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题材

2024-06-24

革命历史题材(精选8篇)

1.革命历史题材 篇一

清晰简单的指令,也给了身处一线的指战员们充分授权以及充分展示战斗智慧的机会。任正非曾经说过,“让听得到炮火的人指挥战斗”,就是因为这样会更高效,更切合实际。事实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之前从来没有跟美军的作战经验,无数的经验都是从实战中一点一点地摸索出来的。包括:用轻武器打坦克的经验、“人员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阵地阻击战经验、利用挖掘地下工事应对轰炸的经验,以及后勤保障方面的经验等等。

一旦有了好的经验,志愿军司令部立刻进行归纳总结,并全军推广。这样的快速反馈推广机制,使得志愿军在战斗中不断成长成熟。到朝鲜战争后期,美军指挥官都慨叹,自己作为战争陪练,反而通过一次次的实战,把中国军队的各项综合战斗素质给全方位培养起来了。

抗美援朝战争已经结束几十年了,而归纳总结的以上三条方法依然历久弥新,应用到现代经营管理中一样有效。例如:我们是否应该在企业管理中首先在思想统一上多下下工夫,然后再全力以赴地执行,以避免内耗?例如:我们的经营考核思路可以严谨复杂,但是下到基层的指令越简单越好,以提高执行效率?再例如:我们是否不要自上而下地设计产品并推动产品营销,而是根据自下而上的需求“指挥”产品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看,除了应该感谢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们为我们的和平发展、经济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还应该感谢他们身体力行为我们经营管理带来的有益启示。

行文至此,随着对这场战争的深入反思,我的崇敬之心更甚。无以言表,只能再次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唯有努力工作,好好生活,才能对得起各位英烈们为我们打下的江山、守护的和平!

2.革命历史题材 篇二

《笨花》继承了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资源, 也找到了适合这一内容表达的完美形式, 以革命的历史观念和方法来表现二十世纪上半叶波澜壮阔民族革命和抗日战争, 使人们再一次重温了半个世纪以前的军阀混战、阶级矛盾、民族危机和文化挑战的风云史。与梁斌的《红旗谱》相近, 《笨花》也是一部以鲜明的政治立场来反映中国民主革命和冀中敌后抗日斗争的乡村画卷, 描写冀中农民在甲午风云后的生存现实和参与抗战后的命运历程。冀中在抗日战争初期是敌占区, 抗日的形势十分严峻。正是燕赵文化精髓的承传和党的正确领导, 使笨花人在民族灾难面前空前的觉醒, 笨花人深明大义, 没有国家的前途, 就没有个人的前途。他们在在党的领导下, 坚韧、智慧、机智、英勇的在敌后与日伪斗争, 各尽所能的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尽着自己的力量。但《笨花》中的“英雄人物”是退去了传统题材的神秘光环的现实中的“英雄”, 铁凝努力挖掘出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正义力量和英雄性格, 以向氏家族为首的一群“中国凡人”承担着演绎中国革命大历史的使命:旧军人向喜识破了日本人请他出山的阴谋, 支持两个儿子到抗日根据地, 宁愿回到笨花老家做一名大粪厂的经理, 最后为救自己的同胞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儿子向文成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中, 在自己的家中办起夜校, 向村民传授着文明和救国的道理, 腾出自家的大西屋做后方医院, 在笨花村的抗日斗争中起到重要作用;女儿取灯的断事智慧而冷静, 成为一名优秀的抗日干部, 后被小袄子出卖而惨遭日寇杀害;长孙向武备是一名冀南特区的游击队员, 后来成为太岳抗日根据地一位久经锻炼的领导人;十四岁的弟弟向有备也成为一名八路军的卫生员, 在实际的锻炼中成长。性格“各拧”的西贝时令积极要求进步, 成为尹区长的助理员;平时爱说大话的“瞎话”叔, 为了笨花全村人的利益, 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下;就连走动儿也在笨花的黄昏消失了, 他辞别了家和“幽会”的女人, 去了一个国家民族更需要他的地方, 成为一名抗日的交通员, 象一支黑暗中游走的烛光, 带领那些为民族的生存和希望奔走的人, 到该去的地方———“面对那个纷繁复杂的历史年代的种种艰难的选择, 这群人最终保持了自己的尊严和内心的道德秩序, 揭示了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耐力和韧性, 这是一个民族的底色.”[2]正是这些普通的农民、乡村知识分子承担着革命的道义和民族的尊严, 在维护日常生活的正义和神圣的民族抗战中, 他们无私的为了国家民族倾其所有、流血牺牲, 那种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崇高精神和道德情操使平凡的生命焕发出强烈的光彩。《笨花》凸现的是在日常化、生活化的厚重叙事, 这种日常生活来自铁凝最真挚的个人体验和家族记忆, 那独具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日常生活叙事极具感染力, 它以独特的审美意蕴成为凝聚人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优秀作品, 这使小说超越了传统经典的现实主义叙事的美学命题而达到了真正意义上成熟的“政治小说”, 维护的是主流文学的核心价值体系:作品中以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浪漫的表达, 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显示出了向传统文学的回归, 通过再现历史场景肯定革命的正确性、历史的进步性, 推崇传统道德、弘扬民族正气, 使作品具有震撼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

