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共8篇)
1.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篇一
努力构建宽松和谐的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全校的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很多工作要通过班主任去布置落实。如学生守则的遵守,行为规范的贯彻执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目标、内容的实现,体卫工作的落实,甚至连学生的衣、食、住、行都需要班主任去考虑,去安排。基于种种因素,我个人认为: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它决定着学校工作是否能正常有序地推行。它影响着学生智力及品格的形成。管理好班级、构建宽松和谐的班集体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用爱心培育新人,是我们每位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有家的感觉
1.迎接新生.例如:利用有限时间熟悉学生情况,接新生时,基本作到学生站在眼前能叫出名字,来自哪所小学,或是能说出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及工作单位等。使学生或家长感受到你一来,我就关心你,重视你。赶制带有个人简历的班主任名片,送给家长每人一张,让家长对我有所了解,并能及时和我取得联系。使家长觉得:孩子放在这个班里放心,自己工作安心。自己准备好几十块抹布,为学生擦桌椅和扫除作好准备工作,从细小的行为上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在教室的黑板上写上欢迎词:欢迎落户初一
(五)班,共建
(五)班美好明天。使学生一进班就感受到家的氛围,家的温暖。.为学生送生日礼物.从2000.9.4 黄微同学的生日开始,我就悄悄地为同学送贺信和生日礼物,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热爱集体。即使节假日也漏掉一个同学。例如2001.1.23 农历腊月二十九,我特地从老家赶来,为李言超同学送来一份精美的礼品---印有贺信的联欢会光盘。
在我的带动下,班干部主动承担了祝贺生日的组织工作:从初二开始,上学年最后一位过生日的同学,代表全班为本学年第一个生日的同学送礼物,并组织签字仪式。第一个过生日的同学代表全班再为第二个生日的同学送礼物,并组织签字仪式。依次类推进行生日接力,使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二.让小家庭融入大家庭,大家庭延伸到小家庭,使家庭、学校的教育统一起来,共同培养教育学生。
1.印制并填写家长联系单,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以便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和班级的情况。有条件的,进行家访;不方便的,就打电话联系;如有必要,也会请学生家长来学校交流。以便掌握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状况等,在工作中争取主动。
2.节假日或者特殊日子,让孩子给父母意外的惊喜。如“三八”妇女节,父母的生日,指导学生给家长写慰问信,并准备一份有纪念意义的礼物或帮助家长做家务,为家长做一道菜等。让家长感到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懂事。让孩子了解家长的辛苦,懂得回报,有人情味。
三.组织丰富多彩,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1.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活动。为了使宣传效果更好,每个学生都创作环保卡,每张卡都是一件美术作品:规格一样,制作精美,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创意独特之处:塑封。学生不仅用实际行动清洁环境,还用精美的艺术作品来提示游人。
2.每周都要进行小组间的比赛,活动的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如:键球、足球、立定跳高、象棋、掰腕、五子棋、英语拼词、单手拔河、骑马打仗等等。孩子是好动的,只有善于引导,才能使他们过剩的精力得到适当宣泄。从而打架和追跑打闹的现象减少了,小组间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协作意识增强了,组内的凝聚力增强了。
3.在学习上,面对两极分化的严重形式,班里组织了学习辅导小组,十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为同学补课、辅导,我负责年级最有名的两名学生,每天中午义务为他俩辅导。
五.培养得力的班干部。
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能力,选出班干部,对他们充分信任,各负其责,各自“承包”。我只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意见和建议,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在班里给予鼓励,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干。关键是每个班干部的分工要明确,职责具体。经过近一年时间的锻炼,他们把整个班搞得井井有条,有声有色,真正成了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学生的带头人。一般情况下,开家长会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的事,在家长会前我宣布:学生可以列席家长会,并由班干部组织召开家长会,由体育委员介绍运动会情况,由活动委员介绍文化节,小组比赛情况;由学习委员介绍学习现状(期末、期申成绩分
析)优秀人数,不及格人数,进步较大的同学;由团支部书记介绍近期纪律情况;由财务委员介绍收费情况;由生活委员介绍值日和大扫除情况;由科代表汇报各科情况;一名学生负责照相,另一名负责录像。家长会全过程由班长主持并公布每组最佳组员(2-3人)有待努力的两名组员。家长会效果非常好,很多家长都很激动,孩子的能力超出他们的想象。会后,由班干部带领家长参观了文化节作品展。班干部主持家长会,使班干部得到锻炼,使家长更加了解了这个班的人和事,增强了公开性和公正性。
六.发现人才,发挥其特长。
组班之初,我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搞摸底工作,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方方面面,发现班里有很多人才:二胡九级、手风琴七级、英语(成人)二级、胎拳道高手、乒乓球高手等。在班里组织活动时,我有意安排他们表演,树立他们在班里的地位,全体学生引以为容。一名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参加北京市级民乐比赛,获得三等奖;另一名学生参加抬拳道比赛,获得北京市第三名。我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报名进科技班的就有30多人;美术班2人;电脑班2人。在校文化节中,学生踊跃参加,上交作品。共获得摄影、绘画、剪纸一等奖8人,获得“文化节优秀班集体”奖。两位学生的硬笔书法曾获得年级特等奖。学生出的每期板报图文并茂,内容新颖,我班被评为“板报、宣传先进班”称号。
在工作中坚持把学生当可塑造的“人”看这一理念,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掌握现代中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另一方面又强调
对学生情感的关怀,强调学生自我观念的形成。班主任不以长者自居,而是以“大朋友”的角度欣赏、接受各种学生,尽力帮助学生,强调在自然的情境里对学生做自然式的教育。一年来,我从来没有挖苦,奚落过一个学生,即使是学习成绩在年级最差的学生,我也尽量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其中一名学生为班里修理桌椅,另一名学生每天坚持擦讲台,两人被评为最佳“服务奖”;王凯为班里制作了一个精美的工具箱,被评为最佳“贡献奖”。
“真正的集体生活必须有共同目的,共同认识,共同参与,而这共同目的,共同认识,共同参与,不可以有单个的团体孤立的建立起来,否则又会变成孤立的生活,孤立的教育,而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精神。”班级成立短短的一段时间内,我班就获得了军训队列比赛第一名;拔河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越野赛、运动会是最能发挥集体精神的。我班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经过十位学生的共同拼搏,夺得越野赛的团体总分第一名。春季运动会上,全班学生齐努力,竞赛成绩仅次于文体特长班,获年级团体总分第二名和全校“文明观众班"。
作为班主任,我借鉴了成功班主任的经验,但是绝不墨守陈规,我的目标是:每一位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都能在班里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班级的每一天都是全新的,积极向上的,帮助每一个班级成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在管理中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班级的工作变化,经常提出新建议,采用新方法,让学生在新观念、新机制、新模式中不断进取,力求创新地为班级发展做出贡献。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用积极的行动扶植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措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独辟蹊径。
总之,创设出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发挥学生特长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成绩、效果显著。
2.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篇二
一、培养健康的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心理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首要任务
在职业学校, 培养健康的学生学习心理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首要任务。只有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学生, 学习优良的学生, 才能去谈构建和谐的班集体。而职高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主要有: 缺乏学习动机, 不愿学; 缺乏学习兴趣, 不好学; 缺乏积极学习情感, 不乐学; 缺乏学习意志, 不勤学; 缺乏良好的学习性格, 不善学等。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障碍, 严重阻碍了其学习潜能和创造潜能的发挥, 影响其将来就业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如何帮助他们超越学习心理障碍, 促进健康学习心理形成呢?
