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改善民生信息稿(共10篇)
1.保障改善民生信息稿 篇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扩内需战略重点转移
作者: 时间:2011-12-20 浏览次数:25 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这是中央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的现实情况,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提出的、体现了“稳而进”发展精神的新的战略决策,是新阶段经济社会战略的重点转移。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保障和改善民生”理顺了经济建设与民生及人民幸福的正确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但我们在推动经济建设和取得经济建设重大成就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忽视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这种忽视“根本目的”的发展,其后果轻则产生大量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制造腐败和浪费,破坏生态与环境;重则让人民较少分享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的成果,使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离心离德,从而酝酿重大的社会矛盾。而提倡“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万事民为先,就理顺了经济建设与民生及人民幸福的正确关系。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双稳定”
从经济方面讲,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较大,服务于外向型经济的投资比重也很大。这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容易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而呈现不稳定态势。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市场,经济大头在国内,就不会过于受国际经济环境的牵制,从而保证经济发展的相对稳定。从社会方面讲,“保障和改善民生”则能直接提高普通百姓的收入,增加普通百姓的福利和社会保障,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转型首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积极实施发展的民生战略,解决目前存在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会直接提高居民消费率,促使经济发展由投资、出口拉动型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型转变,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基础上稳步转型。其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就是突出了以人为本,将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统一了起来,将民生目标和社会进步统一了起来,将民生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统一了起来,促进从“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发展导向的转变。由此,也就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和财政开支体制改革,激活与释放社会的创业潜力
怎样才能“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厚待民生。要迅速研究出台系统的经济、社会改革措施,尽快扭转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长期偏低的现象,逐步并快速提高居民收入的增幅及其占GDP的比重。具体措施如推行“工资与GDP同步增长制度”,制订“财政收入与公共服务支出均衡保持规章”等等。
二是优化财源配置,改革陈旧的“花钱”体制。可以说迄今为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只改了一半或者说还不到一半,即只改了经济体制中“赚钱的体制”(如产权体制、流通体制、用工体制等),却没有改经济体制中“花钱的体制”,即财政开支的体制。我们现在仍然沿用30年以前的财政开支“事后报备体制”和“整体预算制”,不是现代社会、现代国家普遍实行的财政开支“事先核支体制”和“个案核支制”。“事后报备制”和“整体预算制”导致乱花钱,不负责任地花钱,年底突击花钱,甚至贪污腐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无法弥补。“事先核支制”和“个案核支制”可以很好地避免上述弊端。“花钱”的决策比“赚钱”的决策更重要,“花钱的体制”改革比“赚钱的体制”改革更重要。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尤其如此。因此,广东要率先进行财政开支体制改革,率先实行财政开支体制的“事先核支制”和“个案核支制”。
三是为富民开路,激活与释放社会的创业潜力。首先,在民生创造的增量方面,要改变现有不合理的民间资金投资门槛和管制,充分放开民间的投资领域,让民间资金有宽广的投资渠道和增值路径,从而直接推动民生水平的提高。其次,在民生创造的存量方面,要发挥现有产业领域中企业家的才能,让市场和企业家而不是政府来负责进行投资的决策,大幅度减少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投资项目,让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整个社会创造财富,从而也间接为全体居民的民生水平作出贡献。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消费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2.保障改善民生信息稿 篇二
在当代中国,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 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建设人才强国,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摘自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题目为编者新加。) ■编辑牛励耘
3.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快西部新发展 篇三
基于这一点,我认为榆林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汲取区域发展失衡的历史教训,真正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促进东西部平衡和协调发展。这一点很重要,不然就会变成恶性的区域冲突。正如北大的一位历史学者所说的那样,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资本、劳动力和服务都涌向了沿海地区,长久下去,中西部的腹地就会成为不稳定的滋生地或动乱的摇篮。
就榆林市来说,矿产资源富集区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就必须高度重视地质塌陷问题。神木县2010年12月28日晚发生的地震使我们对生态环境问题更加关注。这就再一次引出了一个资源型地区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采空区和塌陷区如何治理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良好型社会。
据研究人员测算,我国煤炭采空区平均塌陷系数达0.24公顷/万吨。2008年,神木全县因煤矿开采形成的塌陷区面积达56.16平方公里,6700多农村人口成为“生态灾民”。根据2010年12月地震后的报道,全县目前塌陷面積72.67平方公里,受灾人口达8213人。也就是说,在两年期间,塌陷面积扩大了16平方公里,受灾人口增加了1400多人。这种由于矿产开发的采空塌陷目前遍布我国,造成的损失和后果极其严重。
总之,地质塌陷不仅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进而导致地表生态环境恶化,甚至会出现土地沙化加剧的趋势,其结果必然制约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4.浅析保障和改善民生 篇四
名 赵艳周
浅析保障和改善民生
摘要:社会保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措施。文章从社会保障和民生问题的含义入手来阐明了两者的联系。并从民生问题中的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医疗保障制度问题具体阐明和表述出社会保障与民生问题的内在联系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 民生问题 关系 最有效措施
社会背景: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内需不足,提高消费需求是启动内需的关键。例如,在目前占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是农民,作为潜在的消费主体,农民的内需远没有启动。2009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5253元,严重抑制了农民的购买意愿。
试想,如果7亿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那将成为拉动我国内需的巨大力量,也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空间。因此,需要通过改善民生,提高低收入者阶层的收入水平、启动农村市场,提高国民消费率,真正启动有支付能力的国内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义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的是消除贫困
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210个国家和地区中仍处于百位之后,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经济社会面貌还很落后,3597万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347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看病难、上学难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与此同时,还面临着贫富差距扩大、劳动者报酬偏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说明,我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任务十分繁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保障和
形势与政策
改善民生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党中央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二、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进人民的福祉。同时,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会动经济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依靠人民,才会拥有不竭的强大动力。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国家各项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才能使党和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身现代化建设,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要求
扩大国内需求,合理引导居民消费转型升级,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要扩大内需,除了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居民现有消费能力基础上挖掘潜力,还必须相应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 民消费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提高工最低工资标准、养老金标准、“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及发放居民消费券等方式的效果证明,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方式转变的必要举措。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民群众的需求