作为一部经典的现实主义作品, 作品具有唯物史观和明确的写作目的, 但并不是传统革命题材的所“强制”写作的那中笼统的“革命史”, 《笨花》无论在“反映生活的真实”还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方面都对经典的现实主义的叙事模式有所超越。在人物塑造上, 她超越了“高大全”式的革命英雄塑造及模式化、类型化、概括化的粗线条的叙事框架, 表现出更尊重历史真实、作家主体选择和文学本身规律的新的意识形态的特征, 比如对于向喜这个旧军人的塑造, 她说:“在日本人侵略中国以前, 一般中国百姓的国家观念是淡薄的, 但是日本人来了以后, 民族的凝聚、中华民族的强烈意识、国家的意识在全民当中被唤起了。培育向喜这个人物的过程中, 刚开始我给他设计的不是回到粪场, 我设想他开了一个地下的兵工厂, 造枪的厂, 暗中支持八路军打日本人。我觉得这是戏剧化, 有几分做作的, 不太适合这个人物的归宿和性格的形成。于是我让他后退一步, 就要他去了大粪场, 没有让他和共产党直接合作。他坚决拒绝当汉奸, 他的后代子孙都是共产党, 但是他没有, 他后退一步。我觉得这个是恰如其分的。他回到粪场, 在粪场里和日本人有一场恶战, 最后死在粪池里。”[3]《笨花》中的人物不再是单纯依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或历史风云中的简单符码, 而是充满生活智慧和生命质感的。就是在这段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中, 铁凝也没有忽略日常生活的暖意, 极具诗意的描绘了一群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他们以“和”为贵的处世姿态、四季的农事、不同的故事和命运, 饶有兴味的描绘了冀中乡村的风土人情、民俗特征, 弥补了传统革命历史小说所缺乏的日常生活的恒久的魅力和诗意, 因为这正是统革命历史题材中常常被遮蔽的生活。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中, 革命的唯一目的和社会主义道德的不断净化演变成一种权威性的宰制力量, 它以排出日常生活和人性的复杂为代价, 与革命无关的情感和欲望, 都被视为“不洁”和不道德的, 爱情和亲情不再成为一种询唤和感召, 战争的正义性被无限夸大为一种人性和道德宣战的实践。就是极具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家孙犁也被战争思维所主宰, 《荷花淀》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小说不仅反映了抗日战争中, 以对战争中人性美和人性美的歌颂焕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但它依然存在人性的压抑和失落的问题, 小说中的人物被战争需要神圣化和模式化了, 淡化了自然属性和个性自由。

《笨花》既继承了“革命历史小说”的“规定性”, 但又以一种崭新的意识形态理念对传统革命历史中所遮蔽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精彩的、诗意的展现, 用一种饱满温润、准确结实的艺术质地去追求史诗化的思想承载, 铁凝以崭新的革命历史叙事手段弥补和纠正了历史叙事在两个方的偏差:经典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过度历史化和概念化;后新时期以来文学个人化和私人化方向的极端发展。这是铁凝在新世纪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红旗谱》、《风云初记》、《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革命历史经典叙事的回望中做出了世纪性的超越。传统革命题材的小说中因主要写革命斗争的生活而忽视人的生活, 集中表现人在战争中的生活;而《笨花》更多地体现战争中人的生活。因此, 冲破了既定的意识形态模式,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 抓住了主流文学为革命现代性诉求论证的精髓, 跨越既往社会主义的历史政治遗产与现实中国“和平崛起”之间的鸿沟, 以一个党员作家和文学官员的政治身份完成了主流文学的使命。

