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精选11篇)
1.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篇一
决定经济寿命的不是使用强度、自然磨损和维修保养等因素,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所以,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常要制定分期营销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概念
在介绍分期营销策略之前需要了解一下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研制成功投入市场到最后退出市场所经历的全部时间。
这里所讲的产品生命周期不是产品的使用生命周期。产品的使用周期是指产品的耐用程度,而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的社会经济周期。决定经济寿命的不是使用强度、自然磨损和维修保养等因素,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产品生命周期也不是指某一种类的产品,而是指某一种类中的具体产品。就某一种类产品而言,如煤炭、钢材、食品等,其市场生命会长久延续下去。而其中的某一品种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都是有限的。
产品生命周期可用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描述(见图1)。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只是理论上的概括,表达了产品在市场上演变的趋势。具体到某一产品,演变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是十分复杂的。但从总体的变化趋势上看,与这一曲线仍是相吻合的。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按照产品销售量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4个阶段(见图1)。从产品开始投入市场到销售量渐渐增加,这个时期为介绍期,这是产品的初销阶段,
产品开始盈利,随着销量的迅速增长,产品进入成长期,这是产品的畅销阶段。当产品的销售量增长速度放慢,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产品进入成熟期,是产品的稳销阶段。当产品销售量迅速下降,就进入了产品的衰退期,这时就到了产品的淘汰阶段,需要有换代产品或新开发的产品来替代。用销售量来划分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根据销售量将产品生命周期描绘出来,需要等到产品退出市场之后,才可能分出各个阶段。不过,等到产品已经没有销路再来判断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为了及时将产品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判断出来,可以采用以下3种方法进行分析,以得出近似的判断。
1.类比法
用类似产品所经历的生命周期做比较,看现在正在生产销售的产品是否出现各阶段类似的现象,来判断现有产品可能进入的生命周期阶段。如果前代产品在生命周期某阶段出现的某些现象,在现一代产品上出现了,则可考虑现一代产品也正在进入生命周期的这一阶段。
2.普及率判断法
家电普及率达到5%以前称为介绍期;5%~50%称为成长期前期;50%~80%称为成长期后期;80%~90%称为成熟期。但利用产品普及率判断要注意不同种类产品的普及率与产品生命周期关系有所不同。可利用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来确定划分阶段的标准。
3.销售增长率判断法
一般采用的标准是:投入期的销售增长率不够稳定;成长期在10%以上;成熟期在0.1%~10%之间;衰退期在0%以下,增长率为负数。在我国,由于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国家经常会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对经济进行调整,经济发展会产生波动变化,因而用销售增长率判断不是很准确。从实际获得的经验来看,用某一单一指标判断产品处于某个阶段往往欠准确。以上方法只是分析时的依据,最终还要靠经验综合各种复杂因素才能得出结论。
2.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篇二
关键词: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分析
1 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全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原材料采掘、原材料生产、设计、制造、包装、储运、使用与维修, 直至回收处理的全过程。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从系统获得的原料产品, 展示设计、运输、制造以及储存、产品操作、恢复处理以及修复, 进行整个过程的总体规划和科学管理。采掘阶段考虑原材料和资源, 及原材料生产环境对其的影响;在设计阶段, 考虑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可维护行、可靠性、环境安全、再制造、回收成本、进度和其他方面, 科学决策;实施一个全面严格的质量控制;在使用阶段, 在正确使用产品的同时, 充分发挥修复系统中的作用, 掌握故障的特点, 不断改进和提高维修保障系统的性能, 保证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性能和寿命的产品;在恢复阶段, 当时, 退役报废产品得到最大程度的再制造,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的控制管理, 全系列产品, 对传统的“前伸”和“后延”管理的实现, 确保形成和发挥产品的使用性能, 满足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和环境友好性, 是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是指从系统获得的产品, 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是一个针对产品设计阶段的产品价值的全生命周期设计方法。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5个阶段:原料清洗准备阶段, 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阶段, 清洁产品清洁循环阶段, 使用阶段是干净的, 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的阶段。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 系统不断地吸收外界能量和资源及所有种类的废物排放。LCED是并行设计, 使用技术、环境与经济等影响因素,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考虑因素内, 使产品发挥出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对制造商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 汽车全生命周期工程
设计、销售、制造、使用贯穿维修汽车从“生”到“死”整个生命周期, 备件、废料回收、, 二手车交易、拆除旧材料的循环回路, 这些链接是一个“线性链”, 但复合材料由多个环的半开放体系。整个社会经济的汽车系统, 存在一个大循环和两个小循环。大循环是指循环回路的制造-销售-使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废料-制造厂商。小循环是零配件供应、保养维护→汽车运行→旧车报废、拆解→零配件供应。
现阶段, 由于报废汽车的数量相对较少, 分散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 再加上系统分区, 现有企业缺乏活力, 该行业还不成熟。但随着未来汽车生产和库存的上升, 该行业将迅速发展。废旧汽车回收的项目和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回收, 涉及整个汽车行业, 因此, 系统必须进行整个汽车行业及相关领域。从系统的角度分析, 汽车循环经济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子系统, 即, 汽车设计、子系统的制造和销售汽车、旧的系统维护和交易, 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子系统, 利用再生和梯级利用部分子系统, 车辆和物资回收利用处理系统。
2.1 新车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子系统
我们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为了有效地回收报废汽车, 根据处理要求, 在汽车设计之初, 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最高和最低成本的产品制造的社会功能的追求,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 早期的产品设计决定了生命周期成本的70%至80%的产品生命周期。因此, 在新车设计和制造时, 车用材料、结构和制造汽车的工艺, 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所谓的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的概念, 这是对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2 旧车的维护与交易子系统
汽车的保养与维护的功能是确保道路车辆的性能可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系统关键功能的实现是建立在严格的车辆安全系统上, 确保维修备件的质量可靠。为了确保检测的公正、检测准确, 应该由中立的专业部门操作, 和适当的监督和保障体系的建立。
二手车交易子系统的功能是确保二手车交易秩序的顺利进行, 应首先确保汽车性能满足国家标准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那么我们应该确保二手车来源的合法性。从目前的汽车市场情况的前提下, 为满足上述要求, 二手车的交易可以防止销赃, 且能方便快捷的进行交易, 汽车维修和二手车交易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是二手车回收的重要途径。
2.3 报废车的回收和拆解子系统
废旧汽车回收拆解子系统的任务是方便快速, 成本低地报废, 回收拆解汽车。为了建立现代大型汽车生产的汽车回收拆解系统, 应该从易于管理和方便高效的加工角度, 以解决现有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相结合的问题, 汽车回收拆解行业问题。任务之一是建立可回收的零部件加工、市场营销体系, 扩大普通的汽车企业的利润空间。在此基础上, 适当提高报废汽车的购买价格, 让利于报废车主。当前的任务二是遏制违法拆的车辆。在把握行业的规范化操作的同时, 根据目前国内废旧汽车数量不大, 拆解、回收产业更具特色的手工操作, 初投资小, 税收政策和其他手段, 有计划地支持一批骨干企业, 建立汽车回收可持续发展协调处理系统。
2.4 回收配件的再生和梯级利用子系统
梯级利用再生部分是拆解业重要的利润来源。梯级利用有两层含义:一是从等级高的车辆向等级低的车辆流动;二是从高消费水平用户或低消费水平地区用户流动。负责保证再生利用件的质量, 确保零件回收, 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从零件性能和功能的角度出发, 建立相应的检验标准, 是建立基本成分的再生系统的有效性。这可以被认为是回收的部分, 按照下列条件分类:非可再生部分, 部分直接再生有条件的地方 (包括一些品种可以回收, 翻新的等级等) 。
如果上面的方法是可行的, 如何解决检测设备、技术等为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 成为实施的重点。
2.5 汽车材料回收系统
废旧汽车不能直接、方便利用的材料, 包括钢铁、轮胎、玻璃、有色金属及其他橡胶产品和塑料, 海绵和其他有机材料, 我们还必须考虑回收利用的特殊问题, 建立汽车材料回收系统。
参考文献
[1]马全丽, 尹术飞, 王俊华.我国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污染物控制[J].汽车工业研究, 2002 (2) .
[2]李霞.生态设计: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5 (6) .
