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故乡-情感散文

2024-10-10

梦与故乡-情感散文(共6篇)

1.梦与故乡-情感散文 篇一

城市与乡野的最大差别在于:城市喧哗,而乡野宁静。

毕业至今已近一年时间,而我却有一年有余没有再执笔作过文章,很多朋友都说我已经淡然了文字,我亦同感。

文学曾是我多么骄傲的外表,那意气风发,如堪品流的文字曾让多少人眼红与嫉妒。如今,现实的无奈,加许自我的懒惰,何止又让多少关注我的人失望。“现实真的是一种万能柔和剂吗?能将不同的梦想随大流的洗礼最终变得圆润而失去原有的色彩斑斓吗?”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始终无法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问题的本身并不重要,往往结果才是我们最想要的答案。

窗外又下起了小雨,这段时间经常有雨相伴,下雨也不会太久,下一会儿就停。有人说:“雨是人的心情写照,心情不好时,晴也是雨。”

有雨的世界总是最安静的,因为只有雨声。似乎我们平常所听见的动物吵闹,都只是为寻求一场雨的宁静。

或许,此刻的故乡也在下雨吧。

我放下城市的繁忙与喧哗,跟随雨声的脚步踏进记忆中的故乡,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四处忙活着接屋瓦漏缝的雨,地上坑洼湿润;几只遍身淋湿的家禽挤进屋内,缱绻一团;几根柴火烧着一壶啼叫的水,白雾直冒;旁边的草垛,一只花猫正勤奋地舔舐着身上的毛;屋外传来一声犬吠,邻家婶子来借盆器接漏雨。

雨继续下着,似乎没有停收的意思。

以前,我常经历这些事,而现在由于工作的原因,不得不移交给爷爷。奶奶跟三叔住进了城里,留爷爷一人在家,爷爷的固执俗套全是为了守住祖辈父辈留下的根——那十几亩贫瘠土地。

乡野的“野”并不是指野性,而是指自然的纯朴及原始的味道,是一种善良的体现。

种庄稼是很有讲究的:一看时令,二看换种。时令即为按时播种和收割。换种即是在贫瘠的土地上每年种上不同的庄稼,因为矿物质被物种的选择吸收性及庄稼本身残剩的养分,对下一季庄稼的收成起了很大的作用。此外,锄灰,松土,播种,施肥,除草和杀虫也都是丰收的关键因素。

土壤是种子的衣服,粮食是农汉的生命,所以土壤便是农汉的根;岁月是时间的磨合,农汉是游子的牵挂,当然故乡就是游子的心。

所谓落叶归根。

城市的晴天,时而也能在僻静的角落处听见几声鸟啼,远外的灯塔比起梵天的星辰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这并不影响我看风景的心情。乡野的晴天,我喜欢独自走在松树林地,看近处蚂蚁觅食,听远外鸟儿歌唱。感受这大自然纯粹的气味,你会发现:原来,动物也有它的自在和快乐。

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我喜欢看见别人幸福的样子,似乎感觉自己也幸福一样。我一直追寻的梦想:快乐,自由和幸福。儒家修身,佛家渡人,道家求道,相比三者而言,我更乐意接受道,并不是我跟道家有什么渊源,我也只是个凡人,红尘中的一粒沙子。了解宇宙苍生,万物循环,我认为:我们每一个生命体今生注定修己,无论前世种种,今生何样,道才是需要我们一生修己安身,立命笃志完成的使命。别人无法完成个人的修为,正所谓:“道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我不喜欢宿命的安排,更不喜欢随波追流,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快乐也好,悲伤也罢,总归是自己的选择。

故乡是我生命的开始,也是我修道的第一步。人生中很多事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自己第一步的选择。“一步走错,全盘皆输”也正是这个道理。人生是没有彩排的,都是现场直播,对与错也只有经历了才知道,而第一步也往往是人们最爱回忆的一步,学会思考,更应懂得感恩。

雨渐渐停住了,想问问家里的情况,于是,拨通了电话,许久,电话里传出一个声音:“对不起,你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请稍后再拨!”准备等会再拨,看看时间,已是深夜了,此时爷爷早该睡了,故乡或许也在一片沉寂中歇息了。此刻,只留下我一人还在失眠……

