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2024-07-15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12篇)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篇一

宿迁学院2011~2012学第二学期马原课期中检测

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意义

宿迁学院 11级行政管理2班 马钰龙

2011010523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侧重点集中在文化方面,就让我们想到了发展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我国的发展从关注物质福利的进步,到关注人均GDP的增长或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到关注一系列社会指标的改变,再到关注可以归入“社会物质”标题下的非物质性特征。这一动态变化的过程反映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强国的轨迹。

以我省建立强省的过程为例,不难知道,我省首先将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办事要抓住主要矛盾,因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十一五”期间,江苏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自主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我省日益发达的生产力与相对落后的科技水平之间的矛盾,成为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眼下随着经济,政治领域的不断发展,文化方面迫切需要改善,反映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012年4月28日全省文化产业推进会在苏州举行。会议提出,我省将从六个方面着力,以更科学的态度、更宽阔的视野来谋划和推进文化产业,为建立文化强省做有力支撑。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正在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江苏副省长曹卫星指出,近年来,江苏坚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满足人民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全省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在30%左右增幅,2010年实现增值达1385亿元,占全省GDP的3.34%。随着我省人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着社会存在,城市形象得以提升,市容市貌得以改善,社会风气得以进化。

加强文化创新是我省建立文化强省的首要的和根本的举措。江苏提出以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投资基金。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规模增加到两亿元,5年累计扶持524个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讲,创新是一个国家永葆生命力的保障。我们人类正在靠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着文化创新,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造福着人类。

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方面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强国。伴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自由贸易的产业升级,文化产业的力量已经不容小觑。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出,标志着中华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的空前高涨。中国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如今的科学发展观,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社会主义强国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开拓。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到文化系统建设的全面战略构思反映出矛盾具有特殊性,在不同时期,社会所面临的矛盾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先进的支持、引导和补充。如果我们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作一个矛盾共同体的话,那么先进文化无疑就是这个矛盾体中的体现矛盾特殊性的一个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中,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出,让中国更加自觉地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成为可能。

宿迁市正在建立文化强市,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6%以上,将推进思想文化引领作为“六大工程之首”。我所在学校的项王故里景区正在建设之中,宿迁市市政府努力将其打造成4A级景区,作为宿迁发展的一张名片。

社会主义强国的建立任重而道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各种新的事物,面临各种挫折,但关键是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目前的黄岩岛事件也能够反映出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强国的过程中是如何做到欲筹帷幄的。我们对建立社会主义强国充满信心。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篇二

一、道德行为的内涵解读

所谓道德行为, 是指道德的行为, 即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道德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分析。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可知, 任何一个道德行为, 其道德的私人收益和道德的外在收益之间以及道德的私人成本与道德的外在成本之间有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道德的私人收益越小其外在收益越大, 道德的私人成本极大可能道德的外在成本极小。道德的公共物品性及其外部效应性, 主要是由道德行为的收益外溢和成本内化所决定的。道德行为是与败德行为相对应的。败德行为的成本包括实施行为过程中所做出的物质和精神耗费以及由实施行为所引起的社会给予的舆论谴责以至法律制裁等等。败德收益是指败德者通过败德行为获得的利益和满足。对败德者而言, 败德收益按其内容、性质大体上可分为财产性收益和精神性收益。前者是指因败德而获得的可直接或间接计价的利益, 后者是指因败德而获得的精神利益, 如败德者感情的满足或发泄等。

道德行为几乎有一个共同点:行为者付出的代价 (成本) 很大, 有的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而他们的所得 (收益) 较小, 甚至是负收益。但从其行为对社会的道德收益和成本来说, 则是另一类景象。正是由于道德行为, 促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生成, 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道德收益, 减少了社会付出的道德成本。换言之, 道德行为者个人代价很大, 而外部成本和社会成本会较小, 大部分外部成本内化到行为主体的个人成本里去了。

就一个社会而言, 如果一种道德行为, 或一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个人成本太大, 个人收益太小, 甚至是负收益, 那么这种道德行为就会出现减少的趋势。当我们在为缺少见义勇为的英雄、在为世风日下而痛心疾首的时候, 却很少有人去探究其背后的经济学原因。无论是见义勇为, 还是仗义疏财, 都不是没有成本的, 而当人们付出这些成本的时候, 他实际上是在生产一种公共物品, 这种公共物品就是坏人受到惩罚, 正义得到伸张, 社会秩序得到维护, 道德环境得以好转, 而社会公众作为这种公共物品的受益者却不用为此付出成本。而对于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和那些道德行为者来说, 如果代价 (成本) 与收益反差太大, 就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几乎每个人都愿意社会道德秩序处于良好的状态, 但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成本) 的人却越来越少。现实中之所以会出现道德冷漠的现象, 恐怕正是道德行为成本与收益反差太大造成的结果。如果社会缺乏基本的秩序保证, 一个人因做了好事却遭流言蜚语, 一个人因制止流氓滋事反被流氓殴打, 还可能意味着生命危险, 最后甚至连医药费都无法报梢, 这就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二、加强道德行为自觉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 我国也为经济高速增长付出了不少代价, 比如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距拉大、能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发展战略、高昂的社会热情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简言之, 离不开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文化是国之魂脉, 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要实现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 离不开大众自觉践行的道德行为。只有加强有利于道德行为自觉的建设, 才能更好地在文化自觉视觉下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才能更加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1. 加强道德行为自觉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道德行为自觉是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一致的。随着人们生活从温饱达到总体小康, 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 人们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道德行为自觉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市场经济与社会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 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必然是在坚持等价交换、尊重物质利益的同时, 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社会主义道德性质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与社会进步要求的集体主义的精神的统一, 从而真正实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经济尺度和道德尺度的真正统一。

道德行为自觉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础。在经济活动中, 企业或个人只有自利的动机, 忽视道德行为自觉的价值, 从长远看, 不能保证利益的最大化。如果大家不遵守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 不互相信任, 而是互相欺骗, 势必会造成经济活动的无效率或低效率, 提高产权保护的成本。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能正确协调个人利益、集团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 降低经营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不断激发个人与集团的生产劳动积极性, 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

2. 加强道德行为自觉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

道德行为自觉是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道德建设的支撑和保障。道德建设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教育, 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大力培育民族精神, 在加强道德行为自觉中,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教育,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相适应的道德建设的主旋律。

