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的设计(精选8篇)
1.机电一体化的设计 篇一
机电一体化
一维转台设计说明书
目 录
课程设计的目的1 《机电一体化》设计任务及设计参数1
一、系统总体改造方案的确定2
二、工作台旋转机械部分的改进2
三、工作台升降机械部分改进6
四、最佳方案8
五、其他机械部分改进8
六、控制部分方案设计11 小
结14 参考文献14
设计过程
课程设计的目的
1)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与选用原则。齿轮同步带减速装置、蜗杆副、滚珠丝杠螺母副、直线滚动导轨副等。
3)通过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设计,掌握常用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计算选择方法与控制驱动方式,学会选用典型的位移速度传感器;如交流、步进伺服进给系统,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直线光栅等。
4)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一些典型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思路;如控制系统选用原则、CPU选择、存储器扩展、I/O接口扩展、A/D与D/A配置、键盘与显示电路设计等,以及控制系统的管理软件、伺服电机的控制软件等。
5)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初步树立“系统设计”的思路。6)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设计参数
设计名称
转台的机电一体化设计。
设计任务 机械部分
说明该机构的工作原理、传动支撑方式、导向方式、预紧方式等;若有必要,可在提供的CAD图中按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进行修改。设计限位装置(如接近开关的安装支座)控制部分
该装置由两台异步电动机驱动,其中一台电机控制工作台在90度范围内往复旋转,另一台电机控制工作台上的托辊转动,完成工件输入、停止和输出的动作。要求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或PLC、或单片机完成上述动作的控制。
提交的设计文件 设计说明书(A4)。相关电气参数 3.1电机
Y系列(IP44)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380V、50Hz).型号:
Y801-2
额定功率/kW:
0.75
铁心长度/mm:
气隙长度/mm:
0.3
定子外径/mm:
120
定子内径/mm:
定子线规nc-dc:
1-0.63
每槽线数:
并联支路数:
绕组型式:
单层交叉
节距:
1~9/2~10/18~11
槽数Z1/Z2:
18/16
转动惯量/(kg·m^2):
0.00075
质量/kg:
PLC(参考)FX2N-32MR-001 电源电压220V AC 输出电压 220V AC
一、系统总体改造方案的确定
我这次课程设计主要针对旋转工作台机械部分的改造。将原方案中的由原来的通过电机带动涡轮蜗杆转动是工作台旋转,由液压缸伸缩控制工作台升降;改成由液压缸升降工作台使与工作台固定的轴在特制的套筒按一定的轨迹移动,已达到旋转特定角度且上升到指定高度的目的;工作台上升高度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液压缸的电磁阀控制。这样不仅简化了转台整体结构,降低加工制造成本,而且提高了旋转角度的定位精度。
工作台传送工件由电机通过减速器和联轴器带动限力式辊轴的转动,辊轴间通过链条连接,已达到传送工件的目的,而工件的位置则由挡板控制。
二、工作台旋转机械部分的改进
1、原方案(图一)
图一
该方案的工作过程:电动机正转经联轴器带动蜗杆涡轮使工作转台旋转,当转到后,电动机停转,电动机反转时,工作转台回到原来的位置。分析不合理处:
A、该方案中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不合理。在工作中电机需频繁启动,很容易使电机损坏。
B、电动机与蜗杆直接用联轴器连接不合理。首先,三相异步电机转速都较快,而转台只需转半圈,则需要较大传动比的涡轮蜗杆,结构过大,明显不适合用在此处。其次,若工作过程中发生卡死故障,由于电动机与蜗杆直接用联轴器连接,很可能导致烧坏电机并且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C、轴承端没有挡油环,不利于润滑 改进方案
(1)针对A处改进方案 槽轮机构
该方案与方案一的类似,不同之处为联轴器后面加上了一个槽轮机构(图三),由槽轮带动涡轮蜗杆转动,从而转动工作台。其工作原理为拨销盘以不变的转速旋转,拨销转过2时,槽轮转过相邻两槽间的夹角为2,在拨销转过其余的部分时,即2(),槽轮静止不动,直到拨销进入下一个槽内,又重复以上循环,这样就将拨销盘的连续运动变为槽轮的间歇运动。
图二
图三 槽轮传动机构分析:
采用槽轮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转速迅速,从动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转过的较大的角度,传动效率高,槽轮单位时间内与静止时间比值相等,由于槽轮的角速度不是常数,转速的开始和结束有一定大小的速度,从而产生了冲击,采用锁紧弧和定位弧定位,其定位精度不是很高,与方案一相比,避免了电机的频繁启动,直选首先设置好时间节拍即可,保护了电机的及电路,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频率。将三相异步电机换成液压马达,因为液压马达时将液压转换成机械能,不会因频繁启动而烧坏。
在电机与联轴器间增加一个离合器,当工作台达到指定位置时,松开离合器。而电机可以连续工作。
蜗形凸轮传动机构
蜗形凸轮传动机构
(
1、转盘
2、滚子
3、蜗形凸轮)
图四、针对B处改进方案
①对于速度较快问题,可以在电机和联轴器之间加上减速器,降低输入轴速度。
②而为防止卡死时电机损坏,我们可以将刚性销连接改成安全销连接,其结构如下图。原理当输出轴扭矩过大时,安全销会自动切断,已达到保护电机的效果。还可以在电动机后加一个带传动机构,当发生卡死时,带轮会出现打滑。
原方案
改进后
对比分析:
与前两种方案相比,只是在联轴器的后面加上一个蜗形凸轮传动机构,就能得到如下特点:(1)能得到任意转位时间和静止时间之比,其工作时间系数K比槽轮机构小;(2)能实现转盘所要求的各种运动规律;(3)与槽轮机构相比,能够用于工作位数较多的设备上,而且不需要加入其它的传动机构;(4)在一般情况下,凸轮棱边的定位精度已满足要求,而不需要其它定位装置;(5)有足够的刚度和韧性、装拆方便;而不足之处为成本较高,与前两种方案相比,造价是最昂贵的,其效果也是最好的,避免了电机的频繁启停,保护了电路和电机,更加安全可靠。
三、工作台升降机械部分改进
1、原方案(图七)
图七
工作原理:
液压缸工作使工作台上升,直至超过挡板后,电动机的启动带动涡轮蜗杆,使工作台旋转,该方案用液压缸与驱动工作台上升,太复杂且液压缸精度要求高,造价昂贵,工作效率不高,耗能大,转动部分采用电动机带动涡轮蜗杆,从而使工作台旋转,较复杂且涡轮蜗杆造价高,不经济。
2、改进方案一的设计(图八)
图八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
液压缸工作使杆支撑工作太上升,到曲槽刚好到达工作台高于挡板,杆沿曲槽上升旋转到曲槽顶时,刚好旋转。与原方案相比:
都用了液压缸,但缺少了电动机带动涡轮蜗杆使工作台旋转,用曲槽代替,结构简单,节约成本,相比第一种方案好。
改进方案二设计(图九)
此方案的工作原理:丝杆轴的旋转可使其在水平方向的移动,使支撑杆伸张和收缩,从而使工作台的上下移动。
图九
方案比较:
与前两种方案相比较,用丝杆代替液压缸,结构简单,节约成本,操作方便。综合考虑:
第三种方案最经济,前两种方案都用了液压缸,第二种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好,液压缸精度高,但效率很低,成本不经济。第三种方案升降部分用丝杆轴的旋转,旋转部分用电机带动涡轮蜗杆,从而地使工作台旋转,没方案二的旋转部分经济,但整体考虑,方案三比方案二更好。
四、最佳方案
将工作台的旋转和升降设计成由一个系统控制如图,工作原理:当液压缸上升时,工作台带动轴上升,而轴由于被限制在套筒中,只能按照套筒上所开的槽的轨迹移动。套筒上的槽形轨道是螺旋上升且只旋转90度。这样不仅简化了系统结构,减少成本;而且满足旋转精度。
五、其他机械部分改进
1、润滑密封
原方案中轴的轴承部分(图十)
图十
分析:
该方案轴承的下端没有挡油环,故润滑脂很容易漏出来,且会有杂质进入润滑脂中影响软化效果。
改进后的方案(图十一)
图十一
对比分析:
改进后,下端面加挡油环,润滑时将润滑油滴入轴承,影响轴承的运转和寿命,左端增加了一个隙缝密封,在密封隙里加入润滑脂,在提高密封效果的同时防止了杂质进入轴承,以免损坏轴承。
2、导轨部分(图十二)
图十二
分析:
该方案沟槽内部不方便能润滑,且旋转是摩擦较大。加工业不经济,所以得改进。改进后的方案(图十三)
图十三
分析对比:
与原方案相比,导轨槽位V型槽,可储存润滑剂,加工方便,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降低了摩擦阻力,方向精度高,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工艺性好。升降导轨的设计
考虑到工作台是竖直方向移动,所以,选用闭式矩形导轨或燕尾槽式导轨,由于这里对导向精度没有较高要求,我这里选择闭式矩形导轨如图
闭式矩形导轨
传送部分机械改进
原方案
有三相异步电动机通过减速机构再带动辊筒转动,使工件达到指定位置,有挡板定位。如图
这个方案中有挡板定位不够精确,并且会对挡板产生较大冲击力,当工件到达挡板后电机还会转动,使辊筒与工件之间则会产生较大摩擦力。改进方案
将辊筒用限力式辊筒,当工件到达挡板后,电机转动但辊筒外表面不会转动。
