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复习纲要b(共5篇)
1.行政管理学复习纲要b 篇一
行政管理学
(二)复习题B
一、单选题
1.从行政方法涵盖面广泛与否的角度看,行政方法可分为(A)。
A.广义的行政方法和狭义的行政方法 B.政治性的行政方法和自然性的行政方法 C.一般的行政方法和具体的行政方法 D.传统行政方法和现在行政方法 2.属于决策分析理论的是(D)。
A.数据分析 B.决策树技术 C.系统分析 D.突变理论 3.公共财政的显著特征是(C)。
A.规范性 B.公开性 C.公共性 D.法制性 4.行政决策通常都是(C)。
A.满意决策 B.最优决策 C.常规决策 D.战略决策 5.我国行政领导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是(C)
A.群众路线的方法 B.矛盾分析的方法 C.实事求是的方法 D.教育说服的方法。
6.行政干预不包括(B)。
A.行政处置 B.事前预防性干预 C.事中干预 D.事后干预
7.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共设(D)级政府预算。A.2 B.3 C.4 D.5 8.当前我国具有综合性审批控制职能系统是(B)。A.人大及其常委会B.人大常委会
C.政协、审计机关D.人大常委合及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9.行政协调是(A)。
A.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B.行政系统纵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C.行政系统横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D.行政人员的协调机制 10.行政监督是(D)。
A.行政对国民的监督B.行政对企业的监督 C.行政对学校的监督D.监督主体对行政的监管 二.多选题
1.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ABCD)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国防职能
2.下面哪些是国务院组成机构(ABD)A.国务院办公厅 B.国防部 C.国家海洋局 D.中国人民银行
3.公务员严格遵守的纪律,按其性质可分为(ABC)A.政治纪律 B.工作纪律 C.廉政纪律 D.社会公德
4.政府部门内部机构权责关系可表示为(ABCD)A.业务关系 B.协作关系 C.指导关系 D.领导关系 D.工作实绩
5.下列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有(BCD)A.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B.打击走私 C.取缔“法轮功” D.反垄断
三、简答题与论述题 1.财政投资的作用。(1)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2(2)调节社会投资总量
(3)调节社会投资结构 3.行政决策目标的特征。
(1)层次性。决策日标是由总目标、子目标、二级了目标等从总到分,从上到下地组成的一个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总目标、分目标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构成了—个层层节制的目标系统。
(2)多样性。行政决策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决策目标的多样性。从内容上看,有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等各领域的目标;从范围和数量看,有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单目标和多目标;从期限上看、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从程度上看,又有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等。
(3)从属性。多层次、多样化的目标并不是相互并列的,局部的、低层的、近期
3.利益集团的构成要素。
首先,一个有组织的集团;其次,集团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或目标;最后,为了共同利益向政府机构提出要求或施加压力,使政策符合它们的需要
2.复习纲要 篇二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作为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总的原则,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着导向和规范作用,这就是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
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质,精神现象是物质派生的。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第一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是第二性的。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普遍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
(2)运动、发展的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3)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4)承认事物的矛盾与否认事物的矛盾的对立。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5、真理的客观性
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第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第三,关于同一对象的真理,只能有一个。
6、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1)根本的对立表现在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映并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唯心史观则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唯物史观主张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唯心史观则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心史观则主张少数杰出人物创造并决定历史,主张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
7、当代新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1)新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新科学技术革命必须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
(3)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革命不断变革着人的实践活动方式。
(4)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革命,为解决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创造条件,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8、价值规律的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动。
(2)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引起两极分化。
9、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全部过程。
10、二次大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
(1)经济危机周期缩短,爆发频繁。
(2)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
(3)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过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
(4)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
1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调节和影响的办法
(1)通过国有或半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施加影响。
(2)国家的宏观计划调节。
(3)运用财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施加影响。
(4)国家的货币信用调节措施。
(5)国际经济调节措施。
12、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1)在历史上看,经济落后国家越过特定的发展阶段,跳跃式地进入更高的历史阶段,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现象。
(2)从理论上看,经济落后国家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符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3)从实践上看,经济落后国家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已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1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建立健全的五大机制
(1)“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2)党和政府各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
(3)引导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
(4)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
(5)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机制。
14、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1)深化改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需要。
(2)深化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3)深化改革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关键环节。
(4)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
15、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是阻碍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两座大山。因此,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16、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1)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缺乏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勇气和力量,所以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他们不能号召和凝聚全国的革命力量。
(2)他们没有深入农村,充分发动和依靠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毛泽说:“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3)他们未能建立起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坚持进行到底。
17、建立和发展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1)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必须力争并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2)必须分清统一战线中的左、中、右三种势力。
(3)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4)新民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18、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1)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
(2)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处理党内矛盾、开展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
(3)强调要注意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4)提出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及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必须坚持和发扬。
19、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2)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些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在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理论成果。