加强有利于道德行为自觉的道德建设, 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 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基础。公民自觉地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 大力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急公好义、敬老爱幼、邻里相济、家庭和睦等社会道德教育落到实处, 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使道德行为自觉成为共同的精神追求, 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 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 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 加强道德行为自觉建设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五位一体, 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是我们党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新成果, 也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间的密切关系。“五位一体”总布局之间是协调发展, 相辅相成。道德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关系着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道德行为自觉关乎道德建设的成败, 是推动民族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民族文化是否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表现。

党的十八大根据新的情况新的条件变化进行调整和深化, 提出发展改革的新要求, 确保到2020年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无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都需要有道德行为的自觉。只有加强道德行为自觉的建设, 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才能有力地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的实现。

三、保障道德行为自觉的制度安排

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应当有所作为, 必须有所作为, 也可以大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最根本的是要为道德行为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道德行为具有道德收益外溢 (外部正效应) 的特点, 败德行为具有败德成本外溢 (外部负效应) 的特点。对道德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目的是希望找到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能够内化道德收益和败德成本, 以激励道德者主体自觉践行道德行为, 警示败德者减少实施乃至不实施败德行为,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

制度是带根本性的东西, 它规范约束着人的行为。良好的制度规范会激励人们自觉地“抑恶从善”, 反之, 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行善”的愿望。只有当社会能为其成员提供制度安排, 具有恰当的保证手段引导民众向道德的方向发展时, 其成员才能表现出普遍的德行状态, 并稳定地向拥有优美灵魂的德性过渡。由此可见, 道德行为自觉建设的当务之急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尤其在经济社会攻坚时期, 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作为道德规范, 将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趋向制度化, 这已是道德建设的大势所趋。

首先, 通过制度安排保证具体的道德行为获得较大收益, 败德行为付出极大的成本 (代价) , 使道德行为收益和败德成本内化或部分内化。不能使违反道德的行为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 更不能让遵从和弘扬道德者成为事实上的吃亏者。社会应努力构建起赏罚严明的调节机制, 在宏观上创造“老实人不吃亏”的合乎人性生长的良好环境, 保证道德行为自觉成为社会的普遍通行证, 从而使民众通过生活体悟到, 道德行为自觉是美好的, 也是有用的。

其次, 通过相应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建立利益制约机制, 为人们进行善行选择提供制度保障。利益制约机制的建立是为了对社会和人民群众倡导的善行给予保护和奖励, 对于危害社会发展和人民利益的恶行进行相应的惩罚。一个社会出现善恶冲突与斗争, 出现一定的不公现象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对恶现象没有强有力制约机制和惩罚机制, 从而使善不能战胜恶、以致无法遏制恶现象的蔓延。因此, 一个社会建立起有效的扬善惩恶的机制, 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篇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全面论述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强调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1](P33)这是继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我们党又一次把文化强国列入党的行动纲领,充分说明领导层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需要深刻理解文化强国的内涵、深刻把握文化强国的实现路径。目前,关于文化强国的理论研究多集中于对文化强国的内涵阐释、意义分析,推进文化强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其实文化强国不仅体现在文化经济价值的彰显上,更体现在其精神层面吸引力、感召力的升华上。本文拟在阐释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文化强国的衡量标准、探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原则和途径。

一、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强国的论述勾勒出从“文化大国”走向“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彰显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定决心。

何为文化大国?笔者认为文化大国有三层面的标志:一是文化资源丰富。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国当今文化发展的基础。二是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异彩纷呈,流传深远。现在,我们的文化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三是文化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吸引别国主动学习、模仿和传播。

文化强国何以凭借文化而强盛?实现强国目标的文化是单一的还是多元的?文化强国不可能仅仅靠一种文化来实现,只有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繁荣,才能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也就是说,文化强国的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的集合。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个集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三位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我们要发展的“文化强国”之文化建设不仅包括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大力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并积极倡导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西方文化之精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才有生命力、才有前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多元文化的共荣共生。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因。

文化强国强调的是文化自身强还是文化助国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有这样一段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P30)这就说明我们所要建设的文化强国应该涵盖两个层面:一是实现文化自身的发展与繁荣,把文化作为目的,建成文化强国。比如,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活力迸发、文化创新力提升等。二是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把文化作为手段,靠文化强国。比如,提高素养、更新观念、凝聚人心、振奋精神,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因此,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既要实现好文化自身的发展繁荣,又要发挥好文化的积极作用。

总之,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关系密切,但又有本质的区别。文化大国是走向文化强国的基础,但文化大国不等同于文化强国。我们不能以文化大国沾沾自喜,没有文化大国质的提升,很难走向文化强国。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文化强国建设,正是基于文化大国与文化强国的这种内在关联,激发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梦想。

二、文化强国的衡量标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文化强国做了这样的表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2]考察国外的相关情况,世界一些文化强国在构建文化评估指标体系多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设置一些衡量指标:一是关于环境改善的文化指标,反映了文化建设对自然与社会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二是关于个人福利与发展的文化指标,反映了文化造福人类,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的能力;三是关于社会资本与社会建设的文化指标,反映了文化建设对社会财富创造及社会凝聚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四是关于经济发展的文化指标,反映了文化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动机”;五是关于文化活力的指标,反映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全民文化参与度;六是文化行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用来衡量文化事业及产业的运行状况。[3]结合我国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我们要建设的文化强国应该具备以下特质。

第一,文化精品力作持续涌现、文化精英巨匠不断产生。一个民族只有创作出对世界文明带来深远影响的精品力作,拥有影响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文化大师或文化巨匠,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例如,我国唐朝时期是古典诗歌的极盛时期,被誉为“诗国”,名篇佳作影响至今,诗坛巨匠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享誉海内外,唐代的中国不愧为那个时代的文化强国。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如果缺少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化经典和文化大师,就不是真正的文化强国。

第二,主流文化旗帜鲜明,核心价值体系作用尽显。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多元性,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一种多元复合的文化,所有国家都有代表本国特质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当一个国家的文化表现出比物质更加强大的力量,当国家的政治经济更能体现出这个民族的文化品格,这个国家就能成为一个文化强国。所以,文化强国必然要拥有旗帜鲜明的主流文化,以表明自身的文化态度。一般来说,主流文化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的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特质。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化的构建,其价值观念都居于核心地位。鉴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旗帜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主流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发挥。

