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11篇)
1.语文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篇一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反语、联想、通感、顶真、互文、回环、移情、拈连、象征、寄寓(寄托),呼告等。
常用的八种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
1 / 16
一、比喻:
1、什么是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2、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
(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
(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3、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 / 16
4、典型例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拟人:
1、什么是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2、判断要点:
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3、拟人的作用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4、典型例句
(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3 / 16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5)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三、夸张:
1、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合情合理地夸大或缩小。一定要注意: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无限的,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2、夸张的种类
(1)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4 / 16
如: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3、夸张的作用
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给人启示,加强渲染力,引发联想。
4、例句
(1)这巴掌大的地方,怎么能踢球呢?
(2)十几天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
四、排比:
1、什么是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判断要点
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5 / 16
3、排比的作用
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力地说明道理。
4、例句
(1)晏子回答说:“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人肩膀檫着肩膀,脚尖碰着脚尖。大王怎么说没人呢?”
(2)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五、对偶:
1、什么是对偶(又叫对仗)
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2、判断要点
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同或相反
3、对偶的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6 / 16
4、例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六、借代:
1、什么是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2、判断要点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3、典型句子
(1)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2)几十把雪亮的刺刀闯进来。
七、反问:
1、什么是反问
7 / 16
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反问是疑问句是四种语句中的一种(其他三种是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
2、反问的作用
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3、例句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八、设问:
1、什么是设问
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2、判断要点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8 / 16
3、设问的作用
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4、例句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九、对比:
1、什么是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2、判断要点: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3、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十、反复:
9 / 16
1、什么是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2、反复的种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十一、双关:
1、什么是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 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2、例如:
李商隐的《无题》中有一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吐丝的“丝”谐音相思的“思”,就是双关的手法。
10 / 16
十二、引用:
1、什么是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明引和暗引两种。
2、引用的作用
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3、例如:
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十三、反语:
1、什么是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11 / 16
直白将就是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3、例如: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十四、联想:
1、什么是联想
也就是想象。
2、联想的作用
使事物生动化。
3、例如:
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十五、通感:
1、什么是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12 / 16
2、通感的作用
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3、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十六、顶真:
1、什么是顶真(也做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2、顶真的作用
13 / 16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3、例如:
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
梦想是翅,飞翔永恒蓝天。梦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梦想是海,还是小船悠悠。梦想是船,海上乘风破浪。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十七、互文
1、什么是互文
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2、互文的作用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
14 / 16
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3、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十八、回环
1、什么是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
2、回环的作用
回环就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联系。回环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意精辟警策。
3、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15 / 16
星岛港迎港岛星。
16 / 16
2.语文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篇二
文学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之所以感人肺腑,与精彩的细节描写分不开。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尤为重要,它根植于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之中,在整个初中课文中比比皆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么,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在整个初中课文中作用如何呢?
一、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能彰显人物个性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刻画 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些细节虽勾勒几笔,却对人物性格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细微入神、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彰显着人物的个性。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6课魏巍的《我的老师》:“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这里写出了老师对调皮学生处理的动作,点出动作轻微的“敲 ”字,在其前面又用了修饰词语“轻轻”, 这样能生动地表明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也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突出了蔡老师温柔善良的性格,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
又如,八年级上册第7课朱自清的《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 边,慢慢探身 下去,尚不大难。”“蹒跚”和 “探”这两个动词形容父亲因身材稍胖而行动缓慢,从正面描写了一个慈父的形象。“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 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 样子。”“穿、 爬、攀、缩、倾”这一系列动词属于动作细节描写,生动具体地体现了父爱如山般的深沉伟大。
