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农惠农政策情况汇报(共10篇)(共10篇)
1.强农惠农政策情况汇报 篇一
滨海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中共滨海区纪委(2011年8月2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欢迎市纪委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到滨海区检查指导工作!现将滨海区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根据中共市纪委“《关于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检查的通知》发[2010]29号”的精神,区党委、政府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高度重视,迅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并按照“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通过”的要求,切实抓好检查整改,对检查中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核实,逐条整改,做到整改、目标、任务、措施、方法、责任,要求“六个明确”。此外,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协调会,听取各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并就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督促各有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做好自查、自纠。现将滨海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近几年来,中央和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安排 了多项强农惠农资金。2008年“1号文件”将以往的“支农 惠农”表述改成了“强农惠农”,这表明中央开始由注重输血变为注重造血。为此,区党委、政府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切身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现实需要。为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党委召开了党政班子会议,研究部署该项工作,并召开了机关干部职工、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财政结算中心报帐员、财政所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计等人员参加的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该项工作。
为了保证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区党委一是专门成立了以为组长,以为副组长,以纪委委员、直属有关部门负责人和财政、中心学校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工作的领导小组,内设了办公室,由纪委委员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二是建立严密的责任体系。明确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主要责任主体,规定党委、政府上主要领导为区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主要责任人,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为第一责任人,民政办、财政所、中心学校(原教办)、兽医站、食品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干部为直接责任人。
二、规范和完善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保证 各项资金严格按规定管理使用。
区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规范和完善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保证。为此,区党委在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建立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规范,落实责任分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明确了党委、管委主要领导是强农惠农资金的管理使用的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具体负责发放的部门干部和居委会干部为直接责任人。规定了在落实和执行强农惠农政策上谁出问题谁负责,那一级出现问题追究那一级的责任。同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和使用工作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责任追究内容。
二是健全对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度。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工作的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人员逐项检查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情况,主要看是否有挤占、挪用问题;是否有套取、截留问题;是否有抵扣、代扣其他款项问题;是否有贪污、私分问题;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拨付、按规定用途使用;是否有救灾资金和其他经费混账管理、公款私存和个人保管等问题;各项惠农资金发放的时间、对象、标准、范围、方式是否符合规定,等等,做到不漏项、不留死角。在监督检查过程中,碰到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涉及开发区共性 的问题,带回交区领导小组,统一研究解决。
三是纪委设立了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和使用举报热线电话(580089)。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受理群众举报,纠正和查处违反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和使用有关规定事件,保证了各项资金按规定严格管理和发放。
四是制定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和发放的公平、公开、公正制度。规定了补贴范围、补贴标准及补贴金额等内容在居民小组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方可发放。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能繁母猪补贴等所有涉农补贴,全部通过“一折通”的方式,由涉及部门分配好相关数额、直接打入农户帐户,杜绝代办、代领等现象,及时、足额、透明、安全兑现到农户手中。
三、抓好具体环节,保证强农惠农资金的发放到位。在强农惠农资金发放方面,为防止强农惠农资金发放过程中出现抵扣、挤占、挪用等问题,在近年的粮食直补、新农村建设、义务教育等项资金发放时,我们抓好了发放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细化了每项资金发放的具体程序。
从2011年以来,滨海区的强农惠农资金项目有:(1)种粮补贴;(2)特困生补助款;(3)能繁母猪补助款;(4)义务教育免杂费补助;(5)农村合作医疗保险;(6)抚恤金;(7)五保户补助金;(8)困难户救济金;(9)百岁老人生活补助;(10)农 村最低生活补助;(11)乡村公路建设补助,总共11项。
2011年共发放种粮补贴99933589.00 元、特因生补助366600元、能繁母猪补助款8899999元、义务教育免杂费资金93366999元、抚恤金698787775元、五保户补助金47777777元、困难户救济金777777787741元、对残疾退伍军人的医疗补助8999900元、百岁老人生活补助5222777元,为100233人次发放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金额877712112.56元,乡村公路建设补助235771244元。合计48871256988447.5元。
在以上资金的发放过程中,我们分别采取了具体的措施进行发放:(1)对种粮补贴的发放,2007年起由邮政储蓄“一卡通”发放,存折发放由村干部领回,由村干部直接发放,村民领存折时签名并盖本人手指模;2008年种粮补贴资金全部划入个人存折。(2)特困生补助款资金发放由各校报账员提现金,通知家长签领或学生签收后,家长签名确认。(3)能繁母猪补助款资金发放由养猪户主持本人身份证到开发区财政所一楼办事大厅领取现金,签名并亲自压手指模,养猪户主委托他人领取的要持委托人和户主身份证,签名并压手指模。(4)义务教育免杂费资金由财政局直接划拔到各学校账户。(5)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由报销人持医疗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代办人身份证到开发区财政所一楼办事大厅领取现金签名,并亲自压手指模,委托他人领取的要持委托人和户主身份证,签名并压手指模。(6)低保的发放是先由各居委会公告,经有关程序审批后发给存折,区有签领总表,居委会有个人签领表。(7)五保户补助金每月25日发放,开发区民政部门每次都记录下五保领取证;每季度检查一次,确保钱发到五保户手中。(8)困难户救济金在确定救济对象时先在所在居民小组公告,发放后还进行一次公告;每次发放救济金时民政部门都记录下临时救济卡,进行造册登记。
由于抓好了发放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细化了每项资金发放的具体程序,滨海区强农惠农资金的发放未发现有违反有关规定和出现差错的情况。
此外,我们还十分注意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补贴档案管理制度,妥管档案,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通过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工作的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有关单位及各居委、各项目的检查,发现开发区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一是民政部门人员不足。由于历史原因,民政办目前除分管领导外,只有2名民政助理。大量的具体工作只有1人负责,虽然最近从计生办抽调了1名同志负责农村合作医疗的电脑录入等工作,但人力仍然有待加强。
二是2010年春季非农业户口学生的义务教育经费至今尚未到位,给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了一定困难。
三是教育部门反映退休民办教师的补助费5多年来都是每月200元左右。这部分人员由于近年来物价上涨,生活十分因难,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五、今后工作设想
1、创新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工作机制,继续完善各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法理财,不断提高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2、结合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党在农村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加强对农村“两免一补”、教育收费、合作医疗、低保资金等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案件,保障中央各项政策、投入和改革措施的落实,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通过以上措施,真正将上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构建和谐、平安、繁荣的滨海区作出更大贡献。
2.强农惠农政策情况汇报 篇二
1 党中央、国务院对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 农业部提出2010年要稳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 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支撑体系,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做到“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 即千方百计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 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6%以上, 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巩固和发展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 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有力支撑。
2 国家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投入
