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精选6篇)
1.山东泰安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 篇一
加强民生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2014.04.23)
主讲人:李培林
主讲人简介
李培林,著名社会学家,1955年生,山东济南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第七届会长、《社会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1977年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1983年赴法留学,1987获巴黎第一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工业社会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为2012年第一、二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全体学员所做的专题报告。李培林所长紧紧围绕加强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这一主题,结合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背景,即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从平均主义到收入差距过大、从低成本劳动到产业结构升级、从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到更多地依赖国内消费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从就业与劳动关系、收入分配改革与扩大消费、“看病难”与事业单位改革、社会保障与社会改革、社会与社区建设以及价值观念、网络舆情与社会心态六大方面,对社会管理领域涉及的重大问题和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作了全面剖析,以翔实的数据资料阐释了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李培林所长指出,社会领域提出的一系列新概念和新部署,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创新,还是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社会问题,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得到解决,即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得以解决。社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各司其职、多方并进。
课程提纲
导言: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概念
一、就业与劳动关系
1.城镇登记失业率
2.实际需就业人员
3.当前就业市场的特点
二、收入分配改革与扩大消费
1.国内消费拉动经济依然乏力?
2.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趋势难以扭转
3.中产阶级比重仍然较小
4.社会经济地位认同普遍偏下的情况值得警惕
三、“看病难”与事业单位改革
四、社会保障和社会改革
1.社会保障与消费预期的关系
2.制度碎片化和全国统筹的矛盾
3.经济周期性波动和福利刚性增长的矛盾
4.养老和就业矛盾
五、社会管理与社区建设
六、价值观念、网络舆情与社会心态
2.山东泰安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 篇二
加强社会建设, 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 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 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健全社会福利制度, 支持发展慈善事业, 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 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 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 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 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逐步完善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摘自胡锦
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
3.山东泰安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 篇三
2014年1月14至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等问题再次成为会议关注的焦点,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现摘取部分政协委员发言建议如下:
不断提高首都城市
精细化管理水平
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集团公司投资总监兼北京北安投资担保公司总经理王华民委员:北京市的城市管理要尽快从重建设、轻管理转变为规范管理,最后达到精细管理的目标。一要认真梳理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职责理顺后再考虑利用智慧化、大数据的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二要整合政府部门信息化机构职能,顺应大数据时代城市精细化管理发展趋势。赋予市、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共享、集成数据的功能,实现多部门数据的开放、交换、使用。三要多领域合作、多部门联动、多渠道参与,各区统一行动,一起面对城市管理问题。要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必须要求多赢合作,鼓励更多人参与城市管理。
发展市郊铁路
推动中心城区功能疏散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程留恩委员:要把发展市郊铁路提上议事日程,从规划上加以考虑。市郊铁路运力大,是轨道交通的延伸,利用现有铁路修建市郊铁路的投资额远小于地铁,可以采用综合开发模式,完善站点周边配套服务设施,提高综合效益,弥补铁路投资,促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及城市功能疏散。
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良委员:北京的周边省区市是首都生活物资的主要供应地,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物流通往全国的必经之地。在发展过程中北京与周边省区市面临一些共同难题,在一些方面需要密切配合;在另一些方面则互有干扰,需要进一步协调。市政府与周边省区市政府要协商建立制度化的沟通协调机制,使得业务上相关性密切的部分委办局及相邻市、区、县政府之间有稳定的对口联系渠道。对于可能会互相影响的重要事项,定期互相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协调关系。特别是在规划、产业布局、园区建设、环保、交通等领域。
发展“屋顶经济”
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
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廷勇委员:北京应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利用好屋顶资源,发展“屋顶经济”,这样将大大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根据现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相应政策和规定,实行“自发自用”,国家给予相应补贴。
联防联控治理大气污染
北京上地数码科技大厦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双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俊琴委员:在雾霾治理中,如果没有较好的联防联控机制,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困难,就难以从根本上遏制雾霾。
取消燃煤电厂不能“一刀切”
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杨彬委员:燃煤电厂在北京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旦电网出现大面积故障,地区没有电厂作保障,短时间内电力恢复就难以实现。北京很多电厂设备使用时间很短,机组寿命还远没达到寿命周期,完全停掉很可惜。另外现在电厂在技术改造、清洁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电厂经过技术处理完全可以实现减排目的。因此取消燃煤电厂的工作不能搞“一刀切”,要循序渐进。
建立社区养老保障管理基金
完善产业体系
中国进出口银行计划资金部主任董晓莉委员:目前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呈现出零碎化、片段化特征,缺乏相对完善的产业组织体系。应选取若干成熟社区作为试点,先行先试,建立社区养老保障管理基金。基金由政府、企业、民营资本共同出资组成,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进行管理和运作,将涉及养老保障服务的老年医疗护理、老年文化服务等内容纳入其中,通过市场化的管理机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在切实解决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关键问题的同时,做实做好为老服务社会化产业化体系。
北京安网沐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立新委员:要倡导创新居家养老新模式。现阶段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社区老年人对居家健康服务的需求非常强烈。但社区健康服务的覆盖面还不够,广度、深度也不足,没有形成居家养老长效机制。这就需要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居家养老事业中来,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医疗的财政支持,创新居家养老工作模式。
建议北京市的全国“三八”
红旗手纳入享受相关待遇
北京桓丰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桓筑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耿晓冬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是妇联系统表彰优秀妇女的最高荣誉。1960年全国首次“三八”红旗手表彰,距今已50多年,这一群体年龄结构已偏老化,大部分人年老体弱,经济无保障,生活很困难。这些昔日的奉献者如今基本没有享受任何物质待遇,昔日的辉煌与目前窘困的生活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希望政府能关心她们。有关部门应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改善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的物质生活待遇,为她们提供有部分优先和优惠的养老服务,享受优先入住养老机构和优先享受社区养老服务等待遇,并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全社会关心和尊重“三八”红旗手。
延迟退休应分类区别对待
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张新建委员:在中国人口红利已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延迟退休是一个趋势,但结合中国人口的现状和面临的严峻就业压力,马上实施全行业的延迟退休,时机还不甚成熟。首先应该区分一定的领域,比如说医生,女55岁,男60岁退休,显然是不大合适,可适当地延长一些,使他们能够更有机会,把他们的成熟的经验,在一个稳定的岗位上得到发挥。其次还要尊重个人意愿,任何事情不能“一刀切”,面对复杂社会现象,应该分类区别对待,根据分类区别制定相应的政策。
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申建军委员:知识型的、经验型的人才,比如老教授、老的科技工作者、老的医务工作者,知识积累起来很不容易,应该让他们的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endprint
制 定 战 略
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北京市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袁斌委员:混合所有制企业有助于政府实现从“管资产”向“管资本”的战略转移。与全员持股、外资合作等相比,民营企业是国有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的最佳合作伙伴,民营企业有活力,国有企业有管理优势,有利于保证国有资产的健康发展。
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卫平委员:应深入研究国企改革中涉及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职工参股入股等具体问题,力争有所突破。
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公司总裁权忠光委员: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类所有制经济的优势,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决策机制;三是要结合首都经济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加快品牌建设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北京靓诺派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苑永萍委员:品牌建设管理创新不仅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更是中国企业的生死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企业每分钟有9家倒闭,能够生存三年以上的不足10%,而目前很多企业还沉浸在暂时盈利中。对企业而言,真正的盈利应该是在长期发展目标背景下才有意义和价值,没有一批强大的品牌企业,中国的经济是很难持续发展的。
促进北京轨道交通信息
产业创新发展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林菁委员:目前北京信息产业在轨道交通建设中的贡献较小,应借助北京轨道交通建设,促进北京轨道交通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一是通过建设示范线和售后回购等国际通行模式鼓励信息产业企业参与投标;二是支持北京的民营资本进入北京轨道交通的运营维护领域。
建议在知识产权方面
支持中关村中小企业发展
北京市中关村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院长、北京市政协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马一德委员:北京市应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改变单一的资金扶持方式,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北京市各大高校以及各知识产权研究机构为主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知识产权开放平台,让相关机构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向中小企业汇集。第一,为中小企业提供产业咨询报告。使其能够了解所从事产业的发展方向、科技空白点以及该产业的发展潜力,帮助中小企业走出重复投资和重复研发的泥沼。第二,为中小企业提供专利预警报告。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专利情报分析,对专利风险进行警示和主动防范,明示哪里是专利禁区,哪里是康庄大道;另一方面,通过预警,中小企业可以在技术空白区做进攻型的专利保护策略,转守为攻,改变中小企业传统上的防御态势。
传统农业和文化产业
融合发展
北京森禾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蓝调庄园)董事长、北京慧远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立委员:北京的农业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因此发展定位应该是做高端、做精品、做特色,从传统农业向精品农业的转变,从精品农业到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
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
为文化企业注入活力
中国世界和平基金会主席李若弘委员:传统文化和社会创新是文化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一是要多方位、多渠道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老字号企业的互联互通;二是将公益慈善领域作为文化企业创新发展的新方向,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在税收、财政、劳动力和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文化企业要在品牌、信用、服务和差异化方面创新,走出一条有亮点、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益的新路。
培养全国性大型文化集团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兆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庄委员:北京建设全国性文化品牌企业,一要大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文化企业;二要培育有品牌、有市场潜力的项目;三要探索特殊管理机制,对艺术家、艺术资产等进行无形资产评估,建立新型股份制企业;四要大力培养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
发行公益文化彩票
拓展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渠道
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公司董事长安庭委员:彩票已经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形式,通过发行公益文化彩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一条值得尝试的融资渠道。建议成立北京市公益文化彩票发行中心,负责公益文化彩票的管理、发行和销售,使其成为一项全民参与、全社会关注的社会公益事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
汇达资产托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陶晓峰委员:中关村国家级高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政府的政策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银行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仍需提升;三是中介机构服务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亟待加强。因此建议:一要推动财政与信贷融合,提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支持需要财政资金的撬动与引导,提供系统化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二要推动银行组织体系和机制的创新,加快研发适合高科技产品特点的信贷产品;三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引导高新技术企业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四要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增强科技金融的风险防范能力;五要健全中介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科技发展环境。
支持电子商务发展
