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课程

2024-06-15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课程(精选8篇)

1.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课程 篇一

余世维博士视频课程观后感

余世维博士的讲座像一种震撼教育,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理论联系实际,把很多艰涩难懂的管理学转化成一句句深入浅出的语句,也经常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当做教材,可能是前车之鉴,也可能是好的榜样,这样的讲座生动有趣,更能为多数人所接受。作为一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我受益匪浅。

余博士对目前国内外的形式非常了解,他的讲座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目前国内许多企业以及企业家存在的问题,并且认为有问题就要发现它,改正它,不能讳疾忌医。我们的社会就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然后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余先生喜欢拿中国人和外国人比较,一比较就发现国内企业在管理方面的落差。比如说他非常赞赏日本公司的“伦理”,即主管和下属长幼有序。他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要做人就不要做事,做事就不要做人。意思是作为主管,不能与下属厮混在一起,甚至称兄道弟,要有一定的尊卑区分,否则工作就很难展开。这一点我是有异议的。我觉得如果我是下属,我会更喜欢那些平易近人、与下属打成一片的上司。而且,一个主管与他的下属是一个团队,并不是真正的要去分尊贵还是卑下,如果主管亲切和睦地与下属相处,每个人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工作,那么这个团队的凝聚力无疑会增强,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与业绩。当然,可能我还没有踏上社会,没有经历过工作中的残酷和竞争,这仅仅是我不成熟的观点。

说到团队,余博士对于如何打造高效的团队有很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个团队要符合三个条件:自主性、思考性和协作性。如果没有这三个条件,只能说它是一个群体,一个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群体。自主性:给予员工适当的放权,让他们能自主做事,正常运作,要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形成主动汇报、主动沟通的习惯。思考性:许多企业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领导下达意见,领导做出决策,都是员工依照领导的指挥做事。长期下去就会导致领导一人思考,一人决策,这就是一个没有思考意识的团队,也容易养成员工的惰性。作为领导者,要经常思考问题的关键点以及对自己的工作定期提出流程改善建议。合作性:如果没有员工、部门之间的合作,再聪明的点子也没有用,这就是协作。要形成同部门、同水平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配合,这就是成为一个团队的重要特征。将来工作,我希望我是在一个团队中,有共同的目标为之奋斗,互相沟通协作,而不是在一个互不相关的群体中。

余博士有很多经典语录,而让我影响深刻的是这样一句:不要说“我以为”。不停地辩解是一种恶习,也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而“我以为”恰恰是很多人在辩解时的口头禅,但是上司不会因为你说了“我以为”就觉得不是你的错,反而会恶化你在他心中的印象。因此当我们犯错时,及时的承认错误,承担相应的责任,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可能上司仍然会责备你,至少留下一个敢于担当和可以信任的形象。其实不只在工作上,生活中我们也会常常犯错,然后说“我以为”。就像有一次我把一份文档传到了网络上,没有注意其中有我同学的联系地址、电话等私密信息,当我同学打电话来询问我时,我就脱口而出“我以为„„”,当然我也有道歉,并承诺马上把文档删除,然而我认为做的不够好,根据余博士的教导,我应该马上说:对不起,这是我的错。

几十年的商海搏击,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使余世维先生不仅成为一位杰出的企业家,而且成了一名优秀的企业咨询师、著名的企管顾问。余先生擅长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经营管理,从企业战略制定到方针目标的量化展开,均有其独到之处,能实实在在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余世维博士为企业度身定制的内训课程,更是企业确立新观念、解决存在问题的高效处方。具有国际演讲大师美誉的余世维博士的授课,“寓观念于谈笑间,蕴哲理于诙谐中”,风格生动、幽默,讲解深入浅出。不仅案例丰富,且提供多种实用的解决问题之工具及技巧。对参训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意想不到的后续效果。在他的讲课中,我不仅学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更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对于我们学到的理论,我认为不仅仅是思考,更要在生活中去实践,去开拓。未来正等着我们大展宏图!

2.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课程 篇二

教育部颁布的《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指出, 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工具, 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 满足新世纪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 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为国家的高科技发展做贡献, 同时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向世界。因此, 在教学中要贯彻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 培养和提高博士研究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云南农业大学于2004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 同年开设了两门英语课程:《英语阅读与写作》 (54学时, 1个学分) 和《英语听力与口语》 (36学时, 1个学分) 。在近10年的教学中, 课程组的教师紧紧围绕《大纲》的要求, 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课程多元化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1.博士研究生的特点。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 他们年龄较大 (25~50岁不等) , 社会责任感也较繁重, 90%的学生不仅要完成学习任务, 还必须承担家庭和工作的任务, 所以, 我们的授课对象应属于成人学习者。Robinson (1994) 指出, 成人学习者具有以下学习特征:他们愿意自主地完成学习;他们学习目的明确;他们清楚自己的学习问题, 希望学以致用;他们拥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学习时, 会表现出不耐心的态度;对于失败会很敏感;每个学生都明显地不同;希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他们每天都扮演不同角色:学生、研究者、妻子、丈夫等;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2.成人教育学 (Andragogy) 与教育学 (Pedagogy) 的比较。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 马尔科姆·诺尔斯 (Malcolm Knowles) 提出了成人教育学的理论 (Andragogy, andr是希腊语, 意为:教授成人学习的科学) , 以区别教育学 (Pegagogy, 来自希腊语词根paid, 意为:教授孩子的科学) 。马尔科姆·诺尔斯进一步指出了成人教育学中的6个步骤用于指导成人教学: (1) 建立一个有利于成人学习的良好学习环境; (2) 课堂组织必须有大量的学生参与活动; (3) 对学生进行学习的需求分析; (4) 教学目标明确; (5) 评价体系强调过程; (6) 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 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

三、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多元化体系构建

以马尔科姆·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为指导, 围绕教育部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要求, 课程组教师构建了一个英语课程多元化的体系。

(一) 课程教学内容多元化

课程教学管理文件是课程教学的依据与保证。按照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制定了一套与课程相应的教学文件。 (1) 制定出云南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系列课程教学大纲》并认真贯彻执行。 (2) 通过对参考教材的全面分析和研究, 编写了《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系列课程》教学讲义, 包括“英美名篇名段选读”、“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英语文化知识汇编”、“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等, 这些教辅材料不仅充实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 而且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教学内容体系及特点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3) 任课教师认真完成常规教学的《云南农业大研究生课程教学记录本》、教学日志、教案、学生考试试卷的装订等工作, 制定了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 并围绕教材展开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和改革,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如下表:

《英语阅读与写作》参考书目:

(1) 《英美文学名著选读》, 秦寿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The Reference Handbook for Writers, Michael L.Keene and Katherine H.Adams,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California.