民生是关系老百姓生活的事,事无巨细,涉及方方面面。民生是人民群众的第一需求,也是党和政府发的第一要务,发展民生就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民生为“十二五”规划的新亮点。只有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能过上幸福生活,保障和善民生也就成为人民群众的第一需求。
五、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形势与政策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
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但在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充满了期盼,党和政府也寄予了厚望,通过此次会议真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发展民生、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等各方面的重要机遇,从而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党和政府极力解决的大事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件大事,时时记心间,处处为民生,常怀民生之情,多关注和保障改善民生,从而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华丽转身。四 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5.坚持惠民导向 保障改善民生 篇五
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结合点、着力点。一方面,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民生,使各族群众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只有民生改善了,长治久安才能够有牢靠的物质基础。因此,做好新疆工作,必须始终把民生问题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集中力量办好老百姓所思所盼的事,下大力气加快改善各族群众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使各族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使中央支持新疆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早日见到成效,让党的温暖、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惠及新疆各族人民。要坚持宏观调控的惠民导向,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统筹协调,使民生事业能够在跨越式发展中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并通过民生不断改善和提高,为促进新疆经济较快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具体来看,需要把握好一个总体思路,坚持四条原则,深化四个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十项重点任务。
把握好一个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优先、基层重点、群众第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民生领域,加大对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和困难地区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稳步推进社会事业重点领域改革,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的关系,把经济建设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前提基础和根本保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导的战略选择,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坚持四条原则:
一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推进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基础,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民生要改善,首先要发展。发展是保障改善民生的前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物质基础。只有千方百计的加快发展,逐步缩小与沿海和内地发达省区的差距,而且努力保持发展速度比周边国家快、人民生活比周边国家改善快的优势,才能打牢新疆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道路,促进廉洁高效、开放和谐的发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中改善民生。
二是坚持突出重点与均衡发展相结合,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确保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可及。以农村基层、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为重点,切实维护城乡低收入者、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权益,落实好基本公共服务国民待遇,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努力缩小城乡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差距,将公共财政和各种社会资源向基层一线、向艰苦边远地区、向困难群众倾斜,增强这些地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切实把有限的财力和资源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各族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全心全意造福各族人民。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重点与均衡发展相统一,重视解决薄弱环节问题,缩小行业和同类服务机构之间不合理的差距,促进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以规划为引导,着力优化资源配置。要全面加强统筹规划,通过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统筹好轻重缓急、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将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建设纳入到指导思想统一、发展目标一体、政策取向一致的科学轨道。要以城乡统筹为目标,制定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科学规划布局结构,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提高标准化水平。要坚持区域覆盖的原则,打破条块分割,有效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统筹建设自治区和跨地州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共建共享。重点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村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整合,尽可能采取统建共用设施和用房,建设综合性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鼓励对口支援省市的社会事业单位进行对口帮扶,增强对新疆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是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维护团结稳定的局面。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稳定与否,不仅关系到新疆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是改善民生的必要保障。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我们必须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民生改善、以发展巩固民生改善、以稳定保障民生改善,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和新疆长治久安。
深化四个重点领域改革:
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到2012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取消“以药养医”。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举办医疗机构,在准入、服务质量监管、医疗保险定点资格等方面对公立和民办
医疗机构同等对待,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和政策。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探索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以服务收费、政府补助为主的补偿机制和公益性导向的绩效考核制度。
二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依法落实教育经费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4%以上。建立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学前教育办学体制,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巩固和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力争尽快实现区域内的均衡发展。逐步建立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对困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逐步实现在全疆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的目标。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教育改革和学校管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鼓励非义务教育阶段更多吸收社会资源办学。
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一批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群。完善所有制结构,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
四是继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调节统筹协调机制,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以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为重点,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提高艰
苦边远地区职工工资收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积极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动态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加快推进十项重点任务:
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坚持促增长与促就业紧密结合、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两手抓,重点解决好零就业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的就业问题。一要继续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规划带动就业的作用,结合结构调整积极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大力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二要积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抓住对口援疆机遇、鼓励到企业、农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多渠道培训等途径,到2011年末全疆2009年以前未就业的7.5万名大中专毕业生基本实现就业。三要多渠道促进困难群体就业。积极组织农牧民参与疆内基本建设,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自愿转移就业。争取“十二五”期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00万人次。大力开发主要面向就业困难人员的公益性岗位,巩固零就业家庭二十四小时动态清零成果。落实少数民族就业优惠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安排少数民族人员就业,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人员就业。四要加快实施职业培训计划。落实企业新招用大中专毕业生岗前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实施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训计划,力争两年完成2.2万人培训任务。扩大职业培训规模,组织农村特别是南疆地区的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未就业的学生参加职业培训,提高培训补贴标准。推进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五要加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加大投入力度,大力
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园基地建设,支持符合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
二是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目标。一要以养老保险为重点推进制度建设。大力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2年前实现全覆盖。将无收入的城镇居民纳入城镇养老保障制度。切实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二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灵活就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参保工作。三要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稳步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努力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四要加快提高社会保险地区统筹层次。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医保、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统筹层次。五要健全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实施“关爱工程”,将孤儿、弃婴纳入机构和居家供养。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孤儿和流浪儿童养育标准及农村五保供养标准。
三是大力推进富民安居和定居兴牧工程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安全适用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到2015年完成150万户农民安居富民,实现11.05万户游牧民定居兴牧,完成16.14万户国有农牧场危房改造任务。以企业援建牧区水库工程为抓手,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到2012年建成25座牧区水库,1个渠首,1个饮水工程,新增库容1.427亿立方米,新增草料基地
1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0.9万亩,确保工程建设尽快惠及各族牧民群众。把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与解决各族群众的生存问题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果、养殖等产业,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真正做到各族群众生活有保障,增收有门路,富裕有希望。
四是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决策部署,做到规划到位、资金到位、政策到位和监管到位,继续实施廉租住房建设,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积极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改造,按计划完成国有林区(场)棚户区改造任务,逐步建立分层次、多渠道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十二五”期间城镇保障性工程建设达到123.3万套,完善住房保障财税支持政策,拓宽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保障性住房投融资体系,增强政府住房保障能力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
五是着力抓好农村民生工程建设。继续加大中央和自治区补助投资力度,并以困难地区为支持重点,抓好水路气电等基础设施和优美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3年全面解决剩余343万农牧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建设总里程6.05万公里,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累计达到11万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所有乡镇通沥青路,90%的建制村通沥青路,努力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为农民出行、商品流通和农业生产创造更好的条件。加快连接气源地至县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建设,“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城镇居民用气问题。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并逐步向农村推广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十二五”期间建设农村“一池三改”沼气工程25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220处,建设养殖小区及联户沼气工程1000处,建设农村沼气乡镇服务网点4000个。加快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建设进度,到2012年实现南疆三地州所有县市及21个农牧团场全部天然气化。加大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十二五”期间基本解决边远山区农牧区缺电、少电及无电问题。加强农牧民聚居区环境综合治理,推进改水、改灶、改厕、改圈,切实改善村容村貌。
六是优先发展现代国民教育。建立覆盖城乡的学前双语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体系,在继续推动普及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和质量提升,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民汉合校工程,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办学条件均等化,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全面推进农村边远艰苦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双语幼儿园等工程建设。支持发展学前双语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到2012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本民族语言文字为辅的双语教学。加快对少数民族中小学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加授本民族语言文字课程的双语教育步伐,到2015年基本普及双语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切实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继续实施211工程等重大工程,增强科研基础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能力。到2015年,农村学前两年幼儿园入园率达80%,城市幼儿3年入园率大幅提高;义务教育初步实现标准化、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0%左右;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32%。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年提高到10年,教育发展水平位居西部前列。
七是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强精神卫生、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加强以基层为重点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边远地区远程医疗系统试点建设,重点加大对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开展农村急救体系、边远地区医疗服务站等建设,并为边远地区配置农村流动医疗服务车。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第四期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工程。加快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分别覆盖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并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
八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一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文化建设“春雨”工程,以社区和乡镇为重点,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级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建设,继续实施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改善国家自然文化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各村、抢救性文物等保护设施条件,继续实施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大力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二要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繁荣艺术创作,鼓励文化创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拓展文艺创作的主题和素材,创作生产更多反映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高水准的文化精品。三要推动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格局。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认真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业态,提高文化产业专业化、规模化、集
约化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四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以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合理完善体育设施布局,为各族群众提供基本体育公共产品和体育公共服务。壮大体育健身产业,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和水平。
