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15篇)
1.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 篇一
如何做好企业的消防工作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尤其是近几年频发的消防事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影响了企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阻碍了企业的进步。因此,保持良好的消防环境,更好的对企业的消防安全进行管理,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频率,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必须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进行实施。
就如何做好企业消防工作,彻底消除消防隐患,做到防范于未燃,建立健全一个真正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立体防范体系,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增强领导者的消防责任意识。当前,一些单位领导对消防工作的态度是大小会议讲重要,效益时变次要,工作繁忙就不要,在消防经济投入上斤斤计较。这些现象归根到底是单位领导者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认识不到位,心存侥幸,思想麻痹,忽视消防安全所产生的无形效益,对消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没有把消防安全与经济放在同等位置上,更没在像抓经济那样抓消防安全工作。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提高领导的消防安全责任意识,使其明了所承担的消防责任和法律义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对本单位消防防安全工作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2、提高消防管理人员管理力度,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工作全面负责。单位的主要领导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消防管理上所负的法律责任,就能在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支持,单位消作。单位主要领导虽为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工作负全面责任,但是由于领导者平时工作较为繁忙,具体消防管理工作仍需要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具体实施。当前,一些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因各种顾虑在消防日常管理中存在对消防隐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迟迟不认真整改消防隐患的内部单位或部门拉不开面子等。所以消防安全管理人必须清楚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提高工作责任感,加强日常消防管理工作,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对发现的一般消防隐患做到及时消除,对整改隐患不力的单位或个人板起面子、硬起手腕,对不能立即整改的消防隐患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向领导提出可行性整改措施,同时加强消防宣传力度,增强员工的消防法律知识和消防常识,创造一个群防群治消防工作环境。
3、广泛开展消防知识宣传,推动员工消防工作的主动性。用火用电的广泛性、普遍性,发生火灾的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群众性,要做好火灾预防工作,必须要充分认识员工在单位消防工作中的作用,充分调动单位最广大的消防力量。构建全员参与的群众性消防防范体系应加强职工消防知识培训,使职工学习和掌握消防知识,自觉应用消防知识于生产、生活中,随时随地注意消防安全,积极主动地做好本岗位消防安全工作,对发现的隐患能分清类别,做到可当场改正的不推诿扯皮,不能当场改正的能立即向主管部门汇报,逐步达到人人学习消防知识、积极主动关注消防安全,时刻遵守消防法规的安全氛围。
4、加强对消防设备和器材管理。消防设施和器材是预防火灾和扑救火灾的重要设备和设施,必须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的规定、定期对企业所有的消防设备和器材进行检验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器材完好、有效。对设有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应每隔三年对探测器进行清洗,并进行必要的阀值检验,还应当与具有维修保养资格的企业签订维修保养合同,维修保养企业除定期的维修保养外,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系统功能检验、测试,确保其正常使用。
5、加大值班巡查力度,建立巡查记录。在巡查护厂时,企业的保卫人员要提高警惕,把防火工作放在首位,巡视检查中仔细检查防火重点要害部位,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6;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企业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就要经常向职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调动他们做好防火灭火工作的积极性。处在生产第一线的职工,如果不懂不会防火灭火方法,不但不能做好预防工作,而且发生火灾后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扑救,往往导致小火酿成大火,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是对消防工作基本经验的高度概括,也肯定了消防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企业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职工的消防安全素质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将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列入企业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按照《消防法》和各项消防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消防组织,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教育和训练计划,坚持不懈地教育和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具备了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才能自觉积极主动地去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千方百计地防止火灾的发生,企业的消防安全才会有真正的保障。
除此之外,企业保卫(消防)部门应认真做好各级防火重点部位的审定工作,建立健全各种防火安全责任制和防火档案。企业保卫(消防)管理人员的技术业务和素质的充实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的深化以及有关规范标准的掌握,需要有一个专业性、系统性的岗位培训过程,即干中学、学中干,善于钻研,勤于积累,只有具备应有的综合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管理经验,不断以此来武装自己,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就会正确解决易难问题,善于发现和纠正现场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设备隐患,确保企业安全运行。企业保卫(消防)管理人员要善于管理,积极协同各基层单位切实把防火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运行环境。
2.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 篇二
一、找准新闻宣传点
常规来讲, 企业新闻宣传的对象分为“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两大类。
“新闻人物”, 对于企业来说, 普遍关注的重点是企业负责人、各研究领域的专家、有优秀事迹的员工等等。这些人物是企业宣传工作的常规项, 也是必须项。如果将一个企业的宣传工作比成是在建一座房子, 那么这些人物就是房子的外观、形象, 带给人们是最直接、最直观的感受, 是企业形象的先锋代表。企业负责人的动向, 如参加了一项活动, 出席了一个会议, 发表了一次讲话等, 是人们了解企业相关信息的一个重要桥梁;各研究领域的专家, 他们是企业高精尖实力的代表, 他们的研究成果、动向代表着企业的科技能力;有优秀事迹的员工, 他们是企业里的先进, 宣传先进能起到榜样作用外, 也能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 这些都是企业宣传不可或缺的重点。
但是走进房子里面, 你会发现, 有更多精彩纷呈的内容, 他们就是组成企业的每一个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员工。每天按时上下班的她, 也许是一个很棒的舞者, 参加过各类比赛拿过奖;衣着低调、朴实的他, 也许写得一手很棒的书法, 或者弹得一手好钢琴, 或者画得一手好画, 又或者是个业余的摄影专家……也许他组成了自己的兴趣小组, 或者发表了不少作品……默默无闻的她, 也许坚持做了十多年的义工, 资助了几个山里的孩子;活泼幽默的他, 也许就是不同一般人的“怪才”……很多很多, 是特别值得宣传工作去挖掘的地方, 能让企业的形象更加鲜活、丰满、有生气。就拿我们单位来说, 80多岁的翁祺先生, 当年留俄的老专家, 还坚持在单位坐班, 从我三年多前入职起, 他就是让我在单位里眼前一亮的独特风景, 我相信他一定有很多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 也遗憾自己没有付诸行动。
“新闻事件”, 可以从企业管理活动和经营活动两方面来探讨。这两项的常规工作内容的宣传, 如单位管理方面有哪些工作在开展, 经营方面有哪些新增、实施的项目, 是必须项, 也是宣传工作的基础。但是扩展开来, 仍然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如何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点, 这就涉及到下面要说的“做好新闻策划”。
二、致力做好新闻策划
我们这里所说的“新闻策划”, 包括新闻事件策划、采访策划、新闻写作策划、新闻发布策划。
新闻事件策划, 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是符合政府主旋律, 国家重要活动、节日的新闻事件策划, 如“廉政党风建设”、建党节组织红歌合唱比赛, “五四”青年节组织青年活动等等, 这是比较常规的, 但是也能做出新意:记得大二那年的情人节, 我们班女生组织了一次写情书“恶搞”男生的活动, 很有趣, 我以此写的新闻稿件被武汉市纸质媒体《楚天金报》刊登, 所以有好点子、好策划, 只要操作得当, 也能出好新闻。二是自我宣传的新闻事件策划, 对于企业来说, 策划新闻事件进行自我宣传, 其实质是用得当的方式利用媒体等公关手段创造自我亮相的机会, 如组织企业间的论坛、展览等活动。三是公益类活动新闻事件策划, 这一点的选择性和自主性更强, 可以以企业官方的名义, 也可以员工自行组织。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有社会责任心的员工, 公益事业更能体现企业、员工的社会道义, 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组织单位自己的志愿者服务队, 定期到社区、福利院服务等等。
采访策划, 就是指“采访前做好一定的规划, 包括:采访的主题也就是中心思想、采访的范围和对象、采访方式、采访步骤、提问提纲等。”而新闻报道的写作, 最常用的文体分为消息、通讯、评论和调查研究, 那么在写作的策划上, 就需要找准文章的“点”, 即报道的重心。大三那年, 我们发现考研的时候总有一整个宿舍一起考上好学校的现象, 如果作为消息来写, 只需突出“某某宿舍所有学生都考上了研究生的好现象”, 但是在策划中, 老师与我们讨论做一个“一窝好”的系列报道, 从现象出发, 通过不同学院找案例、找原因, 最后上升到学校教学质量管理, 深度报道, 最后这个系列报道获得了湖北省高校好新闻一等奖。所以有了好点子, 怎么挖掘新闻点去呈现也是得到好新闻的重要方式。
新闻发布策划, 就是指新闻作品的发表, 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利用什么样的平台, 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 这就需要在做好内部宣传的同时, 做好外宣工作, 即下面要说的“走出去”。
三、放开视野, 努力“走出去”
做好企业内部宣传是基础, 通过企业内部的纸质、网络媒体, 将企业的资讯呈现出来, 这是内部员工了解企业资讯的窗口, 也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发挥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方式。而企业外宣, 通过新闻媒介把企业的信息有效传递给社会公众, 让公众更多的了解和信任企业, 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这是对外树立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争取更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方式之一。
外宣的媒体, 除了企业上级集团内的纸质、网络媒体外, 还应包括地方性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甚至国家性的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
要做好外宣, 首先需要企业自身具备有价值的新闻、好的新闻作品。其次需要企业宣传员主动地向各级新闻媒介提供企业新闻信息, 以通讯员的身份与新闻界的编辑、记者建立友好的通讯联系。如果企业能不断有好的新闻成功向外媒输送, 时间久了, 甚至会出现外媒向企业要新闻的现象。再次要充分发挥图片新闻的作用, 小小的一张图, 也许就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和新闻点, 好的图片新闻以其形象性从视觉上和心理上引起读者的注意, 并以其直观性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
企业宣传不仅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一种战略需要, 也是一种战略行为。依靠强而有力的宣传工作, 能强化对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的推广, 不断提高知名度, 增强其影响力, 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无形财富。
摘要:企业宣传不仅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一种战略需要, 也是一种战略行为。要做好企业宣传工作, 除需要宣传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和事件, 还需要重点做好新闻的策划工作, 包括新闻事件策划、采访策划、新闻写作策划、新闻发布策划, 从而在此基础上做好企业内、外宣传工作。
3.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 篇三
摘要: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大问题、老问题,也是一个新课题。因此,应正确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以及思政工作中的各种关系,以达到做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作用 关系 方法
0 引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肩负着培养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的重大使命,对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关键是要围绕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把解放思想、凝聚力量、促进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