(3) 《英语国家概况》, 谢福之主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 《文献阅读与翻译》, 胡庚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5) 《英语论文写作与发表》, 胡庚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听力与口语》参考以下书目:

(1)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Stephen E.Luca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国际会议交流英语》, 胡庚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剑桥雅思英语听力》, 刘洪波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跨文化交际学》, 许力生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 朗文英语在线学习:Business Connections (商务联系) , Talking Business (商务洽谈) (学生自学并在线完成口语作业) 。

(二) 课程评价体系多元化

两门课程都采用过程性评价体系 (Process-Oriented Assessment) :学生必须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相关任务, 才能获得学分。 (1) 课堂参与 (Class Attendance and Participation) ; (2) 学期小论文 (Term Paper) ; (3) 口头汇报 (Oral Presentation) ; (4) 期末考试 (Final Examination) 。

在课程结束时, 我们请学生对教学进行评价和建议。从学生的反馈意见来看, 学生对课程是认可的, 对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能较好地掌握, 评价体系设计和内容符合大纲要求, 试卷客观可靠, 能比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 课程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 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元化

1. 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 (任务型教学) 。

针对云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特点, 在《英语阅读与写作》课程中, 实行“任务型教学模式” (task-based teaching)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任务一:英美文学名篇名著选读, 旨在提高博士研究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语言文化修养;任务二:英语国家人文知识介绍, 旨在培养博士研究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任务三:文献阅读与翻译, 帮助博士研究生利用英语进行本专业学习与研究;任务四:英语应用文写作和学术论文写作, 旨在提高博士研究生英语综合应用的能力, 为其发表论文打下良好基础。

在《英语听力与口语》课程中, 任课教师加强了学生用英语做学术报告训练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国际学术会议”活动, 极大地推动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为将来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安排了国外主要外台选听, 包括:BBC、VOA和CNN, 并根据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中进行“雅思”考试听力训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 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2.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 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思想, 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潜能, 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3.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手段。

根据博士研究生教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我们在进行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 指导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进行英语学习。课程设立了公共邮箱作为师生互动的交流平台。同时, 利用学校课程建设网, 完成了“云南农业大学英语写作系列课程———网上写作实验室”的建设, 并在博士研究生课程中进行了尝试, 为博士研究生提供了论文写作指导服务。进入农大主页, 点击课程建设网—学院—外语学院—英语—专业选修课—英语写作系列课程, 查看相关内容。

四、结语

Allen Tough指出, 一个优秀的成人教学的教师对学生是热情的, 并能积极接受学生的多样性;他们尊重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 不横加干涉;他们视学生为平等的教学活动参与者;他们愿意接受新的经历并积极向学生学习。为此, 在今后的教学中, 针对博士研究生的特点, 利用不断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 将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搞好课程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1.探索并完善我校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的教学手段, 建设“博士生英语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打破时空限制, 更好地服务学生。

2.完善教学大纲、教案、试题库、电子课件和教学讲义。

3.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

4.建立科学合理的博士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价体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

5.构建网络学习监控体系。

正如Patricia (1968) 指出, 成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成人学习者发展自我导向 (self-directed learning) 的学习习惯,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 最终不断改变自己 (transformation) , 为社会服务。

摘要:以马尔科姆·诺尔斯 (Malcolm Knowles) 的成人教育学理论 (Andragogy) 为指导, 围绕教育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构建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体系多元化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元化的体系。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课程多元化体系

参考文献

[1]Candy, P.C.Self-direc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1st ed.) [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 1991.

[2]Knowles, S.M.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Follett Pub.Co;Rev.and Updated edition, 1980.

[4]Patricia, C.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transformative learning[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 1996.

[5]Robinson, R.D.An introduction to helping learn and change[M].West Bend, WI:Omnibook, 1994.

3.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课程 篇三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 教育功能 博士研究生 政治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徐晓明(1974- ),女,黑龙江大庆人,苏州大学研究生部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和诉讼法。(江苏 苏州 21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6年度苏州大学学生工作理论研究科研基金课题“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38318606)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05-02

一、我国博士生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的历史渊源及分析

1.课程设置的历史渊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政治课程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必修的学位课程之一。目前,我国各高校现行的博士政治课程设置是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基础设置的。文科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课程,理工农医科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设“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这两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设至今已十余年,长期以来,这两门课程为我国博士生的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以帮助博士研究生切实解决好根本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用以观察社会问题,分析社会思潮及指导科学研究。

2.课程教学的问题分析。在思想认识上,由于政治课伴随着学生从小学、中学、直到博士研究生课堂,大家感觉并不陌生,甚至是很熟悉的。这样就造成教师认识不够、学生不积极的局面,使这门本来十分重要的课流于形式。学生对政治课程的抵触情绪比较严重。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不少人认为,在博士阶段应该进行专业学习,而不应该再学政治课程。

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规定》的要求,开设这类课程是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著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有关代表著作。有人认为,该课程偏向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也有人认为,该课程政治色彩浓厚,但在新的形势下,课程功能显得单薄。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学科定位

教育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必然。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希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为此,要在新形势下对政治理论学科进行正确定位。

1.坚持博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始终与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应服务于政治,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培养政治人才以补充社会的管理阶层;二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促使他们政治社会化,即对学生的社会化成长进行政治导向。总之,教育的政治功能可以概括为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功能。因此,在教育目标上,要相应地注重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尤其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社会意识形态的识别能力、公民意识的实践能力、遵纪守法行为习惯的培养。面对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要积极与国际接轨,努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又要为留住国际化人才而努力。表现在政治课上,就是既要与博士生的其他专业课程一道实现国际化,又要坚守思想阵地。正因如此,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功能必须加强。

2.坚持博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开设政治课程这一文化载体,可以向博士生传递文化,使学生接受文化,并适应当代的文化,解决文化观念的冲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要求:“研究生阶段的思想理论教育,应当在大学本科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并注意与专业学习适当地结合起来。”因此,一个和谐发展的博士生,不但要加强政治素养,更应注重文化学习,将二者紧密结合,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和历史的进步中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有素质的人是建立在有文化的基础之上全面发展的人。要以此为立足点,在博士生的政治课程教育中注重加强思想、信念教育,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也要加强文化方面的教育,发挥教育延续文化、普及文化和更新文化的功能。