摘要:论文将铁凝的《笨花》与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进行对比, 指出《笨花》既继承了“革命历史小说”的“规定性”, 但又以一种崭新的意识形态理念对传统革命历史中所遮蔽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精彩的、诗意的展现, 用一种饱满温润、准确结实的艺术质地去追求史诗化的思想承载, 铁凝以崭新的革命历史叙事手段在“反映生活的真实”还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方面都对经典的现实主义的叙事模式有所超越。

关键词:“笨花”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日常生活叙事,超越

参考文献

[1]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第182页

[2]铁凝、崔立秋:《笨重与轻盈的奇妙世界——关于铁凝〈笨花〉的对话》, 河北日报2006年1月6日

3.革命历史题材 篇三

那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欣赏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架起一座历史通向当代的桥梁,就需要音乐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一、从学生生活环境入手

为什么学生觉得革命历史题材的音乐作品与自己的生活离的很远呢,因为传统的欣赏教学往往比较关注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是夸大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这样会让学生觉得很难理解,只能填鸭式的记住,而不是真正的理解。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要不失时机的把革命历史故事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用现代的语言可以让学生们更准确的理解、明白。

例如欣赏《白毛女》,可以先准备一跟红头绳,问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有什么用途;然后问同学们要买这种红头绳需要多少钱,觉得贵吗;但是这根红头绳在不同的时期却有不同的意义,在特殊的情况下却特别珍贵。然后给大家将白毛女的故事;或是问同学们过年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都送给自己什么礼物,而有一个姑娘却希望在过年时能拥有一根红头绳,但是这样小小的要求却也很难满足,这是怎么样一件事呢,这样引出要欣赏的歌曲。在这节课要结束的时候要及时总结,把那个时期与现在的生活做对比,知道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让学生体会自己的幸福生活。

二、从学生心理环境入手

当今年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由于当代学生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他们的知识、思想、文化、情操超前发展;心理、生理早熟;具有较强的多思的性格,独立的判断力和自己的个性。由于通俗歌曲的平民化内涵,时尚的个性,加以动感的节奏和丰富的音色,从而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快餐,也自然成了高年级学生音乐生活的首选。虽然,它们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但也不乏一些佳作。因此,作为我们音乐老师要做的是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有选择地把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动漫的歌曲引入音乐课堂。

如:欣赏《我的祖国》时,我抓住了学生喜欢看电影的心理特点向他们介绍了电影《上甘岭战役》中的主要情节,而后通过对伟大的“母亲河”(黄河)的描述激起他们对音乐的共鸣。欣赏完《我的祖国》后我 选择了《我的中国心》、《大中国》两首歌曲供学生欣赏,在学生的心目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张明敏动情的演唱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无形之中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实践证明,让通俗歌曲中的精品进课堂,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不但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使学生主动地欣赏到了精品,思想得到了升华。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科学研究表明,民主、和谐的课堂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一系列的积极的影响它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教育,从而促进外部教育要求和内容的内化,有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增进身体健康,有利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人际交往,促成良好的人际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人格特征,总之,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音乐欣赏中鼓励学生创造

“创造”是音乐课堂教学民主化的体现之一,也是音乐教学永不过时的主奏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在小学的音乐创造活动中,具体分为即兴创造与非即兴创造两类。而前者相对而言是学生潜能含量的表现,后者则是音乐模仿前提下的再创造。我深刻的体会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要求学生去创新,那么教师先要解放思想自己先去创新,只有教师创造性的展开教材、挖掘教材,才能展开教师的创造思维和创造力,从而带动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尝试。

4.革命题材的诗歌 篇四

辛亥年走了王朝,

明明清清的恶霸清走了无处。

光复了,民主、共和,

来了,生命。

这只是开始;