北京当当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渝委员:电子商务是新经济增长的力量。电子商务要做得好,需要有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融合需要大空间,用大数据驱动才能够带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北京的优势是人才,短板是土地资源,土地稀缺使得部分电商迁往外地,北京市正在失去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支持电商发展。
地铁上建商业设施
北京首创水星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苏钢委员:目前首创公司与香港合作的两条地铁线项目4号线和15号线,引进香港管理,香港地铁的商业业态比较成熟。在地铁上建一些商业设施,一旦这个政策得以获批,将会对土地政策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如果每个地铁上面都可以建成一些永久性的商业建筑,既方便了市民,也大大有效利用了北京的土地。endprint
推进汽车快修连锁行业
快速发展
北京华磊邦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石向阳委员:汽车快修连锁的出现标志着汽车修理业向正规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汽车快修连锁行业在本市刚刚起步,既有发展上的优势,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困难。一要制定汽车快修连锁经营行业的长远规划,确定发展规模,并合理布局;二要支持汽车快修连锁行业的发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跨地区经营;三要扶持汽车快修连锁品牌企业,增强其竞争力。
关注土地制度改革
推动城乡建设
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主任律师、北京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皮剑龙委员:针对北京的土地制度改革提三点看法:一是要系统安排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的市场配套措施,从法制建设、用途管制、确权登记、市场管控、共同责任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配套,制定符合北京特点的地方性法规;二是要有序地推动北京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三是要严格北京农业用地入市的用途管制和用途规划管理,确保土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石景山分局局长左小兵委员:推进农村集体用地流转,一是要做好规划管控之后再流转,如果没有规划好,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无序发展;二是要先整理后再流转,现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都比较分散,利用效率低,尤其是基础设施比较分散,所以经过整理之后更有利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三是要补交地价后再流转,应该参考国有土地的基准地价的模式,补齐相关的价款,保证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不受损害;四是要因地制宜选择流转方式,近郊区以出租入股为主,远郊区以土地指标流转为主;五是要完善流转收益分配和监管机制,避免出现卖地越多,投资越多,债务越多的情况。
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旭委员:农村建设用地的改革是农村土地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农村的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城市开发应是有边界、有红线的,绝对不突破。在农村建设用地改革方面要坚决保障农民的利益,宁肯慢一点也要避免进入无序状态。农村建设土地改革,要优先满足并预留未来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并为未来农民就业和再教育的需要预留空间。就近就业、简单就业一定要在当地解决,高程度就业也尽量在当地完成,尽可能地将农民纳入到城市的经济体系中。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李保国委员:土地制度改革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在农村土地的流转过程中,要保持农业用地质量不断提高,避免农业用地受到污染。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和用水的制度改革相结合,通过用水制度改革,保证农业用地质量提高。
北京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委员:要尽快出台土地改革细则。目前社会上对土地制度改革期望值很高。一是因为改革的利好,这是下一次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二是因为现在拿地太困难,比如集体建设用地的集体使用问题和小产权房问题。希望在细则出台前先出台一些禁行政策,明确改革的方向;三是在政府在土地的一级开发资格准入制度上给国企和民企一个平均的待遇和平等的准入资格。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吴杰委员:现在社会比较关注小产权房问题,这个问题跟土地制度有直接关系。政府对于小产权房的处理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有人存在法不责众的心理,希望政府在这方面引起重视并尽早明确其定位。
北京市保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明德委员:有人在介绍土地改革实际经验时候讲到;把集体用地或者农民的自主用地换成地票,城里没有地的时候就把地票交到城里来,如果北京按照这个思路的话,则又要增加五环、六环的建设用地量。北京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土地制度改革如果形成这样的经营模式,将来自然环境恶化的程度就难以控制。因为北京资源环境的约束跟其他地方不一样,所以北京在研究土地改革制度的时候,应该提出自己的方法。
北京中加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晓华委员:将养老产业用地外推到生态涵养区,因为五、六环之间的土地很珍贵,很稀缺,这些土地应留给科研、医药等高附加值产业。养老本身需要一个非常安静的、宽敞的环境,远郊区较为适宜。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北京金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誌委员:一是科研单位应降低技术转让费和人才管理费,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发北京科研资源的巨大能量,促进科研人员和企业的结合,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二是科技创新给企业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应向企业申请付费,这样可以提高整体的创新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做好科技孵化器的战略规划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制定,制定长效机制促进其发展;四是用好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政策,把建成国家级创新体系作为北京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
科技部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吴远彬委员:中关村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一是加快制定有利于创新和创造的政策,加大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吸纳、市场培育和激发中小企业活力的力度;二是加快中关村区域的创新文化建设,中关村科技型企业的蓬勃发展,不是一夜暴富,而是由很多创新型人才长期艰辛劳动成就的,应通过影视、文学等作品大力弘扬这种创业、创新精神。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吴道洪委员:以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北方地区60%的大气雾霾是由钢铁、化工、火力发电等领域的燃烧造成的,只有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式转变才能根本解决。政府的治霾资金应发挥杠杆作用,激发社会各方的热情,形成“政府政策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社会积极参与”的良性循环,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技术转型升级,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泉委员:应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政府主导不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把政府主导的行业组织协会作为创新驱动扶持资金拨款主体,容易导致资金使用低效化和资金使用腐败等问题。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合理配置创新型企业的扶持资金。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合作交流部部长、北京技术市场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丛巍委员:充分发挥行业性组织连接政府和市场的纽带作用。一是项目的论证和评审由专家和行业组织共同执行;二是鼓励行业组织购买政府服务,沟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三是发挥行业组织培育市场的作用。
北京军区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张斌委员:加快促进军地科研机构合作,应深入研究驻京部队科研机构与市属科研机构合作的机制和政策,推动北京市的科技发展。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产业化、武器装备信息化改造、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运用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间。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北京市政协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杨伟光委员:实施创新发展驱动战略要加强顶层设计。科技创新是最关键的创新,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也是解决社会问题和城市病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如北方大面积雾霾的治理给环保企业带来的机遇,不仅仅是企业的商机,更是顶层设计的重大问题。
融智通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平山委员:科技创新最重要是协同创新、合作创新,要形成一个合作创新的良好体制机制。高校、科研院所要与企业合作,避免成果束之高阁、产业化难。在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合作上,要加强沟通,出台配套政策,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实现共赢。
4.山东泰安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 篇四
报告表述:“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深入十八大:社会建设亟需社会政策的创新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是重构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为此,主要应从研发能力、教育水平、技术引进以及产业支撑几方面来着重推进。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部分,其包括以民生为主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健康和社会管理。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这一整体思路,可以看到报告不仅仅勾画了中国未来社会的宏图蓝景,也提出了中国社会政策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社会建设政策是政府积极主动干预社会过程、化解影响社会建设的负面因素,预防影响社会发展的风险,提升人民福祉的政策制定过程和实施行动。社会建设政策既包括传统社会政策的内容,也有诸多创新,如将社会管理的内容纳入政策体系中。社会建设政策具有公平性、主动性和建设性的特征。
中国社会建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社会建设政策不仅仅包含西方社会政策原有的内容,还有多个创新领域。社会建设政策比社会政策的内容更丰富。国家积极干预和管理社会的方式方法整体性强整合度更高。中国社会建设政策创新发展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路的体现。社会建设政策的创新发展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路形成的。社会建设政策创新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社会建设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社会建设政策主要目标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中国社会建设政策创新发展的具体实施框架包括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健康、社会管理六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建设政策创新发展内容:
(1)社会建设政策必须突出教育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相关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2)社会建设政策必须体现就业在社会建设中的带头作用,制定和实施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
(3)社会建设政策必须重视人民群众收入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社会建设政策必须大力提升社会保障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整合型社会保障政策,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
(5)社会建设政策必须积极倡导健康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健康政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以及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6)社会建设政策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社会管理政策。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特别是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等。深入十八大: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在全国两会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热议的话题。会场上,代表委员围绕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诤言、献良策;会场外,老百姓谈期盼、说愿望,会内会外的互动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切度更为提升。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也就成为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重要任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从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抓起,又需要以完善的制度体系来推动和保障。必须深入探讨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的途径,通过强化制度体系的保障功能,更好地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群众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1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的原则性要求
制度具有长期性、稳定性。通过建立并逐步完善制度体系,用制度的力量使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党委、政府的工作常态,才能真正转化为社会成员实实在在的权利和利益,从而推动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完善保障与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重要时期。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的步伐。笔者认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在具体制度设计上应体现以下五点原则性要求。
一要坚持制度确立的科学性。民生需求是一个内容多元、相互联系的动态系统。为此,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民生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涵盖的领域和内容,以保证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二要实现民生保障体系化。在内容设计上要形成体系,实现民生保障由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对涉及面广、事关群众长远利益、短期内又无法全面解决的民生问题,本着“统筹考虑、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原则,建立统一、规范、可持续的民生保障体系。
三要实现制度建设的法制化。法律具有刚性约束性,可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根本保障,特别是能够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权利,也可以为处在社会劣势地位的弱势群体提供特殊保障,使他们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更有尊严。
四要尽快实行制度定型,包括国家立法。现阶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首要任务,要将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国家立法规范的层面,进一步明晰政府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导责任,并根据责任分担原则进一步明晰政府、企业、社会以及个人的社会保障责任。坚持多层次化和社会化原则,在政府主导下完善保障体系、健全监管机制和全面实现社会化,使整个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协调发展。
五要突出重点,优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当前,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教育公平、住有所居、社会保障这五个方面,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点,因而也应作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的重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需要着重考虑的现实问题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落脚点是解决好民生问题。为此,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体系设计上,就需要着重考虑与民生关联度高的一些现实问题,才能使这一制度体系在推动民生问题解决上更好发挥作用。
