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精选7篇)
1.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篇一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数与形 教材分析:
1.教材重视“数”“形”之间的联系,重视找到解题规律。
教学伊始,从观察、分析例1中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与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2.教材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例2时,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得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3.教材通过举一反三,培养数学能力。在巩固练习时,充分利用教材习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行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学情分析:
小学生死记硬背 的较多、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较少,比葫芦画瓢的有百分之五十。原因是小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那么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更显得重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2.使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重难点:找规律、用规律、灵活解决问题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等差数列之和与正方形的关系
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2.使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的数学思想。
重难点: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1
师(出示下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图中图2和图3各有多少个像图1这样的小正方形?
生:图二中有4个图一这样的小正方形,图三中有9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师:同学们动动脑,尝试用算式表示出每个图中小正方形的个数。生:图一:1×1=1;图二:2×2=4;图三:3×3=90 师:观察这几个图形与计算出的得数(1、4、9)。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从图一开始小正方形个数是在前一图基础上分别加
3、加5。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图中小正方形涂上不同的颜色进行演示。
师:如果我们把刚才同学们表示图中小正方形个数而列出的不同算式综合起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师:在这里“形”能直观解释“数”的计算。同学们想一想,按照这样的规律“图四”会是什么样子?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同桌两人合作,仿照黑板上算式,一人说等号左边部分怎么写,一人说等号右边部分怎么写,有困难可以在草稿上画一画图。
学生合作交流,并利用规律完成例1下面题目。师:观察例1中的这些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生1: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
”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生2:左边加法算式里的加数都是奇数。生3:有几个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
生4:第几个图形就有几个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
师:根据这个同学的发现,想一想,第10个图中有多少个小正方形?第100个图中呢? 学生汇报。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和思考,学习中我们利用计算求出了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反过来直观的图形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了计算中各数的含义。小结:你学到了那些新知识?会计算连续奇数的和吗?
二、巩固练习
做一做第1题
三、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第二课时 求等比数列的和
教学内容:求等比数列的和
课本107页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有时“形”与“数”能互相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2.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极限的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借助“形”(面积模型、线段图、直角坐标系等)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是重点。教学难点是:从图形中总结规律及让学生体会极限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2 师(出示例2):观察这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1:从左往右看这些分数越来越小。
生2:这些分数的分子都是1,分母都是偶数。生3: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
师:算式右边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准备怎样计算这道题?
生:意思是按照这样的规律写下去,加数有无数个。我准备先求出前两个加数的和,再用和去加第三个加数,得数再去与第四个加数相加,依此类推。学生尝试进行计算。
师:谁再来说说你加到了第几个加数,得数是多少?
3163127学生汇报,板书:
6412832师:观察这些算式的得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1:得数的分子与分母相差1。
生2:得数的分子与分母都越来越大,说明等分的份数越来越多,取的份数也越来越多,分子比分母只少一份。
生3:如果一直加下去,等号右边的分数会越来越接近1。
师:有同学提出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总和会越来越接近1,有没有道理呢?除了依靠计算来理解,我们还可以画图来帮助思考,现在就请同学们在草稿上通过画图来说明。学生活动,汇报。
1生1:我画的是用一个圆形表示“1”,先取它的一半就是圆的,再取剩下部
211分的一半就是这个圆的,接着又取剩下部分的一半就是这个圆的,往后又
48再取剩下部分的一半,这样每次都取走剩下部分的一半,没有取的空白部分就越来越小,几乎看不到了,而取走部分几乎占满了一个整圆。生2:我画的是用一条线段表示“1”,先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在左边表示出线段11的,剩下的部分我又平均分成两份,在靠左的部分表示出线段的,后面的241111线段都照这样的方法分别表示出线段的
„„越往后剩下的8166432线段越短,最后就接近是整条线段了。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从同学们画的这些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分数不断加下去,总和就是1。对于这种借助画图来帮助我们理解问题的方法,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些问题通过画图,解决起来更直观。师:在我们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数学方法中数形结合思想是最直观也是最美妙的。数和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互相渗透。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二、巩固练习