有了,思想、习俗,

别了,一切。

华夏才成了华夏,

中华才复了中华。

是否此刻起,人才是人,

他说,握手、鞠躬,

走了,屈跪、万岁。

是,还是否,

东方迎来了希望,

我想是的,定是的。

雪蛮子的耻,

不,不,不,不是,

好像这只是,只是开始,

会振兴了我华,

熟识三民义,

谁料有贼篡谋,

失了义,

你是否还能记起,

那年的义旗,

升起。

有了南湖水上的木船,

载起了黄土,

迎来了,镰刀、铁锤。

始了,

开始了。

你是否还要听,

听满山的杜鹃红,

你,

还是那个你,

我,

依旧铁骨的我。

许诺了沉默的大地满仓,

5.革命题材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篇五

这部影片主要描写儿童团员潘冬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由一个儿童团员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故事。

影片讲述了少年潘冬子和游击队联手对抗土豪恶霸胡汉三的故事。本剧主角是小英雄潘冬子,他的父亲是红军团长,母亲是地下党成员。

当他的父亲跟着红军队伍走了后,小冬子就天天盼望着父亲能够回来,有一天母亲对他说:“等到山上开满映山红的时候,红军就来了,你爸爸也就回来了。”于是冬子天天来到村口的一棵小松树下,从地上捡起一枝干枯的映山红,坐在石头上等待着红军的到来,一天又一天……

有一天,他梦见山上的映山红开了,红军来了,自己穿着整洁的军装,戴着闪闪的红星走在队伍里,特神气……当他正陶醉在这美梦之中时,吴大叔来了,他对冬子说:“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冬子听了后明白似的用力点了点头。

经过一系列的“考验”,最终,尽管冬子失去了母亲,但他靠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帮助共产党打败了土豪劣绅胡汉三,村里又变得和谐和安宁。

就在这时,冬子的父亲长征回来了。他亲手为冬子戴上了那颗闪闪的红星。从此以后,冬子就成为了人人称赞的小英雄。

潘冬子留给我很深的印象。他机智、勇敢、有恒心······而且性格很坚韧,小小年纪就怀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使他在面对残暴的敌人而毫不畏惧。他也很坚强,他没有因为失去母亲而丧失自我。他也很机智勇敢,在最危险的时刻,他冒着生命危险去除掉恶霸。他高尚的品格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们也见证了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红军战士”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他挺过来了。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感触很深,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潘冬子的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他敢于与敌人作斗争,敢于争取革命的胜利。当时的胡汉三为了阻止红军吃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盐,便封锁了上山的路,潘冬子灵机一动,将盐融化到衣服里,把河水装到竹筒里带上了山。他的聪明、机智使红军保存了体力,最终取得了胜利。第二点是:吴大叔的那句话:“要想胜利不能靠等,要去斗!”是啊,要想实现任何愿望,都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奋斗!要是没有红军与日本鬼子等“敌人”战斗,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的生活!

6.历史题材文章读后感 篇六

历史是感人的大禹为了治理洪水曾三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在第一次时,他的妻子涂山氏刚刚生下一个男孩,婴儿在屋子里哭着他很想进去看看,一想到洪水没有治理好,狠心走了。第二次孩子已经能叫爸爸了,妻子看见大禹的衣服、鞋子,已经很破了,让他体息几天大禹急勿勿的说“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呢!”他只在外面看了几眼就走了。第三次孩子已经十多岁了,他再三要求爸爸陪他玩一会儿,可大禹慈祥地说“等到洪水治好了我再来陪你玩。”大禹忘我奋进,大公无私的品德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在感动的同时知道了凡事要以集体利益为重,一切个人得失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历史是正义的。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故事是《强项令董宣》。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在东汉末年,出了一个“强项令”他是谁呢?让我给你讲诉一下吧!

