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2024-06-12

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精选13篇)

1.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一

当前基层国税办税服务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税办税服务厅可以说是基层国税机关对外的窗口,作为基层国税机关纳税服务的重要载体,是面向广大纳税人展示国税人精神风貌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基层国税办税服务厅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体系、改进工作方法,通过开展公开办税、文明办税、限时服务、“一窗式”服务、“一站式”服务等实实在在的纳税服务措施,使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在实践中,这种服务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和层次,难以满足当前税收征管形势的发展和纳税人的需要。笔者结合基层工作实践,对基层办税服务厅在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存在问题

基层国税机构内部设置调整后,所有面对纳税人的事项由股(所)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大量工作必须由办税服务厅承担,其职责由原来单一的服务转变为执法与服务并存,任务多,责任大,担子重。在实际工作中,办税服务厅窗口工作由于受种种不完善因素制约,加之直接面对纳税人,使办税服务厅的各个窗口成为矛盾的焦点、冲突的中心,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自从征管软件上线以来,特别是实施“一窗式”、“一站式”服务后,凡是纳税人到国税机关办理的涉税事项,都是在办税服务厅统一受理,统一办结,内部流转。这就对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部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比较差、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在日常工作中为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时不时出错和办理时间过长;特别是办理涉税事项时,没有按规定一次性告知纳税人所需资料,造成纳税人来回跑,给纳税人带来诸多不便,也增加了自身和其他部门的工作量,增大了征税成本。

(二)征收、管理脱节相互之间信息传递不畅。由于征、管、查分离,过于强调部门、环节和岗位间的制约和监督,办税服务厅与管理科(分局)之间协作不够,互相推诿扯皮,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办税服务厅发现的征管问题无法及时反馈到管理部门,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不利于提高纳税服务质量,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

(三)信息化程度比较低。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的普及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计算机依托功能没能有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纳税服务的程度还比较低。一是计算机使用水平低。大多数仅限于以电脑代替手工劳动,只发挥了其数据输入及表证单据的生成功能,而其信息共享、管理监控、决策分析功能却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二是信息数据采集重复。数据质量、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仍然较低,税收管理行为仍然较多地依赖于手工信息和人工干预;三是硬件设施条件受限。尽管这几年基层国税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升级硬件设施,但由于种种条件受限,不少基层办税服务厅内的办税硬件设施仍然很差,与优化纳税服务要求存在差距。如机器老化、应用软件存在弊端、网速限制等,这就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出现故障,从而严重影响了办事效率,导致纳税人办理业务时需排队等候,也容易使纳税人产生不满情绪,造成征纳矛盾。

(四)执法与服务难以两全。按照相关要求,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办理申报、认证、发票验旧领新、发票代开等涉税业务时需递交相应的资料、印章及身份证明,但实际操作中窗口人员时常会遇到纳税人签章不全、手续资料不全或不带身份证等情况,因此而不能予以受理和办理,这很容易引起纳税人的不满,即使窗口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部分纳税人还是会抱怨他们不予通融,很容易发生口角、激化矛盾,尤其是在当前纳税人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五)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压力大。由于办税服务厅的工作大多是重复、机械操作,长期座姿,与计算机、数字打交道,容易产生疲劳、厌倦、消极等情绪,从而导致效率降低、服务质量不高,与纳税人时有不快等不良行为发生。加之是窗口单位检查多、考核多、要求高,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压力很大。

二、主要对策

面对办税服务厅服务工作中的诸多不足,要做到“实施办税服务零距离、办税流程零障碍、办税质量零差错、办税效率零投诉,让纳税人进门有亲切感、咨询有信任感、缴税有自豪感、办税有高效感、出门有满意感”的理想境界,就需要我们基层国税机关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能解决征纳矛盾的新思路、新方法,拿出新举措。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一)补充服务人员数量,提高人员素质。随着办税服务厅岗责范围的扩大和执法考核的深入,各项工作对窗口办税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保证在数量上完成任务,而且要保证质量和效率,此外还要完成集中办证、集中销户、税务登记信息集中补录等突击性的工作任务,这都需要一支精干的队伍。但当前办税服务厅普遍存在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人员素质不能满足服务需要的现象,因此窗口人员经常要牺牲休息时间在八小时之外加班运转,由于工作负担重,许多窗口人员长期处于疲惫状态,从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上均难以适应优化纳税服务的高要求。同时也存在人员岗位技能单一,岗位之间不能互补、苦乐不均的问题,建议定期进行岗位之间有规律的轮换,提高办税厅人员开展多项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理念。树立积极的、从“心”开始的现代税收服务理念,“视纳税人为顾客”,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以纳税人满意为目标,积极拓展对纳税人服务的范围和空间,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始终把尊重纳税人、理解纳税人、关心纳税人贯穿在税收征管全过程中,积极、主动、及时地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经济的纳税服务。充分发挥办税服务厅纳税服务主阵地作用,针对纳税人性质不同,开展个性化、多元化服务,搭建与纳税人沟通平台,为纳税人营造良好的办税环境,拓展服务内容,实行人性化服务,在现有首问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导税制度,设立专职导税员,负责引导服务、现场审核纳税人涉税事项、解答纳税人的政策咨询、辅导帮助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有条件、适宜的地方,可办起“纳税人之家”,设立税收宣传栏、资料箱、触摸屏、电脑等设备,为纳税人提供阅、看、问、查的全方位税收咨询条件。公布办税指南,公开岗位职责,公开工作纪律等。

(三)建立纳税服务保障机制。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是促进优化服务的基础和保障,要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内、外考评机制。通过规范纳税服务的具体工作内容,统一纳税服务的标准,制定纳税服务的工作规程和考核制度,将纳税服务纳入执法责任追究框架内,把“纳税服务满意率”纳入考核指标,并随着纳税服务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纳税服务的规章制度,促进纳税服务工作步入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为纳税人依法纳税提供全方位和高水平的服务,建立起“热情、周到、规范”的新型纳税服务体系。

(四)应在深层次服务上下功夫。深层次纳税服务是一个服务领域的广义概念。办税服务厅里的笑脸相迎是服务,深入企业进行税收知识辅导是服务,以税企座谈会、税收形势报告会等形式加强信息交流也是服务,依法征税、依法行政更是一种服务。深层次纳税服务不仅仅是给纳税人以亲切、温馨的感觉,还应该深入到执法与管理之中,给纳税人以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深层次纳税服务是依法治税的必要基础,是杜绝偷逃税现象、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的有效措施。对办税服务厅来说,提供深层次的纳税服务还能够起到缓解征纳矛盾、建立新型征纳关系的作用。对纳税人而言,享受到深层次纳税服务能够进一步增强对税收政策信息的了解,方便依法纳税,从而能更好地参与到公平竞争之中去。

(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切实解决纳税人办税“多头找、多次跑”和国税机关“重复找纳税人”的问题。对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需提供的资料,实行“一次性”告知,对资料齐全的予以“一次性”办结,不能够即时办结的,实行全程服务并限时办结。二是简化办税环节,优化办税流程,规范涉税文书,严格杜绝增设纳税人非法定义务的情况出现。将全国统一税收执法文书编入综合征管软件内,并统筹安排对纳税人的税收调查和日常检查等工作,避免重复检查;对于税务登记、税种认定、减免税资格认定、普通发票领购资格等涉税调查事项,实行一次下户调查办结。三是切实解决纳税人重复报送资料的问题。要求纳税人提供的单位或个人的有关审验证件的复印件在第一次审验时就注明“经审验与原件相符”并留存备查,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报表资料进行录入,并按照“一户式”储存要求进行管理,在纳税人办理登记类、认定类、申报类、审批类等各种涉税事项时,不要求纳税人重复提供有关证件的复印件;开展税收分析、税负调查时,不要求纳税人重复报送财务会计报表和涉税信息。四是有效缓解征收期纳税申报排长队现象。大力推广网上申报、电话申报,并加强宣传和扩大网上申报、电话申报规模,着力解决纳税户在网上申报、电话申报过程中因系统原因造成的不便。同时,在办税服务厅积极推出“AB岗”、分片分时受理纳税申报等创新性举措,为纳税人办税节省时间。

2.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二

社会矛盾的存在及集中显现是社会结构转型、经济发展加快与社会管理体制滞后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和社会痛苦指数的折射。把握和认清当前各类矛盾纠纷现状和特点,是做好基层调解工作的前提。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外来人员增多,劳务纠纷、土地纠纷、财产纠纷、突发死亡事件等新矛盾不断涌现。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新老交织,近年来更是有日益增多的趋势,且化解处置难度越来越大,呈现出与过去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矛盾群体非关联化。一些矛盾纠纷中,不少参与者往往与事件本身无直接利益关系,如医患纠纷、意外死亡事件等,其参与的目的主要是利用事件借机宣泄不满情绪或从中谋利。他们的介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矛盾事态升级。二是矛盾热点网络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反映到“虚拟社会”中,并反作用于现实社会。特别是4G、微博、微信时代,矛盾热点很容易引起舆论热炒,使最初的小问题、小事件在网上发酵。三是矛盾主体涉众化。很多矛盾主体受“法不责众”心理的暗示,往往召集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一起讨要说法,动辄以堵路阻工、群体集访等方式施压,以实现其利益诉求,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二、基层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给基层调解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很多地方,诸如浙江诸暨、江苏南通、山东陵县等地都建立了各具地方特色的调解机制,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不足,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制约着调解工作的全面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调解机制建设有待完善

