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知识总结

2024-10-11

审计知识总结(精选6篇)

1.审计知识总结 篇一

单选题

1.甲项目的期望报酬率为20%,标准离差为10%,经测算甲项目的风险报酬系数为0.2,已知无风险报酬率为5%,则甲项目的投资报酬率是:

A.20%

B.15%

C.10%

D.9%

答案:B

2.某公司每年需消耗A材料36吨,每吨材料年存储成本为30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240元。根据经济订货批量模型,该公司购进A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是:

A.6吨

B.12吨

C.18吨

D.24吨

答案:D

3.预计某公司股票下一年的每股股利为0.6元,未来每年以5%的固定增长率增长。股票投资必要报酬率为l0%,则该股票估值为:

A.6元

B.12元

C.12.5元

D.12.6元

答案:B

4.某公司本税后净利为2000万元,预计下有一个需要1000万元的投资机会,目标资本结构为:负债资本占40%,股东权益资本占60%。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根据剩余股利政策,公司本可以分配的现金股利是:

A.600万元

B.1200万元

C.1400万元

D.2000万元

答案:C

5.某公司今年销售收入l00万元,净利润为5万元,股东权益报酬率为15%,总资产周转率为2,则该公司的年平均权益乘数是:

A.1.5

B.2

C.2.5

D.1.8

答案:A

6.下列各项中,不体现“谨慎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A.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B.对产品质量保证确认预计负债

C.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D.对或有资产不予确认

答案:C

7.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下列各种计价方法中,使期末存货成本最大的是:

A.先进先出法

B.个别认定法

C.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D.移动加权平均法

答案:A

8.下列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中,企业一经计提不得转回的是:

A.坏账准备

B.存货跌价准备

C.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D.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答案:D

9.某设备的账面原值为5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3年应计提的折旧额是:

A.960万元

B.625万元

C.600万元

D.525万元

答案:D

10.下列各项中,可以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是:

A.增值税

B.所得税

C.印花税

D.消费税

答案:D

2.审计知识总结 篇二

一、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的定义

虽然知识管理审计已经开始在一些组织中实施应用, 但知识管理审计报告却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审计报告是指“审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 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或无法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件。”根据这个定义,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审计报告也至少应该体现审计依据、审计对象、审计时间等基本要素。目前知识管理审计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 使用较多有HyA-K-Audit、Delphi Group的KM2、F.W.Horton的InfoMap法等。知识管理审计的对象是组织内的知识、知识工作者、知识环境、知识的收集、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审计时间对于财务审计来讲一般都是事后审计, 而知识管理审计事前、事中、事后都可以。因此笔者认为, 知识管理审计报告就是审计师依据一定的审计方法, 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项目发表审计意见或无法发表审计的书面文件。此处提到的“无法发表审计意见”是因为审计师可能受到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而无法收集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意见的情形。

二、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的作用

1. 防护性作用

知识管理的实施已经掀起一股热潮。然而当前的统计数据表明, 知识管理项目的成功率最多只有15%。产业分析家预测, 到2003年仅财富500强就会因为知识管理项目的失败损失315亿美元。审计师通过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 可以提高或降低企业决策者对知识管理项目的依赖或期望程度。帮助组织了解到底需要哪些知识以及如何管理这些知识。因此, 知识管理审计报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 能够对知识管理部门盲目的或缺乏效果、效率、经济性的项目起到制约作用。

2. 建设性作用

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着眼于组织管理部门的战略、控制、目标、结构及决策的最优性, 它是在对公司知识资源进行系统的、科学的考察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诊断性和预测性的审计意见。知识管理审计报告应该指出知识及其管理的症结所在, 如决信息超载、重复劳动造成的交流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 揭示信息供给方面的差别和信息流程中缺失的环节, 帮助组织识别信息需求并将其与组织的信息资源相匹配, 提高知识管理实践, 显示价值链在人、组织和顾客中形成的过程, 指出通过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应用杠杆作用的方式和途径。

