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组织建设

2024-08-14

民主党派组织建设(精选8篇)

1.民主党派组织建设 篇一

社会阶层变化与民主党派建设

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基本状况为“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实现了从单一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结构转变;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经历了所有制变革和经济模式的变动后,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新的社会力量组合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了社会的结构性调整。

当今,中国的社会形态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已逐步进入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的构成变化出现了如下五种走势:产业工人的人数在减少,从业企业性质的变化及行业的差异使其收入分化严重;传统农民由于职业分化加剧,使数量急剧下降,但远未完成深层次的分化;原有的结构庞杂的干部队伍在剥离式的分化下趋于分解;许多知识分子脱离干部队伍,职业分布走出原有体制,单一的知识分子阶层逐渐被阶层的多元化所取代;个体和私有企业主的大量涌现而形成新的阶层。

一、新时期我国社会阶层的变化及特点

改革开放前,“身份”决定了国人的社会地位,“户籍”限定了国人的活动空间,单一公有制否定了国人获得其他收入的可能。知识分子大多分布在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其身份被定为“干部”。“干部”的调动只能是根据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决定。长期处于被改造地位的知识分子,思想受压抑,工资待遇与创造的价值严重失衡。改革开放后,确立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地位,经济的飞速发展推进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知识分子的作用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显著。这一切使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勇敢地迈出了主动闯荡社会的脚步,跳槽、辞职、下海、创业成了时髦词汇。不少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教师脱离原工作单位,或独自创业、或合伙经营、或投身于大中型企业或外资企业,还有一些知识分子成为不依附于任何单位的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阶层在社会变化进程中的分化,加速了中国新社会阶层的形成。其中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科技含量高的新阶层有五类。

1、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和技术人员。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创办和经营,主要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和成果转化的经济组织。他们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专门知识,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是一支重要力量。

2、受聘于外资或合资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他们通常年纪轻、学历高,许多人有在国外留学、就业的经历。他们比较熟悉国外经营理念、管理制度和工作方式,一般在企业担任部门骨干。

3、中介组织的高级从业人员。泛指介于单位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之间,进行服务、沟通、协商以及对其监督的社会服务组织。主要由三类组成:行业性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研究会;公证性中介组织,如律师、会计、资产评估等专业事务所和证券、仲裁等中介机构;服务性中介组织,如提供就业、广告、公关、房地产等多种服务的组织。这些组织的高级从业人员大多受过专门训练,专业化程度比较高。

4、自由职业人员。主要指那些不固定供职于任何经济组织、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或专长,为社会提供某种服务并获取报酬的人,如经纪人、文化艺术工作者等。

5、个体和私营企业主。由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和固定资产的私营企业主构成。这个阶层来源复杂、成分多样,个人素质差异悬殊。据统计,有40%以上是从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下海”的干部,也有来自转制的中小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管理者和技术骨干,还有一部分人是以不同方式得到第一桶金的投资创业者。

上述新阶层的产生都与知识分子阶层的分化紧密相连。我国的社会转型伴随着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改革深化将逐步完成,社会阶层构成发生的变化还会继续。由知识分子阶层分化而成的新阶层队伍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长,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新阶层人士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完善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理所当然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结构的整合,必将对中国的政治发展构成新的挑战。阶层分化促使社会个体自主意识增强,阶层政治参与能力差异扩大,这对政治决策的民主与公正形成挑战;阶层分化与利益分化在同一过程中进行,不同阶层的利益在一些具体层面上很可能发生冲突,这对强化政治整合功能形成挑战。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明显,全社会已形成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氛围,知识分子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得到很大提高。知识分子在新阶层人士中占多数,他们的知识结构新、知识面广、专业技术水平高,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富于开拓创新精神,起到了激励社会进步、促进现代科技发展和传播现代文明的先导作用,对社会思潮和舆论具有特殊的影响力。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进入新的社会阶层,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也将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新社会阶层对民主党派建设的影响

中国的民主党派随着历史发展而成长,已由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民主党派通常被称为“知识分子政党”,因由分布在国家机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具有“干部”身份的知识分子组成,又被称为“干部型政党”。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一直是在这样的体制范围内进行的,现有的民主党派成员绝大多数是“干部”。

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参与者,构成了当今中国稳定的政治格局。民主党派除作为参政党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献计献策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维护社会稳定做贡献。

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民主党派,其政治联盟的性质决定了它对各阶层知识分子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同样,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社会新阶层,对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也将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新社会阶层的产生扩大了民主党派政治联盟的范围

在1979年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邓小平明确指出:“国内的阶级状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003年12月4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在新闻发布会上,对统一战线有如下阐述:“目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已发展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最广泛的联盟,„„”。

在新时期,随着原有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出现的多个新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必然和社会主义劳动者及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一起,成为新时期政治联盟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中产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扩大了民主党派政治联盟的范围。

(二)新社会阶层的产生拓展了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基础

社会阶层分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分化为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激励社会整体向上进取的意识增长,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增速。新阶层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提出自

己的政治诉求,或在政党和政府中寻找利益代言人,或直接参加到政党中去。这样,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新阶层作为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由谁去团结、教育其中的知识分子呢?

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这是一件大好事。

社会阶层分化产生活力的原因,恰恰是不同的阶层代表着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思想观念和表达方式。中国的八个民主党派不同程度地联系着不同阶层的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发展成员强调进步性与广泛性的统一。由于知识分子分布已从传统的“体制内”向新的社会阶层扩展,政治联盟范围的扩大,必然在客观上拓展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基础。

(三)吸收新社会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加入民主党派,可丰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内容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搞好参政议政工作要具有以下基本条件:1.对参政议政的目的要有正确认识;2.要有较强的参政意识;3.要组织好骨干队伍,并动员广大成员积极参与;4.要紧密结合实际发挥自身优势;5.要了解国家、本省、本市、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情况和问题,熟悉有关的方针政策。

当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民主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薄弱,包括一些在党派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本职工作繁忙,心有余而力不足”,影响了参政党作用的发挥和参政议政水平的提高;2.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对于如何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了解不多,缺少知识与方法;3.由于长期以来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对象、渠道相对固定,使得成员专业构成单一不适应社会发展对参政党参政议政宽领域、高水平的要求。

新社会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大多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有一定的组织工作能力,又较为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家或本地区存在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新社会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大多在新兴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工作或管理工作,他们的观念比较超前,对社会转型期政府职能的缺陷和不足有较深刻的了解与体会。从他们中吸收一些优秀人才,可以增加民主党派活力,丰富参政议政内容,对于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大有好处。

三、民主党派的建设要适应转型期的社会发展

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平衡的生产力状况,导致社会总体发展的不平衡。社会阶层的分化、社会结构的重组是在矛盾和冲突中进行的。完成这一转型需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积极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对确保我国政治格局的稳定,顺利完成新世纪三大任务至关重要。

目前的状况是,民主党派的建设无论是理论研究、制度建设、还是工作方法,都不能与中国共产党的党建水平同日而语,更不能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需要执政党和参政党共同努力。

如前所述,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社会阶层,思想活跃、观念超前、政治参与意识强,他们对社会和舆论的影响力较其他阶层大,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能起到推动作用,但必须加以引导。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是民主党派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不存在降低民主党派的发展条件或改变了民主党派性质的问题。只是目前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水平,无论是理论根基、制度建设、还是管理水平,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练好内功。

社会阶层的分化,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统一战线工作只能努力去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民主党派的一切工作也要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民主党派的建设一定要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要加强理论研究、加强思想建设、加强组织建设、加强制度建设。

我们坚信,经过五十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国民主党派,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民主党派,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监督,有民主党派内部广大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国民主党派一定会在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2.民主党派组织建设 篇二

一、影晌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态势的主要因素

1、自身对思想建设不够重视

近年来, 民主党派在自身建设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领导班子建设和组织发展方面, 思想建设相对薄弱。客观上, 民主党派成员比较分散, 本职工作繁忙, 组织难度大, 特别是在一些基层组织, 由于经费、活动场地、学习资料缺乏, 起码的学习条件无法保证。主观上对思想建设讲起来重视, 忙起来忽视, 没有把思想建设放到应有的位置, 对如何加强思想建设分析研究不够, 缺少一以贯之的长效机制。在民主党派组织不断发展、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的同时, 对成员的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优良传统教育、学习培训方面的工作有所松懈, 未能筑牢思想防线。