首先, 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确立个人目标, 并将他们的个人目标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目标的重要性, 确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 就可以避免无目的、无方向的生活,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比如, 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时可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目标的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确定个人目标的意义, 然后以班集体或小组活动的形式确定学生的个人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达到个人目标的途径, 将个人目标与学习目标结合起来, 将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在班会课上让学生用“决心书”的形式写出来, 并且要上交, 班主任会帮助保密。
其次,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在传授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时, 教师要用新颖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量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变为津津有味的学习。如班主任在进行课堂小结时, 有时学生之间互问互答, 有时针对教学关键之处, 提一些有争论或学生感到迷惑的问题, 让学生开展讨论, 把学习引向深入。课堂收尾也可以引入竞争, 设若干题目开展竞赛, 对优胜者进行奖励。也可以借鉴评书联播形式, 设下悬念, 且听下回分解。总之, 丰富多彩的结尾, 一定也会使学生难以忘怀, 不但期待下一课, 同时会对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还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注意深浅得当。这里的教学内容可以是学科内容也可以是思想品德内容。“最近发展区”指最近在学习上的所得或所失, 或者是生活中最受触动的事。通过这样的引导教育, 文明、和谐、进取、争先的班风就会逐步形成。
二、践行“以人为本, 用心关爱”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有效手段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开朗、内向、要强、固执、坦率、文雅、平和、柔弱等个性特点在不同学生身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学生通过各种言行、打扮、穿着来表达自己的个性, 区别着每个人的不同, 包括眼光和做事态度、爱好等等。
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或者批评教育时, 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 注意采取不同的方式, 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学生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学生远离父母和亲友来到了学校, 在学习、生活中, 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老师。学生来到学校, 班主任即代替了他们的父母角色, 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班主任肩负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做事的重任。在这个过程中, 班主任对学生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多去关心爱护学生, 多去和学生交往、交流、交朋友, 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 使学生在班主任的面前敢于说话, 愿意说出他想要说的话, 这样才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才能有针对性地与他们谈心, 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差、纪律差的学生, 更应该去关心他, 鼓励他, 帮助他, 这样他才会在心里面感激你并用实际行动来报答你, 班级管理工作才会顺利。例如, 我班的学生杨某, 自进入中职以来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倒数, 日常的行为习惯很差, 但是该生平时爱好阅读科普读物, 复述故事的能力很强, 于是在班会课上我经常会安排他讲关于好学、惜时、孝顺、礼仪等方面的故事等, 我适时进行表扬、鼓励, 提高他的学习热情, 增强他在同学们中间的威望, 从而改掉坏习惯。设身处地地从学生所处的角度、位置、环境去看待、理解和处理事情, 领悟学生的所思所感所为, 给予学生同等的关注。
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发现, 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 尽量给予鼓励和热切的期待。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 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 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因势利导、以情动人。用真诚和鼓励, 唤起学生的自信,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 走出自卑的阴影, 去玩味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愉悦和幸福。学生在这样的关爱下, 他们就会有进步的愿望。马克思有句名言: “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那么, 我们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就有了基础。
三、加强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有力保证
在遵循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 要根据班级的具体工作, 制定班规班纪和奖惩制度, 由全班同学讨论达成共识后执行, 以培养好的团队精神和良好的班风。如为了搞好宿舍的内务卫生, 制定宿舍内务卫生工作的加、减分规定。对学生的操行进行量化管理。职业学校的学生平时就散漫、松懈, 很难把他们凝聚在一起, 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我坚信“人心”是在活动中凝聚在一起的。为此组织多种活动, 并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在班内开展小组之间的拔河赛, 班级之间开展篮球赛, 积极参加学校运动会, 通过这些活动, 不仅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合作, 还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每年的“十一”, “五一”, 我们都开展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书法比赛等, 同学们对班集体渐渐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每个人都觉得生活在这样一个班, 是幸福的, 快乐的。都愿意为班集体奉献自己的光和热。通过这些活动, 也发现并培养了一大批体育人才、文艺人才及管理人才, 很多同学都在活动中找到了自己发挥作用的舞台, 心理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加上积极引导, 他们对班级的贡献更大了, 学习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长久的。在优秀文化的长期熏陶下, 人就会变得积极向上, 品德完美, 就会成为一个乐观、豁达、诚实、健康的人, 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为此, 我常抓班级文化建设, 并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 重点做好两篇文章, 一是教室文化, 二是宿舍文化。把教室布置得极富文化氛围, 墙上张贴名言警句, 书画作品, 其中有一些就出自学生的作品, 并不断更新, 使人人都有机会得到展示。鼓励大家自愿交流家里的图书,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母亲节, 我们组织了“感恩父母, 点亮真情”演讲活动,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许多学生通过这种活动, 加深了对父母的感情, 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立志孝敬父母, 回报社会。班内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同学们的文明程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和谐的行为处处可见。
总之,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有自身特殊的需求, 更需要班主任具有耐心、爱心和恒心, 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尊重他们的个性,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为学生的成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相信, 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这件事情, 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思娜.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周耀新.班主任工作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3.如何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篇三
一 、凝聚向心力,树班风正气
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保证,良好的班集体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在接到一个新班时,首先要走好第一步。良好的开端符合学生的心理,他们很关心谁是他们的班主任,常常对班主任寄予很大的希望。因此,开班会的时候,我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自尊心。我经常这样对他们说:我们这一个班级就好像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是你自己,它还代表着我们整个班级。全体同学都希望自己在一个好的班集体中学习,都希望别人说自己好,说自己的班级好,这就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换来。这些话可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包括学困生都会萌发积极向上,重新开始的信念和勇气。良好班风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还需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对班内出现的好人好事,及时表扬鼓励。今年分班后,教室从西楼搬到东楼,搬着桌子,凳子从三楼爬到四楼,大热的天,但是于亮晨,李刚,高建等同学搬完自己的,又去帮别人搬,衣服都湿透了。因此在第一次班会上,我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了表扬,这些孩子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以后无论干什么都积极主动。运动会最能体现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两天的时间里,运动员一个个精神饱满,努力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非运动员同学跑前跑后,主动搞好服务。李冰涛和徐文玉两位同学因练习跑接力,不小心用钉子鞋踩着了脚,我准备另找一名同学参加,可徐文玉却坚持参加,忍着疼痛跑完接力,取得了男子第二名的好成绩。这次秋运会我班两名体校运动员因故未能参加,最后取得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在总结会上,对运动员和非运动员中的好人好事进行了表扬。最后总结:在运动会上,同学们表现的都不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下一步同学们要像今天表现的一样,在学习上你争我赶,不甘落后,争取期中考试取得好成绩。同学们信心倍增,鼓足了干劲。
对不利于班集体的思想苗头及时发现,耐心教育,促其改正。思想教育一定要及时,使良好的班风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班级集体,只要向心力凝聚力强,便会学风浓班风正。
二、善于挖掘人才、用好人才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细而杂。因此班主任要学会用人。用人之一就是要选好班级班干部。班干部是联系老师和学生的桥梁,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俗话说:手大遮不过天。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时间毕竟是少的,而且老师所看到的也只是表面现象,只有班干部他们身在基层,最了解也最清楚班级的风吹草动,学生的一言一行。因此可信赖的,责任心强的班干部可谓老师的左膀右臂。今年对班干部实行了岗位竞争制,让他们自己选择竞争,以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卫生委员高倩同学,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认真态度,干卫生工作得心应手,从安排值日,到卫生大扫除,以及平时卫生的保持,不用老师过问,一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级的卫生工作一直名列前茅。有这样的班干部帮忙,班主任不是如虎添翼,省心许多吗?
