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区教育信息网(7篇)
1.濠江区教育信息网 篇一
濠江区人口计生局2010年度党建工作
总结及2010年度工作计划
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濠江区人口计生局党支部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我是党员我承诺”等活动,围绕计生工作上省一类地区水平,创建优质服务区的总体目标抓党建,以抓好党建促工作的思路,构建幸福和谐计生新局面。一年来,局机关党支部各项建设不断取得发展新成果,有效地打开了区人口计生工作新局面。
一、2010年局党建主要工作
(一)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局党支部始终把创建学习型党支部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重要推手,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抓常规学习工作机制,同时,积极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提高党员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形成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党员干部自觉
学、支部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以专项教育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等方法方式,多形式、多层次,持之以恒地抓好班子和队伍思想政治、业务知识学习,做到思想政治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两个兼顾”,加强学习与提高机关整体效能、提高自我剖析能力和提高为民服务本领“三个结合”,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
(二)抓好作风建设,塑造干部队伍良好形象
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好班子活动,紧紧围绕“十六字”方针和“四好”目标,严格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发展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素质、能力、作风等建设,塑造新时期人口计生队伍良好形象。全面贯彻落实区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区关于开展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的通知精神,积极改善机关作风,着力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以更高的起点,服务区人口计生工作大局和广大育龄群众。以党建推工作,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稳定、健康、顺利发展。
(三)抓好组织建设,提升机关凝聚力和战斗力
1、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注重团结协作,大力加强班子建设,努力提升班子的凝聚力。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解放、素质全面、开拓创新、能适应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需要的人口计
生干部队伍要求,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组合,维护干部队伍稳定,不断提高干部整体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推动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加强组织战斗力建设。切实开展“抓落实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干部抓落实意识,培养干部抓落实作风,完善抓落实体制机制,形成抓落实的整体合力,确保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以完善的制度建设促进组织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制度,拓宽信息通报渠道,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使党员干部与组织息息相通。不断强化机关党组织功能、党组织班子建设,以党建促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制度的建设。修订了《濠江区人口计生局政务公开内容目标》,完善上墙公开办事程序、流程、服务窗口和人员示意图,加强局机关管理局域网建设,设立服务承诺制,实党员服务承诺,继续严格执行《机关工作日志》制度,使局及相关股室、站管理服务工作有力地朝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3、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党建工作生机与活力。局党支部把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作为推进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四个结合”,使党建工作焕发生机与活力,一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廉政准则》结合起来,使“创先争优”活动落到实处,筑牢防腐拒腐的思想防线,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纪
律保障。二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机关效能提速”结合起来,使“创先争优”与日常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三是把“创先争优”与干部教育结合起来,鼓励党员干部学习先进典型,争当先进模范的热情。四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开展“我是党员我承诺”活动,根据各人工作职责,支部党员公开进行承诺,并对承诺事项进行公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形成全体创先进争优秀的良好局面。
(四)为民办实事好事,切实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按照“五送五帮五有五促进”工作要求,结合落实“双联共建”和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一年来,局党支部扶持燎原居委会完善老人活动中心配套,帮助玉石居委会完成计生文化广场建设;为2个挂钩居委会8户扶贫户制定了三年扶贫方案,目前已有4户基本脱贫;帮助黄礼洪解决孩子入户问题,投入慰问及助学资金近5000元为黄巧香、陈崇平等8户10个在读学生解决读书费用问题,并积极联系教育局等部门,帮助扶贫户解决就业、减免子女学费;进一步发挥部门优势资源,5月19日与达濠街道联合举办大型计生文化广场活动,为群众送文艺表演、送医疗保障服务、送政策咨询,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五)抓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反腐倡廉工作成效
局党支部认真贯彻区纪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加强机关党建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加强党风党纪教育,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纪律学习教育月”等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廉政准则》,切实加强机关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牢固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二是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认真履行党组织的监督职能,落实各项监督措施,把党内监督与抓日常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拓宽监督渠道,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扩大党内民主,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三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廉政制度,使每名党员干部自始自终做到自警、自励、自省、自勉,认真自觉戒浮、戒虚、务实、创新,形成良好风气。
二、新一年党建工作计划
(一)创建学习型机关党组织,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氛围。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为提升机关党组织战斗力的有效武器。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积极为党员干部学习创造条件,如为党员订阅党建报刊、人口计生杂志等。进一步健全学习制度,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营造互帮互助、积极开拓进取、争创一流业绩的良好机关工作氛围,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实现新发展、新突破。
(二)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好班子活动,强化班子队伍建设。局党支部继续把创建好班子活动作为抓班子队伍建设的重要推
手,按照“十六字”方针和“四好”目标,在“创”字下功夫,积极探索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人口计生工作上新台阶。积极探索先进和优秀的评判标准,深入挖掘机关内部先进和优秀典型,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创争”活动,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人口计生工作上新台阶,为达到“创建省优质服务区、计划生育工作上省一类地区水平”目标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四)继续抓好“双联共建”工作,为基层送温暖。按照扶贫方案,继续帮助挂钩居委的8户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加强对挂钩居委会党支部的帮扶力度,想方设法为基层排忧解难。
(五)继续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形成机关廉洁勤政的文化体系。深入学习《廉政准则》,切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落实“一岗双责”制度,深化机关效能提速活动,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以抓党风党纪促进日常工作的开展。
二○一一年一月六日
2.濠江风云(上) 篇二
每年七、八月可说是赴澳门旅游的旺季,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旅客云集,大家都聚首于澳门赌场和娱乐场所内尽情吃喝玩乐、碰碰运气,使香港人又关注究竟在博彩业会否发掘到投资的新契机?
