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算机论文

2024-08-17

数学计算机论文(共11篇)

1.数学计算机论文 篇一

计算机统考只有两种题型——单选和综合应用题,其中单项选择题占80分(共40题,每小题2分),综合应用题占70分(共7题,各题分值不等)。在综合应用题中,数据结构、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各2道,网络出1道题。

一、须使用数学一的招生专业:

1、工学门类中的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20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2、授工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二、须使用数学二的.招生专业:

工学门类中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中所有的二级学科、专业。

三、须选用数学一或数学二的招生专业:(由招生单位自定)

工学门类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二级学科、专业选用数学一,对数学要求较低的选用数学二。

四、须使用数学三的招生专业:

1、经济学门类的各一级学科。

2、管理学门类中的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

3、授管理学学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2.数学计算机论文 篇二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成熟阶段, 这一次是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者)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 通过建构主义方式而获得。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现象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于学习者是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 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认为“情景”与“协作”, “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意义, 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 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如上所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彻底抛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 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使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因而必然要对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提出挑战, 从而在形成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同时, 也逐步形成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

由以上分析可见, CAI理论基础第三次演变有两大特征, 其中之一是学习理论由一般的认知主义演变为建构主义。目前心理学界公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 这是不仅强调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 而且也强调要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 建构主义的迅速发展真正确立了教学理论在CAI中的指导地位。建构主义成为CAI的主要理论基础这个事实, 标志着人们对CAI的认识已日益深化, 日益全面, 日益成熟。

2 CAI在数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2.1 数学原理本身的数学

数学原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是在对数学对象的抽象、归纳、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形成的。

对于数学原理本身, 从学习过程中讲可以分为増生阶段、重建阶段和融会贯通阶段。在増生阶段, 学生接触到新的数学原理, 但由于数学本身具有严谨的逻辑性, 学生并不一定感觉所学内容太陌生, 因此, 在这一阶段的学生中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体会和感知原理的内容。重建阶段是増生阶段发展的自然结果, 是学生将増生阶段所学的原理进一步做深入理解、证明和应用的过程, 融会贯通阶段则是学生通过应用原理解决问题, 形成数学技能,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针对上述三个阶段, 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各种教学和学习环境, 为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创造必要的情境, 以利于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2.2 数学原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原理即包含原理本身的内容, 也包含抽象和形成这些原理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因此, 在原理的教学中, 不仅要使学生理解原理, 更要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要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 仅仅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只有在学生反复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掌握,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是学生自己探索, 尝试错误, 最后取得成功, 也可能是通过与同学的协作学习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只有经过了学生自己的学习探索, 形成的数学思想方法才具有生命力。

要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就必须注重数学学习的过程性、活动性,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主动的思维, 使学生具有独立地发展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渗透, 更需要学生在实践和经历“数学过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2.3 CAI在数学教学原理中的应用

教学原理包括数学的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和形成、应用这些原理的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多媒体计算机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原理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利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原理, 形成数学的思想方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可以为学生参与抽象和概括这些数学原理的过程创设必要的学习情境, 可以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和与他人的讨论、协作, 体验数学原理得出的过程。

3 CAI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例1如图1, BO是△ABC的边AC上的中线, 画出△ABC关于O对称的图形。

把点B关于点O的对称点记为D, 就得到图2中的四边形ABCD。这个图形中的△CDA可以看成是△ABC绕点O旋转180°得到的, 因此四边形ABCD是中心对称图形, 点O是它的对称中心。

如图3, 在□ABCD中, 点O是对角线的交点。因为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所以□ABCD绕点O旋转180°后, 点A与点C、点B与点D分别互换了位置, 旋转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重合。

这样, AB=DC, AD=BC;

∠ABC=∠CDA, ∠BCD=∠DAB;

OA=OC, OB=OD.

例2 把图4中的三角形ABC向右平形移动9格, 画出所得到的三角形A′B′C′。

度量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B′C′的边、角的大小, 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平移三角形ABC能得到图形中哪几个三角形?请画出平移的方向, 并说出平移的距离。

例3在图5中, 四边形A′B′C′D′是怎样由四边形ABCD平移得到的?

从以上例题可以看出,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部分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困难, 但通过多媒体可以很直观的理解, 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而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4 关于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1) 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教师, 不是取代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 并非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能或需要由计算机完成, 许多传统的教学活动必不可少。计算机只能作为数学教师的助手, 而不能替代数学教师。过分地夸大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 会由于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造成学生思维和推理的单一化, 以至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 要以人为本, 上面已讲过,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是辅助数学教师授课、解决数学教学难点的一种手段, 在课堂上, 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工具, 和黑板、粉笔一样, 只不过现代化水平高一点。因此, 教师在讲课中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 更不要把课堂教学变为课件展示。数学教师在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时, 除了在课件上下大工夫, 让课件尽量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 能解决教学难点之外, 还应在教学基本功上多钻研, 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一个大的台阶, 而让计算机课件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另外, 计算机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 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 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在课件的引导下, 学习新知识, 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理解此难点内容的实质所在, 彻底掌握知识点。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脱离课件后仍然能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傅岳新.数学教学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6) .

[2]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 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2) .

[3]濮安山.中学数学教学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11) .

[4]刘胜利.几何画板课件制作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3) .

[5]李学农, 丁彦青, 温玲.多媒体教学优化设计[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 .

[6]童保红, 胡晓武, 李育林.多媒体教学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 .