用人之二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好各种积极分子,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一棍子打死,这些学生往往热爱劳动,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干好班级工作。比如说,张林同学,虽然学习不太好,但对干活好像很精通,干什么像什么,平时班里有什么张贴、安装、修理之类的活,非他莫属。记得今年春天种上草坪之后,让他负责浇水,每天不用老师提醒,自己准时去浇,因为我们班的草坪离水龙头太远,须好几根管子,他就自己从家里拿来钳子,铁条以备接管子用。有时看到别的班的草坪需要浇了,还主动帮人家浇。如果不人尽其才,有的同学你安排他,他还不愿意干,就更不可能干好了。同时还要培养好一批小组长,负责值日、收钱、收发作业等,既快又省心。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好各样人才,根据他们的特点,各尽其能,做好班级工作。
三、爱学生是干好班级工作的基础
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不能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既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又要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让班里的每一名学生都能时刻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期待,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我们班的刘佳诚同学,因父母离异,家中又有残疾姐姐,家中生活困难,生活的打击,使十五六岁的孩子失去了他本该享有的快乐、幸福。整天精神恍惚,学习没有劲头,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帮他树立信心。让他担任四机一幕管理员,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在不懈的努力下,刘佳诚同学学习成绩逐渐上升,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老师的爱应一视同仁,面向全体,有教无类。我班的孙晓光同学很聪明,但自制力很差,太贪玩,学习成绩很差,我了解了情况后,对他取得的一点小成绩,就及时鼓励,还经常安排他帮助老师干一些小事情,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这样,他的学习成绩逐渐提高,现在已对学习充满了信心,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当然爱学生的前提是严格要求,现在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处在不成熟期,犯错误和缺点在所难免,关键是老师要加以正确引导,使其认识到缺点并改正。记得去年冬天第一次下雪,晾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下课后,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在教室里扔起了雪球。他们当时的心情,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玩雪球,滑冰是男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了,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对他们讲了在教室里扔雪球,一是破坏了卫生,二是不安全。你们想玩儿,可以到操场上去玩,最后我说:放学后,我给你们每人装一书包雪球,你们拿回去在自己家里扔。同学们哄堂大笑,“扔雪球”事件在笑声中结束了。以后下过几场雪,教室里再也没有出现过雪球。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体验到老师的爱时,他们也会把爱回报给老师。今年春运会时,正赶上恶劣天气,有的同学头上顶着手帕,有的挡着衣服,有的带着帽子,只有我安然地坐在风雨中,这时修颀同学递过一顶太阳帽,“老师,挡一挡吧。”“老师,给你衣服吧。”七嘴八舌,我笑着拒绝了。突然,一顶帽子从天而降,盖在了我的头上。回头看时,只有一张张笑脸,你们这群可爱的家伙。老师爱你们,如爱自己。师生之间架起了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桥梁,一切问题还不迎刃而解吗?
4.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几点心得定稿 篇四
单位:山七中心学校姓名:科目:语
程
元
庚
文
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几点心得
单位:山七中心学校 姓名: 程
元
庚 科目:语
文
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几点心得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贴身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因此构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显得尤为重要,而班主任便承担着这一任务的较大部分。下面便是我在构建班集体中的几点心得。
一、科学地了解和认识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主要教师,是负责组织、教育、管理班级学生,引导、帮助、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责任人。这些工作只有在了解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时才可能圆满完成。中小学班主任老师面对的是多样的学生,既有阶段性发展的共性特点,又有各种原因造成的个性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又要考虑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
中学生既容易被新异刺激吸引,又渴望组织的归属感。教育者应该考虑青少年在智力、情绪、社会性发展上的多种需求,把学校建设成安全、支持性的社会型组织,满足青少年的社会渴求,避免学生因为冲动性强、抑制力弱、追求新异刺激而形成吸烟、饮酒、网瘾等不良行为。
作为班主任老师,一方面要注意与学生加强沟通,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班集体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避免学生因缺乏同伴交往而加入不良群体。比如,可以通过班队活动营造温暖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具有安全感、亲密感和归属感。师生、同伴之间的合作与友好相处,可以满足他们交往的需要,从中学习良好的交往模式,建立起社会支持体系,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感到孤单和孤立无援,这样有助于他们打开封闭的心理,培养开朗的性格,抵御不良行为和不良群体的影响。
总之.班主任老师要时时提醒自己,中学生还是未成年人,虽然与小学生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但各方面的发展还没有成熟,还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样才能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二.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前提。客观的定位自己
“人非圣贤”----何况教师只是千万个普通人中的一员?不必对自己要求过于完美,当然亦不能放纵自己。
对自己要有透彻的认识,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不足以接纳的态度对待,坦然地接受“我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对自己不苛责。对于一些暂时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允许它暂时存在。要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有多重因素,应允许不同的学生以不同速度成长,不因为个别学生成长进步缓慢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要相信自己会不断发展,能力会不断提高,问题会不断获得解决。
不要代替家庭教育
很多班主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有些家长采取放任态度,有些家长因为没有家教能力,而将孩子委托给班主任,告诉班主任“只有你能管教孩子”.结果班主任扛起了家长的责任。这样替人扛责任,会加重班主任的心理压力,同时,失去了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的机会,帮助家长推卸了本应承担的责任。所以,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有清晰的界限,班主任具有指导家长家教的责任.但不要替家长承担全部责任。
善于控制情绪
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大部分学生从内心是尊重老师的,一般不会轻易冒犯老师,他们的一些“不听话”或者“不良做法”,多数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是心理发育不成熟情况下的行为。有了这样的理解,就可以理解他们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就宽容了许多,而不是直接去跟他们“较劲”。
其次.要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有觉知。班主任老师要加强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当自己情绪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清晰地觉知,有助于自我控制,这时,深呼吸对于抑制冲动行为非常有帮助;或者暂时远离引发情绪反应的情景,等情绪恢复后再回来处理问题。
如果班主任没有很好地控制住情绪,对学生不够耐心,发了火,说了不该说的话,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向学生解释自己情绪失控的原因,并真诚地向学生道歉,相信学生会为你的真诚而谅解你.并从这件事中学到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
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参加体育锻炼,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可以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班集体的保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双方能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共同面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有关教师问题行为的研究发现,教师、学生和家长分别提及最多的教师教育问题行为是:对学生不一视同仁、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不认真工作、说脏话。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行为是过分重视成绩、忽视学生、干涉学生、对学生的不当惩戒和发脾气。
很多教师喜欢居高临下,瞧不起学生,从而导致学生的强烈反感。也有老师人情味太浓,因学生父母不同而左右对学生的态度。表现在平时的排位及关注度上,这种不公正的现象也使学生从心底讨厌老师,进而怀疑老师的人格。
另外,据研究发现,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最大的行为是.犯错误时老师不听学生的解释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阻碍了师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与交流,进而影响教育效果和学生成长。班主任需要时刻警醒自己,避免上述行为。
有调查发现,学生喜欢老师的以下行为
感到被喜欢:平时碰见会主动和我打招呼;经常找我谈话;经常对我善意地微笑;可以耐心地为我讲解我所问的问题。
感到被尊重:在我回答问题出错时,鼓励我而不是嘲笑我;当我发表个人见解时,老师能专心听并作出回答;老师批评我时有分寸;当老师做错事时会说对不起;我犯错误时,能首先听我的犯错原因。
感觉被理解:当我们提出意见时他会认真听;不在考完试后在全班念分数;能说出我们内心的想法;能用我的思路来讲解我所询问的题目;在我学习成绩下降后找我聊天,而不是打电话给家长;课下主动与我们交流,并了解我们的兴趣喜
好、所思所想;在我失落的时候会主动安慰我,说一些能够鼓励我的话。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学生喜欢的行为,也是我们班主任老师经常做的,只是有些老师可能会因为工作忙、班额大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持之以恒或者不能顾及全体学生。老师们可以尝试一下.当你平等、尊重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时,是否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温暖的班集体,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可以事半功倍。
四、班主任良好的人际交往是构建和谐班级的重要条件。文人相敬不相轻
长期在一起工作生活,难免会有一些矛盾和摩擦。这便需要更多一点的理解和宽容。不亦斤斤计较,甚至把生活中的一些小不快带到课堂上,从而给学生不良的影响。
良好的竞争是有益的。我们应选择超越别人来肯定自己,却不能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这也是教育学生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对待竞争与合作。
与教师间和睦相处,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合力,达成共识。使得每一位老师都有班主任般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行为,齐抓共管,促成和谐班集体大有裨益。
利用社会关系
班级中也会存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比如学生心理问提、家庭经济、突发事件等等。班主要善于利用各方面的关系求助社会,及时帮助或解决学生的现时问题,也许我们一次小小的帮助就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正能量,也释放自己的正能量。
5.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 篇五
【内容摘要】
以学生为本,践行平等、民主的教育思想,以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谐的师生和家长关系,以健全的班规和激励机制、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关键词】
班主任
构建
集体舆论
师生关系
班级活动
个性发展
和谐班级 “和谐”是时代的主题,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和谐,构建和谐学校势在必行。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和谐至关重要。我认为班主任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构建和谐班集体。什么是和谐班集体呢?和谐班集体就是为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的心理气氛中通过人际交往和班级活动,促进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发展而创建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关心、进取的班集体。那么班主任该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呢?经过十多年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构建和谐班的集体