第三,国民文化素质整体较高,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一方面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文化强国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是文化强国的显著标志。文化发展是为了人民、文化发展离不开人民。只有全体国民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具有较强的科学、民主、法制意识等现代意识,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的,才能更好地助推文化的发展繁荣。文化的终极是社会文明。[4]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不是在思想上强大、观念上超前、价值上先进、道德上高尚、素质上优秀、精神上凝聚,那就很难谈得上是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离不开高层次的社会文明。

第四,文化创新力强劲,文化影响力强大。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创新只有复制,没有精品只有仿品,是难以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跨越的。我国一直以来是文化资源大国,也是文化产品生产大国,之所以还不算不上文化强国,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创新活力有待激发。此外,一国是否是文化强国,还要看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如果一国文化能够被其他国家的民众所欣赏、所喜爱、所认同甚至所追随,国家形象能被其他国家的民众所认可,那么这样的国家就是一个文化强国。

三、扎实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探析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采取上下结合、内外兼修、软硬皆备的方略。一是上下结合。从国家、各级政府、领导者层面讲,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改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进文化微观运行机制,为文化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体制环境,焕发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从文化创造主体的角度讲,文化工作者应该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从人民群众的角度讲,应主动吸收先进文化,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积极参与文化创造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助推文化强国建设。上下结合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二是内外兼修。文化强国的衡量离不开纵向、横向两个维度的比较。从纵向的角度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强盛的时期;从横向的角度看,我们所要建设的文化强国是要能够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现中华文化更深入人心和更持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为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内外兼修,一方面要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激发文化的创造活力,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文化的强国。三是软硬皆备。从上文对文化强国的内涵分析中我们知道文化强国不仅包含文化“量”的增加,还有文化“质”的提升。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要看文化作品的多少、文化设施的多寡、文化产业园区的数目、文化产品输出的数量,还要看这些要素品质的优劣,更要看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否带来社会风尚的好转、是否促进人们人文素养的提升、是否利于整个社会文明度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既要注重文化“量”的扩张,更要注重文化“质”的累积。只有量没有质不可能成为文化强国。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具体路径在于坚持好一条道路、完成好一项根本任务、选择好一处落脚点、建设好一个支柱产业、利用好一个动力源泉、营造好一种良好氛围。

1.坚持好一条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开篇指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1](P1)主题鲜明地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精神状态、朝什么目标前进的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4 个核心问题,这也是我们做好文化工作的指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精神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曾经,我们过多地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制约了文化的快速发展;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我们不断改变以往对文化属性的看法,承认文化也具有商品属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我们更多地关注了文化的商品属性:文化产品、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文化经济价值……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是否退居其次呢?我们该如何看待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属性都是文化最鲜明、最本质的特征,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约、引导、规范着文化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西方学术界被称为是马克思文学理论批评家之“珍品”的特瑞·伊格尔顿明确指出:文化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现实政治的问题。[5]文化一旦为人们所接受,就会像一只无形的手,以一种无形的但又是强有力的力量,把人的行为拉入文化价值设定的制度规范的轨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完成好一项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P31)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并把它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中,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使其渗透进思想理论、文化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各个领域,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3.选择好一处落脚点: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人素质

人民创造了文化,文化属于人民。我们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这一执政理念出发,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就是为了提升人们的素质,促进全体国民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其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因为国民素质与文化强国息息相关。强国必须强人,没有高素质的国民,强国就像空中楼阁,缺乏坚实的人力基础和长久发展后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物质匮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又特别强调要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并重点论述了如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近年来许多模范人物的事迹感动国人,可歌可泣,但是价值失落、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问题,亦令人触目惊心。因此,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提升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公民道德素质。而这需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建设好一个支柱产业: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文化产业发展快慢、文化产业竞争力强弱、文化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高低是衡量一国是否为文化强国的重要指标。目前文化强国大多是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我们提出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正是看到了文化产业对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作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标志是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3%,而一些发达国家这一比重早已超过1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激活两大动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科技创新;需要实施三大战略:文化精品战略、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文化走出去战略;需要构建四大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

5.利用好一个动力源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中外文化发展史表明,任何一种文化要有活力、实力、竞争力,归根到底要激发创造力。创造力的涌现离不开改革创新。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1](P3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需做好4 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培育合格市场主体;二是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三是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四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6.营造好一种良性氛围:鼓励全员参与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民族的伟大事业,需要激发全民的创造活力和参与热情。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另一方面为社会团体、民间力量和广大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和创造者提供广阔舞台,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和参与热情得到充分发挥和释放。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人民网.十七届六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EB/OL].(2011 -10 -18)[2013 -08 -07]. http://www.people.com.cn/h/2011/1018/c25408 -1 -27309-81261.html.

[3] 李志,李建玲,金莹.国外文化强国评估指标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1.

[4] 中国新闻网.冯骥才:“文化强国”是高素质、文明的社会[EB/OL].(2012 -03 -08)[2013 -08 -07].http://www.chmanews.com/cul/2012/03 -08/3728741.shtml.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篇四

【背景链接】

总书记在刚刚开幕的第九次全国文代会、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时代和人民的呼唤,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愿。”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热点时评】

在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史中,其实真正能光耀世界的是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的精神之本,就是:文以明道、和谐安邦。它是华夏几千年文明社会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思想。在贯彻落实胡总书记讲话和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过程中,应把文以明道、和谐安邦的传统观念转化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加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动力,这是新时代赋予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文以明道的原意是,“明”即光明,引伸为阐明,“道”即道理,泛指思想,是指写文章和创作文艺作品,是为了说明道理和弘扬正气,其核心是向人阐明“道”之所在。“文以明道”是荀子在《儒效》、《正名》等篇中最早提出来的,到三国时的曹丕又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到唐代韩愈又提出“文以贯道”之说,与其齐名的柳宗元则也主张“文以明道”。他说:“始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知文者以明道……”无论是“文以载道”、“文以贯道”,都是属于“文以明道”的衍生,其共性都是强调文学要以传播“道”为目的,古人有“不知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艺焉而已。”强调了“道”是指儒家的基本道德伦理,明确了“道”是指道德、正义、伦理、并包含有治国之道。周敦颐也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来为社会政治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郭沫若也讲过“古人说的„文以明道‟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