三、建立多功能的政治理论课程模式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研究博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确定一个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挥政治理论课程政治和文化功能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要使博士研究生政治课程既能发挥政治功能,又能发挥其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既能加强思想、信念教育,又能加强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第一,在理念上,立足教学改革,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规定,以“研究生阶段的思想理论教育,应当在大学本科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并注意与专业学习适当地结合起来”为出发点,坚持政治课的理论性、科学性和思想教育性。

第二,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打破文理工农医的学科界限,把“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构建。在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要始终以提高博士研究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以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要注重培养博士研究生们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在教学内容上,要将科学与精神进行融合,增加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法律、伦理、道德、人文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知识和重大问题。

第四,在教学形式上,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选定的讲座题目应既注重夯实基本理论,也注重对前沿问题的研究;既注重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教育性,也注重科学性。在讲座的模块设计中,一部分是哲学和政治学一级学科范围的基本理论,另一部分是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工学、医学、农学等其他一级学科的前沿讲座。

四、博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在理念层面上,要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本文所探讨的博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一种尝试,我们必须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教育的国际化不等同于一体化、统一化、趋同化,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方化,必须始终把握民族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永远的底色。

2.在具体层面上,要把握好三个关键因素。一是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二是要提高授课对象的积极性;三是要合理地进行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设计。为此,需要建立两个机制:一是加强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做好课程设计的机制;二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争鸣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87)教政字007号][Z].1987-06-15.

[2]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87)教政字004号][Z].1987-03-17.

[3]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我国理工科博士生教育现状剖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4]郭凤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需要新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2(3).

[5]张丽.理工科博士生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

[6]廖志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培养方案 篇四

西南政法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2010年10月13日第16次校长办公会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工作,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工作应体现校院二级管理的原则,实行由学校、学院、学科组、导师组、导师在本办法规定的范围内分工负责的制度。

第三条 各学科、专业应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学科、专业的实际,制定本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二章 培养目标

第四条 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造就德才兼备、思想政治素质高、诚信守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实务工作的最高学历层次的专门人才。

第五条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学校和各学科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在科学或专门技能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能力。

第六条 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拓宽、加深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学位论文水平,增强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性。

第三章 学制与总体安排

第七条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三年,委培和定向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四年。

因正当理由未能按时完成学习、研究任务或参加博士论文答辩的,可由本人提前三个月提出申请,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学科组、学院同意并报研究生部审核、主管校长批准后,可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两年。在规定年限内未完成学位答辩程序的,取消学籍。

第八条 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期间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和论文撰写等工作。

第一学年为课程学习阶段,第二、三学年为教学实践、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及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第九条 博士研究生在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修满至少23学分,并满足下列学术论文要求之一,方可申请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一)以本校博士研究生名义,在各类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至少3篇学术论文(与本人导师合著、排名第二,且无其他作者的,视为独立发表),其中至少有1篇发表在学科类CSSCI期刊或者学科类中文核心期刊上;

(二)以本校博士研究生名义在校定C类以上期刊独立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在校定D类及本学科CSSCI期刊上独立发表2篇论文,且与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密切相关的;

(三)博士生如参与科研项目,其科研成果可折抵相应的论文发表要求:

1.参与本校导师组成员主持的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成果在申请答辩前完成或公开出版、发表,且排名在前5位以内的,其科研成果可以折抵1篇核心期刊论文,并不再要求其至少1篇论文发表在学科类CSSCI期刊或者学科类核心期刊上;

2.参与本校导师组成员主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者省部级重大项目1项,成果在申请答辩前完成或公开出版、发表,且排名在前5位以内的,其科研成果可以折抵2篇核心期刊论文,并不再要求其至少1篇论文发表在学科类CSSCI期刊或者学科类核心期刊上;

3.以本校博士生名义独立主持了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并在申请答辩前结项的,其科研成果可以折抵3篇核心期刊论文。

第十条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博士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一)在校学习一年半以上;

(二)在校学习期间无违反学校各项规定的不良记录;

(三)课程学习期间符合《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要求。按本学科博士培养方案规定,已修完全部博士学位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除外语外,各门学位课程均达90分以上(含90分),且专业学位课程至少有两门在95分以上,博士研究生综合考试成绩为“优秀”;

(四)在校学习期间独立科研能力突出,科研创新型成果丰富,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密切相关的领域内,以本校博士研究生名义在校定C类以上至少3种期刊独立发表3篇以上(含3篇)学术论文,或在校定D类及本学科CSSCI至少3种期刊上独立发表5篇以上(含5篇)学术论文;或以本校博士生名义独立主持完成了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五)在校内面向全校师生作学术报告2次以上,或者参与本学科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并作大会交流发言1次以上。

(六)申请提前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研究生所属学科导师及其所培养的研究生近三年内没有出现因学术不端行为受到处理的情形,且该学科已有连续三届合格的博士研究生毕业。

第十一条 申请提前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应向本学科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填写《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申请表》,出具博士生导师同意提前毕业的意见书(应详细分析该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成长过程),并附所有课程成绩、综合考试记录、学位论文和科研成果原件。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对申请人是否具备提前毕业的条件进行全面评议,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署评议意见,形成完整的文档材料,由学院存档备案。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的委员同意提前毕业的,学院可以在《西南政法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提前毕业申请表》相应栏目内签署同意博士生提前答辩的意见,送研究生部审核同意后,报校领导审批。

第四章 导师、导师组与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第十二条 博士研究生的日常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各学科应根据师资情况和实际需要成立以该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为主体的导师组。

第十三条 各学科组应在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确定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

导师确定的程序是,由博士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学科组根据博士研究生和导师的意愿确定,学院对导师分工名单核定后报研究生部审核。

在培养过程中,如导师因故确不能履行职责,由博士研究生本人或原导师向学科组申请重新确定导师。学科组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确定新导师,并在学院签署意见后报研究生部审核。

第十四条 导师应全面负责博士研究生的日常培养教育工作,包括:

(一)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二)督促博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到校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三)对博士研究生执行学习和科研计划的情况进行检查,提出具体意见;(四)对博士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学风、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五)指导和检查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六)对不能达到培养要求的博士研究生提出淘汰建议。

第十五条 导师应根据本办法、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结合博士研究生个人情况,在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经学科组审查、学院同意后执行;并报研究生部备案。

第十六条 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一)所学课程名称、学分、时间安排、学习要求和考核方式;(二)在读期间科研计划与进度安排;(三)学位论文工作的阶段计划及基本要求;(四)社会实践与教学实践安排;(五)主要阅读书目。

第十七条 个人培养计划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而不能执行或不能完全执行的,可以修订,但需经导师和学科组同意,并由学院审核后报研究生部重新备案。