再如,九年级上册第19课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中写道:“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大地写出了胡屠户甘愿低人一等替范进拉扯衣服这一细节动作,活灵活现地刻画出这一人物卑劣、丑恶的灵魂,封建的等级制度也在他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些微乎其微的“小动作”,在作品中发挥 优势,彰显了人物的个性。
二、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能突出人物心理活动
透过外表看本质,通过动作看内心世界。人的心理活动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是衬托人物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折射人物内心的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和情感活动,使人物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因此,人物动作细节描写不仅能表现出人 物个性, 还能突出人物心理活动。
如七年级下册第20课林嗣环的《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运用了细节描写,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宾客强烈的反应。“离席” “奋袖出臂”形象地写出宾客的惊慌心理,“变色”“两股战战”表现他们的恐惧,也看出宾客们的专注程度。同时,也突出了口技者表演逼真的程度。
又如,九年级下册第5课鲁迅的《孔乙己》中:“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腰身又看了一看豆,自己摇头 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句中“慌”“罩”两字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传神地描绘出此时孔乙己生怕孩子再向他要碟中寥寥几颗茴香豆的慌张心理,反映了这位老年读书人善良、贫寒、迂腐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三、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能牵引故事情节的流向
人物动作细节描写是作品故事情节中的主要描 写之一。影响作品故事情节流向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动作和语言两种描写,尤其是动作细节描写,从情节的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它不仅能反映人物的性格,还能对故事情节有着牵引和推动作用。
如九年级下册第5课《孔乙己》中写道:“他不回答, 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 香豆。’便排出九 文大钱。”“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面对短衣帮挑衅的嘲笑声,孔乙己进行了读书人独特的清高而又沉默的反抗, 在短衣帮面前“排出九文大钱”,有意炫耀一下自己的阔绰。而最后出现在咸亨酒店,买酒的孔乙己却是“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先前的清高自许荡然无存,悲惨的形象令人心酸。从“排”到“摸”,准确地写出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境 地。 小说中的 这两个动 作细节,一前一后,既是对不幸者的孔乙己命运的高度概括,又能牵引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人物动作细节描写能揭示深化作品主题
以小见大也是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之一。 细节描写类似于其他描写,它根植于中心,服务于中心, 唯有如此,细节才会有意义,才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成功的人物细节描写犹如四两拨千斤,直接映射出人物的思想状态,表现出社会风貌,对揭示深化作品主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九年级上册第11课莫泊桑 的 《我的叔叔 于勒》 中:“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眼也跟寻常不一样。”这一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恐慌万分,此时,父亲十分畏惧眼前那既老又脏的水手就是于勒。如此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不仅能凸现人物个性,重要的是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
又如,九年级下 册第7课契诃夫 的 《变色龙》中: “……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 来,…… 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 大衣吧 …… 好像起风 了,挺冷 ……”文中 “脱下来”,按语境来说,“脱”字这一动作不是描写天气闷热,而是刻画了当时奥楚蔑洛夫错判了狗,周身冒汗的胆怯表现。“给我穿上”的“穿”字,也不是描写天气寒冷,而是掩饰他 刚刚污辱 谩骂将军 心寒胆颤 的表现。 “脱”“穿”两字的动作细节描写,细腻地写出了以奥楚蔑洛夫为代表的媚上欺下、仗势欺人的沙皇走狗的丑恶嘴脸。这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具体生动的动作细节描写不仅能栩栩如生地再 现人物形象,使个性特征更加鲜明,更重要的是能自然地流露作者的思想情感,揭示作品主题。
可见,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其妙处不容小觑,它能彰显人物个性,能突出人物心理活动,能牵引故事情节的流向,能揭示作品主题。小说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让我们感悟人物动作细节,捕捉人物动作细节,运用人物动作细节,使文章芳华四溢,感人肺腑。
摘要:生动形象的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心理活动的展现,故事情节的发展,作品主题的揭示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挖掘分析人物动作细节描写在初中课文中的作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捕捉细节,丰富生活阅历,培养感悟和想象力,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有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及作用 篇三
具体有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装,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仗(又名对偶、队仗、排偶),反复,反问,反语
有互文,借代,设问,排比,夸张,双关,用典,引用,移用,象征,镶嵌,通感。1 常用修辞作用特点: 1.比喻: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2)拟物
①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暗 引(间接引用)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描写手法
环境描写 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二:渲染气氛
三: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 四: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语言描写
作用: 一:刻画人物性格
二: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三: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四: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
心理描写
作用:
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三: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 四:深化作品主题
肖像描写
作用: 一:刻画人物性格
二: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二: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
动作描写
作用: 一:显示人物内心世界 二:刻画人物性格
二: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者态度 三: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
神态描写
作用: 一: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二: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
概念: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作用:
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 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预示人物命运;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推动情节发展。
6)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此外还有: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4.语文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篇四
1、对比。(广普)
A: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前后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一般的性格。
B: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C:《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比中“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2、衬托。(广普)
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A: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再如《爱莲说》用牡丹和菊来侧面衬托莲的独特的美。《口技》中写宾客的反应,可以侧面衬托口技人技艺精湛;
B: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3、铺垫。(小说常用)
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4、伏笔、照应。(小说常用)
A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这种关系密切的相关描写,前面的叫伏笔,后面的叫铺垫。
如《故乡》中,“我”刚回到故乡时,母亲说“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是一处伏笔,它不仅点明了闰土和“我”的关系,而且暗示“我”将要与闰土见面,使后面闰土的出场十分自然。
B照应,是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方式主要有与伏笔照应、与开头或题目照应、反复照应等。照应得好,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
如《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反复照应,感情抒发一次次更加强烈,滚滚热泪既表达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背影形象的感人,这篇文章是情与泪的结晶!