他就是董宣。董宣,字少平,陈留人。他学识渊博,精明能干,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因此受到当时人们及后世的称颂。光武帝发现董宣很有才干,于是就把他掉到了洛阳当了洛阳令。不久,董宣接到了一件棘手的案子,因为牵涉到了湖阳公主——光武帝的姐姐。这位公主仗着自己和皇帝是姐弟的关系,在京城里做为非作福,并养了许多家奴。家奴在光天化日之下竟把一位路人打死了。光武帝偏袒姐姐及家奴,罚董宣低头认错,董宣正义凛然,义愤填膺。至死不低头,这就是“强项令”的由来。我觉得董宣是一个敢作敢为,正义无私的人。如果在清王朝后期多出现一些像董宣这样的朝廷命官,对八国列强不屈膝献媚,宁可杀头也不卖国求荣。那么清王朝也不会衰落的那么快,也不会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不会丧失约13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从他身上我学会了做一个勇敢、正义的人。从他身上映射出了中华优秀人物的品质,是每一个小学生学习的楷模。

7.革命历史题材 篇七

一、提取生活经验, 激发强烈的认知冲突

革命传统题材课文叙述的内容与当今儿童的生活体验存在较大的距离, 这种差距常常使学生难以产生文本阅读的兴趣。因此, 教师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前经验, 再以英雄们生活的时代特征与之相比较, 产生认知冲突, 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 往往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灯光》一文时, 我首先请同学们扩充题目: () 的灯光, 并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这个词组说说话。时值新春刚过, 城市街头张灯结彩的情景学生记忆犹新。于是, “晶莹的灯光”“璀璨的灯光”“灿烂耀眼的灯光”“五彩缤纷的灯光”纷纷从学生口中迸出。我话锋一转:可是当我们感叹城市被这灯光装点得越来越美时, 你们知道吗, 有一些人永远都不可能见到这样美丽的景致, 他们中有的甚至连一盏普通的电灯, 都不曾见过。让我们翻开书去感受一个永远停留在22岁的年轻战士对灯光的向往。在这样的强烈的认知对比中, 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 并把关注点集中到“郝副营长”对灯光的向往的“主题文句”上。

又如教学《一夜的工作》, 我先请学生谈谈和总理级别一样的职务是什么, 像总统、首相、总理这样的人应该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他们的工作环境会是怎样?再让学生默读课文, 到课文中寻找周总理生活和工作中让人出乎意料的地方。学生阅读兴趣浓厚, 注意力集中, 由此展开的教学更使学生增加了对总理的敬仰和热爱。

二、品味文本语言, 挖掘真实的内心体验

学生阅读革命英雄题材文章, 往往仅仅把它们当做故事来读, 不能感同身受, 因而缺乏真正的内心体验, 这就使得这类文章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的引导和影响大打折扣。和学习其他文章一样, 教师必须引领学生沉潜到语言文字的深处, 品味咀嚼语言的丰富内涵, 挖掘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 使学生受到真正的心灵震撼。

1. 前后联系, 引导感悟

对英雄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往往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教学中要抓住这些描写, 联系上下文, 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 学生总把目光聚集在李大钊不畏生死的描写中, 文中两次描写到英雄对妻儿的关注, 却被搁置一旁视而不见:“父亲瞅了瞅我们, 没对我们说一句话。”“父亲说完了这段话, 又望了望我们。”一个“瞅”, 一个“望”, 仔细咀嚼大有深意。“从父亲这深深的一望中, 女儿和妻子分别读明白了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 使学生把李大钊对家人的牵挂、对孩子的期望、对妻子的嘱托都挖掘了出来, 使李大钊的形象更加饱满更加真实。

2. 紧扣语言, 激发想象

《灯光》一文两处写到“郝副营长”对灯光的向往, 一处写他“默默地沉思着”, 一处写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教学时紧扣“沉思”和“憧憬”两个语言生发点, 引导学生想象正值青春年华的郝副营长会想些什么。学生有的说:“郝副营长憧憬着自己牵着爱人的手在华灯初上的街头漫步。”有的说:“他憧憬和父母、妻儿一起在灯光闪亮的餐桌上吃饭, 谈笑风生。”有的说:“他憧憬学校、工厂、城市、乡村, 到处灯火辉煌, 憧憬着繁华热闹的生活。”……所有的想象都带上了学生自我的生活体验, 渲染了“郝副营长”对灯光的向往。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 再读“郝副营长”点燃书本, 用自己的生命为胜利照亮道路的语句, 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内心的感受可谓震撼!

