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表现形式二

2024-10-09

音乐的表现形式二(精选7篇)

1.音乐的表现形式二 篇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实践活动交流材料

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成因及整改措施

——在县局(分公司)教育实践活动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一、对教育实践活动和反对“四风”的认识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加强和改进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大举措,是凝聚党心民心,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弘扬优良作风,解决当前思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升,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段时间以来,在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专题教育、辅导讲课的同时,自己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员干部在作风方

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总书记一系列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家局、省市局领导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指示精神,重温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对“四风”危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受了一场深刻的党的优良传统的再教育和党的基本理论的再武装。同时,在重温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根本宗旨,联系思想实际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的理解,增强了为民务实的价值追求,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忠于职守,勇于担当,团结拼搏,务实奋进,组织和带领分管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打赢攻坚战,跑好接力赛,凝聚正能量,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烟草行业处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阵地之一;又处在党检验群众政策效果的关节点上,是党实现经济建设目标的重要执行者;处在掌握国有经济资源独特使用权的特殊位置,是党调节社会经济利益的直接受力点,“权”、“钱”、“利”的集中地,处在受众面广、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焦点上。面对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利益新格局,思想文化多元化,各种矛盾凸显的复杂形势,能否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政策,反对以形式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四风问题”,正确处理好复杂的内外部矛盾,保证企业税利增长10%目标的顺利实现,关系重大,责任重大,考验也重大。因此,在行业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扎实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迫切需要,而且十分必要。作为

一名党组成员,一名党员干部,不仅要高度重视,主动融入,严格标准,扎实推进,而且更要带头旗帜鲜明地坚持反对“四风”,争当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凝聚清风正气正能量,确保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受到洗礼,得到提升,让组织放心,让职工群众满意。

二、“四风”问题的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投虚务虚,是“四风”之首。反对“四风”,首要的是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能有效地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决策脱离实际等问题。

(一)形式主义问题在本单位的表现

1、管理问题。形式主义的表现是多重性的,不仅反映在重大政策问题上,而且表现在每一项具体的管理工作上。如企业文化管理问题。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文化管理的特征是企业愿景、企业目标、企业理念等文化管理要素,通过员工的高度自觉和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种高度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由发展的境界,这种高度自律、自觉、自我管理的状态,是现代企业管理追求的理想化目标。但现实生活中社会风气、人文环境、员工素质等都制约着这一理想化目标的实现。现阶段加强企业管理仍然要靠先进的机制和规范完善的制度,而不能仅仅是制作几幅了牌子,装饰了几块板面,总结了几句话,印发了几期画册,就说成是加强了文化管理,这种形式主义既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现实,又违背了广大职工群众的意愿等。

2、执行力问题。执行力不强也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今年,烟

叶面积要降下来,卷烟销量和结构要提上去,这“一上一下”的目标要求,不仅是对上级工作部署的落实不落实问题,更是考验一个单位执行力强不强的问题。

3、制度建设问题。制度是铁、是钢、是规矩、是原则,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必然导致管理的漏洞和工作的不到位。一些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不合时宜,需要重新修订或废止,并不断加以完善,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客观实际,这样,职工群众才能信服,且自觉地遵守,才能真正地实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靠制度办事管理要求,才能更好地规范权利运行,更好地实现企业规范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

(二)形式主义问题在本人分管部门的表现

1、推诿扯皮问题。个别部门之间互相不够协调,工作交叉部分存在互相推诿扯皮现象。

2、“等、靠、要”问题。对某项工作任务,哪怕是常态化工作,个别部门不是主动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而是等着领导教方法、说措施、给政策。

3、状态不佳问题。个别干部职工缺乏激情,作风疲沓,无私奉献意识、艰苦奋斗精神不浓。

(三)形式主义问题在个人自身的表现

1、学习不够深入。在思想上有重经营,轻学习问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不够深入、不系统,特别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工作实际,加快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工作创新等方面

做的不够,工作一般化抓法,不够与时俱进。

2、能力不足。由于平时不注重加强学习,思想理论水平、业务技术水平都有些落伍,指导工作,创新管理的能力跟不上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感到知识恐慌和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升素质。

三、形式主义的成因及危害

(一)形式主义问题产生的根源分析

通过近段以来的不断学习,使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理想信念、责任意识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育和提升,对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及危害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形式主义之所以在单位及个人自身上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学习不够,思想认识模糊。

(二)形式主义问题的危害

形式主义不仅影响企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更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会失去广大职工群众对党组的信任。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要的就是反对形式主义。

四、下一步改进的措施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工作中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努力践行为民、务实、清廉新理念,是一个不断渗透与吸纳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作为一名党组成员,一名班子成员,党员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目标水平。做到:

(一)按照“深学”的要求,全面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再学习,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按“细查”的要求,深入查摆自己和自己分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认清“四风”危害,并认真加以整改,以良好的形象,过硬的作风,取信于职工群众。

(三)按照“笃行”要求,认真落实责任,大胆管理,敢于担当,勇于抵制歪风邪气,组织和带领分管干部职工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努力进取,为推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音乐的表现形式二 篇二