正因娱乐业深受旅客欢迎,促使澳门迅速发展成为今天的搏彩王国,甚至超过拉斯维加斯。然而,王国背后又是怎样?
打破垄断 全速发展
澳门既是被冠以“东方蒙地卡罗”的著名方程式赛车赛场,亦是世界娱乐首府 (The World Capital of Entertainment),近年来澳门博彩业发展进入百家争鸣时代,无论是老大哥澳博 (澳门博彩娱乐有限公司)或是在港上市的过江龙银河娱乐 (00027.HK)和永利度假村(澳门),都希望能在这赌城中争一席位。
2002年,政府打破以往由澳博垄断的局面,向永利度假村(澳门)和银河娱乐场 (00027.HK) 发出了博彩经营权牌照。而3个集团均发出幅牌,分别由美高梅金殿、新濠博亚博彩(00200.HK) 和威尼斯人(澳门)夺得。在短短五年间,澳门幸运博彩娱乐场数目已由11间增至29间,吸引更多旅客前往澳门娱乐消费。据博彩监察协调局统计数据显示,威尼斯人公司的金沙赌场在2005年增长强劲,相对于2004年增幅达1.45倍,银河娱乐公司亦有约30%增幅。澳门2007年前三季,博彩税收益总额已超越2006年全年,累计达584.5亿澳币,增长47%。花旗报告更指出目前澳门的赌场、赌台、角子老虎机的数量和规模已超越拉斯维加斯。
自2006年开始,澳门的赌场收入成为全球最大博彩市场。各大投资银行认为,博彩中介人(迭码仔)之前景会较为乐观,主要原因是三家拥有赌牌的集团竞争激烈,造就博彩中介人的佣金相对上升; 同时赌场需面对庞大的营运、建设、周期修葺、维修成本及雇员开支,使赌场营运成本远超博彩中介人。迭码仔的佣金以贵宾厅为主,换言之,以贵宾厅高占2/3市场来说,贵宾厅的竞争愈激烈,他们的议价能力更高。金沙虽受美国监管条例的严格规限,其经营贵宾厅业务不能聘用澳门本地的“迭码仔”,但在中银证券的报告却指出,金沙的贵宾厅业务市场表现较想象中理想,反映其营运模式比较成功。
博彩业竞争日烈
自从澳门赌牌由一变六后,澳门博彩发展一日千里,在急促扩张的同时,市场正忧虑澳门博彩业泡沫或将破裂。由于东南亚各国陆续开放限制,使竞争激烈,如柬埔寨的Nagaworld、马来西亚的云顶、新加坡的圣陶沙赌场度假村。在各地积极发展博彩及旅游时,市场正担心这会分散赴澳游乐的旅客人数,致使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澳门赌场娱乐供过于求的情况更为严重。
此外,各国政府对赌博的态度亦増加市场对澳门博彩业前景的疑虑。举例来说,赴澳旅客中有近55%的内地游客,而内地收紧了商家赴澳门的签证,很可能会影响赴澳旅游业;另外A股股票市场大幅调整,宏调加息压力持续,国内旅客自然减少其花费,亦难免对澳门的旅游收益带来负面影响。
泡沫会否爆破?
在未来的日子,博彩或不再是澳门的专利 !
