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2024-06-26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精选17篇)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一

(1)强化建设单位的施工监理意识。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一项强制性制度,施工监理在工程建设过程的作用不可忽视。受建设单位委托,监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控制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等,同时还要管理合同与工程信息,协调各个参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关系。因此,湘西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要增强本单位人员的施工监理意识,深化其对施工监理的内容和重要性的认识,并明确监理的作用和意义。根据监理单位科学性、独立性、服务性和公正性等特征来看,为了保证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应该赋予监理单位一定的独立权限使其能够在权限范围内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处理。这样一来,一方面减少了工程建设单位在项目管理中的困扰,另一方面还能在监理工作的监督下顺利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

(2)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想要妥善解决监理方面资金和费用安排的问题,就必须深化对施工监理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在选择监理单位的时候,要从资信和技术力量等专业层面进行考虑,不能将控制资金投入作为出发点,以费用的高低作为监理单位选择的标准。另外,监理单位在进行人员安排的时候,应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覆盖面积广、建设地点多等特点作为基础,实现监理人员的合理配备。监理人员在为建设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坚持求真务实、严谨负责的态度,促进建设单位构建和完善施工质量的保证体系以及加强全面管理施工工作的力度。另外,对监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和考核,能够较好地促进监理人员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监理工作的质量。监理人员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3)履行监理工作职责。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在湘西州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开始之后,监理单位有必要对施工单位现场的人员开展全面、严格的审查,并且加强对项目负责人员和主要工作人员出勤的考核力度,对不合格的施工班组进行调整或者更换,以确保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合同项目开工之前,监理单位必须严格审查建设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对质检员、安全员、施工员等相关工作人员的及时到岗、到位工作进行监督。不断完善以施工单位自身的“三检制”为基础的工序报验制度,并将该制度的细节落实到位。全面改善监理单位独自管理工程质量的局面,提高湘西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质量一次报验的合格率。并且,监理单位要为单元工程质量建立完善的报验制度,对于质量不达到标准的工程坚决不予计量和支付,要求施工单位对不符合标准的工程进行返工,将工程质量提高到现行的标准水平。

(4)规范监理市场。规范监理市场的基础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因此,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全面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开展监理工作。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必须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工程文件以及建设工程承包合同进行设计,全面负责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监理工作,并承担建设单位施工质量的监理责任。在监理单位实现监理工作的规范化时,必须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条例,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的开展和进行,规范监理市场的不良行为,加强监督监理人员的上岗,将违法行为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通过对监理市场的规范化处理,不仅能减少了违法行为的发生,还能提高监理在工程施工中的地位,将监理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4结语

在湘西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监理的过程中,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以及深化建设单位对监理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非常必要。监理工作的开展是我国对工程建设的硬性要求,旨在对工程质量和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对施工监理问题的有效解决,能够实现监理市场的规范化、提高监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加强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等等,这样能够进一步促进湘西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二

1.1管理权责不明确

现阶段利通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方式较为粗放, 没有严格地设立具体的管理部门, 从而不利于水利工程的及时维修和养护。目前, 利通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于大部分修建年代较远, 并且缺乏维护, 导致大部分农田水利工程出现了老化的现象。此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机电井和设备出现问题以及相关的供水管道受到锈蚀的情况下, 依然照常运行, 这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利通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且分布广泛, 在现存的管理机制下, 农民虽然是水利工程最直接的受益者, 但是也只是扮演了一个使用者的角色, 并不参与水利工程的管理, 这就给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带来了阻碍。农民在水利工程管理和维护方面的知识相对比较欠缺, 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者基本是由自愿参加或者组织安排的农民构成, 没有经过民主的选举, 这些都是管理机制不完善的表现。

1.2管理效率低下, 投入严重欠缺

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较为低下, 管理人员也缺乏工作积极性, 这些都对水利工程设施的正常开展带来了阻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一般分布在农村, 而在这些基层农村缺乏相应地水利工程监管机构, 通常是由乡镇或者村组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 不仅会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而且不利于相关设施的维护, 加快了设施的损坏速度, 导致水利工程设施难以正常运转。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两种方式, 组织的水费收入和水户集资。在实际的水费收取中, 水费价格往往很低, 远远低于实际用水的价格, 这就造成低水费难以满足水利工程设施日常的运转要求。水户集资所获得的资金也不是那么乐观, 因为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 人们的收入也是千差万别, 集资没有统一的标准, 特别是经济发展很落后的地区, 集资任务变得更加难以完成。

1.3管理水平较低, 缺乏管理技术

基层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管理水平低下, 技术人员的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护作用的发挥。目前的水利工程基层管理人员, 重建设轻管理, 除了与管理人员落后的思想观念有关, 跟管理机制不完善也脱不了关系。由于缺乏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 各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难以有效发挥, 农民管理的参与程度也没有提高, 这些都加剧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困难。

2 利通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分析

2.1加强权责明确, 健全体制

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首先要明确权责, 将产权和水权进行明确的划分并确定管理主体, 各级的水利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 加强职能的进一步转变, 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方式, 从而提高管理水平。水利工程投资运行企业要做到对工程的管理、运行以及维护, 切实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转, 对于出现的水利工程事故要严格查处, 并做到责任到组、责任到人, 对于有助于发挥工程效率的管理方式要加强宣传和推广。管理体制一方面要追求工程社会效益的实现, 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对防洪保障、水资源供给的需求, 另一方面, 又必须着眼于工程管理单位本身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在盈利性与公益性之间寻求平衡点。

2.2建立合理机制, 确保管理经费

各级水利管理部门要落实好国家水利管理工作的政策与方针, 不断完善管理体制, 牢固地树立管理为先的思想观念, 将水利管理工作的重点真正体现在管理之上, 从管理中谋求效益与发展。从政府主管部门到水利工程管理者直接受益农户, 全面参与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去。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的水费要以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的成本为依据, 由所有受益的农户一起进行自主协商后决定, 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作用, 并由其统一收取并管理。根据实际情况, 让社会资金也参与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 使其资金来源更加充裕。

2.3结合地区实际, 积极建立改革试点

目前, 利通区已在五里坡扬水灌区积极开展农业水价改革试点项目。利通区改革试点项目主要做法是:按照实际水量收费, 提高水价, 小型水利工程维修费从水费中支付。水价提高后由政府分阶段对农民进行水费补贴;对从事农业生产节水取得显著成绩的供水户、农民用水协会、用水企业等实行奖励。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后农民的节水意识显著提高, 工程管理方式逐级规范。

2.4加强业务培训, 做好设备管理

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培养, 鼓励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学习, 提升整体素质。同时要利用新的多媒体技术使培训方式多样化、直观化, 使培训能够深入到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之中。要加强对受益农户的宣传, 使受益农户了解到农田水利工程与自身利益是紧密相联的, 从而让农户也能参与到对水利工程设备设施的养护中去。