2、西方政党观念的影响

全球化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时空环境, 国与国之间经济上的合作日益加深,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空前加剧。我国的政党制度作为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在全世界推进资本主义体系的最大障碍和主要目标, 总以人权、民主为借口, 千方百计地进行攻击, 并企图“西化”与“分化”。在西方政党制度与我国的政党制度产生碰撞和冲击过程中, 个别成员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政党观念的影响, 习惯把西方当“模特儿”, 拿着西方“样板”作为参照物, 去衡量、评判中国的人权、民主、政治制度的优劣。

二、加强民主党派成员思想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1、加强思想建设, 特别是理论建设

民主党派的思想建设, 就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对其成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提高成员政治素质, 提高参政水平。在指导思想上, 如果民主党派接受西方所谓“民主”思想的影响, 偏离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或者把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指导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改变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性质和参政党地位, 都会改变我国现有的政党关系。因此, 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 主要是在本组织内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认真地对党内成员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国情教育, 使各民主党派更好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以保持中国政党制度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2、树立正确的政党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实行多党合作制。民主党派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党派的建设工作, 提高其成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使他们能树立正确的政党观, 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保持政治思想的坚定, 为我国政党之间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3、充分利用网络促进民主团结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下, 不仅要积极培养民主党派的成员思想政治水平, 同时也要加强其对网络的熟练操作能力。这样就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加强对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各民族党派成员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与沟通, 借助网络平台促进个民主党派的团结与发展。所以就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网站, 以便加强各民族党派之间的联系, 在网站上发布一切实事民情、政治方针等社会话题进行讨论研究, 对一些可能影响全局、带有倾向性和普遍性的思想政治问题, 认真分析其形成的根源和给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 积极引导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充分利用网络促进民主团结。

4、树立参政为民情怀

我国多党合作制的目的就是结合多方思想与意见, 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各民主党派成员要有为人民说话、为人民办实事的思想觉悟, 淡化功利心, 认真履行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民主党派成员应该树立正确的参政为民情怀, 始终把人民、人民利益、人民诉求作为参政议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参政为民的情怀, 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5、加强组织建设, 提高成员素质

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和成员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扩大的速度特别快, 但由于其内部各成员的思想建设与文化素质水平上的差异, 对民族党派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民主党派的政治基础、组织结构、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市场行为的利益性都给我国民主党派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考验。由于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我国社会更多的事注重经济的发展, 而忽视了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建设, 尤其是对民主党派的思想教育不够重视, 这就导致了一些年轻的民主党派成员缺少对其政党思想的高度认识、没有对多党合作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切身感受、思想的觉悟不够、入党动机不纯等种种社会现象。所以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组织建设, 增加其对多党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 提高成员的整体素质, 促进多党合作制的长期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 民主党派思想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同时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上下配合, 多方协作, 齐抓共管, 只有把思想建设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 才能做到“在社会各界中多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 以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 为经济建设创造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才能真正成为适应21世纪高素质的参政党。

参考文献

[1]林怀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政党制度的完善和优化》,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 32.

3.民主党派组织建设 篇三

摘 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高校民主党派的支部,也是高校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质量。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有了长足的发展,对高校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充分发挥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的作用。

关键词:参政议政;基层组织;高校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148-0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大陆除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八个参政党统称为民主党派。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自实施以来,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政议政是指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积极参政议政是由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是民主党派人士的重要权利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履行其参政议政的职责。

一、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的特点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高校民主党派的支部,也是高校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广泛联系群众,是高校民主党派在基层的代表。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具有发展组织成员、解决组织存在的问题、扩大组织影响力和提高组织美誉度等发面的重要作用。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高校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质量。

高校汇聚了大批高水平、高层次的高端人才,在人才方面较其他单位具有优势。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大批党外优秀人才汇集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第一线。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人才上的优势使得他们在参政议政上具有相应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校民主党派新生力量不断增多,这些新成员学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很多人具有海外留学的经历,他们的视野更加宽广,见识更加广博。这些新鲜血液的输入,使得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在参政议政上有着更高的要求。

1.他们有参政议政的意愿。由于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了解国际国内的基本形势,了解国家的基本政策,希望能够行使自己参政议政的权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百姓的幸福生活和祖国的繁荣富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他们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人格、品德的培养。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在基层工作,能够接触到广大群众,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们能够从实际出发,认真对待发现的问题,能够对所接触到的问题的内容和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3.他们的思维更加开放灵活。高校的民主党派成员所受的教育使他们在收集社情民意时,往往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有可能发掘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二、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职责

1.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为组织成员提供帮助。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能够协助组织成员做好自身工作,并鼓励他们参政议政。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帮助下,组织成员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激发自己的热情,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等应用到国家和本单位的发展中去。

2.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促进学校的发展。各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积极创造机会让党派成员参与到学校大事的决策过程中来,对学校的发展提出可行性意见。事实证明,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积极为高校的发展建言献策,有助于高校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发展程度也决定着高校的发展程度。

3.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促进国家的发展。有些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科研及管理上的优势,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4.与广大群众接触,了解他们的诉求。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大多身处基层,与广大群众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他们有机会收集大量来自基层大众的声音,真正了解广大群众所需所想。

三、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的作用

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民主党派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中,高校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具有知识分子数量多、文化水平高,参政议政能力相对较强等特点。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的作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和谐校园就要发挥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的作用,保证学校政通人和,鼓励民主党派成员立足岗位教书育人,维护校园的安全和稳定,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共建和谐美好校园。

2.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参政议政。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可以借助其在知识、身份上的优势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参政议政。一些民主党派成员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与大学生们分享参政议政的经历和心得,向他们传递关于国家和学校发展的最新情况,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进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3.有助于促进高校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基于本身的内涵和修养,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增强高校决策的科学性。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积极参政议政,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行为,本身就推动着高校决策的民主化。

4.有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各民主党派的基本单位,是联系高校各民主党派成员的纽带,由于高校的民主党派成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理论素养,所以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统战工作,树立民主党派的良好形象。

四、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高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高校基层党派组织在参政议政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比较松散,在成员考核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有些民主党派成员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参政议政意识不强,给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他们自身的素质更影响着参政议政的质量。

2.一些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成员,存在着党派工作热情缺乏的问题,缺乏对本党派的党章、制度等的认识,不能按照本党派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参政议政上缺乏热情。

3.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方法存在一定问题,与广大群众联系相对较少。参政议政行为往往是闭门造车,没有真正接触到一般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更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

五、解决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存在问题的办法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是高校民主党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校统战工作的工作重点,应该采取措施,充分发挥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政议政的作用。

1.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同时,各高校应不断完善措施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更好地参政议政提供服务,推动民主党派的健康发展,协助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2.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加强对组织成员的考核,全面提升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为参政议政做好准备。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还要加强对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主动性,确保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健康发展。高校的党委宣传部门在平时的宣传活动中,应鼓励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积极参政议政。

3.各高校应该从制度上着手,以制度为保障,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自身的特点,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提供参政议政的机会。各高校应给民主党派人士提供参加学校重要会议、重大决策的机会,并充分听取民主党派成员的意见和建议。高校召开的教学、科研等工作会议都应邀请民主党派代表参加,让他们畅所欲言,发表意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4.各高校应该多为民主党派成员提供机会,让他们多提意见,提好意见。各高校要积极为民主党派代表搭建平台,提供渠道,让他们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建言献策;要丰富广大民主党派成员建言献策的方式和方法,并形成长效机制。

5.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要积极改变工作方法。在参政议政活动中,要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防止出现道听途说和脱离实际的问题,要认真调查研究,真正发现问题,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也要提出可供参考的解决意见。

参考文献:

[1]王健.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高校民主党派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

[2]钟家华.论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路径选择[J].管理观察,2009,(2).

[3]李昌英,纪立芳.高校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的思考[J].岱宗学刊,2005,(1).