九是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产业。依托社区积极开展老年生活照顾、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老年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各类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鼓励举办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机构,鼓励吸收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养老服务业。加强服务标准、行业规范和管理制度建设,鼓励国有、民营资本进入老龄产业。
6.政府该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篇六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改革开放这条出路,才能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追上时代前进的潮流。第二,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摸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很多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30多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的,成绩和功效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傻瓜瓜子”的事件
问:(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其确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2)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是什么?并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确立的基本依据是: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P185、186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但不存在剥削阶级,也不会产生剥削阶级。允许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过度阶段,必然存在它所脱出来的旧社会的痕迹,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剥削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我国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只允许剥削在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小范围内存在)而且我国是人民主专政,新的剥削阶级是不会产生的。允许剥削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引进外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促进生产力发展;这些所有制形式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允许剥削存在,是为了最终消灭剥削。达到共产主义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是迂回曲折的,现在允许剥削存在,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它能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最终消灭一切剥削创造条件。所以目前,对非公有制形式的经济成分,我们要继续坚持扶持、规范、限制和引导的方针,使它们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服务
有人说,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目标是矛盾的。对此,你怎么看?P195 不矛盾。
要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如果不谈先富,只谈共富,不仅不能为实现共富逐步创造物质基础,相反地,只能回到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导致共同的贫穷。如果不谈共富只谈先富,就可能导致两极分化,偏离社会主义的目标。只有实行共同富裕的政策,才能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 篇七
一、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
社会体制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领域。在社会体制上谋篇布局, 并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才能真正有效地从整体上推进和加强社会建设。当前,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一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 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 我国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 社会矛盾明显增多。问题倒逼改革, 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要解决当前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就需要我们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着力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 努力实现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都曾对民生问题作出过重大战略部署, 并已逐步把公平正义认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十八届三中全会中的论述, 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十七大、十八大的相关思想, 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根本标志。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要求的, 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说到底就是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使人民幸福。具体到民生领域, 就是要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抓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因此,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必须紧紧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
二、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教育就业、环境治理、执法规范、医疗养老、住房保障、收入分配、土地留转、城镇化改造等一系列的问题, 关乎着人民的幸福, 牵动着社会的神经, 迫切需要党和政府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用更加科学、更加务实的设计, 真正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国家层面的政策密集出台, 犹如风向标, 带动引领各地相继推出社会领域的改革创新之举。浙江是全国首个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份; 江苏提出2014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要提升到80% 左右; 山东整合城乡医保, 2014年有望执行统一的药品、诊疗项目、服务设施范围目录等标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必须通过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进而解放和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1. 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在所有关系人民生活的领域, 都要建立社会与市场参与的新机制。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升教育公平和改进教育产品的供给质量。通过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 完善经济发展和就业保障联动机制, 最大限度增加就业机会, 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和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通过改进收入分配制度, 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提升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能力。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建立合乎行业规律、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提升医疗卫生产品供给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 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2.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创新社会治理, 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维护国家安全,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科学建构社会治理体制,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强调: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调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 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在上述论述中, “治理”是关键词。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 指的是公权力部门与市场、社会以及公民之间的合作与互动。过去党的重要文献大都提管理, 通常只在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时出现“治理”一词。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首次把“治理”一词运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领域, 显然蕴含依靠人民群众突破管理难点、推进治道变革的深意。当下中国政治学界、社会学界的学者们普遍认为, 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大的亮点之一。
对如何建构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继续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的同时, 强调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有机结合, 良性互动。坚持人民主体原则创新社会治理, 必将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 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维护国家安全,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必将有利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最终归宿, 更是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深厚根基所在。改革开放36年的不平凡历程证明, 只有让全体人民公平享受发展成果, 改革大业才能凝心聚力; 只有让人民幸福安康, 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稳健前行。