三、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的要素

根据详略程度, 审计报告可以分为简式审计报告和详式审计报告;按照使用目的可以分为公布目的审计报告和非公布目的的审计。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审计报告主要用于指出知识及其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帮助组织改善经营管理, 故应当属于详式审计报告和非公布目的的审计报告。根据审计文书的基本要求, 其要素应该包括以下八项:

1. 标题。

全面的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的标题应该为“关于+ (被审计单位) + (时间) +的+知识管理审计报告。专题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的标题应在 (时间) 后面加上专题名称。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应该写全称, 避免引起误解;时间可以是被审计事项已经或将要发生的时间, 也可以是正在发生的时间。

2. 收件人。

审计报告的收件人一般是业务的委托人或授权人。如果是外部审计, 委托单位与外部审计机构一般会签署业务约定书 (合同) , 此时的收件人应是审计师按照业务约定书的要求致送审计报告的对象;如果是内部审计, 则审计项目往往是管理部门授权审计, 此时审计报告的收件人为授权人。

3. 引言段。

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的引言段应当依次说明审计立项的依据;被审计事项的性质和范围;审计事项的要求和执行时间;其中审计对象的范围至少应当指明知识管理项目实施的时间和部门;审计事项的要求和执行时间是业务约定书或授权人的具体要求。

4. 范围段。

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的的范围段应当说明已经实施的审计工作;所依据的审计标准;审计责任等。审计工作应当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计划和实施了审计程序, 这些审计工作足以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审计师的审计意见。审计责任应当指出知识管理审计报告属于诊断性的管理建议, 仅供管理部门内部参考, 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与审计师和审计单位无关, 即不承担法律责任。

5. 意见段。

意见段应该是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的核心部分, 因而也就占据了审计报告的最大篇幅。一份审计报告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意见段。这一段应该具体说明以下三个具体内容:

(1) 对被审计事项的基本评价。审计师应当描述知识管理在组织中的战略地位、知识管理的基础建设、知识管理实施模式或战略、知识管理实施现状、知识管理部门的人力资源、知识管理实施的安全性和效益性等。进行了上述有关内容的说明以后, 审计师对被审计事项做出了基本的评价, 总括性的说明被审计事项的优劣。在基本评价的基础上对成绩、问题进行分析。

(2) 主要成绩和问题。知识管理的事后或事中审计要说明主要经验和成绩、不足和缺陷。审计报告应当描述知识收集、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情况及意识;描述信息流的有序性和及时性;评价学习机制、商务智能和知识储备途径等;说明在知识管理实践过程中特定的人对特定的知识资源拥有的安全和权限级别;评价知识获取的安全性和及时性;评价知识管理人员素质和知识管理绩效等。在分析的基础上肯定成绩, 总结经验;指出问题, 吸取教训。

知识管理的事前审计要分析组织的知识基础和知识需求, 找出知识差距和知识流, 并判断它们对经营目标的影响, 以确定组织知识管理的战略或知识管理的实施模型是否科学合理。报告最后要说明知识管理项目的可行性, 提出预测性的报告。其目的是减少决策失误, 实现决策科学化。

(3) 改进意见和建议。这部分内容不是必须的, 即如果项目可行或实施效果良好, 则可以省略。但如果知识管理项目存在重大缺陷, 此处应该是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的重要内容。此时审计师应该针对审计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意见和建议, 包括: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采取的措施、可供选择的方案等。但此处应当说明, 这些建议仅供内部参考、不具备鉴证作用。

6. 审计师签名盖章。

知识管理审计报告应当由项目负责人 (或审计组组长) 签名盖章。社会审计还应该加盖事务所合伙人或主任会计师的章。

7. 审计机构及地址。

审计报告应当载明审计机构的名称及地址, 并加盖审计机构的公章。

8. 报告日期。

审计报告最后应当写明审计报告日期。审计报告日期为审计工作完成日, 即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均已经实施完毕。

