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教案

2024-06-26

中国近代历史教案(共8篇)

1.中国近代历史教案 篇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是从经济方面纵向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并介绍了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内容较为空洞抽象,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

学生分析:

对于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了解很少,但对当代的民族工业发展有一定了解。通过对近代政治史的学习,已经模糊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史料和历史图片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应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开端、初步发展、黄金时期、凋敝破产的情况。2.应培养的史料分析能力: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以及发展中的困难是什么? 3.应培养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呈现的特征。

4.应认识到近代中国的落后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导致的,具体说是帝国义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的结果。

5.应认识到以张謇为代表的一些实业家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精神,他们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能深刻体会到没有独立的国家主权,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经济就不会发展。

教学流程:

一、导入设计:

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1.老年人口中所说的洋火、洋灰、洋油、洋钉其实就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2.今天我国的有些民族工业品牌也走向国际市场,你能举个例子吗 ?这又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探讨、回答。

教师活动(引导):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设计理念:【关注现实生活,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关注学生的兴趣,激趣导学】

二、新课探究: 1.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 2.(一)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 3.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大胆判断: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是?为什么? 4.学生活动:体会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并就老师的问题作出判断,回答。5.设计理念:【考察学生对已学过的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6.(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7.1.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关的历史

8.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从我们学过的近代史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历史事件对民族工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9.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回答。

10.设计理念:【检查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认识现状有所了解,以便加以引导。给学生创造参与课堂的机会】

11.2.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及原因

12.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甲午战争前后企业发展表格

13.学生活动:分析表格,得出历史结论,认识到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并探究其原因。14.设计理念:【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马关条约》允许民间办厂促进了民族企业的发展】

15.教师活动:布置阅读教材导入框内容及第一段课文状元实业家──张謇。探讨:是什么因素促使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去开办大生纱厂?他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6.学生活动:阅读、分析、回答。

17.设计理念:【通过张謇创办实业的典型例子让学生认识到 “实业救国”思想也是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同时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18.(三)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9.教师活动(置疑):大生纱厂发展最快是哪个时期?分析书中统计表,探讨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快的原因? 20.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回答。

21.设计理念:【注重通过历史资料和统计数字直观地认识历史】 22.(四)受挫、破产时期

23.教师活动:(1)置疑:大生纱厂结局如何?为什么? 24.(2)布置阅读课本小字材料:荣氏兄弟创办企业的兴衰。25.(3)出示投影片:陈启源办厂**;四大家族与荣氏企业。26.学生活动:分析历史资料,回答问题。

设计理念:【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工业发展中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必然有革命的一面】

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船头挂英国旗,船尾挂龙旗,反映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资产阶级有软弱的一面。

小结:导致近代民族工业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具有革命的一面,所以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由于软弱、妥协,最终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成功。2.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教师活动(置疑):我们已经纵向了解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你能一句话概括一下发展的特征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设计理念:【承上启下,带出相关问题,激励学生探究】

学生活动:分析书中所给的3幅照片,说说民族工业在行业发展上的特征。打开彩色地图,分析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域特点。

设计理念:【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三、小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点出应掌握的知识点。设计理念:【画龙点睛,明确问题,理清学生思路】

四、出谋划策活动:

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分析课本上的材料,这段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2.毋庸置疑,加入WTO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大量优质价廉的进口品种冲斥我国市场,对我国民族工业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请你为我们民族工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学生活动:讨论、分析、自由表达。

设计理念:【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1.民族工业的产生、初步发展(萌芽阶段)──黄金时期──萧条破产阶段

洋务运动

甲午战后

一战期间

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 发展原因

发展原因

发展的障碍 2.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艰难曲折、落后、不平衡

2.中国近代历史教案 篇二

一、晚清时期上海英语教科书

1.19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英语教科书。19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英语教科书的出版发行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是西方开设报馆独家出版发行英语教科书。这一阶段主要有三家西式出版发行机构在出版发行英语教科书。第一家是英国传教士1843年成立的墨海书馆,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近代化出版发行机构, 主要是为英国传教士们服务的。这个书馆运行的几十年中, 出版发行的第一本英语教科书就是《圣经》, 而且也发行了中文版, 这很明显地反映其传教的宗教服务色彩浓厚。在翻译出版《圣经》的过程中, 为了处理和解决其中翻译的英汉互译各种问题, 先后编写、出版了英语工具专著———《英汉字典》、《汉英字典》。1852年到1855年出版了《新约全书》、《旧约全书》。在这之后, 它开始翻译出版各种西方近代科学专著, 拓展了出版英语教科书的范围, 占据了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西学书籍出版发行市场。第二家英语教科书出版发行机构是在19世纪50年代初上海出现近代报纸和期刊的报业发展历史场景下, 1850年英国一家商行成立的《北化捷报》报馆 (就是现在的报社) 和英语报馆———《字林西报》, 《北化捷报》改为其附属的机构。这两份英语报纸, 都是专为在华英国人服务的, 其主要的读者群体是在华的英国商人们和传教士, 这份报纸办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一直到1951年才停办。第三家是1860年美国人从澳门搬来的美华书馆, 它陆续出版了一些由传教士翻译编撰的《代数备旨》、《形数备旨》等一大批书刊, 据史载, 在60年代占据了上海的西学出版市场。以上这些早期的教科书是没有专门针对学校的书籍, 宗教色彩十分强烈, 但不管怎样, 这些西学书籍和报纸期刊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如下影响:创造西方文化的氛围, 大大促进了西方文明和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影响;传播和宣扬了各种时事, 开阔了国人眼界, 提供发表个人信息的空间平台和载体;促进中国近代英语教育的发展, 至少为国人提供了学习英语的平台和入口。

(2) 第二个阶段:中国人自己开办出版发行机构, 出版发行英语教科书的时代。洋务运动正式拉开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帷幕, 在此情况下设立的中国第一家翻译西学书籍出版发行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开始陆续翻译出版西方的自然科学书籍, 从此打破了西方人独占的西学书刊发行出版市场。之后, 由于当时语言大师傅兰雅的加入, 加之与上海广方言馆合并办刊, 致使这家翻译机构力量大为增加。1887年成立的另一家出版翻译机构——上海广学会, 在其经营的40多年中, 出版翻译的英语教科书读物数不胜数。19世纪70—80年代, 西方传教事业发展的需要使得西学和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再上一个台阶, 英语在教会学校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英语教科书的选择使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为此, 圣约翰大学很早就开始直接从国外进口原版的英语教材, 除中文教材使用中文版, 其余科目教材和参考书全部使用英语原版教科书。上海中西女塾最早使用的课本也是直接采用西方的英语版教科书。这就从整体上创设了近代上海学习英语的氛围和大环境。

2.清末英语教科书。19世纪末期,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和之后的变法运动, 促使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有志之士, 对西学的重视更是有增无减, 表现之一就是建立起了出版翻译西学的机构——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在出版发行英语教科书的时候, 考虑到各种诉求, 促使其出版发行的英语教科书很有特色:一是其出版的英语教科书, 几乎比较接近现在我们大学使用的教科书了, 考虑得非常周到, 显得更富中国性, 附带有难点语言的汉语注释, 内容也改造得适合中国读者, 不像西方出版机构出版的书籍, 显得非常陌生和不适应。二是英语教科书的获取费用较低, 一般人都能够承受, 这就为大众学习英语提供很好的方便, 解决了经济门槛问题, 使得英语的学习和教科书的使用越来越为普遍和容易。三是商务印书馆在编写、出版发行英语教科书的同时, 附带培养了一批中国的自己英语教材编写团队, 一改外国人编写英语教材垄断独占的强势局面。

在商务印书馆英语教材出版发行历史上, 有两件值得大书特书的重大事情:一件是1898年出版了富有特色的英语教材——《华英初阶》, 选择出版发行这本书是因为考虑到内容简单易懂, 使用者较多, 同时在原版基础上加进了一些汉语解说和注释, 这就为英语使用者提供更大的方便, 这本英语教材的出版为商务印书馆带来名利双收的大好局面。在此基础上, 又出版了英语的高级教材《华英进阶》, 从1—5册教科书, 这使得其尝到了出版英语教科书的甜头。第二件事情是1904年在与其他出版机构合作中, 在增加自己的出版实力和先进的出版理念基础上, 出版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本采用现代教育学原理原则编写的系统性教材——《最新中小学教科书》, 很快占领了大部分教材市场, 击败了当时的教材出版销售的领头羊——文明书局。

从以上这些出版情况可以看出, 近代上海英语教科书从晚清到清末时代, 其出版发行实现了几个突破:一是英语教科书的类别, 从出版发行一般英语教科书到出版发行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 从出版发行宗教色彩类型教科书发展到出版发行世俗化类英语教科书。二是英语教科书的出版发行市场, 从西方垄断到中西方出版发行机构共同参与, 而且中国出版发行的教科书很有特色, 根据英语原版教科书进行改造加工, 使之更加适合中国读者的需要和口味。三是各级出版机构出版发行的英语教科书, 基本上都遵循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原则和规律。