一、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正确的班级舆论,就是在集体中占优势和为多数人赞同的正确言论和意见。他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一个班级有了正确的班级舆论,就能使学生明辨别是非,提倡正确的东西,批评和抵制不正确的东西,使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正确的标准。能使班集体更加团结奋进,能使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健康生长。因此,我在班级管理中很注重健康舆论的形成。
2012年春季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工作,本班的黎修谨同学,讲哥儿义气,是非不分,帮助本班同学陈诗浩打架,最后自己被对方打破头部,鲜血直流,被送到医院抢救。为了吸取教训,我针对这次打架事件,召开了 “中学生如何正确交友” 的主题班会,向学生揭示了交友对自己的影响。俗话说:“欲知其人,先观其友”,“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跑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因此,我要求学生应该交一个真心帮助自己的朋友。做事之前,应三思而后行,应冷静思考事情的后果。我告诉学生交朋友应该遵循这个原则: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这次主题班会,我大力宣扬正确、健康的班集体舆论,此后,我班的班风、学风有了较大的好转。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级要和谐,师生关系必须要和谐,师生必须遵守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关爱的原则。2008年我国发生几起弑师事件,这说明师生关系紧张、冷漠,不和谐,相互不理解、宽容和关爱。弑师事件引起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和深层的思考。老师虽然尽心尽责地教育、培养学生,希望学生成人成才,却不求学生的回报。但有的学生却不明白老师良苦用心。因此,我认为作为老师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苦与乐,教师也需要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师生关系是相互的,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是关键,是主导因素。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的自身魅力是条件,师爱是基础,欣赏学生是前提。
1、班主任要有自身的魅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师使用强制手段要尽可能地少,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泉源在于教师的德和才。”作为班主任,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有庄重的仪表和举止。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素质,既要言传,要又身教。班主任只有真正的人格魅力,才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才具有你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2、班主任要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是爱是无私的爱,学生得到班主任的爱同时也激发学生 1
对班主任的爱。现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人心与人心之间,想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喊:“我尊重你!”对方回音也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对方绝对不会回答:“我爱你!”可见师爱是建立和谐关系基础。那么,如何体现师爱呢?要体现是师爱班主任就必须做到:尊重、理解、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的角色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不能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关怀学生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的催化剂。班主任唯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取信于学生。学生对班主任会更热爱、更信赖。理解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桥梁。学生违纪犯错是难免的,这就需要班主任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己,学生也把班主任当做知心朋友,向班主任敞开心扉,师生关系自然就会和谐密切。
3、班主任要欣赏学生
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主导,要有一颗欣赏学生的心,才能理解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愿望,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班主任要欣赏学生的点滴进步,适时、恰当、善意地表扬学生,学生就会感到温暖,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因而受到激励和鼓舞,上进心更加强烈,就会自觉按班主任的要求去做。
三、建立和谐的家长关系
首先班主任要主动与家长联系、交流、沟通。班主任要经常电访、家访,与家长悉心交流,在沟通中相互理解,了解学生在家里表现,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通过沟通增强班主任对家长和学生的了解,有助于班主任与家长建立和谐关系,便于管理学生,更有助于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其次班主任要尊重和信任家长,态度要友善,倾听家长的意见,在向家长反应学生情况时,既报忧又报喜。多赞美学生的闪光点,因为多数家长喜欢听表扬他们孩子的话,便于长期的沟通。班主任还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家长,在处理学生问题涉及到双方家长时,班主任在接待家长不能以地位、职业、财富来衡量,要一视同仁,不能贬低和指责家长。要心平气和的交谈,尊重家长和学生的人格尊严,这样才能建立班主任与家长的和谐关系。
四、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和谐发展。
人是有个性的,不同的人,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各异,在班级管理中,由于学生的个性表现影响班级形象,为此,有些班主任不能容忍,从而限制学生的个性表现,以致引发师生矛盾,不利于班级管理。实践证明,个性与创新是密切联系的,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没有创新,没有发展。对于学生的个性表现,班主任要持宽容的态度,要优化学生的个性优势,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把劣势转为优势。尤其是做个性较强的后进生思想工作,他们厌学情绪高涨,无心学习,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经常违纪犯错。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建设和谐班集体重要环节。一位教育家说:“要打开一把生锈的锁,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注进润滑油”。因此,班主任要特别关爱他们,送温暖给他们,鼓励学生之间要团结友爱,给予后进生以心灵的抚慰。
五、制定班规和建立激励机制。
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宣传、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学生管理条例,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制定本班的班规。例如:在近两年的班级管理中,我结合学校的《桂岭二中学生管理规定》、《桂岭二中班级班级量化细则》,经过学生的民主讨论,制定了本班的班规和《学生操行量化细则》,对学生客观、公正、公开的评价,量化内容有:上课出勤、出操、集会、早晚读、午晚休、仪容仪表、好人好事、作业缺交、考试成绩、活动奖励和违纪行为等,每项内容确定奖惩分数,每个月统计一次,期末平均分就是学生本学期的综合素质得分,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对优秀等级的学生予以奖励,对不及格等级的学生给予委婉地批评和适当的惩戒。此外还开展小组评比,开展小组与 2
小组的竞争。这样的激励机制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学生日常操行量化考核细则可以反映学生的成长轨迹,是对学生鞭策和激励。这种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竞争促进发展,从而推动班集体健康、和谐地发展。
六、开展和谐的班级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全、和谐发展,可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班级大家庭。如果班主任只要分数,论成绩,就会令学生生厌,甚至导致师生严重对立的局面。青少年性情活泼好动,各种文娱、体育活动能激发他们的活力,例如班集体开展诗歌、演讲、文艺、棋类、球类、田径等比赛和召开主题班会,学生乐在其中,促进学习,另外班主任还要抓住学校开展活动的契机,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加强,例如:在2010年的田径运动会中,我班运动员积极参与,情绪高昂,顽强拼搏,勇于争先,获得了九年级团体总分第二名,增强了全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此后,我班学生更加团结友爱,学习气氛浓厚,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学生学业成绩显著,班级量化成绩名列前茅。可见班级活动的巨大作用。
和谐,是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追求的主题,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需要师生共同创建,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探寻班级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致力构建和谐班集体,让学生快乐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书育人之道》
(魏书生、欧阳代娜)
2、《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魏书生)
3、《班主任》
2011年第4期、第7期,2012年第3期、第10期。
4、《班主任之友》
2012年第2期
5、《广西教育》
2012年第1至4期
班主任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桂岭二中 杨善秀 【内容摘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健全的班规和激励机制、优化学生的个性优势、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来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促进班级和谐发展。【关键词】 构建 和谐 师生关系 激励机制 个性发展 班级活动 “和谐”是时代的主旋律,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和谐,构建和谐学校势在必行。班级是学校的细胞,班级和谐至关重要。我认为班主任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构建和谐的班集体。那么班主任该如何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呢?经过十多年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级要和谐,师生关系必须要和谐,师生必须遵守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关爱的原则。2008年我国发生几起弑师事件,这说明有些学校师生关系紧张、对立,不和谐,广大教育工作者有了更多深层的思考。老师虽然尽心尽责地教育、培养学生,希望学生成人成才。但有的学生却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因此,我认为作为老师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苦与乐,教师也需要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师生关系是相互的,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是关键,是主导因素。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班主任的自身魅力是条件,师爱是基础,欣赏学生是前提。首先,班主任要有自身魅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师使用强制手段要尽可能地少,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泉源在于教师的德和才”。作为班主任老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有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艺术,有庄重的仪表和文明的举止。因此班主任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完善自身人格,提高自身素质,既要言传,要又身教。班主任只有人格魅力,才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才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才能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其次,班主任要关爱学生。“热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师爱是无私的爱,学生得到班主任的爱,同时也激发学生对班主任的爱。全国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说:“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对方心灵的大山呼喊:“我尊重你!”对方回音也便是:“我尊重你!”;你喊:“我理解你!”对方回音也是“我理解你!”;你喊:“我恨你!”对方绝对不会回答:“我爱你!”。可见师爱是建立和谐关系基础。那么,如何体现师爱呢?老师必须尊重、理解、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的角色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为此,班主任不能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关怀学生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的催化剂。班主任唯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取信于学生。学生对班主任会更热爱、更信赖。理解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桥梁。学生违纪犯错是难免的,这就需要班主任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己,学生也把班主任当做知心朋友,向班主任敞开心扉,师生关系自然就会和谐密切。再次,班主任要欣赏学生。班主任作为教育活动主导,要有一颗欣赏学生的心,才能理解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愿望,走进学生的心田,步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班主任要欣赏学生的点滴进步,适时、恰当、善意地表扬学生,学生就会感
到温暖,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因而受到鼓舞和激励,上进心更加强烈,就会自觉按班主任的要求去做。
二、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和谐发展。