3.当数学课遇到计算机后 篇三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使教师可以用栩栩如生的画面将相距学生生活较远的事物展现在眼前,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感材料,同时也让他们认识了所未曾经历的生活,而且能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领会教学目的的作用。同时多媒体技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够处理多样化的信息(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同时信息网络又能给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源,利用传统教学手段是难以实现的,而网络学习却对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将具有网络功能的多媒体技术引入数学课堂,不仅可以加强讲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可以有效地突破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教学重难点。所以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一、为教学模式注入新活力,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

利用多媒体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场景,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克服传统教学中向静而呆板的教学模式。

教材中的许多重点、难点,老师讲解学生不易理解,而多媒体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既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还突出重点、淡化难点,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意义》一课中,采用故事导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着美妙的音乐,很快的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使整堂课顿时活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唤醒了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老师引导着,教学环节紧凑,过渡自然,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时还可以利用幻灯片可实现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且能把某个学生的信息反馈给全班同学。如:讲解六种四边形时,弄清它们之间任意两种的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当在教学中讲清了每种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后,要求学生用文氏图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并把结果写在投影片上。正确的答案只有一种,于是同学们把投影片一一放出来,发动学生找错误,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爭相发言。这种投影片辅助的新颖的教学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及时进行了反馈,在找某些同学错误的同时,也引起了其他同学对这些错误的重视,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为自主学习增加新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引入到数学课中,不仅能突破重、难点,而且使学生从形象感知中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由于多媒体技术能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产生兴趣,就能加快学生的注意力的转移,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例如:针对学生粗心、爱犯错的小毛病,设计了这样的课件:让学生担任“数学医生”,给课件中出示的“病号”——错误的笔算和演算看病,找出“毛病”在哪,并开出“处方”医治,使“病号”痊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兴趣浓厚,满脸的认真劲,个个俨然一名认真负责的小医生,大家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教学效果相当之好。这也充分说明了一点,巧用身边的生活素材,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兴趣材料,自然能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介绍角的度数一节内容时,我们就利用《几何画板》软件制作一个角,并在旁边动态的插入度数值,再用鼠标拖动角的一边,学生就可以随时看到角的度数也跟着变化,旁边显示出来的度数值也随着变化。这个动态的演示简洁直观,学生能在大脑中形成形象的概念,并且当角的一边旋转过一周的时候,学生能非常直观的看到这个角的度数的变化情况,而这个过程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实现的。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教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过程,更主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利用多媒体可以形象地模拟思维,再现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多向思维、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讲授“平行线”一课时,采用动画的方法来演示两平行线向两端无限延长直到忙着尽头,让学生结合直观发挥想象,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这样既弥补了传统教学难以讲清的不足,又建立了空间观念,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记忆更深刻、更牢固。

比如,可以利用计算机将平面图和立体图进行转化,通过课件展示过程,将立体图展开成平面图,平面图围成立体图,通过显示这两种不同过程的转化,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平面图与立体图之间的关系。

又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结果,搜集的材料包括:某两星球之间的距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我团各别连队的土地面积等等,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也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有家乡的思想教育。

4.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篇四

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区县: 西 安 市 阎 良 区 学校:西安市阎良区南樊小学 姓名: 王 海 艳 邮政编码: 710089 联系电话: ***

目录

1.论文摘要„„„„„„„„„„„„„„„„„„„„„„„„1 2.关键词„„„„„„„„„„„„„„„„„„„„„„„„„1 3.正文„„„„„„„„„„„„„„„„„„„„„„„„„„1 4.参考文献„„„„„„„„„„„„„„„„„„„„„„„„1 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摘要】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也必须接受时代的挑战,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使常规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积极运用计算机现代教育手段,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与模式,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运用计算机现代教育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活动和探索发现中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现代教育手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正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在中小学中安装实施的计算机现代教育系统,让广大教师和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也正逐步成为现实。这对新课程的实施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和不容置疑的。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拓展师生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丰富师生的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则是点燃学习兴趣的火炬”。运用计算机现代教育手段将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我认为,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已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六至十二、三周岁的儿童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方式向抽象思维方式过渡,但大部分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决定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点应落在形象事物上——————计算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概念的语言具体化,间接的问题直接化,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

它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才料和多种认知途径,还为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创造了必要条件,有利于教师个别辅导和教学过程调控,有利于因才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探究分析,构建信息的学习能力,同时,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能使其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且兴趣得到足够地延伸。有效地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维系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可以这样说现代教育技术为小学生兴趣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有效展示的平台。那么,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呢?

一、利用展示计算机现代教育手段巧妙导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精神饱满,能使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巧导导语,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进程:(1)探讨体积大小与什么条件有关?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如何解决体积计算方法的问题,利用电脑显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改变。(2)探讨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利用电脑依次显示:①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②把这样的5个正方体摆成一排;③把这样的正方体4排摆成一层;④同样的共摆3层(最后得到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长方体)。(3)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学生4人为一组,用6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出3个大小相等形状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派代表上台当“小老师”,用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拼法,并对照本组实验报告单说出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总个数的关系,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4)归纳体积公式。(5)验证公式。以上教学过程,将媒体的优化组合发挥处理,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即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兴趣和能力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活动。

(一)大胆探究,寻求新知

信息技术是一门带有探究性的、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学科,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基础,“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载体,而教师可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在引导学生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产生学习的需求。因此,恰当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巩固知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而且能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慷慨”地提供思维加工的原料,通过演示课件,温习旧知、观察现象、布置练习题等,提出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大胆质疑,乐于思考

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方能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 “为什么”,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三)大胆创新,自主互动

有人说过:“创造性在一致性的要求中慢慢被泯灭”。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把教学中所需要的资源准备好,放在网上供学生共享,学生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在网络中寻找相关资料来完成学习。另外笔者还给学生推荐了一些网址。来自网上、老师、同学的大量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发展自己的思维。例如,为引领学生设计出有各自特色的幻灯片,笔者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创新闪光点,通过多媒体教学网向学生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同时还鼓励学生自主互动,层次不同的学生可以自发组织成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品。学生各有所长,在自主互动中,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观摩、演示,互相取长补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大胆创新,自主互动,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四)大胆放手,独立自学

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每学期刚开学,我就把这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包括计划、进度和课时都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一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在完成相应阶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爱好,提前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笔者鼓励学生独立自学,实施个别辅导。在讲到程序设计初步时,有一些层次高的学生对于程序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不满足于数学教学内容,对这些学有余力的学生,笔者鼓励他们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兴趣,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编写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序。独立自学不等于放任自流,当学生遇到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启发学生思维,指点学生找出解决办法。