羌族音乐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对许多当代音乐工作者有所启发, 各种类别的当代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层出不穷。有独唱、对唱、重唱、合唱等声乐形式;有独舞、双人舞、群舞以及大型舞剧等舞蹈形式;有器乐独奏、室内乐重奏以及大型管弦乐等器乐形式;有以音乐电视 (MTV) 为代表的多媒体视听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将“羌族音乐元素”展现在不同的、更为广阔的“舞台”上, 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了解并喜爱。所搜集到的六部当代音乐作品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分为两类:1.声乐类作品三部:高为杰《羌山掠影》——无伴奏合唱组曲 (1980) 、黄万品《羌族锅庄舞曲》——混声合唱 (1982) 、宋名筑《云朵上的山寨》——混声无伴奏合唱 (2008) 。2.器乐类作品四部:敖昌群《羌山风情》——管弦乐 (1999) 、杨晓忠《花夜》——为长笛、小提琴和中提琴而作 (2001) 、杨晓忠《移动的背景》——萨克斯四重奏 (2009) 。

一、羌族音乐的表现形式

羌族音乐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民歌、歌舞和器乐三类。

(一) 民歌:羌人在劳动、节庆、婚嫁、丧葬、祭祀等生活的

各种场景中, 除了语言传递信息之外, 最普遍的就是以唱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根据地域的不同, 民歌演唱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特征。除了独唱、对唱以外, 还有男声或女声的重唱、合唱以及混声合唱等。最具有特色的, 应属流传于松潘及黑水地区的羌族二声部民歌, 当地羌人认为“唱一个声部不好听”, 故形成了主要以男女同声;其次为男女对唱以及混声合唱的二部歌形式。

(二) 歌舞:锅庄——作为羌族最具代表性的歌舞类型, 其

表现形式常见为男、女分为两组围着火塘或在空地上形成圆圈式的队形, 在载歌载舞的状态下顺时针环绕。演唱方式主要为分男声女声对唱, 即男声齐唱一个短句或整个乐句后, 女声随即以卡农方式原样重复前面男声声部的旋律, 如此一唱一和, 并常以豪迈、高亢的吆喝方式结尾。

(三) 器乐:1.最具代表性的乐器是双管双簧制的羌笛, 早

期的羌笛是由鹰骨制作而成, 由于现在制作材料稀缺, 从而使用竹制。其音乐表现力相当丰富, 主要用来传达羌人的思念向往之情。2.女性专属的竹簧类乐器口弦, 旋律以及音色简单朴素, 其用途主要是羌族女性闲暇或节庆时期自娱自乐。3.宗教仪式上使用的打击乐器羊皮鼓 (也称羌铃鼓) 和盘铃。

二、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声乐形式

(一) 作品《羌山掠影》为无伴奏合唱组曲, 混声合唱队

分别由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构成, 全曲分为“晨景、果林、牧归、夜会”四个时块。而作曲家在对合唱队的处理上分为三种方式:1.第一时块《晨景》1—8小节, 作曲家也许是感悟到清晨幽静的羌寨山间空灵的回声, 因此将合唱队分为 (I、II) 两组, I组由合唱队1/3的队员担任, II组由合唱队2/3的队员担任, 两组均安排有四个声部, 在人数上形成1:2的比例关系, 以I组模仿先进入的II组材料形态来表现作者对那清晨回声的捕捉;第9小节至该时块结束, 作曲家又将合唱队整合为一组常规的四声部。2.第二时块与第四时块, 合唱队安排为常见的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3.第三时块, 在四声部混声合唱队的基础上, 增加了一个独唱 (Solo) 声部, 在该时块结构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 作品《羌族锅庄舞曲》为带钢琴伴奏的混声合唱, 混

声合唱队分为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在作品第三部分1—8小节, 合唱队休止, 作曲家在此安排了一个女高音独唱一段优美而抒情的旋律, 与前两部分活泼欢快的音乐形态形成强烈的对比;随后该部分第9小节至全曲结束, 均由合唱队完成。钢琴伴奏对合唱队情绪的带动、各个部分的衔接以及对作品音乐性的渲染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 作品《云朵上的山寨》为混声无伴奏合唱, 作曲家并

没有沿用传统的四声部混声合唱队的组合方式, 而是在传统合唱队组合方式的基础上, 再叠加了一个女高音声部, 从而形成拥有三个女声声部与两个男声声部的非对称性合唱队声部比例关系。作曲家这种相对特殊的声部安排, 在作品中为这个生活在“云朵上”豪迈而又坚强的民族, 增添了几分柔美与婉约的色彩。

上述三部作品都是以人声来表现“羌族音乐元素”, 作品的歌词当中, 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只为表达某种情绪而不带有具体含义的语气词, 还有依靠汉字以起到类似于“音标”的作用来模仿羌语的发音。演唱形式虽然均为混声合唱队, 但是在各部作品结构局部, 还出现了男男对唱、女女对唱、男女对唱、混声分组对唱、独唱、女领众和等演唱形式组合。这些带有一定延续性的、多元化的形式组合, 体现出作曲家们在对混声合唱队“使用方式”这一层面上, 所展现出彼此有所区别的、附有作曲家对“羌族音乐元素”表现形式不同理解的个性特征。

三、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器乐形式

(一) 作品《羌山风情》使用的是双管编制的西洋管弦乐

队, 作曲家采用这种规模相对较为庞大的器乐表现形式, 以绚丽的和声色彩变化、旋律主题在各声部的变化穿插、单一音色与复合音色交织的明暗迷离, 将埋藏在作曲家内心深处的“羌族情节”刻画得惟妙惟肖;以木管组的灵巧活泼、铜管组的雄壮阳刚、弦乐组的精雅柔美, 将羌族神秘的民间祭祀活动以及羌族男女在民间节庆笙歌鼎沸等场景表现得栩栩如生。