3. 反复品读, 情境体验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对能反映英雄革命精神的“主题文本”, 创设不同的情境反复品读, 能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冲击和震撼, 增强对文字的感受力。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审阅”文件的描写:“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 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有时停笔想一想, 有时问我一两句。”教师这样创设情境引读:

夜幕刚刚降临, 我们的周总理就坐在了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他拿起今天所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 只见他—— (生接读)

夜已经很深很深了, 人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但是我们的周总理却依然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 继续审阅着文件, 只见他—— (生接读)

东方欲晓, 晨曦微露, 天就要亮了, 我们的周总理终于拿出了他今天所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 只见他依然—— (生接读)

在这样的反复品读中, “一句一句地审阅”这一细节一定成为总理劳苦一生最深刻的写照, 深深刻在学生的心里。这样的教学, 这样的体验, 对学生精神品格的影响是深远而牢固的。

4. 适时补充, 强化理解

革命题材的文章大都是真实的, 但作为语言学习的样本进入教材, 编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作一些简单化处理。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父亲被提审时的描写:“……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乍一读, 学生不会有感触。再读, 对“没戴眼镜”和“乱蓬蓬的长头发”会有理解:李大钊已经受过苦刑!如果教师适时补充李大钊在狱中所受的折磨:十指被钉上竹签, 指甲都被生生剥离, 那么学生内心所受的震撼一定是无可比拟的。此时再回读句子, 学生对“平静而慈祥”这一描写所透露出的革命志士无惧无畏、甘洒热血的精神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三、拓展史实资料, 促进英雄精神的传承

革命斗争的残酷性, 是现在的孩子无法真正体会的;革命英雄的舍己为公, 也是孩子们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的。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努力缩小其中的距离, 要把课文上到学生心里, 因此对一些历史知识的拓展还是很有必要的。唯有了解了历史, 学生才能理解英雄的行为, 才能感同身受, 从内心产生向善的力量, 促进价值观的重组和建立。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政论文, 在小学阶段这是唯一的一篇议论文, 学生学习时颇感枯燥。文章写作背景是什么?毛主席为什么要亲自为一位普通的战士作追悼词?教师就非常有必要补充相关的史料。当学生了解了张思德同志的生平和牺牲经过后, 再来读“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就比鸿毛还轻”这样的句子, 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又如教学《董存瑞》《邱少云》等文章, 如果在课前布置学生先去看相关影片, 对两位英雄的性格、品德有了直接感性的认知, 学习课文时就不会只停留于“舍己为公”这样一个教条主义的认识上了。

8.革命题材京剧的设计创新 篇八

所谓“肖像感”,是指服装设计上强化身份与个性,让角色更符合生活的类型形象,尤其在一群共产党人的形象塑造中,既要体现他们“地上”“地下”的双重身份,又要通过设计反映出各自的生活经历、生活背景、性格及灵魂,来给予观众鲜明的角色身份定位。如同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那样,让一个个形象栩栩如生,成为艺术形象的“这一个”。《浴》剧围绕“肖像感”的创意,在设计上做到“同而不同”“新而不奇”“强化角儿”的独立思考。

一、同而不同

《浴》剧服装设计肖像感中的“同而不同”,指设计上首先遵循京剧服装程式的规定,这是表演属性所确立的原则,称之为“同”;其次,在本剧的服装中对约定俗成的“衣箱制”及影视服装设计的创作原则作了突破,用“五W”(即时间、地点、环境、事件、身份)来作为程式,称之为“不同”。确立“五W”的设计原则,不是盲目的选择,而是根据现代题材剧目的内在规定及导演对角色生活质感、时代质感、环境质感的整体归应。为了更准确地体现“五W”设计程式,我们还专门去重庆红岩纪念馆等地体验生活,寻找“那时”“那地”“那人”的真实一面,而力求避免舞台上共产党人“高大全”式的概念形象,以生活的真切与细节生动来切入设计。例如主要人物邵林,是一个普通农村的孕妇,地下身份是地下党县委副书记,剧本规定她公开身份以农妇的形象示人,是一个有革命理想与智慧,并且注重仪表,乐于修饰自己的知识女性。我们在设计上规避了概念式的形象表达,为她设计了三套服装。第一幕服装色彩选用了白色,使她的形象在众狱友灰色基调中独立出来,同时白色也有圣洁的符号意义,使共产党人的形象更加高大。同时她的全部服装都以清透淡雅的色彩呈现,丝巾选用也是粉红色,来表现她作为一个年轻少妇注重个人的仪表修饰。直到最后,春节的场景时,再用一件淡色长坎肩和一条粉红色羊毛围巾来传达一丝喜庆之气,为最后的英勇就义增加了角色的厚重感。

