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4-11-22

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17篇)

1.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一

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教学论文

摘 要:体育在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学体育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健康

体育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以下是本文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高度重视准备活动,坚持健康第一原则

无论是体育课、运动会,还是课外体育活动,都有可能会出现受伤的情况,这既会损害学生的身体,也会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还可能使其他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惧怕的心理。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健康第一”这一原则放在首要位置,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练习要求,既要保证运动量的适度,又要使学生得到锻炼。另外,为了防止学生受伤,教师应高度重视课前准备活动,让学生做好活动前的热身,以适应慢慢增加的运动强度。

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在学习运动技能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传统的学法与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结合起来,以期取得好的效果。以足球教学中正脚背射门这一技术为例,教师先不要讲解和示范该动作,只是给学生设定一个目标:看谁射球有力且准确,再展开分组练习。学生自己练习时,为了实现该目标,他们会反复练习,寻找最佳的方法。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一起探讨和交流,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像如何站位支撑脚,找准击球点等,最后教师再进行精讲和示范,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该技术动作,再加上自身感悟,学生不再感到乏味无趣,相反变得愿意学习,养成科学健康的学习习惯,有效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鼓励学生相互交往,科学培养个性心理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个性健康得以发展的必经途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接触和交往,彼此间展开竞争与互相帮助,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良好群体意识的养成,消除忧郁、骄纵、孤僻等负面心理倾向,养成宽容、大度、互助的正向心理。体育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时态度要积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能否形成健康而有凝聚力的集体。假如教师对某一学生长期从态度上进行排斥,忽视其能力,对他的动作表现视而不见,甚至经常性加以处罚,时间一久,他也会被学生集体所排斥。因此,在公共活动场所,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多进行鼓励和表扬,肯定和认可他们的表现。

总之,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广大体育教师要转变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刘知音。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中国学校体育,(0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准备活动中的慢跑中学体育教学之我见多媒体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运用

2.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二

然而, 在这种情况下, 在实际语文教学课堂上, 语文教师却只是把自己对课文的解读或教参对课文的解读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去理解课文。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 但一直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对《阅读原理与文本解读》的学习, 触发了我对传统阅读教学的思考。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如何更好地开展呢?要使阅读教学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应该如何做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对中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应该结合这些要求想方设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对于阅读能力的提升, 首先要有量的积累, 才能有质的提升。目前, 惠阳区作为“广东省教育强区”, 已经完善了所有学校的硬件, 各个学校都具备了图书馆、电脑室, 这为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提供了便利条件。据调查, 目前我们区的初级中学, 在中考的压力下, 绝大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名著, 只是阅读了中考考纲要求的必读名著的梗概。对此, 语文教师应该做的是利用学校的资源, 为学生制定初中三年的阅读计划, 并且要有相应的具体措施将其落实。这样, 才能切实地把新课程标准要求的400万字课外阅读量落到实处, 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提升的基础, 语文阅读教学才有源头活水。

二、改进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率

据调查, 惠阳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多注重对课内文本的讲解,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语文教师切实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转变角色, 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成为引导者。语文课堂上不应该再是教师讲授知识点, 强调重点内容, 分析课文中心, 把前人对课文的解读模式化地灌输给学生;而应是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引导和点拨, 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这样,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文进行个性化解读,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学完课文后能有所思考和感悟, 同时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这样, 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才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读写结合, 体验成功

无论是制定阅读计划, 还是课堂阅读指导, 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写结合则是检验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 要求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做好积累。这也是检查学生是否将日常的阅读计划落到实处的方式。而最终检查学生的阅读成果时, 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就是学生写作能力是否提升。“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实际上, 我们可以把阅读看做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途径, 而写作则是将阅读成果具体呈现的方式。较强的写作能力必然以大量的阅读积累为基础。所以阅读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也要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在高考、中考的指挥棒下, 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没有转变。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往往采用“题海战术”, 教给学生的是模式化的答题方式与技巧。当然, 这虽可以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提升部分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 但是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 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无从谈起。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当是学生学习知识、个人成长的引导者, 而不只是为了快速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其实, 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学生不断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就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也能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倪江.理想·语文——自由阅读与教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0.

3.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三

关键词:中学作文;方法

G633.3

一、作文教学——寂寞的罗网

中学生的文章越写越差好像是不争的事实了。在众多的文章里,我们看不到他们表现自己的欲望、面对挑战的快乐和被激发的兴趣,看到的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一篇篇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拿腔拿调,重复一个主题,重复他人思想,没有学生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学生作文,成了索然无味的“新八股”。谢遐龄曾说:“豆蔻年华却缺乏才思,是我们这个时代孩子的悲哀。”而究其原因,何在呢?

其一、若干年来,沉重的应试教育逼出了一种不成文的然而却是相当具有影响力的模式,老师按照既定的路子指导,怎样立意,怎样开头、破题,如何组织,选用什么材料,如何结尾等等,甚至于明确开头的几句应如何铺陈渲染,结尾的几句应怎样扣题回应,然后学生严格地按照这一程式写作,结果,一篇篇“八股文”就被炮制出来了。这种僵化的模式磨去了学生的灵气,磨去了学生的棱角,将学生们的创造力、想象力送进了坟墓;它使学生写作文、思考问题时常常不由自主地陷于某些条条框框,以至于许多学生为求“感人”效果,只好让健康的父母(祖父母)在作文中一次次的死去(或病倒),让自己的身边不断上演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惨剧。

其二、限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师在作文教学上投入精力不够,指导失于粗疏。两周一次作文训练是大多语文教师雷打不动的作文教学思维,甚至于平均不到两周。二十余周的一个学期,试问有几个班的学生写了十篇以上的作文呢?即便是两周一次吧,简单的指导,匆忙的批改,概略的讲评,恐也难以生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其三、学生受各方面因素困扰身不由己,言不由衷,消极惰怠。应试教育的大棒下,学生们失去了太多的快乐。论及现在中学生的童年生活,钱学森博士这样说:“我们这些人生在苦难的旧中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而我们子孙后代生在幸福的新社会,却有一个苦难的童年。”是谁在制造这些孩子的苦难?题海淹没了兴趣,书山压倒了快乐。阅读本是一种自由,但现在的中学生们能快乐阅读的有几?少之又少!他们题做得太多,而书读得却太少了。缺少了生活的真体验、真感受,没有书籍文化带来的内心真正的快乐,所以学生们怕作文,至少是不爱作文了。

二、更新作文教学思想,让作文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一)更新观念,建立新的作文教学思维。我们看已举办多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提倡新思维(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无拘无束)、新表达(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反对套话,反对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挚的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且,他们表示还要一届届办下去。尽管专家们对此大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但它在中学生中所引起的轰动是空前的,它引发了广大中学生的极大兴趣,吸引了无数中学生关注的目光。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新作文教学思路的严肃思考。抛开其他因素不论,新概念作文大赛给我们的一点收益是,它真正把写文章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而这不也正是我们应孜孜以求的目标吗?让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不油滑,不轻浮,不虚无,充满热情,充满生机,满含生命的蓬勃张力,这才是我们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二)真诚的感受生活,充实源头活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同时需要“三个世界”的丰富与成熟: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灵世界,一个健全的人的心智系统应该是三者有机的统一。没有真切的生活体验,就没有真善美的文章。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去感受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既而我们的写作才有生命。

教会学生认真过好每一天,注意身边那些看起来细小而琐碎的事情,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生活的真谛其实就包含在这些细节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是这个道理。从生活中来,写真实的生活,这样文章才不空洞、不滞涩。

教会学生阅读。古人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能从另一侧面来丰富人的生活,它填补了因为时间、地域等的限制给人造成的生活空白,因而与写作密不可分。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博士李明生说:“读书一定要读精品”。要培养学生读名著的习惯。

(三)分解写作目标,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将完整的作文肢解,而是将笼统的大作文写作要求分解为若干较容易实现的小目标,采用易于操作、灵活机动的专题训练逐一完成。如专门的命题训练、语言训练,想象力训练等。

(四)革新评价观念。张志公先生说:在“作文这件事情上,教师万万不能做‘难服侍的婆婆,也不能老做‘医生,而是要做‘园丁。他不光注意到剪除莠草,更注意到按时施肥浇水,帮助幼苗迅速地发育成长。”曾听到有这样的议论:“作文永远得不了一百分,也不至于不及格”。这其实是教师缺乏明确尺度的问题。作文可以得“一百分”,并不意味着尽善尽美到头了,只是意味着写到这个样子,已经符合这个阶段所定尺度的最高一头的要求。作文也可以有不及格,不及格并不意味着一无是处,只是意味这样还达不到这个阶段所定尺度的最低一头的要求。有了明确的尺度,而且严格地运用它,学生才会严肃认真地对待作文。