推动经济跨越发展,使民生保障有雄厚的经济支撑。经济是基础,只有经济快速发展、财力不断增加,民生保障才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才能使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广西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人口多,农村人口占多数,因此,加快经济发展对保障民生更具特殊意义。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进一步壮大经济总量,增强经济实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发展循环产业和绿色经济,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产业和文化产业体系,努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和动力,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积极打造民生财政,新增财政向民生项目倾斜。财政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手段和财力保障,雄厚的财政实力对完善保障与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区财政有了较大的增长,各级财政都自觉地将新增财力优先向民生项目倾斜,将新增财力集中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安全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今后,在制度设计上,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倾力打造“民生财政”,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确保新增财政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更多地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与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是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眼下,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是增加收入的问题,因此,要重点考虑如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广西来说,最艰巨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增加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自治区提出,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各地既要有促进农民增收的现实举措,又要考虑如何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事业,大力改善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民生问题,让一个个过硬的指标使幸福成为民众的真实体验。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落实“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民生问题。一要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建立健全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正常调整机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标准。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参保工作。推进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探索建立失业、工伤保险的统筹制度等。二要建立完整的教育资助体系,保证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在广西,要重点关注三个群体的受教育问题:城乡边远困难家庭的孩子、流动人口子女、残疾儿童。三要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农村新农合制度,完善重大疾病保险救助制度,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四要实施“安居乐业”工程,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步伐,使老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体真正住有所居。((执笔:黄筱娜))
民生视角下创新社会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对全党提出的殷切希望和更高要求。作为欠发达地区,如何在经济基础差,投入相对不足,社会事业落后等诸多不利因素下实现科学发展、稳健发展;如何实现民生优先、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近年来,国家级贫困县化德县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科学规划基础上,转变执政理念,将改善民生作为施政核心,通过实施主导产业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等,在实践中探索并实施了 “无土移民”和推进农村人口“三三制”分流战略,率先推出以幸福院建设为载体的村级养老模式,同时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政府执政能力,提高了社会凝聚力,有效克服了城镇化进程中集聚的诸多问题,实现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初步走出了一条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民生型科学发展新路。化德县民生型城镇化模式的成功实践,对于加快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实施民生战略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改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化德县农村大量的青壮年进城务工,留守、空巢、独居老人比重逐年增加。许多老人家庭贫困,居住条件简陋,生活无人照顾,精神慰籍缺失,传统的家庭赡养严重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并引发了许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
针对这样的基本县情,化德县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埋怨、不懈怠、不攀比,大胆转变发展观念,着力探索发展模式,坚持“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的执政理念,着力破“三论”(唯条件、唯政策、唯资源)、树“三观”(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上、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和大资源观)、推“三化”(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重塑“厚德实干、创新赶超”的化德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服装富民、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和“三三制”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战略,同时根据“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原理,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最敏感、最棘手的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坚持先行先试先为,大力开展了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工作,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捆绑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投入,推进农村集中居家型社会养老的路子。
二、创新以民生为核心的社会管理的主要做法
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实际情况,化德县依托项目,整合、捆绑可以配套的项目资金,选择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集中建设互助幸福院,让老人们就近、就地集中养老。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互助幸福院建设作为一项普惠民生的重大工程,纳入城乡总体规划,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相结合,综合考虑宜居因素,优先将幸福院建在近村、近水、近路的乡镇所在地、新农村示范点和中心村,积极引导“空心村”、“老龄村”的老人们自愿就近、就地入住幸福院。
(二)拓宽渠道,多元筹资。在幸福院建设投入机制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坚持“项目围绕幸福院整合,资金围绕幸福院集中”,采取整合项目、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和公共资源共享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
(三)完善功能,改善环境。始终坚持强化互助幸福院功能配套。每个幸福院建设规模为100户左右,户均住房面积31.3平方米,全部实现了水、电、暖、仓房等生活设施全配套。每处互助幸福院均配齐了文化活动室、健身休闲广场、图书阅览室、医疗卫生室、便民小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有力地推进了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为老人们搭建了温室大棚,配备了小菜园,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餐桌。
(四)创新机制,提升服务。幸福院采取“集中居住、分户生活,自治管理、互助养老”的运行模式,切实做到“三个结合”,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有效解决了农村社会养老难题。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和初步成效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急剧转变,农民要转移、转换,土地要节约、集约,生产要素要集聚、集中。化德县近年来深入推进“三三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把破解“三农”问题的出路放在转移农民上,把主攻方向选在大力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土移民”工程上,将现有的农村人口进行“三三制”分流转移。即将三分之一有一定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进城,从事非农产业,由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将三分之一有劳动技能和种养积极性高的人,集中到农牧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区域,从事高效种养业;将三分之一丧失劳动能力的孤寡老弱伤残等农村弱势群体,纳入农村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体系集中供养起来。
解决农民“移”的问题。依托当地羊绒絮片服装产业为进城农民搭建平台,解决移民有业可就,有事可做。同时通过实施“无土移民”住宅小区建设,解决农民进城后的住房问题。
解决农民“留”的问题。一方面集中全县各种生产要素,重点开发和扶持条件较好的区域,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另一方面,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
解决农民“富”的问题。在过去的5年里,化德县有4万余农民走出村庄进了城,90%以上的人在服装、合金企业上班挣钱,年人均收入可达1.2万元至2.2万元,是原先务农收入的4至6倍;1万余名进城农民喜迁48栋“无土移民”楼,解决了住房问题。撤并“老龄村”、“空心村”24个,打造出以发展现代农牧业为重点的中心村12个;270公顷土地得到复垦,3500公顷草场重染绿色。近两年,1462名五保户、低保户等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住进温暖舒心的12处互助幸福院,得到集中供养。
四、化德模式的深刻启示
(一)树立和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的执政理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化德县作为欠发达地区,在积极争取较快发展的同时,以改善民生为执政理念,着力解决农村养老等现实的民生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拥护,初步探索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拓之路,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贯彻十八大精神,就是要始终坚持关注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民生决策,克服经济欠发达,财政实力差的困难,开展一系列改善民生实践活动,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到各族群众。
(二)坚持实事求是、惠民利民是民生建设永恒的主题。化德县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的扶持政策,一切从基本县情出发,带着责任和感情工作,迎着问题和矛盾干事,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化德县所创造的互助养老模式已被实践证明是群众需要的,村组织能办的,政府有条件支持的,它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为在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蹚出了路子,作出了表率。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就是要充分借助国家和自治区支持边疆贫困地区的政策和京蒙对口帮扶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特别是要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三)社会管理创新是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农村怎样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化德县幸福院等模式的出现,探索出农村社会管理与救助保障的过渡形式,是社会管理服务的具体化与制度化,起到了“三改三破解”的实际效用,即改过去孤身独居老人单独居住为集中居住,改“一家一户”独立式养老为“互助型”养老,改家庭单独支出养老为政府、村集体和家庭“三位一体”式养老,从而破解了子女外出务工,孤身独居老人无人照顾的难题,破解了孤身独居老人生活孤单寂寞的难题,破解了个别家庭因养老负担重,子女不想养老、不愿养老的难题。
(四)基层党建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地方政府的执政基础。化德县在幸福院建设中把“党支部建在院上”,积极开展党建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批老党员重新焕发出干劲,作出表率,使基层党建工作有了阵地,有了队伍,有了活动,有了实效,对周边的乡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文化惠民是民生建设的深刻内涵。化德县在幸福院等民生建设中,坚持“打造载体服务群众,先进文化惠及群众,品牌文化提升群众”,吸纳和依托幸福院建设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弘扬道德新风,爱老敬老、爱党爱国、团结互助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活动,使广大群众老有所乐、老有所教,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净土和典范,提升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
郑杭生:十八大加强社会建设有何新意
强社会建设三个“必须”昭示什么
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要坚持三个“必须”。这三个“必须”指明了加强社会建设的重大作用、根本目的和基本途径。
关于重大作用,报告言简意赅地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关于根本目的,报告强调:“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接着,报告系统地指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三条基本途径:一是“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二是“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三是“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社会管理机制等四个组成部分,说得十分明确。
上述有新意和深意的论述,特别是关于社会建设重大作用、根本目标和基本途径的分析,究竟昭示着什么?从社会学的视角,在笔者看来,它们至少昭示着这样三点,即要抓住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调整社会三大部门的关系、推进公平正义。
首先,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是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从上述内容可以明显地看到,无论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无论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无论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四个组成部分,没有一个不涉及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的问题。因此,从学理上说,要真正从深层次上理解何谓“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这个核心。正如笔者从社会学视角所多次论证的,所谓“社会建设”,从正向看,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社会建设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这就是说,离开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社会建设的本质。
次,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还涉及社会三大部门——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关系问题。三大部门的划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制度安排之一。在十八大报告中,三大部门的关系,特别集中表现在上述提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四个组成部分上。一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在十八大报告中,社会管理体制或格局,新增加了“法治保障”这四个字,强调了社会管理也必须依法行使,不能超越法律。这里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法治保障着重讲的是政府组织;社会协同中的社会,既包含狭义的小社会,又包括作为第二部门的市场组织,是一个中义的社会。社会体制是社会建设的宏观架构,是资源和机会配置的体系化规制,社会体制渗透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关于权利平等、社会公正的顶层设计。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当前社会建设的关键。二是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是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四是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后三个组成部分,也无一不涉及三大部门的关系。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也是要在深层次上,理顺三大部门的关系,构建新型的三大部门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既避免它们各自的失灵——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以及可能的社会失灵,也避免它们关系上的越位、错位、缺位和虚位。