(3)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指导革命与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克服来自“左”或右的干扰,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20、简述中国共产党八十年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1)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2)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3)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21、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2)这是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也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要求。
(3)这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22、在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3)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23、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
(1)要扩大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
(2)进一步建立社会保险基金。
(3)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4)加快社会保障方法。
(5)发展商业性保障业,作为社会保障的补充。
24、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新时期我国的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它已经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7、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带来了资本的国际化。
(2)对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促进了市场的国际化。
(3)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促成了金融的国际化。
(4)战后跨国大公司大量涌现,并在全球经营,带来了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
28、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
(1)与以前世界格局的转换通过战争进行不同,两极格局的终结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没有爆发战争。
(2)虽然格局的转换没有经过战争,但世界并不太平,大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争夺对地区事务、国际事务主导权的斗争依然激烈,各大力量都在增强实力,以使自己在新格局中处于有利地位,或者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建立新格局。
29、邓小平新的时代主题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1)使我们对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的主流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2)对调整我国的对外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也为我国制订跨世纪发展的国际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3)在国际斗争中有利于团结最广泛的民主进步力量和人民群众,为实现人类共同目标而努力。
30、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内容
(1)各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的讨论和解决,反对以在欺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反对一两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垄断国际事务;
(2)各国有权根据各自的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反对干涉他国内政,反对把一种特定的模式强加于人;
(3)互相尊重国家领土完整和边界不可侵犯的原则;
(4)国家之间发生争端应当通过和平方式合理解决,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31、把国际恐怖活动降到最低程度的途径
一是必须继续发挥联合国安理会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主导作用。
二是发达国家必须根据安理会的有关决议,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切实帮助他们提高反恐能力。
3.初中化学总复习纲要 篇三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与二氧化碳相关的问题。
(1)怎样检验二氧化碳?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会产生白色的碳酸钙沉淀。(2)怎样证明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低?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的呼出气体(瓶A),再拿另一个空瓶(瓶B)(即一瓶空气)。可将点燃的火柴放入瓶A中,观察其燃烧情况——火焰变小甚至熄灭;再放入瓶B,观察其燃烧情况——没什么变化,说明人的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还可分别向两瓶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晃动后发现瓶A中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如何证明蜡烛的组成中含有碳、氢元素?
⑴点燃蜡烛,在蜡烛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碗,碗上被烧到的地方会变黑,说明有碳。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壁上有小水珠,说明有氢。
⑵蜡烛点燃 收集燃烧后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说明有CO2即有C;用冷的烧杯 照在点燃的蜡烛上方 有水珠凝集 说明有H。
二、药品的取用
(1)如何取用密度较大的块状固体药品?如何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多少?
(2)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量筒应该怎样正确读数?如果采用了俯视或仰视读数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如何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4)如何称取粉末状的药品或易潮解的固体?用天平如何称量未知质量固体或定质量固体?砝码和游码应按什么样的顺序使用?如果药品和砝码的位置颠倒,且使用了游码,能否知道药品的实际质量?
三、物质的加热
(1)如何正确地点燃或熄灭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如何处理?它的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怎样证明这一点?(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或固体时,分别应注意哪些问题?两者有何区别?
(3)给药品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哪些?
四、药品和仪器的处理
(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如何放置?(2)实验后药品能否放回原瓶?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空气中主要含有哪些气体?每种气体分别有哪些用途?
二、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燃烧匙中一般放什么物质?给物质的量有什么要求?目的是什么?
(2)能否用木炭、硫磺代替红磷?为什么?能否用铝箔、铁丝来代替红磷?为什么?如用木炭来做实验,又如何改进实验?
(3)产生什么实验现象?得到什么结论?实验原理是什么?
(4)若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偏小,有哪些可能原因?
三、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空气被污染后会造成什么危害?
四、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什么区别?例举几种常见的混合物?
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硫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六、化合反应 氧化物
什么叫化合反应?化合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化合反应?什么叫氧化物?学会识别氧化物
七、探究S、Al的燃烧有关问题
(1)S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2)Al燃烧时,火柴在什么时机插入集气瓶中,为什么?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些细纱?
八、分解反应
什么叫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有什么特点?例举几个分解反应?
知道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如果要证明MnO2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需要做哪些实验?
九、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有三种方法制取氧气,原料分别是什么?反应原理分别是什么?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2)用KMnO4制取氧气的装置需要哪些仪器?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3)用KMnO4制取氧气时,绵花的作用?试管口为什么略向下倾斜?什么时候开始收集?为什么?结束时,如何操作?为什么这样?
十、探究碳和铁的燃烧
(1)在空气和纯氧中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木炭点燃后要缓缓插入集气瓶中。
(3)铁丝为什么要盘成螺旋状?如未发现“火星四射”的现象,原因有哪些?分别应如何改进?
(4)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氧气的什么化学性质?
十一、本单元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1)碳、硫、磷、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符号表达式?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符号表达式?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
根据什么现象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要学会区别?各举几个例子,并写出化学式?
三、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四、探究分子的性质
分子的特征有哪些?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列举几个实例证明分子间有间隔的?
五、水的净化
(1)纯水与天然水的区别是什么?硬水与软水的区别是什么?
(2)有哪些净化水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何种操作?
(3)明矾和活性炭的净水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4)什么样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过滤的操作要领“一贴两低三靠”的含义是什么?
六、水污染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应如何防治?
七、节约用水
认识节约标志,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节约用水的做法?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原子的构成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构成?
(2)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三、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可以分为哪三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不同类别的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化学性质各有什么特点?
四、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如:8、18、28、38、48等
五、形成“化学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是否改变?微观原因是什么?
