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1课 包身工 导学案

2024-10-2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1课 包身工 导学案(精选10篇)

1.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1课 包身工 导学案 篇一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第12课包身工第3课时导学案 新

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让学生了解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和选材的典型性,并赏析语言的运用。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学习重点 让学生了解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和选材的典型性。

互动与展示 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2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一样惨无人道的待遇。

33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家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

学习难点 自

讨 学生活动

目标与导入 1.分析文章最后一部分(即26-33段)理解作者如何用形象的语言作面上的概括,用典型的事例作点的刻画,表现包身工悲惨的命运,揭露带工老板剥削的狠,剥削的深,以总结全文。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联想进行抒情、议论,愤怒控诉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深化主题。

教学设计

赏析语言的运用。

2.赏析文章中形象语言的特色。3.总结全文写作特点。

自学与诊断

一、全班同学朗读26-33段。

二、分析26段,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这一段是写什么的?(是写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2)这一段共有三句话,各从什么角度去表达这一段的中心?(3)第一句开头有六个短语,表述了丰富的内容(4)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表达作用?

三、提问:

27、28段主要写什么?

四、提问:

29、30段主要写什么? 精讲与点拨 写作特点

(1)选材精当。有感性的表现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的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况的材料。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

(2)结构安排恰当。以记叙一天生活为主线,把其他材料适当穿插到说明、议论中作配合,使文章显得线索分明、内容充实,叙事中以顺叙为主,间以补叙、插叙,既条理清晰,又安排得灵活。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前三部分,记叙和说明、议论交错运用,最后一部分总结部分着重在抒情,各有侧重而又互相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3)语言生动有力。课文中比喻运用较多,恰切而生动。其次,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句写包身工群众的情况,很有表现力。

此外,反语的运用,句式的变换都是很成功的。

检 测

价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

达标检测题

检测与纠错

六、请同学阅读最后三段(31-33段)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一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第3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什么?“黎明”象征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下列句子中,引号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表示特定称谓)

B.“芦柴棒”实在不能挣扎着起来了。(表示强调)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表示讽刺或否定)D.东洋婆会心地笑了:“这个小姑娘坏得很,懒惰!”(表示强调)2.分析下列两组句子,看每组句子中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一些。

(1)①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一条水门汀的弄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

②一条水门汀的弄堂,把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划成狭长的两块。

(2)①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时间是非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不可的。

②她们躺的地方,到了一定时间要让出来做吃粥的地方。

总结与升华

老师小结:文章最后一部分(即26-33段)作者用形象的语言作面上的概括,用典型的事例作点的刻画,表现包身工悲惨的命运,揭露带工老板剥削的狠,剥削的深,以总结全文。

2.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1课 包身工 导学案 篇二

池州八中

贾再兴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明确新闻与新闻特写的异同。2.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3.品味文章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4.回顾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

1.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了解新闻和新闻特写的区别。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 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

1.品味文章中含义深刻的细节之处。

2.学习本文把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融合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自主 合作 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香港)(观看图片,由此导入新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背景介绍

1、香港坎坷的历史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9月15日: 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2、邓小平与香港回归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三、知识回顾

1、新闻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2、哪几部分是缺一不可的 标题、导语、主体

3、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

是五个“ W ”和一个“H”:即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4、关于新闻特写。

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形象性、文学性、感染力比新闻强,常带有作者的议论和抒情,篇幅较长,描写细腻。

四、文本探究

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一)本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2、导语(第1段)

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本导语的新颖之处:散文式的开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开篇点题,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了香港,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同时也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3、主体(2—10段)

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4、结语(最后1段)

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二)四个场景,三次降旗

1.本文的主体部分是以什么为顺序来概述英方撤离香港的过程的?

(明确:时间顺序。)

2.那么在不同的时间都发生了怎样的场景? 明确:展示了六个不同的场景: 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 4时40分——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英国添马舰营区的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方的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香港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以时间为顺序进行写作是本文主体部分的一大特色。)

特写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19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四个重要场景。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四个场景:

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

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三自然段)

第一次降旗: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第二场景: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五自然段)

第二次降旗: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标志: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亲的怀抱。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八自然段)

第三次降旗: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标志:

1、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

2、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十自然段)

(三)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如:第4、7、11自然段。

文章在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巧妙的穿插了许多历史资料,那么如果把这些历史资料删去,对文章有何影响?(明确:没有历史资料做支撑,文章将缺少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历史背景起到烘托现实场景的作用。)把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融合是本文主体部分的另一写作特色。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四)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这样宏大的场景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意味深长的细节之处?

明确:本文的细节之处非常多,课下自己多找些,重点讲解以下三处。

1、“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分析: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2、“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3、“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分析: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还可能有以下回答:

1、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明确: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这是作者在继续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时,举行降旗仪式之后发表的评论,它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无比兴奋。

2、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明确:“消失”是“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的意思,它很形象地描写出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驶入大海的情形,并暗示着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再这片土地上。

(五)我们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

①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

②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

短短的13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无穷意蕴:当年从海上耀武扬威而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六)这篇别具特色的报道体现出较高的政策把握水平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可以说英方撤离报道的难度最大。既不能只写中方,又要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情况;既不能对英方讽刺挖苦,又要突出殖民统治结束的象征意义。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体会作者的苦心?