(二) 作品《花夜》为长笛、小提琴和中提琴三重奏, 作

曲家采用小型室内乐的器乐表现形式, 丰富多样的演奏方式所产生的各种色彩性音色巧妙地使长笛与两件弦乐器融合在一起, 戏剧性的描绘出作曲家对羌族人婚礼前夜, 新娘对家人惦念、对未来生活遐想等复杂的内心世界所产生的联想, 勾勒出一幅唯美的“画卷”。

(三) 作品《移动的背景》为萨克斯四重奏, 作曲家采用

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萨克斯四重奏的器乐表现形式, 其想法直接受到“羌族器乐元素”的影响。在作曲家的想象中, 羌族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羌笛, 与同为簧类吹奏乐器的萨克斯管, 在音质上有相似之处, 并且在“循环换气”这种特殊演奏技法层面上, 两件乐器的这一共同点也作为作曲家在选择表现形式上的重要依据之一。

虽然羌族音乐中的“器乐元素”显得相对的孤立, 除了祭祀和红白喜事等特殊场景会出现传统唢呐、羊皮鼓、盘铃等合奏以外, 生活中大部分都是以独奏的形式来演绎民间乐器。而在上述四部器乐作品中, 无论是两把弦乐器与长笛结合勾勒空灵与复杂内心的“花夜”, 抑或是将羌笛有限的音高、有限的音域、有限的演奏法、有限的表现力等元素, 植入到既能够延续这些元素又能够拥有更多拓展可能性的萨克斯四重奏, 甚至还有管弦乐队缤纷斑斓的色彩变化描绘出的“羌山风情”, 作曲家们将这种相同但又相对独立的元素, 用多元化且极富个性特征的器乐形式表现出来。

摘要:羌族作为中国历史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 其民族、民间音乐极具特色。羌人在劳动、求偶、节庆、婚嫁、丧葬、祭祀等生活的各种场景中, 除了用语言来传递信息, 其次就是依靠音乐、舞蹈来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许多当代作曲家受到了羌族音乐的影响, 将羌族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布局、节奏节拍、横向旋律、表现形式、纵向和声、特殊音色等元素作为创作素材, 融入到音乐作品中。本文试图通过对所搜集到的六部与羌族音乐相关当代音乐作品进行类比分析, 以求寻找到这些作品在“表现形式”这一层面上对羌族音乐的多元化体现。

3.音乐的表现形式二 篇三

中路安徽庐剧是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地方戏,庐剧是在流动的演出过程中,不断吸收当地的流行民歌、戏曲等来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中路庐剧音乐表现形式在剧目、伴奏乐器、唱腔方面的变迁,是一种进步的变迁,不断吸收社会上各种流行因素,又不失自己的独特风格特色,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具有丰厚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中路 庐剧 音乐表现 变迁

庐剧是安徽省著名的地方戏代表之一,原名叫“倒七戏”,形成于清朝的乾隆、嘉庆时期,大约有200多年的历史。由于古代皖中地区属庐州管辖,故在1955年改称为“庐剧”。庐剧起源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地区,以江淮地方方言为基础[1],吸取了民间歌舞、秧歌以及山歌等艺术形式,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剧种,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随后,流传到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晥中地区的六安、寿县、无为、舒城、巢县、当涂、和县、芜湖、南岭等二十几个县市,拥有两千万以上的观众。由于各地方语言的差异性,庐剧与各地的方言相结合,在吸收各地的民间音乐和民歌的基础上,逐渐行成了上、中、下三路,也称西、中、东路。三种唱腔各自有不同的特点,西路庐剧唱腔高亢、奔放;东路唱腔婉转、抒情;中路庐剧兼具两种唱腔特点,平实、舒展。从历史沿革来看,中路庐剧起源晚于西路庐剧,距今也有200年左右的历史。

本人四次对合肥文化馆以及合肥庐剧院进行采访调查,在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中路庐剧在音乐表演形式上和音乐本体上的变迁,主要从剧目、伴奏乐器、唱腔三个方面的变迁发展,呈现中路庐剧的音乐表现形态的发展脉络,为其以后的传承及发展提供资料和理论依据。

一、剧目——由传统到现代的变迁

中路庐剧剧目在体裁上有了很多的创新,这是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的变迁过程。

中路庐剧的剧目由原来的传统剧目扩展到有庐剧古装剧、庐剧音乐剧、改编移植剧目、都市喜剧和新创作古装庐剧等剧目。

1、20世纪初至40年代,传统中路庐剧剧目主要有《休丁香》、《借罗衣》、《讨学钱》、《秦雪梅观画》、《打芦花》、《打长工》、《卖兰花》、《花园扎枪》、放风筝》、《恨小脚》、《打老子》、《卖婶子》、《双怕妻》、《卖兰花》、《王婆骂鸡》、《对药》、《王瞎子捉奸》、《摸黑》等,传统剧目大多是体现当时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状态和人们的思想状态,提倡尊老爱幼,讴歌美好品性,斥责道德败坏,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2、20世纪50-80年代,在传统剧目的基础上,新创作了大型庐剧古装剧,主要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双锁柜》、《秦香莲》、《半把剪刀》、《情仇》等。庐剧古装剧在妆容、演出服装、道具和表演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剧目题材比较丰富,表演连续性、整体性更强。