四、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的编制要领

知识管理审计报告的编制人应当是项目负责人或审计组组长。由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千差万别, 因此以上八个要素在审计报告中地位、所占篇幅不尽相同。审计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表达这些内容。为了保证权威性,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以下要领:

1. 要根据知识管理的审计目标进行严格选材。

它包括陈述的真实性、优劣性、差距性和潜在性的各种题材。要有事实、有数据、有比较、有分析。

2. 要依据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安排好报告的结构。

因为结构是报告的骨架, 是科学组织报告材料的必要手段, 既要体现出完整性, 又要顺理成章。防止公式化倾向。

3. 注意措辞。

知识管理审计报告在本质上属于管理审计范畴, 其语言应体现出“评价和建议”。意见段的开头应该使用“我们认为”的术语, 而不宜使用“我们确信”或“我们保证”等绝对化的语言, “绝对可行”、“完全正确”会误导管理部门的决策。同时也应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态度暧昧的语言, 如“大致可以”、“基本可行”等, 这样的语言会降低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4. 审计报告提交或出具之前, 应充分听取知识管理专家的意见, 使审计报告的内容经得起推敲, 更令人信服。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年第一版, 368

[2]冯静:知识管理实施的第一步——知识审计[J].情报科学, 2004 (5)

3.审计知识总结 篇三

A.国际收支平衡

B.居民消费水平稳定

C.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

E.充分就业

【考题解析】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一般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参考教材P15。

2、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经济周期中,因经济衰退或萧条时导致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的有【ABCD】。

A.摩擦失业

B.自愿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非自愿失业

E.周期性失业

【考题解析】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参考教材P163、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正确的有【 CD】。

A.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总和

B.消费、投资、政府净收入和出口的总和

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

D.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和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的总和

E.消费、储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

【考题解析】在四部门经济中,从支出的角度看GDP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总和;从收入的角度看GDP等于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和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的总和。参考教材P14。

4、在有效政府阶段,政府的职能是为市场创造各种基础条件,通过有效的政策支持市场的运作,以下职能正确的有【ACDE】。

A.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和一般福利设施

B.实施微观经济调节

C.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

D.实施宏观经济调节

E.支持社会保障制度

【考题解析】应该实施宏观的经济调节,选项B不正确。参考教材P9。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总需求的有【ABCE】。

A.Y=C+I+G+X

B.Y=C+S+T+NX

C.Y=C+S+T+X

D.Y=C+I+G+NX

E.Y=C+S+T+M

【考题解析】在开放经济中,总需要可表示为Y=C+I+G+NX,其中C、I、G、NX分别表示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参考教材P10。

6、下列各概念之间的换算关系正确的有【ABCD】。

A.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B.NNP=GNP-折旧等资本消耗

C.NI=NNP-(间接税-津贴)

D.DPI=PI-个人所得税

E.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

【考题解析】以上前四项的换算均正确,参考教材P12。

7、下列关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正确的有【AC】。

A.短期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B.长期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C.长期经济增长问题

D.短期经济增长问题

E.长期经济衰退问题

【考题解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短期经济周期波动中的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以及长期经济增长问题。参考教材P4。

8、下列项目中属于公共物品的有【ABCD】。

A.警察

B.广播电视

C.国防

D.灯塔

E.奢侈品

【考题解析】公共物品是不可缺少的,如国防、警察、广播电视、灯塔等。参考教材P5。

9、政府干预经历的主要阶段包括【ABC】。

A.夜警政府

B.有效政府

C.全能政府

D.隐形政府

4.审计知识 篇四

各位读案例之前,要注意:审计或者调查的目的,并非是警察抓小偷!而是通过审计和调查,获取公司的信息,以增加对公司的信心。审计师确信公司没重大问题,才敢签发报告,让报告使用人信赖财务报表;投资者确信公司没问题,才敢投资。

背景介绍:

有一个周末,我受投资界一位朋友的委托,去A地一个企业进行审计(其实是尽职调查),我答应前往。

B公司印象:

1、企业第一印象:老板的名字

朋友告诉我老板和公司B的名字前,我就在网上搜查了一番。大老板有过运作上市公司的经历,企业管理经验丰富,还学过金融投资类的课程,二老板对行业非常熟悉,都是做销售出身。我是外行,业内小辈,所以我要下的功夫更多了。公司的网站自然是要翻个遍,网上的相关新闻也要翻个底朝天。

2、企业第二印象:司机和车

刚上司机的奔驰SUV,我就开始跟他聊天,调查正式开始!我问公司有几台车(固定资产)、司机一个月大概多少钱(收入水平)、他忙不忙(业务状况)、公司有几个司机(业务状况)、他需不需要加班(工作节奏)、有没有加班费(工资体系)、公司大概有多少人(员工人数)、午饭在哪里吃(福利)等等。要知道,这样拉拉家常,司机朋友是不设防的!

3、企业第三印象:财务人员

周五的晚上我到了A地,周六一早被司机拉到公司,陪我加班的是主管财务的两个人,大姐C1和C2。简单寒暄之后,我就开始工作了。跟以往审计一样,我让他们把三大报表、明细账和科目余额表都导出来了,在公司电脑上看。其实我心里还没底,只是像往常审计一样,先让他们把财务资料准备好。在索要资料时,我发现C1大姐非常谨慎,眼神迷离,想让我看但又有些犹豫。C2在财务领域的年头比我久,但几乎一言不发,只是给我端茶倒水。我心里暗暗地假设,这公司一定有问题!(以前接触过的公司,都比较规范,大体上经得起四大审计)饭局上的聊天,也很容易切中要害!

审计发现:

1、财务原则性和独立性不强

轻松的饭局上,我得知C1和C2都是老板很铁的同学和朋友。之后的接触中,得知其他财务人员中,仅有总账会计懂点财务,其他都是听命行事,更别提财务人员的独立性、谨慎性和原则性了!

考察一个公司的财务时,首要任务是了解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强,账表可信度略高;如果职业素养高,企业造假的阻力相对较大!

2、软件企业资质造假

在翻看国内所的审计报告时,除了发现有个数据错误之外,得知该企业是软件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我的职业敏感告诉我,立刻查找相关规定!它们是:《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试行)》、《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当时适用的规定有这些,也许后来又有新出的规定,另议)。细致解读规定后,我发现这些文件对软件企业业务和财务上的重要规定有:

1)从事软件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的技术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2)软件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经费占企业年软件收入8%以上;3)年软件销售收入占企业年总收入的35%以上。其中,自产软件收入占软件销售收入的50%以上。

然而我拿到的财务数据是,上一软件销售收入占比39%,比35%只高那么一点,有打擦边球的嫌疑,本已过大半,软件销售收入占比还远未达标;闲聊中得知研发人员的工位占地面积很小,只是个小团队,公司人数近200,真实占比离50%很远;而研发费用几乎是软件收入的一半,满足这个条件不难。后来从费用明细中看到,研发费用中很多是人为分配过去的,比如研发人员工资!(针对微博网友质疑,补记一下:这里指的是将其他部门人员的工资做成“研发人员工资”,前面说了,研发就一个小团队,实际上没有那么多研发支出。)

从这些分析可以看出,B公司根本就不能被认定为“软件企业”。怎样能被认定为“软件企业”呢?其实这个问法太天真了!我要求翻看软件合同,一翻合同就明白了!数十份合同,卖的都是一个软件,合同签订时间集中在第四季度,有一个企业一年内还“买”了两次这个软件。同一个软件,售卖金额可以低至不到10万,高达80万!我想了解到这里,不必费时往下深究了,这个软件企业的资质,彻底就是造假!我真是有些震惊,那些颁发资质的机构都怎么审核的啊?!