二、新而不奇

现代题材的京剧服装设计,一涉及创新往往会偏离京剧表演艺术的规定,要么借用影视造型而追求时代真实,要么简单地将生活服饰用鲜艳色块来表现,更有甚者用一些变异怪诞的造型。现代题材京剧服装设计的创新,核心在于为表演服务,遵循戏曲的美学原则,可以异曲,但必须同工。在《浴》的服装设计上,为了追求形象的肖像感,以“血迹”和“破纹”作为装饰元素,如同传统京剧服装上的花卉、吉祥图案一样,并通过变化产生不同的装饰意味,或浓烈或简约。当然,这个变化是根据身份、年龄、性别来刻意区分的,是一种新的设计创意手段。这样的处理在视觉上也使角色更有身份与个性的肖像感,所谓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含义,含义中有美感。

三、强化角儿

京剧艺术是靠“角儿”支撑的,无论是传统戏还是现代戏。《浴》剧服装设计上对角儿形象肖像感的强调与表现上独具匠心。对男一号人物范文华的设计过程中,一开始是有失误的,剧中他是挑夫出身,就自然地以西南山区的民国挑夫形象为造型,犯了“就身份而身份”的设计大忌。剧本中这个角儿是全剧的关键人物,这个角色的戏剧发展与内心变化极其丰富。他在政治倾向与选择态度上, 通过去与不去、从与不从之间来体现真实的人性。仔细研究人物之后,设计上推翻了原有方案,赋予了范文华中性、感性的形象表达,从原有的民间挑夫形象中脱离了出来。我们为这个人物一共设计了四套服装形象,第一幕浅灰色的中式套装配上了双截式尖头皮鞋表现乔装的老板身份,灰色的不确定性展露他的内心。第七幕春节场中,在原有的基础上给他加了一条藏蓝色的羊毛围巾,用藏蓝这个比较沉稳的色彩来传达范文华从政治上的摇摆及彷徨回到了光明之中。最后,给他加了一件藏蓝色中式外衣,更加明确他内心走向正义的伟岸。

剧中少年角色龙伢子,是一个15岁的地下党通信员,他身上所散发出的应该是孩子的天真稚嫩,服装设计定位于两个字“稚”“拙”,上衣设计为一件露肚子的短打,胸以下用了一个缠绕式麻绳做腰带,生动地体现出农村孩子的稚气,下裤设计为阔绑腿造型,配上草鞋,手拿土家斗笠,包头巾采用重庆地区土家包头巾,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一个农村少年英雄的肖像油然而生。

头号反派人物,特务头子徐远居,他既工于心计、城府很深,又是一个文化人,平时注重仪表,于是设计上用一套国民党军官制服和一套版型挺括的中山装,体现性格与身份的两面性。

《浴》剧一些其它角色的服装,设计上也花了同样心思。例如报社记者陈岗、地下党游击队队长许志烨、女学生郑霞等人物,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份和工作,所以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时候,必须考察大量的历史资料,通过款式、色彩、面料来分别营造鲜明的肖像感。包括国民党的一系列军服,也按照不同军衔等级一一划分,做了不同细节处理。

《浴》剧服装设计,是一次新的探索。在现代戏曲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如何把握戏曲造型设计的“移步不换形”(梅兰芳语),既具有戏曲的美学特征,又有时代气息,是所有业内人士关注的话题。在文化与艺术形态多元的时代,要求我们潜心把握戏曲艺术美的文化精髓,不可简单地图解或以创新的借口,使设计成为个人的行为艺术,而是更贴切地去追求对剧本人物塑造的刻意,将导演意识融合到设计理念之中,并对设计法则作合理配置,乃是方向。为此,设计创新是对戏曲美学本质的时代升华。

(作者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上一篇:女性博物馆活动方案下一篇:中考满分作文:最后的夏天,我们一起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