条》有感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是李炳亭老师对一节好课的精典概括。读了李老师的《高效课堂22条》,反思我们身边的课堂,感受颇多:高效课堂上,究竟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高效课堂上,究竟是知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回想现在的大多数课堂,还是老师讲为主、学生听为主的单相思课堂,课堂上老师关注的更多的是知识,是考点。这样的课堂,由于忽视了“人”的生命存在,学生学得苦,没有一点乐趣,老师教得也乏味,没有一点成就感。很显然,这样“无味的课堂”“没有生机的课堂”,学生缺少学习体验、缺少参与感受,和李老师倡导的高效课堂,有比较大的差距。我认为,虽然李老师在书中有许多观点有点过激,但他洞悉了当今教育的许多不得不改变的现状:学生不愿学,对学习没有一点学习兴趣,甚至有许多小学还没读几年,就发出“读书太苦了、读书太累了”的感叹,到了初中,情况就更遭了,学生恨老师,孩子恨父母,在学生眼里,读书完全成了一种负担,好像都是给老师读的、给父母读的„„,回想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作一些反思:这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这是高考指挥棒的问题,但这更是老师的教育的问题,而李老师正是从老师的角度,站在时代的前沿,剖析了如何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我从李老师的书中,感觉到,当一名好老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教育思想作支撑,要有自己的教育信仰,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老师,从“教书匠”走向“教育家”。读了这本书,李老师的这些

思想,让我终身难忘,也将成为我的教育思想和信仰: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反思目前的大多数课堂,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的传统课堂,教师成为课堂上的“霸权”,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思想”,答案基本上都是老师给,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体验”,大多数时间都是“老师滔滔不绝”,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自然无言无语,只好找点其他的事做,听话的同学听着听着就想打磕睡了„„。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老师至少犯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错误:

教学目标错了:老师眼里只有“知识”,面包与营养;“学”服务于“教”,剥夺了学习的权利和能力。

教学方法错了:“教”代替了“学”,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听记+题海战术=成绩

因此,牢固树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教师改变教学方法的前提,只有教师“心中装着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想办法,也才会想办法,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策略进行思考,让学生“以快乐为根本”。我认为,教师正确的学生观,需要教师具备这样几种习惯:一是把学生当朋友的习惯,能够放下“高高在上”的臭架子,与学生民主对话;二是有一颗挚热的童心,经常走进学生生活中,上课,能够走下讲台,亲近学生,课间、课外时间,能够经常到教室、到操场、到学生活动的地方,和他们一起参加活动。

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方谓之好老师 李老师说,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从这个要求来看,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考点”,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要老师教到不需要老师教,从老师要我学到我要学。我的理解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课才叫好课。好课让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还必须包括方法,掌握到方法便形成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便成了能力,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许多知识的东西就可以自学了。可以想象,这样的学生,将来很可能成为“有胆有识、有尊严”的人!显然,能教出这样的学生的老师,才叫高明老师,也才叫好老师!

反思我们的许多课堂,一节课下来,能发现多少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让你欣慰?学生的表达能力、朗读能力、演讲能力、思维水平,你感觉怎样?我认为,如果这些能力,学生都表现得很差,这就是老师的错,老师没给学生机会呀!可以想像,这样的学生,他的后续学习潜力、创造潜力,有多大?

把时间还给学生,放手就是爱

从李老师的书中,我体会到,学生缺乏学习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教

师,是教师太不相信学生了,是教师太能讲了,是教师太霸道了,基本上占据了整个课堂40分钟,舍不得放手让学生去说、去想、去做,因为老师们都担心“知识讲不完”,所以没有时间安排学生做这些事!

因此,把时间还给学生,这是大部分教师难以解开的心结。只有教师从思想灵魂深处,充分认识到“放手就是爱”,相信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在课堂上,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展示放手,才会大胆地给学生时间去说、去想、去做!如果学生会说、敢想、能做,就是分数稍微低一点,不是更可爱吗?这不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期望吗?