以综合治理、信访等职能部门为主导建立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体系,也缺乏组织管理、协调推动、监督检查等整体推动机制,不同程度存在推、拖现象,难以发挥协作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合力,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在条块分割状态下各自为战开展工作,直接影响了调解成效。许多地方保障措施不到位。有的地方仅仅停留在建设了调解中心硬件设施,对调解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相对投入不足,以至于无法保障正常运转。

(二)调解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做好调解工作,关键在于要有一支过硬的调解队伍。基层调解组织作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起到稳定器和安全阀的作用。由于受调解人员编制、业务经费等问题制约,影响了基层调解队伍建设,调解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都不强,基层调解呈现出组织人员弱化的趋势。另外,少数基层干部不会管、不敢管、不愿管,一些本该在当地解决的问题未得到解决,有些乡镇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够,不能认真对待群众的意见,对矛盾疏导化解不到位,进而导致矛盾扩大或激化。特别是在农村,有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形同虚设,调解人员在工作中顾虑重重,害怕得罪人,工作责任心大打折扣,不愿意从事调解工作。

(三)调解程序执行不够严格

调解工作应当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做到依法、有序、高效。然而从工作实际看,简化调解程序、调解随意性问题仍然存在。如在调解中,对应当制作调解笔录、调解协议书的而没有制作法律文书,应当立卷的不立卷,有的甚至没有按调解的规范流程操作,以致当调解破裂须进入依法处罚程序时,不得不再次办理受案手续,给案件的办理造成被动,增加了警务成本。

三、做好基层调解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面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呈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基层调解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传承与创新。一方面,要继承以往创造的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传统;另一方面要,根据新形势赋予的时代内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有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基层调解工作要依靠群众

群众路线仍是解决多元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宝,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依靠发动群众,让人民当家作主,是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价值所在,是深入做好基层调解工作的有效方法。在调解工作中,力量的源泉和强劲的合力蕴含于人民群众之中。发挥矛盾纠纷排查调解联动工作机制的潜力和作用,要依靠人民群众积极配合、支持和参与。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关心群众的冷暖疾苦,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情为民所系,解决群众切身困难,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同群众的感情,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把你当恩人。这样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基层调解工作要以人为本、坚持法治

基层调解工作成为促进矛盾化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手段,要弘扬“人本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调解员信息和各项规章制度都要公开透明,自觉接受当事人的监督,让当事人自愿选择调解员,并明确回避事项。当下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结合起来,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依法、规范、透明。对每一起矛盾纠纷都要按照从受理、审查调查核实到告知、协议签订,再到回访督办、反馈报告、结案归档这三个阶段步骤的一整套调解流程,确保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三)基层调解工作要聚合力量、警调联动

针对许多地方存在的调解力量不足、保障不力等情况,要创新思维,着重在机制建设上做文章,如警调联动就有助于提高调解工作效率,已成为很多地方调解工作模式。当前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预警、监测、研判制度,健全信息交流、通报和会商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党委、政府的主导下,以解决人员对接、程序对接、效力对接为重点,充分吸收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推动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政仲裁相衔接的“大调解”体系。全力推进“公调对接”,建立治安纠纷、民间纠纷联动调解机制,在基层派出所建立联合调解室,聘请人民调解员进驻办公,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在此基础上,应广泛吸纳社会公众参与,可聘请律师特别是公益律师进驻公安派出所等调解主阵地,参与民间纠纷调解,向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及援助。探索建立覆盖交通事故、医患纠纷、劳动争议、消费纠纷等领域的行业性调解组织,建立预防和化解此类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实现力量整合、优势互补,不断提升社会矛盾行业化调解水平。

摘要:当前,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各类矛盾纠纷呈现出新特点。基层传统的调解工作面临困境,难以适应现实需要。对当前各类社会矛盾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并从调解机制保障、调解队伍建设等方面剖析了当前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彻底改变以往的调解工作格局。

3.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三

一、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基层党建是各项工作的龙头,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步入“十三五”征程,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实践。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不断呈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式、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基层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才能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利保障。

(二)巩固执政地位的需求

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只有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使我党正确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使我党永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是进一步打牢党的工作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三)满足群众期盼的要求

人民群众是我党执政的力量源泉,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要坚持围绕为群众服务这一重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改变,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党组织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切实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为群众服务到位,才能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影响力,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基层党建是整个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党组织是执政党的工作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现在就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下一部分同志认为基层党建就是组织一下学习,发展几个党员,工作一般,要求不高;一些党务干部对党建工作热情不高、工作不实,认为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是软任务,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有的单位抓党建工作完全是流于形式,被动应付,对党的工作漠不关心,对党的活动缺乏积极性。一些党务工作者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自身职责认识不够,不能正确把握工作方向。

(二)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和工作方法缺乏创新

一是管理关系脱节。基层党委与基层党组织是松散型的指导关系,责权不挂钩,缺乏实施管理的必要手段,在实践工作中,号召力不强,工作难开展;二是监督职能缺乏,缺少应有的抓手。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匮乏,党务干部兼职多,专职少,部分人忙,部分人闲,造成有的干部职责不清,心理不平衡,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活动内容、方式陈旧,组织生活松懈

相当一部分基层党组织活动形式不灵活,仅满足于政治说教,在工作中,继承不够,创新不多。一些党员干部抱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致使部分党员干部党性不强,理想信念动摇,脱离群众。党务工作方面仍存在方式单一、内容单调、技术辐射源弱、覆盖面少,各类资源、各个要素缺乏有效整合,没有产生党务工作的整体优势。

三、加强基层党建的对策建议

(一)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落实新举措,在工作创新上下功夫。组织工作要牢固树立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和能力意识,创新工作机制、工作载体和工作方法,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寻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点”。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创新载体、抓形式多样化,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只有在探索新思路、开创新方法、解决新矛盾方面狠下功夫,经常分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超前预见,主动适应,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始终保持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基层党组织必须切实加强支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要广泛宣传党的主张和精神,加强党的信仰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认真开展“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党员”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干部群众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创新力,坚持党的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执行力。

(三)培养吸收优秀青年干部入党

要注意发现培养吸收基层优秀青年,特别是青年干部入党,努力把符合條件的业务骨干培养成新的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使党员成为促进工作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按照稳定队伍、优化结构、提高素质的要求、充分发挥年轻党员的积极性,给他们分任务、压担子,从中经受锻炼。

(四)抓政治和业务学习,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在基层党员干部中深入落实“两学一做”教育,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争当表率,坚持用党章的要求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自觉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坚持用党章规范言行,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及群众工作纪律和工作、生活纪律,做到令行禁止。用严明的纪律管住自己、净化自身,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五)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在体现党员先锋作用上下功夫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最直接、最现实、最具体的是通过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反映出来。基层党组织应在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上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一是做培育先锋模范党员的教育基地。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奉献精神好是新时期先锋模范党员的基本标准,围绕这一目标,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和党校等载体,抓住干部培训的有利时机,创新学习方式,借助各种方法,展开学习培训。认真学好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学好专业知识,胜任本职工作。学好其他知识,拓展服务本领。把党员打造成为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带领群众谋发展、干事业、树正气的能人、强手、楷模。二是做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管理中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展现出来。通过加强对党员创先争优评比、党员形象展示、党员技能大赛、主题实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等设计和管理,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提供广阔的舞台。三是做深化模范作用效果的推动机关。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创新考核办法,通过定时间、定责任、定任务、建台帐、定期公示、集中表彰等,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通过树立典型,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学先进、做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引导群众向先锋模范党员方向发展。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承担着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各项目标任务的职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四

2010年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省局监察室:

2010年,我们按照全省税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紧紧围绕“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XXX的实际,扎实开展“五查五看”活动、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学习贯彻《廉政准则》、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等一系列活动,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部门内控和制度建设。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作法

(一)、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全区国税工作会议上,一方面班子成员及中层以上的干部签订“一岗两责”目标责任书,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履行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将反腐倡廉建设融入税收工作中,边部署、边落实、边考核。另一方面,3月12日我局还聘请了XXX纪委领导就如何预防职务犯罪进行专题讲座,警钟长鸣,及时提醒干部职工要引以为戒。做到早部署、早动员、早预防。

(二)、不断强化廉政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一是我局制定详细的廉政教育培训计划,会同人教等部门共同实施,在各类培训班中开设廉政教育课程,认真落实《反腐倡廉教育教学大纲》。二是利用建区40周年为主体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之机,开展形式多样廉政文化活动,参观《XXX廉政文化书画展》,在系统内举行摄影比赛等。三是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在局内利用有限的空间制作廉政文化展板和岗位座位牌,努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国税干部思想境界、道德修养。