5、象征:(散文常用)
如冰心的《小桔灯》中的小桔灯象征了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6、夸张:(广普)
如《三国演义》中写张飞的肖像:“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种夸张地描写,突出了张飞粗直勇猛的特点。
再如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形象的塑造也采用了夸张手法,辛辣讽刺了统治阶级的愚蠢。
7、托物言志:(散文常用)
这种课文中的形象往往有象征意义,但重在言志。
如:闻一多写的诗《红烛》《老马》都是在抒写自己的志向。
8、借景抒情:(诗歌散文常用)例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9、欲扬先抑:(小说常用)
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10、悬念:(小说常用)
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的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
另外,还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联想也是一种表现手法,如:《天上的街市》《春》都有用到。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设计的考题一般有三种类型:
1、针对整篇文章而言:
如:《奇怪的交易》这篇文章最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对比
大卫和百万富翁的前后生活对比
再如:《儿科大夫的手》使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欲扬先抑
先表现儿科大夫好像有怪癖,总是搓手,别人都不理解他,后来,才表明他是为病人着想的好医生。
2、针对段落而言
如: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文字。常用的有:联想和想象
侧面烘托
对比
排比
3、针对句子而言:
如,赏析划线句子。自选角度。
5.描写人各种心情的成语 篇五
52) 愁绪如麻:形容心情非常愁闷,难以排遣。
53) 伸眉吐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兴奋神态。
54) 迁延观望:谓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
55) 掀拳裸袖: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56) 倚门倚闾: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57) 屏气慑息: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58) 黯然无神: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59) 愁多夜长: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感到时光悠长难遣。
60) 寒心酸鼻:形容心情极为悲痛。
61) 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62) 涕泗滂沱:形容哭得很伤心。
63) 巴巴劫劫: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64) 痛快淋漓:形容非常痛快。
65) 柳泣花啼:形容风雨中暗淡的心情。
66) 闷闷不乐: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67) 感激不尽: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68) 悦目赏心: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69) 面若死灰: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70) 求贤如渴: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71) 凤狂龙躁: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72) 陶情适性: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73) 茶饭无心: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74) 挂肚牵心: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75) 爽心悦目:谓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76) 孜孜汲汲: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77) 悲喜交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78) 心神不宁:形容心情不平静。形容心情不平静。
79) 徒乱人意: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80) 莼羹鲈脍: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81) 欣然自乐:心情愉快,自觉快乐。
82) 赏心乐事: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83) 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84) 低回不已: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85) 废然而反: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亦作“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86) 喜笑颜开:心情愉快,笑容满面。
87) 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88)平心定气: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89) 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90) 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91) 朽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92) 怡情悦性: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93)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94) 夺眶而出: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
95) 心宽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96) 神清气爽: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
97) 鹤怨猿惊: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98) 心神不宁: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99) 开怀畅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6.漫画媒介对社会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篇六
漫画, 以往以讽刺幽默形式出现在各大报刊和宣传栏的宣传媒介, 现在已经演变为丰富的表现形式的艺术媒介, 种类有讽刺漫画, 卡通漫画, 少儿漫画等等众多分类;其中讽刺幽默漫画历史最为悠久, 在各历史阶段中以生动幽默的形式表达事物, 给广大人民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讽刺幽默漫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早在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 “漫画”多数被称为“讽喻画”、“寓意画”等。漫画表达的主题从揭露列强的侵略行径到抨击清政府的卖国;从讽刺官场的虚伪腐败到针对民间的封建迷信, 都有优秀的作品予以体现。讽刺幽默漫画具有可以一针见血, 尖锐, 也可以含蓄, 婉转的特点, 对当今世事以通俗易懂的形式, 传播给群众, 让群众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和政治意识的灌输;因此讽刺幽默漫画往往也是维护和加强社会意识的稳定的重要媒介之一, 具有政治性的作用;讽刺幽默漫画本身代表的意义是积极向上的, 勇于揭露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 有助于社会进步和维稳。
卡通漫画作为商业化产物的主力军之一,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带领下, 迅速风靡世界, 成为现今最受欢迎的媒介之一;读者群也从最初的少儿读者扩大到现在的老少适宜。卡通漫画之所以能获得极大的发展, 是由市场经济决定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会对精神文明产物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娱乐文化产业;娱乐文化产业除了视听媒介以外, 还有书籍, 网络为主的媒介, 这些都为卡通漫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宽广的空间。
卡通动漫和讽刺幽默漫画相比, 具有表达范围更宽广的优势;如卡通漫画可以表达严谨的历史题材, 也可以表达幻想题材, 以及类似于深沉或荒诞的艺术题材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表达。正因为卡通漫画具有表达范围宽广的特点, 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 社会各层次的读者以及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所以卡通漫画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要比讽刺幽默漫画深远, 更深入人心。
卡通漫画对读者的影响甚至可以贯穿读者的童年到成年阶段, 每个阶段表现的不同题材, 让读者对漫画虚构的世界观有更深刻的认识。读者作为社会的个体, 从卡通漫画受到的影响可以延伸到读者日常生活的思维意识的活动;而且卡通漫画表达的主题大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 如漫画常见的表达思想如友爱, 团队合作, 正义感等等。
而且卡通漫画衍生的产物, 如动画, 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 以及周边玩具, 这些产物让卡通漫画的商业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其中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从未接触该作品的观众, 如美国电影《蝙蝠侠》, 《X战警》等源自于漫画改编的电影作品, 吸引了大量的各年龄层的观众, 进一步扩大了卡通漫画的影响范围;衍生的玩具周边, 如毛偶, 模型玩具, 文具, 服装, 商标等等, 在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方面中不断地对群众生活的渗透和影响, 让不曾接触卡通漫画的群众也能接受并熟悉卡通漫画的述事方式和表达形式。
少儿漫画作为针对低龄儿童的漫画, 以绘本表现形式为主, 主要是表达童话故事和启蒙教育为主;特点是画面清新明快, 表达的故事情节比较单一, 便于低龄儿童的理解。少儿漫画和卡通漫画最大不同的是思想出发点。少儿漫画思想出发点比较低龄化, 便于理解;卡通漫画为了考虑各年龄层读者的需求, 思想出发点比较高, 即使最简单的也要比少儿漫画起点高, 而且卡通漫画思想出发点甚至从成人的思维方式去诉说故事情节, 让卡通漫画作品更具有可看性, 可观赏性, 还能促进读者对社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卡通漫画还能改编电影和动画等表现形式, 进一步扩大作品影响范围, 这些都是少儿漫画不能具备的。但是少儿漫画也具有先天优势, 能够满足早教市场大量启蒙教育读物的需求, 能够充分挖掘启蒙教育的资源, 对少儿读者甚至陪读的家长能产生一定的思想教育作用,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加强卡通漫画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其他漫画形式还有网络漫画, 手机漫画, 都是新兴的媒介, 源于现在高度发达的网络。作为新兴的媒介, 网络漫画和手机漫画诉说能力和对社会作用和卡通漫画相比大同小异, 都具有多种特性, 产生于市场经济,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如今社会的信息来源于文字信息和图画信息, 以及视听信息;视觉上的文字信息和图画信息都能满足传播信息需要, 但从信息接受程度来看, 图画信息更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 因为对图画信息的解读不用具备太高的文化层次, 而且本身具有简单易读的特点, 表现形式也是直接的;所以作为图画信息的漫画, 自然而然被广大群众接受。
摘要:作为喜闻乐见的漫画表现媒介, 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漫画种类很丰富, 如卡通漫画, 少儿漫画, 讽刺幽默漫画等等。各种漫画对社会各种影响和作用取决于漫画本身分类的定义和读者定向决定的, 由社会意识和群体意识推动下不断地发展和丰富。
7.小学生描写各种动物的优美段落 篇七
1、乌龟爬行时也很有趣。它先把头伸出来,然后左顾右盼,先确认没危险后,就把前腿伸出来。再次确认没危险后,才把后腿伸出来。第三次确认没危险后,就开始慢慢地爬。我在它必定路过的地方放上钉子、针,它都爬过去了。真有能耐!
