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环节搭建毕业生就业永续平台

2024-07-31

三个环节搭建毕业生就业永续平台(精选3篇)

1.三个环节搭建毕业生就业永续平台 篇一

政府财政给每位见习生每月500元生活补助,每个见习基地每年吸收20%以上见习生成为正式员工。昨天,北仑区“千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活动正式启动,首批22家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基地共向社会推出988个见习岗位,受到350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的热情追捧。

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改变了以往招聘面试“5分钟定终身”模式,给毕业生展现个人素质和企业选拔人才架起一座桥梁,敏实集团、贝发集团、海燕家居等3家企业每家提供了百人以上见习岗位。敏实集团人力资源经理朱春亚告诉记者,企业转型升级和逆势扩张都需要吸纳储备人才、练好“内功”,此次敏实推出200个见习岗位,毕业生将通过专业培训后充实到销售、管理、开发等多个重要环节中去磨练。

政府搭好台、毕业生肯干、企业选人才。北仑区人才中心主任张盛杰告诉记者,在大规模吸纳毕业生走进企业基础上,区人才将对企业使用、培养、吸纳见习生进行严格的管理与考核,并最终根据考核进行相应的企业工作经费补助,从规范企业制度入手,最大程度化解“毕业生实践”与“企业纳才”的双向成本,大幅度提高企业“纳才率”。据了解,北仑区对首批见习基地申报进行了严格的准入审核,要求企业提供详细具体的岗位和培养细则,并且在突出传统优势产业机械制造、文具外贸行业的基础上,也同时选拔了类似宁波今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宁波中诚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等创意服务行业。

采访中,永发集团公司与今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两家公司虽然分别只推出20个和15个的见习岗位,但实际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不仅给岗位设计了详细时间培训课程,还定好了“一帮一”导师制,只要毕业生有才学,肯苦干,录用率肯定远远超过20%。

据介绍,为逐步完善高效毕业生见习基地长效机制,今后北仑区将通过整合媒体、北仑人才网、北仑之窗等多种信息通道,每个月定期发布见习岗位信息,每个月举办一次对接洽谈会,将见习直通车开进高校,以此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宁波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处长周永全告诉记者,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通知》精神,宁波市即将全面启动“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活动,北仑区在全市第一个推出此项活动的“试水工程”效果非常好。一方面,这项活动为解决社会就业压力,提升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增加社会时间经验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为正在技术转

型升级中需要储备人才的企业拓宽了吸纳人才的通道,实现了企业、人才、社会多赢的效果。截至下午3时,有98%的见习岗位初步达成了见习意向。

2.积极搭建再就业信息平台 篇二

为不断深化服务意识,让辖区内更多下岗、失业人员走

上再就业之路,我育才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充分发挥帮助、引导、促进再就业的劳动保障职能,为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搭建再就业信息平台。

一、为促进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优势,积极与辖区企业和个体户联系,多方搜集用工信息,并建立联盟关系,在第一时间内

将信息整理、登记、公布、传达给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

二、工作站积极为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求职登记

服务,并留下他们的联系方式,有合适的工作便可及时联系,并通过送岗上门等一系列服务,为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还指导辖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学习劳动保障政策法规,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与对策,提升职业道德,并结合其工作经历、文化水平、技能状况及市场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再就业指导。(安状)

渤海街道育才社区

3.三个环节搭建毕业生就业永续平台 篇三

王 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虎溪大学城,401331)

摘要:文章从分析高校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的现状出发,结合我院自主开发的就业管理平台并分析其特点,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实现信息化就业进程,进一步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

关键词: 就业信息化;大学生就业;就业平台

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攀升使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2005年毕业生人数是338万,初次就业率72.6%;2006年413万,初次就业率71.8%;2007年495万,初次就业率71%;2008年559万,初次就业率70% ;

①2009年611万,初次就业率68%;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

人,增量压力基本上得到缓解,但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仍很大。目前有关部门正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2009年11月20日教育部召开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并提出了八项要求。