还要谈一下批改。批与改应注意因势利导,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切忌评语千人一面,忌不痛不痒,不得要领,诸如“文句通顺,中心明了”之类,实在是为批改而批改,还是不要得好。不必面面俱到,抓住一点,切中要害,或鼓励赞誉,或指明不足,都会给学生以教益。批改不必唯细,过细则是吹毛求疵,学生作文必然“毛病多多”,教师劳心费神,学生烦恼倍增,作文的兴趣就逐渐远去了。批改的工作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进行,当然教师需要调控,把握尺度。

4.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四

从初一新生入学开始,我就很注重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如两天一篇日记,一天半张字帖,一个学期按教学要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名著以及课外读物,并定期检查学生的摘抄本。每天学生感到负担很重,我自己更是身心疲惫。作文课上,我从作文的立意、选材、结构安排等几个方面一一讲解、逐项训练,学生写完作文,我更是仔细详判每篇习作,可是如此用心教学、认真工作却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一铺开稿纸,学生便茫然无措,无从下笔?究竟怎样做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静下心来,反复思考,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讲课与习作双结合。大家知道,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一般的语文教学方法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来进行教学,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文与写作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更错误地认为不上语文课照样能写好作文。其实不然,在平常教学中,要把讲课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做作文教学的有心人;要站在新课改的高度,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去看待我们的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并非是单一的孤立活动,它是在听、说、读、写间构筑的有机训练链,并会产生滚动效应。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都是学一个单元后,有一个和本单元相适应的综合学习的写作活动。如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以写人为主题的五篇文章《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和《我的第一本书》、《列夫·托尔斯泰》、《再塑生命》,紧跟其后的是写作训练《献给母亲的歌》。我认为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掌握本单元的修辞、语法、词汇以及更多的写作知识,并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加以利用,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主旨所在,能达到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让学生按要求习作,从一个学生的作文中就能看出他运用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和效果。可见平常的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必备条件,只有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日记入手,激发写作兴趣。魏书生说过:“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求真、向善、爱美。

”从日记入手可激活学生兴趣,开学生写作之源,引出“情感活水”。但要一改以往老师只布置、不要求的不当做法,具体做法:学会观察,写好分类日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教给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分类别写日记的方法。A、写人篇:对一个人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观察描写,不求全,但求真。B、记事篇:注意记叙六要素,注重交待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C、抒情篇:侧重议论抒情,表明对一件事、一个人的看法评价,要去矫情、伪情,抒真情实感。D、说物篇:对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一件小摆设、一幅画、一座建筑物乃至一个奶桶、一件藏袍、一头山羊等,有顺序、有层次、有方法地说明其特征,突出其重点。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要让学生做到写作时心中有数、有法可依,避免中等生以下的学生内容空洞的现象,从而提高整体的写作能力。

三、作文训练要讲科学,要提高效率。学生在作文训练中,一般审题(拟题)、立意没什么大问题,只要认真专心就完全能做到。学生难就难在选材、构思、行文方面。首先是选材,绝大多数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资料,感到无事可写,当然就无法思考结构,更无话可说、无法行文了。这其中的关键,一是积累材料,二是尽快将潜意识中的材料变成文章。怎样帮助学生冲过选材、构思、行文的难关呢?不妨在作文指导课上用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摒弃一切烦琐程式,从基本结构入手,把构思法明确为:1、基本式——三段式结构;2、横式结构;3、纵式结构;4、纵横式结构。这四种结构基本把握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散文的结构,能把学生从思绪中解脱出来。学生作文,不管是写人还是记事,议论、抒情、说明,不管是什么题材,只要用这些“模式”一套,即可“成型”。再根据文章中心迅速确定开头、中间、结尾的要点,便可构思成篇。这其实有点像传统教法中的写结构提纲,只是比结构提纲简洁、快速、明白罢了。

四、加强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思维方法的养成,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1、逆向思维。即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看法,想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运用逆向思维审题构思,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班门弄斧,通常用来比喻和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竟敢在行家面前显示自己本领的人。如果运用逆向思维,便可以从中演化出“班门弄斧”又何妨,这种胆识和魄力不正是改革中每一个成功者必有的吗?

2、多向思维。即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

5.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五

浪桥中心学校-----李润

文章摘要:生物实验学是一门集实验性、实践性及科学性于一身的自然科学-,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它越来越显示出其二十一世纪领先科学的独特魄力。在办学条件和办学观念一直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中学,将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因而,如何立足于农村,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因地制宜,加快农村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发展,是农村中学和农村生物学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改革

1.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生物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提到加强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无论那种版本的教材,都编排了相当部分的实验。而在实际的教学中,真正做的却很少,特别是农村中学。以济南版的初中生物教材为例,教材中实验共有22个,但是一般教师只做《练习使用显微镜》,其余的几乎都不做,甚至有的一个都不做。这在农村中学中是比较普遍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种:

1.1教材实验的选择、编排与教和学的矛盾。

1.1.1.季节与学习时间不吻合。

如八年级上册《观察花的结构》,学习时间已是九月,校园里数量多的月季花已凋落的差不多了,菊花还没有开,观察材料不易找到,只好改成演示实验。《观察枝芽的结构》、《观察蝗虫》也是这样。

1.1.2.实验内容专业,实验效果不明显。

如:《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光学显微镜下只能看到一个个红点,根据经验判断是红细胞,至于形态、结构很难看到,更别说白细胞和血小板了,和实验的目的要求相去甚远。此外还有《观察血液的流动》、《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细菌的形态》、《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等。

1.1.3实验相对集中。

七年级上册就有13个实验,而且基础的、重点实验也多。象《练习使用显

微镜》、《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等。七年级上册本来内容就多,一学期的授课时间比较紧张,实验只能选择着做。有些实验内容较多,课上完不成学习目标。《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既要制作两种临时装片,认识、比较两种细胞的结构,学会画两种细胞图,其实还要练习使用显微镜,两课时也未必掌握的好。改为演示实验后时间就宽松多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1.1.4.实验内容简单,学生已有丰富的经验。

如:《观察蝗虫》、《观察家鸽》、《观察鸡蛋的结构》,这些东西学生很熟悉,特别是农村学生,做做演示实验,用图片甚至回忆就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不需要分组实验。当然,这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2学校的原因

1.2.1.师资力量薄弱

造成农村中学生物学师资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村中学的一些学科缺乏教师,于是,不少初中生物学教师改教其他学科,导致生物学专业教师流失。二是,大量优秀的农村生物学教师流向了城市,进一步造成农村生物学师资更加缺乏。

1.2.2.资金紧张。

有许多生物实验,材料消耗大,需要有一定得资金保证。大多数农村中学没有足够的资金,导致实验无法开展。《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观察血液的流动》、《观察心脏的结构》、《观察鸡蛋的结构》就属于这种情况。

1.2.3.实验员配置不专业,实验课准备不充分。

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比较普遍。有很多实验员即不是生物专业毕业,又没有带过生物课,这样,专业知识上比较欠缺,对教材、实验比较陌生。实验材料不能及时培植和准备。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观察水绵》、《观察细菌》、《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等等。实验材料的匮乏使实验课只能停止。

1.3教师的责任

1.3.1.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村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农村中学生物学课大都是靠教师“一张嘴,一根粉笔,一幅图”讲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生物学实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许多教师认为“实验教学费时、费力、费钱,在黑板上讲实验也能让学生通过考试”,于是,生物学实验课往往通过教师“讲实验”和学生背实验原理的方式来完成的。

1.3.2.专业知识欠缺,实验能力差。

有很多教师,大部分实验自己都没有做过,更别谈上实验课了。

1.3.3.课堂组织困难。

主要表现在上课乱,课堂秩序不好维持。

七、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实验课充满好奇,无论课前怎样准备,课上怎样强调,上课时总是叽叽喳喳,难以控制。一节实验课上完,比平时两节课都累。所以,有很多老师尽量的不上实验课。

以上原因,导致了农村中学的生物实验课如同虚设,这与目前正在全面实施的中学新课程改革是矛盾的,不符合新课标中为了全面体现倡导探究性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理念。

2、解决问题的办

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应该是改变现状的关键。

2.1 提倡和发扬生物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教师应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新课标总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态度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理念和行为上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以主人翁的意识和情感投入到课程改革中。而实验的过程即是文化知识的复习运用与实践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个性品质的重要过程。新课程标准所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更应该体现出来,这是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一个突出表现。

2.2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现行的生物新课程虽然提出了教学的实验案例,但并不提倡教学就局限于教