六、控制部分方案设计 工件传送控制
工件传送只需控制电机正反转即可,采用接触器联锁的正反转控制。控制原理:
当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1后,电源相通过热继电器FR的动断接点、停止按钮SB3的动断接点、正转启动按钮SB1的动合接点、反转交流接触器KM2的常闭辅助触头、正转交流接触器线圈KM1,使正转接触器KM1带电而动作,其主触头闭合使电动机正向转动运行,并通过接触器KM1的常开辅助触头自保持运行。反转启动过程与上面相似,只是接触器KM2动作后,调换了两根电源线U、W相(即改变电源相序),从而达到反转目的。
互锁原理 :
接触器KM1和KM2的主触头决不允许同时闭合,否则造成两相电源短路事故。为了保证一个接触器得电动作时,另一个接触器不能得电动作,以避免电源的相间短路,就在正转控制电路中串接了反转接触器KM2的常闭辅助触头,而在反转控制电路中串接了正转接触器KM1的常闭辅助触头。当接触器KM1得电动作时,串在反转控制电路中的KM1的常闭触头分断,切断了反转控制电路,保证了KM1主触头闭合时,KM2的主触头不能闭合。同样,当接触器KM2得电动作时,KM2的常闭触头分断,切断了正转控制电路,可靠地避免了两相电源短路事故的发生。这种在一个接触器得电动作时,通过其常闭辅助触头使另一个接触器不能得电动作的作用叫联锁(或互锁)。实现联锁作用的常闭触头称为联锁触头(或互锁触头)。工作台升降和旋转控制
工作台升降和旋转采用三位四通电磁阀控制液压回路,如图
工作原理:
当有压力油进入时,回油路的单向阀被打开,压力油进入工作液压缸。但当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Y型)处于中位或液压泵停止供油时,两个液控单向阀把工作液压缸内的油液密封在里面,使液压缸停止在该位置上被锁住。(如果工作液压缸和液控单向阀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即使在外力作用下,回路也能使执行元件保持长期锁紧状态)。
在图示位置时,由于Y型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处于中位,A、B、T口连通,P口不向工作液压缸供油,保持压力,缸两腔连通。此时,液压泵输出油液经溢流阀流回油箱,因无控制油液作用,液控单向阀A,B关闭,液压缸两腔均不能进排油,于是,活塞被双向锁紧。要使活塞向上运动,则需使换向阀1DT通电,左位接入系统,压力油经液控单向阀A进入液压缸,同时也进入液控单向阀B的控制油口K,打开阀B,使液压缸右腔回油经阀B及换向阀流回油箱,同时工作液压缸活塞向右运动。当换向阀右位接通,液控单向阀B开启,压力油打开阀A的控制口K,工作液压缸向下行,回油经阀A和换向阀T口流回油箱。
当工件在工作台上定位后,液压缸上升带动工作台旋转上升,当转到90度后,可以通过液压缸控制工作台高度。工件加工完后,液压缸回油带动工作台下降且旋转。
全自动控制方案
在按加工需要工作台首尾两端各安装一个传感器脉冲开关SB1、SB2和导轨上下各安装一个传感器脉冲开关SB3、SB4,且每个开关均有手动控制装置。用PLC控制,其接线图如图
图中接触器KM1控制电机正转;接触器KM2控制电机反转;接触器KM3控制三位四通电磁阀左位得电,即液压缸上升;接触器KM4控制三位四通电磁阀右位得电,即液压缸下降。
工作原理:
按下启动按钮SB1,线圈KM1得电,KM1主触头闭合,电机正转;当工件接触到工作台尾端传感器,SB2闭合,延时1秒,线圈KM2得电,KM2主触头闭合,电磁阀左位得电,液压缸上升;当导轨滑块接触导轨上端传感器,SB3闭合,延时50秒,等待工件加工后,线圈KM3得电,KM3主触头闭合,电磁阀右位得电,液压缸下降;当导轨滑块接触导轨下端传感器,SB4闭合,延时一秒,线圈KM4得电,KM4主触头闭合,电机反转;当工件接触到工作台首端传感器,SB5闭合,延时5秒,返回前面操作。其梯形图如图
小 结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涉及了大学课程里的大部分知识,是对过去所学知识的一次复习、巩固和实际的操作,强化训练了我们的学科融合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技术总体思想,初步了解到了设计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方法,培养了一个机电工程师应具备的思维能力。在设计中我学到了很多从书本上无法体会的东西。学习实践技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为自己毕业后更快地适应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提高,掌握新概念、新技术、将来才能成为机电一体化的复合人才。参考文献
张建民等,机电一体会系统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王信义,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机械设计委员会,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李建勇.机电一体化技术.科学出版社.2004
徐灏.机械设计手册(3).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理工出版社,2004
杨入清.现代机械设计—系统与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2.机电一体化的设计 篇二
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架构如下图所示:
借助于局域网, 项目级PDM服务器和工作站群的联网需求都可以得到实现, PDM服务器的基础是WEB, 而工作站群的职责则是促使不同设计任务得到完成, 借助于网关, 在企业内部网和因特网中接入。通过项目组级PDM服务器, 各个工作站群就可以有效交互设计数据, 促使协同设计要求得到满足。在上图中, 机械CAD软件为MCAD, 电气CAD软件为EXAD, 电气设计自动化软件则为EDA, 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为CAE。
2 基于WEB的项目组级PDM
产品数据管理为PDM, 它指代了某一类软件。PDM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 工程师和其他人员借助于本工具, 来对产品数据和产品研发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借助于PDM系统, 可以对需求的数据信息有效跟踪, 并且对产品进行支持和维护。借助于PDM软件, 可以系统性的规划和管理文字档案、图形档案以及数据库记录等多个方面, 项目规划、声音与影像、NC程序档案、产品软件元件以及几何模型等都是具体工作;企业最优化管理方法就是PDM, 它有效结合了管理框架和企业现实问题, 并且融合了企业文化和计算机技术。通常情况下, 可以将PDM系统划分为两种利息, 分别是面向设计团队和高层次的企业级PDM系统, 这种划分依据是功能、规模以及开放性的不同;前者有具体的开发项目, 并且在局域网络环境下运行;后者则可以结合用户需求, 对多硬件平台、多网络环境以及多数据库等进行重组, 这样集成的PDM系统就可以实现跨企业和跨地区的需求。在本文中, 我们将项目组级PDM给应用了过来。
传统的PDM在数据管理方面, 主要是面向企业内部的体系结构, 有诸多问题出现于信息协同交流、用户友好性等方面, 而基于B/S体系结构则是将成熟的浏览器技术给应用了过来, 浏览器的脚本语言有较多种, 这样就可以非常便捷的安装修改和维护系统, 并且将其他一系列的功能给提供出来, 如联机联网异种机、异种网等。因此, 借助于项目组级PDM, 就可以在服务器上完成大量的处理任务, 客户机的负荷得到了减轻, 只要浏览器是客户机所具备的, 那么就可以有效交互PDM, 并且能够便捷的维护和升级, 不需要较高的造价成本, 有很多选择机会, 设计任务如果需要多学科协同完成, 就可以采用这种模式。
3 工作站群
有很多工作站群存在于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中, 这些工作站群执行的任务也是不同的, 结合设计人员专业的不同, 在对应的设计管理工作站群中加入。机械设计方面的任务由机械设计工作站群来完成, 如获取任务书, 严格依据相关流程来设计计算负责的机械部分, 利用CAD建模, 借助于CAE软件来仿真、分析和优化模型, 对模型进行修改, 将其转化为工程图之后, 向PDM提交。
结合职能的不同可以用电路原理设计、PCB设计和电气系统设计来划分电子电气硬件设计工作站群, 前两者主要是芯片级设计电气系统中的控制设备、变送设备以及通讯设备等, 促使特定功能得到完成, 本设计将EDA软件给应用了过来, 根据相关流程, 来设计和仿真电路原理, 向PDM提交, 相关的人员从PDM中将电路原理图和机械结构图给获取到, 依据流程来开展PCB设计, 并且借助于相关软件来仿真分析评估ECAD。电气设计则将ECAD和其他相关软件给利用过来, 以便科学设计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置安装图以及电气安装接线图等, 并且向PDM提交。控制算法和软件设计工作站群则是结合相应流程和方案, 依据特定设备的硬件原理, 来设计软件。在控制算法方面, 可以借助于CAE软件来将开发和仿真分析工作开展下去, 借助于特定的软件开发工具, 来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和调试设计好的控制算法以及其他的控制功能, 最后向PDM提交。
虚拟样机构建和评估工作站群则是借助于PDM, 对机械样机模型和控制算法进行获取, 结合方案流程, 依据CAE软件来对机电一体化样机进行构建, 并且协同仿真机械和电控, 因为CAE软件功能比较强大, 可以有效优化一些关键设计参数, 并且向PDM提交结果。借助于PDM, 虚拟样机运行结果可以被其他工作站群有效获取到, 以便评价设计质量, 优化设计不足的地方。
文档处理和维护工作站群的主要职责是整理和维护产品技术文档, 编写和处理产品说明书以及产品图片等。