人是有个性的,不同的人,性格特征和心理倾向各异,在班级管理中,由于学生的个性表现影响班级形象,为此,有些班主任不能容忍,从而限制学生的个性表现,以致引发师生矛盾,不利于班级管理。实践证明,个性与创新是密切联系的,没有个性的人总是墨守成规,没有创新,没有发展。对于学生的个性表现,班主任要持宽容的态度,要优化学生的个性优势,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改正错误,把劣势转为优势。尤其是做个性较强的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他们厌学情绪高涨,无心学习,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经常违纪犯错。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建设和谐班集体重要环节。一位教育家说:“要打开一把生锈的锁,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注进润滑油”。因此,班主任要特别关爱他们,送温暖给他们,鼓励学生之间要团结友爱,给予后进生以心灵的抚慰。
三、制定班规和建立激励机制。
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宣传、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纪校规,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制定本班的班规。例如:在近两年的班级管理中,我结合学校的《桂岭二中学生管理条例》、《桂岭二中班级量化细则》,经过学生的民主讨论,制定了本班的班规和《学生操行量化细则》,对学生客观、公正、公开的评价,量化内容有:上课出勤、出操、集会、早晚读、午晚休、仪容仪表、好人好事、作业缺交、考试成绩、活动奖励和违纪行为等,每项内容确定奖惩分数,每个月统计一次,期末平均分就是学生本学期的综合素质得分,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对优秀等级的学生予以奖励,对不及格等级的学生给予委婉地批评和适当的惩戒。此外还开展小组评比,增强竞争意识。这样的激励机制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总之,学生日常操行量化考核细则可以反映学生的成长轨迹,是对学生鞭策和激励。这种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竞争促进了发展,从而推动班集体健康、和谐地发展。
四、开展和谐的班级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班级大家庭。如果班主任只要分数,论成绩,就会令学生生厌,甚至导致师生严重对立。青少年性情活泼好动,各种文娱、体育活动能激发他们的活力,例如:班级开展诗歌朗诵、演讲、文艺、棋类、球类、田径等比赛和召开主题班会,学生乐在其中,促进了学习,另外班主任还要抓住学校开展活动的契机,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加强,例如:在2010年12月的田径运动会中,我班运动员积极参与,情绪高昂,顽强拼搏,勇于争先,获得了九年级团体总分第二名,增强了全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此后,我班学生更加团结友爱,学习气氛浓厚,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班级量化成绩名列前茅,学生的学业成绩显著。可见班级活动的巨大作用。和谐,是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追求的主题,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需要师生共同创建,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探寻班级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致力于构建和谐班集体,让学生快乐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教书育人之道》(魏书生、欧阳代娜)
2、《班主任》
2011年第4期、第9期
6.构建和谐的班集体 篇六
(一)集体合同由少到多,覆盖面不断扩大。十年来,各级工会把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工作重点,许多地方成立了由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的集体合同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将其纳入地方发展和法制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全总和各省、区、市总工会先后制定下发了一系列集体合同工作指导意见,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加强指导和服务,有力地推动了集体合同工作的发展。各地根据劳动关系实际,努力创新集体合同建制形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天津市政公路工程一公司签订进城务工人员集体合同,解决集体合同覆盖进城务工人员的问题;大连市在改制企业推行《改制企业职工安置费用财产保全集体合同》和《改制企业财产抵押合同》,解决改制过程中保全职工的债权问题;江苏昆山市在建筑施工企业签订《工资支付担保集体合同》,解决了建筑施工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顽症”。山西、河北、广东、江苏等省市和县区开展了“集体协商月”、中山等市确定“集体合同月”制度,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云南红河州工会采取“联户协商、逐户签约”的方式,解决了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共同条款与企业标准的衔接问题;青岛、杭州、石家庄等市工会加强集体合同基础管理工作,建立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集体合同全程监控,实行动态管理。青岛市还对拒不签订集体合同和不履行集体合同的企业建立“不良信誉档案”,促使106家企业很快签订了集体合同。到2004年底,全国共签订集体合同64.7万份,覆盖企业135.9万个,覆盖职工9808.7万人。
(二)工资集体协商稳步发展,并已成为集体合同的核心内容。各级工会抓住贯彻《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的契机,积极推动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全总和地方各级工会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进行推动。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的业务水平和协商技巧,为工资集体协商奠定了良好基础。珠海市最早颁布了《珠海市企业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其行政区域内的企业要通过集体协商,签订工资协议。珠海松下马达公司1995年因工资问题引发劳资纠纷,此后就一直坚持工资谈判制度。每年工会的头等大事就是工资谈判,还建立了劳资协商会议制度,使职工工资在企业效益增长的情况下,每年都有所增长,稳定了劳动关系,企业效益连年增长,规模不断扩大。江苏省将集体合同工作作为依法治省,富民强省,建设稳定江苏的重要措施。苏州市委、市政府将工资协商工作列入目标管理。镇江市总工会把提高职工收入作为全会“第一要事”来抓,通过市委市政府发文,对工资协商提出具体要求。无锡市滨湖区把工资协商作为“富民亮点”工程的主要措施,制定了推进工资协商三年工作目标。淮安、苏州突破计税工资标准的限制,规定只有经过集体协商的工资才能在企业成本中列支,其当年工资基数和新增效益工资实发数,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这些措施保证了工资协商的实效。为了加强工会工资协商工作,上海于2002年9月成立了工资协商顾问团,现在全市的8个区、1个产业和43个街道、乡镇、经济开发区相继建立了工资协商顾问团及指导站,指导参与基层工会进行工资协商。普陀区的专家顾问团定期会商和评估全区的集体合同工作,并在全区建立了局、乡镇、街道和社区的工资协商指导小组。还强化上级工会的代表职能,直接参与和指导企业进行平等协商,解决基层企业协商谈判中地位、力量和信息不对等,工会干部“不能谈”、“不会谈”、“不敢谈”的问题。江苏镇江市总工会在建立市、县两级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的同时,又聘请10名市人大代表、10名市政协委员担任全市工资协商督察员,深入基层企业进行专项调研,视察和指导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目前,各省(市)都进行了工资协商试点,到2004年底,全国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企业已达33.9万个,覆盖职工3554.8万人。9个省(市)建立了工资协商专业指导员队伍,推动了集体合同工作的深入发展。
(三)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逐步推开,为小企业协调劳动关系提供了法律武器。各级工会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特别是在小企业集中的乡镇、街道、社区和经济开发区,通过推行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提高建制率,扩大覆盖面,促进了集体合同工作的发展。浙江温岭市总工会在全市羊毛衫行业依托行业工会与行业协会开展工资协商,签订行业工资协议,确定行业工资(工价)标准,改善了行业内用工无序竞争的状态,优化了企业外部环境,稳定了劳动关系,实现了劳资双赢,提高了企业持续竞争力。深圳市总工会1998年在布吉镇坂田村签订第一份村级区域性集体合同,又于2002年在全市建筑装修行业签订了行业集体合同,目前全市已普遍推行了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珠三角地区的6个地级市已基本实现了村村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上海市在876个街道、乡镇、经济开发区通过区域性集体合同,覆盖了4.3万多家企业和50.6万名职工。江苏、河北等省积极推行在一个综合性的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基础上,分别就工资报酬、劳动安全、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以及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突出问题,签订专项集体合同的作法,增强了集体合同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据2003年统计数据分析,全国签订的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总数虽然只占到全国集体合同建制总数的20%,但所覆盖的企业却是全国集体合同建制总数的55%;所覆盖的职工却占到全国集体合同覆盖职工总数的36%。到2004年底,全国共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共14.3万份,覆盖企业85.6万个,覆盖职工4289.3万人。
(四)集体合同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进程加快,其权威性不断增强。全总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积极推动和参与制定集体合同法规,《集体合同规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陆续发布。全国已有17个省人大颁布了集体合同地方性法规,有的省还以政府令形式颁布了集体合同规定。全国和各省、市总工会积极参与配合人大和政府的执法检查活动,将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情况作为《劳动法》、《工会法》执法检查和劳动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有的还对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这些都对进一步增强集体合同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郑州铁路局从1995年以来签订了三期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由开始时的38条58款发展到现在的55条99款,不断细化完善,增加的内容主要是劳动标准方面的具体条款。该局还编制了《集体合同工作规范》,将集体合同的内容、形式、程序、组织领导和责任制度纳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纳入生产经营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日常管理制度之中,推动了集体合同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大连佳能公司从1991年起建立了劳资协议会组织,通过
“劳资协商恳谈会”、“劳资协议会”制度,实现劳资自治。目前已签订九轮集体合同,达成各类协议34项。现在每当政府的劳动保障政策有变化,或公司做出相关决策前,都要进行劳资协商。通过集体合同规范了劳动用工,不仅职工受益,也使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障。据天津市总工会的调查,有72%的职工认为,通过集体合同,职工在劳动标准和涉及切身利益问题上有了发言权,有78.50%的职工认为通过集体合同,工资待遇得到了保障。据对上海、河北、福建、广西、重庆、云南、陕西、宁夏等八省市5907名职工调查,有56.1%的职工认为集体合同很有作用,职工对集体合同满意率在80%以上的占64%。据江苏和广东对企业经营者的调查,认为集体合同有作用或很有作用的占94.87%和84.95%。一些企业经营者认为,集体合同是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的“小宪法”,既规范了企业管理,又保障了职工合法权益。
(五)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普遍建立,为集体合同的深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实践性探索工作,是在1983年中国正式恢复在国际劳工组织活动开始的。以此为开端,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作为中国的政府、工人和雇主的代表组成三方代表团参与国际劳工组织和亚太地区一系列劳工活动。1990年9月7日,我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际劳工组织第144号公约,即《三方协商促进履行国际劳工标准公约》,表明我国正式承诺遵循国际通行的三方性原则来协商处理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1995年随着《劳动法》的颁布实施,三方之间的协作配合工作更加密切。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于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开展了建立三方协调机制的探索。1996年,海南省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2001年8月,国家一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正式建立。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了省一级三方协调机制。市(地)三方协调机制的建制率达94.11%,其中天津、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福建、江西、河南、湖南、重庆、云南12个省、直辖市的市(地)三方协调机制建制率实现100%。县(市辖区、县级市)级三方协调机制建制率达53.53%,其中河北、河南两省的县(市辖区、县级市)级三方协调机制建制率实现100%。2002年8月2日,全国建设系统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行业最高层面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6684个,三方协调机制网络格局初步形成。各级三方会议坚持政府宏观调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自主协调的劳动关系调整原则,把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工作重点,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集体合同的国家和地方性法规以及一系列规范性指导意见,加强了协调劳动关系工作,完善了劳动关系调整体制,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企业效益稳步增长、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三方协调机制将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加强指导和服务,及时协商解决本地区本行业劳动关系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源头参与和机制建设,为集体合同工作的深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目前,集体合同工作发展势头很好。