文以明道的目的性是在于教化,古代儒家强调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化理念。文以明道是以“文”的形式、内容、情操对人进行管束、制约、教化,以达到人的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在四书五经的《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讲的“明明德”,大意就是彰明美德的意思。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价值多元时代,更需要人们有“明德”的精神境界,多元不等于虚无,在道德世界中必须把好的东西捡拾出来、传承下去。要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态度去创新、去实践,以求达到“止于至善”的最高境界。

回顾我们党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过程中,一直是积极倡导和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所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建、完善了富于传统精神和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如我党早期创刊的《新青年》就是以宣传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作为创刊目标,以“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为宗旨,对唤醒四万万同胞的思想觉悟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从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看,文化发展史也就是文以明道的发展史。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一直能处在文以明道之中。古人强调:文章是记载道理的,文字是用来描写宇宙变化,记录社会进步的,宇宙的“道”就是自然法则,社会的“道”就是伦理纲常。文以明道的着力点是传承与创新。古人曰:“大道相通”、“万法归一”。从古人的文以明道思想派生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在今天看来仍然有着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那以“和”为中心的文化思想必然产生出和的景象,人们长期生活在和的文化环境之中自然就会养成和睦、和气、和谐的社会气氛,对维持社会稳定肯定是有益的。

孔子倡导的“君子和而不同”,是强调在利益面前“利者,义之和也”,在与人交往上“礼之用,和为贵”,在人伦教化上尊重自然的思想,这些传统价值中的“和谐理念”,近年来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还有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认识,正以文化回潮的势头再入人心。古代教育中那种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以和为贵的思想,时至今日仍然是可以借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在今天看来文以明道,就是要以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为目标。

文以明道的生命力是在于不断创新,就是要用先进文化的推动力,来创造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文化新局面;用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来鼓舞激励中华民族吹响团结奋进的号角;用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来向世人充分展示中国文明进步的大好形势。要认真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锐意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推进文化创造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德艺双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弘扬文明道德风尚的历史责任。”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社长总编辑台长带头走基层

一、背景材料

今年8月,新闻战线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央新闻单位积极响应。在编辑记者“走基层”的宏大队伍中,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就是社长、总编辑、台长带头“走基层”。

二、相关观点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9月13日赴山西大同煤矿集团,进园区、访职工、上矿山、下矿井,围绕能源企业如何转型发展、高危行业如何安全生产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调研采访,总编辑吴恒权8月31日赴湖南湘西,深入群众生产活动第一线进行实地采访;——9月20日至23日,新华社社长李从军来到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河南省林州市,走企业、访农户、看工地,就传承发扬红旗渠精神进行调研,总编辑何平前往贵州农村调研采访;——中央电视台台长焦利9月7日赴黑龙江五常市安家镇,采访当地秋粮增产增收情况。

三、热点评述

这个走基层活动真不是走过场,这次真是走到了我们老百姓中间,走到了我们的心里。社长、总编辑、台长们带头深入群众生产生活第一线,调查研究,现场采访,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撰写的新闻稿件,指挥的新闻报道,反映人民心声,回应基层关切,体现百姓情怀,语言朴实,新风扑面,受到了新闻界和广大读者的认可。当地老百姓高兴地说:“没想到平时拿笔杆子的大总编蹲下身就干起了农活,而且干得有板有眼。”

有价值的新闻作品,都是在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写成的。这样的作品和节目才不会有那么多的脂粉气、庸人气,才不会那么干巴巴的,才会真正被历史记住,被人民赞扬。群众有这样的赞誉一点都不奇怪。想想邹韬奋、范长江、穆青这些新闻界的老前辈,哪一位不是深入群众,在实际生活中寻求新闻真谛,心系天下苍生,追随时代步伐的?

媒体领导带头,对“走转改”活动的示范推动作用自不待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走群众路线,没有职位大小,没有时间先后,区别只有态度是否积极,感情是否真诚,作风是否扎实。然而在一家新闻单位,领导却是风向标。领导带头,“走基层”的队伍才会越来越宏大,越来越壮观;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加入“走基层”的洪流,群众路线就会越走越宽,广大读者就会更多地感受到媒体的好作风、新风气,基层群众就会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四、点评

5.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篇五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决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积极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历史赋予我国理论工作者尤其是文化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安全;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且是我国理论工作者尤其是文化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一、建设文化强国是繁荣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

任何社会都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等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影响和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只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建国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当前,面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以及国际矛盾在文化上的体现与挑战,我们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这对于我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绝不是说文化仅仅反映经济和政治要求而不存在于整体之中。社会各种要素是相互渗透的,经济和政治中有文化,文化中也有经济和政治。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之所以重要,正在于它不是外在而是内在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之中。在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政治文化观念的日臻成熟,也将成为我国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坚持正确改革方向的重要保证。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软实力,可作为软实力的文化要真正发挥作用,并不完全取决于文

化本身的价值,而往往是由一个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决定的。中国文化数千年凝结的人文价值,赋予了其难以抗拒的魅力,中国文化的经典曾远播西方并受到赞美,中国商品已走向世界,中国文化也正在走向世界,但是我们不能以经济发展取代文化建设,我们要大力建设文化大国、文化强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文化尤其是当代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或许有人会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软实力不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难以走出国门,因为它是意识形态而非文化。这是一种错误观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然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制度本质和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在国内,它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中华民族的人文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成为凝聚各个民族团结的向心力;在国际上它反对文化冲突论,倡导文化友好交往和文化相互借鉴,有利于国际和谐关系的建立和世界多样性文化的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成就,以及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凝结的先进文化内涵,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与霸权主义的硬实力相结合的另一种性质的软实力,这是一种海纳百川、和而不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又极具包容性的文化软实力。

在理解软实力时,应该区分文化与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文化的传播,往往是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提高,给交流双方的文化发展都带来好处。核心价值则不同,真正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的是它的核心价值或者所谓的普世价值,即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等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

