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精选14篇)
1.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篇一
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题整理
一、填空。1、4/5米是把()米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4份;也可以看做把4米分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份。2、8/11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假分数。
3、分数单位是1/7的最小真分数比最小假分数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是1/12的最小带分数是()。
4、一本故事书,15天读完,平均每天读这本书的(),8天读这本书的()。
5、把5千克西瓜平均分给8个人吃,平均每人吃了这个西瓜的(),平均每人吃()千克西瓜。
6、小学生做一次眼保健操大约需5分钟,每天要做两次,每天做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占1小时的()。
7、在a/5中,a是不为0的自然数,当a是()是,它是真分数,当a是()时,它是假分数,当a是()时,它可以化成整数?当a是()时,化成的带分数最小。
8、“小明看完一本故事书用了2/3小时。”这里把()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份,()占这样的()份。
9、把3千克糖果平均分装在5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了()千克糖果,每个瓶子装了这些糖果的()。
10、从甲地到乙地快车要行3小时,慢车要行5小时,快车每小时行全程的(),慢车2小时行全程的()。
11、修一条公路,已经修的长度是未修的5倍,已经修了全长的(),还剩全长的()没有修。
12、“一根水管长9/10米”,这里把()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了()份,()有这样的()。9/10的分数单位是(),它有()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增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
13、有12个玩具,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玩具是玩具总数的(),每个小朋友分得的玩具是玩具总数的()。
14、把3米长的木料分均截成5段,其中2段占总长的(),每段长()米。
15、一个带分数,它的分数部分的分子是6,把它化成假分数的分子是30。这个带分数可能是()。
16、把3吨煤平均分成8份,每份的质量用分数表示是()吨,用小数表示是()吨,用整数表示是()千克。
17、把2千克水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千克,每份是2千克的(),是1千克的()。
18、分母是9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最小带分数是()。
19、把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20、把3米长的绳子对折两次,每一段是()米。
21、把12/18的分母缩小到原来的1/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减去()。
22、把2/3的分子扩大5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23、分数2/5的分子增加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24、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30,它可能是()。25、3/4和7/8相比,()的分数值较大,()的分数单位较大。
26、把3/8的分子加上3,分母应加上(),分数的大小不变。
27、在分子是12的最简真分数中,最大的是();在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中,最大的是();所有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28、把4米长的木料锯成4次,每段是这根木料的(),每段长()米。
29、一个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5/6,这个分数是()。
30、在6/X中,当X()时,它是真分数;当X()时,它是假分数;当X()时,它没有意义;当X()时,它可以化成整数。
31、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差为66,约分后可以化成13/7,原分数是()。
32、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分母的和是15,这样的分数有()个。
33、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四次,其中一份是这张纸的()。
34、一张长方形纸片,长60厘米,宽20厘米。用这张纸剪下一个尽可能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35、把五张扑克牌反着排成一排(从左往右依次排),先将第1张和第3张交换位置,再将第2张和第5张交换位置,最后将第4张移到左面第一张,翻开看,从左往右依次是8、5、3、9、10。这5张牌从左往右原来放的顺序是()。
36、在直径为16厘米的半圆内剪一个最大的三角形,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7、用一张长方形纸,最大可以剪成一个半径7厘米半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少是()平方厘米,剪去半圆后,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8、如果圆的半径扩大a倍,那么它的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倍,面积则扩大()倍。
39、小强家住6楼,现在小强已经爬到3楼,他已经爬了总高度的()。40、小华坐在班上的位置,无论从哪个方向用数对表示都是(4,4),这个班共有()人
4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最大公因数是30。其中一个数是60,另一个数是()。
42、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它们最小公倍数是60,其中一个数是5,另两个数是()和()。
43、小明在教室的位置是(6,4),小红在小明的正前面,小红的位置可能是(,)。
44、A=257,B=2235,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5、两个一位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72,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46、A和B是自然数,AB=0.1,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47、a=23m,b=35m(m是自然数且m0),如果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21,则m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48、甲=22ab,乙=2ab3,甲、乙、a、b都是大于1的自然数,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49、a=b+1,a、b为非0自然数,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50、4a=b(a、b均不为零),a、b的最大公因数是()。
51、一块山地有6/7公顷,其中2/7栽桃树,3/7栽梨树,其余的栽苹果树,苹果树占这块地的()。
52、一种有益菌种,每天可增长一倍,第8天达到80万个。当它们达到20万个时是第()天。
53、一堂40分钟体育课,做准备活动用了1/10,老师示范用了1/3小时,其余时间自由活动,自由活动()小时。
54、一个分数加上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1,减去它的一个分数单位等于5/6,这个分数是()。
55、小明问王叔叔多大了,王叔叔说:“把我的年龄加上9,除以4,再减去8,最后等于最小的质数。”王叔叔今年()岁。
56、一筐苹果不到100个,3个3个拿,最后剩2个;4个4个拿,最后剩3个;5个5个拿,最后剩4个。这筐苹果有()个。
57、把一个半径是5厘米的圆形纸片分成若干等份,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58、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59、一个闹钟的时针长5厘米,从上午8时到下午5时,时针针尖共走过()厘米。60、五个连续自然数,中间一个是a,最小的一个是(),这五个数的和是()。
二、解决问题。
1、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车行完全程需要15小时,乙车行完全程需要10小时,两车行了4小时后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还剩几分之几没行完?
2、一块长方形地,长5/8千米,比宽长1/2千米,这块地的周长是多少千米?