3、20世纪70-80年代,改编和移植剧目主要有《奇债情缘》、《状元与乞丐》、《金沙江畔》、《红灯记》。20世纪90年代的都市喜剧《好人王科长》。改编和移植的剧目吸收了其他剧种和国外文学的元素,用庐剧的唱腔唱出来,是剧目类型的一种创新,为庐剧多元素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2000年至今,又在以上剧目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庐剧音乐剧,如《鱼水浪漫曲》、大型古装庐剧《李清照》和大型古装戏《新白蛇传》。庐剧音乐剧吸收了音乐剧的特色,结合庐剧的唱腔,表现当代人的生活故事,是庐剧剧目表演形式的一大创新。《李清照》和《新白蛇传》是以古代人物传记及其传说故事为题材,妆容和表演形式吸收了现代的因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中路庐剧剧目由传统到现代的变迁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它没有禁锢于一种音乐体裁,而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音乐元素,创作出富有庐剧特色的庐剧新剧目。这种发展变迁丰富了中路庐剧剧目内容和形式,为庐剧多样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伴奏乐器的变迁

传统的庐剧伴奏乐器极其简单,只有堂鼓、大锣、小锣、板鼓。20世纪60年代,庐剧的伴奏乐器在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增加了二胡、扬琴、琵琶、竹笛等中国民族乐器,可以为演员提调,在伴奏音乐上有了很丰满的旋律。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路庐剧的伴奏乐器在民族乐器和打击乐器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大提琴、小提琴、贝司、单簧管等西洋乐器,同时还加入了中阮、合成器、司鼓等乐器,大大丰富了庐剧唱腔伴奏旋律,迎合了现代人的欣赏口味。

中路庐剧伴奏乐器的这种变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及人们追求的音乐形态的变化而变化,中路庐剧在伴奏乐器上增加了西洋乐器,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三、音乐唱腔的变迁

中路庐剧由原来的一剧一曲,逐渐发展成为以适应大戏、连台本戏的唱法。唱腔由原来的折子戏和整本戏的唱腔,发展成为曲牌联缀的唱腔,在此基础上又辅以板式变化。

传统的庐剧唱腔就是折子戏和整本戏的唱腔,主要吸收了当地民歌及小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庐剧特色的声腔体系,一剧一曲就是一个剧目就唱一个曲牌,后来老艺人们搭台演出的时候,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唱腔元素,形成了曲牌联缀的唱法。曲牌联缀主要由主调和花腔两部分组成[2],主调又分为生、旦共用曲牌和行当专用曲牌。生、旦共用曲牌主要有[二凉]、[寒腔]、[三七]、[端公调]等,行当专用曲牌[小生调]、[老旦调]、[老生调]、[丑调]。花腔曲牌主要有[讨学前调]、[铺床调]、[担水调]等。

曲牌联缀辅以板式变化,主要是在曲牌联缀的基础上,在以上曲牌的基础上,加以散板式的寻板、1/4拍子的吆台、唱词排列密集的连词腔句,形成了[快寒腔]、[快三七]、[小生三七]、[丑衰调]等曲牌,除此之外,还有几个特殊的演唱形式,如吆台与帮腔,小噪字唱法,连词、伸腔和抡板[3]。

中路庐剧在音乐本体的变迁方面有很大的发展,传统唱腔的一剧一曲,主要是小剧目,只是用一种唱腔曲牌就可以完成一部小戏作品。而随着庐剧的发展,一种唱腔曲牌满足不了大戏的表现形式,于是出现了曲牌联缀的演唱方式,主要用[二凉]、[寒腔]、[三七]等主干唱腔表现剧目内容。再后来又出现了板式变化,如散板、快板、吆台等,在主干唱腔的基础上,形成了[快寒腔]、[快三七]、[小生三七]、[丑衰调]等曲牌。大大丰富了中路庐剧的音乐表现形式,更加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中路安徽庐剧是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地方戏,庐剧是在流动的演出过程中,不断吸收当地的流行民歌、戏曲等来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纵然中路庐剧在历史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的阻碍和拦阻,屡遭恶运而没有灭绝,到目前为止,庐剧演出依然活跃,民间的自制庐剧磁带、光盘等在商场里都有销售。中路庐剧音乐表现形式在剧目、伴奏乐器、唱腔方面的变迁,是一种进步的变迁,不断吸收社会上各种流行因素,又不失自己的独特风格特色,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具有丰厚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注释

[1]邵鹤群《庐剧简述》[J]安徽庐剧 2008年第1期

[2]江忠勤《打造都市庐剧》 [J]安徽庐剧2008第1期

[3]李之冬《我看庐剧的得失兴衰》 [J]安徽庐剧2008年第1期

10.3969/j.issn.1002-6916.2010.23.047

4.自我实现的表现形式2 篇四

自我实现的表现形式

高尚的人格的形成都不是凭借个人的这块的爱好和一些机遇来决定的,而是纯正的思想的所造成的自然的这么一个结果的,是长期的心存正念的这么一个报偿的。对于同样的道理而言,卑鄙的蛮横的人格都是可以说是心怀不轨长久积累的后果导致的。人也都是有着和动物大体相同的这么一个生理的活动的,同时来说的话也都是需要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和物质的条件的。但是,人毕竟是和一般的动物不同的,不能脱离的社会而去单独的存在的。人作为社会的动物而言,虽然都是不能去完全摆脱动物性的需要的这个方面的,生理的活动也都是要受生理的法则进行支配的,但由于人在社会的生活里面也都是能够自觉地的、且都是有目的地来控制自然的、以及控制生理的和调节的生理的,因此也就是会使生理的活动自然实现了社会化的这么一个履行的。这种改变之大也都是使动物和人类这间都是有一条明显的鸿沟的。

