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工作计划(共16篇)(共16篇)
1.高中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信息中心致力为全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它涉及到学生、教师、家长、学校各部门,从各电教设备的管理使用,校园网的维护使用,到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维护管理,都离不开信息中心的工作。良好的服务,将会更好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本学期信息中心将继续坚持以“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校管理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为指导思想。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契机,不断开发已有教育资源的功能,完善校园网络等系列工作,加强信息中心工作的协调力度,提高常规管理的工作水平。
做好服务工作,离不开管理。本学期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合理实用的管理制度,能使信息中心的工作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工作协调一致,确保节约、高效的服务到位。
信息中心教师还担负着教育教学的重任,老师掌握了相关技能技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会对学校教育起促进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使用学校的设备,信息中心有责任对全校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
二、工作思路:
根据学校现状,本学期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建为主”、“以用为本”的工作思路,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抓手,让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逐渐建立并执行各项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维护好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加强管理建设,以便高效的利用有效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在主动做好学校教学服务工作同时,要求每位信息中心成员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身能力水平,以更好高效服务教学。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制订计划并及时做好部门资料归档与整理工作;对信息中心人员进行分工,明确工作职责。
2.联合各处室,在继续完善学校网站主页建设的基础上,充实丰富学校网站的内容,加强校园网管理,提升办公自动化水平。
3.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资源,同时切实管好、用好局域网资源。提高信息化资源利用率。
4.加强对现代教育设备的管理,特别是教室多媒体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以及做好广播,听力线路调研工作。
5.配合总务处进行“校校通”工程建设。积极配合学校获取上级对八中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及时解决使用中间出现的问题。
6.配合教务处对微机房的维护与管理。在基本满足了教学考试需求的基础上,重点保证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报名、志愿填报;
7.做好网络常规管理与维护,提供良好稳定的基础。加强对校园网的维护与检修,保证学校网络的畅通无阻。
8.认真做好学校大型活动的摄、采、编、播等工作。
总之,在新的学期里,信息中心将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着想的意识,加强制度管理,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信息中心的全体教师将齐心协力,努力完成好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
看过2017高中信息技术工作计划的人还看了:
2.高中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篇二
一、信息技术素养不是信息与技术的简单组合
信息技术素养是课程标准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仅仅从概念上来看,与其他学科素养并没有区别,对此概念的理解不能概念化,不能认为信息技术素养就是积累了信息、提高了技术之后就自然生成的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解与能力水准。 在笔者看来,信息技术素养是内隐在学生有形的学习之后无形的东西,它能在面对信息与技术要求时自然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水准。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今天的高中学生具有的信息与技术知识已经很丰富,但不能认为其信息技术素养就很高,这样的矛盾凸显出信息技术教学中素养提升的迫切性。
二、基于信息与技术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学实践
基于上面的分析,笔者以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除了基本的知识传授之外,信息技术素养的真正落实应当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着力点。 现以“ 信息及其特征”一课的教学,谈谈笔者的观点。
“ 信息及其特征 ”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个内容, 常常因为知识性过强而被教师忽略, 加上学生也感觉太多的知识识记而没有上机操作的机会, 自然不会感兴趣。 这实际上折射出信息技术素养提高面临的困难。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知难而进。
首先,拉近高科技信息与生活信息的距离。 当前进入高中的学生已经经过多年的信息与技术的洗礼, 谈到信息技术,想到的便是通信卫星、互联网等,而很少想到身边就有更为丰富的信息。 因此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可以让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更为全面,而这正是信息技术素养的最为基本的东西。
其次,寻找生活中的“ 信息”。 生活中的信息与高新技术下的信息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 课本上的文字图形、课堂上教师展示的多媒体、 信息技术课上的Int er net自不必说 , 早晨妈妈喊起床的声音、上下课时的铃声、上到第四课时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声音也是丰富的信息源。
再次,在上面两步的基础上,开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信息存在于哪儿呢”“ 有没有载体的信息呢”, 这些问题可以将学生的认识导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 且信息在依附的载体之间往往是可以传递或转换的;通过“ 信息具有哪些功能”的问题讨论,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的价值在于其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在于其能够促进人们在生活中的物质和能量的生产与使用;而当笔者向学生介绍曾经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 信息不对称理论”时,学生可以从中深刻意识到信息的经济、社会、政治甚至是军事价值。
最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延伸。 延伸有两个方向: 一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范围;二是学生所不太熟悉的信息技术世界。 在前者的努力中,笔者通过某次考试成绩的计算,让学生认识到针对不同对象进行不同的计算,可以发现平均值、极差等数据对一个班级某个学科的精准把握;而对于后者, 笔者则将大数据思想向学生传递,以让学生认识到对于信息把握得越准,组合得越科学,其所能发挥的功能也就越大。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就不再是大量且无序的纯粹的信息,而是信息的有机组合,也是信息功能的进一步发掘。 当学生认识到信息是具有丰富的功能时,他们信息技术素养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三、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师生教学关系再思考
将信息技术素养当成是教学的重心, 那就会发现实际教学中师生教学关系需要重构。
一方面教师不能完全充当信息技术的讲授者,因为那将意味着信息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这与信息技术教学所依赖的信息社会背景中信息传递的双向性是不一致的;另一方面学生对信息的理解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对于教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甚至是斟别的过程,笔者以为学生如果具有了这样的意识, 那就意味着对信息有了理性思考, 也就不至于看到什么夺人眼球的信息就随手转发的情形了。
总之,信息技术素养提升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师生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对于信息与技术进行现代意义的加工,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摘要:当前高中学生生活在信息社会中,所接触到的手机及电脑等也都是高科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质的提升。事实上,学生在信息世界中的表现证实了信息技术素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实现从信息、技术向信息技术素养的转变,这个过程中要重构师生教学关系。
3.高中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篇三
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学其它课程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课程的教学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相配合。所以,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即认为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使用了各种信息技术设备,似乎就已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我的看法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只是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已,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它们,确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这并不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设备的最终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出发点不在这里。由于以前的电化教育实践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即认为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为了帮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为了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形像化以便于学生理解。这一现象在现今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还广泛地存在着,并且做为评价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志。显然,这种理论和实践与我们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以及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关系到课程整合的成败,也说关系到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成败。对于怎样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呢?让我们通过一具体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来探讨一下。