第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根本上是要把公平正义落实到我国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的方方面面。按照社会学的观点,社会正义就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配置的公平性和平等性。这里,公平和平等都能表达正义,但又是不同程度的正义,正好能够表达社会正义也是有阶段性的。所谓公平就是一种合理的差异,这与平等以同一尺度来衡量形成反差。这样的社会公平有两个维度:制度安排的公平与百姓认可的公平。社会公平首先指的是一种客观的制度安排的合理性问题。这里,作为制度安排合理性的社会公平,主要体现在社会资源分配和获得的差别是合理的;社会机会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自由开放的,可竞争的。这样的安排,使上层永不松懈,中层永不满足,下层永不绝望。其次,社会公平还在主观上体现为百姓的共同认可、认同。这就是社会公平度、公平感的高低问题。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都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在推进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合理配置和分配的同时,也就是在具体地推进和落实社会公平正义,也就是把公平正义落实到我国微观社会制度和宏观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十八大报告多处提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平等、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力”。这些观点与上述社会学的观点是非常一致的。
强社会建设六大“任务”告诉什么
十八大报告的第七部分提出加强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六个任务,指出了在我国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要特别关注的领域,也就是社会建设前述内涵的主要外延和所指。
在作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基石的教育领域,如何实现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十八大报告很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在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领域,如何实现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这就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全国人民最关心的收入领域,要实现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就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十年增加一番,是个意义深远的宣告,意味着中国人创造的财富要成为本国人的福利,就要大量减少流向外国、成为外国人福利的那一部分。
在作为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的社会保障领域,要实现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就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
而在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的健康领域,要实现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就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很显然,离开这些关键领域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那么,加强社会建设,就会成为一个空壳、成为一句空话。完成这些任务,都是非常艰巨的,要克服很多困难,破除很多障碍,做出很多努力,付出很多代价!
在理论上,社会学以整体社会系统与各子系统的关系为根据,引申出了范围不同、大小有异的“社会”:“小社会”或“狭义社会”、“中社会”或“中义社会”、“大社会”或“广义社会”。这三种社会都是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有关的。例如,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里面的说法,民生事业包括就业、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等等。又如社会事业在中国通常包括教育、科研、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这些都是公共服务。所有这些都与以上三种社会有关。只不过,有的主要是在小社会领域,有的主要在中社会领域,而它们又都与大社会相联系。当然,社会建设的具体领域不止上面这些,它包括很广,在学界,一般指称这样九个领域,即民生事业、社会事业、社会分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社会规范、社会管理、社会体制、社会结构。
过去,在讨论什么是社会建设时,往往有一种以外延替代内涵的做法,例如,在回答什么是社会建设时,往往说,社会建设有广义的社会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这明显说的是外延而不是它的内涵。上世纪30年代,我们的社会学前辈孙本文先生在1935年出版的《社会学原理》中曾给社会建设下过这样的定义:“依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的各种社会事业,谓之社会建设。” 这主要也是从外延上来定义社会建设。作为社会学的后辈,我们今天要根据我们丰富的实践,加以新的概括。这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为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为什么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作出专门部署。
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并存将是突出的特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带来空前的社会变革,既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多样多发,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既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也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但刑事犯罪居高不下,公共安全事故频发,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突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快速发展,但管理服务问题突出;互联网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也给社会管理带来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外部势力插手干预,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作用,增加了社会矛盾的复杂性,等等。面对社会领域复杂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过去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已难以完全适应。面对新形势,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做到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减少消极因素,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部署和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重点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二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进一步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三是增强社会管理合力,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四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五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六是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防止和化解社会矛盾。七是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八是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九是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新华网北京2月17日电)
如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显著特征。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要求,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集中体现,需要在以下3个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一,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要求,今后,要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扩大和切实保障基本的教育机会公平。在义务教育阶段,要着力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巩固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着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在其他教育阶段,要切实落实政府在办好学前教育中的责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中,将主要面向未成年人的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性普惠性教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第二,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当前重点是继续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财政投入为主的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进困难地区办学条件尽快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不断完善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使其有效全面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困难群体。
第三,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是坚持教育制度规则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对于教育公平至关重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要求,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势在必行。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重大教育政策及改革举措前,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预设规则程序征求社会意见,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做好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此外,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所重申的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要求,要在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方面作出不懈努力,支持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办学体制和育人模式创新,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这都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更好制度基础,营造更好社会氛围。(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为什么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
第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尊重社会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一些影响群众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由此所导致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分配结构等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引发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民生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社会建设的重点,推进改善民生的制度性安排,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也就抓住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关键。
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生领域工作密切相关。一方面,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另一方面,发展社会事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也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没有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没有相应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相配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也难以实现。因此,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继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新华网北京2月5日电)
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统筹推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这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我们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基础上,改善民生的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就业持续扩大,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定增加,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成就与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新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建设,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社会建设的重点位置,进一步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养老等问题,让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百姓的衣食之源。要贯彻实施劳动者自主创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满足劳动就业人口的就业需求,特别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在注重扩大就业规模的同时,注重提高就业的质量,增强就业的稳定性,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收入是民生改善的基础和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要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目前,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由政府主导、旨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但是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事业总体上仍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块“短板”。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农村、贫困地区和针对困难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未得到充分保障,体制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区域间制度设计不衔接、管理条块分割、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提供主体单一和提供方式较为简单、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不配以及监督问责缺位等问题还较为突出。因此,必须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重点推进教育公平、就业公平、创业公平,促进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办好学前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重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材。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民生的安全网。要适应当前我国就业方式多元化和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各类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整合和衔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加快解决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的问题,努力做到住有所居。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准确把握当前经济社会的新变化,准确把握人民群众对社会秩序的新要求,准确把握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新特点,加快社会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特别要注意处理好新时期的贫富关系、干群关系和劳资关系,妥善处理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完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排查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等,从源头上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防止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执笔人:黎昕)