六、核外电子
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为什么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七、原子与离子
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如:Na与Na+、S与S2-如何相互转化?在转化过程中,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变化情况?知道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NaCl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八、说出几种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K、Na、Ca、Zn、Mg、Cl、Al、SO4、OH、NO3、NH4、CO3等。
九、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1)根据俗名写化学式;(2)根据用途写化学式;(3)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十、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元素间的质量比;(3)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4)根据计算来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中除C、H元素之外是否含有氧元素;
当 M有机物 等于 MH +MC 不含有O元素;
大于 MH +MC 含有O元素;差值即为氧元素的质量。
十一、能懂商品标签上的物质成分及含量
(1)要注意标示的是物质的质量还是元素的质量,如:加钙盐CaCO3-Ca,加碘盐KIO3-I;
(2)要注意标示的单位质量与所给的质量或体积单位是否一致。
十二、能根据某种氮肥包装袋或产品说明书标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纯度
(1)标示的含氮量 实际含氮量(不纯)
根据化学式计算含氮量 理论含氮量(纯)则纯度=实际含氮量/理论含氮量×100%(2)判断广告其真实性
若标示的含氮量 大于 理论含氮量 则是虚假广告。
十三、平均值问题
两种不等量物质混合,所得实际结果必介于两种之间。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常见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1)铁钉生锈后质量为什么增加?
(2)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什么减少?
二、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1)知道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
(2)会推断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注意有无系数)
三、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在什么情况下,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四、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1)查化学式---根据化合价;
(2)查配平---数原子数,尤其氧原子;
(3)查条件和箭头----根据所学知识或题目所给信息。
五、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必须要查;
(2)比例式必须要列;
(3)设答必须要完整;
(4)单位,x---不带单位,数字---必须带。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认识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
(2)无定形碳:木炭、活性炭、焦碳、碳黑的特性和用途;
(3)金刚石和石墨性质有什么显著的特点?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用途?
二、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CO2
(1)用什么药品?固体能否选用CaCO3或Na2CO3粉末?液体能否选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原理是什么?用什么装置?
(2)依据什么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常见的发生装置有哪些?常见的收集装置有哪些?
(3)如何进行气体的检验和验满、验纯(可燃性气体)?
三、知道自然界的氧和碳循环,如何实现?
四、温室效应
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注意与空气污染、酸雨污染的防治区别。
五、探究CO2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CO2的物理性质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来说明?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2)探究CO2与水、澄清水灰水反应,学会设计实验说明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性质决定它有什么用途?
六、知道CO的主要性质及其用途
1)物理性质有哪些?(2)化学性质有哪三个?(3)如何检验CO?
七、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之间联系要熟练掌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一、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爆炸的措施
(1)燃烧的条件及可燃物燃烧的条件;(2)缓慢氧化的条件(3)爆炸发生的条件;
(4)防火灭火的原理和方法;(5)防爆炸的措施(列举实例)
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1)与氧气接触,温度达不到着火点;(2)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与氧气接触;(3)两者皆满足
三、控制变量法证明的必要条件,例:A、B、C三个条件;
具备B、C,不具备A,不成立,说明A是必要的; 具备A、C,不具备B,不成立,说明B是必要的;
具备B、A,不具备C,不成立,说明C是必要的;
同时具备A、B、C,成立,说明ABC同时具备时,结论就可以成立;例:铁生锈,铜生锈;
四、燃料有关问题
石油的几种产品及主要用途(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等);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我国能源和资源短缺的国情;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形成?利用?主要组成元素?所属物质类别?了解使用H2、CH4、C2H5OH、液化石油气、汽油、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五、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意义?不完全燃烧的后果?措施?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一、应掌握的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
碱的pH>7;如:NaOH、Ca(OH)
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 中性溶液pH=7。如:水、NaCl
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2 2 8 2,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26.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7.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8.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29.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30.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其他口诀也可)
31.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
3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对空气没有污染。
33.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
34.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的是氧气O2。
35.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36.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做此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或细砂,原因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8.磷在氧气中燃烧,呈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的白烟。烟是固体。
39.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40.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1)氯酸钾(白)和二氧化锰(黑)的混合物;
(2)高锰酸钾;其中在反应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4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2.氢气的用途有(1)冶炼金属(还原性);(2)焊接金属(可燃性);(3)探空气球(比空气轻)。
43.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4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45.在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
46.所学物质中为黑色的是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47.用墨书写的字画常年不褪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48.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49.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钙CaCO3。
50.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
51.为了证明某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应滴加稀盐酸。
52.假酒可导致人失明,甚至死亡,假酒中含有甲醇。
53.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54.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55.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成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56.碱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
57.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NaOH)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58.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逐渐变硬的原因是由于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59.不能用NaOH干燥的是SO2、CO2、HCl。
60.硫酸铜晶体的俗称是蓝矾或胆矾。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
61.五种白色沉淀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一种蓝色沉淀是 Cu(OH)2;一种红褐色沉淀是Fe(OH)3。其中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是AgCl和BaSO4。
62.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63.可以用酒精灯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
64.用滴管往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伸入试管中。
65.CO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66.收集气体应用集气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用量筒;溶解较多固体时应用烧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使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镊子。加热时常用酒精灯。
67.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68.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在进行操作时,应先通氢气,后加热,原因是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时爆炸。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氢气,原因是防止灼热的铜再次被氧化。
69.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7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71.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在集气瓶口复燃。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燃着木条在集气瓶口熄灭。