二、民国时期上海英语教科书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 民国政府教育部对各种教科书提出了政治要求, 使得出版发行机构不得不思考经营理念, 尤其是出版西学的机构更是不得不及时抓住政治形势的发展, 从教科书的内容到外在的形式都得及时更新, 否则只有被淘汰。在这一方面, 当时的中华书局就做得比商务印书馆主动积极, 因而很快占据了英语教材市场的一大部分, 成为英语教材市场上与商务印书馆竞争的另一块重要阵地, 其出版发行的《新中华教科书》广为国人欢迎。但商务印书馆也不甘示弱, 出版发行了《模范英文读本》, 一时也非常盛行。

近代上海出版英语教科书机构有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其中, 龙头老大还是商务印书馆, 教科书市场三分之二由其占据, 成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英语教科书的最主要的出版机构, 出版的英语教科书不仅在上海用, 上海周边地区也在使用。

据史料统计, 从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 上海的各大出版发行机构, 按照教育部新颁发和执行的英语课程标准, 出版发行了很多当时很有名气的英语教科书, 具体如下:

关于英语教材书, 这十年各大出版机构出版发行的书目如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材有《英文新学制初中读本文法合编》、《新学制初中英文法教科书》、《综合英语读本》、《现代英语初中教科书》、《初中直接法英语教科书》、《模范英文读本》等;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教材有《新中学教科书英语读本》、《直接法英语读本》、《初中英语读本》 (1—4册) 、《高中英文选》、《高中英语课本》、《新中学教科书高级英语读本》、《英文修辞学》、《新中学高级英文典》等;开明书店出版的教材有《新标准初中英语读本》 (1—3册) 、《开明英文读本》等;世界书局出版的有《进步英语读本》、《高中英语读本》、《初中英语读本》、《国民英语读本》、《初中英语标准读本》等。

关于辅导类和参考性的英语教科书, 这十年上海书市上多种多样, 具体有以下一些英语教科书:一是针对各种技巧训练的参考书, 如针对阅读训练的教科书有《中级英语读本》、《北新英文读本》等;针对口语技能训练的教科书有《英语图解会话》、《学生英语会话》、《英语会话范本》、《初级英文会话》、《中级英文会话》等;针对英语语法技能训练的教科书有《开明英文法》、《基本英文法》、《英文成语例解》、《英文习用法举隅》;针对英语写作技能训练的教科书有《英语作文范本》、《英文作文教本》等。二是针对英语学习必备的工具类型教科书, 有《初中英文字典》、《双节标准英文成语辞典》、《现代汉英辞典》、《综合汉英字典》、《英美大辞典》、《英汉模范字典》、《双解使用汉英字典》、《英文用法大字典》等。三是针对课外辅导性和补充性的教科书, 以英文报刊类为主, 有《字林西报》、《英文杂志》、《英文周报》等。

从上可以看出, 民国时期中国英语教科书发行情况比晚清时期大有进步:英语教科书出版发行市场大部分已经由中国占领;各种根据读者市场的需求和英语各大技能训练要求英语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展现了英语教科书出版发行行业的专业化眼光和水平大为提高;此时出版发行的英语教科书, 基本上是从小学到高中英语层次使用的教科书, 已经非常齐全;英语教科书的出版发行紧跟时代发展和政府相关政策, 取得长足的发展。总之, 从晚清到民国, 近代中国英语教科书的出版发行经历一个极其不平凡的历程, 英语教科书出版发行的观念、类别、发行机构、发行的数量和质量等均取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英语教育发展的历史场景, 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和上海开放发展的历史情形。

参考文献

[1]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的语境[D].华东师大, 2005.

3.甲午战争:近代中国历史转折 篇三

朝鲜问题由来

在甲午战前,洋务运动已进行了34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实事求是说,中国在那三十多年确实获得了巨大进步,这既是中国敢于向日本亮剑的底气,也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惨败的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就军事、经济实力而言,甲午战前,世界上很少有人会想到中国不敌日本。至于中国人自身,更是充满鸦片战争以来不曾有过的豪迈之气,被英法军队欺负的历史已成过去,中国军队、朝野内外都充斥着请战声音。

甲午战争的起因是因为朝鲜,就像20世纪中期朝鲜战争一样,中国为朝鲜前途开打。两次朝鲜战争所不同的,第二次的对手是美国,第一次的对手是日本。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居,有着上千年交往史,日本也是中国文明的学生,而且是个优秀生。只是到了近代,西方势力东来,日本脱亚入欧,转身向西,明治维新,发奋为雄,短短几十年,就实现了维新领导人所设定的目标:在远东建立了一个西方式的近代国家。

与日本的情形稍有不同,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交往久远、频繁,贸易的往来,文化的交流,人民之间的通婚,历代多有。随着时代演进,朝鲜在明朝初年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中原王朝不论是朱明王朝,还是爱新觉罗的满清,都与朝鲜维持着极为密切的宗藩关系。明清两代以“天朝上国”身份呵护着朝鲜,朝鲜也像其他藩国那样履行自己的责任。然而到了近代,西方势力东来,中国与朝鲜面临同样的难题:开放,还是继续闭关?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打击后痛定思痛,踏上学习西方的路,开始了洋务新政。

洋务新政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也改变了中原王朝的世界意识、政治秩序,清王朝不再愿意像过去那样履行宗主国的责任,特别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数量不多却可以长驱直入,直捣京师。作为“国防外线”,朝鲜以及其他诸多藩国,都显得意义不是那么太大了。至于朝贡体系下的贸易往来,当中国与西方各国建构了正常关系后,朝贡贸易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于是,不是中原王朝抛弃藩国,而是藩国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走向富强,中原王朝实在爱莫能助。

日本的发展,朝鲜的不发展,理论上说并不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由于东北亚特殊情形,特别是因为日本在确立了“维新大思路”后,中日在某种意义上说构成了一种利益冲突。换言之,日本需要冲出岛国,需要登陆,需要到欧亚大陆施展,而借道东北亚,必然与中国利益交集,因而中日两国在朝鲜问题上势必发生问题。

1872年,日本强制册封琉球群岛国王为藩王,试图改变琉球与清王朝的宗藩关系。由于中国此时奉行独自发展的孤立主义原则,对于日本的蚕食、琉球的请求,一概视若罔闻,遂使日本很容易得手。1879年,日本用武力迫使琉球国王交出政权,“废琉置县”,明目张胆将琉球王国变成了“冲绳县”。

日本的意图当然不是一个琉球,它的目标就是要踏上大陆。1875年,日本准备用武力敲开朝鲜的大门,专门派员征询中国的意见。中国此时继续奉行孤立主义原则,不愿多管闲事,于是告诉日本人说,朝鲜只是中国藩属,其内政、外交从来悉听其便。这种答复与宗主国地位极不相称,所以等到1890年代初日本真要动手、东北亚危机爆發时,中国不仅措手不及,而且在道义上略显被动。

寻找战争理由

日本对朝鲜下手有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是日本发展战略中的一个必然环节。据可信史料,日本政府1887年制定了一份所谓“清国征讨策略”,并由此逐渐演化为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根据这个政策,日本第一步占领台湾,第二步吞并朝鲜,第三步进军满蒙,第四步征服中国,第五步征服亚洲,进而征服世界。所以说,中日在东北亚,在朝鲜发生冲突,既有偶然因素,也是事之必然。

吞并了琉球,日本为实现“大陆政策”打开了空间。紧接着,日本的目标就指向了朝鲜。1876年,日本以武力强制朝鲜打开国门,强制朝鲜与其签署了《江华条约》,公然宣布朝鲜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平等交往的权力。如果不考虑中国因素,日朝之间关系正常化并非不可思议,只是日本在《江华条约》中蓄意排除了中国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这为后来的中日冲突埋下了伏笔。

日本要以平等主权国家和朝鲜交往,而中国则继续坚守宗藩关系原则,中日为朝鲜问题发生冲突已没有任何悬念,只是时间问题及冲突强度。

1882年,朝鲜发生兵变。中国以宗藩关系惯例向朝鲜派兵,而日本也在这个时候用兵朝鲜,双方理由一致,都是为了协助朝鲜平息叛乱恢复秩序。日本通过这一事件赢得了在朝鲜的驻军权。对日本来说,这是历史性突破;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日本咄咄逼人的架势引起了中国方面高度关切,中国此后有意识加强了对朝鲜事务的戒备。1884年,日本支持朝鲜“开化党”发动政变,企图一举驱逐中国在朝鲜的势力。年轻军官袁世凯机智应对,率部击退了日军,平息了政变。

当时的中国正因越南前途忙于与法国的纠纷,无法与日本抗衡,日本顺势向朝鲜索要足够赔偿,并与清政府达成协议,规定双方同时从朝鲜撤兵,此后如果再出兵朝鲜,应互相通知。这就为后来的战争埋下了一个巨大隐患,日本似乎与中国一样享有了宗主国特权。