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七)小结课文

五、拓展延伸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中国收回香港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香港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收回香港完全符合国际法,是正义之举,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承认。

二、70年代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的突破性进展,与英国关系的改善,为中英和平谈判解决香港问题创造了条件。

三、“一国两制”伟大战略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为和平方式收回香港提供了制度、法律和政策保证。

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大增强,是我们能够以和平方式收回香港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周婷 杨兴

标题

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相融合 导语

散文式的开头

开篇点题

主体

以时间为顺序

历史场景和现实场景相结合 结语

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教案 篇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教案

湛江师范学院 思政 张森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全课概述

本课从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两个角度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反过来影响市场、引导市场的辩证关系,让学生通过感受市场、价格、生活、生产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认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等经济现象、经济规律。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认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新课程学习

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3、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二)能力目标

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设置的镜头一至四,并回忆生活中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回忆生活活动,得出商品价格是经常变动的结论,思考讨论它为什么变动,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教师点评: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引起价格变动。

因为这些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改变供求关系,从而引起商品价格变化。供求关系是怎样引起价格变化的呢?(1)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状况来实现的。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并进行点评。

(2)商品供不应求,买者争相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卖方市场含义。

(3)商品供过于求,卖者争相出售,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买方市场含义。

教学过渡:供求变化会引起价格变动,但是,价格的涨落不是无限的,请看教材13页的例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论?

2、价值决定价格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商品的价格?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所提问题。

教师活动:第一课讲到,价格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既然是价值得表现形式,它的多少就应该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大小。所以说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价值大则价格高,反之则低。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页专家点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同一商品有多个生产者,价值大小由谁的劳动量决定?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商品的价值不是由某一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2)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教师活动:请看课本P13页的相关链接,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注意抓住“绝大多数”这个标准,绝大多数商品使用的生产条件,绝大多数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

3、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学过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有关,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4页名词点击,了解劳动生产率含义。

教师总结:某种商品劳动生产率越高,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价值量越小;反之,商品价值量越大。结论: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教师活动:如果某个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会不会直接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从而引起价值量变化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教师总结:不会。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绝大多数生产者的平均劳动时间。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对生产者来说是有十分重要意义。请同学们思考:其意义在哪里?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对生产者个人来讲,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则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就有利可图,反之,就会亏本。对整个社会来说,生产者争先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4、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节所将内容,看看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如何确定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供求关系变化引起价格变化,但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因此,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并根据供求状况来确定的,这就叫做市场形成价格。

(1)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教师活动:大家知道一个基本的公理:商品交换要求价值量对等,否则,交换就不会成功。货币产生后,交换就以价格相等形式进行。只要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是相符的,一切交换必定是等价的,但是,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是经常变化的,这是否违反等价交换原则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由于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不会脱离价值无限上涨或下降。从某一次交换来看,价格与价值可能是不符的,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因此,等价交换作为一种原则、一种趋势和要求,始终被交换双方所遵循。(2)价值规律

教师总结: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一经济原则 4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就叫做价值规律。

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要求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

(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的主要知识如下:

1、气候、时间、地域、生产、习俗等因素会改变供求关系状况,供求关系变化影响价格变动,形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2、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市场价格。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课余作业】请分析,同一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商品,为什么有时候赚钱,有时候亏本?

【教学体会】本节学习价格形成的有关知识,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节奏,供求影响价格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可略讲,把时间主要放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等问题上,以免前松后紧。

2.2 价格变动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

2、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

3、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上一节讲到,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商品的价格是经常变动的。价格的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会有什么影响呢?这是这一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化影响消费需求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商品价格的高低对你的购物需求是否构成影响?你是如何根据价格变化进行消费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点评: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的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因此,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等反季节消费现象。你们还知道有哪些类似消费?为什么这样消费?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发言。

教师点评:这样能节约资金,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教师活动:但生活中也有一种“买涨不买落”现象。请看教材15页材料,想想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

教学过渡:请同学们看教材15页的漫画,思考这副漫画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漫画说明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消费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6页三个自然段,了解替代品、互补品的含义,以及价格变动对它们的需求量影响情况。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某种商品由于有替代品存在,一旦其价格上涨,就会大量减少需求量,导致对其替代品需求的增加;反之,其价格下降,就会增加它的需求量,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减少。

如果两种商品互补,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使其需求量减少,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同时,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

教师活动: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供求变化影响价格变化,而价格变化也会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引起供求状况的变化。也就是说,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请看看本17页的示意图: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获利减少――――― ↑

↓ ↓ 生产扩大 生产缩小 ↑

―――――-获利增加←―――价格上涨←―――供不应求←――――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这一图表说明,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生产者就会缩小生产,减少供应量;供应量减少了,又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者就会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可见,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者主动扩大或减小商品生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 教师活动:价格变动还会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请同学们想想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思考、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劳动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减少,就会获得更多利润,就会在 7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

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所以,价格变化与竞争,会刺激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7页相关链接,谈谈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说明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教师总结:说明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重视商品质量。

因为,消费者是为了购买到质量好的商品,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谁生产的商品质量好,谁的商品需求量就大,就能得到更多利润。这就要求生产者适应市场变化,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符合消费者需要。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作用,主要知识框架如下:(1)价格变动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上涨,人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某种商品价格上涨,就会减少需求量,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其互补品需求量则减少。

(2)价格变化也会影响生产经营,价格变动会调节生产,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生产者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课余作业】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价格变动为什么会促使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4.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1课 包身工 导学案 篇四

【教材分析】

1、地位:《鸦片战争》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得到潮流”的开篇。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开启了近代中国列强的侵华史,也开启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潮流。因此本课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本单元的重点,更是全书的重点。

2、重难点:

教学重点:着重于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影响。

【学情分析】

本课由于没有重复初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没有列出军民反抗的事迹,而以引导分析战争的起因、战败的原因为目的,这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认识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帮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请学生归纳战前交战双方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研读和阐释史料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4)通过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提高学生历史比较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讲述鸦片对人体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情感教育。

(2)通过引导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结果,使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规律,从而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3)通过讲述战争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抗击侵略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生感悟历史的能力,激发其爱国热情。