第十八条 博士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于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及之后的每个学期报到注册后两周内,在导师指导下拟定每学期的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其内容包括所学课程(含课程名称、学时、学分)、阅读书目、科研计划、发表成果计划等。

个人学习与研究计划应经导师和导师组签署意见,并由学院审核后报研究生部备案。

自第二学期开始,博士研究生应于每学期的报到注册时,报告上学期个人学习、研究计划的完成情况。

第五章 课程设置与考核

第十九条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各学科专业应在培养方案中对各门课程规定相应的学分,博士研究生须修满总学分23学分(含公开学术报告2学分),方具备毕业和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

所有课程考核成绩80分以上为合格,外语课程考核成绩70分以上为合格。

博士研究生所有课程学习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分安排如下:

(一)公共学位课 6学分;

(二)专业学位课11学分;

(三)选修课4学分。

第二十条 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面向全校作公开学术报告至少1次,记2学分。

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应在学科组和学院安排下完成教学与社会实践,记2学分。

第二十一条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考取的博士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另记学分。具体补修课程及学分由各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确定。

第二十二条 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及要求如下:(一)公共必修课,2门,6学分

1.法律外语,3学分,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 2.政治理论课,3学分,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二)专业必修课,至少4门,11学分

1.学科前沿问题专题研究,3学分,必修课,考核方式为考试;

2.专业必修课(至少3门),共8学分。考核方式为考试。

(三)选修课,4学分

1.第二外国语,2学分,考核方式由任课老师确定; 2.英语听说(外教),2学分,考核方式由任课老师确定; 3.专业选修课(2门),各2学分,考核方式由任课老师确定。

第二十三条 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在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的基础上拓宽和加深,注重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学位课程的设置应包括:

(一)拓宽专业基础理论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课程;

(二)学科前沿或研究课题所需要的理论专著、文献专题等课程;

(三)适应学科交叉需要的跨学科课程。

第二十四条 课程学习采取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也可采用专题讲座、课堂讨论与课题研究等其他形式。

第二十五条 在课程学习期间,博士生请假离校七天以上的,由学科组签署意见并经学院审核后报研究生部审批。

在课程学习期间,如缺课时数超过本门课程学时三分之一的,不得参加该门课程的考核,应予重修。

第二十六条 博士研究生应在每门课程结束时参加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分定时考试、随堂考试和撰写论文考查等方式。

任课教师应在考核结束后,应按照研究生部的统一安排录入博士研究生成绩,并在成绩录入结束后将考核材料交学院存档。

第六章 学科综合考试和中期考核

第二十七条 学科综合考试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科综合考试主要考核博士研究生的以下方面:(一)个人培养计划的完成情况;(二)对本学科研究前沿的掌握情况;(三)个人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第二十八条 学科综合考试由学科组负责组织。学科组应组成学科综合考试委员会具体负责考试事宜。

学科综合考试委员会应由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组成。学科综合考试委员会设主席1人,主持考试工作。导师可以参加学科考试委员会,但不得担任考试委员会主席,同一学科同一届的学科综合考试委员会成员应基本固定,以便进行公平考试。第二十九条 学科综合考试应在校内进行。考试时间应在第三学期的上半期内安排。

第三十条 学科综合考试委员会应对每位博士研究生的综合考试成绩按优、良、中、及格或不及格作出成绩评定,并结合博士研究生的平时思想政治表现、学业和科研情况写出综合评语。

第三十一条 学科综合考试结束后一周内,各学科组应将考试记录、成绩和综合评语交研究生部存入博士研究生个人档案。

第三十二条 学科综合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博士研究生,应进入筛选淘汰程序。学科组应提出具体淘汰意见,经学院报研究生部审核、主管校长批准。

第三十三条 学科组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对博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与筛选淘汰。中期考核的主要内容为,(一)课程学习情况,包括各门课程考核成绩;(二)基础外语及专业外语的掌握情况;

(三)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素质、作风和已经发表的科研成果情况;

(四)思想政治表现、学习和工作态度。

中期考核合格的博士研究生可进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阶段。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应予淘汰。

中期考核按《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第七章 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十四条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应包括开题报告、写作进度检查、预答辩、答辩申请、评审与答辩。

第三十五条 博士研究生应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我国法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先进性。论文选题可与有关科研项目相结合。第三十六条 学科组应在第三学期后半期安排通过学科综合考试的博士研究生进行论文开题,并由博士研究生本人填写《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第三十七条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一)拟定的学位论文题目;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三)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五)课题的创新性;

(六)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

(七)文献综述。

第三十八条 开题报告会应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组负责人召集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具有教授职称的有关专家3人以上,组成学科专家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

第三十九条 博士研究生在开题报告会上应就所选课题进行详细报告。学科专家组应对报告人所选课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并就课题的研究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第四十条 学科组应指定专人对开题报告会作记录。

专家组成员、记录人应在笔录上签名。

开题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应在学科组、学院和研究生部存档。

第四十一条 通过论文开题报告进入论文写作阶段的博士研究生,应于第四学期(委培和定向的博士生最迟应于第六学期)开学后第二周,向导师和导师组及时汇报科研情况和论文写作计划完成情况。

导师和导师组应对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及科研计划完成情况作出评定,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对学位论文写作与科研工作存在严重问题的博士研究生,导师组应提出推迟其学位论文答辩或终止学位论文写作的意见,经学科组、学院、研究生部审核后,报主管校长批准。被终止学位论文写作的博士研究生应予淘汰。

第四十二条 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

博士学位论文应为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创造性的学术成果,能够通过专家鉴定认可,达到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出版社正式发表的水平。

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10万宇。

第四十三条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和学位授予程序参照《西南政法大学学位授予工作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博士研究生的评优与处分事项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由研究生部负责解释。

5.中南大学博士学位材料 篇五

一、博士研究生学位基本数据表两份

二、学位课程成绩单两份

三、学位审批书两份

四、匿名评阅书(原件装订一本)一份

五、在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全文),EI、SCI检索证明(原件),学位论文中、英文摘要,获奖及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复印件,在研

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发表学术 论文清单,装订成册一份

六、研究生毕业登记表二份

七、答辩表决票

八、2寸彩照(蓝底)二张

九、博士学位论文七本

十、答辩后学位论文修改情况表一份

十一、答辩后将一二三四五六条复印一份后装订成册一本

十二、网上提交电子照片及学位信息

6.济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篇六

2.江奔东,现任济南大学历史与产业学院院长,兼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文化部文化行业专家资源库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艺术学科组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3.郑中,教授,博士生导师,“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济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音乐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分析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理事、山东省理论创新研究会理事、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专职研究员。