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应该重视传统文化,它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根,应该向全世界介绍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反映的是我们民族辉煌的历史,并不等于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当今世界,如果社会主义中国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没有自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而只是单纯依靠传统文化,是不可能在世界上真正掌控话语权的。苏联解体的教训证明,不管俄罗斯文化曾经如何优秀,社会主义国家如果不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创立先进文化,同样不会有文化话语权,同样会在激烈的世界文化竞争中被打败。因此,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中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西方优秀文化为借鉴,建立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社会主义先进性的文化体系。

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建设文化强国,保障文化安全并不是拒绝文化交流。文化安全与文化交流不是对立的。以为强调文化安全就会妨碍甚至拒斥文化交流,而要文化交流就不能强调文化安全,这种说法表面有理,但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强势霸权的政治格局下,是一种似是而非的二元对立的思考方式,容易为在文化交流掩盖下的文化入侵作辩护。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这是全球化背景下要面对的新的文化挑战,如果西方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如果社会主义国家在文化领域中失去自己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我们就很难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不能仅仅是消极防御,而应加强文化自觉和自信,积极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增进世界文化交流。

四、繁荣公益性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一方面,如果把文化生产全部推向市场,势必会降低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和减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这会导致全国不少低收入人群不能享受较好的文化消费和教育,因此不利于全民族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强国的建设;另一方面,如果文化生产完全由国家包办,不能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来发展文化产业,那么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竞争中,我们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经济上都会处于劣势地位。另外,由于国家的财力和人力有限,一切由国家包办的做法势必会阻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使得全体人民无法享受到高水平的文化消费。因此,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积极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部分,都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共同任务,尽管二者在体制上不同,但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工作者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杜绝文化“自残”行为。

当然,我们强调文化产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针对经营方针和经营者的思想观念说的,并不是说文化产品都是“硬邦邦”的意识形态话语,因此,文化创意具有重要意义。是否能够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同时又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衡量文化产业经营者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文化创新水平的重要尺度。

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性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任务,非常及时,意义极其重大。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不是一句复古的口号,不是在文化上要回到古代,恢复汉唐衣冠和古礼古风,而是要重新确立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引领社会思潮,推动当代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可以肯定,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同时一定是卓越的文化人物大量涌现的时代,也是文化领域群星璀璨的时代。

参考文献:

6.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讨论 篇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飙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新高,这些成就无不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和政府的勤劳和智慧。原本我们应该高声庆贺这可喜的成绩,但可惜的是,我们不能。原因是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速度已经滞后经济发展速度,马克思曾经说过,当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时候,等待这个国家的将是一场革命。我们小组成员也一致认为,精神文明建设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时候,等待我们的将是野蛮。

我们祖先用了几千年的努力创造了今天的文明,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将先辈几千年的鲜血在自己的手中付之一炬,那么我们将是千古罪人,一死难辞其咎。恰好的,2011年10月15日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如同雨后春雷的一声咋响,打破中国史书的宁静。如何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实力搬到了台面讨论,并且比以往愈来愈强烈。

究竟如何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实力?为此,我们小组做了一系列的详细调查和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42%的人们认为增强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实力主要增加我国软文化实力;38%的人们认为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11%的人们认为文化需要创新的领域;还有9%的人们认为加强改进新闻舆论工作。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了我国人民对于如何增强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实力的认识和关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高度,体现了其主人翁意识。

为什么会有42%的人认为增强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实力主要增加我国软文化实力?又为什么会有38%的人们认为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同时还为什么会有另外一部分的人认为要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和文化创新?

其一,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改革是唯一的出路,增强软文化实力势在必行。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世界的流行语。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领域范畴。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说明,文化软实力是社会发展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其二,全民素质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根基。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但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全民族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特别是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汶川、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伟大力量,受到全世界的赞誉。但是,也要看到,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相比,我国国民整体素质还存在许多不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人们的发展远见和思想水平,激发全社会的昂扬斗志和创造活力,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发展合力,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三,文化应该“百家争鸣”才是繁荣。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只有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才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坚持正确创作方向,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才能够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同时还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才会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分析了这些调查资料,我们小组建议:

1、必须坚持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思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核心。

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成败关键在于体制,体制改革把握好了,文化发展才能大繁荣。体制改革在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

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教育于民。

三下乡活动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并从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

自中宣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通知》以来,科协系统积极开展“科普之冬”、“科技之春”、“科普宣传周(月)”、“科普千里行”、“科普百乡行”、“少数民族科普示范工程”等科技下乡活动。卫生系统积极送卫生下乡,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各高校系统的大中专学生在文化下乡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通过“三下乡”实践活动既促进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按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成长成才;既传播了先进文化,又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哺育;既服务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服务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三下乡”活动,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致富能力;通过“三下乡”活动,使得各部门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服务农民,锻炼队伍,推动部门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培育农村文化市场,制定政策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引导扶持农村文化科技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

结束语

增强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实力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不仅要积极拥护国家的政策,还需要在生活当中去亲身体验和维护,贡献我们一切所能贡献的努力。

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篇七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 党中央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一并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对国家经济、社会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民族文化, 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实践中55个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渊源久远, 是世界文化和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 维护民族的多样性、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文化消亡意味着民族消失。要保持民族的多样性, 必须保证民族文化多样性。只有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才能不断使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 促进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早在20世纪80年代, 我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 其中“‘一体’指的是中华民族这一实体, ‘多元’是指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 这是大格局”。[1]在此基础上, 我国民族理论教育家滕星教授进一步深入研究, 提出了“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 并指出“无论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 多元一体化教育是未来民族教育的必然走向。多元一体化教育的目的是继承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促进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 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与和睦相处, 最终实现民族大团结。”[2]两位学者都重视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只有民族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形成, 才能促进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并展现魅力, 体现民族。所以, 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就是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重要举措。

2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 目前各个国家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将它作为一种软实力, 并且在文化上下功夫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张, 这不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 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单指经济、军事和科技的复兴, 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融合而形成的文化系统, 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反复的筛选、不断的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和谐、以人为本的思想;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各类民俗当中都有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效力的地方。

当前, 各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兴起的民俗、民族风情的旅游, 不仅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 让大家看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因此, 我们需要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传承, 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涵。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指主流民族优秀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中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梳理,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对优秀的民族文化加以传承和保护, 发挥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正是由于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长期交流、碰撞, 中华文化才愈发呈现出气象万千的迷人魅力。因此, 在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 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国家文化强国战略进行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尊重差异显得尤其重要。在整个过程中, 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统一, 在动态中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势必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发展、激发活力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 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 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力才能体现出来。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 停滞意味着文化失去了活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各民族地区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在不断奋斗。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 部分少数民族因为长期的贫困而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信心, 导致许多民族文化出现了加剧流失的危机。这种危机可能使少数民族历经数千年积累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的消失。

因此, 在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显得尤其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部署为少数民族地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 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承和发展民族独有的语言、服饰、技艺、文学艺术的精品力作。

总之,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连接着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21.