2、乌龟进食的时候最有趣。它从不挑食。不论是面包、菜叶、龟粮、鱼料,它都吃。它吃食时先是一动不动,盯着食物,确认没有危险后,就慢慢地爬到食物前,歪着头,突然伸长脖子,把食物吞下肚子里。如果食物太大,它就先咬住食物,然后头摇个不停,摇到食物被摇断为止。
3、我家有一只小白兔。小白兔的皮毛洁白如雪,好像一座兔形的冰雕。耳朵又长又软,还一动一摆的,仿佛在倾听美妙的音乐。它的眼睛红红的,还闪烁着红光,好像一颗红宝石。样子十分可爱。
4、我家有一只漂亮的小花猫。一身黑白相间的外衣,使它格外出众;两颗绿宝石似的眼睛镶嵌在它那小巧玲珑的面孔上。一双尖尖的耳朵,就是它的第二双“眼睛”。嘴巴两边各长着三根胡须;它的爪子格外锋利,所有的老鼠见到它,都会瑟瑟发抖。走起路来稳稳当当,像一位威武的骑士。
5、在我外公家,有一只非常可爱的京八狗,它的名字叫――点点。它一身的棕色皮毛,头又圆又大,黑黑的眼睛像一颗珠子,眼睛下面有一个圆圆的鼻子,却很小,虽然小但是非常灵敏,有一小点气味它都能分辨得出来。它的四肢很发达,体格矫健,再加上那威武的神态,简直就是像一个保卫国家的战士。
6、星期天,妈妈帮我在花鸟市场买了一只小乌龟。它长着又细又长的小尾巴,身上背着一个坚硬的壳,它的头一缩一伸的,可爱极了,头上的`两只眼睛小得几乎看不见。在它硬硬的龟壳下面,长着四只脚,每只脚上都有尖尖的利爪。
7、小乌龟刚开始来我家时,对一切都很陌生,总是把头缩在龟壳里不动,也不在水里游,只在晚上偶尔游一游。现在,小乌龟对我们一家都很熟悉。你看它,它也不会将整个身体缩进壳里,而且还会在水中游来游去,像在展示它的姿态。
8、小花猫很特别,非常喜欢嬉水。每当我们给它洗澡时,它一下子跳进澡盆,在水里翻来覆去,激情不亚于游泳比赛的人。它在水里蹦啊跳啊,玩得不亦乐乎!
9、小白兔吃东西时很有趣。它总是先把食物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再用门牙把食物磨烂咽下去。小白兔吃东西时总是露出大大的门牙,真是好玩。小白兔吃完东西后,就会把身体立起来,再伸出毛茸茸的爪子,住着我的手,好像要向我握手。它是在感谢我呀,真是乖宝贝!
10、小鸡全身毛茸茸的,很可爱。一身黄黄的羽毛像披着一件金黄的礼服。小鸡有一双尖尖的小嘴。圆圆的眼睛看人时还蛮有精神的呢。我没看到它们的耳朵,但是小鸡不可能没有耳朵。如果没有耳朵的话,那我们走过去时,它们怎么会偏着脑袋朝我们瞧呢?
