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民情日记

2024-06-11

学校领导民情日记(精选11篇)

1.学校领导民情日记 篇一

民生是老百姓最大的实际,如何更好的改善民生、办好实事,让农民群众更多的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是这次全省开展“走帮服”活动的重点,只有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我们党才能取信于民。

今天是五一长假的第一天,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回乡过节。一早,迎着晨光,我直奔挂钩联系点中凌村。带领我一起走访的村民小组长,以前是村里的一名老会计,退下来已经好多年了,但是这些年只要村里有什么事找到他,他都会很热心的帮忙,闲聊中我才知道,原来周会计还不是一名党员,对此他也有些遗憾,可是他很自豪的和我说,我虽然不是一名党员,但是我们家可是有四名党员,两个儿子、儿媳妇都入党了,在思想上我得和他们同步。

我们首先来到朱绍如老人家,老人患有糖尿病并发症已经十多年了,现在要靠每周做血透来维持生命,一年的医药费需要十几万,儿子朱小宗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老俩口,靠着政府的补贴和自己种田维持生活,交谈中,我得知老人每次都是自己一个人做公交到海安人民医院做血透,做完之后再坐车回来,每次做完血透回到家都要躺上好半天,身体的透支加上路途的.颠簸,老人的身体实在是吃不消。可是没办法,儿子不在身边,又不能总麻烦别人,只能自己慢慢熬。听到这些,我心里真是酸酸的,可是老人却很知足,说医药费可以报销,村里照顾他,帮他申请了低保户,现在还能保住一条命,知足了。

从老人家出来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心想如果村里的年轻人能在我们当地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也许不会选择背井离乡出去打工,离开家人,这样我们的村里也不会出现这么多留守老人。虽然政府加大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生活困难的群众会发放补贴,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老人们年纪慢慢变大,身体渐渐衰老,他们更多的其实是想得到儿女的陪伴。

下午,我提出独自到田间地头看一看。路过一片油菜花田,看到一位老大爷正在田里松土,我上去和他攀谈起来了。提到“走帮服”活动,老大爷深有感触。他动情的说,到底还是没有忘了老百姓啊,我好久没见过领导专门进农民家门了。来到老大爷家,经过询问得知,他姓张,家里就他和老伴儿,儿子十八年前因为医疗事故去世了,他现在已经78岁了,有些农活已经做不动了,可是没办法,家里没有劳动力又舍不得把田荒废掉领导干部走帮服民情日记日记。他说他知道有土地流转政策,可惜他家的田不在范围之内

我接过话茬表示,土地流转毕竟涉及的农田比较广,涉及的农户也比较多,而且要相对集中,所以实施过程中有些不足。这次走访了解许多村民的想法,知道好多人已经转变想法,以前舍不得土地,现在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我一定及时和村里沟通,尽早帮你们解决土地流转的问题,让大家可以过一个舒适的晚年。

经过一天的奔波,虽然有些劳累,但是感到很充实,也受益匪浅。我的心和又和农民进了一步,村民们的真实想法和他们朴实的话语,都将鞭策我。我想,身为一名党员干部、人民的公仆,不仅要带着责任和义务,更要带着真情走进基层,那样才能走得更真、更实、更远……

2.检察官潘志荣与他的《民情日记》 篇二

年初的时候,潘志荣造访了西河乡平子壕自然村孤寡老人李凤英的家。李凤英儿女都在外地,她孤身一人住在牧区,生活困难,且患有骨质增生疾病,行动不便,低保也于3年前停发了。潘志荣把李凤英的情况写到了他1月21日的《民情日记》里,立刻去民政局查了李凤英停发低保的缘由,按照政策规定的条件,李凤英确实不符合,于是,潘志荣再次造访李凤英家,详细地向她说明了情况,让她理解了低保停发的缘由。

此后,只要潘志荣路过平子壕村,就会去李凤英家看看,和她拉拉家常。李凤英话多,有时一说就是一个小时,潘志荣也不嫌烦,就听着,回应着。

“我是牧民的子女。”作为检察官的潘志荣以这样的身份待在广袤的达茂旗草原上,一晃就是30年。

对草原的特殊感情

今年53岁的潘志荣,是达茂旗的汉族人。中专毕业后,1986年9月,潘志荣进入达茂旗检察院工作。

满都拉口岸,草原码头,是包头市与蒙古国接壤的唯一陆路口岸;石宝镇,富藏铁矿,是达茂旗工业集中的重镇。2010年,为延伸服务群众的触角,达茂旗检察院在这两个地方设立了检察室,主要辐射达茂旗西北、东南的几个乡镇苏木,兼顾其他。

这两个“桥头堡”都距旗检察院100公里左右,潘志荣从到任满都拉口岸驻站检察官时起,便开始了“游牧检察”的生活,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作日在牧区度过,几乎每户牧民的蒙古包里和草场上都留下了他的身影,每个牧民的手中都被发放了印有潘志荣手机号的蒙汉双语“检民联系卡”。几年下来,哪片草长得好,谁家搬了新牧点,哪片围栏是牧民自己搭的……潘志荣都一清二楚。

因为土生土长的关系,潘志荣对达茂旗的草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潘志荣看来,草场就是达茂旗的“颜面”,不允许有任何非法破坏行为。

2014年,巴彦花镇巴彦敖包队105号的王氏兄弟二人,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擅自将自家承包的近150亩草场开垦成耕地。潘志荣知道后,赶到现场,看到大面积草场被破坏,心痛不已。

潘志荣说,这是草原母亲的伤口。心疼之余,他萌生了一个想法:建议法院在被破坏的草场开庭,邀请当地农牧民参加,让被告人和群众都看看破坏草场的后果,加强保护意识。

经达茂旗检察院协调,达茂旗法院首次在案发地草场对非法占用草场的案件进行了庭审。庭审完毕,潘志荣又与旁听庭审的巴音花镇人大代表、牧民代表在案发地进行了座谈,“草场就是我们的命根子,我们在草原上长大,应该心生感恩,懂得爱护,怎么能为了一己私利就去破坏呢?”潘志荣一番话,让来旁听的牧民群众印象深刻。