一是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495亿元, 包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网、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少数民族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农村小水电工程、农村邮政和农林水血防工程等。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等441.6亿元, 具体包括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粮油储存设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植保工程、种养业良种工程、渔政渔港、保护性耕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草原防火以及油料、糖料生产基地、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和新疆棉花基地等。
3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目前, 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主要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简称为“四补贴”。2009年, 中央财政安排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90亿元、农资综合补贴756亿元、良种补贴198.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30亿元, 对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0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行种粮农民补贴, 补贴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 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立和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制度, 根据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变动, 遵循“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原则及时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 合理弥补种粮农民增加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2月4日, 中央财政已将2010年的两项补贴共867亿元预拨地方, 力争在春耕前通过“一卡通”或“一折通”直接兑付到农民手中。良种补贴方面, 水稻、小麦、玉米、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长江流域10个省市和河南信阳、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油菜实行全覆盖。农机具购置补贴方面, 补贴范围继续覆盖全国所有农牧业县 (场) , 补贴标准维持购机价格的30%、单机补贴上限5万元不变, 补贴机具种类涵盖12大类45个小类180个品目, 在此基础上各地可再自行增加20个品目。3月1日, 中央财政先期预拨了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286亿元。
4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为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 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国家决定从2010年新粮上市起适当提高主产区2010年生产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
5 适时采取玉米、大豆、油菜籽等临时收储政策
为做好东北地区粮食收购工作, 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国家决定于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 在东北地区实行玉米、大豆临时收储政策。
6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一是完善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机制。二是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三是扶持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
7 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一是积极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和范围。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三是鼓励各地对特色农业、农房等保险进行保费补贴。四是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和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8 加大家电下乡实施力度
家电下乡补贴政策于2007年12月在山东、河南、四川开始试点, 2008年12月1日扩大到12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 2009年2月1日推广到全国。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 国家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补贴。补贴兑付根据各地实际可采取农民申领、乡镇财政所审核兑付等方式。2010年, 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家电下乡实施力度。一是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二是大幅度增加家电下乡产品种类。三是扩大家电下乡产品补贴对象。
9 支持农民建房
一是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二是游牧民定居工程。三是农垦危房改造工程。
10 增加产粮大县奖励
2005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09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达到175亿元, 奖励县数达到1000多个。2010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 进一步完善奖励办法, 稳步提高粮食主产区财力水平, 调动其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11 建设高标准农田
2010年, 国家将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2020年) 》确定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 按照分工协作、连片推进的原则, 加大中央基本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和中长期政策性贷款等方面资金对基本农田建设投入力度,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土地平整、机耕道、农田林网等工程建设, 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和范围, 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和旱作农业示范技术, 加快将中产田建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把低产田改造成产量稳定的中产田, 努力在北方地区建设一批80万亩以上、在南方地区建设一批50万亩以上的区域化、规模化、集中连片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12 扶持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
一是大规模开展“菜篮子”产品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二是以农兽药残留标准为重点, 制修订450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三是大力发展“三品一标”, 2010年计划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1万个, 登记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200个。
13 完善动物防疫补贴政策
2010年, 围绕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不发生重大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两大工作目标, 农业部将继续坚持和完善强制免疫补助、强制扑杀补贴、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政策,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提高疫苗补助、扑杀补贴标准, 扩大强制免疫和扑杀补贴覆盖面, 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与国家疫病防控策略有机结合的防控投入长效机制, 为巩固发展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做出积极贡献。
14 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
“绿色通道”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以国道网为基础, 结合主要鲜活农产品的流量和流向, 在全国建立布局为“五纵二横”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 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截至2009年底, 全国“五纵二横”绿色通道网络总里程达到4.5万公里, 基本贯通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 实现了省际互通, 连通了全国29个省会城市, 71个地市级城市, 覆盖了全国所有具备一定规模的重要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也结合本地实际和地域特点, 建立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农产品公路运输“绿色通道”。
15 支持优势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 农业部将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深入推进粮棉油糖高产创建, 支持特色农业发展。
16 支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发展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 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围绕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 农业部将继续积极推动乡镇企业转型提升、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发展力度、努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
17 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财政支持。中央财政设立了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 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农民培训、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各地按照中央要求也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 2008年资金规模达到132.56亿元。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也将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 2008年资金总额32.5亿多元。
二是税收支持。近年来, 国家相继出台了所得税减免、出口退税、增值税抵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龙头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所得, 免征企业所得税。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率由10%提高到13%, 对部分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为帮助龙头企业应对金融危机, 中央提高了罐头、果汁、桑丝等农业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三是投融资支持。2009年, 农业部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下发了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 对龙头企业仓储设施、基地建设、技术改造等固定资产投资和季节性农产品收购给予贷款支持, 年底贷款余额达1984亿元。中国农业银行不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到2009年底, 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贷款余额684亿元。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允许其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
四是贸易支持。对符合中央外贸发展基金条件的龙头企业出口项目融资予以贴息。降低重点龙头企业成立进出口公司的资格, 适当放宽其经营范围。为支持出口型龙头企业发展, 农业部每年会同商务部向中国进出口银行推荐一批龙头企业, 到2009年9月底, 进出口银行为16家龙头企业出口项目贷款29.5亿元。
18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