面对国际间日渐激烈的竞争,如何吸引旅客、留住豪客等,已成为澳门各大娱乐场所的取胜关键。依2005年入境过夜旅客平均逗留时间来看,游澳旅客平均逗留1.1日,而留宿旅客平均逗留1.7日,不过夜的旅客则为0.2日。在短短的旅游时间中,各大娱乐集团已展开了客户争夺战 (如割喉式的回佣战来抢客),但如何使集团达致平稳而长远的发展,实需要各娱乐集团花点心思来吸引客人了。
至于泡沫是否破裂? 博彩业是否供过于求? 纵使东南亚各国的博彩业开始萌芽,但相信在未来10年内,也未能挑战澳门这老大哥的领导地位。
3.2007年区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 篇三
一、工作目标
1.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努力推进“班班通”建设,继续推进“村小通”和“园园通”工程。加快实现校园向数字化的跨越。年内再有2-3所学校建成数字化校园。
2.继续加大教师和学生用计算机的配备力度,年内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学生数与学生用计算机之
比分别达到15:
1、10.5:1和8:1。
3.充分发挥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实现优质资源远程化共享。
4.强化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学生学习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5.以优化课程整合为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整合活动,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效益。
6.以“四项配套建设”为抓手,加快完善学校配套设施。
二、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推进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不断加大数字化校园的创建力度
1.以规范学校网站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按照《__区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优化管理,强化应用,加快实现校园向数字化的跨越。要切实规范和完善数字化校园和“班班通”的建设和应用,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监控等方面逐步向数字化过渡。要继续推进“村小通”和“园园通”工程。年内全区中学和中心小学有1/3以上的班级实现“班班通”,实现“新三机”(计算机、大屏幕数码显示设备和视频展示台)进教室。各农村小学和幼儿园全面完成ADSL宽带接入,并实现公文传输网络化。争取到2007年年底前,全区再有2-3所学校按标准建成数字化校园。
2.按照标准化配备要求加快学校机房建设。为确保学校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各校应根据需要更新一批计算机设备,使之达到现行教学和电子阅览的需求。全区各初级中学(含完中的初中部)和中心小学每校应至少配备二只标准机房,两轨及以下的农村小学每校至少配备一只机房。中学每只机房的电脑数为56 1台,小学为48 1台,村小为20 1台。年内全区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学生数与学生用计算机之比要分别达到15:
1、10.5:1和8:1。同时,学校要努力为一线教师配备计算机,培养教师应用计算机开展工作和学习的习惯,使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和管理实施的基本工具。要结合学校特色,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手动脑能力、实验实践能力、探索创新能力。
(二)进一步发挥区域教育优势,着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1.以《__教育信息网》为依托,各校校园网站为基础,完善满足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与管理、网络化教研、信息交流等需要为核心的网络教育平台和资源群,继续建好区、校二级资源库,充分发挥网络基础设施的教育和公共服务作用,尤其是重点建好数字图书馆、课例点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各学科专题网站,形成具有__校本特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2.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快“天一网校”建设步伐,切实发挥名校、名师的力量,建成一个动态发展、覆盖各学科的网上“新天一”,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三)推进教育信息技术普及,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效益
1.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抓手,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建立“分批、分层、分级”的教师培训机制,整体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
2.通过举办教师技能比赛、整合研讨、现代教育技术论文、案例和教学设计的评比等活动和通过基于网络的学科教研、区域资源共建、课题研究、评比竞赛等途径,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能力与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一要抓好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加强教研,全面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二要抓好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活动,以竞赛促提高;三要切实抓好学校“绿色网吧”的建设管理,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网络技能、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新场所,成为学校开展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阵地。根据区教育局及教研室的工作意见,紧紧围绕各学段重点内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小学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兴趣、掌握规范的指法来操作电脑、正确处理好键盘和鼠标两者之间的关系。初中阶段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程的实施质量,在考查试点的基础上,充分用好考试平台,重点培养学生汉字录入能力,各校要以较好的状态参加__市初中信息技术考查。高中阶段要确保课程正常开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继续关心省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的动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落实《信
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有关要求,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继续扶持村小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4.以优化课程整合为目标,积极开展有效整合活动,进一步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效益。通过规范现有装备设施的应用和管理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降低对教师在信息化应用中的技术要求来激发教师在各个领域应用现代教育技