2.月是故乡明情感散文 篇二

暮色边陲,雾笼小城,西沉夕阳渐逝光华。

秋色无痕,野草芳绿,夜珠无声润如莹。楼边月,悄然已叩相思人。我愿把姓名还给故乡,单等柳梢月上头,树下迎风漫颜,秋凉拂面,与月色同行。共沐月色,那道河是难越的天路,我站江南,你住江北,我仰望飞逝的流星,猜想它来时或去时的路径。而我们曾住在月亮的边缘,你啼哭,我安慰,你笑,我相欢。

可我渐行渐远,离你十公里,然后五十,再后便是二百公里,曾经是二千或四千之遥,我就像一只觅食远行的鹰,飞翔后却总是频频回头,惦念那只等待我归途的雏子,天空的气流里,我听见声声呼唤回转的声音,次次挥泪前行,不是不想收羽,只因此生此世的风风雨雨,我要寻找彩虹,才能让你看到潮湿后的天明中我们幸福的日子。

月是故乡明,难画相思情,寄行诗于秋风,吟咏别离凉意。乡俗中,院摆一桌,盛碗清茶请月进,一盆莲藕,一碟月饼几片,净香一柱,家人摇椅庭中,听清风弄枝,沐月色轻谈,如水秋凉。夜过半,香尽月沉,人无声,入梦,相拥入怀,那时,你在我怀里,我在你梦中,不曾分别。此时,你在电话那头你委屈,不是新校你不适应,不是新同学你陌生距离,也不是繁重课程的吃力,你说的最多的却是,今天又不是团圆日。难以言语的愧,不能给予最温暖的拥抱,苍白的`安慰,我越说越无味,当别人被父母亲宠爱疼惜时,你却一个人顶着黄昏孤独地走在归校的途中,而你的身后正缓缓升起一轮洁净如玉的中秋月。

中秋月,我们在她的两边,我在城市中,你在静静的教室里,我听见你翻动书页的声音,沙沙的,像我门前的小树在低吟浅语。或许,有一缕月色溜进了你数学公式的定律中,你只是用笔轻轻挑动着她,如拔动不忍提拨的相思,慢慢地移动,让她滑入你的脚下,然后消失在窗户的边沿。你或许只是一声轻微的叹息,孩子,我都听的见,即使隔着一道滚滚浑浊的长江水。

校规又阻断了我时常从电话中听你的唠叨,我多想听你在那边说着可有可无的事,我只是听着,只要是你的声音。你说,这一去,除了放假,便不能回来了,我有些木然,我多想你违规一次,偷偷地带上手机,可你还是关上电源,藏在自己房间的小角落,匆匆离去。

晚风吹,要去哪里?月色清,谁共花下语?中秋夜,饼儿圆圆难相聚。还有家翁七十古稀,腰损伤骨,却不愿弃田,看天看地却望不见亲人归。

3.故乡的雪经典情感散文 篇三

【异地的冬天】

出门求学,远离故乡来到这异地他乡,才确实的发现觉得原来冬天是那么的凄冷。

重庆的冬天是无阳的一片冰冷。天空总是一片灰蒙蒙,沉重,很沉重,直到压进心里,阴暗了全身。事实上,这里的温度是不低的,可是如此的天气下,心情的冰冷比身体的冷更让人触摸到了实质的冰凉。所以,很少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冬天。

而我,当然也是一样讨厌这里的冬天。不仅仅是因为它的一片阴暗,更是因为,这里的`冬天,无雪。

离开家久了,每每都会在年终岁月这个寒寂的冬天坐在窗前思念远方那个承载着儿时成长印记的的故乡。

想家,不仅仅是想家乡那些熟悉的山山水水,也不仅仅是思念家人和曾经那些儿时的玩伴。想的,还有故乡的冬天。因为,故乡的冬天,有雪花纷飞,白雪皑皑。

【小时候】

很多时候,做梦常常会梦到小时候那些天真美好的生活。

那是一个做梦的年代,没有忧虑,没有尔虞我诈,更没有这样那样的责任或者对与错。更重要的是,可以成天成天的只顾着玩。然后到了冬天还可以成群结伴的耍弄在一片白雪茫茫中。