一是加强农民就业创业培训。二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三是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四是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9 开展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一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二是对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系统的创业培训。三是组织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四是积极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五是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20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要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政府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 这是党中央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改善农村民生状况, 采取的重要举措。
21 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原则, 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并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措施相配套。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支付终身。
22 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在耕地保护方面, 要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切实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 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在耕地质量建设方面, 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规模和范围, 在有条件的地区, 实施增施商品有机肥补贴;启动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实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 对应用旱作农业技术给予补助。
23 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农业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决策部署, 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组织各地加大工作力度, 加快改革增强动力, 推进建设夯实基础。一是争取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启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规划》, 开展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设施条件建设试点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聘用制度、推广责任制度、工作考评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多元推广制度等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技推广工作制度。四是组织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表彰活动。五是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技人员在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关键环节, 全力以赴深入生产一线, 手把手、面对面、心贴心地传授实用技能, 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24 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
为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国家先后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25 土地流转政策
(1) 流转前提。确保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稳定, 落实和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前提。
(2) 流转主体。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 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3) 流转原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 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4) 流转底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5) 流转方式。国家允许农民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6) 流转机制。国家鼓励和支持各地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按照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6 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主要由中央和省级以及有条件的市、县财政安排, 按照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数额的适当比例给予奖补, 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 将支农专项资金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捆绑使用, 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效果。奖补范围主要包括, 农民直接受益的村内小型水利设施、村内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公益事业建设, 优先解决群众最需要、见效最快的村内道路硬化、村容村貌改造等公益事业建设项目。财政奖补既可以是资金奖励, 也可以是实物补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于2008年在3个省进行试点;2009年试点扩大到17个省;2010年进一步扩大到27个省, 预计受益农民达到5.3亿人。
27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为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并就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新增农业补贴适当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 对服务能力强、民主管理好的合作社给予补助;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 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面推进“农超对接”, 减少流通环节, 降低流通成本。
28 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
一是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重点。二是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三是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9 完善党领导的村民自治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 要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 规范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程序;要总结各地实践经验, 因地制宜推广本村重大事项由党支部提议、支委会和村委会联席会议商议、全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 以及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等做法。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根基, 发展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是农村工作的基础工程。
30 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3.强农惠农政策情况汇报 篇三
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2015年,国家启动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将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要调整措施是:一是将80 %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补贴资金与耕地面积或播种面积挂钩,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鼓励秸秆还田,不露天焚烧秸秆。这部分补贴资金以现金直补到户。2015年选择在安徽、山东、湖南、四川和浙江等5个省开展试点。二是将20 %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支持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体现“谁多种粮食,就优先支持谁”。2016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将在全国范围推开。
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016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范围内实施,补贴对象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补贴机具种类为11大类43个小类137个品目,各省可结合实际从中确定具体补贴机具种类。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方式实行自主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补贴标准由省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按规定确定,不允许对省内外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实行差别对待。一般机具的中央财政资金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挤奶机械、烘干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2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高性能青饲料收获机、大型免耕播种机、大型联合收割机、水稻大型浸种催芽程控设备单机补贴额不超过15万元;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25万元;大型甘蔗收获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40万元;大型棉花采摘机单机补贴额不超过60万元。
3 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政策
2016年农业部、财政部继续在江苏等17个省(市、区)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尚未开展试点的省份可自主决定是否开展,鼓励非试点省份结合本省实际开展试点,加快淘汰老旧农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相衔接,同步实施。报废补贴机具种类是已在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登记,并达到报废标准或超过报废年限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标准按报废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机型和类别确定,拖拉机根据马力段的不同补贴额从500-11 000元不等,联合收割机根据喂入量(或收割行数)的不同分为3 000-18 000元不等。
4 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
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6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2016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2016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为每50公斤133、138和155元,早籼稻比2015年下调2元,中晚籼稻和粳稻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
5 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政策