摘要:社会体制改革, 涉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房价上涨过快、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不断凸显, 人们对“幸福指数”的期待越来越高,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盼愈加迫切。因此, 必须深化体制改革, 以期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8.保障改善民生信息稿 篇八
关键词:改革开放;民生;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08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069—02
一、实践证明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得以顺利推进的根本动力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掀开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崭新一页。这一年冬天,曾经“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在生产队长严俊昌带领下冒着坐牢的危险,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签订了一张包产合同书。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小岗村被称为改革的“源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又为什么从小岗村突破?改革从农村开始,是因为农民太穷;农村改革选择从小岗突破,是因为小岗农民更穷,穷则思变。
党的十三大后,在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同时,国际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困难局面。国际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苏东剧变。在国内,长期以来双重体制并存所形成的各种深层次的经济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要求展开改革攻坚,深化改革;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及随后西方国家所谓的“经济制裁”也使我国的改革经受了一次严峻考验。面对国际国内复杂艰难的局面,中国经受住了考验。十四大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基础上明确提出和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从此,我国进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設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取得了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不断改革正在逐步走向完善,中国社会空前活跃起来,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迸发出来。去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取得了抗灾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保证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圆满成功。
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得以顺利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重要经验就在于改革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当时卷入改革过程中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成为直接的受益者,强化了民众对于改革的认同感,把全国上下的利益需求化成强大的改革力量,汇成中国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从而成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30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
二、目标彰显改善民生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战略地位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目标彰显了改善民生在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战略地位。
改善民生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体和历史主体,也是党的事业发展主体。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离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将寸步难行,一事无成。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问题之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到一系列具体的惠民政策之中,使人民富裕与国家强盛、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赖。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民生问题独立成章,并指出要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更加重视民生,并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这一民生观,充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具有永恒价值主题的执政理念。
改善民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格局。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目的就是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真正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社会主人;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来看,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这是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深化,打开了现代民生建设的新视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内容。
改善民生是确保中国社会安全运行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我国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现在大量社会调查显示出的问题多集中在同民众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方面,如: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义务教育、贫富差距、物价上涨等。由于一些民生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对于社会的安全运行造成了有害的影响。显然,为了保证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必须高度重视并改善民生问题,并将它放到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否则,不仅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将危及社会的稳定。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这些问题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改革不彻底、不到位,而不是由于改革本身所导致。因此,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应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三、现实需要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解决民生问题,需要从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入手,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多方面加以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改善提高。
首先,强化为民理念,着力健全为民机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而以人为本必须关注民生,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只有真正重视民生才能有效保障民生,只有在有效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才能不断改善民生。改善民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理念,切实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职责,常怀为民之心,常思利民之策,常办惠民之事,切实把改善民生的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真正使民生问题成为各部门常抓不懈的一件大事、实事。建立与改善民生要求相适应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把改善民生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因素,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把民生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议、经常抓、经常督促检查,真正把改善民生这一为民之举、利民之策落到实处。
第二,改善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切实增加群众收入。胡锦涛强调,中国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温家宝提出,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民生才能改善。只有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关注全体人民的民生问题,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分配制度,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解决好这个问题,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是十分紧要的。
第三,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现实需要,对于深化改革、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保是民生之依”,就是说“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逐步扩大社会保障面,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最后,千方百计维护社会稳定,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稳定是和谐的保障,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稳定压倒一切。”“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就是要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排难解纷,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尤其要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减少矛盾的发生。要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迫切问题,制定具体措施,逐项研究,逐个加以解决,进而实现稳定和谐,使全体民众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吴忠民.改善民生的战略意义[N].光明日报,2008-09-03.