机会很快就有了。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镇压无力,节节败退,不得不向清政府求援。日本政府自认为胜算在握,也不断敦促中国政府向朝鲜用兵。

后来许多研究者在检讨这一事件时,以为中国政府没有看清日本人的阴谋,轻易接受其建议向朝鲜派兵。这个检讨可能是不对的。

nlc202309021022

1894年6月6日,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两千淮军精锐登陆朝鲜。中国军队的动向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兴趣,或许这就是日本政府所期待的结果。日本政府获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进行战争动员,成立战时大本营,日皇睦仁亲任统帅,日军参谋总长有栖川炽仁亲王为幕僚长,陆军中将川上操六为陆军参谋,海军中将中牟田仓之助为海军参谋。日本立即进入战争状态。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训令日本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视情况许可施行“适当的临机处分”,显然是让大鸟圭介注意寻找战争理由。

日本的动向立即引起中方高度关切。6月7日,驻日公使汪凤藻行文照知日本外务省,表示中国政府依据朝鲜政府书面请求出兵,依据十年前天津专条约定,派兵应先行文照知日方。汪凤藻在照会中表示,派兵援助乃我朝保护属邦旧例,一俟事竣,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陆奥宗光接受了这份照会,但对照会中“属邦”之说很不以为然。汪凤藻与陆奥“大费辩论”。稍后收到李鸿章电示,以为“我朝保护属邦旧例,前事历历可证,天下各国皆知。日本即不认朝鲜为中属,而我行我法,未便自乱其例,固不问日人之认否”。

中日双方认知有异,各行其是。6月8日,日本政府向朝鲜派遣七百名军事人员。中国驻朝鲜最高负责人袁世凯即设法查询,日本方面解释说此举只是为了保护日本使馆和侨民。中国政府对此答复日本政府说,日本此举只为保护公使馆、领事馆和商民,暂且可以理解,但希望日本政府适可而止,不要多派,更不宜派兵深入內地。

不宣而战

日本政府已有足够准备,当然不会听从中方劝告。6月10日,日本公使大鸟圭介统兵抵达仁川,不顾朝方反对,强行进入首都汉城。

针对日本人的挑衅,袁世凯强硬以对,立即请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率部进汉城与日人对抗。

对于袁世凯的决定,李鸿章并不太满意,他不希望因朝鲜问题与日本发生冲突,但日人并没有善意理解中方立场。日本在随后不断向朝鲜调兵遣将,各国使节似乎也对日本的做法略有怨言。6月12日,大鸟圭介找袁世凯面商撤兵事宜,表示自己已年过六旬,岂有惹是生非动机?他表示将阻止日本政府继续向朝鲜派兵,同时希望袁世凯也能阻止中国继续用兵。

大鸟的态度影响了袁世凯、李鸿章。李鸿章指示袁世凯,既然大鸟愿意将已到汉城的日军暂驻即撤,那么我们也就不必加派军队,不要在朝鲜节外生枝,假如东学党人已被驱散,我军当陆续回撤,以免朝鲜疑怨,日本借口。

日本政府当然不会轻易撤兵,当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议两国携手,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且共同平定朝鲜内乱。很显然,日本的理由就是为了不撤兵,他们很清楚中国政府不会答应这样的请求。但日本政府由此可以摆脱在国际上的困境,以“改革朝鲜内政”获取国际社会的认同。

对于日方建议,李鸿章非常敏感,他当即指示汪凤藻对日人“共改韩政”建议给予驳斥,不要给对方留有丝毫实施希望。李鸿章说,朝鲜内乱大致平定了,我军不必进剿,日军更无会剿之理。十年前伊藤与我订约,明确规定“事定撤回”。且《日朝江华条约》也规定朝鲜内政自主,外部势力不应利用朝鲜内乱过多干预,中日不存在“共改韩政”的任何可能性。

对于日本来说,“共改韩政”的动议是一张好牌,中日交涉确实由此进入一个复杂阶段。日本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加大在朝鲜的军事存在,他们期望以军事优势先发制人,掌握朝鲜事务主导权。

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是最好结果。中国在此后一段时间,一方面竭力驳斥日本“共改韩政”说,指责日本无权干涉朝鲜内政,要求日本与中国同时撤军,尊重朝鲜主权。另一方面,李鸿章利用国际关系,请求利害攸关的俄国等出面劝说日本。

不过,日本“共改韩政”动议毕竟在道义上略高一筹。因此,日本政府根本不担心国际社会压力,更不担心中国政府。6月22日,陆奥宗光向汪凤藻提交一份备忘录,对中方拒绝“共改韩政”深表遗憾,表示日本断不会撤退驻扎在朝鲜的军队。这份外交照会后来被称为“第一次对华绝交书”。中日两国在朝鲜问题上各行其是,冲突几率越来越高。

既然对华绝交了,日方当然不再顾及中方态度,日本开始向朝鲜大规模用兵,并着手单方面制定“朝鲜内政改革方案”。朝鲜事务的主导权似乎逐步到了日本方面。

日本的挑衅激起中国内部相当不满。一些力主向日本强硬的人不断向朝廷施加压力,请求强硬以对。6月25日,朝廷告诉李鸿章,口舌之争已无济于事,日本大规模向朝鲜用兵,使半岛形势日趋危机。究应如何处置,还望尽早拿出办法。

根据指示,李鸿章有一详细禀报。他仔细分析中日军事实力,以为海上交锋恐非胜算,陆上亦非大举不办。即便大举用兵可以扭转局面,但李鸿章依然认为不应轻启衅端。他详细列举北洋海军装备,强调堪备海战的战舰只有八艘,其余船舰只能供运输、练习而已。最近数年,部议停购船械,未能续添,而日本每年必添铁快新船一二艘,海上交锋北洋绝对处于劣势,并无胜算。

至于陆路,李鸿章说,沿海各军将领久经战阵,器械精利,操演纯熟。然合计不过两万人,分布直隶、山东、奉天三省海口扼守炮台,兵力本不为厚。如果让他们出境援朝抗倭,事非大举不办。一经抽调,则处处空虚,转虑为敌所乘,有妨大局。

李鸿章建议从两个方面准备,一、如果一定要在朝鲜问题上惩处日本,那么就应该认真准备,假以时日,筹集足够经费,添置必备装备,大规模扩充军力,战则必胜,不打无把握之仗。二、建议朝廷还是谨慎考虑,不要轻启边衅,否则后患无穷。

避免冲突是理性的,只是不管是朝廷内部,还是前线的军人,似乎都还死守传统宗藩理论,依然将朝鲜想象为中国的藩邦,以为日本对朝鲜的干预就是对大清的蔑视。他们不知道时移势易,大清不再是过去的大清,日本不再是过去的倭寇,朝鲜也不再是过去的藩国。然而他们保护藩国的呼吁非常诱人。7月12日,御史张仲炘等联名上疏,从检讨中法战争失误始,归结为必须与日本在朝鲜一决胜负,因为朝鲜与东三省壤地相接,为我国家必争之地,日本窥伺,俄国垂涎,英国虎视。今日我大清不粉碎日本野心,东北亚乱局势必给我大清带来无穷后患。

nlc202309021022

爱国主义、国家利益是最好的说辞,日本大规模用兵也给中国留下了这样的机会。其实,日本本来就期待中国同样向朝鲜用兵,只有这样才能为日本找到军事行动的正当理由。

日本大规模军事行动严重刺激了中国。7月14日,朝廷指示李鸿章改变原来思路,积极筹备,向朝鲜发兵。李鸿章根据指示,调整布局,抽调精兵开赴朝鲜。

7月21日下午,满载清军和武器弹药的“爱仁”号从天津大沽开行。第二天傍晚,“飞琼”号离港。第三天,也就是7月23日晚,“高升”号从大沽启程。北洋海军副将方伯谦率“济远”、“广乙”、“威远”三舰护航。

25日,日本不宣而战,袭击济远、广乙,悍然击沉高升号运兵船,一千多名清军官兵命丧大海。8月1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日),中日两国同时发布宣战诏书,相互指责。

水陆完败

高升号沉没,标志着甲午战争爆发,尽管两国尚未正式宣战。

按照李鸿章的部署,中国确实不准备与日本决战,一是没有资本,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战斗力,李鸿章最清楚,好几年没有拨款更新装备了,远远落在日本后面。第二,李鸿章清楚,世界大势决定着中国不可能继续维持宗藩体制。宗藩解体,重建与各藩国的关系,应该有新思路,无论如何不能再以天朝上国自居,更不可能对藩国发号指令,阻碍藩国发展。

基于这样的考虑,李鸿章没有进行切实的战争准备,然而日本确实太过分,一步一步将中国赶上战争舞台。日军击沉高升号同一天,日方又威逼大院君宣布废除中韩《贸易章程》,宣布请求日军将清军逐出朝鲜。