三、利用网络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有的擅长逻辑思维,有的擅长语言表达,有的喜欢抽象的表达方式,有的则喜欢具体的事物,而课本的知识较为单调,总不满足学生的需要,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就可以利用多种媒体网络,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现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创新、创造的能力。

四、利用网络,不断生成新的问题

课本的内容总是有限的,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则能充分扩展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的广阔背景,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比课本内容多得多的知识,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问题。以《因式分解》一课为例,在“休闲一刻”这个环节,课件中为学生准备了许多有关因式分解的小知识,学生可以随意点击甚至上网浏览,尽情在知识的海洋中“冲浪”。反馈交流中,学生们畅所欲言,谈感受,说体会,有的甚至提出更多更新的问题。这样的设计,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空时界限,使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深度整合,学生乐学好学会学

利用计算机现代教育手段构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通过调查表明,98%以上的学生都喜欢上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的数学课,认为学习过程生动有趣,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最丰富的学习内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例如:网络课《旋转和平移》,教师将各种与旋转平移现象相关的素材串联成数学故事“风车娃寻宝记”,使各自独立的材料和练习巧妙的融入生动的故事情节当中,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对旋转平移现象的感性认识。学习中,计算机又成为学习工具,学生通过操作键盘、移动鼠标实现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完成多层次的机上练习:分卡片(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闯迷宫(平移图形)→ 智开锁(旋转图形)→ 巧拼图(平移旋转的综合练习)→ 显身手(创意设计平移旋转图形)。新颖的设计,全方位的参与,使学生完全融入教学过程。

计算机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以及对信息的快速收集、快速处理和运用的能力都得到较大提高。

5.数学计算机论文 篇五

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组织机构在运做中不使用计算机。在百货商店,带条形码扫描仪的计算机可以让我们更快地结帐;当我们去看足球比赛时,我们能够看到计算机控制的记分牌;汽车引擎系统和仪器面板都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有很多人已经开始使用个人计算机来管理家庭的日常收支、管理名片、打印信封、给朋友发送电子邮件、甚至上网玩拱猪游戏。在学校,计算机的普及率也在逐步提高。在美国,1994年底已经使用1810万台教育计算机,其中620万台直接进入了中小学,98%的中小学已经在不同程度上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全美小学、初中、高中在校人数与计算机的比率分别为15:

1、14:

1、10:1。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的普及率也在逐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96年,在我国近80万所中小学中,已有3-4万所配置了不同档次的计算机40万台,许多学校还配备了网络计算机教室。但实际上真正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的教师却很少,计算机教室成了打字室。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比如日本高中计算机普及率达99.7%,但教师愿意在课堂上使用的也仅占18.7%。造成这种情况有许多原因,如有的教师对CAI持怀疑态度,或由于对新技术的陌生而不愿意尝试,还有教学软件的缺乏,现有的教学软件质量不高等。在21世纪,计算机必然在数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地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已成为数学教育现代化和数学教改的现实课题了。

美国数学教育界认为:“在众多促进数学教育改革的因素中,现代技术具有最大的潜在的革命性影响。”而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指把计算机用于教育的技术,即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CAI进入数学教学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起来,利用其交互性、个别性、直观性等特点,可以在学习材料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给传统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本文将根据计算机的优势及它与数学教育现代化的关系谈谈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的几点看法。

一、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数学教育的影响

从教学内容看,几十年不变,内容陈旧;从教学方法看,大部分数学课堂没有摆脱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注入式,数学课难以唤起学生的积极性;从教学对象看,数学教育并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真正的“因材施教”至今还难以实现;从教学目标看,绝大部分精力还放在应付考试的单纯解题训练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被淹没了,数学与实际的生动联系不见了;从教学模式看,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刀切”的班级授课,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没有改变,缺少必要的“个别化”教学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学生的课堂参与是极其有限的;从教学评估看,大部分是凭经验“摸着石头过河”,难于及时准确地了解教学信息,因而我们的教学策略难以保证有很强的针对性;从教学手段看,没有摆脱“粉笔加黑板”的束缚,计算与画图还是传统的手工方式,教师的工作基本上还属于个体的手工业劳动。数学不仅是学生的沉重负担,也是教师的沉重负担,综上所述,传统的数学教育在喘息,陈旧的内容,陈旧的方法,陈旧的观念,缺乏生气的课堂,事倍功半的效果,传统教学似乎使出了全身的气力,却仍不能满足数学化时代的需求。

二、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使数学教学直观可视化,“难学”变“好学”。目前,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教学软件数量的增加,数学CAI也在逐步开展,许多地区、学校都在进行CAI实验。但是,根据目前学校、学生拥有计算机的状况以及教师对于计算机的熟悉程度,目前的应用还只是初步的,利用CAI的数学课还是比较少,大多也只是讲一讲公开课,而缺乏大范围的、系统的实验。在数学CAI课中,教师该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CAI课堂上的认知过程如何等等,都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回答。另外,通过实验,寻找数学CAI的切入点,也是发展数学CAI所必须的。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课中,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多地使用计算机,解决传统教学做不好的事情,这应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下面根据不同的计算机软件的特点,谈谈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联系实际“课堂化”、抽象问题“具体化”。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关键。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习数学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多数学生感到数学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教材理论性因素偏多,学生在学习中联系实际的机会少,抽象化的知识与形象化的实际问题难于“对号入座”。在教学中,只有将抽象内容具体化,理论问题实际化,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定律。比如: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讲授几何第三章第16节---《勾股定理》时难点是证明定理,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借用正方形的面积拼组等积来证之,证明完毕后,有很多学生对这种证明方法不理解,对证明过程更是不理解,主要原因是我们画图只限于黑板,无法进行很多的变换,学生;理解起来太抽象,计算机教学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计算机中我们把组成正方形的各个面积进行动态的描述、分析、拼图,给学生们一个直观的感觉,理解起来很容易。再如我们教师讲授代数第四册第十三章第8节---《二次函数的一般式的图象》时,都知道二次项系数相同而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不同时,图象的大小、形状是相同的只是位置不同,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只能用描点法进行讲解、画图,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有的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课堂上应用计算机,把二次函数的抛物线进行空间的平移、旋转非常直观、形象,学生们能够轻松、愉快的接受知识。这样,在课堂上应用计算机,学生能通过感观认知熟记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动态过程“可视化”,空间想象“直观化”。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牵涉到一些动态过程,而这些情景又是难于在教室外中直接形象展示的。学生缺乏感性认知,想象力又受年龄和知识结构水平的限制,难于理解动态过程。利用现代多媒体动态技术展示动态的过程,可让学生感受“实际”动态情景,弄清复杂的物理过程。比如在平面几何中三角形全等的讲解,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屏幕中满足全等条件的几个不同色彩的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地描述三角形全等的内涵。这样,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变被动为主动,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数学教学中存在有许多需要许多空间想象能力的问题情意,大部分学生对此类问题望而生畏。在数学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三维技术展示空间情景让学生一目了然。比如在讲二次函数和性质的讲解,首先,播放篮球运动员进行投篮的精彩片段,然后提示学生:篮球在空间所“走”的路线是一个什么样的轨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兴趣。模拟篮球在空间划过的轨迹,动态描述出函数y=2x的图象,然后逐步展示二次函数中的各个参数与其图象的关系,使学生深深体会二次函数与其图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出由函数y=2x的图象来作y=2(x-1)+3的图象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归纳出作任意y=a(x+m)+k的图象的步骤,找出作图规律,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数形结合的效果。这样,既传授了数学知识,又加深了学生的感观认识。