[2]窦孟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的理论思考[N].河北日报,2008-10-04.
[3]郭建英.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到實处[N].人民日报,2008-09-10.
[4]陆晓文.民生: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N].解放日报,2008-08-27.
9.保障改善民生信息稿 篇九
一、民生大综合
从“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是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它体现了民强和国富同步推进和统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大举措。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和政府顺民意,解民优,增民利,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
物价、房价、医疗改革、食品安全、教育改革、住房改革、社会保障、就业问题、收入分配改革、腐败等,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其中物价、房价最为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必须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加强社会保障薄弱环节建设,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重点工作任务,坚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同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加强社会管理。
民生为重、富民优先。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施政方针具体化为民生为重、富民优先。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未来将不再是为经济增长而增长,而是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增长;不是为经济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国民合理分享财富蛋糕的基础上更加富裕,过上真正有质量、有尊严的生活。
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民生本位的特点。
第一,公报提出了在规划的指导思想方面应该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新期待。第二,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在主要的目标上,体现了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把民富摆在国强前面。
第四,在发展的动力方面,提出了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公报提出来把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把消费作为生产的根本目的,三驾马车的动力机制上的顺序是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实际上我们的现状是投资,特别是在2009年,对GDP的贡献达到92%,主要是投资拉动的。
第五,在分配的关系上明确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协调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可以通过生产、消费、分配三个经济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
如何在收入分配方面促进社会公平?(一个制度;两个重要举措;健全工会组织,协商工资制度;坚持劳动合同法,企业交纳各种保险等)
【热点材料】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促进国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
“十二五”建议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要实现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稳定居民消费价格 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3.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促进就业
(1)2010年9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
(2)“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2010年1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4.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1)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要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
(2)2010年,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继续扩大。
(3)2010年12月8日-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研究和推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5.推进教育改革 6.加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7.保障性住房 8.户籍改革 【创新练习】
材料一:GDP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对比
材料二:收入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扩大,是影响民生问题的最主要障碍。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材料三:正确处理收入和贫富差距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问题。只有深刻认识邓小平提出的“先富”与“共富”思想的科学内涵,针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现状和成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收入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确保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1)揭示材料一(图表)反映的信息。(2)结合材料二,从分配的角度分析怎样才能“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邓小平提出的“先富”与“共富”思想?
(4)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参考答案】
(1)图表信息:2001年—2009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有较快的增长并基本保持一致。除2001-2003年和2009年外,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一直低于GDP增幅,这说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不合理现象。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要注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个人工资收入、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通过财政、税收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3)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防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②“先富”与“共富”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先富”是要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先富起来的人还要帮助和带动落后的人们实现共同富裕。只有 “先富”与“共富”这两大政策有机统一起来,才能逐步创造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在处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上,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改革开放初期重点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目前重点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结构,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或社会公平。
(4)①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中,中国共产党应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②要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实现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③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律,发扬民主,推进经济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④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以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协调各方关系。
二、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热点材料】
2010年11月7日,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中央建议提出的“老有所养”、“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和 “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交流各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民政部指出,加大资金投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是今后我国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考点链接】
1.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的需要。
2.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是实现社会安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措施。