1 正确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天地广阔,大有作为。由此可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重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巨大主观能动作用,就是重视人的因素在发展生产力中的决定性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在现代企业中,依然存在着矛盾和差别。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实践经验、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等各不相同,对利益的追求,对事物的认识,包括兴趣、性格、习惯等在内的个性,都存在着许多差异,再加上人们对整体和他人情况了解的局限性,因此,在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经常地、普遍地存在着大量矛盾。要及时地解决这些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就需要有组织地进行经常性的协调。协调人际关系,用强制压服的方法不行,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方法,互相沟通以达到互相理解的方法,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的方法,也就是我们讲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没有相应的、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人与人之间就容易疙疙瘩瘩,整个企业就难以协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企业的内在要求。企业要实现其经营目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职工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稳定经营的中坚力量,因此,要不断提高企业职工参与管理企业的能力。在这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理想的必需条件,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方法,是凝聚企业力量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主义企业的内在要求。
2 正确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应处理好几个关系。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大有用武之地,在如何能动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方面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关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我们每完成一项工作首先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并跟踪教育,树立典型,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企业发展不懈努力。二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辨证法认为,有发展的继承是发展创新赖于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和结果,没有继承就不能有发展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离开传统就失去根基,固守传统不去创新,优良传统就会丧失生命力。三是“管人”和做人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有思维能力的人,人的思想是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而变化的。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就是做人的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善于设身处地为工作对象考虑,引导其认识,调整其利益,调动工作积极性,而不是把自已凌驾于工作对象之上,以“管人”的姿态说教,效果必然适得其反。
3 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把职工的思想往正路上引,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每位职工的进取心,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3.1 从职工需要出发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需要,是指被人感受到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人类的需要分为,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人的各种需要是正常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实现需要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思想支配。首先,是要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需要”观。树立了这样的观念,才能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需求中的各种问题,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职工在利益需求上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其次,企业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工作任务的完成,还应从人需要出发,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条件,努力解决职工生活福利、文化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尽可能地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条件达不到或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对职工群众的上述需要不能漠不关心,而应实事求是地和职工讲明情况,求得职工的谅解。
3.2 努力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的才智和创造力是一种无形的内在动力,要充分调动这种动力,就要培养一个适宜职工思想稳定,有利于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发挥的工作环境。首先,要消除低效现象,营造一个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职工之间消极因素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低效现象是影响职工思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的“大敌”。因此,我们要在职工中营造“以多做工作,出色完成工作任务”为荣的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以整体利益为荣的风尚。其次,要注意职工的“精神营养”,建造一个陶冶情操的“美感”环境。人的心理动力的激发,往往是同美化的环境结伴而生的。清新的空气,鲜艳的花朵,翠绿植物的芳香,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美好的景物、艺术的感染,能使人心旷神怡。这一切我们都可称之为“精神营养”,为此,我们要关注职工的“精神营养”,努力美化工作和生活环境,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职工的情操,挖掘职工自我奋进的动力之源。
3.3 在企业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要在一个单位建立起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一是单位领导要主动关心、爱护职工,求得职工的理解与尊重。作风专横,民主意识淡簿,不尊重职工意见,个人说了算,就很容易给职工造成心理障碍,产生压抑感,甚至逆返心理,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因此,作为领导必须做到作风民主,主动关心、理解和尊重职工,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注重职工参与民主管理,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去调整和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使职工群众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在愉快、振奋的情绪下释放出最大的劳动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二是要加强职工群体意识的培养。使职工能够将心比心,理解领导的苦衷,尊重和维护领导的管理权威。特别是在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增强群体意识,努力缩小个体意识的差异,造就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三是要建立人际间的双向理解与尊重关系。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在理解和尊重问题上往往事与愿违,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个体意识的差异,相互之间缺乏应有的理解与尊重,缺乏必要的谅解。因此,要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建立双向理解和尊重的关系。以必要的谅解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求得各自心理和要求上的平衡,使各自的思想认识尽可能地缩小差异,趋于一致,达到融洽干群关系、活跃职工思想、增强团队活力的良好局面。
4 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面对经济形态和劳动关系不断发生的新变化,做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正确认识做好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方法,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保持职工队伍的稳定,为企业的快速、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焕荣,张传华.浅议如何做好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5).
[2]周虹.如何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J].才智.2008(21).
4.如何做好化工企业的基础安全工作 篇四
——机动车间张东旭(机动)
近期,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了卡博特的安全培训学习。通过学习,对卡博的企业文化、严谨的工作作风、规范细致的安全管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企业文化的不同,人员素质的差异决定了卡博特的安全管理经验,不能在金牛旭阳照抄照搬。如何做好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学习和日后的思考,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和思路仅供领导参考:
1、全员对本公司原料、中间产品、产品的熟知掌握及对工艺流程的了解掌握。做为一个危化企业,首先要对员工进行工艺流程培训学习,使岗位员工对生产单元过程的产成品和工艺指标完全掌握。第二、对各种产品及介质的理化性能做到完全了解。第三、辅助工种及后勤管理人员也必须进行工艺和产成品知识的学习掌握。
2、工艺指标的相对稳定和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
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稳产才能高产。工艺指标的稳定,是保障生产平稳运行的基础。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是工艺指标稳定的基础。
3、提高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
班组、车间要按时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活动,通过各种培训、活动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使员工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拥有一定的安全知识。通过扎实的安全活动,真正使员工的安全能力得到提高。
4、安全制度的规范和严格执行。安全贯穿于生产运行的各个方面,规范化的生产运作,严谨认真的操作作业,严格细致的维修作业,都是保障生产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基础条件。“两个铁钉,失去一场战役”,“几条螺栓,引发一场大火”。这样的悲剧不能再次发生!痛定思痛。是不是每个人都从内心深处引起了反思?是不是每个人都在今后的作业中认真规范的去作业?
要想杜绝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⑴规范日常行为,从细节入手,持之以恒,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⑵加强日常劳保穿戴的检查。从劳保鞋、安全帽、劳保服的规范、正确穿戴开始。
⑶加强作业票证的管理,作业票证是安全生产的保障。要闹清楚为什么办证?办证又是为了什么?作业票证的填写必须规范,仔细。审核部门要严格审核。同时要持证作业,作业完毕后保留主副单据,以备将来审核使用。
⑷作业开始前要做好风险辨识,要根据作业内容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预案。安全预案不严谨齐全的,建议上级部门在责令施工人员补充完善后,再予以签字。
⑸作业过程的安全防护。动火等作业必须有相关人员进行监护,同时监护人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监护知识,而不是充当现场观众;高空作业,严格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带,并禁止高空抛物。尤其是对高空作业携带而不系安全带的要严肃处理。
⑹认真规范作业。无论在检维修还是技改、大修中,要按照规范认真的标准作业。杜绝螺栓缺少、螺栓长短不
一、粗细不一等现象;杜绝管路系统材质不
一、压力标准不一等现象;杜绝更换维修完毕后不恢复跨接线等现象;杜绝作业中现场凌乱,备件乱放现象;杜绝作业后好、次料(物品)混放,现场脏乱现象。。。
5、安全检查与安全整改
安全检查与安全整改是生产运行过程的补充完善部分,及时发现生产中的各种隐患并进行整改,对保障生产和人身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安全检查应该以自查为主,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问题;安全整改,要注重实效性和及时性。对明知暂时不能进行的整改项目,则列入下次大修项目;对应该发现而没有及时发现的隐患,要按照巡检中的漏检对待;对不按时完成的整改,在无正当理由的前提下,要予以考核、警告批评。
6、全员重视,人人参与。安全工作事关全体员工,无论是中高层还是班组长、员工,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安全工作就像一个传动的链条,每个环节都必须正常运行,一个环节出故障则整个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领导重视,身先士卒;班组重视,狠抓基础;员工重视,注重细节;全员重视,事事平安!总之,安全不是一句口头话。安全工作不能要丝毫的松懈,安全工作要常抓、细抓。要避免亡羊补牢的事情发生(杜绝亡羊不补牢得现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公司的安全工作一定会形成:不敢违章(严管理),不能违章(硬件措施完善),不想违章(员工素质和
安全意识提高)的局面。
以上是通过对卡博特安全培训后,我本人对公司安全工作的几点框架性思路。不当之处,望领导指正!