[4]马雁.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新问题及对策[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5]高磊.科学发展观下的高校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

4.民主党派组织建设 篇四

发表日期:2009-09-08

【编辑录入:】

九三学社淮安市委主委 淮安市人大副主任 李冰

九三学社淮安市委驻会副主委 陈伏涛

二00九年七月

近几年来,民主党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无论是九三学社还是其他各民主党派,随着组织发展工作的稳步推进,加入党派成员的与日俱增,基层组织的结构性调整与布局也发生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变化。长期以来,各民主党派十分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并取得可喜成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从局部而言,各地乃至同一地区的各基层组织建设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状况,尤其是在规范性建设方面与党派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还存在差距。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如何规范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亟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基层组织是党派工作的基础,是党派组织的细胞,对内具有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对外具有沟通协调示范窗口功能,无论是自身建设,还是履行职能,无论是组织活动的开展,还是活动程序的安排等等,无不存在规范问题。俗话说“没有矩就没有方圆”。只有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因此,规范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规范性建设是党派基层工作的重要内涵。

基层组织建设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面也很广,内容包括“软件”与“硬件”两大层面。但无论哪一种,皆离不开规范性这一基本内涵。规范,好比指路明灯,有了规范,各项工作就会有序有效,否则,就会杂乱无效,甚至适得其反,整体工作必将大打折扣。换言之,缺乏了规范性,活动就会流于随意与想当然,而零敲碎打地开展活动,也不可能凝聚成员集中思考基层组织工作的内容与形式,切实加强规范性建设,是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内涵。

2、规范性建设是党派基层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万丈高楼平地起,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当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做到一切有序有据可依,基层组织工作才会扎实而丰满,且富有成效。基层党派工作活力与后劲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通过规范性建设实现基层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对于规范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同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而规范性建设可以为基层组织发展提供前提、保障和动力。

3、规范性建设是党派基层工作衡量能力与展示成果的重要尺度。

参政议政是党派成员及党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大成员在各行各业勤奋工作的同时,还进行大量调研与思考,撰写许多提议案及社情民意信息,表达对民生及社会进步的关切,这是党派工作十分重要的成果。自身建设是党派工作的立身之本,广大基层组织在实践活动中,也提供了许多鲜活经验,作为基层组织,我们有责任与义务善于并及时留下痕迹,将成员的劳动成果通过文字等方式予以保存、展示乃至宣传,这是一个互动过程。而规范性建设就是要体现这一互动,使成员的劳动得到承认,这是党派工作能力的另一层面的检验,是展示成果的又一蹊径。做不到这一点,就会虎头蛇尾,一旦需要提供材料,工作就会陷于被动,而临时抱佛脚的回忆与补救乃至虚报,易于失真,亦是对成员劳动的不尊重。

二、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面临的现状

规范与随意性相比,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现象。相对随意性而言,规范性建设所需成本和精力要大得多。目前基层组织规范性建设的现状是,与上一级相比,最基层的规范性建设工作差异性较大,整体相对薄弱,这里有多种因素制约:

一是意识淡薄。有许多基层组织活动非常有特色,成员参政议政能力强,成果不少,但文字材料体现不多,或未及时体现及报送,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党派工作的规范意识不强,工作中顺其自然的心态较明显,工作成效未能充分彰显。

二是计划不强。与前一种相联系,因为意识淡薄,在具体实践中也就疏于计划,活动随意性较大。而缺乏计划的活动及基层组织建设是不可能走向规范性轨道的,一旦需要上报相关材料,只能应急,而临时补救其真实性就会缩水。

三是硬件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客观上讲,各基层组织工作开展因场地、设施、经费等硬件投入的不同而确有差异,这确实会影响活动的质量及规范性建设的实施。但从另一层面看也可归咎为主观要素,包括成员所在单位领导的重视不够及基层党派负责人的努力缺欠等,有米不给与有米不炊都将影响规范性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是专人缺失。规范性建设还需要人力资源的投入,因各位成员如今的本职工作就很繁重,加之后顾之忧较多,基层组织负责人兼职多,分身乏术,对规范性建设思考与投入会受到制约。但基础性工作量不管多与少,客观上虽有难度,但总需一部分人承担,很多是由基层组织负责人在奉献中努力。

三、规范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需要着重把握的几个重点

规范建设是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绝非千篇一律,亦不会影响各基层组织工作的个性发挥与特色彰显,一旦做到有机结合,基层组织的活力则会更加突现,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切实的保证。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感到,实施党派基层组织规范管理应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1、实施规范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党派基层组织的功能。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在基层调研工作时曾指出:协调沟通、组织发展、履行职能是九三学社基层组织的最主要三个功能。协调沟通功能中,既包括横向或纵向的协调沟通,也包括自身建设中对新老成员的协调沟通,具体协调沟通能力是一种本领,也是“四个能力”中的应有之义。所谓组织发展,就是要确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理念,无论是发展成员,还是制定活动计划,都要从更高层面谋求新的更高发展。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党派的基本职能,在党派整体工作部署中,一切工作都应围绕这一职能搞好服务,把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履行职能的优势,用履职水平来展示党派的形象。功能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成效。工作中只要统筹把握这些功能来开展活动,各项工作就把握了主动权,各项活动就会有序有效可持续。

2、实施规范化建设,需要把握党派基层组织的基本特点。就整体而言,党派基层组织具有“三性”特征,即基层组织地位的特殊性、成员的分散性以及基层组织功能的协商性。规范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遵循这些基本特征,以此把握开展工作的基本规律。例如根据基层组织功能协商性的特点,在开展各项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基层组织负责人应多用人格魅力来感召人、引导人,而不能使用命令式或居高临下的作风。

3、实施规范化建设,需要党派基层组织班子配备强有力。就党派性质而言,基层组织负责人不是一种地位权力的象征,更多的是要在搞好本职工作基础上靠奉献精神来承担责任。因此,针对党派的“三性”特点,选配基层组织负责人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工作中,上级组织应及时将那些政治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甘于奉献、有号召力和感染力的成员及时选配到基层组织领导岗位。同时,动态管理工作中,还应注重对基层组织班子成员进行适时调整。为此,淮安市委会有过成功尝试。去年之前,医卫支社有近30名成员,因支社主委工作太忙,支社长期活动不正常,所属成员意见很大。为此,市委会采取了组织措施,将原支社成员一部分划到新成立的淮阴区支社,同时对原医卫支社主委进行了重新推选。通过这一调整,两个支社的活动热情很高,且富有成效,支社成员为此也很满意。

4、实施规范性建设,需要不断改进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环境。淮安市委会现有11个支社,其中有3个是市委会直属支社,其余8个支社(四区四高校)是地方或行业性基层组织。对直属组织,市委会每年都给与一定经费支持,对地方性组织则地方财政下拨一定经费给与帮助,而且都配备了专门活动场地。但随着地方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广大成员对党派活动多层次的渴望,目前的一些基本条件距离大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许多地方性基层组织包括地方党委统战部门,都提出了通过设立专门工作机构的意见,以此来解决人手不足和经费紧张的情况,但此事目前尚缺政策支撑,仅靠市委会层面协调很难解决,为此需要从更高层面来帮助解决。如果这一问题能够解决,涉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人员、经费、场地三大制约因素都会得到迎刃而解。

5.民主党派服务社区管理建设的思考 篇五

社区作为承担政府管理服务职能下移的最基层单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在传统意义上正在发生质与量的变化。近两年,我市城乡社区广泛开展了“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其目标之一就是动员居民中的骨干、社区干部及社区外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弥补政府在基层社区管理建设中之不足。这既是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的重要责任。民主党派的特有身份和党派职责,赋予其在基层社区建设中的特殊功能,即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以及发挥成员特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为基层社区建设献计出力,发挥作用。近年来,我们基于这个目标,进行了一些工作上的探索。

一、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建设有利于民主党派履职和发挥作用

民主党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一支重要力量,在现阶段政府管理职能下移,社区传统管理模式逐渐打破,管理服务职能扩大的前提下,拓展社区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功能迫在眉睫。目前,社区人少事多、管理人员素质结构不尽合理,居民对社区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的矛盾凸显,在此情况下,民主党派在其所在的生活和工作区域,发挥自身优势,尽其所能,为社区建设提供服务,既是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的要求、也为民主党派履职和锻炼能力提供广阔舞台,是民主党派和社区获得双赢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民主党派的进步性可以在社区建设实践中得到很好体现并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围绕社区建设中个性和共性问题,使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合理需求通过民主党派参 1

政议政、民主监督渠道得到较好的维护;二是可以发挥党派成员的知识优势和专业特长,为社区建设和群众所需提供服务。其基本做法:

一是为社区工作帮忙不添乱。民革市委会在结对服务社区建设中,积极发挥市委会讲师团作用,为社区举办“法律知识普及”讲座,在社区“未成年人成长俱乐部”开设“文明礼仪讲座”,发动党派成员参与社区自治和小区业主委员会,积极开展为业主维权活动,帮助组织召开有公信力的群众座谈会,针对社区、物业和居民之间的各种矛盾讲解政策,理顺情绪、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民盟、九三学社市委会积极发挥退休盟员作用,帮助社区做好板报宣传和反映社情民意,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写成信息向市、区领导和人大、政协反映,为社区和群众搭起与党委政府沟通思想的桥梁。一些离退休老主委、老同志积极向所在社区群众提供自己的住址、电话号码,欢迎群众向他反映问题,并热心为有困难的群众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是为社区群众开展特色服务。党派成员中人才荟萃,具有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的有利条件。各党派在坚持传统送医送科技送法律服务基础上,积极开展各类群众需求的特色服务。民盟浙江海洋学院总支部为结对社区开设网站、设置“在线留言BBS”、“民警留言”和手机短信平台等多项便民措施,培训网络管理员;为社区楼宇园地撰写具有永久性文字说明,把社区群众自治管理的内容渗透进去,从社区基础管理工作入手,着力为社区改善软件环境,增强群众的自主管理理念,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献计出力。民盟市委会浙江海洋学院总支部在暑期为结对社区开设“亲子拓展”体育活动,在“三八妇女节”期间,开设“相约魅力,扮靓春天---庆三八女性服饰礼仪与行为礼仪讲座”、组织大学生艺术团进社区演出活动,文艺支部为结对的社

区培训文艺骨干和举办广场舞培训,满足社区群众对高层次文化的需求。民进市委会利用社科联成员优势,向结对社区送科技服务、帮助养殖专业户提供科学养殖知识和技术。农工党市委会的“舟山市第七渔农民流动医院”,多次组织医卫系统专家和高级医疗仪器到结对的街道社区开展疑难疾病检查;九三学社市委会发挥律师事务所优势,结对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新居民委员会,举办法律讲座、赠送法律手册和联系卡,为外地民工搭起一座法律援助桥梁。

三是创新服务理念。民革普陀支部以服务社区建设为宗旨,为社区旅游产业发展所想,发挥自身优势,与朱家尖莲花社区结成帮扶对子,为莲花社区渔农民转产转业、发展渔农家乐旅游特色产业作贡献。通过调查,针对该区渔农家乐经营户配套设施差、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与社区领导一起走访经营户、召开座谈会、开设培训班,并与社区联合组织渔农家乐经营户代表赴厦门鼓浪屿等较发达的旅游景区参观考察,帮助经营户开阔眼界,查找差距,提高经营理念和经营档次。发动有专业特长的民革党员为经营户做客栈环境设计,并在一些有代表性的经营户中搞样板,使这些经营户的经营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改观。在他们的努力下,经营户职业道德、经营品位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为了引导经营户规范经营、文明经营,形成旅游产业区发展良性循环,他们还与社区领导积极筹备成立“渔家客栈协会”,建立渔农家乐自治管理组织,为进一步打响渔农家乐特色经营品牌,形成渔农家乐特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出力。

(二)创新工作理念,寻求互利双赢

政治体制改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群众路线,渐进式地推进政治制度的贯彻落实,是执政党所寻求的目标和任务。如何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大局,是新时期参政党需要加强研究的深层次问题。在推进城市化建设中,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要将进步性更好地体现在为社会的服务中。提倡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建设,不仅是民主党派传统服务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理念的转变。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可激发党派成员的社会责任性和公民的公益心,自身能力和水平得到锻炼,也可帮助社区群众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与政府推行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这种将服务融于管理的理念,可不断促使社区基层群众自治管理的内容和服务群众的功能得以更好的提升。

二、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目标,积极开展党派服务社区工作调研

(一)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建设,是贯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需要,也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民主党派参与社区服务与建设,要进行广泛宣传,形成社会共识。一是要创造民主党派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建立党委、政府、部门、社区、党派和民企互动的平台,为民主党派开展工作奠定必要的社会基础。二是民主党派要提高自身认识,通过对内发动,正确树立自觉服务社区建设的意识,并成为成员的自觉行动。

(二)民主党派参与社区建设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社区自身功能、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补充。社区建设成果的取得需要聚合多种社会力量,民主党派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民主党派有参与社

区建设的优势和条件,有自己的职能和任务;社区可为民主党派成员提供锻炼才能的机会和履行职能的广阔平台,这种互动和双赢是民主党派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基础。民主党派开展这项工作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制度并不断丰富其内涵。要积极探索民主党派参与社区建设的有效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进行研究总结。要从制度上明确民主党派进社区参与活动的地位,规范服务行为。要协助社区制定和完善对民主党派参与社区工作效果的评估体系,根据需要对民主党派参与活动的方式和内容及时加以调整,从而保证活动的规范性和工作质量。

(三)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建设是新时期参政党工作内容拓展深化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将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存在。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是执政党义不容辞的任务。民主党派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体现进步性和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加强研究以不断深化工作内容。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建设,可以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达到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民主党派要以社区发展建设为突破口,加强调研:一是社区现有管理体制与民主党派参与度的有机联系;二是社区干部素质及其提高的有效途径;三是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工作的机制与发展方向;四是民主党派参与社区建设的现实基础、未来目标和深远意义。

(四)积极探索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建设的实际效果。开展和创新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建设,关键在于工作的实际效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建设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相适应。要通过深入思考和不断实践,总结和积累经验,从中找出符合科学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工作规律,让民主党派服务社区、参与社区建

设这项工作模式充满活力。要在不断的积极探索中,形成和建立一支人员相对稳定、由较高工作热情、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较好的民主党派服务社区队伍。要加强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参与质量。要提供服务社区建设需要的物质保障,采取政府拨一点、党派筹一点、社区支持一点等拼盘方式筹措资金,配置必要的硬件设备。要探索服务社区工作符合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不断拓展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服务理念,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策划和指导,不断推进服务工作。

6.民主党派组织建设 篇六

作者:吉秀华

来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01期

摘要:新时期以来,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组织发展工作与改善队伍结构相结合、与参政议政工作相结合、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社会结构变化相适应。同时,由于受国内外环境及自身结构变化的影响,新形势下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突出表现为:组织发展空间有限与保持界别特色的矛盾;发展代表性人士与标准不明确之间的矛盾;对后备干部的需求与党派成员的成长渠道不畅通之间的矛盾;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与现实政策的“冲撞”和“限制”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应重点在彰显民主党派组织的政治性、突出代表性、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民主党派;组织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92(2014)01-0057-06 新时期以来,各民主党派在三个《座谈会纪要》精神的指导下,稳步有序地推动组织发展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和自身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参政的民主党派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一样面临着各种长期、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的考验。全新的历史方位给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既是统战工作的实际需要,也是亟需从理论上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一)组织发展与改善队伍结构相结合,重点发展符合本党派界别特色的中青年骨干成员 1.重点发展符合本党派特色的代表性人士,界别构成进一步优化。各民主党派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坚持以协商确定的范围为主,重点发展符合本党派特色的代表性人士,较好地保持了自己的界别特色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各民主党派根据社会情况的变化,注重吸收其他方面的代表性人士,使自身的界别分布更加广泛多样。以山东省民进为例,1997年民进共有会员1458人,其中教育界1138名,占78%,其余分布在科技、文化艺术、新闻出版、政府机关、党派机关、其他等六个界别。2011年山东省民进共有会员3801人,其中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共2157人,占56.7%,其余则分布在科学技术、医药卫生、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公有制经济、新的社会阶层、司法机关、政府机关、党派机关、团体、其他等十一个界别。

龙源期刊网 http:// 2.重点发展中青年骨干成员,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为了缓解民主党派中普遍存在的老龄化现象,促进民主党派的可持续发展,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各党派均注重发展政治素质好、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骨干成员。以山东省民主党派为例,尽管民主党派成员的平均年龄依然维持在50岁以上,但却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539岁下降到2010年的50.4岁,20年间平均年龄下降了3.5岁。年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中年骨干为主体,年轻成员和年老成员各占三分之一,“老中青”结合的年龄格局。

(二)组织发展与参政议政工作相结合,注重发展代表性强的重点人士

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新时期,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为党派组织发挥职能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为此,各党派在组织发展工作中,更加注重发展对象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着重发展政治素质好、业绩能力突出、群众基础好的代表性人士。这一点,在高级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尤为明显。如九三学社中国海洋大学基层委员会,自2007年换届以来平均每年新发展会员2-3人,新发展的会员当中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均是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学位点负责人,专业素质突出,参政议政愿望强烈,在教师和学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组织发展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注重成员的教育、培养和使用