3.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发挥财政促进人民生活的作用。4.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落实土地划拨、税费减免、水电燃气优惠、运营补贴等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和个人举办养老机构。
5.举办养老机构的企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立企业的良好信誉和形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6.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交流学习各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经验,能够推进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7.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树立全局观念,既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又要调动企业和家庭积极参与,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8.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举办单位和服务人员要以广大老年人的利益为重、要有奉献精神。
9.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的表现,需要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持。
10.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
【创新训练】
1.民政部指出,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养老困难的老年人,我国将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从根本上说,这是为了(B)
A.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B.维护人民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C.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D.提高养老机构利润和效益
2.我国政府将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辟长期护理保险业务,增强群众长期护理保险意识,减轻长期高额护理费用压力。这表明,保险的基本作用是(B)A.有偿投资、获得回报
B.规避风险、保障生活稳定 C.保障基本医疗和养老
D.承担社会养老的责任
3.年轻人关心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体现了(C)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②物质决定意识 ③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④对立统一的观点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材料一
对于计划生育实行后出生的中国“独一代”,养老压力极其巨大:这些“80后”,正陆续进入典型的“4-2-1”家庭结构,上要赡养4个老人、下要抚养一个孩子。而如脱缰野马般狂飙的房价,越来越高昂的子女抚育费用,透支了增幅甚微的工资收入;高强度的工作耗尽了时间和精力,照顾父母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中国成年群体有心无力的隐痛。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
材料二
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民政部表示,要积极贯彻优先发展方针,在制定政策、增加投入、改革体制、改善管理等方面充分体现优先发展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抓紧制定本地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并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
①由于目前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这体现了坚持从实际出发,实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民政部门根据中央的要求和各地的具体实际,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专项规划,体现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使城乡居民老有所养、共享经济发展成果。②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的心理预期,促进消费,拉动内需。③有利于减轻年轻一代的压力,使他们能够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去。④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
(3)运用政治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
①面对家庭养老条件缺失的现状,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这是由我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表现,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②面对家庭养老条件缺失的现状,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是政府切实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是共建共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保持物价稳定
【热点材料】
2011年3月6日,发改委主任张平在记者会上就物价问题表示,2010年蔬菜涨幅在20%左右,水果全年大体涨14%左右。水果、蔬菜、粮食等食品上涨拉动整个物价上涨的70%。其中蔬菜涨幅最高!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物价总水平。物价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这一提法又将物价问题提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要求我们在2011年备考中高度重视,透彻分析,全面掌握。
物价问题关系人们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和社会稳定,在2006至2010年高考中频频出现,是个高频热点!
热点材料 一: 2010年以来,农产品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粮食、棉花、生鲜乳价格屡创新高。随着农产品涨价潮的出现,一系列诸如“蒜你狠”、“姜你军”“辣翻天”等网络热词诞生,对“疯狂的菜价”进行调侃.据商务部监测,7月份蔬菜价格同比上涨49.7%,鸡蛋价格同比上涨9.3%,猪肉价格同比上涨4%。专家分析,2010年后几个月,受成本上升、通胀预期、国际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多数农产品价格将维持上行态势。
探究思考一:结合材料分析,菜价高涨的经济学道理有哪些?
菜价高涨的经济原因:
(1)价值决定价格,农民种菜成本增加,流通成本增加,是菜价高涨的根本原因。(2)供不应求,是菜价高涨的直接原因。城市蔬菜自给率低 ;农产品涨价与自然灾害较多有关。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大部旱情严重,蔬菜、粮食供应受到较大影响,也会推升菜价。
(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资本炒作,囤积居奇在菜价上涨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4)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通胀预期增强,导致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推动菜价 走高。(5)经济全球化,周边菜价上涨也可能引起国内菜价上涨
热点材料二:2010年7月1日针对价格异常波动时期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行为,发改委开出最高100万元的四笔哄抬农产品价格罚单。2010年9月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提出七项具体措施,表明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探究思考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应该怎样调控菜价?
(1)国家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保持菜价稳定。
(2)运用经济手段,强化蔬菜信息体系建设;加强蔬菜重点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蔬菜生产的产业化水平,建立农超对接机制;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完善“绿色通道”政策 ;加大对菜农的补贴力度,调动农民积极性。
(3)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农产品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和价格炒作。必要时甚至可以使用限价令,限制商品价格过高。
变换主体思考:
从经济生活角度,企业该怎样维护物价稳定? 从经济生活角度,消费者可以为物价稳定做什么? 变换知识范围思考: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国家应该怎样保持价格稳定?(2)运用哲学知识分析,该怎样有效调控,保持菜价稳定? 探究思考三:国家采取措施稳定菜价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1)农产品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保持农产品正
常的生产流通和价格秩序,事关农业生产稳定和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2)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坚决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是当前管理社会通胀预期,促进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3)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思考:国家采取措施稳定物价的政治意义呢?
热点材料三: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及核泄漏危机。3月16日,不少人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得知了碘盐走俏的消息,一场碘盐抢购的**由此开始席卷包括浙江在内的全国多个省份。大量居民纷纷成批量购买食用碘盐。个别消费者的不理性采购,导致16、17日局部地区的销量超过了半年的销售量。
针对一些不法商贩乘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等不法行为,物价、工商部门除了承诺食盐价格不上涨之外,还派出专人专门加强对超市、农贸市场、小型商店的巡查力度。
综合探究三:结合材料说明政府部门应如何应对碘盐抢购**?