术装备设施的积极性,节约教师的时间成本,提高应用的广度和效益。实现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开展学科教学的教师要达到80,信息技术应用的课时覆盖率要达到30,做到首先积极整合,同时注意有效整合,最终实现优化整合。由于基于网络的信息化管理更具实时性、准确性和开放性,学校必须切实转变传统教育管理观念,主动学习和引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管理的模式和规范。例如可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进行校务公开、教育管理等,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无纸化办公,促进学校管理民主化,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效能。要花大力气,进一步提高“校校通”管理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图书实验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的使用效率,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应带头使用,充分发挥其先进性、优越性作用。实践证明,无论是重点学校还是农村小学,只要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都能彰显现代管理整合的优越性。
5.加强对区级教科研课题的信息化管理。2007年,我区所有区级课题均将实现网上动态、过程式管理,实现网上全程指导,实时积累物化成果。
(四)以“四项配套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学校配套设施
根据《江苏省农村初中基本办学条件合格学校建设意见》精神及区教育局工作安排,按照省“四项配套建设”二类标准要求,在全区初中已基本配备到位的基础上,2007年10月前,全区各小学也要求全部达标。其中中心小学达到省二类配备标准,农村小学按照省三类标准配备到位。并通过举办抓药农业培训活动等形式,帮助学校提高图书、实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为我区在义务教育阶段高位均衡发展提供配套保障。
4.濠江新“舵手”崔世安 篇四
名门之后与家族利益,给崔世安走向特首之位带来资本也带来争议。“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与背景。”崔世安发表参选澳门特首宣言时曾出此语,以回应不少人对其出身豪门,未来如何厘清商务与公务关系的质疑。
低调的社团青年领袖与高调的政坛内外成就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崔世安,从小就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宽大的房屋和众多的佣人之中。小时候,他的玩伴是哥哥崔世昌、堂弟崔世平(崔德棋之子),还有年龄相仿的澳门商界大佬何贤之子何厚铧。
1973年,崔世安进入美国夏威夷教会中学。第二年,他没有选择崔家世代相传的建筑业,而是考入加州州立大学城市卫生管理系,修读医学。经过几年苦读,他获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随后,他又进入俄克拉荷马州大学,攻读医学管理及计划硕士学位和公共卫生博士学位。
自16岁离家,崔世安只在放假时才有机会回澳探亲,没想到,这成了他人生的一大遗憾。1983年,26岁的崔世安已在美国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可是,他无暇庆祝,反而匆匆收拾行李赶返澳门,因为当时他父亲崔德胜已病重人院。“返澳后在镜湖医院陪着父亲过了30多天,之后他去世。”崔世安说,父亲甚至没来得及看到崔世安的婚礼——他的新娘是香港名门闺秀、霍英东的侄女霍慧芬。
在澳门涉足卫生领域的同时,崔世安积极参与许多传统或新兴社团的工作,并在多个社团中任要职。他在1985年加入澳门青年商会担任理事,利用自己的公共卫生知识,参加每年医疗手册的编写。澳门青年商会的宗旨是“培训领袖人才”,最初的总会长就是崔世安的胞兄崔世昌,崔世安的妻子也曾在商会担任领导职务。崔世昌把弟弟介绍到商会中担任理事,并苦心栽培。期间,崔世安曾成功组织过“为善最乐演唱会”和国际青年商会亚太区大会。崔世安的能力得到大家的肯定,他当选过国际青年商会副会长、会长。从这时起,崔世安在锻炼自己的同时,也积累下了自己丰富的人脉。
这期间,崔世安的人生在悄悄发生着改变。低调的他逐渐在澳门独特的社团政治文化中崭露头角,成为澳门青年领袖之一,并开始踏入政坛。
1991年,崔世安在澳门首先发起“希望工程”,并担任澳门“希望工程”筹委会主席。同年,他向中国青少年基金会送交了澳门各界捐赠的800多万澳门元捐款,这是“希望工程”收到的第一笔海外捐款。
1992年,35岁的崔世安涉足政坛,以澳门“同心協进会”第二候选人的身份高票当选澳葡政府第5届立法会议员。在立法会同僚的印象中,崔世安“人缘好”、“厚道”,但缺乏“惊天动地的提议”。
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崔世安获行政长官何厚铧提名,成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社会文化司司长。社会文化司统管澳门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旅游、社会工作等部门,事务庞杂。其中,推行15年免费教育、抗击“非典”、澳门老城区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四川地震灾区筹款55亿澳元等考验执政能力的重大事件中,他表现出色。正是在他任职期间,澳门被联合国授予“健康城市”称号。
2004年,崔世安再次被任命为社会文化司司长。这时,澳门经济已取得长足发展,一些“派糖”行动纷纷展开。在社会文化领域,医疗券、书本费补贴、旅游业奖励计划、公益体育等项目层出不穷,崔世安也因此博得“好好先生”、“派钱先生”的赞誉。
10年的司长生涯更是让崔世安历练了自己的风格。熟悉他的澳门官员说,他不轻易表态,听得多,很稳重,比较实干。在澳门政坛,崔世安以性格沉稳著称。社会文化司的一名官员还评价道,他尽量想着把一碗水端平,把各种事务权衡好。
崔世安早年没有“子承父业”的打算,在美国念的是卫生管理。他说这是个人兴趣,家里没有给他压力。“我喜欢做对人的工作,卫生工作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对人工作。”他更笑说,当时与几个志同道台的朋友一起选读卫生专业,可以走研究或教学的路,若不行,“一般都可以有一份稳定的政府工”。其时崔世安可能没想到,日后他非但打了份政府工,更是最高级的政府工,一个决定将关乎几十万人的福祉。
各界别的高度认同与民众的强烈期待
崔世安是在2009年5月12日宣布辞去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职务的。
5月25日,崔世安通过其竞选办公室率先宣布,将参加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届行政长官的选举。在参选宣言中,崔世安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他对澳门的公共行政改革与廉政建设有着深切的期待。他将秉持“以人为本、传承创新、共建和谐”的主政理念,致力解决澳门存在的问题。
崔世安的家族背景,曾出现在反对他参选的声音中。他发表参选宣言时,就有人问他,若当选如何回避家族利益问题。他回答,出身和背景无法自行选择,“廉政建设是特区政府施政基础,我定必守法,无需担心我会因家族成员做出违法违规的事”。
成功的商业背景为崔家子弟进入官场铺平了道路,但也成为崔世安竞选的软肋之一。有民众认为,拥有大家族商业背景的崔世安,属于澳门特定群体的利益代言人,这对于缓解澳门日益严重的腐败问题并无实质性帮助。出于对利益集团加强干政的忧虑,一部分澳门市民反对商人治澳。不过,在崔世安正式宣布参选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之后,已有不少选举委员会委员纷纷表态支持。澳门“赌王”何鸿椠也公开表示:“有资格做特首的不是很多,崔家几代都住在澳门,再找到第二个这样的人相信很难了!”