【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本课的实际情况,本课教学方法以讲授法、问答法为主,辅之以图示法、讨论法、比较法,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用具】

1.电脑平台,多媒体设备.2.教师准备关于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视频、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可采用“问题式”和“导学式”教学模式和思路,在教师积极引导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质疑答疑、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导入新课】

播放纪录片《复兴之路》中关于鸦片战争的一段资料片,让学生在历史史实的情景再现中,步入本课鸦片战争的学习。

视频中战火喧嚣的场面,反映的就是发生在16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很想知道: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咋一听好像有点道理,那么鸦片战争的爆发真的是林则徐惹的祸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讲述内容】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首先请同学们翻到教材50页,认真阅读教材前言和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划出能够反应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具体情况的关键词句。老师会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归纳一下“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好,时间差不多啦!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自告奋勇的给大家归纳一下呢?好,···同学,你的手举得高高的,肯定是胸有成竹。老师在ppt上打出了一个表,你可以根据图表的提示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填图表。

···同学很不错,归纳得很准确,请坐。

老师在给大家梳理一下表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

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战前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呈现出严重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政治腐败:康乾盛世以后,清政府开始走下坡路,政治日益黑暗,吏治腐败,贪污贿赂成风——“和珅跌倒 嘉庆吃饱”“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等大家熟知的俗语生动形象的反应了清政府的腐败。

经济:此时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你耕田来我织布”,主要还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而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土地。而此时的土地高度集中在封建贵族地主手中,广大农民处于少地、无地的状态。政府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税收,税收减少,政府入不敷出,出现财政困难。

军事:清政府军备废弛,军队装备还处于以戈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所谓的水师仍是木制帆船,包括水师提督的旗舰也是木制的。少数船上装有一两门明朝时候发明的“红衣大

炮”,发射时效果和扔铅球差不多,而且只能向前打,想打后面的敌舰,当然还需要转一圈啦!

外交:此时的清政府,军备废弛、财政困难、整体上呈现出衰败景象,走到了穷途末路,却还没有自知之明,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以“天朝上国”自居,长期奉行“虚骄自大、闭关自守”政策,做着“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四海宾服”的美梦,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而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处在怎样的历史发展时期?

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战前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迅速崛起;前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英国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自18世纪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不断开辟和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不断加紧对外扩张,在东方建立自己的殖民体系。古老而又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必然成为他们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地大人多,市场大,而英国的胃口也大。英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而清政府实行虚骄自大、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两者矛盾纠结,战争必然爆发。

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强烈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前,英国最初试图用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但是,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输入中国的“呢绒、棉纺织品、金属制品”等工业品,而中国的自然经济能够自给自足,不太需要这些工业品,加上清政府闭关政策的限制,其产品成为了典型的“滞销品”“破鞋”,没有人要。运也白运,当然如果白送的话,中国人民还是会礼貌接受的,不要白不要嘛!相反,英国从中国购买的“茶叶、生丝、药材”等物品,尽管有些是奢侈品,价格昂贵,但在西方却是“香饽饽”“畅销品牌”,可能还是免检产品呢!这样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大量白银流入中国(1813——1831年中英贸易的图表反映)。

通过正当贸易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从材料一可以看出:1799——1838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鸦片走私问题,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通过三则材料展示鸦片走私的危害: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解决,教师点评。

(1)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2)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方法?(向中国走私鸦片。)

(3)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关于第3问,先多媒体显示:《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林则徐上书,《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材料一 吸毒人数:200万掠夺白银:3—4

说明:①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财政困难

材料二:烟馆里正在吞云吐雾的中国人(图片)

反映:②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材料三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则徐集·奏稿中》

反映:③造成兵弱银荒,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

提问:三则材料中涉及到鸦片输入主要危害有哪些?(答案即三则材料的三点危害)这样设计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还提高学生归纳,提取有效信息能力。

过渡:面对大量鸦片走私,作为当时皇帝道光帝应该会采取什么行动?假如你

是清朝统治者,面对鸦片走私所带来的严峻局势,你将会采取什么措施?

作为最有见识封建大臣林则徐有何表现?

道光皇帝看到林则徐的奏折,认识到放任鸦片走私,将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任命主张严禁鸦片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组织禁烟工作。于是林则徐到

广东领导禁烟运动。

多媒体显示 林则徐:“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利益自我

华民族

统治,但

精神,故他

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虎门销烟图 设问:(1)材料体现了林则徐怎样精神?(反抗外国侵略决心及为国家民族牺牲爱国精神。)(2)林则徐禁烟,禁烟主观上为了维护清王朝腐朽统治,能否算是中英雄?(林则徐虽站在地主阶级立场,禁烟根本用的是维护地主阶级他指挥虎门销烟代表了中华民族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是民族英雄,)

此设计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能力。

过渡:不法英商非法鸦片贸易扭转了正常贸易中逆差所带给英国损失,但中国

禁烟运动不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英国遂决意以此为借口诉诸武

力,因此有人说:“若没有林则徐禁烟运动,就不会有中英鸦片战争”,对此有何

看法?