做一做第1题
三、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
2.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新教材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本册的数学广角,编排了一个新的内容──数与形。
(一)主要变化
本册的数学广角,编排了一个新的内容──数与形。
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数学教材与教学中随处可见。有的时候,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可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的问题。本单元的例1以及相关的练习就属于这种情况。例如,第109页第2题(如下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第2个图比第1个图增加2个圆片,第3个图比第2个图增加3个圆片,第4个图比第3个图增加4个圆片……这样依次下去,各个图的圆片个数分别是1,3,6,10,…,即1,1+2,1+2+3,1+2+3+4,…,如果是第n个图,圆片的个数是1+2+3+4+…+n,等将来学习了等差数列的知识,就知道圆片个数是。
有的时候,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小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例如,利用长方形模型来教学分数乘法的算理,利用线段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利用面积模型来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乘法分配律、完全平方公式等。
还有的时候,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例如,解析几何中,函数图象与方程、方程组互为工具,互为解释,有机融合。小学中的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图象也很好地反映了这样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现模式、应用模式的能力,提高推理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和体会数形结合、极限等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自主探索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并学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教学难点是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
四、教学建议
1.注重让学生经历发现模式、应用模式的过程。
3.新人教版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教案 篇三
第一课时
数学广角——推理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09页例1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能进行含有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简单推理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教法:启发推理,思考。
学法:猜测,验证推理,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黑、白珠子,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玩一个猜弹珠的游戏。
1.师拿出一颗黑珠子,一颗白珠子,两只手各藏一颗。
(1)现在你能猜出我左手拿的是白珠子还是黑珠子吗? 生猜。
(2)你确定吗?你是怎么知道? 生可能会说:“猜的”
(3)其他人是猜的吗?不能确定,是吗?
2.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左手拿的不是白珠子。
(1)现在能猜出左手拿的是什么? 可能有学生会说:“黑珠子。”
(2)确定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学生回答。(3)那现在你能猜出右手拿的是白珠子还是黑珠子呢?确定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回答。
小结:像这样根据一些提示,得出一些结论,这样的方法叫推理。板书:简单的推理。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他们分别拿的是什么书?
出示: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三本书。小红: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小刚拿的是什么书?
(2)你看懂了什么? 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3)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一定是品德与生活书,那小刚 拿的就是数学书。
(4)你们听明白了吗?有问题要问吗?
(5)问: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为什么一定是品德与生活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一定是品德书,最后小刚拿的只能是数学书了。
(6)谁能完整地说一下过程? 因为小红说自己拿的是语文书,剩下的就只有数学书和品德与生活书。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一定是品德与生活书,所以小刚拿的是数学书。
2.小结 :原来想的时候可以从最容易推理的“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入手,再想剩下的两本书,这样有根有据地推理就不会错了。
3.刚才是用语言来说的,你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表示推理的过程吗? 学生思考,把人名和书名写出两行,再连线。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做一做第1题
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2.做一做第2题
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3.帮助小朋友分水果 有三个小朋友在分水果,有苹果、梨、桃三种水果。小丽说:“我吃什么都行。”小红说:“我不喜欢吃苹果,也不喜欢吃桃。”小云说:“我不喜欢吃桃。”想一想,怎样分合适呢?
4.拓展练习。
三人游戏,三顶不同颜色的帽子,闭眼,每人分别戴上一顶,根据同伴帽子的颜色,猜自己帽子的颜色。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数学广角——推理
(二)教学内容: 课本第110页例2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
2.会用排除法来解答简单的填数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自信阅读已知条件来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培养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分析和合理判断的能力。
2.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大组汇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填数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直观思维发展到逻辑思维,让学生能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
教法:启发思维 学法:思考,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柯南图片
(1)认识他吗?那喜欢他吗?为什么喜欢他?
(2)名侦探柯南就是靠他敏锐的观察力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解决了一个个扑朔迷离的案件。你想成为名侦探吗?今天先当当数学小侦探,有信心当好吗?
2.出示:A、B、C代表爷爷、爸爸、孙子三人,你能确定A、B、C分别代表谁吗?
(1)如果C是7岁,现在能确定吗?为什么?