5.企业如何做好税务的自查自纠工作 篇五
按道理说,税务机关到企业检查纳税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查出来不就补税罚款吗?吃一堑长一智,从中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可不少企业就是担心对税务人员招待不周,怕检查人员故意挑刺,即使是企业无意识的出错,也要说是主观故意,给定个偷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什么的。企业怎么说也说不清,因为没有人能证明他们的过错并非故意。因此,每次税务机关开展专项检查,不少企业都是诚惶诚恐,唯恐招待不周,不管检查时间再长、工作再忙也要细心陪着。
诚然,企业是无法回避税务机关的正常检查。那么,企业该如何正确应对税务机关的检查?如何避免不必要的税务处罚和税务负担?如何减少不必要的税务上的麻烦,降低税务成本和风险?
正确应对税务稽查,首先得对税务稽查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便寻找或者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所谓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依照国家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代扣代缴义务及其他税法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处理的全部活动。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是法律赋予各级税务稽查局的神圣职责。纳税人有法律规定接受税务检查的义务,同时对违法的税务稽查也有拒绝的权利,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
税务稽查作为税务机关单方面的一种执法行为,它会直接影响到纳税人,并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因此,税务稽查行为受到了相应的法律约束或控制。一方面,税务稽查行为是基于税务检查权而发生。税务检查的范围和内容,必须经税法特别的列举规定。税务人员实施税务稽查,其行为超过规定的权限范围,即属于违法的行政行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受法律保护,纳税人有权拒绝接受稽查。例如,税务稽查人员实施稽查,要对纳税人的身体或者住宅进行检查,其行为已超出税法规定的职权范围,纳税人有权予以拒绝。另一方面,实施税务稽查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履行法定的手续,否则,同样属于违法的行政行为,如税务稽查人员实施税务稽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件,否则,被查对象有权拒绝接受检查。查核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存款账户,应当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未经批准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有权予以拒绝。
一般情况下,在实施税务稽查之前,税务机关会提前发出《税务检查通知书》并附《税务文书送达回证》通知给被查纳税人。那么,企业就要充分利用纳税检查之前的这一段时间,从年初开始对企业上一的纳税情况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自查。如有发现问题,应当及时纠正过来,以避免不必要的税务处罚和税务负担。
企业如何做好税务的自查自纠?
税务机关在检查企业之前,往往先要求企业做自查自纠。相对来说,自查自纠出的问题与被税务局查出来,性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能不能做好自查自纠对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企业点多面广、涉及税种多项目计算繁杂,该如何进行自查自纠呢?
首先,企业要详细对照各种税收法律和条例,将每一个经营项目涉及的税种逐个进行排列;对照适用税收法律和条例的税率,尽可能准确计算应纳税额,并按税法和条例规定按时申报,及时清缴入库。同时,财务人员要努力学习税法和条例,特别要注意容易疏漏的环节,比如印花税轻税重罚,折旧年限及摊销年限在税法和条例上是如何规定的等等;若遇特殊税务问题,最好能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确保税法和条例得到认真执行。
其次,企业要认真整理涉税资料,自觉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税务机关对企业纳税情况进行的检查,是正常的执法行为,是不付咨询费的极好咨询机会。作为被检查单位,积极支持和配合检查是企业应履行的义务。
第三,在接受检查中,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抓好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申报纳税资料的整理、装订、标识、保管等基础工作特别重要,它们是税务检查人员的主要检查内容。即使在处理日常工作,也要重视抓好以上工作,这样既节约了检查时间,又提高了检查质量,同时提高了企业财务人对税收业务的处理能力。
企业在接受税务机关检查之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自查自纠:一是主营业务收入的自查。企业要对“主营业务收入”等收入类明细账与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及有关发票、收款单据、工程决算书等原始凭证进行详细核对,检查一下己实现的工程结算收入是否及时足额纳税;
二是往来账户的自查。企业要详细检查有没有将已完工工程的收入挂在“预收账款”或“应收账款”账上,而不结转“主营业务收入”,低报工程进度或漏报工程项目;
三是纳税义务时间的自查。企业应结合税法中对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检查一下有没有推迟确认纳税义务,自查时,应将“主营业务收入”、“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明细账与建筑安装工程合同对照审核,看看有没有不按工程合同规定的价款结算办法确认收入实现时间,延迟缴纳税款的问题;四是包工不包料建筑工程的自查。企业有没有只按人工费、管理费收入作为工程价款,而将所耗的材料价款剔除在外的情况。对这类问题的自查要重点核对“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五是提供劳务换取货物的自查。要是企业发生了以提供劳务换取货物,应审查有没有不通过正常的“主营业务收入”申报纳税的现象;
六是价外费用的自查。要是企业有收取价外费用,可通过核对结算单据和有关账户进行自查,看是否存在将收取的价外费用直接冲减了“财务费用”账而不计入营业收入的问题,如有,就及时纠正过来;
七是其它业务收入的自查。企业的其他业务收入包括劳务收入、机械作业收入、材料转让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人、多种经营收入等。对其他业务收入的自查应注意企业有没有因错划征税范围而导致计税依据和税率运用错误的问题,如取得房屋出租收人按“建筑业”3%税率缴纳营业税,而未按“服务业一租赁业”5%税率缴纳营业税;其次,要注意企业有没有以收入直接冲减成本费用的问题,如在取得其他业务收人时,不通过“其他业务收人”科目核算,而是直接冲减成本类账户;第三,要注意企业有没有取得收入不申报纳税问题,如取得其他业务收人时通过“其他业务收人”账户,只按“工程结算收入”申报缴纳税款,而对“其他业务收入”不履行纳税义务。
八是印花税的自查。企业签定的不动产转移书据、租赁合同、购销合同、建安合同以及视同合同的有关票据、帐簿资金等是否按规定申报缴纳印花税。企业筹建期间的涉税问题及处理
某企业于2011年11月批准筹建,12月25日取得工商营业执照,2012年1月1日正式从事生产经营。为此,企业财务人员来电咨询,其企业筹建期间的支出应作为开办费处理,但在企业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之前的支出是否应作为开办费处理,取得的相应发票应如何开具,取得营业执照正式经营后,尚无收入产生,上述开办费如何处理,相关亏损如何确认,是否还需参加2011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现对上述问题分析如下。
第一,一般而言,筹建期是指从企业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营业)之日的期间。公司注册成立之日为工商营业执照上注明的日期,这个时期发生的费用允许作为开办费税前扣除。而此间的开办费是指企业在筹建期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成本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支出,但此间发生业务招待费、广告和业务宣传费,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则应根据情况予以分析审核确认。
第二,企业从事生产经营前发生的筹建费应包括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前的支出,但取得的发票上名称应该是《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上注明的公司名称(企业筹办处、投资方或经办人名称等)。如果发票上名称与后来注册公司的名称不一致,除非能够提供充分确凿证据,证明两个公司为同一公司,通常不能税前扣除。
第三,关于开(筹)办费的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开办费在开始经营之前不是税前扣除项目,税前扣除的扣除日期为开始经营之后日的当年,开始经营之前的年份不能税前扣除,只能进行归集。
第四,筹建期间不能计算为亏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明确,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为开始计算企业损益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建活动期间发生筹建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应按照国税函[2009]98号文件第九条规定执行。所以,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之前进行筹建活动期间发生筹建费用支出,不得计算为当期的亏损。这里“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的”,应是指企业的各项资产投入使用开始的,或者对外经营活动开始。
第五,企业筹建期间无须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79号)第三条规定,凡在纳税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在减税、免税期间,也无论盈利或亏损,均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很明显,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主体是在纳税内从事生产、经营(包括试生产、试经营),或在纳税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纳税人。企业在筹建期,没有生产、经营,当然也就不用汇算清缴。就本例而言,该企业无须参加2011的汇算清缴,但如果企业的筹建期延续至2012年2月份,并从3月份开始从事生产经营,企业筹建期与开始从事生产经营日期处于同一,则应将2012作为一个汇算清缴期。
第六,筹建期间的业务招待费与广告费的处理。从税收角度而言,企业开办费不包括业务招待费、广告和业务宣传费,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的相关规定税前扣除。具体而言:
(一)业务招待费的处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税法规定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应为开始生产经营并取得销售(营业)收入,也就是说此项费用税前扣除的前提必须有销售(营业)收入,而不能在没有销售(营业)收入有情况下,仅按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进行税前扣除。所以,在此种情形下,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性质的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
6.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员工作 篇六
—、完善基础,不断提高统计分析能力
统计分析,既是统计工作参与管理实践的成果,也是统计工作的总结与提高过程。在日前召开的华东地区烟草行业统计学术论文研讨会上,我根据统计工作参与企业管理的实践,撰写《企业非实物形态的成本统计分析与控制》统计论文,能够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对我厂统计分析,为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服务的肯定。
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始建于1929年,一直是我国烟草行业内的专业生产卷烟商标的印刷厂。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以市场为中心,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力度,引进了一系列国际先进的印刷和制版设备,在浦东新区兴建了上海罗德烟草印务有限公司和上海金鼎印刷厂,形成了国内印刷技术领先的综合优势,生产规模和经济指标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主要产品为卷烟商标和包装装潢印刷品。是“中国包装印刷龙头企业”和“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传统的报表统计向结构、效益分析的转变,作为企业的综合统计员,大量数据的接触,既有看到企业不断发展的喜悦,也能透过数字看到不少问题的存在。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使自己深深感到做好统计工作的压力。统计分析是统计为企业管理服务的体现,如何打造好统计工作的基础,不断提高统计分析能力,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所以在用心做好统计的同时,注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五个做好”,实现了统计认识、基储素质、技能和指导等五个方面的完善提高,尽可能把工作做到更好一些。
1、做好统计工作重心的转移。
企业统计人员要与时俱进,我认为,既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了解宏观经济的形势,更要研究企业微观经济状况,分析研究自己接触的、熟悉的工作,提供具有价值的统计分析和可实施的改进措施,这就是统计为企业发展服务,统计分析要务实的所在。
企业竞争的基础体现在投入产出上。依托上海烟草集团的优势,近年来,我厂在技术进步方面作了大量投入,其中在胶印设备上先后引进了海得堡CD102六色胶印机3台、五色胶印机1台和瑞士BOBST烫金机、104自动模切机等一系列国际先进的印刷以及相配套设备。K-MART、沃尔玛等一些国际大公司在选择国内产品包装定点配套企业时,到我厂进行考察后对我厂生产规模、技术实力也是0K。
胶印印刷作为我厂主体生产,大量的固定资产、人员的投入,生产效率的发挥一直企业领导关注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产品在市场竞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点问题。我在工作中注意围绕这些企业的重点、热点问题而展开,做好统计分析基础积累有心人。结合对生产过程观察,逐步建立有关数据资料,对影响效率的生产要素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得到了厂领导和员工的重视和支持,并形成具有我厂特色生产运行效率的统计,说明了统计分析为企业发展服务的重要性。
2、做好统计工作的规范管理。