大院君的宣布使清政府很没有面子,清军如果这样离开朝鲜,确实有损帝国威严,必然会在内部带来严重后果。

中国已进入朝鲜境内的军队主要驻扎在牙山一带,有两千多人,指挥官为叶志超、聂士成。当他们发现牙山可能将成为日军进攻对象时,突然感到牙山其实为军事绝地,易攻难守,不宜久留。于是他们主动调整部署,由聂士成将主力撤至成欢驿。

对于清军的行动,日军密切跟踪,悄然完成对成欢驿的包围。28日拂晓,日军突然发动进攻。经几个小时激战,日军占领成欢驿,聂士成率众突围,向平壤集结。

成欢驿之战,清军损失两百多人,并不算多,但这一战却使清军问题暴露无遗,失败主义情绪此后一直在清军中弥漫。相反,日军卻通过牛刀小试,赢得了先机,振奋了军心。

对清政府来说,成欢驿失败,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损失不大,且在叶志超、聂士成分别带领下,先后撤至平壤,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完成新的战略布局,即以朝鲜旧都平壤为中心,背靠大清,固守北方,形成中日两军对峙格局。

在危机之初,李鸿章在向朝鲜南部派遣高升号的同时,也在北方派遣四路大军一万三千多人陆路入朝。至8月9日,四路大军分别完成在平壤的集结。

进入9月,日军分批进逼平壤,逐步完成对平壤的包围,切断清军退路。9月12日,日军分东西两路向平壤发动大规模进攻,清军将领马玉崑、左宝贵、卫汝贵等率部奋力抵抗,战斗至15日,双方互有死伤。

平壤战役是甲午战争中近乎惟一的亮点,但终因日军死死围困,清军有全军覆灭之虞。平壤战地最高统帅叶志超与诸军统领商量,决定放弃平壤,保存实力。结果,兵溃如山倒,后撤的清军犹如惊弓之鸟,一溃千里,闻风而逃,退守中国境内,整个朝鲜随之成为日人囊中之物,甲午战争陆路部分就此结束。剩下的,就是海军。

两天后,9月17日上午10时,中日海军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水域狭路相逢。日军正要寻找这个“亚洲第一”决战,而北洋海军也想替淮军兄弟报仇。

12时50分,两国舰队相距差不多五千米时,日舰第一游击突然左转,直奔北洋舰队右翼。犹豫片刻,北洋旗舰“定远”舰终于发出黄海海战第一炮。三分钟后,日本联合舰队“松岛”号发炮还击,旗舰“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摧毁,整个北洋舰队指挥系统在第一时间陷入瘫痪,海军提督丁汝昌身负重伤,指挥系统彻底失灵,此后各战舰基本上各自为战,激战五个小时,至下午五时许,“经远舰”被击沉,北洋主力损失殆尽,战斗结束。

是役,为甲午战争转折点。北洋海军“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五艘军舰或被击沉,或被击毁。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五舰受重伤。清军死伤千余,日军死伤六百。此后,北洋战舰退守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黄海制海权,以及中国门户,均落入日军手中。

此后,日军乘胜追击,大本营分兵南北两路登陆作战,试图剑指北京,威逼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中国军队虽然也有顽强抵抗,但始终无法有效遏制日军疯狂进攻,转败为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1895年2月11日夜,被围困在刘公岛很长时间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吞食鸦片自杀。刘步蟾、张文宣等将领也在此前后自尽身亡。他们不是选择一条逃生之路,而是坦然走向永生,用最后的选择兑现了一个军人的承诺。

丁汝昌自杀后,美籍洋员浩威提议守岛将士借用丁汝昌的名义投降。2月14日下午,双方将领签署投降书。17日,日军开进威海港,清政府倾三十年国家财力营建的北洋海军,一度号称“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六或第八,至此全军覆没,成为历史陈迹。

山东半岛沦陷,使京畿门户洞开,日军长驱直入进逼京师的危险大增,这是清廷从来最担心的事情。因而威海卫之战是甲午战争巨大转折点,先前的清廷即便在朝鲜陆地、大东沟海战连续失败,但只要本土防线不被突破,日军不大规模登陆作战,京师不受战争影响,战争总能支撑下去。现在,京师门户洞开,清廷终于在现实面前醒悟,终于知道李鸿章为什么在战前反复告诫不要轻启战端的理由了。

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让中国人一度自豪的同光中兴、洋务新政颓然失色,中国向何处?又一次摆在了中国人的面前。

4.中国近代史 历史总结 篇四

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承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时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利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还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失败教训:

太平天国一起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P49)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P72-74)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地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P98-99)历史意义:

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是切中时弊的。第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首先,他们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再次,他们也没有把孔学说得一无是处。第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历史局限:

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的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5.在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左”倾错误的主要原因。(P134)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6、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P155-156)

“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7.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P257)

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步骤: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地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8、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P199-200)第一,完成民族革命的遗留任务。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第三,巩固民族独立和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9、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见六个为什么讲义)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

第一,中国社会经济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

第二,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三,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

五、论述题(1题,16分)

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2)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三:一是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三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及其历史启示。(P91-95)

建国方案: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两种基本的选择,两种中国之命运: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历史启示:这个。我今天非常愚蠢地跑上去问老师,这个答案书上没的。老师说这个是你自己的启示呀!--然后我灰溜溜地走了。被一男一女嘲笑了。。。

3、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P204-207)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5.近代中国的耻辱历史_简述 篇五

国家不能独立,人民的生命就没有保障。危害中国人民生存的,首先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因此,争取生存权首先要争取国家独立权。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由一个封建大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从1840年到1949年的110年间,英、法、日、美、俄等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过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帝国主义者在因次侵略战争中,大规模地屠杀中国人民。1900年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将5万多人的塘沽镇变成空无一人的废墟,使拥有100万人的天津在烧杀之后仅存10万人,进入北京后,杀人不计其数,仅庄王府一处就杀死1700多人。在1937年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全面侵华战争中,2100余万人被打死打伤,1000余万人被残害致死。其中,在1937年12月13日后的6个星期内,日本侵略军在南京就杀害了30万人。

——帝国主义者大肆贩卖和虐杀华工,使旧中国无数生灵惨遭涂炭。据不完全统计,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被贩卖到世界各地的华工多达1200万人。这些被绑架、被欺骗去的华工囚禁在“猪仔馆”,被烙上贩卖目的地的字号。1852—1858年间,仅汕头一地“猪仔馆”中的4万华工,就有8000多人被折磨致死。列强在中国各地开办的工程和矿山中,肆意虐杀华工的记录骇人听闻。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仅东北地区就有不下200万劳工被折磨致死。华工被迫害致死后,被扔进山沟或乱石坑。现已发现的这种“万人坑”就有80多处,埋有劳工尸骨70多万具。

——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殖民统治,使中国人民备受凌辱,毫无人格尊严可言。那时,外国侵略者享有不受中国法律官辖的“治外法权”。1946年12月24日,北平发生美国士兵皮尔逊强奸北京大学女生沈崇的暴行,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但是,罪犯却由美国单方面处理,被宣布无罪释放。列强在中国设立的“租界”,拥有行政、立法、司法、警察和财政大权,成为完全独立于中国的行政和法律制度之外的“国中之国”。1885年,外国侵略者甚至在上海法租界公园门口公然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肆无忌惮地侮辱中国人的人格。

——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财富进行了大规模的疯狂掠夺。据统计,近百年来,外国侵略者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掠去战争赔款和其他款项达白银1000亿两。其中《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8个不平等条约就勒索赔款19.53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1901年收入的16倍。而日本仅通过《马关条约》勒索的赔款2.3亿两白银,就相当于当时日本国家财政四年半的收入。侵略者在战争中的破坏和抢劫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1937—1945年),中国有930余座城市被占领,直接经济损失达62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过5000亿美元。国家主权丧失,社会财富遭洗劫,使中国人民失去了最起码的生存条件。

面对国家主权的沦丧和人民生命的浩劫,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国家独立,同外国侵略者进行了一个多世纪不屈挠的斗争。在这期间,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推翻了封建清王朝的辛亥革命。这些革命运动虽然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但终究没有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的地位。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这种状况才发生根本的变化。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后,就在政治纲领中明确地提出,“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打倒军阀,统计表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并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中国大陆上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屈辱历史和长期战乱、一盘散少的动荡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和统一。占人类总数近四分之一的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侵略者可以任意屠杀侮辱的民族,中国人民以国家主人的姿态站立起来,第一次真正享有了应有的人格尊严,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从此获得了根本保障。

国家的独立虽然使中国人民的生命不再遭受外国侵略者的蹂躏,但是,还必须在此基础上使人民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才能真正解决生存权问题。