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是广大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时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但是,学生对网络感兴趣主要表现在上网聊天和玩游戏,而对学习网络的相关知识则不太感兴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堂要求学生制作场景音乐的课。其设计思想是:既然学生普遍对上网聊天感兴趣,那么就让他们制作一个在聊天时常见的场景音乐。因为场景音乐是聊天者经常用于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像化的载体,广大的学生也喜欢用这一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他们在学习制作场景音乐的过程中,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网络部分要求掌握的知识。为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提出制作场景音乐这一学习任务,要求通过制作场景音乐来掌握教材要求掌握的相关知识内容
二、提供完成这一任务的参考性工作流程(以教师演示的形式出现)
1.确立一场景音乐主题。
2.根据主题收集相关材料。
3.制作场景音乐元件。要求学会使用Firework gif等软件,并在制作场景
音乐元件的过程中,掌握网页文件格式的有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4.用QQ场景音乐软件制作场景音乐。
5.上机验证作品并完善作品。
三、学生自己制作作品,制作时,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
四、教师与学生共同讲评学生作品
五、修改完善作品
从上述教学过程可以看出: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为教学创设一种适宜教和学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选择主题,搜集材料,制作元件,创作作品,整个过程全部是自己动脑、动手面完成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进行示范演示,但这只是一种导向性的演示,对学生只起到一种引导作用。
2.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中,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经过自己思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这样认为,是一种知识的还原的过程。即教材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概念是经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而掌握的。学生掌握知识是经历了在理论概念的指导下,经过动脑、动手的感性实践而再次回到理性的过程,即所谓的知识还原过程。
3.学生的学习在师生共同创设的情境下进行,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了交流与合作。这就打破了原来教学模式中一般只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互动的现象,而且实现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一变化给学生带来的结果是:学生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而且形成了通过交流与合作而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这为将来学生进入社会获取新的知识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坚实的社会交际能力。这就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之一。
4.高中信息技术2013年工作计划 篇四
一月
1、高中各年级期末考试准备工作
2、各年级考场编排数据整理
3、期末考试阅卷;
二月
1、各年级成绩整理分析;
2、组织市教研课题申报、立项;
三月
1、高三一轮质检考试阅卷;
2、市高三后期复习研讨会;
3、教学视导;
四月
1、教学视导;
2、探讨课堂教学效益提升策略
五月
1、组织全区“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工程”观摩课;
2、高考考前专项视导;
3、组织并参加市信息技术优秀课程资源评选活动; 六月
1、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试题的学习研究
2、参与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工作 七月
1、高
一、高二期末统考阅卷;
2、组织暑期信息技术教师培训;
八月
1、单元检测题定稿;
2、参加研修;
九月
1、下发新学年教学进度;
2、组织参加市新一轮高三复习研讨会; 十月
1、准备高中各年级期中考试
2、教学视导
十一月
1、教学视导;
2、组织期中考试、阅卷;
十二月
1、单元检测题修订;
5.高中信息技术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五
宁县四中
在新学期的教研工作中,以深入推进“高效课堂”为工作中心,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教师针对课程改革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共同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学科教师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升课程实施的能力和研究水平。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开展专项研究。总结、推广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加强学科中心组建设。引导教师进一步落实学科教学建议,开展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系列活动,提升我校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水平。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探索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规律。
1、在新的学期中进一步引导全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加强对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化课程理解能力,提高课程规划、开发与执行的能力,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2、继续加强高中课程标准的学习。继续组织高中学科教师认真学习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认真学习《甘肃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钻研教材,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继续组织全校信息技术教师深入研读《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和新教材,进一步把握好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更新教学观念,提升对课程的理解力和课程的实施能力。针对新版教材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如初中和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衔接、高中各年级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把握各年段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螺旋式上升问题、不同年级信息技术学科适用教学方法的差异、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目标,等等。
4、继续学习国内外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如任务驱动法、项目学习法、协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等),并恰当地运用在我校的技术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动态生成资源及其关系的研究,引导教师夯实知识基础,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组织学科教师开展学案教学的研究,正确认识学案与教案、练习的关系,提高各类学校使用学案的效益。
5、继续组织全校学科青年教师参加甘肃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计划,参加国家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学科培训计划,参加同步课程学习,学习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建议,完善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内容,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我校技术课程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深度推进新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抓好常规教学和教研工作,提高技术课程实施的水平。
1、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引导学科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采取“研究课”与“常态课”、“评优课”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思路,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2、在学科教学中,以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师生互动、思维充分、学生信息素养得到发展的高效益课堂教学模式。
3、在本学期开展信息技术学科“课内比教学”说课、讲课观摩活动,以点带面,引导教师进一步把握课改方向,转变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说课、观课和议课活动,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堂教学研究特色;引导教师认真进行教材分析、开展教学创意、教学设计和命题竞赛,切实提高对学科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评价指标体系。
应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检测软件平台的使用率,促进学校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和教学的质量管理,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以适应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需要。
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评价指标体系,并不定期随机抽测。
5、加强学科中心组的建设。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以问题研究、项目研究为抓手,提升中心组教师的研究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并带动其他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6、协助其它学科进行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试验。
三、加强信息技术教研组的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
1、落实学科教学建议,要求信息技术教研组的全体教师以学科教学建议为依据进行备课和上课,经常交流教育教学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老教师要做好传、帮、带工作,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2、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3、根据信息技术变化发展快的特点,要求信息技术教研组要结合本校学科教师的情况继续组织业务进修活动,全面提高业务素质。
四、做好信息学竞赛活动的组织和辅导工作。
1、组织我校学生参加的全国电脑制作大赛
2、组织老师参加赛课活动。
五、具体工作日程安排
1、信息技术老师参加网训活动。;