2008年以来,为了保护草原生态,达茂旗实施围封禁牧,每年给牧民发放的禁牧补贴高达上亿元。为了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牧民手中,潘志荣带领检察院工作人员走羊盘、进蒙古包,对补贴发放情况进行拉网式调查。

下牧区调查,潘志荣有时一走就是好几天。为了不打扰牧民,他自带干粮,饿了就吃一点。对牧民的各种诉求,他全部写在本子上,遇到没有及时领到补贴或者因草场纠纷停发补贴的情况,他逐户登记造册,集中到相关部门,核对享受补贴人员名单、停发原因等情况后再向牧民反馈;对于发放迟延或部分发放的,督促有关部门及时足额发放。几年来,潘志荣等人共保障了近10亿禁牧补贴资金的顺利发放。

因常年下乡,风餐露宿,潘志荣患上了较为严重的肠胃病和腿部风湿病,时常半夜疼得睡不着觉,再加上心脏也不好,近年来越发憔悴。

2013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潘志荣刚从满都拉镇检察室巡访回到单位,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就接到牧民打来的电话。明安镇牧民吉某家的山羊因喝了矿山排放的污水,死了25只,多次找矿山老板协商未果后,他情绪激动,扬言要上访。潘志荣顾不上吃饭休息,一边联系边防派出所,一边赶往事发地。

了解到由于矿山的防护措施存在漏洞,给周围牧民生产生活带来安全隐患后,潘志荣与派出所民警、吉某一同到矿山协商,工作一直持续到当晚11点多,最终矿山老板同意给吉某5万元的赔偿。吉某这才平息怒火,但潘志荣已十分疲惫。当天半夜潘志荣心脏病突发,送到医院时已经昏迷,经抢救才转危为安。等潘志荣醒过来,守在病床前的妻子对他说:“早跟你说,不能这么拼命了……”没过几天,病刚好的潘志荣就又上班了,继续奔走在他所深爱的达茂草原上。

牧民的好“安达”

虽然是汉族人,但潘志荣那种仗义和干练的气质,让他与牧民始终很亲近。

在牧区工作多年,潘志荣为牧民解决了大量难题,当地牧民都很信任他。“老潘在牧区可受欢迎了,和好多牧民结成了‘安达’。不佩服都不行!”潘志荣在检察院的同事这样评价。

1996年,巴彦花镇的牧民图布沁与额尔登酒后发生冲突,导致额尔登轻伤。该案移送检察院后,图布沁仍不认罪。潘志荣教育他:“你们是好朋友,不能因一时冲动伤了和气。你毕竟伤了人,要勇敢承担起应负的法律责任。”最终图布沁认罪并支付了赔偿金。

此后,潘志荣下乡路过图布沁家总要进去坐坐,告诉他“以后不要再因一时冲动干糊涂事了,把生活经营好,有困难要找我”。2003年,图布沁孩子的学费不够,实在借不上,试着拨通了潘志荣的电话,潘志荣立即从家里拿了3000块钱送到了图布沁手里。从此,图布沁认定潘志荣是他一辈子的朋友。

2006年,巴音花镇遭受了旱灾,牧民只能靠买草料来喂羊群。图布沁拿不出钱,他又找到了潘志荣,潘志荣二话没说领着图布沁去银行申请贷款,自己当了担保人,借出款来解了图布沁的燃眉之急。每年春季,图布沁家都要买草料,因离镇里远,草料车不给送,每次都是潘志荣给图布沁和他附近的几家牧民联系车辆,把草料送到家。一年冬天,达茂旗大雪没膝,图布沁的孩子无法返校,他试着骑摩托车送孩子,可刚走不到五十米就被积雪困住,没办法只好求助潘志荣。潘志荣立即借车赶往图布沁家,120多公里的路,在大雪里跑了近五个小时才安全到达。

十几年来,在潘志荣的帮助下,图布沁从家徒四壁,到牛羊满圈,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图布沁说:“这么多年,我也记不清麻烦过潘哥多少次,但他一句怨言都没有,他是牧民的活雷锋,我们心里的好安达。”

像图布沁这样“找他麻烦”的朋友,潘志荣交了很多。

2012年6月,潘志荣走访格日乐敖都嘎查时,牧民多来福对他说:“我家登记安置房都好几年了,但一直没给分,镇里、村里都解决不了,你们检察院能给解决吗?”潘志荣当即答应帮他问问。原来,2009年,达茂旗出台了对牧区禁牧转移集中安置的政策,多来福也登记了转移安置房,看着牧民一批批搬进了新房,他的心里很着急。带着多来福的期待,潘志荣开始“找房”。

潘志荣旗里、村里两头跑,多次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有时一天跑四五趟。最终,他发现是登记人员漏登了多来福的信息。接着潘志荣又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补充相关证明材料,为多来福办理了住房相关手续。搬家那天,潘志荣早早就去了,给多来福道喜,并张罗着搬家。多来福分到了房,十分感激潘志荣,“以前觉得检察院就是抓贪官的,跟老百姓没多大关系,没想到还能为我家解决这么大的问题”。

因为这种热心解决牧民问题的行事方式,自从担任满都拉镇检察室主任时起,潘志荣就多了个群众对他的美称——“一叫通”。不管事大事小、分内分外,牧民只要打他电话,随时都通,不管多忙,他都马上能办。