设计管理工作站可以独立存在, 也可以在某一个工作站中融入进来, 在本文中, 则是将其单独列了出来, 本工作站的任务主要是审查设计, 控制进度, 对设计人员之间的工作进行协调。构建了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后, 就可以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运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构建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 不同专业可以更好的协同工作, 促使总体任务更好的实现。某单位实验性实施了本机电一体化协同平台, 结果表明, 通过采用UML技术, 在设计过程中, 研发团队不同学科之间可以更加有效的沟通, 通过并发方式来开展设计工作, 设计效率得到了提高。因为利用了虚拟样机技术, 可以显著提高设计质量。但是,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在本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中, 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完善。
摘要:通过构建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 在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中, 多个学科和专业设计人员就可以更好的协同设计, 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在具体实践中, 我们主要将CAX软件给应用过来, 综合采取其他一系列先进技术, 如WEB的项目组级PDM、UML技术等, 促使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的要求得到满足。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构建
参考文献
[1]徐海卫, 曾潇.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 2010.
[2]彭善生.机电一体化协同设计平台研发[J].科技展望, 2015.
3.论机电一体化设计 篇三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计;PLC提升机;电控技术
1.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矿山机械应用中的作用分析
1.1电子控制系统实现机械自检
对于机电一体化来说,它可以有效的进行对于机械设备的自我检测,这也成为了它一个十分突出的优势。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的工程机械的运行提供了一个动态化的监控模式,并且基于此能够更为合理的对工程机械进行操作。除此之外,对于工程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事故能够提前预知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电子控制系统有一个十分突出的功能,那就是当设备运行时,可以对其各个部分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控,这些部分主要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液压系统以及相应的电子系统。这一监控系统主要存在两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监控和信息处理系统以及相应的报警系统。
1.2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提高了作业的精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矿采产业的等级也随之上升,这就给矿采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施工工艺的实施如果还只是停留在人为操作之上是不能适应其发展的,不仅如此,如果只是利用相关的仪器对其进行检测的话,需要多次反复检测,这就带来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对于人力以及物力也有着较大的消耗。因此,实现对于作业精度以及检测及时性的提高势在必行。而机电一体化可以进行对于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适应了发展的需要。首先,机电一体技术能够实现对于作业模式的设定,使之形成一定的作业顺序以及作业标准,并具有一定的固定性。这样一来,就可以对矿采作业的精确程度进行一定程度的保证。不仅如此,因为相关的机械自动作业能够同参数的调整来实现对于施工精度的提高,而对于精度的设定过程是开放的,这样一来,就能够进行高精度持续作业的实现。
1.3机电一体化可以降低作业的能源消耗
传统的施工操作中,进行对于工作输出功率的调整都是人为的。但是这种调整往往过于僵化,且精确程度不高。它仅仅是做出简单的换挡以及变换转速的操作,这为进行对于能源消耗的控制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受到的制约较多。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厂商采取的措施是:引入相应的电子控制技术,并基于此实现对于挖掘机工作效率的有效降低,这样一来,在工作中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燃油使用的效率。因此,机电一体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于能源消耗的降低以及工作效率的提高,且效果明显。
2.基于PLC技术的矿井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
2.1电路组成结构
对于基于PLC技术的矿井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而言,其电路主要是由5部分组成的,分别是高压主电路、主控PLC电路、提升行程检测与显示电路、提升速度检测以及提升信号电路,其中,高压主电路包含了高压换向器、电动机、启动柜、动力制动电源等。
2.2系统的工作过程
首先,是由井口或者井底通过信号通信电路对开车信号进行发出,这样一来,就具备了相应的开车条件。然后由司机将制动手柄向前推离紧闸位置。主电动机松闸。司机将主令控制器的操作手柄推向正向(或反向)极端位置,这样一来,主控PLC通过对高压换向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程序控制而首先得电,同时将高压信号送入到主电动机的定子绕组之中,主电动机接入全部转子电阻启动,然后再对8段电阻进行依次切除,这样就能够对自动加速进行有效的实现。交流提升机在运行的过程当中,当主动机转动时,旋转编码器也随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转动,并输出2列a/b相脉冲,然后再将之接入到主控PLC的高速计数器HSC0的a/b相脉冲输入端,由主控PLC根据a/b脉冲的相位关系。这样一来,就可以对提升行程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并将之有效显示出来。
3.PLC在提升机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PLC提升机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环节,对于这些重要环节要加强注意,下面对其进行简要阐述。
①安全回路通过连锁功能能够对提升机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一旦出现不正常的工作状态,PLC就会输出断电信号,从而使得安全回路运行的指示灯熄灭,这样一来,提升机就会进行相应的安全制动。对于安全回路而言,它是由多个触点与开关共同完成安全保护工作的,主要有主令控制器手柄零位连锁触电、工作闸制动手柄连锁触点、测速回路断线监视继电器KV的动合触点、过速保护继电器动合触点、常速保护继电器动合触点、高压油过压辅助动合触点、制动油过压输出动断触点、过卷开关松绳保护开关、闸瓦磨损保护开关、调绳开关调绳闭锁贿赂触电等触电、元件等。
②开车前的准备条件:在开车之前,需要满足相应的准备条件,才能进行开车。首先,要将制动手柄至全抱闸位置,并使得主令控制器处于中间位置,即接通状态。同时,主回路和辅助回路送电。
③停车:当达到停车点之时,换向开关就会被撞开,使得工作闸继电器处于断电状态,并对工作制动进行有效的自动实现。除此之外,对于提升机的控制而言,只能选择反向运转,这样一来,就能够对自动换向进行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殷际英.光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机电一体化的设计 篇四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含机电、机设方向)新型纺织机电技术 机电工程系 2012年11月
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第一部分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教学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全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之后必须进行毕业实习,运用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到生产一线实习、调研,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同时撰写实习总结报告,所有毕业生都必须参加毕业实习。