摘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地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三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动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服务于灌溉农业的人造工程或设施,它也是一种生产资料,具有一般建设工程的自然属性,这也决定了它也具备了一般工程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1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为解决农民日常生产和引用水而修建的田间水利工程,这些工程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工具都是相关连的,但是,近年来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大都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给农民的生产和经营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和损失。其主要问题表现在:(1)工程质量差,不能达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农民自建、 自管工程,虽然在灌、 涝区规划或区域性水利工程规划中规定了建设和维修养护标准,但缺少必要的施工组织、 监督检查、 验收等建设和维修养护的管理措施,再加上施工人员多为农民自己,施工单位本身没有质量意识,相关的建设标准落实不到位,没有专门从事质量监察的部门和人员,工程建设质量和维修养护难以达到标准要求。(2)工程目的不明,重复建设隐患多。 以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部分小区域农民自己建设,工程建设的目的性不是很明确,其后果会导致在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多数工程都是小区域范围内农民自己根据目前最急需的情况,仓促开工,不从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和效益去思考,这样修建成功后,就容易造成重复、 工程管理不善,又容易造成质量隐患,最后一些工程不得不废弃。(3)资金投入少,设施建设标准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除应急的抗旱打井和“农办公助” 等少量投资由政府投资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政府投入,所需建设和维修养护资金基本上由项目受益人自筹。 近年来,虽然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由于自身的经济基础薄弱,自筹难度较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很难按时筹集到位。所以导致一些工程由于资金短缺或是工程建设单位的违规建设,最后放低标准建设,只要保证工程能完工就行,所以容易导致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过低,过早地失去了其真正的使用价值。

2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设问题的对策

2.1 加强质量监管,建立监督体系

任何工程的成功与否最根本的是质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也一样。 要确保修建的工程是一个样板工程,就必须具备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当然,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也相当重要,需要做到在工程建设中不出纰漏和事故,使项目能够充分发挥其实际的效益,确保为农业生产带来好处。 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设计和招投标过程需要严管理。根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完善工程资质认证制度,保证聘请的人员具有相应的资质,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才可使用;任何水利工程的建设都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招标。 招标至少要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入证的 3 家以上企业或单位,引入竞争机制,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第二,工程实行施工准入制和监理制度。 施工企业所聘请的技术人员、 施工人员等都必须持施工准入证持证上岗,施工准入证由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一进入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就需要配备具有资质的质监员对工程各部分进行检测,详细填写检测记录,尤其是那些容易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必要时还需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才能作为工程使用材料。填写的检测记录可为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参考依据。

2.2 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审批流程

在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时,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 项目规划符合实际需求,最大化项目的投资收益,就必须实行严格管理和规范化的审批。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包含的工程内容广泛,应该实行统一管理,合理地规划布局。一律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最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加强宣传,科学管理,才能使各地农田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相应地需要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 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前提,也是搞好工程建设,使工程合理利用资源、 发挥最大效益的基础依据,必须建立严格的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防止和杜绝水利工程项目的盲目和重复建设。

2.3 多元化投资,提高建设标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过少,使得建设标准降低,造成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应该遵循投资主体多元化、 投入形式多样化原则,按照谁投资、 谁管理、 谁受益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放宽政策条件,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资金的投入。 同时,深化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实行计量收费,加大水费征收力度,增加水费征收额度,提高水费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能力,并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社会筹资的水利投入新机制;增加政府投入,各级财政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项目,专项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 有了充裕的建设资金,才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高标准设计和建设。

3 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作为基础设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发展农业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中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农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抗御水旱灾害、 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改善水环境的重要物质基础。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治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治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治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治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 刘海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根源[J].河北水利,2007(11) [2] 赖红昌.我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剖析[J].中国水利,2006(1)

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四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政策的落实,利用公共财政补助建设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项目逐年增多。如何用好国家补助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建好、管好、用好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农村水利工程,真正达到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增强农业抗灾能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成为当前农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现对平度市近几年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情况进行调研和概括,以供交流和探讨。

一、基本情况

平度市位于青岛市西北110公里,面积3166.54平方公里,占青岛市面积的1/3,其中耕地面积256万亩,农业人口过百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平度的地形为从东北山区呈扇形往西南倾斜,大泽山的高峰与西北角的高差在700多米左右,特殊的地形决定了平度地貌的多样性,其中山区、低丘岭、平原和洼涝各占1/4。如此大的地形起伏,造成了平度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水旱灾害多发。干旱和洪涝曾经给平度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为此,平度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5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开展了以治水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按照上截下疏的治水方略,在上游山区修建了7座大中型水库、100座小水库以及上千座塘坝,有效地拦截了地表水,缩减了下游洪峰,收到了兴利除害的作用;下游则开展了以水库灌区开发为主,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经过60、70年代不懈的水利建设,基本构筑起较为完整的水利体系,为保证平

度的农业丰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进入80年代后期,随着国家投资政策的调整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渐下降,以农村家庭为单元的农业经营体制,给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和建设带来了新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后劲不足,已建水利工程得不到维护,功能逐步萎缩,与农业发展要求严重脱节,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十六大后,党中央做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政策,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平度小型农村水利借助这一战略决策的落实,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2004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小型农村水利建设投资3.8亿余元,建设各类小型水利工程6000余项,其中利用上级补助资金建设蓄水、节水等农田水利项目150余处,申请上级补助3000余万元,增加蓄水量320万立方米,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6万余亩,新增节水面积2.8万亩。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广大群众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效改善了农村水利基本条件,极大地调动了农村集体和广大群众投资水利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认真搞好规划设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解决局部缺水造成的灌溉困难问题,是做好农田灌溉工作的重点补充。根据上述特点,平度市水利部门超前编制完成了《全市农田水利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筛选项目进行建设,收到了比

较明显的效益。例如,店子镇朱流丁家村地处半丘陵地区,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均,村南的农田因缺少工程措施而不能灌溉,但村北的双山河具有较为充足的水源。因此,实施调水工程解决水源分布不均就成为工程规划的出发点,为了达到投资省、收益大的目的,在设计上注意把握好几个影响投资大小的关键性问题,如充分利用区域内已建平塘作为调蓄工程,科学地确定灌溉时间,提高灌溉有效时间、延长灌溉周期,从而达到了减小工程规模、降低工程投资的目的。

2、多渠道筹集资金。工程建设的首要条件是资金。上述的店子镇朱流丁家村调水工程,实际投资30多万元,除上级补助部分,尚需筹集20余万元。由于村集体经济条件差,资金不到位,工程无法正常实施。为筹措资金,村委按照“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制定相关办法,由农户出资先行实施,待上级资金到位后全部用于工程补助。经群众自愿报名、村委反复酝酿,决定由一户村民垫资购置输水管材和供水设备,由村委协调工程占地、拉电等事宜,同时出工解决管道的安装及部分建筑物的建设。由于资金筹措到位及时,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工程于2008年2月份开始建设、4月中旬即完成主体工程并通水,浇小麦拔节水2000亩次,6月中旬又浇玉米1500亩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工程的效益。

3、积极创造良好环境。良好的施工环境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调动一切力量,积极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努力创造一个好的施工环境。如祝沟镇店子村小型灌区工程是一处灌

溉工程,涉及的内容有拉电、盖房、铺设输水管道等内容,每个环节都需要配合好、协调好。为此,村委领导积极争取电业部门的支持,完成变电器的扩容、新拉低压线路700多米,同时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好工程临时占地和青苗补偿等问题,从而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4、强化工程管理。水利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在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平度市水利部门及有关镇村认真分析、总结过去经验,打破旧的传统的大锅水意识,严格按照“谁投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明晰产权、明确责任,把管理权彻底交给管理者,从而调动了管理者的积极性。为解决灌溉系统多口同时出水而出现的因压力不等出水不均的问题,祝沟镇山头村的管理者在实践中探索出新的计量办法,为了计量准确公平,自己又购置了水表,分别安装在输水管道的出水栓口上,从而实现了按方公平收费,减少了收费难度,实现了小型灌区的封闭式管道灌溉管理,初步解决了农民群众一家一户浇地难组织、难管理、费用高的问题,为工程的良性运行奠定了基础,工程效益明显。

但是,随着农村政策、水利投入等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相继出现,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一是规划滞后,建设随意性强;二是设计简单,科学合理性差;三是施工管理不规范,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四是运行管理不科学,工程设施效益难发挥。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部分典型项目的建设管理经验,提出如下建议对策:

1、必须确保规划先行。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是指导农田水利建设、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发挥的纲领性文件。只有超前搞好工程建设规划并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避免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国农村面积大、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差,多年来资金投入不足、僧多粥少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因此,必须按照轻重缓急、效益优先的原则认真做好项目的筛选工作,做到提前规划、争取主动,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性作用,不断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益性。目前平度市建立农村水利工程项目库的做法,无疑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举措。

2、必须注重效益。有效益也就有生命力。通过近几年平度市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实践看,工程效益是工程运行的的基本条件,有效益的工程才能保证长期有效的运行。一个效益较低甚至没有效益的工程,只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挫伤群众投资水利的积极性。上述例证的朱流丁家村调水工程就是基于该村一千多亩无水灌溉、群众建设灌溉工程呼声很高等许多有利条件才组织实施的,并且实践证明该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很大。所以说要用好国家的资金,必须从效益的角度出发加强项目的筛选,充分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要充分发挥基层水利队伍情况熟悉、专业性强的优势,真正把那些投资省、见效快的项目申报上去,使项目尽快得到建设、尽快发挥效益。

5.小型水利工程与农田水利论文 篇五

1、完善地方区域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机制的措施

1.1强化农田水利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一直以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管理上有些还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因此,要在加强政府积极管理的基础上,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在综合管理中的效能,各级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加大对小型农田整修的资金投入,将县级人民政府作为建设的责任主体,形成县级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体规划,包括对整个编制情况的整体规划等,形成规范化的的管理机制,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到整体建设之中,根据地方财政的具体情况,分拨给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资金,然后安排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基建项目或财政重点建设项目,并根据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综合考评。

1.2多个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建设水利工程

根据当地的水利建设情况,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其主导地位和财政投入的主体功能,从实践中加大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构建公共财政投入的稳定机制;合理划分中央、省、市以及县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职权,实现资金投入的多层次性;其次,创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融资方式,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奖补结合以及优惠贷款、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的投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在原来面上分散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投入,集中连片配套,以县为单位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相关部门还要针对不同地区、环境实施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案和要求,对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对施工过程中,不按照材料要求操作的、偷工减料的或者安全系数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制止甚至责令停工、返工,情节严重的给予一定的处罚等,只有对安全管理做好不同的`控制举措,合理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才能发展的更好,农民的生活才能更加的安居乐业。

1.3加大投入安全专项资金的运作

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问题的关键,对于需要全方面、多角度考虑的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安全的投入可以说是企业跟职工的“救命钱”,国家应该根据区域的差异和经济水平,加大投入水利建设的安全专项资金项目,投入大量的安全技术设备以及防护措施,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意识和理解能力进行疏导和教育,强化安全的重要性。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企业在安全施工期间,根据标准和技术要求进行合理有效的施工,明确划分安全措施费、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等,其他部门不能随意挪用或者俭省安全开支;另一方面,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如果出现安全措施不当或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以在责令项目部限期整改未果的情形下,利用项目资金进行安全维护和操作,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开展。

2、结语

6.小型农田水利施工初步探讨论文 篇六

一是测量采用平面控制网方法进行控制。在实际测量中,结合有关工作人员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对测量点进行确定是控制测量工作的重点。再复核有关内容,结合校验对基准点精准度进行测量而提高测量数据资料的准确性,最后结合测量基准点对布设方式进行确定使其达到相对平衡状态。在完成全部测量工作后,可针对控制网的布设计算内外平差,并分析研究控制网的精准度,按照实际需要达到施工的各项要求。此外,在达到一定的精准度后,还应将其提交到监理工程师审批后,获得批准方能按照计划逐步进行相应的施工。针对基准点的测量而言,需严格控制相应控制点部位,使可能产生的损害设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可能受到损坏的各项设备。除此之外,在具体施工中,与施工现场条件及实际施工需求相结合控制施工的实际条件,还应采取加密措施处理布设的网点,使施工的实际需求在使其精准度得到充分保证的过程中得到充分满足,以上都是控制测量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二是测量水准等级。由业主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充分协商后,结点网采用水准点进行布成,施工过程中利于对高程进行引测。采用比较牢固的基石或将混凝土桩进行埋设后用于水准标石,再结合施工具体需求加密高程控制点。根据施工要求及有关水准测量的相关内容,测量布设的水准网点,对有关数据测量后计算其平差,获得水准网点的具体高程。

3.2控制土方开挖

一是开挖土方前,技术及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及有关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放样时应结合设计图纸,将开挖边线、轴线、深度及坡度等测量后将控制桩及控制线放出。二是与现场地形地貌、水源流量等具体条件相结合对排水系统进行布置。将引水沟设置在开挖范围外,并将外来水排除。三是为有效降低建基面受机械开挖的破坏程度,保证建基面达到完整状态,在采用人工及修整开挖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建基面之上10~20厘米的边坡稳定情况。及时将软弱地带、若产生滑坡和边坡坍塌应将开挖暂时停止后,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并采用边坡放缓、支护衬砌或根据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实施。

3.3控制土方填筑

一是在完成清理施工滩地基面后进行填筑施工开始前,将基础清理、平整及排水等有关工作在回填部位完成。二是填筑混凝土的临近范围,在混凝土强度超过70%设计强度并超出填筑面3.0米,验收隐蔽工程达到合格后,由监理人同意后进行填筑。三是将观测设备布置在交叉水闸建筑物时,应埋设完成观测设备,并由监理人对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填筑。

3.4控制闸门安装

一是将闸门与平台支垫保持水平状态,使其符合出厂要求,全面检查并复测闸门,主要措施为:对闸门平直度应处于允许范围内、门叶水封座板平面度及门叶对角线及扭曲等进行全面检查,门叶主轮相对于面板的高度应与设计要求相符,根据出厂编号对分节闸门进行组装后,不仅对上述项目检查,还应对组合处错位小于2毫米进行检查。二是闸门检验合格后才能水封安装,具体方法为:闸门应与水封橡皮同时购置,根据水封座板位置展开水封铺,水封下料按照实际尺寸下料后,通常采用冷粘接方法粘接拐角和接头部位,具体标准应达到业主要求。水封在粘接前切为厚度一致方向的45度斜角,采用木锉将切口锉平,保持切口洁净。冷粘接时将粘接材料涂于切口部位,压接上模具达到要求时间,粘接后对粘接质量进行认真检查,不可产生裂口与粘接度未达到要求等情况。三是安装闸门前应将闸门槽内杂物进行彻底清除,位于门槽埋件表面的水泥浆也要彻底清除,打扫干净底坎,采用砂纸对埋件封水面进行打磨,使其达到光滑不可存有硬点。

4结论

总之,我国是农业大国,主要产业就是农业,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其施工加强控制,不仅确保其运行安全,也充分发挥了排灌效益,对于提高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莫易娴.国内外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的经验启示[J].农业经济与管理,,10.

[2]杨艳.论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农村经济与科技,,5.

[3]李艳,闵志红.农田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浅谈[J].长江大学学报,2014,12.

[4]孙玉淼.倒虹吸在渠道设计中的作用[J].现代农业,2013,7.