[2]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部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1:90.

8.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建设文化强国;哲学;政治经济;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042-01

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建设文化强国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起重最重要的就是唯物主义,而不是理想主义,而文化艺术最为上层建筑中的特殊范畴,这就要求在发展建设文化产业时,要时刻牢记物质决定意识,要注重文化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指出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文化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也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社会基础。我们的文化创造与发展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凭空想象,要立足于当今社会,反应出当今的时代主题,为文化打上民族的烙印,让实践带来的经济发展与科学进步更好的服务于文化。在马克思在考察完世界本质的问题后又进一步考察世界的状态问题,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大基本特征:联系和发展。既然我们要建设文化强国,发展文化事业是重中之重,发展文化则离不开联系,要用联系的观点建设文化强国,首先是和党的联系,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不能离开党的正确指导,这个是前提也是保障,其次是和民族的联系,一个优秀的世界文化一定带有很深的民族烙印,如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和日本的动漫产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要植根于伟大的民族文化之中,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民族的联系也离不开与人民的联系,在创作文化艺术的同时,要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人民需要什么,真实的反应人民的生活现状和社会需求。同时建设文化强国还要加强与外来文化的联系,对待外来文化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样才能全面了解世界文化发展的现状,为中华民族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建设文化强国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建设文化强国就需要文化艺术的创新,这是一种抽象劳动,但它的价值却是在具体的劳动中转化和表现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其中的发展规律,更好的用经济带动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基础,政治、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现在我国出于一种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状态,经济发展跃居世界前列,而文化的发展还相对于落后,当前社会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和落后的文化生产是主要矛盾之一,我们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同时,不能按照经济理论来运作,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市民文化”和“高雅文化”当今社会流行装饰绘画,大多数家庭都会悬挂装饰画来装饰自己的家庭,来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大量装饰画应运而生,这个就是市场和经济,但我们要看到不同的层面,“高雅文化”是不能用经济和价值来衡量的,它服务的是另一个层次,它有利于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我们要均衡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这个原理在指导建设文化强国时要大力发展高科技文化产业,如影视文化、公共文化等,大量发掘民族文化和兴建文化艺术中心,让广大人们群众更直观的了解到感受到文化的存在,也就是常说的视觉文化,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我们的文化体系,用高新文化产业带动传统文化产业,用经济振兴文化市场,复兴传统文化。

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建设文化强国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某个人创作的,也不是某一个单独的体系,而是所有马克思人的结晶,更是各个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所以在建设文化强国时要以社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纲领。建设文化强国的纲领就像信仰一样,一个士兵要有信仰,知道他在为谁而战,一个老师要有信仰,知道他为什么教书育人,文化也要有信仰,知道它为谁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它的定义是“立足于无产阶级和解放全人类的高度”而当今的中国文化就是要立足于人民的,它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这样建设文化强国才能有正确的方向。政治上没有专政,不能有独裁,在文化上也是一样的,不可能有某一种文化把其它文化统统扼杀,更不能出现文化专政,所以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指出了要政教分离,发展文化也要注意文化专政现象,要广泛的发掘各地文化,各地文化产业共同振兴,因为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历史环境不同,文化肯定也是有差异的,要取百家之长,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烙印的中国文化。我们不要文化专政,但需要文化主流,在现如今不同的社会阶层中有各种形形色色的文化形式,有的是积极健康的,有的是封建落后的,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同时,还要消灭封建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他们不利于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同时确立一些主流文化,在各个文化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让主流文化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大众的欣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发展文化的定义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

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应更多的从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建设文化强国时要發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人民对文化事业的参与度,加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增强凝聚力和提高国际地位。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西学东鉴”再到“双百方针”和现如今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外来的文化进行本土化加工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切实做到古为今用,进而把建设文化强国转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畅广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马克思:《马克思恩科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林岗/卫兴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苏建永:《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9.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篇九

时间:2014-01-02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0日下午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武汉大学沈壮海教授、全国宣传干部学院黄志坚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习近平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成功的。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

习近平强调,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

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习近平强调,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

1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篇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选择题

1.20世纪初,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新面貌。这一史实启示我们,当前在进行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必须()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④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选A 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中国共产党”可知,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2.近年来,越来越多制作精良、创意新鲜的公益广告,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们的主题不尽相同,有提倡节约环保类的,有构建和谐社会类的……但共同的是,公益广告中的正能量为化解社会戾气开具了“良方”。这表明优秀文化()①引领社会风尚,决定社会发展 ②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力量 ③弘扬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 ④坚持多元指导,突出主流意识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 ①错误,优秀文化不能决定社会发展;④错误,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②③正确,故选B项。

3.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前进,需要()①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一切文化 ④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选D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④符合题意;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不是民族精神,②错误;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不是一切文化,③错误。

4.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华文化充满自信。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在于()①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比其他民族文化更优越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 任何文化都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是从文化共性的角度讲的,排除;文化自信源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②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价值的认可,入选;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都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③观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④入选。

5.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格局。在新时期,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水平,助力做强中国教育。做强中国教育是基于()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教育对人有教化和培育的作用 ③教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④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A.②③

C.①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非重要手段,①表述错误;教育产业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③表述错误;做强中国教育是基于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人有教化和培育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

6.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挥实践、推动工作。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科学地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②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③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永恒的真理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A.①②

C.③④

B.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 ③中的“永恒的真理”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指导思想,不是目标,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项。

7.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需要政府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下列措施符合政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是()①加大文化投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②把握文化发展方向,督促企业发展文化事业 ③挖掘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④增强服务意识,始终把文化发展放在首位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C 材料中强调了政府的作用,所以政府要加大文化投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政府要挖掘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①③正确;②错误,因为文化事业的发展主体是政府,企业要发展文化产业;④不选,因为我国当前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