(2)A的年龄更接近C的年龄,现在可以确定了吗?说说理由
3.引出课题。
像这样,借助有力的信息或依据,一步一步地做出判断,推迟正确的结论,这种方法在数学上称之为“推理”,这类判断推理问题叫作“逻辑推理”问题,有根有据的推理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今天就一起研究稍复杂一点的逻辑推理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1)学生读题
每行、每列都有1~4这四个数,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回答。
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
(2)分组讨论: 想一想:先填哪个空格里的数?(3)交流 :先考虑哪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里应该填几。
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1、2、3,所以A只能是4.A是4,所以B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2、3、4,所以B只能是1.2.试一试
你能填出其他方格里的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练习。集体交流。
3.小结: 当碰到一些复杂的推理问题时,可以先找出关键句,然后根据条件排除一些情况,使问题变得简单。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思考:先填哪个空格里的数?为什么?
A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2、3、4,所以A只能是1
A是1,所以B左边的空格是4。B所在的行和列已经出现了1、2、4、所以B只能是3.2.思考题
甲、乙、丙分别是什么老师? 问:先能确定谁?
因为甲和乙经常找体育老师学打羽毛球,所以丙是体育老师。又因为乙带学生去找数学老师辅导数学,所以甲是数学老师,乙就是语文老师。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
练习二十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111、112页练习二十一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巩固简单的推理知识,进一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再次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逻辑推理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以及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一些简单的推理知识。教学难点: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和方法。教法:组织指导练习,反馈式练习。学法:独立思考,讨论交流。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老师的两个手心里分别写着数字8和9,我左手写的不是8。
1.从这条线索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左手写着9 右手写着8
2.能用上“因为„„所以„„”来陈述你的观点吗?
预设:因为左手写的不是8,所以左手写的是9.3.有不一样的表述吗?
因为左手写的不是8,所以右手写的是8
4.那谁能用上“因为„„所以„„那么„„”来完整地陈述你的推理和判断?
因为左手写的不是8,所以左手写的是9,那么右手写的是8.因为左手写的不是8,所以右手写的是8,那么左手写的是9
5.小结: 根据一条线索,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
认真读题,仔细分析,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有用的信息? 你先确定谁拿的什么动物卡片?为什么? 谁能把推理过程完整地说一说。学生讨论交流。
2.练习二十一第2题
你先确定哪位?再确定哪位? 学生回答。
有不同的想法吗?完整地说一说。同桌之间交流。
3.练习二十一第3题。
你找到了哪句关键的线索?
在纸上画一画,连一连,为什么? 你有不同连法吗?
4.练习二十一第4、5题。
先能确定哪一行、哪一列上的数,为什么? 学生回答。
把这个数作为条件,接着往下推。
5.练习二十一第6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每个算式中的数字不能重复”是什么意思? 学生尝试练习,集体讲评。
6.练习二十一第7题 找笑脸游戏。
先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学生游戏,交流自己的做法。
三、拓展练习黑猫警长破案。
黑猫警长这两天碰到一个难题,你愿意帮帮他吗?事情是这样的:黑猫警长在破案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密码箱,只要打开密码箱,就能知道逃犯的下落。可是密码箱的密码是多少呢?不知道,但有三个提示:
1.密码是个两位数。
2.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15。3.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1。
你能猜出密码是多少吗?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
四、知识总结
4.《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发现“数”“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得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解决问题时能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重难点: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1.课件出示问题。
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步行到离家800 m远的公园健身中心,用
时20钟。妈妈到了健身中心后直接返回家里,还是用了20分钟。小兰和爸爸一起在健身中心锻炼了10分钟。然后,小兰跑步回到家中,用了5分钟,而爸爸走回家中,用了15分钟。上面几幅图哪幅是描述妈妈离家的时间和离家距离的关系?哪幅是描述爸爸的?哪幅是描述小兰的?