吃饱穿暖,这是长期陷于饥寒交迫困境的中国人民的最低要求。旧中国的历代政府不仅没有能解决这一问题,反而加重了人民的灾难。在旧中国,只占农村人口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70%的贫雇农却只占有10%的土地;占人口极少数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垄断着80%的工业资本,操纵着全国的经济命脉。中国人民遭受着地租、赋税、高利贷和工商资本的层层盘剥,其所受的剥削和贫困的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据统计,1932年,仅苛捐杂税的名目就多达1656种,捐额约占农民收获量的60%至90%。加上反动政府在政治上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充当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大小军阀割据,长期战乱不已,使人民灾骏深重,生存维艰。据估算,旧中国有80%的人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几乎每年都有几万到几十万人因饥饿而死。一遇自然灾害,更是饿殍遍野。1931年,华东地区水灾,造成370多万人死亡。1943年,仅河南省饿死者就达300万人,另有1500万人靠啃草根、吃树皮度日,濒临死亡边缘。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发动内战,榨取民脂民膏,造成经济全面崩溃。1946年,各地饿死1000万人。1947年,全国饥民竟达1亿多人,占当时全国人口的22%。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和最紧迫的任务。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用了三年时间,集中精力医治战争创伤,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在此基础上,中国又不失时机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享有者。这就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和新生活的积极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经济以中国历史上空前的速度心。1979年以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心,从而基本解决了11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中国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人均占有量只有1.3亩,比美国的人均12.16亩和世界平数4.52亩低得多,却养活了占世界人口22%的人。西方某些政治家曾经断言:中国没有一个政府能够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但是,社会主义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这一历史难题。40多年来,虽然中国平每年净增1400多万人口,但是主要生活消费品人均攫消费量却有很大提高。根据抽样调查,中国居民每人每天从食品中摄取的热量,1952年为2270千卡,1978年为2311千卡左右,1990年达到2630千卡左右,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人民的寿命和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从解放前的35岁提议到1988年的70岁,超过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人口死亡率从解放前高达33‰下降到1990年的6.67‰,成为世界上死亡率最低的国家之一。1987年,中国的婴儿死亡率为31‰,已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中国人口的体质特别是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状况,也比旧中国有很大提高。1979年同1937—1941年相比,15岁的男孩身高增加1.8厘米,平均体重增加2.1公斤;15岁的女孩身高增加1.3厘米,体重增加1公斤。从1979年至今,中国人民的体质又有了明显的提高,彻底甩掉了旧中国“东亚病夫”的帽子。

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人民的生存权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在争取和维护人权方面取得的历史性的成就。

在中国,维护人民的生存权利,改善人民的生存条件,至今仍然是一个首要问题。虽然中国已取得了独立,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国力有限,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保证中国不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仍然是中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虽然中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人口的压力和人均资源的相对贫乏还将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一旦发生**或其他灾难,人民的生存权还会受到威胁。所以,保持国家稳定,沿着已取得成功的路线,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增强国力,使全国人民的生活在温饱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小康水平,从而使人民的生存权不致受到威胁,这是中国人民最根本的愿望和要求,也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不平等条约一览表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影响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 英国 主要内容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 美国和法国 主要内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

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条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至19世纪80年代,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

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3.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这样的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6.中国近代历史教案 篇六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 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 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 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形成的过程①鸦片战 争后, 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 坏,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 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 封社会。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加速了中国向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演变, 中国领土 主权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③甲午战争的爆发及 《马关 条约》 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 路上越陷越深。④八国联军 侵华, 《辛丑条约》的签订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正式形成。《南京条 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 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 州、厦门、福州、宁波、上 海等 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 岸, 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 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 “秉公议定则例, 是使中国 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 条约》 又开放了 10个口岸, 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 各通商口岸转口, 而不需要 重新课税, 允许外国公使常 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 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 开放 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 定葡萄牙 “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 割去中国台湾 和澎湖列岛, 勒索白银 2亿 两, 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

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 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 条约》 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 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 150 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 规定, 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

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 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 12 处“留兵驻守” ,勒索到 4.5 亿两白银, 强迫清政府作出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 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 承诺, 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 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 “弹压 惩办”不力, “即行革职, 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 商章程》 和中美 《望厦条约》 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 的范围。3 社会的特点①政治上:中国 不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国 家, 领土与主权的完整遭到 严重破坏, 司法于行政的统 一不复存在。②经济上:中

国虽然有了资本主义工商 业, 但传统的自然经济仍然 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③ 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表现 出极大的不平衡性。⑶主要 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 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⑷中华民族的主 要任务:①推翻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统治, 实现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放。②彻底改 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 实 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 裕。

4、2 的手段:军事侵略、政治控 制、经济侵略、文化奴役。

⑵危害:列强的侵略使中国 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领土大 量丧失, 司法主权遭到严重 破坏,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 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的国 际地位一落千丈;巨额的

战 争赔款加剧了广大劳动人 民的贫困;列强在华开设工 厂, 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西方腐朽文 化入侵, 传教士犯罪活动猖 狂。⑶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 略的斗争历程:① 1839年林 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 国禁烟运动的胜利, 他向全 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 民族尊严和反抗外来侵略 的坚强决心, 是近代中国反 侵略斗争的起点。②三元里 人民的抗争斗争成为近代 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 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③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各地 人民为反抗英、法和沙俄的 入侵也进行了不懈的斗争。④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反 对日本割占台湾的斗争。⑤ 19世纪 60至 90年代各地接 连不断的反洋教斗争。⑥帝 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之际爆发的义和团运动。

3、对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所起 的作用加以剖析①帝国主 义入侵给中国带来的灾难 是主要的。政治上,中国的 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领土大 量丧失,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 半封国家;经济上,列强进 行商品和资本输出在华开 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 上,西方腐朽文化入侵。② 从客观上说, 列强入侵对中 国的发展也起了一定客观

作用。中国的大门从此被打 开,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 救国救民的道路;列强入侵 使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 步瓦解有利于中华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先进的 文化和先进科技传入中国。但这决不是列强入侵中国 的主观愿望5、4 路的早期探索,失败的原 因,教训。①农民阶级的斗 争-----太平天国运动。洪秀 全创立拜上帝教, 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建立政权,颁 布了《田朝田亩制度》 ,平分土地;后期,洪仁玕制定 了《资政新篇》 ,主张发展 资本主义,但最终失败了。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 阶级和历史局限性(革命思 想、革命纲领、革命计划。客观原因:敌人力量强大, 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教 训:农民阶级不可能成为领 导阶级。②地主阶级的自救------面对严重的 内忧外患, 部分地主阶级提 出了“自强” “求富”的洋 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民 用工业,建设新式海军,新 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失败原因:只凭借引进西方 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 封建制度, 这种 “移花接木” 的做法是肯定要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可能成为 领导阶级。③资产阶级上层 的改良运动------维新运动。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 以康 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

级上 层掀起了著名的资产阶级 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主 张效法西方的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兴办新

式学堂,发展新思想。失败 原因:维新派所代表的民族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 性教训:自上而下的改革道 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5 从其失败中你能得出什么 结论。原因:客观原因,中 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主观 原因, 领导这场革命的民族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 性所致。他们缺乏坚决的反 帝反封建的勇气, 提不出彻 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 领和正确的革命策略, 并对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抱有 幻想;他们没有形成坚强的

领导核心,组织涣散,派系 纷杂;他们没有依靠和发动 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群众, 只依靠少数人孤军奋战;他 们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武 装, 而只是争取新军和联络 会党。这样,虽然建立起资 产阶级共和国,但不能巩 固,最终宣告失败。中国仍 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结论:中国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 已判定不能经过 资产阶级的领导而必须经 过无产阶级的领导才能完 成。6 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①先进中国人探索国家出 路的必然结果。②工人阶级

队伍的壮大和斗争发展的 需要(经济斗争、政治斗争 由自在阶段向自为阶段转 变的需要③论战中,实验 碰壁后——选择了马克思 主义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⑤苏

俄政府对中国的友好态度 ⑥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 魅力。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 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是经得 起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

7、论述五四运动的意义。①五四运动具有伟大的历 史意义, 它使辛亥革命失败 以来连续几年的低潮结束 了。新的革命高潮以雷霆万 钧之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 来, 给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 的一页。②五四运动中,中 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的 舞台, 并在运动中起了决定 性的作用, 促进了中国工人 阶级的迅速发展与壮大。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 主义的广泛传播, 并且促进 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 的结合。及其历史必然性。历史意 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 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 光明和希望, 也使中国人民 的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的指 导思想。它所提出的纲领和 奋斗目标, 代表了中国社会 发展的正确方向, 代表了中 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 动人民的根本利益。自从有 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 面目便焕然一新了。必然 性: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成 长,工人队伍的壮大。思想 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 义的广泛传播。干部基础: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 知识分子提高了工人的觉 悟性。组织基础:各地纷纷 成立共产主义小组。9

过程及新道路理论的内容。探索历程:三大起义的失败 表明苏式的城市道路在中 国行不通;八七会议纠正了 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 误, 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 策的总方针, 并把发动农民 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的 主要任务;毛泽东领导的湘 赣边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 进军开始把党的工作中心 转移到农村, 建立革命根据 地,至此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新 道路确立。新道路理论的内 容:①必须建立一个巩固的 农村根据地。②必须坚持武 装斗争, 建立一支为巩固和 发展根据地服务的军队。③ 必须实行土地革命团结广 大农民。④必须建设一个马 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⑤根据地的波浪式推进和 党的工作重心放到农村。⑥(可能性首先,中国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次, 红色 根据地的发生和存在是由 于中国经过了大革命, 有些 地区受过民主革命的影响。10 何提出的?① 1938年 10月 毛泽东历史性的提出了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② 20世纪 30年代前后,党 内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 理解和机械搬用的现象严 重存在, 对中国革命的主观 主义瞎指挥的现象也屡有 发生, 严重窒息了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大地上的生机和 活力, 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

