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教师入编《教育理论》模拟试卷(精选2篇)
1.2009--2010年教师入编《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篇一
【判断】
1.“教学做合一”中教和学都是以做为中心.(√)
2.“研究性学习”的明显特征是教与学.(×)(杜威认为,采取从做中学的方式,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
4.“学习愿望”取决于学生的天赋才能.(×)P61(学习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任何天赋,而是在日常劳动中、在克服困难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一种品质.)
5.《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是魏书生的成果.(×)叶澜
6.1910年,陶行知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教育系.(×),应为文学系P2
7.1914年8月,陶行知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读教育科学,成为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教授的学生.(×)
8.1939年7月,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一所难童学校——育才学校.(×)
9.1939年7月,陶行知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了一所难童学校——育才学校.(√)P3 10.1943年,陶行知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口号.(√)P13
11.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是杜威的思想.(×)应为叶澜
12.采取“从做中学”的方式,不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P108(杜威认为,采取从做中学的方式,也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3.传统课堂中教师常常与学生保持互动,为学生协调环境.(×)(建构主义课堂)
14.传统课堂中课程活动主要依赖于教科书和练习册.(√)
15.创造教育就是手和脑共同进行的教育.(×)
16.创造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应为生活教育
17.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18.当儿童的心还没穿上冷漠的冰冻的铠甲以前,每一个不及格的分数都会使儿童感到痛苦,对他来说都是一场莫大的灾难.(√)
19.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是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20.杜威重视活动课程,主张用活动课程来取代学科课程.(×)杜威并未明确地提出“活动课程”这一概念
21.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2.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内在建构性”的学习观.(√)
23.多元智能理论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实现由善于解答问题向善于解决问题转变.(√)
24.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特别关注学习者个体智能差异对教学的意义.(√)
25.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P62
26.儿童的道德的成熟性、‘成年性’,在决定性地程度上取决于对待劳动的态度,更准确地说,取决于劳动在精神生活中的地位.(√)
27.个人只有在积极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时候,才成其为个人;而社会只有在积极适应个人、满足个人需求的时候,才成其为社会.(√)
28.个性化的老师,个性化的学生,才能创建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P206
29.合作学习从本质上是与小组学习一样的.(×)
30.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32.建构主义课堂中课程的展示由部分到整体,重点为基本技能.(√)
33.建构主义课堂中学生主要以小组方式学习.(√)
34.建构主义强调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35.建构主义认为,就个体所获得的知识而言,只能以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
36.建构主义认为,就个体所获得的知识而言是预先确定的.(×)
37.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38.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个领域就是智力发展.(×)
39.教师应该每周五天每日、每时、每刻都在教德育.(√)P118
40.教师在学校中是要给儿童强加某些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
41.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智育的主要目的——发展智力.(√)
42.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43.教育的目的在过程之中,而不在过程之外(√)
44.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45.考试不过是用来测验儿童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力,并表明他在那种场合最能起到作用和最能接受帮助的.(√)
46.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度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参与是激活其思维的基本前提.(√)
47.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
48.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生命经历,充满着师与生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49.抠好课本是减轻学生脑力劳动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通过阅读而做好准备的注意力)
50.乐学与开发潜能是一双同胞姐妹,读诗背诗与写诗也是一脉相承的.学习主体乐学,潜能才能真正开发,才思方可尽情挥洒;腹有诗书经伦,才能够妙笔生花.(√)
51.离开阅读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52.李镇西认为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
53.李镇西认为语文是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人学”.(√)
54.理想的课堂,切忌过度的“分析主义”,把完整的知识肢解得鸡零狗碎,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被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
55.理想的课堂,切忌过度的“整体主义”,把完整的知识肢解得鸡零狗碎,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被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
56.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57.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学生,也没有一个学生适合每一种方法.(√)
58.每个人的各项智能是孤立存在的.(×)
59.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
60.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就包含了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61.如果你不能引导年轻人去获得这种幸福,那你就等于什么也不会做.(√)P55
62.上课、评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P54(不要让上课、评分)
63.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
64.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改造与发展.(√)
65.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P204
66.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关心年轻一代的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增进学生的运动技巧.(×)
67.苏霍姆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学习法更多的是一种教学和学习法,和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一样的(×)
68.陶行知,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再改名行知.(√)
69.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分别是: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
70.陶行知的主要教育实践是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
71.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有助于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
72.陶行知认为,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
73.陶行知认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74.陶行知认为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75.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76.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77.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78.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时创造的“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在全国的二十多个省市中广泛推行.(×)
79.陶行知主张: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教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P7
80.魏书生科学管理思想体系是由科学的计划立规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和总结评价系统构成的.(√)
81.魏书生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品质.(√)
82.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是课堂教学生活的创造者,都是课堂教学的资源,因此课堂教学交往实际上是师生共享智识的过程.(√)
83.校长要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要做民主的倡导者和领导者.(√)
84.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应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P259
85.新课改在课程评价方面,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86.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
87.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
88.兴趣已经激发起来的标志,就是课堂上出现热烈的气氛.(×)
89.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
90.学生的“学习愿望”跟学生的意志领域没有任何关系.(×)
91.学习、上课、完成作业、经常得到分数,——这一切应当成为用来衡理、评价一个人的唯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
92.学习过程是以人的个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93.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94.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高兴的任何地方,惟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
95.学校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是科学,文学,历史,地理.(×)
96.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P68
97.要想成为有尊严的人,就应该选择有创造性的职业,并以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98.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P109
99.阅读能改变人生,阅读会提高人文素养,阅读与民族精神的振兴、人类文明的延续无不有着密切的关联.(√)