明确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①价值决定价格;
②供求影响价格; ③国家政策;
④市场秩序; ⑤国际市场影响;
⑥货币币值 掌握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A、价格升高------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
价格降低------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
B、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大。
C、互为替代品(此消彼长)、互补商品(荣辱与共)②对生产经营(企业)的影响 A、调节生产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优胜劣汰 稳定市场物价的措施 ①国家方面:加强宏观调控
A经济手段:制定正确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经济规划 B法律手段: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
C行政手段: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 宏观调控的具体举措
A、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B、加大生产供给,扶持农业、行业发展;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D、实行临时价格干预;
E、依法打击扰乱市场违规囤积涨价行为 ②企业方面:
A、采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B、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重视社会效益; C、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反对不正当竞争; D、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③消费者自身
A、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
B、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为市场供应做贡献 C、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热点材料四:“十一五”期间,山东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住房、医疗、就业、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逐年增多,对消费产生了积极作用和影响。
综合探究四:“十二五”期间,应该如何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1)明确消费的影响因素(原因)
根本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
1.居民收入:消费的基础和前提(1)现有可支配收入(2)未来收入的预期(3)居民收入差距
2.物价水平(消费品的价格)(1)需求法则(2)需求弹性
(3)替代品和互补品 主观因素:消费心理
(2)提高消费水平的对策 3.对策:
(1)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2)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3)改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稳定消费预期。
(4)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5)加强宏观调控,平抑物价。(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智消费。参考答案:
(1)从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2)居民消费水平取决于当前收入,受未来收入预期影响。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3)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10.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 篇十
习总书记的“民生观”宏观层面具有原则性、实惠性、持久性,具体层面涵盖住房、就业、养老等关乎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2013年12月28日,总书记深入北京市供热企业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时
表示
解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不断改善民生,是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题中之意和最终理想。梦想成真,民生改善是最好诠释。共筑中国梦,需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更需要民生的持续改善,这是复兴之本、梦想之基。几十年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始终是党和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从生活质量到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拓展着民生工作的内涵与外延。这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大民生”观,让亿万人民逐步共享发展成果。
“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
——2013年5月14日至15日,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
解读: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新一代领导班子对民生问题高度重视。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汪玉凯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60项改革中,有18条是关乎民生的,包括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等。”而在这些重大民生问题方面,总书记都曾作过重要论述。
“住房保障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总书记强调,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同时明确了住房供应体系“总的方向”: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总书记指出,这是政府对人民作出的承诺,要全力完成。
“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每年新增1000多万就业人口,必须大力促进就业创业。总书记强调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没有一定增长不足以支撑就业、解决就业问题,把经济发展蛋糕做大,把就业蛋糕做大。
“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总书记对我国养老保障问题指明了美好前景。按照联合国标准,2000年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我国老龄化速度要高于部分发达国家,但与此同时,经济实力却相对落后,“未富先老”成为特征之一。相关的养老产业仍在起步阶段,面对万亿元的老年人市场需求,目前国内相关产品服务的缺口较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发展是硬道理,实现高水平民生,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发展经济也是做好其他一切事情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够有条件、有财力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了,也必将更好地调动群众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总书记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只有实现了这两方面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良好局面,从而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我国民生改善的红利。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新起点”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办成一项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
——2013年10月29日,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表示
解读: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民生改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深刻阐述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长期性,是高度的政治清醒,更是坚决的责任担当。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具体体现,需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这就要求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政官员,要有长期抓、坚持做的决心和作为。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接力奋斗、持续努力,杜绝临时观念和等要靠思想。要狠抓落实、一抓到底,切忌虎头蛇尾、一暴十寒,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不断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善于涉险滩、破难题,以更大的勇气、更坚的决心、更强的魄力,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全面推进民生幸福工程,不断刷新“民生高地”的惠民高度,让老百姓过上更有保障、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险体系初步建构,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当国家富强之梦与人民幸福之梦交织在一起,定能迸发出改变命运、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王敬文)
网友热议:
“好好学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今年2月曾冒着霾到南锣鼓巷访民生,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还没有戴口罩。
“黄土地”:关注云南鲁甸地震,希望下次灾难不再来。
“大人物”:很高兴看到超70个县市明确取消GDP考核!中国正在告别“唯GDP论”时代,“淡化GDP,重视民生”成为政绩考核的新导向。
【保障改善民生信息稿】推荐阅读:
宜章县民生改善调查报告06-18
修改版-重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09-29
综合保障部竞聘稿06-11
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08-16
住房保障信息公开工作自查10-07
劳动保障监察信息化10-20
丰田改善创新10-02
饭堂改善方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