时期,由于王明的“左”倾 路线错误 , 几乎葬送了中国 革命。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 在抗战开始后, 如何在中国 革命的实际中进一步广泛 应用马克思主义, 并在应用 和斗争中建立中国的马克 思主义, 就成为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继续发展和把中国 革命继续推向前进的内在 要求。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问题的提出及其在现实中 的展开, 不仅反映了中国社 会和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标志 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 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质的飞跃。

11、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占领黔 北重镇遵义后于 1935年 1 月 15日至 17日在这里召开 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 议”。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 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

当时占有决定地位的军事 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结束了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 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毛泽东 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 位, 使党的路线开始转到了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 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的正确轨道上来, 是中国共 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 的党的重要标志。此后,中 国革命就在以毛泽东为代 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 胜利发展的道路。

12、如何认识国共两党在抗 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战争

防御阶段:① 国民党领导 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 场,国民党成为抗战主力, 起了重要作用。第一,粉碎 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 的梦想, 大量消耗了敌人的 有生力量, 促成了相持阶段 的尽早到来;第二,客观上 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游 击战略的实施;第三,为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 献。② 共产党领导的敌后 战场虽不

是主战场, 但它进 行的游击战争积极配合了 正面战场的作战, 钳制了大 量敌军,广泛开展游击战 争, 创建了世人瞩目的敌后 抗日根据地。战争相持阶 段:① 敌后战场逐渐上升 为主战场, 成为抗战的中流 砥柱。1941年以后, 侵华日 军转移其主要兵力扫荡根 据地巩固占领区,至此,抗 日战争的重担完全落在共 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 解 放区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情 况下抗战, 成为抗战胜利的 台柱子和生力军, 也为世界 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②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 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 政府和军队作战, 使以国民 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 全面溃败。蒋介石在国民党 五届五中全会上确定了反 共方针,对外消极抗日,对 内积极反共, 破坏了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 加强了日军的 侵略气焰。谈谈自己的感受。侵华暴 行:①“九一八”事变、七 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②实施烧光、杀光、抢光的 “三光政策” , “治安肃政” 运动, 进行 “大 检举” ,厉行十家连坐法, 进行惨绝人寰的人体细菌 试验, 丧心病狂的逼迫中国 妇女充当“慰安妇”。③在 占领区实施“统制经济” , 垄断中国经济, 肆意强占农 民土地。④在东北大肆推行 奴化教育, 摧残中华民族文 化, 妄图消灭东北人民的民 族意识。原因、经验。意义:中国抗 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 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第一 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 放战争, 它洗雪了鸦片战争 以来的民族耻辱, 使中国收 回了由于不平等条约而失 去的一部分主权, 也收回了 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大部分 失地,被强割出 50余年的 台湾、澎湖列岛等地,重新 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赢得 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成为 26国宣言的四大领衔签字国 之一, 成为联合国 5个常任 理事国之一。中国抗日战争 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再次 振兴的转折点, 它对中国革 命的发展, 对亚洲乃至世界 的和平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为被 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树 立了光辉的旗帜, 极大地推 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 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因: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建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 中 国共产党坚持全民族抗战 路线;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 支持。经验:必须建立广泛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统一战线中, 共产党必须坚持 独立自主的原则, 实行正确 的政策和策略, 不断巩固和 扩大统一战线, 保证抗战的 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必须 坚持人民战争和持久战的 战略方针, 在敌强我弱的形 势下,放手发动群众,依靠 群众,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 战争, 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 地,积小胜为大胜,最后战 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加强共 产党的自身建设, 在民族矛 盾为主, 同时还存在着错综 复杂的阶级矛盾的斗争中, 共产党必须把马列主义基 本原理同抗日战争实践相

结合,制定正确的路线、方 针和政策, 是夺取抗战胜利 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把基本 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的原则上, 依靠自己的 力量打败敌人, 同时也争取 国际援助, 建立广泛的国际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5、为 什么说共产党领导的人民 共和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 择?(为什么选择了共产 党?我们党成为执政党, 是历史的选择, 是人民的选 择。辛亥革命后,在 20世 纪前半期的很长一段时期, 中国存在着建立一个什么 样国家政权的选择, 各种势 力由此进行激烈的斗争。一 是由北洋军阀及后面的国

民党集团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本家的专政, 这种政权 使中国继续走向更加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一是 某些中间派别和中间人士 代表幻想在中国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 使中国社会走

向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 路, 这种政权只能代表少数 人、部分人的利益;一是共 产党代表的建立有工人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 础的人民民主共和国, 并经 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 会主义社会。几番较量,几 番选择,经过反复检验,第 一种道路被彻底抛弃, 推翻 了蒋家政权。第二种也得不 到人民的赞同。只有第三种 最终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 众, 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 的政治代表的拥护。中国共 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 争中, 在取得举世瞩目的伟 大成就中逐步为人民所信 任,并经受长时间的考验, 最终成为人民所选中的政 治领导。所以说共产党执政 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是人民 的必然选择。失败?①中国民主党派和 民主人士作为中间社会势 力的政治代言人, 所依靠的 社会基础即民族资产阶级 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经济 上、政治上异常软弱,并不 具备实现第三条路线的资 产阶级建国主张的能力和 勇气。这是自辛亥革命以来 既定的历史事实, 也是第三 条路线和第三大党运动失 败的主观原因。②国共两党 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 政治力量, 在围绕国家政权 这个根本问题进行政治决 斗的关键时刻, 都不允许游 离于自己阵营之外的所谓 “中间派” 及其政治路线存 在。这是一切政治斗争的必 然法则, 也是第三条路线和

第三大党运动失败的根本 原因。③人民群众作为创造 历史的动力, 已将代表他们 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作 为主心骨, 不允许在中国建 立任何类型的资产阶级专 政的国家政权, 这就注定中 间社会势力的资产阶级建 国主张失去赖以实现的群 众根基, 也是第三条路线和 第三大党运动失败的社会 原因。④解放战争作为中国 历史进程的火车头, 在胜利 发展中越来越昭示出中国 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的说 服力、吸引力、感召力,促 使中间社会势力迅速放弃 旧民主主义的立场、转向新 民主主义的立场。这是中国 时局朝着有利于人民民主 统一战线的方向发展的重 大表现, 也是第三条路线和 第三大党运动失败的直接 原因。⑤美国和苏联作为国 际上两大对立阵营的代表, 基于各自的对华战略目标, 都不支持代表中间社会势 力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 执掌中国的政柄。这是当时 国际势力角逐中国的必然 态势, 也是第三条路线和第 三大党运动失败的外部原 因。

17、重庆谈判 为了争 取和平民主, 毛泽东不顾个 人安危,于 1945年 8月偕 周恩来, 王若飞赴重庆与国 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 10日, 双方签署 《政府与中 共代表会谈纪要》 即双十协 定, 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 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 避免内战”。在 1946年 1月 10日 , 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 , 实现了双方的停战.18、中国 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 战场。中国的抗战牵制和 削弱了日本的力量, 使之不 敢贸然北进, 从而使苏联得 以集中兵力对付德国, 避免 东西两面作战;同时也推迟

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 时间, 并使之在发动和进行 战争时由于兵力不足而不 能全力南进,从而减轻了 美、英军队受到的压力。中 国坚持持久抗战, 抗击和牵 制着日本陆军主力, 大大减 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 压力, 为同盟国军队实施战 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 者的主要国家啊。中国作为 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 作战的重要后方记得, 还为 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 和军事情报。总之,中国 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 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 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

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 抗日战争中, 为了自己的解 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付 出了巨大的牺牲, 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19.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高涨之际, 中国共产党及时 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上半年, 中国共产党 对驻扎在西北地区的以张 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和以杨 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 路军的统一战线工作取得 突破性进展, 双方停止敌对 性行动。1936年 5月, 中共

中央发布 《停战议和一致抗 日》通电,放弃了反蒋抗日 的口号, 第一次公开把蒋介 石作为联合的对象。9月日, 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 明 确提出党的总方针是 “逼蒋 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后, 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 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 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 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 形成。进而全国各界民众以 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 战。20、国民党军队

在对 日 抗 战 中 的 积 极 作 用 从 1937年 7月卢沟桥事变, 到 1938年 10月武汉失守,中 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防御 阶段。在此阶段,以国民党 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 担 负了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 主要任务,先后组织了淞 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 等一系列大战役。国民党正 面战场的抗战是比较积极 的, 对日寇造成了一定的消 耗。在战略相持阶段,也 进行过几次较大的战役, 大 体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 方地区。