72.能区别盐酸和硫酸的试剂是氯化钡BaCl2溶液。
73.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74.在氧气、稀硫酸、熟石灰、干冰四种物质中,可用来金属除锈的是稀硫酸;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可用于潜水、抢救病人的是氧气;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干冰。
76、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77、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78、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79、由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
80、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81、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就是说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食盐36克。
8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83、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84、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
85、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86、浓硫酸在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停搅拌。
二、应掌握的化学方程式
1、电解水 2H2O 2H2↑+ O2↑(分解反应)
2、碱式碳酸铜分解 Cu2(OH)2CO3 2CuO + CO2 ↑+ H2O(分解反应)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H2 + O2 2H2O(化合反应)
4、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2 CO2(化合反应)
5、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 2CO(化合反应)
6、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Fe3O4(化合反应)
7、镁在氧气中燃烧 2Mg + O2 2MgO(化合反应)
8、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SO2(化合反应)
9、磷在氧气中燃烧 4P + 5O2 2P2O5(化合反应)
10、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2KClO3 2KCl + 3O2↑(分解反应)
11、高锰酸钾分解 2KMnO4 K2MnO4 + MnO2 + O2↑(分解反应)
12、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Cu + H2O(置换反应)
13、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置换反应)
14、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的炭层 CO2 + C 2CO(化合反应)
15、碳还原氧化铜 C + 2CuO 2Cu + CO2↑(置换反应)
16、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O2 + H2O → H2CO3(化合反应)
17、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O2 + Ca(OH)2 → CaCO3 ↓+ H2O
18、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复分解反应)
19、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3 CaO + CO2↑(分解反应)
20、一氧化碳燃烧 2CO + O2 2CO2(化合反应)
2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Cu + CO2
22、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 CaO + H2O → Ca(OH)2(化合反应)
23、盐酸的检验 HCl + AgNO3 → AgCl↓+ HNO3(复分解反应)
24、硫酸的检验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复分解反应)
25、用硫酸铜检验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CuSO4 + 5H2O → CuSO4?5H2O 铁的核外电子是怎样分布的?初中不要求吧? FeO;+2 Fe2O3;+3
Fe3O4:两个+3,一个+2 Fe3O4可以写成:Fe(FeO2)2,铁酸亚铁,前面的一个+2 FeO中式+2价亚铁离子、Fe2O3中是+3价的铁离子、Fe3O4实际上是FeO和Fe2O3组成的化合物显+2价、又显+3价.feo +2,fe2o3 +3,fe3o4 里面有+2的也有+3的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既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H2O2 MnO2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2.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煤炉的底层:C + O2 点燃 CO2 27.煤炉的中层:CO2 + C 高温 2CO
28.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2 点燃 2CO2(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3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H2CO3 32.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 高温 CaO + CO2↑ 33.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 + CO2 === CaCO3 ↓+ H2O(4)一氧化碳的性质:
3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5.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2 点燃 2CO2 其它反应:
3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9.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六、金属
(1)金属与氧气反应:
40.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41.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42.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3.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2)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
44.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45.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46.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47.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 H2↑ 48.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49.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50.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51.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 H2↑
(3)金属单质 + 盐(溶液)-------新金属 + 新盐
5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53.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54.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3)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七、酸、碱、盐
1、酸的化学性质
(1)酸 + 金属--------盐 + 氢气(见上)
(2)酸 + 金属氧化物--------盐 + 水
56.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57.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58.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 H2O 59.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3)酸 + 碱--------盐 + 水(中和反应)
60.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6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62.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63.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4)酸 + 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6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6.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67.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2、碱的化学性质
(1)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
68.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70.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1.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2.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2)碱 + 酸--------盐 + 水(中和反应,方程式见上)
(3)碱 + 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3、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 金属单质-------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7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盐 + 酸--------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75.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3)盐 + 碱--------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76.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4)盐 + 盐-----两种新盐
77.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8.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7)氢硫酸:H2S(8)熟石灰、消石灰:Ca(OH)2(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
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四、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五、初中化学中的“三”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8、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31、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2、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4、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35、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6、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4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4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4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3、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S一定大于C。
13、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6、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7、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18、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NH4+。