2012年8月,老潘接到苏木和嘎查牧民付某的电话:他与王某两家是老邻居,两家承包的草场相邻。10年前,王某在他的草场上建了房和羊圈,还挖了两个鱼塘。苏木和嘎查的领导多次协商解决未果,两家矛盾越积越深,到最后连话都不说了。付某听说潘志荣是办实事的人,希望他给想想办法。

潘志荣挂了电话,立即赶到牧民点了解情况,得知王家的生活条件还可以,而付家的羊圈里只有零星的几只羊,生活十分艰难,他决心一定要为两家化解这场纠纷。刚开始,王某根本不愿意谈,看他来了,就骑上摩托车走了,潘志荣也不急,就住在牧点,还帮王某养羊喂鱼。一连两天,王某看潘志荣是来真的,有点沉不住气了,问他“到底要怎么样”,潘志荣不慌不忙地说:“我只是想帮你们牵个线,你听我说说,说得不对,我就走。”

接着,潘志荣从两家生活状况入手,与王某谈了很长时间。“你日子过得还可以,你看看付家过得多艰难。远亲不如近邻,你应该帮他,怎么还能忍心占他的便宜?而且,从法律上讲你也是违法的,按法律也应该给人家退回去,与其依法律强制执行,不如顺水推舟卖个人情。”潘志荣一席话,使王某陷入了沉思,一方面他觉得自己确实理亏,另一方面看到潘志荣人这么实在,为这点事儿大热天的家也不回,如此辛苦。最终王某同意从自己的草场中划拨一块草坡给付某,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事后,付某和王某还给潘志荣送来一些亲自采摘的野蘑菇,潘志荣说:“好意我心领了,看到你们能过上好日子,就是给我最好的礼物。”后来,付某的日子也有了起色,家里养了上百只羊,他还特意为潘志荣送来过一面锦旗作为感谢。

心中有大爱的检察官

一些找潘志荣帮忙的牧民生活渐渐好了,但潘志荣家还是一如既往的节俭和寻常。同期参加工作的同事中,潘志荣是最后一个搬进楼房的。为了能便宜一点,他选择了顶楼,没装修,也没买新家具,以前平房里的旧家具不舍得丢掉,全都被他搬到了新楼里,那一张磨破几层皮的沙发,就已经使用了十几年。

潘志荣生活节俭,不喜欢买新衣服,一件羽绒服他穿了8年仍在穿;给儿子购买新鞋,为了能让他多穿几年避免浪费,买的时候就比脚大两三个尺码,孩子只好垫上三层鞋垫“凑合”着穿。从检30年来,潘志荣从未接受过一次与工作相关的“吃请”,从未拿过案件当事人一钱一物。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有悖良心的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不做,有损检察形象的事不做”。

2009年,达尔罕苏木牧民吉某某醉酒驾驶摩托车,导致交通肇事,1死2伤,他的叔叔都仁非常着急,他从附近牧民那里得知检察院有一位姓潘的检察官,热心帮百姓办事儿,于是包了1000元的红包来找潘志荣。他想着只要检察官收了红包,就能够对他侄子的案件睁只眼闭只眼,或许侄子就不用坐牢了。

时任侦查监督科科长的潘志荣热情接待了都仁,看到潘志荣和善热情,都仁心里轻松很多,毫不隐瞒地说明了来意,不失时机地拿出红包往潘志荣手上塞。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潘志荣刚刚还微笑的脸立刻严肃起来:“给我红包是什么意思?这是在犯罪!快收起来,以后再不能这样了。”

都仁心头一震,红着脸把红包收了起来。看出都仁的尴尬,潘志荣语气缓和下来:“咱们就事论事,有困难说困难,可不能搞这些小动作。”气氛缓和后,潘志荣耐心告诉他,他侄子的行为已经涉嫌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和醉酒驾驶这些情节都是加重情节,刑事责任是无法免除的。作为家属更需要做的是积极赔偿被害人,取得被害人的谅解,或有从轻、减轻处罚的机会。一席话,让都仁明白了法律的规定,也打消了他花钱消灾的想法。

牧民巴图斯愣是潘志荣多年的老朋友,一天他找到潘志荣说:“前几天禁牧队来了,说我违反了禁牧政策,要我卖羊,还要处罚我,你帮忙解决一下?”潘志荣听后说:“你想想咱们达茂草原和20年前比,草少了多少,沙子多了多少?再这样下去,再过20年,等你儿子长大了,还有草可以放牧吗?国家发放草原补贴就是为了保护草原能一直都存在下去。我劝你还是把羊卖了,这件事没有商量。”听了潘志荣的话,巴图斯愣沉思了一会,非常不好意思地说:“行,我尽快联系把多余的羊都卖了。”

时间长了,牧民们也都了解潘志荣这个人了,知道他虽然喜欢帮牧民办事,但想找他说情确是没有用处,找他也是白找。别人有了困难,只要潘志荣知道,他都会伸出援手,他曾经自己出钱给牧民买过饲料;他曾经若干次买好生活用品去看望五保户;他曾经为帮助老乡收割饲料累晕住院……但就是不给说情。

2011年9月,潘志荣到白音查干嘎查巡访,了解到牧民斯琴高娃家生活非常困难,她的丈夫因脑血栓半身不遂,丧失了劳动能力,她一个人既要照顾丈夫,又要放牧劳动,生活上举步维艰,家庭一贫如洗。说话期间,斯琴高娃眼圈湿润起来:“今年我孩子秦达孟考上大学了,但孩子说不读了,在家照顾他爸,帮我放羊。他其实很想读书,但我们没钱。”

潘志荣听了很难受,既感动于秦达孟的孝顺,也为他感到可惜。他与妻子沟通后,对斯琴高娃表示,愿意资助秦达孟学费直至他完成大学学业。面对感谢,潘志荣说:“我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好前途。”