于是,开始怀念那个逝去的年华,开始想念那个只拥有被白雪洗刷的干净的心灵的年代。

记得小的时候,一年中最让人开心的其实还是冬天这个季节。这个季节,大人们活忙完了,可以天天在家里陪着我们。当然,小孩子不管这个,在孩子心里,重要的是这个季节是一个长长的寒假,而且这个季节意味着将要过年了。然而,我喜欢故乡的这个季节,更重要的是,这个季节,有雪。

冬天只要一下雪,就会约上一小群伙伴出去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打得全身湿淋淋的也不管,大人们叫了多少遍的吃饭了也当做没听见。只知道人家的雪球滚得那么大自己的决不能示弱,自己堆的那个雪人一定要比其他人的高!打雪仗嘛,更是不亦乐乎!然而,每一次“激烈的战争”总会在大人们的“橄榄枝”的“威胁下”惨淡收场。

最让人难忘的要数雪地里抓野兔了。每次遇到大雪的时候,脚一踩下去就会湮没到小腿,这时候,我们这帮小鬼们就开心得不行了。因为这个时候,山上那些个可怜的小兔兔们就只能安安静静的呆在窝里了,全然不知一群居心不良的小屁孩们在“奸笑着”朝它们一步一步走来。每一次,我们都会很成功的连窝带兔弄回家。偶尔有一两只落跑了的兔兔,正在暗自侥幸的时候,岂不知不知哪里又跑出一条该死臭不要脸的猎狗,野蛮的铺天盖地而来,可怜的兔兔便茫然不知世事了,剩下一群小子在那里狂欢………

【故乡雪】

天忽明忽暗,偶尔有响空霹雷而至,骤然又是一场大雨而至,忽然会有细小的白色颗粒随雨而下,最后,雨点变得越来越轻,渐渐地飘了起来,于是,一场雪,就这样潇洒的到来了。

每一次下雪,都喜欢跑到空旷的场院里张开双手尽情的享受飘飘白雪亲吻脸颊那种美妙的感觉。看着一片一片雪花飘下,就这样慢慢陶醉在这一片宁静而美丽的风景中。

雪后,漫山遍野的一片白茫茫,活似一幅留白的中国风景山水画。站在这片风景中,就如同在画页上穿行,能不美哉?

田里山间,麦芽上覆盖的一层层白色“棉袄”,披在小麦之身,暖在农夫心头,这一年,注定将是一个美好的一年。

【怀念】

而如今远离故乡的我,只能坐在窗前独自怀念,怀念那个让人向往的童年,怀念那个记忆里有雪的冬天。

4.情感随笔:眷念的故乡 篇四

你还在此吗,你离开这里有多久了,你偶尔还回到这里吗?

这里的所有,曾经沿着古老的藤蔓,爬满了难忘的,美好的故事,这里曾经是一幅画,画里有笔墨描绘不了的风景,虽有些简单粗糙,却令人如此留恋。你,我,他,在这里落地生根,在这里慢慢长大,在这里拥有着无法割舍的亲情,乡邻,玩伴,还有一份挥不去的乡愁。

最初怎么也料想不到会离开此地,离开这养育的一方山水。多少年以后,渐渐,你,我,他悄无声息地远离,这里的故事,慢慢被荒芜,慢慢被斑驳,被年轮碾转成沧海桑田,遗忘在岁月的一隅,慢慢陈旧,慢慢随风落入尘埃。

那些散开的千枝万叶,一度伸展成枝繁叶茂的盛景。现在,枯黄的枯黄,飘落的飘落,唯有那垂垂老矣的盘根,在水泥混成的周遭,缠绕着心中的.情结,缠绕着荒凉的光阴。爹娘,亲人,朋友以及那些在老树下的混浊目光,那些良久呆滞不动的白头,那些从颤颤抖抖手中甩于桌上的老牌,那些再也无法辨认出谁家的娃娃,是这里的变迁,是这里垂暮的印记,是岁月走过的痕迹,是往事在风中刻下的沧桑的眷念。

你们呢?也和我一样想过某一天回去吗?那时,也许还能找到自己曾经栖身的地方,哪怕已是一片荒凉。举步踏足之时,目光停留在落满青苔的、轻锁的门扉前,推开那锈迹斑斑的木门,你的心是否也会生生地痛,却又有一种久违的踏实,如释重负的长长叹息一声?

