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10篇)
1.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篇一
小学2018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下册知识点
小学2018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下册知识点
本文介绍了小学2018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下册知识点,希望能够对正在学习的小朋友有所帮助!
1、毫米、分米的认识:
(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
(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会用这些长度单位进行测量。(4)能完成有关的计算和应用,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千米的认识:
(1)了解千米是比米大很多的长度单位,知道1千米大约有多长,并初步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吨的认识:
(1)了解吨是比千克大很多的质量单位,知道1吨大约有多重,了解质量单位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能正确换算和计算,并
第 1 页 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估计一些常见物品的质量,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由查字典数学网带给大家的小学2018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下册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您在学习上能更上一层楼。
第 2 页
2.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篇二
1.Let’s sing!
2.日常口语练习:
I’m ….I’m from China.二、新课展示(Presentation)
1.老师出示国旗图片,让学生认识,引出单词:Australia,USA,China,Canada。
2.认读单词。
3.听录音或看课件认识不同国家的国旗,并跟读单词。
4.学生小组讨论:这些图片中的国旗的特点和颜色。
5.小组活动:把国旗和国家单词配对。看看谁最先完成。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国家国旗和单词图片等,一个人出示图片问:Where are you from?另一个人说:I’m from….让学生反复练习句子。
6.听录音,跟读对话。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两人一组用国旗或图片进行对话。
2.自己创编对话。
3.数学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篇三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计算340×20,先用( )和( )相乘得( ),再在积的末尾添( )个0,最后得( ).
3.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名称.
( )×( )=路程 工效×时间=( )
单产量×( )=总产量 ( )×( )=总价
4.省略最高位后的尾数,求近似数.
728≈( ) 391≈( ) 7094≈(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
2.6980=7000( )
3.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三个0,积的末尾至少也有三个0.( )
4.知道每支铅笔的价钱和买的支数,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求单价.( )
5.8个46再加上20个46,算式是46×(8+20)( )
三、计算题
1.口算下面各题.
18×4= 45×20= 4×9+7=
210×3= 130×4= 8×4+9=
12×60= 80×70= 7×7+3=
50×30= 300×30= 0×17+13=
400×20= 430×2= 0×17+13=
2.竖式计算.
74×58= 260×27= 146×15=
306×32= 270×30= 195×18=
3.递等式计算.
7250-87×80 (58+86)×60 137×(86-79)
四、文字题.
1.48个15是多少?
2.一个数是102,另一个数比这个数的25倍少87,另一个数是多少?
五、应用题.
1.一个篮球32元,学校买了18个,要付多少元?
2.饲养场养白兔68只,黑兔57只.养鸡的`只数是兔子的12倍.养鸡多少只?
3.一辆汽车乘坐42人,一列火车乘坐的人数是汽车的35倍.一列火车比一辆汽车多坐多少人?
4. 一座6层的楼房.一层到二层有台阶22级,第二层到第六层每相邻楼层有20级台阶,这座楼房一共有多少级台阶?
参考答案
一、1.三,四 2.34,2,68,两,6800
3.速度,时间,工作总量,数量,单价,数量 4.700,400,7000
二、1.√ 2.× 3.√ 4.× 5.√
三、1.略 2.4292,7020,2190,9792,8100,3510 3.290,8640,959
四、1.720 2.2463
五、1.576元 2.1500只 3.1428人
4.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篇四
一、单元备课设计
(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初步体会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关于位置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习近平移、旋转的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
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感受平移、旋转。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通过孩子们去参观新农村,在村口借助地形图确定参观路线的情境,引入对位置的学习。第二个信息窗通过参观饮料加工厂,引入对平移、旋转现象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线路图。
2、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辨认方向,教学难点是借助路线图确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
第五单元 风筝厂见闻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课题教学内容:
信息窗
1、口算除法与估算 信息窗
2、笔算除法 信息窗
3、除法的验算 信息窗
4、综合练习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除法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
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整百整十数的除法口算
3、能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学习验算的方法。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美化校园
————图形的周长
教学设计
一、单元备课设计
(一)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周长的意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材分析:图形的周长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切实组织好动手操作和实际观察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不规则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初步有条理的思考。3.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周长的意义。
(五)课时安排:7课时
5.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篇五
单元测试二
一、直接写得数.
