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的热爱

2024-06-11

对诗的热爱(共1篇)

1.对诗的热爱 篇一

一、苏格拉底诡计的目标所在

《伊翁》讲述了苏格拉底与诗人伊翁的一次相遇。当苏格拉底礼节性地询问伊翁来自何处时, 他强调自己刚刚拿了大奖, 被评为“大师”, 荣耀非凡。苏格拉底没有对伊翁获奖表示吃惊, 或许他认为伊翁获奖是自然而然的事;或许获奖这件事根本不被他放在心上。不过, 令人奇怪的是:苏格拉底似乎对“纪念医神”的事情觉得十分惊讶, “用诵诗比赛来纪念医神?”似乎表现苏格拉底认为不应该这样来纪念;而当伊翁说还有其它的比赛也用来纪念时, 苏格拉底又是一个问句:“真是这样?”似乎医神本不应该纪念似的。苏格拉底对于伊翁, 对于雅典的人们, 以这样的方式来崇拜“医术”表示了他的惊讶。而苏格拉底之所以对伊翁“用计”, 正来自于这样的惊讶:为何会对医术这样地推崇?

接下来, 苏格拉底谈到了对他自己诵诗的羡慕。这样的羡慕自然会引起普通人的自豪感, 觉得自己在做的正是一件得到大家承认的了不起的事情。苏格拉底也清楚这一点, 所以他的话恰如骄敌的计谋, 让敌人缺少防备之心。他的话经过了三个层次的递进:首先是美丽的外表, 他表扬诵诗人的外观;其次, 他强调诵诗人与杰出的人物打交道;最后, 不但对他们的诗句, 而且对他们的思想 (dianoias) 都十分的熟悉。苏格拉底的这句话, 隐含的逻辑正是伊翁所渴望的:伊翁是好诗人—好诗人懂诗行和诗行的意义—伊翁也懂。伊翁所指的“诗行的意义”, 仅是指对于荷马所讲的内容, 如医术、驾车、打仗等事比较熟悉。苏格拉底在此处的话是为了引诱伊翁而设的一个诡计, 要用伊翁自己的想法来批判自己对技艺的崇拜。伊翁, 或者说普通人, 都对这样的评价十分受用, 他已经完全忘乎所以, 说自己为“荷马增色不少”, 认为自己是荷马得以传播的文明使者, 差点说自己比荷马本人还要厉害。伊翁这个成天都熏陶在荷马的教育之下的人的自信心也极度膨胀, 而这正是苏格拉底要打击的目标, 也是柏拉图的《伊翁》中所隐含的诗教批评层面。

二、苏格拉底批判的意义

伊翁, 在这里听到苏格拉底的话是十分快乐的。苏格拉底在这里把他要做的事情的第一步显露了出来。他问伊翁是只通荷马, 还是都通?苏格拉底要做的事是要提醒或是教育伊翁一些事情, 而这个戏剧事件被柏拉图展示出来。伊翁只需要作一个选择性的回答就行了, 但他加了一句话:“对我来说这就足够啦。”他还沉浸在苏格拉底为他制造的自信之中。苏格拉底给人短暂的自信, 为的是引入话题, 然后毁掉一切虚假的自信。

1. 伊翁的致命矛盾

到这个地方为止, 伊翁并没有谈荷马是不是最好的诗人。实则, “荷马是个好诗人”这个命题已经暗含在好诵诗人伊翁的潜意识之中。伊翁只能解说荷马这个行为与他对“荷马是好诗人”的评判是一个矛盾:伊翁可以很好地诵读荷马 (获奖就是证明) , 但却不能评判荷马的好坏。

苏格拉底拿占卜这件拿来举例。占卜者当然能对关于占卜的说法作出好坏的评判, 诗总是关于某个事物的诗。这样, 诵诗人就再也没有位置了:他对诗作的评判席位已经被那些从事“某种事物”的人取代了。既然占卜者能够解说“关于占卜诗”, 无论他们的说法是好还是坏。

伊翁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所以, 他提起了前面提到的“不同”, 那是作诗方式的不同。也许, 一般的人在这里就会问有什么不同了, 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如果这样问, 伊翁就会讲他们用了一些什么样的不同的写作方式, 就变成了修辞学研究了。苏格拉底直接要伊翁对他们的诗作进行好和坏的评判。无论他评价谁好谁坏都一样, 那都意味着:伊翁能对他们的诗作进行好坏的评判。苏格拉底于是引出了算术、医术为例, 一个人评判一种知识或技艺的好, 也就能评判它的坏。伊翁对荷马等诗人作出了评判, 可是他根本就不拥有对于其它诗人的了解。

在这里, 可以总结伊翁的致命矛盾如下:诗人讲的事都相同, 为什么你只解读荷马?那是因为诗人作诗的方式有好坏之分。既然你都分得出好坏, 那就意味着你对所有的诗都了解, 怎么只解读荷马呢?