由学生思考回答后,最后得出结论:

禁烟运动的消息传到英国,不法英商游说英国政府,抓住这次机会发动对华战争。英国政府为了从根本上打开中国市场,打着保护中英贸易的旗号,发动了鸦片战争。所以这场战争不是打不打的问题,只是早和迟的问题。禁烟运动只是借口,中英之间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由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

二、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经过

利用ppt动态展示图展现介绍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战争的过程略)

地图动态显示

鸦片战争两个阶段:

1840年战争开始——琦善同英军谈判

1841年英军扩大战争——1842年战争结束

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中国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在鸦片战争中的英勇抗争上。引导学生把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概括为:

人民群众的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清军爱国将士—————英勇作战,为国捐躯

面对英国侵略者的侵略暴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开端;广大爱国将士的浴血抗战、为国捐躯,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值得后人敬仰。

最后指出:中英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是:握有正义、抵抗侵略者失败,野蛮侵略、残暴劫掠者获胜。

启发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种结局呢?最后得出:不仅清政府的腐败是其重要原因,也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2.鸦片战争的结果

1842年8月初,英国军舰闯到南京下关长江江面。8月29日,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在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分析其危害后,教师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割地:损害中国的主权。

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

开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是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开放的,因此它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同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以“利益均沾”为借口,纷纷效尤。这样,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就落入到所有与中国通商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

然接着讲述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也同样引用以下材料概括内容、分析危害。

在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分析其危害后,教师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说明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这充分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此后别的国家也援例得到“合法”的“一体均沾”。

租界:租界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条约规定的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或经商”的一定区域。租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

通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英国获取了很多特权。看到英国获得如此之多的好处,美国和法国也趁火打劫,先后与中国订立类似的条约,以攫取在华特权。

3、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英、美、法三国强迫中国套上了这不平等条约的枷锁,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设问: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变化?教师概括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师要阐述“半殖民”和“半封建”的内涵。并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不再是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对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主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不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腐朽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最后教师强调: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

1856年,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可以请同学讲述他所了解的“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点明这只是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其根本原因和鸦片战争一样,是为的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利用ppt动态展示图展现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1857年底,英法联军侵略军向广州发起进攻。广州很快陷落。广东巡抚柏贵降敌,仍以原职替侵略军维持殖民统治秩序,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未能达到侵略目的,他们不得到更大的侵略权益是不会甘心的。1858年,为迫使清政府屈服,英法联军北上攻至大沽口外。随即进逼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咸丰帝慌忙派人与侵略者议和。

2、《天津条约》的签订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教师引导学生看《天津条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新增加了哪些内容?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危害是什么?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为什么对中国不利?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以分析概括指出以下几点: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通商口岸多达10个;口岸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尤其是南京、汉口的开放,使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游、中国腹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列强侵略势力的深入,为列强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但由于英法不满足既得侵略权益,1859年夏天,英法利用去北京换约之机重又挑起战争。对洗劫圆明园,可引用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关于圆明园的一段描述:“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化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之中。”指出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为人间奇迹的宫殿就是北京的圆明园。正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洗劫的。圆明园这一人间奇迹也最后变成了一片瓦砾。圆明园惨遭焚掠,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人类文化史上无法估计的损失。侵略者不仅毁灭了驰名世界的皇家园林,而且毁灭了不可数计的艺术珍品和历史文物。他们的暴行曾受到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严厉抨击。侵略者的罪行,将永远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所唾弃。

3.《北京条约》的签订

在讲述《北京条约》时,应根据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危害性。主要指出以下几点:

不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增开天津为商埠,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势力从原来的东南沿海一带扩张到了北方沿海、长江流域以及中国腹地,这就使中国进一步丧失了大量主权,为列强控制京畿重地扩大侵略提供了有利条件,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关于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规定,不但使我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而且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以后强租新界又作了准备。并简单介绍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史实。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关于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可以通过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加深学生的认识,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最后指出第二次的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远远超过了《南京条约》等条约,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内地,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它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从而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本课小结】

结合“本课要旨”部分,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必然结果。中国的封建落后,导致了自卫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先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使发生了,不仅引起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根本性变化,而且也引起了爱国人士的思想观念的转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中国的爱国军民在不断进行着英勇的抗争,中国历史也已经掀开谋求社会进步的不懈探索。

【教学预测】

在理清本课主要知识脉络是,需要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只有师生合作愉快,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预测目标,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板书设计】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虎门销烟)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2、虎门销烟(1)起因:鸦片走私(2)虎门销烟

二、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经过

2、鸦片战争的结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的签订

(2)《南京条约》附件——《虎口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3)中美《望厦条约》

(4)中法《黄埔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

三、战火再燃(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及经过

2、《天津条约》的签订

3、《北京条约》的签订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5.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1课 包身工 导学案 篇五

一、单元任务分析

1.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要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记叙散文,有记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有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学习本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古文的基本技巧及叙事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思考、领悟,以便为后续学习应用性文章打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2.本单元在整套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从整本教材来看,教材的编排侧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本单元学习的这些文言基础知识与能力都是阅读鉴赏古文必不可少的装备,是学生学习整套高中语文教材中古文知识的基础部分,更是学生全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点学习任务。所以以本单元为突破口,锻炼学生提要钩玄的能力,加强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以后学习各类文章奠定文学基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3.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初中到高中的过度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怎样引起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这需要老师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起点。想办法把抽象繁琐的知识具体简单化,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多总结。

二、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总体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左转》《战国策》《史记》等的文学常识;掌握基本的文言文知识,比如:课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2)能力目标:掌握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领会古代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3)情感目标: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客观评价人物性格特点。2.具体实施(分目标):

《烛之武退秦师》:了解《左转》有关的文学常识;侧重学习本篇文章中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让学生能够理清思路,简单概括故事情节。

《荆轲刺秦王》:了解《战国策》有关的文学常识;侧重分析荆轲这一英雄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鸿门宴》:了解《史记》有关的文学常识;要求学生在对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人物性格特点把握的基础上,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及准确概括故事情节。

三、重难点

重点:教会学生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即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叙事脉络,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与公正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四、教学方法

《烛之武退秦师》:以讲解法为主,辅以诵读法(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精彩的人物语言。