2、完成全校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教师“高效课堂”安排并开始进行活动。
3、组织教师检查机房,做好维护工作。
4、组织教师和学生对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自查、互查,做好毕业生档案收尾工作。
5、组织教师学习培训,迎接下月到来的高考、中考。
6.关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篇六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13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考虑到初中时学生就读于不同的学校,有来自民中、二中、铁中、港中、思源以及乡镇中学等等。而各个学校的机房电脑设备以及教师的授课内容有所不同造成学生的操作水平非常不均匀。甚至很多同学的操作水平相当的差。有的学生从来都没有使用过电脑,学起来会存在大困难,而有些同学家里有电脑或者平时经常操作所以对于基本的操作是不成问题的。所以在这里我会从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目的有计划的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我想虽然大部分学生基础差,但对学习这门课应该还是有兴趣的,再加上有实际的操作,相信学生学好这门课应该是没问题的。针对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我可以尝试采用分层次教学、学生帮扶等教学手段。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下)、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安全共七章。其中第一章是概述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且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制作、信息安全)有侧重地展开。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来说,要掌握高考的知识点。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介绍学科情况,让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科目有一个信息的认识。教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按照教学计划来进行教学,中途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计划。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进度
7.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篇七
关键词:应试教育,任务驱动,评价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不走应试教育的老路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 从应试教育逐步过渡到素质教育, 从根本上消除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 有了一定的成效。而新课改, 本身就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手段、一个工具, 新课改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能改变着眼于分数和选拔, 以考取高分获得升学资格为目的的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能实现提高国民素质、追求教育长远利益的目标。
(2) 能使教育由面向少数高分学生或升学有望的学生转为面向全体学生, 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改变了教育的任务。以前, 是以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为任务, 根据考试和升学的需要对学生进行训练, 确保学生能顺利升学。而新课改后的教育任务是提供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
(4) 新课改的最大变化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 将以前那种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 考什么就教什么的片面化教学转变为教给学生适合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学, 教材内容上更为丰富了, 知识上更为灵活了。
(5) 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 教育方法死板单调, 死记硬背强化练习的局面, 转为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重视启发诱导, 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优势。
(6) 改变学生一切为了考取高分的不合理目标, 将分数作为衡量尺度的错误评价标准转为取消分数制, 以等级制来代替,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总之, 新课改以来, 基础教育从根本上发生了变革, 但仍然有很多以前的有价值的内容保留并传承了下来。特别是考试, 作为检测素质状况和改进教育教学的手段, 并没有被取消, 而是被逐步完善;升学率依然存在, 关键是不“片面”追求。作为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成为教学新主体的学生, 都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更高的标准来促进自己的进步。
2 新课改下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应采取的措施
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新课改能顺利实施的核心内容, 而教师教学能力的快速提高, 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教学工作始终都是教师的主要职责, 笔者认为, 如果要改进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可以这样来操作。
2.1 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安排课时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下的教材, 明确了教学的具体范围。但是我们不可能将教材内容全部搬上课堂, 因为这需要增加大量的教学课时, 不太现实, 所以, 我们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地分析, 目的是根据各种客观因素合理取舍。例如, 高二的选修教材, 既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又要考虑到学校的硬件设施情况, 在确定了选修教材后, 再根据教材中的内容, 将不适合于本校学生的知识内容进行剔除。
另外, 课时安排会对整个教学进程起到很大的影响。就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来讲, 一个班每周最少要保证开设两节课, 并且最好能两节课连上, 这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 或开展合作探究课都有很好的帮助。
2.2 优化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 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主体, 要以让学生去学为主, 以教师教为辅。任务驱动法则是一种比较灵活, 能够达到该目的的方法, 在使用任务驱动法去实施课堂教学时, 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
2.2.1 任务要有趣味性
教师设计的任务要有趣味性,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 所以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将趣味性融入到教学任务中去, 学生的主体性才会被突出。在一定程度上, 任务中的趣味性是学生进入课堂自主学习的一个切入点, 就像鱼饵一样, 鱼闻到了鱼饵散发的味道才会来咬钩。那么,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 千万别把枯燥的、毫无乐趣可言的任务带入课堂。
2.2.2 任务要有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 要求学生勤动手, 在课堂中, 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操作, 并且给予其充分的时间。但是, 自由度要把握住, 千万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要做适当引导提示。
2.2.3 任务要有合作性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 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合作性能给学生带来的帮助, 而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也是现在及未来的一个主要方向。
2.3 设计协作型学习环境
在设计协作学习环境时, 要将下列内容考虑进去:
①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③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 要考虑如何站在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 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④教师要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 做出恰当的评价。
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 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整个协作学习过程由教师组织引导, 讨论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 学生提出的重要问题也可以作为讨论的内容。
2.4 完善教学评价设计
传统教学评价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作用。在新课改的教学评价中, 我们要以促进学生学习为原则, 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去创新实践。评价的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评价的形式上, 我们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去实施。
(1) 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可以使被评价者主动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寻找问题, 这对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2) 小组对个人的评价
让小组的其他成员来评价一个学生, 好处就是如果评价标准比较明确的话, 可以得出相对客观的结果, 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
(3) 教师的总结性评价
可以根据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后的反馈来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分析其取得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学生能从教师的评价中得到明确的指引, 是教师与学生开展互动的一个好途径。
3 结语
素质教育要彻底消除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 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新课改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新课改如果要及时准确地取得预期效果, 就需要所有的教育研究者和广大教师全力参与进来。
新课改给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所带来的冲击也是很大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只有深入教研教改, 彻底理解新课标内涵, 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 合理改变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才能真正将新课改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崔相录.素质教育指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127.