185= 16-153= (4+6)3=
540-360= 17+132= 18-91=
3023= 840+27= (85-85)26=
590+100= 2463= 100-254=
二、填空.
1.486-315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2.有两个算式:2255=45,78-45=33,把它们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3.看一本书,9天看了135页,平均一天看( )页.照这样计算,12天可以看( )页,如果一本书300页,要( )天看完.
4.工人叔叔修一条公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这条公路全长( )米.如果每天修15米,需( )天修完.如果想用6天完成,平均每天应修( )米.
5.商店里有7盒钢笔,每盒10支,每支卖3元.那么
310求的是( );
107求的是( );
3107求的是( );
3(107)求的是( ).
6.工地上两辆汽车运水泥,每车运80袋,一共运来水泥8000千克.根据下列问题写出相应算式:
(1)两辆汽车共运来多少袋?列式:( );
(2)每辆汽车运多少千克?列式:();
(3)每袋水泥重多少千克?列式:( );
还可以这样列式:(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84+(96123)的.得数是( ).
① 276 ②108 ③45
2.求75除975与150的差,商是多少的算式是( ).
①97575-150②(975-150)75
③97575-15075 ④75(975-150)
3.30与25的和除它们的积,求商用( ).
①(30+25)3025 ②3025+(30+25)
③302530+25 ④(30+25)(3025)
4.某村要修一条长780米的水渠,前4天修了240米.照这样计算,这条水渠修完需要多少天?正确的算式是( ).
①7804 ②780+(2404)
③ 780(2404) ④(780-240)+(240+4)
5.少年官小红花艺术团有180个学生,是书法组人数的5倍.书法组有4个小组,平均每组有多少人?正确的答案是( ).
①45人 ②9人 ③36人 ④225人
四、递等式计算.
165+15054 (73+65)(75-28)
4321812-127 152-738(1086)
五、列式计算.
1.370与174的和除以17,商是多少?
2.23乘以103与87的差,积是多少?
六、应用题.
1.商店有3箱衬衣,每箱12件,一共卖了1260元.每件衬衣多少元?(两种方法解)
2.服装厂20天做了4800套学生装.照这样计算,28天可以做多少套?如果要做8400套学生装,需要几天完成?
3.工程队铺一条柏油路,计划每天铺90米,20天铺完,实际18天铺完,每天铺多少米?比原计划每天多铺多少米?
参考答案
一、90,11,30,180,43,9,690,27,0,690,12,0
二、1.除,乘,减 2. 78-2255=333.15,180,204. 120,8,20
5.10支(每盒)钢笔多少元,7盒一共有多少支,
7盒钢笔一共多少元,7盒钢笔一共多少元
6.(1)802=160(袋),(2)80002=4000(千克),(3)8000280=50(千克), 8000(802)=50(千克)
三、1.② 2.② 3.② 4.② 5.②
四、285,6486,161,111
五、1.32 2.368
六、1.35元 2.6720套,35天 3.100米,10米
单元测试二
1.直接写出得数.(l9分)
30+66= (387-387)+0= 16-168=
7+5+5-7= 9+8-9+8= 25+4+70=
(111+189)3= 4343= 1258100=
396250= (l+7)(l6-6)= 8l44=
3311+49= 187+29-29= 587+496=
26+2626= 15371537=
32(3216)= 300-(300-222)=
2.在下面每个条件后面补充合适的问题.(8分)
(1)一班有37人,二班有42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320千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利拿20元钱去买4元1千克的苹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光每小时生产7个零件,他每天工作8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每个问题的下面补充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8分)
(1)甲、乙两组一共生产多少台机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辆汽车共行驶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际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台电视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这批零件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每组算式列成综合算式.(6分)
(1)11917=7 (2)430-220=210
917=13 21030=7
5.计算下面各题.(18分)
7515+205 (150-75)(25-20)
(3390-1695)17 687+(99-67)0-13
1000+(10000-9888)6 900560+2090
6.列式计算.(8分)
(1)486与114的和除以2789与2783的差,商是多少?