11、瞧!这只小乌龟翻过来了!看着它那黄棕相间的“护肚服”总是使我发笑。再看!这只小乌龟伸着脖子,将自己的鼻子顶着地,四肢撑着地,试图将自己再翻过来,可惜,它没有成功。快看快看!它有鼓足了劲,再一次试图将自己翻过来,太棒了!成功了!这对人来说,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对乌龟来说,这是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
12、我家里养了一只小黑兔,花了20元,我刚把小黑兔买回家的时候特别兴奋,还准备把它放在自己的卧室里,它的样子真可爱。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睫毛长长的,还有胡须,用手一碰有种触电的痒痒感觉,特别有趣,最重要的是只要你把它从笼子里放出来,你就别想捉住它,因为它的后腿的蹬劲实在是太大了,再加上它的毛很黑,黑得发亮,不好找。
13、我家养了一只小兔子,名叫小光,它长得极其可爱,我非常喜欢。它的毛像雪一样白,像棉花一样柔软,并且油光发亮;它的眼睛像一对发光的灯泡似的炯炯有神;它的一张小小的三瓣嘴,吃起东西来可灵活了;还有两只长长的耳朵经常竖起来,好像在偷听我和小伙伴们的说话。不过我家的小球球的脾气可有点怪。
14、点点非常有趣可爱。它吃饭的时候特别奇怪,吃一口东张西望,再吃一口还是东张西望,好像有人给他抢似的。点点跑步也非常快,有时候我都跑不过他。点点睡觉总是习惯把耳朵贴在地上,只要有一点点动静,它就会立刻醒来。家里人出出入入,它从来不叫唤,如果有陌生人一进来它就会“汪汪汪汪”的叫。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描写动物的优美段落摘抄
2.小学生描写动物的好句好段汇总
3.描写各种动物的优美段落200字
4.描写动物的优美段落
5.小学生描写各种动物的优美段落
8.语文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篇八
纳撒尼尔·霍桑 (Nathaniel Hawthorn, 1804~1864) 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 其代表作《红字》 (The Scarlet Letter) 以17世纪北美清教 (加尔文教) 殖民统治下的新英格兰为背景, 描写了触犯清教戒律的教徒悔罪的心理历程。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因通奸被罚终身佩戴红字A (Adultery的首字母, 意为“通奸”) 。尽管如此, 她始终不肯交待自己的同犯丁梅斯代尔牧师。而海丝特的丈夫齐灵渥斯隐瞒真实身份, 暗中追查牧师。海丝特受罚后, 忍辱含垢, 离群索居, 度过七年的漫长岁月, 最后使红字转化为德行的象征, 从而获得新生。而丁梅斯代尔牧师由于隐瞒罪责, 遭受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 最后走上刑台, 袒露胸前的罪证, 终因心力交瘁, 死于刑台, 以生命的代价获得灵魂的净化和最终的解脱。而齐灵渥斯则在追查牧师的过程中由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 他的表面身份是医生, 其实是巫师和恶魔, 是真正的罪人。《红字》的成功不仅仅是由于它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对于罪恶, 应该坦诚面对, 让丑恶暴露, 才能超脱罪恶, 获得新生;还因为它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小说中不断反复出现的红字“A”和小说人物的象征意义使海丝特·白兰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和个性分明, 更为重要的是它对凸显小说“坦诚面对罪恶, 获得新生”这一主题发挥了关键作用。
2 多重象征意象
2.1 红色A的象征意义
就红字A本身而言, 它并没有神秘的色彩, 第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它仅仅是一个耻辱的符号, A字是通奸 (Adultery) 的缩写, 作者霍桑是这样对它进行描述的:“在她 (海丝特) 衣服的胸部, 出现A形的字, 那是精美的红布制成的, 四周有金线织成的细工刺绣和奇巧花样。这个字做得非常地雅致, 具有华美的想象力, 真正成了她衣服上最完美的装饰。“她穿着胸前挂着红字A的衣服站在刑场上, 接受上帝和教会给予的惩罚。”[1]按当时加尔文教教规, 凡触犯“第七戒”, 即犯通奸罪 (Adultery) 的人, 胸前须佩戴红色A字, 以示惩罚。红字成了“罪恶”的代名词。象征罪恶的红字带给海丝特的是烫人的烙印和沉重的包袱。为了全心赎罪, 她离群索居, 靠针线活谋生, 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 并将全部的爱倾注在养育珠儿 (Pearl) 与社会公益事业上。“她来到因灾难而愁云笼罩的人家, 并非作为客人, 而是作为理应到来的亲人……。那个字母在其它地方是罪恶的标志, 而在病房里却成了一支烛光……那佩带耻辱标记的胸脯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是一个舒适温柔的枕头。许多人不肯按本意来解释那个红色的字母A了。他们说, 那个字母的意义是‘能干’ (Able) ”。[1]这时红字的象征意义已不是“罪恶”, 而是“能干”。她天性善良, 在别人需要的时候, 她总是不遗余力的给予帮助。她以自己的美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爱, 在人们的心中, A字象征着天使 (Angle) 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而且还不止如此:“随着岁月的流逝, 海丝特生活中的含辛茹苦、自我献身和对他人无微不至的关心使红字不再是引起世人蔑视和冷嘲的耻辱的烙印, 却变成了……让人肃然起敬 (Admirable:令人敬佩的) 的标志。”[1]
2.2 人物的象征意义