一、毕业实习的目的:
通过毕业实习,学生直接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实习,巩固并加深学生对己学过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深入实践、勤奋钻研的良好作风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生产、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适应岗位、增长应用能力,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为下一阶段的毕业设计收集必要的资料,做好技术、知识、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因此,《毕业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过渡阶段,学生必须重视并认真对待该过程的每个环节,仔细处理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以便顺利完成毕业实习和设计任务。
二、实习单位的选择: 《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最后阶段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实习单位的选择应充分体现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学生应优先选择技术较先进的企业进行实习。可到通用机械厂、通用电子电器厂或纺机厂、纺织厂,也可选择机电企业或机电公司等生产或经营单位。并根据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毕业设计大纲中选题原则的要求确定设计课题(课题在任务书中选定或自选)。
三、毕业实习的内容和要求:
(一)毕业实习的内容:
1、了解实习单位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车间分布、主要设备的型号、结构、功能。
2、了解常见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是数控等自动化设备)的基本结构及其电控、液控装置与控制原理。
3、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分析各类零件设计、加工、装配的方法。
4、了解典型零件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5、了解工厂常用CAD/CAM软件。
6、掌握机电设备(含纺机)的结构组成、控制方法、常规维护内容,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7、了解工厂产品加工全过程,掌握工艺实施内容和方法。
8、了解工厂设备管理情况,了解工厂各道工序设备的型号、数量,保养周期,易损件(齿轮、皮辊等)备用量等。
9、在可能的情况下参与工厂技术改造(购置新型设备选型、改造机器中的机构、改造控制电路等),了解旧设备的缺点,了解新设备的优点。
10、搜集毕业设计的资料,为毕业设计和答辩做准备。
(二)毕业实习的要求:
在毕业生实习和设计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自觉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注意安全,认真参加实习。
2、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师傅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对待实习的每一个 环节,尽量做到比较全面的实习。
3、实习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脏、积极参加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4、实习结束完成实习总结报告,系统地总结实习中的收获、体会。交实习日记和毕业实习报告各一份给指导教师。
5、毕业设计结束时,由实习单位主管部门与实习指导教师在设计任务书上签署意见。
四、时间安排:
1、毕业实习时间不少于10周。
2、毕业设计时间不少于5周。
五、组织与联系:
1、学生一旦联系好实习单位要立即汇报工厂、车间、厂况、地理位置、交通、联系电话、休息日等情况。
2、学生按地区就近联络,并推选一名代表负责,学生应尽量加强交流。
3、实习、设计情况原则上每月汇报一次,可以发邮件或电话汇报。
4、机电工程系电话:(0515—88583939,88583938,88583940)。
由于学生的实习、设计是分散进行的,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因此,学生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尤为重要,希望予以重视。第二部分毕业设计
一、毕业设计的性质和任务
毕业设计是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训练与考察,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总检验,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毕业设计指导书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培养目标而编写。
毕业设计在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及完成了毕业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毕业设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高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提高就业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深入生产一线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
毕业设计选题主要面向企业,可以面向机械厂、自动化设备厂、纺机厂及其它相关企业。毕业设计选题主要来自生产实际,尽可能结合上述工厂的生产实际,通过毕业设计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为工厂解决实际问题。毕业设计选题主要是含有机械、电气控制等方面的课题,也可以是机械为主,电为辅的课题,也可以是电控为主,机械为辅的课题,也可以结合自已预就业的工作,根据自已所从事的工艺,设备,操作等方面的技术,给合理论与实际写成论文。毕业设计选题要考虑完整性,要有适当的工作量。
毕业设计的课题由学生根据本人实践实习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结合生产实际,可自主选题,自主选题必须通过指导教师审查认可。课题也可以由指导教师给定。
三、毕业设计的选题推荐范围:
1、设计、工艺类:
1、设计一台简单的机器。
2、设计一台复杂机构的一个或几个机构。1-
3、设计一个控制系统。
4、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分析类:
1、分析进口设备。2-
2、分析国产新设备。技术改造类:
1、改进一台机器的一部分。3-
2、更新设备规划。
4、论文类:
1、结合预就业工作进行工艺、设备的技术分析。4-
2、机电设备的营销方面论文。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
1、设计、工艺类:
1、设计一台简单的机器(如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写一本设计说明书,说明所设计机器的用途,机构组成,参数选择,设计计算,使用注意事项,设计存在的待解决的问题,参考资料。绘制总装配图和部件装配图及部分零件图。
2、设计一复杂机器的一个或几个机构(如数控机床换刀机械手的设计)。写一本设计说明书,说明所设计的机构是何型号?何种机器上的何机构,功用是什么?机构的组成,设计方法,设计计算过程,以及参考资料。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3、设计一个控制系统(如立体智能车库的控制系统设计)。
写一本设计说明书,说明用途,控制原理,设计计算过程,参考资料。绘制控制原理框图和电路图。
4、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如CA6140车床主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写一本设计说明书,说明所设计工艺路线、夹具的组成,设计方法,设计计算过程,以及参考资料。
编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绘制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2、分析类:
1、分析进口设备。
写分析资料:进口设备的生产国、公司、型号、,进口设备的用途,进口设备的组成,进口设备的特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值得国内同类型及其设计时借鉴的部分。绘制进口设备的机构传动图,电路控制图。2-
2、分析国产新设备。
写分析资料:设备型号,类型,用途,与旧设备相比有何改进,新设备的机构组成,特点,还存在什么问题?