从趋势上看,集体合同建制从过去国有和集体企业为主,向非公有制企业和改制企业发展;从注重建制数量,向注重完善机制、提高质量、增强实效的方向发展;从工会一家主抓,向劳动关系三方协调配合,合力推进的方向发展;集体合同内容由比较宽泛的面面俱到,向突出工资等重要的劳动条件或劳动标准方面发展;集体合同形式由企业综合性合同,向区域性、行业性、专业性等多样化合同方向发展。集体合同制度的建立,使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共决机制初步形成,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要求,使协调劳动关系工作机制实现了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不论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工作,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年的实践证明:实施集体合同制度,使工会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了基本载体和手段。实施集体合同促进了企业劳动标准的落实,职工工资得到保障,随意加班加点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休息休假制度得到保证,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金交纳率有所提高,劳动条件和职工福利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促进了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实施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和改善了企业管理,规范了企业用工行为,促进了企业发展。集体合同对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群众都有较强的约束力,有效地克服了企业行政行为的随意性,进一步完善了劳动用工、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工资发放以及社会保险制度,增进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企业管理得到明显改善和加强。实施集体合同制度,促进了工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集体合同制度使工会作为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身份得到充分体现,树立了工会依法维护的形象,促进了工会干部加强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劳动工资、社会保障等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工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在推进集体合同工作的实践中,各级工会不断破解难题,探索规律,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积累本文来源于和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工会履行基本职责、参与协调劳动关系、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把提高思想认识贯穿于工作的始终,坚持不懈地推动集体合同工作深入发展。二是坚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三方协调机制作用,各方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各方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因地因企制宜,突出重点,主攻难点,着力解决劳动关系中的突出矛盾,注重集体合同工作的实际效果。四是坚持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积极推动和参与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建立健全平等协商等各项制度,把集体合同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之中,促进集体合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五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多种实现形式和途径,努力推进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思想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这些经验是各级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从实践中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今后集体合同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把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提高主动性,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
十年多来,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当前集体合同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上存在差距。有的地方党政领导对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集体合同的作用,甚至认为推行集体合同制度会影响本地区的投资环境。有的企业经营者对集体合同有抵触情绪,认为集体合同会束缚自己,带来麻烦。有的职工只关注劳动合同,对集体合同不太关心,认为工资是厂长、经营者说了算,满足于“干活拿钱”,自我维权意识差。部分工会领导对集体合同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缺乏认识,将集体合同视为阶段性工作,重视程度比前几年明显下降,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深入发展。二是改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建制难。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力度加大,原国有企业已建立集体合同制度的成果流失严重,许多改制企业的集体合同的重签和续签率都不高。部分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已经改制了,好容易才摆脱国有企业那些条条框框,为什么还要照搬国有企业那一套,因此把签订集体合同看成是束缚企业发展的枷锁,不愿重签和续签集体合同。部分改制企业的职工对集体合同的认识也有误差,把平等协商集体合同仅仅理解为涨工资、增福利的具体承诺,而忽视这些具体劳动标准背后的劳动关系机制的深刻变化,对集体合同协调劳动关系、整体维护职工利益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虽然上级工会再三强调企业改制要与签订集体合同同步运行,搞好衔接,但由于认识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签订集体合同往往要比改制晚一拍。特别是改制为民营企业的,平等协商、续签、重签集体合同的难度都很大。面对非公有制企业迅速发展的局面,集体合同工作明显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建制率普遍偏低,据调查,不少省市非公有制企业集体合同建制率只占应建企业的30%左右。三是有些集体合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有些地区和企业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讲过程,不讲实效。集体合同文本照搬照抄法规条文,缺乏具体的细化和量化标准,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难以有效实施和进行监督,发生争议也难以裁决。有的地方存在集体合同雷同化的倾向,缺乏企业特点,甚至无视职工提出的合理要求和应有的权利,使集体合同成为“摆设”。有的企业集体协商图形式,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没有约束力,使职工对集体合同不感兴趣,难以实现有效监督,直接影响集体合同作用的发挥。四是对集体合同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对集体合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不到位,部分职工对集体合同的性质、内容还不够了解,因此对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积极性和关注程度不高。由于宣传不到位,也使社会各方面对此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未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有关各方支持配合的氛围,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难度。五是相关立法滞后,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现有法规不完备。具体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如聘请本单位以外人士担任协商代表,签订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等法律法规不明确。有关法律相互衔接不够紧密。如《工会法》规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一方提出平等协商要求,另一方不得无故拒绝。《劳动法》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劳动报酬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而《企业法》、《公司法》规定企业分配方案和办法由企业或董事会和股东会决定。法规本身刚性不足,执法监督力度不够。《劳动法》中对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的有关规定缺乏强制性;对职工协商代表的保护、违约责任等未作出规定,缺乏制约性。加之执法不严,致使有些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无故拒不进行协商签约,拒不履行合同,却又不受法律的追究,严重影响了集体合同的严肃性和其作用的发挥。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集体合同工作的深入发展,必须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劳动关系的稳定就不可能建成和谐社会。随着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特别是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后,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集体合同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进一步建立健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妥善调处劳动关系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工会组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形势的发展和职工的需要对集体合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体合同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会推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立和完善协调劳动关系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基层单位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以职工群众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加强机制建设和能力建设为保证,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推动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实现创新和发展,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预计到2008年,全国60%以上的职工将受益于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会更加健全和完善,法制建设将取得新的进展,合同的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合同履约率普遍提高,集体合同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为实现这样的的目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集体合同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已成为最重要、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建立和完善协调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形成稳定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这是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劳动关系双方通过自主协商,寻求最佳利益均衡点,实现互利共赢,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有效机制;是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是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对于工会组织而言,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着力点,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谐。这就要求必须从完善协调社会利益矛盾和劳动关系矛盾的机制入手,建立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劳动合同制度、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制度等,使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和问题,要求必须加快建立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为主要形式的协调劳动关系长效机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劳动关系协调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就业压力增大、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保障和职工福利制度改革,使历史遗留问题和新产生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导致劳动关系和各种社会利益矛盾突出,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现象还相当严重,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现象屡见不鲜,劳动争议案件不断上升,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必须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规范有序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协调劳动关系的主要手段,在化解劳动关系矛盾,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们要始终不渝地把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全会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实抓好,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中更好地发挥这项制度的作用。