8.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探讨;教学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影响着教育、政治和生活,信息教育在教育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没有形成教学模式,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仍然是按照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虽然结果很好,但是,对于一个全新的领域,它值得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现状
1.基础设备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计算机设备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地进行提升。而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特点,就说明计算机教育并不是一次性投资教育,而是长期的、连续的。但是由于教育经费有限,所以对计算机的设备经常进行更新比较困难,使学校的计算机档次偏低。
2.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水平不平衡。由于家庭、经济等因素,使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水平不一致,因此,造成零起点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在农村地区,这种差距更明显。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顾此失彼,形不成统一的教学进度。此外,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学生进行各阶段教育的衔接上。
3.社会影响
目前,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教学中的一个副科,并没有得到重视。主要原因是由于现在高中教育只重视高考,对于不参加高考的科目不重视,导致信息技术在教育的过程中课程较少。
二、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探讨
1.把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
高中信息技术课把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目的,对学生信息资料的收集、处理、应用等能力进行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只有掌握了教学目的,才会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在教育中,要记住计算机教育不仅仅是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工具。
2.教学任务的设计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实践性强、富有创造性等特点,所以,在进行教育时应该针对特点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中可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也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3.运用现代化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在现代化教学中,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信息技术在这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把枯燥的文字变成一些生动的图片和影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4.运用小组协作学习
在信息技术的教育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增强团队精神,并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使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5.采用分层教育
由于计算机领域的多样性和快速发展,导致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需求不一致,所以,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应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分层教育,使学生都达到每堂课的目标;同时,对于计算机好的同学又是一次深入学习。
6.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信息技术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上课时,通过因特网进行资料的查询,也可以通过聊天室等工具进行问题的讨论交流,对于讨论中的疑难点可以通过邮件的形式咨询教师,在这样的教学情况下,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而且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总之,对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育工作,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并且在实践中进行教学,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经验,促进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郭增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J].硅谷,2009(8).
9.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篇九
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不论是工作中还是自身的业务水平都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充实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当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时,我会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在这个学期中,本人能在保持原有良好工作态度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不断进取,不断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为了保持优良的工作姿态,以使下一学期能以更优秀的面貌去继续工作,现将本人该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教育事业,各方面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自己的思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对自己思想上有了更加高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
二、教学、工作方面
这学期主要担任高一(1)、高一(2)、高一(3)、高一(10)、高一(11)等班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工作是繁忙的,无论是工作方法、工作经验、还是工作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业务水平,向有经验老师请教的基础上,利用本人课余时间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交流,这大大有利于我教学的提高,还在教学之余,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从行动上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体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欲望,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领悟信息文化内涵。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在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重组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充分关注个体差异,设计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解决具体问题的不同技术思路。对学习起点较低的学生,要多鼓励、多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少限制、多支持,鼓励自主探究。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① 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形成能力,提升素养。在“任务驱动”中所设置的任务要求做到科学、适当、适度。
③ 启发式。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根据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主动获取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主动思考和实践。
④ 讲授法。信息技术教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不同教学内容,做成各种教学课件,借助于有关设备,边讲授边操作,讲练结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要更新教学思路,从教材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方法,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的进步,要改善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方法。
3、在日常的设备维护工作中多实践,多尝试,努力做到每一次的实践都能有所收获并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资源。
10.高中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篇十
作者:qi2008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2010年11月18日-23日,我校共有1200多名学生在“肃宁一中”考点参加了河北省高中学业水平信息技术科目考试。本次学业水平考试在考点主任王德功副校长的领导下,全体考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任务,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好评。
为了保证学业水平考试顺利实施,在教务处的领导下,肃宁一中微机室全体人员提前做好考试服务器、学生机,安装好河北省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考试程序,并认真做好模拟测试。在正式考试前,又对微机做了全面而又细致地检测工作。
更新时间:2010-11-24
附: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考试考点工作规程
一、考前准备
(一)成立考试领导小组,完成拟订考试实施方案,考务培训,组织考生进行考前教育,安全检查,设备检修,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电力保障等工作。
(二)安装调试考试用计算机及网络
仔细核对细则中关于考点硬件配臵的有关要求,全部达标后方可开始考试工作。