绘制国产新设备的传动图,关键机构的运动简图和装配图,电路控制图。
3、技术改造类:
1、改进一台机器的一部分。
写一本说明书,写机器的型号、用途、组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案,改进的部分,改进后的成效。
画改进后的部件装配和零件图,画改进前后的电路控制图。3-
2、更新设备规划。
写一本说明资料,说明工厂原设备,生产产量和质量情况,更新设备的资金来源,数目,估计未来生产的品种,数量。选新设备的过程,新设备的型号,数量,特点,主要参数等。绘制新工厂或车间的机台布置图,电路步线图。
4、论文类:
1、设备分析与维护
论文要在对设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文章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如分析机构,应有机构运动简图,要进行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分析,对设备维护部分要有结构分析及采取相关措施。
2、产品工艺。
论文对产品规格,生产工艺,所用设备要叙述完整,产品的优点,存在问题,市场前景要论述清楚。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要求
1、文字简练,通畅,分析清楚,逻辑性强。
2、论据充分,计算准确,使用公式正确,有据可查。
3、详略关系处理得当。设计所依据的原理可以略写,理论方面不作进一步发挥,但涉及的具体工艺,技术方面的问题须详细叙述清楚。
4、书写工整,层次清楚,图样规范,标准。
5、论文撰写的页数一般要求不少于25页,并附相关的图纸。
6、要注明数据、结论的出处及参考文献,并列出参考文献目录。
六、毕业设计论文的结构形式。题目:
目录:一般采用2-3级,应根据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决定。
3、概述:主要简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设计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和规模情况,还要求写200-300字的摘要。
4、主体内容:方案总体选型与设计计算。包括系统方框图,机械,电气原理图,各单元的设计,简述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工作条件,给定参数,理论公式及详细的计算步骤,计算结果(这是说明书的主要部分)。
5、方案、经验:有的课题需进行调试和试验,应对所需设备,方案结果进行分析说明。
6、结论:包括对本设计的客观评价,设计特点,存在问题的改进意见等。最后,对指导老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感谢。
7、参考文献:含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年等。具体格式要求参见《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要求》(附件一)。
七、毕业设计的程序:
1、选题
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关键,学生应尽量结合毕业实习工作实际选题,填好学生毕业设计选题表(附件二)交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填写好毕业设计任务书(附件三)。
2、开题:
学生填好开题报告(附件四)(包括毕业设计方案(或论文提纲)应达到的目标,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途径、方法、写作进度的具体安排等),当面交给指导教师检查,指导教师对是否同意开题提出具体意见,开题报告见表。
3、初稿检查
学生将写好的论文初稿或初步设计交给指导老师审阅,指导教师提出修改意见。
4、论文设计完善
学生将写好的论文二稿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提出修改、完善意见。
5、论文定稿 学生将写好的论文正稿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提出定稿意见。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附件五)。
八、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1、答辩前学生应认真、细致作好准备,认真编写答辩提纲,整理好有关资料,从容自如地参加答辩。
2、毕业答辩前指导教师应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表现、工作能力及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评语,提出是否准其答辩的意见。
答辩组老师审阅论文,讨论并记录论文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答辩程序:
1)学生自述:介绍自已后简述设计课题的目的、要求、设计方案的主要特点、分析和计算的主要依据和结论,该设计的实用价值和意义,设计过程中的体会及存在的不足等。时间15分钟左右。
2)答辩组老师提问:时间15分钟左右。答辩组老师对每个学生的答辩情况作必要的记录,作为评议毕业设计成绩的依据。
九、组织与联系
1、学生一旦联系好实习单位要立即汇报工厂、车间、厂况、地理位置、交通、联系电话、休息日等情况。
2、学生按地区就近联络,并推选一名代表负责,学生应尽量加强交流。
3、机电工程系电话:(0515—88583939,88583938,88583940)。
由于学生的实习、设计是分散进行的,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因此,学生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尤为重要,希望予以重视。
十、上交文件
1、实习日记;
2、实习总结报告(离校前班级统一领实习报告本发给学生);
3、实习鉴定(由实习单位评定,注意要加盖单位章);
学生毕业设计选题表、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书、毕业论文、过程检查表。
十一、补充说明
学生在实习期间应积极参与单位的技术改造工作,设计课题若被工厂准备采用,应请工厂出具证明,答辩时带回。机电工程系
2012年11月
附件一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3号宋体加粗)标题(2号黑体加粗)
——副标题(小2号黑体加粗)x x x(作者名3号楷体)
(3号黑体)
班级
x x x
(3号楷体)专业 所在系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2 年12月17日至2013年6月16日 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要求
1、封面:使用统一封面样式;
2、标题:要求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字;
3、目录:
4、摘要:简要概括设计(论文)的观点和主要内容,中文摘要在300字以内,外文摘要在250个实词左右。
5、关键词:3—5个
6、引言或绪论;
7、正文:按章节层次排布,正文中的图和表按章编号置于相应位置;
8、结论;
9、参考文献:
列出10篇以上的参考文献或论文所在网站,格式如下: ①著作: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 ②论文:作者、论文篇名、刊号、年、卷(期)、页码;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小4号字,采用A4纸小4号字由计算机打印装订成册,相关毕业设计(论文)还需提供相应的程序设计清单及软盘,特殊版面的设计可另行装订。
附件二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表 所在系
姓名
专业
选题 类型
规定题目
自拟题目
题目
本设计(论文)产生背景及相关目标要点(>300字)
已有的准备工作:
参考资料: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2012年12月17日
附件三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2012年12月21日 学生 姓名
专业
班级
联系方式
指导 教师
职称
工作 单位
联系方式: 电话及E-mail
设计(论文)题目:
任务、目的与要求:
参考资料:
进度安排:
自 2012年12月 17日起至2012年6月16日止,共计20周。具体安排如下:
1、调研、搜集资料,论文提纲或设计方案确定 2012年12月17日—2012年12月26日
2、完成论文初稿或初步设计,通过第二次检查
2012年12月27日—2013年1月20日
3、修改并完善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第三次检查,定稿、装订
2013年5月3日
4、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审核,准备答辩
2013年6月16日
5、其他
教研室审核
系审核
附件四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2012 ——2013学年 机电系专业 学号 姓名 专业 企业导师 学校导师
开题日期
2012 年 12月26日 填表日期
2012年 12月26 日 毕业论文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工作方案 其他 参考文献
附件五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 学生姓名学号所在系专业(班级)题目:指导老师 检查指导顺序
检查指导内容
检查指导意见
指导教师 签名
检查指导 日期
第一次
(开题检查)
检查学生的设计开题方案或论文提纲,并对是否同意开题提出意见
第二次
(初稿检查)
审阅学生论文初稿或初步设计,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次(论文设计 完善)
审阅学生完成的设计(论文)对二稿提出修改、完善意见
第四次(正稿核定)
审核学生的设计(论文)正稿,提出定稿意见
附件六
盐城纺院社会实践考核表 姓名
班级
实践单位(基地)
实践活动时间
实践课题
指导教师
姓名
工作单位
学历
专业
专业技术职务
社会实践报告(由学生填写): 学生(签名)年月日 评语
实践情况
出勤情况
实践态度
实践能力
实践效果
实 践 单 位 意 见
指 导 教 师 意 见
实践单位(章)年月日
成绩
指导教师
毕业生回校答辩期间应提交的材料 实习
实习周记与实习总结报告 社会实践考核表
记载每天所做的工作及收获、体会。写于《实训(实习)日记》中。
将实习日记进行整理,总结实习期间的表现、过程、获取的知识,形成的能力。《社会实践考核表》由企业导师填写、签名、请单位加盖公章。
论 文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表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开题报告书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 论文(设计资料)
指导教师需写出意见。
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填写。由学生填写,指导教师审阅。由指导教师填写,学生保管。打印论文、图纸、磁盘。
就 业
5.机电一体化的设计 篇五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性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学生在学校独立进行的一次综合实践训练,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系统的必要环节。本文从选题、开题、毕业设计过程指导,答辩等关键环节出发,阐述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相应措施。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措施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design is an teaching content in a university , and is also an key content to improve the student overall quality and the innovation ability.The content is not only a essential practice training independently ,but also an important synthesis reorganization about knowledge in the school.The paper introduce improve measure about teaching quality from the selected topic, decided topic, Instruction of graduation design and graduation reply.key word: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integration,Graduation design,Measures 1 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对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的一次综合性实践训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系统的必要环节。它是学生接受设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毕业生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1]。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主要从选题、开题环节、毕业设计指导,论文答辩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立足实际 ,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当前选题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1、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
2、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
3、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
4、有的选题虽然取自实际生产,但学生并不能完全弄明白生产实际的具体情况,设计就有脱离实际的情况出现;