19、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20、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1、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NaHSO4 =Na++H+ +SO42-),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2、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3、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SO2、SO3、P2O5、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26、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7、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8、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9、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
30、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31、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
如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CH4 34、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可能等于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CaO 等。
◆相同条件下,CaO 或Ca(OH)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4.教师专业发展复习纲要 篇四
第一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1.专业: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解决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3.教师专业化: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4.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5.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6.一名专业教师应该具备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种专业知识。
本体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实践性知识: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7.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三个方面。
8.教学效能感: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9.教师专业自我: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并将显著影响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心理倾向。10.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专业道德、专业认同、敬业奉献、专业责任、专业追求等。
专业认同:教师对自己从事的专业活动的态度或价值倾向性。11.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期待有哪些?(1)新课程期待教师转变观念。
需要转变的观念包括转变学生观、改变教学观、转变课程观。(2)新课程期待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研发(3)新课程期待教师转变角色。新课程条件下,教师应该从“课堂主宰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从知识灌输者转变为人格培育者。12.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研究者。 第二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与模式
1.学术界把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归结为三类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生态取向。
2.我国学者认为教育课程由4大块组成: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
3.观察学习:指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方式以及行为结果,间接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的程序是:(1)观察前的准备,(2)课堂观察(3)教学观察后的讨论,(4)改良再行动
4.合作学习: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学习各动态因素的互相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学习活动和策略体系。
5.学校文化:以学校内部形成的内化了的观念为核心,以预订的目标为动力,通过一些列活动形成的多层面,多类型的社会组织文化。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四个方面。
6.学习型学校的建立方式:通过分权、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活动、通过团队合作、通过学习文化维持。 第三章 教师的职业角色心理
1.教师角色心理理论有构建主义角色心理理论、实用主义角色心理理论、人本主义角色心理理论。2.教师角色的特点:
(1)具有自主性和个体创造性。(2)具有完美的个性化特征。(3)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4)具有弥散性和模糊性。
3.教师角色的形成经历组织调整角色认知、产生角色体验、形成角色信念三个阶段。
教师的角色规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师进行约束:(1)教育教学行为规范
A.教师必须课前准备,不准旷课,随意调课和无教案上课。B.教师在课堂上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
C.教师要认真履行课后辅导学生的责任和义务,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人际行为规范。
A.热爱学生,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B.理解学生,善于换位思考。
C.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D.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家长,保持与家长经常性的联系。(3)仪表行为规范
教师要举止文雅得体,说普通话,衣着端庄得体。
4.教师角色冲突是个体不能满足多种角色要求或期待而造成的内心或情感的矛盾与冲突。
5.职业承诺的结构包括继续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三部分。教师的职业承诺的含义可以从教师情感承诺、教师规范承诺、教师继续承诺三方面来考察。
教师情感承诺:教师认同学校目标与价值观,对教师角色感情深厚,愿意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作出贡献,甚至不计较报酬。
教师规范承诺:教师对学校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均以社会规范、职业道德为准则,对学校有责任感。
教师继续承诺:教师因担心离开教师职业所损失福利和保障,或因缺少就业机会而留职。 第四章 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 1.专家的特征:
(1)有意义的认知模式(2)组织良好的知识
(3)表征问题深入(4)较强的技能自动化与自我监控能力 2.国外学者关于新手——专家教师的比较
国外学者认为新手和专家在课前计划、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1)课前计划的差异
专家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他们的课时计划只突出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不涉及细节。
新教师的课时计划仅限于课堂中的一些活动或一些已知的课程计划,而不能把课堂教学计划与课堂情境中的学生活动联系起来。(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这一差异表现在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注意力、教材的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在课堂规则的制订与执行中,专家制订的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持执行,而新教师的课堂规则较为含糊,不能坚持执行下去。(3)课后评价的差异
课后评价中专家和新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教师比专家更多地关注 课堂中的细节问题,而专家则多讨论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和他认为课堂中值得注意的活动。 第五章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 2.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
3.压力:个体面对刺激时心理上感受到的威胁而产生的一种紧张、压迫的情绪状态。
4.压力有四种基本类型,为:预期压力、情境压力、长期压力、残余压力
5.职业倦怠: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6.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职业倦怠是在长期的工作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教师职业的工作特点。(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中人格因素是重要的一方面,另外年轻教师比老教师,未婚教师比已婚教师更容易产生倦怠。(2)教师职业特点
教师的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重复性和负荷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适应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了解不同时代背景的学生心理特征,这些都容易使教师身心疲惫。(3)社会因素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导致教师压力过大,产生职业倦怠 7.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
干预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有两种途径:个体干预和组织干预
(1)个体干预的方式有放松训练、认知压力管理、时间管理、社交训练、压力管理和态度改变。(2)组织的有效干预
组织的有效干预包括:削减过度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负
荷。明确教师任务分配,阐明角色和责任,向教师提供建设性的反馈等等。
8.常见的教师心理问题。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有:(1)职业适应不良。(2)职业行为问题。
职业行为问题有五大类:怨职型,自我型,异常性,暴戾型,不良型。
(3)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
常见的教师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有偏执型,强迫型。(4)神经症
教师常见的神经症表现为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怖症等。(5)人际交往障碍 第六章 教师的专业生涯周期
1.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有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和自身特点。2.如何进行专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为:
(1)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状况(2)评估自身的成长环境(3)设计目标(4)实施策略(5)评估、反馈和调整
3.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都必须经历职前师范生阶段和职后教师专业社会化阶段。在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教师职前与职后的发展一体化。4.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的研究导源于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与实际研究。
5.职业高原与专业发展
职业高原:个体在职业生涯的峰点,是向上运动中工作责任与挑战的相对终止,是个体专业发展上的一个停滞期。
如何克服职业高原?
(1)正确认识“高原现象”,寻找产生“高原”原因。(2)教师要有效自我调控,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保持
积极向上的心态,形成积极应对的良好心理素质。
(3)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4)增强科研意识,提高自我反省能力
第七章 在学习与研究中成长
1.校本研究: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密切结合起来,并倡导教学第一线教师参与,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
2.校本研究的特征:
(1)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合一(2)具有情境性和过程性(3)具有反思批判性(4)个性化
3.实践性知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并结合相关教育理论而逐步形成的一类知识。4.实践性知识的特点
(1)个体性(2)情境性(3)构建性(4)综合性(5)缄默性 5.如何培养实践性知识?