3、修建一条路,甲单独做要15天,乙单独做要10天,两个人一起共同做5天,各完成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4、把一根20厘米长的纸条逐段剪4次,要求剪的每小段一样长,那么每小段长多少厘米?每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5、王大妈用15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鸡舍(可借用一面墙),这个鸡舍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为计算方便,如果用到л,л取值为3)
6、一块地有3/4公顷,已经耕了其中的1/4,还剩几分之几没有耕?
7、100千克黄豆可榨油34千克,平均每千克黄豆榨油多少千克?榨1千克油需要多少千克黄豆?
8、一辆汽车行驶180千米需汽油12升?行1千米需要多少升汽油?
9、一个公园共植树40棵,其中有3棵死亡,成活棵树占总棵树的几分之几?死亡棵树占成活棵树的几分之几?
10、把一根木棒锯成3段需要7分钟,平均锯一次需要多少分钟?
11、把一个分数约分,用2约了两次,用3约了一次,最后得5/6。原来这个分数是多少?
12、五(1)班有男生21人,女生14人。体育课上,老师要把男、女生分别分小组活动,但每组的人数都要相等,每组最多有多少人?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
13、一张圆形桌子能座10个人,小玲生日聚会那天,想跟好朋友菲菲一起坐,共有多少
种不同的坐法。
14、把一张长3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正方形要尽可能大。剪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成这样的正方形多少个?
15、某汽车站A路车每隔10分钟发一辆,B路车每隔15分钟发一辆,两路车早上5:00同时从车站发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又同时发车?两路车第三次同时发车是几时几分?
16、一条72米长的长廊,原来从一端起,每隔9米栽一棵树,现在要从一端起每隔6米栽一棵树,为节省成本,有些位置是不需要重栽的,不需要重栽的树有多少棵?
17、把47块糖和39个果冻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糖剩2块,果冻剩4个,这组最多有几位同学?
18、在一块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花坛的各边上以最大且相等的距离栽树,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树?
19、7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05,其中最大的一个奇数是多少?
20、暑假期间,小刚和小明都去参加乒乓球训练。小刚每隔6天去一次,小明每隔4天去一次。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了乒乓球训练后,几月几日再次相遇?
21、一个长方形纸片28厘米,宽22厘米,在纸的四边留2厘米的空白,然后把中间的长方形分成若干个相同的正方形,问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厘米?
22、一个分数的分母比分子多24,约分后是4/7,原来这个分数是多少?
23、甲、乙、丙三人做同一种零件,甲4小时做3个,乙5小时做4个,丙6小时做5个。谁的工作效率最高?
24、11/61的分子加上一个数,分母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新分数化简后得2/7,这个数是多少?
25、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72,约分后得最简分数是2/7,原分数是多少?
26、小红、小兰、小华各看一本180页的故事书。现在,小红还剩1/6没看,小兰还剩1/5没看,小华看了2/9。三人中谁看的页数多?
27、一个直径6米的圆形水池,在它的周围铺一条宽2米的鹅卵石鹅路,这条卵石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8、公园里有一个半圆形的花圃,半径8米,园林工人要给这个花圃围一圈篱笆,他需要准备多少米长的篱笆?
29、如右图,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0、用一根6米长的绳子绕一棵大树两周后,还剩下0.976米。大树的横截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一瓶果汁,第一次喝了所有果汁的一半少50毫升,第二次喝了剩下果汁的一半多25毫升,这时瓶中还剩125毫升。这瓶果汁原有多少毫升?
32、哥哥和弟弟共有50元钱,哥哥用去6元后,两人钱数同样多。哥哥原有多少元?
33、一个分数,分子分母之和是100,如果分子加上19,分母加上31,约分后是2/3。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34、用10克糖加水做成100克糖水,糖是水的几分之几?
35、把36支铅笔和40本练习本平均奖给几个三好学生,结果铅笔多出一支,练习本还缺2本。得到奖励的三好学生有多少人?
36、用两根长12.56厘米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哪个面积大?大多少?
37、秋季运动会200米短跑决赛马上鸣枪,玲玲奇怪的发现8名选手的起跑线不一样,已知最内圈的弯道半径是31.7米,每道赛道宽约1.2米,弯道部分为半圆。为了公平,相邻的两套跑道上起跑线应相差多少米?
38、袋子中有若干小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小球,这样共操作了2次后,袋子里还有3个小球。原来袋子里有多少个小球?
39、如右图,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已知圆的周长是25.12厘米,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0、在一张长36厘米的纸条上,从左端起,先每隔3厘米画一个红点,再从左端起,每隔4 厘米画一个红点。纸条的两个端点都不画。最后,纸条上共有多少个红点?