光亮从破瓦的缝隙里躲躲闪闪,杂草丛生还有几分瘦弱的绿意,是哦,我们都离去太久太久了,久到故旧里草木深深,久到门庭沉寂埋没。可这熟悉的地方,依稀还有儿时的欢笑,还有年少灵动的影子,还有当时林林种种。

景不依旧,人事也非,只剩下旧时的记忆,努力找寻着往昔,依然不悲不喜地伫立在原地,哪怕旧貌新颜,哪怕风雨飘摇,哪怕杂草丛生,哪怕它的主人忘归甚至将它遗弃,它却依然凝目远望,等待,期盼,无声而又疼痛的固守。

这里,便是故乡,时常惦记着又被渐渐遗忘的故乡。记忆中故乡的原貌早已不复存在,不见低矮瓦房,不见葱茏山坡,不见绕镇河流,不见弯弯小路,还不见那曾经和睦友善的左邻右舍。它正以全新的面貌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渐渐蜕变,喷发出勃勃生机。旧颜越来越少了,新面越来越多了,可对于我们这些原乡人,这些早早离开的人来说,却愈发怀念它当初的模样。岁月复始,不顾人事变迁,故乡,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送走与它离别的人,迎来与它相逢的人。

可我怎么觉得故乡越来越孤独,越来越苍老了?

异地谋生,我的一缕乡愁从不曾放下过,因为故乡生活着我的白发爹娘,我的亲朋好友。每每闭上眼睛,脑子里反反复复出现故乡那些不忘的旧景,那些面孔,那些土话。可我终也没有大把的时间,终也无法经常回家看看它苍老的模样,陪它共享阳光共赏月色,唠唠心事,叙叙家常,让它在光阴里安然老去。

其实何尝不知道呢,故乡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模样了,那些熟悉的面容,有的已经不能再见了。而我,却深深地沦陷在过往。

念此,心,莫名地黯淡与微凉,还有丝经年堆积的惆怅。故乡或许从不曾苍老,老去的只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事。爹娘八十多了,已经很老了,最终将老不过门前那棵百年银杏,可也在沉寂的年轮里如此地安详。

当又再度想起,漂泊半生的时光里,故乡于我,不言它日新月异的现在,只记它那永不回来的旧模样。离开那么久,故乡哦!你怎知道游子从未将你遗忘,当年我将你装进行囊,任那外面的世界如何精彩如何薄凉,风雨路途,你一直温暖着我的行程,一直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落叶是要归根的,故乡,你还收留我这浪迹天涯的游子吗?

经历了大半生漂泊,年岁越大越发想回到这个地方去。也许待到某年某月某日,就在望穿秋水时,就在腰弯背弓时,就在疲倦的心灵需要安放时,我终将会隔着山水迢迢的一路回来,把苟延残喘的身体,把漂浮不定的魂魄,所有的一切交还给故乡——当初离开的地方,他年埋骨的地方。

5.故乡忆桑梓情情感美文 篇五

不知何时,《舌尖上的中国》带着浓浓的乡愁,与故乡的依恋在人们的心里勾起深深的回忆。或游子,或羁旅的故人,或尚不谙世事的孩童,乃至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着对家的眷恋与回味。无论后来的自己行的多远,离的有多快,心里总有一个最动人的,温润而又潮湿的地方,藏着最初的自己,最真实的`回忆与味道,以及最伊始的那段情感。

提及故乡,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最特殊的部分。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家人那精心烹制的菜肴,或许因为在家待的太久,最初的自己已经厌倦了那日复一日不变的味道。可当你离家的那一刻,你的周围开始幻想浮现的是那个温暖菜肴的香气,无论是简单的一碗粥,还是香喷喷的米饭又或是色香浓郁的红烧肉……每一道菜都如数珍宝般在你的脑海深处浮现。离家越久,你就越开始怀恋这个味道,这是故乡的味道,这是桑梓之情。

故乡是什么?是你在受到挫折,被现实击败的一塌涂地;是你在遇到难以逾越的鸿沟,被无情的生活践踏的体无完肤;是你在面临病痛,难受茫然的时候,最想逃往的那个地方。你总能感觉那个地方充满着阳光,整个天空弥漫的都是你童年的欢声笑语。