3.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篇三
一、商业信用历史回顾
唐代商贸业较为繁荣,但当时的商业信用相对滞后,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存在预付货款和延期付款的支付现象;随着商业贸易进一步的发展,宋代在经济往来中,借助于赊销形式,生产中的材料采购或者商品流通得以实现,“后期而取直”的商品赊销和“先期而与钱”的货款预付,这两种交易方式的商业信用已经比较发达;明代商业信用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快了商品交易速度,节省了交易成本;商业信用同样对清朝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首先加速了资本流通与周转,缓解中小商贩资金短缺的问题,其次促进了清朝农业与手工业的商品化生产,最后扩大了商品的流通量,盘活了整个商品流通的渠道。
由于受到苏联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建国初期我国曾一度禁止商业信用,但国家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采取了相对灵活的政策,在对国营经济禁止商业信用的同时,对非国有经济的商业信用则区别对待,例如允许国营经济对非国营经济可以采用预付货款、定金结算,同时允许国营经济与非国营经济之间存在赊销、赊购的商业信用行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过渡,国家采取了有条件地放宽商业信用政策,现在商业信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根据沪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2006年资产负债表进行统计,应收账款占公司流动资产的比例为14.89%,占总资产的比例为7.61%,与此同时,大量的坏账沉淀在财务报表中,降低了运营资产的流动性,加大了财务危机的可能性。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展历程 1965年著名营销大师Theodeo
er Levitt首次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随后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Raymond Vernon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对产品生命周期作了进一步研究,1968年Polli认为通过描述产品和市场随时间的演变规律,人们可以更规范地在计划期间选择合适的策略。1969年Steiner通过研究认为,每个产品都存在生命周期,都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产品的引入期、发展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并且销售数量与利润之间大致遵循“∩”曲线,除了典型的“∩”型生长曲线外,1982年Swan & Rink发现还有11种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形式,某一特定产品的生命周期也不是固定的,相应的每种类型产品要求不同的市场营销战略。
如同其他生物体一样,生命周期具有普遍性,1972年Mueller将生命周期应用到企业层面进行分析,1980年Porter认为产品生命周期是用于预测工业增长的最基本概念,1996年Gup & Agrawal 认为产品生命周期概念提供了评价公司成长和绩效的独特视角,1997年Kotler研究表明,辨别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或者发展趋势,公司可以制订更好的营销计划或者采取更有效的市场策略,以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从市场角度来考量其存在寿命的,它是指产品从被消费者认可开始,直到从市场中消失为止的存续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产品生命周期不同于产品使用周期,产品使用周期是指产品物理形态上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开始使用直到丧失使用价值所经历的时间。影响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非常复杂,既有宏观方面的,又有微观方面的。从宏观方面来看,主要有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及技术因素等,从微观方面来看,主要有产品质量、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偏好、消费心理等。
(二)产品生命周期财务特征假设 1973年Fox最早发现财务活动与产品生命周期之间存在依存关系,Fox提出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财务战略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随后公司财务逐步拓展并采取更多的策略以应对不断蔓延的不确定性风险,期权以及金融衍生品的快速发展反映了这一趋势。同时外部环境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产品设计越来越复杂,技术更新越来越快,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顾客对产品的质量、外形等越来越苛刻。产品生命周期隐含这样的假设:
(1)随产品销售数量增加的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776年经济学鼻祖Adam Smith的《国富论》,在该经济学巨著中阐述了分工与专业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原因,1848年John Stuart Mill吸收了Adam Smith的专业化思想,从节约生产成本方面论证了规模生产的优势,1890年Marshall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明确地提出了规模经济的概念,并发现存在报酬递增的现象。
(2)遵循随产品数量增加的占据成本优势的学习曲线(Learnin
g Curve)。所谓学习曲线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生产函数,该经验曲线是1936年美国康奈尔大学Wright博士在研究飞机生产成本时提出的。随着生产数量的增加,重复某项生产作业的频率就越高,生产与管理人员积累的经验就越丰富,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导致单位产品直接工时呈现下降的趋势。
三、产品生命周期辩识工具
(一)通过波士顿矩阵判断产品生命周期 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以及分权化管理的需要,波士顿矩阵(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s Matrix或者称 Boston Box)成为高级管理人员的战略计划工具,1963年Bruce Henderson首先提出波士顿矩阵,1975年Lorange等学者称波士顿矩阵是公司战略的基本方法,并声称该分析方法在全世界得到推广应用,到了1981年波士顿矩阵得到普遍应用。Haspslagh通过对美国大公司使用波士顿矩阵得出如下结论:合理运用波士顿矩阵是一个进步而不是时尚,这个进步就是永久战略控制能力的提升。
波士顿矩阵是一种市场导向的分析方法,在常用的波士顿矩阵中,水平方向表示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通常用相对市场占有率来衡量,垂直方向表示企业市场开拓情况,通常用市场增长率来衡量,其具体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相对市场占有率=■×100%
市场增长率=■×100%
处于“双高”位置的为明星(Star)企业,即市场增长率与相对市场占有率均比较高,但并不代表明星企业一定具有丰厚的现金流,从产品生命周期来考察明星企业更多具备成长期的特质,企业必须进行大量投资以增强竞争优势,从而向金牛企业发展;处于“一高一低”位置的为金牛(Cash cows)企业,即相对市场占有率比较高,而市场增长率相对较低,由于金牛企业是市场的领导者,因而提供大量的现金流,弥补了其他时期企业的现金流的不足,从产品生命周期来考察金牛企业更多具备成熟期的特质;处于“一低一高”位置的为问题(Question marks)企业,即相对市场占有率比较低,而市场增长率相对较高,从产品生命周期来考察问题企业更多具备引入期的特质,企业必须进行大量投资,从而向明星企业发展;处于“双低”位置的为瘦狗(Dogs)企业,即市场增长率与相对市场占有率均比较低,通常瘦狗企业的财务指标较差,从产品生命周期来考察瘦狗企业更多具备衰退期的特质,企业应采取收缩或者放弃战略。
(二)通过需求弹性判断产品生命周期 弹性是一个物理学上的一个术语,需求价格弹性表示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反映程度,其表达式如下:ep=■。
其中:ep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代表销售量,△Q代表销售变化量;P代表销售价格,△P代表销售价格变化量。
一般来说,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必需品,如蔬菜、粮食、饮用水等,这些产品一般缺乏弹性,而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差异化、区域化明显的产品,以及处于消费支出结构中的低端产品,在一定的消费群体中,产品的弹性比较低,那些可替代产品较多,同类产品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激烈,以及处于消费支出结构中的高端产品,产品的弹性比较高。
当ep >1时,产品的弹性很大,也就是说商品价格作较小变化时,需求量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通常发生在产品由引入期向成长期的过渡过程中;当ep =1时,这时产品称为单一弹性,也就是说商品价格变化时,需求量会发生同样变化,通常发生在产品的成熟期;当ep <1时,这时产品称为非弹性需求,也就是说商品价格变化时,需求量会发生较小的变化,通常发生在产品的衰退期。
四、产品生命周期的商业信用策略
(一)商业信用策略类型 主要包括:
(1)财务型信用政策。该信用政策实际上是一种风险规避型的授信政策,即采取比较严厉的交易结算方式,对现金结算方式倍加推崇,仅对商业信誉良好、财务实力雄厚的商家提供信用,其优势是产生坏账的概率比较低,劣势是可能会失去一些潜在的客户与市场。
(2)销售型信用政策。该信用政策实际上是一种风险冲动型的授信政策,即采取比较宽松的交易结算方式,没有对现金结算提出苛刻要求,同时降低对商业信誉、财务实力的门坎,扩大对商家提供信用的范围,其优势是占据一些潜在的客户与市场,劣势是产生坏账的概率比较高。
(3)稳健型信用政策。该信用政策实际上是一种风险平衡型的授信政策,即不盲目扩大授信范围,在扩大市场与减少坏账损失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该信用政策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其难点是要求收集大量客户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不同产品生命周期下的商业信用策略 主要包括:
(1)引入期的商业信用策略。处于引入期的企业就像新生的婴儿一样,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顾客往往对新出现的产品缺乏了解,为了开拓产品市场,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广告宣传费用,从企业内部条件来看,由于需求大量的设备与技术投资,巨大的资金缺口成为企业最大的难题,由于引入期的企业市场认可度较低,产品生产成本高,财务指标相对偏低,因而其财务信用能力较弱,难以从资本市场的主渠道融通资金,大部分依靠自有资金来发展,由于多方面的制约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了企业的生存,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位为市场销售最大化。
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企业应采取相对宽松的销售导向型信用政策,在信用政策中信用期限是关键因素,因为对于引入期的产品客户最关心的是产品质量,通常需要较长的信用期限对产品进行检验,培育顾客的信任度与满意度,为开拓市场提供有力支持。
(2)成长期的商业信用策略。从引入期步入成长期,企业会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营销逐步走上正轨,企业外部的同业竞争者不断加入,市场竞争环境不断加剧。由于规模效应与学习曲线的双重作用,产品生产成本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同时产品销售业绩不断上升,财务指标有所改善,对外筹资能力加强,但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为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通常采用扩张型的财务策略,企业需要进一步投资,这样会消耗大量的现金资源,因此该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位为利润最大化。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市场竞争从产品质量逐步转移到产品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其信用政策也由相对宽松的市场导向型信用政策转向相对稳健的差异化的信用政策,扩大对优质客户的授信,限制对不良客户的授信,尽可能控制信用风险,同时根据客户的不同特质,采取灵活多样的现金折扣政策,一方面让客户从中得到实惠,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另一方利用现金折扣较高的机会成本,激励客户加速还款。
(3)成熟期的商业信用策略。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销售增长速度趋缓,但从销售总量来看仍然是可观的,企业经过大浪淘沙的发展,市场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由于市场容量的限制,往往会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这时企业会采取降价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与引入期、成长期不同,企业不需要在市场开拓、设备投资投入更多的资金,因而企业进入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该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位为现金流入最大化。
在成熟阶段的企业,财务状况达到进一步改善,融资压力得到缓解,经营现金流量不断改善,资金流转比较顺畅,为了防止增长的陷阱,企业应该关注利润与现金流量协调发展,在现金流量结构中应重点关注经营现金流量,信用政策也由相对稳健的信用政策向相对严厉的财务导向型信用政策转变,并且实施有效的信用控制措施。
(4)衰退期的商业信用策略。处于衰退期的企业,由于新的替代产品的出现,现有产品市场份额大幅下降,销售订单减少,同时由于设备老化以及规模效应的丧失,企业产品成本上升,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挤压,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因此该阶段的财务管理目标应定位为成本最小化。
在衰退期阶段的企业,一方面财务压力再次显现,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成本费用措施,削减不必要的支出,精简不必要的人员,同时筹集一定的资金为实现企业的转型作准备,另一方面采取稳健的信用政策,稳定已有的客户消费群,扩大授信的额度,谨慎使用现金折扣政策,因为这样会增加企业财务困难,同时要合理确定信用期限,并且实施严格的货款回收控制措施。
总之,借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思想,运用波士顿矩阵、需求弹性等方法合理判断产品的生命周期,并在各个不同阶段采取差异化的控制策略,适时、适量运用商业信用,增强财务弹性与防范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John E.Swan , David R. Rink. Fitting Market Strategy to Varying Product Life Cycles.Business Horizons,January-February,1982.