《荆轲刺秦王》:以讲解法为主,辅以诵读法(分角色朗读),让学生领会荆轲的英雄精神。

《鸿门宴》:以讲解法为主,辅以讨论法,朗读法,让学生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

五、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

六、课时安排

6.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1课 包身工 导学案 篇六

【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之间的关系。

2、掌握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成因。

3、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

【重点】1、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

【难点】1、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

2、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预习案】

1、概念:指构成城市的各个要素在上的及

状况。

2、主要功能区:

1)功能分区:由于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了各种城市功能区。城市中常见的功能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功能区间(有、无)_____明显界线。

区位:位于城市;

2)中心商务区:

特点:,高楼林立。交通。早晚,人口。

组成:由

组成。

3)商业区

区位:多分布于

或;

特点:,人流。

高,土地。

是城市中的用地方式(占40℅-60℅)

组成:有成片的住宅楼及配套的。

4)住宅区

分类:企业或单位职工的和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出现

与的分化。

年级:高一

主编:

审核:

使用时间:第5周区位:多分布在城市的和的地带,这里交通,多、及

通过。

5)工业区

工业区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和

污染,区位选择要考虑

因素。

3、城市的其它功能区:、、、。

历史原因

原因:目前主要区位因素。城市

土地价格昂贵,一般为经

济地租较高的区,向外,土地价格,为

和的分布区。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

动愿意付__________的高低。一般来说,通达度越高,土地价格或租金越________。城市中心通达度最_______,租金最_______。距市中心越

4、形成原因

近,土地租金也越_____。远离公路的地区租金比较________。所以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取决于各类活动的付租能力和地租水平高低。而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

_____和_________

__

__。

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

行政原因:政府通过

和,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

【探究案】案例一:地租与距离

案例二、试说明以下案例受何因素的影响。

(1)、天安门广场交通便捷,却没有高楼大厦,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旧金山唐人街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好莱坞贝佛利山是名流们居住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练习】

7.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1课 包身工 导学案 篇七

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

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记叙主线,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主题。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2.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仇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以自读讨论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通过教给方法、提示、引导,达到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目的。

1.布置预习,要求学生课前阅读“预习提示”,分析提示要点;阅读全文,按下面的提示进行思考,理清全文脉络,理解全文内容。①给课文划分层次。(培养分析能力)

②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按课后“思考和练习”的要求作口述的准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③理解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作简要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

2.抓住典型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深入分析,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的特色,学会精读课文。重点分析的片断:

① 1-4段包身工起床的场面描写。

② 14、15段“芦柴棒”得病备受折磨这一场面描写。③ 21-23段“小福子”受“文明的惩罚”的记叙。④ 26段关于包身工悲惨命运的概括描写。⑤ 最后三段的抒情议论。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预习提示”弄清学习重点。

2.给课文划分层次,理解作者选材、构思的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3.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居住、饮食、劳动的情况。4.理解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

目的:①让学生习惯于根据整个单元的要求和每课学习的重点,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②大致弄清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预习提示”,理解提示的要点。提问:“预习提示”有哪些要点?

老师小结:第1段三个要点:

(1)体裁: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文艺性的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要求有真实性和典型性,能迅速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我们学过的报告文学有《谁是最可爱的人》、《地质之光》等。

(2)写作年代:1935年。作者经过两个多月起早摸黑深入工厂观察调查了解才写成这样真实的文章。

(3)中心思想:(见“预习提示”第1段第二句话)。

第2段的要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以记叙包身工一天生活为组织材料的线索,以说明、议论的表达方式介绍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趋向作为配合。

第3段要点,本文写作特点:(1)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2)点面结合,既介绍面上包身工的生活、劳动情况,又对“芦柴棒”、“小福子”这两个典型人物作点上的描写。

二、提问:《包身工》全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些什么内容?

同学讨论后,老师小结: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8段)记叙包身工清晨起床的情况,描述她们恶劣的居住条件;介绍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说明包身工产生的背景。

第二部分(9-17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描述她们恶劣的饮食条件;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

第三部分(18-25段)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描述工厂劳动条件的恶劣,揭露包身工所受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在中国的日本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膨大的趋势。

第四部分(26-33段)总结全文。概括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所受到的残酷剥削、压迫,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三、请同学口头讲述包身工的生活、劳动情况。(参考“思考和练习”五的要求)

四、提问:让同学根据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包身工制度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明确: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农村破产,特别是灾荒后贫苦农民无法维持生活,只好让儿女到上海当包身工。

(2)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

明确:三个原因:可靠(身体属于带工老板,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安全(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价廉(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

(3)由于吸收了廉价劳动力的滋养,日本纱厂的包身工制度有很大的发展,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明确:从日本纱厂的发展看,日本大财阀三井系由一个厂,不到两万锭子,发展到有六个纱厂、五个布厂,25万个锭子。从包身工人数看,上海三十间日本厂,包身工人数按最少占50%算,也有二万四千人以上。

五、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学习评价。

板书设计(可用投影机逐部分显示出来)

一、记叙包身工起床情景,廉价包身工制度的产生。

二、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论及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

三、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四、全文总结,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指出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分析:(1)1-4自然段包身工起床的场面描写。(2)

14、15段“芦柴棒”得病备受折磨这一场面描写。(3)21-23段“小福子”受到“文明的惩罚”这一段的叙述。

目的:让学生了解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写法和选材的典型性,并赏析语言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全班同学朗读1-4段。

老师提出下面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可用投影机显示,或用小黑板列出)

(1)这一场面描写按什么顺序着笔,下边的分析哪一项不符合原文:

A 先写打杂再写包身工

B 先写地下再写楼上

C 先写群体再写个人

D 先写环境再写人的活动(答案:D)

(2)试用一个词概括穿拷绸衫裤的男子的形象。明确:(凶恶)

(3)用扼要的词语概括一下这几段中所描写的包身工住宿的环境的特点。

明确:(地方狭窄、空气污浊)