每个路灯,都有一段一起相携回家的记忆,晕染着整个曾经。每一朵花草都是那么盛放的那么巧笑嫣然,每一张脸庞都是那么动人亲切。那一片熟悉的土地让你第一次感觉到心灵的安定与踏实。即便只是一杯白开水,一句问候,在你病痛时,都有着最强大的药效。那是安抚人心的作用,那是故乡独有的效力。

曾几何时,山高水阔任飞扬;曾几何时,心境澄明意徜徉;曾几何时,心怀致远博天下;如今,却只愿,携一腔离愁,与羁旅难排遣的哀思,踏上垂杨紫陌,走在最熟悉的故土,缓缓流过的是岁月的风声,是桑梓的喃喃细语,穿过整个迷离惘去的往昔流芳,在生命的回廊里站成一道难以磨灭的风景。

在高楼林立的今天,钢筋水泥浇灌了一个冰冷的时代。走的越久,你越发现自己逐渐变成一座孤岛,每一张精致冷漠的脸庞让你感受不到一点温情,那灯红酒绿下,夜晚的晓风也变得如此寒冷彻骨。走在红尘三丈的街上,熙熙攘攘,却不知前往何处。心中一片凄凉,异土的月光竟也如此冷淡,你像一只倦飞的夜鸟找不到栖息的地方。停泊无助的心伤,你是否听见故乡的企盼与归离之心。

累了,就回来吧。这是故乡在你离去那刻就守护的约定与期待。无论你此刻是被光芒环绕,还是落魄不堪,她都以一种包容之心接纳你的所有,安抚你所有的不安。

累了倦了,就回去吧。回到记忆最伊始的地方,整理你所有的坏心情,抛开你所有尘世沉重的枷锁,去接受那阔别已久心灵的洗礼。

6.故乡啊故乡散文 篇六

谨将此文,敬献给我记忆深处的家乡――题记

一、晒粉条

粉条做好了,需要晒干,然后收起来储藏或食用。

您可能会想,现吃的粉条,是不是不必晒干?直接吃新鲜的即可?不行,新做的粉条不好吃、口味不佳,我也奇怪、不知道为什么,需要晒干了以后再吃,才是正常的味道。

晒粉条,多在村西的观阳河畔。在沙滩上支木架,两根木棍搭起头捆绑一下,再叉开放在地上成个倒V形,许多个这样的木棍腿一字排开,上面再搭一条长长的绳子或铁丝,两端系一根木橛或铁棍,扎埋进沙里固定住即可。

粉条做熟了,捞出大锅,再用井水一遍遍冲洗、漂干净,像洗衣服时一遍遍里外冲洗灰尘那样。乡下没有自来水。但冲洗粉条只是冲掉表层的糖分等各种杂质,以免粘连到一起,同时也为冷却粉条。这个道理类似煮面条出锅后过一遍冷水。冲洗完毕,一筐筐搬到河东岸,分开挂到不足一米长的木杆上,木棍再挂至架好的一排五六十米长的大绳或铁丝上。

有时,晒粉条也在乡场上,或在村西去往西边观阳河的土路上,架起一溜木架子长绳晾晒。但是通常不敢在路上晒粉条,仅偶尔为之。乡下土路很窄,总有两条深深的马车车辙躺在路上。晒粉条这天,如果有本村或外村路过的马车,便无法通行。汽车更不要说了。乡下马路,本来就是按照一辆马车的宽度设计的,稍加余量。平时,如果有两个马车对头要在路上“会车”,那是不可能的,只得一个避到近处的岔路口,或者躲至不深的路边沟里,等待另车过去后再行通过。

这些架子是七拼八凑的,胡乱找来一些粗细不一长短不匀的棍棍棒棒,灰不溜秋脏兮兮的都能用上去,较长的就剩余在架子上方,朝天上刺着!这样晒粉条的长架绳,多的时候有六七条,高高低低、歪歪咧咧、横七竖八的,在沙滩上南北一排排摆开一大片,都挂满了白花花的粉条,远远看去像无数乳白色小型瀑布,密密麻麻一挂挂地向下垂着,很是漂亮、壮观。