6月16日下午4时许,崔世安前往澳门行政长官选举协调中心递交《行政长官选举候选人提名表》。闪光灯和快门声中,崔世安结束简单提交仪式,宣布提名表上有286个选委提名。崔世安一出手就拿下了95%的提名,使其他候选人不可能获得足够提名。
6月23日,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届行政长官候选人提名的最后一天。由于崔世安已成为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惟一候选人,这一天的澳门因此显得非常平静,毫无提名截止日的“硝烟味”。这时,民众认为崔世安将在7月26日的投票中获得大部分选票,一切已无悬念。
7月26日上午,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国际会议中心,除3名选委缺席,297名选举委员会委员参加澳门第三届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选举会。虽然此次选举几乎无悬念,但仍吸引来自海内外70余家各类媒体的300多名记者赶赴现场。
11时30分,唱票结束,经管委会成员检验选票,点票初步核算结果为:崔世安获282票。
在全场响起的热烈掌声中,身着深色西服、系蓝色斜条纹领带的崔世安从右侧登上主席台,向选委们鞠躬致意。崔世安表示:“今天我站在新起点,谨再次庄严承诺,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方针,全面落实基本法,努力实现我的参选政纲,充分吸收在竞选活动期间社会各界及市民关于政纲的意见,坚持广纳民意,紧贴民生,与澳门广大市民同舟共济,携手共创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崔世安“接手”的澳门,正面临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结构单一、民生就业压力加大、反贪反腐呼声渐涨等各方面棘手问题。专家认为,新特首要拿出智慧和方案,解决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难题,需要总结回归10年来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凝聚社会共识,改善澳门综合生活素质。
5.国宝圣物“佛顶骨舍利”首临濠江 篇五
由中國佛教協會、澳門佛教總會、澳門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及澳門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福田永種——佛寶重光」和諧澳門恭迎佛陀頂骨舍利瞻禮祈福大會,將於4月30日起一連5日在澳門東亞運動会體育館隆重舉行,這是澳門開埠多年以來,首次邀得佛祖聖骨在本澳供奉盛事。
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韓國、泰國、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佛教界高僧大德、中外政要、企業界人士和數以萬計的佛教徒將會共聚澳門,虔誠膜拜崇高教主釋迦牟尼佛。屆時五百位身披袈裟法師,將誦念《金剛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仁王護國經》等莊嚴步入會場,圍繞佛頂骨舍利合掌而坐,而象徵佛法宣流的七彩蓮花燈慈光從天柔然而亮,悠揚繞樑的梵樂清涼響起,在聲聲“南無釋迦牟尼佛”中,營造出一派祥和寧靜的意境,帶給與會佛教徒前所未有的心靈感受及難以忘懷的宗教體驗。
為讓公眾能藉機瞻禮,主辦單位特設一連三日對大眾開放(5月1日至2日/上午九时半至晚上八時;5月3日/上午九時半至下午三時半),門劵$10元,網上購票:www.macauticket.com 查詢:2872 8000
6.濠江区教育信息网 篇六
“道”出本源
宗教信仰本身源於人類對自然現象的恐懼繼而產生萬物有靈、靈魂不滅以及祖先等的崇拜,因此從中國有史記錄以來的商周時代就開始有了崇拜與祭祀,而道教就是在中國古代社會宗教信仰基礎上,在東漢末期由張道陵天師創立的一種宗教,在與各種思想與祭祀加之方士求仙採藥的結合,道教逐漸形成了以太上老君為教祖,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以“道”與“德”為基本信仰的本土宗教。當然,因為歷史發展過程中的變化與近現代影視作品中對於道教“施法”、“驅邪”或者其他形式的描述,使得不少人覺得道教只是“裝神弄鬼”的宗教而已,對道教的認識也僅僅停留於各種神秘儀式上,是偏離了道教真正的主張。其實道教是一個具有科學性與豐富理論的宗教,道教在論述宇宙觀時,通過《道德經》就可以看出其中廣博無窮的奧秘,其中寫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也是凸顯出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由一衍生出,二變化出三,由三才能衍生萬物。而何為“道”?在《清靜經》(《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中,就註明:“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這就說出“道”是所有創造自然以及自然變化的法則,是一切事物的規律,因此,“道”是一切的本源。這樣一個樸素的宇宙觀也科學地闡述了道教的理論主張。從春秋戰國時期的民間宗教再到唐朝太宗皇帝封為國教,使得道教一躍成為宮廷宗教,這是由於道教思想吸引一大批當時士族知識分子,將它研究發展成為正統的國家宗教直到清朝,當然也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道教中正一派與全真派兩大主要派別。正一派中有出家道士和居住道觀中,也有居住在民間,可以成家的道士,稱為火居道士或散居道士。一般不蓄髮,可以吃葷正一派以齋醮符篆見長。全真派道士是出家,蓄髮,素食,重修持及修煉內丹功法。
而至清朝,因為滿族本身信奉藏傳佛教的關係,道教又再紮根回民間,在清朝末年,更因為要逐漸適應民眾的需求進一步世俗化與民間化,更成為幾乎中國家家戶戶所熟知的宗教,因此幾千年的演變中道教雖然在宗教地位上起起落落,但它對中華、中國人的影響卻在持續且深入的發酵,因此魯迅先生都強調“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
濠江傳“道”