专家解读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是一份郑重承诺,也是一项重大部署。为了准确把握这一论断的内涵和要求,记者采访了国防大学经济学教研室主任沈志华教授。
一项事关全局的好事
沈志华:居民收入的增加,绝不仅仅是居民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件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好事情和大事情。
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积极致力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经济总量上去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不能相应增长,人民群众获得的实惠不能相应增加,经济增长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根基也会受到影响。
从当前看,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矛盾在于,投资、出口、消费三驾拉动经济发展的“马车”发力并不均衡。投资拉力强劲、出口作用明显,消费却相对乏力。
消费作用发挥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因此,只有从增加居民收入上做文章,才能切实启动国内消费需求,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条件。
一件错综复杂的难事 沈志华: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是用不着“千方百计”去完成的。十八大报告在增加居民收入之前用了“千方百计”四个字,说明这项工作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一项有着相当难度的事情。
我们所说的收入翻番,绝不是仅靠印票子来实现的翻番。如果那样的话,居民收入虽然很容易实现翻番,但物价会随之上涨。收入翻番难,难就难在我们要实现的是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利益的收入翻番。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阴云未散,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国内经济进入调整期,改革难度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体现出我们党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殚精竭虑、迎难而上的智慧、勇气和决心。
一桩多点突破的大事
沈志华:实现收入翻番的措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最终实现这个目标。
第一,千方百计夯实收入增长的基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实现收入翻番的基本前提。十八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论断,对实现收入翻番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收入翻番才具有坚实的物质支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一方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经济增速大幅度下滑,造成过多的人因为失去工作而缺乏收入来源。把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有机结合起来,既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和措施,也是保障居民收入翻番的一项基本要求。
第二,千方百计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一是要解决居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的问题。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二是要解决公共资源收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要建立健全相关机制,把公共资源重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要解决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针对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现状,必须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的法制建设,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把收入分配差距调整到合理的范围内。
第三,千方百计开拓收入增长渠道。一是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制定初次分配机制。加大劳动报酬保护力度,以体现按劳分配在基本分配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确保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获取应得的报酬。二是要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为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开拓新的收入源泉。三是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四是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通过利率调整,切实保证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在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的基础上,拓宽居民投资渠道等等。(记者 宋 歆)
化解城乡二元结构 推进教育公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促进教育公平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本的教育政策,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点工作。
以现实主义态度对待教育公平公平不等于平等,公平是一种质的特性,而平等是一种量的特性。教育平等是对教育资源分配结果或分配状态的描述,它只是回答不同人之间分配的结果是否有差别或者是否有差距,但并不对这种分配结果的“好”与“坏”、“合理”与“不合理”进行评判。公平作为一种质的规定性,是与正义、公正相联系的价值判断。教育公平是用正义原则对教育资源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的价值判断。
公平的本质是合理性。对“合理性”的评价因人而异,因此公平观也有多种。但是,尽管如此,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或者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问题会形成一些共识,例如:法律规定人人有平等的受教育权,这是公平、合理的;对于不同天赋和智力水平的人,因材施教是公平的;对于弱势学生,给予补偿教育也是公平的;在教育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教育的结果不平等、不均等(例如有的考上重点大学,有的落榜)也是公平的。可见,平等与公平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又有所不同的概念。平等并不一定意味着公平,公平也不完全等同于平等。教育公平涵盖教育平等,但比后者有更宽泛、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中,要警惕并反对平均主义和民粹主义倾向,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教育公平问题。
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是主要障碍
我国推进教育公平政策面临的最主要障碍是城乡教育二元结构问题。我国目前存在两种形态的城乡教育二元结构。一种是传统的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形态,它与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相对应,主要表现是城乡存在的巨大教育差距,城乡居民法定的平等的受教育权不能得到保障。
另一种是伴随城市化进程而产生的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新形态。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工,是对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突破,是对户籍制度的松动,但农民工是农民与市民间的第三个社会群体,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新生的社会第三元,以此为基础,有学者提出“三元社会结构”的概念。当前,社会的三元结构日渐清晰,教育的“三元结构”也随之显现,这种教育的“三元结构”本质上是在城市内部形成的新的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其外在表现是城市内部教育的双轨制,是对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身份的制度歧视,是以流动人口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教育的边缘化。
推进教育的城乡发展一体化
化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进城乡教育公平的基本策略是教育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十八大报告要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与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两种形态相对应,城乡教育一体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城乡之间的,一种是城市地区内部的。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只从城市与乡村两个空间维度来推进教育一体化是不够的。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的大规模迁移,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城市地区内部的“人口维度”的教育一体化、农民工的市民化和社会融入对于教育公平、社会公正以及社会稳定关系重大。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广义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教育一体化中的“城乡”不仅指“城市”和“乡村”两个空间概念,也指共同生活在城市地区的“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两个人口概念。广义的城乡教育一体化不仅要求统筹当地城乡教育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的教育差距,也要求统筹城市居民和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缩小城市内部的教育差距。与此相对应,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建设不仅要求缩小城乡间的教育制度落差,更要求打破城市内部针对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的教育制度歧视。(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把“就业更加充分”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理解这一重要精神?如何根据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赖德胜。
一
记者:这些年来,在劳动力总量增加较多、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我国就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如何评价过去的成绩?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该怎样理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更高质量的就业”?
赖德胜: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这些年来,我们坚持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制定并实施了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2003年至2011年的9年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达98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3%以下的较低水平。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亿多人,比2003年底增加1.39亿人。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的压力得到较好化解,2003年至2011年,4000多万高校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和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十分了不起,这不但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叠加、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交织的基本状况一时难以改变,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而且,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以及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过程加快,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求将会更加迫切,劳动者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根据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劳动者报酬、社会保护、劳动关系等多个维度测算的就业质量指数,可以发现这些年我国就业质量是不断提高的。但利用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就业质量问卷调查数据测算也发现,当前就业质量的总指数仅为55.35,这表明我国提高就业质量的任务仍任重而道远。就业份额指标很能说明问题。根据国际经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随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直到70%至75%左右而处于稳态。目前,我国劳动收入的份额远低于这一数字。
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仅包括要扩大就业规模,而且包括要提高就业质量,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更高质量的就业”,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几年促进就业的方针政策,我们一定要学习、贯彻好。只有就业质量提高了,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才能真正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二
记者:现在关于我国的人口红利有很多议论。但不容否定的是我国仍拥有数量庞大的劳动力,每年仍有成千上万的人需要就业。请谈一谈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变化,这对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意味着什么?
赖德胜:自2011年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每年编写一本《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用以反映不同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从今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当前劳动力市场主要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新变化:
一是劳动参与率逐渐下降。劳动参与率反映的是在全部劳动年龄人口中经济活动人口所占的比例,是衡量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重要指标。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一个是入学率特别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推迟了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一个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趋势的加速,提高了劳动参与意愿比较低的人口的比例;还有一个是收入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家庭的劳动供给决策,一些家庭成员因为家庭总收入比较高而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劳动参与率下降说明劳动力资源的使用仍不是很充分。
二是劳动者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比如,每年获得高级职业资格的人数2001年为117997人,而到2010年则增加为249108人,增长了2.11倍;拥有初级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也增长明显,分别由2001年的1756881人、523010人增长到2010年的5899097人和2097432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的提高,为全社会人力资本总量的进一步提升,为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招工难”并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产业结构的偏差,前者提高了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强化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选择偏向;后者抑制了对高层次劳动力的需求而扩大了低层次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大学毕业生区域和行业配置不均衡,也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四是劳动力市场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我国的劳动力供需、工资水平、就业结构、劳动关系等明显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有更多的境外人员来华就业,也有更多的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工作,还有更多的国人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流向海外,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的“智力外流”现象。高等教育的扩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且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是劳动力市场法治化程度加强。最近10多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法治化进程明显加快,制定、修订了一系列与劳动力市场运行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平衡有了更多的法律保障。