3.民情日记之慰民情11.8 篇三

雨天送温情,冬日暖民心

按照市里开展“三同四民”活动的要求,我们GT局工作组一行7人,入住CH镇ZF村,由吴局长带队,我担任副组长。这是来到ZF村的第5天,通过前几天的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村里有7名困难户,今天我们去这七户人家里一一走访慰问,有两户人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天空中飘着细雨,初冬乍寒,不远处的山峦在云雾里起伏,脚下的泥土有一股朴实而清新的味道,山路有些湿滑,我们一行人由村主任和会计带路来到了新屋组的XXX家,大老远就看见一个年轻男孩在他家屋门口站着,神情呆滞、行动迟缓。随后XXX和妻子也走出门来,看见我们的到来,他们十分激动,急着要为我们端茶倒水,我对XXX说,“我们XX局工作组代表市委、市政府来看望他们,只是聊聊天谈谈心,千万不要麻烦”。在与XXX的交谈过程中,我们得知他今年60多岁了,有一子三女,三个女儿已经出嫁,唯一的儿子就是我们之前看到的少年,患有脑膜炎,没有思考能力、生活不能自理,事事需要有人照顾。在农村传统观念里,嫁出的女儿如泼出去的水,以前的老屋破旧濒临倒塌,老曾更不能指望这个患病的儿子给自己建房养老,差点没有遮风挡雨的地方住。好在女儿女婿有孝心,怜惜父母,为他建了新房。我对XXX说,“你真是有福,女儿女婿这么好”。XXX表

示自己确实也很知足。

又走访慰问了几户人家后,我们穿过一片茶树林,路两旁开满了白色茶花,金色的花蕊点缀其中,洁白的花瓣上泛着荧荧露珠,这乡野的美丽风情肆意绽放。组里的人边欣赏茶花,边讨论起今年茶籽的收成。走过田埂,我们到了光明组LLL家,LLL今年35岁,今年8月丈夫病逝了,这两年为了治病借债4万多元。人到中年,一个女人失去了丈夫,要独自赡养一个13岁的儿子和一个9岁的女儿,面对4万多的借债和一个残破的家。她自己患有哮喘病,不能从事体力活,有田没法种,只能打临工,养活一家人实在窘迫。我不禁为她伤感,她却乐观坚强,一直带着微笑,谈论着调皮的儿子和懂事的女儿,我对她说,“一定要让孩子好好读书,多读书将来才能成材。我们局和你们结成帮扶对子,赞助孩子们读书”。她笑了,说“感谢党和政府记挂着她家,一定让孩子用功学习,将来报效国家”。

4.下乡书记民情日记 篇四

山 课 件 w w w.5Y k J.c oM

下乡书记民情日记

最后的履职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晴

这两天联系同在莒南的挂友得知省文化厅5万元的文化大院建设资金以及林业厅2万元的果苗补助款金已经到位,xx县这边迟迟没有动静。考虑到离周六考核没多少时间了,另外我还想知道到底还有多少已经到位的项目没有实施。再说,老郭为办公室和广场建设已经垫了不少钱。本着对村民负责、对老郭负责以及对我本人负责的态度,我今天决定叫上郭书记到县上各个部门跑一跑,一定要了解实情。整整一天的时间,跑遍了组织部、财政局、计生委以及水利局。呵呵,累是累点,可结果不错!组织部8万元的办公场所建设资金肯定没问题,等办公室验收合格即拨付。我又通过个人关系多给村子要了一万元。5万元的文化大院建设资金及2万元的果苗款尽管没到县里,但肯定少不了。6~7万元的计划生育场所建设资金验收后也会补上。4公里村内道路129万元的资金已经到账。最关键的是到了水利局,村民祖祖辈辈盼了多少年的户户通自来水资金已经到位,5月即将开始施工。

哈哈,听到以上消息老郭笑了,我也开心了。尽管我不能看着项目一一实施了,可我可以放心地回去了!

迎接省委组织部考核

2013年4月9日 星期二 阴

我们最近的任务除了要帮带第二批“第一书记”外,还要准备迎接省委组织部对我们一年工作的考核。不过一直没告诉我们具体的考核日期,搞得我们一直很忐忑。清明节休息,4号下午刚到家,镇上通知我们7号考核,让我们6号回去。大老远跑回来只歇一天,真有点坑人!回来后赶紧照着要求准备材料,一大堆,够忙活的。计划、总结、述职报告什么的我们准备倒没什么,最想不到的是连一年的现实表现都要我们写,3000字。本来是镇上的活,可他们要我们写我们也没什么办法。写吧,不差这一点了,权当练笔了!

组织关怀

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一大早,镇组织委员通知我们12位“第一书记”都到帮包的村去,迎接上级领导检查。尽管没说检查什么内容,其实我们都心照不宣地明白这次检查与调整帮包点有关。

从上午8点一直等到近12点才迎来姗姗来迟的领导到我们村。来的领导有xx县“第一书记”领导小组大组长、县委李常委,第二批“第一书记”xx县片区申组长,组织部姜副部长。xx镇镇长和组织委员陪同检查。领导们主要查看了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走访了部分村民。特别是对村文化广场设计和建设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建成后将成为xx县农村设计最后、面积最大的广场。检查时间不长,也就半个多小时,然后就到其他“第一书记”所在村了。领导临上车时告诉我和第二批王书记,这个事与你们没有关系,要依靠组织、相信组织。

虽然没告诉我们最后的答案,从领导们的话语中我们感觉到镇上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帮包村肯定调不动了。这倒给我们吃了一粒“定心丸”!毕竟在这个村干了一年,对这个村、对这个村的村民还是有感情的,再说第二批要从头再来确实也不容易!