(1)加强多方面的交流与传承(2)多方位的思考和感悟(3)开展多层次的合作研究(4)进行多角度教育叙事(5)参与多领域的社会实践
6.内隐学习:无意识地获取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 7.行动研究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1)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2)行动研究有助于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3)行动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研究型教师
8.教学反思:教师对自己以往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审视、评价、探究、决策和升华,从而获得对教学有指导价值的结论和意见。9.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1)思想和认识上要做好准备(2)不断积累具体经验(3)认真分析和讨论问题所在(4)积极的验证 10.叙事研究: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
专业对话:教师在专业领域里对教学活动涉及的问题,与同事或专家进行交流,切磋研讨,对一些问题相互理解,达成共识。11.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教育信息化促使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2)教育信息化加速教师角色的转变(3)教育信息化促使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4)教育信息化促使教师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12.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各类教师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获取相关教育教学信息,以便对信息环境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作出设计、应用、评价、管理的新型综合教学能力。 第八章 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
1.发展性教师评价:根据一定的发展性目标,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师素质发展的进程进行评价解释,使教师在这种评价活
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之不断积淀、发展、优化其自身素质结构,促进教师在专业理念、教学技能、专业服务精神方面得到和谐自然的发展。2.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主要环节: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具体实施包括评价双方的初次面谈、收集信息、评价面谈和总结复查四个环节。
3.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以收集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学习成就,展示教师进步表现、取得的专业成果、个人培训的提高,展现各主体的评价结果以及其他记录和资料的汇集。
4.教师专业档案袋包括阶段性发展计划、周期性总结、个人作品、各阶段评价情况。
5.教师自我评价:教师依据评价原则,对照评价内容,主动对自己的工作表现作出评价,确定个人的发展需求,并制定出发展目标。 第九章 明日教师与明日学校 1.未来教师的特点:
(1)未来教师应具备科学的教育理念。(2)未来教师应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3)未来教师应具备多种能力
(4)未来教师应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 2.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1)教师职业专业化趋势
(2)教师培训模式由封闭式、定向型向开放式、非定向式转变(3)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终身化,以及教师教育一体化
5.《预算会计》复习纲要DOC 篇五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1分×20题=20分)
二、多项选择题(2分×10题=20分)
三、判断题(1分×15题=15分)
四、业务分析题(10题,共35分)
五、实操题(1题,10分)(取消了科目归类题,修改为行政单位的结转,请认真复习)
1.转入“结余——经常性结余”帐户的:(1)借:拨入经费——基本支出经费
预算外资金收入——经常性收入
其他收入
贷:结余——经常性结余(2)借:结余——经常性结余
贷:经费支出——基本支出经费
拨出经费——基本支出经费
结转自筹基建
2.转入“结余——专项结余”帐户的:(1)借:拨入经费——项目支出经费
预算外资金收入——专项收入
贷:结余——专项结余(2)借:结余——专项结余
贷:经费支出——项目支出经费 拨出经费——项目支出经费 具体复习纲要如下: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篇
1、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一般原则的对比 P9 预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原则: 真实性
相关性
可比性 一致性
及时性
明晰性(2)确认和计量原则:
收付实现制 配比原则 实际成本(3)对以上原则进行补充修正的原则:
专款专用原则:对于国家预算拨款和其他指定用途资金,应按规定用途使用,不能擅自改变用途,挪作他用。
2、向上级借临时款的会计分录(1)各级政府机关,向上级财政借款时:
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贷:与上级往来(属于负债类帐户)(2)各级政府机关,向上级财政还款时:
借:与上级往来
贷: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向上级借财政周转金的会计分录
(1)地方财政部门向上级财政部门借入财政周转金时:
借:其他财政存款
贷:借入财政周转金(属于负债类帐户)(2)还款时:
借:借入财政周转金
贷:其他财政存款
3、上解收入的核算
“上解收入”帐户(属于收入类帐户)核算的内容:核算下级财政上缴的预算上解款。包括:按体制规定由国库在下级预算收入中直接划解给本级财政的款项,按体制结算后由下级财政补缴给本级财政的款项及各种专项上解款项。
(1)财政部门在收到下级上借款时:
借:国库存款 贷:上解收入(2)如果发生收入退回时:
借:上解收入
贷:国库存款(3)年终结账时:
借:上解收入 贷:预算结余
4、一般预算收入的原始凭证
预算收入的缴库凭证 P42-44:一律使用统一的缴款书
5、调入资金的会计分录
调入资金,指为了平衡一般预算支出,经批准,从预算外资金结余调入预算的资金,以及按规定从其他渠道调入的资金。(1)本级财政从基金预算等调入一般预算资金时记:
借:调出资金
贷:调入资金
同时:借: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贷:国库存款——基金预算存款(2)财政部门调入资金时:
借:国库存款
贷:调入资金(3)年终结账时:
借:调入资金
贷:预算结余
6、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记账基础(收付实现制)
5、预算会计的要素(五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6、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特点 P35最后一段话
由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只是对财政资金的集中、分配和执行结果进行核算,并不直接使用资金购置财产、物资,也不发生现金的收付业 务,所以不需要设置“固定资产”、“材料”、“现金”等会计科目。
7、一般预算收入的划分 P40 一般预算收入划分为“固定收入”和“共享收入”两大部分。
8、基建拨款的核算
基建拨款:核算拨付给经办基本建设支出的专业银行或拨付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部门的基本建设拨款数。
(1)财政机关拨付给基本建设用款单位的开户专业银行或财政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部门的基本建设资金时:
借:基建拨款
贷:国库存款
(2)收到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部门或受委托的专业银行报来拨付建设单位款项及缴回财政款项时:
借:一般预算支出、国库存款等 贷:基建拨款
(3)通过国库直接拨付有关建设单位时:
借:一般预算支出
贷: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
9、预算结余的结转(哪些需要转入预算结余?课本P94—95)
10、一般预算收入的缴库方式有三种 P41 就地缴库、集中缴库和税务机关、海关自收汇缴
11、预算周转金的概述 P96(预算周转金的内容及其核算)
二、行政单位会计篇
1、购买材料入账价值及其核算(1)材料的计价:
①购入、有偿调入的库存材料,分别以购进价、调拨价作为入账价格。②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杂费等不计入库存材料价格,直接列入有关支出科目核算。