一是积极做好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各党派基本能按照6个月的培养教育期对新发展的成员进行入党教育;将骨干成员推荐到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党校、行政学院进行培训。二是有针对性地做好成员的培养锻炼工作。一方面重视对新成员的培养锻炼,对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另一方面为骨干成员提供挂职锻炼机会。三是积极做好成员的推荐使用工作。各民主党派基本上都已经建立了后备干部人才库,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认真做好成员的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和社会安排,积极向上级部门推荐使用。

(四)组织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化相适应,注重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阶层出现分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扩大了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已经成为“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各民主党派及时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吸纳到组织体系中来,不断扩大组织发展空间,巩固和壮大组织发展的社会基础。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已经成为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的绝对数逐年增长,在民主党派成员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二、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 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非常强的工作,敏感度高,涉及面广。随着国内外环境及民主党派自身性质、地位、结构的变化等,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组织发展空间有限与保持界别特色的矛盾

新时期以来,尽管民主党派成员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但与中共8000多万党员相比,民主党派80多万的总体数量还是显得十分弱小,组织发展空间显现出日益缩小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如下图所示):

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空间示意图

1.中共日益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吸收了大量知识分子加入,留给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资源有限。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努力打造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知识分子当中吸收了大量的人才。根据中央组织部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10年底,中共党员总量为8026.9万名,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2977.5万名,占党员总数的37.1%。很多知识分子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加入中共。据统计,在校的本科生当中,中共党员的比例高达40%,研究生的比例更高,等这部分人成长起来时,大部分已经被中共吸收了,可供民主党派发展的资源有限。

2.在一些地区、单位,高级知识分子加入民主党派的意愿正在降低。近几年来,由于受社会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网络政治便捷等方面的影响,知识分子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加入民主党派的政治意愿正在降低。调查问卷显示,对“您觉得周围的人对加入民主党派的热情”这一问题的回答,“比较高”的占352%,“不高”的占528%,“比较低落”的占8%,后两项相加有超过60%的人认为周围的人加入民主党派的意愿不高。此处数据来自于课题组在山东省第十六期党外领导干部进修班及其他党外代表人士班次上发放的150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在实践中,吸收一个有代表性的高级知识分子加入党派,通常都需要领导反复做工作才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开展困难,发展速度降低。有的党派全国的年净增率只有4.4%,在南方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则只有3%-4%。

3.在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等知识分子集中的传统领域,可供发展的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等单位是高级知识分子高度集中的地方,也是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传统领域。但是,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地方的民主党派组织往往成立的比较早,组织发展工作开展的早、成效好,那些符合条件并且愿意加入民主党派的人才早就已经被组织上吸收了,而新一代人才尚未成长起来,这就造成了组织发展上的一个断层。

4.人才流动性增强,“大中城市”的发展资源相对流失。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人们就业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大中城市的“人才外流”倾向明显,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高新技术产业落户基层吸引了一部分高精尖的知识分子;部分高校、科研院所选择在城郊建立新校区带动一部分知识分子流向基层;部分乐于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从一开始就选择扎根基层,干事创

龙源期刊网 http:// 业。人才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知识分子高度集中于“大中城市”的格局,从而造成“大中城市”发展资源的相对流失。

组织发展空间的缩小使民主党派保持界别特色越来越困难,各党派之间界别越来越模糊,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各党派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在传统的科教文卫等单位,各党派的界别特色几乎体现不出来。

(二)发展代表性人士与标准不明确之间的矛盾

“以有代表性的人士为主”是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原则之一。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在什么是“代表性”这个问题上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各民主党派在发展成员时,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行来把握,有些理解难免与中央文件精神存在一定偏差。

1.发展成员的政治素质、群众基础与专业素质不平衡。在考察发展对象时,各民主党派通常把“业绩突出”等同于“代表性”,片面注重考察对象的学历、职称、职务,而对其“政治性”和“群众性”的把握比较薄弱,造成新发展成员的政治素质、群众基础与专业素质不平衡的现象。有的成员虽然业务素质过硬,但不热心党务工作,参加党派活动不积极,带来一些负面影响。2.入党动机多样化、功利化苗头明显。由于专业素质方面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有易于考察的“硬指标”,而政治素质和群众基础方面的考察则缺乏相对客观精确的评价标准,往往通过与本人谈话、与其所在单位的中共党组织、领导、同事的了解,手段单一滞后,不能准确反映本人加入党派的真实想法和目的。近几年来,民主党派新成员入党动机多样化、功利化苗头比较明显,仕途捷径型、交友型、慕名型等各种类型的入党动机屡见不鲜,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主党派的政党形象。

3.“代表性”不突出,“旗帜性”人物缺乏。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代表性人士”的标准,造成一些民主党派后备干部的“代表性”不突出,“旗帜性”人物缺乏。民主党派高层次、旗帜性人物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旗帜性”人物对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事实证明,哪个民主党派主委的“代表性”突出,影响力大,该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就往往做得好;反之,该党派的组织发展工作就不是很乐观。

(三)对后备干部的需求与党派成员的成长渠道不畅通之间的矛盾

换届工作是检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晴雨表,换届顺利说明后备干部队伍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换届不顺利则说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后备干部的数量不足、层次不高、代表性不强等方面。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党派成员成长进步的渠道不通畅:

1.党派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民主党派成员对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根据我们对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的调查问卷显示:32%的党派成员认为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的“地位高、作用大”,10%的成员认为“地位不

龙源期刊网 http:// 高、作用不大”,37%的成员认为“名义地位高、作用大,实际不然”,21%的成员表示“说不清”。此处数据来自于我院《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研究》课题组2009年在本省部分党外干部和党派成员中开展的调研问卷的统计分析。二是组织上提供的教育培训的机会偏少,随意性比较大。尤其是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由于受经费条件的限制,自身组织培训的机会少,更多地是依靠上级组织和统战部门提供的培训机会。

2.党派成员实践锻炼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民主党派干部实践锻炼的渠道主要靠政府部门的推动,通过到基层挂职锻炼的方式实现。从现实情况看,能够参与挂职锻炼的民主党派干部比例偏少,渠道也比较单一,与干部成长锻炼的愿望和需要差距甚远。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对于“若选派你到对口联系的单位或基层单位挂职锻炼一年”时,有86%的人选择“非常愿意”,14%的人选择“愿意,但工作家庭脱离不开”,没有人选择“不愿意”此处数据来自于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第十四期、第十五期党外干部进修班、农工党骨干成员培训班、民革骨干成员培训班发放的220份调研问卷的统计分析。这说明,民主党派成员对挂职锻炼有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3.党派成员安排使用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一是在个别地市尤其是县、市(区)没有按照文件规定的比例做好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安排工作;二是民主党派成员的实职安排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副职安排多,正职安排少;事业单位安排多,政府部门安排少;公开选拔方式多,其他途径少。三是民主党派干部上升的空间小,进步慢。在很多地市和省一级单位,很多民主党派干部提拔到副处级、副厅级干部之后,就很难再有上升的空间;而且与同级的中共干部相比,他们成长进步的速度也比较慢。

(四)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与现实政策的“冲撞”和“限制”之间的矛盾

关于新的社会阶层加入民主党派的问题,目前主要依据两个文件精神:一个是2004年《关于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纪要》,一个是2009年中央统战部下发的《关于协助民主党派进一步做好组织发展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两个文件均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的问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是,正是因为这两个文件给出的只是一些宏观性的指导意见,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并没有做详细明确的规定,这就为政策的执行留下了“空间”。在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1.“个别”与“少量”的规定与民主党派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要求和愿望均存在较大差距。2004年《纪要》规定:“对私营企业主,民建可适当发展其中符合条件的代表性人士,其他民主党派可个别发展与本党派重点分工范围相关的代表性人士。”实际工作中,“少量”、“个别”的政策规定与民主党派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要求和愿望均存在较大差距。民主党派要求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发展成员的呼声越来越高。调查问卷显示:有24%的党外干部认为民主党派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应大力发展”,73%的人认为“应适当发展”,两项相加有97%的人认为应该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民主党派成员。此处数据来自于课题组在本省第十六期党外领导干部进修班及其他党外代表人士班次上发放的150份调查问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一个已经在经