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就业市场的规模和效益已经不再取决于建筑面积、摊位数量、人员规模,而将与人才信息储备、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使用效率紧密相连。在“人际市场”与“载体市场”并存的同时,传统粗放型的有形市场正在向增加高科技含量、高质量服务的无形市场过渡,最终逐步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全面信息化。在这种社会趋势下信息化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人才就业的主渠道,高校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提高就业率显现出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高校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实现就业信息化,为毕业生就业助力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校就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历程

1999年首家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中国院校人才网”开通;2000年高校开始在校园网上发布招聘信息;2001年有近10%的高等院校尝试各种模式建设各自的就业信息网。在信息化手段用于就业的起初阶段,高校逐渐树立了信息化的意识。

从2002年至今,是一个政府重视,各高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得以快速发展的阶段。如就业中的 “一把手工程”,“三到位”(机构、人员、经费)准则。2002年教育部明确强调就业工作要实现“四化”即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 开通,要求各地方、各高校加快各自就业服务网的建设,尽快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2004年国办35号文要求:“所有本科高校和有条件的高职(专科)学校开通就业服务信息网并与国家和省市网互联互通。加快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信息资源建设,尽快实现网上招聘和远程面试。” 2006年11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启动,是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等五部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共同发起组建的网络平台。2008年教育部和网络联盟组建了“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这是教育部着力打造的立体化平台,2008年大学生就业工① 据《中国大学生就业》第24期《中国大学生就业年历》一文:截至9月1日,教育部公布的比例为74%

作的“一号工程”,它标志着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各商业性人才网站也开始关注高校毕业生市场,建立专门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校园招聘”频道,建立常年校园推广网络,这些举措激活了毕业生就业市场。从就业服务网开始建设到现在网络建设中“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也预示着就业指导与服务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就业信息化建设大大方便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用人单位可以有针对性地通过某学校就业信息网读取中心数据库中的毕业生信息,毕业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处理后找出合适职位,降低求职成本,加强求职成功率。

2.信息化就业平台的现状

信息化就业主要目的是用信息化手段去解决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传统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低成本大范围地收集和使用信息,建立学生和用人单位实时双选平台,实现就业部门与用人单位动态信息交换,以及对就业工作人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行为分析和效果监控等)。纵观当前形形色色的网上就业平台,呈现如下特点:

(1)由各自为战,到成立联盟,逐步形成国家、省和高校三级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以及人才、劳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三网”互连互通,达到降低研发与运营成本、信息共享目的。目前高校就业信息化发展较快,由于在建设之初缺乏持续发展的思考,基本上没有整体的规划和资源有效整合操作方案,更难达到良好的运作效果。

(2)就业信息脱离毕业生的个性需求。目前区域性、行业性的就业网站不下数百,但真正能提供个性化信息、全过程服务的比较少,特别是优质就业岗位少。网上全过程的就业服务包括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资料审核、信息发布、视频洽谈、诚信认证、签约等一系列过程,它摆脱了信息式人才网站的框架,真正达到了网上就业市场实现毕业生就业的目的,从而保证求职与应聘的成功对接。

(3)信息冗沉,信息可信度不高、针对性不强。非本校的网上就业市场仅掌握招聘求职的信息资源,而不具备用人单位的客户资源或毕业生的实际人力资源,单位与求职者对接的成功率、资料的可信度、实地见面的安排等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所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此类网上就业市场的要求仅仅是就业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的需要,只能以信息发布为主,基本上不能提供全过程就业服务。

3.我院自主开发的就业管理平台的特色。

就业管理平台是将本校毕业生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上,并以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让本校学生、用人单位可以快速地建立个人资料、浏览招聘信息以及内部管理员修改信息,发布消息等,学校能随时统计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对于平台的每一个模块的设计和整体的信息维护都采用“适用,简单,智能”的原则,对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来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发布,对于平台的管理员来说可以方便、快速的完成信息的审核、发布、删除、回复等功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私密性。私密是把双刃剑,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也客观上增加了门槛,限制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人才市场竞争大,为保障学校的联系的招聘单位不被

外校学生竞争走,我院自主开发的就业管理系统只对本校学生公开招聘信息,建立了用人单位信息库,每年都可以主动出击联系用人单位并发动全校师生提供用人信息,并实现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所发布信息的审核、使用分析、统计。