(三)、围绕“作风建设年”主线,开展“五查五看”活动 省局“作风建设年”的主题是“加强党性修养、弘扬新风正气”,我局围绕主线,开展“五查五看”活动,一是制定方案,成立专班;二是组织实施,不走过场。我局共组织学习讨论、自查92人,认真学习了省局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和“五查五看”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五查五看”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带头学习,认真查找问题;三是发放调查问卷50份、上门走访18户、明查暗访2户、征求意见和建议18条、查摆问题3个;四是自查整改,不流于形式。我局重点在执行落实、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大局观念、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自查,未发现大的问题,局党组能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决策精神,部门和人员间能团结协作,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人员认识不高,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处理的不够好,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等。我局针对上述问题积极整改,制定措施,进一步规范,首先广泛宣传,不断加强舆论监督,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使其彻底转变观念,改变作风,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其次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两手抓,两不误,将结合作风建设年中的其他活动,融会贯通。第三,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忧患意识、纪律意识,相关部门加强检查,加大监督力度,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突出主题,形式多样,抓好党风廉政宣教月活动。一是局召开动员大会。认真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工作,局长黄成元就如何看待社会上存在的腐败想象、如何看待手中的权利以及如何自觉遵守廉政纪律进行了深入分析;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黎晓菊作“学习《廉政准则》、争做勤廉表率、不断推进XXX国税反腐倡廉建设”主题学习辅导报告。二是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先后从XXX纪委购买《廉政准则》发放到每一名党员手中;收看了《廉政准则》专题辅导讲座;局党组结合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预见性问题,通过鲜明的事例,形象生动地讲解《廉政准则》规定的内容;全局职工对照《廉政准则》中的“八个禁止”、“五十二个不准”,深入剖析个人存在的问题,积极加以整改;全体党员还参加了《廉政准则》知识的测试。三是开展正反典型教育。组织党员观看警示教育片,促使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教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以局内外网站为主要平台,开办党员干部学习园地,广泛深入宣传廉政知识;利用空闲场地举办专栏,扩大宣传范围。五是开展警示教育。局组织党员干部到XXX看守所参观,做到警钟长鸣,从思想和行动上教育党员干部要引以为戒。

(五)、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开展以来,我局围绕税收中心工作,确定目标,精心计划,周密安排,细化分工,强化责任。

对外,采取设点接收群众投诉咨询、进行了一次专访、开辟《政风行风评议专报》、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召开重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座谈会、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行风评议举报电话、设置行风评议征求意见箱、发布行评短信等形式,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

对内,我们把收回的488份调查问卷和座谈会上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共计59条,主要涉及到税法宣传、纳税辅导、税额核定、服务意识、协税护税、税源培植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

在思想上,局组织职工开展自查,找差距,广泛开展专题讨论活动。确定了“正行风,树形象、争一流”主题,努力引导工作人员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塑造新形象,再创新业绩。

在行动上,局开门整风,切实找准在行风建设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召开民主生活会,把召开民主生活会作为立足自身查找问题的主要方式,要求所有科室和单位开展大讨论活动,检查自身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诚恳对他人提出批评,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使民主生活会真正达到了沟通思想、找出问题、增进团结的目的。

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互相点”的方式,各分局、办税服务厅、稽查局、局机关等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行评工作呈现出许多亮点:

亮点一:办税服务厅办税环境焕然一新。大厅主任亲临大厅,服务人员着装整齐,礼貌用语,文明服务;分局上下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办税“八公开”制度,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管理,设置“导税”服务台,进行全程引导;为纳税人提供纸、笔、茶、报刊、表格、《办税指南》等;开通网上申报、认证、报税及介质申报、POS机刷卡缴税。

亮点二:松柏分局突出“四好”促行评。即以好思路指导行评、以好作风推进行评、以好方法推进行评、以好形象保障行评。

亮点三:稽查局实现“五个对接”抓行评。即稽查工作与税法宣传相对接、与纳税服务相对接、与税收征管相对接、与企业自查相对接。与廉政建设相对接。

亮点四:局机关严格考勤制度。监察、人教科组成专班不定期查岗,从管人做起;清理职工借支,严格经费管理,从管财做起;严禁公车私用,压缩开支,从管物做起。

亮点五:局领导亲自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领导班长和中层以上干部全部深入一线,摸清税源,掌握第一手材料,现场办公,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调整思路,切实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充分发挥税收的职能作用。

(六)、结合实际,加强部门内控机制建设。按照省局和XXX政府要求,我局在各职能部门,认真梳理权力事项,排查岗位和个人廉政风险,制定相应的岗责体系,安排任务,配置权力,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目前已报XXX法制办验收合格。

(七)、强化“两权”监督,促进权力正常运行。一是强化内部监督,组织纪检监察,人事、巡视、督查内审开展监督。二是接受外部监督,行评期间,积极邀请特约监察员,为我局出谋献策。三是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在税收法制,税收行政审批,税收执法,人事管理、财务、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环节决策方面进行重点监督。四是认真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针对本单位基建工程情况和个体户定税情况开展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我局暂未发现有违纪违规问题,有少数存在管理不规范、个别人员对执法监察的重要性认识不高的现象。五是坚持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通过内外监督,规范权力运行。

(八)、严肃对待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我局目前暂无违纪违法案件,一年来,我局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防范,出现违纪违法案件时,将严格按照查办案件的有关规定,有案必查,坚持依法依纪办案,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制度,认真处理信访举报案件,本着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做好相关的各项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及打算

由于受地区限制和影响,廉政教育的力度不够,师资力量匮乏,形式比较单一。其次,廉政文化的氛围不够,内容有待于丰富,活动空间较小。再者,少数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风险工作认识不够深刻,认为自己不是领导干部,和自己无关。还有,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需加强,适应工作的能力要增强。针对以上问题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一因地制宜,树立信心,克服困难,进一步强化廉政教育,加强与地方纪委及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积极邀请他们为我局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干部职工风险防范能力,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利。二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力求创新方式,广泛运用网络手段宣传教育,在局内网上开办廉政文化专栏,举办廉政文化文艺晚会,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三加大反腐倡廉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认识度。四加强纪检干部的业务技能培训,积极参加地方和省局组织的各类培训,自学纪检监察业务,努力提升整体素质。

三、对明年工作的打算

明年,在省局和XXX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局将认真总结经验,认识不足,不断探索纪检监察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定期检查,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的结果与个人待遇、评先表模挂钩。

(二)抓作风建设不放松,维护部门形象,进一步端正税风税纪,巩固行评成果。

(三)抓内控机制建设不放松,继续做好部门预防腐败风险工作,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大预警工作的力度。

5.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存在问题与建议 篇五

改革和完善纪律监察体制,构建我国特色的党内监督机制,是现阶段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也是目前所面临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基层的工作实践来看,有以下几点:

一.问题

一是从思想认识看。部分党员干部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缺乏完整的政策法规、文化知识教育。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表现出来,致使眼光短浅的人缺乏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部分领导干部认为腐败促进了经济建设,抓党风廉政建设影响经济发展。有些错误地认为“监督是对领导的不信任,不利于发挥领导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搞活经济”,“监督会削弱领导的自主权,不利于发挥领导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影响经济的发展”,个别纪检监察干部有畏难情绪,人家搞经济挣钱,我们给人家找那么多事,人家还不欢迎。

二是从领导体制方面看。《党章》规定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双重领导”体制,这种体制模式实际上是以地方党委主导模式。可是《党章》所赋予的同级纪委负有监督同级党委的职责,那么这种监督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的操作性就值得商榷了。实践中“一把手”监督难、不到位问题,最终的指向和出路都倾向于领导体制(儿子怎么监督老子?)。派出机构机构也一样,由于纪检监察工作本身的属性(是得罪人差事),在加上本身的级别又低,又怎么能协调监督在部门及所属系统的党风廉政工作呢?在工作中经常要受到工作经费、配备设施的困难限制,所以艰难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是从工作机制方面看。纪委和监察局和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纪检监察一岗双责。工作实践中有个主副问题,纪委履行职责是《党章》和党内法规,监察局履行的是依据《行政监察法》,或许是这种“双重身份”的缘故,纪委也受了政府的领导。纪委的“杂务”明显的过多,主业不够突出。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作风建设整套推进,派出机构就更明显杂乱,平时中心工作中的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植树造林、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等工作都是纪检组长牵头,导致“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那么部门“人、财、物”管理使用和关键岗位及业务监督力度就软肋了,缺乏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

四是从机构方面来看。地方党委、纪委、政府、人大和政协合称五大班子。那么纪委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可是事实上都是名不副实。象纪委副书记是正科,常委是副科。但是其他几家大班子副职都是县级,纪委这个“班子”也是矮了半头的班子。纪检组长是部门副职一级担任,可是部门系统大多数单位是正科级,在工作中就显得低人一等。当然,这不是重点和关键,关键是对于工作的协调和监督上,力度必然欠缺。

五是从派出机构如何协调反腐败看。从中央规定看,派出机构的纪检组长,继续担任该部门党组成员,在现实中,都排在其他班子成员未末。那么纪检组长如何发挥反腐败的协调作用?如何加大协调的力度?目前没有看到有什么好的保障机制和措施,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架构和摆布好这个关键问题,对于做好反腐败工作又是至观重要的。

二.建议

纪检监察党内监督的框架基本构成,党内零距离监督机制是我党建党以来的最基本的经验和收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对策和措施: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首先,要把反腐创廉宣传教育纳入大宣传、大教育、大文化的总体部署,完善过去由纪委唱独角戏的办法,形成“全党动竹子,全民动稻子”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氛围。其次,在社会转型期,要针对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新思想、新情况、新问题,扩大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党内条规,法律教育,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地头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警钟长鸣。再次,要充分授权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从人、财、物上给以充分的保障,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大范围、大声势地宣传教育活动。

2.改革纪检监察监督体制。省级以下纪律检查机关垂直管理(比照香港廉政公署的模式运作),从根本上解决监督机构的独立监督权的问题,从实质上填补同级平行监督和次上而下民主监督的空白点。既然基层纪委算五套班子,那么就要落实中央有关干部任用政策(县级纪委书记应该是正县,副书记是副县,常委是正科)。监察局长(参照公安部门的做法)由副县长担任。派驻纪检组为正科级别,组长一般由同级部门正职拟任,在部门设纪检监察办公室,编制2—3名(驻在部门确定一名)。