7.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七

从表面上来讲,农田水利建设是保证粮食生产量的需要,对于植物的生长来说,拥有足够水源是最根本的需要,没有充足的水源,农作物将无法正常生长,粮食产量自然得不到保证,而从长远来讲,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则可以为农村人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提升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维持农村甚至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而且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在防洪防涝、提供饮用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由此可见,农闲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存在着很多的优点,应该引起的高度重视。

2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谓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其和以前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不仅促进了我们国家农业的发展,也在国民经济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

前文已经提及,改革开放前期是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集中建设时间,由于当时的是施工技术不够先进,为建设投入的资金不十分丰厚,工程建设标准不够高,配套率较低,加之维护维修跟不上,所以,水利工程设施运行了几十年的时间之后,其已经严重老化,老化主要体现在其在工程蓄水方面的能力已经大不如以前,渠道灌溉能力大幅萎缩,泵站排涝能力日益衰减等。最终无法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水源,加剧了旱涝灾害的危害,甚至对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

2.2 缺水与浪费现象并存,节水农业发展滞后

各种大型、中型和小型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提高农业抗旱减灾综合能力的必要举措。与此同时,节水灌溉农业的发展也是提高农业抗旱减灾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我国以上2点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即农业的发展同时存在缺水和水资源浪费,阻碍了节水农业的发展,使本来就十分严峻的农业发展缺水现象雪上加霜。

2.3 投入严重不足,缺乏稳定增长机制

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国家重视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将工业用水保障、城市用水供应放在较高的位置上,但是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却不够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属于“公共品”,需要集体投入,但现实情况是原有的“两工”等体系被取消后没有相应的替代机制,导致农田水利建设公共投入缺失,甚至有些农村原有的沟、塘、渠、堰等因无人管护而荒废。

2.4 管护机制不健全,管护主体缺位

税费改革后,乡镇、村集体统一的功能不再像从前那样明显和突出,大部分由集体管理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仅仅流于表面的形式,管理不到位、职权不明、产权不清是其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大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足够高的综合素质,管理技能不够高,使得最终的管理效果极其有效。

3 对策措施

3.1 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最明显的作用就是增强农业发展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保障农作物的顺利生长、为国家的工商业以及其他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而要想切切实实的发挥其作用,应该从思想中、意识里、内心中以及脑海深处予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要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一个正确、充分的认识,不要一心追求政绩,而是在如何更好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设施方面下足功夫,切实为人民谋福利;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认真听取人民的需求和意见,在人民的共同智慧下会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2 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问题

对于当前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来说,其面临的主要难点就是怎样建立新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以保持农田水利建设的健康与良性发展。对于这一问题,应该对农田建设与管理维护主体予以明确,前提是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的分析确定,在此基础上明确建设和管理主体。从功能来划分,公益性工程、经营性工程和生产性工程是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3个类型。政府机关是公益性工程的建设主体,其主要特点就是公众性和非排他性,这种类型的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全体社会公众来共同承担;经营者是经营性工程的建设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得水利工程供水已被界定为经营性行为,所以,经营者负责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农业生产人员是生产性工程的建设主体,以此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3.3 构建多渠道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经常性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逐步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财政、发改、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整合资金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农田水利建设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是分散的农户无力担负的,必须依靠集体力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全社会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氛围,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使农田水利建设、经营、管理更具活力,发挥持久的、最大的效益。

4 结束语

通过笔者在文中的详细叙述不难发现,农业生产的进行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只有解决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才能为农业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并保证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因此,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恰当的处理其中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摘要: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而水利工程是保证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其在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收入以及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着一些棘手和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的进行,鉴于此,笔者在文中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对策,希望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业,农田水利,存在的问题,管护机制,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8.加强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探讨 篇八

关键词:小型水利;质量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TV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5-0108-02

1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是指:“在国家和水利行业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批准的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兴建的水利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项目的目的,能否发挥工程效益。虽然我们当前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一些关键的质量问题也普遍存在。

2 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力量单薄,技术水平低

基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是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事务性工作较多。技术水平偏低,难以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2.2设计施工不规范

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可行性论证不充分,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且小型水利工程所需资金多以自筹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就省的意识。

2.3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或根本没有这种意识,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监控还停留在目测上,缺少必要的、先进的检测设备、仪器,更缺乏检测人才。

3 关于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几点建议

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总结几年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经验,我们认为应该注意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立项、筹资、建设和生产经营、还本付息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的全过程负责,并承担投资风险。在确定要建设的工程项目后,领导要充分予以重视,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工程建设管理机构。单独行使工程建设管理职能,在这个管理机构内部要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责、权、利明确,以保证管理队伍的有效和有序的运作。

3.2 进一步推行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水利基本建设领域进一步推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政府部门要依法对项目进行监督、协调和管理。并为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项目法人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和社会治安等问题。

3.3培养技术人员

要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要;要对现有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业务主攻方向。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3.4加强质量教育

要加强对基层全体水利职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应参照闰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起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

3.5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建设单位是主体,具有协调其他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各方应积极配合,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创出优质水利工程。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制定施工技术规程。建设、监趣、设计、施工各方要根据国家有关施工规范。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针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规程。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程执行。

3.6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要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以便于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或抽样检查,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增强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

3.7科学管理,确保可持续利用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基层部门的一件大事来抓,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绐有关部门或个人。并颁发产权证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租赁、个人承包等形式,形成切实有效、适应当地社会情况的运行管护模式,使小型水利工程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水利工程质量包括“安全、适用、经济、美观”4个方面,只有四者全优,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须遵照执行。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自始至终(全过程),“横向”即全面覆盖(大、中、小型),小型水利也不例外。

4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4.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要严格追究责任,必须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主要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未受教育不放过、补救和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使工程施工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4.2严格执行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建设程序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水利工程施工任务,必须接受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对其施工资质等级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要依照国家和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和考核办法,落实质量责任制。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三检制”,切实做好施工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4.3坚持质量责任制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主管质量的技术负责人对工程质量负技术责任,具体工作人员为直接责任人。把工程质量的优劣作为对各级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

4.4施工质量监督

施工质量控制主要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要加强与施工监理的沟通与协调,积极配合监理的各项工作,正确接受监理。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建立在施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上的。没有一个健全的、运转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监理工程师很难有所作为。因此,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开工令发布之前,检查施工承包商是否有一个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理工程师的职能是指导、监督和检查。“指导”是向承包商提㈩应如何去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是在实施过程中考查其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制止一切违规行为;“检查”是对运行结果进行考核,包括各工序、阶段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工作。监理人员不得与施工单位发生经济利益关系。

5 结束语

9.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九

首先,小心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规模较小,所以相应的工程成本也较低,但是无论是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还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都不应该忽视农田水利工程的性质,重视起自身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在规模上比较小,但是从内部的项目上来看,其程度也是十分复杂的,并不比大型的工程项目少。对此,更加应该重视起工程的复杂性,加强对工程程序的有效管理,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的问题,否则将会对工程的质量工作造成严重的阻碍,所以在今后的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需要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考虑,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稳步提升。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数量的越来越多,人们也越发重视起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了,并且其在我国农业发展建设中的地位尤为显著。尤其是小型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基层地方越发常见,对于水利工程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以起到约束性的作用。各个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这一体系开展施工建设,并且加强相应的质量管理,做好策划方面的工作,从而完成对质量管理的有效监控。但是从我国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更不必说与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了。所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就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管理具有安全性的特点,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相对落后,所以无法完成相对复杂的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精巧性的特点,但是却相对复杂,需要一个完善的.系统进行施工。合理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够达到工程所需要的基本要求。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涵盖了较多的内容,同时也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相应的成本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一旦没有按照工程技术的要求进行施工,那么就会造成实际的施工成本较大,与预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与实际的要求是不一致的。为了能够让工程可以顺利地开展,就需要掌握合理的施工技术,在保证施工工期的基础上顺利地完成工程建设的任务。

10.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十

200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

200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包括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和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两部分内容。项目立项要求如下:

一、总体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精神,充分考虑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利益的需要,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按照《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要求,在继续做好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示范作用显著、前期工作充分、建设规划完备、群众积极性高的县区市,以各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为引导,积极整合相关资金,实行集中投入、整体推进,迅速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全方位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建设范围与内容