3、“枯燥无味”的练习“娱乐化”

数学教学中经常会进行练习,这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但是满满的45分钟的练习和总结使学生们感到厌烦,多媒体的应用解决了这个难题,在练习中设计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制作软件判断学生解答的正误,根据联系的情况,给予必要的鼓励或重复练习,这样的练习,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抽象为具体。学生通过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变枯燥无味的练习娱乐化,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4、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创“数学操作平台” 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讲练结合教学已成为我们大家的共识,但是创设课堂情趣,发挥学生的操作能力更适应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我在讲《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时,在每人一机的计算机房进行。上课前,发给学生需要在课堂填写的数学实验报告。上面有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步骤、结论、练习与作业。开始,教师在与计算机相连的电视屏幕上演示了几种动态的相似三角形,提问:“谁能说出什么是相识三角形?两个三角形一旦相似就具有什么性质?”在学生回答出三角形定义,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成比例以后,教师问到:“那么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需要几个条件、什么条件?”然后教师讲,这就是今天我们需要通过在“几何画板”上进行实验研究的问题。教师详细交代了实验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报告的填发之后,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由学生在计算机上动手实验。首先学生被要求作⊿ABC与⊿DEF,接着学生按实验报告中的要求测算∠A与∠D的度数、用鼠标调整角使这两个角相等并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以后又测算出两个角的度数并调整角使之相等。在学生观察出此时两个三角形相似之后,他们又按实验步骤的要求测算各边的长并验证对应边是否成比例。与传统课堂不同,所有同学都全神贯注地进行实验、观察,之后填写实验报告册。学生在实验后进行交流,所有学生都能用数学符号及文学语言表达他们的结论。教师在组织了大家的交流之后及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要求学生用当堂得到的结论画两个相似三角形。学生对这项任务非常积极,当堂有好几位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不同位置的相似三角形。这一节课的突出特点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他们不再象过去一样听教师讲“现成”的几个,而是通过活动自己获取知识。“问题情景—数学实验—课堂交流—课堂操作与练习”代替了过去的“听讲—笔记—练习”课堂教学的模式由于引进计算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发挥,几何经过从学生的经验上生为理性思考的过程变得有趣多了。以上形式的教学我亲身实践了很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说明计算机能为数学教学开创一个过去不敢想象的“数学实验室”为、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开创了思路。

三、大胆利用计算机教学,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无不时时刻刻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时间的脚步是快节奏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传统教学最大的缺陷是对应用题及开放性问题的忽视,那么计算机对改善这种状况能起一定的作用。例如应用题,由于数据不整齐,计算量较大,传统教学难以处理。现在有了mathcad及mathematica这类数学软件,对处理应用题是极大的帮助。

对于开放性探索问题,需要提供一个便于学生探索的环境,并创设富于启发式的问题情景。有了计算机就和传统教学不大一样,比如,提出一个问题:“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围城什么图形?”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效果就比过去灵活的多。在“几何画板”的支持下,可以在屏幕上给出一个动态的四边形,它在运动的过程中忽而是凸四边形,忽而是凹四边形;四边形中点连线组成的四边形也是不断变化的,在这种情景下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因为问题可以是非常开放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怎样的条件将导致何种结论。这样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真正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成为学生辅助性学习的工具。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需要对数学解题思维过程的经验与规律进行总结,这反过来将促进数学教学的改革。

四、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能取代一切。

多媒体课件以其强大的功能特点,已成为一种有效有力的教学辅助手段,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若以课件代替真实教学,不管课件做的多好都缺乏系统性,不能以次代主。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中,只能作为求知过程的再现、补充。

6.数学计算机论文 篇六

为维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学生上课考勤管理工作,端正学风,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和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考勤制度要求:

1、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课程和参加统一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时均实行考勤。各班学习委员负责日常考勤。课堂考勤采取班级日查,辅导员抽查,每周汇总的总体管理方式。学习委员应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2、每周五,由各班学习委员将考勤表、缺课登记表、教学反馈表报辅导员处签字后汇总至学习部,并领取新的各类表格。

3、辅导员每周对学生课堂出勤进行3次以上不定期抽查。

二、考勤标准及流程:

1、学生上课期间,一般不准请假。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教学活动,必须事先办理有效请假手续,凡未办理请假手续者,一律按旷课论处。病假:学生病假需持医院或医务室证明办理假手续。因急当天确实不能请假者,次日要持相关证明补办请假手续。

