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法练习题

2024-08-02

美术教学法练习题(共7篇)

1.美术教学法练习题 篇一

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综合复习题二)

2008年07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 00:35

16、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17、《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哪些要求? ⑴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⑵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⑶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⑷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

⑸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⑹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⑺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⑻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18、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 ⑴目标设计在学生需求中生成

⑵目标达成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生成。⑶环节设计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⑷思维激发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⑸教师银玲在适度拓展中生成。⑹情感态度在创造中生成。

19、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 ⑴案例的来源是课堂教学实践。

⑵案例是教师当前教学中面临疑难的典型事件,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⑶案例必须描述真实的教学情境。

⑷案例必须完整叙述一件事例或一个片断,有起因、冲突、结果等。⑸案例叙述的流畅性。

20、案例在美术教学中的有什么作用? ⑴用于自省 ⑵用于教研 ⑶用于教学

21、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 ⑴学生本位意识。⑵学生主体意识。⑶学生个体意识。

22、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 ⑴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⑵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⑴课程的建设者

23、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有哪些变化? ⑴学生解放了 ⑵教材开放了

⑶“过程”开放了 ⑷“时空”开放了

24、你认为怎样的美术课是一堂好课? ⑴教学目标多元 ⑵教学内容丰厚 ⑶教材处理变式 ⑷教学问题优化 ⑸教学活动有效 ⑹教学流程清晰 ⑺教学姿态平等 ⑻教学评价恰当 ⑼教学方法多样 ⑽媒体运用恰当

25、案例应该具备哪些因素和特征? ⑴案例的来源 ⑵案例的典型性 ⑶案例的真实性 ⑷案例的完整性 ⑸案例的流畅性

26、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 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 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 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27、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为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的。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的活动,可称为“课间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28、什么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评价目标?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9、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⑴教学目标多元 ⑵教学内容丰厚 ⑶教材处理变式 ⑷教学问题优化 ⑸教学活动有效 ⑹教学流程清晰 ⑺教学姿态平等 ⑻教学评价恰当 ⑼教学方法多样 ⑽媒体运用恰当

30、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

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

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31、一般来说,教学中的提问有哪两种表现形式?

⑴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问题的、探究的教学模式设计。⑵ 课堂的提问,常用于提问与应答的教学之中。

32、你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有哪些方面?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帮助阅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其次要做到:

⑴、具有可读性。一个好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是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和活泼。

⑵、具有时代性。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和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

⑶、富有个性化。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⑷、一般用过去式表达。

⑸、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

33、什么是课程实施?它与教学实施有怎样的关系?

教学实施要比教学的范围广阔得多。课程实施是执行一项或多项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涉及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课程知识更新、教学过程的改变、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化、社区文化环境的相应改变等等。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一项内容,但却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和基本的途径。

34、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什么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始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大体来说具有指导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指引学生学习三大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是前提性的工作、是设计的基础。

教学目标为选择教材内容、安排教学主题的顺序以及配置教学时间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也是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与程序的直接依据。另外,教学目标还提供了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最后,目标本身还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

35、教学模式构成有哪些要素?

理论依据、教学程序、实施原则、辅助条件、效果目标。

36、教学活动的要素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教学的主体性要素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的条件性要素是教学的时空环境,教学的过程性要素包括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与评价等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7、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请解释“课间设计”和“课后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活动,可称为“课间的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38、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⑴ 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特点。⑵ 依据学生的特征。⑶ 依据学习环境的条件。⑷ 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条件。

39、探究学习的实质是问题解决的学习,那么,问题从何而来?

⑴ 教师提出问题。⑵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⑶ 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

40、提问时教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提问有哪几个作用?

评价(“你明白了吗?”得到回答)、学生参与(提问,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加深理解。

三、辨别题:

1、美术是精神创造的产品,是体现人类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

要点:正确。由于美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的能动的反映,所以所有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美术还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如毕家索的《格尔尼卡》、凡高的《星月夜》、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式廓的《血衣》等,这些作品都表现出画家独特的认识、感情与个性。

2、绘画的种类很多,就中国画技法而言,就可分为:水墨画、工笔画、写意画等。要点:错误。中国画按技法的工细与粗放,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水墨画不属于。

3、请按照案例写作的一般方法的特征和要求,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关键词,并在括号内打上“√”。教学目标 情节结构 时间结构 教学重难点 真实事件 叙述结构()

(√)(√)()(√)(√)来源 典型性 课前准备 真实性 完整性(√)(√)()(√)(√)

4、请简单阐述案例设计与教案设计两者之间有哪些主要区别?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教学案例是描述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事例,以生动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的成功或失败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5、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有哪个阶段完成?请在正确的后面打“√”。为什么? 要点:⑴ 教学前的预案()⑵ 教学前的预案和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

⑶ 教学前的预案、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与教学后的反思(√)

6、你认为教师备课的预案设计是“宜粗”些好,还是“宜细”些好?为什么?

要点: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善教案的设计。

7、你认为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以“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还是以“科学性评价为主”?为什么?

要点: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评价,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激励性和发展性为主的评价方式,使教师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们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唤起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的自豪感。但“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观,忽视了对学生作品问题的指出,这样久而久之只会使学生失去进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学习。而“科学性为主”的评价观,即注重看到学生作品进步的一面,还要恰当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8、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用合作的方式解决特定问题中,需要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合作技能。他设计了以下五种评价方式,请你分析哪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为什么?

要点:表现性评价必须至少具备⑴评价标准多重性⑵评价标准预定性⑶评价的主观性这三个特征时,才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第五种是与教学目标要求的行为表现最接近,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

9、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要点:正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10、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

要点:片面。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个性就是创造力。试想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都画的一模一样、整齐划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术课的意义。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关键处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描去画去涂色,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11、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

要点:正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12、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

要点:片面。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个性就是创造力。试想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都画的一模一样、整齐划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术课的意义。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关键处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描去画去涂色,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13、教案是精确的不可更改的“铁案”。

要点:片面。把教案视为精确的不可更改的“铁案”,是传统教育思想在教学设计上的体现。在新课程中,当把教学视为教与学、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以及对话,教学的主体就不仅仅只是教师,教学就是两个主题之间的主体间的关系。一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课堂上就会出现丰富多彩的意料不到的事件,甚至在不经意之间就超出了教师的控制。这是互动教学中非常正常的。这就必然导致教案不可能是不可更改的“铁案”,而是预案。

14、“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目标达成,都不能脱离知识学习的内容。

要点:正确。因为能力发展要从属于知识的学习,离开知识的单纯能力训练,是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认识方法——即过程与方法——却可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也决定了德育和认知能力的具体目标。

15、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要点:片面。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而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就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美术活动需要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和灵巧的动手能力。同时,美术活动也能作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习、跨学科学系的工具。美术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础;美术学科也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尽量增强美术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美术本体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当然,不同的学科教育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体现了学科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16、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要点:正确。教学是有方法的,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机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条件而异。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的活动设计。任何教学方法都是相对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师应以“课标”精神为依据,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灵活地、创造性地、多样性地去发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美术教学法练习题 篇二

一、组织教学

一节生动的美术课会让学生记忆深刻, 甚至难以忘怀。比如教师在教学生画鸟这一课, 可以先让学生画一个椭圆形, 用椭圆形来先确定鸟的身体整体轮廓, 然后在其基础上用小椭圆形来定头、尾和腿。鸟的身体可不动, 头却可以随便转动。只要多加几个小椭圆, 就由一只鸟变为多只鸟, 这样形象会更加生动。这样层层深入, 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如果就这样继续画下去, 向学生提问:“鸟身上还缺什么?”大家肯定说:“羽毛。”这里就有“引”和“导”的意思。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而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只有通过引导, 让学生觉得好玩有趣, 他才能有学习的意愿, 教师才会觉得工作顺利和开心, 这样学生将永远记住这一节课。

组织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语气、仪表、情感、姿态等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教师的语言要用心表达, 要像教育自己孩子一样, 表情自然。组织教学应该是一项有条不紊的工作。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 要多让学生参与, 只有让学生参与进来, 教学才能有序进行。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行教学。多鼓励, 少批评, 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在交流中解决问题。

在教学管理方面, 教师能用目光“告诉”学生的, 就尽量不要动嘴。比如上课了, 教师发现有的同学还在说话, 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课堂上来。这时教师可先环顾四周, 再由前往后看, 把整个教室横扫一遍, 这时教室会很快安静下来。教师要善于用表情告诉学生, 感染学生, 鼓励学生, 同时也要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只是参与其中, 做指导, 围绕中心步步推进, 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师生围绕中心, 细细讨论, 找出难点, 抓住重点, 解决问题。这样问题的解决, 会让学生的主动性逐渐被调动起来, 同时让会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 自然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板书的格式

关于板书的格式我们可以把黑板分成定义区、演示区、演示过程区这三个基本的大区 (如图1) 。

这三个区实际上是前一个区是后一个区的解释:演示区是定义区的解释, 演示过程区是演示区的解释。这样层层深入, 层层展开, 后边的是前边的展开放大, 前边的是后面浓缩概括。在教学中, 哪些应该放大, 哪些应该缩小, 要根据教学情况而定。这三个区可直叙, 可倒插, 可倒叙, 关键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决定。觉得哪一课直叙比较能简单明了说明难点和突出中心, 就用直叙。而有的课要先讲一点然后说明是什么, 这就用倒插更好一些。如小学五年级第6课《操场上》, 《操场上》实际上是人物动态的渗透, 通过“操场上”这一名词, 主要是解决人物动态, 即跑步、踢毽子、跳绳的一些简单的画法, 是人物的关节、头、身躯、四肢的讲解示范。这一课可以先展开再浓缩, 也可以先定义再展开, 这两种作画方法都可以。如果学生还有问题, 教师就再讲细一点, 要没有问题就按照教学进度进行。如第六课应该把“操场上”这个大标题写在黑板的三分之二处的中央, 字略大一点, 这样比较醒目, 可以突出中心, 让学生更容易记忆。