龙源期刊网 http:// 济上取得一定地位的群体,其政治诉求和参政议政的愿望强烈,希望通过民主党派组织来实现自己政治利益的要求十分迫切。

2.“符合本党派特色”的规定难于操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一个群体性的政治概念,它包括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六个群体。这些群体之间,差距非常大,身份也比较复杂。对于哪些群体符合哪些党派的特色,并没有做明确的划分,因此“符合本党派特色”的规定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执行得不是很理想。

3.考察程序上存在现实困难。一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分布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其所在的单位往往没有中共的基层党组织,对其政治思想表现不易把握;二是发展对象本人往往是本单位的负责人或主要领导,其群众基础的真实程度如何不易考察;三是考察其依法经营、纳税的情况,工商、税务部门经常不配合;四是对其经营状况的考察通常会涉及所在企业的商业机密,所在企业一般不愿配合。

三、对策和建议

(一)塑造民主党派的核心政党理念,彰显其作为政党组织的政治性

政党理念是一个政党的标志,也是人们对一个政党进行认知判断的重要标准周淑真:《政党政治学》,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6-88页。,是一个政党团结、进步、发展的基础,对于政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周恩来同志早就指出,我国的“各民主党派,不论名称叫什么,仍然是政党”,具有政党的一般属性和特质,因此,我国的民主党派应当具有自己鲜明的政党理念,也即鲜明的政治偏好和价值追求。这是回答“民主党派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加入民主党派”无法回避的重要方面。为此,民主党派必须继承优良传统,塑造和构建政党理念,突出其作为政党组织的政治性。

1.以“爱国、民主”为核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塑造民主党派的政党理念。爱国和民主是民主党派的优良传统,也是其政党价值的核心体现。在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塑造自己的政党理念必须在推进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中,依靠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从民主党派自身来说,应当以“爱国、民主”为核心,重新梳理自己的性质、地位、功能等体现政党价值的理念,塑造自己的“主义”,并通过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架构将自己的政党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是提高政党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所在;从执政的中共来说,要在多党合作的架构下,为民主党派充分发挥民主功能提供制度保证和宽广平台;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进一步重视对参政党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为民主党派塑造核心政党理念提供舆论支持和理论支撑。

2.在组织发展中,要充分体现民主党派各自的政党理念。在民主党派保持界别特色的问题上,很多观点认为,应当以职业、行业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范围。这主要是出于照顾民主党派的历史特色和现有政策延续性、可操作性的考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不完全正确。如果仅以

龙源期刊网 http:// 职业、行业来划分,那么民主党派与各种职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有什么本质区别?笔者认为,确定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体现民主党派作为政党的政治意愿和价值取向,这是一个政党理念的集中体现。“有了它,政党才称其为政党,没有它,政党无异于乌合之众”。王长江:《政党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因此,在组织发展中,民主党派既应当体现自己的界别特色,也应当体现自己的政党理念,这是其吸引民众,推动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途径。

(二)明确代表性人士标准,突出民主党派成员的代表性

代表性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根本属性。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4号文件)精神,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标准是: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政治上坚定,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业绩突出,即在本领域本行业造诣较深、贡献较大。群众认同,即在所联系成员和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能够发挥引领作用。民主党派要按照上述标准来理解和把握发展成员的“代表性”,以确保发展成员的素质和质量。

1.发展成员时关注其代表性。“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有着内在的逻辑性:政治性是根本,专业性是前提,群众性是基础。在把握发展成员代表性的问题上,要坚持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的有机统一,任何一方有失偏颇,代表性都是不完整的。由于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政治性组织,因此,政治性应当是其最主要的属性。加入民主党派的代表性人士首先是能够自觉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人士。

2.发展成员后培养其代表性。代表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正确理解代表性的内涵:每个代表人士个体,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其代表性的表现也不同。民主党派组织在发展成员以后,也要注重对其代表性的培养:通过政治培训和引导,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通过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提高其专业上的影响力和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三)完善成员的教育、培养、使用机制,把握后备干部成长的规律性

1.建立民主党派成员的教育培训机制。一是加强对党派基层组织新发展成员的培训工作。依托市、区(县)两级社会主义学院,充分利用6个月的培养教育期,对民主党派新成员进行集中系统的培训。二是加强对民主党派骨干成员的培训。积极推荐骨干成员到上一级社会主义学院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院校参加培训,尤其是对于拟推荐使用的后备干部,要按有关规定参加主体班次的培训,并把参训情况和考核结果作为安排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2.建立民主党派成员的培养锻炼机制。一是针对民主党派成员的不同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锻炼。针对学者型成员,主要是多给他们提供行政岗位锻炼的机会;针对干部型

龙源期刊网 http:// 成员,主要是多给他们提供到基层调研、锻炼的机会;针对经济界成员,主要是多给他们提供服务社会的机会。二是积极拓宽民主党派成员实践锻炼的渠道。首先,要进一步加大选派民主党派干部挂职锻炼的力度,扩大选派干部的数量。其次,充分利用民主党派的组织体系,在其内部实现干部的交流和锻炼。再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在参与活动中成长锻炼。3.建立民主党派成员的长效使用机制。一是加大对政策落实的督导力度。中发〔2005〕5号文件对于民主党派成员在人大、政府、政协中配备比例或担任领导职务的问题已经做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在中央和省一级组织落实的比较好,但在地市尤其是不少县市(区)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比较突出。建议省级统战部门要加大对政策落实的督导力度,定期检查这项工作,使文件规定真正落到实处。二是统战部门要加强与组织部门的联系,拓宽党外干部安排使用的渠道。一方面,对于党外干部的使用最好有一个刚性指标,使党外干部的安排使用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实职、正职安排力度,打破“从副职到副职”的怪圈,使民主党派干部的成长符合干部成长的正常规律。

(四)完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的政策,体现时代性

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民主党派应对社会结构转型,巩固和扩大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和现实,尊重双方的政治意愿,在制度框架下,创造性地解决现实困难。

1.统战部门要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数,弄清情况。统战部门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深入调查研究,了解这一阶层的基本状况和特点,摸清他们的数量、人员自然状况、内部构成等情况,建立动态的人物、数据跟踪测算分析机制,准确把握各个群体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民主党派在这一群体中发展成员提供信息参考。

2.明确发展速度和规模。一方面要尊重新社会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的政治热情和民主党派扩大社会基础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又要避免一哄而上、过快过热的倾向,客观分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加入民主党派的动机、发挥作用的情况,认真考察,确保质量。根据民主党派自身的特点和组织发展的实践经验,建议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发展成员,其速度不超过当年发展成员的2%左右为宜;在规模上,除民建之外,其他党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总量不宜超过成员总数的10%。

3.规范发展范围。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六大群体进行细化分类,明确适合民主党派发展的范围。从总的范围来看,民主党派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发展成员以其中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对有代表性的私营企业主可适当放宽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一般不在个体户中发展。具体到各个党派的界别可考虑:民建重点发展工商界企业主和管理技术人员;民盟重点发展民办高校和文化产业的业主和管理人员;民进重点发展普通教育和文化产业的业主和管理人员;农工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类企业主、民营医院的业主及医生;九三学社重点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龙源期刊网 http:// 4.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评价体系,确保质量。由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要集中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因此,可以参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综合评价体系,从思想政治素质、经济责任指标、履行社会责任、参政议政能力袁树平:《新的社会阶层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的过程中,理顺与工商、税务、劳动、环保等各部门的关系,完善和严格考察程序,确保新发展成员的素质和质量。□

7.民主党派组织建设 篇七

参与式民主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范式。它是针对自由主义民主面临的危机而做出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参与式民主理论以公民参与为核心, 深化了公民参与功能, 提升了公民参与的公共精神, 适应了当今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一、参与式民主的起源

1964年, 美国“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的成员在密歇根休伦港开会期间第一次在理论上阐述了参与式民主。随后, 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 美国政治生活与政治学中开始不断地提到“参与”[1]。到了20世纪70年代, 参与式民主的理论得到充分发展。1970年, 卡罗尔·佩特曼的《参与和民主理论》一书的出版, 标志着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正式形成。随后, 麦克弗森的《民主理论:民主救赎的论文》、曼斯布里奇的《超越敌对民主》、巴伯的《强势民主》等参与式民主的专著纷纷出版。

1. 代议制民主的危机。

进入近代社会后, 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西方社会纷纷建立起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议会制和君主立宪制政体, 确立了以代议制为核心的议会制民主。但是, 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到了20世纪50年代却发生了变化, 使西方社会对代议制开始产生了质疑。