(2)305减去15乘以18的积,差是多少?
7.应用题.(前5小题各5分,第(6)小题8分)
(1)甲、乙两个单位去植树,甲单位共植树210棵,乙单位25人,平均每人植树6棵,甲、乙两单位一共植树多少棵?
(2)一班有35人,二班有45人,两个班平均每人买了8本练习本,一共买了多少本?
(3)买4本书用了12元钱,买120本同样的书,一共要用多少钱?
(4)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27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驶540千米需要几小时?
(5)某汽车队用8辆汽车3次运水泥4800袋,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多少袋水泥?
(6)体育队买4箱运动服,每箱10套,共用去6000元钱,每套运动服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参考答案
1.66,0,14,10,16,99,900,9,10,0,80,81,39,187,1083,26,1,16,222
2.(1)两班共多少人?
(2)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可以买几斤?
(4)一天生产多少个零件?
3.(1)甲组生产机器的台数
乙组生产机器的台数
(2)每小时行驶多少干米几小时
(3)实际生产的台数
原计划生产的台数
(4)零件的总个数每小时生产多少个
4.91(11917)
(430-220)30
5.105 15 110 674 1002 1815
6.(l)100(2)35
7.(1)210+25 6=360(棵)
(2)8 +(35+45)= 640(本)
(3)124 120=360(元)
(4)540+(2703)=6(小时)
(5)480083=200(袋)
(6)6000410=150(元)
6.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篇六
一、填空题.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计算340×20,先用( )和( )相乘得( ),再在积的末尾添( )个0,最后得( ).
3.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名称.
( )×( )=路程 工效×时间=( )
单产量×( )=总产量 ( )×( )=总价
4.省略最高位后的尾数,求近似数.
728≈( ) 391≈( ) 7094≈(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也扩大10倍.( )
2.6980=7000( )
3.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三个0,积的末尾至少也有三个0.( )
4.知道每支铅笔的价钱和买的支数,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求单价.( )
5.8个46再加上20个46,算式是46×(8+20)( )
三、计算题
1.口算下面各题.
18×4= 45×20= 4×9+7=
210×3= 130×4= 8×4+9=
12×60= 80×70= 7×7+3=
50×30= 300×30= 0×17+13=
400×20= 430×2= 0×17+13=
2.竖式计算.
74×58= 260×27= 146×15=
306×32= 270×30= 195×18=
3.递等式计算.
7250-87×80 (58+86)×60 137×(86-79)
四、文字题.
1.48个15是多少?
2.一个数是102,另一个数比这个数的25倍少87,另一个数是多少?
五、应用题.
1.一个篮球32元,学校买了18个,要付多少元?
2.饲养场养白兔68只,黑兔57只.养鸡的只数是兔子的12倍.养鸡多少只?
3.一辆汽车乘坐42人,一列火车乘坐的人数是汽车的35倍.一列火车比一辆汽车多坐多少人?
4. 一座6层的楼房.一层到二层有台阶22级,第二层到第六层每相邻楼层有20级台阶,这座楼房一共有多少级台阶?
参考答案
一、1.三,四 2.34,2,68,两,6800
3.速度,时间,工作总量,数量,单价,数量 4.700,400,7000
二、1.√ 2.× 3.√ 4.× 5.√
三、1.略 2.4292,7020,2190,9792,8100,3510 3.290,8640,959
四、1.720 2.2463
五、1.576元 2.1500只 3.1428人
4.102级(第二层到第六层共有4层台阶,共80级,再加上22级,共102级)
单元测试二
1.填空.
(1)在计算(2000-36×47)÷44时,首先算( )法,最后一步算( )法.