3.建立和完善纵横监督网络体系。构建县级以上纪检监察网,设立网络举报信箱、案件查处和问题解答等专页。确立国家部委办到县级部门纪检监察业务垂直监督体制,出台相关业务政策时必须明确要求同级纪检监察介入监督,同时要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纪检监察组织的指导,把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贯穿全过程。

4.创新监督工作机制。监督的实质是制约权力,对权力的制约必须以权力为后盾,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方式。要从大环境上造就纪检监察机关在党内震慑权威性,把监督关口前移,要从制衡管权、管人、管钱、管物上寻找治本措施,加强事前监督,做到领导干部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纪检监察就监督到哪里,建立一套我党特色的纪检监察监督制度。

6.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六

1、部分党支部凝聚力不强,作用不突出

一是党支部在群众中缺少凝聚力,群众主心骨感弱化。在走访调查中,很多群众对村党支部的态度由过去的“信任”到现在的“淡漠”,认为村党支部在广大村民中威信高的人只占30%左右。二是党支部在党员中缺少凝聚力,党员归属感淡化。走访中,认为村党支部能在党员中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的党员只32.1%。三是党支部作用不突出,党员群众认可度减低。基层党支部组织开展活动少,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由村务工作所代替,个别村的党员活动阵地利用率低。

2、部分支部书记核心作用不能显现

“村子富不富,关键是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是班长。”这是农民群众对村党支部和支部书记在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最通俗最准确的概括。村支部书记是村党支部战斗力的集中体现,然而不少群众对有的村支书产生了信任危机。“讲话群众不听,许诺群众不信,指挥群众不动”,这种现象在经济落后村和边远村较为严重。

3、部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够明显

党员“双带”作用发挥不够,党员致富能力差。农村党支部出现了“老少边穷”现象,即党员年龄老、党员比例少、支部在农村政治经济工作中趋于边缘化、党员和党支部穷。加之,有能力的年轻党员都外出务工,留在村上党员年龄较大,思想保守,很难在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

4、远程教育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农村群众居住分散,劳作等杂事较多,远程教育播放时能长期按时参加观看的较少,党的政策方针及致富技术广大群众不能深入了解,远程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原因分析

1、支部班子弱,两委会凝聚力不强。

个别村两委主要成员搞不团结,互相争权,不能形成合力。对党委交办的任务执行和落实力度不够,作风浮夸,工作随意性强。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形势下产生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凭主观老经验老办法,造成不同程度的工作失误,影响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号召力,给农村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2、支部书记弱,党员队伍年龄老化。

虽然我们有不少村党支书主观上是孜孜不倦地为农村努力工作,但是部分村支书能力不足,尤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处理办法不多、底气不足。个别支书年龄偏大,无干事业的积极性,工作推脱。有的村支书民主意识不强,喜欢搞一言堂,重大问题不经支委会、党员会讨论,村民(代表)会议决策,影响党员积极性和班子团结,造成党支部的正确决定不能得到实施。有些村支书致富技术缺乏、经济意识薄弱、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对如何发展村级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

3、党员思想落后,缺乏宗旨意识。

7.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七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地区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机构、人员、地位等情况的分析,总结了基层检察机关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结合新时期基层工作特点,提出了完善机构、配齐人员、创新机制等相关对策,以期对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关键词 纪检监察组织建设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当前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尽管近年来基层检察机关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监督力量仍显薄弱,与新形势下自身反腐倡廉工作的客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存在诸多需要完善之处。笔者结合所在地区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现状,归纳出存在问题主要有:

1.纪检监察机构和专职人员设置还不健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力度和规范性。如某副省级市共有十一个基层检察院(不含一个派出检察院),其中设置了纪检组长的有七个院,设置了监察室的有六个院,没有设置单独机构只是配备了专职纪检监察人员的有五个院,纪检组长和监察室都设置了的只有五个院。从中可以发现机构设置齐全的院不足一半,有三分之一的基层检察院没有专门的纪检监察工作领导者,有近一半的院没有设置单独的纪检监察机构。这客观上造成了这些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的情况,甚至会使部分干警产生该项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没有独立纪检监察机构的基层院里负责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一般都归属政治处,这样他们经常不得不兼顾多项其他工作,或者由其他人员兼顾纪检监察工作,客观上弱化了内部监督的地位和力度,不利于及时有效的开展工作。

2.纪检监察工作负责人地位不高,造成制约因素多,不利于工作顺利开展。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这十一个基层检察院在这方面表现为几种情况:有的纪检组长在党组中排位靠后,甚至在政治处主任之后;监察室主任都没有按规定任命为检委会委员,有的只是列席检委会,并且在中层干部中排名靠后,职级待遇解决不好;没有独立纪检监察机构的院里负责该项工作的专门人员只是一般干警,地位偏低。这样在开展日常工作的时候,难免人微言轻,不能引起干警甚至部分院领导的重视,并且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工作积极性,从而制约和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开展。

3.纪检监察人员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当前工作任务的要求。如在该市十一个基层院中,不包括作为领导班子成员的纪检组长七人在内,专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只有十九人,除了人员相对多些的三个院有十一人外,其余八个院都处于光杆司令状态,只能勉强应付上级院和本院领导安排部署的工作,使很多科室的执法工作处于缺乏日常监督的状况。十九人中,四十岁以下的只有五人,其他人员或年龄偏大(五十岁以上)或没有做过业务工作或知识层次偏低,这些因素都使纪检监察人员在整体上远不能适应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的需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纪检监察工作职责不够清晰,工作机制还不完善,导致监督效果仍不够理想。由于上述原因和其它一些因素制约,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仍没有解决好定位问题,导致岗位职责不清,时常和政治处等其他综合部门的工作产生交叉或重复,该做好的工作没有做好,该监督的事项无法监督,工作被动滞后、事倍功半。同时因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起步较晚,工作机制不完善、不科学,不少日常工作没有制度保障,缺乏长期性和规范性,导致监督力度和监督效果都不够理想,离人民群众满意的标准还有不小差距。

二、加强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对策

基层检察院应以今年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为重要契机,健全机构、配齐人员、增强素质、完善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風优良、人民满意的纪检监察队伍,从而更加促进基层检察工作的科学和健康发展。

一要落实上级要求,建立健全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机构,力争提高其地位和影响力。检察机关开展三项重点工作的重心应是基层检察院,因为基层检察院与社会和人民群众接触最频繁、最广泛。促进广大基层检察干警执法活动更加规范、更加公正、更加文明,检察机关内部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和保障作用不可替代。因此,建立和健全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机构显得十分急迫和必要。最高人民检察院在2004年3月19日下发的《关于健全检察机关纪检监察机构设置等问题的通知》第一条中即明确要求“直辖市、副省级市、省会市的基层检察院和编制在60人以上的基层检察院,应商当地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设立纪检监察机构”,这为基层检察院设立纪检监察机构提供了有力依据。符合条件的基层检察院应抓住当前机遇,争取上级检察机关和地方党委的大力支持,坚决予以落实。纪检组长和监察室主任作为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负责人,其政治地位和职级待遇应进一步提高,在同级干部中排名应尽量靠前,这样可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的力度和影响,有利于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人民检察院监察工作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监察部门的正职领导人员应当参加检察委员会,不是检察委员会委员的,可以列席检察委员会会议。”显然在这一规定中前者是主要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基层检察院应任命监察室主任为当然的检委会委员,而不是仅仅列席,以有利于加强对检委会活动的监督。

二要大力加强专业化建设,不断提高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检察队伍自身建设乃至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大小。俗话说:“正人先正己”、"打铁先要自身硬",如果本身素质不强,是难以胜任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需要的。《人民检察院监察工作条例》第八条也明确要求“监察人员必须熟悉检察业务和监察业务,具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忠于职守,秉公执纪,保守秘密。”因此,基层检察院要注重调配优秀人才到纪检监察部门工作,大力增强纪检监察人员的整体素质,着力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纪检监察队伍。笔者认为,目前基层检察院纪检监察人员主要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政治坚定。要做到政治立场坚定,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强,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切实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业务精通。要始终加强学习,熟悉各项检察业务的内容、程序和纪检监察业务,在执法理念和监督理念上要与时俱进,积极研究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自身反腐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创造性;三是作风正派。要做恪守“忠诚、公正、清廉、文明”这一检察职业道德的模范,严以律已,以身作则,主动接受他人和社会的监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

8.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八

随着全省数据集中,国税系统各项工作的开展对内部网络的依赖性更加明显,可以说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当前国税系统“生命线”。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已成为省以下信息中心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运行维护工作的核心内容,给信息中心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近期,我们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税务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国税函〔2008〕572号)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对全县国税系统网络和信息系统开展了一次全面的检查和加固工作,现就当前国税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国税系统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1.安全防范意识淡薄。不少基层干部认为,内网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终端都安装了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安全不会有问题。在网络运行和维护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设置口令或弱口令;二是随意设定共享目录;三是内外网混用;四是不及时安装防毒软件。五是技术防范设备短缺。目前在省、市级国税部门配置了防火墙,而县级以下内网均未配置防火墙。此外,基层的安全防范力量薄弱,大多数基层分局未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而县级国税部门技术人员也仅有2-3人,虽有网络安全管理的分工,但因为一人多岗,大多不能做到网络安全防范全天候监控,不能对非法入侵的攻击系统进行实时检测,且防范知识更新慢,基层技术部门平时外出参加业务培训的机会少,不能有效地补充新的网络安全管理知识。