2.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篇二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复习与整理
“复习课难上!”这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那么复习课难在哪里呢?小学数学复习课不是机械重复,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任务:第一, 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构建知识体系、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做到“点连成线, 线连成片, 片成体系”;第二, 要对学生学习缺陷进行弥补;第三, 要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怎样完成这三方面任务的教学, 至今还没有一个一般公认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也没有像新授课那样有一些现成的资料作参考, 这就需要靠教师各显神通。因此, 研究和探索复习课教学的一般模式就显得尤为必要。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工作谈一些体会, 旨在得到大家的指正。
一、对整理与复习教学的重新认识
过去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受传授式教学的影响, 在内容上主要以陈述为主, 或是将复习课当做习题课, 通常从具体实例归纳出一般的方法, 追求学生对这种一般方法的掌握, 忽略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当时的教材以及教学缺少对学生引导, 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甚少, 学生难以通过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缺乏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学到知识的体验, 这些做法已不适应新课程理念对整理与复习教学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小学数学课程新理念的集中体现, 它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把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 充分体现学生在经历和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并形成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学内容既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适宜各学龄段儿童的能力发展水平, 又能促进孩子能力的发展。我认为新教材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应以知识整理为手段、是复习知识的过程;学会整理、复习知识是目的。整理与复习的教学着力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 这些不仅通过新课的教学去实现, 因此, 整理与复课的有效教学更是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的良方。
二、关于整理与复习教学的几点思考
在整理与复习课中怎样整理呢?我认为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中对已学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是一种从接受到发现的过程。可以通过观察、练习、资料收集与讨论等方法进行整理, 从中产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新的体验和反思。
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回忆知识、掌握算法, 顺利进行知识的整理。我在六年级上过一节求表面积的复习课, 为了让学生系统地复习表面积计算的各个要素, 就给学生们布置了综合性较强的内容——“粉刷学校围墙”, 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实地测量学校围墙面积, 计算需要粉刷的面积, 同时了解周边市场上各种涂料的价格, 综合自己了解到的因素选择使用哪种涂料, 并附选择的理由。学生们通过这种练习方式, 经历了资料收集与讨论的过程, 不断地找办法解决整理过程中出现的疑惑、障碍;而练习中学生不但要复习面积测量的方法、围墙内外面积各需要粉刷多少, 还需要对涂料的购买、涂料价格的比较等相关信息进行处理, 这就使他们通过相关资料收集、阅读以及在同学之间展开讨论等合作学习、自觉学习等形式, 增加对知识及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的广度、深度, 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 有效把握知识的整体性, 最后实现对知识结构的重构。
归纳设计制表, 这也是我们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首先, 教师要教给学生归纳整理制表的形式, 针对不同的内容, 采用相应的表达形式, 比如表格式、括弧式、集合式、提纲式等等;其次, 教师要教学生设计表格的栏目;最后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填入表内。注意到整理的发现过程是思维具体与思维抽象不断交叉的过程, 学生在观察、练习、知识收集与讨论的过程中要融入对整理对象深入的体验, 在高学段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尝试理解抽象的数学过程, 将数学知识的复习转化为个人学习的能力。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教学灵活处理素材
首先, 教学素材要有趣味性, 因为整理与复习的知识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 学生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忽视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因此, 与新课的教学过程相比, 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过程更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更加突出了在整理与复习教学时注重学生兴趣的重要性。所以进行教学时特别要注意的就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选取负载知识点的素材。一位教师在进行“面积计算”一单元的复习时, 先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整理, 接着在班级进行评比, 看谁的整理形式更简洁、更容易让大家记牢知识点, 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再让学生们共同进行二次修改, 第三次再让全班同学评价。这一过程是学生在自主参与、自我掌控的前提下展开的, 所以学生的参与性非常高, 在不知不觉中, 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了三次梳理, 各知识点由模糊到清晰, 所以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
2. 对学生的适度指导
虽然对学生的指导属于教学操作性的问题, 难以将其量化。但整理与复习的教学中不能正确合理把握指导学生的“度”, 将影响整个整理与复习过程的效果。若对学生的指导或提示过多, 则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束缚学生的思维, 僵化教学的互动;若对学生的指导过少, 会增大学生整理和复习的难度, 同样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思维的展开;两者都不利于整理与复习的顺利进行。在小学第一学段, 由于学生数学学习处在初级阶段, 学生还不具备自己整理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整理与复习时偏重教师的指引, 让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整理。比如教师仔细教授学生如何观察知识目录、图形、数字等, 如何从中回忆或联想已学的知识, 可以由学生说, 老师将整理出知识结构一步步地呈现在黑板上, 让学生熟悉知识呈现的过程。进入第二学段, 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应适当减少指导性内容, 而注重激发学生的知识整理、复习的动机和确定整理的方向, 维持学生对整理目标的追求。
3. 突出整理能力的渐进、上升
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要顺应数学知识由浅入深, 从具体到抽象的螺旋上升特点, 关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及应用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等实际情况, 在整理与复习课的总体设计上突出培养整理能力的渐进、上升过程。模仿整理阶段, 学生通过模仿整理方法形成自己整理知识的基础。我认为学生整理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 而实践在刚开始离不开良好的示范。因此, 教学要有利于学生针对教师的示范进行有目的的模仿, 从模仿整理的方法到发现方法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应有示范、模仿性。从模仿转向自觉整理阶段, 教学要有利于鼓励学生之间交流, 大胆的猜测过程和结果, 宽容学生的粗略甚至错误的想法和做法。教学应有过程和结果的冗余性。自觉整理阶段, 教学要有利于让学生通过主动合作、探究看清整理对象的各个方面并在思考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 自觉整理能力的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 教学应有探究性。
4.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整理与复习的教学要体现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留给老师和学生较大的思考空间, 以促进师生互动。不同的教师对教学内容构想及经验知识往往是不同的, 因此, 在复习课教学设计中提供较大的允许改变和补充的空间, 在教学中融入教师个人对于教学内容构想的经验知识;教材内容作为案例不宜看做是知识点的完整或定式的呈现, 而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 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为学生创造更多管理自己的机会;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使教学内容体现教学互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亚, 数学复习课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年。
[2]陈军, 复习课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2010年。
[3]陈明霞优化练习, 使话题复习更有实效《学周刊:C》2011年第1期
3.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之我见 篇三
整理与复习课,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对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认识,归纳整理,恢复记忆,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深化掌握的数学技能。每位教师对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简单地把总复习里的题目做完就算,而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何开展好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实践问题。
一、明确整理与复习的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方向
整理与复习课教学的整体教学目标是: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获得的数学知识更加牢固,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全面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要求。如在简算复习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小学数学教材要求确定整理与复习公式与性质,明确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的总目标。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教学发展观,根据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程度不同的情况,对不同层次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分目标。通过不同目标的实现过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每一个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制定整理与复习计划,使教学更有条理和针对性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会让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同样也不例外,因此,数学教师要合理安排好每一节整理与复习课,制定好整理与复习计划,有计划、有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研究探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我要求学生制定的整理与复习计划这样安排的:每周整理一个单元,单元整理完后再分类整理。这样安排既方便于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积极开展整理与复习的活动,又能体现出小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应用知识的技能。