[2]Philip Kotler. Marketing manage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97.
[3]邢有洪:《论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信用政策的选择》,《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第6期。
4.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篇四
寓环境准则于产品生命周期设计之中
阐述产品生命周期设计中环境准则应置于重要地位,并应重点关注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环境影响要素、环境需求分析和环境友好性材料的选择等方面.
作 者:林朝平盛俊明 作者单位:常熟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常熟,215500刊 名:机电工程技术英文刊名:MECHANICAL & ELECTR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年,卷(期):31(3)分类号:F273.2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设计 环境准则 设计分析
5.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篇五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
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例: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没有永久不坏的,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总是要坏的,即任何产品总是有使用寿命的。(否)
一)介绍期:
处于介绍期的产品的销量小且销售额增长缓慢,
介绍期产品的利润低甚至亏损。
完全创新的产品和含有高新技术的更换代新产品在介绍期的竞争者较少甚至没有竞争者。
二)成长期
成长期产品的销售额迅速上升,是产品生命周期中销售增长率最高的阶段。这是因为早期采用者喜欢这种产品,产生重复购买行为;保守的顾客受其影响也开始购买,促使销售额不断增长。
利润迅速增长。销售额的增加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也减少了促销费用的分摊,这时已不再分摊或少量分摊新产品的研制费用。
6.浅议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篇六
摘要:我国目前采用的以定额为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己表现出明显不适应性,为了提高投资效益,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来辅助工程管理。本文针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的概念、分析流程以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可以为工程造价及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分析;流程
1.概述
我国目前采用的工程造价模式是以定额为计价基础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1],[2]。它是在建国初期引进消化和吸收前苏联传统定额管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较适应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变,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工程项目规模日趋庞大,工程项目质量和管理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遗憾的看到,在这个高速增长的背后,由于工程项目决策不科学,工程设计不合理,工程管理跟不上,而导致了诸多工程的投资规模失控.施工质量不稳定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了投资的巨大浪费。在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着“烂尾工程”和“三超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超初步设计概算,竣工结(决)算超施工图预算),严重影响国家计划.财政预算的执行,干扰工程建设领域的正常经济秩序。事实和研究表明,上述问题的存在,是我国现有的工程管理模式尤其是在工程管理中起重要作用的造价管理模式的直接产物。可以说,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缺陷是导致工程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源。现实迫切需要建立起我国科学规范的工程建筑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规范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但是,我国目前采用的以定额为基础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己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是实施阶段,而没有把决策.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其次强调建设期成本,而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不予考虑或考虑很少,不能对全生命周期的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最后我国目前实施的是静态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无法与工程造价要素市场价格同步,从而不能反映工程的真实价格,且与国外动态工程造价的管理不接轨。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弊端,提高投资效益,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充分的利用,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工程造价计算方法来辅助工程管理。本文针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的概念.分析流程以及局限性进行了讨论,可以为工程造价及管理提供参考。
2.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提出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主要是由英美的一些工程造价界的学者提出创立的。后在英国皇家测量师协会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推广,发展至今,逐步形成了一种较完整的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其基础在于确定工程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某个工程从概念设计到制造,直到使用寿命结束时所需要投入成本的总和称为全生命周期成本。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计算始于工程的开始,终结于工程寿命的完结。于此同时,下一个延续的成本过程将开始。在此过程中,需要找到一种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成本费用组合的优化,以确定前期需要的经济预算,这也是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目的[3]。
同时,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手册把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生命周期成本定义如下: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是为了估价获得或运行一个项目.资产或产品的在其生命周期内所有相关的成本的一系列技术。全生命周期成本(LCC)是指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系统在一段时期内的拥有.运行.维护和拆除的总的折现后的货币成本[4]。
3.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的过程
学者Harvey在1976年就提出生命周期成本分析(LCCA)的基本组成及流程[5],各部分可以解释如下:
首先需要定义总资产成本(the cost elements of interest),这部分工作可以确定可能发生在工程建设中的总投资额,是LCCA的前期必要准备。
第二步需要定义工程需要的成本支出(the cost structure to be used)。按照学者White和Ostwald的分析,这部分成本可以分为三部分[6]:工程前期准备与设计费用.工程建设费用以及使用中的维护成本费用。如图1所示,这三部分费用贯穿工程生命的全过程,是生命周期成本的主体。相对传统的成本计算,LCC更重视第三部分维护费用。
第三步需要选择合理的成本预测模型(cost estimating model)。模型是可以预测变量(多为时间)与生命周期成本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第四步是建立整体的预测方法与框架(LCC formulation)。在完成前三步工作的基础上,需要给出整体预测方法的流程和框架。例如,Kaufman曾提出预测方法,基本包括8个步骤:
1.建立分析对象。具体而言,分析对象是分析的基础,描述了成本分析的周期以及包含的统计规模。
2.建立利用率影响参数。当分析周期及统计规模被确定后,需要进一步选定分析中用到的各种参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率影响参数,这是经济学分析中的必要指标。