2.部门协调不力。目前网络终端除分布在国税基层分局外,还延伸到税银联网系统。在数据采集传送上,还有社会中介机构、纳税人自行报送电子数据。此外,国税部门还和地税、工商、民政、供电、烟草等部门建立了数据交换制度。信息网络的互通互联,在加强信息共享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而目前不少单位在数据采集交换上,往往对税收业务要求得多,而对影响网络安全的技术要求却提得少,甚至发生网络事故后,责任全部归究于技术部门,缺乏部门配合。

3.网络线路存在隐患。一是设备老化。目前基层网络设备比如楼层交换机等,使用时间大多比较长,经常出现通讯不稳定、端口故障等现象,给网络实时传输带来了隐患。而中心机房的不间断电源使用时间比较长,一旦发生长时间停电,即有隐患。二是无防雷设备。基层分局普遍未安装防雷设备,一旦发生雷击,易发生网络设备损毁。三是农村线路结构不合理。目前网络传输干线在城区实现了环网传输,保证了网络传输能力,而在农村分局与城区之间大多采用树形网进行传输,当中间结点出现故障后,多结点将受到影响

(一)病毒的传播。这是当前对国税系统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一方面,当前国税办公网络是树型结构,而大量的应用系统工作模式为B/S的服务集中模式,一旦重要服务器遭到病毒感染,很可能就造成大量终端机的相继感染,导致网络瘫痪,正常工作无法进行,存在很大的计算机病毒爆发风险。另一方面,国税系统工作人员和纳税人的U盘在未经任何检测和防范措施下,在内部网络上的不正当使用为病毒的传播带来极大的隐患。如2007年初的“熊猫烧香”病毒在我市国税系统传播,先是通过纳税人的U盘传播至办税服务厅的计算机上,服务器被感染后成为病毒的传播者,然后进行全网传播,极大的加快了病毒的传播速度。

二)内部的攻击。目前,整个国税系统网络都建立在互相假设安全或不被内部攻击的基础上,只有最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由于业务的相似性,而内部之间又疏于防范,造成整个网络随时都可能遭到破坏。内部的恶意攻击还表现在盗用别人的用户名和密码操作计算机,转嫁责任,超权限获取有关信息等。这种攻击通常带有很强的针对性,而且内部人员对彼此的安全防护措施都比较了解,实施起来也相对容易,但重要数据的流失和篡改,会极大损害数据真实性,破坏国税形象,影响比较恶劣。

(三)外部的攻击。由于许多办公计算机既可以连接内部网,也可以连接互联网,使得国税系统网络和数据可能受到外部攻击。此类攻击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截获、窃取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漏。目前虽然要求内外网络物理隔离,但是驻留在计算机内部的木马很可能利用网络间的切换盗取重要信息,影响数据安全。

(四)无意的损坏。一是操作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或者将自己的账号随意转借他人,使软件中的权限管理形同虚设;二是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安全漏洞;三是随意共享计算机而又不设置相应安全权限;四是随意下载不明程序等都对网络安全带来威胁。这些平时工作上的疏忽为网络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

(五)灾难的破坏。地震、火灾、不稳定电压等都可能对设备或数据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类灾难性的事故虽然发生的几率非常小,但是破坏程度非常大,通常是不可逆转的,会为系统运行造成重大影响。在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中坍塌的银行废墟、瘫痪的网点和永远丢失的客户资料,正考问着国内金融业的备灾能力,同样也给国税系统的灾备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国税基层网络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1.领导重视不够。国家税务总局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已制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还不到位。有些地方和干部对网络安全管理整体性的认识不足,全国“一盘棋”的意识不强。不少税务机关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上存在薄弱环节和隐患,有的领导安全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2.体制不够完备。网络安全管理主动防范技术与网络攻击手段相比总是相对滞后,而且网络故障发生的不确定性,更是使网络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因此科学慎密的网络防范体制对于网络安全管理至关重要。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能力、经费等方面条件制约,导致不少地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以至发生网络故障后束手无策。

3.干部年龄和知识老化。1994年,国、地税机构分设,许多年龄偏大的干部分到了国税部门。目前,45-55岁的税务干部在国税部门占很大比重。这部分同志对网络安全防范工作认识不足,在使用计算机设备时,对设置口令、日常查毒杀毒、不使用外来存储设备等一些有效防范病毒措施不太熟悉,对计算机的有些安全警告不清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4.经费投入不足。由于基层办公经费紧张,导致网络设施投入不足,不少基层网络设备已超过设计寿命甚至在带病工作但难以更新,网络传输线路无法进行优化升级;由于计算机设备数量投入不足,很多单位不能有效地做到内外网专机专用,防毒防雷等防灾设施也无法配备到位,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外出参加技术培训也无法保障。

二、当前国税系统网络安全的风险分析

国税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区域广,存在着明显的安全威胁。我们结合国税系统网络自身结构和此次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国税系统网络安全面临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如下特点:

(一)全网易受入侵。首先,网络各个部分没有按照其应用的安全要求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域;同时,整个网络通过基本简单静态的通行字进行身份鉴别,一旦身份鉴别通过,用户即可访问整个网络。侵袭者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很容易地获取通行字:一是内部的管理人员因安全管理不当而造成泄密;二是通过在公用网上搭线窃取通行字;三是通过假冒,植入嗅探程序,截获通行字。侵袭者一旦掌握了通行字,即可在任何地方通过网络访问全网,并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由于不可控制的接入点比较多,导致全网受攻击点明显增多。

(二)系统保密性差。由于国税系统网络与外部连接通路采用公用线路连接,全部线路上的信息多以明文的方式传送,其中包括登录通行字和一些敏感信息,可能被侵袭者截获、窃取和篡改,造成泄密。

(三)系统脆弱。目前国税系统网络主要采用的是TCP/IP协议,不法分子就可能获取IP地址,在合法用户关机时,冒充该合法用户,从而窜入网络服务或应用系统,窃取甚至篡改有关信息,乃至会破坏整个网络。同时,各前台计算机普遍存在操作系统补丁升级不及时、未关闭特殊端口和特殊服务、用户口令过于简单、系统安全漏洞防范措施不到位等现象,系统安全状况堪忧。

(四)数据易攻击。由于目前尚无安全的数据库及个人终端安全保护措施,还不能抵御来自网络上的各种对数据库及个人终端的攻击;同时一旦不法分子针对网上传输数据做出伪造、删除、窃取、窜改等攻击,都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五)内外网互联造成安全威胁。未采取有效的访问控制措施和隔离手段,内部网络将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各单位普遍存在内、外网间混用的现象,未存用任何隔离措施就将内部计算机、存储设备在互联网上使用。

(六)信息管理风险带来安全隐患。信息管理风险是指由于管理体制的偏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具体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而给计算机及网络系统带来的额外的风险。一是管理上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所引发的风险。在信息管理方面往往只注重计算机在业务中的应用,过分强调科技的服务职能,而忽略了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技术人员单兵作战,除了承担业务软件的推广应用,还要负责全局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往往是顾此失彼。各业务职能部门还没有将计算机安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网络安全和系统应急预案仍未建立更未得到有效地演练,计算机风险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二是制度制定上有漏洞或执行不到位所造成的潜在风险。当前基层局建立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难以适应计算机及网络形势发展的需要。网络安全运行管理、密码专人管理、操作人员管理、数据备份媒体存放管理等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统一完善。三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引发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风险。虽然近年来我市国税系统对广大税务干部进行了大量的培训,但很多操作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素质还不能与先进的管理手段、先进的管理工具的要求相适应,在具体的业务操作中更是无法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也正因此,人员素质的滞后对计算及网络的安全同样是一个潜在的风险。

三、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

三、建立有效运维机制,确保网络运行安全顺畅

网络的安全稳定和畅通是CTAIS和金税工程的生命线。各单位、各部门应提高认识,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网络安全管理联动机制。为了做好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基层单位应成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同时明确分局网络安全管理员。网络安全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的网络安全日常维护工作,包括IP地址管理、病毒防范、网络及硬件设备的故障排除等。同时网络安全管理员应对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安全检测,认真做好网络系统运行记录,如网络是否顺畅、网速如何、数据丢包情况等,如出现异常现象应及时与上一级技术管理部门联系。同时,实行网络安全管理“三联动模式”即:计算机使用人员、分局网络安全管理员、县局技术人员三者联动。计算机使用人员发现网络异常情况,向分局网管报告,分局网管能及时处理的及时排除,如不能排除的向信息中心报告,信息中心安排人员及时处理。从而缩短网络故障的处理时间,提高分局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处理预案机制。应急预案主要包括:主干网故障、计算机病毒感染。

主干网故障应急处理预案可包括:网络设备损坏、通信链路中断、设备软件损坏、人员操作失误、防火墙损坏,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应急操作步骤。为了提高应急处理的速度,提高应急响应工作组成员对网络系统事件处理的熟练程度,应定期对预案进行演练。要通过应急演练预案熟练掌握网络系统线路故障排查技巧,确保能够迅速进行故障诊断,熟悉内部网络线路位置。