2.读《高效课堂22条》有感 篇二

“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 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兴趣的秘密何在》

记得我小时候的科学教师, 他上课从来不拿课本, 可课本上的所有知识点几乎所有的孩子们都能掌握, 并且不费吹灰之力。有一次上课时, 他带来了荒地上的几种植物给我们看, 这几株植物的草根初看起来已经完全干枯和死掉了……在老师的帮助下, 我们把这些草根种在了小脸盆中并锁进了玻璃柜内。在我们的天天关注下, 这些草根竟然成活了, 长出了嫩芽, 变成了绿草, 还有一棵葡萄的根也成活了, 发了芽。这件事令我们变得异常好奇和活跃, 也轻而易举地踏上了发现和探索的道路……

记得有一次侄儿的老师跟我说:“全班就4个学生作业没有叫家长签名, 你家炀阳就没有, 其他学生都有各种各样说得过去的理由, 他的理由最简单———忘记了。” (父母常年在外, 侄儿从小开始就跟着我) 我知道这是他真实的理由, 他确实没有叫我给他签名, 而且对于他的学习状况我一向不近距离关注, 我希望他在学习上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能渐渐学会自我支配时间。因此, 我也从未陪他写过一次作业, 并不是因为他优秀, 其实他不优秀、很普通, 他会有被老师批评的时候, 也有贪快字写得潦草的时候。然而, 我发现我的远距离并没有我想象的那种效果, 这经常会令我很烦恼。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令我茅塞顿开:请你记住, 在每一步路上, 儿童的面前都可能展现出某种新的、未知的东西, 这东西使他入了迷, 占据了他的全身心, 他不仅顾不得想别的事, 就连时间的流逝也感觉不到了。如果学生告诉你:“我把做作业的事忘记了。”他说这些时, 好像忘记了并不是奇怪的、不可理解的事, 请你不必惊奇;在课堂上, 儿童因为盯住某个亮点却听不进去你的传授, 请你不要大声斥责他;你只要轻轻地走到他跟前, 握住他的双手, 把他从那美妙的独木舟引渡到知识的快艇上来。我不明白儿童为什么会对那些再简单不过的东西如此着迷, 以至于忘记他的任务?也许我们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学习:不妨有时候去乘一乘儿童的船, 跟他们在一起呆些时间, 用儿童的眼光来看看世界。

由此可见, 教给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应该使儿童的时间充满使他们入迷的事, 而这些事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 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又不致破坏童年的情趣。给儿童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 并不是说让他们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放任自流会养成无所事事、懒散疲沓的不良风气。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不是靠口头解释, 而是要靠组织活动, 靠示范, 靠集体活动。

“我坚定地相信, 儿童的图画是通往逻辑认识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阶梯, 至于图画有助于发展对世界的审美观点, 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

记得几年前, 我有个小邻居, 每日傍晚一到, 她的母亲就会带着她去画画, 不是去某个名师家学画, 只是每日到不同的场所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她带回来的可能是树木、花草、动物、昆虫, 也可能是晚霞、山峰、小溪……尽管画得并不是很美, 但她把她所看到的所有激动的、赞叹的、惊奇的东西统统描绘下来, 这是她对周围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审美评价。等她拥有一些可以形容的词汇时, 我偶然间发现, 晚霞里有她拿着图画编故事、自言自语的对话、表演……这时的图画成了她施展创造性想象力的源泉。图画让她“打开了话匣子”, 甚至滔滔不绝。

我深深地记得初为人师时犯下的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 这个错误一直影响着我的生活, 让我处于自责中不能自拔。那是一个认真又腼腆的孩子, 第一天走进课堂, 全班都上交了作业本, 她却因为身体不适没有完成应完成的任务, 她悄悄地用眼神暗示我走近她, 当我走近时, 不细心的我, 自以为是地微笑着对她说:“原来是不会啊, 没关系, 这些都很简单, 老师再教你。”我以为她会很开心遇到了会关心她而不会批评她的老师, 可谁知, 她丢下全班同学和我跑出了教室, 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她的母亲给她办了转学手续, 从她母亲的口中得知, 原来, 她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孩子, 她叫我走近只是希望我能帮助她维护尊严, 令她不至于在众人面前失礼, 正是那日我自以为是的“关心”伤害了她幼小的心灵啊!要知道, 儿童不会做功课, 没有收获, 是他真正的痛苦。而作为教师, 在这份痛苦之上, 你还忘记了他的尊严感, 这无疑对他是雪上加霜啊!