4.王孝红,男,1963年9月出生,工学博士。现为济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东北大学信息学院博士生副导师,山东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山东省水泥技术中心副主任,同时兼任山东省自动化学会理事,《山东冶金》杂志编委,清华大学国内教材编委会编委。

5.邱立平,男,1968年生,山东高密人,工学博士、博士后。现任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工程学科博士生合作指导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工业给水排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山东省卫生厅涉水产品评审专家。

6.孔祥正,男,泰山学者特评教授,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省级学科带头人,山东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7.张书香,济南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首批资助的高校骨干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山东省氟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济南市氟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山东省航空航天学会理事,山东省颗粒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复合材料常务理事、《山东化工》等杂志的编委等。

8.张昭良,现任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硕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中国稀土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环境化学》编委,资源与环境领域863课题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网评专家、山东省清洁生产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评审专家,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评审专家。担任2009年 “第十六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主席和2010年“第六届国际环境催化大会”分会主席。担任Journal of Catalysi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和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专家。

9.孙中溪,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瑞典 Lule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审查批准获 Docent(博导)资格,中科院环境生态研究中心环境水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作为山东省省级学科带头人受聘于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吴柳明,女,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瑞典 Luleå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审查批准获博导(Docent)资格。

11张以河,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矿物岩石材料开发应用国家专业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专家、863课题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评审专家。

12.马汝建,现任济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获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和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兼任济南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山东省力学学会理事、《船海工程》杂志特约编委。

13.王强,济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兵工学会压力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锻压设备委员会委员、《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杂志编委、日本塑性加工学会JSTP会员。

14.程新,济南大学校长,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常务副会长、山东省水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硅酸盐通报》、《建筑材料学报》、《水泥》、《混凝土世界》、《中国粉体技术》等期刊编委

15.耿浩然,现任济南大学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技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机械工业学会理事、山东省机械工业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代制造工程》、《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济南大学学报》杂志编委、中国行业科学研究会委员、中国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16.刘福田,现任济南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硅酸盐学会副秘书长。

17.刘宗明,济南大学科技处处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能源学会理事,山东省颗粒学会常务理事

18.周宗辉,济南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硅酸盐学会会员。

19,芦令超,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武汉理工大学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水泥工程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硅酸盐学会理事,山东硅酸盐学会水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建设科技协会绿色建筑委员会副主任。

20,范跃进,济南大学党委书记,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山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外经学会名誉会长、山东省循环经济学会副会长、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副会长。

21,孙国茂经济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公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22.张承芬,原济南大学副校长,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23.林丰勋,济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省社会心理学会秘书长,山东省心理学会理事,济南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24.杨波,济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山东省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山东省委保密委员会技术咨询专家组副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学术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控制专委会委员; 山东省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

25.陈月辉,济南大学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IEE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ociety会员和IEEE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ociety会员,A member of the World Federation on Soft Computing。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YOCSEF(济南)2007-2008主席。现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in Bioinformatics and Systems Biology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Research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ignal Processing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omputer Sciences编委和《济南大学学报》编委。近几年先后担任40个国际会议的指导委员会成员、程序委员主席、副主席和程序委员会委员。

26.荣海钦,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

26.韩金祥,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0年12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兼任山东省科协副主席、卫生部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罕少见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兼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山东医学会副会长、山东省罕见疾病防治协会会长、山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山东保健科技协会理事长、山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Intractable & Rare Diseases Research》杂志联合主编、《罕少见病杂志》主编、《中国辐射卫生》主编、《国际肿瘤学杂志》主编、《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副主编、《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杂志》编委等。

27.张福仁,男,1963年9月生,济南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兼任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遗传学组副组长、山东省麻风防治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性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主编等职。

28.姜国胜,医学博士,研究员,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社会任职: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血液病学会会员、中国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理事、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山东省免疫学会理事长、山东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秘书长、山东省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山东省毒理

学会常务理事、山东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29.赵跃然,医学博士,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基础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医药卫生杰出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临床细胞分析学会副主任委员。

30.张伟,济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山东生态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济南绿色经济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第二批成员,济南市委专家智库成员,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兼职研究员。同时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

31.杜斌,济南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环保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建设科技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环境科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环保产业研发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环境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等。

32.魏琴,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津贴,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济南市拔尖人才,分析化学学科点负责人,山东省“十二五”化学传感分析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为中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和山东工业陶瓷研究院特聘教授;济南市供排水中心环境质量检测的技术顾问;济南市技术监督局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特聘专家。

33.卢欣生,男,1961年3月生,籍贯陕西,现任济南大学金融学学科带头人,金融学博士(PhD,Monash University),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34.吴吉春,男,汉族,1968年生于江西上饶,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为济南大学双聘教授,南京大学水科学系主任,南京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研究所所长,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教育部研究中心副主任。

35.蔡先金,男,1965年生,江苏宿迁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1月任济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为山东省古典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美国剑桥学院兼职教授,加拿大英桥大学客座教授,临沂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36.王志,男,济南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济南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武汉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高级会员,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部级)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等多项奖励。

37.张昌文,男,工学博士,济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近年来发表论文近50篇,其中SCI文章20余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获得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济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3项。

38.马义兵,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2012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拉筹伯(La

Trobe)大学土壤化学专业。先后在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澳大利亚DEBCO集团公司(Debco Pty Ltd),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The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任研究科学家,在所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115篇,其中SCI/EI源刊论文60余篇,并在国际环境科学领域的顶级杂志发表文章多篇,在国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

39.曹丙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教授),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截止到2012年6月,应Weily等出版社邀请,为相关英文专著撰稿5章,已在Adv.Mater.、Chem.Comm.、Appl.Phys.Lett.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杂志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30余篇,已被它引1500余次,H(Hirsch)指数23,获授权专利3项。2006年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2010年曾获国际材联颁发的“青年科学家优秀论文奖”,2012年获“山东省五四青年奖”(提名奖)。2010年曾任IEEE亚洲年会氧化锌材料分会主席。部分研究结果已被写入《欧洲光子学与纳米科技路线图》或相关综述文献,并得到了许多学术机构的积极评价。

7.中国企业博士后发展的问题及变革 篇七

一、企业博士后发展历史简况

1994年, 我国在上海宝钢集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启了企业招收博士后的先例。上海宝钢集团作为我国大型国营钢铁企业的排头兵, “具有优越的物质技术基础, 可以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起点高、难度大、与生产密切结合的科研课题和良好的科研实践环境及生活条件, 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 也有利于提高宝钢的科研、生产和管理水平。博管办希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博士后, 推动产、学、研结合, 加强学生交流和促进人才流动, 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推动我国现代企业的建设。”[1]