(三)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迅猛发展,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非公有制企业集中在乡镇、街道、社区、各类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这类企业大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人员流动性大;企业工会力量薄弱,工作基础差,有的还没有建立工会组织;职工权益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侵犯职工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利益矛盾突出,劳动关系复杂,在这些地区或行业单个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工作难度很大,需要由上级工会直接承担基层工会暂时难以承担的职责,通过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解决非公有制小企业建制难的问题。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发展趋势看,推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度,可以有效地协调区域或行业内的劳动关系矛盾,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为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提高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建制率、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已经成为各地深化集体合同工作一大趋势。推行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度,关键在于培育和确立协商主体,明确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和运作方式,加强履约监督,提高集体合同的约束力。因此,必须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有关各方的协调配合,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促进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四)解决拖欠工资问题和工资分配领域中的无序现象,要求必须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企业工资分配共决机制。随着我国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工资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和收入分配无序现象比较突出。企业无故拖欠和随意克扣职工工资,不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的现象,严重侵犯了职工的利益,至使一些职工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生活陷入困境。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劳动关系稳定,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因素。据统计,因工资问题导致的劳动争议事件已占到50.95%。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必将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工资分配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更是职工最关心的切身利益。而在目前,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和工资分配领域中的无序现象,除了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外,还要有一个在企业层面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反映自身利益要求的工资协商机制,从而在我国真正建立起“市场经济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调控指导”的工资分配体制。当前,推行工资协商制度的重点是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决定工资总额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及其实行经营者年薪制的企业。开展工资协商工作,重在分配机制创新,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和调整机制,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和欠薪补偿制度,最终建立企业工资分配共决机制。开展工资协商工作要因地因企制宜,按照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的思路稳步推进。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经济较发达地区推进的速度可以更快一些,其他地区也要采取积极措施,创造条件,稳妥推进。已经开展这项工作的地区要在总结经验,扩大推行范围的基础上,完善制度,充实内容,规范运作,提高工资协商水平,增强其实效性。上级工会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抓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专业指导员队伍,有的可派人参与或帮助基层企业工会进行工资协商。
(五)进一步提高集体合同的权威性约束力,要求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相关制度。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建立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建制率逐年提高,覆盖面不断扩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但是,在集体合同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和企业协商主体不到位,协商过程不充分,协商程序不规范;有的履约监督不到位,责任追究不明确,缺少强有力的制约手段和履约保障机制;有的监督检查流于形式,集体合同缺乏权威性和法律严肃性;有的职工群众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还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质量,制约着集体合同工作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为了保证集体合同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增强集体合同的权威性和法律约束力,巩固和发展建制工作成果,切实发挥其作用,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促进集体合同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当前,加强制度建设的重点,一是建立平等协商制度,企业凡是涉及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都要通过工会与企业平等协商加以解决。要把平等协商贯穿于集体合同工作的全过程,签订集体合同前要协商,履行集体合同中遇到问题也要通过协商解决。同时,还要进一步明确平等协商的形式、内容、程序和办法,形成制度,加以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二是建立履约责任制度,将履行集体合同与经济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相结合,纳入企业管理制度之中。还要建立奖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集体合同的履约兑现。三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将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上级工会要将人大的执法检查、政府部门的劳动监察和工会的劳动法律监督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和民主监督等手段,促进企业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对拒绝平等协商和不履行集体合同的企业责令改正,直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四是建立职工参与和评价制度。
(六)夯实集体合同工作基础,要求必须切实提高职工群众对集体合同的关切度和参与度。职工群众是集体合同工作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职工群众的广泛参与是这项工作的基础和生命力之所在。要增强集体合同的吸引力,提高其有效性,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引导、发动和组织广大职工,参与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全过程,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审议权和监督权,做到协商议题从职工群众中产生,协商情况及时向职工群众公布,集体合同草案在职代会审议通过,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接受职工群众监督,集体合同工作成效由职工群众评价,使签订集体合同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内在要求。
(七)推动集体合同工作的深入发展,对工会干部和职工协商代表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必须加强培训工作。我国开展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以来,促进了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了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培育和锻炼了一支善于协调劳动关系,精通协商谈判,敢于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会干部队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有部分工会干部和职工协商代表的能力素质远不适应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敢谈也不会谈的问题,成为影响平等协商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协商代表业务素质,增强维权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各级工会组织要坚持把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来抓,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面向基层,分类培训,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工作体制。在培训方法上坚持灵活多样,将专业培训和常规培训相结合,专题研讨和办会办班相结合,专业授课与专题辅导、模拟角色训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使培训工作见实效、出人才,为集体合同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素质保证。
(八)集体合同制度的普及和深化,要求必须加快《集体合同法》的立法进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使我国的集体合同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对集体合同法制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但是,我国还缺少规范集体合同工作的主体法《集体合同法》,相关法规也不健全,有些程序性规定衔接得也不够好,导致集体合同工作中有的协商主体不明确(如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主体),执法主体不到位(政府职能部门),履约监督不落实(企业内部和社会监督),违约责任难追究(法律责任缺失),集体合同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支撑。这是我国集体合同签约难、履约难和监督难的主要障碍。因此,加快集体合同立法,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依法建制,依法规范,把集体合同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是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推动《集体合同法》的立法进程,促使其尽早出台。同时,要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出台地方性集体合同条例或规定,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做到有法可依,依法保障。各级工会还应发挥三方机制作用,加强宏观层面的立法参与和政策的制定,联合制定集体合同工作指导性意见,为开展集体合同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九)进一步拓展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要求必须依托三方协调机制,加强对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劳动关系主体地位将更加清晰,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利益格局基本形成,大量涉及企业与职工在劳动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和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溢出企业,凸现在社会层面,迫切需要政府、工会、企业代表组织三方通过协商进行协调解决。为适应市场经济对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的要求,我国已经确定了政府宏观调控,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自主协调的劳动关系调整原则,提出了以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为主要调节方式,由政府、工会和企业组织三方负责指导,政府依法实施监督检查工作的目标。因此,进一步拓展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必须依托三方协调机制,推进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为此,必须深入研究新情况、准确把握新趋势,努力适应新要求,不断促进三方协调机制建设,使其在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协商,切实发挥政府部门、工会组织和企业代表组织政策参与、协调立场、反映诉求、调解矛盾、沟通信息、指导服务、规范行为的作用,是引导职工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企业转制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合资、独资、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企业所有制形式和劳动者就业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有些问题只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已很难协调,需要更多的政府职能部门的介入,协调解决更广泛的劳动关系问题,进一步完善三方协调机制,更好地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如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工会要维护转制企业职工的权益和利益,就必须与发展改革委、国资委等部门进行协调,从源头上参与政策制定;在实施中,涉及职工下岗、身分置换等问题,还要与财政等部门进行协调,区分不同职工群体,进行具体维护;在再就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方面,与民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的协调更是至关重要;至于私企、外企职工利益的维护,与私企、外企管理部门的协调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扩充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的成员单位,吸纳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在某些议题的协商过程中,请相关政府职能部本文来源于门参加,增强协商的实效性,逐渐形成工会与企业代表组织和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多边对话的格局将是大势所趋。