统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统计规范管理是企业统计人员的职责,也是做好统计分析基础的需要。在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中,根据上级统计部门和企业领导的要求,我先后负责起草修订了厂《统计工作管理规定》、《印刷生产的统计标准》、《产成品管理规定》和《经济活动分析管理规定》等多个统计管理标准,通过标准制度使得企业统计工作有章可循,也为统计分析提供数据的支持。
比如《印刷生产的统计标准》就是对企业内印刷生产的各种统计指标进行定义、计算口径的界定和统一,规范了基础数据管理。《产成品管理规定》通过对我厂产成品从合格入库到销售过程中,产品销售、顾客服务等单据、表式和要求的统一,确保了产值、销售收入等指标计算准确。《经济活动分析管理规定》对统计分析的内容、格式、要求和职责作了详细规定,使得企业统计分析进入规范操作。
3、做好自身素质的学习提高。
遨游沧海才知海洋的深邃,统计职能由报表型统计向企业管理服务型统计转变,对统计人员来说,实际也是由企业经营管理的观察者向管理参与者角色的转换。所以,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做好统计、写好分析的关键,如果不加强学习,就难以满足统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在加强统计业务技能提高的同时,积极进行企业管理,特别是会计方面知识的学习,先后取得了统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证书,由于这些知识的掌握,对我统计分析参与企业管理,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中起到了较好的帮助作用。
4、做好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
随着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统计工作中作用越来越大,给统计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学习提高。
在加强企业管理中,我厂在生产定单管理、原辅材料管理、产品产销存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系统管理。由于计算机软件和接口不同,反映到我综合统计的各种数据,无法在计算机中实现共享和利用。随着统计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不是等软件开发,而是通过办公自动化的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利用EXCEL电子表格,开展电子统计台帐、统计报表和数据处理工作,为报表填报、统计分析起到了较大便利和保证。把大量的计算整理工作给计算机做,也使我得到充分的时间投入到统计分析中,计算机能够为我们统计工作多做事,做好事。
5、做好对基层部门的统计指导。
厂综合统计反映的是整个企业统计情况,统计报表、分析数据需要下面车间部门的支持。为此,我注意做好对车间部门统计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工作,帮助车间和部门统计人员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比如在开展胶印生产效率提高的活动中,新的车间生产日报表、新生产统计指标的确定、计算口径界定、统计台帐的设置等,反复与车间领导和统计员进行讨论,帮助完善,使得新的生产统计制度得到很好运行。企业胶印生产运行效率的统计工作,统计分析的深入,也是在车间和部门统计人员的支持配合下,取得成绩的。
二、优化数据,不断提高统计分析作用
数据说话并不是在统计分析中大量数据的堆砌,也不是数据简单罗列,而是用数据来提高统计分析的含金量。数据是一座金库,就看我们如何数据挖掘、优化的深加工。统计分析求真就是要用数据演绎、推导和求证,真实、客观反映企业管理状况,也统计发展的根本需要。
在统计分析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不少统计分析是缺少数据支撑,说服力乏味无力,另一方面,在管理中大量数据产生又被空置,没有被充分利用。胶印生产效率提高的专题统计分析能够产生较好效果,就是从数据挖掘,分析利用中发现问题的所在,是实现统计优质服务的基矗生产过程的数据优化,经历了“挖掘、组合、运用、提高”的四个过程。
1、生产数据的挖掘利用。
随着企业管理的进步,我厂统计工作虽然不断完善,但是,产、质、损数据统计发展是不平衡的,工作总结《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员工作》。ISO9000标准体系认证通过,大大丰富了产品质量管理指标;成本管理同样有产品得率、原辅材料损耗率、产品料工费等许多指标。而生产统计仍然停留在品种、产量和产值等量的指标,特别是缺乏对生产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另一方面,近年来加强管理,在生产过程增加了许多记录台帐和表格以及大量数据,需要我们去开发和利用,为统计分析提供有力的说明。
数据是某一客观事物的记录,一个数据仅能说明某个事物,而一组数据就能表达一种现象,多组数据组合起来分析,就能描述某一内问题在联系,揭示某种客观规律。数据的挖掘、价值的发现是统计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对企业统计工作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认识基矗
例如,机台调换任务是印刷生产中常见的事,说明一个生产定单的调换。把调换任务时间累计起来,就能反映其对机台有效运行时间的影响;除以调换任务次数,反映了平均每次调换任务时间,是机台人员操纵技能的说明;把调换任务次数累计起来,反映了定单情况对生产的影响;不同的产品,调换任务时间也不同,反映产品结构对其影响;把所有调换任务时间与有关指标相结合,就能反映其对产量、产值的影响;把调换任务时间与其他停机时间相结合,就能反映调换任务在设备停机因素中的比重。整体归纳起来,说明机台调换任务是影响生产效率发挥的因素之一。一个简单的数据通过挖掘,能够帮助我们产生新的认识。
2、统计数据的多元组合。
在统计分析中对生产数据的再认识,不断发现其价值,并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才能为生产效率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完整的、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持。生产效率是多元因素影响的结果,生产要素间的互相制约性,需要对影响效率的生产要素进行数据重组,使得复杂的问题数字化,数字化问题清晰化,促进统计分析水平的提高。
首先、对生产效率的分析,我没有采取过去对产品数量、质量和纸张等材料消耗的常规分析,而是用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理念,对生产要素中影响效率发挥因素进行分析,从印刷实现率统计分析入手,通过产品结构、设备状况、生产组织、操作技能和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多层次的组合分析,到最后验证点———胶印色令加工成本,大量统计数据形成了科学、完整的胶印生产效率问题的说明。
其次,根据生产过程数据组合的情况,设计了有关生产效率统计指标,能够客观、充分反映企业生产效率状况。比如印刷生产的运行率、实现率指标的确立。为了准确核定机台生产能力标准,我不是简单根据设备理论能力,也不是只看车间的上报数据,而是到机台旁跟踪观察实际运行情况,在分管厂领导支持下,与生产车间、设备部门和生产技术部门一起,根据设备状况,承印产品情况逐台进行讨论确定。
第三、数据成了统计人员用武之地。车间的统计更加细的组合,充分反映出各机台运行状况,内部因素和外界因素对机台运行情况的影响。车间统计人员依靠计算机软件帮忙,还忙的很。这一整套新的生产效率的统计对车间生产管理起了很大帮助。生产过程统计的内容多了,统计人员用数据来说明生产问题,车间经济活动分析水平也提高了。
3、统计数据的运用实践。
作为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由于多年来企业一直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企业干部与职工看到和听到都是企业比较好的情况。在我和其他同志通过二个多月数据运用,在对胶印生产效率的统计与分析研究基础上,用powerpoint的形式,进行《胶印产品生产效率分析和对策》专题分析,推出了27张关于胶印生产数据的统计表,上千个数据,一层一层的分析,用数据从多角度、多层次来分析问题。
就是这些过去不曾被注意的数据,为统计分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主题突出,观点鲜明、数据充分、说服力强,引得参加分析会干部与职工的惊叹和折服,问题的存在和分析,得到厂领导的肯定和重视,起到了很好的决策参谋作用。
烟草行业企业有一个明显特点,企业领导和职工都很想把事情做好,积极性和热情很高。通过分析寻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会后厂领导立即召开有关部门会议,讨论专题分析中反映的问题,布置改进措施。向彩印车间、生产技术科等五个部门开具了厂长签发的“提高胶印生产运行率、实现率”项目督办单。生产车间和其他部门从生产准备阶段、设备保证能力、工艺技术研究、材料保障和员工技能等多方面,强化各项管理措施。企管办定期将完成情况书面反馈厂长室。第二年还把“提高胶印生产效率”列入企业方针目标,把胶印生产运行率列入对车间管理的考核。通过这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实施,使得我厂胶印生产效率提高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的措施和效果在统计论文中有详细描述,这里省略)
4、统计数据的改进提高。
通过对胶印生产效率的专题统计分析,数据的开发利用的方法,也促进了企业各部门分析工作的提高,一些很平常的数据都被运用到加强生产管理中。比如设备维修,时间上统计有无故障运行时间、故障停机时间和故障维修时间分(最长故障修理时间、最短故障修理时间);故障情况统计分日常故障、重复故障和预防性维修以及次数;频率统计情况又分故障停机率、最短故障间隔期(天)、故障频率(次/百小时)和最长天数故障频率(次/百小时)等,每月通过数据把简单的设备维修情况描述的清清楚楚,促进设备为生产保障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开拓进取,不断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随着统计工作从注重总量指标分析向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分析的转变,对客观事物简单描述的统计分析,已经不能适应领导决策、管理进步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在研究方向上紧紧结合企业实际,积极运用新的思想去分析新问题。为此,我从创新意识、理论研究,联系实际三方面,将统计知识与会计知识的融合,加强统计分析水平的提高,使得企业管理提升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统计分析要有创新意识
印刷生产是属于一种技术性较强的加工过程,传统的生产管理确定往往是依据以往的经验。这种经验性的认识对生产效率的重视,是模糊和缺乏系统性的。需要用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去研究分析,其重要不仅仅在于发现问题,而是如何实现目标的途径。
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多年来,我厂十分重视生产过程中产量、质量和成本指标的改善,经济效益名列上海市包装印刷行业前茅。在统计分析中发现,我厂设备是一流的,产品质量也一流,而生产运行质量并非是理想,主要是对生产效率发挥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管理。
制造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重视对产量、质量和成本等指标的管理,是长期传统管理所形成的。而在构成产品实体的原辅材料外,还有是活化过程中消耗的成本,与效率发挥、资源利用有密切关系,其有一个共同特点:无实物形态,我们称之为非实物形态成本,往往容易被人忽视,却是客观存在的一部分产品成本。这就引出了对产品成本分类的再认识,用不同标志的分类就有不同的成本涵义理解和管理。
2、统计分析要注重理论研究。
会计上对产品成本用不同的标志有科学的分类。邯钢经验就是说明了成本管理要结合实际。产品成本按物质形态来分,是根据产品生产实际,从统计角度如何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成本管理把产品成本分为料、工、费核算,管理会计中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分析是有科学道理。这些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来理解,也不是企业所有人员能够掌握应用。我认为,统计人员参与经济效益提高的分析,不是简单重复成本分析,也不是要求会计上改变产品成本核算。而是我们统计工作如何与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需要有一个切入点。生产效率是一个切入点,就是为何做?谁做?怎样做?做了谁用的问题,即:统计分析的策划。促使我们对非实物形态成本,进行认识和管理理念的探讨和研究。
在统计论文中,我对产品实物形态与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之间的认识,从概念、内容、方法和作用结果上,作了详细的区别与联系描述,这些分析认识使得我们在观念上、重视程度和分析方向上有了一个突破,归纳起来解决了为何做?谁做?怎样做?做了谁用的四个问题:
1).产品成本按实物形态分,把关系生产效率、资源有效利用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因素,归纳为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能够在产品实物成本后面,更形象、更系统地反映“效率”在产品上的成本。虽然其成本值很微小,但在生产管理却是薄弱环节,是大有文章可做。
2).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和控制,由于不同于会计的成本核算,这就为统计工作参与降低产品成本活动提供了需要。由统计人员来做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统计,对生产要素中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管理结果都一样,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关注的,是生产效率发挥、资源有效利用等问题。由于会计是以金额发生来核算,没有办法进行生产组织、操作技能和工艺技术等方面核算要求。而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的角度,就能够进行系统的生产效率统计分析,是企业全员成本管理的补兖。
4).统计分析的价值是在使用中产生。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生产需要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非实物形态成本管理,实际是对生产要素中效率发挥的控制。所以,我厂生产过程中这些效率发挥的统计分析,很自然被生产管理者重视和利用。
3、统计分析要理论联系实际。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的深入,我们把它演绎为一种管理理念,并运用于提高胶印生产效率的研究,结合生产过程数据的开发运用,从六个层面,十二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促进了生产管理观念的改变,完善了生产管理,形成了新的生产统计模式,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非实物形态管理理念在论文中有详细的研究、统计运用、实施措施和产生效果的说明,这里不作详细的描述。)
一个生产系统包含了协作组织的管理体系和生产设备的合理搭配,不同的系统组合,即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组合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是根本的,具有决定性的。这就是1+1>2的系统效应。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实际上是企业各方面管理资源有效整合的结果。
企业生产管理观念的改变很重要。对生产完成,过去主要讲产量、质量,讲节约多少纸张和油墨的分析,不讲究设备能力发挥的如何:对生产定单安排首先考虑完成,很少考虑生产中使用设备的成本,也不讲究设备性能和印刷色数利用,印刷两个颜色产品会用四色胶印机甚至六色胶印机印刷;因为生产效率发挥高低,对车间管理上不考核,所以大家也不关心有多少效益在生产过程中被“损失”丢掉。现在,生产任务完成的评价,不仅仅是看定单按时完成、产量和质量情况,还有生产过程效率发挥情况如何。