小标题则放在左侧一边, 要比实际稍大, 要拉开距离, 防止做画时被占用。第三部分就是第二部分的说明。有关人物动态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都要有一定规律和活动范围, 各个关节也同样要有一定的限度。了解这些对我们如何定好人物跑步、踢毽子,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只掌握这些还不行, 还要把这些话变为针对教学对象的语言和画。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多作示范, 多用画说明和解决的问题, 作合理的示范说明是很必要的。这三个区的划分, 从形式上是分开的, 但从内容上是联系的。即标题下是分: (1) 跑步; (2) 踢毽子; (3) 跳绳。等到在第三区就可以让学生画, 让学生参与了。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用画和文字作解释。整个板面的划分要突出重点、难点, 围绕中心线索展开。在语言上, 尽量精炼, 把复杂的课本内容精炼到几行字, 甚至几个字, 做到简便、易记、易懂, 内容大方准确、清晰。防止字迹歪斜, 字体忽大忽小;避免顺序不清不分, 乱写乱画;不能没有主次, 偏上偏下, 既不整齐, 更不美观。

如何把几部分都做到放大时也准确?首先要在教材上下苦功夫, 教师要在课前吃透教材, 认真分析。比如序号问题, 它关系到整个板面的效果、层次, 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理解, 这绝不是个小问题, 所以一定要正确规范地书写序号。

其次, 汉字书写要整齐均匀。黑板上写字以腕为主, 臂随腕走。首先要把握字的大小、字体、行距, 要齐且均称。字的第一笔很重要, 要确定位置, 才能下笔。比如“要”字的第一笔决定了它下边的笔画, 同时也决定了后边字的笔画。所以应该先考虑放在什么位置, 要估计写出来的字的大小、高低, 然后开始写第一行字。第一行字写坏了, 整体上肯定是失败的。所以一定要看准它的位置, 第一个字的第一笔非常重要。

写字时人的脑部应该都要在计算思考它的位置。这样慢慢地才能写好, 达到手和脑的协调并用。如果我们光动手, 不动脑, 字就写不到均齐。只有做到左顾右盼, 上顾下盼, 才能写好字。一般要和黑板的上边沿和下边沿相比较, 看它写得平行与否, 差多少, 做到心中有数。写规范汉字, 就是让学生都认识、明白、无歧义。汉字的笔画、距离也要做到齐、均。汉字笔画如“圭”字两横一竖, 做到横与横的距离相等。如“国”字所有的横距离都要相等。写出来的汉字才规范、整齐、匀称。从字的整体出发, 又可在均、齐的状态下, 取得变化, 找不同处, 这样就避免雷同、千遍一律。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 练好基本功, 会使以后的教学更加得心应手。所以, 写字、导引、板书这些基本功练习对美术创作至关重要。

摘要:在美术课教学实践中最常见的基本功练习有组织教学、板书格式、汉字写法书写。本文就笔者的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一些看法。

3.美术教学法练习题 篇三

摘 要:就初中美术教学中统一的课堂练习,不利于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提出課堂练习应进行分层设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对每一堂美术课练习内容和要求进行严谨的细化设计。一般情况下,将课堂练习设置为A、B、C三个层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层次、自主选择练习,结合不同课型灵活运用,从而实现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长足提高,实现全员进步和个体特长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课堂练习;分层设计;实施策略

初中美术课堂,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多数时间都由学生练习,即参与各种形式的认知、体验和创作,这一环节也是学生喜欢的。现行的初中美术教学,课堂练习一般是同一内容、同一要求,难易度也是按照班级中等学生的掌握水平来统一设计,不利于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有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本人通过长期观察调查思考,发现分层设计课堂练习可以改善这种情况。现围绕初中美术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谈几点个人的认识,供大家商榷。

一、初中美术课堂练习分层设计的必要性

1.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有城市的,有乡村的,也有外地的。通过问卷调查《学习美术的经历调查》,孩子们共同的反馈是:小学美术课普遍存在被语、数、外等课占、挤、压的现象,美术学习都存在不同层次的缺失,导致学生在入学时美术素质参差不齐。

2.现行中学大多为传统平行分班,且多数是大班额,学生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通过开展《对美术课堂练习的评价、建议》的调查,一致反映是练习内容单一、形式单调。课堂练习设置为同一难度,必然会形成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连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的状态。

3.同一难度练习直接导致有美术特长的孩子潜力发挥受限,学习积极性减退,影响其个性发展,不利于美术特长生的培养。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各年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部分学生反映课堂练习的内容太难,自己完成有一定困难;部分学生则反映课堂练习过于简单,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挑战。

因此,要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培养大多数学生的美术个性特长,很有必要实施课堂练习的分层设计。

二、课堂练习分层设计的原理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学习。新课改也根据初中生的特点提出:美术课堂分层作业,还提出了具体实施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以此促进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发展。

课堂练习分层设计,即从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出发,分层次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全方面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实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练习分层设计实施”包含教师分层设置练习、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两个方面。教师分层设置练习,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学习时间等因素,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对练习内容与要求进行分层,体现练习的差异性、层次性、递进性。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指的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内在的发展需求,自主选择适合层次的练习,并高质量完成。

三、中学美术课堂练习分层设计的基本策略

1.教师合理分层设计课堂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教师首先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差异,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对每一堂美术课练习内容和要求进行严谨的细化设计。一般情况下,将课堂练习设置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基础类,重在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达到“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B层为拓展类,适当地增加难度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拓宽学生思维,达到课标的较高要求。C层为探究类,主要是依据教学内容面向学有余力的优生设置的实践性、探究性、活动性练习。

以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标志设计》的课堂练习为例,课堂练习是围绕学校运动会主题临摹或设计一个标志,要求构图饱满、造型简练、作品完整(上色)。练习的三个层次分别是:A.临摹课本中的一枚运动会标志;B.参考课本上运动会标志进行构思、

加工,设计标志;C.自己创造性地设计学校运动会标志。教师提出指导性建议:感觉基础不好的学生选择A类、中间生选择B类、有美术特长的选择C类。

2.学生自主分层。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层次、自主选择练习。以发展性的目标鼓励各层次的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实现主动发展,全员发展。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属层次会认识模糊,需要老师帮助其确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对不同内容的驾驭程度会出现不稳定跳跃现象,可引导根据自己的能力灵活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

3.按照不同课型灵活运用。

欣赏课、技能课的课堂练习采纳“A、B、C三个等级”模式,由学生自主分层后进行独立练习。设计课和综合实践课需要以合作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课堂练习,教师指导学生以两人或四人为一组搭配成立合作小组,遵循优中差协调的原则,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小组智慧进行拔高练习。

以七年级下册《广而告之》为例,练习是结合学校运动会或文艺会演设计宣传海报,要求构思新颖、作品完整。根据座位的具体情况,学生以2~4人自由搭配,老师从构思设计、动手能力及整体协调运作等角度调整部分学生,优中差的搭配使小组成员取长补短、各显神通,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完成了一件件可人作品,收获了成功。

4.练习的辅导与评价。

教师全面分析学生情况,坚持正面激励为主,对于不同层次的作品都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肯定每一个学生作品中的成功点,对于超越本层次的作品和学生合作类作品要格外细致地赏析,以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地合作学习”。

对美术教学进行有效分层练习是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美术教学思想。我将继续摸索和探究,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4.美术教学法练习题 篇四

一、名词解释 饕餮纹

也称兽面纹,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充满奇异幻想的动物正面形像,欣赏的同时会给予观者一种凶猛、残忍、狰狞的感受。《读碑窠石图》

是北宋著名山水画家李成所作,此画中一骑在驴背上的行者正停于一座前代的高大石碑前,仰头看碑。石碑的周围是几株苍劲的古树,突出了外界的环境特征:荒漠地区、严酷的气候和古树那种坚韧、顽强、有强烈感情特征的艺术形象。李成的笔下,几株古树、一人一骑、一块古碑,意境是如此深邃,显示了他深厚旷远的艺术境界。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是指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它是对顾恺之“传神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4.元四家

元代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的出现使文人画走向了成熟,被誉为“元四家”。他们的绘画体现了中国文人画的特点而又各具特色:黄画空灵潇洒、王画苍茫浑厚、倪画减淡荒疏、吴画沉郁湿润。可以说,“中国文人画的艺术风格、艺术形式到此得到了全面的确立。”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龙凤帛画》出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楚墓,画上有一位衣着华丽的女子她站在一弯月状物上,她双手拱起呈膜拜状,好像在祈祷着或是祝愿什么,而空中则有蜿蜒游动的龙和展翅飞翔的凤。不论是人、龙、凤,他们的姿态都很生动而且非常的突出。这是一幅用龙凤来引导灵魂升天的“魂幡”,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扬州画派

清代雍正、乾隆年间活动在江苏扬州地区画家群体的总称,主要成员有郑燮、金农、黄慎、李鳝、罗聘、李方膺、汪士慎、高凤翰等八人,被称为“扬州八家”。这些人的艺术主张和政治态度有许多共同趋向,他们在作画时不守墨矩,离经叛道,极具创新意识,再加上他们大都个性很强,孤傲清高,行为狂放,所以又被称为“扬州八怪”。《游春图》