二战结束后, 西方各国政府纷纷帮助民众医治战争创伤, 努力恢复经济, 改善民众生活, 因此得到民众广泛的信任, 由此认为政府的主要目的是为大众谋福利。但随着战后恢复, 首先, 议会权力衰落, 行政权力扩张, 出现了威权政府, 权力结构出现了制衡中的失衡。其次, 议会制民主的局限性和虚伪性日益暴露。议会成了有钱人的俱乐部, 更是各种精英集团争夺自己利益的角斗场。最后, 自由主义代议制的前提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极端发展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对作为个人联合体的社群价值的忽视, 排斥在议会之外的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得不到真实地反映, 议会被精英群体所操纵, 决策者无法听见普通民众的声音。

20世纪60年代以后, 人们开始丧失对公共机构和领导人的信任, 对权威的怀疑充斥整个社会。对政府信心的下降, 这意味着公民的选举投票率大大降低。在大学里, 缺乏专门知识的大学生开始参与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定过程。在政府中, 组织上的等级制度受到削弱, 下属组织随时准备行动无视、批判甚至挫败上级组织的愿望[2]。相反, 每一个集团都强调自己有平等参与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决策的权利。1968年西欧、北美爆发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 公众采取了游行、示威、抗议行动, 建立了各种组织, 直接向西方的民主发难。

2. 对民主理论的反思。

从理论上讲, 欧美对参与式民主的探讨源于对马克思主义 (主要是改良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反思。20世纪50—70年代, 欧美的民主派就西方世界的制度和文化问题提出了新的批判和探索, 其领袖之一便是哈马贝斯。这场反思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是社会成员的先锋队, 为什么他们会把希特勒选上台?代议制民主也会面临比专制更可怕的危险。二是当代需要重新思考“权利”问题。“权利”曾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但如今民主派也要思考一下如何解释这个“权利”, 重新思考凯恩斯主义, 并进而利用新的政治概念和制度来补充权利的不足。

从实践上讲, 是“新左派”运动的推动。参与式民主是“新左派”的一个著名口号, 也是它的理想民主模式。它主张市民要参与影响他们工作和生活的事务, 穷人进入管理财产的机关, 学生进入学校管理机关, 工人参与工厂管理部门的活动。作为以激进的大学生和社会青年为主题的“造反”运动, 它把矛头直接指向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 反对使他们失去个性自由的政治权力结构, 试图在斗争中去寻求一条象征新自由、新价值的理想民主之路。“新左派”是“以人人参与的民主制度为基础, 试图通过人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决策的参与, 达到人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平等, 使人们从一切非人性的压抑下解放出来”[3]。

3. 社会资本理论的助推。

20世纪80年代, 新兴的社会资本理论不仅论证和推动了公众参与的发展, 还对公众参与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基础。社会资本是指个人在一种组织结构中, 利用自己的特殊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力。一个人利用这些关系获取利益越多, 他的社会资本就越高。社会资本理论创始人之一罗伯特·帕特南将社会资本从个人层面上升到集体层面, 并引入政治学研究中, 从资源群体的参与程度角度来研究社会资本。帕特南在《让民主的政治运转起来》中提出公民参与网络。认为由于一个地区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环境, 人们容易相互熟知并成为一个关系密切的社区, 组成紧密的公民参与网络。这一网络通过各种方式对破坏人们信任关系的人或行为进行惩罚而得到加强。这种公民精神及公民参与所体现的就是社会资本。从中可以看出, 公众参与有利于提高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度, 社会资本能通过协作和合作提高社会效率, 公众参与有利于解决政府效率低下的问题。社会资本理论提供了人们进行公众参与的可能性, 并且公众参与能做出比政府更好的决策。

4.“新公共运动”和“公共治理变革”的兴起。

1964年, 美国通过了《平等机会法》, 这一法案使黑人和其他普通公众除实现投票外有更多广泛参与政府和公共事务的权利。时任美国总统约翰逊还提出“社会计划”, 开展了“新公众参与运动”, 通过实行最大程度的简单化参与, 极大地推动了公众参与实践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西方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胀”, 社会反对政府过度干预经济, 进而威胁个人权利, 其结果导致公共治理理论出台。公共治理理论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发挥市场的作用, 挖掘第三部门的治理潜力, 高度重视组织网络的自主治理等等, 这些理念都必然要求限制政府权力、反对全能政府。其中阿伦特的公共领域行动参与理论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激烈争议。她强调人是政治的动物, 而其政治性则在于人能够通过言行, 与他人互动。认为公民性格中存在参与本性, 强调参与是公民自我存在价值的体现。阿伦特的公共参与行动参与理论对大众参与自主性、多样性及积极性的诠释和推崇也使得民主参与的理想与人们的心灵再次碰撞, 引发了人们对民主参与实践的深层思考。

二、参与式民主理论的核心主题

对于参与式民主的概念界定, 学术界始终都没有明确的说法。有人把参与式民主与古典直接民主联系起来。但无论是麦克弗森、佩特曼, 还是巴伯, 他们都把参与式民主与直接民主相分离, 认为, “参与式民主并不等于直接民主, 参与只是人们扩大对自己生活控制的一种方式。”[4]从政治领域的参与扩展到社会各领域的参与, 再到公共事务领域的参与。当代参与式民主主张在代议制度下的基层和地方层次上的直接参与民主。

1. 公众的参与。

公民参与从来都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涵。参与式民主主张, 真正的民主应当是所有公民的直接的、充分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的民主, 从决策议程的设定到政策的执行, 都应该有公民的参与。公民的参与包括更多公民的参与和积极的公民参与, 这是参与式民主与其他民主的根本区别。

民主从初始就不是所有人的参与。古典的雅典民主是“雅典公民”的民主, 近代的资产阶级的普选制是有限的“大众民主”, 而现代的自由主义民主的公民参与转变成了只是代表一部分或少数人利益的精英民主, 有限的政治参与成为民主制度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选举、投票成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唯一主要内容, 民主政治的内涵———公民参与日渐流失。

参与式民主从“主权在民”理论出发, 认为公民参与是公民应有的权利。阿伦特认为, 公民只有参与公共领域活动才能有自由和幸福可言。麦克弗森认为, 民主社会是所有人平等地自我完善与自我实现的社会, 主张让所有人拥有政治参与的权利。佩特曼则认为个人必须与他们所处的制度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参与式民主强调公众参与的主体价值以及其大众性、广泛性, 强调公众参与权利的平等性和机会的公平性。只有更多的公众参与, 才能实现“人民的统治”。参与式民主认为, 积极、主动的公众参与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参与能力、增强公众的政治效能感、缓释社会冲突。自由主义民主认为, 公众参与是私人事务, 而不是公共事务。强调民主失败的原因在于公众参与权利的扩张, 当权力扩张超出界限时, 就会侵入个人领域、干涉个人权利, 构成了对个人权利的威胁。按照参与式民主的观点, 参与本身并不是目的, 参与式民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每个人自由和平等的发展, 这种目的实现的最大可能就是通过在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中最广泛的参与。

首先, 积极的公众参与可以促进个人参与能力和公民自治。佩特曼认为, 个人的发展只有在积极参与的参与性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 公众参与越深入, 公民参与能力越是得到提升。麦克弗森认为, 民主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每个人能力尤其是发展能力的最大化, 积极公众参与是实现公民自由的平等价值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次, 积极公众参与可以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和政治效能感。公民参与既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 也是一种公共活动。最后, 积极公民参与可以缓解和转化社会冲突和矛盾。巴伯认为, “强势民主发展出一种通过公民参与、公共审议和公民教育将冲突转化为合作的政治。强势民主始于冲突但是并没有终止于冲突:它认识到了冲突并且最终转化了冲突, 而不是去适应它或将其最小化。”[5]自由主义民主主张“多数人意见”, 但这个原则极容易对少数人 (弱势群体) 的权利造成侵犯, 进而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参与式民主却主张通过公众的平等理性的对话、共同讨论、共同协商等公众参与将冲突与矛盾转化为互助合作, 从而缓解和转化社会冲突和矛盾。