事假:学生上课期间一般不得请事假,如有特殊原因需请事假时必须提前办理手续。周末或放假期满因病、事等不能按时返校者,应向辅导员请假,并在返校后一天内持诊断证明或假条补办请假手续。未按期办理请假手续按旷课处理。

公假:因公缺课须经有关部门开具证明,经批准方可生效。

2、严禁上课时间内迟到、早退、旷课。凡在上课时间内迟到、早退累计达到三次,作旷课1学时论,旷课一天按实际学时计算(如有特殊原因,待辅导员查实后,取消相应记录)。

迟到 上课铃响后进入教室为迟到,一学期内累计3次迟到计旷课一节。

早退 在上课时间未经允许擅自提前离开,时间不足20分钟为早退。一学期内累计3次早退计旷课一节。

旷课 无故缺课:请假手续不符合规定;上课期间擅自离开20分钟以上,均作旷课论。

3、学生请假需填写统一格式的“学生请假申请单”,经批准后作为请假条交本班考勤员登记考勤。未能提前填写“学生请假申请单”的,须提供有关证明材料附在“请假申请单”背面。

三、考勤结果处理办法:

1、凡每学期旷课达10学时者,取消该学年参加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 1

干部、各项支助等相关学生评优资格;学期累计病假、事假等缺勤达30节,学期旷课达该课程总学时1/2者,不能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试。

2、学期单科缺勤(含迟到、早退)者,任课老师酌情扣平时成绩,缺勤达该科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者,该科平时成绩按0分计。

3、学期无故旷课达12学时以上者,给予院内警告处分。

7.浅谈数学与计算机的关系 篇七

现代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另一个交叉是计算数学/数值分析/科学计算,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出现, 一些以前不太受到重视的数学分支突然重要起来。人们发现, 这些分支处理的数学对象与传统的分析有明显的区别:分析研究的对象是连续的, 因而微分, 积分成为基本的运算;而这些分支研究的对象是离散的, 因而很少有机会进行此类的计算, 人们从而称这些分支为“离散数学”。“离散数学”的名字越来越响亮, 最后导致以分析为中心的传统数学分支被相对称为“连续数学”。

我们知道, 学计算机的, 其数学修养很重要, 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最难的几门课程莫过于离散数学、编译原理、数据结构等, 很多自认为数据库学得很好的学生在范式、函数依赖、传递依赖等数学性比较强的概念面前感到力不从心, 这些都是因为数学基础或者说数学知识的缺乏所造成的。

数学是计算机的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数学都采用最难试题 (数学一) 的原因。许多天才程序员本身就是数学尖子, 很多数学基础很好的人, 一旦熟悉了某种计算机语言, 他可以很快地理解一些算法的精髓, 使之能够运用自如, 并可能写出时间与空间复杂度都有明显改善的算法。

因此计算机科学作为数学的一个分支, 其内容其实是很多数学知识的融合, 软件工程需要图论, 密码学需要数论, 软件测试需要组合数学, 计算机程序的编制更需要很多的数学知识, 如集合论、排队论、离散数学、统计学, 当然还有微积分。

1 数学在编程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使用数学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的例子。

实例一:给定一个自然数a, 判断它是不是质数。

普通的想法:若a是合数, 那么必然有一个因数不大于a1/2, 建立一个a1/2以内的质数表, 逐一检索。显然, 这样速度太慢!

下面介绍一种基于费马小定理的Miller-Rabin测试算法:

首先是引理:费马小定理, 相信大家都有耳闻, 这里我也不嫌累赘, 仍旧列出。

若n是质数, (a, n) =1, 则an-1mod n=1。

同样, 若我们选取若干个a, 都满足以上等式的话, 几乎可以肯定n是素数。 (尽管不能完全确认, 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可行的)

下面给出算法:

事实上, 数学在计算机当中最为重要的还是递推关系的应用:许多看似棘手的题目, 在有了这一层的关系后便显得柳暗花明了。

实例二:方格取数。

在一个n*m的方格中, m为奇数, 放置有n*m个数, 方格中间的下方有一人, 此人可按照正前方相临的五个方向 (方格) 前进但不能越出方格。人每走过一个方格必须取此方格中的数。要求找到一条从底到顶的路径, 使其数相加之和为最大。输出和的最大值。

解:这题在本质上类似于递推, 是从一个点可以到达的点计算可以到达一个点的所有可能点, 然后从中发掘它们的关系。我们用坐标 (x, y) 唯一确定一个点, 其中 (m, n) 表示图的右上角, 而人的出发点是 ([m/2], 0) , 受人前进方向的限制, 能直接到达点 (x, y) 的点只有 (x+2, y-1) , (x+1, y-1) , (x, y-1) , (x-1, y-1) , (x-2, y-1) 。到达 (x, y) 的路径中和最大的路径必然要从到 (x+2, y-1) , (x+1, y-1) , (x, y-1) , (x-1, y-1) , (x-2, y-1) 的几条路径中产生, 既然要求最优方案, 当然要挑一条和最大的路径。

关系式如下:F (x, y) =Max{F (x+2, y-1) , F (x+1, y-1) , F (x, y-1) , F (x-1, y-1) , F (x-2, y-1) }+Num (x, y) , 其中Num (x, y) 表示 (x, y) 点上的数字。 (边界条件为:F ([m/2], 0) =0, F (x, 0) =-0 (1<=x<=m且x<>[m/2]) ) 。

这种问题, 涉及到最值, 采用的递推手法被称为“动态规划”, 简称DP。程序设计中可采用多种数学方法, 恰如其分的数学方法可以大大减少程序运行的时间和所需空间, 起到优化程序的作用。遇到一道题目时, 如进制运算、多项式运算等, 应不急于马上用递归, 回溯等搜索算法, 特别是测试数据的范围很大的时候。不妨先用笔算, 从中发现一些规律。但是也不是每一道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完成, 数学方法只能用于一些求总数, 最值之类的题目上。

数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可以给编程带来很大方便, 不仅是在编程方面, 在计算机的其他领域中, 数学也有广泛的应用。