5、有的选题虽然很好,但是学生都选同一类型的题目,相互之间,互相借鉴的比重太大,使的设计变相的成了一种具体的形式,另外,不同指导教师之间和不同的学生之间设计题目在难度和份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做到一人一题,相互之间的共性尽可能少一些,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引用,让他们能够真正从设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达到锻炼和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这个教学环节实施的意义。(2)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的研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去分析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为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选择了“20Kg铝锭自动装箱系统的设计”,“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简易倪红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十层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电子抢答器的设计”等新颖的又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设计题目,这些题目不仅能够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而且能够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把握国内外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课题的研究中来。(3)要考虑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学校毕业设计经费、教学试验条件都有限,不是任何来自科研实际的课题都可用做毕业设计,必须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设计题目,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可查资料库源,试验设施和足够的经费等,因此我们在选题时,一般选用能为学生提供可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条件的科研课题,这样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提供可以直接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机会。
(4)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举例说我们选择“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课题时,考虑到该课题涉及了机械原理、系统设计、数电、模电、单片机、微机原理、汇编等多个领域,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设计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考虑到本课题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或做出阶段性结果,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学参加,在掌握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结构设计、软件设计等不同部分的的设计工作,让每一位同学都各有侧重点地进行研究,经过两位同学的分工合作,最终完成了整个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任务,效果良好。3 加强教学督导,落实开题环节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借鉴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在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加入开题环节,其目的是:
1、通过开题环节可以尽早发现毕业设计题目是否满足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能否涵概所学专业的所有知识等基本问题。
2、通过落实开题环节,还可以强化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实验与测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毕业论文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的能力的培养,是落实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有效手段。具体的实施办法是:(1)明确落实开题环节的必要性。开题的意义在于完善论文设计方案,使论文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化。学生通过收集设计资料的相关信息,听取各方意见,可以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坚定设计者的信心。一般说来,将思考的东西正式地讲出来和写出来,会比原来所思考的更有升华的意味,因为从“思”到“说”和“写”,其间加入了逻辑的创造过程。因为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就要求学生能够弄清楚设计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让他们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令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2)开题环节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求学生在开题会之前,,要按规范书写开题报告。在开题的时候,学生须持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的开题报告书、任务书及其它相关资料上台汇报。主要汇报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等要求的内容,要求学生自述10分钟,然后评审小组根据学生的自述和开题报告书及其它文本内容,对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完成论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考核,并对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广度、深度、贴切度、重点和难点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4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过程指导
为了提高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用于毕业设计的全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具体的措施是:
1、设定学生的设计出勤表,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签到,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很好的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督促和指导学生按时完成设计。
2、成立设计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尽可能包含所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小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自己专长方面的专业指导,这样可以提高指导设计者的综合能力,使毕业设计的内容准确专业。
3、开展设计小组例会制度,即每个设计小组每周开一次例会,主要工作是:要求学生把一周设计的心得体会在例会上发言,汇报设计进度,并提出设计中发现的新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跟踪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使教师教学水平共同提高。通过对我校毕业设计工作的综合考核,这种工作方式完全实现了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检测,保证了教学质量。5严格考评,保证答辩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我校的具体情况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成立若干答辩分委会,分委会下辖若干个答辩小组。分委会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均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为了加强教学督导作用,我校专门设立教学督导组,成员都是离退休的老教授,在答辩期间分别派到各个小组指导答辩工作。
毕业答辩前首先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盲审,要求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2名以上教师认真审查评阅,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盲审不通过的不准予参加毕业答辩,以此来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通过的同学要准备答辩的ppt,把毕业论文的结构、主要完成部分及设计的结果等内容准备出来。答辩时, 要求每位同学的答辩自述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教师提问20分钟为左右。在答辩过程中要有专人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记录,对答辩情况进行汇总。答辩完成后,要求所有答辩小组的成员对各个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决议,给出毕业答辩成绩。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本专业参加答辩总人数的15%以内,优良比例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
毕业设计的质量,除了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 另外,还应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阅处理信息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撰写科研报告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对毕业设计拟评“优秀”的学生,要求参加各系答辩分委会组织的集中答辩。对毕业设计平时不认真、小组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由相关分委会组织复答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答辩委员会要办事公正,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设计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决不姑息。6 结论
要想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关键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正确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将有利于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为社会输入合格人才的要求。参考文献
6.《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篇六
一、课程设计题目
1.数控车床工作台二维运动伺服进给系统设计
(注:这里的二维运动指的是工作台在水平面内沿横轴和纵轴的运动)2.数控铣床工作台三维运动伺服进给系统设计 3.自拟题目
二、设计要求
1、能用键盘输入命令控制工作台的运动方向
2、能实时显示当前运动位置
3、具有越程指示报警及停止功能
4、参照工具书,结合实际,自己设定系统定位精度,脉冲当量,空载启动时间,最大进给速度,各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切削用量等参数
三、设计内容
1、总体方案确定
(1)总体方案设计(2)绘制总体方案图
2、机械系统设计
(1)执行元件参数及规格的确定;(2)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及参数设计;(3)执行机构的具体结构及参数设计。(4)绘制进给传动系统示意图。
3、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微机的选用、存储器的选用与扩展、译码电路设计、接口电路设计等(2)绘制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4、传感器的选择(适用于半闭环控制方式和全闭环控制方式)
四、课程设计报告书内容(不少于3000字,要求计算准确、文字通顺、书写工整。
要求图纸、图面布置合理、正确清晰。)
1. 设计题目和要求
2. 系统总体方案框图及分析说明
3. 机械系统设计计算、各部件类型选择说明及进给传动系统的示意图与说明 4.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框图与设计说明
5. 传感器的选择与设计说明(适用于半闭环控制方式和全闭环控制方式)6. 课程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7. 参考资料