通过产品生产过程有效控制,产品成本管理得到了的持续改进。当年末统计,平均胶印色令成本比上年降低26.9%,实际减少印刷加工成本455.31万元。第二年,平均胶印色令成本又比上年水平降低22.78%。实际减少印刷加工成本404.73万元。我厂胶印色令成本降低的成果课题也获得了上海烟草(集团)公司2001年管理成果评审的二等奖。
今年来,我厂领导进一步重视生产过程数据质量的改进,加大了硬件和软件建设投入,通过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构筑新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生产过程统计的工作流程进一步缩短,生产定单从管理评审到机台安排、产品入库一系列生产过程数据,通过信息集成系统的处理,正逐步由期末反映向期中控制的转变。
7.如何做好现代企业统计工作 篇七
长期以来, 各种统计业务由不同的部门负责, 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 更谈不上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 即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因此企业要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 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 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 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 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
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并要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 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 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 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向各职能部门运行, 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 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 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2 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 规范企业统计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 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 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 要克服贪大求全的作法, 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的关系, 删繁就简, 讲究高效务实。
在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 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既满足国家宏观的要求, 也要满足企业微观的要求。一是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企业业务发展状况, 企业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情况, 企业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 并且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二是规范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取数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 力求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化;三是及时性原则。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新型业务的不断出现, 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 要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统计指标的设置, 应以满足整个企业特别是业务发展部门的需求为主, 坚持适度超前, 并不断扩大统计指标规模, 力争以规模效应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支撑;四是客观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本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业务的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3 超前预测, 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的生产经营要以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为基本依据, 要通过统计工作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 而且还能搜集、整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有关的外部环境信息。只有通过对这些信息和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并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必要的加工、调整、改制或延伸, 再结合其他信息进行计算、对比、分析, 然后才能据此进行科学预测。所以在加强企业内部统计基础工作的同时, 我们还要建立和完善对外部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工作, 发挥网络的优势, 建立起信息高速公路。还要强化原始记录管理, 改进统计报表, 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提高收集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适应性。迅速为企业管理者做出新产品开发、提升指标、成本系统优化、产品结构调整等决策提供依据。要根据历史和现实的统计信息资料, 从主观与客观、宏观与微观、内因与外因, 环境和条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挖掘出质量更高, 效用更大的统计信息。利用科学的预测和估计方法, 为企业的发展规划作出科学的决策和估计。彻底解决统计的滞后性, 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出贡献。
4 系统分析,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现代企业管理离不开统计工作, 统计工作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统计数据来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 只有深入搞好企业统计工作, 真正做到准确, 及时, 全面, 通过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企业的经济统计资料, 才能为领导了解情况制定政策, 才能为制定和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制定成本控制措施, 提高经济效益, 为严格考核奖惩提供广泛而详细的资料。随着企业的资本运营和规模经营, 统计工作必将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工作。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进行信息交流的载体, 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一项及其重要的基础工作, 它可以使企业准确掌握市场, 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 不断地从市场中捕捉新情况, 新问题, 科学动态地抓好管理工作。还要通过不断地强化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核算和统计监督, 以便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发挥作用。
5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8.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 篇八
一、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稳定工作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更要进一步落实维护稳定的责任制。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本企业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必须高度重视内部稳定的安全保卫工作。作为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体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这就需要将保卫工作融于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之中,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与经济利益和政治荣誉挂钩。重视和加强保卫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保卫组织在维护企业治安中的职能作用,强化保卫干部的管理、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之逐步适应企业改制的要求。同时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联系周围群众,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千方百计协助企业解决好当前职工普遍关心的事情,特别是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的换岗、工资、福利、医疗等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掌握各种借机滋事苗头,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企业改制过程中内部的稳定。
二、依法妥善处理影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定因素
企业内部的安定是企业改制与发展的前提,从保卫经济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将企业内保问题当成保卫人员的重要工作。这就要求保卫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积极争取企业领导的支持,获得职工的理解配合,把保卫的工作重点放在企业稳定的难点上,放在企业职工的热点上。必须密切注视国有企业内部改革过程中的动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和情报信息的收集,对企业改制的发展进展情况,职工中出现的思想动态和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增强洞察力和超前意识,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为企业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不满、上访等苗头,一定要反应敏锐、行动迅速,及时反馈给有关领导以便及时决策、协调处置。在党委的领导下,深入细致地做好企业中各种矛盾的化解工作,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于萌芽状态。要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坚持以疏导教育为主,确保生产秩序和群众生活秩序的井然有序。
三、对危害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严密防范,坚决予以打击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基层保卫工作要进一步强化管理,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套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有效管理机制。对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的大案要案要予以高度重视,组织力量配合公安部门,快侦快破,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挽回财产损失。对报复伤害国有企业领导人、抢劫、盗窃,破坏国有企业物资、设备的犯罪活动,要坚决打击,依法严惩。同时对那些侵害国有企业资产,侵犯职工群众合法利益,影响国有企业工作、生产秩序的各类违法活动予以严厉打击。
四、加强对国有企业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为国有企业改制、发展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按照企业抓防范,周边抓整治的思路,维护好国有企业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对横行企业周边的各类流氓恶势力,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要抓住不放,一查到底,发现一个坚决打掉一个,除恶务尽,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其他各项措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下决心解决长期困扰国有企业的社会治安等问题。要认真分析本地区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状况,特别是对 “两抢一盗”犯罪状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突出打击和预防两个重点,切实发挥主业队伍综合治理工作优势,严厉打击,严格管理,严密防范,最大限度地挤压犯罪分子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五、努力完善自我,提高保卫人员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加强保卫队伍的自身建设
9.如何做好企业消防安全工作 篇九
通过这次消防培训了解到火灾事故的发生的人为因素比较多,企业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除了要加强应对企业员工消防安全专业常识外,还要建立一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设立相关消防安全责任人,才能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的消防方针。无数的事实证明,只要人们有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及规范,大多数的火灾是可以预防的。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感想:
一、企业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不够强,认识不足,知识不普及,思想麻痹。正确的思想意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于事态的发展往往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则有阻碍之弊。近年来,社会和企业的火灾事故不断频发,使得员工的消防观念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目前大多数人的消防观念仅仅局限于火警电话或失火等待消防队扑救,对于消防监督、火灾隐患整改和如何加强消防工作显得比较茫然。
(二)经费投入不足,消防器材、设施短缺、陈旧。加强经费的投入、改善消防设施和装备,是预防火灾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意识问题或经费保障不足,一些已经配备的消防设施、器材也有不少因检修、保养不及时,而难以发挥其有效的作用。还有一些老式建筑,年代已经久远,消防设施和装备已经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新装不添,旧装也日显破旧,一旦遇到火情就难以实现自救,造成战机
贻误。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防范措施不到位。落实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消防工作管理,是增强消防意识,预防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企业消防工作管理部门一般是由安全保卫机构承担,隐患整改资金的投入往往又没有直接的经济汇报,加上极少数领导思想意识上的淡薄,种种原因的存在,就显现出消防安全教育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也造成了消防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不规范、不科学、不深入。同时,还存在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于发现存在的火灾隐患,往往由于行政干预和资金缺少等因素,造成火灾隐患整改的不及时或者不整改;防范措施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改进企业消防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教育宣传的广度和力度,强化员工的消防意识,提高认识,普及知识。做好企业的消防工作,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全面提高广大员工的消防意识。意识强化了,认识提高了,知识丰富了,这样才能让员工从根本上认识到“水火无情”,才能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二)要加强对消防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建立专人专门保管制度,改善消防器材的存放条件,确保使用寿命的延长。消防设施和设备的配备率和完好率,是衡量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开展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加强和完善管理机制,全面落实防范措施。切实按照各项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开展消防工作,是实现依法治厂、依法治火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消防工作,要将其作为一项重
要工作来抓。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全面的消防管理制度、组织,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要对消防工作的规划、经费的投入、设施的更新、奖惩措施的施行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起一个符合实际工作的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体系;另外,企业安全保卫部门还要经常性、及时性的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存在的问题,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责令隐患单位拟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全面建立火灾隐患通报制,以儆效尤
10.如何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篇十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0 引言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挖掘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来最快最好的完成组织目标。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企业发展的需要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明显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速度,企业人才的自我发展需求也日益丰富,这就给新时期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有必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从而为企业实现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1 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目前,很多现代企业只注重自身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采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管理观念相对比较落后,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高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而也就忽略了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挥,导致人力资源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没有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作为指导,现代企业很难实现发展。因此,企业只有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取得竞争优势。
1.2 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完善,首先,薪酬制度制定的不合理,部分企业没有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薪酬,而是整个企业不同部门采取同一套薪酬管理办法,难以保证公平性和科学性,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其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定性指标和量化指标的搭配不合理,可操作性较差,不能从整体上对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等进行考核,导致考核结果出现偏差。同时,很多企业忽略了绩效考核之后的跟踪反馈工作,考核结果反馈的时效性很差,难以通过考核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然后,企业的激励机制建设不完善,没有实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效结合,激励效果不明显,因此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1.3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各行各业都开始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必须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施信息化管理。然而,现阶段很多企业由于相关领导的不重视,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作为新时期企业管理新手段的关键作用和主体地位,没有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另外,部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没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软硬件操作能力,更不能熟练应用人力资源软件,这直接阻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2.1 更新观念,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 要想切实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树立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通过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来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进而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时,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才放在主体地位,尊重人才、信任人才,为人才的发展创造充足的空间和机会,使人才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
2.2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 现代企业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才能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首先,企业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丰富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方法。其次,优化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建立一支科学化、规范化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队伍,这需要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从根源上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
2.3 完善企业考核激励制度 一套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须要有完善的考核激励制度作为支撑。第一,企业要完善薪酬管理体系。企业在自身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施薪酬管理。企业需要做到针对不同岗位进行科学的岗位分析,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岗位的工作量、难易程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薪酬标准,保障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和科学性。第二,完善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很多现代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都开始将绩效考核和员工的薪酬相结合,因此,需要企业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根据企业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保证考核的科学性,从而使得企业管理者能够通过对员工的考核对其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重要依据。第三,完善激励制度。一套科学的激励制度必须是基于员工的需求将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它既能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更能切实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
2.4 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现代企业领导和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另外,还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信息素养,增强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更加科学和现代化。
结语
11.如何做好企业信访工作 篇十一
【关键词】企业信访;企业党组织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深入完善和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不断推进,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至3000美元阶段,专家学者认为我们国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方面表现为“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表现为“矛盾的凸显期”。企业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出来,信访维稳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日益凸显。如何抓好企业信访工作,维护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维护企业稳定,保障改革发展和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是企业党组织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近年来,涟钢双菱实业公司坚持以“维护稳定、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确保信访渠道畅通”为方针,以实现“无越级信访、无重复信访、无信访积案”为目标,认真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原则,从办具体实事做起,积极办理信访问题,收到了成效,保持了队伍稳定,为促进公司有序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1.坚持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优势,做好企业信访工作