1、安装服务器。
(1)安装服务器时需提前准备好操作系统的安装盘、考试系统所需的各种软件,关闭外网和所有学生机。
(2)操作系统要求全新安装Windows 2008 Server(见附件一)。建议2个磁盘分区:系统分区、用户分区。两个分区都需要格式化。
(3)时间格式设为24小时制(HH:mm:ss)。
(4)修改Windows2008的密码策略,将“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禁用(见附件二)。(5)安装.NET framework 3.5(见附件三)。(6)建议不要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7)服务器应配备光盘刻录机(内臵、外臵均可)。(8)每台服务器配备一台打印机
(9)服务器应配备能延时20分钟以上的UPS不间断电源。(10)按照一备一的原则准备备用服务器。
2、在服务器上安装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Express(见附件四)。
(1)服务设臵要选择“本地系统账户”,身份验证模式选择“混合模式”,然后设臵sa登录密码。
(2)安装完成后,必须重新启动计算机 3、在服务器上安装考点版程序。
(1)从会考网(http://it.hebhk.com)下载考点版安装程序。
(2)双击下载的安装文件,选择安装目录,按照安装提示安装考试软件。要安装到的磁盘自由空间不小于10G,如考生人数超过1000人,不小于20G。
(3)设定Intranet网站
从开始菜单选择“Web站点配臵”,进入下面的窗口:
在设臵web站点的时候,在虚拟目录输入框中不要输入虚拟目录名称,直接点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如果使用IIS自动设臵程序设臵IIS失败,要到IIS管理中进行手动设臵。
(4)初始化数据库,序列号03117052539。
4、运行考点版程序,设臵服务器代码,添加考试工作站。
(1)要求使用静态IP地址。使用PXE无盘工作站的,应调整DHCP服务器的设臵,绑定网卡的MAC地址和IP地址。
(2)要人工检查共享文件夹的权限。将users用户访问系统根目录下share文件夹的权限设臵为完全控制。
如下图(图qx1-图qx4)所示:
1.1在考试系统安装根目录下找到share文件夹
图qx1 1.2选中share文件夹并单击鼠标右键,点击属性
图qx2 1.3选中users组,然后点击编辑
图qx3
1.4在users的权限栏中选中完全控制项,然后点击确定退出。
图qx4 5、安装调试学生机。
(1)全新安装操作系统,要求Windowsxp sp3。(2)按照服务器的要求设臵网络。
(3)安装必备的软件:IE6.0,OFFICE 2000、Visual Basic 6.0 ,Visual FoxPro 6.0;五笔、双拼、智能ABC、全拼等汉字输入法,不允许擅自变更软件版本。
(4)手动映射服务器端共享文件夹。
驱动器必须选择为“Z:”盘,然后在路径中填写“服务器名共享文件夹的共享名”,如上图所示,并选中“登录时重新连接”。
(5)学生机推荐使用还原卡或还原软件。要做到每场考试结束后,能够恢复学生机的初始状态,保证后参加考试的学生不受先参加考试学生的影响。
(6)系统调试完成前,应关闭学生机的还原卡。6、考务用计算机。
(1)安装一台连接因特网(外网)的计算机用于获取认证码以及上传、下载考试数据,操作系统不限,要求安装网络防火墙。
(2)考试用的服务器和网络同外网物理隔断。
7、联网测试。
(1)调试局域网内的服务器、学生机、交换机等,确保网络连接通畅。
(2)考试用软件。要使用演示数据至少连续开考3个场次,每场都要有实际的答题记录。(3)调试完成后学生机开启还原卡或还原软件,进入保护状态。
(三)考前检查
8、考前验收。
(1)联网测试结束后,考点组织相关人员检查验收考试环境。
(2)开考前一周,由设区市学业水平考试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检查考点各项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责令整改,不能完成整改的,本次不安排考试。
(3)开考前一天,巡视员到达考点。再次核实确认考点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如不符合考试要求,可以暂停考试并逐级上报。
9、开考前一天下午,下载正式数据。
(1)仔细核对FTP地址、帐号、密码。密码字母全部大写,没有O(欧)和I(艾)。(2)下载完成后核对数据包的大小。要使用MD5验证串验证完整性。
10、导入数据。
(1)核实确认正式考试的认证地址。
(2)认真记录、核对并录入提示码和认证码。
(3)导入数据过程可能会长达20余分钟,要耐心等待。(4)导入完成后,对照施考方案核对本考点考生人数。
11、封闭服务器、学生机和机房准备正式考试。
二、考试过程
(一)开考前操作
1、编场。确认开始新的场次。
(1)提示码和认证码要认真核对、录入。(2)不允许提前编场。
2、考生凭学业水平考试准考证排队逐个检录。(1)使用扫描枪或者键盘录入。
(2)认真核对计算机上的信息同考生准考证、本人是否一致。3、入场完毕,核对考生信息。
(1)不允许考点跳过考生守则页面。
(2)要求考生登录并认真核对计算机上的考号、姓名、照片是不是自己的真实信息,如有错误,及时移出本场。
(3)监考人员核对考生登录信息,发现未登录考生要及时询问、处理。
(4)认真检查编入考场人数、检查登录系统人数、清点入场人数,三者数目一致。(5)打印本场考生名册,由监考带至每个机位,考生逐个签字。(6)宣读考试纪律,要求考生停止操作计算机。4、发卷。
(1)再次确认考生信息核对无误。
(2)再次确认服务器和学生机已经卸载(关闭)所有杀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软件。(3)开始发卷。
(4)发卷结束,要求考生核对操作题答题文件夹个数,主卷操作题答题文件夹为5个。(5)问题无法解决,应及时向上级学业水平考试管理机构请示处理。5、开考。
(1)主考确认所有考生登录完毕。
(2)监考、考生确认Z盘正常,主卷5个操作题文件夹完整。(3)发卷过程顺利或所有问题均已解决。
(二)考场异常情况处理
1、个别学生机不能答题、假死、死机等,如果离考试结束不足5分钟,应先补时,后排除故障,再继续考试。如预计考试结束前3分钟不能排除的,应暂停全场考试。
2、个别学生机无法继续使用的,可以更换备用机。
3、学生机发生大面积相同问题,应立即暂停考试。全部故障排除后,方可恢复。
4、服务器死机或考试程序停止响应。重新启动服务器,排除故障后,运行考试程序,继续考试,系统自动补时(注意计算机病毒)。
5、停电。应立即暂停,联系有关部门确认恢复供电的时间。预计短时间内恢复供电的,可让学生留在教室内,待恢复供电后继续考试,系统会自动补时3分钟。当日内如较长时间才恢复供电或考生已经离开教室,应重新抽题发卷。次日恢复供电或考生已离开考点,应重新编场。
6、启用备用服务器、重装操作系统等必须逐级报告,批准后方可进行。
(三)收卷
1、考试结束前3分钟,提醒考生存盘。
2、考试时间终了,收卷。
(1)提醒考生交卷(要点击2次确定),拒不交卷的按违规取消成绩,记入报告单。考生交卷后可以退场。
(2)监考逐台重新启动所有学生机。
(3)主考确认服务器所有杀毒软件、防火墙已经卸载(关闭)。(4)开始收卷。注意观察收卷进度,便于了解出错考生。
3、收卷异常处理。
(1)个别考生会出现第一次收卷异常,不要跳过该生。需要中断收卷过程,检查该生在服务器上对应的答题文件夹,核对操作权限,重复收卷即可。
(2)个别考生无法收卷,系统提示API错。多见于NTFS分区且没有格式化的环境。因感染过病毒,导致文件权限丢失或文件锁定。
(3)个别学生机没有重新启动,导致文件锁定。重新启动对应学生机。(4)个别学生建立了非法文件。非法文件名、文件夹名等。
(5)全部考生无法收卷。重新启动服务器重复收取。如无法解决,立即逐级报告。
4、逐场次生成上报数据。
5、生成上报数据异常。(1)检查计算机病毒。
(2)服务器时间格式不对。
(3)系统文件损毁,立即逐级报告。
6、刻录光盘备份数据。
7、上传数据。
(1)根据考点的ISP选择FTP服务器地址。中国联通(原网通)和中国电信使用不同的服务器。仔细核对并录入用户名、密码。
(2)注意上传软件的传输模式(主动、被动),如一种模式连接不正常,应切换为另一种。
(3)断线续传。中途掉线,应首先点击断开连接,再重新连接。再次上传提示文件已经存在时,选择续传。
(4)无法续传时,应改名重传。在原来文件名主名的最后加A、B、C……。如:TEST020101-A001.rar,第一次重传改为TEST020101-A001A.RAR。
(5)网速极慢的考点,要直接打电话到省确认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
8、数据上传完毕,可以开始下一场考试。
三、考后处理
(一)、全部场次考试结束后,要告知省、市学业水平考试部门考试结束。
1、向FTP服务器上传“考试结束.txt”的文本文件,文件内容包括:考点代码、考点名称、开考日期、结束日期、总场次数、每台服务器各多少场、实际入场考生人数、联系人、联系电话。
2、及时向所在市报告上述内容。
3、巡视员将考点刻录的光盘带走逐级上交到各市学业水平考试部门。
(二)考点数据留存备查。
1、手动停止服务器IIS服务和SQL服务;
2、将考试系统所在文件夹(如:d:xkexam)连同其子文件夹的全部内容,刻录到光盘上。可以先压缩后刻录。
3、将考试系统所在文件夹(或其压缩包)保存到服务器其他磁盘分区内,保存期限为成绩公布后1个月。
1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学生 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随着我国的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这就使得信息技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为了能够让祖国的希望——青少年学生,在这个信息非常发达的社会里,能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我们必须加强对高中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因为,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来说,高中生不仅需要掌握单纯的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或者工作过程中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顺利应对未来信息社会中的转变以及挑战。
诚然,信息技术的相关教育思想观念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完善,已经在高中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人们的惯有思维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仅仅是教学生打字这种非常简单的操作,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所做的一些具体探究,以供参考。
一、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经过不断改革和完善,其主要内容以及大致结构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不仅结构模式由原先的零起点学习模式改为现在的技术型学习模式,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交流或者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或者探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潜能,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之前,需要接受中学信息技术的相关学习,从而能够拥有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的操作技能。但是不同的地区对于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的教学有着不同的方式或者目标,这就使得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其中主要的差别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第一,在县城学习的学生,相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能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所以信息技术水平也比农村的学生要高出很多;第二,家庭条件的差别使得很多学生对于电脑没有足够的实际操作机会,甚至有些学生在上高中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主体对象,同时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角。