8.对于当前收视率颇高的真人秀节目中出现的“靠明星博收视率”和“炫富、作秀”现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关注普通群众,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不能助长社会浮躁心态和颓废萎靡之风。这表明()①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应为人民大众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

③人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 ①③与材料主旨不符;针对当代文化生活中令人忧虑的现象,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与管理,这是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要求与体现,也说明文化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②④当选。

9.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①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②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③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④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A.①②

C.③④

B.①④ D.②③

解析:选C 通俗文化不等于落后文化,不应当抵制,①说法错误;对待农村传统习俗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一味承袭,②说法错误;材料信息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保障农民文化权益,③④正确。10.在当前流动社会的影响下,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他们有很多困惑,却没人可以交流;他们渴望亲情,却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忍受着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孤单、无助。要让更多阳光照进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应该()①发展农村经济,满足留守儿童的物质需求 ②提高社会关注度,开展爱心陪伴关护活动 ③发展农村教育,提高留守儿童的文化修养 ④加强亲子沟通,及时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本题强调的是广大农村的留守儿童成为“精神孤独的长跑者”,这就需要提高社会关注度,开展爱心陪伴关护活动;加强亲子沟通,及时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②④符合题意;①中的“物质需求”,③中的“文化修养”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项。

11.重庆巫溪县牵手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创办了“乐和书院”,建设了“乐和家园”,对于巫溪农民来说,这是他们参与重塑自身生活生产方式的一场文化变革。巫溪县创办“乐和书院”,建设“乐和家园”()①表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发展 ③是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形式 ④能够促进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A.①④

C.①③

B.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 材料中并未体现文化创作,①与题意不符;创办“乐和书院”,建设“乐和家园”属于创建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形式,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发展,②③当选;此活动可以促进优秀思想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④错在“各种思想文化”上。

12.2017年“3·5”学雷锋日前夕,中宣部命名了第三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举办该活动()①有利于激发志愿服务热情,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④有助于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 “中宣部命名了第三批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有利于激发志愿服务热情,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①符合题意;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④符合题意;培育“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②排除;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③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山东省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注重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并赋予时代精神。各街道村庄将国学经典名言、故事彩绘雕刻到各街巷楼院墙,有的还将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百姓乐见的短剧组织巡回演出。各中小学在每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广泛开展国学经典展演等活动。

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要联系材料依据教材内容作答。

答案:①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赋予时代精神,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觉。

②采取形式多样的弘扬国学经典的活动,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肯定,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

③材料中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体现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4.仁爱孝悌,传承祖宗古训;重学尚贤,突出文脉相继;科普教化,增强村民素养;民俗表演,彰显文化底蕴;白话故事,凝聚价值取向;热歌劲舞,展现时代气息,意在满足村民的多样化需求,引领乡村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礼堂在浙江遍地开花。面对快节奏生活对乡村的影响,文化礼堂以休闲娱乐文化活动让人放松心境;面对开放社会给乡村带来的人伦文化的负面冲击和价值冲突,文化礼堂起到了价值重建和引领的重要作用。乡村价值引领是文化礼堂建设的关键,它能让村民在此精神家园里丰富精神生活,构筑精神支柱,坚守乡村的精气神。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关知识,阐述乡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属于意义类试题,注意限定的知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其根本任务、对教育、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等意义。答题时一定要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避免缺漏要点。

答案: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乡村文化礼堂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②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乡村文化礼堂是村民教育、农技普及和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1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篇十一

关键词: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 必要性 现实意义

一、文化强国的内容及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科技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成果丰硕。与此同时,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又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上也出现了文化缺失的现象。当前,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有着必要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今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时期。文化工作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在新形势下,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综观国内外形势,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承载着崇高的历史使命。它的必要性在于:

1、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家园”,独特的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2、在当今世界,文化是“软实力”,文化生产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竞争。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3、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文化是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陶冶人情操。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文化强国的现实意义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如果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繁荣的文化,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和产品。我们需要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文化,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文化赢得尊重、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艰巨。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基础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当代中华儿女都负有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从国内发展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基础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广泛、更深化、更多种多样。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某些束缚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政策性的因素尚未得到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特别是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由于文化建设的不足影响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诚信建设,见利忘义、诚信缺失、好逸恶劳、炫富傍富、贪污腐败、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道德沦丧、不知廉耻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近年来,一些匪夷所思的恶性案件频繁发生。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交易的原则,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还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和恶劣影响,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群众健康,增加社会纠纷,激化社会矛盾等。因此,迫切要求通过文化发展,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更进一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因此,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促进文化繁荣,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諧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参考文献: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世界意义 篇十二

对于文化的内涵, 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 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克罗伯认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 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 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 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1]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的人们所认同遵守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总而言之, 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 可以总结出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礼仪文化是属于精神文化中的一种, 是一种规范文化, 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经验。礼仪文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 礼仪文化具有共创性。

礼仪文化是由人们共同创造出来的, 它不是人类生来涉及的自然状态, 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在生产活动的过程中, 为了谋求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人们对各种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进行规范化, 并逐步积累起来, 以便更好地维持共同的生活。

(二) 礼仪文化具有共享性。

礼仪文化是被整个群体所共同接受、享用时被保存和流传下来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 群体接受了某些规范、认同了其中的价值, 并成为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普遍价值和行为模式。

(三) 礼仪文化具有符号性。

礼仪文化可以通过符号的传递赋予一定的意义, 具有一定的符号性。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运用一定的社会符号进行传递信息, 当一些符号作为礼仪文化被普遍认可后, 这种符号就具有了独立的价值, 能够表达复杂的社会意义, 能够象征一定的礼仪文化。

三、礼仪文化对大学校园建设的意义

孔子说:“不学礼, 无以立。”[2]十九世纪的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 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道德礼仪教育放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3]可见, 礼仪文化在历史及全球范围内都是受到高度重视的。大学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礼仪文化的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其对大学校园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礼仪文化是完善大学校园角色的基础。

人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都相应地扮演一定的角色。按照拉尔夫·林顿的说法, 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 而扮演的是角色。[4]社会学角色理论中的角色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大学校园中的两类典型的社会角色: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 社会赋予了这两种身份不同的角色期望。例如大学教师被期待为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优雅的举止, 对学生关心、爱护, 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大学生被期待为精神饱满、热爱学习、尊敬老师、举止文明, 是国家的建设人才。