1995年, 先后在深圳、佛山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997年, 人事部、国家经贸委、全国博士后管委会 (以下简称“博管会”) 决定扩大企业博士后试点工作。1998年, 博管会办公室、国家经贸委技术与装备司批准36家企业扩大开展博士后试点工作。1999年人事部批准60家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2000年又在西部地区25家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其他地区62家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至2010年底, 全国共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58家。2007年工作站招收数首次突破千人, 达1141人, 2008年招收的博士后数为1275人。1994~2008年, 工作站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6398人。

二、企业博士后发展的问题及其原因

企业博士后的发展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当前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思考。

(一) 企业博士后出现“空巢”现象

我国博士后的招收主要由高校和企业承担, 由高校或科研院所设立的招收博士后机构称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由企业设立的招收博士后机构称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博士后制度的发展过程中, 相比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招收规模明显较小。以2009年为例, 全国2146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年累计招收8350名博士后, 平均每站招收3.89人;与此同时, 全国共167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全年累计招收博士后1743人, 平均每站招收1.04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站均招收人数不足流动站的1/3, 其中不少工作站本年度零招收, 甚至有的企业设站后连续多年没有招收或者招不到, 出现了所谓博士后招收“空巢”现象。

“空巢”现象由来已久, 即使是在企业博士后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也存在。据人事部和全国博管会2004年的调查, 天津市企业博士后招收情况综合得分排全国各省市中第二。[2]但2001~2004年, 天津有3年站均招收人数超过1人, 而2002年略低于1人。同时, 北京、福建有两年站均招收人数超过1人, 四川、江苏连续4年站均招收人数少于1人。江苏2002年站均招收0.25人、2003年站均招收约0.5人, 大多数企业工作站连续两年都没有招收到博士后, 见表2-1。

另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查, 2004年全国1018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中有400多家为“空巢”, 根本没有招收博士后, 也没有在站博士后。浙江的67家博士后工作站中, 30家成为“花架子”。[4]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部分企业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为提升形象的工具, 而不愿做踏踏实实的工作。它们为表明自己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 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业务, 需要的是招牌, 而不太关心是否真有博士后进站。[5]因此, 它们对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抱有极大的热情, 但是一旦申报成功, 热情降温而不踏实地落实博士后招收与培养工作。

浙江大学博士后管理部门还发现, 一些企业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主要是出于企业形象的考虑。企业热衷于争取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与高校联合建立科研基地。成功获得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后, 大量招收兼职博士后科研人员, 在职单位出具同意其做博士后期间全脱产的证明, 但这部分人员很少是全脱产在企业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他们只是利用假期或集中一段时间到企业工作, 一些企业也乐意这样做。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是企业确实招不到能全职到企业工作的合适人选;二是企业为了保住“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块牌子, 找兼职人员充数;三是企业招收在职人员做企业博士后, 从各级政府部门得到各类资助一分不少, 企业本身还可大大降低博士后日常经费的支出。[6]

(二) 企业博士后与高校“合作”问题

国家在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希望开辟一条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新途径, 发挥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各自的优势, 联合培养高水平人才, 推动产、学、研结合, 加强学术交流和促进人才流动,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推进我国现代企业建设。同时, 规定了企业与高校在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方面的权力与义务。1997年人事部、国家经贸委、全国博管会联合发文《关于扩大企业博士后工作试点的通知》, 确立了企业博士后的指导原则。文件指出要坚持三项原则。第一, “联合招收, 优势互补”。企业与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联合招收、培养和使用博士后人才, 充分发挥流动站设站单位在研究条件、学术力量、科研资料和信息方面的优势, 发挥企业面向实践和资金雄厚的优势, 促进企业与流动站设站单位之间的互补。第二, “依托项目, 保证质量”。根据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选择市场前景好、学术水平高的研究项目, 保证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培养质量。第三,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企业博士工作既要有利于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也要有利于设立流动站的单位学科发展、科研队伍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有关法规确定各方的技术和经济权益。[1]但经过多年的发展, 设想与现实相差较大距离。

一是企业与大学各自的研究诉求不同。大学的科研行为取向更多体现为“理论研究”与“基础研究”, 遵循理论的逻辑, 以科研论文作为衡量科技产出的标准;企业科研行为取向则更多体现为“生产”与“开发”, 遵循的是实践的逻辑, 以技术、产品和工艺的改进为评价科研成果的标准。大学和企业, 实际上达成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形成了科学研究性质的分工协作。不可否认, 虽然它们的研究互有交叉, 但更多是互有侧重。所以, 用“科技”这一术语来表达它们从事研究的侧重点是合适的。对大学而言, 它在“科技”中侧重的是“科学研究”, 而企业在“科技”中侧重的是“技术开发”。应该说,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社会进步中都十分重要, 没有重要性高低之分, 但大学和企业对它们的作用却有不同的认识, 会采取不同的行为取向。

二是企业与大学的权力与义务不对等。企业申报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大学仅是工作站的合作者。按有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文件的规定, 大学虽然不需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支付薪酬、福利, 安排科研课题, 对博士后工作进行日常管理, 但却有是否招收博士后的最终裁定权。大学需要承担的责任主要有两点:企业博士后可以使用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的科研资源;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排合作导师。客观地分析发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校科研资源面向同行开放, 前者对企业的价值不大。后者才是实质性的, 但却不是免费的。企业要向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和合作导师支付报酬。由于要价不菲, 合作变为企业沉重的经济负担。

企业招收博士后, 需要向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工资、福利、住房、保险以及研究经费等, 创造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研究的科研条件。但是, 企业却不具备独立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的资格。因此, 一些企业出钱、出力, 但能否招收博士后, 自己却不能决定。按博管会有关规定, 企业如果连续两年不能招到博士后, 还有可能取消设站权。企业与大学的权力与义务的确存在不对等的关系。

表面上看, 企业招收博士后时, 大学占据主动, 占了企业便宜。但是, 大学也有自己的苦衷。大学与企业合作, 是企业的主动合作, 它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投资。如果大学不与企业合作, 不会影响到自身发展。大学有自己的使命与任务, 而派出合作导师是高校为企业提供的一种服务, 理所当然应该支付服务费。何况, 企业招收博士后所产生的科研成果, 除法律规定或约定的合作研究外, 高校不拥有所有权。

由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时, 对“合作”理想色彩太浓。寄予博士后制度来实现产学研是不现实的, 肩负太重的责任只能使博士后制度发展举步维艰。