2.学生讨论、回答。
(图2是描述妈妈的,因为妈妈在健身中心没停留;图1是描述小兰的,因为她回家路上用了5分钟;图3是描述爸爸的)3.揭示课题。
借助图形不但能帮我们直观了解小兰离家时间与离家距离的关系,还可以帮我们解决复杂的代数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与形”。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与图形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关注图形与数学的关系,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1)课件出示例题。看图,把算式补充完整。
1=()
1+3=()
1+3+5=()
222(2)看图与算式,总结发现。①观察、讨论。
仔细观察,看一看上面的图形和算式左边有什么关系? ②汇报发现。
发现一:算式左边的加数的个数与对应的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相同;
发现二: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
发现三:算式左边的加数和正好等于大正方形中每行(或每列)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可借助学具摆一摆)①1+3+5+7=()(1+3+5+7=4)②1+3+5+7+9+11+13=()(1+3+5+7+9+11+13=7)③____________________=9(1+3+5+7+9+11+13+15+17=9)2.教学例2。(1)课件出示例题。
222
22(2)观察、试算、发现规律。
①观察算式中加数的特点,你有什么发现?(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②分步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加下去,等号右边的分数越来越接近1)(3)数形结合,验证规律。
①引导验证:你发现的规律成立吗?请结合图示进行验证。②汇报、交流。
a.结合圆的面积验证:用一个圆的面积表示单位“1”,则原算式可表示为:
b.结合线段图验证:用一条线段表示单位“1”,则原算式可表示为:
(4)明确结论。
(5)交流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感悟。
(数形结合的方法把抽象的代数问题形象化,使其直观、简洁、易懂)设计意图:教学时,观察、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借助不同的几何图形解决例题中的代数问题,使学生在理解、掌握例题中数与形关系的基础上,充分体会用数形结合方法解决问题的直观性,感悟数学的极限思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108页1题。(让学生独立读题、分析、解答,鼓励用不同的方法解答)2.完成教材108页2题。
[第6个图形:红色6 个,蓝色18个; 第10个图形:红色10个,蓝色26个。根据图示可知:红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与图形的序数(第几个)相同,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图形的序数+2)×3-图形的序数或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图形的序数+2)×2-2] 3.完成教材110页4题。
[因为小狗和小亮的行走时间相同,所以不必考虑小狗的行走路线。由“小亮走到这条马路一半的时候,小狗已经到达马路的终点”可知:小狗的速度是小亮的2倍,所以小亮走200 m时,小狗走了200×2=400(m)]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 1.教材109页1题。2.教材110页3题。
5.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篇五
端明小学艾丽娟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91页例5及练习十八第2、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探索,使学生掌握数线段的方法。
2.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运用一定规
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找到数线段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设疑,激趣导入。
1.故事引入,点明中心。(课前音乐)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听过吗?要称一头大象的重量,在当时来讲本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曹冲却利用浮力原理,变称大象为称石头。使事情变得„„(易)。方法,使原本困难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容易8个点,(课件出示8个点图)
二、逐层探究,发现规律。
1.从简到繁,动态演示,经历连线过程。师:同学们,有结果了吗?(多点几个孩子汇报结果)这么多不同的结果,看来分歧挺大。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感觉怎样?好数吗?(不好数)为什么不好数?(线段太多)对,点数太多以致于线段太多。一下就用8个点来连,确实有点难为同学们了。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生讨论,回答)咱们可以把点数减少一些,从最简单的2个点入手,逐步
增加点数,看一看随着点数的增加,线段的总条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多找几次,看能不能找出规律来。也就是“化难为易 找规律”(板书)一起看课件。
2、学生探索5个点可以连几条,并完成课本中的表格
3、仔细观察对比,发现增加线段与点的关系,小组交流,教师总结
4、进一步探究,推导总线段的数的算式
5、观察算式,探究算理
6、练一练
根据规律,你知道12个点、20个点吗?组织反馈
三、探究分步枚举组合的方法
1、出示例62、说一说思路
(1)从3个节目中选2个,有几种选法。
(2)从3个节目中选2个,有几种选法。
(3)把两次选法进行搭配,看有几种选法。
4、小组合作,师生共同完成四、巩固运用
1、课本94页练习18第一、二题
2、课本94页练习18第三、四题
3、课本95页练习18其他题
6.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篇六
1、通过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来初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同时通过邮政编码在信件传递中的功能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实践活动来运用数字或字母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让学生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数字和编码的生活实例 教学重点: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的结构和含义 教学难点:编码时要注意简洁明了和科学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老师点名时的情境,小精灵引出问题:如果不叫姓名,还能怎样区分班上的同学呢?