五、主要参考书目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书籍,如:
7.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概述 篇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设计,概述
1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描述
从现代设计方法的观念看, “设计”就是一个信息系统, 输入则是需求, 输出的是设计结果。工程设计的内存是根据科学技术的原理, 创造性地将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 (硬件或软件) 模型, 并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案的过程。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 设计是一个由时间、逻辑和方法组成的三维系统, 如图1所示。时间维一描述按时间排列的设计目标流程;逻辑维———解决问题的逻辑步骤, 是在设计的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阶段内所要进行工作内容和进行的思维程序;方法维——设计过程的各种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和涉及的相关领域知识。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行为可以反映为此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点。
2 设计工作流程
一个全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正向设计和开发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产品规划、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三个阶段, 如图2所示。
2.1 产品规划阶段
产品规划阶段包括需求分析、市场预测、技术可行性分析, 最后确定设计参数及设计制约条件, 提出设计要求, 作为设计、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从需求识别开始, 认识需求是一种创造性工作, 设计人员应深入实际, 细致观察, 敏锐捕捉市场的需求, 并及时完成产品的开发和试制工作。 (2) 市场预测。市场预测是产品的前期调研工作。调研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a.面向用户的产品市场调研。主要有产品的销售对象的可能销售量, 用户对产品的功能、性能、质量、使用维护、包装及价格等方面的要求。此外, 还应了解竟争产品的种类、优缺点和市场占有率等情况;b.面向产品设计的技术调研, 调研内容有行业和专业的发展动态, 相关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新材料、新器件的发展动态, 竞争企业、竞争产品的技术特点分析等。此外, 还要了解本单位的生产基础条件;c.面向产品生产周期的社会环境调研。调研内容主要有产品生产和目标市场所在地的经济技术政策, 产品的种类、规模及分布, 社会的风俗习惯, 社会人员构成状况及消费水平、消费心理和购买能力等。通过调研应确定开发产品的必要性、种类和生命周期, 预测产品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 确定用户对产品的功能、性能、质量、外观和价格等方面的要求, 即形成了产品的初步概念, 然后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 (3) 技术可行性分析。a.关键技术和技术路线, 研究本产品需要的关键技术, 指明产品实现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标准。例如, 一个新概念的汽车, 采用什么样的发动机技术, 采用什么样的控制总线技术, 采用什么样的人机接口技术的呢。所使用的关键技术一般应该是比较成熟的, 成本和技术风险容易控制。如果要采用比较前沿的新技术, 则需要在市场和成本方面多做考虑;b.可选技术方案, 同样的产品可能有多种技术方案可选择。设计人员必须根据一定的标准, 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方案, 或将这些方案进行折中。这里的技术方案只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技术方案或技术路线;c.主要性能指标及技术规格的可行性, 产品的性能指标及技术规格对产品的成本和市场竞争能力至关重要。性能指标和技术规格越高, 产品的成本就越高, 价格也就越高。但市场竞争能力不完全由其技术性能决定, 还与其价格、品牌等许多因素有关。用户往往追求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所以制定产品的规格和性能指标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突出产品的特色, 力争做到高性能、低价格。在制定主要性能指标和技术规格时还要充分参考竞争对手的产品及发展趋势, 制定最合理的参数。性能指标和技术规格不能盲目攀高, 要立足现有技术条件, 使产品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 同时为新产品的推出保留一定的余地;d.主要技术风险。综合分析产品功能、技术规格及性能指标实现的可能性, 分析产品开发、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风险, 以及这些问题和风险的解决和规避方法。如果不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和风险, 则产品开发时间可能拖延, 从而错过市场最佳时机, 或者使产品的成本过高, 或者使产品的质量和成品率低, 或者必须大规模地更换生产设备, 等等。
2.2 概念设计阶段
概念设计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 从设计工作流程到它处于产品规划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之间, 输入的是产品规划的结果--生产设计要求表, 输出的是总体方案。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方案包括产品外观和结构布置方案、产品部件或子系统总体方案包括产品外观和结构布置方案、产品部件或子系统划分, 以及设计目标、各部件或子系统的接口设计等三个方面, 并制定详细设计任务书、验收规范及进度计划。 (1) 产品外观和结构布置方案。作为机电一体化产品, 产品的外观对销售来说非常重要。另外, 只有确定了产品的外观方案, 才能开始产品的结构设计。在总体涉及到阶段, 结构设计需要确定其内部结构的形式和布置方案, 并确定内部各装配部件的重要外部尺寸。 (2) 产品部件或子系统划分及设计目标。根据产品功能或技术架构对产品的功能性部件或子系统进行划分, 并确定各部件或子系统的功能规格和性能指标等设计目标。 (3) 各部件后子系统的接口设计。制定各部件或子系统间的接口规范、如信号传输协议、电气规范、各部件的尺寸及装配形式、各部件的布局位置、运动部件的输出转速和功率等。
2.3 详细设计阶段
根据详细设计任务书, 各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 确定各零部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等参数, 设计控制软件, 设计电子、电气系统的电路, 选用合适的元件, 绘制详细的零件图、装配图等工程图, 编写详细的设计技术资料。详细设计还包括制定产品制造工艺和质量检验等内容。
参考文献
8.机电一体化的设计 篇八
【关键词】高职 机电一体化专业 应用数学 整体设计
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数学课程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涉及到的每一专业当中,都会具备应用数学这一基础课程。可是,在现阶段的高职所开展的应用数学课程,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与实际脱离、课程内容与体系陈旧等。怎样将应用数学的本质特色显现出来,让高职学生把握实际生活中必要的数学知识,是应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在对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课程深入了解的条件下,将发展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应用数学课程建立健全,从而将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成功探索。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将机电一体化这一专业特点有效结合,重新设计教学方法、内容以及目标等方面,将应用数学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所展现的作用发挥出来。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数学课程的整体设计
1.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应用数学的考试,基本上是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理论、忽视能力的,并且存在着单一的考试模式,以及不合理的安排。所以,一定要将应用数学的考试模式合理改善,将较为具体全面的考试考核制度充分建立。针对高职学生的考核评价,需要具备多种形式、立体的要素。在传统型的应用数学考试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片面性,可是也会有其合理的一面。正确的方式,是需要对专业特点有效结合,考试内容中会恰当的添加一部分和机电专业有关联的应用数学问题,可是不能添加难度较大的内容,防止产生极大部分学生的不及格状况。此外,还需要将日常的考核和期中、期末开始有效融合在一起,日常的普通考核需要利用预习作业、论文写作、数学建模、课外作业等方式,优选出和应用数学内容有关联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选作,重视高职学生体验以及进步程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充分改进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还能够让教师在考核评价阶段,将自身的教学方式合理调整[1]。
针对学生考核评价主要包含:价值观、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技能、知识等全面的评价,需要进行在协商、平等的氛围当中,要将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调节以及自我评价为根本,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能力发展得到极大促进。
2. 构建教学内容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拥有在职能岗位上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毕业生一定要做到的。所以,高职应用数学的教学内容中,需要将能力作为目标,构建出与教学内容相符,同时又与所培养的目标相对应的创新教学内容。按照该专业毕业生的课程需求以及岗位职能特征,能够将应用数学分解为六大项。分别为:优化管理、产品检验和零件的精度测量、计算电路物理量、设备误差计算、计算电工向量、计算零件关键点。
3. 拟定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应用数学课程中的目标,具体包含:专业和通用的数学能力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岗位一般会包含:行政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监督;操作与装配。在岗位能力上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必须拥有常用工具使用、读图、专业资料等使用的能力。所以,通用的数学能力目标基本上会要求此专业的学生,利用学习应用数学知识,加强问题解决以及数学计算等能力。专业的数学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要学会应用微分和导数等概念,将实际数学模型有效建立等。
4. 构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按照高职机电一体化的职能特点,应用数学课程模式与项目教学相符。此教学模式的特点为:课程内容难易度是从易到难,项目都会包含课程中的所有任务,同时和工作的过程通常是相同的。根据这样的课程模式,能够将应用教学中传统型的整体模式,分割成不同的项目,重要的知识点会覆盖所有的项目,然后开展详细的设置,利用任务的相对驱动将教学活动有效展开,让学生们能够对工作任务直接参与并妥善完成。按照机电一体化课程需要和岗位需要,利用似真实、非真实的项目教学,能够将高职学生的应用数学对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升。在实际的教学阶段,需要融合应用数学的特点,在用、做、学、导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上,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讨论教学法、模型教学法等方式不断完善。如图1所示:
此外,还需要把应用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拟定为详细的项目类型,接着以项目为基准,将相应的案例有所确定,继而从任务的角度上渗透知识,利用学生互相的讨论分析,将详细的解决方案得以明确,这时要在解决方案当中将数学公式、定理、定义正确引出,最终通过应用数学知识,将机电一体化的实际以及专业的问题充分解决。
总结
以上的论述,针对岗位职业的能力,整合原教材内容,有效地将教学实用性大力增强,对高职学习特点相对适合。在实施真实任务形式下的项目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是对学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洪小丽,孙涛.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现状及改革思考[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09):21-22.