为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所作,《游春图》是画家传世的唯一作品,描绘了春游的情景,阳光明媚、春色宜人,人们在堤岸策马、游船。这幅作品在空间透视的表现上,注意到了空间的深度,给人一种“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感受。开启了唐代青绿山水一派。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属于明代文人画体系,因此派画家都为苏州人,而苏州又别名“吴门”,得名“吴门画派”。代表人物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在画史上一般把他们四人称为“吴门四家”或“明四家”。吴门画派的出现标志着明代绘画独立面貌的形成,他们完善了文人画。《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东晋顾恺之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的文章《女史箴》而创作的长卷。旨在规劝教育宫廷中的妇女当遵循封建道德。原画本12段,现仅存9段。在整个人物构图上均以细线勾勒,线条“如春蚕吐丝”,不求晕饰;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从她们的身姿仪态中透露出了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和丰采。“南宋四家” 南宋画院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为代表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以“南宋四大家”为代表的南宋山水画,讲究意境的创造,侧重以抒情为主的“边角之景”。弃置了北宋以来以主峰为中心的构图,变为简笔化、单纯化形式,画面重心偏离正中,以边角式代替全景式。二.填空

1.司母戊鼎是商代时期代表作品。

2.五代山水四大家是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3.吴门画家中,由职业工匠出身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是仇英。4.《墨葡萄图轴》徐渭为所作。5.龚贤为金陵画派的代表画家。6.霍去病墓石雕是西汉时期的作品。7.顾恺之被称为“才绝、画绝、痴绝”。8.五代山水画家“董巨”指的是董源和巨然。9.陈淳是明代后期杰出的写意画家。

10.清初画史上的“正统派”是“四王”画派,尤其是王时敏德高望重,为“四王”之首。11.西汉早期的帛画延续了战国楚国帛画的传统。12.《韩熙载夜宴图》作者是顾闳中。

13.郭熙撰写的《林泉高致》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理论进入了成熟期。

14.明代的宫廷绘画继承了宋代时期的制度,但是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画院机构。

15.清代中期宫廷绘画仍然十分兴盛,但却缺乏活力,给当时画坛带来蓬勃生机的是一个富有个性的地方画派即扬州画派。16.汉代帛画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17.初唐画坛上有两大画风,以中原画风阎立本的和西域画风尉迟乙僧的为代表。18.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

19.明代初期的地域性画派“浙派”的代表人物是戴进。

20.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的杨家埠

21.青铜器最为典型的装饰纹样当属饕餮、夔龙、夔凤纹,而饕餮纹是其中最具特色的。22.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代表。

23.《步辇图》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24.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董其昌。25.清初成名取得统治地位的是“四王吴恽”,包括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三单选

1.现存最大最重的商代青铜器是(C)。

A《四羊方尊》

B《莲鹤方壶》

C《司母戊大方鼎》

D《毛公鼎》 2.唐代的诗人、山水画家王维是以画(D)而著名。

A青绿山水

B小景山水

C浅绛山水

D水墨山水 3.北宋时期以善画“婴戏图”的画家是(C)。

A刘松年

B李迪

C苏汉臣

D李嵩 4.明宗室后代以写意花鸟书写亡国恨的是(A)。

A朱耷

B髡残

C 弘仁

D石涛 5.中国的彩陶出现于(A)。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6.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早期山水文献作品《画山水序》作者是(C)。A 王维

B王微

C宗炳

D谢赫 7.以下属于“南宋四家”的有(B)。

A 荆浩

B马远

C董源

D苏轼

8.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很大影响的“南北宗论”是明代的(D)。A 陈淳

B徐渭

C沈周 D董其昌 9.《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B)。

A 龙山文化

B仰韶文化

C 马家窑文化

D红山文化 10.盛唐的仕女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C)。

A《女史箴图》

B《观音图》

C《虢国夫人游春图》

D《宫中图》 11.《风雨归舟图》是浙派中(A)代表作品。

A戴进

B吴伟

C朱瞻基

D林良 12.“上海画派”早期代表画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是(A).A任伯年

B张熊

C任薰

D李毅士 13.半坡类型的彩陶典型代表作品是(A)。

A《人面鱼纹盆》

B《鹳鸟石斧缸》

C《舞蹈纹彩陶盆》

D《蛙形彩陶罐》 14.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代表性雕塑是(A)。

A《马踏匈奴》

B《马踏飞燕》

C《牵牛图》

D《霍去病》 15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画家是(C)。

A 王微

B吴道子

C李思训

D 顾恺之 16.明末以绘制《水浒叶子》版画而著名的画家是(D)。

A黄应麟

B张渥

C苏汉臣

D陈洪绶 17.被称为“佛画之祖”,并被记载为最早享有盛名的传奇画家的是(A)。A曹不兴

B陆探微

C顾恺之

D卫协 18.唐朝时期被称为“画圣”的是(B)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尉迟乙僧

D张萱 19.“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B)的艺术思想。A民间画家

B文人画家

C宫廷画家

D院画家 20.“四大名僧”中被称为“新安画派”的领袖的是(B)。A髡残

B弘仁

C八大山人

D道济 四简答

分析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的传世杰作,同时也是元代山水画中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杭州附近的桐庐一带,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在笔法上,用师法董源的干、湿笔披麻皴来描绘峰峦冈阜,淡墨画山石,用横点来画丛树平林,点线相间,浓淡交错,若淡若疏,变化无穷。清润的笔墨,潇洒的笔法,简远的意境,充分的发挥了笔墨的魅力,确实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兹”的境界,是中国山水画中的典范。谢赫“六法论”的主要内容?

“六法论”即:

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这是在对传统绘画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气韵生动”,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作品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骨法用笔”,主要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应物象形”,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是画家在绘画中的观察认识方法。“随类赋彩”,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施色。“经营位置”,构图须费思安排,实际把构图和运思、构思看作一体。“传移模写”,指的就是临摹作品,这一点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简徐渭的绘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擅长水墨大写意花卉,充分发挥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技巧,水墨淋漓,比一般的水墨写意画更豪放,故称其为大写意。他的画作和诗跋结合在一起,用作品来抒发胸中的愤懑,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磊磊不平之气”。徐渭的绘画在笔墨技巧上也具有不同于前人的特点,他用类似草书的笔法来描绘花卉,墨色也是变化多端、畅快淋漓的。传世作品有《杂花图卷》、《牡丹焦石图》等。徐渭的绘画艺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所创立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风,对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以及现代画家齐白石、潘天寿等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述徐渭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简述王维山水画的特征? 王维诗人与画家的双重身份,使得他能将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苏轼曾这样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把画与诗相互融会贯通,其诗平实而简远,其画韵味含蓄而丰富。他首创了破墨山水,尽去了以往山水画的浮华之气,仅用水墨渲淡而成,把原先以勾线为主的山水画,向水墨发展推进了一步。明朝董其昌就曾说王维的山水画“变勾斫之法为水墨渲染”,可见他对山水画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王维喜画雪景,传世作品有《雪溪图》、《江山雪霁图》等。王维开启了唐代的水墨山水,并对后世文人画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被奉为南宗画之祖。简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的宫廷画家顾闳中的代表作。

《韩熙载夜宴图》采取连环画的形式构图,分为听乐、观舞、休憩、清吹、散宴五个段落。每段之间以屏风巧妙相隔,显得很自然。而作为主人公的韩熙载在每一个段落中都有出现,但动作和服饰略有不同。韩熙载身材魁梧、长脸美髯,虽然置身于欢乐场中,但仍旧闷闷不乐,揭示了他怀才不遇又怕遭人暗算,因而不得不沉溺于声色中的苦闷心情。在艺术处理上,作者打破了时间概念,将不同时间段的活动组织在一张画面之上,各段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人物繁杂却安排得当。线条细润圆劲,设色富丽匀净,具有很深的功底,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杰出艺术成就的古代人物画精品。文人画形成的历史条件?

中国文人画的形成具有其特有的历史条件:首先,中国封建社会的取士制度是科举制,所以文官都能诗文,工书法,在一定的条件下以绘画聊以自娱是必然的。其次在工具上,毛笔是书法和绘画的主要工具,对于长于书法的文人们是有有利条件的,在长时间的艺术实践中,文人的思想感情、世界观、政治观、价值观等必然会渗透到绘画中,从而使绘画有新的发展并壮大成熟。最后,文人士大夫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可以自己著书立说,可以总结历史上的优秀画工和自己的经验,那么他们的思想必定会融入到他们的言论中,使得文人画家的创作思想可以广泛传播并产生影响。

简述花鸟画在唐代发展成为独立画种的原因?

花鸟形象的出现,一般来说要比山水形象早。到唐代花鸟画才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同“比德”说有关。“比德”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即从中可以意会到人的某些品德美。后来的许多文人士大夫就以山水比德,山水很快成为画家们描绘表现的对象。(2).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创作题材。魏晋时期崇尚老庄思想,玄学兴起,山水自然成为创作的主要题材,时代社会性造就了山水的独立地位。所以艺术家对花鸟的兴趣是远不如对山水的兴趣的。(3).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经济的稳固,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更为广泛,这时,花鸟画作为独立的画种渐渐脱颖而出。

(4).上层阶级的需要,当时的宫廷、陵墓、寺观等壁画装饰的需求,许多宫廷画家都以花鸟画见长。

8.简述吴昌硕的艺术特征?