为更有效地发挥市场作用和保护农民利益,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和现阶段发展要求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2014年国家启动了新疆棉花、东北地区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水平时,由中央财政向试点地区生产者提供补贴。2016年国家继续深入推进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
6 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为改善和增强产粮大县财力状况,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2005年中央财政出台了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371億元,2016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实施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
2015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由中央财政测算分配到县。对常规产粮大县,主要依据2009-2013年5年平均粮食产量大于4亿斤,且商品量(按粮食产量扣除农民口粮、饲料粮、种子用粮测算)大于1 000万斤来确定;对虽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在主产区产量或商品量列前15位,非主产区列前5位的县也可纳入奖励;上述2项标准外,每个省份还可以确定1个生产潜力大、对地区粮食安全贡献突出的县纳入奖励范围。在常规产粮大县奖励基础上,中央财政对2009-2013年5年平均粮食产量或商品量分别列全国前100名的产粮大县,作为超级产粮大县给予重点奖励。奖励资金采用因素法分配,粮食商品量、产量、播种面积、绩效评价权重分别为60 %、20 %、18 %、2 %,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与省级财力状况挂钩,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奖励系数,常规产粮大县奖励标准为700-9 000万元,奖励资金作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使用;超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扶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
产油大县奖励入围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突出重点品种、奖励重点县(市)”的原则确定,入围县享受奖励资金不得低于100万元。2015年产油大县存量奖励资金分配由中央财政根据2011-2013年分省分品种油料(含油料作物、大豆、棉籽、油茶籽)产量及折油脂比率,测算各省(区、市)3年平均油脂产量,作为奖励因素。油菜籽增加奖励系数20 %,大豆已纳入产粮大县奖励的继续予以奖励,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扶持油料生产和产业发展。
7 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为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生猪(牛羊)养殖积极性,促进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引导产销有效衔接,保障市场供应,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35亿元。奖励资金管理坚持“引导生产、多调多奖、责权对等、注重绩效”的原则。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包括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牛羊调出大县资金和省级统筹奖励资金3个部分。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按因素法分配到县,分配因素包括过去3年年均生猪(牛羊)调出量、出栏量和存栏量,因素权重分别为50 %、25 %、25 %,奖励资金对生猪调出大县前500名、牛羊调出大县前100名给予支持。奖励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县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支持范围包括:生猪(牛羊)生产环节的圈舍改造、良种引进、污粪处理、防疫、保险、牛羊饲草料基地建设,以及流通加工环节的冷链物流、仓储、加工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支出。省级统筹奖励资金按因素法切块到省(区、市),分配因素包括各省(区、市)生猪(牛羊)生产量、消费量等。统筹奖励资金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支持本省(区、市)生猪(牛羊)生产流通和产业发展。2016年继续实施生猪(牛羊)调出大县奖励政策。
4.强农惠农政策情况汇报 篇四
各位领导:
***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活动于2011年7月29日正式启动以来,为了切实提高全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工作整体水平,推动我镇农牧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镇党委、政府根据县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开展了落实强农惠农的各项阶段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镇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基本情况
2009年,通过“一册明一折统”发放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共计77.4281万元(其中:牧村低保金60.054万元;牧村五保供养金3.2万元;村级防疫员报酬0.96万元;村组干部报酬5.224万元;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0.504万元;计划生育
5.443万元;高龄老人补贴600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
1.9831万元)。
2010年,通过“一册明一折统”发放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共计133.6615万元(其中:牧村低保金75.2103万元;牧村五保供养金3.32万元;困难群众救助金20.304万元;五保户过冬补助金0.92万元,村级防疫员报酬0.96万元;村组干部报酬10.08万元;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2.5560万元;计划生育8.6885万元;高龄老人补贴600元;未住宿生补助10.3万
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1.2627万元)。
2011年截止9月底,通过“一册明一折统”发放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共计69.0093万元(其中:牧村低保金55.4853万元;牧村五保供养金3.05万元;春荒补助金5万元,牧村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金3.888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1.586万元),以上所有强农惠农补贴资金都能够按照政策和时间要求,及时足额地发放到户,不存在多头申报、截留、挤占问题。
二、强农惠农政策执行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扎实安排部署,强化工作责任。于8月1日召开***镇强农惠农政策动员大会,参会人员由各村书记、主任,镇直各机关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和镇全体干部,共有63名人员参加动员大会。会议上着重明确了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范围和工作目标。镇党委书记李文忠同志主持会议,并做了动员讲话,宣读了《***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传达了《关于印发碌曲县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及相关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关文件,同时按照工作要求及时成立了由镇长为组长,2名副科级干部为副组长的***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强农惠农工作办公室,制定了《***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分工》,先后分别成立了《***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工作组、督查组》,结合《***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工作推进计划表》,健全了工作机制,明确了工作任务,严明了工作纪律,细化了工作责任,力求是这次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努力构建舆论监督环境。***镇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使整个活动的开展深入人心,普遍得到广大群众的赞同,主要表现在:
1、镇党委、政府及时制作了2条大型活动宣传条幅,在公路沿线张贴惠农政策宣传标语4条,在各村村务政务栏书写黑板报2期,做到了“一村一栏,一社一板”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此项工作,营造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的浓厚氛围,使“强农惠农”活动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在“落实强农惠农”活动第一阶段工作中,我们一边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组织群众,向广大农牧民群众认真传达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宣传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党的各项利民惠民政策,通过对农牧业生产、农牧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商税收等四大方面进行了宣传。与此同时,镇村两级干部坚持把宣传活动与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结合起来,坚持把开展宣传活动与落实当前农牧村各项利民惠民政策结合起来,积极配合镇政府和包村干部,认真做好***镇新型农牧村养老保险宣传和参保费的代收缴工作等镇村重点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有力地推动了当前农牧村各项工作的落实和一些急
难问题的解决,使广大机关干部在实践中锤炼了党性,提高了素质,改进了作风,增长了才干。
3、镇强农惠农领导小组按照全镇四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为划分基础,结合本村实际,采取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函、开通热线电话、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面对面谈心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全面深入地走访农户,详细了解民情,广泛征求发展经济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良策、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办法、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存在的欠缺,认真听取群众的疾苦与呼声。同时在各村成立了由包片领导包片和包村干部包社为具体责任制,通过组织镇、村、社干部深入农户,入户宣讲、及时发放《宣传资料》80本和《致农牧民群众的一封信》1000余封。针对农牧业生产方面、农牧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商税收四方面六十多项内容,由具体负责人员归纳总结,详细解说,特别是对农村低保、五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广大群众熟悉的相关政策进一步给群众做了说明,使我镇群众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更加明确。
(三)、加大调查摸底力度
紧紧围绕全镇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对各包村干部和各村“两委”负责人集中培训,使他们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能够更加透彻,做到心中有数,增加宣传力度。及时组
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集中广泛宣传,重点围绕新农村政策享受对象、扶贫对象、低保对象、经济收入、生活支出、住房情况等进行摸底,实做到“五个摸清”(即摸清群众生活的真实水平,摸清致贫致困的真正原因、摸清群众内心的真实意愿、摸清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把握好了识别和确定惠农政策享受对象户的核实工作,特别是对全镇扶贫对象和低保对象,结合干部挨家挨户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的结果,将调查摸底情况在镇、村、组进行了张榜公示,并建档立卡,认真填写了《***镇强农惠农摸底调查表》对所有牧户从家庭人员基本情况、经济来源、生活支出、住房情况、村委会对该家庭情况的评价(很好、较好、一般、差、极差)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内容涉及到农业、牧业、务工、其他等方面通过这些具体经济指标量化农牧户经济状况,确保了调查摸底工作扎实有效。