3.确定全部成本。这步是区别于常规成本分析的主要部分。在考虑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前提下,需要考虑的成本主要包括:初始规划投资.施工成本.维护成本以及检修成本等。其中维护及检修成本是常规成本分析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7.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篇七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 的概念最早是由Dean[1]提出的, 目的是研究产品的市场战略。为了定量分析, Abramovici概括性地以时间为坐标, 把产品的生命过程分为开始、中期和结束[2]。 在开始阶段, 包括研制和生产制造过程;在中间阶段, 包括物流分销、使用、售后服务和日常维护;在结束阶段, 包括回收、重复利用、拆卸销毁等。目前, 在PLM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信息系统对产品的过程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 比如CAD/CAM、ERP、CRM等, 但这些信息采集技术是相对独立的, 导致整个信息链基本脱节, 产品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信息难以实现共享, 从而导致PLM的管理目标即实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信息的有效利用还没有实现, 这样的困境始终没有解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IoT) 技术逐渐进入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嵌入信息技术装置的产品 (Products Embedded Information Devices, PEID) 已经在市场上出现[3]。这类“智能产品”具有传感、记忆、数据处理和通信能力, 加之信息采集设备、无线通信网络、云计算等的不断应用, PLM的产品信息无缝交互将逐步实现, 其管理过程也将从产品静态信息的加工走向全生命周期的动态信息的处理, PEID带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物联网除了对产品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外, 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也将进行收集, 消费者身份信息被记录, 消费行为、购物习惯被学习[4]。实际上, 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产品的制造过程, 企业通过批量定制降低成本却又生产完全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消费者随时随地获得个性化的服务。最后, 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生产者、销售者和购买者完美结合, 实现了PLM的动态协同过程。信息技术发展变迁与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结合如图1所示。
生产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补偿生产成本和获取发展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目标, 但是从图1可以看出, 从“正确的产品”到“正确的需求”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这其中现实世界本身和反应现实世界的信息之间存在着差异, 这是造成差异存在的基本元素[5]。通过收集历史数据、进行市场调研和利用统计分析工具获得制造产品的信息, 所反应的信息与实际的需求滞后是必然的。条码技术的应用, 我们能够实现对产品种类和数量的信息统计;通过网络技术及时反馈产品过程信息保证产品质量;而RFID (无线射频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实现了对产品的时间和地点有效监控;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用户最终将会参与到产品制造和流通活动中来, 既是消费者, 又是生产者, 还是管理者, “信息鸿沟”的消除, 动态协同事务过程 (Collaborative Business Items, CUBS) 才是PLM活动的发展目标[6]。
本文聚焦在信息技术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效益问题, 即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和节点的成本分摊和利益分配的影响。首先以在PLM中广泛应用的条码和RFID技术为基础, 建立物联网技术背景下PEID产品的PLM应用框架模型。然后, 分析在此技术背景下PLM三个阶段的成本效益, 对每一个阶段技术应用前后建立定量描述模型, 研究技术手段对PLM的影响。最后, 通过利用执行专卖管理的烟草生产销售过程为例, 按照实际收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2 嵌入物联网信息采集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
如前所述, PLM简要地被分为开始、中期和结束三个阶段, 在每一个阶段中有着一个核心的参与者, 分别是供应商 (或制造商) 、销售商和消费者[2]。PLM的核心是对与产品相关的数据信息、过程和资源配置实施持续有效的管理[7]。如图2所示是产品生命周期信息和资源流动示意图。
从图2可以看出, 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从设计阶段的图纸、技术文档, 到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 以及流通过程中物流、销售信息, 用户使用维护过程信息都将进行收集、存储、转化、传递, 在不同的人们和应用系统中实现共享。特别是在物联网技术背景下, 除了产品信息外, 还将对环境信息进行采集, 成为影响PLM管理的重要因子。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开始阶段, 设计师和生产工程师将会接收来自分销商、维护和服务人员、消费者的信息, 形成产品的概念模型并生产出实际产品。他们能够通过吸收这些信息和采用更加恰当的技术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在产品生命中期, 产品的物流过程和仓储、销售信息、所处的实时状态都能实现有效监控。在产品生命后期, 用户使用情况 (如满意度等) 及产品的回收处理等信息将提供给管理系统, 而且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生产、流通、使用一体化过程中动态协同完成的[8]。
3 PLM中的成本收益模型
3.1 PLM中的信息识别管理技术
产品从设计到销毁的整个生命历程, 按照技术发展的趋势, 其过程管理现在主要采用三种信息识别技术:条码、RFID、物联网PEID。
(1) 条码技术[9]:
按照统一标准, 对每类商品进行编码, 形成一串数字字符, 然后转换为条纹的粗细、间距印刷成标签附着在商品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 扫描枪在几十厘米范围内对其识读, 获得商品编码, 发送到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更新商品信息。条码只能识别商品的“类”, 而不能识别具体每个商品的身份, 所以它对商品的追踪和监控是局部的。因此, 条码只是用在出入库及销售过程的监测实现比较粗放的管理。
(2) RFID[10]:
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能够识别单个商品的身份和实现远距离读取, 因此, 在关键部位部署阅读设备可以实现物品过程追踪及位置定位, 辅之以GSM这样的无线通讯网络, 还能实现远程监控。但是对于根据物品状态 (比如温度、压力、震动) 动态实现过程控制, RFID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3) 物联网PEID[11]:
微型化的传感器嵌入到物品中, 并且与无线网络实时进行信息交互, PLM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与以前的技术相比, 能够实现物品身份识别、位置追踪、状态监控和实时响应, 使得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可见并可控。
3.2 模型条件假设
①产品生命周期被分为三个阶段:开始、中期和结束;每个阶段有一个核心参与者:供应商、销售商和消费者。供应商只供应一类产品P, 所有数量的该类合格商品都能完全销售。
②物联网完全能够对产品P实施全程监控, 当生产、运输等环境条件不能满足产品生命管理要求时实时报警, 从而使核心参与者及时作出反应而避免更大的损失发生, 主要包括降低废品率、节省招回成本和降低运输费用等。
③明确责任划分。如果报警被忽视或者反应延迟, 物联网能够准确分清是产品自身缺陷或者运输损坏 (包括人为原因和自然环境影响的区分) 等, 从而在三个核心参与者中确定各自的义务和成本。
④通过改善产品管理, 实施过程监控, 在产品结束期及时回收处理, 提高产品利用率, 改善顾客满意度。
总之,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PLM中的每个核心参与者都能明确其在产品缺陷和运输损失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从而使得PLM过程得到优化。然而, 复杂技术的应用必然带来成本的增加, 而且这种增加如果对参与者造成伤害, 则这类技术的接受就会面临障碍[12]。
下面通过建立定量模型展开分析。
3.3 PLM中的成本收益模型
(1) 供应商成本收益
在传统PLM管理模式下, 供应商销售P产品合计q个单位获取收益Us1由销售收入减去生产成本得到, 但在企业PLM管理过程中, 核心参与者之间存在利益约束, 即管理惩罚, 用下式刻画这个过程:
式中, 销售价格ps, 产品废品率μ (包括制造、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即消费者获得的不合格品率) , 产品生命过程变动成本cp, 固定成本Cf, 出现废品后的召回处理成本cr, Sp表示若销售商未正确管理产品使得产品丢失、损坏、未能及时送达消费者等接受供应商的罚金, 数量按照比例系数φ和销售量q的乘积决定, 这部分构成了供应商的收益。但实际上, 由于没有技术手段监控产品过程和状态, 使得这部分责任不清, 显著影响了PLM效率和效果。
采用物联网技术及产品形态变为PEID后, 将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①在产品中嵌入芯片带来的成本增加cchip, 并且这些芯片 (或标签) 用θ表示其回收再用率 (全部回收θ=0, 不能回收θ=1) ;
②增加物联网设施固定成本Cfi及该项技术在使用中的维护成本ciot;
③当出现缺陷产品时, PEID和物联网能够正确发出报警信号的比率为δ, 这时, 对存在缺陷的产品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减少损失, 当然, 会有μ-δ的缺陷品没能够检测到, 产生召回成本 (μ-δ) cr;
④由于应用物联网技术, 从销售商处收取的罚金也将按δ的比例下降;
⑤采用PEID后, 智能化的优点将使物流过程得到优化, 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需求, 将会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给企业带来良好的信誉和口碑[13], 用W表示这个非定量化收益。
⑥采用PEID后, 用参数ρ描述技术复杂度 (0~1) , 技术越复杂, ρ越大。
综上, 用下式描述采用PEID后供应商的成本收益过程:
从式 (2) 可以看出, 影响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成本增加因素主要是ρ和θ, 如果每件商品都嵌入了物联网芯片且不能回收, 则 (ρ=1, θ=1) , 成本最高。通常, 对于标准产品采用托盘或以整个标准包装进行管理, 假设一个托盘上有20件产品, 只要用一个PEID识别, 则
(2) 销售商成本收益
在传统PLM管理模式下, 销售商销售P产品合计q个单位获取收益Us3由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得到, 用下式刻画这个过程:
式中, ps+pt和ct是销售商的销售价格和销售成本, c′r是销售商除了承担因商品损坏而遭受的生产商罚金s以外, 还需承担的召回成本中的一部分 (类似于生产商的 (μ-δ) qcr) 。
采用物联网技术以后, 销售商的成本收益函数变为:
式 (4) 与式 (3) 相比, 有以下几点不同:
①由于物联网技术的使用, 实时采集到了消费者信息, 从而掌握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 销售商在进行销售时, 能够采用价格歧视策略, 在原销售价格的基础上增加售价pu, 获取更多超额利润。
②每件产生触发信息的PEID产品将会产生通信成本, 因为采集的数据信息需要使用GPRS或者CDMA网络传递到服务器进行处理, 记为c3gδq.