自身可以说是造成所处环境的原因所在的(虽然人们平时玲没有意识到)。一些人一方面都是希望能够来展望美好的人生的目标的,另一方面而言也都是在不断的抱怨自身的这么一个处境的,同时的话也都是会将所有的原因都是归咎于他人的,因此失败的例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的。人只有真正的懂得思想的巨大的这么一个作用之后,环境而言也都是才不会成为失败的这么一个借口了。对工作的态度一旦改变之后,工作的处境也都是会随之而改变的。这样的话也都是能够来增强信念的,丰富自己的一个知识的,同样也都是能够让自己置身于更富有挑战

纳才网—无锡人才网http://

纳才网—无锡人才网http://

性的环境里面的,就能获得更多的一个机会的。一定要能够记住,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努力的去做的。

本文出处:无锡人才网http://

5.四风的具体内涵及表现形式、 篇五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展开。总书记在6月18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强调,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那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具体内涵是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下面逐一解读。

形式主义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形式主义的产生,有其思想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根源,思想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社会历史根源是习惯势力和传统文化负面影响。具体到一个单位形式主义产生的根源有二。

一是名利思想。功利主义的私心是滋生形式主义温床。个别领导为了个人和单位出名,显示所谓“成绩”,热衷于搞一些声势大、规模大、影响大的“明星工程”;不考虑单位实际和能力,到处出国考察,每天大吃大喝,浪费国家大量财力、物力;有的眼睛长到头顶上,“只要领导满足,不怕群众骂娘”;有的抓工作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以牺牲单位长远利益为代价换取个人名利。

二是懒惰作风。惰性引发飘浮思想,只管形式,红火,喜欢把功夫下在形式上,只管快,不管效果怎样。有的满足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只满足上级指示原本传达,该抓的问题没有及时抓,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

形式主义给基层带来的危害:形式主义妨碍了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崇尚空谈,工作中处于盲目

状态,必然影响党和国家政令畅通,影响实际工作,导致信息失灵,决策失误。

其次是败坏社会风气。形式主义蔓延,势必助长不说真话,弄虚作假之风,助长思想懒惰,巧于应付上级的不良倾向,影响干群关系,影响部分干部健康成长。同时破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势必助长了一些单位歪风邪气的蔓延。

再就是导致官僚主义猖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一样货色。共同生长,互为支撑。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同官僚主义产生根源是一样的。官僚主义不深入基层,不搞调查研究。布置工作拉架子造声势;成绩和荣誉方面争,在工作中大搞形式主义之风,远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切工作讲套路,拿出一些数字应付上级。这样势必贻误工作,贻误事业,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害。

官僚主义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官僚主义是不负责任的领导作风。官僚,中国古代指在衙署办事的官吏。后常用作贬义词,指不负责任的政府官员。官僚主义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较晚,是从西方转译过来的。官僚主义的特征是领导者脱离实际,不了解下情,高高在上,贪图舒适,满足现状,做官当老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推诿,办事拖拉,不负责任;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独断专行;讲求官样文章,繁文缛节等等。

官僚主义(bureaucratism):“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如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有命令主义、文牍主义、事务主义等表现形式。官僚主义是剥削阶级思想和旧社会衙门作风的反映。”

官僚主义的表现

表现之一:脱离领导群众型

第一种,高高在上,孤陋寡闻,不了解下情,不调查研究,不抓具体政策,不做政治思想工作,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旦发号施令,必将误国误民。第二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主观片面,粗枝大叶;不抓业务,空谈政治;不听人言,蛮横专断;不顾实际,胡乱指挥。这是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

第三种,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对事情没有调查,对人员没有考察;发言无准备,工作无计划;既不研究政策,又不依靠群众,盲目单干,不辨方向。这是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表现之二:老爷式

第四种,官气熏天,不可向迩;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颐指气使,不以平等待人;作风粗暴,动辄破口骂人。这是老爷式的官僚主义。

第五种,不学无术,耻于下问;浮夸谎报,瞒哄中央;弄虚作假,文过饰非;功则归己,过则归人。这是不老实的官僚主义。

第六种,遇事推诿,怕负责任;承担任务,讨价还价;办事拖拉,长期不决;麻木不仁,失掉警惕。这是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

第七种,遇事敷衍,与人无争;老于世故,巧于应付;上捧下拉,面面俱圆。这是做官混饭吃的官僚主义。

第八种,学政治不成,钻业务不进;语言无味,领导无方;尸位素餐,滥竽充数。这是颟顸无能的官僚主义。

享乐主义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享乐主义是产生于西方的一种观念。认为感观上的快乐就是人生的目的,光凭感官上的快乐就能使人幸福和满足。享乐主义必然导致自我陶醉或自我中心主义。因为感官的享受只有自己体验,谁也不能代替别人体验感官的快乐。享乐主义特别表现在性行为及其习惯方面。在西方世界,享乐主义导致婚外性关系、青少年性关系、同性恋.....享乐主义使人们尽情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肉体上的快乐,容易使人们陷入意志消沉、缺乏进取精神的状态之中。