2 数学在计算机图形中的应用

(1) 代数和三角学。

对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初学者来说, 高中的代数和三角学可能是最重要的数学。日复一日, 我们从简单的方程解出一个或更多的根, 并且时常还要解决类似求一些几何图形边长的简单三角学问题。那么代数和三角学是计算机图形学的最基础的知识。

(2) 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的思想贯穿于计算机图形学。事实上, 只要牵涉到几何数值表示法, 就常常抽象出例如x, y, z坐标之类的数值, 我们称之为矢量, 图形学自始至终离不开矢量和矩阵。用矢量和矩阵来描述旋转, 平移, 或者缩放是再好不过了。高中和大学都有线性代数的课程, 只要想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工作, 就应该打下坚实的线性代数基础。

(3) 微积分学。

微积分学是高级计算机图形学的重要成分。如果打算研究图形学, 我强烈建议你应该对微积分学有初步认识, 理由不仅仅是微积分学是一种很有用的工具, 还有许多研究员用微积分学的术语来描述他们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另外, 在许多重要的数学领域, 微积分学被作为进一步学习的前提。

(4) 微分几何学。

微分几何学研究支配光滑曲线, 曲面的方程组。如果你要计算出经过某个远离曲面的点并垂直于曲面的矢量 (法向矢量) 就会用到微分几何学。让一辆汽车以特定速度在曲线上行驶也牵涉到微分几何学。有一种通用的绘制光滑曲面的图形学技术, 叫做“凹凸帖图”, 这个技术用到了微分几何学。如果要着手于用曲线和曲面来创造形体 (在图形学里称之为建模) 你至少应该学习微分几何学的基础。

(5) 矩阵方程组。

计算机图形学的许多问题要用到矩阵方程组的数值解法。一些涉及矩阵的问题包括:找出最好的位置与方向以使对象们互相匹配 (一个最小二乘法的例子) , 创建一个覆盖所给点集的曲面, 并使皱折程度最小 (薄板样条算法) , 还有材质模拟, 例如水和衣服等。在图形学里矩阵表述相当流行因此在用于图形学的数学中我对矩阵方程组的评价是很高的。

(6) 概率论与统计学。

计算机图形学的许多领域都要用到概率论与统计学。当研究员涉及人类学科时他们当然需要统计学来分析数据, 图形学相关领域涉及人类学科, 例如虚拟现实和人机交互 (HCI) 。另外, 许多用计算机描绘真实世界的问题牵涉到各种未知事件的概率。两个例子:一棵成长期的树, 它的树枝分杈的概率;虚拟的动物如何决定它的行走路线。最后, 一些解高难度方程组的技巧用了随机数来估计他们的解。以上仅是部分一些在计算机图形学里使用概率论和统计学的方法。

数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可以使计算机学习带来很多方便.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程序需要应用数学推导、归纳, 因此想要学习好计算机, 就必须学习好数学这门基础课程。

3 结语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 数学学科的发展也已经到了非常抽象的地步, 但是计算机所应用的数学依然是之前的经典东西, 怎么样学好数学, 通过计算机这个平台用好数学, 将计算引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无时无可的都在运算, 用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这将是我们数学从业人员的终极目的和追求。

参考文献

[1]张锁春.计算学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浅谈计算物理和高性能计算学[J].中国科学报, 1997, 8.

[2]刘汝佳.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

[3]黄皓.程序设计中的数学方法.

[4]周义昌.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交大出版社, 2001.

8.运用计算机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篇八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通过定格、慢放、加速、重复、图像的变化、色彩以及声音配合等效果,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新奇、促思等优势,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运用计算机的画画板辅助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教师在屏幕上画出下面图形:让学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学生们十分感兴趣地挑选喜欢的颜色给图形涂色,每涂一个,老师就让学生回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什么?当涂到第五个图形时,颜料一下子都跑到外面充满整个荧屏,学生愣住了,为什么呢?这时教师抓紧时机问:“这个图形的面积又是什么呢?”学生们惊喜地发现:这个图形不是封闭图形,它没有面积。这种无声的、动态的形象显示,不仅一下子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高度兴奋,并且在教师有声的语言引导下进入学习过程,达到启迪思维,激发兴趣的目的。

二、有利于学生突破重难点

电化教学的核心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是很好的教学手段。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运用软件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教师简单地操作鼠标,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铁轨,上面有一辆火车从左往右地行驶,一会儿,另一辆火车也从右往左地驶过来,两列火车在逼真的火车运行时发出的声音中相对开出,直到相遇。这时屏幕上出示了一道应用题:“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相对行驶,甲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69千米。甲车开出后1小时乙车才开出,再过2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铁路长多少千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了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了每小时火车所行的路程。这样难点在火车形象运行的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老师的任何解释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感观上的刺激。演示一结束,学生们很快就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因此,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清楚地掌握概念,获得正确的结论,并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的兴趣。

三、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要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使之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计算机通过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通过引导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培养智能,启迪思维的目的。

9.数学计算机论文 篇九

教 学 工 作 简 报

〔2007〕第16期

(总第16期)

主 办:评建办公室

教学办公室

2007年11月20日刊发 分管领导:周哲彦

编 辑:陈国钦 赵恩祯 林淑敏

本期目录

我校隆重举行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

我院举行吴维新教育基金 2007 奖助学金颁发仪式 校长李建平拜访中科院马志明等院士

刘应明、林群、郭柏灵、沈昌祥等院士应邀来院指导工作 我院学子再次在国际性ACM程序设计竞赛中获铜奖 我院获得1项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我校隆重举行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

贾庆林、习近平、蒋正华、陈至立、罗豪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来贺信,张克辉、卢展

工、黄小晶出席大会

金风拂丹桂,盛世谱华章。11月16日上午9时30分,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我校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在旗山校区东区田径场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黄小晶,福建省政协主席梁绮萍,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陈明义,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江上舟,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王三运,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张家坤,中共福建省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陈桦,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坤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麦久,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贤模,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汪毅夫、陈芸,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金能筹、王耀华,福建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涛,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刘永才,福 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宋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宋永刚,以及国内外兄弟院校领导、参加百年校庆学术活动的专家学者、海内外校友、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著名企业家、各级新闻媒体记者、我校师生代表等共20000余人出席了大会。大会由我校党委书记张金栋研究员主持。