(三) 企业研发总体投入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我国不少大中型企业建立起自己的科技机构。据中经网的统计, 2000年大中型企业科技机构数为7601个, 2007年增加到11847个;有科技机构的大中型企业数由2000年的6187家上升到2007年的8954家。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从2000年的44万人增加到2007年88.3万人。2006年, 大中型企业科技经费支出额达3175.8亿元。2007年, 我国科技经费筹集额中企业资金为5189.5亿元, 科技成果登记数34170项, 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总产值42426亿元。这是我国企业研发趋势向好的一面, 但与其他国家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差距不小。

单位:百万美元

表2-2是2004年R&D投入经费世界前25名的企业, 它们全部是欧美和亚太经济发达国家, 其中美国有9家、日本6家、德国4家、英国和瑞士各2家、芬兰和韩国各1家。美国福特公司研发经费高达74亿美元, 排名第一。Merck公司在美国上榜企业中研发强度最高, 研发强度为16.6%。在前25家企业中, 研发强度最高的阿斯利康公司 (Astra Zeneca) 年度研发经费为52.51亿美元, 研发强度达17.7%。亚太国家中日本丰田公司研发投入最高, 为70.52亿美元;研发强度最高的企业是松下公司 (Matsushita) , 研发强度为7.1%。美国著名的信息技术企业微软、IBM、Intel和HP等也榜上有名, 排名第25的HP公司研发投入达35.02亿美元, 而微软的投入高达61.84亿美元。微软2003年的研发经费为77.79亿美元, 研发强度为21.1%, 是该年度投入研发经费最多的企业。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对科研的投入也存在不足, 一些企业难以拿出足够的科研经费, 特别是担心科研投入不能产生及时效益, 往往不愿对博士后进行科研投入。

(四) 部分博士不愿去科研实力不强、地处偏僻的工作站

有些企业, 特别是一些知名度不高的民营企业, 因所在地交通不便、研究条件不好, 对博士后缺乏吸引力。即使一些企业给博士后提供的薪酬较优厚, 但申请进站的人还是很少。一般而言, 博士毕业生更希望到大城市的高校、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不愿到地处偏僻的企业工作。[6]

博士去高校做博士后, 他们认为高校思想活跃, 接近理论前沿, 方便和导师沟通, 有丰富的图书和信息资源, 时间安排方面也比较灵活, 做科研有良好氛围。同时, 还能够发表高水平的论文, 为留校和职称晋升打下基础。而博士去企业做博士后, 一是要按照企业的要求做项目, 企业的要求与自己的学术专长不太吻合, 甚至认为企业的项目学术含金量不高。二是研究会面临较大压力, 企业关注短期利益, 希望尽快出成果。三是一些企业对研发活动的理解不够深刻, 缺乏正确的风险意识, 不愿意对研发投入足够的经费, 影响了研发活动的正常开展。

除此之外, 如果一些企业的博士后招收还没有形成规模, 制度不够健全。博士后要自己去协调和处理与技术部门、主管领导、财务部门、人事部门、后勤部门等的关系, 费时费神而影响自己的研究活动。同时, 去地域偏僻的地方还享受不到对博士后子女读书、户口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企业博士后发展的变革

企业博士后发展的改革, 必须基于我国企业博士后发展的国情, 同时兼顾我国产业政策的发展方向。

(一) 企业自主决定与大学的合作

由于企业与大学各自的研究诉求不同, 双方合作招收博士后不仅没有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而且还造成双方的隔阂与矛盾, 加重了双方的经费与人力投入。要保障企业博士后质量, 需要在企业申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之时严格评估, 在招收与培养过程中卓有实效地开展两年一次的自评以及五年一次的综合评估, 而不应将合作招收作为保障企业博士后质量的措施之一。

企业可以自主决定与大学的合作, 也可独立招收。企业独立申报设站, 自主招收和开展有关博士后的工作, 它包括自主确定招收人数、博士后待遇、博士后研究项目, 博士后出站评估标准, 并自主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实施自我评估与自我管理。如有研究和工作需要, 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自主确定与大学及大学教师个体的合作。

(二) 筛选企业设站申请与实施退出机制

筛选的企业一定要与国家提倡的产业政策相吻合, 使博士后制度更好地为国家新兴产业服务。如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提出的11个重点领域: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人口与健康、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国防。又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除了国家规定的新兴产业外, 企业博士后设站筛选还要坚持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在大中型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开发、科技创业园区等。一方面, 它们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产业方向比较稳定;另一方面, 更有利于招收的博士后研究团队具有规模效应。

在对企业设置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筛选的同时, 实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退出机制。博士后退出机制包括制定招收与管理过程中制度措施以及如何实施退出等。它是保障博士后制度健康发展和提高博士后质量必不可少的制度。

(三) 国家对企业博士后实施资助

我国博士后招收类型可划分为“国家资助招收、企业招收和自筹经费招收”三类, 它们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由谁出资招收。目前, 国家资助招收与企业招收的博士后各占25%~30%, 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自筹经费招收约占50%。

国家资助招收博士后的主要待遇包括每年生活费5万元和租借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如果将住房租金按市场价折合人民币2~3万元计算, 目前国家资助招收的博士后经费为一年8万元左右。假设某一企业每年招5个博士后, 每个博士后在站时间为两年, 那么在站的博士后数量将达到10个。这样, 该企业每年招收博士后需支付福利经费80万。这还没有计算博士后在站期间开展研究需购买的材料、药品、仪器等费用, 更不包括企业建设科研实验室费用。由于企业招收博士后有一定困难, 绝大多数企业已将博士后生活费提高到10~15万元, 但高成本也使一些企业不愿招收博士后。

为减轻企业负担和扶持高科技企业发展, 有必要对企业招收博士后采取保护措施。对于高科技企业招收的博士后, 也享受国家资助招收的博士后一样的生活费资助, 而由企业不低于1∶1配套经费负责博士后的住房等福利。这样, 既可促进企业博士后发展, 又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实际上, 对企业科研的资助在国际上是通行的做法。它的好处在于, 既可以避免直接补助企业而产生企业的不公平竞争, 降低世界贸易摩擦的可能性, 同时又鼓励与促进了新兴产业成长, 能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当前, 我国在站的企业博士后为5000人左右。如果国家为企业博士后的生活费买单, 每人每年资助5万元, 一年增加财政投入2.5个亿, 但它为国家的产业振兴和创造的经济价值却难以估量。因此, 对企业博士后资助不失为一种战略性与策略性措施。

参考文献

[1][7]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工作文件资料汇编 (1985~2007) [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8:381, 383.