因此, 我们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不给小学的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做得不好就给他再试一试的机会, 不断地去鼓励他, 只要下点工夫, 就一定能做好。当他有了学习的苦恼时, 我们引导着他一起度过, 一起解除他的苦恼, 并且让他自己评分, 给他一种自豪感和尊严感。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事。

3.高效课堂22条读书笔记 篇三

黄爱华老师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的所为和所不为。半个月来,我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了《高效课堂22条》一书。我认为,《高效课堂22条》一书,无论是促进我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还是提升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1、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它属于“有效教学”范畴。

高效课堂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

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2、何谓有效教学?如何实现教学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有效教学的更高要求是高效的教学。有效是高效地前提,有效教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是“高效教学”。

3、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 铁律之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铁律之二:“先教后学”——以教导学

铁律之三:“温故知新”——学会了才有兴趣

4、学生在什么时候学得最好? 学生的回答是:

当我们有兴趣时,学得最好

当我们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学得最好 当教学不是千篇一律时,我们学得最好 当我们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学得最好

当我们发现知识对我们的意义时,学得最好 当我们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学得最好 当我们被关注和信任时,学得最好

当我们能够学以致用时,学得最好,形式要多样 当我们喜爱的教师上课时,学得最好

5、高效课堂的常态模式

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6、高效课堂的抓手——导学案

导学案的定义和要求:它必须能生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它不是传统的教辅材料,但它还必须能承载教师的教学目标;它不是知识的堆砌,但它还必须强化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它应该是一个科学的知识“循环系统”,不应该是“剪刀加糨糊”的产物;它应该承载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它要保证学生能通过自学掌握必须的知识,它还必须把知识升华成一种学习经验。

4.《高效课堂22条》读后感 篇四

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李炳亭的《高校课堂22条》这本书,读后使我感到受益匪浅。这是国内第一本从实践层面论述“高效课堂”理论的教学工具书。作者从“途径和方法”入手,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和一线教育的实践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用系统的高效课堂“方法论”。它使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课堂,怎样成为一名在当今课改新理念下的合格教师。

所谓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为什么就不可以少讲,有针对性地讲,把学生的作业消灭在课堂中呢?其同点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它针对的主体是学生群体。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这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课堂教学的目标才能算实现。

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出高效。

读后有一点让我感触颇深:那就是师生关系。高效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相对固定的,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高效课堂中的学生,则既是学生也是老师。他们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转换,从“官教兵”到“兵教兵”,再到“兵教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传统课堂中,教师和教材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高效课堂中,知识源变得非常丰富,除教师和教材外,每一位同学也都成了其他同学的知识源。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与学生做朋友,对孩子各种各样的想法、探索精神给予理解接受,这就是高效课堂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得到自由,舒展自我,超越自我。比如,从高效课堂的评价要求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传统课堂是“地心说”,高效课堂是“日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转。因此,1、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让学生学会的课才叫好课。让你学生学会的老师才叫好老师。2.要“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深度。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3、“四看”教师:一看课中是否坚持了“学生中心”;二看是否依据模式备课、上课;三看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培养了学习能力;还要四看教师的学案、备课。

5.读《走向高效课堂》有感 篇五

刘 俊

本学期,喻校长给我们每位老师赠送了一本黄昭明先生主编的《走向高效课堂》,利用闲暇时间,我翻阅了这本书,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更深层次的了解了什么是高效课堂,也让我对有效教学以及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有了深深的思考和认识。

这本书以实例剖析,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系统阐述了高效课堂实践的核心要素。本书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论述了打造高效课堂的具体操作模式:从旧理念走向新理念;从“大班”走向“小班”;从“观模”走向“建模”;从教案走向学案;从牵生而教走向顺学而导;从学会走向会学;从以教评教走向以学评教;从被动发展走向主动发展。

这本书可谓使我受益匪浅。因为它让我知道了要打造高效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前提。新课标强调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课堂的参与者与引导者,所以课堂中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从而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认知、去感受、去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对所学知识记忆犹新。

其次,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合作探究,互相质疑解疑,互相讲解求证,互相检查评价等,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目的,所以,打造高效课