(2)180×650-320÷80,如果要改变运算顺序,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_________.
(3)根据500÷125=4.4+404=408,804-408=396组成一个综合算式是_________.
(4)原计划21天完成,实际提前了5天,实际( )天完成任务.
(5)5人4天编筐80个,每人每天编筐( )个.
(6)甲数是乙数的52倍.
①如果乙数是364,那么甲数是( );
②如果甲数是364,那么乙数是( ).
(7)78与82的商,除585与265的差,商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
(8)用182除以13的商,去乘28与14的差,积是多少?列成综合算式是( ).
(9)一个气象小组没得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温度分别是31℃、33℃、34℃、32℃、30℃、35℃、29℃.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相差( )℃,这一周内的最高温度平均是( )℃.
7.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篇七
一、字音
1.憧憬(chongjing)2.裨(bi)益 3.博(bo)4.潜(qian)移默化 5.徘徊(paihuai)
二、字形
衰 聊 聚 商
三、词语
阅世:经历世事。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对世界的认识,经历许多事情。浏览:粗略,大概地看一下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洞开:敞开;解开,消释
诠释(quanshi):说明;解释。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也可理解为:对某事的讲解、证明。
缩影:比喻能代表同一类型特征的具体而微的人或事物:这个小山村就是中国农村的缩影。心声:心里的话,真诚的意愿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十分丰富。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风景线:供人们观赏和游览的风景,比喻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某种景观、景象或一些值得关心的态度与行为。
结晶:物质从液态(溶液或熔融状态)或气态形成晶体;比喻珍贵的成果。憧憬:向往 裨益:益处
潜移默化: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纵然:即使
智商:即“智力商数”。表示人的智力发展的水平。危言耸听:故意说吓人的话使听的人吃惊。共识:共同的认识。空手而归:失败而回 确是:确实是
四、技巧
二、繁星
一、字音
1.纳(na)2.坠(zhui)3.模(mo、mu)4.忘(wang)5.觉(jiao、jue)
二、字形
蓝、昧、舱、幻、颗、脚、三、词语
繁星:多而密的星星
纳凉:纳:乘。纳凉就是乘凉的意思,指为避热而在阴凉处歇息。密密麻麻:表示非常的密集,像鱼鳞那样排列着。形容又多又密。
半明半昧: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朦胧。昧:朦胧,昏暗;明:明亮。半:时而 仿佛:指差不多;好像。
静寂:安静。形容安静到了极点。
星群密布:像天空的星星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摇摇欲坠:摇摇:摇晃;欲:将要;坠:掉下来。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了。萤火虫:
仰望:仰面向上看,或是抬头向上看,现代人也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敬慕、敬仰和向往之情。
梦幻:梦中幻境,多喻空妄。
怀抱:藏于怀中;心意;胸怀 抱在怀中 沉睡:熟睡。
番:1.番 [fān] 2.番 [pān] 番 [fān] 1.遍数,次,回:三~五次。2.轮流更代:轮~。更(gēng)~。3.称外国的或外族的:~邦。~茄。~薯。4.倍:产量翻了二~。
番 [pān]
1、〔~禺〕地名,在中国广东省。
四、技巧
三、冰心诗四首
一、字音
1.躲(duo)2.妄(wang)3.叠(die)4.泪(lei)5.载(zai zai)
二、字形
巢、抛、卷、窗、嫩
三、词语
巢:鸟搭的窝,亦指蜂、蚁等动物的窝;做栖身的地方,寓意为家。借指敌人或盗贼的藏身之所
妄弃:轻易地丢弃。妄,轻易,胡乱,随便;弃,放弃,丢弃。
叠:①一层加一层;重复地堆:重叠|叠石为山|重峦叠嶂。②折:折叠|叠纸|叠衣服。倘若:倘若,用在偏正复句的偏句中,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多用于 2
书面语。
惊讶:有惊异;惊奇之意。
无端:意为无缘无故,没有来由,没有开端、起点,始乎无端,卒乎无穷。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惊羡:惊叹羡慕