[2]陈云庭,钟波.新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J].大众科技,2013,8(07):112-113.endprint
【摘 要】本文主要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充分探究,从发展性和实用性两方面相互统一的作用下,对应用数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内容以及目标等开展了整体性质的设计,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展机电一体化教学流程。
【关键词】高职 机电一体化专业 应用数学 整体设计
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数学课程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涉及到的每一专业当中,都会具备应用数学这一基础课程。可是,在现阶段的高职所开展的应用数学课程,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与实际脱离、课程内容与体系陈旧等。怎样将应用数学的本质特色显现出来,让高职学生把握实际生活中必要的数学知识,是应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在对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课程深入了解的条件下,将发展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应用数学课程建立健全,从而将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成功探索。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将机电一体化这一专业特点有效结合,重新设计教学方法、内容以及目标等方面,将应用数学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所展现的作用发挥出来。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数学课程的整体设计
1.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应用数学的考试,基本上是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理论、忽视能力的,并且存在着单一的考试模式,以及不合理的安排。所以,一定要将应用数学的考试模式合理改善,将较为具体全面的考试考核制度充分建立。针对高职学生的考核评价,需要具备多种形式、立体的要素。在传统型的应用数学考试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片面性,可是也会有其合理的一面。正确的方式,是需要对专业特点有效结合,考试内容中会恰当的添加一部分和机电专业有关联的应用数学问题,可是不能添加难度较大的内容,防止产生极大部分学生的不及格状况。此外,还需要将日常的考核和期中、期末开始有效融合在一起,日常的普通考核需要利用预习作业、论文写作、数学建模、课外作业等方式,优选出和应用数学内容有关联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选作,重视高职学生体验以及进步程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充分改进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还能够让教师在考核评价阶段,将自身的教学方式合理调整[1]。
针对学生考核评价主要包含:价值观、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技能、知识等全面的评价,需要进行在协商、平等的氛围当中,要将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调节以及自我评价为根本,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能力发展得到极大促进。
2. 构建教学内容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拥有在职能岗位上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毕业生一定要做到的。所以,高职应用数学的教学内容中,需要将能力作为目标,构建出与教学内容相符,同时又与所培养的目标相对应的创新教学内容。按照该专业毕业生的课程需求以及岗位职能特征,能够将应用数学分解为六大项。分别为:优化管理、产品检验和零件的精度测量、计算电路物理量、设备误差计算、计算电工向量、计算零件关键点。
3. 拟定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应用数学课程中的目标,具体包含:专业和通用的数学能力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岗位一般会包含:行政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监督;操作与装配。在岗位能力上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必须拥有常用工具使用、读图、专业资料等使用的能力。所以,通用的数学能力目标基本上会要求此专业的学生,利用学习应用数学知识,加强问题解决以及数学计算等能力。专业的数学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要学会应用微分和导数等概念,将实际数学模型有效建立等。
4. 构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按照高职机电一体化的职能特点,应用数学课程模式与项目教学相符。此教学模式的特点为:课程内容难易度是从易到难,项目都会包含课程中的所有任务,同时和工作的过程通常是相同的。根据这样的课程模式,能够将应用教学中传统型的整体模式,分割成不同的项目,重要的知识点会覆盖所有的项目,然后开展详细的设置,利用任务的相对驱动将教学活动有效展开,让学生们能够对工作任务直接参与并妥善完成。按照机电一体化课程需要和岗位需要,利用似真实、非真实的项目教学,能够将高职学生的应用数学对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升。在实际的教学阶段,需要融合应用数学的特点,在用、做、学、导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上,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讨论教学法、模型教学法等方式不断完善。如图1所示:
此外,还需要把应用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拟定为详细的项目类型,接着以项目为基准,将相应的案例有所确定,继而从任务的角度上渗透知识,利用学生互相的讨论分析,将详细的解决方案得以明确,这时要在解决方案当中将数学公式、定理、定义正确引出,最终通过应用数学知识,将机电一体化的实际以及专业的问题充分解决。
总结
以上的论述,针对岗位职业的能力,整合原教材内容,有效地将教学实用性大力增强,对高职学习特点相对适合。在实施真实任务形式下的项目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是对学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洪小丽,孙涛.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现状及改革思考[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09):21-22.
[2]陈云庭,钟波.新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建设[J].大众科技,2013,8(07):112-113.endprint
【摘 要】本文主要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数学课程的重要性充分探究,从发展性和实用性两方面相互统一的作用下,对应用数学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内容以及目标等开展了整体性质的设计,利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展机电一体化教学流程。
【关键词】高职 机电一体化专业 应用数学 整体设计
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数学课程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涉及到的每一专业当中,都会具备应用数学这一基础课程。可是,在现阶段的高职所开展的应用数学课程,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例如:与实际脱离、课程内容与体系陈旧等。怎样将应用数学的本质特色显现出来,让高职学生把握实际生活中必要的数学知识,是应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在对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课程深入了解的条件下,将发展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应用数学课程建立健全,从而将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成功探索。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将机电一体化这一专业特点有效结合,重新设计教学方法、内容以及目标等方面,将应用数学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中所展现的作用发挥出来。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应用数学课程的整体设计
1. 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应用数学的考试,基本上是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理论、忽视能力的,并且存在着单一的考试模式,以及不合理的安排。所以,一定要将应用数学的考试模式合理改善,将较为具体全面的考试考核制度充分建立。针对高职学生的考核评价,需要具备多种形式、立体的要素。在传统型的应用数学考试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片面性,可是也会有其合理的一面。正确的方式,是需要对专业特点有效结合,考试内容中会恰当的添加一部分和机电专业有关联的应用数学问题,可是不能添加难度较大的内容,防止产生极大部分学生的不及格状况。此外,还需要将日常的考核和期中、期末开始有效融合在一起,日常的普通考核需要利用预习作业、论文写作、数学建模、课外作业等方式,优选出和应用数学内容有关联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选作,重视高职学生体验以及进步程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充分改进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还能够让教师在考核评价阶段,将自身的教学方式合理调整[1]。
针对学生考核评价主要包含:价值观、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技能、知识等全面的评价,需要进行在协商、平等的氛围当中,要将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调节以及自我评价为根本,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将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能力发展得到极大促进。
2. 构建教学内容
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拥有在职能岗位上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毕业生一定要做到的。所以,高职应用数学的教学内容中,需要将能力作为目标,构建出与教学内容相符,同时又与所培养的目标相对应的创新教学内容。按照该专业毕业生的课程需求以及岗位职能特征,能够将应用数学分解为六大项。分别为:优化管理、产品检验和零件的精度测量、计算电路物理量、设备误差计算、计算电工向量、计算零件关键点。
3. 拟定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应用数学课程中的目标,具体包含:专业和通用的数学能力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岗位一般会包含:行政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监督;操作与装配。在岗位能力上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必须拥有常用工具使用、读图、专业资料等使用的能力。所以,通用的数学能力目标基本上会要求此专业的学生,利用学习应用数学知识,加强问题解决以及数学计算等能力。专业的数学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要学会应用微分和导数等概念,将实际数学模型有效建立等。
4. 构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按照高职机电一体化的职能特点,应用数学课程模式与项目教学相符。此教学模式的特点为:课程内容难易度是从易到难,项目都会包含课程中的所有任务,同时和工作的过程通常是相同的。根据这样的课程模式,能够将应用教学中传统型的整体模式,分割成不同的项目,重要的知识点会覆盖所有的项目,然后开展详细的设置,利用任务的相对驱动将教学活动有效展开,让学生们能够对工作任务直接参与并妥善完成。按照机电一体化课程需要和岗位需要,利用似真实、非真实的项目教学,能够将高职学生的应用数学对问题解决的能力提升。在实际的教学阶段,需要融合应用数学的特点,在用、做、学、导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上,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讨论教学法、模型教学法等方式不断完善。如图1所示:
此外,还需要把应用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拟定为详细的项目类型,接着以项目为基准,将相应的案例有所确定,继而从任务的角度上渗透知识,利用学生互相的讨论分析,将详细的解决方案得以明确,这时要在解决方案当中将数学公式、定理、定义正确引出,最终通过应用数学知识,将机电一体化的实际以及专业的问题充分解决。
总结
以上的论述,针对岗位职业的能力,整合原教材内容,有效地将教学实用性大力增强,对高职学习特点相对适合。在实施真实任务形式下的项目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是对学生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必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洪小丽,孙涛.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现状及改革思考[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09):21-22.
【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推荐阅读:
机电一体化的知识07-17
煤矿机电一体化机电队见习总结11-09
机电一体化重点09-15
机电一体化毕业11-01
机电一体化接口技术08-02
机电一体化论文提纲10-26
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10-26
机电一体化单项选择09-02
机电一体化专业自我评价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