2. 矛盾的背后意义

从上文来看, 伊翁面对这个致命的矛盾不知如何回答。于是, 开始聆听苏格拉底的教诲, 而苏格拉底则说了一句十分重要的否定句:“显然, 你不能够凭技艺和知识解说荷马。”

苏格拉底又举了三个方面的例证:绘画、雕刻与诗艺;这三个例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评判这三个领域的好与坏;不仅能说它们好在哪里, 而且能说它们坏在哪里。我们评判“好与坏”凭借的是“知识和技艺”, 诗也一样, 我们要对一部诗作进行评判, 或是对一个诵诗表演进行评判, 凭借的是一种知识和技艺。从这个意义是讲, 伊翁是没有关于诗的“知识和技艺”的。

这与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是相合的:我们评价一个人, 也是根据其某种“知识和技艺”。自然, 我们选拔人才也是注重对知识与技艺的考查, 这是一种推崇“技艺”的做法。原因是, 我们必须对人的“好坏”作出一种不带感情色彩的评判。这样, 就恰如苏格拉底在前文中所扮演的角色那样, 把人分割为不同的职业技能角色, 然后根据他对这个技能的掌握来评价他的好与坏。从这个意义上讲, 苏格拉底在前面所扮演的角色并不见得是真心想那样, 只是想打破人的妄念而不得已为之的。现代社会对知识与技能的偏爱不过是伊翁现象的放大而已, 如此看来, 苏格拉底找出伊翁的矛盾的意义并不是否定诗, 而是否定以“知识与技艺”的方式来评判诗, 评判人。

苏格拉底说, 不能借技艺与知识来解说荷马。也就是说, 伊翁之所以对荷马痴迷, 其余的人之所以对伊翁的讲解那么热爱, 不能说这是一种技艺。

三、对技艺的理性认识

为什么我们要用技艺或知识来评判人的“好与坏”?技艺与我们之间的亲切, 不是一两句话所能讲明白的。它是我们人类世界最为稳妥的事物。说是最为稳妥, 是指我们相信它可靠, 并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方便。人生的百年生命要活下去, 不得不依靠那些技艺。以至于当我们发现它的巨大作用的时候, 就把它当作了人类生活的全部。这样的思考模式也将浸透所有的人类领域。

所以, 从这层意义上来讲, 苏格拉底并不是挖苦伊翁, 而是在嘲讽那种拿技艺来衡量一切的想法。伊翁也有这样的想法, 而且比较严重, 他把这种技艺看作是自己辛勤换来的, 理应得到别人的赞赏。这种拿技艺来衡量一切的人, 也会自认为了不起, 并打心眼里瞧不起其它的人, 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特有的评价标准:技艺。

伊翁, 或说普通人, 也不能明白, 如果这种诵诗不是技艺的话, 那么是怎么回事?所有的人读到这里, 都不再会简单地拿技艺性的思维来评判诗这个问题了。苏格拉底接下来要讲的是神的事情。“如果诗人们懂得如何凭技艺作好一种诗, 那其余所有体裁的诗他们就能作好了”。

苏格拉底所讲的“凭神的力量”是与“技艺, 这种人的力量”相对应的。所有的和谐与美好并不是人之所为, 而是神意的传达。人凭借其自身的技艺, 能在人世有所作为。可是, 这样的作为并不是一切, 并不能成为评判诗、评判人的标准。

四、结语

柏拉图塑造苏格拉底的形象与诵诗人伊翁作对, 实际上并不是对“诗”和“诵诗”本身的反对, 实则是反对把近于神的形象附加到诵诗人身上。对技艺的迷恋是人的天性之一, 自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伊翁的诵诗技艺让他在人世间变得像神一样受人崇拜。苏格拉底的任务是要打破这样的崇拜和迷恋, 而这完整地体现在了《伊翁》之中, 这也是《伊翁》最大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拉曼.塞尔登编.刘象愚, 陈永国等译.文学批评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3.

[2]安居香山, 中村璋八辑校.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4:464.

[3]戈登等著.张文涛编.刘麒麟等译.戏剧诗人柏拉图.导言《柏拉图的诗人面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4]柏拉图著.王双洪译疏.伊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8.

上一篇:浅谈企业文化的创新下一篇:市场调研及品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