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预案以预防为主、及时隔离、全面根除。启动本预案以后首先应该判断确认信息系统是否感染计算机病毒,包括监测分析重要主机、网络流量,是否存在异常等等。在确认有重要主机感染计算机病毒之后,应将被感染主机进行隔离,以免其进一步扩散。如果县局服务器感染计算机病毒,应将服务器进行隔离杀毒,启动备用服务器。在启用备用服务器之前,应对备用服务器进行安全加固,确保其不会被计算机病毒感染。如果是下属单位感染病毒,通过网络对县局信息系统造成较大影响,则隔离该单位网络,由该单位进行杀毒。在对病毒源隔离之后,即开始杀毒工作。当本单位技术力量无法完成时,应及时请求上级局信息安全支援中心支援。杀毒工作完成之后,应升级各主机病毒库,并对各主机进行加固。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确认计算机病毒被彻底清除,并完成各个主机的加固工作,保证不会再次感染。在确认计算机病毒被彻底根除之后,可恢复系统运行。

三是建立重要数据备份机制。对一些重要数据,比如主交换机设置参数、防火墙设置参数、数据库要进行备份,全面记录了各项软、硬件设备的技术性能、安装日期、配置参数并异地保存,确保在任何情况下使重要数据均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复。同时对机房设备资料以及各楼层交换机和结点信息也要严格保管,为日常维护管理提供了详实的技术信息。

四是建立网络安全培训机制。网络安全管理员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对系统的安全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基层网络安全管理员要定期参加网络安全培训,通过安全培训,优化基层网络安全设置,堵塞网络管理漏洞,提高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基层分局内部也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培训工作,让更多的干部提高安全防范的能力。

五是建立网络安全评估机制。与电信部门建立定期安全评估机制。安全评估机制可包括:通讯线路定期巡查,机房管理安全评估,机房设备安全评估,机房环境安全评估。通过对网络各结点的全面体检,综合评估网络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六是建立网络安全日常考核机制。加大对基层分局网络安全日常考核,将IP地址管理、内外网计算机管理、内网杀毒软件安装和升级、以及网络安全运行监控台账的记录情况列入日常考核。

(一)统一思想,提高安全意识。各级国税机关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对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增强忧患意识,任何安全问题都会对税收工作造成严重的威胁,任何安全漏洞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灾难性后果,甚至一个小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信息系统的崩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从国税工作大局高度来认识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防范意识,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信息系统安全。

(二)健全机构,明确工作责任。各级国税机关要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由办公室、征管、监察、信息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具体负责有关信息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等工作。一方面要制订安全制度,建立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安全检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另一方面要组织有关安全模拟演练工作,结合有关安全管理办法、制度、处置预案等确定明确的工作流程,确保安全工作通道畅通;第三要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网络安全上传下达体系,以便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交流和问题的及时处理。

(三)加强督导,狠抓检查考核。一方面各级要建立安全情况督导检查、互查及安全领导小组对各岗位工作情况的督导检查等制度,加强对各级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各级在安全防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疏漏之处,确保安全措施的正确实施,要建立上级对下级的督导检查制度;另一方面为确保安全防御体系的有效实施,要加大考核力度,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全系统的目标管理考核,对安全检查不达标的单位要根据目标考核管理办法进行处罚,并限期整改,对多次检查不达标并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的要追究领导者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大培训,抓好队伍建设。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技术要求高,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是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支国税系统自身的核心专职信息化干部队伍。一方面,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信息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处理计算机及网络故障、防范计算机及网络风险的能力,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核心技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与信息的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对业务操作人员要重点抓好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培训工作,建立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定期轮训制度,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法制观念、计算机业务操作水平和安全防范综合能力。

9.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九

面对新的市场格局和利益关系,基层工会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维权。工会维权工作是一篇大文章,它的政策性强,牵涉面广,涉及到多方面的权利关系好利益关系的变化和调整,加上目前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工会的实际地位还不高,工会在履行维护职能方面未能完全到位。

一、不敢维权、不会维权、维权不力是基层工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基层工会是在行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发现问题不敢据理力争,有的甚至视而不见,或一遇到阻力就知难而退,加上个别工会干部综合素质不高,找不到维权的重点问题,致使基层工会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监督权力难以落实,职工劳动权利得不到尊重。如职工主人翁地位得不到有效落实、源头参与难以到位、劳动权利得不到尊重等。

二、民主管理有待加强。面对利益的驱动以及荣誉上的考虑,企业不顾职工的健康,损伤或侵害职工的合法权益行为时有发生。重产量、重效益、轻过程、轻利益的事实客观存在。基层的工会主席在同级领导班子中处于副职,本身就对行政有一定的依附性,所以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只能“敢怒不敢言”。其次,企务公开“半遮半掩”。往往只公开一般性问题,在范围上只公开生产区队,而科室公开还是空白。

对策:

1、确立党委统一领导、行政支持配合、工会主动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劳动部门、工会组织、企业组织代表组成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2、在维护好职工物资利益的同时,还要依法组织职工从源头上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不断坚持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群众的自我维护意识。职工群众既是工会维权对象,也是工会维权力量。为此工会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深入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安全教育,使职工群众从学法、知法、懂法到自觉用法。

4、真正地实行企务公开,把企业各个单位的各种奖励、工资、及分配政策全部张贴,让职工群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加大企业民主管理的透明度。

三、职工素质相对低,思想工作难做。大多职工来自农村或学校刚毕业分到矿井,对一些管理制度、安全技能、生产工序等方面认识不到位、掌握的还不够,更别提精细化要求,有时对其教育时往往呈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有抵触情绪,使工会思想教育工作有时很无奈。

对策: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企业要不断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工会也要积极参与,利用不同形式、不同地点,开展劳动竞赛等活动,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

2、利用政策激励职工,使其能用心学习、积极学习,并及时运用到实践中去。

四、基层单位时间紧、任务重,遇有地面活动时直接生产单位人员很难参加,拉远了工会与职工的距离。由于生产单位需要完任务,往往直接工升井的时间较晚,相对一些活

动难以参加;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在的个别职工,有利益驱动时能积极参加,但没有利益时就不积极了,即使参加了,也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对策:根据时间情况,合理调解基层单位生产计划,使职工能有时间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拉近了职工与组织的感情。

当前基层工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10.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十

一、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是指以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为骨干的乡村农机服务组织。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具有稳定、健全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体系,是农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组织主要任务是宣传执行国家有关农机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承担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人员培训、农机作业经营、维修等社会化服务,根据主管部门的安排,利用农作物成熟期的时间差,组织农机跨区作业,以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农机手的入户办证和安全生产,为新机具推广、技术培训、配件供应、机具维修、作业经营等提供了便捷的系列服务。

二、当前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农机管理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原县属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在撤、扩、并后完全由县下放到乡镇管理,乡镇农机员任行政干部,或抽调到其它业务部门去,农机管理这一基层职能难以履行。乡镇、村级农机服务组织也不健全,有的乡镇有名无实,有的已被乡镇政府撤销,有的被企业兼并,而村级农机管理与服务组织大部分已不存在。幸存的农机管理服务组织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技术基础好的人已外流,人老体弱者从事农机服务已力不从心,而且对新技术、新农机也了解不多,有的农机网点不但技术设备简陋,甚至有的从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

(二)农机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要求。乡镇农机人员普遍存在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的问题。绝大部分乡镇农机人员是从70年代中期进站工作的,由于人员参差不齐、文化索质不一,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知识不能更新,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影响了农机服务,尤其是新式农机具的推广工作。乡镇、村级农机服务队伍中,不少从业人员由于没有通过系统的技术业务培训,不符合农机化发展要求。如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产品跟踪服务等与农机化发展需要和用户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农机管理和服务工作缺乏政府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机制,宏观调控手段不力。农机化服务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购样机、搞试验和示范推广等,如果政府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推广应用的投入减少,特别是对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必然给工作带来困难,影响这些地区农机化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也不够。一些部门除了收费外,很少关心农机的发展,这样只能加重农机户的负担,严重影响农民发展农机的积极性。

三、完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的对策

(一)大力宣传,提高对加强农机管理和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农机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教兴农的桥梁和载体,是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支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也是农机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定要大力宣传大农业生产中农机的作用,把农业现代化与农机化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农机工作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科学地操作各种现代化农机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效益;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自觉遵章守法、杜绝违章操作;只有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素质提高了,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农村经济。提高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农村机械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增加专业知识,增强服务观念,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造就一支作风过硬、品德优良、知法懂法、精通业务的基层农机管理服务队伍,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三)加强农机站自身建设,做好综合管理。首先是制定各项制度。一是工作分配制度:把各项任务细化、指标量化,使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职责。二是考核制度:根据各自分工不同,实行干部年终考核百分制。三是奖惩制度:实行“三奖励”、“三结合”即以奖励为主,奖励与惩罚相结合;以表扬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精神与物质相结合。以此来激励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推动整个农机管理目标的实现。第二是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设立服务监督台,热情解答机手咨询,接受群众来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优质服务”,使农机管理规范化、社会化。

11.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十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直以来,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领团员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共同理想英勇奋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同时积极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使团的组织制度和活动方式更民主化,群众化,积极开展适应青年特点的活动,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基层团组织和青年工作呈现出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共青团组织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广大团员青年对共青团组织的信心,影响着共青团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当前基层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团组织遍布于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之中,不同单位的共青团组织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都面临着一些相似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有:

1、团组织地位和力量的弱化。在街道机关,由于新增年轻干部较少,缺乏新鲜血液,原有团干部由于工作调动或年龄大等原因,基本都不在团干部岗位。各个社区由于社区民生志愿者流动性较大,其他社区干部都是兼职团委工作,导致现在基层团组织普遍人数较少,甚至刚刚达到建立团组织的下限,力量相对较弱;从街道到社区,大多数团干部是兼职,用于共青团工作的时间、精力、威信都有限,对团组织工作的领导和控制能力受到限制;在实际工作中,团组织受各种因素制约,难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可避免的受到忽视。从当前情况来看,团组织在工作中作用的发挥受到诸多制约,其地位、力量、作用产生“弱化”的倾向。

2、团员组织观念意识淡薄,工作积极性差。由于基层团组织地位和力量的弱化,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有限,领导支持有限,团组织的活动影响力有限,团员青年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团组织惰性滋长。部分团干部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对团工作缺乏热情,缺乏责任感,被动应付,甚至不予理睬。由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多样化,部分团员意识淡化,有的出现政治淡化倾向,不参加团的活动,对团组织漠不关心。基层团组织甚至出现了“团员不爱团,青年不想团,团干不管团”的现象,致使共青团的群众性、先进性难以体现,整个团组织战斗力差,班子软弱涣散,对团组织工作缺乏热情和

积极性。共青团没有也不能真正发挥凝聚青年的作用,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大为削弱。

3、团组织开展活动较少且多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由于当前团组织地为偏低、缺乏号召力造成的人心涣散,力量流失。另外基层团组织的工作经费、活动阵地没有保障,导致团组织开展工作积极性日趋下降,工作开展不系统,活动脱离实际,缺乏吸引力,不能满足当代青年在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出现了青年需要的团组织做不了,团组织要求的青年不愿意做的矛盾现象。从而导致青年团员更加没有参与的积极性,缺乏认同感,团员体会不到做团员的意义,感受不到团组织的力量,对团的工作不拥护、不支持,对团的活动不响应、不参加。

二、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1、以党建带团建,切实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党建带团建是永葆团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建带团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首先,要把团的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支持共青团依照法律和自己的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深刻认识并努力发掘团组织在联系青年中的“桥梁”作用,在培养年轻干部中的“熔炉”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党组织抓团建工作的督查力度,积极推行乡镇、街道团委书记由党(工)委班子年轻成员兼任,同时落实好基层团干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搞好团的工作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其次,紧跟党建步伐,努力在有党组织并且有团员青年的地方建立团组织,各级团组织要依靠同级党组织的力量,指导、支持和推进团的建设。再次,要加强与其他群众组织的配合。团组织与工会、妇女组织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应该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明确分工,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前提下,确立各自的工作重点,一方牵头,两方协助,一切以工作为中心,围绕共同的目标开展好活动。

2、强化意识,提高素质,改进作风,提升服务。日常要加强对团员的教育培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从培训和学习入手弥补思想差距。认真贯彻上级团组织的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落实学习培训内容,查找团员青年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实施针对性地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创建学习型团组织活动,突出抓好党团知识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适应新挑战,完成新任务,提升创造力,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要利用现有的各种青年刊物,加强党团知识任务的宣传,按照“着眼于长远,创新学习方式,注重党团知识,为青年搭建学习的平台”的思路,发挥报纸和青年书屋宣传载体作用,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竞赛、荐书活动,营造读好书、好读书、交流经验、传递信息的良好氛围;利用庆祝“五四”、建党和国庆等有利时机,认真持续地抓好政治思想、形势任务、理想信念、爱国

主义教育。同时,在工作中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寻求共青团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眼服务,改进作风,创新机制,找准职能定位,把提高服务能力贯穿团建工作的始终,把团组织建设融入各项工作之中,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对基层的指导服务,促使团的工作方式由活动型向务实型转变,积极探索团建的新思路,提升团建的工作的适应能力。

12.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十二

新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人民银行新的职责和任务,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其职责将得到“一个强化”、“一个转变”和“三个增加”,即强化了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把直接金融监管职能转变为履行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职能,增加了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的职能。随着各级人民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逐步到位,对人民银行科技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基层央行的科技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与履行央行新的职责不适应的地方,如果不加以有效解决,必将影响基层央行履行新的职责。笔者试从央行新职能对科技工作的要求入手,简要对基层科技工作存在的制约央行职能履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一、央行职能调整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新人行法的出台,相应地对人民银行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二是要求计算机应用水平从基本业务应用向深层次辅助决策发展;三是要求计算机网络应用程度更高;四是要求央行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系统更加安全。

二、基层央行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环境跟不上金融电子化业务发展的需求

1、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等硬件设施档次总体偏低。由于受办公经费和其他因素限制,一些计算机等设备档次仍然达不到标准配置。如目前多数基层央行几乎没有一台使用专业处理器的高端服务器,大多服务器均使用高端PC代替。而目前投入运行的新业务程序对计算机配置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如在2002年底《国库核算系统》升级至2.0版后数据库对主机的配置标准更为严格,内存的优化配置竟达到512MB,基层央行计算机配置中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而部分基层央行正在服役的计算机中PⅡ以下的机型却占有相当的数量。

2、正版软件数量较少。一直以来,由于一些正版软件价格的居高不下,且更新速度较快,除杀毒软件以外,基层支行很少去投入大量资金购置正版软件。虽然业务软件均由上级行统一下发,但日常工作中仍需要一些操作软件和工具类的应用软件,而使用盗版软件却又与保护知识产权相违背,这种情况经常使科技部门处于尴尬境地。

3、网络通讯速度较慢。目前县支行的许多部门的日常业务均需要通过网络专线向上级部门传输数据,如信贷登记咨询系统、NOTES通讯系统等,加之近阶段部分基层央行开通展示自身形象的信息网页,使网络专线的工作量更为繁重。如果几个县支行在同一时间段向上级单位传输数据或传输的文件容量较大时,极容易发生“塞车”现象,使网络专线受阻。

4、无专用防护网络安全设备。随着央行内联网使用的效率日益提高,而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却未能进一步改善,目前多数基层央行都是利用软件进行安全防护,对于一些计算机病毒攻击也许还有一些效果,但对于从互联网上随处可以下载而且即便不是计算机高手也可熟练掌握的黑客软件来说,基层央行的网络还是显得有些脆弱了一些。

5、科技技术资料档案不够健全。近一阶段,一些业务股室对口的上级部门开展新业务程序的培训工作时,将以前由基层央行科技和业务人员共同参加的方式改为只让业务人员参加,业务系统也由上级部门在培训时负责安装配置,以至于后期升级补丁程序也撇开科技部门直接下发到业务股室。这种做法虽然是节省了部分培训费用,而且给基层央行科技人员减轻了一些负担,但却影响到基层央行科技部门无法为新系统建立起完整的技术资料档案。许多支行科技人员都遇到这种情况:业务部门遇到突发性硬件损坏或者系统瘫痪等事故造成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要求科技部门进行协助时,科技人员往往因为未参加培训没有相关技术资料,甚至系统安装盘都没有,所以也无法重新配置安装系统,直接影响到基层央行电子化业务的正常开展。

(二)科技素质跟不上金融电子化业务发展的需求

1、缺乏计算机专业人才。由于受人事制度制约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基层央行从事科技工作的人员几乎没有计算机专业毕业人才,大多科技人员都是通过自学来掌握相关计算机知识,所以专业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2、缺乏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培训。近几年来,计算机等科技技术得到迅猛发展,而科技人员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机会却越来越少,如果不是上级行推广一些安装配置较为烦琐、操作难度较大的业务程序,科技人员几乎没有什么培训的机会,更谈不上计算机新技术、新业务方面的系统性培训,阻碍了基层央行金融电子化的快速发展。

3、科技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尽管央行积极倡导科技兴行,也开展过一系列计算机知识全员培训工作,由于缺乏计算机专业人员,基层央行员工的整体科技素质仍然不高,许多员工对计算机只能做到系统性、按部就班的业务操作,或者是打打字、处理个简单的文档等,不能够完整熟练掌握上级行配备的硬件设施以及金融电子化产品和服务功能,对科技人员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

4、对计算机安全意识重视程度不够。目前,仍有一些基层央行员工对计算机管理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安全意识淡薄,松懈日常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密码口令设置简单、越权限操作、备份数据未能做到安全保管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极易造成因管理滞后带来的安全风险。

二、解决基层央行存在问题的建议

1、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稳定基层央行科技队伍。一是可以考虑将县级央行科技人员上划一级,统一归中心支行科技部门管理,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县支行科技人员兼职过多的问题。同时,由于科技人员的统一培训、统一调配和统一调度,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优势,而且可以使中心支行科技部门摆脱因一些日常问题而奔波于各县支行的困境,从而有效解决中心支行科技人员不足的问题。二是加强对基层央行科技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素质。一方面基层科技人员要积极参加上级行组织的业务应用系统培训,另一方面上级行要组织科技人员定期参加专业知识培训班,及时更新基层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计算机技术日益迅猛的发展步伐,适应央行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安全等工作的需要。三是适当提高科技人员的岗位补贴,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解决科技人员行政级别,提高政治待遇;放宽基层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稳定基层央行科技人才队伍。四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基层科技人员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基层科技人员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加快电子化应用步伐,提高应用水平。一是提高网络应用水平,要充分挖掘现有网络资源的潜力,加快办公自动化进程,努力提高央行的办公效率;二是加快网络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与金融机构网络的互连互通,将社会资金在金融系统的流动情况纳入央行的监控范围以内;三是组织开发 央行综合业务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央行办公质量;四是制订相应的法规和规章,加快央行重要数据库建设,保证信贷咨询等重要数据库的完备性和真实性。