文 章来源 莲

5.驻村工作民情日记 篇五

2012年6月28日,阵雨

再过两天就是“七一”了,驻村工作队每年都会到挂钩点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纪念庆祝活动,前2天我向单位领导汇报了此事,领导非常重视,说要亲自带队到挂钩点开展活动,并按排我与挂钩点支部进行联系,将于6月28日到挂钩点开展“七一”建党91周年纪念庆祝活动,6月26日我将单位要到四队支部来活动的情况与支部书记和队长进行了沟通,支书和队长表示非常欢迎,欢迎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到四队来一起共庆建党91周年活动。

6月28日中午县侨联全体干部职工8人到单位挂钩点芒允农场四队开展“七一”建党91周年纪念庆祝活动。到达四队后县侨联主席就询问了活动的安排情况,四队支书将情况向单位领导作了介绍,之后按照四队的活动安排,先是走访慰问了3名老党员,然后又走访慰问了2户特困,每到一户支书和队长都向他们介绍侨联的全体工作人员,主席每到一户都要做下来与他们拉家常、询问生产生活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还亲手为每户老党员和特困户送上了慰问金200元钱,对于单位的慰问他们都表示感谢;之后我们又走访看望了单位全体干部的联系对象,共有13户,每个干部走到自己的联系对象家时都自掏腰包为联系对象发放慰问金100元,共计发放1300元;走访慰问完成后安照活动安排县侨联全体干部职工与农场四队支部11名党员召开庆祝“七一”建党91周年纪念座谈会。座谈会由农场四队支书主持,会上县侨联主席给全体党员上了党课,回顾了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还将前期四队反映的自来水的改造和安装蓝球架2件事进行了说明,关于自来水的问题,水利局有关负人说农场的自来水要全部进行改造,请大家不要急,过一段时间就会来施工,关于蓝球架的问题已向文体广电旅游局的书记进行了协调,请他们今年内帮助解决;我传达学习了省委书记秦光荣在全省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之后就是大家发言,座谈会在愉快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大家畅所欲言,畅谈党的历史,党取得的伟大成就,畅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党在农村的好政策。

6.大走访民情日记 篇六

3月29日下午,根据院“三一实干”活动统一部署,我们按照各自分组到马鞍桥村委走访。大走访,访什么?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政策得失、疑惑不解,渴望期盼……带着这些我们走访去!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进周来英的家中,我们有些吃惊,虽是早年盖起的小楼房,但屋里很简陋,一张桌子,几条凳子,没有多余的东西。聊了几句之后,周奶奶抹起了眼角,“家里穷啊,没啥收入,我老太太不争气,有中风,天天吃药,拖累了家庭。”周奶奶的意思我们明白,保障低、看病贵成了她心病,希望政府报销比例多一点。村民有期盼,说明相信政府,新农村也是有穷人,如何精准扶贫,我们要有良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刚到丁文方家中时,夫妻俩刚干完活回来,听闻来意,丁文方的妻子就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家里从2003年开始养猪,有600多平猪圈,现在要保护环境,不能养猪,我们服从村里大局,但是我们也要生活呀。”说话间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怨气的。村民敢说真话,我们更要如实记录,或许我们工作有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依然是农村永恒的话题。“年纪大了,洗衣服不方便,衣服都是村里定期组织人员专门帮忙洗大走访民情日记范文精选大走访民情日记范文精选。”年迈九十的刘奶奶依旧精神矍铄,她说经历了几代人,如今愈加感受到居家养老的政策春风。是啊,“公道自在人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老百姓从心里都会为你点赞。

一下午的走访,不仅看到了自然景,也听到了心里话。走访的路上,油菜花开的很旺盛。春天来了,风暖了,人心也暖了

大走访民情日记范文【篇二】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是我们真实接触的马鞍桥村。勤劳、朴实、祥和,这里我们看到了虽因病不能工作却把家中收拾得窗明几净的大妈,年逾80却依然承包鱼塘自力更生的爷爷奶奶,让我们深受感动。同时,也看到了农村建设的另一面。

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是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需求。我跟法警大队的许彬一组,一同走访了五户人家,所有人都反映经济收入不高,无法承受日益上涨的房价和物价。经过走访,我们了解到,对于“2+1”结构的家庭(50岁左右的父母加同住子女),大多数属于2人在私人企业打工(收入在2000—3000元左右)、1人在家务农;对于“2+2+1”结构的家庭(50岁左右的父母加同住子女加第三代),也多是3人在私人企业打工,1人在家。这样的收入结构,对于物质需要飞速增长的当今社会来说,仅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至于提升生活品质、优化教育资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尤其是在住房改善上,有一户人家是兄弟俩两户住在一起,这家的大妈说,“一栋一栋的小楼才叫新农村,全都挤在一起叫什么新农村。”

公共福利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乡差距还很大。第一个要讲的是医疗保险,许多人家都提到了看病贵、保险报销少(都是农保),普遍反映的是对于一些高血压、甲亢、腰间盘突出等慢性病,吃药花费占了收入不小的比例。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许多村民反映村里的河流污染严重,村民小组长反映老百姓不高兴去垃圾箱倒垃圾,特别是把一些农田里的青草、桔梗等垃圾直接扔在河里,造成污染重、淤泥多。我们也发现,村里设的垃圾箱比较少,环境也不好,离村民家比较远。至于其他的娱乐、健身等公共设施与城市小区远不能相比。可喜的是,很多户人家都有幼龄儿童,却无一提到教育难、上学难的问题,这些年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广大农村在教育资源的普及度上,让百姓享受到了实惠,得到了百姓的认同。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法治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多数的村民提的意见建议、反映的困难,都集中在希望政府解决经济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却没有提出关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或者自身在文化领域、法治领域的需求。甚至有人一听说我们是检察院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又没有犯法,你找我干什么”。说明我们的法治宣传、检察职能宣传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上做到还很不够大走访民情日记范文精选作文

大走访民情日记范文【篇三】

大走访活动向我全面展现了如今农村群众的生活情况,让自己受到了很深的触动。大多数农村群众乐观淳朴,他们热爱自己的政府与脚下的土地,所提的诉求都是事关自身的实在事,合情合理