三、明确整理与复习的任务和要求,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
1.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已学的公式、性质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每个公式、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同,体会它们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所学数学知识的空间,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这节课的做法是:让学生根据要求举例并解答。
3.抓住学生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着重引导学生在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通过深入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及时弥补自己在这部分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如:小组合作完成6种类型的简算举例计算。从而全面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达到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4.引导学生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提高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本课设计的“勇夺智慧星”,让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既要全面整理与复习数学知识,又要突出整理与复习的重点
整理与复习课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的整理与复习,系统地整理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达到知识再现和再利用的要求。教学中不能漫无目的,要确定整理与复习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复习的重点,这样才能达到整理与复习的预期效果。如:简算复习的知识,重点放在整理与复习公式的比较和方法的选择。教学中提倡算法要多样化,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迅速、准确地进行计算,并能根据实际问题说出怎样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结果。
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利用,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因此,在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中也应体现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再深入研究思考。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自主进行整理、归纳、总结,从而比较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整理与复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勤于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理清各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关系及面积公式的推导程。
2、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面积单位的互化。
3、能灵活运用所学面积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本单元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回顾面积公式
1、板书课题:《多边形的面积复习》
2、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
二、回顾公式推导过程
1、下面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所学图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推导出来的?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呢?
梯形呢? 并作简单演示
2、知识运用
我们回顾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也知道了面积公式,大家能不能灵活运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自己。
3、判断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5)平行四边形的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6)面积相等的两个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7)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形状也一定相同。()
4、填空
(1)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从这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3)一个三角形,高不变,底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倍。
三、回顾面积单位及进率
1、我们刚才求面积计算出结果后,都带有什么?(面积单位)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生汇报,课件出示)
2、练习
①520公顷=()平方千米
②2700平方米=()公顷
③1.5公顷=()平方米
④1.15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解决问题
1、一块三角形白菜地,底长800米,高500米,共收白菜50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白菜多少千克?
2、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稻田,底是20米,高是10米,平均每平方米收稻谷1.2千克。这块稻田共收稻谷多少吨?
5.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篇五
习》教案
教学要求:通过整理和复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区别圆柱、圆锥,正确计算圆柱圆锥的体积,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圆柱圆锥的特点,求圆柱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形成表象,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整理
圆柱
圆柱的特点
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圆柱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
V=Sh
圆锥
圆锥的特点
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圆锥的体积
V=-1/3Sh
随堂练习、第48页1-3圆柱内容
填书。
练习十第1、2题,第3体求圆柱的体积。
2、第48页4-6题圆锥的内容,填书。
练习十第3题求圆锥的体积。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特征
圆柱
各部分名称
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体积=V=Sh
特征
圆锥
各部分名称
6.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能整理这个阶段(三个单元:观察物体、小数除法、游戏公平)的学习内容,发展自我反思、整理知识的能力。
2.对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复习巩固。
3.能根据这三个单元所学的内容,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对观察物体、小数除法、游戏公平这三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通过整理,发展学生自我反思、整理知识的能力;在练习的过程中结合所学的内容和练习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们来自本地的农民家庭,虽然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家长对孩子关心不够,有些孩子很聪明,喜欢动脑,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和 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对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掌握得比较好,只有个别学生在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仍出现错误,本节课要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
四、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观察物体、小数除法和游戏公平这三个单元里学习了哪些内容?先想一想,然后与同伴交流。
生1:我们学习了如何辨别从不同位置拍摄到的物体的形状。生2:我们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
生3: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生4: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有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循环小数。生5:我们还学习了利用小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师: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列举、表格、网络图等)把这些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每小组推荐一位整理的最好的同学介绍自己整理的方法。
生1:
小数除法
小数除以整数 整数除整数商是小数 小数除小数
生2:
小数除以整数
整数除整数商是小数
小数除法 小数除小数
循环小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生3:
整数 循环小数
数 小数
分数 不循环小数
(二)想一想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能不能根据这三个单元学习的有关内容,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尝试进行解决,然后与同伴进行交流,比一比看一看谁做得最好。生1:计算小数除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生2:什么是循环小数,像2.161616„、235888„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生3:在什么情况下,商大于被除数?什么情况下,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2.8÷0.14的商大于被除数;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2.8÷1.4的商小于被除数。生4:一辆汽车1.2小时行使90.6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0.6÷1.2=75.5(千米)。答:平均每小时行75.5千米。
(三)练一练
1.估一估,再计算。
师:下面哪道题的得数最接近2?先估一估,再计算。
21.6÷12 46.23÷23 2.88÷1.5 1.4÷0.8
4.95÷2.5 0.55÷ 0.25 7.56÷1.8 0.303÷0.15
2.直接写出得数。
师:根据240÷16=15,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2.4÷0.16 24÷1.6 2.4÷1.6
2.4÷16 0.24÷0.16 0.24÷1.6
3.解决问题。
课本83页第5题。(先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
师:先研究第一个问题。
生:先求出2盒药多少元,再加上挂号费,我的列式是19.8×2+5.5师:第二个问题同学们是怎样想的?