可以说,这些年劳动力市场发生的新变化,一方面告诉我们,就业工作已经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当前就业的形势还很复杂,未来的就业压力还很大,结构性矛盾突出,提高就业质量的任务更加紧迫;同时也说明,转方式、调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之间紧密相连,通过选择合适的经济发展战略来提高教育质量乃大势所趋。
三
记者:经济高速增长往往能掩盖很多问题,包括就业。但现在很多机构都预测认为,将来我国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如果是这样,会对就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应该通过什么途径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更高质量就业?
赖德胜:的确是这样。经济增速的高低,对就业的影响不可小觑。统计表明,在增长模式、就业结构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就业和经济增长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以近几年为例,尽管就业弹性系数在下降,但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仍能带动近百万个就业岗位。这对我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绝对是值得警惕的事。
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当前和今后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教育水平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劳动力需求作为派生需求,受影响于产业、技术等因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优化,客观上有利于增强就业弹性,使同样的经济增速拉动更多的就业特别是高教育水平劳动力就业;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创造大量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同样也有利于拉动就业增长,提高就业质量。因此,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中扩大就业,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中扩大就业,创造更多城乡就业机会。
第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是就业之源。劳动者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的同时,还能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促进社会就业的增加。因此,要积极落实鼓励创业的方针,坚持将促进创业与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措施,落实有利于劳动者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扶持劳动者创业。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细化操作办法,多渠道筹集安排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展开。要针对经营成本上升以及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兼顾行业稳定发展和结构调整升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扶持、保护创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鼓励创业企业扩大就业规模。第三,完善劳动力市场。一般而言,劳动力市场的形式与功能有四种形式:技术交流中心、劳动服务公司、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完善劳动力市场有利于改变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市场分割、劳动力价格信号存在偏差、就业服务不完善、劳动力相关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让劳动力得到更优化的配置和更多更好的就业,使教育有更高的经济回报,使人才有更充分的流动,从而使高等教育、职业培训与劳动力市场更有效地匹配。
第四,大力兴办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特别是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要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统筹推动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训,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使城乡劳动者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要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建设。高等教育要与就业需求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由注重招生规模扩张向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市场需要转变,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就业指导,加大实习实训力度,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加强社会建设:公平的考量和法治的保障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些论述是十八大报告加强社会建设章节中富有深意与新意的内容,表明了我们党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公平的考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然而,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乃至不同人群之间,贫富存在很大差距并呈扩大趋势,而这与中国渐进式改革进程中一些旧体制尚未完全改变有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关系到发展成果能否让全民分享。十八大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当前,全社会已形成这样的共识: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基石,而共建共享是最终的实现途径和价值目标。“共建”就是要调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创造力,参与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共享”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受惠,分享发展成果。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关于公平的考量,我们党有着清晰的思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推动着人们对公平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七大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从中央到地方的“十二五规划”,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都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平问题提出了很多新的重要看法:第一,明确地把公平和正义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第二,突破了仅从分配领域谈公平问题的狭隘视野,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第三,突出了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提出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把“公平”和“效率”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绝不是要恢复平均主义,更不是抽象的名词口号,而是更科学、全面、准确地认识当前我国社会的公平问题,是为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更快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尤其在当前,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强调利益协调,更加关注困难群体,更加重视共同富裕。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改革得到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开创一个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法治的保障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进入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初步构建阶段,以维护社会秩序为己任的社会管理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正式提出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从而明确了社会管理的领导体制。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通过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来保障和改善民生。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社会管理体制的新格局中,法治保障是增加的新内容,也是有着深刻含义的。
社会管理体制是围绕社会管理活动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措施。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下,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取得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弱势群体的社会权利受到重视,基层社会管理有序推进,社会组织有所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正在建立,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进行,包括法治建设在内的各方面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社会管理涉及的领域较多,任务繁重,对有关的法律法规的需求迅速扩大,我国有关社会管理的法制建设显得比较滞后,有些领域还存在法律空白。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是要建设一个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法治社会,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是走向法治化,而法治是社会管理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十八大报告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因此社会管理需要在法治轨道上来运行才能做到和谐有序。同时,真正实现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改善和保障民生这一目标,最需要的仍然是法治保障。另外,法治保障对于社会管理的意义是基础性的,为社会管理创造一个制度性的前提条件,将“法治保障”加入作为社会管理体制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要努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进社会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这就首先要求党委和政府把法治的理念引入经济社会发展等各项决策、执行的全过程,以法治化提升依法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可以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种社会风险,确保社会平稳有序运行。在涉及民生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推进和完善民主沟通机制,畅通公众参政渠道,充分听取社情民意。不断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地推进依法行政,确保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提升各类基层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就是发挥法治在社会治理中重要作用的直接体现。
严格依法实施社会管理应该是推进社会管理深化改革的重点,这要求我们加强社会管理领域的立法工作,要清理、修订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定新的法律法规以及配套措施。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注重源头治理,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建立社会矛盾预警机制、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大力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培育并推广建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健全社会自我化解矛盾纠纷的各种机制。健全诉讼、复议、仲裁相互衔接的机制,依法规范信访行为。要高度重视预防和化解群体性矛盾,健全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防止矛盾激化升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让法治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任伍:四大社会鸿沟加剧民生之忧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落实这一精神的关键在于消除制度、收入、阶层及区域四大社会鸿沟。
制度鸿沟:各类社会鸿沟的根源
制度鸿沟是指各地区、各群体或阶层在制度、政策及其实施绩效上的明显差异。制度鸿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这种障碍也可以理解为制度歧视。制度歧视可能是由国家的正式规则所形成或被国家的正式规则所接受和保护的歧视,也可能由于体制转轨、制度不衔接而凸显出来的歧视。制度鸿沟表现为一个社会中的种种歧视性制度安排,这种歧视性制度安排既可能来自于统治成本和收益的权衡,又可能来自于因为路径依赖所致的利益格局锁定在特定状态,这种状态并不是政府刻意维持的,还可能是受错误的经济发展观和宏观调控理论的指导。
制度鸿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系统性、制度化有差别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即制度化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比如: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欠缺、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性不平等、基本公共服务结构性失衡。第二,行政权力介入的行业垄断。这集中体现在土地、银行业、能源、运输、通讯、电力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资源获得、信贷支持、准入上使用不同的制度,即在不同所有制的经济成分之间存在大量看得见或无形的行业垄断或行业歧视,比如:设置准入限制、制定垄断高价、低价获取生产要素等。
制度鸿沟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多种社会后果与危害。首先,降低政府效率,导致寻租和腐败;其次,加剧贫富分化及社会鸿沟;再次,影响中央和地方建立正常关系;又次,导致发展无效率和社会不公正;另外,构成收入鸿沟、区域发展鸿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基础,是各类社会鸿沟的根源。
收入鸿沟:“中等收入陷阱”的罪魁祸首
收入鸿沟是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或阶层之间、行业之间因收入获取机会、获取过程及结果不平等而形成的显著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收入不平等程度越来越严重,收人鸿沟成为一个重大经济社会矛盾。世界银行研究指出,全球收入不平等程度高于中国的只有29个,其中27个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亚洲只有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两个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高于我国;中国基尼系数一直呈上升态势,2011年达到0.5。
中国收入鸿沟主要表现在:第一,城乡收入分化严重,城乡收入差距达到历史高位。比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值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6倍扩大到2011年的4.6倍;城乡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差额在2000到2010年的10年时间扩大了3.82倍。第二,城镇和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分化严重、城乡不同阶层收入差距扩大。比如,按照收入水平十等份划分,城镇居民内部最高收入群体与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从2000年的1万元年扩大到2010到4万元,十年扩大了4倍;农村最高收入组居民与最低收入组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中国贫困人口数量在国际上仅次于印度位于世界第二位。第三,不同区域居民收入分化严重。收入最高与最低省份收入之比1990—2011年一直在2倍以上。第四,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化严重。2010年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达11倍,尤其是垄断性行业与竞争性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拉大。
收入鸿沟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停滞、社会不稳定、政局动荡等问题,被称为“拉美现象”或“中等收入陷阱”的罪魁祸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历来是社会不稳定的潜在根源,收入鸿沟滋生民粹主义,民粹主义增加政府管理的成本。
阶层鸿沟:形成新的制度及社会歧视
阶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阶层鸿沟是指阶层之间的疏离与断裂日趋扩大的趋势。中国阶层鸿沟分为两类,即一般及市民内部阶层鸿沟。一方面,一般阶层鸿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底层碎片化,中国社会底层被切割为无数片断,社会结构由此碎片化。第二,社会断裂化,城乡逐渐陷入了断裂的困境,一部分人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不同的阶层和群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第三,利益集团化,新的利益集团日趋固化,强势集团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利益联盟,对中国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产生影响,形成有利于自身利益联盟的话语权力及公共舆论。另一方面,市民内部阶层鸿沟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社会阶层鸿沟、阶层固化使正常的社会代际流动受阻、阶层自我认同偏下引发社会结构紧张。