吴昌硕用篆籀草隶的笔画来写花卉蔬果,笔墨造诣甚高。他的画风“雄健古茂,盎然有金石气”。他所画的葡萄、藤萝、瓜瓢等藤本植物,如龙蛇飞舞,一气贯通;枇杷、天竹、红梅等瓜果杂卉,古朴生动,深沉雄厚;

吴昌硕的作品注重整体的构图,而且对气势韵律、笔墨设色、题款钤印等都极其讲究。藤蔓植物是吴昌硕最擅长的题材; 传世作品有《天竹花卉》、《紫藤图》、《墨荷图》等。简述霍去病墓的雕塑作品:《立马》(《马踏匈奴》? 《立马》(《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群雕的中心作品,群雕中没有直接描写霍去病本人,而是以这座立马象征英雄人物的性格与赫赫战绩。战马将匈奴踏翻在地,匈奴在失败中仍在挣扎,手中武器并未放下。作品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一动一静,一立一倒,胜利与失败、善与恶,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马踏匈奴》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是西汉时期的纪念性雕刻更是我国古代大型石刻最杰出的代表。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

(1).形式上的“形似”和“格法”

出自画院画家的作品,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体画”。院画的创作提倡“形似”、“格法”。“形似”,即符合自然的法则;“格法”则是要求学习前人的经验和技法。”北宋末年,宋徽宗的艺术观更是导致了宫中自然写实主义趣味的盛行。(2).立意上讲究含蓄,最求诗意

院画在构思上讲究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如前所述,画院选择人才的题目往往摘取古人的诗句;在笔墨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泥守古法,“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具若自然”。这些创作要求,反映了宋代院画注重观察生活,追求意境表现的取向和趣味。院画还拓展了绘画的意境,拉近了绘画与文学的关系。五.论述

1.举例阐述顾恺之绘画艺术特征?

(1)顾恺之特别擅长绘画,多以肖像画为主,还擅于描绘神仙、佛像、禽兽、山水等。代表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

(2).顾恺之的画作改变了汉代以宣扬礼教为主的风气,而注重观察人物的新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目的,其体现出离开礼教和政治而重视人物的言论丰采和才华。这也见证了绘画艺术视野的扩大,从而为人物画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等特点。在顾恺之的著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

(3).他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顾恺之很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顾恺之的绘画及其理论上的成就,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简要论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艺术特色的异同?(1).黄荃的花鸟画妙于写生,造型准确,颇能乱真。

(2).徐熙的画适合文人趣味,开辟了水墨淡彩和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河,但在当时并不为世人所推崇,以至七寸徐崇嗣改变画风来迎合画院,谋取一席地位。直到北宋中期以后才收到了文人士大夫的赞赏,并对以后的水墨花鸟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徐、黄异体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师承关系不同:黄荃师承唐代薛稷、滕昌佑、刁光胤等人,集众家之长而独具一格。徐熙师承不明显,主要靠师法自然来提高写生的能力。题材不同:黄荃多取材于宫廷的珍禽瑞兽,奇花异草。徐熙则取材于田野园圃中的禽鸟、草虫等。3.表现技法不同:黄派花鸟,“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染,谓之写生。”徐熙的绘画“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格调不同:黄荃的绘画的基本格调,形象的真实和画面生趣。徐熙则手法质朴,意在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和朴实淡雅的格调。“皇家富贵,徐熙野逸”是黄荃、徐熙画风的鲜明写照。3.分析石涛的山水画论主张及其山水画创作的艺术成就和影响?(1)石涛的山水美学思想有两个:一是强调“有我”,抒发情感、性灵,另一个是“一画”。关于“一画”历来认识不一。从绘画方面讲,中国的绘画基础一直是秉承着谢赫“六法论”中的“骨法用笔”,而“一画论”是石涛对“骨法用笔”所作出的新的概括。中国绘画的全部功夫由始及末都归于“笔法”。“一画”就是要“意明笔透”,而这“一画”含于万物之中,所以要从自然万物中去体会,才能由此而“参天地之化育”。(2)石涛讲究师法自然,他说道“搜尽奇峰打草稿”,即在写生实践的基础之上,要大胆地突破前人的种种规范。石涛的笔墨不拘于一种形体,他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笔势墨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石涛的山水画传世不少,这些作品展现了石涛各种不同的艺术风貌,如《黄山图》、《听泉图》、《细雨虬松图》、《山水清音图》、《搜尽奇峰图卷》等。他的山水画代表着清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在清朝这个“四王”笼罩的时代,石涛的见解和绘画主张及鲜明的艺术特色,无疑是具有超越性的,他的绘画实践和美学思想不仅对后来的扬州画派产生了影响,甚至对中国画坛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4.试述五代北宋初期山水画创作格局?

五代时期的山水画秉承前代山水画家的优秀传统,使山水画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成为后世山水画家努力学习的楷模,以荆浩、关仝、董源、巨然为代表。(1.)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

荆浩长期生活在北方,擅画北方的崇山峻岭、层峦迭嶂,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匡庐图》是荆浩的代表作。关仝,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五代末至宋初的山水画大师。他的画自成一体,人称“关家山水”,与荆浩并称“荆关”。《关山行旅图》是关仝的传世名作。(2).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画派

与北方画派相对应的是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江南山水画派。

董源表现江南湿润的特点,笔墨中的水分含量较多。董源的代表作有《潇湘图》、《夏山图》等。董源所创造的南派山水画,得到巨然和尚追随,后世以“董巨”并称。巨然山水画师法董源,创造出一种融合南北的新画风。巨然的代表作品有《层峦丛树图》等。

北宋山水画派,在继承唐、五代山水画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熟。形成以李成、范宽为代表的北宋中原画派。

(1)李成以尖利笔致画寒林枯木,景色清幽静谧。,《读碑窠石图》和《晴峦萧寺图》是李成的代表作。

(2)范宽的画构图严谨,巨石突兀,林木繁茂,极具气势,对当时画坛产生了极大影响,代表作品有《溪山行旅图》。5.试述唐代人物画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统治阶级的需求、爱好,唐代的人物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等是人物画坛上的代表画家,他们的人物画艺术分别体现了初唐、盛唐、中晚唐三个时期的艺术成就和审美特征。雄豪壮伟、雍容华贵,这是初唐、盛唐时期人物画的审美特点;沉郁、顿挫、委婉抒情则是中晚唐人物画给我们的感受(1).初唐阎立本的绘画艺术

阎立本,绘画创作也多为唐初巩固政权的需要,很多作品都是歌颂初唐的政治事业。主要代表作品有《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等。其中《步辇图》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步辇图》主要以描绘人物为主,背景略微处理。勾线细劲坚实、松紧得当,设色浓重艳丽,具有肖像画的特征,且体现了初唐的风范。(2).盛唐“画圣”吴道子

贞观以后,唐代社会经济一直稳步上升,进入盛唐时期,中国美术史也开始了新的篇章。吴道子是最为杰出的代表画家。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他的代表作品有《鬼伯》、《搜山图》、《送子天王图》等。

《送子天王图》为纸本手卷,图分两段,前段描绘天王送子的情节,后段描绘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吴道子打破了长期以来沿袭的顾恺之、陆探微“紧劲联绵,如春蚕吐丝”那种游丝描法,开创兰叶描。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3).张萱、周昉的绮罗人物画

唐代的审美理想是丰腴华贵,此二人的绮罗人物画正是这种审美理想的反映。

张萱善于画仕女和婴儿。他的人物画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他笔下的妇女形象都丰颊肥体,服饰艳丽,代表着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代表作品有《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奢华场面。人物形象逼真,设色艳而不俗,“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体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周昉擅画贵族肖像画以及宗教壁画,仕女画尤为突出,多描绘贵族妇女,容貌丰腴,衣着华丽,色彩柔艳。他笔下的妇女已不同于张萱作品中的欢愉活跃,而是呈现出茫然若失、心事重重、以及苦闷、空虚的精神状态。代表作品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听琴图》等。

《簪花仕女图》取材于宫廷妇女的生活,嫔妃们在庭园中闲步,有的簪花、有的拍蝶、有的戏犬,表现了她们无所事事、生活乏味、精神空虚的生活状态。周昉笔下的人物体态丰腴,动作从容悠缓,表情描绘细致入微,嫔妃们的身份及生活特点表现得很充分。

5.中国美术史复习题 篇五

2.仰韶文化彩陶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3.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冶炼技术的成熟。

4.出土于湖南长沙的两幅战国时期的帛画是《人物龙凤帛画》和《御龙人物帛画》。5.南朝谢赫提出“六法”中的艺术最高准则是气韵生动。6.北宋初年以画寒林平远著称的山水画家是李成。

7.“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理论是宋代著名文人苏轼提出的。8.白描画卷《五马图》的作者是李公麟。9.湖州竹派的开创者是文同。

10.中国古代皇帝中最爱好花鸟画而且在花鸟画中具有相当成就的是宋徽宗赵佶。11.米氏云山的创造者是米芾。12.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

13.明代后期在水墨写意花卉画中最富有成就的画家是徐渭。

14.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石涛、髡残、弘仁。15.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陶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彩陶。16.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

17.青铜器中的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18.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画像石、画像砖。