生:我们组仔细研究了说明书,因为问题是林林一天至少应服用多少克感冒颗粒,因此我要按体重每千克服用0.015克计算,林林的体重是33千克,33×0.015=0.495(克)他一天服用0.495克。
师:根据说明书,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说明书上说“每包0.25克“我想求林林一天吃几包?
师;同学们试一试算一下。
生:我算出0.495÷0.25=1.98≈2(包),他每次服1包就可以了。
4.数学游戏。
师:一个口袋里装有2个黄球和2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游戏的规则是:
(1)两人一组,轮流从口袋中摸球,每次摸一球后放回。
(2)摸出黄球的甲得1分;摸出白球,乙得1分;
同学们先猜一猜、想一想,你认为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想好以后学生两人一组做游戏,验证自己的猜想结果并做好记录。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说一下。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为了防止练习的单调性,我采用了多种形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说一说”同学们畅所欲言,当小老师的同学介绍的非常精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案例点评
7.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五字法 篇七
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落实一个“实”字
数学的各个单元都有其相应的知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很容易遗忘,所以必须对旧知进行回顾和再现。复习时应优化复习内容,确定复习的重、难点,并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新鲜感,从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复习,避免以往复习课那种沉闷的气氛及面面俱到“炒冷饭”般的复习方式。
例如,小数四则计算的复习时可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小明妈妈去买糖,每千克5.8元的白糖买了3千克;又买了红糖1.5千克,花去7.2元。第一问:“你们能不能根据上面提供的数据,口头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呢?”学生根据要求,很快列出了算式。第二问:“你们能根据列出的算式分别说说它们的意义吗?”生1:“小数四则计算的意义和整数四则计算的意义相同。”生2:“我有补充,它们是不完全相同的。如果一个数乘以一个纯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如4.2×O.3。”两位学生的回答相得益彰,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小数四则计算的意义。
在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教师应善于从学生的解答中发现错误,及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力求保证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在这个阶段上的同步发展。
二、有序整理,有效复习,注重一个“串”字
整理和复习课是以梳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活动,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并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在一起,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懂一面,形成良好的网络知识结构,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学有所获。复习过程中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所要整理、沟通的知识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做到细而精;二是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整理时,教师要适当地给予一些帮助。学生的整理尽管不完整或粗糙的,教师也应充分地评价。并结合学生的整理,取其精华概括出比较合理的知识网络图。
例如,在对“比和比例”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时,应抓住一切与“比和比例”有关的内容,从“比”和“比例”的性质、意义入手,师生通过回忆、分析、比较,构建成如下知识网络图。
通过整理和复习,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再经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还“温故”而“知新”。
三、精选例题,扩充引申,突出一个“升”字
整理和复习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策划、精选例题,发挥例题的“以点带面”作用。并在讲解例题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引申,挖掘出数学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的转换与迁移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实现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
例如,对“工程问题”进行整理和复习时,可以改变题目的条件与问题,通过层层递进,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可将例题扩展成行程问题、水管问题、工程问题的外延。
四、精选习题。拓展提高.达到一个“活”字
在复习课中应精选习题,重视练习的层次性。首先应以基础练习为主,然后在巩固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发展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包括变式题型、解决实际问题的题型等,具有一定的思维难度。
例如,在复习小数四则计算时可安排以下两个练习题:
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50-0.92(2)O.45×12(3)O.14×0.11.