三、强农惠农政策执行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受传统观念和传统意识的影响,特别是加快特色农牧业和规模农牧业发展的强农措施不多,农牧民致富的经济增长点还比较少等。
(二)尽管各项惠农政策的宣传已深入人心,但部分群众在认识上还存在偏差,特别是个别村委会、村民小组干部和少数群众对强农惠农政策理解不深、吃得不透,工作中存在一些疏漏和误差,在一些工作上存在被动的局面。
(三)公开不够规范,特别是有的村民小组在公开内容
上还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大项多,细目少,群众最关心的事项内容粗略,其它事项公布较详细,有的内容更新也不够及时等。
四、今后进一步加强农业强农惠农政策执行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一)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
通过召开群众会、组织进行公开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充分认识并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进一步加强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力度,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二)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通过加大对广大干部职工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本领,更好地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使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5.强农惠农政策情况汇报 篇五
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驻XX工作组
根据《西藏自治区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西藏自治区纠风办关于开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结合XX实际,我驻村工作组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通过入户调研、翻查镇、村台账等方式,对64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逐一检查核对,情况如下:
一、XX基本情况
XX位于青藏公路沿线,距离市区仅12公里,是县、镇两级党委、政府驻地村,也是XX县乃至整个XX市的西门户,地理位臵极其重要且特殊。全村海拔3700米,现有耕地面积仅为239亩,粮食产量537.15吨;全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现有714户(其中牧业户25户),1979人(其中女性1082人,占总人口的54.7%);五保户6户、贫困户28户;运输车68辆,农用拖拉机18台,小型拖拉机3台;牲畜1018头(只)。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为2,058.36万元,人均收入7,225元(其中,大部分为征地补偿收入)。
二、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据这次检查统计,XX群众享受到的各项优惠政策有43项(其中,由镇政府、村委会负责落实的项目有20项,市、县直单位直接负责的项目23项),项目多,资金量大,工作任务重,群众十分关注。其他21项由于XX暂无相关项目,故暂时未享受到政策。
(一)主要做法
1、镇、村两级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惠农惠民政策落实工作,大力宣传强农惠农政策。一是以会代训,将宣传讲解强农惠农政策与各项活动紧密结合,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基层党建年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宣传学习强农惠农政策;二是利用公开栏、标语、横幅等形式进行宣传。在本村醒目位臵、群众易聚集的公共场所悬挂横幅,在大街小巷张贴标语,在镇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中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施的政策依据、实施范围、办理程序、落实标准和落实情况进行公示,让群众知情,接受群众监督;三是组织包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面对面宣传。驻XX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深入农户家中,将《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享受财政补助优惠政策明白卡》(藏汉双语)发放到群众手中并进行细心宣传,让老百姓了解惠农政策,并与自己已享受的政策相对比,看落实是否准确,从而激发群众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的热情,最终达到人人关注惠农政策,人人学习惠农政策的效果;四是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管,如农牧民安居工程、民政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政策资金均有专人负责。此次检查发现,涉及到镇、村经手的20项强农惠农政策资金均有专人负责,未发现挪用、套用、占用、未及时兑现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
2、督促村“两委”进行自查。我驻村工作组专项检查的同时,督促村“两委”进行认真自查。近两个月以来,驻村工作组深入村、组进行专项检查,认真查找XX在强农惠农资金管理方面是否有套取、截留问题;是否有抵扣、代扣其它款项问题;是否按照规定程
序上报;各项惠民资金发放时间、对象、标准、范围、方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等。并对不足之处要求立即整改。
(二)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根据检查情况,各项由镇、村直接经手落实的补贴资金专款专户,无抵扣、无截留,多以现金的形式足额兑现到农户手中,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基本落实到位,切实达到了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的目的。镇、村对相关政策不折不够的执行、对人民群众细心周到的服务、对涉农资金细致严格的监督赢得了村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也为密切政群关系奠定了基础。
1、镇、村直接经手并落实的项目共计20项,落实情况如下:(1)村干部待遇: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村干部补贴由镇政府统一发放,三年来共计为19名村干部发放了现金补贴110,250元。
(2)五保户供养:XX共有6户五保户,三年共计发放供养经费33,600元。由镇政府民政负责人和村委会专人以现金方式发放到个人手中。
(3)安居工程补助:按照区、市、县相关政策规定,三年来共计为451户建设户兑现工程补贴资金12,289,000元。通过安居工程建设,XX85%以上的群众住上了安全放心房。
(4)一孩、双女奖励:按照自治区对农牧区“一孩、双女”户
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规定,三年来共计为168名符合奖励条件的个人发放奖励金115,320元。由镇政府民政负责人和村委会专人以现金方式发放到个人手中。
(5)粮种推广补助: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2008年,共计兑现了XX956.08亩耕地粮种推广补贴资金4,302.36元。2009年至今,由于征地等原因此项补助中止。
(6)农机购臵补助: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2010年,为5户群众购臵的5台农机设备兑现补助资金共计159,25元。
(7)种粮直接补贴: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三年共补贴粮食种植面积3613.48亩,发放粮食直补金63,714.3元。由村委会统一发放现金。
(8)农资综合补贴: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三年共补贴粮食种植面积3613.48亩,补贴金额达49,973.52元。由村委会统一发放现金。
(9)能繁母猪补贴: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2008年、2009年两年共计补贴能繁母猪56头,补贴资金5,600元,由村委会统一发放现金到农户手中。2010年,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扩大了养殖规模,能繁母猪增加到152头,补贴资金达到13,898元。
(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XX低保户共计120人,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三年共计兑现低保金129,175元。由镇政府民政负责人和村委会专人以现金方式发放到个人手中。
(11)老人健康补贴: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三年共计为57
位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健康补贴资金17,500元。由镇政府民政负责人和村委会专人以现金方式发放到个人手中。
(12)“三老”人员补贴:XX符合条件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共计20人,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三年共计发放补贴112,000元。由镇政府民政负责人和村委会专人以现金方式发放到个人手中。
(13)养老保险补贴:2010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正式开始,XX共计53人参保,投保金达34,980元,为进一步普及新农保,使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奠定了基础。
(14)农村基层党组织保障经费:2010年,为村党支部拨付保障经费10,000元,由村党支部管理、使用。
(15)村文化室补助: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三年共计发放补助2250元,由村委会统一管理、使用。
(16)能繁母猪保险补贴: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三年共计补贴能繁母猪208头,补贴资金20,800元。由村委会统一发放现金。
(17)牲畜W病防治补贴: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由县防疫部门统一组织专人对牲畜进行防治,三年共计为2887只牲畜进行W病防治。
(18)碘盐差价补贴: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三年共计补贴碘盐差价87,915元。由村委会统一发放。
(19)农牧民免费医疗: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三年共计4744人次享受免费医疗,补贴资金达733,000元。
(20)“降消” 项目: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XX实际,三年来全村“降消”项目共计80项。
2、由区、市、县有关部门负责并落实的项目共计23项,情况如下:
(1)工信部门负责的项目4项,包括:家电下乡补贴、家具下乡补贴、汽车摩托车补贴、汽车换新补贴,东嘎镇政府已经组织专人完成全村所由农户的信息登记,并上报县工信局为农户定做家电下乡补贴卡。自2009年以来,共计申请家电下乡补贴96台,补贴资金达38,258元;申请家具下乡补贴19户,补贴资金达13,613元;汽车摩托车补贴和汽车换新补贴还没有村民申请。
(2)教育部门负责的项目8项,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广州教育基金、教育“三包”政策、中等职业免费教育、示范农林免费教育。其中,2010年,XX有2名学生获得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帮扶资金共计40,000元。各项目均由教育部门直接负责落实。经调查,已落实。
(3)财政部门负责的项目1项:民间艺术团体补贴。XX现有2个藏戏队,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享受到补贴。
(4)农牧部门负责的项目2项,包括:农药补贴、化肥差价补贴,县农牧局每年均组织镇、村为村民发放免费农药和化肥。
(5)农业银行负责的项目2项,包括:安居工程贷款贴息、助学贷款贴息。经调查,落实情况良好。
(6)交通部门负责的项目1项:老年人交通补贴。经调查,部
分符合条件的村民已办理公交卡。
(7)卫生部门负责的项目3项,包括:卫生人员培训、免疫政策、农牧区健康教育。经调查,落实情况良好。
(8)民政部门负责的项目1项:城乡医疗救助。经调查,XX近年先后61名(其中,低保户3人,五保户3人)群众申请到区、市、县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救助资金达315,990.64元。
(9)综治部门负责的项目1项:平安西藏经费。
3、未享受到相关政策的共计21项,情况如下:
边境治安联防经费、大中型水库后期移民扶持、牲畜良种补贴、沼气项目、科技特派员生活补助、退伍军人补助、天然林管护人员经费、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经费、退耕还林补助、退耕还草补助、动物防疫补助、村医补助、教学点燃料补助、涉农商业保险、禽流感防治补贴、小反刍兽疫防治补贴、优生优育经费、乡镇公益性岗位医务人员待遇、农村公共服务21项,由于XX无相关项目或设施故暂时未能享受到政策。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很大,先后向村民发放了藏文版、汉文版的宣传册,基本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屋、村民皆知。但是由于群众理解上存在的偏差,部分村民没有把握相关政策,申请补助、扶持上不够积极。如农村沼气项目,XX至今无一人申请。