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相关教师應该让高中阶段的学生亲身体验整个教学活动,同时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比较多的自主学习或者自主研究时间,让学生能够自己发掘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在不断探索或者研究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假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育教学活动,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就是不成功的,与此同时也就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由上面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或者实际技能的学习,而不是仅仅依靠相关的教师进行传授。只有这样,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目前,我国很多高中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本或者教材,在不同的省市所用的内容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选择,同时也要考虑教材的主要内容是不是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以及高中生在生活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比如,高中教材中关于“画笔”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之后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或者技能设计并制作贺卡,在同学或者朋友之间互相赠送;关于“Word文字处理的简单操作”的内容,学生要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作文或者日记等的书写;PowerPoint制作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它来进行自己的班级通讯录的制作或者编写。
当然,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普遍拥有的内容还有很多,并且这些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以及以后的学习或者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对于高中的学生而言,只有将学习的专业知识或者技能运用在实际的生活或者学习中,他们才有学习的兴趣或者学习热情,并最终将这些知识或者技能学好、学精。
三、结语
21世纪是电子信息时代,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过程中时时刻刻需要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必须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或者技能,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走向社会或者继续深造的过程中自如地应对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夏学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9.
[2]陈刚.基于个性交互的网络学习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 2009.
12.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篇十二
一、加强课堂管理, 保证课堂有效实施
各位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这些情况:当你控制了学生微机, 学生的反应是“唉、不要、老师再等一下……”;当你想让学生打开课本时, 却发现带课本的同学寥寥无几;当你开始讲课时, 学生下面开始了座谈会;当你提问时, 学生却默不作声;当你需要学生互动时, 学生好象根本不配合;有的学生整天提出上网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学校采用下列方法:首先给学生设置了固定座位, 为每一个班级做了上机编排表, 把经常违纪的学生安排在最前面, 便于教师的管理, 在学生欲违反纪律时教师立即参照上机编排表直呼其名, 会使学生感到惊讶和惭愧, 马上收敛不当行为。另外新学期开始我们都会与学生签订一份“上机保证书”。保证书的内容简单易记:不带零食、不乱坐、不玩游戏、不聊天、不嬉笑。久而久之, “上机保证书”就成了学生心中的潜规则, 这样就提高了课堂管理效率。课堂管理效率提高了, 教师上课也就高效实施了。
二、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维护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信息课的课堂不同于其它学科, 学生几乎整堂课都在动手操作, 面对计算机网络的吸引, 学生很难再去认真地听老师所传授的新知识, 这时如果采取控制教学, 往往会让学生反感。以下是我从三个方面进行入手:
1. 精心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导入方式, 就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提高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 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精心设计导入, 采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使学生想学、爱学, 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例如:通过探究疑问导入, 带着问题去学习, 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 抓住重点, 激发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2. 展示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师生共同确定目标, 使学生对本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有基本的了解, 可以设计不同水平要求的学习任务, 譬如:同是文本信息加工的学习, 水平一般的学生学习文档的编辑排版, 主要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以及文本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水平高的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处理工具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 然后对软件的使用特点及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了解文本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共性问题。如《网络技术应用》选修课时, 网络是开放的, 既要能够让学生行动起来, 利用网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又不留给学生玩游戏的时间, 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发挥创造性思维, 采取不同的方法, 完成任务, 就会有种成就感, 从而对我们的信息课会产生更浓烈的兴趣, 这样在探索过程中, 既有快乐, 又学到了知识。
3. 分组合作, 团结协作。
在目前采取班级教学形式、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 教师不可能同时兼顾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加以解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在讨论中学, 向对方学, 向优秀学生学。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 交往最放松, 在交往中碰撞, 在争论中启发, 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学习能力得到很好发展。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 结合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如学了Frontpage自制作个人网页、班级网页, 新沂旅游宣传网页;用Excel分析本班级成绩;通过Internet进行信息传递、资料查询等等, 这些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到、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有效提高了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和规划的能力。这既有利于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 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开发学生智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 是打造高效课堂性价比非常好的手段和途径。
三、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更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导师”的作用。教师不仅要组织引导好学生, 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要创设自主探究的教学程序, 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发展。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层次探究呢?比如我教学《网上信息的浏览与搜索》中使用关键词搜索信息任务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任务:采用分层教学法, 设置三个难易不同等级的搜索任务。初级:新沂旅游景点;中级:徐州著名旅游景点;高级:江苏著名旅游景点。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知识水平自行选其一进行搜索, 这样的分层提升练习, 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接受程度,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 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这是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已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几年来学生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得到当地教育部门的好评。总之, 追求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带给我们的是洋溢着勃勃生机的课堂教学, 同时也给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相信, 只要我们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有优化的教学设计, 有精心的教学组织, 有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就一定会实现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进颖.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新课程研究[J].职业教育, 2009, (11) .