材,而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完成共同的教学主题[2]。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师必须明确这些,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启发学生勤于思考问题。例如:如:演示“植物蒸腾作用”实验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可调节气候?通过边实验边思考,可以巩固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同时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科学思维水平。

2.3改革现行的实验教学方法

农村中学现行的生物实验教学方法同样需要改变,《生物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实验的指导,不再是按照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顺序进行,而是根据实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在生物学实验中,观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有序”的指导学生观察,这个“序”可以理解为a.按实验的时间,由先到后;b.按实验对象所处空间,如:在观察根尖的结构时可由下至上,根冠→生长点→伸长区→根毛区;c.按实验材料的结构,由外到内、由内到外或由局部到整体,也可由整体到局部。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就应明确要求学生观察它的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并指出细胞膜等贴在细胞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大清楚,要调节好光圈、光线的强弱控制要适当等,使学生按照这些要求去观察,减少实验的盲目性,提高观察效率;d.按实验内容的外部特征,由大到小也可由小到大等。通过有序的观察,才能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4教师要辅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应对各组实验的过程进行监控,不仅要注意实验的合理性,让学生做好实验记录,还要指导学生经过对事实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得出实验的结论,要让学生对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记录的实验数据,以及他们所作的解释进行交流,互相启发、补充、争论、在共同研讨中逐渐得到实验结论,从而提高自己思维能力[4]。例如:观察蚯蚓的实验。我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织讨论:①用手指抚摸蚯蚓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②蚯蚓的体壁是干燥的还是湿润的?这对它的穴居生活有什么意义?③蚯蚓运动时,哪一端最先移动?移动时有无声音?怎样区别蚯蚓的前端和后端?蚯蚓在纸上运动快,还在有玻璃上运动快?为

什么?④用手指轻轻触动蚯蚓身体有什么反应?⑤用手电筒分别照射在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央,反应有什么不同?与水螅相比,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有什么特点?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得出正确结论。

2.5要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学生自主训练和创造发明的基地

学校要增加生物学实验室经费投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场所;要尽可能的创造让学生多动手的条件,多添置器材,克服多人一组导致同学之间相互依赖的现象,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组织实验、独立分析思考、独立进行操作;在学生课余时间,要像开放图书馆一样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爱好,进行一些探索性实验,以取得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创建一些课外兴趣小组,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设计并完成一项创造性的作品,从中得到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同时也培养了整个研究小组的团队精神。

6.对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六

摘 要:舞蹈教学作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的额提高。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舞蹈教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文主要是对当前舞蹈教学提出几个方面的思考,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舞蹈教学;思考;教学特性

0 前言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有的魅力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越来越多的学生投身于舞蹈学习的行列中。舞蹈教学作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整个教育水平的发展以及学生能力的提高。随着近些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使得社会对人才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越来越高的要求,越来越意识到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当前这种形势下,舞蹈教学虽然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在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比如,在当前舞蹈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是对一些舞蹈动作进行机械地重复,从而不利于学生舞蹈水平的提高。对当前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

1.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当前的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老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会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学生的创造意识与思维,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而且,在重复性的舞蹈动作的教学过程中,也容易在很大程度上加重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不利于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得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被用于重复复习。因此,为了改变当前这种局面,老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就要认清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形势,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姿态,在课堂上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比如,老师在舞蹈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结合和学习其他学科的一些教学方式,如琴法课和美术课等,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来向学生进行动作示范,然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练习,将原来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切实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在教学踢腿练习等相关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先将这一动作的正确方法讲述给学生听,让他们知道在做这一动作的时候,要做好丁字步的准备,然后快速向前踢起九十度,最后直接有力收回的要领,同时老师可以边讲边向学生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动作要领的理解进行自主练习。这时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认真指出学生在自主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且引导其进行指正。同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练习,让小组成员互相检查同学的动作练习成果。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活跃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的舞蹈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2 开展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舞蹈水平的提高

由于教育背景和兴趣爱好不同等因素,使得每个学生在舞蹈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水平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与不同。纵观当前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舞蹈能力与技能大致可以分为曾经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学习的水平较高的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的学生和从未接触过舞蹈的零起点的学生三个层次。每一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要实现的目标都不一样。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让每一位学生在每堂课上都能获得与自身水平相适应的收获,老师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分层次教学。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分层的问题。老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或者是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形式,大致掌握每一位学生的舞蹈能力与水平和兴趣,可以将收集的资料整理成一份份简易的小档案,然后再根据这个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再分别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对水平较高学生则主要以引导为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而对于基础较为一般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在扎实基本功的前提下,不断向高难度的动作挑战,对于零起点的学生的教学则要以鼓励和吸引为主,让他们体验到舞蹈的乐趣,激发好培养他们的舞蹈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得每一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学到东西,促进自身的发展。比如,在教学动作的节奏这一相关知识点时,由于考虑到这一知识点对于那些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相对难度较高,这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专门针对这一层次的学生设置符合他们能力与学习需求的教学目标,多花时间对这类学生进行动作指导与示范,促进他们切实掌握相关的舞蹈技能,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前自身舞蹈学习的信心。或者老师也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各组的成员间互相学习,不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从而有利于学生舞蹈技能的提高。

1.3 加强舞蹈的组合教学,促进学生水平的提高

一段成功的舞蹈表演,往往是多种舞蹈形式的综合。因此,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加强对舞蹈进行组合教学,不断促进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舞蹈动作的组合,能使舞蹈动作变幻多姿,更能够将舞蹈背后要表达的深情厚谊表现出来,从而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教学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同时舞蹈动作的组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我国舞蹈的类别与发展历史,掌握更多的舞蹈语言,从而为后期的学习与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也能够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灵活性,使得整个舞蹈表演更为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整个舞蹈表演的变现力与感染力。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很多类型的舞蹈组合不仅实用,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训练价值。比如,在舞蹈训练过程中融入藏族的踢踏舞蹈动作,不仅可以丰富舞蹈的表现形式,而且对于提高舞蹈表演者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维吾尔族的舞蹈,由于它对人体各部位与表演者的眼睛的配合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借助动静的对比和结合,来表现热情豪放的情感韵味。所以将其和其他舞蹈动作组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舞蹈表演者的情感表达等与全身各部位的配合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因此,加强舞蹈的组合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切实促进学生舞蹈技能和能力的提高。结语

舞蹈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舞蹈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足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但是舞蹈教学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为了改变当前现状,老师就要不断探索与尝试,从而找到切实能够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式,从而促进教的发展。

参考文献:

7.浅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七

古人云:“取法乎上, 得乎其中;取法乎中, 得乎其下。”在时下语文“被萎缩”“被夸大”“被拔高”“被虚化” (黄厚江语) 的情况下, 我们需要对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进行一种“元”的思索、“道”的遵依。王荣生和郑桂华两位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研究所面临的问题主要不是细枝末节问题, 而是大枝大节的问题。我认为, 语文教学研究如是, 语文课堂教学亦如是。我们的教师太迷恋操作主义、经验主义, 而对操作方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却不屑一顾。殊不知, “剥离了思想根基的操作方法就像折断的树枝, 很快就会枯萎和断裂, 它绝不会变得更强健和更茁壮”。下面, 笔者结合课堂观察和文献研究, 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

语文学习首先是母语的学习。母语是一个民族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沉淀下来的用于记录文化、传递文化的一种工具。因为它记录了、传递了文化, 母语本身也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它不仅是工具, 还具有文化的特性, 更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心理、思维的特征。语文应立足在这一点上才能讨论它的特点。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对课程性质作了这样的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王尚文先生在1991年就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对象化为学生的语感。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不是传授文字学、语音学等知识, 而是启发引导学生以他们的感官、心灵去感知、领悟课文的言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文字学、语言学等知识, 而是培养学生以语感为核心的读、写、听、说能力。

10年过去了, 至今仍有一些教师在语文课上遵循“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宪法, 教师讲解居于课堂核心, 条分缕析取代文本元读, 结论获取遮蔽文本开放的意义世界。正如有人描述的那样:令人惊异感奋的语言, 化为僵直的图解;盈天地之美的诗意创造, 被平面削切。人们步履匆匆, 紧张忙碌, 文化语境变得苍白, 生存体验成为奢侈。思绪不再翻飞, 心情不再荡漾, 心灵之旗不再猎猎, 诗的喉咙不再宛转低回。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 我们要继承几千年来语文教育好的传统, 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来教学。离开这个前提, 去追求语文课的“有效”“高效”, 只能是缘木求鱼, 南辕北辙。