(二)工作程序还不够规范。镇、村两级是实施惠民政策的关键环节,任务大,工作繁重。通过近年来的努力,镇一级基本做到
了账目清楚、程序规范、制度健全,而村一级的工作力度不够,存在档案资料不健全、记录不完备运现象。
(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不够,制约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从专项检查情况看,惠农政策项目多,资金量大,涉及多个部门,发放渠道各不相同,多头管理,各自发放。既不利于审计监督,也为群众享受补贴造成了一定困难。
(四)家电、家具下乡政策广受好评,但存在严重漏洞,商家在标价中暗藏猫腻。群众普遍认为补贴不应该由商家直接通过折扣的方式返还,而应该由政府部门根据购买发票进行补贴。
(五)基层组织建设扶持力度不够,检查中发现,上级对镇、村基层组织建设经费补贴几乎为零,村级组织“无钱办事”情况比较突出。
针对以上问题,工作组在专项检查结束后,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整改方案,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推动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宣传更要做好解释,使群众知道并且领悟各项政策规定,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好处。
二是与上级各部门做好协调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保障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细、做实各项基础性资料和档案,力求准确、真实,体现可行性和操作性,为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重视多个部门管理、多头落实、各自发放的问题,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统一组织协调,把群众应该享受的到户资金统一纳入
“一折通”。
四是建立健全对惠农资金进行监督审计,使专向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补贴资金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
五是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提供组织保障。镇、村级组织承担着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重任,其工作责任性、基本素质、工作水平等直接影响民生问题的解决。因此,要把镇、村级组织建设作为落实惠民政策的重要前提,组织部门负责,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责任性强、敢于坚持原则、办事公平公正、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工作队伍。同时,要建立健全村民议事制度等工作机制,保障各项惠民政策的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资金尤如一个重型炸弹,管好了服务于社会,管不好就会诱发一批干部违法乱纪,百姓群起上访,给社会稳定造成隐患。此次专项检查来看,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仍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兑现惠农政策的过程中,针对不同惠民政策的特点和差异性,既全面推进,又突出重点,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使更多群众更方便、更快捷地享受到强农惠农“阳光”。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表》
6.强农惠农政策情况汇报 篇六
及自评自查报告
县纪委:
为扎实推进农牧村党风廉政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保证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按照县委、县政府印发《迭部县“强农惠农政策监督检查落实年”活动实施方案》(县委办发„2010‟85号)及县纪委《关于开展执法监察自查工作的通知》(迭纪发[2010]30号)精神,卫生局把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及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作为近期卫生工作的重点,结合卫生工作实际,认真安排部署。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加大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为了保障卫生项目的工程质量及按期完工。一是成立了卫生项目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定期检查,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及进度。二是进一步靠实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责任,把卫生院建设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工程建设期间,要坚守工作岗位,监督工程质量及进度。对工程监理要进行考勤,发现工程监理脱岗,要及时向卫生局汇报,对监理提出的工程质量问题,有权责令施工队停工。三是要求工程监理要对工程的每一个细节及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并利用周报及月报的形式定期向卫生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汇报工程进展情况。
(二)加大监督力度,保证工程质量及进度。益哇等12个卫生院及县人民医院是我县卫生系统首批灾后援建项目,因此,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国家制定的灾后重建设防标准认真执行,把援建项目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点项目来抓,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实行“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主管部门归口实施,发改、城建等部门监管,检察、审计部门全程跟踪”的工作机制,严把工程质量关和工程进度,对偷工减料、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严肃查处,对发现有问题的施工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对施工单位隐瞒问题或拒绝纠正的,责令停工整改。
(三)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建立健全了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对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科学管理,精心组织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以一流的业绩,把乡镇卫生院建成了优质工程、民心工程。
(四)做好资金管理和使用,严格资金安全运行。对中国红十字会及香港世贸集团等援建我县灾后重建资金,应倍加珍惜,以重建规划确定的建设规模和造价为依据,坚持厉行节约,杜绝铺张浪费。对其资金要坚持封闭运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
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确保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一是卫生局坚持把新农合工作作为大力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德政工程常抓不懈。卫生局在召开的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对新农合工作作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把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重点来抓,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认真审核住院报销费用,严把报销关,防止有套取新农合基金的行为。通过发放宣传单、粉刷永久性宣传标语、举办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合参合的积极性,新农合受到了普遍欢迎,覆盖面不断扩大。
二是我们按照州委、州政府及州级新农合经办机构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调整了补偿实施方案,将原来的县级、州(地、市)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下降5%,对在省、州、县中(藏)医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参合农牧民,用中药、藏药治疗产生的费用,补偿比例在同级综合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比例的基础上,再提高10%;并将参合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发生的无责任主体的意外伤害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完善了转诊转院制度,高度关注病弱群体,对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二女结扎贫困户、70岁以上老人等特殊人群,保销比例提高10%的优惠政策,对外出打工农牧民简化保销手续。确保了新农合政策“覆盖全部农村、保障重点人群”的预期目标。
以上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7.强农惠农进活力 篇七
黄畔村是远近闻名的万头生猪养殖专业村。近年来,县乡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支持村民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去年以来,村民大发“猪财”。今年,村上依靠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民集资10.4万元,撬动各级累计投资34.6万元,建成占地2.4亩的村文化广场,“钱袋子”鼓起来的村民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化娱乐广场。
黄畔村仅是彬县“三农”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彬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财政支农战略,努力把农业农村打造成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民生至上润民心
彬县新民镇胡家坡村77岁的王大爷8月份在村卫生室看病,支付20元医药费,新农合门诊统筹为他一次报销了9元,报销比例高达45%。“这下可好了,门诊看病报销了近一半”,王大爷激动地说:“看病能报销,养老有保险,社会真是越来越好了”。
看病难,看病贵,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困扰广大农民的老大难问题。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彬县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为提高参合率,最大限度地扩大群众就医医药费报销范围和比例,彬县积极落实财政资金,统一省、市各级医院单病种报销标准。截至2011年11月底,已累计补偿患病参合农民456545名,补偿医药费用11610.43万元,其中住院補偿112187人次10406.42万元;个人账户补偿205962人次708.51万元;门诊统筹补偿111922人次176.72万元,门诊慢性病15人次1.27万元,健康体检26459人次317.5万元。
2010年,彬县开展了门诊统筹报销试点,参台农民就近到定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门诊就医,可以按比例报销医药费。两年来,累计为广大农民报销门诊医药费104万元。2011年,彬县再次对新农合相关政策作出调整,即参合群众住院医疗费用报销不受住院次数限制,每人每年医疗费用报销总额由去年的20000元提高到50000元,农民群众将更多地享受到新政策带来的实惠。同时,彬县在总结新农合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2009、2010年住院患者单次医药费用总额在5000元以上及2011年1-5月份在市级医院住院患者进行二次补偿,8082人次得到补偿,补偿总额为1448万元。最大程度让利于群众,使群众得到更大、更多的实惠。
彬县约有30万农业人口,农村养老问题十分突出。2009年,彬县启动实施了新农保试点工作,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响应。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县共参保缴费14.4万人,综合参保率85%以上。收缴保费1553.8万元,为全县6.56万60岁以上参保农民发放养老金5451万元。出台农村8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补助实施办法,先后为全县2236名8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按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费122.4万元,百岁老人手捧党和政府发放的生活补助金后,激动得泪流满面,连声说“党和政府好,没想到我们能在有生之年享受这样的生活补助”。