1557年葡萄牙人東來之前,澳門還是一個以漁民世代在此捕魚休息的小小漁港,當時澳門歸屬香山恭常都,根據香山縣志的記載早在宋朝道教信仰就已經流行於香山地區,三清、玄武、東岳等信仰也早已經在當地發展,加上澳門蓮峰廟內天后宮等碑記資料,四百多年前,今天盛行的媽祖信仰也早已在澳門深入家家戶戶。經歷過數百年的演變,雖然後來很長一段時間澳門稱為葡國殖民地,雖不被支持發展,但作為華人的本土信仰也並未被排斥,逐步完善出天后(媽祖)信仰、關帝信仰、觀音信仰、土地信仰、哪吒信仰、譚公信仰、康公信仰等;而在澳門現存的包含澳門島、氹仔、路環在內的40多間廟宇中,信奉道教神明廟宇佔據了80%以上,足以看出道教信仰遍佈澳門各地,更與澳門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媽祖閣、大三巴哪吒廟、關帝古廟、蓮峰廟、康公廟、包公廟、沙梨頭土地廟、呂祖仙院、北帝廟、譚公廟等都是澳門迄今仍香火鼎盛的廟宇,這些廟宇現時大多由街坊或者知名人士組成值理會負責管理。早在2005年7月15日第29屆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會議就把“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現存第31處世界文化遺產,翻開名錄不難發現在澳門歷史城區建築群中的這二十多處歷史建築中,道教廟宇就佔了三處,包含媽祖閣、大三巴哪吒廟及關帝古廟,某種程度上澳門道教文化也成為世界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
而歷經數百年的演變,現在澳門的道教團體可以大致分為道教廟宇、正一派火居道院及道教壇堂三大類。除了上述現存的廟宇以外,火居道院也是澳門一大特色,其宗源大部分是廣東省順德、中心或珠海,例如吳慶雲道院、陳靜修道院、麥麗昌道院等,在歷史上由於澳門是一個漁港,漁民的喜慶嫁娶、酬神、喪葬都會禮請火居道士上船進行到場,每年各大廟宇神誕法會也要延請道士主持法事,如此一來因為民間有這樣的需要,火居道士這種形式也在澳門紮根,深入民間。在1970年代左右,因為移居澳門的福建鄉民增加,近年更加吸引兩家福建火居道院在北區開設道場,為福建同鄉進行相關法事活動。除此以外,還有包括信善二分壇、信善祖壇、雲泉仙館等道堂(壇)除了扶乩普救贈藥以外,還救助貧苦大眾以及施齋。
在1999年回歸後,澳門道教在中央與澳門特區政府的關懷與支持,持續發展。當時吳炳鋕及葉達等道教人士為了在回歸後推廣弘揚道教文化,促進澳門道教與內地及海外道教團體的聯絡和交流,於2001年3月特區政府立案正式成立澳門道教協會,協會更秉持著度人無量的精神在蓮花寶地上開展弘道揚教的工作,並透過多種形似的活動來推動道教文化,例如舉辦道教文化節、道教文化展覽、道教文化專題講座等,每年也會在澳門如期舉辦道教音樂會;此外為培養和招募對道教文化有興趣的人士,更邀請港澳學者、道教界人士前來為道教文化研習班授課,也通過主持法會等形式推廣道教科儀;同時在積極參與社會事務,例如賑災、募款等活動;並促進與兩岸四地道教宮觀團體的交流,以強化澳門道教協會的平臺作用,於此之外最大的特色就在於成立澳門道樂團,推廣道教科儀音樂。
奏樂演“道”
為何強調澳門道樂是澳門道教的特色,不僅僅是因為“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於2009年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於2011年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更在於這一種澳門獨有的道教科儀音樂形式的形成與傳承。澳門道場科儀音樂相較於內地與港台而言,完整地保留及融合了傳統廣東正一派與全真派的道場音樂,獨具特色。而吳氏家族道樂自清末先祖吳國綿道長,迄今在澳門已經是五代相傳,完整地保留了原有科儀音樂的精華,又能夠敞開門戶,廣納博取,兼收並蓄,使得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成為華人地區獨具一格的道樂典範。而道教科儀音樂簡單來看就是道教徒在科儀宣行時所使用的音樂,很多時候又稱為“道場音樂”、“法事音樂”,其實在海外內華人地區中的民眾都不陌生。而這種集歌、舞、樂為一體的傳統儀式音樂在獨有的地方韻的基礎上更顯得與眾不同。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中用於唱誦的曲目也十分豐富,大大小小共計五百餘首,目前自2006年澳門邀請原武漢音樂學院道教音樂研究所副所長王忠人教授等的大力協助下,記譜整理出近五百首,包含太上玄門早、晚堂功課經,太上正一朝天百拜寶懺,延生禮斗,先天濟煉斛食等等,目前在兩岸四地與海外的道教交流中,澳門道樂團與澳門道教科儀音樂都扮演重要角色。對於澳門道樂的長存,澳門道教協會更做出五方面的努力:
nlc202309090146
其一:出於“搶救”需要,協會已經開始結合各方力量努力將現存樂曲記譜,避免以往口口相傳,而將其導入“有本可依”的正軌。
其二:大力進行“保育”,在記譜的基礎上,更通過出版相關樂譜集,整理澳門道教發展情況與科儀音樂記錄書籍和光牒等,從文字、聲音和影像為澳門道教與澳門道樂留下世世代代傳承的記錄。
其三:更加重視“傳承”,對於澳門道教科儀音樂,不單單需要吳家傳承,更需要開枝散葉,在這個全球化與多樣性的新時代背景中,需要集合眾人的力量更好地傳承文化。
其四:強化“推廣”工作,道樂不是僅僅停留於道教人士的自我欣賞,更要走入民眾的音樂生活中去,所以近些年道樂團不僅在澳門演出,更前往內地、香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多地區演出,同時也通過校園計劃,積極培養大、中、小學生的中樂技巧,進一步吸納其參與道樂團的訓練與演出工作,為道樂的推廣積極儲備人才。
其五:積極探索“創新”,除了現存的近五百首道教科儀音樂外,協會通過演繹《道德經》舉辦的歌唱比賽以及通過與舞蹈、太極等團體的合作等,不斷開發出道樂發展的新形式。去年也曾邀請兩位葡國芭蕾舞者將舞蹈與道樂進行完美的結合,繼而表演。
因此澳門道樂作為一種特色的象征,必將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更好地創新與繼承。
“道”在當下
當然道教不僅僅在於音樂形式或者宗教儀式,道教更是一個不斷演繹,不斷與時俱進,不斷面對時代新議題與挑戰的宗教。在回歸後,澳門沒有立即開放賭權,面對當時澳葡政府留下的各種問題,時任特首何厚鏵先在在施政報告中就明確提及“固本培元”這四個字,強調需要有步驟地解決各項社會難題,積極地施政也印證了道教中“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理念。本身澳門在殖民地時期工業、漁業的萎縮造就了澳門人長遠生存發展的困境,因此在回歸3年後開放了賭權,也正是由於開放賭權,澳門經濟急速發展,居民收入大幅上漲,社會呈現一個直線式上升的狀態,至賭收接連下跌超過23個月時,社會上自然出現一些憂慮、不安的聲音,無論是從經濟學中的經濟發展週期的角度看還是從道教“周而復始”的循環概念來看,任何一個事物不可能永遠無限制地上升,所以必將面臨到一個調整期的來臨,這也是中央政府與崔世安特首一再提醒全民必須來面對調整期,積極應對。也因為過去賭收的節節高升,使得物價、樓價幾乎是萬物飆漲,青年人現時無法上樓的困境始終困擾著澳門社會,如今面對到調整期其實並非完全的壞事,在這個合乎規則的發展中,完全體現出了作為規則的“道”,也更要明白“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真諦。