二、语文教学要纲举目张

王尚文先生说:言语形式是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纲”, 其他都是“目”, 如果以目为纲, 纲自不举, 目亦难张。只有紧紧抓住言语形式这个教学内容的纲, 才能真正对上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号”。2006年, 在《中学语文教学》上, 李海林先生发表了一篇《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更是一针见血:不管我们如何理解语文和语文课, 语文课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语言的关系, 这是没有疑义的。语文课就是建立在以人与语言的矛盾关系为核心的、并由这一主要矛盾决定的一系列矛盾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 因为有了人与语言的矛盾关系, 所以才有了语文课, 没有人与语言的关系, 就没有语文课。

三、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

需要指出的是, 时下的语文教学还存在两个较大的问题:一个是“反文本”, 脱离文本, 抛开文本, 架空分析, 进行所谓的“人文拓展”, 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另一个是“咬文嚼字”, 简单生硬、理性肢解, 漠视了语文和语言的人文内涵, 把语文课上成了工具操练课, 把这么一个富有诗性的、情感的、想象的学科, 变得工具化、机械化。我们应该警惕这种现象。我认为, 这是因为很多语文教师缺乏清醒的语文意识。我们现在的很多语文课, 声、音、电、影, 光怪陆离, 华而不实的东西多了, 扎扎实实的训练少了。语文就是语文, 它不同于外语, 也不是综合实践, 更不能用数理化的方法教学语文。要用语文的方法教学语文, 我们应该记住语文教学的这个逻辑起点。

李海林先生说:“语文教学的目的, 是建构人与语文之间的一种内涵关系。”潘新和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了解并建立人的生命活动和言语表现之间的紧密联系。

语文教育, 不只是听、读、说、写技能的培养, 语言文字的练习, 也不只是为了求得文从字顺, 言能达意, 而是文化精神、言语智慧和言语生命的承传, 是言语上的自我体认、自我实现, 是对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理想、信念、抱负和言语动机的陶冶和引领。这些理论, 为中学语文教学开启了洞察现实与展望未来的新视野。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 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 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语文教学应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 既“导流”, 又“开源”, 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学人做人。笔者现结合课堂观察和文献研究, 探寻于教学义理, 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番思考。

关键词:语文,思考,母语,文本,生命

参考文献

[1].郑桂华、王荣生, 《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中学教学卷:1978~2005》[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3.

[2].王尚文, 《汉语文教学法”应突出一个“汉”字》[J], 《浙江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1, (2)

[3].李大圣, 《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78——182

8.对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 篇八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03-01

中学历史是中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是探索和总结人类以往活动的一门科学,具有强烈的鉴古知今的作用。早在几千年前,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上镌下了“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的名言,是人类的先辈站在哲人的高度告诫后人不要忘记历史的警示。但在历史教学的现实中,教育者常常会遇到与英语、数学等学科不同的难题:轻视历史的压力!教材和课时安排的频繁改动、选修课的如同虚设、分数上的削减、历史学而无用等等,致使中学历史教师的历史教学举步维艰。其实,作为历史教师,只要充分认识到历史、哲学、文学等人文学科所探索的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怀,对历史充满着这般的敬畏与热爱,一定能对这一门学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生涯之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一、端正对学科教学思想的认识,落实课程设置的主体职责

学科教学思想是学科现实教学目的的指导思想,具有登高望远之功效。中学历史教育不仅要完成认知目标,还应完成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目标。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对个体和社会的责任感的培养,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关怀,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内容。为此,中学教育设置历史教学课程正是为学生认识过去、展望未来,培养良好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而服务的。作为历史教师充分认识历史事实,以历史为据,让学生理解对自然科学和人类自身力量的盲目崇拜,轻薄历史付出的惨重代价,感知社会,认识生活。教师正确对待“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尊重学生的生命主体和个性需求,正视历史人物,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来教学,克服消极因素、教师个性差异和应试教育压力的不良因素,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以关怀和培养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明确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生平和品格,无不是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和良好的个性基础之上的,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的重要阶段,伟大人物的生平和品格正好为中学生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同时,正确处理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中的关系,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事实,落实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认知目标;让学生从历史事实及其人物生平和品格中得到情感、意志和道德的修炼,从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体健康科学成长,以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二、明确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落实学科教育的本质作用

中学教育设置历史课程是为落实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不可小视。虽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所轻薄,但“机关虽小,作用巨大。”虽然教材调整频繁,课时变换灵活,甚至分数不如语文、数学、英语那样夺人眼球,但它也是决定学生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教育改革、考试改革和招生制度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育者自身要明确历史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正确引导学生不要小看历史学科在自己成长中的作用,认识历史上的伟人或名人成长历程会激发自己前进的动力,也会从他们身上学到自己成功的方法和技巧,以促进自己健康成长,历史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原动力,加强学习,作用巨大。再有,无论选修还是必修,分数的多少,它同样是学生成败的关键因素,道理很简单,谁对历史学科感兴趣,谁就能比别人多一份成功的可能,谁的历史考分高,谁就比别人成功的概率高,哪怕它只有10分,毕竟它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一门学科,高度重视不会吃亏。教师与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正确对待历史教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落实学科教育的本质作用,更能促进学生健康科学成长。

三、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落实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

教学态度是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要素。学科教学又有其各自的专业性,作为历史学科的教材,以真实为其专业特性,教师应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切忌讲假话,讲大话,讲空话。一切真的、善的都是美的,历史学如果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他的美,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当下社会正走入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历史信息来源是多渠道的,并且和教师处在同一个平台。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这一时期的青年学生,成人感特别强,逆反心理也强。一旦假话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后果是及其严重的。教育也将失去对学生理性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失去对他们正确价值观培养和引导的最佳时期。

那么历史教师该如何处理和把握历史教学的真实和最佳培养时期,落实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呢?笔者在教学研究中发现:培养实事求是和严谨的教学态度,引导学生准确表述历史,定能很好的落实历史教学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历史的表述的认识,不外乎有再现历史事实和价值评论两种类型,正确处理其表述类型,引导学生认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再现历史事实要真实,不附加主观色彩。所谓再现历史,就是让历史事实重新展现出来,不得有虚构、和编造,如中国近代史中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关于南京国民政府30年代的经济建设、对日抗战等问题,在教学时,一方面要避免对领袖人物高大全的阐释,又要避免对国民党的全盘否定,实事求是的做出大众都易于接受的公正评价,以坦诚地、不割裂地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学生,只有真实才能养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9.对小学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九

人教版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的识字量从原来的170个增加到400个,并且采用认写分开的形式编排,目的是让学生提早阅读。识字要求的这一变化,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在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提早阅读无论是对学好语文还是其他各门课程,无论是对主动获取信息、丰富知识,还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学完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小学生基本上可以自己读书看报了,这无异于给儿童插上了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翅膀。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呢?我做了如下尝试和思考。

一、结合课内外,殊途同归为识字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每一课的`识字量都较少,只要一课时就能学会,任何一个字我们都可以在课内进行强化教学。然而在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课文数量多了,篇幅也长了,生字量也随之加大,如果勉强用这种方法教学,就会出现不断地“顾此失彼”的情况: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时间多了,其他语文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花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时间少了,又怕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针对这一现状,我认为应该树立“细水长流”的识字教学观,不要过分追求堂堂清、课课清、人人清。识字是一个反复、长期的学习过程,要创设多种途径让汉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

1.用好教材。

人教版教材本身就安排了丰富的“功能齐全”的识字内容,教材在编排设计上能较好地促进学生识字:(1)大部分汉字在教材中都反复呈现,学生在“一回生,二回熟”的学习过程中巩固生字;(2)即使个别生字学生暂时遗忘,由于课文的绝大多数汉字都注音,他也可以借助拼音进行回忆;(3)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识字单元训练,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寻找规律识字。像《语文园地二》中“我会找”一题,要求把带“氵、扌”的字分别找出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找“果子”过程中掌握了规律,巩固了汉字。用好教材识字,应该是识字教学的主渠道。

2.走出教材。

《全日制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注意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复现频率,从而巩固生字。如找找广告牌、包装纸上有哪些刚学会的字?动画片中经常出现人物对话与歌词,哪些字是认识的?我还鼓励学生去阅览室、去图书馆、去书店、去上网……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虽然学生可能没有完全读懂,但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会为自己找到一个自己认识的汉字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且在字与字的关联之中朦胧地感受到“字”的丰富内涵。

通过实践发现,原先比较生疏的汉字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反而又能比较熟练地认出来了。

二、倡导合作学习,利用差异促提高

10.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篇十

邹城市峄山中学王霄2011年7月29日 11:28

1.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突出强调评价“以人为本”的精神,评价内容不仅要考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更要考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把隐性的情感、价值观的表现纳入教学评价之中。