(一)建设范围

塘坝(容积小于10万m)、小型灌溉泵站(装机小于10001 千瓦)、引水堰闸(流量小于1m/s)、灌溉机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容积小于500m)等小型水源工程;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流量小于1m/s)、小型灌区渠系、井灌区输水管道、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小型排水泵站(装机容量小于1000千瓦)、控制面积3万亩以下的排水沟道等。具体建设范围,各省(区、市)财政、水利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农业部直属垦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超过上述范围的前提下自行确定。

(二)建设内容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的配套改造为主,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适度新建小微型水源工程。具体实施中,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在搞好分类建设管理的基础上,突出建设重点,增强示范效应。建设适度规模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片、现代化灌排渠系示范片、雨水集蓄利用示范片、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结合水价改革)示范片等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示范片。建设内容,由各地根据有关规划自行确定。

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主要解决部分县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最薄弱的环节。具体建设内容包括:雨水集蓄利用、高效节水灌溉、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其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具体建设内容,由各省(区、市)财政、水利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农业部直属垦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三、项目选择要求

200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仍实行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各地按照以下基本条件自行确定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333和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项目。

(一)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基本条件

1、政府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以往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工程效益较好。

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基础工作扎实,前期工作充分,有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或其他相关规划。

3、水源有保证。现有大中型灌区水源工程、骨干沟渠及水利枢纽运行正常。

4、各级水利技术力量较强,具有一定的农田水利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能力。

5、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村委会或农民用水户协会组织健全,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

6、当地政府有较强的资金整合能力和经验,涉农资金使用、管理规范。

7、通过三年左右建设,可以达到财农[2009]92号文件规定的重点县建设主要目标。

在符合上述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应优先安排。

(二)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的基本条件

1、当地农民有积极性,愿意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

2、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具有组织农民参与建设和承担建后管护责任的能力。

3、水源有基本保证。当前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卡脖子”工程和“最后一公里”工程应优先安排。已纳入重点县范围的县今年不再安排专项工程建设项目。

四、资金补助与整合

(一)补助标准

2009年,中央财政对每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平均补助800万元,具体补助规模由各省(区、市)财政、水利部门根据各重点县实际情况确定。

中央财政对各省(区、市)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项目的补助比例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具体项目的补助标准由各省(区、市)财政、水利部门自行确定。

中央财政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直属垦区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项目实行定额补助。

(二)使用范围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包括:项目建设材料费、设备费、施工机械作业费、项目管理费等费用。其中,从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中提取的项目管理费,可用于中央补助项目的论证审查、规划编制、工程设计、技术咨询等管理支出,但不得用于人员补贴、购置交通工具等。

地方可从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中一次性提取不超过0.7%用于项目管理费,但不得各级重复提取。项目管理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解决。

(三)资金整合

省级财政要努力增加投入,积极支持重点县建设,以小型农 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为平台,重点在省、县两级积极整合相关资金,并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部直属垦区要根据各团、场的实际情况,将其他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与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整合起来,发挥资金集中优势,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五、申报与审批程序

(一)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各省(区、市)财政部门、水利部门,按照确定的重点县名额和资金补助规模,组织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申报和审批工作。

1、申报主体。县级财政、水利部门。

2、申报程序。项目依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逐级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要求,组织编制《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编写提纲见附件1)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标准文本》(见附件2),并逐级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共同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3、审批程序。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各县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批复,并将重点县申报材料及审批意见联合报财政部、水利部。

4、资金下达。财政部、水利部负责组织专家对各省(区、市)上报的重点县有关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查,合规性审查通过后,财政部下达资金。

5、项目实施。各重点县财政、水利部门按照审批后的《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组织开展重点县建设。

(二)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

1、申报主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村组集体。

2、申报程序。项目经民主议事取得一致同意后,提供村民会议有关决议,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其中,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申报主体的项目,还须报送合作组织证书复印件。

县级财政、水利部门负责归类汇总,以县为单位组织编制《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编写提纲见附件3)和《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标准文本》(见附件4),并逐级联合向省级财政、水利部门申报。县级财政、水利部门共同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3、审批程序。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各县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批复,并将各县申报材料及审批意见联合报财政部、水利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农业部,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要求,负责组织项目单位编制《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和《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标准文本》,并负责组织专家对各项目单位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并批复,同时,将各项目单位申报材料及审批意见报财政部、水利部。

4、资金下达。财政部、水利部组织专家对各省(区、市)财政、水利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农业部直属垦区上报的项目材料进行合规性审查,合规性审查通过后,财政部下达资金。

5、项目实施。各省(区、市)财政、水利部门,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及农业部直属垦区按照审批后的《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方案》,组织各项目县(团、场)开展专项工程建设。

此外,各省(区、市)财政、水利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重点县建设和专项工程建设中,自行确定列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的末级渠系改造项目。试点项目除上报上述材料外,还应报送:农民用水户协会规范化建设、末级渠系改造和农业水价改革规划及实施方案,用水户协会登记证书复印件,灌区管理单位意见,县级人民政府出具的推行终端水价承诺函、明确用水户协会末级渠系工程产权(使用权)的承诺函。

六、审查要求

各省(区、市)财政、水利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农业部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评审要求与标准,认真组织项目审查,并对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负责。

(一)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县,暂不列入重点县范围:

1、未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或其他相关规划的。

2、没有在县域范围内开展农田水利资金整合计划的。

3、超过规定建设范围与内容的项目。

4、近三年因对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不力,使用不规范,受到审计通报或媒体曝光的。

(二)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项目,暂不安排专项工程建设:

1、建设方案(主要包括项目实施地点、范围、建设内容和技术方案、运行机制)或水源工程建设(包括修建堰、坝)内容 填写不详(如在材料中只说明修建堰、坝长度和高度,无法判断蓄水库容)的项目。

2、超过规定建设范围与内容的项目。

3、近三年因对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不力,使用不规范,受到审计通报或媒体曝光的。

此外,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县级人民政府不承诺推行终端水价改革或不承诺授予用水户协会末级渠系工程产权的项目,暂不列入重点县和专项工程建设范围。

指南附件:

1、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编写提纲 2、2009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标准文本

1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当前,随着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质量问题仍然不少。工程质量水平起伏波动,提高不快,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一些质量隐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利事业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目前,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是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为主导模式,这一模式有国家法律法规的保证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项目法人制使得工程产权明确,确定了项目法人的经济法律职责范围和责任义务,规范和指导了业主的建设行为;招投标制的推行,实现了工程承包企业由政府指令方式向市场选择方式转变,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工程承包企业的水平;工程监理制,极大拓宽了业主项目管理的能力,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等目标;合同管理制,使得工程参与各方相互制约,各方权益得到了法律保障。

1.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

工程规模小,属小(2)型及其以下工程级别,主次要建筑物属5级及5级以下。

工程投资小,总投资大都在数十万元,而且投资是以国家补助为主,受益地方及受益群众集资、投工投劳等构成工程建设投资来源,较难实行招投标制。

工程施工技术要求较低,工艺简单,多为土石方工程,设备安装也较为简单。

大部分小型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均包含有群众性建设,且在大多数小型水利建设项目的实施中,建设单位也是项目建设的施工者。

小型水利建设项目因工作量、工程量小,不能完全按照规定进行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及单元工程划分,难以进行质量监控。