3、强化计算机安全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切实提高基层央行领导对计算机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实行计算机安全工作“一把手”负责制,主要负责人要定期听取科技部门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计算机安全工作。建立计算机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责任,做到职责明确,落实奖惩。二是杜绝网络漏洞,确保网络安全。由上级行制定整体的网络安全规划、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强化网络之间没有设置足够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保密措施。三是由上级行统一制订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应急方案。四是强化对基层科技人员计算机安全知识的培训力度,增强基层科技人员发现、处理计算机安全事件的能力。

胡绍军

排行榜 | 站内搜索 | 网上调查 您是第3518932位访客

Copyright 2007-2008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 ALL Rights Resever

13.当前基层国税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篇十三

【关键词】基层组织执行力;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阳市委党校2016年校级重点课题《党的基层组织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党地位的基础。党的基层执行力是保障党在基层的一切执政活动能否正常进行及其效率如何、效果如何的重要因素,它直接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一、党的基层执行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机械执行

有些基层干部工作履职意识差,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把简单重复上级文件和讲话精神当作是贯彻执行,习惯于照搬照抄,照本宣科,不管下情,不知民情,不顾实情,以传统的思维和办法来想问题、作决定、办事情。这种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当““太平官”、做“太平事”的“庸官”必然导致执行力的持续降低。在这些庸官中,机械化地执行政策是其最典型的特征。有的主观能动性差,依赖思想比较严重,人云亦云,甘当“复印机”、“传声筒”、“二传手”,上级布置跟着布置,上级开会跟着开会,生搬硬套;凡事按惯例执行,以老套套行事,用老办法工作,习惯念老经、走老路、说老话,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创新意识不强。

2.趋利执行

当前,有些地方基层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进行公共行政活动时,以小团体利益为落脚点,凡事把单位和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利益的抢着干,没利益的不推则躲,无视整体的发展大局。甚至有的以个人利益为取舍,用心营私,与己有益,用足用活,与己无益,束之高阁;有的则唯上级利益是从,不讲群众观念,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媚上欺下,把上级和领导当成“如来佛”,虔诚膜拜,趋之若鹜,百般讨好,不顾群众的切身权益。政府执行人员执行责任心不强,执行意识淡薄是影响政府执行力提升的最大元凶。

3.应付执行

基于当前执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以及赏罚不明,使得不少基层干部对政策执行的积极性不高,敷衍塞责,消极对待。有的对全局不关心,对大局不热心,对本职工作不尽心,推一推,动一动,赶一赶,走一步,不推不赶就原地踏步,应付了事,被动执行;有的好做表面文章,“雷声大雨点小”,以会议和文件代替落实,把开会当成落实的完成,把发文当成工作的终结,流于口号式管理。而有的干部在领导面前表态是一套,干起工作来是另一套,有布置没落实、有规划没行动、有开始没结果、有安排没检查、有形式没实效。上述情形造成了执行效果的显著低下,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尤为普遍。

4.低效执行

执行主体综合素质的低下也是政府执行力不高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基层干部中相当一批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身素质不适应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政策水平低下,缺乏既忠实又创造性地执行决策的能力”,不仅业务不熟悉,方式不得当,办法不多,而且连起草文稿都词不达意,安排事务漏洞百出,攻坚克难一筹莫展,返工窝工现象时常发生。这些因素质水平低而出现的执行中领悟能力、应变能力和操作能力低现象,必然导致执行力不高,执行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

二、基层执行力不高的原因分析

1.能力素质不佳是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主要原因

公务员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而执行力不高问题,说到底就是干部业务素质问题。有的干部学习不讲求实效,就学习抓学习,不能把学习同提高素质、推进工作有机结合,学难致用,学习效果差等等,直接导致了基层干部的整体能力素质提升缓慢,甚至有日趋滑坡之势,出现“知识、本领”恐慌。特别是,基层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国家和人民意志忠诚不够、公共精神树立不牢和法制观念不强的问题,不同程度地缺乏公正无私的道德情怀和现代公共服务理念”。政治素质不高必然导致业务能力的低下,直至执行力水平的降低。

2.体制机制不优是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直接原因

从体制上看,主要是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完全到位,行政执行还没有纳入法制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从机制上看,则主要反映在还没有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和适度分离的共治机制,以及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比如,在基层工作体制上,存在不重视、不关心基层的现象,责、权、利不统一,费事协调运转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在干部选任机制上,下派干部较多,而在选好、用好、培养好基层干部等方面却重视不够;在激励机制上,成绩与奖励不相一致,缺乏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等等。另外,没有健全的考核监督制度,也是导致执行主体主观随意、不负责任,政策、决策难以有效执行的重要原因。

3.社会风气不良是基层干部执行力不高的潜在原因

在社会加速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求利倾向、金钱价值观等不良风气,客观上对基层干部廉洁奉公、艰苦风斗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冲击。在利益诱惑面前,很多基层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严重偏离,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不断滋生与蔓延,从而导致行政执行利益化,讲条件讲待遇讲回报,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三、提高基层执行力的方法和途径

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是靠高度的责任心“干”出来的,是靠严格的制度和机制“管”出来的,也是靠群众的支持和有效的监督“促”出来的。因此,努力改变基层干部队伍执行力不高的现实困境,必须围绕理念、能力、环境及体制机制来进行,进行系统综合治理。

1.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思想行为的“总开关”、“总闸门”。因此,新形势下努力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核心和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以民为本”的行政价值观,尤其是要强化4种意识:一是强化政治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教育广大基层干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根本上解决好精神支柱问题。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现科学发展。二是强化宗旨意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政绩效、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谋利不索求”的服务理念,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始终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强化责任意识。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力。要在基层干部中形成“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危机理念,强化责任意识,让他们扎根基层,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四是强化大局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广大基层干部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树立大局观,着眼于全局来谋划和推动自己分管的工作、担负的任务,使之与全局工作“同频共振”,决不能因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局部利益而损害整体利益。

2.认真学习提高。

从提高执行力的角度来说,提高自身素质要加强多方面的学习。一是要学习和掌握当代新知识,以掌握先进文化、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进行开放的、互动的、终身的学习。二是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善于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增长知识和本领。三是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回应民意,使群众相信领导行为所依据的事实基础是真实的。从而消除疑虑与抵触情绪,减少执行的失误,降低执行过程的难度,使执行正当并拥有长久的权威。

3.提高能力素质

目前基层干部想干事、敢干事的作风还不够,还必须做到会干事、能干事。当前,要切实提高4种能力:一是岗位履职的能力。在加强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苦练岗位专业技能,使基层干部成为本岗位、本行业的行家里手。二是服务群众的能力。在讲究执行方法和艺术,走群众路线的同时,还需提高基层干部协调群众利益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凝聚人心的能力,为群众谋利益,做群众的贴心人。三是攻坚克难的能力。基层干部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拥有敢于碰硬,敢于突破工作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四是团队协作的能力。牢固树立团队精神和“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相互协调配合;敢于承担各自责任,不推诿扯皮,做到合心、合力、合拍,共同推动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

4.营造干事氛围

要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就要让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有平台、有舞台、有环境、有氛围。当前,必须理顺各级党委、政府与基层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到4个敢于:一是敢于放权。权力是有层次性的,该谁管的事谁管,该谁掌的权谁掌,一竿子插到底就是越权。当前基层权力被弱化,要让基层干事,就必须敢于放权、学会放权、适当放权,从而积极发挥基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敢于放手。放权后就要放手,让基层干部大胆去谋、大胆去闯、大胆去干。如某项具体工作交给了具体负责的干部,主管或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就不应该对其工作开展的每个环节都去过问,就不应过多地干预。三是敢于放心。信任基层干部,相信基层干部,建立起上下级之间的信任感。特别是对那些敢试敢闯敢干的干部在工作中的失误,要客观对待,不能因少数人的流言蜚语而左右摇摆,不能因下属的小节而止信生疑,更不宜捕风捉影,无端地怀疑。四是敢于放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建立费随事转机制,保障基层干部必要的工作经费和适当的补贴待遇。

5.建立长效机制

制度是根本,机制是保障。因此,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提升基层干部执行力的核心,着力于建立长效机制及制度创新。其中,长效机制主要着力健全以下四项:一是事前沟通机制。正确的决策是执行有力的基础。上级部门在做决策前要充分听取基层的意见和建议,规范决策程序,使各项政策的出台更切合基层实际,让基层干部有执行的准备,真正做到领导决策者与具体执行者的双向互动。二是岗位责任机制。职责明晰、目标明确是提升政府执行力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继续深化基层机构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合理配置基层机构职能设置,科学界定和细化每个部门与岗位的工作职责,做到以岗定责,责任到人。三是激励竞争机制。通过建立“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机制、“聘任、转任、交流”的用人机制和“解聘、分流、辞退”的淘汰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基层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好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执行的动力与活力。四是督查问责机制。执行无监督便无“真果”。基层干部的行政执行活动需要多管齐下,进行标本兼治的督查,做到重点事项全程督查、紧急事项即时督查、日常事项定期督查。另外,当官有责、任职负责、失职问责,应成为国家政治生态的一种常态。因此,基层干部在执行过程中若出现失职、拒责等现象时必须追究责任,真正实现有责必问,有错必究,以此确保政令畅通和工作落实。

上一篇:环境保护的演讲稿下一篇:《牧童》译文及赏析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