19.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20.有记载的第一位有影响的画家是:曹不兴。

21.南朝谢赫提出“六法”中的艺术最高准则是气韵生动。22.唐代画马的名家是韩干、画牛的名家是韩滉。23.五代荆浩所著的山水画论是《笔法记》。24.我国唐代最享盛名的青绿山水画家是李思训。25.五代南唐山水画家董源的传世作品有《潇湘图》。

26.中国古代皇帝中最爱好花鸟画而且在花鸟画中具有相当成就的是宋徽宗赵佶。27.山水画“三远法”最早提出者是郭熙。28.“扬州八怪”中最擅画墨竹的是郑燮。

29.石器时代分为就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的明显特征是打制石器。30.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31.舞蹈纹彩陶盆是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32.青铜器《四羊方尊》属于商代时期青铜器的代表。33.最能代表汉代书法成就的是隶书。

34.敦煌壁画中《九色鹿本生》的故事属于连环画式构图。

35.《女史箴图 》是宣扬宫廷妇女思想道德规范,规劝其遵循封建道德准则的作品。36.《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张萱的作品。37.《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的作品。

38.王冕的《墨梅图》中题诗“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9.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范宽 40.“吴门四家”是指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41.明代擅长“易圆以方,易整以散”装饰手法的画家是陈洪绶。32.瓷器中的“粉彩”出现于康熙时期。33.中国美术史青铜艺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礼器。33.秦陵兵马俑三号坑设计的是军事指挥部。

34.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谢赫《画品》。35.创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陆探微。

36.《步辇图》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37.《历代帝王图》是唐代阎立本的作品。38.开创我国青绿山水端绪的作品是游春图。39.“元四家”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40.《王蜀宫妓图》是唐寅的作品。41.“青藤”是明代花鸟画家徐渭。

42.首次提出山水画“三远”的论著是《林泉高致集》。43.在苏州大型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是留园。44.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是虚谷。

42.帛画: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其表现主题是引魂升天。人物造型多作侧面立像,比例匀称,仪态肃穆;画面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和渲染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43.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曹衣出水”:曹仲达的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

“吴带当风”:吴道子的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44.元四家:

是指活动于元代晚期的文人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

他们生活于元末社会**之际,生活中都有不得意的遭遇,艺术上受赵孟頫的影响,善画山水,兼工竹石,以绘画作品表现其心境和生活情趣 45.“浙派”:

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主要活动于浙江地区。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

46.白描:

白描源自于“白画”,魏晋时已有。多为粉本画样,经隋唐至宋,逐渐发展为独立的绘画样式。白描不施色彩,纯用墨线勾勒表现形象,朴素优美,在造型技巧上有很高的要求。47.谢赫六:

“六法”是:“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48.吴门四家

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徵明、唐ying、仇英四位明代画家。“吴门四家”中沈周与文徵明,是吴门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们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但除沈周、文征明有师承关系外,唐寅、仇英各有内格。因此“吴门四家”(“明四家”)只是明代四位成就很高四位不同风格的大家,两并非一个画派之称 49.扬州八怪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50.秦陵兵马俑的主要艺术特色。

崇尚写实,造型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51.元代画风转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作画重视主观意兴心绪的表现,把形似和写实放在次要位置。(2)作品追求笔墨情趣,水墨画极为盛行。

(3)把书法用笔融进绘画创作,丰富了点、线的表现力。

52.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的用途、内容和艺术手法是什么?

《马踏匈奴》石雕是霍去病墓的主题雕塑,为一尊典型的纪念碑式的雕塑。作品运用了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借一匹威武雄健的战马来展现大汉王朝的强盛以及霍去病抗击匈奴、捍卫王朝的英雄气概这一主题。战马昂首屹立、庄重威严,充满自信和高傲,匈奴败将则蜷缩于战马胯下,一幅惊惧惶恐、狼狈不堪之相。作品造型伟岸,内涵丰富,堪称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的典范。

53.花鸟画中的“徐黄异体”各有什么特点?

黄筌的风格:

(1)取材多为宫廷珍禽瑞鸟,奇花怪石。(2)画法多采用“双钩填彩”,笔致工细。(3)画风富丽,设色鲜明。

徐熙的风格:

(1)取材多为民间汀花野竹,水鸟渊鱼。

(2)作画重在用墨,兼勾带染,有“落墨花”之称。(3)设色不以晕淡为工,只是略加色彩。54.分析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画家张萱所作,张萱擅长画工笔人物,尤擅画宫廷仕女。《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了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三月三游春踏青的场景。

盛唐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国力昌盛,造就了文化艺术发展的宽松环境,中国绘画艺术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走向成熟。唐代仕女人物画的主要题材是“绮罗人物”,《虢国夫人游春图》恰恰是这一时代的主流题材。

从画面结构上看,构图的前疏后紧,人物排列的疏密有致,突出了虢国夫人的主人公地位,也显示了其前呼后拥的贵族气派。整幅图中只有人物、马匹没有游春背景是此画的一大特点,游春却不画春,而是诱导观者不由自主地联想以致感受春的气息,并被画中人物从容欢快的情绪所感染,这正是画家卓然超群的艺术表现能力之所在。空白的背景凸显了人物及其动态,这一手法相当于摄影中的大光圈,虚化背景以突出人物。

从画中主体来看,整个画面线条简洁富于动感,色彩艳丽鲜明,用人物的体态丰满再次表现其贵族身份和华贵气派。唐代画风在仕女画法中有“曲眉丰颊”之说,图中所有女人形象“曲眉丰颊”的风格颇为鲜明;发式的刻画也很考究,云鬓半掩,主仆分明;甚至连马匹的设计都颇见心思,虢国夫人的坐骑纤巧秀气,而护卫的马匹则粗壮彪悍,而不管是纤巧抑或粗壮,那蹄下却都颇显轻快、有力。因为是游春而非出征,虽然虢国夫人身份显赫,护卫们的动作却并不张扬,显得十分低调;虢国夫人本人的表情及动态更显出优雅内敛的欢快。

55.分析阎立本的《步辇图》。

6.美术教师业务考核(综合复习题) 篇六

一、填空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绘画的种类名称很多,以绘画的工具、材料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水粉、水彩、素描等。

3、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纯度。

4、东汉时佛教开始从印度经新疆传入内地,之后在新疆拜城开凿有克孜尔石窟;在甘肃敦煌开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开凿有麦积山石窟;在山西大同开凿有云岗石窟;在河南洛阳开凿有龙门石窟。

5、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6、中国历代国画名作中<<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簪花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珍禽图>>的作者是黄荃,<<五马图>>的作者是李公麟,<<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赵佶,<<秋效饮马图>>的作者是赵孟頫。<<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游春图>>的作者是展子虔。

7、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石涛、髡残、弘仁。

8、我国向有“瓷国”之称,陶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陶瓷工艺已较为发达,发掘于黄河流域的有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发掘于长江流域的有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彩陶;以及发掘于沿海的龙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黑陶等。历史上有瓷都之称的城市是景德镇,有陶都之称的城市是宜兴。青瓷成熟于魏晋,白瓷成熟于隋唐,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美术中的代表作品。

9、宋代著名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10、写生过程大致可分为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

11、物体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明部、半明部、明暗交界面、投影、反光五个受光不同的面,总称为明暗五调子。

12、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深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13、中国传统刺绣品种很多,其中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称为中国传统四大名绣。

14、欧洲历代油画名作中,<<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拾穗>>的作者是米勒,<<日出、印象>>的作者是莫奈,<<向日葵>>的作者是凡高。

15、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16、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17、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18、美术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首先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教学思想。《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八方面的要求。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19、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20、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21、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2、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是现代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之一,我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有接受性教学模式、发现——探究性教学模式、自学性教学模式、交往性教学模式、练习性教学模式、情感性教学模式、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群辩法教学模式、课堂讨论模式、探索情感和解决矛盾模式等。

23、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遵照的原则是审美性原则、思想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24、美术学科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语言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中国画?

在世界美术里,中国画自成体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以勾、勒、皴、擦、点、染等技法作画,以线造型为主的画种。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2、什么是绘画?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3、什么是美术教育?

答: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美术语言?

答: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5、什么是透视?

透视是通过透明平面来观察研究物体的形状。它是观察、研究景物在平面画幅上表现立体空间的基本方法。

6、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7、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研究形象构成的科学,是一种平面抽象艺术的设计方法,也是对艺术形式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训练。平面构成通过对抽象造型因素(点、线、面)的研究,通过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形象排列方法的研究,进行平面视觉语言的训练,将几个以上单元中心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多运用于实用艺术领域

8、什么是新课程教学设计?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师生展开的一种合作、交往的教学。

9、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10、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描述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事例,以生动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的成功或失败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11、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

基本的美术素养包括对美术的内容和县享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的创作方法与过程有基本的了解;对美术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它不仅指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应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做出积极地反应;能自觉而大胆的运用美术的美才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能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独得的审美趣味。

12、什么是文化情境?