[2][3]杨鑫传, 袁长青, 张晶, 郑巴音.天津市企业博士后工作调查报告[J].中国人才, 2005, (10) :24.

[4]张乐.新增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为何叫停[J].科技信息, 2004, (11) :21.

[5]冯支越.企业博士工作中的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J].中国博士后, 2003, (1) :23.

[6][9]赵雪珍, 刘继荣.浙江大学企业博士后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J].中国博士后, 2008, (4) :38, 46.

8.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课程 篇八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 英语教学 课程体系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10-01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代表着学科的发展水平,不但代表一个国家科研创新的方向和科技水平发展的高度,也体现了一个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随着科研、学术国际化交流的不断增多,对于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英语不仅作为一门必修课程生硬的进行教学,而是作为一种学术交流的语言载体,承担着医学博士研究生对外学术能力培养的基础。2014年,《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更好的发挥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在此契机下,我校结合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发展特点和对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适时对博士研究生英语课进行课程体系创新改革。现将我校博士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学习中产生的问题

1.博士生主动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动机不单纯。医学学制本身较其他学科长,由于受到就业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医学生普遍存在先就业后深造的情况,在博士培养阶段,绝大部分博士生已参加工作。这部分同学由于临床工作忙碌,并未做到真正的脱产,在集中半年的基础授课时间,不能完全参与正常的学习,且由于博士年龄层次分布较大。在这样的学习动机下,英语教学本身存在工作障碍,同时也不是培养博士英语学习能力的初衷。

2.高校英语教学资源有限,课程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非英语专业高校中,英语专业教学师资紧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我校亦是如此。在对博士生授学位需发表SCI文章的刚性条件的制约下,这种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都逐渐成为博士生课程对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桎梏。

二、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建设改革情况

医学博士有其独特的培养特点和培养目标,在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的发展下,培养越来越注重的是能力培养,特别是学术能力的培养,在配合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将博士课程进行精准改革建设,将英语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博士学术能力的语言载体和培养基础。

1.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方案。我校自2012年起,对博士申请学位发表文章的要求进行进一步改革,近几年更是加强出口建设,“紧进紧处”,对发表文章的级别和影响因子进一步提高。博士入学后,最关心的是申请学位时发表的文章,处理绝大部分取决于博士的科研实验外,英语写作能力也是易于被杂志接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政策的变化,英语教学及时更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在原来小班授课的理念基础上,根据博士学科专业及人数构建小班分班结构,分为外科学、内科学并妇产科学、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学科四类小班,内容上除以前开设的五类内容外,结合博士需大量阅读外文文献和书写英文科技论文的要求,增加了科技论文书写技巧及内容构架解析的教学内容。

在教材部分,不在拘泥于某一种或一类的教材,而是根据不同小班的构成,精选医学相关领域的学术报道、研究进展、实验设计等,使得博士生接触到的英语教学都是与自身研究领域密不可分的前沿内容,不但增加了博士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强化了英语阅读、分析、翻译和书写的综合能力。另外,我校外语部特别建立研究生教研室,有教研室教师专门负责所带小班博士的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指导,这也将大大提高博士学术成果汇报能力及论文发表的数量,同时也对博士生今后在英语写作上有极大的启发和帮助。

2.按需学习,灵活掌握教学方法。博士生的英语基础水平相对较好,特别是有些学生已经在硕士或之前的学历阶段,通过了全国CET6级、GRE或托福考试,这部分同学在全国统一的博士英语考试中脱颖而出。对于这部分英语实践能力较强的同学,我校拟试行研究生免修政策,在博士入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中,如这部分学生可提供相应资格英语考试成绩证明,并取得外语部研究生教研室的认可,可申请英语课程的免修。另一方面,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将传统的老师灌输性讲课方式逐渐淘汰,转而改为师生互动思辨型,小组讨论交流型和团体模拟国际会议型授课方式和灵活开放的考核方式。在促进博士团体合作完成工作的基础上,激发博士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博士使用婴儿口语交流和发言的自信心,进而培养其敢于想、敢于说、敢于讲的应用能力。

3.开发资源,增加教师知识储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扩大教师资源,引进更高层次英语教学人才,增加授课教师知识更新的储备量,针对博士生特点,充分了解博士生的心理、学习和培养不同层面的需求,做好授课准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同时,培养任课教师的思辨能力,能够及时对博士生的教学工作作出日常的反思和总结,并积极及时的作出教学调整,有策略的对不同类型和学科专业需求的博士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变换。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态度也直接影响学生对上课的兴趣。在对教师教学培训的过程中,加强教师养成客观、严谨、系统、认真、耐心的教学态度,主动增加对每个博士学习需求和生活工作的了解,和博士进行畅快的沟通交流,不但是提高教师授课效果的巨大助力,也让博士生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困难,增加博士生主动学习兴趣的绝佳途径[1]。

4.改革观念,发挥导师主导地位。研究生入学后,会集中进行为期半年的面授基础课学习,为后面进入科室进行实验研究做基础。研究生进入科室后实行导师负责制,科研学习和生活道德等事宜均由导师负责。然而对于医学博士,外语学习是个贯穿始终的事情。对于博士生导师,由于科研事务和日常管理事务繁忙,对于博士的指导仅限于科研等方面,英语学习和指导相对较弱,有些导师甚至并不关注这方面,导致科研实验做完后,在最后的学位论文书写和英文的学术论文书写时,学生会出现各种英文论文书写问题。针对此种情况,我校在每年的导师培训中增加此项内容的培训宣讲,将传统的导师只进行科学实验相关指导的观念进行逐步改进,让导师慢慢理解对博士生科研期间进行英语指导的重要性,接受和改变固有的观念,积极发挥出导师对博士生英语阅读、交流和书写指导的主导作用。近几年,我校博士生发表SCI收录的期刊论文数量和质量越发的高,这固然与整个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点对点辅导英文文章书写有一定关系,但是与导师在整个科研进展过程中的指导更是密不可分。

目前,我校博士生英语教学还在不断改进和变化中,在以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目标下,坚持人性化和个性化定制教学方案的教学原则,发展灵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不定期对在校博士生做师生访谈和调研问卷反馈,积极发挥研究生学院与外语教研室联合教学工作优势,将外语教学做为培养博士生学术能力的辅助学术研究,集中对涉及到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的建设问题做出相应对策,既是我们不断进展的工作重点,也是我们要不断探索改进的目标重点。

参考文献:

[1]闫伟静,韩喜华.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教师因素[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74-75.

作者简介:

上一篇: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与处理下一篇:隧道施工HSE管理办法-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