③同样采用PEID以后, 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也能享受PEID带来的诸多好处 (比如及时提醒食品是否过期等) , 这将会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 给销售商带来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也用W表示这个非定量化收益。
(3) 消费者成本收益
产品进入生命周期的第三个阶段, 消费者是核心参与者, 其获得最大收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产品满足质量要求;二是产品能够准时交付[14]。从上面的分析可知, 产品的不合格率用参数μ描述, 则合格率为1-μ;产品在运输中出现各种问题时, 则销售商需要向供应商缴纳罚金, 参数φ为缴纳比例, 则运输中不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φ.因此, 当消费者获得最大收益时:μ=0, φ=0。这种情况非常类似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描述得投入产出模型[15], 于是, 用下式描述消费者的收益函数:
式中, A代表技术进步因素, 在本文中即因为使用物联网技术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图3模拟了Us5的变化情况 (令A=1) 。
在传统的PLM管理模式下, 消费者支付的总价Z= (ps+pt) q, 此时的不合格品率和召回系数为 (μ′, φ′) , 支付总价构成不同的等成本线, 与 (μ′, φ′) 的关系如图4所示。使用物联网和PEID后, 信息及时反馈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由于实时追踪将会使得运输损失减小, (μ′, φ′) 将会分别下降 (Δμ, Δφ) 变为 (μ*, φ*) , 变化关系如图5所示;另外, 物联网的应用对用户消费行为的挖掘, 更好地迎合了消费者需求, 销售商能够实施歧视价格 (绝对值增加pu) 获取更多收益[16], 如图6所示。这时, 消费者的总支付为:Z*= (ps+pt+pu) q.
通过上面的分析发现, 一方面物联网给PLM管理改善让消费者获得收益, 另一方面价格歧视又使消费者增加支出, 因此, 只有当收益改善大于价格上升时, 消费者才真正从物联网技术使用中获得好处。如果用U表示消费者收益变化, 则满足不等式 (6) 是消费者接受物联网服务的基本条件:
4 案例实证
本节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对上述模型进行分析验证, 对不同技术模式下PLM的各个核心参与者的成本效益展开分析。
4.1 案例介绍
这是一个采样自烟草行业的例子。我国的烟草行业执行的是“专卖管理”, 即烟草制品实行专门许可经营, 整个行业封闭管理, 烟草产品的PLM过程受法律约束必须由烟草公司 (烟草专卖局) 统一运营。
据统计, 2009年整个烟草行业实现利税5131.1亿元[17]。当然, 加入WTO后, 国外烟草企业也在不断施压我国政府放开行业垄断,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经营渗透, 所以, 烟企也意识到市场竞争日益临近, 为了直面竞争, 也为了产品管理的规范化, 各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投入逐渐增多。从2008年开始, 作者与四川凉山、贵州毕节这两个烟草行业内第二、第三大的烟草公司合作, 开展了RFID、PEID、物联网方面的应用研究, 本文的主要数据从该项目中收集。如图7所示, 通过流程图描述了烟叶的PLM过程:
首先是收购, 从农民处收购的烟叶, 按标准40kg包装, 这时候把RFID电子标签嵌入在包装里。同时烟叶的身份信息 (等级) 、涉及的人员信息、地点信息 (目的地和出产地) 等记录在标签中, 然后通过无线传感网络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传输到供应商的ERP系统。
其次, 烟包通过承运人运输到销售商 (复烤厂) , 在运输过程中,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监控整个运送过程, 必须按规定的线路行驶;到达目的地后, 对烟包的标签信息逐包读取, 与网络数据核对, 整个过程在销售商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SCM) 下运行。
最后, 顾客 (烟厂) 在自己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CRM) 上定购自己需要的烟叶, 实现远程查看, 了解库存情况等。购买了烟叶以后, 由销售商运输到烟厂所在地, 这个过程也是全程监控和实时采集烟包信息。
4.2 成本收益模型验证
一件X1F (烟叶有42个等级, 选取其中的X1F为例) 烟叶重量是40kg, 2009年基层烟站 (供应商) 的单件成本是¥528.00元, 而其销售价格p=588.00元。一辆卡车的运输量q=400件。整个物流损耗 (水湿、霉烂等) 的比率μ′=2%, 这部分烟叶将会增加召回处理成本cr=200.00元。那么, 按照式 (1) 计算的供应商收益为 (没有罚金收益) :
本文注意到, 供应商损失了2%的收入, 但是它并不清楚原因, 无法区分责任和加强管理。供应商尝试采用物联网技术和PEID来解决这一问题, 每件X1F的烟叶上安装智能电子芯片 (ρ=1) 并且这些芯片可以全部回收再利用 (θ=0) , 安装PEID后每件烟叶成本增加ciot=2.2元 (考虑了回收芯片的自然损坏) 。由于有了监测技术, 销售商能够对烟叶的运输保管条件进行控制 (温度、湿度等) , 这样能够使得交到烟厂的烟叶不合格率下降到μ*=1%;并且在这部分损坏的烟叶中, 因销售商原因 (比如运输保管不当) 的占0.3%, 因此, 按约定销售商需要向供应商支付罚金s=500元。
供应商在采用物联网技术后, 会增加设备的固定投入费用和支付软件开发费用, IT产品的寿命以4年为折旧期, 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年产烟叶200万担, 则每件烟叶分摊的固定成本投入费用Cfi= (500/200) (40/50) =2元。
综上, 供应商使用物联网和PEID后, 按照式 (2) 则供应商利润为:
比较式 (7) 和式 (8) 可以看到, 采用物联网技术后供应商的利润增加了1426元/车。下面再分析对销售商的影响。
销售商在把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时, 在进货价的基础上加价pt=20元 (烟草行业称为调拨价) 出售, 所增加的这部分费用了需要扣除管理成本50%即10元。这样, 通过方程 (3) 计算得到在传统PLM管理中销售商的收益为:
当使用了物联网技术和PEID以后, 销售商通过价格歧视额外加价pu=1元, 但是由于新技术的使用, 能够正确识别因自己管理不善而遭致的烟叶变质, 所以将向供应商缴纳每件损坏烟叶罚金s=20元。另外, 租用电信运营商网络也将构成销售商的支出, 则通过方程 (4) 计算得销售商此时的利润为:
比较式 (9) 和式 (10) 可以看出, 采用物联网和PEID后, 销售商将增加收入493.6元/车。
最后分析使用物联网后对消费者的影响。按照式 (5) 的分析可知, 消费者的满意度取决于能够按时获得合格产品, 并且还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费用。
在传统的PLM管理模式下, 消费者的总支付为Z′= (608+20) 400=251200元, 消费者收益效用U (μ′, φ′) = (1-2%) 2=0.96; 使用PEID后, 总支付Z*= (608+21) 400=251600元, 收益效用为U (μ*, φ*) = (1-1%) 2 (1-0.3%) 2=0.975。
假设消费者效用收益为正态分布, 用函数
所以从消费者的角度, 也能满足物联网应用的条件, 这里还没有考虑到物联网带来的不可计量收益W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嵌入物联网信息采集的PLM管理通过将信息系统与现实世界无缝连接, 信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流动、交互和共享,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发挥最大的效能。但是对于PLM的研究有着很多不同的角度[18,19], 本文通过对企业已有的管理信息系统 (MIS) 进行整合, 将客户关系管理 (CRM) 、供应链管理 (SCM) 、企业资源计划 (ERP) 、商务智能 (BI) 等有机集成, 建立PLM的知识管理系统。并且, 通过这个系统收集的数据, 对所建立的PLM过程中的核心参与者的成本收益模型进行了验证。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
①提出了在信息技术条件与现实世界的PLM管理技术模型, 并论述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采集信息的技术与现实世界中的产品将完美结合, 生产者是使用者, 而使用者也将参与整个产品的制造、流通过程。
②建立了在PLM过程中的三类核心参与者 (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 的定量成本收益数学模型, 并对使用物联网和PEID前后的状态进行了描述和比较。
③将所提出的基于物联网的PLM技术模型与烟草企业合作, 实现管理应用, 并从中收集数据, 对所建立的成本效益模型进行验证, 应用结果表明: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参与各方都是有益的。
当然, 现实世界的PLM管理千差万别, 参与各方除了所提到的三类, 还有政府、服务商等等, 而且价格的变动也不是收益变化的唯一原因, 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 整个社会福利都是一个再分配的过程, 信息的分享也存在限制与开放的博弈, 限于篇幅, 本文没有深入讨论了。
摘要:通过分析产品生命周期 (PLM) 过程中的信息采集技术发展历程, 引入了物联网应用背景下对PLM的影响, 并建立了供应商、销售商、消费者在使用技术前后的定量成本收益模型。在与烟草行业合作建立了的物联网信息系统应用中, 收集相关烟草行业的数据, 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解决了实体与信息分离问题, 对PLM的参与各方都能带来不同程度的收益, 改善整个管理过程的效率与效果。
8.产品生命周期低碳化研究 篇八
关键词:生命周期;低碳
1产品低碳的内涵
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环境变化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意愿越来越强烈,低碳未来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使“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为中心的“低碳”概念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目标,产品设计的低碳化也势在必行。
2产品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指的是产品一系列的活动过程的时间期限的集合。①
生命周期的涵义指的是对产品实体进行环境因素的盘查,分析其环境影响。这种分析包括获取原材料,废弃处理产品,物流追踪,能量流的使用及传递的全过程。所以又称之为“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从摇篮到坟墓分析”(from Cradle to Grave Analysis),“资源和环境效益分析”(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ofile),“生态层面分析”(Ecoprofile Analysis),“为环境而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工业生态学”(Industrial Ecology)等。