文化情境是指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以及特征。

13、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14、什么是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体,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形成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和接受学习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

15、什么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相对于“个体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16、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

17、《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提出了哪些要求?(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18、美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有哪些?(1)目标设计在学生需求中生成

(2)目标达成在尝试和探究活动中生成。(3)环节设计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4)思维激发在师生、生生对话中生成。(5)教师银玲在适度拓展中生成。(6)情感态度在创造中生成。

19、案例区别于其他文字材料的特征是什么?(1)案例的来源是课堂教学实践。

(2)案例是教师当前教学中面临疑难的典型事件,有一定普遍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案例必须描述真实的教学情境。

(4)案例必须完整叙述一件事例或一个片断,有起因、冲突、结果等。(5)案例叙述的流畅性。

20、案例在美术教学中的有什么作用?(1)用于自省(2)用于教研(3)用于教学

21、新课程下的学生观有哪些变化?(1)学生本位意识。(2)学生主体意识。(3)学生个体意识。

22、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由哪些变化?(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课程的建设者

23、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有哪些变化?(1)学生解放了(2)教材开放了

(3)“过程”开放了(4)“时空”开放了

24、你认为怎样的美术课是一堂好课?(1)教学目标多元(2)教学内容丰厚(3)教材处理变式(4)教学问题优化(5)教学活动有效(6)教学流程清晰(7)教学姿态平等(8)教学评价恰当(9)教学方法多样(10)媒体运用恰当

25、案例应该具备哪些因素和特征? ⑴ 案例的来源 ⑵ 案例的典型性 ⑶ 案例的真实性 ⑷ 案例的完整性 ⑸ 案例的流畅性

26、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 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 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 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27、为什么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为课堂教学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的。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的活动,可称为“课间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28、什么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评价目标?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9、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哪些?

(1)教学目标多元(2)教学内容丰厚(3)教材处理变式(4)教学问题优化(5)教学活动有效(6)教学流程清晰(7)教学姿态平等(8)教学评价恰当(9)教学方法多样(10)媒体运用恰当

30、中国画的三大特点是什么?

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

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

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31、一般来说,教学中的提问有哪两种表现形式?

⑴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的全过程,也就是问题的、探究的教学模式设计。⑵ 课堂的提问,常用于提问与应答的教学之中。

32、你认为一个好的教学案例的“标准”有哪些方面?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都是有一定“标准”的,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能促使自己进行教育教学的反思和帮助阅读案例的人从中“学有所获”。其次要做到:

(1)、具有可读性。一个好案例是一件文学作品,应该是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围绕主题以一种引人入胜、迷人的方式来展开,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清楚,人物的心理感受、体验和内部冲突揭示充分,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表达明晰、生动和活泼。

(2)、具有时代性。一个好案例必须要有时代的特征,能反映当前教育教学中最普遍发生的问题,能足够引起自己和人们的反思,能产生“共情”。

(3)、富有个性化。案例的内容和形式要有特色,能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能从理论的高度去开掘并能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们多方位的、多角度地思考,能触及人们的灵魂。(4)、一般用过去式表达。

(5)、字数最好在2000——4000字范围内。

33、什么是课程实施?它与教学实施有怎样的关系? 教学实施要比教学的范围广阔得多。课程实施是执行一项或多项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涉及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课程知识更新、教学过程的改变、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化、社区文化环境的相应改变等等。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一项内容,但却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和基本的途径。

34、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具有什么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开始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学目标大体来说具有指导测量与评价、指导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指引学生学习三大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对于教学设计来说是前提性的工作、是设计的基础。

教学目标为选择教材内容、安排教学主题的顺序以及配置教学时间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也是作为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内容与程序的直接依据。另外,教学目标还提供了测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最后,目标本身还是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标准。

35、教学模式构成有哪些要素?

理论依据、教学程序、实施原则、辅助条件、效果目标。

36、教学活动的要素可以分为哪三个方面?

教学的主体性要素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的条件性要素是教学的时空环境,教学的过程性要素包括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与评价等这些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37、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设计活动实质上是伴随实施教学的全过程。考察课堂教学设计的知识过程,我们不能只看到教师的课前教学设计,请解释“课间设计”和“课后设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与学生对话的具体情境,调整甚至改变课前的教学设计,这也是一个设计活动,可称为“课间的设计”,同时,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仍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以便为将来的教学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可称之为“后设计”。

38、教师教学行为选择的依据有哪些?

⑴依据教学目标与教材的特点。⑵ 依据学生的特征。⑶ 依据学习环境的条件。⑷ 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条件。

39、探究学习的实质是问题解决的学习,那么,问题从何而来?

⑴ 教师提出问题。⑵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⑶ 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提出问题。

40、提问时教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提问有哪几个作用?

评价(“你明白了吗?”得到回答)、学生参与(提问,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加深理解。

三、辨别题。

1、美术是精神创造的产品,是体现人类思想感情的意识形态。

要点:正确。由于美术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全面的能动的反映,所以所有美术作品都能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从而有助于人们智能的形成、发展与情感、意志的培养。美术还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和个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如毕家索的《格尔尼卡》、凡高的《星月夜》、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王式廓的《血衣》等,这些作品都表现出画家独特的认识、感情与个性。

2、绘画的种类很多,就中国画技法而言,就可分为:水墨画、工笔画、写意画等。

要点:错误。中国画按技法的工细与粗放,可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水墨画不属于。

3、请按照案例写作的一般方法的特征和要求,选择你认为正确的关键词,并在括号内打上“√ ”。

教学目标 情节结构 时间结构 教学重难点 真实事件 叙述结构()(√)(√)()(√)(√)来源 典型性 课前准备 真实性

完整性(√)(√)()(√)(√)

4、请简单阐述案例设计与教案设计两者之间有哪些主要区别?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教学案例是描述教学实践中的典型事例,以生动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教师和学生的成功或失败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5、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有哪个阶段完成?请在正确的后面打“√”。为什么?

要点:⑴ 教学前的预案()⑵ 教学前的预案和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

⑶ 教学前的预案、教学中的第二次备课与教学后的反思(√)

6、你认为教师备课的预案设计是“宜粗”些好,还是“宜细”些好?为什么? 要点:预案设计宜粗不宜细,只需设计话题、设计活动板块、设计主问题,只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从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教学流程,完善教案的设计。

7、你认为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是以“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还是以“科学性评价为主”?为什么?

要点: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评价,新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激励性和发展性为主的评价方式,使教师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们享受学习成功的欢乐,唤起学生自尊心和学习的自豪感。但“一味的鼓励性评价为主”的评价观,忽视了对学生作品问题的指出,这样久而久之只会使学生失去进步的方向,盲目地去学习。而“科学性为主”的评价观,即注重看到学生作品进步的一面,还要恰当地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8、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用合作的方式解决特定问题中,需要评价学生是否获得了合作技能。他设计了以下五种评价方式,请你分析哪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为什么? 要点:表现性评价必须至少具备⑴评价标准多重性⑵评价标准预定性⑶评价的主观性这三个特征时,才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第五种是与教学目标要求的行为表现最接近,是真正意义上的表现性评价。

9、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要点:正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10、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要点:片面。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个性就是创造力。试想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都画的一模一样、整齐划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术课的意义。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关键处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描去画去涂色,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11、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要点:正确。《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学科并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部分。强调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以及美术学科与社会、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综合。一幅美术创作作品的诞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术技能技巧的表现以外,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民俗风情、人文修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

12、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放手让学生动手,教师不能指导。要点:片面。美术课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因为个性就是创造力。试想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都画的一模一样、整齐划一,那等于就失去了美术作品的生命力以及美术课的意义。但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关键处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描去画去涂色,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13、教案是精确的不可更改的“铁案”。

要点:片面。把教案视为精确的不可更改的“铁案”,是传统教育思想在教学设计上的体现。在新课程中,当把教学视为教与学、师生之间的交往与互动以及对话,教学的主体就不仅仅只是教师,教学就是两个主题之间的主体间的关系。一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课堂上就会出现丰富多彩的意料不到的事件,甚至在不经意之间就超出了教师的控制。这是互动教学中非常正常的。这就必然导致教案不可能是不可更改的“铁案”,而是预案。

14、“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的目标达成,都不能脱离知识学习的内容。要点:正确。因为能力发展要从属于知识的学习,离开知识的单纯能力训练,是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进行学科知识学习的认识方法——即过程与方法——却可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也决定了德育和认知能力的具体目标。

15、美术教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要点:片面。美术教育是一种学科教育,而任何一种学科教育都是有两部分构成的,一是学科本体,也就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二是该学科教育的功能,也就是通过对该学科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行为产生种种良性的变化。美术活动需要感受、体验、情感、想象、创造,通过美术教育也有助于形成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大胆的创造力和灵巧的动手能力。同时,美术活动也能作为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学习、跨学科学系的工具。美术学科本体始终是教育功能生成的基础;美术学科也应该注重自身教育功能的拓展,尽量增强美术学科对人的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美术本体和教育功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当然,不同的学科教育的不同层次有着不同的侧重,这种侧重体现了学科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16、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懂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要点:正确。教学是有方法的,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机械地死板地去硬套,而要因内容而异,因教师而异,因条件而异。教学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如何“学”的活动设计。任何教学方法都是相对的,并且是在不断发展的。教师应以“课标”精神为依据,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灵活地、创造性地、多样性地去发挥,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四、观点论述

1、你是如何理解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参考:自主:即主动学习。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的。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①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②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③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合作:是指一种有系统、有结构的教学策略,即依学生能力、性别等因素将学生分配到一异质小组中,鼓励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并达成团体目标。合作学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

探究学习:又称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狭义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科领域实现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2、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我们的课堂越来越热闹了,是不是越活跃越好?

要点:活动性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新课程所提倡的活动是外显活动与内隐活动的统一,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过程。而有的课堂活动学生忙这忙那的,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有活动却没有体验,这种为活动而活动,就失去了活动的价值。

3、常常在美术课堂上听到老师表扬:“画得真好!”,“你真能干!”,“你真棒!”„„新课程提倡多鼓励学生,那么教师的表扬是不是越多越好?(10分)

要点: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给予表扬。我们认为,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迷恋夸奖对学生发展无益;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对教师而言,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4、你认为“知识”与“能力”之间有联系吗,为什么?你在美术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8分)

要点:知识与能力是有联系的,因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不存在着美术升学的压力,美术教学的目的让学生通过对一般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5、什么叫“建构主义”?