近期不斷發生的恐怖襲擊以及不少地區由來已久的宗教戰爭其實也衝擊著民眾對宗教的信任,加深了民眾的不安與恐懼。其實回歸到宗教本源,每一個正信的宗教最終都提到核心的“愛”,道教《度人經》中說:“齊同慈愛,異骨成親,國安民豐,欣樂太平。”就是主張不分種族、性別、膚色的愛,愛己愛人、愛天地萬物,當因為宗教信仰的差異動輒消滅他人、奪走他人生命,這還是宗教本質中的“愛”嗎?所以回歸本源,宗教應該給予這個社會、人心更多的安定與愛,這樣和平與和諧的社會才會長治久安,眾望所歸。
7.濠江区教育信息网 篇七
经历改革开放30余年的积累,浙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模范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一直是新一届浙江省委、省政府思考的大事。今年5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下发,这份文件明确提出,浙江要通过5年努力,把信息产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信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一个月后的6月24日,浙江省省长李强在杭州专题调研信息经济工作。他强调,信息经济是支撑未来浙江发展的大产业之一,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拉动力。这位省长形象地比喻说:“要像当年抓大包干、乡镇企业改制、加入WTO那样,抓住时间窗口,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公开的报道中,省长李强干脆省略了“长三角地区”,直接要求各地“努力推动我省从制造大省向信息经济大省跨越,打造全国信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先行区”提出的背景及目标
毋庸讳言,“低小散”一直是浙江经济的隐痛。上半年“江浙赛马,浙江完败”的传言一度令社会猜疑。而除了经济总量的差距越拉越大外,就连人均GDP江苏也已超过浙江的事实,使中国经济的“模范生”——浙江不得不冷静反思自身产业结构的短腿。在这样的背景下,“三改一拆”也好、“四换三名”也好、“五水共治”也好,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其实都是为了淘汰落后产能,为了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现在,制造大省要向信息经济大省跨越,这样的转型“路径”已日渐清晰——在《指导意见》中,勾画了“七中心一示范区”的明确目标,每一项目标都是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全国物联网产业中心、全国云计算产业中心、全国大数据产业中心、全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全国智慧物流中心、全国数字内容产业中心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这些宏大的目标,昭示了这个东部大省浙江,已将发展信息经济作为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大刀阔斧、雄心勃勃。
信息经济是一种创新性经济、全球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是发挥浙江拥有阿里巴巴、网盛生意宝等在内的电商产业优势,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打造全国信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当前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其中,怎样扩大信息消费是一个大课题。比如:如何有效释放老百姓的信息消费需求?如何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作为本届浙江省政府“三张清单一张网”的重要内容——浙江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这个首开全国先河的省级政务服务网,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等功能于一体,省市县三级联动,不仅实现了全省政府行政审批等服务事项“一站式”网上搞定,而且还通过记录权力运行轨迹,实现了权力的“全流程”效能监督。
“安全岛”的建设还需发力
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浙江的路线图已经绘就,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决心和信心,从省领导到各部门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也已跃然纸上。然而,在行进的过程中,如何打掉一个又一个的“拦路虎”?如何为信息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提供保障机制?这些也日益成为一个现实难题。以浙江省消保委接触到的有限事实为例:最近几年来,有关网络购物的投诉量呈直线上升态势。网络购物存在诸多乱象,包括:低价虚假销售、虚增销量、虚构热销假象,涉嫌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随时随意改写库存量、诱发消费者冲动下单,不履行发货时限承诺、虚构发货假象,推卸售后责任、增加消费者负担,快递送货不到位、甚至造成丢失等等;消费者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有关电信资费的不透明、不合理以及垃圾短信的投诉也与日俱增;超过60%的调查对象遭遇过个人信息被盗用、被垃圾短信所困扰的情况;新《消法》从今年3月15日正式实施以来,消费者对网络第三方支付、网络众筹、网络信贷、网络理财等互联网金融的投诉量也迅猛增长。