明艳:明亮鲜艳。形容刺眼的颜色。牺牲: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泪泉:指眼泪
嫩绿:指比较浅、比较清淡的绿色,是浅色 淡白:
四、技巧
四、安恩和奶牛
一、字音
1.腆(tian)2.褐(he)3.屉(ti)4.锃(zeng)5.翩(pian)6.蹭(ceng)
7、茬(cha)8.臀(tun)9.瞅(chou)悄悄地 撂 木屐
二、字形
染、瘪、褶、熙、瑕、舔、剔
三、词语
腼腆:害羞,举止不自然。多用于男孩。羞怯:害羞胆怯 撂:搁下,丢开
抽屉:指附于桌子、柜子等家具上可抽动的匣子状的构件,大多数为木头做的。供盛放东西用。
木屐:木底鞋 锃亮:闪亮
嶙峋: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翩然:形容动作轻盈敏捷的样子
熙来攘往: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嘈杂:形容声音杂乱扰人。招摇:张扬炫耀以引人注意。
旁若无人:旁:旁边;若:好像。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也形容很投入,没有感到他人的存在。
依偎:亲热地紧靠着;紧挨着。也是弱者对强者的依赖。亦泛指倚靠。翕动:本文指嘴唇一张一合地动
反刍:俗称倒嚼,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反刍主要出现在哺乳纲偶蹄目的部份草食性动物身上,例如羊以及牛,这些动物被统称为反刍,归属于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
找茬:含义跟“找碴”一样,意思是:"吹毛求疵地进行挑剔、批评!瑕疵:一是指玉的斑痕,二是指毛病,比喻人的过失或事物的缺点。舔:用舌头摩擦物体,就叫舔。粗粝:泛指粗劣的食物。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挑选 ;拨弄剔除;指点阐明。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极小的差别也不放过,在极其细微的差别中决出胜负。很少的钱也要计较。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形容非常小气。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锱:古代一两的四分之一;铢;古代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惶惑:惶恐疑惑。
踌躇: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斑驳:色彩杂乱;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扬长而去:扬长:大模大样。大模大样地径直离去。死乞白赖:乞:求。指纠缠不休。说长道短: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刨根究底:比喻追究底细,问事问根本,看事看内在。牛犊:小牛,乳牛
四、技巧
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开头点题,直接引出下文。安恩不富有,但她有一头可以卖个好价钱的奶牛,而且也来到了集市。一般读者想不到的是,安恩特地把奶牛带到集市上来,仅仅是为这头孤独的奶牛能和同类相处。这样的构思出人意料,但又符合人物的性格。细致的描写,使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2、这篇文章从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方面来展示了安恩的性格。第一段(1-2)是小说的事情的开头:写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交代了安恩与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叙说了朴素、年老、贫穷、善良、节俭、有自尊、无私奉献、有爱心、坚定的安恩老太太。她像尊重自己的同类、老朋友、亲人一样尊重,关心奶牛。第二局部(3-10)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局部,写安恩三次回绝想要买她的牛的顾客。她明确表示这头奶牛是不卖的!第三局部(11-19)故事的高潮及结局。写安恩解释为什么不卖牛的缘由。
五、古代寓言二则
一、字音
1.度2.遂3.宁4.契5.惑
二、字形
买 归 涉 遽 已
三、词语
欲:想要,打算 履:鞋子 者:„„的人 度:量长短
其:代词,指自己 置:把„„放置在 之:动词,到„„去 坐:通“座”,座位 操:拿,携带 乃:副词,才 持:拿,携带
反:通“返”,返回 及:到,等到 市:集市 罢:结束 遂:终于 宁:宁可
遽:即刻,匆忙 契: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 所:„„的地方 矣:句末语气词 亦:表判断,是 惑:迷惑,糊涂
四、技巧
1、有„„者:有一个„„的人
2、无自信也(无信自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3、不亦„„乎?:表反问语气,不是„„吗?