礼仪文化对于大学教师和大学生角色完善有着基础的作用。“‘礼’是在行为活动中的一整套的秩序规范, 也就存在着仪容、动作、程式等感性方面……所谓‘习礼’, 其中就包括对各种动作、行为、表情、言语、服饰、色彩等一系列感性秩序的建立和要求”。可见, 礼仪主要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礼貌、仪节;然而它同时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亦即人们的道德修养。[5]大学教师高尚人格是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优雅的举止、对学生的爱护又通过外在的行为和表情等方面表现, 例如老师不傲慢, 对学生谦虚有礼, 这就是理想角色的实现;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遵守各项规则, 举止有度, 不吐痰, 不骂人等方面都体现了大学生期待角色的实现。

所以, 由于礼仪文化在精神内涵方面约束人们提高道德修养, 在言语动作等方面规范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的角色行为, 从而为大学校园中角色的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礼仪文化是团结大学校园群体的核心。

人的本质为社会性, 人只有在社会群体中才能成为真正的社会人。社会学中的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 由特定的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大学校园有两类群体: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 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都是由于业缘关系而形成的, 所以相比于家庭关系的血缘群体, 他们都属于次级社会群体, 这种群体之间的亲密程度不是很强。

礼仪文化最本质的内涵是指“仁爱之心”, 即“仁”是“礼”的内在道德情感基础, 没有“仁”这一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 就不能遵守礼。[6]由于礼仪文化对于人的道德感培养的强调和要求, 因此对于增强大学中群体凝聚力有着促进的作用。社会学中的群体凝聚力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 表现为三个层次:人际吸引、群体规范的形成与遵从、成员把群体的目标自觉地作为自己的目标, 把群体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礼仪文化促进个人良好德性的养成, 能够增强人际之间的吸引;礼仪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规范文化, 要求群体去遵从, 进而将这种“仁”的道德要求作为群体的目标, 从而加强群体之间的亲密程度, 达到团结群体的目的。

大学校园礼仪文化的建设能够帮助教师形成共同的目标, 在相互了解、共同活动中形成相互之间的认同。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感认同, 以及为学生奉献的道德意识的共识, 而摈弃为了个人私利而工于心计, 勾心斗角;学生之间能够在共同的规范意识下, 形成真诚的友谊, 互相帮助, 互相进步;老师和学生在共同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 能够促进次级群体关系转化为初级关系, 这些关系的转变都成为建设和谐学校的核心力量。

(三) 礼仪文化是传承大学组织精神的经脉。

社会组织理论中提到, 社会组织是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躯体形式, 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组建的稳定的合作形式。按照社会学家帕森斯将社会组织的分类, 大学为模式维持组织, 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 主要是教化社会成员认同社会文化、维持原有的制度和行为模式。大学作为一种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躯体形式, 但大学组织有着一定的精神, 即因为特定的校园文化能熏陶出特定的群体个性, 而特定的群体个性又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7]

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曾说:“我们知道, 大学既是时代精神的象征, 是社会良知的灯塔, 也是人类精神家园和民族文化的守护者。大学既应该体现某一时代的精神, 同时又承载着人类终极的价值追求。只要人类的文明延续, 大学前进的步伐就不会停止。”[8]礼仪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大学校园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 大学精神的塑造、大学精神的发扬都与大学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礼仪文化折射出校园中传统文化的意蕴, 同时又散发着现代文明的气息。礼仪文化是大学精神得以实现的通路, 是传承大学精神的经脉。

三、礼仪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现实平台

(一) 以积极灌输教育为基础, 搭建加强礼仪文化意识平台。

各种文化的传承都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的过程, 还是一种主动的改造过程。但同时强调, 要使一种文化得以延续, 被动接受的过程是主动改造过程的基础。而被动接受的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灌输, 灌输式教育是强化各种思想意识的必要方式。所以, 礼仪文化要在校园文化中发挥作用, 应以灌输教育为基础, 同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将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校本课程来开发, 开设礼仪文化课程;第二, 通过课堂灌输式教育和其他灌输式教育相结合, 共同发挥作用;第三, 在积极灌输的被动接受过程中发挥主动创造性, 变被动为主动。

(二)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激活礼仪文化实践平台。

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 礼仪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一种, 同时礼仪文化博大精深, 校园文化活动则是礼仪文化作用的重要载体, 将“礼仪导航师生成长, 文化浸润学校发展”作为校园礼仪文化建设的目标, 积极开展礼仪文化活动, 激活礼仪文化实践平台。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将礼仪文化实践化, 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 明确校园文化活动的宗旨, 明确活动目的;第二, 注重师生交流, 让师生在不同的活动中以礼相伴, 与礼同行;第三, 将各种文化活动形式有效结合, 系统整合, 充分发挥作用。

(三) 以校园礼仪制度为保障, 确保礼仪文化巩固平台。

构建大学礼仪文化, 弘扬大学精神, 就要重视各种“礼仪”制度的设置与规范。只有以礼仪制度为保障, 才能巩固校园礼仪文化的建设, 才能对大学校园的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于校园礼仪制度有以下基本的三个方面:第一, 确定明确的校园礼仪文化理念, 在理念层次的基础上确定制度;第二, 规范校园各种礼仪制度, 例如“师生课堂礼仪制度”、“教师办公室礼仪制度”“校园文明礼仪制度”等, 使校园礼仪文化建设有据可循、有章可考, 另外, 还可设置适当的精神奖惩制度;第三, 学校各部门、领导应给予重视, 并起到一定的带头表率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35-36.

[2]鲍思陶译.论语[M].湖北:崇文书局, 2007, (1) :166.

[3]顾希佳.试论大学校园的礼仪文化建设[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0, (5) :69.

[4]戴维·波普诺著, 李强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十一版) :110.

[5]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27.

[6]谭泽晶.论礼仪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 (6) :57.

[7]王琤.大学礼仪建设之我见[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2) :57.

[8]周斌.回望与反省:中国大学精神再思考[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140.

上一篇:观看广西援鄂抗疫医生讲故事观后感心得体会800字下一篇:试验工作经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