堂,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也是其基本前提之一。

再次,打造高效课堂要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同时也由于年龄特点好玩、好动,特别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的课堂必须生动有趣,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行。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谜语、创设情境、讲小故事、玩小游戏等形式激趣导入,探究环节可以让学生多动手、口、眼、耳等,多采用游戏、表演、分组比赛等方式进行,课堂上让学生多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6.读《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感 篇六

赫山实验学校刘国珍

接触高效课堂一年半了。虽然,学校领导时常为我们相关的培训、指导,但因为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在我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平常接触到的相关理论比较零,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比较浅显,还掺入了很多个人的片面理解,一直难以转型。寒假里,我细细拜读了李老师的《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发现李老师的话语虽然锋利,对传统教育的抨击不留余地,但对高效课堂的课改理论阐述得确实很到位,也很形象,很好理解,指导性很强,让我对高效课堂的课改理念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首先,我明白了高效课堂的理论支撑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和卢梭的自然教育及杜威的儿童中心,即新的教学理念“人”学。意思是教育必须“从儿童出发”,尊重儿童的天性、权益、成长规律,对儿童(包括儿童的身体)负责。当前课改不是改方法,而是改观念,变“惟教”为“惟学”,变“惟师”为“惟生”,明白学生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高效课堂是要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并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快乐,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及健全人格,分数成了高效课堂的附属品。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书中所提到的四个“新”概念: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新课堂。四个“新”让我看到了课改的新面貌。

李老师把课堂比喻成一个教育的生态环境,好学校是一方池塘。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意思就是要要平等、和谐地包容、接纳、尊重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生命负责。学校的工作重点是构建三个组织——学校、班级、小组,三个组织的主核是学生,学校的一切发生都是围绕学生而存在的。

“新教师”由“二传”变成了“一传”,让学生与知识直接对话。“新教师”应该扮演四个者:一是教育专业者;二是学校生态的建构者;三是学习和生长的开发者;四是信念的传播者。教师80%的作用是点燃、唤醒、激励学生,20%是掌握课堂教学流程。教学的全部艺术是“利用学生”,即如何调动、点燃、激励学生的学,并通过发展学生来成就自己。教育要回到“人本”、“学本”、“生本”,“新教师”应具有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

“新的好学生”不再定义为成绩优秀、循规蹈矩、遵守纪律、老实听话,而是身心健康、敢于担当、具有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新学生”代表着“新人类”,他们“族群”和数量的多少决定着未来世界的性质和品质。

“新课堂”不再是“知识课堂”、“能力课堂”,而是“智慧课堂”。好课必须具备六大共性:学生的课;动静结合的课;注重展示的课;遵循流程要求的课;师生相生的课;注重情感的课。大凡好课普遍具有这样的流程共性:自学(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评价好课的关键是:看状态、看参与、看流程、看效果、看师德。

“四新”的关键在于“新教师”、核心在于“新课堂”,有了“新教师”才能有“新课堂”;有了“新课堂”才能有“新学校”;有了“新学校”才能培养出“新学生”。

7.读《致教师的慰问信》有感22 篇七

岁月如歌

三年级组吴晓妮

仲秋校园,丹桂飘香,兰蕙争妍。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1400万教师,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并提出了殷切希望。我备受鼓舞,我将继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做一个有教育良知的教师,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教师,做一个有教育能力的教师,做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教师!岁月如歌,见证苦旅,定格美丽。十年前解放路示范学校鹰隼试翼,发端建校,十年来风雨兼程,沧桑砥砺,而今成为成绩斐然的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示范校实现了“破茧成蝶”的华丽转身。我校取得的每一分成绩,都凝聚着老师们的辛勤汗水。

——示范校的成长壮大,每一位示范校教师功不可没!

8.读《第七条猎狗》有感 篇八

猎狗的忠心却遭来了主人的误解,以为它胆小且没心没肺,在泼水节那天准备把它杀了,经过一会儿的搏斗。这时,猎狗本来可以咬穿主人身子,但它闪开了。

猎人的孙子和猎狗是好伙伴,就把猎狗偷偷放回大山中,有一天,猎人去放牛,来到大黑山,突然,从草丛中窜出一群豹狗,因寡不敌众,正准备束手待毙,猎狗出现了,以它的机智和勇敢战胜了豹狗,解救了主人,但自己已奄奄一息,甚至还露出了骨头。

9.读《第十一根红布条》有感 篇九

我的书架上放着一本书―《第十一根红布条》。它是著名作家曹文轩写的,上面第一页还有曹文轩伯伯的亲笔签名呢!