霍桑是浪漫主义小说家, 其作品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主观色彩。在《七个尖角阁的房子》序言中, 他宣称自己的小说不追求细节上忠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性, 而“只要忠于人心的真实”。所以, 他塑造的人物性格并不丰富和复杂, 但往往隐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红字》中的人物就有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其中三个主要人物海丝特代表悔过的罪人, 丁梅斯代尔代表半悔过的罪人。而齐灵渥斯则代表真正的罪人。海丝特坦然承认罪责, 将象征罪恶的红字永远佩戴在胸前。她热心助人, 勤俭度日, 最后得以超脱。她的形象正代表霍桑的观点:对罪恶, 必须诚实, 要“把你最坏的东西袒露出来……。”[2]所以海丝特代表悔过的罪人, 而丁梅斯代尔则不同, 他没有勇气承认罪责, 但内心的负罪感使他倍受折磨、痛不欲生, 最终在做完最后一次极富感染力的布道之后, 拉着海丝特与珠儿的手一起走上刑台, 袒露胸前的红字, 在死亡中完成解脱。丁梅斯代尔经历了由隐瞒到承认罪责, 直到获得灵魂解脱的过程, 所以他代表半悔过的罪人。小说中另一个人物——齐灵渥斯本是受害者, 最后变成害人者, 代表真正的罪人。他身体畸形, 两眼闪着幽光, 脸上现出狞恶的神态。罪恶的毒液侵蚀了他的灵魂, 使他丧失了人性, 变得如同魔鬼。他以医生的身份接近丁梅斯代尔, 假装关心, 暗中刺探其内心的秘密。“他象一名探寻黄金的矿工, 掘进这可怜牧师的心;或者宁可说, 像一掘墓人掘进一座坟墓。”[1]对齐灵渥斯而言,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追踪仇敌, 雪恨仇。丁梅斯代尔死后, 他的目的达到了, 此时“他的全部精力和体力, 即他的全部活力和智力, 几乎立刻消失殆尽;以致他全然枯萎了、凋谢了, 几乎从人的视界里消失了, 就像一顶连根拔起的野草在太阳底下晒蔫了。”[1]在霍桑笔下, 齐灵渥斯的行为无异于亵渎神灵, 比起牧师的罪, 他犯了更大的罪, 成了真正的罪人。
结语
按照霍桑的“内在的堕落”观, 人人心中皆有罪, 罪恶无所不在。在他看来, 人们只有坦诚地面对它, 把最丑恶的东西暴露出来, 才能超脱“罪恶”, 获得新生。霍桑运用了象征的多义性, 最终使红字“A”最终成为了“能干 (able) ”、“可敬 (admirable) ”和“天使 (angel) ”等的象征, 耻辱转化为美德的标志。对海丝特而言, 红字是佩戴在身上的, 是暴露在外面的“罪恶‘, 海丝特在远离社会, 远离人群, 受尽屈辱的处境中, 坦然受之, 最终获得了灵魂的新生。对丁梅斯代尔而言, 红字是隐藏在内心的, 同样是”罪恶“的象征。首先丁梅斯代尔的英文全名是ArthurDimmesdale, 名字的首字母A已暗示出红字, 而名与姓的首字连起来就是AD, 隐含着他所犯的通奸罪 (Adultery) 。丁梅斯代尔一直隐瞒罪责, 但内心极度痛苦, 常常捂住胸口, 表明红字暗藏在心。在小说结尾, 牧师终于走上刑台, 向世人坦白罪孽, 他撕开胸前的衣裳, 红字终于显露, 在死亡中完成了灵魂的净化。霍桑运用这样的象征手法“比直接描述悔罪更加具有艺术震撼力, 红字给内心隐藏丑恶所象征的‘罪人’以一种直接的近乎物质的力量冲击读者, 引起思想感情上的震动。”[3]齐灵渥斯是一个一心只想窥秘复仇的影子, 代表真正的罪人, 具有含蓄而深刻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形象而有力地衬托出小说所揭示的“坦诚面对罪恶, 获得新生”的主题, 对凸显主题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姚乃强译.红字[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45, 114, 237, 239.[1]姚乃强译.红字[M].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45, 114, 237, 239.
[2]董衡巽, 朱虹, 施咸荣等.美国文学简史 (上册)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92.[2]董衡巽, 朱虹, 施咸荣等.美国文学简史 (上册)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92.
9.推拿手法在治疗颈椎病中的作用 篇九
颈椎病是因颈椎椎间盘、椎体、椎间关节退行性变而导致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颈椎病的发病率约为10%~15%,多为一些中老年人,长期伏案工作工作人员和一些司机朋友。颈椎病通常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等四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比较多见,发病率也较高。关于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牵引、理疗、针灸、医疗体操、按摩、局部封闭等。但本文所要研究的是推拿手法对治疗颈椎病的作用。
推拿,又称“按摩”、“按跷”、“距乔摩”,是指在中医基本理论 (尤其是经络腧穴学说) 指导下,通过在人体体表一定的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或配合某些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运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时,患者应正坐,术者按揉风池,天鼎,缺盆,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曲池,手三里,合谷,小海,内关,外关,神门等穴;然后术者站于患者背后,以拿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肌肉约5~10min,再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推肩部等法实施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2)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脑、电视者,往往呈慢性发病。(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4)颈部活动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5) X线正位摄片显示: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客观检查结果,且具有典型放射痛的区域与神经根支配区域分布一致的患者符合上述标准可诊断为颈椎病纳入本研究;另外,还要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排除风湿病,颈部软组织损伤和颈肌筋膜炎等病例.