(4)分析描写楼下包身工起床情况的这句话:“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a.试用一个词语概括句中所描写的情况。(乱哄哄)

b.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住的地方太狭窄)

c.这句话用了7个短语,这些短语按什么顺序排列?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按起床时动作先后的顺序排列,这一连串动作的记叙与描写具体表现了骚乱的情况)

(5)分析描写楼上的包身工起床后下楼的句子:“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a 用一个短语概括这句子描写的情况。(狼狈不堪)

b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穿拷绸衫裤男子的威迫。)

c “冲”这一动作表现了包身工当时怎样的心态?(提示:兴奋?害怕?冲动?还是 3 鲁莽?正确答案应是:害怕。)

d 这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句话把描写包身工起床后赶忙下来的短语放到主语前边,突出了她们当时的狼狈相,更深刻地表现了她们被奴役,被威迫的可怜。)

(6)第2段最后两句写包身工女性害羞感觉的迟钝,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表现? 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的出现?

(表现了包身工长久受非人的折磨而变得麻木的心态)

(7)1-4段和第5段都写到包身工住的条件的恶劣,两者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前面用叙述、描写方式通过写起床情况表现了住地的狭窄,空气的污浊,后者用说明方式直接作介绍。前者形象、具体,使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后者准确,使人有全面的了解。两者结合给人较完整的认识。这样写法显示了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技巧的熟练。)

二、请一个同学朗读13-15段,大家一齐思考讨论下边的问题:

(1)作者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什么?

(目的在说明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现她们受残酷的压迫。)

(2)场面描写着笔有轻重,表现有主次,14、15段的场面描写表达的重点是“芦柴棒”的惨,“打杂的”凶,还是老板娘的奸?

(“打杂的”凶)

(3)分析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把15段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

(摔、踢、泼三个词表现了“打杂的”凶狠。)

老师小结:

这一段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很好。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芦柴棒”遭遇的悲惨。短短的一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使人发指。这一段“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相配合,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三、老师提示:选材要选有典型性的材料。21-23段是点的描写,写“小福子”受惩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思考、讨论:

(1)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

(2)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

(3)小福子受到哪些人惩罚?

(4)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

大家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听这三段文字的表情朗读录音。(放录音)

同学议论、回答问题后老师小结:

包身工是“人人得而欺之”的,这话很能表现出她们悲惨的处境。文章对小福子受罚的叙述与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点。她只因为整好了烂纱没有装起这一点小事就遭打,“拿摩温”打她,东洋婆罚她头顶皮带盘心子,向着墙壁站立,罚了两小时,赶不出一天的活,带工老板又打她。此外还会被饿饭、吊起、关黑房间等惩罚。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

四、布置作业:练习学习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文章最后一部分(即26-33段)理解作者如何用形象的语言作面上的概括,用典型的事例作点的刻画,表现包身工悲惨的命运,揭露带工老板剥削的狠,剥削的深,以总结全文。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联想进行抒情、议论,愤怒控诉野蛮的包身工制度,深化主题。

2.赏析文章中形象语言的特色。

3.总结全文写作特点。教学过程

一、全班同学朗读26-33段。

二、分析26段,请同学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段是写什么的?(是写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的)

(2)这一段共有三句话,各从什么角度去表达这一段的中心?

(第一句从面上作概括的叙述,第二句是作形象的描写,第三句举典型人物作点上的描写。)

(3)第一句开头有六个短语,表述了丰富的内容,试指出每一个短语所指的内容:

“两粥一饭”指:(恶劣的饮食)

“十二小时工作”指:(长时间的劳动)

“劳动强化”指:(沉重的工作)

“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指:(超经济剥削)

“猪一般的生活”指:(生活条件恶劣)

“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指:(受压迫的惨重)

(4)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起了什么表达作用?

(排比:加强了语势,增强了感情色彩。反复: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比喻: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使读者更形象地感受到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三、提问:

27、28段主要写什么?(写老板剥削包身工的狠心。)

四、提问:

29、30段主要写什么?(以“芦柴棒”为例,具体地揭露包身工受剥削的深。)

五、老师小结:26-30段是课文第四部分的一个层次,作者从总体(面)、从个体(点),又从反面写老板的狠作反衬,揭示包身工命运的悲惨。

六、请同学阅读最后三段(31-33段)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

31段由包身工的制度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通过联想把包身工和墨鸭比较,指出墨鸭养活船户,包身工养活带工老板,但船户对墨鸭没有怎么虐待,带工老板却残酷压迫包身工,连一点施与的温情也没有,强烈地揭示了包身工受压迫的惨重,人不如禽的命运。

32段由包身工的处境联想到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指出20世纪的工人却和16世纪的奴隶受着同一样惨无人道的待遇。

33段联想到美国进步作家索洛警告19世纪美国资产阶级的话,既控诉了资本家对包身工的剥削压迫,又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新社会必然出现的信心。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一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这一句中也用了“饲养”一词,其作用与表达的感情有没有不同?