对于产品来说,其生命周期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产品的制造,产品的包装和运输,产品的使用与服务和产品用后的废弃处理或者再回收。对于工业产品而言,这个概念就是指环境和一整套流程之间的输入输出交换过程。我们的设计过程,也就是根据各个具体的环节来分析产品。
产品生命周期是从环境中获取原材料作为开始的,在生命周期的终端,所有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又回归到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如果在宏观整体上分析,将地球生物圈也纳入到生命周期设计的范围中,那么,产品生命周期也可以概括为一个闭合的系统。
3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低碳化
产品从出生(生产)到结束(废弃)是一个对环境产生影响和作用的过程。因此,产品对环境的作用影响,决定了产品低碳化的程度。如果不考虑产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设计过程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所以说,把产品的各个阶段对环境的需求和影响进行分析和考虑就成为产品低碳化设计的理念核心。采取生命周期的概念来分析产品的低碳化,能够从系统宏观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产品与环境的效应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3.1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的低碳化
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准备产品所需要的生产资源以制造出最终产品。
原材料的选择包括能源材料和生产材料两个部分。其来源可以概括为两类:最初或原始资源、二次或回收资源。能源材料指的是生产和制造产品的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包括电能、煤炭、水等消耗品。选择更加清洁和更高能效的能源将会有效减少产品制造对环境的影响。生产材料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用于转换成产品的材料,。在生产材料的选择中,能够重复利用的资源或者是容易被处理回收的资源应该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Philip White曾经给飞利浦设计了一款CD播放器,这款播放器的机体是用废弃回收的旧光碟为原料生产制造的。其新产品的原材料是通过旧产品回收,重新加工制造的,这一过程比原有的生产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仅如此,新的播放器还不需要为之重新设计生产模具,减少了生产成本。
3.2产品生产制造的低碳化
产品的制造可以大致分为加工和装配两个环节。对于产品的制造,现如今已有大量的研究,用于提升制造科技,优化制造过程。无疑,这种科技进步对低碳化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人们大多关注与制造技术本身的提升,事实上,如果在产品制造的过程中,能够减少原材料量的投入,也是一个向低碳化发展的方向。
例如Novembal瓶盖的设计,采用三线螺纹取代传统的瓶盖螺纹的生产制造工艺。因此,其外部尺寸从一般的28毫米缩小到26.7毫米,重量从正常标准的3克减少到1.5克。不仅仅是瓶盖,由于采取不同的生产工艺,Novembal瓶体的重量也从6克减少了3克。瓶盖原材料高密度聚乙烯的使用降低了百分之五十。这对于实现产品低碳化具有重大意义。
3.3产品包装运输的低碳化
现今的厂商,为了吸引人们的购买需求,常常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这样是事情:一个非常精美的瓶子,打开一看却只摆放着寥寥无几的一点点实际需求的产品。例如一盒食物,首先是通过真空包装的塑料袋装起来,再被放入漂亮的纸箱,并且在上面贴上彩条。为了防止破损变脏,又会在上面用包装纸包装起来,贴上标签,然后装入可以手提的纸袋。
其实,结实好用的产品比精美华丽的包装更能够吸引人,也更符合使用。在如今这样把浪费体现到极致的社会中,好产品更能够带来人的满足感。这样的产品,给予的不只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般来说,生产地与销售地是分开的,那么,如果能够把产品设计地便于运输就可以有效减少其成本值。宜家(IKEA)家居用品,在生产之初,就被设计成便于运输的板式结构。产品在消费者购买之后,按照图纸,又可以很容易装配成所需要的用品。这样,宜家不仅仅节省了运输成本,同时还节省了装配的成本。而多样的装配造型,也能够使消费者乐于整个过程。
3.4产品使用与服务的低碳化
产品的使用过程会消耗资源,留下废物。此外,产品还面临损坏、维修的环节。所以,设计生产结实耐用的产品,以及零部件可以更换的产品将比传统产品占据更为广阔的市场。
3.5废弃处理与回收的低碳化
一直以来,对于废弃物的处理都是一个关乎环保的重大问题。人们想尽方法销毁、掩埋或者焚烧。然而这些处理方法都带来了更大的环境破坏。如果转换一下思路,把旧产品废弃与新产品生产的原材料接合起来,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设计者认识到,也做出了一系列改变。意大利的Abet Laminati在市场出售的一种塑料板,就是采用回收的树脂和旧塑料材料加工制造的。而3M公司的亮片饰品,则是用回收的废旧塑料瓶、废纸板生产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设计者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多关注不同材料、不同产品特性的比较,就能够从中发现新的低碳方式。
4结语
完整意义上的产品设计,包括一系列的规划分析,低碳化作为设计的总趋势,把低碳和产品结合在一起,就不仅仅是可能,更是现实。产品的设计,应该贯穿到这个产品生命周期的过程中,因此,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就能够从中找到适合低碳的设计方法,从而设计出更加环保的产品。
注释①:产品生命周期: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在其论文《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首次提出的。
参考文献:
9.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篇九
信息服务系统的生命周期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诞生”阶段,即系统的概念化阶段“。一旦进行开发,系统就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开发“阶段,在该阶段建立系统。第三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系统投入运行阶段。当系统不再有价值时,就进入了最后阶段,即”消亡“阶段。这样的生命周期不断重复出现。
有人讥讽说:”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是强制性劳动的领域"。这种说法不一定全错。一旦系统处于工作状态,人们只能按照系统要求去工作。任何用户管理人员都知道,信息服务的要求一般是比较高的,而满足这些要求的资源(时间和空间)往往是有限的,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很自然的。在鉴别、评价和选择信息服务系统时,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移植性(即在一种计算机上实现的技术能转移到另一种计算机上),也称为技术移植性。在用户看来,技术移植一般是指通用应用软件的移植。应该提醒用户管理人员注意的是,对已有的系统软件作
修改,则往往很难达到技术移植的目的。实际上,许多公司已经感到,修改一个别人建立的 系统所花的代价往往要比重新开发一个同样系统的代价要高。
有些信息服务部门下设一个质量保证小组。其任务是保证系统质量符合预定的技术指标。质量保证小组是由用户管理人员和信息服务人员组成的。
按照传统习惯,整理资料(包括编写用户手册)也是信息服务的职责。遗憾的是,低质量的资料竟影响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达十年之久。用户管理人员应知道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能被人们理解甚至使人们曲解的用户使用手册。针对这一情况,在系统验收时,业务部门应对各种资料进行严格的检查。
数据是产生信息的根据,所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是公司每个人的职责。信息服务系统负责对数据的存储,更改、操作和检索。
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用户业务部门。用户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信息服务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使系统正常进行。
10.产品生命周期与营销策略选择研究 篇十
关键词:产品;生命周期;营销策略
一、理论概述
1.产品生命周期定义
产品生命周期是指生物从出生之日起到死亡之日所经过的自然发展过程。最早用进化论思想解释生命周期的经济学家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马歇尔认为自然界很多事物都有生命周期,就像人一样。之后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农再次提出。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产品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
2.产品生命周期理念的用途
产品生命周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和企业制定产品策略以及营销策略有着直接的联系。管理者要想使他的产品有一个较长的销售周期,以便赚到足够的利润来补偿在推出该产品时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和经受的一切风险,就必须认真研究和运用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此外,产品生命周期也是营销人员用来描述产品和市场运作方法的有力工具。但是,在开发市场营销战略的过程中,产品生命周期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因为战略既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原因又是其结果,产品现状可以使人想到最好的营销战略。此外,在预测产品性能时产品生命周期的运用也受到限制。
二、产品生命周期策略
由于在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产品面临的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公司的技术水平和成本都有很大差别,公司应该针对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适宜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