有些孤寡老人生活困难,每个月只有数百元甚至一百多元村委补贴的敬老钱,但他们仍然对生活充满了乐观与感恩。这让曾抱怨工资太低、待遇不高、工作繁琐的自己感到羞愧,受到洗礼。

7.民情日记最新 篇七

2013年9月17日上午,晴

徒步走进五河居果园二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狭窄的农村巷道,踏着石子小路,来到一户人家。这家三口人,有老太太,她的儿子及孙女,一家吃低保,儿子朱思兵受伤手臂残疾,不能干重活,当我问到孙女上班了没有,老大娘忍不住落下泪来,哽咽道:“当时让她念高中,她不念了,都是家里给耽误了。”我一边安抚大娘,一边问女孩想不想上班,她腼腆一笑,纯真的眼神中流露出她对工作的渴望,我当即就告诉女孩:“想找工作可以直接找我,我帮你介绍到酒厂或者园区工作”。

离开之后心情还未平静,随即又走访一户,户主李士友听说我们来了,很是热情,坐下来后,我环顾四周,老人家里陈设十分简陋,三个房间都只各放一张床,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老人说:自己得了肾癌,多亏了大儿子照顾,要不早没了,住院治疗费都是大儿子给的。小儿子不孝顺,成天赌钱,输了好几万。自己看病花去16万,报销6万,现在仍欠2万元未还上。我当时就表态,大儿子孝顺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对于小儿子如果您答应我们帮您管一管,剩下的欠款我考虑调用政府专项大病救助资金把欠款先还上。老人听后很激动,连连说:共产党的政策好。

今天走访下来,深切感受到: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走访了这么多户,近60%以上的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病致贫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看来今天走访是来对了,下一步打算从三个方面解决农村因病致贫问题:

一是从政策上提供帮助,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争取达到100%。对于家庭成员中有因病致贫的,若符合低保条件,实现动态的应保尽保。

二是从资金上提供救助,设立专项大病救助资金,从镇政府财政收入中划拨,规范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三是帮助因病致贫家庭“造血”,为这样家庭的劳动力优先提供岗位,减轻家庭负担。

这次走下来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以后会多接地气,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做好。

民情日记:吸引到人才是关键

2013年9月17日下午,晴

五河居书记毛学硕陪同我来到一个低收入家庭,推门进去只见四周都是低矮破旧的砖房,地上晒着满院子的花生,细问才知道这是刚从自家地里收的,我随手拨三个,两个是瘪的。晒花生的徐化平老人叹气道:“今年天特别干,种的花生都不结果子,晒晒只能自己吃。”我问他家里经济来源是什么,老伴激动地说:“自己视力模糊,两口子身体都不好不能干什么,仅仅靠儿子在外打工挣的不到两千元。” 我问老人工资不高为什么不选择回家乡就业,老两口主要担心回来工资低。我向老人解释:家乡发展潜力大,就近就地就业,不仅可以节约外出打工的诸多花费,而且有利于融洽家庭关系,加上家乡工业发展迅猛,劳动力需求量不断增大,工资标准也在持续提高,两千元以上的工作不愁找不到,请老人多做小孩工作,我镇会根据您家庭的特殊情况,优先安排小孩就业。

接着又走进对门一家,户主彭庆军的媳妇向我们讲述:家里有7口人,两口子在工地上做瓦工活,儿子彭龙开家装门市,专门做人造大理石地板,生意不错,全家月收入过万。刚准备离开,大儿子从外面回来,攀谈中看出他很有头脑,善于抓住商机,我问他对五河拆迁有什么看法,他笑着说拆

迁是大势所趋,没有拆迁哪来的生意。虽然是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语,但却是蕴含道理。五河镇这几年的拆迁带动了标准化厂房建设,加速了工业项目集中进程,工业发展又带动了劳动力就业。包括彭庆军两口子干的瓦工活,也是在五河新城发展的前提下催生的。

8.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篇八

目前,全县正在开展贫困村及贫困户脱贫规划,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关系重大。这项工作需要入户统计各种基础信息,任务量大,但我们必须走访所有贫困户,了解其住房情况、土地情况、子女情况等,找到其致贫原因及发展需求,为其建档立卡,因户施策,为编制脱贫规划实现精准扶贫打下坚实的基础。规划编制中,难的是项目规划的申报、新型经营主体或规模化产业扶贫规划的编制。这需要将村子的实际情况了解清楚,选择适合的项目。经过调研,我们村的劣势在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土地瘠薄,种植业靠天吃饭;养殖业规模小、缺少资金,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全村贫困人口多,外出打工少;村民了解新政策、新项目渠道有限,有懒得折腾的思想观念。我们村的优势在于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班子,素质高,养殖业有一定基础,附近有石城山森林公园等免费旅游景点,有几个致富带头人。

在向前辈请教以及和村班子成员共同商议后,我对于重点工作有了初步的想法:加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助组建养殖合作社、协助建立绿色生态循环养殖观光示范园、改建村民文化活动室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会和村班子一起认真编制脱贫规划,根据我村实际填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修建屯内路4.8公里,建设马场屯到石城屯桥梁一座,修建涵管42座,更新村内无线广播中心控制系统,申请路灯,设置垃圾箱等,争取国家支持。

之所以要协助组建若干个养殖合作社,是因为我村有具备养殖技术和经验的农户,有一定的养殖基础:1个养鸡标准化养殖小区养鸡2.4万只,养羊900多只,养牛300多头,1户养大鹅800多只,1个家庭养殖农场中500只小笨鸡,50只鸿雁,12亩水面的养鱼面积等。但是现在散户养殖,规模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可以由村支部牵头,组建养殖合作社,产业扶贫资金,以若干户养殖大户为主体带动贫困户入社,实现规模经营,提高效益,带动贫困户增收。经过到木兰兴牧养羊合作社参观学习,了解了运行模式,我们有了进一步的明晰的思路。