要点:建构主义认为,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括真理性,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因此,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受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由他们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现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

6、你认为“以教为主”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要点: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目标的分析。比如学习任务的结果是什么,性质、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起点与重点分析等等。强调的教师的“教”,教师主导着教学的进程,控制着学生的学习。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焦点在于学习情境的设计。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知识应用的实际情境下的学习,学习者的经验才能赋予新的学习意义。因此,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学”,教师主要起着指导、引导的作用,学习的主导权在学生手中。

7、预定的教学目标未完成怎么办?有的美术课知识能力目标没有达成,而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却有所超越。怎样看待这节课?教学具有连续性,这节课未达成的目标,下节课能否完成?

要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常常以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是否落实教学重难点来衡量一堂课的成败。但我们所预设的教学,在互动、对话的教学情境中,必然遭遇“不确定性”的伏击。有的美术课虽然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但从学生的突破常规的思维训练,能多角度地去解读画面,学会了创作能力的实际效果看,也有它成功的一面。教师必须认识到原定的教学设计受到“干扰”是正常的。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干扰”,补充、修正、完善了教师原有的“设计”。在新课程改革的状况下,我们更要突出对于教学“不确定性”的认识。因为新课程主张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在本质上是师生的交往与互动,教师就不能仅仅注重自己教学的既定目标与过程,不注意学生的思维方法与疑惑。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不存在升学考的压力,这节课未达成的目标,可以安排在下节课完成。

8、美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度地当场演示往往能给学生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教师的演示过多,会束缚学生思维,有的学生会不动脑筋照着老师的范画依样画葫芦。你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演示对“度”的把握,应该如何进行?

要点: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的。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象、课件的展示等。教师的演示要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可选择重点、难点、关键处进行演示,没有必要作全过程的演示。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9、你认为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应该先于行动(教学过程),还是产生与行动(教学过程)之中?为什么?

要点:如果我们确认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就会认识到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应完全预设的、精确的,而应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目的不是先于行动而是产生与行动之中。

10、现在主张向“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那么是不是不要接受性学习了呢?是不是每节课都要合作学习呢? 要点:不能这样认识问题。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人的两种学习方式,缺一不可。学生的学习要传承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全部采用探究学习,即使是基础教育的学习也是不可能的,时间不够,效率低下;相反,接受学习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人类文明的结晶,效率高。但是这种效率,仅仅是相对于知识与技能来说的。学习不但要达到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要在学生学习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方面都得到发展。探究学习在这方面就有着接受学习不可比拟的长处。

11、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强调了美术的文化学习,是不是就可以忽略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 要点:新课程我们强调了美术文化的学习,但不可以忽视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因为美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是美术文化学习的一个部分,美术文化的学习不能脱离美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学生只有在了解了基本的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才能学会欣赏、评述和美术文化的学习,才能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12、新课程主张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求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都能均衡实现吗?

要点:不是的,而是要求在全部教学中来实现的。三维目标的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思想。三维目标只是它的体现。

13、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见解让教师措手不及难于招架怎么办?

要点: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会提出些教师没有意料到的问题,只要是学生思维中真实的问题,都应抓住不放。对学生提的问题首先要加以鼓励,对好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对有的问题教师一时难以回答,可以请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讨论、读课文或在课内和课外寻找资料和答案。

14、快下课了,教师有些教学任务还未完成,可是回答问题的学生还在滔滔不绝地发言,教师应该怎么办?

要点:一个高效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正如布卢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艺术了。”新课标认为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与否,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重要的是培育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为此,教师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控制课堂教学,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因素”,“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大胆发问,对学生出现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定的目标。如果这位学生的发言很有价值,就应该让他把话讲完,相反正在该学生讲的滔滔不绝时,教师双手一拍“停”!这种“精确控制”恰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其这样还不如顺其自然,让学生自己决定应该何时结束。教为了学,教要适应学,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5、你在美术教育中,如何理解与运用“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的?请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要点: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更能体现美术学科同属于视觉艺术的特点,人们是通过眼睛的“看”来“感知”和“解读”的。因此运用直观形象传递美术信息,这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其包括演示法、观摩法、观察比较法等。如绘画、制作方法步骤的现场示范演示、工具性能及技能特点演示,或实物、范画、录像、课件的展示等。在采用直观形象传递信息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做到范画、范作要精选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教师演示的每一个过程、步骤都要让学生看清楚。

16、你是怎么理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要点:教师角色的转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① 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② 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何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③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遵守纪律,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挑战:

①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②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③ 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

④ 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五、案例分析

1. 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简单评析。《对印的花纹》

要点:这不仅仅是一堂极为常见的激发美术教学课,但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之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竟会完全不同于以往。

对待这样的学习内容,以往的教学是如何进行的呢?该教师告诉我们:“习惯于利用大量范图展示,来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总是”直接“解答,很少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总是显得十分拘谨,将一切交代得非常具体,惟恐学生犯错误,指望学生能够掌握技法,创作(或制作)出完整的作品。在教市的严格要求下,以及教师提供的各种直观范图和演示活动的作用下,学生可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从教育的意义看,学生在完成这种行为的过程中,却很少能够获得情趣和思维的激活,只是被动地、机械地完成一项工作而已。

通过对课改所提倡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和领会,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们主动地改变了自身的角色,同时相应地导致了学生角色的变化,简单地说,教师将自己放在了课堂“导演”的位置,而将学生当作“演员”了,让他们尽情地表演。在这一课中,老师改变了过去教师“包打天下”的做法,不是将结论直接地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动脑筋思维,主动地探索结论,由此在课堂中形成学生互相启发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

我们知道,人的思维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演绎,一种是归纳。该老师采用的正是第二种方法。原本他可以简单而省事地提供示范作品,并将方法和结论告诉学生,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件作品,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采用了启发诱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他的教学是由完成的对称性作品开始的,由此让学生思考完成这件作品的方法。其中一个女学生主动向全班同学介绍了方法,但是学生又提出了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尝试、制作,因为他知道学生的这些问题只是一些担忧,到底会不会出现,尚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了这一课应该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对称。在学生理解这一问题以后,教师又进一步启发学生将对称的知识象其他事物演绎,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这堂课的教学,教师始终扮演了一个组织者和启发者的角色,能够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能够让学生自己解答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答。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了思维,学会了学习。当然,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应该对问题的适宜性和难易程度保持着敏感,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还是应该策略地帮助他们解决。

2、根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谈谈你的感想。像《长江》

要点:教师对美术学习中的“弱势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要落实实处。该教师对这位不喜欢上美术课的学生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用教师的真诚和爱心对学生多几分赞美,少一些批评、指责,为学生的进步、进取,多一分宽容之心,循循善诱地进行个别辅导。教师机智地抓住了这一契机,把个别学生的“美术与我无缘”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转化成了一种积极的教学资源。这种资源的价值体现在:⑴ 学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作为教师,没有对出现的个别“异端”进行粗暴处理,而是及时为该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的探索氛围。这样既保护了该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该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一次很好的体现。⑵ 该学生获得了一次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机会。本案例中教师根据该学生的特长,让他在想象成“长江”的蓝色卡纸上标上各省、市地方的位置,这既符合该学生喜欢地理的需求,又是美术学科知识的拓展延伸,该学生在绘图表现的过程中,在找到了学习自信的同时又进行了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⑶ 该学生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潜移默化的人生观的教育。显然,这样的教育,学生是终身受益的。

3、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知识进行美术创作,是教材中最常见的。请你针对这一知识点,进行15分钟左右的教学过程设计。

要点: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培养等。评分办法:(10分)

(8~10分):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效果好

(5~7分):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完全新、教学效果尚好

(2~4):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欠新、教学效果一般

4、水彩画中水、色的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较好地掌握用笔、用水、用色等要领。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运用水、色的相互渗化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要点:水、色相互渗化会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这是水彩画技法的最主要特点。容易出现的问题:

用笔滞、习惯来回涂、喜欢用小笔描等。

用水滥没有形,或用水少没有滋润的感觉。

用色厚不透明,用色少,干后太淡,调配颜色脏、暗、灰,用色过火。解决的方法:

用笔;要求流畅、肯定、迅速、一气呵成。忌来回涂,要有笔触;养成用大笔处理画面;以中笔处理局部的体和面;最后用小笔画点勾线。

用水;要求饱满,进行笔中含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效果的尝试;用先湿润纸面再画的方法,使水分饱满;还可以进行水分流动的尝试,体会趁湿渗化的效果。

用色;了解水彩画要画的干净、明快,首先要熟悉各种颜色的性能;调配颜色要水多色少,为避免色彩灰暗,以两色相混为宜;慎用黑白两色。

5、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10分)《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要点:“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给你许多惊讶。一个在室外玩泥沙的游戏活动,却激发了孩子们无穷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老师将学生带出教室,将课堂摆放在沙坑上,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也说明在校园这一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中,有着丰厚的教学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联系学生个人成长的环境来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是为学生营造艺术学习环境的重要途径。艺术教师应该勤动脑筋、多想办法,做生活的有心人,将校园的一草一木变成生动的教科书,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创造性地上好艺术课。

6、介绍画家莫奈的生平、艺术风格等,并举代表作品一幅作简单评述。要点:生平介绍:

克劳德·奥斯卡·莫奈(1840—1926)是法国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1840年出生于巴黎,他父亲在哈佛尔开杂货店,莫奈的童年便在哈佛尔度过,大自然陶冶了他自由自在的性格,那时他常在练习本封面上画装饰取乐,不知不觉从玩乐中积累了许多绘画技巧,十五岁时便以一个漫画家闻名于家乡。

1859年莫奈回到巴黎。1862年莫奈因病,父亲把他从阿尔及利亚服役军队中赎了出来。莫奈初从布丹学画,后进古典派画家格莱尔画室学习,并受库尔贝和柯罗的影响。在风景画的创作中,受马奈和透纳作品的启发,对光与色的变化进行长期的探索,运用色彩表现光线和空间的变幻。

1865年的沙龙上莫奈首次展出两幅描绘塞纳河口的风景画,给人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被誉为“一幅最有独创性的、有力的、和谐的海景作品”。

1874年3月25日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以后被称为印象派的首届展览在巴黎开幕。莫奈举世闻名的《日出·印象》参加展出,“印象派”就是当时批评家嘲讽他的作品而由此而正式诞生。由于莫奈独创的艺术理论和坚持不渝的探求精神,对印象派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艺术风格:

莫奈用直接写生的方式捕捉种种生动的印象,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描绘大自然中千变万化的光线和色彩,关注的重点在视觉感受上,致力于研究光色在瞬间变化的效果。

代表作品:

《日出·印象》是莫奈在阿尔港口所见日出的景象,一轮红日冲出薄雾,冉冉升起,莫奈用活泼、潇洒的笔触,鲜明和富有生气的色彩捕捉了日出一瞬间的印象。橙红色朝日映红了上半部天空,它映在海面上的倒影闪闪发光。红、橙、淡紫色在天空中互相交错和渗透着,形成了深远的天幕,水波将天空的反射分割成许多形状大小不同、千变万化的色块。两岸若隐若现的船桅和建筑物,缕缕青烟及由近至远飘浮在波浪上的小船更加增添了日出的生命力。莫奈创造了一种笔触灵活的技法,适合表现瞬间流逝的光和色,他采用明显的笔触着色,使轮廓含混并与周围环境互相交错衔接起来,充分表现或促成光的闪耀。

7、以下三个案例都是以《太阳》为课题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都有可操作性,但其把握的侧重点不同。请分析有哪些不同的侧重点? 《太阳》

要点:上述三个目标设计是同一课程内容的设计,三位教师的目标设计都具有极强的可行性。每位设计者在对教材和学生分析以及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每个目标都有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方面,同时都具有一定的弹性。例1 目标设计侧重点是让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运用视觉语言,是他们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力所能及地参与美术文化的传承。例2目标设计侧重点落在学生用想用的材料表现他们心目中与别人不同的太阳形象。因此,该目标的弹性就体现在第一条即“灵活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来表现太阳”内容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例7侧重于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其弹性之处的设计是目标中的第2条“能够在圆形中,设计制作出不同个性的太阳面部形象”。

8、中国写意画运用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等方法,可以出现斑斓绚丽、变化莫测的画面。请你结合教学实际,列举学生在此技能的练习表现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分别介绍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的方法。

要点:浓破淡:先着淡墨,再用浓墨破。淡破浓:先着干浓墨,再用淡墨破。

色破墨:先着墨后用色破。墨破色:先着色后用墨破。

作画时墨色浓淡要分清,水分干湿要适当。

9、“近大远小”透视知识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绘画造型能力是十分有益的。请你针对“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这一内容的学习,进行15分钟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点:利用简易取景框进行观察景物近大远小透视现象。引导学生变换观察角度、方位,认真观察物体所产生的不同透视现象,从中探索透视规律。

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写生。选择典型、简单的场景,通过实地观察、描绘,让学生在画面上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如描绘一排电线杆、一条铁路轨道、一道围墙等。

可选择典型图例一幅,引导学生从画中找出地平线、消失点,再画出几条典型的透视线,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近详远略、近浓远淡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将物体的外廓简略地表现出来,从而表现出透视效果。

(10—12分)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好,表述准确。(7—9分)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尚可,表述准确(4—6分)教学理念欠新,教学方法一般,表述欠准确

10、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习环境为中心来设计教学。请你举一个以学为主的例子。

参考: 课题:初二 《 服装的搭配》

教师请一位学生上台,并展示一些不同款式、色彩、质地的服装问:“这位同学马上要去参加另一个同学的生日会,你们能帮他选择、搭配一套既符合他的身份又得体的一套服装吗?”同学们纷纷参与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11、请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

案例:

《 变教师“独唱”为师生“合唱”》

要点: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大写的人确立起来!把课改理念提到了时代发展高度,这是历次课程改革从来没有过的,它意味着新的基础教育观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这种目中有人的教育观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学生意识的形成。

这节课,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的训导者、尊贵者、管理者转向引导者、帮助者、激励者、合作者、服务者,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学们一道寻找真理。

12、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会滚的玩具》 评析(参考):

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身上蕴藏着的创造潜能,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这一节《会滚动的玩具》美术课最成功的一点,是这位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始终注意激发、调动学生各自的创造潜能。在教学一开始,老师就紧紧围绕着“滚“字来启发学生。由于教学的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物理学的原理不了解。因此,老师通过用可乐瓶、纸杯、盘子当场滚动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形的物体能够滚动,但是如果失去平衡,就难以滚动起来的道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的欲望。

接着,老师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带来的材料,开动脑筋,设计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滚动玩具。由于,学生的材料是由学生自己选择所带来的,而不是老师统一发给的材料,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尽情地释放生命中的创造能量,拓宽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当学生完成了各自的作品后,老师又要求一些同学来谈谈自己玩具的特点,并展示一下,以此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对于学生中那些有独创性和富有个性的作品,哪怕是只有一丁点儿的智慧火花,老师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精心地保护,给他们以成功的鼓励。因此,从整个班级学生所创作的作品来看,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互不相同,真正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

最后,老师又拿出一个他自己做的玩具,让学生们仔细观察,去发现其中的奥秘,并要求学生们留着课后去探索、研究。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又带着新的问题走,并通过美术可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正是本次国家课改所提倡的。

13、对下例案例设计进行评析。《和新课程同行 与学生共成长》

要点:课程改革使我们认识了什么是课程。过去,我们理解的课程就是课程表上的科目,就是教科书所讲授的内容,是规定好了的内容。他和教师、学生没有任何关系,教学就是教教材,教师只有教的权利,不容许有任何的改动。学生只有学习和听从的权利,充斥在教学参考书中的标准答案,早已限定了学生的发展权利。新一论的课程改革,强调了课程的生成性,这是课程历史上一个重大的发展,它把教学活动与课程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程已变为一种具体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过程,文本课程被激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它都会有新的认识和理解。这就是使课程内容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课程意义也被不断地提升。

吴老师上《我们身边的痕迹》时就经历了这样一次课程发展的过程。学生对硬币能被印出来,表示了三种意见,经过争论,前两种意见被否定了,第三种意见本来就是教师要讲的,由学生讲了出来,教师为此很高兴。课上到这里,应该说,大体上和教师备课时预料的情况差不多。学生的发言,基本上是属于对文本课程的解读。

但是,自从举起“一只倔强的小手”的那个学生提出了问题之后,课程就向前发展了。他提出的“凹凸不平的东西为什么就印得出来?”这个问题,是教师没有思想准备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美术课的范围(教师怕上成科学课),但又和美术课的内容紧密结合。教师倡导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就是一个实际操作的过程。结果,他们通过操作,总结出了印出来的原因。必须看到,这时的课程已经是体验的课程了,不再是文本的课程了,这都是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课程,文本中没有涉及的东西出现了。师生在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就把课程向前大大地发展了一步,这也给她今后的备课提供了新的内容。

在这节课上,吴老师没有刻板地按照自己的教案上课,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学生的疑惑、才智、创新精神才能被激发出来,课程才能不断地生成、发展。她说的“教学相长”,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课程在师生互动中向前发展。一个年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之初,能有这样的认识实属不易。

7.推进民间美术 强化美术教学 篇七

从传统民间发源而来的民间美术, 是下层人们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同时其具有下层民间文化的一般内涵以及性质。 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记载民众生活以及民俗的重要途径。 同时, 民间美术是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性的, 其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 而且能够有效地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 并且, 民间美术的功能大致有五个方面, 分别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生活功能以及文化功能。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应当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五大功能, 首先应当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升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 教师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采用各种贴近生活的题材形式, 让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形成是一种持久的态度, 同时, 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方法,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贴近生活, 突出实用性

民间美术是不同于其他美术形式的, 其极其贴近现实生活, 因此, 学生所学习的各种民间美术的内容应当与社会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 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 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民间美术由于地域差异, 给学生带来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本地的民间美术资源, 充分突出其功能性, 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 随着多元化以及信息化的不断推进,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图像意识, 形成良好的朴素的视觉文化, 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充分认识民间美术的特征以及其与小学美术的结合点, 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在民间美术中, 其通常以视觉形象来表现民众的思想观念以及情感审美, 以此来丰富民众的精神物质生活。同样, 随着多元化以及信息化的不断推进,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图像意识以及形成良好的朴素的视觉文化, 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根据民间美术的特征以及其与小学美术的结合点来进行探究, 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文华.民间美术与少儿绘画的融合[J].江西教育, 2012 (33) .

上一篇:例谈词语教学的策略下一篇:学前班班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