软件企业资质造假了,还带来后续的一系列造假:软件销售要按17%交增值税,交完税后,还享受“对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的税收优惠。

B造假的背后,还有10几家“客户”配合“购买”软件。

3、主营业务虚增

我倒抽一口气后,继续往下考察主营业务。同样是从合同开始看,以便了解业务性质,判断收入确认方式。以前在四大都是从询问开始了解业务,这次时间太短,我决定一上来就自己看合同!

这些合同带来的收入有两种确认方式,一种是要按服务期间来确认,比如收到120万,需要按12个月分别确认,每月只能确认10万的收入;另一种是挣个进销差价,卖多少,挣多少。

(1)不懂会计制度而虚增

通过询问并查阅账务,我得知第一种收入,他们一收到就确认了,其实许多民营企业都是按收付制确认收入(收到钱了做收入),但事实上,如果这钱是12月收到的,服务期是一年的话,在当年只能确认1个月的收入!因为你还没提供完服务呢,还有11个月需要你服务,所以收入不能现在就记账了!对第二种性质的收入,我只是假设他们是有动机去虚增收入的。(做审计的一般事先假设管理层有虚增收入的动机,要分析舞弊三要素之一的“动机”)

(2)利用关联交易而虚增

在应收账款的账目中,我留意到有家公司B1的期末余额不大,但期间的交易额很大。我还在财务办公室的柜子里,透过玻璃看到一摞账本的侧面赫然贴着B1的标签!不光如此,出于好奇,我后来亲自扮演了一回B公司的顾客(花钱不多),并索要了发票。开过来的发票抬头却是B1公司。这又验证了我的判断:B1是一家关联公司,B公司的东西有很多是卖给B1的,而B1再慢慢卖给终端客户!后来我又有机会了解到,B1的法人代表其实跟B都是一家人。我感到非常神奇,我没有执行太多的审计程序,却有重大发现。是造假太明显,还是时间紧迫,只能让我关注重点?

(3)账实不符,收入存疑

在查阅收入明细时,我发现来自D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账面收入一度中断了,但实际上我能从其他可靠的渠道了解到,B公司能正常销售D提供的产品。显然账实不符,收入存疑。

4、收入成本不配比,毛利率大幅波动

在看财务数据之前,我明确地知道,B公司的业务季节差异并没有那么大。但是当我画出毛利率曲线时,惊呆了!最高与最低值相差近12%。可笑的是,某几个月的毛利率还没有小数点后两位!财务人员自然是解释不出为什么,也不能解释的,让我自己看账。我心领神会,要了一个月的产品出入库汇总表,以查看B公司的成本是如何入账的。在记账凭证上,产品出库汇总表上只有品种大类名称和金额,仅有会计签字,这个金额是没有得到库房主管确认的。我询问财务人员C1,成本都是怎么结转的,C1尴尬地一笑,说你自己看凭证吧。我又一次心领神会,随机要来两个月的凭证,找到结转成本的那一张,都是一样的汇总表。我找其中一个月结转成本的金额与C1电脑上当月库房的出库记录一比对,差异还挺大!

由于不是特别精细严谨的正式审计,了解到此,我也不必再细查了。

当时我的职业道德受到很大的挑战,后来我给老板写了一份报告,将风险与要害一一告诉他,力劝放弃软件业务,好好做主营业务。那个财务负责人C1事隔两个月后给我打电话,说软件业务不做了,还对我表示感谢,因为C1一直以来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她也知道这样是不行的,但她无法影响老板,这次算是借我的口说出了她的心声。接到这个电话后,我忽然理解了她当日的尴尬一笑。让我欣慰的是,后来这个企业逐步放弃了软件业务,我告诉他们享受这个鸡肋优惠,得不偿失!

以上这些方面,是我一个周末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但是这已经足够伤害投资人的信心了。

至于发现的其他一些问题,比如虚设员工避点个税和社保,我觉得这都是小事了。

民营企业在中国生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艰难,有些灰色地带可以低调地走,但雷池坚决不可越!