1.产品引入期特征及营销策略
引入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销售增长缓慢。引入期销售增长缓慢是由公司和市场两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从公司方面来看,公司还没有完全掌握新产品的生产技术,没有建立足够的生产能力。从市场方面来看,新产品刚一问世,消费者对新产品不了解,不愿意改变他们过去的消费行为和生活习惯,经销商也可能对新产品没有热情,不愿意销售公司新产品。有时虽然消费者很希望得到新产品,但因为新产品林价格太高,只有少数消费者才能买得起,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新产品在引入期销售增长总是缓慢。其次,公司没有利润甚至亏损。引入期一方面销售收入少,另一方面公司需要大量经费对经销商和顾客进行促销活动,营销费用占销售额比例很高,由于产量低,没有熟练掌握生产过程,生产成本又很高。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公司在新产品引入期很难赢利。这一时期营销的总原则是尽快打开销路,占领市场。具体策略有:
(1)利用广告宣传创立品牌,使消费者对新品牌引起兴趣和产生新的需要。同时,借助现有产品品牌的影响,将新产品与原有产品放在一起销售,或采用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等方式。
(2)诱导和支持中间商分销,尽快建立有效渠道。这期间要给中间商提供相应的促销优惠,如,价格打折,合作津贴等,让中间商代销。
(3)采用相应的价格策略。如采用高价高品质策略时,以产品的高质量吸引较高收入的消费者,采用低价高品质策略时则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吸引低收入的消费者。
2.产品成长期特征及营销策略
成长期竞争状况的主要特点体现在:首先,销量迅速上升。早期采用者形成消费习惯,多数中间消费者和用户也已接受。其次,竞争者受大规模生产和盈利吸引,数量增多,并赋予产品新特色,市场进一步细分和扩大。再次,越来越多的中间商经销,渠道不断增加。另外,市场前景看好。虽然仍要维持甚至提高促销力度以对抗竞争,但是需求增长和销量扩大
价格可以保持在原有水平或略有降低,促销费用所占比例开始下降。促销成本由更大销量分摊,经验曲线使单位成本比价格下降得更快,利润增加。
针对成长期的特点营销策略的重点在于增强顾客对产品品牌的忠诚度上,主要有:
(1)改进质量,赋予产品新特色,改变款式,满足更广泛的需求,吸引更多顾客。
(2)开辟和进入新的渠道。
(3)改变广告内容:从介绍期的提高知名度,转为提高美誉度及说服购买,树立品牌形象。 适当时候降低价格,吸引对价格敏感的顾客。
3.产品成熟期特征及营销策略
成熟期的竞争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销售增长达到某点以后下降,成熟期一般比前两阶段更长,多数产品会长期停留这一阶段。其次,行业内生产能力过剩,引起激烈竞争。一方面为争夺销路,或降价,或增加广告,并更多对经销商、消费者和用户开展销售推广。另一方面,也积极增加研究与开发预算,以改进产品或增加花色。再次,有竞争者开始知难而退,放弃成熟期产品,开发新一代产品。成熟期产品是企业理想的产品,是企业利润主要来源,因此尽可能的延长产品的成熟期时间,并保持长期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主要策略有:
(1)改进产品。在质量方面,完善产品使用性能,如耐用性、可靠性、方便性和口味等等。产品特性方面,在产品大小、重量、材料或附加物等方面增加新特性,以扩大产品的适用性,如收音机增加录音、放音功能,录放机缩小体积使人们便于随身携带,新特性可以树立不断创新和市场领先形象,产生更多的宣传机会,赢得某些顾客的品牌忠诚,刺激推销人员和中间商的积极性,但是易被竞争者模仿。款式方面,增加美感,提高竞争力,如汽车制造商定期推出新车型,服装业定期举办新款时装发布会。服务方面,如,空调制造商提供安装,24小时内随叫随到的维修承诺;家具经销商送货上门。
(2)改进营销组合。通过改进一个或几个因素,维持或扩大销量。价格:能否降价,或价格优惠吸引新顾客;提高价格,以说明质量提高。一般来说,多用降价政策。分销:能否跟经销商争取更多陈列空间,能否进入新的渠道,能否向更多网点渗透等。广告:是否增加广告,是否更换广告商,是否改变广告媒体,是否改变广告时间等。人员促销:是否增加推销人员,或提高素质;是否调整销售区域或分工;业绩奖励办法是否修订等。公关促销:如何给品牌的坚定忠诚者以鼓舞,稳定动摇者,吸引改变品牌偏好的顾客?销售推广:用哪些方式抵消竞争者的吸引力。
4.产品衰退期特征及营销策略
衰退期的主要特征是:产品销量明显下降,甚至停滞不前;价格下滑,获取的利润也很微薄;一些竞争者的同类产品纷纷退出市场,声誉产品对消费者的影响很微弱。衰退期企业营销管理还应分析产品所处市场情况、竞争者情况及顾客对该产品的忠诚度等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此时企业应当面对现实,衰退期产品应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做到见好就收,寻找新的产品和项目,将主要精力放在新产品的开发中,找到企业新的利润来源。营销策略主要有:
(1)持续策略。持续策略是产品衰退阶段竞争者相继退出市场,而市场上对此产品还有一定需求,成本降低的企业可继续保持细分市场,沿用过去营销组合策略,将销售量维持在一定水平上,待到时机合适,再退出市场的营销策略。
(2)集中策略。集中策略是企业应将大部分的能力和资源集中在最有利的子市场和分销渠道上,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的营销策略。这样有利于延长产品退出市场的时间,让衰退期产品发挥更多余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3)榨取策略。即大幅度降低销售费用,如广告费用削减为零、大幅度精简推销人员等,虽然销售量有可能迅速下降,但是可以增加眼前利润。
(4)放弃策略。如果企业决定停止经营衰退期的产品,应在立即停产还是逐步停产问题上慎重决策,并应处理好善后事宜,使企业有秩序地转向新产品经营。
参考文献:
[1]朱战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的理论与实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林功实:产品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金永生:市场营销学通论.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4]梁文潮: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战略、营销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孔文:MBA案例精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6]甘华鸣:哈佛商学院MBA课程新产品开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7]吴长顺:营销管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8]周胜保:市场营销实务,华夏出版社,2005.
[9]冯丽云李宇红:现代营销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11.广告风格与产品生命周期 篇十一
广告风格是广告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属于广告人在创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由于广告人的生活阅历、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广告主题确立、创意策划、文案制作等方面都各有特色,这就形成了广告作品的风格。当今,随着现代传播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为广告作品的创作不断注入科学的内涵和新的活力。许多主题思想鲜明、表现手法新颖、从而风格独特的广告作品正不断地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这些广告以其令人信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广告主企业的青睐和追捧,从而也就转化成为广告主企业对广告人创作能力的要求。所以,探讨广告作品创作风格的问题,也是广告人在今天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
广告风格体现在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各种要素中,它的形成取决于广告人对企业和产品的理解以及一定文化氛围下的艺术表现手法。作为商业广告活动,从促进销售和树立企业形象的广告效果来讲,笔者认为,广告风格的形成,绝不是单纯的探讨艺术手法的表达阐释,也不会是广告人在“媚俗”和“唯美”两端的摇摆中完成的一段心路历程。作为企业总体营销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广告作品的创作必须符合企业的总体营销战略和由此而确定的广告战略,必须建立在对企业和相关产品的背景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惟有此,才能在众多的广告素材和相关资料信息中做出精确的选择,才能发掘出核心的部分加以诉求发挥。这既是广告创意展开的基点,也是广告风格形成的关键。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告诉我们,市场中的产品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时间上的表现就是市场生命周期。人们在营销实践中,对这一生命周期也做出了经验性的描述,即把这一周期划分为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上,产品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市场营销特征,据此,人们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营销安排。作为产品信息的传递,企业的广告行为就必须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相结合,广告作品的创作,必须准确地把握产品在不同阶段上的市场营销特征。二者的完美结合,正是广告效果的保证和广告风格形成的内在特质所在。
一般来讲,目前我国广告风格可以大体归纳为三种类型,即规则式风格、感化式风格和论证式风格。笔者依据这三种类型的划分,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理论,就广告作品的风格及其应用略谈粗浅认识:
一、规则式广告风格
这是一种以事实的说明为主要内容,在创作格调上比较正统刻板,较少感情色彩,有些近乎公式化的广告风格。这种广告在介绍产品时,一般着眼于从质量参数、规格尺寸、价格水平、花色品种等自然属性方面以及顾客可以从中得到的某些好处与实惠等方面如实介绍。作品在语言文字上一般不作太多的修饰和处理,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份产品的说明书或通知单。