21、民主革命时 期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方 针、政策 路线:坚定地依 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 限制富农, 保护中小工商业 者,消灭地主阶级。方针:以乡为单位, 按人口平分土 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 行抽多补少, 抽肥补瘦。具 体过程:1928年 12月,毛 泽东在井冈山主持制定中 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 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 肯定了广大农民以革命的

手段获得土地的权利。1929 年 4 月,毛泽东在兴国主持 制订第二个土地法,将“没 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 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 土地”,保护了中农的利益 使之不受侵犯。1931 年 2 月,毛泽东进一步总结根据 地土地革命的经验,要求各 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 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经分 得的田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 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 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 民个人私有,任凭自由买 卖。

22、毛泽东思想形成 标志 1930 年 1 月,毛泽东 写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 原》一文。标志着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 路理论的基本形成。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 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 的初步形成。

23、新文化运 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第一阶 段:1915 年 9 月到 1919 年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内 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 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 文化的斗争。基本口号— —“民主”与“科学” 当 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 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 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当 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 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 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 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 识。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 个性解放思想 基本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 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 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 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 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 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 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 的起点。第二阶段:五四 以后的新文化运动 内 容: 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 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

导 作用了。民主不再是指狭隘 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 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 主。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传播 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主流。继续并发展了反封 建的 启蒙运动。

24、三民 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和民生主义。民族主义: 包括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的 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 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 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 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 家” 民权主义:。“建立民 国”。即推翻封建专制主义 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国。民生主义: “平均地 权”。即通过平均地权的办 法,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 来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 决土地问题。

7.中国近代历史教案 篇七

一、通过五四运动中民众对运动、帝国主义的态度

与辛亥革命中民众对革命的态度以及资产阶级对帝国主义的态度进行比较, 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鲁迅小说《药》中的对话片断:

“包好, 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 什么痨病都包好!”……

“阿义可怜———疯话, 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材料二“ (一) 凡革命以前, 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 至条约期满为止…… (三) 凡革命以前, 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 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 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告各友邦书》

请回答:

1. 结合材料一指出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 结合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立场?它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立场?这一立场对辛亥革命的结局有何影响?

从领导力量来看, 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而五四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 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显示出伟大力量, 他们强烈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 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卖国, 提出“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的口号。

从运动的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来看, 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 但资产阶级革命派惧怕工农力量, 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而五四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 范围是广泛的。从卷入的阶层看, 有工、学、商, 而且男女老幼都行动起来了, 其规模之大, 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从结果和影响来看, 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但被封建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 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相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辛亥革命承认不平等条约有效以换取帝国主义的同情和支持, 对反帝反封建表现出软弱性和妥协性;而五四运动则提出合理要求使中国代表团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对反帝反封建表现出坚决性和彻底性。

五四运动是由青年学生发动, 工人阶级为主力军, 全国人民参加的斗争。它涉及全国20多个省100多座城市, 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通过五四运动爆发后各阶层的反响以及先进知

识分子对运动的评价与辛亥革命后民众对民主共和的态度以及先进的中国人对革命的评价进行比较, 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影响

例题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2年《申报》载:“虽然今日之共和, 第有其表面已。人民缺乏国民之常识, 而于风俗习惯犹未改革”。“于共和之组织, 若选举, 若会议, 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咸不谙熟”。“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 则共和政体之发生, 及依据于事实, 而非根本之原理”。

——张静如等《中国现代社会史》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 概述1912年中国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说明了什么?

从以上例题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应用材料的能力培养必须要找准方法, 本课教师采用的是运用材料前后比较, 以训练为主线帮助学生提高能力。2.材料要找准。教师选择的是五四运动前后典型的材料, 既要适合学生, 又要紧贴教材和能力要求。3.能力培养要切合学生实际, 而且要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史料创设历史学习的情境, 通过问题的突破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艽, 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8.试析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文献价值 篇八

关键词:中国;近代报刊;历史文献价值

中图分类号:G21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4-0105-04

On the literature value of newspapers in modern China

KONG Zheng-yi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Anhui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39,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news,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press inmodern China not only has the value of journalism,but also carries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value of historical facts.

Key words:China;modern newspapers;literature value

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东南亚的马六甲创刊,这是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1822年9月12日,《蜜蜂华报》在澳门创办, 这是我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份外文报刊。1833年8月,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我国境内的第一份 中文报纸,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文化载体——近代报刊在古老的中国问世。据著名新闻史家方汉奇教授总结:“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和最 先有印刷报纸的国家,中国有将近1300年的封建办报的历史,有100多年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历史,有100多年资产阶级办报的历史,有大 半个世纪无产阶级办报的历史。在中国,先后创办过6万多种报刊。”[1]2 综观中国近现代报刊史:报刊类型,丰富多彩;职业报 人,人才辈出;报学思想,纷繁复杂。实际上,近现代报刊史就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生动缩影”,是用报刊形式“剪辑”而成的一幅形象鲜 活的历史画卷。所有这些,就是一笔极其宝贵的历史文献宝藏,有待我们去研究整理,开发利用。

作为一种近代文化现象,近代报刊是近代新闻学当仁不让的研究主体,然而,汗牛充栋的近代报刊又不仅为新闻学界所专有。它所呈现出 的纷繁复杂的报业形态,又承载了多维的社会历史空间和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

就文献形态而言,近代报刊作为一种独特的文献形态,既不同于中国几千年传统的文献形态,又与传统的历史文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仅就近代报刊的历史文献价值作一粗浅梳理。

一、“新闻即史”

关于历史与新闻的关系问题,学术界进行过比较深入地探讨。认为两者关系密切,本质上是一致的。有人这样总结到:“历史是已经过去了 的新闻,新闻是正在发展着的历史,历史是新闻的累积和连续,新闻是历史的片断。”[2]30-31

首先,历史学们早就注意到历史与新闻的这种关系。宋代王安石就称《春秋》为“断烂朝报”,把古代的史学经典《春秋》比作唐宋以来的古 代报刊——“朝报”。有人因此认为古代报纸起自《春秋》,而孔子就是我国第一个新闻记者。蔡元培先生也说:“新闻者,史之流裔耳。古 之人君,左史记言,右史记事,非犹今新闻中记某某之谈话或行动乎?” [2]30-31新近发现的一篇李大钊的重要佚文——《报与 史》,阐述得更为全面清晰:

报的性质,与记录的历史,尤其接近,由或种意味言之,亦可以说,‘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报纸上所纪的事,虽然是片片段 段,一鳞一爪的东西,而究其性质,实与纪录的历史原无二致。故新闻记者的职分,亦与历史研究者极其近似。今日新闻记者整理所纪述 的材料,即为他日历史研究者所当搜集的一种重要史料[3]249。

这段话不仅明确提出报与史在性质上“原无二致”,而且认为新闻记者与历史研究者的工作也“极其近似”。报史同源同质。

其次,新闻传播学者对于新闻与历史的关系也有近似的论述。认为:“自古以来,新闻与历史就是不可分的……二者实为一家。”[4] 294-295“今天的新闻,无论在内涵和形式上,都独立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科学,但是就它的起源来说,和上古的诗歌谣谚、历史记录很 近似,是一种消息、资料和知识,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这和诗歌谣谚以及历史记录并没有什么不同。”[5]

当然,新闻学者往往从新闻学的角度来分析历史资料的新闻价值。甚至,有新闻学者称唐代的众多“笔记史料”就相当于“一部林林总总的新 闻大世界”[3]254。两者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而历史学经典著作《史记》里也深着新闻学原理。“我国古代的这位太史公,以 其毕生精力采访写作《史记》,即使拿今天新闻记者的眼光来看他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记者。”[6]

概而言之,新闻与历史的关系十分密切,有同有异。同在于“事”,不同在于“时”。同样的事实,当代人称为“新闻”,而后代人则称为“历史” 。有人作过比较,《南京半日记》(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新闻报道)和《扬州十日记》(清兵入关后在扬州大屠杀的历史记载)没什么两 样,而“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的报道与《资治通鉴》上的《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抒写,也无甚差别。只是时间上不同而已。 一言以蔽之,“新闻即史”[7]。

二、文献史料承载价值

弄清了新闻与历史关系之后,就不难理解近代报刊的文献价值。报刊作为记录当代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的特殊载体,除了它的新闻学价值 以外,具有丰富的文献承载价值。

从历史与新闻的关系中,我们知道,报刊文献的史料价值是多方面的。正如方汉奇先生所述:“报刊上还有一般书籍上所难以查到的,内容 异常丰富的,有关哲学、史学、语言、文学、戏曲、电影、音乐、绘画、书法、雕刻、摄影、体育、宗教、婚姻、礼俗、风尚、伦理、道 德、建筑、医药、交通、饮食、服饰等文化史方面的大量第一手材料。所以,研究文化史离不开各时期的报纸。”[1]2历史学家们 不仅在理论上认识到报刊的文献承载价值,而且在做史学研究时也特别重视从报刊上发现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给其弟子潘耒的书信中就明确指示要从明清时期的“邸报”中发掘史料。而《明清史料》中的很多内容就是摘自当时 的“邸报”、“京报”、“塘报”及“良乡报”等古近代报刊。明代邸报《万历邸钞》曾连续、跟踪报道了中国和其宗属国朝鲜之间因日本倭寇屡犯 朝鲜而应朝鲜国王李(日公)之请出兵抗倭的过程,该报是我们了解这段历史的珍贵文献[8]。