企业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也是处理企业信访工作的主导者。多年来,公司党委非常重视信访工作,把信访工作作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了重要议事议程。公司领导不仅要求各级干部重视职工群众来信来访,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确保信访渠道畅通,切实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利益。而且,还把信访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协调解决重大信访问题,坚持领导“三亲自”制度,为各级干部做出了表率,推动了公司信访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一是亲自处理群众来信,公司领导对群众的每一封来信,见信如见人,不拖不压,亲自启封阅看批示,或亲自协调处理。同时,根据信访内容建议或要求,及时批转职能部门归口处理。使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二是亲自接待来访群众。公司领导亲自接待来访职工反映问题,帮助释疑解惑,排忧解难,诸多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深受职工欢迎,赢得群众的好评。如,对来访反映职工家属子女就业的问题,公司领导从不回避,一方面亲自作解释说服工作,帮助职工转变旧的传统观念,帮助职工子女转变就业、择业观念,鼓励让子女走出去闯市场,自谋职业;另一方面,公司领导也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在内部大力开展改革用工制度,为职工家属子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加强对外联系,为子女就业提供服务信息。
三是亲自处理重大信访问题,对于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解决难度大的信访问题,如人员分流、工资待遇等问题,公司领导更是高度重视,亲自过问参与解决,及时化解矛盾。
2.建立长效机制,保证企业信访正常有序开展
为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更好地方便群众,服务于群众,本着科学、适用、可操作性的态度,公司建立并坚持多年实施《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群众逐级上访和分级受理制度》、《民情调查制度》、《信访事项督办制度》、《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为信访的正常有序开展打下了基础,推动了单位工作作风的不断改进,使大量的群众信访问题,通过制度规范化、正常化、科学化的管理,得到了及时解决。
有了制度,关键在于落实。为此,我们注重抓好“三个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充分认识信访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作为事关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事来抓,要求各级干部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对企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心,切实办理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维护好广大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持稳定大局。
二是责任到位。公司坚持不懈地做好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的规范和完善,明确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和部门负责人作为信访工作第一负责人,将信访工作效果与领导者个人工作业绩直接挂钩考核并计入档案管理,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严格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了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分工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是组织网络到位。从上到下形成信访工作管理体系,是企业开展信访工作基层的组织保证。长期以来,公司信访工作由公司党委书记主管,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成立信访协调小组,建立信访联络网,车间、班组相应配备兼职信访信息联络员,坚持小问题解决在基层、大矛盾化解在单位,畅通和拓宽了信访渠道,减少越级上访现象。
通过“三个到位”,提高了认识,增强了责任,进一步推动了全公司信访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公司上访秩序继续呈现出良好环境。
3.突出重点,遏止“三访”维护稳定
集体访、越级访和重复性访,三访一直是信访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公司从各单位、部门抓住做好初信初访工作,提高一次性办结率入手,注重抓好平时的信访信息预测和反馈工作,及时发现可能形成集体访、越级访的苗头,进行分析和研究,采取切实果断措施,千方百计地做好超前工作,将问题解决在企业内部,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具体来讲,就是采取重点抓、抓重点的办法,尽可能避免减少“三访”现象的发生。
重点抓,就是在容易发生信访问题的敏感时期,做好遏止“三访”工作,公司在重大重要活动、“两会”期间等,都提前根据排查的热点、防范的重点、适时召集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协调、布置工作,提前预防可能发生的信访问题。对已经发生的集体访、越级访进行回访,对一些上访老户进行必要的监控,确保了公司各项活动及会议期间顺利进行。
抓重点,就是对多次集体上访、上访老户,进行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坚持“宜解不宜结、宜冷不宜激、宜散不宜聚、宜疏不宜堵、宜快不宜拖”的原则,耐心进行说服工作。一方面,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思想教育相结合,进行座谈对话,加强沟通协作,化解矛盾;另一方面,宣传有关政策,加大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的力度,帮助职工群众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取得职工群众对公司改革的理解和支持。近年来,公司“三访”现象大幅度下降,呈现出政通人和、心齐气顺的良好氛围。
4.坚持疏导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保证信访处理效果
12.如何持续做好煤炭企业的工会工作 篇十二
一、公司工会工作的落实情况
第一, 努力履行工会职责。首先是工会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构造和谐稳定的员工群体。坚持企务公开的有效落实, 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企业氛围, 保证企业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其次, 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生产安全, 努力杜绝生产中的违章活动, 健全机制, 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逐步克服机械设备老化, 安保基础薄弱等不利因素, 努力把生产安全扩大到长周期。第三, 尽可能完善基础设施和办公用品的添置, 各部室制定完善并悬挂了日常行为规范、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的牌版, 并与公司经理进行深入的沟通, 实现工会经费的按月拨付。
第二, 切实履行工会职能。每年都组织召开职代会, 在职代会召开前广泛征集职代会提案, 所有提案都分别归纳、整理, 对符合要求的进行处理、反馈并上报有关领导及部门, 对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及时召开小组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职代会期间代表们认真审议《行政报告》《经营方案》《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报告》等报告、方案。职工代表通过实实在在的参与, 切实发挥了主人翁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第三, 深入开展各种劳动技能竞赛活动。组织召开“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暨职工技能大赛表彰会”, 对在集团公司技能大赛中获得好成绩的选手、在技能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选手、优秀组织单位进行表彰;组织召开双先表彰会, 对先进集体, 明星班组, 劳动模范、劳动标兵和先进个人等进行隆重表彰。并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劳模。营造向劳模学习、向先进学习的浓厚氛围。另外, 文体方面的竞赛也积极组织和参与, 工会定期组织职工排球赛、篮球赛等活动, 还积极组织参与集团公司组织的文体竞赛, 对取得成绩的团队和个人都进行表彰, 培养职工的拼搏精神和团队意识, 促进、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 制定方案, 检查考核。按照集团公司工会的统一安排, 公司工会制定了“困难职工帮扶救助、送温暖活动方案”, 建立了帮扶中心并健全了特困户职工动态档案, 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一助一”结对子活动, 做到了困难职工有人管, 职工困难有人帮的承诺。春节期间, 对公司的特困职工家庭和贫困户发放救济金, “金秋助学”活动中给困难大学生发放了助学金。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 重新修订了《工会“职工小家”考核细则》, 制定了考核奖惩制度, 每月月底对各车间工会进行检查考核, 对考核取得前两名的车间给予奖励, 同时对考核最后一名进行处罚并限期整改。事后进行追踪, 持续关注其整改情况。
第五, 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 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入开展以“争、树、增、提”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建立了公司工会学习制度、学习笔记检查考核评比制度, 采取每周二集中学习, 并实行每人讲一课制, 对工会专职干部进行政治理论、维权法律法规、企业管理理论和工会业务等知识的培训, 每季度定期检查考评, 牢固树立面向基层、服务职工的思想观念。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 形成了“人人爱学习, 处处能学习”的良好氛围。另外积极参与配合“干部上讲台, 培训到现场”活动, 在提高队伍素质上狠下功夫。要求工会系统的干部要按时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活动;工会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 大办教育, 办大教育, 促进干部学习, 增强培训效果, 着力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建设。
二、如何持续做好煤炭企业的工会工作
第一, 健全工会组织, 夯实管理基础。工会组织的建立原则就是要渗透到基层、班组, 渗透到任何有职工的地方, 建立健全覆盖整个企业多层次的工会组织。组织的健全离不开制度的的完善, 制度建设必须及时跟进, 通过科学完善的工会制度, 进一步规范工会工作, 提高工会服务水平。同时要坚持工会干部“大学习”活动, 加大培训力度, 由公司工会制定年度学习培训计划, 采取脱产培训、拓展训练、外请专家授课、集体与自学等方式, 提升广大基层工会干部服务大局、科学维权、勇于创新、高效执行、服务职工五种能力, 夯实基层工会工作。各级工会工作者必须铭记党的宗旨, 发挥模范与带头作用, 改进作风、无私奉献、努力工作。工会管理干部要以心系职工、服务职工、关怀职工为宗旨, 高度关注职工需求, 解决职工困难, 认真履行好工会各项职责, 为公司健康、持续、科学发展和最大限度地维护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而努力奋斗。
第二, 强化职责意识, 狠抓工作落实。扎实抓好工会基础建设, 坚持议大事、谋全局、抓重点、求实效, 实现规范化管理。继续抓好职工之家和职工小家的创建活动, 继续举办好每周一次工会干部学习活动, 结合学习心得, 开展工作调研, 掀起工会干部学政治、学业务、学科技的新高潮。深入开展“模范职工之家”竞赛活动, 并对车间工会的建家工作和班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继续抓好企务公开, 强化民主监督, 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 并利用职代会、电视、厂务公开栏、文件等载体, 丰富企务公开形式。要定期组织职工对职工代表大会提案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并筹备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三, 面向职工群众, 加强人文关怀。更加深入开展“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在服务职工活动中切实为基层和职工多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深、受惠广的实事好事。扎实抓好扶贫救助工作, 建立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长效机制, 合理利用帮扶资金, 切实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困难。搞好各大节日前困难职工的走访调查工作, 使困难职工得到多方面的救助。在扶贫资金发放上, 要做到掌握情况, 坚持原则, 及时公开公正, 账目清楚, 真正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
13.如何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工作? 篇十三
企业要和谐发展,离不开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企业宣传工作不仅是一种政治宣传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加强企业新闻宣传,对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营造内外和谐发展氛围意义重大,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如何高举旗帜、服务大局,如何在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主要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宣传载体是保障
对企业来讲,在新闻宣传方面必须有的放矢,抓住总的方向目标,就是企业新闻宣传部门要及时向企业干部、职工宣传党中央所制定的路线、政策、方针。在抓住主要方向目标的同时,企业还要有自己的新闻宣传职责,那就是宣传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决策,宣传企业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典型事例,弘扬企业文化,刊登领导讲话等。而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就必须有强有力的宣传载体做保障。企业有了自己的宣传载体,对于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的宣传,对于管理层决策的宣贯,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及市场动态,创建企业文化等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企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营造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氛围;营造凝聚人心、团结奋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氛围;营造培养和造就“四有”职工队伍的氛围。二是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面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局面,新闻宣传工作只有把中心当做目标,把大局当做舞台,坚持把镜头对准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主战场,工作聚焦不散光,力量集中不分散,才能真正发挥优势,使新闻宣传工作始终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依靠职工,贴近生活,服务基层。一个合格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策进行宣传贯彻之前,必须进行一番社情、下情、民情的调查,了解和掌握干部职工的心态、思想情绪和关注的热点,并以此为依据来确定宣传报道的主题、重点内容和方法步骤。