这种广告作品的创作风格,在我国早些时候和改革开放初期比较多见。现在则由于其文体平铺直叙,显得比较平淡枯燥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往往只会在一些工业品和技术服务的广告创造中可以感受到这种风格。那么,这种广告风格是否会遭遇被人们最终抛弃的命运呢?答案是否定的。笔者认为,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处于市场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即市场导入期时,企业以通知式诉求为主而展开的广告行为,需要的往往正是这种广告风格。或者说,这种广告风格的出现和形成,正是新产品在推出之时或者原产品在面对新市场的拓展之际所面临的客观营销环境所决定的。这里,无论是工业品还是消费品都应如此。
处于导入期的产品,其市场营销的特点简单地说就是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购买者可能只是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当然,这时进入市场的也只有少数企业、甚至只有独家企业生产的产品式样。产品则因为技术不成熟和产销量过低的原因,使得产品成本高,销售利润常常很低甚至为负值。在这一阶段,企业的促销费用往往很高,其主要目的就是介绍产品,吸引消费者试用。而这时广告作品创作的风格显然应采用规则式广告风格为宜。理由在于:(1)从规则式广告风格的自身来说,这一类广告作品的优点就在于内容比较全面,介绍相对具体,而且所提供的信息资料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更有利于对产品初始接触的消费者了解和认识产品。(2)从信息接受的原理来说,有效的信息沟通应是一个逐步递进的过程。顾客不会从一个初始状态一下子就飞跃到购买状态的。在顾客购买模式中无论是AIDA模式、层次效果模式、创新采用模式还是沟通模式,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要采用StepByStep(步步引导)来完成的。(3)从心理学的认知规律来说,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认识和接受,首先是要获得直观形象的反映,是解决所谓知晓和认识层面的问题。即他们首先想要知道的是产品或生产者的名称;想要了解的是产品的性能和用途;想要明白的是产品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实惠等。这就必须通过产品的理化指标、技术参数、工艺流程等信息来说明。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正在加快,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了解和认识新产品的欲望也在提升。这样,伴随大量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和迅速进入市场,企业在相应的广告宣传活动中,或者说广告人在广告作品的创作中,规则式广告风格是必须考虑和追求的。
二、感化式广告风格
这是一种通过广告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打动顾客情感,以理性的感情诉求去影响顾客态度的广告风格广告人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语言文字才能,在介绍产品时,巧妙地叙述、戏剧性地显示、绘声绘色的描写产品的特点和带给顾客的利益与好处。
这种广告作品的创作风格是我国目前市场上比较多见的。它的盛行,既有买方市场形成后,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因素;也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广告创作手段和传播手段的高科技化提供了现实条件的可行性因素。当然,这也和当代国际广告创作出现娱乐化、情节化、人性化等新特点的趋势是相吻合的。笔者认为,广告形式和手段的变化,以及广告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的增强,其实质性原因,正是产品在进入生命周期第二个阶段即成长期阶段后,面对产品不同的市场营销特征,广告诉求也就必然从以通知式为主的诉求转向以诱导式为主的诉求,从而呼唤和决定了感化式广告风格的出现和盛行。
产品进入成长期以后,由于更多的消费者已经熟悉并接受了该产品,产品的产销量迅速增长,成本相应降低,企业利润水平提高并在这一时期达到最大当然,美好的前景和可观的利润,也吸引了大量竞争对手的不断涌入,企业间的竞争日趋走向激烈。为此,企业往往采取诸如进一步分割市场,捕捉新的市场机会、改善产品品质,赋予产品鲜明个性特征等营销对策。而反映在广告行为上,就是把广告的重心从介绍产品转到建立产品形象上来。通过良好的产品形象和企业声誉来维系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
对感化式风格若再做进一步探讨,又可分为诱导式风格、同情式风格、幽默式风格、设身处地式风格和启发式风格等等。笔者无意在此赘述这些风格的特点和差异,只想说明的是感化式风格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都必须考虑产品所面临的营销环境,必须紧紧围绕着赋予产品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市场形象这个主题而展开。对广告人而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下两点:
1.依据定位传播的思路展开创作思考
定位传播不是空炒概念的定位,而是在企业实施差异化并完成产品定位,赋予产品个性特征的基础上,由广告人把产品的特点传播出来的行为。定位传播就是要让顾客知道,和竞争对手相比,我的产品有什么不同,产品好在什么地方。为此,广告传播首先要持久的突出产品特有的差异,或者说将差异特点持之以恒的告诉顾客,不要朝令夕改,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定位传播效果;其次是产品的差异特点必须集中到一点,并使这“一点”成为顾客根深蒂固的看法也就是说不要指望顾客能够记住产品所有的特点,定位传播不是以炫耀自己产品为目的,而是要让顾客记住并选择你的产品为目的。最后要强调顾客利益,要把产品带给顾客的特定利益告诉顾客。比如某婴儿尿布产品,其传播的定位信息是“吸水性强”,而在利益诉求上则是“让宝宝安睡到天亮是每个母亲的心愿”,将顾客的利益用呼唤亲子之情的方式传达了出来。
2.依据品牌形象的思路展开创作思考
广告传播中的品牌和产品是有区别的,它体现了顾客对品牌所包含的诸多信息的认知和接受的程度,它是建立在顾客的心中的一种包括认同感和个性在内的主观存在。比如,品牌形象在今天已是女性选购化妆品最重要的因素,化妆品厂商都竞相利用广告来向顾客传达自己的品牌主张和个性。试看:资生堂的产品质量是最可靠的,广告风格是唯美的;美宝莲的彩妆是一流的,广告风格是光彩照人的;欧莱雅的基础护理是最好的,广告风格是高贵华丽的;玉兰油的美白效果是最显著的,广告风格是自然秀丽的。可见,每一品牌在市场中都存在着品牌形象,或者说,品牌形象是广告多次反复地将产品与某个意象、某种个性和象征长期联系在一起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要树立品牌形象,必须为品牌选择和创造合适的广告意象,能够表现出品牌特质和个性,并能为消费者接受。纵观许多成功广告,广告创作人员在广告意象的选择和创造时,往往是给品牌里投入“一种令人激动不已的形象”。这可能是选择了合适的模特儿,也可能是创造了独特的商标人物。正如“万宝路”得益于牛仔形象一样,绿色巨人公司得益于“绿色巨人”形象一样,广告大师李奥·贝纳的经典之作至今被人津津乐道。当今,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又为拟人化的动物卡通形象的制作和传播提供了可能。另外,利用名人形象和普通人形象,也往往会因广告人物形象所具有的感召力和亲合力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论证式广告风格
这是一种以求证的方式展开,而借以突出产品信息重点为目的的广告风格。论证式风格的广告,一般采用一点论、两点论和比较法这三种方法来突出产品的信息重点。(1)一点论:是指广告文案只就产品本身固有的优点来叙述,引用的信息资料都是有利于证明产品如何的事实依据。(2)两点论:是指客观的向人们介绍产品,既讲产品的优点和带给顾客的利益,也毫不掩饰其缺点和使用时应避免出现的问题,而且介绍解决问题的办法,指明如何防止和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可能发生的事故。这种广告有利于顾客按自己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和选购标准来决定购买与否,效果较好。(3)比较法:是指通过广告文案的创作来证明产品的外观、质量、价格、性能等在同类产品中确实处于优秀或出类拔萃的地位。这种广告文案必须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或滥用“第一”骗取公众信任。在具体使用这种方法时,我国目前大都采用权威性鉴定、专业评比结论、消费者切身体验等加以证实,使论证建立在科学依据基础上。
论证式广告风格的形成,不能将其简单地对应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某一阶段。或者说,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产品所面临的营销环境的不同,特别是竞争态势的变化,在促销活动中灵活采用这种风格的广告。比如在产品导入期阶段,企业的广告是对产品本身的直接诉求,所以,论证式广告风格中一点论或两点论的方法也是比较适宜的。而当产品处于成长期时,企业更希望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个性特征和品牌形象,所以,论证式广告风格中的比较法更有利于企业这一广告目的的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当产品处于成熟期时,其市场营销的主要特点是产品已经普及并日趋标准化,销售量相对稳定,竞争在这一阶段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企业除了采取稳定市场占有率、延长产品生命期等营销对策外,其广告诉求也从诱导式诉求更多地转向提示式诉求。因为这时的广告宣传和导入期的情况不同,市场上同类产品很多并日趋标准化,再做原来那样的宣传,稍有不慎就等于是替别人花了广告费。所以,广告的重点开始更多的从产品转向企业,转向提高企业形象和声誉的努力。而这时的广告创作,则更多的形成了感化式广告风格和论证式广告风格。
广告风格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里既有广告创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因素,也有他们对企业和产品的了解与体验程度;既考虑到竞争对手的促销手段以及对竞争态势的研判,也有对目标市场特别是目标顾客群体文化背景的思考。总之,影响广告风格的因素是多样而复杂的。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就以为广告风格是“空穴来风”,即它是广告创作人员主观随意的行为,是纯艺术手法的表现或阐释。笔者认为,广告风格的形成是有其内在机制的,而产品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上所面临的不同营销特征以及广告创作与这些特征的结合,则是广告风格形成机制的决定性因素。
【手机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推荐阅读:
A13.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规范08-13
老年人手机产品战略06-11
手机产品消费调研报告07-29
手机产品购销合同通用版10-22
oppo手机战略分析07-11
智能手机swot分析08-16
手机市场swot分析09-10
品牌手机营销策略分析06-21
oppo手机数据分析07-29
手机市场环境分析预测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