100.在创办晓庄师范的过程中,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101.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P191
102.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103.在教育过程中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更亲密,从而使得儿童更多地受到教师的指导.(√)
104.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P5
105.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首先必须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P261
106.在行为自律中,主要做到:语言自律、仪表自律和交往自律.(√)
107.真正的阅读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P71
108.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得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P44
109.智能是动态的、发展的,它的形成既有先天的成份,又有后天教育的痕迹.(√)
110.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品质,即具有为人们贡献自己知识的愿望、勤劳以及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美感.(√)
111.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得来的.(√)112杜威重视活动课程,主张用活动课程来取代学科课程。(×)
判断
1.“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正确
2.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学校的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正确
3.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度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的参与是激活其思维的基本前提。正确
4.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错误
5.自然界里没有一个这样的人,我们有权利说他是“无论干什么都不行”的人。正确
6.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正确
7.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
8.学习过程是以人的个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错误
9.学习、上课、完成作业、经常得到分数,——这一切应当成为用来衡理、评价一个人的唯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错误
10.学校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是科学,文学,历史,地理。错误
11.离开阅读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正确
12.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正确
13.1939年7月,陶行知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了一所难童学校——育才学校。正确
14.当儿童的心还没穿上冷漠的冰冻的铠甲以前,每一个不及格的分数都会使儿童感到痛苦,对他来说都是一场莫大的灾难。正确
15.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正确
16.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正确陶行知的主要教育实践是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教育。正确陶行知认为,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正确
19.李镇西认为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正确
20.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是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正确
21.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个领域就是智力发展。错误
22.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正确
23.杜威重视活动课程,主张用活动课程来取代学科课程。错误
24.校长要有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要做民主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正确
25.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正确
26.建构主义课堂中课程的展示由部分到整体,重点为基本技能。错误
判断2
27.学习过程是以人的个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和情意活动相统一的过程。错误
28.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时创造的“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在全国的二十多个省市中广泛推行。错误
29.陶行知主张: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教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错误
30.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正确
31.建构主义强调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正确
32.1910年,陶行知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教育系。错误
33.当儿童的心还没穿上冷漠的冰冻的铠甲以前,每一个不及格的分数都会使儿童感到痛苦,对他来说都是一场莫大的灾难。正确
34.考试不过是用来测验儿童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力,并表明他在那种场合最能起到作用和最能接受帮助的。正确
在行为自律中,主要做到:语言自律、仪表自律和交往自律。正确
35.1914年8月,陶行知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读教育科学,成为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教授的学生。错误
36.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个领域就是智力发展。错误
37.在教育过程中儿童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更亲密,从而使得儿童更多地受到教师的指导。正确
38.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品质,即具有为人们贡献自己知识的愿望、勤劳以及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美感。正确
以儿童为中心是与儿童的本能和需要协调一致的。正确
40.合作学习从本质上是与小组学习一样的。错误
41,阅读能改变人生,阅读会提高人文素养,阅读与民族精神的振兴、人类文明的延续无不有着密切的关联。正确
42.1939年7月,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一所难童学校——育才学校。错误
43.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正确
真正的阅读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正确
45.魏书生科学管理思想体系是由科学的计划立规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和总结评价系统构成的。正确
教师应该每周五天每日、每时、每刻都在教德育。正确
47.阅读能改变人生,阅读会提高人文素养,阅读与民族精神的振兴、人类文明的延续无不有着密切的关联。正确
48.魏书生认为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品质。正确
49.陶行知,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再改名行知。正确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正确
判断3
51.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正确
教师确实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泉源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这个领域就是智力发展。错误
53.教师应该每周五天每日、每时、每刻都在教德育。正确
54课堂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生命经历,充满着师与生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正确
55.上课、评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错误
56教育的目的在过程之中,而不在过程之外 正确
57.《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是魏书生的成果。错误
58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正确
59.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时创造的“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在全国的二十多个省市中广泛推行。错误
60.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正确
6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错误
62.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错误
63.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错误
64.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是杜威的思想。错误
65.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正确
66.儿童的道德的成熟性、‘成年性’,在决定性地程度上取决于对待劳动的态度,更准确地说,取决于劳动在精神生活中的地位。正确
67.建构主义课堂中学生主要以小组方式学习。正确
68.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正确
69.阅读能改变人生,阅读会提高人文素养,阅读与民族精神的振兴、人类文明的延续无不有着密切的关联。正确
70.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正确
71.创造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错误
72.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要关心年轻一代的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是增进学生的运动技巧。错误
73. 理想的课堂,切忌过度的“整体主义”,把完整的知识肢解得鸡零狗碎,把字、词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割出来,学生得到的只是被肢解的知识,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正确
74..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得来的。正确
75.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其他你高兴的任何地方,惟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错误
2.2009--2010年教师入编《教育理论》模拟试卷 篇二
根据安排,各设岗县(区)要在6月底前完成对2010年招聘特岗教师的留用考核工作,并逐级上报到安徽省教育厅,作为核发《特岗教师服务证书》的依据。对留用的特岗教师,要于8月20日前按规定办理入编和聘用报批手续等。(来源:合肥晚报)
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报名什么时候开始?
2013年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报名什么时候开始呢?据了解,根据以往经验安徽省特岗教师招聘报名一般在5月底6月初启动„„
【2009--2010年教师入编《教育理论》模拟试卷】推荐阅读:
最全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入编考试试题集07-03
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关于表彰2015年广州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的决定)07-28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卷08-11
教师自我三年发展规划07-01
安徽省2009—2010学年度中小学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终结性作业02-02
湖北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9)-中大网校11-27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考试模拟试卷12-20
教师心理学教育学试卷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