粉条挂上去时是乳白或乳黄色,正点点滴滴不断淌着水。新鲜粉条的香醇美味,散发到整个空间里,与沙滩、河水、林峦、植物花草的味道掺和一块儿,在河畔和树林风中一阵阵迎来送往、飘浮荡漾。各排绳索的东头在河东岸地堰下面的杨树林边,西端距水面不远处截至。

其实,人工制作的粉条并不卫生。记得,那时候的粉条上,常带着泥沙、草屑、甚至小虫等杂质、赃物。

队里的粉房,木头棂窗户是不贴窗户纸的,脏旧的木头门也不关闭,都是随意敞开着,风来了若要关门没人不让,风想开门也随它便。因此,蚊子苍蝇等飞虫都可以自由进出、毫无遮拦。大院里猪马驴牛粪便的骚臭味,始终囊括着粉房。你想想脏不脏?

还有灰尘泥沙,房顶的灰黑色高粱秸屋笆灰尘会掉下;常年积累的灰尘在屋笆上一串串悬垂着;飞虫可能被滚烫的蒸汽击落进锅;再是风流带来的尘埃泥沙;还有操作者苦涩浑浊的劳动汗水,有不少流进锅里。在锅里沸水和满家蒸汽弥漫之中,他们常是满脸大汗淋漓。还有双手,在整个大约半天的操作过程,一般是不洗的,不管动过什么、去过几次茅房。

最后,这一切基本上毫无例外地被食用者送进了嘴巴。

我搜索网络图片,看到有些地方,现在还有民间土法做粉条,有在露天地里的,什么风吹草屑泥沙昆虫,都有可能掉进锅里。还不如我们那时候的粉房干净。

吃着可口的粉条,您可能想象不出粉条的加工、晾晒如此费事费力。

自然,漏粉条要事先选择好天气。没有太阳天,做出粉条不能晒就腐坏了。

做粉条的废泄水,用于喂猪喂牲畜,一点不会浪费。做粉条剩下的残渣,及之前,做制粉条的原材料粉团时,余下的下脚料废渣亦然。

晒粉条时,当然也比较脏,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蚊蝇等大自然的各种虫类都会不请自来,和我们一起玩耍、卖疯。它们,总是欲将这一切据为己有,随意餐饮践踏,从来不和谁打招呼;在此地免费消费、快乐游玩――包括粉条与河水,沙滩与树林,水中鱼和虾。它们从来不管不问这一切是谁造的、主人是谁?树是谁栽的、河是谁家的?

沙滩上,有专门看守晒粉条的老者,一般是不能上山干活的老人或病残。青壮劳力是舍不得用于看粉条的。

观阳河东西两岸,沙滩以外都是森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林里光线暗淡,各种高草或灌木丛密密麻麻。这时节,林中树叶落了满地,茅草大多已经枯黄。河畔周遭,树林、沙滩、河水、粉条架子,就是我们孩子们的站(玩)场和乐园。

二、捡粉条

捡粉条,这样的好事儿,怎么会少了孩子们?

星期天只要有工夫,听说哪个生产队晒粉条,我们叫上几个小伙伴,一颠一伙、嘻嘻哈哈地就去捡粉条。什么工具、布袋都不用拿。把自己带去就行了,哈哈。

我来了,孩子们来了,苍蝇蚊子蜜蜂蛾蝶蜻蜓燕雀陆陆续续也来了。

是的,我们都来了。此时的河畔,是我们大家伙共享的一片天。

我们来此,肩负着两大艰巨使命、中心任务:捡粉条和玩耍!

沙滩上,已经支起来几根绳索。挂好了一些横杆粉条。男女劳力们在一片片绳索架子间走动,往上挂粉条、摆弄着。

看来,飞虫们和我们差不多少,也都是贪吃、贪玩才来到晒粉条现场。它们来来往往,在粉条上面起起落落。几个苍蝇时而追逐嬉闹着,在半空飞翔盘旋出各种弧线,再落到粉条或支柱、横杆、绳索上。蜜蜂呢,有时候趴在粉条上半天不动,埋着头不声不响的,像个思想家!不知道它在采什么、想什么、读什么?有时候,某个蜜蜂嗡嗡着嗖一下从我们脸边掠过!像一支利箭。

西侧河面上,燕子在水面上方东西南北来回穿梭,时而飞到晒粉条的上空。蜻蜓间或来来去去,在晒粉条和河面间。还有,叽叽喳喳虚头巴脑的麻雀,不喜欢河水,一般只在树林和粉条架子间飞来飞去,显得闲散而无聊。