③每次进料的来源不同和质量等级的差异,一般采取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发出价值。(2)材料的核算:
1、行政单位现款购入材料时:
借:库存材料
贷:现金/银行存款
2、行政单位支付购买材料的运杂费及装卸费时:
借:经费支出
贷:现金/银行存款
3、行政单位以预付款项形式购买材料时: (1)借:暂付款
贷:现金/银行存款 (2)行政单位收到材料入库存时: 借:库存材料 贷:暂付款 银行存款
4、行政单位赊购材料时: (1)借:库存材料
贷:暂存款
(2)行政单位支付材料价款时: 借:暂存款 贷:银行存款
5、材料出库领用时:
借:经费支出
贷:库存材料
6、领用材料尚未用完退回时:
借:库存材料
贷:经费支出
2、有价证券的相关概述 P140(有价证券的含义、管理及其账户设置)
3、暂存款的核算内容 P156(注意和“应缴预算款”的核算内容进行区分对比)
(1)暂存款,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例如:代办业务临时性暂存款、不明性质的资金、应付未付的款项。
(2)应缴预算款,是指行政单位在公务活动中按规定取得的应上缴国家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应缴预算款是行政单位代财政收取的,应缴入国库的资金,在没有上缴财政之前是行政单位对财政的负债。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① 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②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由行政机关直接收缴的费用。③ 罚没收入。
④ 应上缴国库的无主财物变价款。⑤ 赃款和赃物变价款等。
4、行政单位会计的组织系统(课本P127—128“
二、行政单位会计的组织系统”相关内容)注意区分:
(1)向上级单位领报经费与向同级单位领报经费、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有何不同?
(2)根据什么进行划分?
5、行政单位的记账基础(收付实现制)
6、固定基金的账户性质及特点
属于净资产类账户。一般只设总账,不设明细账。核算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
7、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的关系?
固定基金随行政单位购入、调入、建造、接受捐赠及盘盈固定资产的增加而增加,随行政单位报废、调出、盘亏固定资产的减少而减少。注意:由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所以,账面上固定基金的数额和固定资产的数额始终是相等。
8、行政单位现金长款(即盘盈)的业务处理
盘盈时:
借:现金
贷:暂存款——现金溢余(未查明原因)经批准转销时:(1)属错收退回时:
借:暂存款——现金溢余
贷:现金
(2)查明原因属无主收入:
借:暂存款——现金溢余
贷:应缴预算款
9、职工出差借款的核算
行政单位因支付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所借现金:
借:暂付款
贷:现金
收到出差人员交回的差旅费剩余款或补付款并结算时: 当多借退回时:
借:现金(按实际收回剩余现金)
经费支出(按应实际报销金额)
贷:暂付款(按实际借出金额)当少借多补时:
借:经费支出(按应实际报销金额)
贷:暂付款(按实际借出金额)
现金(按实际超出金额补付)
10、行政单位年终进行结转的业务分析 P159 例21
11、行政单位变卖不需用的材料的业务分析
行政单位不需要的材料出售时,对变价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损溢,应增减当期支出。
课件做一做:某行政单位将一批不需用的办公材料对外出售,取得价款1500元,该批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800元。
借:银行存款
1500
经费支出
300
贷:库存材料
1800
12、行政单位收到捐赠时的相关处理
接收捐赠、无偿调入、盘盈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课件做一做:某行政单位收到捐赠的轿车一辆,同类轿车的市场价格为140000元,同时,该单位支付运杂费2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借:固定资产
142,000 贷:固定基金
142,000 同时:
借:经费支出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13、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注意后两种核算方法)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行政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级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属于政府财政资金,为与预算资金划分清楚,预算外资金不存入国库,而是存入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立的专门账户,即财政专户。全额上缴时:
1.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2.上缴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现金/银行存款 按比例上缴时: 【例】实行预算外资金按比例上缴财政专户的某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收入8000元,按规定上缴比例为60%,留用比例为40%。应上缴预算外资金=8000 ×60%=4800元,留用的预算外资金=8000 ×40%=3200元
借:银行存款
8,000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4,800
预算外资金收入
3,200 结余上缴时:
1.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平时收到款项作预算外资金收入处理: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预算外资金收入
2.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应按结余数作如下分录:
借:预算外资金收入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
三、事业单位会计篇
1、事业单位借款利息的处理
事业单位借入款项,国家规定一般不预提利息,实际支付利息时,将其计入“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2、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核算(摊销、转让)
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内容主要包括无形资产取得、投资、成本摊销及转让等环节。事业单位转让无形资产所有权取得的收入应登记“经营收入”的增加。
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核算与企业会计制度一样,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无形资产的摊销方式与企业不同,有两种方法。如果用于事业活动,则是作为支出一次性摊销;如果用于经营活动,则与企业一样分期摊销。2.转让或用无形资产投资时要按照国家规定事先报批。摊销无形资产时:
(1)用于事业活动,一次性摊销
借:事业支出
贷:无形资产(2)用于经营活动,分期摊销
借:经营支出
贷:无形资产 P203 例54和例55 转让固定资产时:(1)用于事业活动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2)用于经营活动
借:银行存款
贷:经营收入
同时结转无形资产转让成本(按累计摊销后余额)
借: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贷:无形资产 P204 例57
3、事业单位投资收益的处理
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将这笔收益记入“其他收入”账户
4、事业单位应收票据的概述 P188(看“应收票据的核算”部分相关的内容,包括例题)
5、事业单位“结转自筹基建”的结转处理 年终结转时: 借:事业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
6、事业单位材料盘盈的处理
材料盘盈时:
借:材料(实际成本)
贷: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7、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P198(固定资产的计价)
8、事业单位净资产的基金
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和投资产权等。
一般设置2个明细帐,如下 “事业基金―一般基金”:主要用以核算滚存结余资金;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主要用以核算对外投资部分的基金。
其中投资基金的主要来源是(1)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从固定基金中转入;(2)用货币资金、材料和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从一般基金中转入。固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占用的基金。固定基金应按实际发生的数额记账。