大会首先宣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同志,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同志,以及菲律宾共和国总统格罗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女士的贺信。

我校校长李建平教授在大会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向与会的各位领导、来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向广大海内外校友和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诚挚的问候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回顾了学校100年的光荣历史和辉煌成就,并指出,福建师范大学的百年史,是一部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艰苦创业、励志笃行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全体师大人秉承传统、继往开来的奋斗史:100年来,师大人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成为支撑起福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脊梁;100年来,学校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文化和优良校风,成为师大人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100年来,师大人始终百折不挠、艰辛求索,推动学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100年来,师大人始终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和气度,坚持走对外开放办学之路。他强调,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始终依靠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获取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帮助与支持。他表示,学校将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继承和发扬百年师大优良传统,坚持文明传承与开拓创新相统一、内涵提升与对外开放相统一、自我发展与服务社会相统一,朝着综合性、有特色、开放型、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坚定迈进。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教授代表教育部,向福建师范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她说,一个世纪以来,福建师范大学一代又一代的师生,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风雨兼程、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高层次人才。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师范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改革,突出办学特色,抓住各种机遇加快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学校整体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希望福建师范大学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秉承百年传 统,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把福建师范大学办成一个高水平、开放式、综合性,具有鲜明师范特色的大学,以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优异成绩,回报祖国、回报人民。

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福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同志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代表福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福建师大百年华诞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前来参加校庆的各位领导和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卢展工说,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建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的百年是传承文明、砥砺品格的百年,是锲而不舍、奋发图强的百年,是奉献创造、硕果累累的百年。

卢展工强调,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教育事业是基础、保障、后劲、支撑;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战略的高度,坚持好、落实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卢展工期望福建师范大学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注重内涵发展,强化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改革,朝着建设综合性、有特色、开放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把学校进一步建设成为服务基础教育,造就优秀专门人才的重要摇篮,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融入发展大局、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力量,推动对外交流、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期望各位教师继续发扬“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优良品格,大力弘扬和自觉践行“三平”精神,始终以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和高度责任感,努力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期望广大青年同学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钻研,勇于创新创造,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和力量。

大会上,海内外大学代表、校友代表先后致辞。庆祝大会在嘹亮的《福建师范大学校歌》声中圆满地落下帷幕。我院举行吴维新教育基金 2007 奖助学金颁发仪式

2007 年 11 月 17 日,在我校旗山校区大会堂隆重举行了福建师范大学吴维新教育基金 2007 颁发仪式,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郑才木研究员和香港集成汇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吴维新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党政领导和师生代表共 1000 多人出席了颁奖仪式。会议由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黄荔钦主持。

首先,校党委郑才木副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对吴维新校友慷慨捐资助学的义举、回报母校的诚心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接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李永青宣读了“福建师范大学关于评定陈思等182位同学为2007吴维新教育基金奖助学金获得者的通知”。吴维新先生逐个为获得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学生颁发了证书,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在发言中指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不应以财富或事业来衡量,而应以这个人是否为社会尽了他的责任、为大众做了什么,有什么贡献而定,同时他衷心地希望所有获奖的学生能够把爱心传递下去,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位人,努力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最后,获资助学生邹燕惠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对吴维新先生给予他们的资助表达了由衷的谢意,表示一定不辜负吴维新先生的期望,勤奋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根据基金管理办法,本次奖励各类省级以上竞赛获奖学生 14000元人民币,奖励品学兼优学生 10位,每位3000元,资助 156名贫困学生,每人 1000元。

会后,吴维新先生还与全体获奖学生合影留念,并与学院领导举行了教育基金建设交流会,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捐资力度,2008年起将每年资助 20 万元港币增加到资助 30 万元人民币。

校长李建平拜会中科院马志明等院士

11月12日晚,校长李建平率领学院部分院系领导拜会并宴请了前来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的中科院马志明、刘应明、林群、郭柏灵、陈木法、彭实戈等院士,及伍卓群、候自新、王跃飞、张立群、周青、陈天权、堵丁柱、张文岭、何成等著名专家学者。

李校长对专家们长期以来对我校数学学科发展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专家们能经常到我校开展学术交流和指导工作,继续支持和关心我校数学学科的发展。各位专家对我校百年的办学历史和取得的骄人业绩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对我校数学学科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进步表示了赞许,表示愿意在我校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继续给予关心、帮助和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数学天元基金是国家为支持我国数学在21世纪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设立的数学专项基金。近年来,我校先后获得该基金的5个立项资助,有力促进了我校数学学科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刘应明、林群、郭柏灵、沈昌祥等院士应邀来院指导工作

11月1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林群、郭柏灵院士应邀来校参加百年校庆院士论坛,并为我院师生分别作了题为《发现与证明》、《大气科学中的方程》的学术讲座。

11月1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沈昌祥教授应邀来我院听取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汇报,并与实验室相关老师举行了座谈会。

11月17日上午,来校参加百年校庆的全国人大常委兼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刘应明院士应邀参加学院举行的学科建设座谈会。刘院士听取了学科建设情况汇报,并对数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我院学子再获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铜奖

2007年11月18日,第32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成都赛区决赛在四川西华大学举行,共有来自亚洲各国各高校的66支队伍参赛。我学院2005级学生曾剑凯、陈江勇、曾凯珊同学组成的队伍是在激烈的网上预赛中脱颖而言,获得现场决赛资格,并在决赛中获得亚洲成都赛区铜奖。这是我校继在第31届国际大学生ACM程序设计竞赛亚洲上海赛区、西安赛区获得铜奖后再获佳绩。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是由国际计算机界历史悠久、颇具权威性的组织ACM(美国计算机协会)主办,是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其目的旨在使大学生运用计算机来充分展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项竞赛从1970年举办至今已历32届,一直受到国际各知名大学的重视,并受到全世界各著名计算机公司的高度关注,在过去十几年中,APPLE、AT&T、MICROSOFT和IBM等世界著名信息企业分别担任了竞赛的赞助商。可以说,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级计算机类的赛事,是广大爱好计算机编程的大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是著名大学计算机教育成果的直接体现,是信息企业与世界顶尖计算机人才对话的最好机会,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人的比赛”。