诵读欣赏
一、字音
戟(ji)匿(ni)浴(yu)漪(yi)熠(yi)梭(suo)
二、字形
旧 雀 临 祭 融 姊
三、词语
悬:悬挂,高悬 销:销熔
萧萧:拟声词,形容雨声 休:副词,表示劝阻
匿笑:暗中偷笑;掩口暗笑;偷偷地笑;悄悄地笑;不让人发现地笑。
沐浴:(1)洗澡,洗浴。(2)比喻受润泽(3)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清寂:冷清寂静。
涟漪:被风吹起的水面波纹。
淅沥:象声词,形容轻微的风雨声、落叶声等。熠熠:闪烁的样子,形容闪光发亮 瞳(人)仁:瞳孔,亦泛指眼珠。诧异:感到惊奇或奇怪
栖息:有止息、隐居、暂住之意,另有寄居之所之意。
四、技巧
1、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2、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3、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4、表现母爱
8.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教案 篇八
整组教材,通过导语、课文和后面的语文园地,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教学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应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另一方面,还要会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课文
13、和时间赛跑
14、检阅
15、争吵
16、绝招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4、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5、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6、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7、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8、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9、以“教你学一招”为话题,组织交流,培养学生交际中能按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
10、练习写学本领的过程,要把内容写得比较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中蕴含的启示。
2、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3、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5、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6、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练习写学本领的过程,要把内容写得比较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13.和时间赛跑 教学目标
1.认识“忧、哀”等6个生字。会写“赛、疼”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赛跑、假若”等19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积累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教具准备: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谁来说一说。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关于时间的课文《和时间赛跑》,齐读课题,读了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3.同桌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指名读。
5.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6.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7.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理解不懂的词语。(1)提出不懂的词。
(2)指名理解不懂的词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师归纳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理解。②查词典。③问父母。④上网。2.了解各段主要内容。(1)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3.说说你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学生想说哪段就说哪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3个字,并分别组词。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3.写字练习。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请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请回忆一下,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对外祖母又怎样呢?(很好)请同学们自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二)学习二──四自然段。1.老师引读课文二──四自然段。2.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从哪里知道的? 3.你还有什么疑问?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五、六自然段。1.齐读课文五、六自然段。2.你想到了些什么? 3.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1.自读课文。
2.“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3.齐读课文。
(五)学习第八、九自然段。1.齐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齐读课文。
三、明白道理
1.学习了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交流体会,谈感受 1.齐读格言。
2.同桌互相交流看后的心得体会。板书设计: 13.和时间赛跑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14.检阅 教学目标
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14课,齐读课题。读了以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
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2.同桌互相考一考。3.指名读,齐读。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 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4.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5.四人小组讨论用生字组词。
6.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7.作业: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阅》主要讲的是哪一个国家欢庆什么节日?究竟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1.齐读课文。
2.说一说交代了什么?
(二)学习三──九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
2.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
3.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满意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4.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1.默读课文。
2.你发现这段中标点符号有什么特点吗?(2个感叹号)感情非常强烈。3.自由读一读,读出感情。4.齐读。
(四)学习十一──十六自然段。1.齐读课文。
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博莱克当时的心情。指导朗读。
3.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4.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
(五)明白道理,升华感情。1.学了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 2.博莱克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齐读课文,再次体会文中感情 板书设计:
15争吵
学习目标
1.会认“嫉妒”等13个生字。会写“匠替”等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石匠抄写”等14个词语。2.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理解父亲说的话。
4.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自己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3.生字、新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它如一条小河不停地翻腾着浪花,而每一朵浪花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有时欢唱着优美的歌,有时倾诉着一丝烦恼。在一起共同学习和生活的同学难免有磕磕碰碰,你与同学有争吵吗?请小组内说说,然后找同学在全班讲讲。
而今天我们来看看意大利的学生的──《争吵》(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石匠 抄写 墨水 故意 报复 缩回 诚心诚意 承认 缘故 愤怒 独自 戒尺 不料 既然
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课件简单介绍意大利。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 谁与谁争吵? 他们为何争吵?