2.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管理问题

目前农村仍在普遍运行的水利基础设施大部分是20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而基本未进行全面配套与改造,渠系建筑物老化,渠道崩塌堵塞、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渠首浪费水,渠末无水灌溉的现象普遍存在,农业灌溉供水能力严重不足,农田抗大旱能力普遍较低,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如某小型水库灌溉涵管漏水,在没有专家认证前,乡(镇)政府拿出资金进行维修,多年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水问题,致使枯水季节缺水灌溉,丰水期,水泛成害。

(2)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前几年由于资金短缺,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建成后管理粗放,造成过早地失去其使用价值,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如县(区)部分农业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建成不到一年时间,引水渠道淤堵,泵站毁坏严重。

(3)工程施工方法不统一,工程建设质量没有保障。因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少,没有统一的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普遍较差。大部分工程采用受益群众集体承建的施工办法;有些项目因受益村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剩余劳动力较少,这部分项目主要采用由施工队伍总承包、专业施工队伍与受益群众联合承建的办法;项目点剩余劳动力极少,施工条件较困难的项目采用专业施工队伍承包建设;项目点群众积极性一般,施工条件一般的项目采用专业施工队伍与受益群众联合承建,施工队伍负责技术施工,受益群众投工投劳负责土石方工程开挖与材料运输;项目点受益群众积极性高,有能力承建项目施工的由项目村屯牵头承建。由于施工方法不统一,项目建设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部分工程质量较差。

(4)工程投入不足,设施配套不完善。在自然条件较差、偏远、交通不便及经济落后的村屯,小型水利工程需要资金投入大,而国家的扶持力度小,群众的经济能力也十分有限。长期以来由于受资金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设施配套不齐全,建成后生产经营效益达不到设计要求,存在先天性不足与后天管理跟不上,导致小型水利工程难以充分发挥效益,很难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

(5)工程验收与移交不规范。由于工程投资少、分布散,有些工程验收不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且没有做好移交手续就投入运行,导致工程存在运行安全隐患。

3.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管理对策

(1)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标办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人证的三家以上企业或单位,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引进竞争机制,规范施工管理,明确工程投资,遏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签定公证合同方可进入施工程序。

(2)建立管理机制,完善建设程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实行统一管理,合理规划布局,完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3)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近两年结合实际情况,正在认真建设中小型水利工程,如打井、建坝、扬水、拦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

(4)加强技术培训派驻施工现场的项目法人单位技术代表和管理人员,要坚持培训上岗,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业务素质。

(5)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各地区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妥善处理好发展速度、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关系,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加大对建设领域的违纪违规和腐败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处理;对那些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要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做到奖惩分明,以此来规范建设领域的组织和个人行为。

总之,小型农村水利建设的根本是质量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的项目建设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做到不出纰漏不出事故,使工程项目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科]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文件选编[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向东.我国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5.

1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十二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 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同时在面对恶劣的地质气候情况, 健全的农田水利建设体系和完善的管理措施, 将很大程度上缓解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不便, 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

1 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1.1 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

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 如某小型水库灌溉涵管漏水, 在没有专家认证前, 乡 (镇) 政府拿出资金进行维修, 多年来,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水问题, 致使枯水季节缺水灌溉, 丰水期, 水泛成害;

1.2 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

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 存在很多工程隐患, 如某乡 (镇) 田间灌溉渠道工程, 属于农业开发项目, 县 (区) 政府负责管理, 但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造成工程完成60%~70%, 停工一年多也无人过问, 该渠道内80%沉积大量淤泥;

1.3 管理粗放, 建设标准低。

由于资金短缺, 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 建成后管理粗放, 造成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 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如县 (区) 部分农业开发项目, 项目建成后, 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 建成不到一年时间, 引水渠道淤堵, 泵站毁坏严重;

1.4 工程建设缓慢, 老工程年久失修。

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 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 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如某乡 (镇) 群众集资兴建的小型水库, 施工队伍不规范, 监理制度不健全, 施工前期存在着质量问题, 致使建设进度缓慢;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了解我们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 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2 全面加强对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 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 自上而下, 齐抓共管, 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 质量过硬, 经得起考验。

2.1 建立管理机制, 完善建设程序,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 实行统一管理, 合理规划布局, 完善建设程序, 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 再建设施工, 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 广泛宣传, 科学管理, 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2 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

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 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 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为此, 要求地方, 如乡镇、村一级在拟建五万元以上的中小型水利工程, 如打井、建坝、扬水、拦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 首先申报, 对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 由乡 (镇) 水管站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实施。

2.3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 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 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 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 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 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 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标办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入证的三家以上企业或单位, 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 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 引进竞争机制, 规范施工管理, 明确工程投资, 遏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 签定公证合同方可进入施工程序。

2.4 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 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 才能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以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 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 施工准入证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 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 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 填写检测记录, 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 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 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 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 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2.5 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在工程竣工后, 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 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套备案。地市县水务局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 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 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 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 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 提高工程质量, 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 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 同时加强宣传, 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 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智能部门进行处罚, 并通报批评和备案, 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 严厉打击, 决不手软。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质, 因而不能以偏盖全的按一个模式或经验进行水利建设和监督管理, 而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当地的地质、气候和人文环境, 建立和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制, 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日常生活服好务。

3 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 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 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 作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 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 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 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 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 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

3.2 内业资料管理。

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3.3 工程设施管理。

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 等级造册, 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 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 设专人重点管理, 落实目标责任制, 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3.4 经费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 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 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 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 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

3.5 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1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十三

【摘 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的关键。施工质量制约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任何工程的经济效益,质量,进度和施工质量制约措施是可行的,合理的,科学是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制约与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制约的措施

1.1 制定施工成本制约计划,在施工实施阶段落实成本制约措施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额少,成本制约也不复杂,但做好项目的成本制约,落实每一道工序的成本目标责任制,往往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某农田水利工程中,桥涵浆砌块石项目,砌体是M7.5水泥砂浆块石,顶部用M10水泥砂浆抹面。在施工项目成本例行检查中,发现水泥用量偏大,而水泥又是直接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主要材料之一。经分析,水泥用量超计划的主要理由:砌筑工序不合理,块石间空隙大;试验显示砂浆强度等级过高,即级配中水泥用量偏大;砂粒径过细造成了水泥用量大。为此采取必要的措施:选用粗粒径砂;调整级配,制约砂浆搅拌过程中的水泥、砂、水的用量;加强施工工人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砌筑块石的技术水平。结果在保证砌体符合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制约工程成本在计划范围内,减少了损失。

1.2 对施工工程进行安全管理

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管理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状态制约,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得到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人为事故,尤其是不引发使人受到伤害的事故。制约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所以应针对安全管理的重点加强安全组织管理、场地与设施管理、行为制约和安全技术管理。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也不能放松安全警觉,无论工程大小都应时刻把安全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上。

2、施工全过程的质量制约措施

2.1 事前质量制约

2.1.1 施工准备工作的范围

(1)整体施工准备,主要是把整个施工项目的准备工作作为重点;(2)单位工程准备,把某一个项目或者是一个工程当作一个单位工程进行准备;(3)施工准备,针对马上要施工的项目进行准备;(4)施工后的准备,对施工完成后对各个阶段的整理工作,一般包括:材料的收集处理、C20混凝土盖板、砂浆和石灰进行处理等等。

2.1.2 施工准备工作

(1)物质方面:一般是指材料的准备和资金方面,足够的施工材料和物质条件是保证施工的必要条件;(2)组织方面:先对施工操作作业有这充分的了解,在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采取分层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合理安排工作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时时检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合理的安排操作施工人员,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确保各项施工都能够最好的完成;(3)现场方面:在现场准备方面主要有制约网方面的准备,之后保持现场的洁净营造良好的氛围;(4)技术方面:在进行施工之前一定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好施工技术,使施工项目能够有效的进行。