1832年,广州出版的《中国丛报》:“记载了鸦片战争前后二十年期间有关中国社会、经济、语言、文字、风俗……方面的调查研究,其中 包括了中外关系和外国人在中国的活动等许多极有价值的资料,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的重要参考文献,各国史学家对此都很重视。” [9]可惜,至今中国新闻史学界对这样一份重要的近代报刊,似乎重视不够,研究成果也相当的少,也许是因为语言等方面的原因 。新闻界的学人,外语能力尚需加强。

又如,香港最早的中文报刊——《遐迩贯珍》。其中关于太平军占领南京的报道,其内容就十分宝贵。它不仅记载了太平天国运动 初期欧美各国曾采取“中立”的立场,而且在报道太平军与清政府军发生战事时,还以赞扬的口吻对太平军的军纪予以赞赏:

党人士旅、每出城外、行止、亦结队伍、进退步伐、掌号吹竽、仿习外国兵旅行阵之法、闻城中有妇人为队长、每对管五十人、极有材武 胆略[10]。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客观的精神风貌以及外国政府立场转变的变化过程。这些报道及其视角在当时的官私档案文献中是 绝无仅有的,对于研究太平天国早期历史,意义巨大,史料弥足珍贵。

再如,1884年在广州出版的一份报纸——《述报》。此报虽寿命不长,但却十分难得,它是在中法战争期间报道中国人民抗法斗争情况最 详尽、信息量最大、评论最及时的一份报纸。过去少有人提及,近年来经过李磊等学者的探索研究,才被发现,是研究“中法战争史”不可不 读的材料。

同样,近代史在研究王韬及其思想成就以及他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就不能仅把他的政论集《园文录》和《园尺牍》等当 作研究主体,而应该吸收他曾创办的影响极大的报刊——《循环日报》上的内容,因为,该报不仅反映了他的新闻学思想,而且承 载了他的政治观、历史观、文化观和文学观。它是王韬思想的资料宝库,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近年,关于近代报刊的 史料文献价值,又有一个重要事件引起新闻学和历史文献学界的极大关注,这就是“末次档案资料”的发现。“末次档案资料”即“前日本末次 研究所情报资料”。它是1903年至1940年7月这段时间内各种中文、英文及日文报刊的剪辑汇编。总计涉及50多种报纸,而且这些报纸大部 分现在已不可得见。从文章类型来看,有电讯、社论、特稿、文件、译文、传记、史话、调查报告、专案报道、调查统计、论著、秘闻轶 事、漫画及图片资料等,内容相当广泛复杂。

这是一笔宝贵的文献资料,无论对于新闻学研究,还是历史学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比如,1933年11月至12月一辑——《共产 党的事情》中抄录的报刊,中文报刊就有:《益世报》、《华东日报》、《华北日报》、《大公报》、《京报》、《北平晨报》、《世界 日报》、《庸报》、《大美》;英文报刊有:《PTT》;日文报刊有:《满日》、《京津》、《新支》等。有些史料信息更是闻所未闻的, 如《冀东报》1937年1月6日关于“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腰部中弹,伤势溃烂”、“施行手术”的报道,就未曾见其它历史文献的记载。所有这 些报刊剪辑,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与新闻,研究日本的侵华阴谋以及各政治集团之间争斗角力,提供了一份丰富而详尽的第一手材料。 这份报刊史料,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为新闻学、历史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很多新的发现。

在当代最为宏大的一项文化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其中“文献组”就非常重视清代《邸报》、《京报》中的史料记载,并且充分发挥其 史料价值。据笔者所知,仅仅清代的《邸报》和《京报》缩影出版的就有283大册,其中《邸报》120册,《京报》163册。

由此可见,中国近现代报刊的文献承载价值十分重要,这份史料是史学研究不可忽略的重要领域,也可以说,它是今后历史学和新闻史学 的新的学术增长点。

三、订正校勘史实价值

我们知道,新闻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考证历史,追求真实。这一项工作始终是新闻史家工作的重点之一,而且可以说这项工作永无 止境。报刊史实是在不断被订正中,一步步不断接近真实、接近真理的。新加坡著名新闻史学者卓南生先生在其著作《中国近代报业发展 史(1815—1874)》中,就做了大量的史实订正和校勘工作,成为这项工作的典型代表。这项工作永没有结束,尚有很多史实可以从近代 报刊中获得新的认识或新的发现。

如,日本人在华办报起于何时的问题。根据近代报刊的记载会有不同的解释。方汉奇教授在其主事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认为:日本 人在华办报始于19世纪90年代,1890年6月5日由松野平三郎在英租界修文书馆创办的《上海新报》(周刊),次为上海日本青年会于 1892年创办的《上海时报》(杂志),是日本人“最早的在华办报活动”。“1894年在上海创办的中文《佛门日报》。它是日本人在华创办的 第一家中文报刊。”[1]317-318但是,根据《西国近事汇编》记载,日本人在华办报活动应该更早。1882年,“上海日本商人新出报章一本,共28页,其中虽以贸易为主, 然亦兼论国事及别种要情,嗣后按月一出。上海日商不多而竟能设报,殊属难得云。”[11]据称还有更早的说法。据《上海的定期刊物》记载:有一份刊物叫做:Fast East,中文译名《远东》。该刊1870年5月在日 本创刊,1875年10月停刊,1876年该刊迁至上海复刊,续办至1877年6月[12]。从时间看,《远东》要比《上海新报》早14年,比《西国近事汇编》上记载的“报章”也要早6年之久。都可以把日本人在华 办报史前推很多年。

又如,在近代中国,是谁最早提出向日本学习的问题。也可以从近代报刊上的记载予以校正。根据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学界普遍认为 :“主张向日本学习的中国人的最早代表”是黄遵宪。王晓秋、吕万和等学者都这么认为。这一观点可以从钟叔河的《走向世界——近代中国 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黄遵宪及其日本研究”和王晓秋的《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日本研究代表作”等章节中看得很清楚。

然而,这种说法很值得商榷。早在《日本国志》出炉之前,就有媒体更早的认识到学习日本的重要性。如《西国近事汇编》在1875年就把 洋务运动的特征归纳为:“尚制造者,期于船坚炮利而已,讲训练者,止于步伐止齐而已。此非务本之政也。”[13]认为中国与日 本“皆仿泰西,惟华则以次变通。日则骤然改革,其迟速为不同”[14]等等。到了1887年《西国近事汇编》则更为详细报道日本已收回治外法权,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与各国签订新的平等条约。1888年《西 国近事汇编》又报道收回所有租借地等信息,关注和报道日本的内容更多更广。而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此时正在写作之中,可以说,黄 遵宪的著作不仅吸收了大量的日本国内资料,也可能参阅了当时的各种报刊资料,特别像《西国近事汇编》这类著名的西学报集。

其实,早在19世纪60—70年代,《上海新报》上就开始以平等的态度报道日本消息,充分肯定日本人学习西方的做法,指出学习西方中国 不如日本。如,1871年5月,该报就说:“日本人学习西国诸法后于华人,而华人所学究不若日本人。”[15]新504已经透露出中国 要向日本学习的趋势和意向。

从以上所列,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报刊在订正史实、考证历史事实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在进行近代史学研究时,我们不能 忽略近代报刊的文献史料价值。当然,我们必须清楚,在使用近代报刊文献时,也不能盲从,应注意甄别是非,参校相关文献,互证是非 ,择善而从。否则也会出现史料失真的现象。因为,中国近代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往往有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坏习惯,或者是出 于自我保护的需要,经常来一个“有闻必录”,以规避个人或报馆的风险。因此,必须审慎地对待近代报刊的历史文献价值。

参考文献:

[1]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 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 甘惜分.新闻论争三十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294-295.

[5] 朱传誉.先秦唐宋明清传播事业论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26.

[6] 缪雨.史记与新闻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7.

[7] 林帆.“新闻即史”论[J].新闻大学,1999(夏季).

[8] 尹韵公.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91-93.

[9]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7.

[10] 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79.

[11] 西国近事汇编(壬午)[N].1882(夏季卷):79.

[12] 上海的定期刊物[J].上海市通志馆期刊,1935,1(3):876.

[13] 西国近事汇编(乙亥)[N].1875(冬季卷):18.

[14] 西国近事汇编(乙亥)[N].1875(春季卷):64.

[15] 日本人有志于学西国诸法[N].上海新报.1871(5).

上一篇:中心药房实习生自我鉴定下一篇:盘活低效用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