享乐主义是艰苦奋斗的大敌,是腐败堕落的渊薮,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一个国家走向衰亡的起始。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更要高度警惕享乐主义的侵蚀。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作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之一加以强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意义。

新形势下,享乐主义有多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

在精神状态上,不再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人民的利益克服困难、奋发向上,而是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更“现实”;

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遇到困难和矛盾绕着走,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和单位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

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奢靡之风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所谓奢靡,一般是指花费大量钱财和社会资源追求过分享受。即古人说的“暴殄天物”、“害虐丞民”。奢靡同正常消费和享受的区别在于,一是大大

超越当时普通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二是无度地挥霍社会财物而不能物尽其用。

通观历史上的奢靡现象,有两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搞奢靡的人多是有权势的人,或政治上权柄在握,或经济上富可敌国,或两者兼而有之,“既贵且富”。二是盛世更容易出现奢靡之风。西汉立国之初,社会经济凋敝,物资极端缺乏,连天子都不能配齐四匹一样颜色的马拉的车,将相乘牛

车,百姓无积蓄,统治者就是想奢靡也没有条件。因此,汉初,以黄老思想治国,推崇“寡欲”、“无为”,在生活消费上极力保持节俭。而一旦到了所谓的盛世,情况就大一样了。财富多了,环境相对安定,享乐思想必然滋长。

6.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表现形式 篇六

(一)出资证明书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证明书是证明股东出资额及其权利的证书。许多国家公司法称之为股单。《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经由公司盖章的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应当记载下列事项:(1)公司名称:(2)公司成立日期:(3)公司注册资本;(4)股东的姓名或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5)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第32条)出资证明书中的股东姓名应当为股东本名,股权为数人共同所有时应当记载各共有人的本名。出资证明书的股东名称应当为该单位股东的名称,不得另立户名或者仅记载法定代表人或者仅记载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

在性质上,出资证明书是证明书,还是有价证券,存在着不同的见解,通过说认为属于证明文书。因此,出资证明文书不同于股份公司的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不能流通和转让。作为一种证明文书,出资证明书具有以下性质:(1)证明出资的凭证。即出资证明书可以证明出资的主体、出资的数额、出资的日期以及出资在公司注册资本中的比例。(2)表彰股权的证明书。股东股权自出资缴纳公司成立时产生,而出资证明书是公司成立后签发,因此出资证明书并非设权证书,而是证权证书。如果股东进行股权转让,在股东依法转让其股权后,公司应当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公司法》第74条)(3)要式证书。即出资证明书的制作,必须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例如记载法定事项、加盖公司印章等。

(二)股东名册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名册是记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及其出资有关事项的名册,其记载事项由法律加以规定。根据我国《公司法》第33条第1款得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1)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及住所;(2)股东的出资额;(3)出资证明书编号。此外,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公司法》第33条第2款)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名册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定必备账册,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制备。该股东名册具有如下效力:(1)确定股东的依据。如无相反证据记载于公司名册之上的人均应为公司的股东。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第33条第2款)(2)公司对股东发出通知的依据。公司向股东发出通知,仅以股东名册记载的股东及其住所为依据,如因此股东没有收到通知,公司并不承担未送达通知的责任。(3)确认转让股权的效力。股东依法转让股权后,公司应当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有关股东及其出资额的记载。(第74条)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自愿转让

如前所述,有限责任公司人数较少,且股东之间关系密切,彼此间相互信赖,具有较强的人和性。基于对股东之间信赖关系的维护,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并不完全实行自由原则,《公司法》对于股东自愿转让股权,规定了一定的限制条件。《公司法》未统一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转让的条件,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转让股权,《公司法》未作出任何限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公司法》第72条第1款)这意味着,双方就此达成意思表示一致,转让即发生法律效力。

如果是股东向本公司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全部或者一部分股权,必须取得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当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过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公司法》第72条第2款)这意味着此时购买股权的股东仅限于对转让表示异议的股东,而购买条件如何,《公司法》未作规

定。解释上应当是该购买条件与将该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的条件应该有所差异。

如果其他股东同意转让,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如果协商不成,则应当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法》第72条第3款)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股东优先购买权存在的前提是其他股东已过半数同意转让,如果没有该前提,此项权利也不存在。此外,享有此项权利的股东也没有资格限制,既可以是对转让作出同意的股东,也可以是对转让表示不同意或对是否同意转让未作答复的股东。而主张优先购买权的条件,则与将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的条件相同。

需指出,对于上述的股权转让事项,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公司法》第72条第4款)这意味着,关于股权转让的条件以及有关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事宜,公司章程可以作出与《公司法》不同的规定,但不能禁止股东转让股权。

三、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非自愿转让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强制转让

对于股权的强制转让,即股东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而转让股权,《公司法》规定强制执行人负有通知义务,即应当将强制转让股权的事项通知公司及其全体股东。例如,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执行股东的股权时,应当作此项通知。在此情形下,其他股东享有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但是该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即其他股东如果自强制执行人通知之日起满20日不行使该项权利,视为放弃该项权利。(《公司法》第73条)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继承

有限责任公司中的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持有的股权具有财产价值,依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该股权可以由合法继承人继承。相应地,该合法继承人也因为继承而成为公司新的股东,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公司法》第76条)因此,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在章程中限制自然人股东的合法继承人成为公司股东,在此情形下,章程中应当相应地规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股权处理办法。例如,允许其他股东购买其股权,或者由公司收购其股权。