与此同时,彬县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保障投资力度,在县城投资5200多万元,建成现代化的彬县中心敬老院,目前已入住鳏寡老人100多名。在北极、龙高两镇投资建成了可供养500多名鳏寡孤独老人的敬老院。目前,80多名老人已成功人住,接受集中供养。对全县950名财政供养的五保老人,其中集中供养81人,其余每人每年按3000元的标准发放五保供养金287.4万元。在此基础上,彬县不断提高农村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累计发放低保资金8652万元,全县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在解决农村退职老干部生活补助方面,县级财政拨付200多万元,为全县400多名连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10年以上,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农村退职老干部提高了生活补助标准,解决他们生活困难,让广大农村干部在任干的有劲,离职后过的舒心。
文化建设启民智
“以前聚在一起就是打扑克、玩麻将,现在有了文化站,咱农民的文化生活变得有品味了”,这是彬县广大农村居民农闲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彬县财政加大农村文化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全县建成8个镇文化站和25个村文化室,新建150个村级流动书库,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使137个贫困村的群众每年都能免费看1场戏、12场电影,每人拥有1册图书,为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财政支持。
义务教育是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近年来,彬县财政坚持教育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不断加大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让每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近年来,县财政投资4.85亿元,完成98所初级中学、中心校10大类72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153幢中小学教学楼维修改造工程,确保校校无危房。2009年以来,投资2675万元,为全县38所中小学安装了暖气,结束了农村学校冬季无供暖的历史。累计拨付1009.5万元,对全县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免除了学杂费,为17328名农村贫困大中小学生发放救助金1450万元,农村中小学生公用经费达标兑现3322万元。
在此基础上,彬县以培育有文化有理想新型农民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农村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采取财政出资“买单”,农民免费接受培训的办法,使农民学得一技之长,提高文化技能。家住西坡石牛村的王彬玲,通过县里组织的电子技术培训后,现已在广东一家电子厂做质检员,月收入达3000元,在她的带动下,全村已有近20余人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低收入人员走上了致富道路。
每年,彬县财政都要安排2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先后聘请外地名师讲解传授电脑、机电维修、餐饮家政服务、设施农业等知识技能,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了大幅提升,收入有了大幅增长。
随着广大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彬县加大了新村建设的文化含量。以前,彬县全县247个行政村,大多数分布在沟壑偏僻山庄,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村容村貌脏、乱、差,不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此,县委、县政府从2006年起,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试点先行,重点推进”的思路,重点在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整治村实施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宽带信息网络延伸、文化广场、村庄绿化、沼气人户等工程,推进农村城市化管理,农村的环境卫生
nlc202309011306
彻底改观,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
2009年以来,彬县抢抓机遇,率先在全县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全县累计投资2.48亿元,新修村内道路416.13千米,铺设自来水管道401.5千米,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广场143个,绿化村庄101个,使全县29万农村群众直接受益。通过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彻底解决了农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绿化不到位等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一条条通村人户的幸福路、致富路相继建成。对此,群众是看在眼里,乐在心上。
据统计,5年来,全县累计完成投资20多亿元,先后实施143个新村庄建设,建成農民新居2.14万户257万平方米,使新农村全部达到柏油(水泥)路、太阳能路灯、卫生计生室、文化图书室、治安调解室、百货小超市、活动广场、绿化美化“八进村”和自来水、沼气池、太阳能、卫生间、互联网、广播电视“六人户”标准,全县有三分之一的农民住上了宽敞漂亮的新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文明新生活。
产业发展壮民财
由于历史原因,乡村两级沉重的不良债务成为影响各地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2008年,彬县财政采取多种方法,多方筹措资金,在全省率先化解了3347万元的“普九”债务。2011年,县财政投资336万元,在全县启动了村级不良债务化解工作试点,帮助北极、龙高、太峪三个镇化解了全部不良债务。今年,将在全县进行全面推广。
彬县累计投入9亿多资金,全面落实了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家电下乡补贴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财政投资700万元扶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以苹果、柿子为主的果园面积达到50万亩,2011年实现果品总产45.5万吨,产值突破12亿元。以畜牧养殖、设施农业、药材栽培为主的特色农业亮点纷呈,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义门镇黄畔村、水口镇祁家崖村为代表的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快速发展,实现家禽家畜年存栏保持在76万头只以上;以城关镇朱家湾、小章镇哈家店、义门镇高渠村为代表的设施农业遍地开花,建成了以礼品西瓜、蔬菜生产为主的果蔬大棚3150座,在龙高镇16个村建成以蘑菇生产为主的食用菌大棚1100座。全县累计建成“一乡一业”示范乡镇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形成以车家庄金银花种植、永乐花卉苗圃培育、底店土鸡蛋加工、北极核桃仁包装、义门柿饼生产、炭店采摘园建设和新民辣椒栽植、土榨菜籽油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一村一品”示范村50多个,为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不断添加着新的活力点。
财政兴农未有尽。彬县财政在支农助农、建设“全国百强县”的征程中必将铸就更大更新的辉煌。
8.强农惠农政策消息 篇八
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号文件,充分显示了“三农”工作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中的十足分量。
纲举则目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当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将其作为重中之重。今年的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了这一主题,表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党中央谋划“三农”工作的普遍共识和实施路径。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包括农业在内的多个行业都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的局面。因此,要从供给侧进行改革,特别是提高有效供给,从而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针对“三农”问题地域广、范围大、涉及人口多的特点,不仅要注重从整体上提升“三农”工作,而且要着重在具体层面让强农惠农措施更加精准、全面和有效。今年的一号文件,从“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强农惠农的具体要求……凡此种种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摸准了问题“命脉”、打准了问题“七寸”。
社会在前进,“三农”问题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不断使用新措施、新手段来解决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培育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近两年的一号文件,从“互联网+”现代农业到绿色生产方式,从农村普惠金融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到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诸多新提法、新思路都显示了变化中的调整与调整中的变化,都向着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闻鸡起舞,人勤春早。随着一号文件出台,现在最需要的便是早领会、早落实,切实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守住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撸起袖子加油干”。
相关阅读
“如今种田有补贴,买农机也有补贴。国家的`好政策不仅让我省了钱,还让我能通过种田挣钱。”2月27日,在南丹县六寨镇六寨社区一处农田里,正在操作农机犁田的韦景科高兴地说。得益于种粮补贴政策的扶持,他逐年扩大富硒水稻的种植规模,去年种植面积达11亩,仅卖富硒稻谷就收入2万多元。今年,他打算再增加5亩富硒水稻种植面积。
时下,行走在南丹县乡村,随处可见农民操作农机翻犁田地以及购买化肥、种子、农机等农用物资的身影,一派繁忙的春耕备耕景象。涉农部门纷纷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举办农技培训,宣传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近年来,该县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作为减轻农民负担和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将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确保涉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使广大农民及时享受到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惠。
该县成立县、乡、村三级工作机构,分别做好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和政策落实的监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充分发挥纪委、财政、审计和群众民主监督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群众代表深入各乡镇,对强农惠农资金发放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并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接受群众监督。
该县对各种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全部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账户,杜绝滞留、截留、挪用或冒领等违纪违规现象发生,促进强农惠农资金规范化管理。
为使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该县对每项补贴的政策范围、项目资金、发放标准、落实情况、负责人员等内容,进行县、乡、村“三级公示”,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将全县65项强农惠农资金运行情况在南丹纪检监察网上公开,便于群众查询。
“国家政策就是好,人民生活节节高;惠民政策送到村,贫困群众要翻身;种养技术送地头,农民致富不用愁……”日前,在中堡苗族乡文化广场,当地山歌手身着民族服装,用淳朴、原生态的山歌,传唱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和当下脱贫攻坚工作等内容,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该县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资料、发送手机短信、悬挂横幅、入户宣讲、传唱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同时,搭建起信息公开平台、惠民窗口公示平台等监督服务平台,切实为农民群众提供及时、便捷的强农惠农政策信息服务。去年,该县共免费发放《南丹县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手册》5万册。