明确:用“饲养”一词是运用了比拟(拟物)的修辞方法,这词在两句中的作用和表达的感情是不同的。在前一句,揭露了资本家不把包身工当人,表现了作者愤怒的心情;在后一句中是描写农民的贫困,无力抚养儿女,只能像饲养牲畜那样对待他们,表现了作者的同情。

(3)第3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开头连续用了五个“没有„„”,用排比的句式表现了作者对包身工处境的同情;又用“没有„„”和“有时是„„”对比,揭露包身工制度的残 酷、野蛮,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怒。

(4)“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句中的“黑夜”象征什么?“黎明”象征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黑暗象征旧社会,黎明象征光明的新世界,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对新社会出现的坚强信念。

七、老师小结本课写作特点。(有时间可先让同学自己归纳,然后老师小结)

(1)选材精当。有感性的表现包身工生活情况的材料,也有理性的分析、议论,具体的统计数字;既有面上反映一般情况的材料。也有点上的反映个别典型的材料。例如,关于包身工的工资,既介绍最初每天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做男工的工作,只及男工的三分之一;又具体介绍“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分,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分做平均,两年来带工老板从她身上实际已经收入二百三十块钱。材料的精当,使人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

(2)结构安排恰当。以记叙一天生活为主线,把其他材料适当穿插到说明、议论中作配合,使文章显得线索分明、内容充实,叙事中以顺叙为主,间以补叙、插叙,既条理清晰,又安排得灵活。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前三部分,记叙和说明、议论交错运用,最后一部分总结部分着重在抒情,各有侧重而又互相配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3)语言生动有力。课文中比喻运用较多,恰切而生动。就以描写包身工的比喻来说就有:“她们是带工老板赚钱的‘机器’”、“血肉造成的‘机器’”、“罐装了的劳动力”、“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手脚像芦柴棒般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从不同角度把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形象地表现出来。其次,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句写包身工群众的情况,很有表现力。例如写起床后的活动:“她们有的在水龙头旁边舀水,有的用断了齿的木梳梳掉紧粘在头发里的棉絮,有的两个一组两个一组地用扁担抬着平满的马桶,吆喝着从人们身边擦过。”贫民窟式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又如概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六个短语简短、有力、形象,包身工的悲惨尽在其中。写包身工病中:“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短短十六字,写出可怜万状。人物的语言写得尤其生动。带工老板下乡游说那一番话,把骗子的嘴脸写得活灵活现,一句“死懒!躺着不起来,活该!”显示了老板娘的横蛮;一句“不还钱,可别作梦!宁愿赔棺材,要她做到死!”描绘了老板的凶相。此外,反语的运用,句式的变换都是很成功的。

八、布置作业:练习学习评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生活困难

包 背

被迫卖身

日本纱厂

需要劳工

中外势力

相互勾结

工作时间长

工作环境差

日本纱厂托着中国冤魂

劳动强度大

一点温情已经不存在的劳动报酬低

黎明的到来不可抗拒 遭

人身缺自由

8.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1课 包身工 导学案 篇八

1. 知识目标

了解荀子及《荀子》的相关知识,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总结虚词“而”的用法。

2. 能力目标

了解荀子的思想,识记荀子有关名言。

课前案

【知识积累】

一、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 輮以为轮           2.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

3.蚓无爪牙之利        4.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5.用心一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活用词并解释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四、说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輮以为轮

2..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五.一词多义:

1.绝

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②率妻子邑人来境

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④以为妙绝

⑤佛印绝类弥勒        ⑥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⑦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             ⑧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2.假

①假舟楫者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③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  ⑥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3.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③先达德隆望尊                    ④适冬之望日前后

⑤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课后案

一、翻译下列句子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二、默写

1.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

2.假舆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积土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麦小兰

9.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1课 包身工 导学案 篇九

第11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 学习目标

1.了解伽利略、牛顿对经典力学建立的主要贡献,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相对论、量子论的意义。

★ 主干梳理

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经典力学

1.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

(1)背景: 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成就:

①创立科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和。②物理学: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

③天文学: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3)意义: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 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1)标志: 年牛顿发表,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2)特点:以 为基础,以 为表达形式。(3)意义:

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②经典力学体系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牛顿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牛顿力学体系,人们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

(二)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

1.历史背景: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2.相对论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1)提出:,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

(2)内容:相对论包含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和 也会随着物体运动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广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 状态。

3.意义:

(1)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 时空论,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 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的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线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原子内部。

(2)大量的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经典力学的理论来说明。2.量子论的诞生、发展和量子力学:

(1)诞生: 年,德国物理学家 提出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普朗克由于创立了量子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发展:

①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 效应。②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有关 的量子理论。③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起来。3.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影响:

(1)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2)与 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并弥补了经典力学在认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的不足。

(3)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问题探究

归纳近代科技产生、发展的原因。(从经济、政治、思想、个人等方面考虑)

★ 巩固练习

1.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对人类的主要理论贡献是

A.建立经典力学体系 B.发现落体定律 C.提出相对论 D.创立量子力学

2.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哪一理论的内容

A.万有引力定律 B.狭义相对论 c.惯性定律 D.广义相对论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B、经典物理学所适用的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C、相对论的提出证明经典的物理学是完全错误的

D、量子理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4.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

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 B牛顿理论的推测

C.法拉第学说的计算 D.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揭示 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是

A.完全继承 B.完全否定 C.有否定、有发展 D.没有任何关系

6.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①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 ③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 ④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

A、牛顿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量子论、相对论

8.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A、达尔文 B、法拉第 C、居里夫人 D、爱因斯坦

9.达尔文进化论使人们不再把动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区别看作是绝对和神圣的,主要原因是达尔文进化论 A.是时代进步的综合产物 B.说明生物物种是由简单的物种演化而来的

C.打破了上帝造人的神话 D.改变了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10.下列活动冲击了封建神学,推动了生物学进展的有:

①文艺复兴 ②宗教改革 ③启蒙运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 ⑤工业革命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 ①③ D.①③④⑤

11.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选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 主干梳理

一、(一)文艺复兴运动;实验;近代;1687;《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实验;数学。

(二)20世纪初;质量;空间;时间;分布;绝对;发展。

(三)1900;普朗克;光电;原子;量子论;相对论。

★ 问题探究

归纳近代科技产生、发展的原因。

(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是近代科技产生的前提和根本推动力。(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近代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3)思想:思想的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扫清了精神枷锁。(4)风气:面向现实,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科研精神也有利于科技的发明和发展。(5)个人: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