2.2 事中质量制约

1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十四

在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如果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更会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使用性能造成较大的影响。当前,在我国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中,仍旧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部分施工单位中的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再加之施工队伍技能水平较低,施工管理人员监督力度不够,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得不到落实等等,致使工程建设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在对小农水工程进行施工时,必须加强做好施工全阶段的质量、进度管理工作,以此来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其次,由于施工单位追求经济效益资金投入较少,导致施工管理工作中没有充足的管理经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阶段,也只能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很难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与管理,这就势必会出现质量问题,大大降低了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1.2工程投入不足

一般情况下,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大规模的修建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利用到大量的人力来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作业。直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农业人员往往会将发展眼光集中到经营方面,只是单方面的注重自己的经济利益,而忽视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尤其是在农村,对国家投入投资产生了一种依赖性。无论是建站,还是打井等工程,都要国家财政进行拨款,才能实施,这种只用不管的思想认识已经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建议措施

2.1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机制

为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促使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农民义务监督员制“五制”管理。在项目实施地区聘请有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且有一定阅历的人,经项目部组织业务培训后当农民义务监督员,在工程实施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建立严格的竞争立项工作机制,受益群众有积极性、施工环境好的优先立项,否则,不予立项。选择信誉好,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做好相关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并做好验收记录。其次,在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和水利管理部门也必须积极参与到其中,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提供充足的资金投入,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最后,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之后,相关部门一定要充分做好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明确乡镇水利站为基层水利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提供服务的组织。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灌溉保证率,还可以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促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发挥长久效益,让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效益的展现。

2.2引导群众筹资筹劳,完善投融资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投资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都在积极的开展一系列活动进行水利工程资金的筹备,这种筹资方式也充分带动了广大农民的热情。另外,我国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正确引导农民群众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筹备与人员配置。其次,还通过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来大力发展民营性的水利工程,采取了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扶持,同时将各项管理职责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充分保障农民的个人利益。

2.3突出重点推进小农水建设

(1)要高度重视小农水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求各地农村及早规划,及早动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小农水“民办公助”项目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大力开展小农水“民办公助”试点建设,推进小农水产权改革,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小农水工程的积极性,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引导作用,引出小农水建管方式的一次转型,取得成效。

(2)下达任务,落实责任。要求各地成立领导小组,召开项目会议,充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水利局是实施主体,负责全面的工程的计划、安排、协调、衔接和监管,项目区乡镇负责施工占地、青苗补偿、施工用水用电的协调,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管理、拨付等。

3结语

15.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十五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水窖、水井、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

1.1 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

导致在工程技术、合理开发和社会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不能互相兼顾, 如某小型水库灌溉涵管漏水, 在没有专家认证前, 乡 (镇) 政府拿出资金进行维修, 多年来,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漏水问题, 致使枯水季节缺水灌溉, 丰水期, 水泛成害;

1.2 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以及工程纠纷多。

造成了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 存在很多工程隐患, 如某乡 (镇) 田间灌溉渠道工程, 属于农业开发项目, 县 (区) 政府负责管理, 但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造成工程完成60%—70%, 停工一年多也无人过问, 该渠道内80%沉积大量淤泥;

1.3 管理粗放, 建设标准低。

前几年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短缺, 导致部分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 建成后管理粗放, 造成过早的失去其使用价值, 同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如县 (区) 部分农业开发项目, 项目建成后, 没有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 建成不到一年时间, 引水渠道淤堵, 泵站毁坏严重;

1.4 工程建设缓慢, 老工程年久失修。

工程建设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以及过程建设中的纠纷问题, 导致建设进度缓慢甚至长期拖延, 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如某乡 (镇) 群众集资兴建的小型水库, 施工队伍不规范, 监理制度不健全, 施工前期存在着质量问题, 致使建设进度缓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了解我们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将促使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如何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加强监管、健全体制去解决这些问题, 让我们的水利建设变成真正的阳光工程、便民工程。

2 全面加强对在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 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 自上而下, 齐抓共管, 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 质量过硬, 经得起考验。

2.1 建立管理机制, 完善建设程序,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 实行统一管理, 合理规划布局, 完善建设程序, 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 再建设施工, 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 广泛宣传, 科学管理, 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往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2 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

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 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 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为此, 要求地方, 如乡镇、村一级在拟建五万元以上的中小型水利工程, 如打井、建坝、扬水、拦河、修渠、排水、微滴灌等, 首先申报, 对工程地点、规模、投工、投资计划等, 由乡 (镇) 水管站报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实施。

2.3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和工程招投标制度。

严格设计资质证制度, 依据审批工程的规模, 建立健全资质认证制度, 确保聘请具有一定设计资质的、从事相应水利工程的设计单位设计, 严禁无资质的单位和个人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取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的权力, 设计图纸必须加盖资质证章方能使用;所有审批的中小型水利工程, 必须经行政主管部门招标办招标。招标办组织建设单位和有施工准入证的三家以上企业或单位, 依据设计工程项目进行投标, 落实工程招投标制度, 引进竞争机制, 规范施工管理, 明确工程投资, 遏制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 签定公证合同方可进入施工程序。

2.4 建立施工准入证制度和实行工程监理制度。

施工准入证是指具有一定的水利施工技术和条件, 达到一定的施工管理水平的施工企业, 才能准许其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的一种制度。以取得水利施工准入的企业, 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人员、生产设备和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为标准确定, 施工准入证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发放并检审;在工程进入施工阶段, 质监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质监员, 施工单位的技术员随时配合质监员对工程各个部分进行检测, 填写检测记录, 特别是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材料, 如设备、水泥、钢材、试件、试块等能验证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材料, 双方共同到有关权威部门做鉴定, 才能作为保证资料、必备资料和安全资料汇入施工档案, 为综合验收和今后工程管理检验提供可靠真实依据。

2.5 建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和实行严格奖惩制度。

在工程竣工后, 建设单位要以竣工报告形式报请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同时施工单位也要报经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的施工保证资料和必备资料, 汇总的真实完整资料一套备案。地市县水务局根据竣工报告和施工资料, 组织有关设计、质监和相关单位的技术人员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 通过听取报告、查询资料、检测实体、细查局部的程序对所建工程验收, 做出该工程的综合评定意见, 所有未经验收的工程不准交付使用和结算工程款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严格按建设程序施工, 提高工程质量, 对年内新建工程项目进行评优, 对被评为“优质工程”的凭验收证明兑现一定的奖励, 同时加强宣传, 形成一种狠抓工程建设质量的良好社会风气, 对未按建设程序施工的,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报相关智能部门进行处罚, 并通报批评和备案, 特别是不按有关规范施工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格的豆腐渣工程, 严厉打击, 决不手软。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质, 因而不能以偏盖全的按一个模式或经验进行水利建设和监督管理, 而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当地的地质、气候和人文环境, 建立和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制, 为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日常生活服好务。

3 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优质合格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完成, 为农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 要使其长期充分地发挥其经济效益, 作为以后水利工程建设起到一个参照示范的作用, 加强对已有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 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 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 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 如小型水库的泄洪口等;

3.2 内业资料管理。

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

3.3 工程设施管理。

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 等级造册, 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 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 设专人重点管理, 落实目标责任制, 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3.4 经费管理。

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 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 向受益者和收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 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 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

3.5 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

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 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 请进来, 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 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 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反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 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 服务于民。

摘要: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调查, 指出在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有关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并提出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探讨