1.2 病例资料
根据上述条件选取了178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107例,女71例;年龄24~75岁,平均43.5岁;发病年龄34~65岁;其中34~45岁26例,占14.6%;46~55岁130例,占73%;56~65岁22例,占12.3%。其中以46~55岁的患者多见,其中颈肩痛178例,臂痛126例,上肢及手麻木147例,颈部弹响26例,颈部活动受限86例;体征:颈部压痛156例,上肢感觉减退90例,肌力减退、肌腱反射减弱153例,臂丛牵拉试验阳性166例,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107例;X线表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89例,椎间隙变窄46例,骨质增生114例,椎间孔变小78例,项韧带钙化18例;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83例,对照组55例。
1.3 方法
对照组使用治疗方法:牵引 (颈椎牵引)方法:采用枕颌带电脑间歇牵引法患者取坐位颈前倾20°~30°,每次20min,每日1次。牵引重量从6kg开始,每1~2次加1kg,按患者适应情况逐渐增加到12~15kg,辅以颈部超短波治疗,必要时给止痛药。治疗组方法:除采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外,另加用推拿手法治疗:(1)首先采用平和的推法。作用部位以颈、肩、背部为主,使肌肉放松。(2)用强刺激的按、拿手法,对风池、风府、大椎、曲池、合谷进行重按轻揉数下,再拿肩井、天柱骨二穴。(3)对上肢麻木和皮肤感觉减退的病人,要配合牵引机进行牵引。从而拉宽椎间隙,减轻相应的症状。(4)用拍法拍颈背部,用理法和梳法对上肢进行操作,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麻木和感觉迟纯。最后嘱病人进行自身康复锻炼,头部要注意来回摆动,不断加大摆动幅度和旋转次数,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推拿手法
(1)“蝴蝶双飞”推按头项部:双大拇指桡侧偏峰端着力于两侧风池穴处,手腕自然伸展,自上而下,双手同时做一指禅推法的摆动操作。(2)拿颈项部:自上而下,从风池穴开始向下捏拿,另一手扶头,固定,使患者头部充分放松。动作连绵不断,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一直到颈肩交界处反复3~5遍。(3)项肩背部:从颈肩交界处向两侧延伸至手臂肩部做拿、揉法。放松肌肉、经络2~3遍。在一手做手法同时,另一手配合做颈椎的被动屈伸、侧屈、旋转活动,操作5min。(4)弹拨按揉颈项部:患者端坐,医生站立其背后,以一手大拇指指腹着力于颈椎一侧,虎口张开,像拨琴弦样自外向内弹拨揉按病变节段上下棘突旁开0.5~1寸处约1min,手法要深沉缓和,使力量透达深层,以患者有较强烈的酸胀感为佳。(5)弹拨按揉肩部:在肩胛内上角附近寻找敏感压痛点或条索或结节状反应物,在其上施加弹拨按揉手法约1min。(6)拿肩井穴:拿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处的肩井穴1min,以患者有酸胀感为佳。若患者肩部肌肉紧张,酸痛明显,可延长本法操作时间。(7)摇颈椎:患者端坐,医生站立在其侧后方,一手托患者下颌部,另一手扶持其头顶部后侧,手协同将头摇转,顺、逆时针各5~7次,注意摇颈时应缓慢柔和,转动幅度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切忌暴力,同时头颈部不宜过度后伸前屈。(8)颈椎旋转定位扳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其侧后方,用一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旁,令患者前屈颈部至术者拇指下感到有棘突滑动时,保持此前屈角度,向患侧缓慢旋转至有抵抗时,发力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同时抵住棘突的拇指协调用力,向对侧推动,常可听到“喀哒”声响,或拇指下有棘突跳动感。
推拿疗法注意事项
(1) 推拿手法一定要轻柔,切忌暴力。 (2) 颈椎扳法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操作时务必稳、准、干脆,切忌追求关节复位时的弹响,以免发生意外。(3)在推拿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头痛、头昏、心慌或上肢麻木、疼痛加剧应暂停治疗。 (4) 旋转摆动时要在牵引颈椎时进行,以免发生意外。 (5) 传染性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脓毒血症,精神病,疾病的急性期病情危重,有高热,神志不清,血液病有出血倾向,结核,恶性肿瘤,按摩局部有较严重的皮肤病、皮肤损伤或炎症(如蜂窝组织炎、丹毒、脓肿、骨髓炎等),均不适应按摩治疗。 (6) 孕妇不能按摩肩井穴、合谷穴、三阴交穴、昆仑穴、小腹部、腰骶部和髋部;女性经期不应做腰骶部与双髓部的按摩。 (7) 骨折未愈合、韧带和肌肉断裂的固定期,均不宜按摩治疗。 (8) 年老体弱、血压过高,以及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者,应慎用或禁用按摩治疗。
2 疗效标准
根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规定,本病的疗效判定标准:治愈:颈肩臂痛消失,上肢无麻木;显效:颈肩臂痛及上肢麻木明显减轻;有效:颈肩臂及上肢麻木减轻、改善,但仍有颈酸无力;无效:症状无改善。
总结以上病例,治愈率约87%,有效率约为95%。
3 讨论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尤其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不仅使颈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而且也使颈部肌肉长期处于非协调受力状态,颈后部肌肉和韧带易受牵拉劳损,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更进一步导致损伤,易于发生颈椎病。颈椎病随着年龄的递增而成倍增加,轻者造成患者病痛,重者可致残。
预防颈椎病主要是减缓颈椎间盘退变的进程。不良睡眠体位,工作姿势不当,不适当的体育锻炼都是颈椎骨关节退变的常见原因。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先天性畸形等是颈椎病发病的潜在因素。
颈椎病的发生机制很复杂,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动力性因素,主要由于慢性劳损、外伤等原因导致椎节失稳后钩椎关节松动、移位而波及两侧上下横突孔,出现轴向或侧向移位而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二是机械性因素,包括钩椎关节囊创伤性反应、骨质增生、椎间盘髓核脱出等。三是血管因素,主要表现为血管动力学异常、动脉硬化性改变、血管变异等。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及其软组织退变,椎间盘萎缩性退变,椎间隙变窄,关节突间关节囊松弛,椎体易移位或滑脱,小关节错位,导致椎间孔变小,压迫相应的神经根。同时由于肌肉劳损、慢性炎症、水肿渗出等问题存在,最后形成筋结、条索、肿块,导致颈痛。推拿治疗有舒筋活络、活血通脉、理筋整复的作用,对缓解症状极其有效。
预防颈椎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改善与调正睡眠状态。
人每天有1/3时间卧床,睡眠姿势不当会加剧颈椎间盘内压力,使颈椎周围韧带、肌肉疲劳,诱发颈椎病。为使颈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应注意几点:
(1) 枕头的高度应适中。枕头的形状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这种形状优点是对颈部可起到相对的制动作用。
(2) 睡眠体位应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双膝呈屈曲状,使全身肌肉放松。
(3) 床铺应选择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以木板为底的席梦思床为佳。
(二)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
颈椎退变与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或某种特定体位有密切关系。不良体位会导致椎间盘内压增高引起一系列症状。对长时间伏案工作者建议:
(1) 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读书写字30分钟后应活动颈部,抬头远视半分钟,有利于缓解颈肌紧张,也可消除眼睛疲劳。
(2) 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可制作一与桌面呈1 0°~30°的斜面工作板,伏案工作时能减少颈椎前屈和颈椎间隙内压力。
(三)自我牵引疗法。
当颈部感到酸痛或肩背、上肢有放射痛时,可自我牵引颈部改善症状,其方法为:双手十指交叉合拢置于枕颈部,将头后仰,双手逐渐用力向头顶方向持续牵引10秒钟左右,连续3~5次。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管理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189.