(4)225÷1.5(5)14÷3.5
2.在口里填入+、一、×、÷,使6口1.3、1.3口6.6口0.3、0.3口6的计算结果最大。
第1题的5道小题在计算难度上并不高,但却包含了小数四则计算的几个难点。第2题通过计算、比较虽可以判断出结果,但通过积与因数、商与除的关系等规律却可以迅速地得出结论,是进行思维训练的真正宗旨所在。
整理和复习的练习重点应放在知识的灵活运用上,可以选择一些有多种解法的题目,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此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索与认识数学世界。
例如,在复习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时,可练习这一道题:
某食堂运进一批大米,原计划每天食用60千克,可食用30天。结果4天食用了160千克,照这样计算,这批大米可食用多少天?(要求用不同的知识解答)
(1)假设这批大米可食用x天,用正比例知识解答:
60×30/x=160/4
x=45
(2)用反比例知识解答:
(160÷4)x=60×30
x=45
(3)用算术方法解答:
(60×30)÷(160÷40)=45(天)
通过此题的练习,不仅沟通了正、反比例意义的内在联系,还弄清了用比例知识解答与算术方法解答的区别,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营造氛围,主动构建。体现一个“动”字
整理和复习的宗旨是:查漏补缺,打好基础;关注差生,面向全体;系统整理,构建网络;突出应用,灵活解题。要达到有序整理,高效复习,就必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复习氛围,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中。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使复习有创新。
在复习中,教师的评价要多样化,以鼓励评价为主。对于复习中学生闪现的智慧火花,教师要善于发现。及时抓住,激励表扬。教师要善待复习中学生出现的错误,鼓励学生勇于克服,树立自信心。
8.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篇八
复习内容: 数学思考(1),教材第100-101页相关内容 复习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记录、归纳、列表等方法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好处。
2.能运用一定规律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归纳推理、探索规律的能力。
3.进一步体验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复习重点:进一步体验用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复习难点:感受数学的思想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复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二、合作交流。
讨论并总结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达标测评。
四、板书设计。
数学思考
化繁为简
逻辑推理
列表法 排除法
五、教学反思:
六、作业情况。
七、辅导记载。
数学思考 第2课时
复习内容: 数学思考(2),教材第101-102页相关内容。复习目标:
1.掌握利用列表法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
2.会初步搜集信息并借助列表法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与应用。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复习重点:掌握利用列表法进行逻辑推理的方法。
复习难点: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复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二、合作交流。
讨论并总结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达标测评。
四、板书设计。
数学思考
等量代换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
五、教学反思:
六、作业情况。
9.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篇九
《因数与倍数》
一、填空
1.在4、9、36这三个数中:()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36的因数一共有()个,它的倍数有(无数)个。2.圈出5的倍数: 24 35 40 53 78 92 100 54 45 88 60 3.从0、4、5、8、9中选取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
(1)在能被2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2)在能被3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3)在能被5整除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将2、10、13、22、39、64、57、61、1、73、111按要求填入下面的圈内。
5.用“偶数”和“奇数”填空:
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
二、选择 1.如果(都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那么()。
A.是的倍数 B.和都是的倍数 C.和都是的因数 D.是的因数 2.在四位数21□0的方框里填入一个数字,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多有()种填法。
A.2 B.3 C.4 D.5 3.下列各数或表示数的式子(为整数):()。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4.按因数的个数分,非零自然数可以分为()。
A.质数和合数 B.奇数和偶数 C.奇数、偶数和1 D.质数、合数和1 5.古希腊数学家认为:如果一个数恰好等于它的所有约数(本身除外)相加的和,那么这个数就是“完全数”。例如:6有四个约数1、2、3、6,除本身6以外,还有1、2、3三个约数,6=1+2+3,恰好是所有约数之和,所以6就是“完全数”。下面数中是“完全数”的是()。
A.12 B.15 C.28 D.36
10.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篇十
整理和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整理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已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如何在生本理念下开展好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把重要的知识进行巩固,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提高、拓展、升华,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在此就实际教学中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情境,激发学生整理和复习的欲望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身心会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因此,我认为要上好数学整理和复习课,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让学生掌握、巩固、弥补新授课解决不了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整理和复习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为了避免简单重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和冲突,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整理和复习时,开始的引入我设计了猜图游戏。我用信封装了一些平面图形,我每次只抽出图形的一个角,接着两个角……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图形,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猜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老师有意识抽的过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特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效果。
因此,整理和复习课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流畅、愉悦的教学氛围,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教材中的复习题,使学生对复习的内容由趣而学,在积极思考与交流合作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进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使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
二、交流为主,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知识点教学往往是分册、分散出现,因此,整理和复习课必须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分类、综合,这样才能搞清楚来龙去脉。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辩论。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时,我在前置性作业中设计了名称、图形、特征、表面积和体积五项内容的表格,重点放在表面积和体积的推导上。学生按照前置性作业内容来完成。课堂上先进行组内交流,小组内成员互相补充和提醒,达成共识,基本上能回顾复习的知识。接着分块找小组汇报整理的内容,把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圆锥的体积的推导作为本节课汇报的重点。由于学生课前研究和在组内交流的比较充分,学生汇报时场面非常热烈:有争论的、有质疑的、有补充的、有纠正的。同学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最后达成了一致,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可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教师只需要捕捉学生解答问题过程中的信息,及时给予点拨和引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既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了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中以学生为本,这样既起到了整理和复习课应有的作用,又充分张扬了学生的创造个性。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知识再创造。
三、精选练习,提高整理与复习的效率
整理与复习离不开必要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练习。通过学生有效的练习,切实提高整理与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创新发展。
整理和复习课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充分以课本中的例题,习题为素材,通过变形、引申、发散等方式形成典型的例题,构建知识块。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训练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1、注重练习的层次性。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班集体,在一个班集体里有优生,当然也有中差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设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从模仿性的基础练习到提高的变式练习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练习,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例如,我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的时候,在第一题的设计中,让学生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只要把长宽高的数据直接代入公式即可求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特别是中差生的信心。然后,在接下去的练习中逐渐的增加难度。从这个练习的设计我们可看出了习题的坡度与层次,这样既让学生通过训练提高了能力,又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2、注重练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新课标指出,数学必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数学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本節课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我以学校长方形地播种四种花草让学生完成设计方案。学生根据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来进行设计。显得亲切自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强烈欲望,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开放性练习,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有效地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因此整理和复习课的练习的设计要减少指令性成分,增强练习的开放性。数学开放题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数学问题。这种开放性问题具有很高的创造价值,极富挑战性。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这节课练习中“布置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设计牛奶的箱子,既动脑,又动手,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篇十一
小学数学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可以启迪孩子的心智,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小编今天为您带来了四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要点,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帮助。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 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9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 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 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 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 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 1000米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
倍的认识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多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 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12.五年级数学期末应用易错题整理 篇十二
1.某自来水公司规定,每户每月用水8 吨以内(含8 吨),按每吨1.6 元收费,超过8 吨的,其超出部分按每吨2.2 元收费.芳芳家上个月共交水费21.6 元,那么芳芳家上个月用水多少吨?