这一次的调查,真是开了我的眼界。此前虽有审计民营企业的经历,但能聘请四大做审计的公司,大体上还是规范的。

5.审计知识总结 篇五

Z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得税税率为25%,2015年度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2月2曰,购入当天发行的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2年期债券,票面价值20万元,票面利率8%,购买该债券共支付价款26万元,另支付手续费用0.65万元,乙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2.5月10曰,将持有的出票曰期为2015年4月10曰,期限为90天,面值为6万元的不带息商业汇票到银行贴现,贴现年利率为6%,—年按360天计算。

3.9月25曰,对一台设备进行提前报废处置,报废时该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0万元,累计折旧为3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0.8万元,取得残料变价收入2万元。

4.本年销售产品6万件,单位售价100万元,年末确认的质量保证负债金额为12万元,年初“预计负债一产品质量保证”科目贷方余额为3万元,本年实际发生保修费7万元。

5.2015年度,乙公司的资产减值损失8万元,利润总额为12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减值在计提当期不允许抵扣,在资产发生实质性损失时可予以税前扣除,假定本年未发生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无朗初余额。

(1).2月2曰购入债券,应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科目的金额为()。

A.6万元

B.6.65万元

C.20万元

D.26万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账务处理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成本20

一利息调整6.65

贷:银行存款26.65

(2).5月10曰贴现票据,应确认的贴现金额为()。

A.5.64万元

B.5.94万元

C.5.97万元

D.6.03万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贴现息=6X6%X60/360=0.06(万元);贴现额=6-0.06=5.94(万元)

(3).9月25曰报废设备,应确认的清理损失为()。

A.17.2万元

B.18.8万元

C.20.8万元

D.21.2万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注销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

借:固定资产清理20

累计折旧30

货:固定资产50

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0.8

贷:银行存款0.8

收取残料价值:

借:银行存款2

贷:固定资产清理2

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

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20+0.8-2=18.8

借:营业外支出18.8

贷:固定资产清理18.8

(4).年末“预计负债一产品质量保证”科目余额为()。

A.5万元

B.8万元

C.16万元

D.22万元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年末“预计负债一产品质量保证金”,3+12-7=8(万元)。

(5).本年有关资产减值的所得税业务中,正确的会计处理包括()。

A.借记“所得税费用”科目30万元

B.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2万元

C.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2万元

D.贷记“应交税费一应交所得税”科目32万元

【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资产减值损失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8X25%=2(万元),当期应交所得税=(120+8)X25%=32(万元),所得税费用=32-2=30(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30

递延所得税资产2

6.知识经济下的财务审计初探 篇六

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21世纪是“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知识 (智力) 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 (消费) 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 资产投入知识化。

知识经济需要大量知识、智力、信息, 创新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经济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对于高科技来说, 甚至是具有高风险高报酬的特点的风险资金投入。例如信息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带动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目前, 美国许多高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总资产的60%。

(二) 经济决策智能化。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知识经济的决策和管理必须智能化。科学决策在国民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如美国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后陆续提出“全国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高速公路) 等一系列高科技经济导向政策, 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三) 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高新技术发明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来代替稀缺的自然资源。

(四) 经济往来国际化。

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的大量投入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例, 任何国家不可能在计算机及微、光电子技术、网络和软件技术等层出不尽的高新技术等方面全面领先。但任何国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优势。因此,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是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知识经济对财务审计的影响

(一) 审计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审计环境是指在一定时空状况下, 审计主体对审计客体实施审计时所面临的各种主客观因素之和。

1.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审计面临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知识经济的到来全面冲击着传统经济秩序。财务审计需更注重去面对无形的知识及创新的能力, 知识已跻身于审计环境因素之中, 成为重要的审计环境因素。

2. 审计面临的微观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会计信息化使得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模糊了系统、部门和公司间的界限, 财务审计面临的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会计信息孤岛, 而在很大程度上置身于一个庞大复杂的会计信息网络环境中。

(二) 知识经济引起审计内容的调整和拓展。

1. 对审计内容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 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结构中的比重将大大提高, 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也逐步完善, 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经济的增长。一些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 也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内容、新要求。随着信息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2. 知识经济时代的审计对象的变革。