7.浅析如何构建小学和谐班集体 篇七
1. 尊重学生, 创造机会, 发挥其主人翁精神
每位小学的班主任在接手新班级前都需要做好心理准备, 因为这个班级的每位学生以后都会是一家人。在这个大家庭中, 每位成员都有被尊重的权利, 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和重视每位学生, 在管理实践中认真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 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同时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帮助、互相激励, 一起面对失败与成功。教师应该重视每位学生对于班级建设的意见, 通过开展班级讨论, 树立班级共同奋斗的目标。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来布置教室, 设计班徽等, 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让其在共建家园中感受到个人的价值, 体验到自己作为班集体主人的责任感, 发挥其主人翁精神, 为创建和谐、团结、平等的班集体提供基础。
2. 构建班级和谐的交流平台
在班级中, 班主任扮演的是家长的角色,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在师生交流中, 教师处于决定的主动地位, 因此教师应该成为交流的主动方。由于学生之间个性差异较大, 其个性存在不同特点, 因此, 教师要学会包容、有耐心, 给学生创建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 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要恰当地解决, 不能简单粗暴地解决。融洽的气氛能够让学生自由地敞开心扉, 一起营造轻松、和谐的大家庭。
3. 培养班干部, 创建和谐班级
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因此需要培养班干部, 通过班干部的榜样力量来管理好班级。建立一个健全能干的班委管理系统是构建和谐班级的重要环节, 拥有良好的班委管理系统是成功建立和谐班集体的一半, 反之, 班委的质量不高就会给日后的班级管理带来麻烦。当然在组建班委后, 教师还需要加强对班委的引导、监督与管理, 避免班委管理班级中出现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歪风邪气。通过这些骨干力量实现上传下达的纽带作用, 从而为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提供条件。
4. 运用多元化评价, 创建和谐的班级风貌
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的肯定, 恰当的评价是班集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形成和谐班风的重要途径。班主任要通过恰当的时机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评价, 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这种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 不能只以成绩为标准, 只有充分肯定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 对其形成正确的评价, 才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为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提供基础, 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健康成长。
5. 构建和谐的教师、学生、家长关系
和谐的班集体从表面来看都是班主任一个人的功劳, 但事实并非如此。小学生会接触到不同的任课教师, 这些老师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 老师对其影响尤其强烈和深刻, 他们都会将老师作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如果这些代课老师之间不和谐, 甚至互相指责, 相互诟病, 那么对于分辨能力还不强的小学生来说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这样也会影响到孩子们日后对朋友和同事的态度, 对其团结同事和朋友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之间首先需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 老师和学生之间, 也应该真诚相待, 尤其是教师应该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好朋友, 从内心真正的喜欢他们, 对他们的优点要及时给予赞誉, 对于他们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要正确而委婉地加以帮助和理解, 学会包容、理解, 只有这样才可能教育出懂得尊重、关爱的学生。如果每位学生都可以从老师“爱的行为”中学会去爱, 那么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就顺理成章了。再次,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的增多, 经济物质生活在发生极大改善的同时, 学生的精神世界却相对较为匮乏。很多学生在家中都是小霸王、小皇帝, 他们个性较强、兴趣广泛但却缺乏相关合作的精神, 缺乏团结、友爱、谦让等传统素养。因此, 还需要家长要做好家庭教育关, 避免孩子不良习气的形成。学校也需要和家长做好有效沟通, 和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联系, 确保学生健康发展, 为构建和谐班级提供前提。
8.如何构建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 篇八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100-02
班主任是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骨干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作为班主任,就要为学生组建一个和谐向上的班集体,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这个集体中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每天能快乐充实、有所收获。构建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工作千头万绪,今天我就谈谈自己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要想亲近学生,必须研究学生。首先我了解全班学生的主要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我班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其次我研究我班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学生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在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我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我“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我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我当作好朋友,树立起我班主任崇高的威望。我班学生对我很崇拜,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我数理化样样精通,其实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我班学生对每一门功课的兴趣,而不是单单对我班主任所任教的科目感兴趣。这样我的教育就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完善的班规
我从实践中体会到入学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对学生来说,良好的习惯会使他一生受益,对班主任来说,好的教育开端会为今后的班级工作打好基础。因此,要狠抓入学养成教育。首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表决、建立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并评选出监督人员,对不同的制度由不同学生进行监督。根据任课教师的反映,流动红旗的获得等多方面因素不断改进、完善班规;其次,要坚决执行班规,该表彰奖励的,一定要大力表扬,以使其他同学学习效仿。该批评惩罚的,决不姑息迁就,以使其他同学引以为戒。当然,要注意表彰和惩罚的方式方法,对表彰的人和事,一定要有典范的作用,让其他学生心服口服,愿意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弘扬优秀行为的目的。对惩罚的方式一定要采用学生易接受的方式,不同的错误用不同的方式去惩罚;再次,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还应在全班形成一种能够扶持正气、伸张正义、制止错误思想、阻止不道德现象的集体舆论。这种集体舆论建立在全班占多数的正确认识与言论基础上,具有同一性、扶正性和对全班成员都有感染力和道德上的约束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学生最不愿意的就是他在班集体心目中的形象受损;最后,在每学期期末,总结班级工作,评选出班中监督员之最和进步最快的同学,记录在学生手册上汇报给每位同学的家长。
三、建设一支强而有力的班干部集体是构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的决定性因素。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管理单位。期初,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领路人。随着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环境的逐渐了解和熟悉,班级需要有自己的领头人和组织者,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所以班主任在宏观管理的基础上,在引导班级积极健康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刻意培养造就一些领头羊——班干部,使他们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级各项工作的主力军,成为全班同学的表率和楷模。所以我们应当从班干部抓起,培养他们具有明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文明的行为规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抓班干部这一典型,带动影响全班学生内在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奋发向上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自己教育自己,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也使班干部在同学中有较高威信,从而理直气壮地组织开展工作。对于个别思想比较复杂的班干部更是做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行为规范、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并以自身高尚的师德教育影响他们,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思想道德的素质。班主任对所有班干部要充分信任,大胆放权给他们,耐心听取他们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并采纳,给他们足够的信心和成就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班干部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为建设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集体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其都以主人翁的心态来构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
要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公,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共同为构建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而努力。
五、建立互助小组,缩小学习差距
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学习问题,要缩小学生在学习上的差距,除了科任教师的积极性外,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除了一般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交流外,我还实行了一种措施,那就是“导师制”。由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自己挑选学习好的同学当导师,由导师牵头带若干个需要辅导的同学组成互帮互学小组,有幸被同学挑选为导师的不仅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种荣誉,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学习实力在班里得到了认可,因而能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悉心指导。在全班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下,知识私有、保守学习秘密被一种团结向上、友爱互助的新型既合作又竞争的同学关系所取代,形成了良好的学风,为学生的参与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推荐阅读:
班集体的和谐构建01-09
构建和谐班集体的几点心得定稿08-26
用情感构建和谐班集体12-07
开展构建和谐班集体教育活动08-14
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11-09
心的温暖构建和谐家庭10-06
对构建和谐婚姻的思考10-19
构建和谐寝室06-16
构建和谐高速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