四、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登记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后,公司应当将股权变动情况以及变动情况及时进行记载和登记。对于出让股东,公司应当注销出让股东持有的原出资证明书,重新向其签发新的出资证明书;对于因受让股权而成为公司新股东的受让人,公司应当向其签发出资证明书。(《公司法》第74条)此项登记具有对抗效力,未经变更登记的,因为股权转让而发生的股权变动及股东变动不得对抗第三人。(《公司法》第33条第2款)

五、股东的股权收购请求权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收购请求权,是指股东在法定情形下享有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的权利。《公司法》赋予股东此项权利,目的在于保护股东的投资利益,让股东有机会收回投资、退出公司。该项权利属于股东享有的法定权利,公司不能以章程加以剥夺。此外,该项权利一经股东单方面行使,无须公司作出承诺,便在股东与公司之间产生成立股权收购协议的法律后果,因此,该项权利在性质上应当属于形成权。

根据《公司法》第75条第1款得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得股东(以下简称对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1)公司连续5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5年连续盈利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利润分配条件;(2)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3)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需指出,股东会在就以上事项作出决议时,对决议投弃权票得股东,不能享有股权收购请求权。此外,对于以上事项进行表决,应当采取记名表决方式,以便于查明股东的投票情况。

自股东会会议通过上述事项的决议后,反对股东便自动获得股权收购请求权。如果反对股东向公司提出收购其股权的请求,则无须公司承诺,公司便负有收购反对股东所持有的全部股权的义务。但是,公司收购的股权应当以反对股东在公司股东会作出上述决议时持有且请求公司收购。此外,公司应当与反对股东协商,就收购价格以及价款的支付方式和时间等事项达成协议。如果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60日,反对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反对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之日起9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判定。(《公司法》第75条第2款)

公司收购反对股东的股权后,应当如何处理,《公司法》未作规定。解释上,反对股东持有股权因公司收购而丧失,公司应当及时注销反对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并在一定时限内注销或转让该项股权,相应修改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相关的记载事项。对公司章程的该项记载修改应当无须再由股东会表决。

7.理想人生形式的诗意表现 篇七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在整体上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形式,即现实的人生形式和理想的人生形式。《柏子》、《萧萧》、《丈夫》等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湘西的现实人生。他笔下的湘西底层人民古朴和谐、乐天安命的生存状态和自在无为的人生形式,野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 在《月下小景》、《龙朱》、《边城》等作品中,沈从文则以一种诗意的人生形式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

《边城》是沈从文表现理想人生形式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他在谈及《边城》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 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 式。”[1] 中篇小说《边城 》是沈从文对人生形式的设计,是他精心绘制的理想图景,典型地表现了作者理想的人生形式。

一、借边地生活表现理想的人生形式

在作者的笔下,边城山青水秀,人情淳朴。边城的人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安分乐生,这里俨然是一个安静平和的桃源仙境。作品中,作家主要通过描写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儿子傩送与翠翠之间的朦胧的爱情,展示了湘西地区宁静的生活,淳朴的民性,寄托了作家对 “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追求。

翠翠的外祖父,一生忠于职守,慷慨好施,不仅不收小费,而且还准备了茶峒特有的茶叶烟草,赠送过往客人。若到盛夏,便备好茶水给过往客人清热解渴,防暑降温。只要有人过河,则不管刮风下雨,决不怠慢,他是边地山民的一个代表,也是淳朴民情与古风犹存的一种象征。

不仅老一辈人,就是青年一代也莫不淳朴善良,具有健康而自然的美好人性。 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老船工的外孙女翠翠,但他们并不作兴情人奉送也不大打出手,而是公平竞争。翠翠内心对傩送有着朦胧的思念, 但由于许多不为人所知的原因,翠翠没有得到爱情,又失去了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外祖父,而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2]她却并不怨天尤人,而是让生活如山溪水般自然流淌。

作者以牧歌的情调来描绘边城世界,因而他的小说便具有一种理想化的审美特征。在他的小说里,我 们感到的是边城人民的勇敢、真诚、善良、淳朴,看到的是青山秀水与两岸翘首以待的吊脚楼和走“车路”与走“马路”的独特的婚恋形式等。作者所描绘的是一个充满人性和谐美好的理想世界。

《边城》渲染了远离都市的乡镇的古朴美与山野美。这里的人物无论贫富贵贱,几乎人人心地善良耿直,安贫乐道,在一片宁静安谧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着。《边城》借描写表现湘西人民淳厚古朴的民风,原始自然的生活,传达出作者所理想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边城》那样仙境般的世外桃源,很大程度上是作家的理想。

二、美丽独特的湘西风土人情

沈从文借美丽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之中绘制理想人生形式的画幅。他笔下的边城,是一个山美水美人亦美的桃源仙境。

在边城茶峒,历史上知名的酉水蜿蜒迤逦流经此地。那里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两岸多高山,山中多细竹。近水人家多在桃花杏花里,春天里,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那里有依山傍水的小城,有建在河街上的吊脚楼,有朗然入目的黄泥的墙、乌黑的瓦的近水人家。还有那攀引缆索的渡船,关系茶垌风水的白塔,两岸高山中逼人眼目的深翠竹篁,竹林之中交递鸣叫的鸟雀等等。作家以他那清秀的笔调勾勒出湘西大自然的胜境,并在这青山秀水的处所展开人事的摹写。