阶层鸿沟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及后果。首先,使进城农民长期处于“半城市化”之中,产生人为社会排斥、认同危机,潜伏社会危机,扩大城乡差距。其次,导致市民社会内部利益分化,激发社会矛盾,产生社会危机。另外,形成新的制度及社会歧视,加剧社会鸿沟,增加社会管理成本,降低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
区域发展鸿沟:降低全体国民的整体幸福感
区域发展鸿沟是中国东、东北、中、西部等4大地区之间、31个省级地方政府辖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人居环境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距。
区域发展鸿沟主要表现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社会发展差距扩大、人居环境差距扩大、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产业分工不合理、地区之间缺乏有效合作等。其中,地区之间差距扩大是最主要的表现,具体包括区域之间、省级政府辖区之间经济总量差异、经济增长速度差异、第三产业构成与比例差异等。这种差异包括区域发展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两种。
区域发展鸿沟不利于国民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社会后果。首先,加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导致区域之间GDP总量、人均GDP、GDP增长率、三次产业发展差距增大;其次,降低全体国民的整体幸福感,扩大不同地区居民在基本生活、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无法满足居民享有相同的国民待遇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恶化社会各阶层鸿沟;另外,区域发展鸿沟会恶化部分地区的人居环境,不利于改善全体居民福利,难以保证一国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提高政府效率,消除社会鸿沟
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效率与公平兼顾、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并举、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重,全面提高政府效率。当前需要从以下方面着力:
第一,转变政府政绩观念有助于消除社会鸿沟。在长期以 GDP 增长为主要衡量标准的政绩观下,中国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弱势群体日趋增多,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我国要转变政绩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才能消除社会鸿沟。
第二,重构政府效率评价体系,有利于规避政府效率悖论。首先,强化公民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其次,改变传统 GDP 评价指标,建立绿色 GDP 新体系;再次,建立经济与社会并重、并逐步偏重社会发展的多元政府绩效指标体系;最后,完善立法保障,使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化、法治化。
第三,创新社会管理,有利于化解阶层鸿沟及制度鸿沟。这就要求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社会管理合力;强调绩效导向,引领社会管理创新。
第四,培育中产阶层。加快培育社会中产阶层,促进社会阶层结构向“橄榄型”转化,对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调节与缓和社会阶层矛盾、促进政治民主化、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凝聚社会认同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握好三种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这四个“加快形成”从管理体制、服务体系、组织体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障。笔者认为,十八大报告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论述,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行动指南,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要突出把握好三对基本关系。
一是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与国际社会日益融为一体。我们党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归根结底是要使社会管理的理念、水平和方式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一致,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因此,需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改变传统思维,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近年来,很多地方结合自身实际引入新的概念、思维和方法创新社会管理,解决现实问题,起到了疏导矛盾、精细管理、提升服务的良好效果。实践证明,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才能使社会管理工作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需要。
但另一方面,社会管理创新并不意味着忽视过去、割裂传统。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了璀璨的物质精神文明,也积累了丰富的自治经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能无视和舍弃。著名学者刘军宁指出,传统是开放的、共享的,也是流动的、演化的。我们今天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作,一定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于长期以来人民群众形成的自治经验要进行甄选和总结,汲取合理成分,在继承中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才具有实践特色和民族特色,才能更好地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二是把握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好城乡居民的不同需求。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城乡地域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差异明显,广大农村在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方面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城乡居民的需求不同。这种情况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充分考虑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实施差异化管理方式。湖北恩施州就根据全州农村山多人稀、交通不便的实际采取“中心户”自治模式和“十户联防”机制,有效维护了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秩序,提高了群众的自治能力。
社会管理创新统筹城乡差异,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翰罗尔斯在论述社会正义原则时指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安排,应该有利于最小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罗尔斯敏锐地看到了由于先天及后天因素导致人们天然地存在不平等现象,所以他主张政策的设计和安排要使最不利者得到最大的收益,这样才是正义的。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并被用于指导实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要根据城乡区别制定差异化策略;另一方面又要在资金投入、人才队伍、优惠政策上向边远农村地区倾斜,促进社会实现公平公正。坚持这样的统筹兼顾原则,才能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幸福感,才能保证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好地实现。
三是把握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西方,关于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争论到今天为止也没有画上句号,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都很有市场。然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却是在“强国家―弱社会”二元结构下展开的,政府动员和组织大量的社会资源开展经济社会建设。这种“强国家―弱社会”的二元结构在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公民社会发育滞后、社会管理僵化、社会参与不足、政府压力过大等突出问题,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情”,使得社会管理与经济快速发展不协调,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客观现实需要。
把握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明确政府与社会的边界。要坚决破除“全能型”政府的传统思维,建立有限政府,将政府的主要职能定位在服务、管理和引导上。要大力培育公民社会,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提高社会的自治能力,构建良好的政府与社会合作伙伴关系。
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指出,法治保障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严格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使法治成为维系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总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社会建设、构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能否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所达到的程度是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统筹把握好社会管理中的基本关系,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特权也是一种腐败 绝对能离间党和百姓关系
谢春涛在发言中说,更加强调公平正义。这次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强调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我想谈三个方面的感受。
第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些年,我经常有机会参加中联部的活动,同形形色色的外国政党广泛的接触,我有一个感受,世界上现在各种政党当中,打社会主义旗号的,应该比打资本主义旗号的多。我们想一想,为什么打这个旗号。打这个旗号更容易争取人心,如果打资本主义的旗号,效果肯定是另外一回事。
再比如我们可以想一想,前些年新旧世纪之交的时候,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而且位居前列。谁评的,肯定不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党员投票评,主要是欧洲人评,说明什么,说明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今天的欧洲、在世界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生命力。所以,我们看今天有些人,不管他干着什么,他愿意打这个旗号,去用这个旗号争夺民意。毫无疑问,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应该强调公平正义,我们应该做得更好,老百姓才会真正认同。
第二个方面,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不够,会影响社会和谐,甚至危及社会稳定。有这样的现象,我觉得值得我们思考,过去这些年来,我们经济发展很快,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没有哪一个执政党在这个方面敢和中国比,我们民生建设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有些事过去老百姓想都不敢想,比如说种粮不交农业税,而且还有补贴。义务教育不收钱,中西部的学生,不光拿到免费的教材,而且还可以吃到免费的午餐。还有新农合、新农保等等,确实若干年前想都不敢想,但今天陆续都有。但是我们想一想另外一面,为什么社会当中老百姓的抱怨不满,社会矛盾似乎比若干年前还多了、还尖锐了,我觉得这个反差值得我们深思。在我看来,不是老百姓对民生问题解决得不满意,民生问题永远没有止境,我们很难说达到一种什么程度,老百姓就真正满意了。我觉得是因为我们老百姓公平正义的意识比过去更强了,这方面的要求更高了,而衡量我们的现实,某些方面我们没有做到。
比如年轻人找工作比较困难,有拼爹的现象,在年轻人看来,他们肯定不满。再比如,有些地方招聘,搞所谓“萝卜招聘”,更加不满意了。再比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我们大家都关注,目前解决得还不是很好。有些同志也觉得不公平。再比如,有些老百姓上访,往往是涉法上访,往往跟司法不公甚至司法腐败有关系。再比如某些领导干部的特权,更不用说腐败,这些现象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的老百姓甚至我们的领导干部、我们的广大党员不满意。比如过去有些地方出现的跑官买官卖官的现象,肯定让党内绝大多数同志不满意。如果这些问题长时间的存在,如果解决不好,显然在很多人看来,和我们强调的公平正义那是不相吻合,社会和谐很难做到,社会稳定恐怕也会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第三个方面,我们必须以公平正义的理念来审视、来解决我们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大力强调十八大讲的这些理念,比如说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而且我们这个公平到底是什么含义。现在讲公平的人很多,但事实上大家理解的内涵、强调的重点不那么完全一致。比如在我看来,精英阶层更关注机会的公平,不管你高管子弟还是农家出身,大家的机会应该是公平。但真的机会公平,让弱势群体和精英阶层竞争,竞争的结果也未必让他们真的觉得公平。我想,我们的公平肯定不是两极分化,肯定不是弱肉强食。另外,我们的公平也不应该是平均主义,这个路我们走过,平均主义必然没有效率。我们的公平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平,我们应该讲清楚,应该让更多人理解、接受。再一个,刚才提到那三个方面的公平,我们应该实实在在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努力的体现、努力的贯彻。特别是规则公平,既然规则,我们是出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包括法律也是一种规则,那就应该对所有人有用。所有的人去坚持、去遵守,这样公平正义才可能得到保证,才可能得到实施。特别是我们应该按照十八大报告强调,按照总书记在今年现行宪法颁布30周年大会上强调那样维护法制的尊严权,法律对谁都应该一样。另外,我们应该努力地做好反腐败的工作,包括我们要通过一些规定来限制、减少某些特权。我觉得特权也是一种腐败,甚至是更可怕的腐败,是制度化的腐败。特权绝对是能够离间党和老百姓的关系,影响党的形象。所以,我们努力的做下去,我们的公平正义体现得多了,老百姓会真的认同我们这个党,我们这个社会才能真的和谐。
泽渊:我们的旗帜写着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美好的价值追求,理应是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己任。在革命年代,也就是面对社会的不公平、不正义,共产党人才高举起革命的大旗,号召人民一起推翻了旧制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成为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努力奋斗的现实目标。为此,不断试错,党和人民都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整个报告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认知和新构想。
首先,十八大报告从思想认识到高度,论述了公平正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它认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就表明,公平正义不是外附的,而是内在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部分。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多少年来,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由于我们不是执政党,没有这种条件与可能,今天我们党有了这样的条件,又有了这样的认知,维护公平正义应该成为我们的实际行动。有了这一认识,就对公平正义有了一个明确的政治定位,就可以旗帜鲜明地追求公平正义,以公平正义为目标和理想。
正确认识并定位公平正义是重要的,但这仅仅是一个前提,更重要的是还要找到如何维护公平正义的路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具体的方向。就是“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制度建设成为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如何建设保障公平正义的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建立一套维护公平正义的制度,是我们党的夙愿,但是到目前为止,依然只是在探索之中。十八大报告并没有止步于认识的提升,它还进一步指明了制度建设的路径,即“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在这里,它提出了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环境、平等参与和发展权利等核心问题,表明了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的关键和重心所在。
公平正义的制度建构是重要的,而且是首要的,在加强制度建构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予以足够的法治保障。报告要求我们必须确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公正意识,将公平正义作为社会普遍的价值准则,作为社会共同奉行与崇尚的目标。同时,政府的执法活动必须公正。报告要求“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公正的行政执法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任何国家的绝大多数的法律都是由政府执行的。没有公正的执法,司法将难以尽行纠正,不胜其烦。司法会因无暇顾及而失之效用。最后,维护公平正义必须有公正的司法。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角度提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司法公正是一个社会最后的公正,也是最基本的公正,是公正的最后保障。没有司法公正,现实的不公正都失去了纠正的可能性。尤其由权力所带来的不公正,就难以被司法所修正,社会由此也就丧失了公正得以救济的法律底线。
5.山东泰安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 篇五