其中有一个同名小说。主人公麻子爷爷没有成过家,他有些孤僻,甚至让这些孩子感到可怕,原本麻子爷爷的独角牛,经常将落水的孩子横在牛背上颠动。可这回亮仔落水了,医生却进城购药了,人们这时候想起了被他们遗忘的独角牛。那时麻子爷爷以长期卧床,可他竟颤颤抖抖翻身下床,拉着牛就朝林子外走。独角牛驮着亮仔,拼命地跑着。麻子爷爷咬着牙,昏头昏脑的跟着牛跑,他脸色发灰,尖尖的下颌不停地滴着汗珠……亮仔得救了,麻子爷爷耗尽了全部力气,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第十一根红布条,它永远飘在我的心间,让我明白什么是不求回报的真心奉献,什么是永不褪色的人间真爱!

10.读《高效课堂22条》有感 篇十

五莲县实验小学五年级四班 刘澍

在寒假里,我和妈妈一起读完了《第七条猎狗》这本书,我对动物是有灵性的说法有甚深了一个层次,读《第七条猎狗》有感作文700字。猎狗,果真忠义,实乃狗中豪杰!

芭蕉寨老猎人召盘巴的第七条猎狗——赤利,它撵山快如风,狩猎猛如虎,被召盘巴视为第二颗掌上明珠(第一颗是他的孙子艾苏苏),是猎人的骄傲。可是,泼水节那天,召盘巴却要亲手将赤利宰杀,惩罚它的胆小、不忠义。与赤利朝夕相处的艾苏苏不忍见它被杀,于是偷偷把它放走。后来,在召盘巴快入豺狗之口时,赤利挺身而出,救了老猎人一命。

如果可以,我真想为赤利大喊“冤枉”。赤利是狗中豪杰,又怎会轻易背叛召盘巴呢?那日在大黑山中与野猪搏斗,赤利并非临阵逃脱,置主人生死于不顾,恰恰相反,它是救了老猎人一命啊!因为在召盘巴同野猪搏斗时,并没有发现他背后虎视眈眈的眼镜蛇,是赤利在危机关头,不顾一切地与眼镜蛇搏斗,使召盘巴在蛇口下躲过一劫,读后感《读《第七条猎狗》有感作文700字》。召盘巴不知情,误以为赤利胆小如鼠,不忠不义,所以才萌生出杀死赤利,解心头之恨的念头。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冤枉吗?拥有如此勇敢,忠诚的猎狗,召盘巴理应好好珍惜呀!

后来在召盘巴快要被豺狗咬死时,赤利不计前嫌,一心向主,欲血搏杀,拼出一条血路,方才保得召盘巴爷孙俩平安无事。多么感人啊!在这样的义狗面前,人类都应自惭形愧!

11.读《发现高效课堂密码》有感 篇十一

那么高效课堂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我根据自己读完后的理解浅谈下自己的感受。

密码一,明确什么是高效课堂?简单地说,高效课堂就是在单位课时内所产生的最高效率和效益的课堂。这种高效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上,学生的学应该是高效的,老师的教也应该是高效的。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让学生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才是更重要的!

于老师告诉我们:“课堂上指望一个老师带四五十个学生,再苦再累也不会带出高效来,一旦把小组变成一个个‘动车组’,效率就会大大的提高”。反思自己的课堂,还是有些趋向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少一些。今后的课堂上,一定让学生有更多的小组合作,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己获取知识。

密码二,怎样让学习变得快乐?于老师告诉我们:在课堂上,想要生产快乐,就得充分满足学生预习和表达的欲望。因此,课堂上应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获取知识,这样就能大大的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习变得快乐!

密码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现在的课堂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了,学生都希望有自己展示的舞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要我学”到“我要学”。这样的课堂,想不高效都很难!

上一篇:班主任新年寄语下一篇:相信自己,其实并不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