(2)共享与整合特色。围绕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完善平台各个模块的功能,优化平台运行和软硬件系统,统一各外来平台的数据信息。开发整合全国、省级高校联盟、校际内部的资源,采取网上和网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对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开展个性化深层次服务,增强平台的吸引力。

(3)自助性与互动性。平台具备发布留言及回复功能;开展就业指导咨询,网上答复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逐步引入专业化服务,借助就业管理平台逐步开展毕业生职业生涯指导、择业观、个人素质提高等多项服务,改变不适应用人单位期待培养模式,选拔优秀毕业生并经培训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重点工程单位等优质就业单位,并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

(4)信息权威、针对性强、可信度高。由于平台的“非职业中介”式特征,就业平台的动态信息都是经过严格筛选与甄别,又能涵盖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薪酬等重要信息,能满足毕业生的多样性就业信息需求。学生可以通过平台的信息指导模块了解最新就业政策、公务员考试、征兵等信息。

(5)更新及时、便捷。有效的就业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公平分享,实现了信息快递,信息来源广,并进行分级分类;还可实行“一对一”帮扶措施,捆绑就业推荐;根据以往毕业生的去向进行跟踪实现就业反馈;还可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监测进而达到对就业市场的预测。

就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和使用,除了节约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外,还能促进高校优化管理机制,为招生的专业、地区分布提供参考,为课程设置优化提供参考,减轻就业工作人员事务性劳动,为毕业生就业做好服务。

我们自主开发的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做到了四个满意:毕业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院系就业管理工作人员满意,就业中心工作人员满意。毕业生用户可以实现修改口令、发布留言、查看专业以及非专业的招聘信息、修改个人资料、查看重要通知、查询用人单位需求信息、查询用人单位录用信息、查询所报单位统计、查询面试时间地点、查询近期单位面试报名情况、参与职业测评等功能;用人单位经校方审核通过后可以发布用人信息,修正用人信息,查看学生报名情况,公布学生录用情况等;院系管理员经校方审核通过后可以发布用人信息,查询学生信息,实现各种统计目的等;学院管理员可以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发布招聘及面试信息,就业录用登记,用人单位信息审核,查询报名录用情况,学院专业介绍,各种数据查询统计等工作。使用两年来,平均每年的点击率接近12万人次。毕业生、用人单位、院系工作人员和就业中心管理员都已经非常喜欢使用平台开展就业活动。

为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自主开发了职业测评系统,选取目前最科学、最实用、最准确的测评工具,帮助学生进行基本性格、基本素质、心理特征、职业性格、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等六大方面42个项目的测评,能准确记录学生测评结果,能详细统计分析学生测评情况,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

2008年教育部明令就业指导课为必修必选课,通过建立职业发展教学体系、就业讲座体系、就业座谈体系和学生组织体系,提高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研究水平,加大在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力度。推进就业指导的制度化、专业化、专家化、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社会化、个性化、分类化以及互助化建设。正视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解决求职难、招聘难、信息不对称的矛

盾,努力建成集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 监测评估为一体的高效率的就业信息化系统。

总之,中国高校就业信息网建设发展迅速,但信息化就业水平偏低,要想达到真正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信息化就业模式。还需要依托网络技术,找出现有就业网络的缺陷,克服自身困难,消除“信息孤岛”,更好地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服务,实现就业信息共享,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同时还要进一步实现就业状况的有效跟踪和监测,完善职前就业技能的网络培训功能,真正实现信息化就业,进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大为.对“十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回顾与思考.中国高等教育, 2006,(3)

2.刘大为.把握机遇,加强合作,努力开创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新局面.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16)

3.孙长林,刘锐.大学生就业信息集成管理网络平台系统建设思路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6)

4.杨雨龙,徐文.网上教育人才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2)

5.张凤有.提高就业信息化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创就业指导服务开发工作新局面.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16)

作者简介]王文(1968-),男,汉,四川西充,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理学学士,主要从事高等数学教学,招生就业信息化研究。

详细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文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招生就业处 邮编:401331 电话:***

上一篇:夏邑县劳动局2009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园我的成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