争吵前后不同的表现是怎样的?„„
(对预习认真,能主动、正确地解疑的同学给予表扬。对有一定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哪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承”字8画,第2笔为“弯勾”。“缘”字,注意右边的写法以及笔顺,“愤”字,共有12画,书写时注意间架结构。5.各自抄写。
A、把书中田字格中的生字用铅笔描红,特别注意写上下结构的字“替、墨、骂、毕”时注意上下部位的位置。
B、抄写在本子中,要求字的笔顺正确,间架结构恰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进一步巩固生字和词语。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小事?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2.教师板书课题,课件出示问题: a)课文讲了谁与谁在争吵? b)他们为什么争吵? c)“我”与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是怎样的?
3.请同学通过读书找出相应的答案,然后抽学生说说。4.评读课文,体会泡泡的意思:
泡泡一: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俩人想的样吗? 泡泡二:这里的“挨”用得真好!好在哪儿呢? 5.同学们细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6.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我”的扮演者:“通过表演,你体会到了争吵前后的心理变化吗?”
7.受克莱谛的优秀品质。
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克莱谛:宽容大度、吃苦耐劳、孝敬父母、生活俭朴、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8.反复读父亲的话,体会话的意思。“我”从父亲的话中领悟到了什么?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三、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四、拓展练习
1.同学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对吧?那请讲一件你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2.写一写你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板书设计:
16*绝招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知的愿望。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把自己的拿手本领和同学交流。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如,会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谁能够来现场表演一下?抽生表演。2.刚才同学们表演的绝招真不错,而我国北方的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16*绝招》(板书课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讨论疏解
a.有几个孩子在比试绝招? b.他们比试了哪些绝招? C.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D.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4.学生讨论后抽生来说说。
5.快速浏览课文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首先明白各个角色说的是哪些话,有哪些动作,然后按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3.挑同学进行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 2.你的绝招是什么?
3.小结: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五、拓展 说说自己的拿手本领是什么?你是怎样才有这个本领的?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怎样把这个本领更上层楼?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交流时做到自然、大方,表达流利,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2.习作练习: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自主发现: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4.日积月累: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读读背背12个词语,在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
5.拓展延伸:通过阅读图画,“看图说成语”,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你学一招 1.激趣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学习《绝招》,都非常佩服小柱子,而且表示,如果自己在场,一定也会有令人吃惊的绝招,老师让你们回去准备准备,咱们这节课就来展示展示,好吗? 2.示范交际
抽一个准备充分的同学,进行演示,老师扮演记者,进行采访,其余学生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引导学生对示范交际进行评议。3.自由交流 首先交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教的人要说清楚自己准备教别人哪一招,应该怎么做,这一招好在哪里,你是怎么练成的。学本领的同学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马上提出来。
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自由交流。 4.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评出班上的绝招得主。5.小结延伸
刚才同学的表演确实令大家佩服,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我们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希望大家好好练习,今后有机会展示出你们更拿手的绝招。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
1.谈话:在口语交际中,同学们展示了许多本领,再回忆一下,你还会哪些本领,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煮面条、洗碗、洗手绢„„可以是在学校学到的本领,如: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 2.学生自由交流:你都会哪些本领?
3.引导学生注意阅读习作提示: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5.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6.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7.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8.再次修改,大声读读。9.誊写作文,字迹工整。
第三课时 自主探索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同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4.教师引导、小结:这些词语中,每组两个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左边那个字是右边那个字的声旁,左边那个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右边那个字。5.齐读词语,积累词语。
6.拓展练习:你能找出也具有这种规律的词语吗?
二、日积月累 我会填:
光彩夺目的(春天)(宝石)(焰火)清澈见底的(小溪)(湖水)(池塘)弯弯曲曲地(流淌)(爬行)(流向远方)和颜悦色地(说)(点点头)(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时间过得(真快)(太慢了)(像闪电一样)
三、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读词语,要求读准确。2.用自己熟悉的词语练习说话。3.哪些词语是你不懂的,提出质疑。4.你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说什么的?