2. 公民的道德。

现代民主国家的运行不仅依赖完善的法律制度、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一定的公民品行与态度, 应当说, 公民参与总是受到公民道德因素的影响。参与式民主理论认为, 道德与政治无法分离, 公民美德是公民道德的延伸, 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道德的条件和要求, 公民应该关心公共事务, 遵循公共理性, 在尊重公民个人利益的前提下, 主张公民通过积极的公民参与, 进行有效地对话、沟通、协商, 作出合理、理性的决策选择, 从而促进互助互利合作目标的实现[3]。

3. 参与式民主的实现方式。

公众参与作为公民争取、维护、促进和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政治行为, 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参与公共生活。参与式民主不仅强调民主是一种决策程序, 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而且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首先, 参与式民主强调在代议制民主制度下, 在基层民主建设中扩大公民直接参与。佩特曼认为, 在当代社会, 只有当个人有机会直接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事务决策, 才可能对自己的生活和所生活的环境实现真正的控制。麦克弗森提出了金字塔体制, 直接民主在街区和工厂开展。巴伯则是邻里、社区等基层直接参与的公民自治模式。通过基层公众参与, 弥补代议制的不足。其次, 参与式民主突破传统政治领域, 将直接民主扩大到公共领域。从密尔开始, 参与式民主就将参与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与公众利益相关领域的公共直接参与, 培育和提升公众参与能力, 促进和深化公民自治能力。最后, 参与式民主强调公众直接参与的方式包括对话、沟通、讨论和协商。在当代社会, 传统的投票、竞选等民主方式已不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利益的需要, 更需要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协商, 通过这些方式, 可以增进彼此了解和理解, 化解冲突和矛盾, 实现利益的平衡, 增强共同合作政治, 进而延伸了民主的内涵、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提升了公众参与的程度和质量。

三、参与式民主对中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启示

参与式民主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民主出现各种弊端和危机时提出来的。但其理论对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目标, 而十七大报告又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更是核心内容。2011年7月1日,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再一次提出要“建立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 保证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

1. 参与式民主强调在基层社会、组织民主政治中扩大公共直接参与, 为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机制的借鉴。

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 无论是村民自治, 还是社区自治, 其自治的内容、权利的实现形式与途径都存在很多问题和不完善的地方。

2. 参与式民主主张把公众参与从传统的政治参与扩展到

公共领域参与, 由此推动政府管理更加科学化、法制化与合理化。目前, 中国正在全面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公民社会正在形成, 传统的选举政治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公民对自身的权利与利益的维护意识越来越强。过去政府的决策模式导致了大量的政策或是基于政治的考虑, 或是基于技术的考虑, 甚至在集团或部门利益的考虑下被制定, 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公众的要求, 与社会对政策的期望形成较大的差距, 政策的合理性、可行性不够, 个别政策甚至引发社会不满而导致社会不稳定。如何将公民的广泛参与引入政策过程, 使公民有权参与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环节, 避免政策的不合理和不民主, 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公共政策领域的一项迫切要求。特别是在有关基层社区公共生活和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领域, 政府应当及时实现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交流, 使公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通过召开听证会、协商会、集体决策等方式来共同决定公共事务。

3. 参与式民主强调对公众的教育和道德的要求, 注重积

极的公众参与, 倡导公共精神的建立, 无疑对中国这样民主政治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讲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是一个无民主文化传统的国家, 公民对民主权利、社会利益、公众利益以及个人权利及利益的实现没有明确的概念。参与式民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每个人自由和平等的发展, 这种目的实现的最大可能就是通过在公共领域和公共生活中最广泛的参与。

4. 参与式民主不仅是一种决策程序, 一种解决问题的方

式,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对培育中国政治文化也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传统的政治对公众来讲是一种被动的政治, 民众在参与不透明的选举之后就被遗忘了, 长此以往下去, 民众对事不关己的选举已无热情, 民主成为空洞。参与式民主是一种激发人们公共意识的机制, 通过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和进行公共讨论、协商、妥协, 使公众参与到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事务中来, 激发了公众对政治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在参与中, 人们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公共讨论中, 通过沟通、协调、宽容、理性等参与行为, 把民主参与超越纯粹政治的层面而上升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种在公共事务的处理过程中的方式, 一种体现积极公民所具有的公共精神的生活方式[6], 进而培育中国的政治文化。

参与式民主通过倡导基层民主, 主张公众参与, 培育公众精神, 在沟通、协商、妥协、宽容中实现公共利益, 通过公众的讨论, 倾听他人的观点, 合理评价和思考别人的观点, 完成了民主内涵, 无疑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公众精神。它的这些精神对当今中国正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加]杰弗里.希尔墨.参与式民主理论的现状[J].国外理论动态, 2011, (3) .

[2][美]克罗齐, 亨廷顿, 绵贯让治.民主的危机[M].北京:求实出版社, 1989:70-71.

[3]原宗丽.参与式民主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69-146.

[4][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3.

[5][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1:158-334.

8.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篇八

关键词:党内民主;基层民主;民主建设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这既强调了党内基层民主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基础地位,也规划了党内民主的发展路径,表明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已经成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环节。但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实践中,仍然有不少问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清楚,这不仅对于党内民主建设本身,而且对于整个新时期党的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党内基层民主的概念内涵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石。党内民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中,全体党员按照党章和党的有关规定,在平等的基础上,按照有关民主程序和形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直接和间接地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发展党内基层民主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工程的逻辑起点。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发展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的部分。党内基层民主更加凸显党员的主体地位,以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为取向,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合法性。扩大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切入点。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多方面实现对党内民主制度和程序进行探索和实践,可以说,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二、党内基层民主的现状分析

(一)党内基层民主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党中央的规范性成果。党内基层民主的理论突破:在党内基层民主的地位上指出“党内基层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党员的主体地位上十七大报告指出“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推行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相关党内条例的逐步出台:《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规范了党内基层选举工作,使党内基层选举工作逐步走向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党内基层民主制度体系的初步构建。

2.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性成果。一是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直接选举。二是基层党务公开的逐步推进。三是基层党组织决策的民主化。四是党内基层民主监督的不断加强。

(二)党内基层民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党内基层民主的功能发挥不充分。第一,党内基层民主的社会整合功能弱化。由于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观念滞后、党内基层民主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使得党内基层民主社会整合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二,党内基层民主对党员、群众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充分。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决定着党员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不平衡,制约了党内基层民主教育功能的实现。在党内基层民主的操作层面,对于民主的宣传力度不够,民主意识的养成机制还没形成。党员民主权利的不均衡,行使权利的现状不平等。

2.党内基层民主的标准执行不到位。一是党内基层民主的制度化水平不高,制度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二是党员群众的民主参与程度较低,党员群众的有序参与机制不完善。三是基层冲突依靠党内基层民主的方式来解决的仍然较少。

3.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动力不足。一是中央的规范推动力度不够。方向性的指导多,具体的党内基层民主各个要素、环节全面系统的规范少。二是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创新动力不足。上级党组织统一部署、督促基层党组织民主实践创新的自上而下的压力不够。三是缺乏创新型领导者,强力领导者的直接推动力不足。

三、大力推進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一)充分发挥党内基层民主的功能

1.加强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基层领导班子的民主功能的培训,提高其对党内基层民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真正的将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融入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中去,充分发挥党内基层民主的功能。

2.更新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应该树立新的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理念,将党内基层民主置于包括基层自治、基层政权民主建设、协商民主在内的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大局当中,真正做基层民主的带动者、示范者和协调者,进而实现有效的社会整合。

3.完善基层干部选拔中的民主监督,增强组织活力,充分实现更新功能。

4.推动党内基层民主的实践,完善民主意识的养成机制,凸显教育功能。

(二)努力增强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力

1.加大中央的规范推动力。进一步细化出台的各项条例、法规,增强条例法规的可操作性,注重程序方面的细则规定。提升中央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发展的勇气和魄力。充分认识当前党内基层民主所处的时机,增强中央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紧迫感。

2.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创新动力。首先,要提高基层党组织对党内基层民主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建立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实践创新的考核、激励和保障制度。

3.培养创新型的领导者,提高强力领导者的直接推动力。努力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领导干部的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要提高基层领导的直接推动力,仅仅依靠提高素质、加强民主教育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靠制度的引导和规范,要靠完善的民主运作机制,要靠民主的氛围,推动党内基层民主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江.关于民主的几点再认识[J].理论参考,2007,(19).

[2]北京党建研究基地课题组.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必要条件[J].新视野,2008,(6).

[3]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N].人民日报,2008-1-30(8).

上一篇:钣金件设计规范下一篇:公共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