2、注重历史教学的评价方法的转变。评价强调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如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等方法,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与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可以使用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等。

3、注重历史教学的评价主体的转变。评价者应该包括教师、家长、学生、学校领导和其他与该学习活动有关的人。所以,教师不再是唯一评价学生的人,要让大家共同认识我们的学生。强调多主体,才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并更好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4.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即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教师基本功评价。

学生学习状态评价这是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核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体现出来。学生合作学习状态:合作学习是

否具有目的性:是否带着问题讨论,有明确目的性,讨论的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参与面是否广?合作形式是否符合学习要求。学生生成,发展状态等等。

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教师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体现课标精神,三个维度的目标落实状况如何?师生关系是否由权威型转向民主型?是否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是否多角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学活动:教师权威活动时间尽可能缩短(指独自讲述或占用时间);学生活动时间及思考时间尽可能增加?是否设计组织了丰富多采的学习活动。

教师的基本功仍然是一堂好课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课堂教学必须对教师基本功的发挥进行评价。教师的姿态表情要乐观且具有感染力;语言清晰流畅,使用普通话;板书概括性、条理性比较强,电教手段的运用和实验演示熟练准确;手势、站位及走动适中。

11.对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实践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始终是制约中学语文教学的瓶颈。如何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让文言文教学变得更有活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要努力实现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领工作,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多年来,在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原来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文言文较少,进入中学后文言文的数量与难度都有所增加,很多同学不喜欢甚至放弃文言文。为此,在古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中可读性较强的名篇,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它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渊源相通而又大相径庭,同为主,异为次,所以不难学,有信心就能学好。

二、让学生明白文言文意义

张中行先生在《关于学文言》一文中,对“不能不读”文言文的理由做了如下的概括:“1.总的说,到目前为止,汉字的典籍,绝大多数是用文言写的,这份文化遗产,如果想继承,不能不学会文言文。2.历史是连续的,为了现在和将来,我们必须清楚了解祖国的历史,不能不学。3.有不少与历史有关的专业,想研究,都必须读文言典籍,例如研究经济史就不能不读《食货志》,研究中医就不能不读《伤寒论》,研究文学批评史就不能不读《文心雕龙》等等,这些古代典籍都是用文言文写的。4.不搞有关历史的专业,或行有余力或安享清暇,也会有欣赏文学艺术的要求,其中很可能会接触《楚辞》、汉文、唐诗、宋词等,这也就不能不学会文言文。5.从事写作的人,或常常拿笔的人,需要从各种名作中吸收营养,这各种名作中不能除去文言作品,因为这是土产,而且丰富,容易吸收利用。”总之,学文言文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可以帮助我们博古通今;文言文中的许多词汇、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文言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仓库。学了《大道之行也》学生就会知道文章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尽管他的理想在当时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向往的目标。所以,明了学习的意义,有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给学生有效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是关键

同样是语言学习,古汉语的学习步骤和方式不同于现代汉语,现代人从小接触的就是现代语言,具有丰富的现代语言积累;对现代汉语的学习比古汉语的学习要早得多。现行教材在中学阶段才开始大量接触古汉语,在语感上、时代上、思想内容上都比现代文要生疏得多。因而学习古文必须从基础做起,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一个标点符号做起。扎扎实实,夯实基础。对重点字词要进行突出重点,再归纳总结。出于文言文的现代语系中的字词,有利于学生了解其含义,逐渐形成系统化的文言文知识体系。同时,注重语感的培养。培养语感的方法有“三要”:一要背诵课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要求学生背诵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二要自己用心领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为一体,见“言”而知“意”,学习古文机械记忆要不得,必须理解记忆,分层记忆,这就要“用心”;三要主动积累词汇,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达习惯。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沟通、交流,营造出崭新的师生互动局面。这一切都是建立在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上,只有牢牢树立并始终贯彻这一理念,教法上才可能弃旧图新,改弦更张,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率。

四、加强朗读教学

在教学古文时,可范读或放录音,让学生把握节奏,对某篇文章有整体感受;还可设计个别读,齐读等,让学生反复朗读,进入文章的意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能为更好地理解故打基础,有助于体会其中的韵味和含义。

五、鼓励质疑

我的方法是让学生脱离辅导书,借助课文注释,逐字逐句理解,哪里不明白画问号,全班交流,师生讨论,直至明确。实践证明,扎实的教学,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六、借助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对古文本身不感兴趣,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会使学生感觉耳目一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授《童趣》一文时,开始几个幻灯片,展示的是各种游戏,让学生猜游戏名称,七年级学生对游戏相当感兴趣,这样在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巩固练习时,大屏幕出示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加深对重点字、词、句的印象。这样,不仅能使本节课收到较好的效果,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

12.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二

一、要有效地研究学情现状, 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优秀的学习品质。因此, 只有研究学生学情现状, 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找准最近发展区和切入点, 以决定教学进度, 选择教学角度, 恰当地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目标。

由于农村中学学生的基础薄弱, 某些课堂教学的目标制定的过高, 不但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同时还会使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 进行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3.1二次根式的教学时, 根据农村学生的现况, 把教学目标制定为:了解二次根式的定义, 初步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并掌握性质:当a≥0时, , 能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初学二次根式浅入, 易使学生获得成功感, 从而激起学生对二次根式学习的兴趣, 为以后的各个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有效地设计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师生通过学习活动达成学习目标, 达到共同发展。因此, 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例如, 笔者在教授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1.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5)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 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形 (如图) :

问:同学们说说看, 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图形?

当时, 很多同学都说是平行四边形 (应该说四边形) 。

教师接着问这些同学, 你说说看黑板上的图形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学生说出了很多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教师肯定了同学们各种判断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并予以表扬。

接着, 再问:各位同学, 你们刚刚所说的各种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条件黑板上的图形告知你们了吗?学生摇头。

这时教师小结:要判定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 不是看上去像什么图形是什么图形, 而是应该从它的条件出发能推断出是什么图形, 就是什么图形。

整节课, 师生都在趣味盎然的学习活动中度过, 这样,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知了知识, 学习了方法, 学会了合作和协调。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收获的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要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1. 课堂语言组织要准确、简练。

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 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唆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要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 做到清晰精练、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2. 有效利用充满理性智慧和人文关怀的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 可能造就一个天才, 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可见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他们非常在意老师对自己的看法, 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 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尤其农村中学的学生淳朴、可塑性强, 教师更要善用自己的教学言语行为, 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一个鼓励或者赞许的微笑, 或者在学生给出独特见解的时候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等等, 让数学课堂更具人性化, 更符合学生的特点。

3. 要有效地进行时间分配。

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 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 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 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 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 这时候, 教师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 浪费的时间越少, 课的密度越大, 教学质量就越高。

4. 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 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要在学生知识获取过程上下功夫, 对于探究结果中的偏差, 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 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获得合理的解释, 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 增强学习信心。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 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让人们意识到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速度和轨迹是不同的, 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 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特点。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 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总之, 要根据农村中学的学生现状出发, 使数学课堂教学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提高农村数学教学的质量。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理论基础上。在“农村中学学生的基础薄弱, 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现状下, 从教学目标、学习活动、课堂组织、个性学习几方面进行思考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3.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几点思考 篇十三

杨开城

时常有些媒体设计人员和教师反映,教学设计理论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方面没能起到预想的作用,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理论本身确实包含有一些机械的成分,二是人们对教学设计理论的理解是机械的。识别和消除那些机械的理解非常必要,它有益于教学设计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一、讨论的几个理论前提

本文中的观点基于下面几个理论前提和假设。

1.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考虑教学设计人们对现有教学设计理论的抱怨大都源于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学设计活动发生的频率、设计结果对学生的影响以及设计难度,都以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为最。与从教学媒体的角度相比,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审视教学设计的理论,将更具广度和深度,所得的结论将会更具普遍意义。

2.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态度的变化都源于学习者与外界的交互行为和内部的认知加工活动。学习者的这种内部认知加工的结果并非惟一,每个学习者对信息的加工结果都包含各自的特质成分。这种特质成分便是学习者对信息的独特理解和对技能的特定感悟。进而推之,教学不是通过传递内容来完成的·,而是通过促使学习者与内容的交互以及与其他学习伙伴的人际交互来完成。学习者需要通过各种交互活动来验证自己的理解。学习的建构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与教学是否支持学习的建构性无关。

3.理论应该能解释经验科学理论最重要的功能便是:解释、预测和控制。如果对所遇到的经验事实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那么理论将不成为理论,至少不是一种科学的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应该能够合理解释教学设计人员和教师的教学设计的经验和教学实施的经验。否则,我们有理由相信,理论本身有问题。