9.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清查方案 篇九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市农廉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解决卫生系统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保障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制定卫生局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纠防结合、注重预防和全面检查、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原则,以检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农村卫生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等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为重点,紧紧抓住“教育、自纠、规范、查处”四个关键环节,通过扎实有效的监督检查活动,全面了解我市卫生系统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切实解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农村卫生政策的落实,规范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体系建设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管机制,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清查的范围和内容
重点检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管理及农民享受补贴款是否存在违规报销情况。
三、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和做好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李 俊(市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雷宣义(市卫生局党总支书记)
张英珍(市卫生局纪检组长)
成员:郭伏生(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主任)
卫 佳(市卫生局监察室主任)
办公室主任:卫
佳(兼)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和监督。
四、主要工作和时间安排
此次专项清查工作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自2010年7月开始至2010年8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自查自纠阶段(7月15日—8月10日)
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认真学习《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对照检查范围和内容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着重检查2009年至2010年在资金管理方面是否有挤占、挪用问题;是否有截留、套取问题;是否有抵扣、代扣其他款项问题;是否按照规定程序拨付、按规定用途使用问题;是否有公款私存或与其他资金混帐管理问题;资金管理使用是否公开透明等问题;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资金进度是否到位;是否及时上报进度表等问题。在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并将自查自纠限期整改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8月8日前报市卫生局监察室。
(三)重点检查阶段(8月11日—8月20日)
市卫生局抽调相关人员对各医疗单位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初步检查之后,接受上级清理检查组的重点检查。
(四)整改总结阶段(8月21日-8月30日)
根据自查自纠情况和重点检查反馈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紧紧围绕监督检查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措施四个方面进行总结评估并上报总结评估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开展专项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专项清查工作的领导,确保清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坚持统一领导;二是坚持条块结合;三是坚持协调配合。
(三)严肃工作纪律
要以高度负责,认真务实的态度组织好、开展好整个清理工作。一是自查工作要全面彻底;二是重点检查要认真仔细,深入透彻;三是专项清查情况要全面如实报告;四是参加清查工作人员要遵守纪律,保守秘密。各项资金管理和项目实施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阻止或干扰检查,对恶意影响检查工作正常进行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四)严格责任追究
对自查和重点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要加大查办力度,认真组织整改,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必须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及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给予经济的处罚、行政的纪律的处分,触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通过专项清查,全面分析查找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健全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体系,建立强农惠农资金监管的长效机制。
10.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 篇十
2.推动政策落实机制创新。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创新农业补贴方式,促进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倾斜,鼓励补贴与生产挂钩,有条件的地方与生态资源保护挂钩。
4.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推动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3.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推动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配合适时启动生猪市场价格调控预案,加强生产监测和形势预判,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4.提升渔业发展水平。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新创建500个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启动健康养殖示范县(场)创建活动。
8.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抓紧研究探索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推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扩大登记试点范围。
9.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扶持力度。开展家庭农场统计监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制定扶持政策和管理服务办法。扶持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深入推进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快建立示范社评定机制,发布示范社名录,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加强合作社财务、资产和审计监管。落实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5.完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行市场化,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民享受到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
11.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改革。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具体办法。
6.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加快实施农村改革试验项目,推动制度创新和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健全试验项目的考评监测机制,科学评价试验效果。
7.加大农业农村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强化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管理。
22.组织落实重大项目。继续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建设,加大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实施力度,推动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深入开展都市现代农业交流推进活动。
23.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规范高效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争取实施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关键环节作业补贴。
8.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落实好示范区“以奖代补”政策,推动涉农资金整合,加大对示范区倾斜支持力度。9.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
27.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以生产智能化、营销网络化、管理高效透明、服务便捷灵活为目标,通过政府统筹、规划引领、典型示范和资源共享,将农业信息化建设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10.推进农村沼气能源开发利用。11.加强农业资源保护。
12.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抓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四化同步”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增强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13.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实施农民就业培训计划,培训一批文化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农民
(1)农业政策的定义:三农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新农村 所谓“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息息相关。“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他批评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农村出现的“农民豪宅”,看起来繁富讲究,其实有土地和资源浪费之嫌。在建设新民居时要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广泛采用节约的新技术。“新设施”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往往成为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瓶颈”。“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像农村的生活垃圾区、污水沟、厕所、畜禽住所应按照卫生标准规划和建设。这也正是我国农村和发达国家农村的主要差距。“新农民”,有了新的设施和环境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四有农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只有7.3年,40%多没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像浙江一些富裕农村大修豪华坟墓等现象就不符合“新风尚”的要求(2)农业政策与一般政策的异同点
A.内容上的纲领性 B.应用上的灵活性 C.政策效力的有限性 D.形式上的多样性 E.工作范围的广泛性
社区建设的内容:一般而言,社区建设包括如下方面
【强农惠农政策情况汇报】推荐阅读: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07-04
强农惠农汇报06-27
关于做好对惠农政策和资金落实情况11-13
主要支农惠农政策08-05
直补模式的惠农政策反思06-23
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11-01
移民政策实施情况汇报07-01
惠农区教育体育局09-09
惠农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