2.某市出租车收费标准如下:3 千米及3 千米以内12 元,超过3 千米的部分按照每千米1.2元收费(不足1 千米按照1 千米计算)。妈妈打车去离家7.4 千米的超市,她应付车费多少钱?
3.为了“节能减排,打造绿色生态环境”,我省确定每户每月使用分档电量。第一档电量为0-180 千瓦时/月,电费为0.52 元/千瓦时;第二档电量为181-280 千瓦时/月,电费在第一档电费的基础上每千瓦时提高0.05 元;第三档电量为281 千瓦时/月及以上,电费在第一档电费的基础上每千瓦时提高0.3 元。①某小区电费抄表员记录:8 月份,李阿姨家用电量为434 千瓦时,李阿姨8 月份应交多少钱电费?②8 月份,张阿姨交了105 元的电费,请你算一算:8 月份张阿姨家的用电量?
4.求右图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5.一个底为12 厘米,高为6 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把它拉成一个长方形,面积增加了24平方厘米,求原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画示意图)
6.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重叠在一起,如右图,求阴影部分面积。
7.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86cm(如图),以CD 为底时,它的高是21cm;AC 是23cm,求它的面积。
8.求阴影部分面积
9.下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是5 cm,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 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0.①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边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 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多少厘米?
②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底边页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9 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厘米?
11.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斜边长8 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12.石家庄外国语小学“外语艺术节”开幕啦!同学们要做“小旗”装饰教室,老师发的材料是A4 彩纸,长30cm,宽20cm,其他数据如图,比较哪种小旗面积大?
13、一个养鸡场靠墙新建了一个鸡舍,鸡舍周围用竹篱笆围成了一个梯形(如下图),竹篱笆全长240 m,鸡舍的面积是多少?
14.(1)一个边长是120 米的正方形广场要扩建,边长增加30 米,扩建后的广场面积是多少公顷?
(2)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16.8平方米,现在要把它的长扩大到原来的3 倍,宽扩大到原来的2 倍。扩大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5.小明家新买了一套房子,准备用边长为0.6 米的正方形瓷砖铺设地面,需要720 块。如果改用边长为0.8 米的正方形瓷砖铺设,需要多少块?
16.(1)思考题:0.00…0024÷0.00…0016=?
(2)思考题0.00…00117÷0.00…0026=?
(3)已知方程x÷32=0.4 与x-m=3.6 有相同的解,求m 的值。
(4)方程x+1.2x=11 与mx+4=21.36 有相同的解,求m 的值。
(5)999.9×0.95+0.9999×50
(6)解方程
①4x+2(20-x)=56 ②(4x-6)×3=(2x+1)×5
③4x-3(20-x)=3 ④13x-36=5x-8
17.卡车以每小时45 千米的速度从某地出发,开出后1.2 小时,一辆小车以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路线去追卡车,多少小时可以追上卡车?
18.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52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28 千米的速度从甲队开始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8 千米,乙队每小时行5 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了多少千米?
19.甲、乙两城相距760 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驶60 千米,2 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100 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20.甲、乙两城相距680 千米,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普通客车每小时行驶60 千米,2 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80 千米,快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21.甲、乙两列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2 千米,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52 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2.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从相距172.5 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 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比自行车多行31.5 千米,求汽车、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23.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 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继续往前行驶,4 小时就到达乙地,已知慢车每小时行52 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积累本)
24.甲乙两列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5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2 千米,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52 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6.两辆汽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85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2 千米,甲车开出1.5小时后乙车才开出,再过2.5 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7.甲列车从A 站开往B 站,每小时行210 千米, 乙列车同时从B 站开往A 站,每小时行180 千米,两车在距中点51 千米处相遇.相遇时乙列车行了多少千米?(画线段图)
28.甲列车从A 站开往B 站,每小时行128 千米, 乙列车同时从B 站开往A 站,每小时行96 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28 千米处相遇.相遇时乙列车行了多少千米?(画线段图
29.张叔叔和李叔叔住同一院子里,元旦准备去同一景点游玩。两家所走路线相同,张叔叔开车每小时行45 千米,李叔叔开车每小时行60 千米,张叔叔一家开车2 小时后,李叔叔一家才启程,李叔叔多少小时追上张叔叔?
30.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5.6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5.2 千米处相遇,相遇时两车行了几小时?
31.小明从家出发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70 米,能在上课前5 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45 千米,就要迟到5 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少米?(列方程)
32.同学们做操,如果每排站8 人,则多出15 人;如果每排站11 人,则少了9 人。一共有多少人在做操?
33.五(5)班的书架上摆放着三层书共59 本,第一层书的本数比第二层的3 倍多1 本,第三层的本数比第二层的2 倍少2 本。第二层有多少本书?
34.在一次选拔测试中,数学题共有25 道,老师判卷是规定,做对一道题得4 分,做错一道题扣4 分。小兰在这次选拔测试中得了84 分,请问小兰做错了多少道题?(抄到积累本)
35.甲乙两人做游戏,从卡片5、6、8、9 中任意抽取两张。如果它们的积是2 的倍数,那么甲获胜;如果它们的积是5 的倍数,那么乙获胜。谁更有可能获胜?