二、对教学设计理论的一些机械的理解

1.教学设计的分析活动和决策活动使用相同的原子论思想

原子论源于伽利略和牛顿所开创的科学主“义传统。①这种观点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要素构脉比如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要研究某个事物,只要研究清楚它的构成要素就可以了。原子论提倡用分解的方法来研究事物,对教学设计影响很大。

教学设计可以被概括为三种活动,教学分析活动、教学决策活动和教学设计的结果评价活动。②其中分析是决策和评价的基础和前提。而分析活动通常是以原子论为指导思想的,即要鉴别和分解出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教学分析活动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将知识和技能分类、将教育目的分解成为教学目标、鉴别出某种智慧技能的先决技能等等。教学设计理论有别于其他同类学科的最主要特征恐怕就是提供了教学分析的理论武器。

由于分析和决策两种活动的紧密相连,因而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教学决策也应该是原子论的,因为将教学分析的结果作为实施教学决策的框架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既然分析活动使我们看到了目标要素,那么为什么不可以。逐个击破勺从文献来看,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如何完成单一目标的决策,比如,如何教授一个概念、如何教授一个规则、如何矫正某种行为等等。

实际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决策以达到的通常都是整合了多种目标成分的综合性的目标。如果以原子论思想为指导,为每个目标成分都设计一套完整的教学活动序列,那么教学将如此的冗长以至无法实施。实际中的做法可能是要么放弃某种被主观认为不重要的目标成分,要么放弃分析的结果,完全凭经验行事。

教学决策当然要以教学分析的结果作为科学依据,但教学分析首先并不是为了决策,更重要的是为了教学诊断。分析讲究分解,而决策贝1讲究综合和创新。而现有的教学理论尚没有提供如何为整合的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的理论武器。

在实际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感到,有必要将教学目标的目标划分为两种类别:显式目标和隐式目标。这种划分是一种人为的划分,与目标本身的性质无关。显式目标需要以显式的教学活动来达成,而隐式目标则是在不知不觉中达成的。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显式目标是主线,好像我们只为达到显式目标而TRTf教学。隐式目标虽然也是我们必须达到的目标,但不会单独为了达至“隐式目标而设计某个教学活动序列。通常智慧技能、言语信息和动作技能被看作是显式目标,而认知策略和态度则被看作是隐式目标。因为如果设计得当,认知策略和态度完全可以在达成其他显式目标的过程中达成。

2.学习者分析只分析现状不分析根源和出现的条件任何一种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学。因此,学习者分析在教学分析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分析通常包含两方面内容:学习者当前的状态(知识、技能和态度)和学习者的特征。学习者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构成了学习需要,学习需要便被认为是教学设计者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了。

上述分析好像已经将教学问题界定清楚了。但我们却犯了一个严重的偷换概念的错误:用学习需要这个术语来代替教学问题而设计教学!换句话说,教学设计者眼中只有学习需要,而没有教学问题!

教学问题是由症状、根源和出现的条件三要素构成的开放系统。而我们在为解决教学问题而制定教学策略时,虽然首先会受基本理论和教学观念的支配,但同时更直接地与形成问题的原因和出现的条件有关。而且相对来说,产生教学问题的根源对于正确决策要比现状这类信息更为重要。因此,只看到问题的表现症状,看不清楚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条件,将无法清晰界定教学问题。

我们将教学问题分为两类,这两类教学问题的症状都表现为学习需要:一类是预期的问题,这种问题的消除不需要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根源便是没有经过教学!这种问题的解决是通过正常进度的教学来完成的;另一类问题是遗留的问题,即相应的教学活动已经完成,但学生并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类问题的界定是一种典型的教育诊断行为,需要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出现的条件。所以说,简单地利用学习需要代替教学问题很容易误导教学设计者只看到症状,而忽视原因和出现的条件。

3.学习者特征分析只分析个体与认知加工有关的特征重视学习者特征的分析是为学习而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表现。教学设计者通常所关注的学习者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程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焦虑程度、学习风格、经验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等。尤其是学习风格倍受重视,因为它被作为可适应性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一。

上述特征并没有涵盖学习者特征的全部。然而教学设计者可以这样辩解:教学设计将只关心对教学决策有支持作用的学习者特征!但是这种辩解无法解释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忽略了学习者在人际交流方面的特征!而人际交流,特别是以学习为目标的人际交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非但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也是发展学习者思维的重要手段。而缺少有关人际交流方面的特征,教学设计者和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活动的组织和控制将或多或少地失去理性。

4.将加涅提出的九种教学事件看作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学程序:九段教学程序

加涅根据认知加工模型提出了九类支持学习者内部认知加工的外部教学事件,它们分别是:引起注意、告知学习者目标、刺激回忆先前的知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出行为、提供反馈、评价行为以及促进保持和迁移。由于这九类教学事件分别用来支持学习者内部的认知操作,而这九种被支持的认知操作构成了完整的认知加工的过程,所以有人将这九种教学事件连接成为一种教学事件的序列,称之为九段教学程序。并且这个九段教学程序之所以被广泛接受不但是因为每种教学事件易于教师操作,而且有明显的理论基础。

然而将九种教学事件串连起来而看作是九段教学程序,会妨碍我们认识九种教学事件的真正意义所在。加涅所提出的九种外部教学事件的作用是支持和配合学习者的内部信息加工,而人的信息加工本质上是非线性的,内部加工的各种操作是在各种层次和内容上循环交叉的。因而支持内部信息加工的实际教学事件序列也将会是非线性的,不会表现出严格意义的流程和顺序。从这一点来说,将九种教学事件看作是一种教学程序便狭隘了。

实际上,加涅所提出的九种教学事件是一个教学事件的分类系统,而这个分类系统的重要意义是规定了教师所能做的事情的种类,而不是死板地规定了事件发生的流程。由于加涅是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这个分类系统的,因此,九种教学事件并未能涵盖教学事件的全部,它忽略了诸如控制失败情绪、调整讨论节奏、管理学习时间等等非常重要的教学事件。

5.形成性评价活动是一种事后评价活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教学设计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调整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有两种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设计评价活动的主要形式。

对于教学媒体的设计与开发来说,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事后评价,是一种检验教学设计产品的价值的程序。通常来说,在将教学设计方案转化为教学媒体后,再将它试运行于实际教学情境中,观察实际教学效果,收集必要的数据,由此来评价该教学媒体产品的有效性和优势所在。

然而这种事后评价将不适用于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果是一节课的教学方案,而这个教学方案没有被试用的机会。因为我们不会让同一班的学生上两次完全相同内容的课而比较两种教学方案熟优熟劣,也不会相信对一个班级有效的教学方案也会对另一个班级一定同样有效。如果将课堂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看作是一种事后评价的话,势必会降低形成性评价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作用。

将形成性评价看作是事后评价主要是受媒体理论的影响。事实上,课堂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事中评价。也就是说,教学实施与教学设计的评价是同时进行的。课堂教学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边实施边评价的活动,它无法从教学实施活动中分离出来:而对教学方案的调整正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形成性评价实时进行的。因此,如果说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实施教学设计的评价行为、,那么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活动)因为事后评价无法对过去的教学决策起到调整作用。

6.媒体选择只涉及类型不考虑实际产品几乎每本有关教学设计的教材和专著在讨论有关媒体选择时,都会罗列一些当时流行的各种类型的媒体以及它们的性能(特别是教学功能)差异,由此引申出一系列的选择媒体时所要考虑的要素。并且通常会引发出诸如哪种类型的媒体会更有效的讨论。比如:计算机比其它媒体会更有效吗?计算机可以代替其他媒体吗?一”。

这样的争论也许会有助于讨论者加深对媒体概念的理解,但对于教学设计者来说,上述讨论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不同类型的媒体必然会产生不同学习效果。学习效果的制约因素非常之多,而媒体类型所带来的影响恐怕最小。因为我们在讨论学习效果时,通常是指某个实际的媒体产品,而不仅仅是媒体类型本身。

当媒体处于被选择状态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一种抽象的媒体,而是一种具体的教学产品了。媒体选择时所要考虑的全部要素都要针对这个具体的教学产品,而不能局限于媒体类型。比如,这个计算机软件能否准确呈现发动机的内部构造?这份材料是否包含学生所要检索的信息?当学生的程序出现编译错误时,这个软件可以根据错误信息指出错误的原因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才是媒体选择时所要设问的。

7.教学策略描述的是教师的活动

教学策略在很多情况下是这样被定义的: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这种抽象的定义会带来两种对立的理解。一种理解认为教学策略描述的是教师的活动,而另一种理解认为教学策略描述的是学生的活动。