就像一块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样,如何构建安全、诚信、有序的信息消费环境,是打造全国信息经济发展“先行区”的重要保障。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信息消费“安全岛”:
首先,要营造有利于扩大信息消费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比如,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浙江省完全可以积极推进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地方性立法。又比如,当前像杭州、宁波、温州等各地都在争先恐后地搞智慧城市建设,然而,“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健康”等的内涵和外延究竟是什么,有些地方也是各唱各调、各说各话。所以,当务之急是需要一定的“顶层设计”,需要制订和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政策制度和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加快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政策法规体系和一批技术、业务与监管流程融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其次,要切实规范信息市场秩序。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信息服务、网络交易行为、产品及服务质量等的监管,依法查处侵犯知识产权、网络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
再次,要切实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为了强化互联网信息安全管控,应尽快建设电子政务安全云平台,加强党政机关重要信息系统、基础信息网络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应用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加强对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电子商务等经济领域的信息安全监管,强化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定期检查。
最后,要切实发挥好企业自律和社会他律的共同作用。加强从业规范宣传,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行业自律机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开展商务信用评估。完善企业争议调解机制,进一步拓宽和健全消费维权渠道,强化社会监督。
总之,只要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主推”的方式大力发展信息经济,浙江成为全国信息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就指日可待。当改革的红利、发展的潜力、市场的活力像钱塘江大潮一样聚合起来,碰撞之后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必将强力促进浙江这个中国经济的“模范生”,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趋势,继续保持一种走在全国前列的昂首姿势。
链接:确保浙江省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六大措施
5月20日,浙江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信息经济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内首个省级层面提出的关于信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确保达到“七中心一示范区”的目标,《指导意见》提出了六大措施。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推进“三网融合”,优化提升云计算中心建设。
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着力发展应用电子产业,加快发展大数据和云服务产业,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
提升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和模式创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加快智慧物流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
扩大信息消费。激发居民信息消费,务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突出重点抓好行业信息化,分类抓好各类园区信息化工作。
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组织保障,优化要素保障,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强化人才创新支撑,着力引进项目,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健全评价机制。
【濠江区教育信息网】推荐阅读:
教育随笔搭建区11-09
区教育局教育现代化建设通知12-27
区教育系统全民健身计划教育工作计划01-27
惠农区教育体育局09-09
掘进二区感恩教育11-28
区教育教学工作汇报01-03
区教育局干部联系学校制度06-26
区教育现代化验收的工作汇报06-09
西乡塘区教育宣传工作要点06-24
扬州市维扬区文化教育局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