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专用基金包括:1.修购基金2.职工福利基金3.医疗基金4.住房基金等。
9、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核算(以货币资金方式对外投资、以材料对外投资、以固定资产方式对外投资、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事业单位以认购债券方式或以货币资金对外投资:(1)购入时:
借:对外投资(实际支付的款项)
贷:银行存款
同时记: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
借:对外投资(合同价)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同时记: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账面原价) 事业单位以材料对外投资:
(1)属于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课件例题)借:对外投资(合同协议价值)
贷:材料(不含增值税账面价值)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或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协议价扣除账面价和销项税的差额)同时记: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2)属于小规模纳税人的事业单位 借:对外投资(合同协议价值)
贷:材料(含税价)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协议价>材料账面价)或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协议价<材料账面价)同时记: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材料账面价)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事业单位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 借:对外投资(合同价)
贷:无形资产(账面原价)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合同价>无形资产账面价部分)或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合同价<无形资产账面价部分)同时记: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无形资产账面价)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10、事业单位的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
11、事业单位结余分配的笔记
事业单位年终结账时“结余分配”的相关概述。
期末余额转入“结余分配”的账户有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
“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科目的贷方余额应转入“结余分配”账户;“事业结余”科目的借方余额(赤字/弥补)应转入“结余分配”账户,但“经营结余”科目的借方余额(亏损/挂账)不应转入“结余分配”账户。
12、应缴财政专户款的核算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事业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各种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其范围由财政部规定。应缴财政专户款的类型: 1.全额上缴; 2.按比例上缴; 3.按结余上缴。
1.预算外资金全额上缴的核算(1)收取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2)上缴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3)收到预拨的预算外资金: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
2.预算外资金按比例上缴的核算(1)收取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上缴部分)
事业收入(单位自留部分)(2)上缴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行政单位按比例上缴怎么记账? 收取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应上缴部分)
预算外资金收入(单位自留部分) 3.预算外资金按结余上缴的核算(1)收取时:
借:银行存款
贷:事业收入(2)结算时:
借:事业收入
贷:应缴财政专户款(3)上缴时:
借:应缴财政专户款
贷:银行存款
13、应交税金的核算
1.增值税的核算:与企业会计的相同 2.营业税、城建税等核算:
借:销售税金
贷:应交税金 3.所得税的核算:
借:结余分配
贷:应交税金 4.实际缴纳税金时:
借:应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应交营业税等税的核算:
事业单位收入涉及营业税条例上规定的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收入是营业税的应税收入。
14、事业单位材料的概述(购进数量较大时、购进量较少时)(1)购进数量较大时记入“材料”账户;(2)购进量较少时记入“支出类账户”
15、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购入时、融资租入时)
1.购置固定资产时,应按资金来源分别记: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或事业支出、专款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2.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此情况,固定资产增加时,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金额不相等),记:(1)租入时:
借:固定资产(协议价等)
贷:其他应付款(2)支付租金时:
借:其他应付款
贷:银行存款
同时记:借: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
贷:固定基金(付款部分)(3)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划为本单位时:
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贷: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P200 例43和例44
16、事业单位收回投资时的核算 收回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实收金额)
贷:对外投资(账面金额)
其他收入(实收>账面)或 借:银行存款(实收金额)
其他收入(账面>实收)
贷:对外投资(账面金额)同时: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P193 例28 例29
17、事业单位销售产品的核算
经营收入的种类:(1)销售收入:事业单位非独立核算部门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2)经营服务收入:事业单位非独立核算部门对外提供经营服务取得的收入。经营收入的核算注意事项:
1.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单独的经营活动,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2.事业单位取得经营收入、发生销售退回等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相同。
3.期末时,将“经营收入”余额转入“经营结余”。借:经营收入 贷:经营结余
课件做一做:某事业单位属于一般纳税人,某日开展经营活动向某企业销售货品取得收入25 000元,应交增值税4 25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9,250
贷:经营收入
2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4,250
【行政管理学复习纲要b】推荐阅读:
《行政管理学概论》考试及复习说明08-22
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资料10-23
行政执法考试复习题10-01
《涉外行政管理》全面复习整理10-04
行政执法考试 民政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12-30
阜新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考试复习题06-20
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意见09-08
纲要总复习01-06
建筑材料复习纲要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