既然教学策略是教学方案的总的抽象描述,那么教学策略描述的便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方案。其中学生的活动是核心,包括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教师的活动要围绕学生的活动而展开;现代教学理论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群体活动。这里群体不是指把一群学生看成一个抽象的学生来设计他们的活动,而是指设计学生个体间的旨在完成学习目标的社会交往活动。

8.标准参照评价是教学设计所追求的教学评价手段

目标与评价是个逻辑的统一体,不应该分离讨论。评价的首要功能是验证是否达到目标。但对于教学来说,教学评价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功能是教学功能。学生通过教学评价来审视自己,对后续的学习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常见的教学评价手段包括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常模参照评价依据学习者之间的社会比较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成就,必然有成功者和失败者,因此仅仅应该用于以选拔为目的的考试。而标准参照评价由于使用固定的标准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成就,因而要比常模参照评价合理得多,可以在常规教学中使用。

然而标准参照评价并不是教学设计所追求的最理想的教学评价手段。教育所追求的真正价值并不是能力本身而是能力的变化,只有能力的变化才能体现发展。所以说,教学评价的对象应该是学生的能力变化,而不是学生的能力水平。

标准参照评价带来的问题是它对学习者的学习动力系统(情感、态度、动机、意志等等)构成严重的威胁。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时间。在不同的初始能力的情况下,经过相同时间的相同待遇的教学,怎么会产生相同的能力水平呢?更糟糕的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好学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而学习困难学生将被无情地抛弃。使用标准参照评价只能对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做出评价,而不能对能力变化做出评价,因而标准参照考试失败者永远是失败者,这对于能力起点暂时低下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无疑是不公平的。学生可能因此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丧失学习动力。

所以说,教学评价的最理想手段是基于进步的评价,而不是目前所称道的基于标准的评价。标准参照评价虽然比常模参照评价更具有人本精神,但仍不能准确表述我们的教育理想。只有进步参照评价才能真实地描述我们的教育理想,但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以及进步参照评价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要看评价什么,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9.将任务分析的结果等同于学习者惟一有效的学习路径

曾经有这样一种观点: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不需要任务分析了,因为任务分析背后的哲学依据是知识的客观主义。其实,知识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矛盾并不能否定任务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任务分析是教学设计理论所提供的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任务分析的主要任务是鉴别学习者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所需要的先决技能及操作步骤。但这种鉴别完全反映了分析者本人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并不代表这种理解便是惟一正确的,也不能继而认为这种分析结果便是惟一有效的教学顺序。因为任务分析者通常是相应领域的专家,而学习者则是该领域的新手。新手对该领域的理解会与专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新手完成某一特定的学习任务时所经历的步骤要相对混乱,所使用的技能也可能不准确,所消耗的时间要长一些。但新手所走的弯路恰恰是学习本身的一种自然的需要。

前面提到,分析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准确诊断。也就是说,有了先决技能及操作步骤的鉴别,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很准确地判断问题所在,是某种先决技能的缺失,还是操作步骤有误。这样才可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小结

14.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四

摘要:生物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通过对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并对新课程背景下更好地开展生物实验教学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现状;思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来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还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今天,理论上都认为上好实验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那么实验课到底开设得如何呢?据我们市、县中学调查分析表明,许多地方实验课开设得都不尽人意,仅仅是空喊口号,生物实验课开设率大部分都很低。有些重点中学的实验课开设相对较多,但对新课程理念上的探究实验课,往往被教师以验证性的实验来完成,实验目的,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方法,都事先做了具体的规定。学生被动地完成整个实验,使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能力上的培养受到限制。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教育经费的不足制约着实验课的开展。实验仪器的配备、实验仪器损耗的填补、动态的配备实验仪器,无不与教育经费的不足相矛盾,制约了实验课的正常开设。另外,相对理、化实验而言,许多生物学实验要求及时购买新鲜的活体材料,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这也使某些实验教师产生了畏难的想法。甚至有些老师图方便的心理,把很多探究实验改成了课内的书面实验设计。

1.2受考查方式的影响。多年来,我国教育传统上对实验的动手操作考核基本没有进行过,而现在实行的高二年实验考查中,也往往是走走形式过过场而已,并没有真正达到考查的目的,导致了目前只“讲实验”而“不做实验”的现象。特别是为了高考,教师更看重考分而忽视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便形成了目前实验课的传授方式—老师把实验讲熟讲透,让学生通过记忆和练习来巩固实验的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也取得了不错的笔试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实验课难以开展。

1.3 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认识不到位,教学创造性不高。最为可怕的是教师的认识不到位,那么,即使条件在好,也难保证实验课的顺利开展。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师专业发展,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课改成功的保证。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教学模式,更要清楚认识到,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只是会考试的学生,更要有创新思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为我国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新课程教材与以往的老教材相比,变化较大,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科学探究的机会,甚至有些实验没有现成的实验方案,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设计。这就要求老师由于本身要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且这样的实验教学课堂,往往秩序较乱,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过程很不流畅,使很多老师感到很难受,逐步又恢复到老师一言堂。老师讲一讲,学生书面实验设计,实验现象由老师描述,实验结论由老师得出,表面上是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完成了知识性的教学任务。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体验不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发现时的快乐,抹杀了学生学习生物时的个性思维。

1.4教材实验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某些实验在中学难以开展。人教版的生物必修的三册教材共有20几个实验,一般的学校只开设7-8个实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有些实验的药品较难买到,如: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线粒体,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等;有些实验是由于实验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有些实验是由于实验时间较长,或野外活动实施困难,如: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群密度,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等。

对于新课程背景下更好地开展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2.1完善实验教学设施

有些教师自认为生物学科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较低,不敢向学校积极申请一些条件,导致学校的某些领导和其它学科对生物教学存在偏见,不予重视。要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就应该充分利用一些优势。一方面应争取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理解和支持,投入一定的经费购买必要的设备、仪器、药品等。另一方面,广大生物教师也应克服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现有设备的作用,尽量能基本完成好新课程所要求的实验内容。

2.2更新观念,端正态度,提高认识。

把探究实验变成了知识传授,学生靠死记硬背来掌握这些知识,实验探究的目的没有真正得到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培养。因此只有教师本身认识到实验探究对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性,才能认真有效的去实施实验教学。要有效的实施实验探究,教师本身对实验探究要有积极态度,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同时要善于学习和积累,不断提高实验探究教学的能力。对于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比如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能力和兴趣的问题,教师还要有这些动手实验的能力,而不是那些简单纸上的播放录像、讲解等。做为生物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对实验教学目的的认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从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应摆正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关系。

2.3注重探究方法,提高实验探究的有效性

实验探究法的一般模式是:诱导准备——实验探索——归纳研究——迁移深化。这是学生探究实验的具体实施过程。在诱导准备阶段,课前,教师要做必要的有目的的诱导,使学生对探索目的和途径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如何做诱导准备呢?可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一系列程序性实验,印成讲义,发给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准备。在实验探索阶段,要加强观测方法的指导,分析实验原因,培养实验修养,抓住时机诱导学生思考。这样,边实验,边思索,边总结,就会水到渠成,为最后的总结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探究实施过程中教师若能抓住时机,创设质疑的环境,“以其所知,喻其不知”,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个实验学生选择了白萝卜、花生、大豆作为实验材料,并实验检测发现白萝卜中有还原糖,花生含脂肪,大豆含蛋白质。而课前,我们在实验桌上还摆了甘蔗汁、面粉、西红柿、小白菜、甘蓝叶、葡萄糖溶液、食用油等材料供学生选择。由于此实验操作较简单、易成功。所以,在实验中又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在实验中为什么只是选择白萝卜、花生、大豆作为实验材料?能否有替代品?思考并尝试用其它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又该如何呢?在实验分析后,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组织中是否只含有一种物质?比如白萝卜中是否只含有还原糖,有没有蛋白质?学生很快会明白生物组织中不只含有一种物质。能否用白萝卜中检测蛋白质?用花生来检测还原糖?大豆来检测脂肪呢?让学生尝试探究。在这过程中教师尽量只当一个组织者,不以自己的思维左右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又如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实验前,我们同样在实验桌上摆出的材料有:紫色洋葱、白色洋葱、鸭趾草、5%蔗糖溶液、30%蔗糖溶液、60%蔗糖溶液等。在完成教学目标后,我们引导学生向探究的方向迈进:实验材料,能否选用白色洋葱外表皮细胞,选用紫色洋葱的意义何在?实验试剂,除了30%蔗糖溶液,能否用其它试剂浓度呢?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尝试实验,讨论实验现象。