[2]王庆华.手法加中药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6例.吉林中医药, 2005;25 (2) :34.
[3]伊智雄.实用中医脊柱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459~460.
[4]刘志诚, 孙凤岷.推拿按摩镇痛和调整作用的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1991;7 (5) :3.
[5]刘志诚, 孙凤岷, 陆珍千, 等.推拿牵引对外周单胺类物质的调整作用.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1991;7 (2) :6.
[6]孙正伟.指拨经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按摩与导引, 2005;21 (1) :9~10.
[7]伊智雄, 刘春英.实用颈背腰痛中医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378~401
10.于小学三年级描写各种动物的作文 篇十
平时它最喜欢吃骨头。有一次,阿姨买了许多肉,把骨头给了黄黄,它高高兴兴地叫了一声,就大口地吃起骨头来了。有人走来,它就用身子挡它的 美食 ,怕别人抢走。等人走了,它大口的吃起来。
黄黄非常有趣,有一次阿姨出去上班了,把黄黄关在家里,它非常生气,就把阿姨的鞋子叼起放在沙发上。等阿姨回来找不到她的鞋子,后来黄黄承认了它的错误,阿姨伸出了手,它以为要打它,就用脚挡住它的头,可阿姨没有大它,反而温柔地摸了它一下。
11.语文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篇十一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有语文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 鼓励学生认真思考, 积极参与讨论, 最后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 语文教师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 高中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高中语文教师在运用问题法进行教学前, 先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水平、情感状况等等。然后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科学地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因素, 能够带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还要兼顾学生的知识、情感以及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当问题设计好的时候,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通过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 认真研读课文, 然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不但借助了对文章研读和分析, 掌握了知识, 更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了问题的时候, 语文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 检测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由学生共同探讨最佳的思维方式与解决方法。如此一来, 课堂教学就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 而变成了学生充分发挥、师生共同参与的舞台。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 形成一种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 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锻炼了自己语文分析思维能力, 掌握了知识。
第二, 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主探究, 独立解决问题。
高中语文教师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 不但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还要逐渐转化教学的方式, 由教师提出问题向学生发现问题转化, 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 自主思考、分析, 认真探究, 独立地解决问题。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与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学的时候, 开始由语文教师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维和学习, 但是当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提升以后, 语文教师就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独立思考分析, 独立解决问题。那么如何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高中语文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 解放思想。高中语文教师要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尊重和关心学生, 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营造一种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唯有如此, 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提出自己的疑问。其次, 高中语文教师还要创设课堂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 把学生带入一种氛围之中,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表现欲望,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勇于争论。最后, 高中语文教师还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自主探究的空间。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要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能够独立自由地思考,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三, 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引导学生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选择适合的处理方式。一般来说,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语文教师要进行分类。语文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相关程度把问题氛围三类:第一类是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 语文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要委婉地使学生知道自己所提问题的不足, 在课外帮助其解决。第二类是与教学内容相关但没有抓住重点的问题, 语文教师可以直接为学生解答。第三类是那些抓住教学内容重点的问题, 就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引导学生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完成教学的目标。
【语文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推荐阅读:
正确处理语文活动的各种关系07-03
生气时的各种描写06-12
各种颜色代表的心情07-08
各种颜色的英文表达11-28
各种公文的写作格式12-10
各种各种注意事项06-26
各种晚会的主持词大全06-12
各种各样的邮票教案06-27
对人生各种境遇的看法07-14
房产交易的各种税费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