边城茶峒不仅山青水秀,而且民风淳朴。人与人和睦相处,不分贫富贵贱,这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淳朴的风俗民情更加凸现作家的理想人生形式。这里的人物无论贫富贵贱,几乎人人心地质朴善良。无论是地方军事长官,还是当地有身份的人都能与民同乐,毫不惊扰百姓。而掌管水码头的船总顺顺,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对求助者莫不尽力帮助,并同老船夫也保持着深厚的友情。

《边城》在描写民风的淳厚,人性的优美的同时,还大量描写边地特有的民情风俗,如元宵的灯火、端午的龙船,山歌传情及走“车路”或“马路”等,显示了边地特有的风俗美。

沈从文有意突出湘西地方的优美处与特异处。特别是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还有那花轿迎娶、牵羊担酒,唢呐吹奏、大伙摆渡的情景,还有在深夜中老道拿着纸幡引路、孝子笫二、杨马兵殿后,绕着寂寞棺木慢慢转着圈子,旁边有人打着锣钹,老道闭着眼且走且唱,安慰亡灵以及用杂色纸花,撤向棺木,象征亡灵升上西方极乐世界的丧葬仪式。 小说中表现的青年人“走马路”、“走车路”两种找对象的方式。“走车路”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求婚方式。“走马路”则是由青年自己用对歌的方式选择对象。 小说中男青年要唱三年六个月的歌,直到女孩满意为止,“走马路”是湘西青年人表达爱情的独特方式。

《边城》这些湘西地方山川风物,民情风俗的生动描绘,不是游离于小说所要表现的理想的人生形式之外的奇风异俗,而是作家理想人生形式的有机构成部分。作家在湘西宁静秀美而又古朴淳厚的风土人情描绘中构筑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

三、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体式

沈从文是著名的文体家,以其对小说文体的大量实践并卓有成就而为人所称道。《边城》中,他力图打破小说、散文、诗歌的界限,以田园山水诗般的笔墨描绘着湘西山村古朴和谐的生活和优美善良的人性。他那舒缓而又清丽的文笔,给这幅风土人情画卷增添了抒情氛围。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形式是内容的本质书写与现实存在,因而,《边城》诗化散文的小说体式也成为了有意味的形式。

作者采用一种舒缓而又优美抒情的笔调,便叙事散文化、诗意化。小说行文散漫自然,开篇大量描写边城山川地理、人情风物而不是直接进入故事。作品由茶峒开始,自河街(酉水)、吊脚楼、妓女,写了长长的几节。这种种叙述使得小说行文结构散漫,叙述的种种不仅是人物活动的背景,也是生活本身,使小说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

当然,作为一部小说,《边城》不可能没有情节,也不可能没有故事。但 作品主要写边地美丽纯朴的风土人情,书中人物也不是以刻划性格,塑造形象为目的设置的。对于全书的主要人物翠翠,作家主要写了她在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写她朦胧的初恋,少女的心绪。作品中写翠翠长成少女了,无意中提到什么时,会红脸了。她喜欢把野花插到头上,喜欢听人唱歌,喜欢看满脸扑粉的新嫁娘,喜欢述说关于新嫁娘的故事,爱坐在岩石上,向天空的一片云或一颗星凝眸,祖父若问她在想什么,她便带着点儿害羞情绪,轻轻地说,“翠翠不想什么”。但在心里却同时又自问:“翠翠,你真在想什么?”同是自己也就在心里答着,“我想的很远很多,可是我不知想些什么”。翠翠的确在想,但又茫茫然,自己也弄不明白在想些什么,这里把少女的童真、羞涩,及其内心细微的感情变化,十分传神地写出来了。

《边城》把笔触专注在抒写人物微细的思想感情的波澜,发掘隐藏于人物心灵深处的人性美、人情美,描摹恬静纯朴、生意盎然的生活美、自然美上。作家的对理想人生形式的憧憬蕴含在人物、景物、场面的描画中,夹带在娓娓而谈的平静叙述中,形成了沈从文小说文体的诗化与散文化特征。因此,《边城》是小说,也是抒情诗和风俗画。

“一个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社会黑暗的否认,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3]沈从文作品中的理想人生形式的表现其实是出于作家对现实人生特别是都市现实人生的否认。沈从文是“京派”小说家的代表,京派小说家在政治上和文学观上持自由主义态度,他们往往把人生的理想寄托于对人性美和自然美的描绘和赞颂之中。

《边城》是沈从文理想的人生形式的诗意表现。作品通过对边地美丽而独特的风土人情的描摹艺术地表现了作家的人生理想,又借诗化散文化的小说文体使其理想人生形式得以很好实现。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 沈从文“以诗化和散文化的小说体式,展示一个遥远、奇特而带点神秘色彩的山间水上世界,展示一片纯朴、强健而未为都市商业文化污染的自然人性的天地。他以自然人性、化外风俗和诗化笔墨为三根玲珑剔透的支柱,攀起 ‘京派小说的顶梁。”[4]

注释:

[1]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2]沈从文:《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月北京第1版,第84页。

[3]沈从文:《给志在写作者》,1936年3月29日《大公报·文艺》。转引自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武汉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140页。

[4]杨义:《杨义文存:第二卷·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43页。

上一篇:感谢有你我的好老师下一篇:大学优秀学生英文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