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加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每名新闻宣传工作者应具备的一个特质。要写出好的新闻稿件,就要敏于捕捉蕴藏在事件表面、丰富而有意义的新闻题材。这种敏感不是轻易能具备的,需要每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修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三种途径来加强新闻敏感。一是加强学习,集文字、摄像、新闻专业知识于一身。二是平时注意积累,及时记录、整理报刊、材料、报告中有用的东西,丰富自身知识。三是要勤思考勤分析,用心体会新闻,善于发现平凡事情中的不平凡。
要积极探索企业宣传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新闻宣传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形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工作思路上创新,形成一套既符合形势要求又切合企业实际的工作新思路。从内容上创新,按照多样化、分层次的要求,尽量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从方式方法上创新,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增强作品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
14.中小企业如何做好招聘工作 篇十四
一、思想上重视
人才是比产品因素、价格因素更为重要的影响企业发展的条件,正如人力资源的鼻祖——DaveulRich,在《人力资源冠军》一书中重点指出:成功的商家将是那些善于吸引、发展和保留具备必要技能和经验人才的企业。但所有的部门中涉及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最难做,因为人的心理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东西。这样就给招聘工作带来冒险性。所以中小企业要作好招聘工作,首先在思想上必须重视,抛弃很容易招到人才的想法。转变传统的招聘观念,树立“为求职者服务”的思想,作好招聘计划工作,通过细致的工作、贴心的服务,认真处理每份求职简历,热情接待每位求职者等有效的营销手法,以自己的行动向应聘者展示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展示企业形象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本企业工作。在招聘过程中敢于顶住各方压力,精心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机制。
二、认真细致地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
1、定招聘需求。确定招聘需求是招聘的第一步,通常人力资源部会预先收到部门经理的书面招聘需求,但仍然需要进行职位空缺的识别工作,以确定是否真的存在一个空缺的职位。是不外招就可以弥补的空缺,还是必须通过外聘才能弥补的空缺。在此建议核心职位尽量以人为本,以和谐的行为创造和谐企业,首先内部招聘优先给企业员工创造晋升机会,使其发挥尽可能大的潜能为企业创造财富。
2、制定职位说明书。很多中小企业往往不清楚不同职位对员工的要求是不同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这一方面造成人才的高消费。另一方面如果不能为高学历员工提供发展的机会,员工跳槽率将会很高。所以作为招聘的前期主要工作,企业必须制定每个工作岗位的职位说明书,明确不同职位对员工的要求及考核的标准。
3、组成招聘小组,选用适当的招聘方式,做好招聘预算。企业的招聘工作,关系企业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其他部门也必须共同参与,积极配合,成立招聘小组,明确分工和职责要求,做到责任细化。如谁负责宣传,谁负责接待,谁负责面试等等。再就是招聘费用的预算问题,各企业各部门都希望招聘时能用钱最少,人招得又快又好。可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往往有些中小企业在招聘时就没有先做预算,等到招聘过程需要费用时再去找领导批准,这样就会影响招聘进度。为此我们可以事先做好招聘成本控制表,把所需职务空缺职位数,拟采取招聘方式,预算费用均列入表内,最后经人力资源部门和总经理审批。在控制招聘成本的众多方案中,有最节省招聘成本的“员工推荐”;有既能招揽人才又能为公司做宣传的“招聘会”形式,还有“网上招聘”和“定单式”招聘等。各种方式的选择要和企业的招聘成本,招聘时间,招聘对象,招聘人员自身素质和工作安排相匹配。但也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或一掷千金。
三、规范和审视招聘流程
15.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 篇十五
一、统计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 抓好统计基础工作建设、制度工作建设
统计基础工作建设融于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中。具体说:一是统计报表的制发、审批及管理。要求统计指标科学, 统计口径准确, 调查方法明了。二是统计标准的制定、规范及管理。要求制定的标准明确、规范、具体、易于操作。三是原始记录中统计台帐。要求统计调查对象对石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记录和整理, 做到数出有据。要求组织实施统计调查的部门和单位, 对搜集的基层统计报表资料进行统一规范的记录和整理, 做到有据可查、有据可依。四是统计登记和单位名录库建设。要求登记全、资料准、更新快、维护正常及时, 为开展抽样调查奠定基础。五是信息自动化建设 (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建设) , 要做到数据处理现代化、数据传递网络化、数据存贮无纸化。六是统计资料整理归档。要求资料整理及时、分类科学、归档完整、安全保密、便于查阅。
统计制度建设包括业务制度建设和机关管理制度建设。统计部门应从制度建设入手, 切实把统计基础工作抓紧抓好。在机关管理制度建设中、修订完善机关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努力实现对机关人、才、物、事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 抓好原始数据采集, 建立健全统计台帐
为了实现统计的真实性, 切实保证统计“源头”数字的准确性。原始记录是统计信息的“源头”和最初记录, 它是反映企业生产活动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化工销售企业应从最基础的生产统计数据入手, 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数据的采集要以规范的程序, 对数据定时定点进行有效的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认真核对、仔细检查, 并定期对原始记录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规范性、准确性等进行针对性的检查, 并穿插不定期的检查, 从而保证所收集数据的质量。数字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灵魂, 而真实、连续、可比性是统计工作的特点。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完成的产量、销量数据不具有可比性, 更谈不上用来分析产品线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销售规律、速度和用作制定未来规划的科学依据。因此, 整理历史资料、建立统计台帐是搞好统计工作的基础。
(三) 规范制作统计报表, 保持原始资料、台帐、统计报表相一致
采集到数据如装置产出量、产品入库量、成品未定级量、产品出库量、库存量等等, 须将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完整的归纳, 准确的计算以统计报表形式汇总处理, 以规范的日报、月报、年报的形式呈现。及时将报表上报给相关职能部门, 全面地将企业的生产情况以数据化呈现。统计报表的书写都以规范的形式进行填写, 且一目了然, 通过准确的计算, 按照相应的统计指标按标准执行。另外做好报表的同时还需记录好统计台帐, 其中统计台帐登记需及时, 台帐的设置还要兼具安全。统计报表的处理形式则以制定的规格呈现, 及时准确的以规定的形式上报, 数据统计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化工销售公司相关统计规章制度执行, 保证所出的数据的权威性。这样根据采集的原始资料加工整理, 编制报表逐上报使统计工作做到原始记录、台帐、统计报表相一致。
二、改进统计工作的建议及措施
(一) 强化统计基础工作, 严把统计质量关
1. 首先要确定统计指标解释含义、范围、口径, 统计表的设计、统计分类标准和各种编码应当统一, 以方便整理、汇总和分析。其次要实现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的标准化。
2. 由于会计、统计、核算三者在核算范围、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上的不同, 致使三种核算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 资料的互换性、共享性差。所以, 三者之间应统一核算时间、核算原则、核算方法, 相互联系, 才能做到数据一致, 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二) 建立完善的考核管理体系
企业要把统计工作纳入下一级的考评之中, 细化方案、科学考评、明确目标、强化责任, 统计主管部门应当抓好数据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 建立专门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机构, 建立健全统计质量管理体系, 对统计的全过程实行监控, 对统计做得好的单位要给予奖励, 对差的单位要处罚, 这样才能促进统计工作向前发展
(三) 加强依法管理, 强化统计人员道德素养
依照《统计法》和企业制定的统计管理办法, 对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人和事, 坚决依法查处, 对不执行企业制定的统计管理办法的人和事, 进行通报批评, 督促改正。强化各级领导及统计人员的统计法制观念和执法、守法的自觉性, 通过学法、学制度提高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企业统计工作中, 主观随意性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 发现虚报、瞒报、漏报, 任意篡改数据严肃查处。
(四) 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稳定统计队伍
多数企业的基层单位, 都不配置专门的统计人员, 大多数是兼职统计员, 且变动频繁, 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所占比重很小, 要对统计数据进行精细化管理, 达到“快、精、准”的要求, 提高统计质量, 就必须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 稳定统计队伍, 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 可以引进聘用统计、信息方面的人才, 任用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责任心强、热爱统计工作的人上岗, 其次, 对原有的企业统计人员定时定期组织统计专业知识的培训, 使统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最先进的统计方法, 通过自我提升、自我完善, 在实践工作中进一步做到数字准确、资料丰富、信息灵通。
(五) 利用数据、合理分析, 发挥统计职能
开展统计分析, 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统计工作者应改变“事后诸葛”的统计分析方法, 树立统计超前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对市场形势的正确把握和对未来趋势的准确分析, 企业统计只描述过去, 不回答未来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企业统计部门应凭借先进的统计预测技术和科学的统计方法, 根据掌握的统计资料, 及时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市场行情作出科学的分析与预测。统计人员在完成统计报表任务的同时, 也必须对数据进行分析, 推断现行状况的合理性, 发现经营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 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六) 加快信息化建设, 深化信息集成技术的应用
加快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 实现生产调度系统、计量设备系统、生产统计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一体化集成, 使大量的统计报表能在系统中自动生成, 实现数据处理高速化, 数据传输网络化, 数据贮存资源化, 从而降低统计数据在人工处理、传输、贮存等方面出现的误差, 把统计人员从繁重的数据收集、整理中解脱出来, 使他们更有时间和精力查找统计数据的差异原因, 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 把统计工作的重点放在对数据的分析、反馈、检索上, 为经营决策层提供科学客观的统计信息。
摘要:近年来, 化工产品市场竞争加剧, 化工产品销售企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基层统计人员面临的任务日益艰巨, 本文阐述了基层统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同时就如何改进基层统计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基层统计准确建议
参考文献
[1]胡春华.加强我国大型国有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的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报, 2012 (1) .
[2]赖国蓉.浅谈如何搞好企业基层统计工作[J].云南冶金, 2003 (3) .
【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推荐阅读:
企业如何做好党建工作09-11
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青年工作的思考07-29
浅谈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06-17
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08-22
探究煤炭企业工会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09-30
如何做好企业员工09-06
企业如何做好营销规划09-26
企业如何做好新闻宣传10-05
如何做好企业中层领导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