2、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给每个同学都编一个号。
3、谈话:那么原来数字还有这样的用途啊。生活中的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老师出示)信封上的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电话号码、车牌号、学号……等图片!师:原来这些地方都用了数字。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这些我们都称为数学编码。
引出课题:数字与编码
二、教学例题之一:探究邮政编码的编排规律
1、感知邮政编码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寄信、寄对象、汇款都要写上邮政编码,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1)邮政编码可以告诉我们这封信要寄到哪里。(2)邮政局的分信人员根据邮政编码分拣信件。(3)自动分拣机按照邮政编码自动分拣。
2、了解邮政编码中数字的意义:(出示邮政编码)
提问:(521031)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 这就是枫溪区的邮政编码。小结:邮政编码是全国统一的,都是六位数,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地区。提问:你能猜想一下邮政编码是根据什么编排的吗?(省、市、县)
提问: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521031这个邮政编码。(1)这是哪个地方的邮政编码?(2)出示521000这个邮政编码。讨论你又发现什么?
(3)小结:前两位代表的都是广东省,第三位和第四位表示不同的市、县。(4)观察广东省的邮政编码。广东 邮政编码 地区 邮政编码 广州市 510000 清远市 511500 东莞市 511700 韶关市 512000 梅州市 514000 汕头市 515000 潮州市 515600 惠州市 516000 汕尾市 516600 河源市 517000 深圳市 518000 湛江市 524000 茂名市 525000 肇庆市 526000 佛山市 528000 中山市 528400 江门市 529000 阳江市 529500
①广东省怎么又有51开头,又有52开头呢?(小结:因为第三位数字表示市,最多只能表示10个市,如果一个省超过10个市,譬如湖南省有13个地级市,超过了10个,第三位不能增加,就开头两位给多一个。
51、52都表示广东。
②你还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直辖市的邮政编码后五位都是0,前面第一位是按1、2、3、4编排的:北京100000、上海200000、天津300000、重庆400000。
提问:那么,邮政编码为什么用六位数字?
总结:我国有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有两位就够了,一个省一般不超过10个市,一位就够了,一个市(地区)不超过10个县,一位就够了,乡镇有两位也够了,因此六位正好。另外,如果一个省超过了10个市,就像广东省一样,给两个就行了。
教学例题之二:探究身份证的编排规律
1、先请同学位分组交流了解到的身份证的知识,对不知道的数字可以进行猜测。
小结:身份证的前两位表示省,三、四位表示市,五、六位表示区县,七、八、九、十位表示出生年,十一、十二表示生日,十五、十六、十七表示编号,最后一位是验证码。
2、身份证升位的原因是什么?
3、想一想,身份证有什么作用?
说明:居民身份证是我国唯一法定个人身份证件,其作用是:证明居民身份,便于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所以一定要妥善保管,不要借给他人。
三、学以致用——编身份证号、学号 想想:编号应涉及到哪些内容?
试着给自己编身份证号和学号,并交流讨论编排顺序。
四、新课总结
数字编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用数字编码既科学又简洁方便。生活处处有数学,相信数学知识会更好地为我们生活服务。请同学们继续利用业余时间,调查数字编码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7.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篇七
衡水市邓家庄乡北苏闸学校 程彦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习题:一条线段上有n个点(包括两个端点),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 设计理念:
对“数学广角——数与形”这段内容,大部分同学不好掌握,因此对单个习题进行微课录制,通过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索,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通过“以形助教”或“以数解形”,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优化教学效果。重难点:
1、有顺序地数线段
2、看数字找规律
难点突破方法:讲解法、提问法、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提出
二、解决办法
1、数一数 数一数线段上有两个点、三个点、四个点、五个点的情况下,分别可以组成多少条线段?重点让学生从一个点开始按顺序地数四个点、五个点的线段。如,先数以A为端点的所有线段,再数以B为端点的所有线段……这样有顺序地数不容易多了或者落下了。
2、找规律
点数多了,没法数了,只能根据前边数的找规律出结果了!2个点组成1条线段,3个点组成2+1条线段,4个点组成3+2+1条线段,5个点组成4+3+2+1条线段„„n个点就会组成(n-1)+(n-2)+„„+3+2+1 ,然后帮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n个自然数的求和方法来计算一条线段上n个点组成的线段条数。
三、总结提炼
有时图形的问题隐藏着许多数的规律,我们从图形入手,仔细分析就能找到规律,然后还能用找到的规律解决问题呢!
四、练习拓展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推荐阅读:
六年级数学广角数与形07-06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08-08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广角08-0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与形教案08-31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7-01
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