[2]黄旭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8) .
13.高中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篇十三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取自《信息技术基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一必修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这节共设置了两部分内容:
一、什么是信息;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从认识信息的含义作为出发点,然后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本节课是信息技术基础的起始篇,也是以后章节学习的基础。但是,这些知识内容往往又都比较枯燥抽象,容易引起学生厌学,因此在初始阶段如何采用得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信息与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同时产生对信息技术学习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是本节教学中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课,作为高一新生,他们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另外本节课的特点是:没有相关操作内容,基本是描述性的知识介绍与现实事例的判别。所以,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注意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案例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结合生活当中的信息实例,从信息的表现形式、传播过程等方面去理解信息的含义。
(2)、能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发现并准确把握有价值的信息;(2)、通过分组活动形成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通过任务驱动体验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保持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 信息的含义及特征 难点是:
举例说明信息的某项特征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节是高中的第一节课,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不甚了解,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方式对今后整个课程内容的学习具有开启含义。由于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以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感受信息形态及应用,发挥学生的想象,并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
六、教学过程: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本环节,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情景的创设,导入新课。
首先用投影显示“生存实验”: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最合适?请同学们4人一组组合成探究小组,在1分半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激烈的讨论,然后抽选三个小组进行课堂提问。答案会很多,五花八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而学生在教师分析答案的同时也会不断的提出新的方案,通过不断的分析、引导,最后得出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而它们所对应的分别是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
此时学生初步得出结论: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就要获取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对于物质和能量学生能够理解,而信息到底是什么?它有哪些主要的特征?它又为何能并列为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呢?带着这些疑问,就很自然的导入新课,进入到下一环节。
2、通过活动,认识信息。
带着满腹的疑问,学生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认识一下信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信息?那么是不是只有现代人类社会才存在信息?此时给学生安排两个小活动:
活动一:古诗词是记载历史时期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生产活动的文化经典。让我们在古诗词中探寻古人的信息活动。
首先教师举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中的信息为:烽火、家书。然后学生思考、讨论、课堂提问,要求学生举例并指出诗词句中信息的所在。活动二:寻找自然界中的信息。
首先教师举例:蜜蜂跳八字舞,蜜蜂的舞蹈所透漏出的是蜜源的所在。然后学生思考、讨论、课堂提问,要求学生举例并指出自然界现象所透露出的是什么信息。
通过念古诗词、讲大自然、听小故事,让学生在汲取与分享智慧的氛围当中去领悟“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以及“信息的重要性”。那么“信息”到底是什么,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专家学者对于“信息”的不同定义,结合之前的引入和活动对信息的含义从以下方面进行梳理:信源、传递(载体)、信宿。
3、拓展训练,协同探究。
在此环节,教师事先准备一些关于描述信息的各个特征的例子,使信息的特征更直观、更具说服力: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例如:《田忌赛马》的故事。(2)真假难辨。例如:孙膑“减灶退敌”的故事。
(3)老黄历看不得。例如:找路时,使用旧的交通地图往往会误事。(4)一传十、十传百。例如:中国载人航天成功的消息已广为人知。
14.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十四
1.概括出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元素与内容,会运用界面设计原则制作优秀的作品界面。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升合理利用原则与方法设计优秀界面作品的能力。
3.培养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媒体作品设计的原则。
【难点】合理运用界面设计原则制作优秀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带领观看《京剧宛》网站,引导学生从色彩、布局与导航思考,简要说明界面设计的重要性,并提问学生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界面呢?它要遵循哪些原则?
——引入新课《布局设计》。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作品感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呈现优秀界面作品《快乐校园》,并将班级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作品界面有什么内涵,从哪些信息可以体现;2.作品在色彩方面有什么内涵。教师提示学生:布局设计是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去观察,在欣赏作品时要注意其整体风格,不要过分注意作品的具体内容,是“浏览”作品。
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随机进行提问,最终归纳出该多媒体作品的特点有:这是一个充满优良传统与团结活泼的校园,是快乐的;画面各元素布局精美,内容丰富明朗。色彩以浅蓝色为主,表示校园美丽、洁净、安定,是读书的好地方。
任务二:设计原则和方法
参照教材内容,教师设计6个问题。1.你认为作品的设计要遵循什么原则?2.如何进行界面的布局?3.如何突出主题?4.如何使用色彩?5.如何使用文字?6.如何设置交互功能?