之所以要协助建立绿色生态循环养殖观光示范园,是因为当前人们都很重视食品安全,农民房前屋后大都有个小菜园,可以用私人订制的方式,进行农地代种和畜禽代养。农地代种是将农民的小菜园流转给城市居民,农民为其提供绿色有机蔬菜;畜禽代养是私人订制畜禽,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副产品。生态园更加突出循环生态绿色特点,采取水稻地养鸭、玉米地里养大鹅、林中养小笨鸡、橡树籽喂猪、山坡地放羊等方式。一方面可以为农户解决资金和销路问题,另一方面消费者可获得绿色农副产品,免费获得体验种植和养殖的乐趣,农村免费住宿,免费游览石城山、花砬山,免费采摘蕨菜、榛蘑等。

之所以要改建村民文化活动室,是因为村内没有村民办事和文化活动场所设施较落后,没有供暖设备,不能满足村民活动需求,并且闲暇时间村民文化活动匮乏,容易赌博;有些村民信教不信党,不利于党的工作开展。因此,拟改建废弃小学为村民文化活动室,分为村民事务代办服务室、村民致富信息宣传室、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图书室等,主要功能为:帮助村民代办各种事项;宣传党的政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定期组织村民观看致富经等致富案例,分享致富经验,转变传统观念,树立脱贫信心,实现扶贫先扶志联系农科院专家来村讲课,推广农业技术,并组织成立合作社等新兴主体,实现扶贫先扶智组织开展党员活动,提高党员意识;开展文艺和体育活动,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提供农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书籍。通过建设活动阵地,弘扬正能量,愉悦身心,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

此外,也要想办法做好其他事情,建立新民村公众号以及微店,淘宝店,统一平台销售和推广农产品,宣传石城山森林公园等;建立新民村信息共享微信群,邀请村民以及村在外工作、上学的人员加入,号召其为家乡做贡献,实现村民网上交流致富信息;统计贫困户青少年学习需求,联系有关培训学校,实现教育扶贫;向农户宣传金融扶贫政策,争取资金支持;联系社会力量,帮助特殊困难人群等等。有了重点工作思路,心里有底了,但每件事都需要仔细研究,找到合适的人,做好项目规划,时间紧,任务重,我必须只争朝夕,努力!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二:

昨天接到县委组织部通知说今天省委督查组要到xx乡检查指导驻村帮扶工作。为此,我们帮扶组全体成员放弃周末休息,从昨天就到村上,对近期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据我中青班同学、民和县委组织部张玺副部长说督查组到xx乡召开座谈会,是因为我们xx驻村帮扶组的近期工作比较扎实,是县上专门确定的。这个消息无异对我们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鞭策。说句实话,近一时期我们帮扶组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真心帮扶,也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我们走访农户,访贫问寒,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好评。

说完善工作,其实除起草书面汇报材料外也没什么具体补充的。只是有一点令我们比较犯难,就是通知说督查组还要了解对重点村投入50万元扶持资金的使用计划。说实话,市里召开动员会的时候提过这事,但是我们心存疑虑,没敢在村里公开讲,只是在私下里征求村干部的意见建议。所以昨天我们召集帮扶组成员及村两委干部,进一步探讨和商议此事,暂时确定将5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兴办村级养殖场或种植专业合作社。因为xx村种植全膜玉米已具有一定的优势,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且一半农户自发搬迁外出,村里有许多闲置的耕地。前两天征求村民们的意见时,大家也对兴办养殖场很感兴趣。

按照通知要求,督查组说先到乡上召开汇报暨座谈会,然后去村里,所以我们帮扶组成员和村两委干部早早赶到了乡上。到上午十点多的时候,督查组才到乡上,陪同检查的还有市、县委组织部的有关领导。会议在乡党委马书记办公室召开,会前我们已将书面的汇报材料和两份简报及民情日记呈给了督查组成员。督查组组长首先让我汇报。因为组长说普通话,所以我也用生硬的普通话汇报,但不照本宣科念汇报材料。我尽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汇报,生怕汇报长了让人厌烦。他们听的很认真,还不时地在本子上做记录。大概十来分钟,我的汇报完了。督查组长很高兴,说从汇报和查看简报及民情日记可以看出我们对村情了解得很透,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关于下一步工作的思路清晰,有想法,工作劲头十足,希望我们继续努力,扎实做好帮扶工作。市委段广恩副部长也高度评价,说如果各村都象我们这样开展工作,民和县的驻村帮扶工作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接下来他们向村干部问了几个问题,但是看得出他们有点着急,可能是因为今天去督查的地方很多吧!临走时,他们说这次就不去村上了。我们帮扶组人员面面相觑,似乎有点遗憾。我知道大家都认为我们的工作开展的不错,所以说不但不怕检查,而且真心希望他们去村上实地查看、了解。我想不去就不去吧!我们干工作也不是作秀。

在乡上吃过中午饭,我们速速进村。今天的计划是到小库土社的田间地头动员农户加快秋季覆膜,因为眼看地要封冻,大家都很着急。到村上后,我们看到那块地有人就去哪。村民都忙着整地,也准备抓紧覆膜。我们一边宣传动员一边了解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的帮扶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在田间地头走访期间我顺便打听了一下这个社的特困户,大家都说冶素来么和马乙吉是最最困难的。冶素来么的情况我们上星期已了解,确实贫困,但马乙吉的情况我们还没有掌握,于是我们决定去看看。在村口我们直接碰见了马乙吉老两口,我们的老谢认识他们。马乙吉老人衣衫褴褛,身背一破麻袋,老伴手提一把破铁锨,跟在后面缓慢行走,咋一看两个人几乎象逃荒要饭的两个老乞丐。我们问他们家在哪?他说没有家,借住村里一外出人家的房舍。为了生存,他们今年种了6亩地,这两天他们拖着病下地收割。我们问他们是否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时,他说因为交不起参合金,所以只为体弱多病的老伴交了。我说那你病了怎么办?他说活一天算一天,只能边走边看,没办法。我们又问是否领取农村低保金,他在摇头。听到这里,我无话可说,如果这样的家庭不能享受低保,那还有谁能够格呢?临别时我安慰两位老人说你们的困难我们知道了,我们一定会帮助的。回村主任家的路上,两位老人衣衫褴褛的形象总在我眼前浮现。我在心里暗下决心,这次乡上安排我们帮扶组调整村里的低保,我们一定要让低保享受给这些最困难的弱势群众。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三:

上午十时许,我独自入户走访民情。苟仁福,他是我结亲帮扶的老党员。从与苟仁福老人家交谈得知:他家共6人,三代同堂,苟仁福与儿子苟文忠患病在家,儿媳外出务工,老伴年近七旬,由于苟仁福与儿子苟文忠长期患病,又没有稳定收入,现负债42000元。

一个小时后,我走进了苟仁辉家,苟仁辉身强力壮,妻子患间隙神经分离症,家里家外由苟仁辉一人担当。去年,苟仁辉种8亩烤烟,因种植技术较差,没有好收成,今年,他租地种植烤烟40亩。

下午三点左右,我又来到苟仁 家,苟仁,三十来岁,身患颈、腰椎病,行走需用拐杖,妻子就近做杂工,供他吃药,孩子上学和全家生活用,家境日子不好过。

三户的共同点:病人长期在就近医院诊治,日长月久,患者病情加重,家庭主要劳力偿失,家境贫困,三户的共同心声:希望老人、妻子与丈夫能有一个好身体,有一个幸福家。

9.帮扶村民民情日记 篇九

--帮扶村民民情日记

2012年5月20日 星期天 晴

2012年3月8日,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杨克忠在下河清组织召开“双联”活动座谈会,明确通过联系单位帮扶、村民参与共建,在十月一日前修建完成五坝村十二组4公里长的村民道路,让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一个大的改变。作为帮扶单位,**公安分局在公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拿出了10万元支持村民道路建设。时间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不知这路修的怎么样了,今天,处理完日常事务,我踏上了前往五坝村的路途,想看看工程进展情况。

来到施工现场,那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路已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是各种机械道路施工的一片繁忙景象,路面已铺上沙石,路基已明显加宽,有十几名施工人员正在铺设路肩两边的道牙砖,我们的车走在上面,已完全没有了之前的颠簸感。回想起当初刚来这里时,记忆似乎已模糊了些许,脑海中深深记得的只有哪车辆驶过时的尘土飞扬和老乡脸上忧郁无耐的表情。看到我来,五坝村陈书记上来和我打招呼:“李局长,你来了!”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他告诉我,这条路的基础工程已完成,剩下的就是将路肩整好后罩面。当我问起村民们对修路怎么看时,陈书记说:“除了沙石料、道牙砖、泥清等物资外,修路所用的人工全都是十二组的村民自己出的,村民们热情高的很,感谢你们的帮助”.来到我的联系户茹作全家中,两口子刚从地上干活回来,看到我来,亲切的称我“城里的领导亲戚”,一再感谢我开春时给他们送来的农用物资,和我拉起了家常。谈到修路,茹作全告诉我,过去,本组唯一一条通往外乡的路非常难走,尤其是下雨后,道路泥泞不堪,车辆行人根本无法行走。“双联”活动开始后,对这条路进行了重新修建,大伙都非常高兴,这条路带来了方便,也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是啊,这是一条希望之路,也是一条拉近干群关系的连心路,我的心情是喜悦的,“双联”行动在不断深入,路还在修建,希望还在延伸,农民致富增收的路还很长、很长……

10.双联民情日记 篇十

6月24日晴

在全县上下深入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中,为了确确实实能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我又一次组织全体干部下村入户,了解民情。我也多次深入到帮扶对象家中,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

通过彼此的交谈和所见,感觉到近几年农村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农民都盖起了新房,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现在的砖瓦房。在经济收入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我所帮扶的村民,每年全家的经济纯收入都在1万至大约2万元之间,农民的生活虽说没有达到富裕的程度,但衣食吃穿已经普遍不成问题。

我的最深感触是,目前,农民虽然在经济上“脱贫”了,但思想上还没有“脱贫”,农民在思想上缺少“灵”性,遇事缺少自己的观念、主见和判断。在与帮扶农户的交谈中,他们普遍谈到了孩子的学习不是很理想,为孩子将来在就业、婚姻问题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发愁。实际上,这是农民“思想贫穷”的问题所直接导致的结果,由于农民思想的单

11.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篇十一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晴

今天终于挤出点时间,吃过午饭,便带领相关人员深入联系企业丹棱万平纸业有限公司去了解他们的生产经营情况和面临的困难。

丹棱万平纸业有限公司位于丹棱县城东工业园区内,现有总资产8800万元,公司注册资本1680万元。占地面积76.8亩,拥有员工近200人,主要产品为施胶瓦愣纸,年生产能力5万吨,年产值1.5亿余元,年税利超过2000万元。该企业率先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废水循环使用零排放工艺流程,被省、市列为重点关注企业,连续三年荣获丹棱县委、县政府先进企业表彰;连续两年被MS市政府授予“MS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荣获四川省农业发展银行AA+信用等级。

公司正投资7800万元,新建第二条2.5万吨高强瓦楞纸项目,该项目属秸杆综合利用工程,采用热电联产工艺,被列为四川省火炬计划,我见到了正在施工的现场。目前公司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流动资金不足。

上一篇:展会合作协议下一篇:我们该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