(1) 被审计单位的变革。随着“网上实体”的出现, 审计将面对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审计实体的“虚”的主体, 使得审计对象不再像工业时代那样清晰, 审计对象具有模糊性。

(2) 审计内容的变革。知识、信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结构比重的提高及其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使得无形资产审计成为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也将逐步成为审计的一大内容。

(三) 知识经济对审计线索的影响。

审计线索对审计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审计人员正是通过跟踪审计线索, 审核有关的经济业务, 收集审计证据的。现代会计核算从财务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到报表的输出, 这中间的全部数据处理已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审计线索的肉眼不可见性, 增加了审计调查取证的难度。

(四) 审计风险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被审计信息以磁盘、磁带等磁性介质为信息载体。对磁性介质上的信息进行修改可不留下任何痕迹;利用磁性介质也难以实现诸如签字、盖章等使信息证据化的操作, 这给审计带来新的风险。

由于无形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计量带有较大的不确定因素, 使得对无形资产的审计带有较大的风险。

管理审计主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进行审查, 对于处境不同的两个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 都应根据市场情况, 采取不同的对策。

(五) 对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影响。

信息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使得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风险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需要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指导审计工作实践。

三、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 转变思想, 更新审计观念。

面对知识经济、信息网络、世界经济一体化, 面对会计信息化、网上实体以及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双重目标, 审计观念亟须做出革新。

1. 从只重财务审计转变到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并重。

审计团体不仅拥有会计、审计、税务、企业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专家, 而且对客户的内部控制及管理系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随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 除了对财务报表审计以外, 审计参与到企业预测、决策、控制等管理活动中去已成为审计发展的重要趋势。

2. 审计工作重点从重有形资产审计向重无形资产审计转变。

知识、信息、人力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起的重要作用, 使得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信息使用者的关注, 逐渐成为会计核算的重点。

3. 从只重企业内部效益的审计到企业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并重的审计。

知识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 企业对知识的要求和应用将更加取决于社会对知识形成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这为企业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的统一提供了可能性。同时, 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的有机统一, 审计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应适应社会的要求, 对企业整体效益进行监督检查。

4. 树立审计国际化的观念。

为了使审计报告和被鉴证的会计报表能取得各有关国家社会公众的信任, 客观上要求协调审计标准与实务, 消除各国审计准则和实务中的分歧。除了审计准则的国际化外, 审计市场也应逐步国际化, 各国的审计市场互相开放。

(二) 革新审计技术手段, 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1. 开发新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面对无书面记录的经济业务, 审计重点转向了系统分析、设计过程等。未来的审计将成为数据库的审计, 审计师的主要精力将集中于采集、保存和确保数据库的程序上, 必须具有多元、实时、开放性的特征, 无形资产审计、管理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等将因此变得更加容易。

2.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革新审计技术手段。

电子商务和网上实体的出现, 使经济交易、资本决策可在瞬间完成, 这就要求审计处理手段也必须作相应的革新, 由手工操作进步到电算化、信息化审计的现代模式。

3. 建立健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内控制度。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和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 传统会计岗位职责被打破, 内部控制制度发生了变更和转移, 再加上未来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实时审计的发展, 必然引起内控制度复杂化, 产生新的审计风险。因此, 必须建立全新的内控制度, 开发更科学的测试内控制度的技术以适应这种变化。

(三) 大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工作环境的日益复杂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工作需要。而风险审计的实施还需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此外, 通过大量的审计实务工作实践, 积极探索和总结, 积累经验, 注重提出创新性的意见和建议, 且具备将各类知识信息进行新的组合创造出新方法、新思路。

培养面向知识经济的高素质的审计人才, 就必须建立面向知识经济的教育和培训模式, 用新方式和新观念全方位地培养、认识和选拔人才。

上一篇: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下一篇:HSE项目管理手册—承包商HSE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