10.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1课 包身工 导学案 篇十

[课标要求]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了解“文革”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需遵循客观规律;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二为”方向指引下,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掌握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我国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出现的挫折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用这些成就激励青年学生发奋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自主学习〗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全面建设时期)1.背景:

(1)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_______ 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党中央提出让________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2)经济: 1956年初,_______ 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开始;(3)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

2.方针的制定: _______年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确定实行。

3.内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_______问题上“百花齐放”---文学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_______问题上“百家争鸣” ——科学上同学派自由争论。

4.性质: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

5.特点: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_______的同时也是_______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6.成就(“双百方针”的贯彻):

(1)百家争鸣(科技领域): 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之争座谈会。(2)百花齐放(文艺领域):

①涌现出描绘_______和______时期新风貌的大批优秀作家与作品:老舍——话剧《

》;郭沫若——历史剧《

》;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

②文艺刊物增多: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有18种; ③优秀电影层出不穷,年被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

7.意义: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1 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促进了科学文化的繁荣,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稳定的发展,能够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二、曲折的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

1.“双百”方针未能坚持贯彻下去的原因:“左”倾错误:1957年_______,特别是“

”影响。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2.表现:

(1)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王蒙的《

》、艾青的《

》、昆曲《

》和电影《

》《

》等都受到政治批判。

(2)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_______。

(3)_______ 和_______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4)“

”一统天下,“八亿人口八个戏”是当时文艺状况的写照。

3.注意:“双百”方针在贯彻中遇到挫折,并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干扰。

三、文艺的春天(改革开放新时期)

1、原因:

(1)“文革”结束后,清算了 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须植根于_______;

(2)邓小平提出“二为”方向:文艺属于人民,要为_______,为_______。强调坚决贯彻“双百”方针;

(3)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_______精神文明建设。

2、表现:

(1)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

”“

”,以及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还有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2)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发展。

(3)进入21世纪,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3、经验教训:要明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使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一

材料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他还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思考

(1)结合材料,说一说“双百”方针的含义是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毛泽东“不让哪几种花开放”?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双百”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合作探究二

材料 “样板”一词最早出现在1965年3月6日《解放日报》上,在评论正在上演的京剧《红灯记》时,评论者称它为京剧的样板。“文革”期间盛行“阶级斗争”文艺,国内的戏剧创作不再是“百花齐放”,而是“百花凋零”,八个“样板戏”“一枝独秀”,几乎独占戏剧舞台。

思考

“文化大革命”期间“样板戏”独占戏剧舞台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三

材料 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在我们的文艺园地占有自己的位置;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的劳动、斗争与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在艺术形式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思考

(1)邓小平在讲话中坚持贯彻的是什么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讲话的历史背景。

(2)“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化大革命”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说明了什么?

【重点精讲】

一、“双百”方针内涵、实质和意义

1.内涵:(1)前提和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2)内容是指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即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3)方针是在提倡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2.实质: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和多样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只要是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知识分子,便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3.意义:它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这两个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科学上不同的学派之间的矛盾同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需要一条正确的路线去解决,而这条路线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区别

1.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文化方针,内容侧重学术领域反映学术民主; 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思想解放潮流,内容侧重政治统治思想反映时代变革,影响深远。

三、从“双百”方针的贯彻过程中能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2)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有利于发展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3)要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文艺工作与政治的关系;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4)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知识结构】 提出:1956年, 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双百”方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针的提出影响:科技和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硕果累累原因:政治运动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阶级斗争问题“双百”方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针被践踏表现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结果: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科学研究受到很大影响文革结束后, 文艺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原因邓小平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双百”方结果:文艺领域再现繁荣景象, 文艺的春天再次来临针被恢复以反映文革为主题的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出现以反映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和电影

【训练检测】

1.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不同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自由发展,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A.不能宣传唯心主义思想

B.不能违背科学精神

C.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D.不能宣传资产阶级倾向的观点

2.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被称为“难忘的1959年”。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3.爷爷说:“在那段日子里,在电影院只能看到《红灯记》《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样板戏,哪像你们现在看美国大片、看韩剧。”“那段日子”是指()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期 C.“文革”十年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文革”期间,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A.大量文艺工作者被下放劳动改造

B.传统戏剧失去了观众群 C.“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

D.戏剧艺术得到了空前提高 5.下列图片反映了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艺术成就()

《西游记》剧照

A.建国初期

B.全面建设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文艺学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贯彻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巩固提升】

对于学生反映出的共性问题予以辅导解决 作业:课后第一题

课后检测:绩优学案第20课课时跟踪检测 答案:

合作探究一

(1)在科学文化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是指提倡和发扬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在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2)绝不能让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方向,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思想开放。说明了“双百”方针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格局。

合作探究二

“文革”期间,“左”倾错误路线在文艺领域推行,盛行“阶级斗争”文艺,严重破坏了“双百”方针,致使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八个“样板戏”独占戏剧舞台。

合作探究三

答案(1)“双百”方针。“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遭到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党要恢复文学艺术和学术等领域的正确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加快社会主义建设。

(2)“双百”方针能否贯彻,直接关系到文学艺术的兴衰;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训练检测】

1、C 解析 “双百”方针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前提是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2、A 解析 提取材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1959年”、电影的繁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我国的文艺界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3、C 解析 由教材可知,“文革”期间文化单一,没有贯彻好“双百”方针,样板戏是“文革”的特定产物。故C项符合题意。

4、C 解析 文化是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使当时的文艺界出现了僵化局面。

5、D 解析 《西游记》、《红楼梦》等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电视剧,都属于新时期“双百”方针重新确立后文艺界取得的成就。

上一篇:那一刻,我很幸福的作文1000字下一篇:妈妈的眼睛小学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