我们呢?也好不到哪儿去!脱下鞋子和背心或衣衫,一群一伙的,在粉条长排之间东跑西颠、大呼小叫尽情玩耍。我们时而来捡粉条,时而跑河里玩水、捉鱼虾,见到蜻蜓蜂蝶便到处追赶扑捉。热了,我们就跳进浅浅的河水里凉快,随便追逐抓小鱼虾,还洗脸洗头,有时甚至把满身都撩上水。冷了呢?便跑进树林里暖和,躲到大树背风处,或钻进高高的草丛取暖。

我们在木架和铁丝、绳索下面钻来钻去。有时候也打打闹闹,在一排排粉条架之间或底下捉迷藏。孩子们要玩耍,是不需要专业道具的,随时随地、什么都可以当作玩具或游乐场。

沙滩表面经常晒得暖融融的,我们赤着脚满沙滩嬉闹瞎炮,脚下的沙滩散散的软软的。但是,沙里有时暗藏杀机,锋利的石子会偷偷摸摸割破我的脚板,却浑然不觉,过后才发现。有时候玩够了走回家,才想起来鞋子落在河滩上。赶紧跑回去找鞋。

我们边捡粉条,边吃着半干的粉条。有的粉条干了,需要在嘴里浸泡老半天才能嚼得烂。我最爱吃一种大疙瘩粉条,像个小蝌蚪,两端或者仅一头带着细尾巴,是漏粉条时的操作瑕疵次品,半干的时候挺好吃,面咴咴的口感很好。吃剩的碎粉条,带回家可以留着做菜。

捡粉条,很是有趣。我们在架子绳索底下拱来拱去,不长眼的绳索、铁丝或架子,经常勒到我同样不长眼的头颅,撞上我们不长脑子的腿脚!在沙滩上、木架间绊倒摔跤是常有的事。

有时候,一挂粉条整体滑落到沙滩上,沾满了沙子,紧黏其上的.沙粒无法去掉。得等到晒干后、将来食用前,在水里浸泡后使劲搓掉。

粉条架下,往往滑落、折断一层长长短短的碎粉条。湿粉条上面沾了不少沙粒。这样大批的粉条,都有主儿!他们的名字叫集体。哪个孩子不知趣捡了,会被看护的老人斥责轰走。等待差不多干了,看护的大爷会用搂草的竹筢搂走。我们只能眼巴巴看着粉条垂涎三尺。等待晒干搂走后,竹筢漏掉的一星半点碎短粉条,才属于我们,大人不稀要!此时,我们一哄而上抢而捡之,用手一点点揭下来粉条上的沙子。小孩子,始终生活在“捡粉条小社会”的最底层!楚楚可怜啊!

为什么捡粉条?穷啊!虽然含有孩子玩耍、好奇、馋嘴成分在内。捡了粉条,能解馋、可做菜,还格外赚了玩耍!一举多得。现在,再好的粉条,你扔在地上,有人捡吗?

捡的碎粉条,短的装在衣袋里。稍长的不适合装进衣袋,用手一直拿着。从树林里拔几棵高草,用草茎绑粉条,捆成一小扎带回家。

当时,我们完全不注意、没在意粉条的脏乱、卫生与健康,没有这个心思。我只觉得粉条好吃,只知道粉条甜咝咝、香喷喷的。在饿着肚子的那个时代,从来就没有想过粉条干不干净。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才有了这个“穷心思”。而且,现在已经不大爱吃粉条了,因为里面含有明矾、金属铝,会残留脑中使人变笨。吃饭菜还学会了挑肥拣瘦,这个不想吃、那个吃够了。比当年“文绉”高雅了许多,全然不是那时候狼吞虎咽,什么饭菜都能下肚;是饭不是饭,都能填进嘴巴!

现在,我们买的粉条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大多是成套的机器设备制作的粉条。食品卫生有了保障。当然,在乡村集市上,今天还能买到农家按传统工艺流程手动土法加工的粉条。

乡村生活,永远不会像城市那样精致、讲究。从古到今、现在亦然。

上一篇:大班科学认识小白兔活动方案下一篇:五年级下学期期中家长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