我院获得1项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10.浅谈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

xxxxx xxx 摘要: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达成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关键词:计算机

应用 数学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进行课堂教学。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计算机,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数学的文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在多媒体电脑的帮助下,教师传授的知识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学生的反馈信息也能及时获得,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储存,传播和提取方式,翻开了教育史册崭新的篇章。

本文将从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工作体会,来谈谈多媒体电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应用计算机

1、运用多媒体电脑导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立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在课前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等能够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情不自禁的投入到探究知识的活动中。

2、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呈现过程,突出重点、难点。

数学教学重点在过程,它是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研究、拓展、创新的过程。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为教学提供强大的情境资源,能展示知识发生的过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象演示,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例如从网上下载“正方体转动的影子”课件,给学生展示了结论的形成过程,就能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效率,加强教学反馈

在数学教学中,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教师不可能带众多的小黑板进教室,又受手写慢等因素的限制,往往只能够做两三个大题目进行练习,而对于掌握基本内容很有帮助的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只能忍痛割爱了。由于教学中“练”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当堂解决,只能另外安排练习的时间。这样,教学的连贯性就显得不强,教学反馈就不够及时。这不利于教师及时帮助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消除学生当堂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障碍,因而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最佳状态。例如,在《有理数加、减法》这课中,我将很多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思考题都制成了软件,学生通过教师的简单讲解既可以掌握知识,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主动参与学习,发现知识,这样使课堂练习的内容更广泛,既有保存价值,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再者,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要安排课外作业,其中反馈间隔时间越短,学生越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强化所学知识。一般来说,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每天批改作业,由于负荷量大,很难做到当天反馈给学生,当堂个别指导学生也是有限的,反馈的信息有滞后性。针对这个问题,我利用多媒体电脑,编制了教学辅助软件,及时地将学生学习情况加以反馈,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教师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教学研究。

4、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数学教学课堂的反思。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的优势,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但应该看到,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计算机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并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应当恰当的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形成对概念的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电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的任何学习活动,首先要以形成动机为开端。从内部表现为学生个体在主观上对学习产生的一种愿望,外部表现就是有积极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电脑教学,以其直观的再现、美妙的音乐、神奇的变幻、有趣的情境等特征,唤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脑的优势,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三角形角平分线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①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平分线相交所形成的角与顶角有什么关系(如图一)?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快速的演示出来。接着又问②若是三角形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形成的角与顶角的关系第①问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又是怎样的呢(如图二)?③若是一个底角和一个外角的平分线,那和顶角又有什么关系呢(如图三)? 通过直观的演变,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角平分线关系,发展了空间观念,培养了思维能力。所以说多媒体电脑,为学生创造了合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使思维具有创造性。

AA1A2O2oB1BCC1B2C2O1

图一

图二

图三

三、在几何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显得更为重要

在几何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大大地增加了直观性,真正达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的目的。例如:在平面几何中讲解三角形全等有关知识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满足全等条件的两个或几个不同色彩三角形在鼠标的控制下,通过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图形全等内涵,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又如: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作成两个圆使一个圆不动,另一个圆由远到近地运动,学生能直观地看出两圆位置关系中的公共点的个数,再利用数量显示,直接得出各种位置关系中圆心距与两圆半径的关系,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总结出各图形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出。在讲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利用几何画板,通过数据显示,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及对角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同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11.数学计算机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计算机;小学数学;兴趣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全民进入网络化阶段,我们所处的周围环境都受着科技进步的影响,科技进步与发展不仅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而且还充分体现在教育事业上。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老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加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使教育模式发生变革,我们的教育逐渐面向信息化。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加入计算机的辅助,不仅使复杂的数学计算简单化,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而且可以进一步拓宽数学的研究领域。所谓的知识框架就是对于一门学科基本内容的掌握,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加上自己的理解形成的知识体系。就小学而言构建数学知识的方式主要由操作性、观察性、言语性及研讨性构建,对于数学知识的构建主要需要发挥计算机的作用,提供以下策略:

一、通过计算机进行生动化讲解

计算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直接体现在教室中安装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增添不少。小学数学知识是为日后数学知识打基础的阶段,因而利用计算机特点能为小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化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例如,讲解小学数学大致可以分为代数和几何,将代数放在数学教学的前而来讲,有利于打好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然后教几何,这样在良好的数学基础之上就能够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学习和掌握知识。还有,教师要利用计算机的优点经常性地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数学学习道路,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经常为学生演示一些动画,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时候轻松地学习知识,教师要在播完动画的时候让学生进行总结,要让学生在动画中寻找学习数学的规律。

二、用计算机来活跃学生思维

兴趣是打开事件大门的关键钥匙,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必然有对这方面的兴趣,才能花心思在这方面。小学生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爱玩、上课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缺点,优缺点是相对应的,同时也具备活跃的思维、接受新事物快等优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将一些知识点的讲解生动化,比如教师在通过计算机进行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架构的时候,一定要在其中埋藏好,能够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解答,充分体现计算机支持下数学学习的乐趣,也拓展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来组织教学活动,例如通过计算机的一些随机数据,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领域中的一些规律,从而自主地进行解答,充分发挥了学生自己动脑的能力,并且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规律的优点。

在全球经济竞争不断加剧,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下,教育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地发展,跟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计算机的基础上能够使小学数学知识得到完善构建。

参考文献:

[1]章传东.关于数学教育的信息化[J].数学教学研究,2001(10).

[2]刘电芝.小学数学学与教的策略[M].西南大学出版,2001.

[3]焦建利.基于设计的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取向[J].现代教育技术,2008(05).

上一篇:2016武大考博英语试题及答案下一篇:单元研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