学生根据书本给出的原则,围绕以上问题分组讨论,并记录相应结果。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结合学生提交信息总结、布局设计与美术设计,简要讲解交互设计,特别按钮在界面上的位置、大小。
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和汇总。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成果强调设计一个界面的各种原则和方法:界面布局要一致;简明清晰要突出主题;文字、色彩要搭配;交互设计要方便。最后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
(三)巩固提高
通过浏览常见网页界面的布局与颜色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弥补课堂知识。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对多媒体作品《伟大的祖国》进行界面布局设计。
15.例谈高中信息技术“魔法”记忆 篇十五
例1:在TCP/IP协议中,将网络结构自下而上划分为四层: (1) 网络接口 (2) 网际层 (3) 传输层 (4) 应用层。工作时()(注:单项选择题)
A.发送方的数据从最低层向最高层传输,每经过一层附加控制信息
B.接收方的数据从最低层向最高层传输,每经过一层附加控制信息
C.发送方的数据从最高层向最低层传输,每经过一层去掉控制信息
D.接收方的数据从最低层向最高层传输,每经过一层去掉控制信息
分析:这道题知识点来源于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中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中的TCP/IP协议体系。
魔法:为这个知识点建立一个模型。如图1所示,这个模型形状像个“U”字母,左右两边对称。左边为发送方,右边为接收方;上面正好对应双方的上层,下面对应双方的下层;箭头方向对应数据由发送方的上层向下层传输,经接收的下层至上层;再把左边的向下箭头想像一下:水中的东西要往下沉,给它加重量(越来越重),对应传输的数据每经过发送方的一层都添加相关的协议,所以左边箭头旁写上“加”。同样右边的箭头向上:水中的东西要往上浮,给它减重量(越来越轻),对应传输的数据每经过接收方的一层都要去掉相关的协议,所以在右边的箭头旁写上“减”。用这个模型“对付”这个知识点,解决上面这道选择题很简单,如A选项,前半句就错了,再如B选项前半句对,后半句就错了,对照模型D为正确叙述项。
例2: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另一个知识点,OSI七层参考模型,由低层到高层分别是哪七层?(学生感觉难记。)
魔法:教师可给学生编“顺口溜”,再加联想。教师可先让学生记住最好记的最低层———物理层即第一层,最高层———应用层即第七层。中间五层:数网船会漂(同时联想到一个景象:一个渔夫将船泊在江边,只顾埋头数打鱼的网,船漂走了),“数网船会漂”这样解释:数———数据链路层即第二层;网———网络层即第三层;船———传(谐音)输层即第四层;会———会话层即第五层;漂———表(韵母同)示层即第六层。学生觉得有趣,也就记得住。
例3:37.125= () 2
数制转换是信息学竞赛中的考点之一。如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十进制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要分别转换成二进制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转换的一般方法:除以2取余数,直至商为0。如图2所示。
结果:37= (100101) 2
小数部分的一般转换方法:乘以2,取积的整数部分,直至积的小数部分为0(如果不会出现0,则按限位的要求)。如图3所示。
结果:0.125= (0.001) 2
所以,37.125= (100101.001) 2
不少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将上述结果二进制数的高、低位颠倒, 也就是说不少学生记反了,将上述结果写成37.125=(101001.100) 2。怎样帮助学生不发生这种错误呢?
魔法:无论是整数的转换还是小数的转换,只要抓住一点“视小数点在这组二进制数字的最上方”。分析一下,如果视整数的小数点在上,那么整数的最高位就应在最下(如图4);如果视小数的小数点在最上,那么小数的最高位就应仅次小数点下(如图5)。
实践表明,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后,很少将转换后的二进制数高低位颠倒。
综上所述,“魔法”记忆法可以归纳为:图像联想法、谐音联想法、探索找规律。图像联想法,是将枯燥、复杂的语言表述,通过思考、加工想象成相关的图像,因为人脑对图像的记忆相对容易多了。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面孔看作是一个图像,只见过一次面,也许下次你就会认出他,这就是人对图像有超强的记忆。谐音联想法,即将独立、拗口的零碎的知识点,找到相关的谐音(朗朗上口),如果再想像成一定的故事情节,那就更好记了,学生也感兴趣。这也容易理解,平常人们看报刊上的一些“八卦”新闻时,记性好的人能一字不差地复述,为什么?这是因为这些内容人们感兴趣,再加上一定的“情节”。探索规律,相互间有联系的知识点,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发现规律,更有助于记忆。类似的还有比较记忆法、口决记忆法、错误案例记忆法等。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探索记忆魔法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力、想像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
16.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篇十六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计算机教学 情境 兴趣
一、学以致用,学生乐学
1.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学生的“用”相结合
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应该要有所选择,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制定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
2.在应用中练习,巩固知识
学习知识与技能是为了“用”,有了“用”的可能、“用”的需求,学生才会想办法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这说明,在课堂上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实用性。例如,在介绍了“电子邮件”后,我就把自己的E-mail地址告诉学生,让他们课外给我发电子邮件。学生给我发了很多电子邮件,其中有美丽的图画、精彩的贺卡等,有的学生还告诉我一些心里话。我一一回信,信中写的都是赞扬、鼓励的话语,这在给他们以自信心和鼓励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学习新知的劲头也更足了。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每一门课程都有其特点,教师要善于发掘,计算机课程集操作性、趣味性与应用性等特点。例如,在上第一节计算机课时,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中通常先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然后再让学生认识、接触计算机。但如果采用“任务驱动,先认识,后学习”的模式,计算机课程的操作性特点就能凸现出来。教师可把学生带入机房,在适当讲述一些基本的电脑维护常识后便可引导学生思考:“摆在你面前的这台机器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等问题,从而通过计算机硬件让他们了解主机、键盘、显示器、驱动器、开关等主要操作部件及开、关机操作。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而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氛围中学习计算机。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可视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例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时,假如单单用语言来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其结果既浪费口舌效果又不好。我就播放远程教学、远程就医、网络游戏、未来数字世界等多媒体视频。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资料,同学们非常直观地了解了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同时也知道了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和应该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视频播放完我们的课程也结束了,学生也把握本节课的内容,其结果是既省时又省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组织协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我国计算机处于普及阶段,班上有些学生家里有计算机,还参加过培训班,但有的同学从没碰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其实,利用这种情况,我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于是,笔者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分组,进行辅导,他们既能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又能把同学们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在协作学习的方式下,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不仅仅是竞争的对手,也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又能促进学生间良好人际合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五、未雨绸缪,估计问题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想做到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简直是天方夜谈。教师作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也不可能全部覆盖他们的知识面。因此,教师除了课前必须检查有关设备问题之外,在授课过程也经常碰到这样或那样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有知识性的、技能性的、学生思想性的等不一而足。有关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及时解决,才能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做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和角色,掌握规律性的、本质性的为人师表的责任和道理,并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内容估计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教育理念和教学知识应该先进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因此对学生进行的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育时,应把计算机定位成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辅助工具,让学生感受到掌握使用这一工具的方法和要领的重要现实意义。要求教师具有超前意识,尽量让学生接触到代表电脑操作系统发展方向的最先进的操作环境,并经常性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流行的、最新的应用软件或小程序,介绍它们的用途和综合运用方法。
参考文献:
【高中信息技术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高中信息技术01-10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讨11-02
2011~2012学年上学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10-08
高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07-09
高中信息技术面试真题07-17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录11-05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浅谈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11-22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试题答案06-23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07-02
高中信息技术说课稿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