参考文献

16.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十六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发展;重要性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主要是指为解决农田灌溉与农村人畜的饮水问题而建设起来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蓄水池、水井、引水工程及小型泵站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最为基础的条件,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环节。同时,在恶劣的地质气候条件下,完善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体系与全面的管理举措,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各类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上所造成的不便,从而减少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损失。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点多面广,而且工程的形式复杂多样,如何管理与建设好工程,使其充分发挥效益,是确保人民正常生产与生活的重要课题。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田水利建设。近10多年来,我国农田水利的重点不是单纯扩大灌溉面积,而是配套田间工程、提高灌溉保证率,着眼于提高水分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支持了种植结构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九五”期间,在全国新增灌溉面积426.667万hm2的条件下,农业用水量实现零增长,新增水源全部用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虽然这一时期粮食增长速度减缓,但由于非粮食食物增加,人民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在不到全国耕地面积1/2的灌区内,生产了占全国3/4的粮食、3/5的经济作物和4/5的蔬菜,而且产量稳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作用显而易见。

社会稳定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与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村市场,才能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富裕,农村稳定,才能保持整个社会的长期稳定。

国家食物安全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21世纪的粮食安全是中国政府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增加30%。保障食物安全,不仅要满足16亿人口基本生存的问题,而且要满足16亿人口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情况下对农产品的广泛需求。然而,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耕地减少、农业比较效益低、巨大的人口压力和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我国新增耕地的速度尚不足以抵消耕地减少的速度,增加粮食生产能力主要靠提高复种指数和提高粮食作物单产,但这两项措施在我国的多数地区均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制约。我国耕地的64%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而水资源量仅占19.6%,我国粮食生产区的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7%,而耕地面积占39%。南方“债湿型”低产田尚有较大增产潜力,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涝渍灾害频繁。因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有赖于国家高度重视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抗灾能力与农田水利建设。水资源的短缺,也将颠覆传统落后的大水漫灌。现在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湖区干涸,饮水困难的情况。机井水源有的干涸,有的水源不足,不能满足抗旱的需求。抗旱灾中国家调度灾区多座水库停止发电放水抗旱,这样建有农田水利工程的灾区就可以及时抗旱,而没有农田水利工程或者农田水利工程遭到破坏的地方就没有无力抗灾了。

2.改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安全管理的首要环节是要加强对《水法》的宣传。在预防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袭击的同时,也要预防少数唯利是图的犯罪分子进行人为破坏。要明确提出,工程建设工程没有主次之分,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给予充分保证。

2.2高度重视内业资料管理

涉及到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方面的资料必须齐全完整,设计图纸、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与竣工验收报告等,都应当立项建档。在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结果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等,都应当进行妥善保存。

2.3落实工程设施管理措施

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分等级进行造册,绘制相应的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于重点工程要实施挂牌,设置专人进行重点管理。要落实目标责任制,从而确保已有的工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

2.4有效开展经费管理

在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的过程中,应当依据受益面积与各地的具体情况来实施,要向受益者与收益单位收取一定的费用以用于工程的维护。要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多种形式,对工程开展维修与养护。同时,可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相关单位的义务工。

2.5实施技术推广与人才培养策略

为推进农村的水利现代化,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一定要具备发展的眼光。因此,要全力推广各类先进实用的农村水利科技成果,以尽快改变以往传统落后的农村水利技术与方法。可根据农村水利的技术难点来开展科技攻关,研制与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质优价廉的农村小型水利设备,并建立起农村水利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体系。同时,要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加强工程建设之中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从而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提高的农村群众生活相适应。

3.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根本在于质量问题

要建设质量水利工程,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合理的监督管理体制,规范相应的项目建设程序,让施工过程更为合理,项目管理更为严格,经费使用更为透明,并切实防止出现面子工程与豆腐渣工程,保证工程能够为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服务。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确保不出纰漏与不出事故,让工程项目能够长期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科]

【参考文献】

[1]高峰,孙传武,王为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刍议[J].水利天地,2009.

[2]李燕琼.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如何建设发展[J].经济学家,2003,(4).

17.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篇十七

摘要:水利的保障程度对农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同时也是个农业大国,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水利建设。由于历史、政治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虽然我国一直努力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但从整体建设水平及同时代发展相比较,我国的水利建设一直处于落后的水平,特别是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无论在建设上还是管理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农田;水利;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0-49-1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1.1 历史问题

当前农村的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多数都是建设于计划经济时代,限于当年的经济水平,很多工程水利设施不足,建设标准偏低,当年的很多工程都是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而且运行到今天,很多都出现工程老化、年久失修的情况,本就达不到运行标准的工程再加上老化、退化、失修,致使工程的功能大大减退,已经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对现代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1.2 当前问题

新农村建设以来,国家开始大力支持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和建设,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经济发展都不均衡,很多地方的发展还十分落后,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来大力发展农田水利项目,这就造成了工程建设缓慢,配套施设难以完善,加上工程建设制度及监测制度不完善,监测手段落后的原因,有些工程的质量差,仍然达不到标准。另外在工程管理方面也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由于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而管理模式也一直沿用那时的方式,这与如今的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工程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十分普遍。因为工程是国家建设,归国家所有,而使用归地方及受益群众,主体归属的不明确,致使很多水利工程大家都在用,坏了却无人修,管护没有专人负责,还有些地方,适应市场需要,实行租赁、承包、拍卖,但在操作上有很多不规范,有的一卖了之,后期的管护责任缺失,导致工程寿命减少、水源污染、工程损毁等情况的发生。当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特点

2.1 公共性

当前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功能主要是抗旱排涝,具有公益性质,而且多数是由政府主导,老百姓参与修建的,这些工程多数是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修建的,这些工程的修建,大大提高了农村的抗灾能力,对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2 共享性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每个工程影响区域有限,所以对其影响的区域能让人受益,人人都可以共享,而对其辐射区域之外的区域却不会产生影响,不同区域间的人,不会产生利益冲突。

2.3 非价格性

多数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主体都是政府,而由老百姓出工出力修建,具有公共品的特点,就是一些新建成的工程,往往也是政府出资,归国家所有,但使用权却归工程所在村(屯)及受益群众,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这就导致这些工程的价值难以市场化,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这样政府修,就要由政府管,但很多地方虽然有钱修,但却没有后续的资金再投入管理,导致很多水利工程疏于管理而遭破坏,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3.1 明确管理上的权责利

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主体的不明确,这就造成了责权利无法确定,一个地方的水利工程该由谁来管理、怎么管理、责任如何划分、资金怎么筹措、管理人有什么收益等问题都有待明晰,但很多地方政府都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鉴于这种情况,要想管理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当地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对这些工程的管理进行确权,明确责权利,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设专人负责,抽出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切实加强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这些工程的正常运行,提高当地的抗灾能力,保证农业的稳定发展。

3.2 建立管养分离制度

有资金流的地方,就容易产生问题,腐败是一个久治不绝的问题。为避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腐败滋生,可以建立管理和养护分离制度。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在科学定岗定员定责的同时,把维修和养护业务从管理中分离,管理只负责管理,维修养护可以从社会招标,找专业的公司来完成,这样管养分离,以保证有限的资金落到实处,最大程度保证维修和管理的质量,避免在管理中一些人员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情况产生,清除腐败产生的空间。管理人员起到管理监督的作用,负有工程维护质量的连带责任,确保高质量的维护。

3.3 大力促进市场化管理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计划时代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式下的管理需要,一些条件较好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可以考虑进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一些新建的工程管理上,可以采用谁投资,谁受益的管理模式,引进社会投资,一定年限内凭工程获利,到年限后再转交给政府及当地受益群众。

总之,对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在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工程平稳运行的基础上,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目的,确保工程的管理责任明确,维修养护到位,为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推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龙街二中一岗双责班主任教师安全责任书下一篇:言语理解与表达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