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从以前按部就班,到现在能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并由此设计实施探究性实验,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样处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深入思考,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探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2.4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是,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即可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又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有分析问题的习惯及思维方法,分享体验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的快乐。否则,很多学生在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常常是马虎应付;当老师催要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实验报告;或凭猜测填写实验结论等等。如:硬把无现象说成有现象,或是把错误现象说成正确现象;这样的教和学要达到实验教学的预期目的,那是不可能的,学生对上实验课也就没有了信心,不感兴趣。如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实验的难点是如何画又细又齐的滤液细线,很多学生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四条色素带比较模糊,不清晰。指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的办法。学生分析总结出了一些不错的方法,如:直接用尺子为界,用毛笔沿尺子画几次即可,又有人提出用两片的载玻片为界来画线,效果都不错。

15.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十五

首先看存在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 还存在种种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 给青少年的教育带来新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

现实中的道德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影响;未能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体, 这就造成许多学生只知道道德的规条, 而不懂其内涵, 不解其意义, 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学生”, 甚至“心理障碍学生”。

二、学校与家庭缺乏互动

家访是学校深化德育工作的一座桥梁, 但实际上, 我们的家访已渐渐流于模式化和表面化, 没有多大实质性成效, 很多学校与家庭之间其实就是一个真空地带, 缺少了密切的联系。

三、学校与社会缺乏沟通

学生在校园中总是接受着“最完美”的思想道德教育, 善良、关爱、诚实……我们总是尽可能地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与单纯, 但他们在社会现实面前却过早地圆滑和早熟。当他们走出校门时则往往表现得手足无措。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明确了学生存在道德问题的原因, 作为思想品德老师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怀着高度的责任心, 利用思想品德课这门特殊学科,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那么应该怎样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呢?

1.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陶冶高尚情操。我们都知道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身教胜于言教, 培养良好习惯“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以自身的人格力量,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 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 对待学生以外, 还必须自觉地, 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

总之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学习, 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平时严格要求自己, 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做表率,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16.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六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新课程改革下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已久,教师也一直在探索更多、更好的学习方式。新教材、新课程要求有全新的教育思想,同时还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强调教师单方面教学设计的要求为强调教师教学设计与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有利结合,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教师重新仔细审视今天的课堂,有效地进行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某些地方和学校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表演的痕迹,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表面上气氛热烈、形式花哨,但却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缺乏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对有效教学的系统理解,实施有效教学的方法有限,忽略了除课堂以外的很多教学环节。

二、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用策略

(一)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1.确立有效地教学观念

以提高教学效率及确立教师的有效教学为导向,教学中师生双方共享知識、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2.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而不是“一刀切”,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3.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同时,还要分析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合理采用适合学情特点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合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教学内容,以及对学困生应采取的补救措施等。

(二)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1.有效指导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刺激—反映”,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包括对学习计划的指导、课前预习指导、听课指导、课后复习指导以及课外阅读指导。

2.有效讲授

“讲授”仍然作为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不可替代。讲授不仅要把握时机,注意节奏,还要内容适量,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问题。

3.有效地提问、倾听和课堂管理

教师要注重倾听学生哪怕是错误的声音,树立与学生的信任关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师生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实现有效的课堂管理。

(三)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及时评价的“有效性”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潜能的发展,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最终实现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双赢发展。

(四)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反思必须把握反思策略,增强教学反思的实效性。

1.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反思理论、观念

教学反思不等于闭门造车,也不等于自我检讨,反思应该是在先进教育理论和观念的引导下进行深层次思维的过程。引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观念,创新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新观念,保证教学反思与时俱进,才能吸收和发展理论精髓,打破原有的定势和平衡,激活反思思维,拓宽反思思路,开启反思智慧。

2.勇于反思促进合作

一般可分为教师与学生合作引起的反思和教师与教师间合作形成的反思两个层面。在实践中,教师要在合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合作,并通过反思促进合作,以增强反思效果。

三、结语

新课标的落实使得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而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才是其要义所在。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仅可以让教育真正回归人文,实现有效,还可以为教师减负,为学生减压,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弥补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大盲点。

参考文献:

[1]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朱德江.提高数学交流有效性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6(1):88-91.

[3]杨骞.数学教学耦动论[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11):12-34.

17.对推进一体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十七

摘 要: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对一体化教学的推进谈几点思考建议。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一位著名企业家说过:“在当今社会,工人素质是否高,决定着一个企业能否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怎样把学生培养成符合企业、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学校和教师一直努力探求的课题。如果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理论课和实习课分开讲授,就会存在理论和实践不同步,达不到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理解理论的良好结合,就会造成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厌烦和懈怠,也会导致技术水平难以提高。

为解决学生、企业需要与学校教学模式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都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根据国家人社部《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和国家职业标准,明确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即为“一体化”课程,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计划规定的专业课程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即为“一体化”教学。下面笔者就如何推进一体化教学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灵活运用教学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目前,一般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两周在教室由理论教师教授各科知识,两周在实训车间由实习教师传授操作技能。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学生做大量练习以巩固所学。教师的讲授是教学的中心环节,结果产生了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而传统的钳工实习教学模式以手工操作为主,又脏又累,训练单调枯燥,课题缺乏新意,总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学习兴趣不高。我们推进“一体化”教学,意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与以往形式截然不同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获取他们需要的就业技能。

在实行一体化教学后,打破理论课与实习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教学场地的一体化,并且理论与实习由一个教师授课,实现了教师“一体化”,使得教师根据学生需要创设学习环境成为可能。例如在讲授《焊条药皮的作用》一节时,沿用原有的教学方式,枯燥的理论分析全在教室中讲,学生不爱听,也不一定听得懂。而实行一体化教学就可以先把学生带到实习工厂,发给他们没有药皮的光焊条和有药皮的焊条,让学生试着各焊一遍,对比二者在焊接质量、焊接性能方面的不同,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焊条药皮的作用。这样学生就可在教师所创设的环境中自觉地学习,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体现,教学效果肯定比传统方式好得多。

而要实现上述课程的安排,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即打破原有的理论与实习两周一循环的教学管理模式,由教师视学生学习需要和教材内容、进度,统筹安排上课形式、上课时间及上课地点。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在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方法,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它能使学生既掌握好理论知识又掌握好操作技能,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创新意识都得以提高,这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很有现实意义。

二、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双高”技术能手

要想实现一体化教学,人是第一位的因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业务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顺利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人才基础和必要条件。

1.明确师资队伍的培养方向

专业理论课教师大多毕业于理工科大学,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储量,但缺乏一线生产、管理经验,特别是缺乏一些与生产设备使用或工艺流程关系密切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中难免缺乏深度和立体感。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关键是要从提高、调整知识结构,取得实践经验着手。对他们除了进行教育理论、教学基本功培训之外,主要是要定期到生产企业去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一至两个岗位的操作技能。而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是工厂调入工人或留校毕业生,他们的专业理论往往达不到要求,理论功底不足,因此,对这部分教师的培养主要应从教育理论、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入手,使他们逐步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2.加强现有教师的再培训

现在在一些院校、一些专业的授课过程中,学校安排两名教师为学生授课,一名理论教师以理论为主,一名实习教师以实习为主,两人相互学习、相互配合,以此种形式来实现专业教学的一体化,不得不说这只是学校在师资队伍达不到一体化要求的情况下所实施的无奈之举。结果只能是理论与实习各行其是,很难真正融合到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不可能融会贯通。因此,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终生教育”的理念,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帮助教师参加各种与本专业相关的培训,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基础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或知识的再培训。同时也可建立竞争上岗,不同岗不同酬等激励机制,督促教师学习和为一体化教学挑选合格老师,为一体化教学做好师资准备。

三、改革传统教材,协调授课进度

如果按照原有的标准版教材进行授课,那么要实现一体化教学无疑是不现实的。要想实现理论与实习的协调统一,实现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相互促进和巩固,就必须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一体化教材。

这套教材应是一本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将学生当前水平与工业企业需求密切结合、传统理论与新工艺及新技能密切结合的新型教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这套教材为依托,打破工艺与实习原有体系与顺序,将与工艺内容相关的实习操作尽量安排在同一阶段内进行,使学生技能的熟练掌握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避免因缺少知识造成的盲目模仿。比如第一学期讲气焊、气割操作时,配合以气焊、气割工艺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试验、观察,直观地认识、理解工艺参数的选择、设备型号及各类安全注意事项,就好像把书本的内容摆在眼前,使学生一目了然。相信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符合职业院校以工学结合方式培养技术工人的教学出发点。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用创新的理念做好教育。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深化、不断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使自觉、自愿提高教学能力、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教法成为职业院校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

上一篇: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机电装备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研究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