5.读读背背这些词语,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四、看图说成语
9.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篇九
一、填空。(每题2分,共16分)
1、笔算乘法时,乘到哪一位数满几十,要向( )进几。
2、计算50×70时,先算( )×( ),再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
3、27的30倍是( ), 12个30是( )。
4、0和任何数都得( ),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或者( )位数。
6、19×19的积大约是( )。
7、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
8、26×5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6分)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
2、31×69的积大约是2100. ( )
3、50×60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 )
4、因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 ( )
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
6、用十位上的2乘13积是26。 ( )
三、我是小小的神算家。(共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50×50= 80×30 = 52020=
60×30 = 21×40= 60×200=
10×500= 600×13= 25×200=
83×40 = 70×50= 45×20=
2、用竖式计算。(18分)
32×13 27×56 43×58
25×17 63×72 45×25
更多免费资源数学网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3、脱式计算。(8分)
68+24×40 125÷5×39
78÷3÷5 125×8+231
四、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4分)
2 8 4 8
× 2 4 × 6 5
1 2 2 2 4 0
6 1 6 2 8 8
6 2 8 2 ( ) 5 2 8 ( )
五、爸爸栽了15行苹果树,每行13棵。(6分)
1 3
× 1 5
6 5 …… 5行栽了( )棵苹果树。
1 3 …… (行栽了130棵苹果树)。
1 9 5 …… 15行栽了( )科技苹果树。
六、解决问题。(共36分)
1、学校组组织参观兵马俑,共46人去参观,其中有18名学生。票价如下:
学生票 28/元
成人票60/元
团体票40/元
(1)购学生票需要多少元?购成人票需要多少元?(3分)
(2)一共需要多少元?(3分)
(3)如果按团体票购买,需要多少元?(3分)
(4)你会选哪一种方式,为什么?(3分)
2、张兰从家到学校要用25分钟,她每分钟走74米,她家到学校有多远?
3、某工厂有男职工32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18倍,这个工厂有职工多少人?(6分)
4、有163名同学乘3辆车旅游,前两辆车每车坐54人,第三辆车坐多少人?(6分)
10.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篇十
日”说课稿
沙雅县第一小学
古莱赛姆米吉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年月
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沙雅县第一小学的古莱赛姆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我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因此这节课我引导了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会看日历,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年月日是教学的重点,平年,闰年的认识是教学难点 第二说教法学法
我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了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能力。
第三说教学过程
一,接近学生,创设情境,激活思维,首先,我从实际生活引入了学生,我设计的课件的第一个幻灯片出示的是温宿县的一个图片,上面有个“美丽的温宿”这句话。这样
设计的目的是,接近学生,让学生感受老师对他们的家乡的尊重,通过这个,得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地理和心里方面的相近。通过给同学们自我介绍的方式跟学生一起记录了上课的时间。(2014年3月27日 2时50分30秒)接着问了学生,这个时间里有没有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呢?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自然的回顾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时,分,秒。让学生知道今天上的课有关时间单位的课。
再次,出示了一些特殊日子的图片,第一张是新中国成立的图片,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然后问了学生,我们居住的星球是什么?
在屏幕上演示了太阳,地球,月亮三个球体在宇宙中运动的情景。这样通过生动的画面导入新课,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猜谜语方式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了日历,让学生亲自观察日历体会到了一年里有多少个月,每月的天数,各月的名称等重要的知识。同时,引导了学生日历中有一个特殊的月,并让学生初步掌握了平年,闰年的认识。(多媒体设备不能放了“闰年的来历”这部动画,)然后,通过手卷法和歌诀法,让学生体会到了怎么样才能正确分别大月,小月,平年,润年。(多媒体设备不能放了手卷法的动画片)最后,为了进一步顽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做练习顽固本节课的重点,培养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我的板书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01-0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测试卷10-16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01-07
小学数学三年级二单元10-25
小学数学全册知识点梳理12-23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