36.有一条山路,一辆汽车上山时每小时行40 千米,从原路返回下山每小时行120 千米,这辆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7.一个运动员参加长跑,他前一半路程中每分钟跑80 米,后一半路程中每分钟跑120 米。这名运动员在整个长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8.周六,爸爸带小明到3.6 千米远的公园去玩,去的时候走路用3 小时。回家时原路返回,用了2 小时。爸爸和小明这次到公园玩走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9.欣欣第一次用3.8 元钱买了3 支铅笔和5 本练习本;第二次用5 元钱买了同样的3 支铅笔和8 本练习本。每支铅笔和每本练习本各多少元?
40.买5 支钢笔和8 个作业本共需89 元。1 支钢笔和1 个作业本共需15.1 元,每支钢笔和每个作业本各多少钱?
41.星期天,爸爸、妈妈带小方去植物园,买门票共用去24.5 元。已知一张成人票与3 张儿童票的票价相等,一张儿童票多少钱?
42.某油库里有一堆油桶,最上层有9 个,最下层有120 个,从上到下每层(最上层除外)比上一层多1 个油桶。这堆油桶共有多少个?
43.用100 千克大豆可以榨出13 千克豆油。照这样计算,1 吨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
44.小虎在计算一道除法计算题时,把除数3.14 看成了314,所得的商比正确的商少39.6.这个算式中,被除数是多少?(抄到积累本)
45.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数比原数大108,原数是多少?
46.甲数与乙数的和是297,如果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那么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13.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篇十三
(二)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和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重点: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正确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图:张大伯家的农场情境图。(向同学们提问)
二、出示例1:
1、张大伯家养有一群小鸭,其中黑鸭有210只,黑鸭只数比白鸭少了,白鸭有多少只?
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
出示例2:
2、张大伯家养有一群小鸭,其中黑鸭有210只,黑鸭是白鸭的 252,白鸭有多少只?
5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引导)
三、出示例3:
张大伯家养有小鸭700只,黑鸭和白鸭的比是2:5。黑鸭和白鸭分别有多少只?
与学生一起分析题中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把小鸭平均分成了7份,黑鸭占了2份,可以表示成,白鸭占了5份,可以表示成。
五、出示类似的题型给学生练习,加强学生的巩固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杨叔叔的水果店有橘子72千克,橘子是香蕉的。香蕉有多少千克?
“香蕉有多少千克?”这个问题在课件中没有出现,而是让学生自己区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大自然养鸡场今年养鸡2400只,比去年多了,去年养鸡多少只?
这个题我是把题目分成了好几句话,然后打散顺序,让学生自己拼凑题目,然后自己分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我们学校图书室买了50本漫画书,管理员龙老师打算按2:3分给一(1)班和一(2)班的小朋友们。一(2)班分到多少本漫画书?
六、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14.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 篇十四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4-45页。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
(一)这节课主要复习近平面图形与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提供了“你学到了什么”“我的成长足迹”和“我提出的问题”三个环节,帮助学生复习近平面图形的知识,帮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培养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整理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和自我反思的意识。
2、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克服困难和获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整理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1、出示课本第44页主题图。
提问:这几幅图里能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知识?其中对哪些知识印象最深,最感兴趣?想一想,然后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1)
(2)汇报交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幅图,提问:同学们该怎么计算呢?请指导学生看第二幅图,加深了学生对100以内的认识与理解。画图说明你的想法。
请同学们找到一个比20大的数,按照第二幅图这样说一说。
(3)指导学生看第三幅图,先让学生说三个小动物是从什么方向观察小猴的,然后独立连一连。如果学生带来玩具,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玩具,从不同方向看一看,说一说。
(4)指导学生看第四幅图。图中拼出的是什么图形?用到了哪些图形?怎样用七巧板拼出这个图形?同学们能用七巧板拼出长方形吗?能拼出几种?
二、我的成长足迹
1、出示讨论题目:
最满意的的一次数学作业
最有趣的数学问题
我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
2、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介绍个同伴,说明理由;找最有趣的一道数学题,讲给同伴听,说一说自己的解答过程;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把这堂课的主要收获用文字或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三、练一练1、2、课本第46页练一练第1-4题。课本第46页练一练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
提出要求:先仔细观察,说说图意。请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讲评。
3、4、课本第47页练一练第7题.课本第47页练一练第8题连一连。根据指定的数在计数器上面画珠子,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先说一说淘气和笑笑分别站在汽车的什么方向观察,然后再把汽车图片和看到的人物头像连一连。
5、课本第47页练一练第9题。
学生用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说一说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
6、课本第47页练一练第10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改怎样求?请你试一试。
7、课本第48页练一练第11题。
用不同的方法表示32,先看看笑笑是怎样表示23的,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比赛32。
8、课本第48页练一练第12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再让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
9、课本第48页练一练第13题。
在圆圈里填上﹥,﹤或﹦。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10、课本第48页练一练第14题。
观察图,说说图意,提出问题,并给出解答。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你学到了什么?
我的成长足迹。
我提出的问题。
【五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推荐阅读:
一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08-09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全册09-03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整理和复习(一)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06-10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07-22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复习试卷10-15
数学与购物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8-15
一年级数学上册《整理房间》教学反思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