——开阳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贵阳市是中央明确、全省唯一的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开阳县作为贵阳的县级城市,以实施民生工程统揽社会管理全局,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三大抓手”顺民意,科学探寻社会管理之道
开阳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核心手段,科学确立抓认识、抓方法、抓机制“三大抓手”,有力推进了社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1、抓认识,民生建设是加强社会管理的现实需要。开阳县坚持从认识层面下功夫,明确了加强社会管理的三个要点:首先,与经济建设相比,民生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在“十二·五”规划中,开阳县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届时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4500美元,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其次,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是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开阳社会总体保持稳定,但历史形成的一些老矛盾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改革发展中又不断出现新矛盾。如因构皮滩电站建设和工业园区搬迁,这些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为搬迁群众带来了利益,促进了新型工业化和
城镇化进程,但也因部分群众失去土地、缺乏就业技能等原因,导致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最后,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近年来,开阳县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为加强社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物质上基本已由“有”与“无”的矛盾转变为“多”与“少”的矛盾,群众对平等享有、平等保护、平等参与、平等选择、平等竞争、平等发展的期待越来越强烈。因此,在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必须充分体现公平正义。
2、抓方法,同时做好社会管理的“加减法”。一方面,做好“加法”,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开阳县致力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投入了更多的资金用于社会建设。“十一·五”期间用于民生的支出就达1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40.8%。并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满意在贵州·文明在开阳‟”、“十大真情人物”评选等传统美德弘扬活动,并将“美德弘扬工程”纳入“十二·五”十大民生工程系列,切实营造社会建设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另一方面,做好“减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以“定分止争”为目标,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定出台了《开阳县“十二·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工作要点》、《开阳县创建“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实施方案》等文件,与16个乡(镇)和县直相关单位签订了《创建“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责任书》,并将“平安建设工程”纳入“十大民生工程”范围。
3、抓机制,着眼于构建社会管理的长效措施。加强社会建设,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机制。一是创新社会管理措施。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会管理措施也必须跟上。在这方面,开阳县有很多好的做法:如楠木渡镇以“抓房东,管房客;抓雇主,管雇工;抓市场,管商户”的工作思路,将流动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有机结合;冯三镇积极探索利用“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模式,推进“流动妇女之家”建设;二是夯实社会建设的基层基础。2008年以来,通过广泛推广“两规六制三保”工作机制,一大批基层党员能人脱颖而出,108个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多数是致富能手、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民营企业负责人等,并建立和完善了村级社会管理制度380余项。通过构建农村党员干部保障体系,解决了他们基本生活后顾之忧,进一步提高了政治待遇,增强了工作责任感。三是完善社会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用抓经济建设的劲头抓社会管理,制定了《开阳县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开阳县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开阳县创建“平安建设先进县”目标任务分解表》等强化社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并总结出了“一查、二纠、三反馈、四通报、五跟踪检查”的社会管理工作督查机制。
二、“十大工程”得民心,夯实社会管理保障之基
“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08年以来,开阳县以“十大民生工程”统揽社会管理工作,效果显著、成就斐然。创新社会管理的过程,也成为 3
了县委、县政府不断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赢得民心的过程;创新社会管理的丰硕成果,更见证了县委、县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深情厚谊与和谐局面。
1、“学有所教工程”,切实解决“上学难”问题。“十一五”期间,共投入资金1.76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学校54所,“两基”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自2006年推行“两免一补”政策以来,累计为贫困学生提供生活补助1777.14万元,惠及62970人次;积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累计为贫困大学生贷款1024.1万元,惠及贫困大学生2097人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2005年以来资助贫困学生14300余人次,受助金累计617.3万元。
2、“劳有所得工程”,消除群众“饭碗”之忧。“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793个,城乡统筹就业370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4%以内,开发公益性岗位1338个,返乡创业2752人。自2009年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新增创业实体3294户,带动就业4178人。举办专场招聘会100余场,促进就业11000余人,杭州朝阳轮胎、长兴电池、贵阳轴承厂、老干妈公司等用工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成为我县比较稳定的劳务输出地。
3、“病有所医工程”,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从2006年的74.42%提高到2010年的97.45%,群众得到补偿近1.2亿元,群众满意率从2006年的75%提高到98%。惠民医疗政策覆盖100%的困难群众,惠及25000余人,为困难群众减免医疗费77.3 4
万元,为58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317个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率销售,惠及36万人。新建村卫生室43个,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4个,新建县级医院业务综合楼2个,群众看病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
4、“老有所养工程”,让老年群众颐养天年。2008年6月,全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正式启动,并于2009年被列为全国新农保试点县。截至2010年底,全县共参保144000余人,为应参保人数165758人的87.14%,征缴参保资金1.17亿元,享受待遇38914人。制定了《开阳县在职村(社区)干部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村(社区)干部参保1453人,办理退休领取养老待遇451人。企业职工参保率达82%,缴纳社保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标准由2005年的人均每月不足500元提高到2010年的1400元以上。
5、“住有所居工程”,让广大群众“俱欢颜”。“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城镇建设资金25亿元,开发房地产90多万平方米,分别是“十·五”期末的1.5倍和1.38倍。建成经济适用住房30多万平方米,对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5平方米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实行应保尽保,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2005年的29.9平方米增加到38.69平方米,全面完成10981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6、“居有所安工程”,构建“和谐开阳”。深入开展“严打„两抢一盗‟,保卫百姓平安”、“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和禁毒斗争,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3年居贵阳市之首。注重加强以 5
农村党支部为核心的群防群治组织建设,全县108个村23个社区居委会均组建了专兼职联防队伍,共有联防队员655人。如金钟镇、高寨乡充分发挥村治保委和调解委的作用,形成了“治安中心户长”、“户户联防,联户联防”的治安模式。毛云乡各村成立了义务巡逻队,实行“五户联防”、“十户联防”责任制。同时,不断提高灾害预防、应急救援、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7、“困有所助工程”,建立完善惠民帮扶机制。2010年成功申报了贵阳市“二星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在全省率先实行县派驻乡(镇)劳动保障监察中队,16个乡(镇)中队全部挂牌,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延伸到了到基层,成立了17个区域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42个基层企业调解组织。2005年以来共为企业解决纠纷45件,成功调处劳资纠纷50余起,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稳步推进“148”法律援助专线工作,司法援助5600余人。
8、“幼有所爱工程”,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深入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将留守儿童纳入年终目标考核,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帮扶网络,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争当代理父母”活动,发动教师、乡村干部、关工委(关协)、“五老”成员等主动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积极开展金秋助学、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慈善助学、走访留守儿童等系列帮扶活动。
9、“境有所美工程”,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集中组织开展“绿丝带”志愿者服务活动3200场次,组织了2.3万余名志愿者参与整治 6
“脏、乱、差”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三创一办”工作,志愿者年人均服务时间达7天以上。以新农村示范点和清龙十里画廊沿线为重点,大力加强景观绿化、公路绿化、庭院绿化和经济林建设;加大违法违章建筑拆除力度,拆除县城违法违章建筑14000余平方米。
10、“需有所应工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充分发挥“百姓—书记县长交流台”的作用,2010年收到群众来件511件,办结482件,办结率达94%。投入1000余万元建立了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受理各类代理事项10100余件,办结9878件,办结率达97.8%,群众满意率达99%。
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进入“十二·五”后,在强力推进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大背景下,开阳县进一步拓宽了“十大民生工程”的内涵和覆盖面,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就业增收、扶贫济困、普教优教、健康服务、养老敬老、城乡安居、平安建设、文体共享、整脏治乱、美德弘扬“十大民生工程”。我们坚信,只要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增福祉,不断创新社会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就一定能够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航道上走得更顺、跑得更稳、飞得更高!
三、“七大转变”启示深,开创和谐社会建设新局面
开阳县近年来的社会管理创新模式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具体而言,我们有如下体会和启示:
1、由政府主导型向公众参与式管理转变。引导公众个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政府可以集中力量处理群众和第三方组织不容易或者无法处理的重要社会问题。比如,开阳县实施“居有所安工程”的“户户联防,联户联防”模式,就是充分发挥了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动作用。充分发动“五老”成员等,主动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这也是推动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创新模式。
2、从运动式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突击式”整治虽在短期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却不能治本。开阳县在社会管理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或政策文件,并探索出“一查、二纠、三反馈、四通报、五跟踪检查”的社会管理工作督查机制等,这些都无疑是促进社会长效管理的创新举措。
3、从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的源头管理转变。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在问题源头上寻找良策。如开阳县通过做好“加减法”,就是要从源头上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和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幼有所爱工程”可以说是“学有所教工程”的补充,做好了留守儿童的工作,可以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并维护社会稳定。
4、从“面向问题”管理向“面向对象”管理转变。问题的背后是“人”,只有把“人”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因此,要通过实施“就业增收工程”,让“人”安居乐业;要通过实施“普教优教工程”,提高劳动者素质;要通过实施“文体共享工程”和“美德弘扬工程”,提高 8
“人”的综合素质,切实营造遵纪守法、诚信友爱、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氛围等等。
5、从单一职能部门管理向综合集成管理转变。许多社会问题需要多部门密切配合才能实现高效管理。开阳县在2011年的“一抗三保”工作中,气象、交通、供电、供水等部门及时按照既定预案、相互配合,组织党员突击队128支1.2万人次参与抗灾救灾。投入1000余万元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并充分“百姓—书记县长交流台”以及“511”全程为民服务代理工作机制等的作用,打破了部门之间的隔阂和界限,优化了事务管理流程。
6、从以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为主的管理向以法治手段为主的管理转变。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这方面,开阳县做了大量工作,通过深入开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法律知识竞赛、开通“148”法律援助热线、“法律进校园活动”、残疾人法律援助活动等,广泛宣传《人民调解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贵阳市应急知识手册》等法律法规知识,营造了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6.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泰安 篇六
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泰安
泰安位于山东中部,泰山南麓,西濒黄河。春秋战国时期,泰安为齐国南部重邑。秦时归齐郡。西汉初,置泰山郡,以境内泰山为名。汉武帝封泰山,设奉高县,作为祭泰山的行宫。北齐时改泰山郡为东平郡。唐高宗封泰山,置乾封县,后移乾封县治和封禅中心至岱岳镇(今泰安市区)。金置泰安军,为泰安得名之始,取泰山安四海之意,后改泰安军为泰安州。清雍正升泰安州为直隶州,后又升为泰安府,增置泰安县为府治。泰安自古为文人雅士荟萃之地。孔子的“苛政猛于虎”出自孔子过泰山侧,孟子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有“一览众山小”的佳句。其他如曹植、司马迁、李白、苏辙等名人都在泰安留下足迹。泰安人才辈出,如明代刑部、兵部尚书萧大亨,清代广西巡抚施天裔,刑部、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赵国麟,“泰山磁版”发明家徐志定,学者王价藩,名医阎逢寅,教育家范明枢等。泰安名胜古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被列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泰安保留了大量不同时期的古建筑和石刻。仅泰山风景区内就有古树名木万余株,寺庙58座,古遗址128处,碑碣1239块,摩崖刻石1277处,著名的有岱庙、遥参亭、灵应宫、王母殿、红门宫、万仙楼、南天门、玉皇殿、碧霞祠、普照寺、经石峪、唐摩崖等文物古迹。泰安的遗址有大汶口文化遗址、周明堂遗址、汉明堂遗址、天书观遗址、五贤祠遗址、三阳观遗址、竹林寺遗址、天胜寨遗址、齐长城遗址,革命文物有徂徕山起义遗址、冯玉祥墓等。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遥参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皇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泰安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推荐阅读:
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泰安07-04
泰安市情市况10-13
泰安劳动合同06-23
泰安市工程质量检测12-05
泰安市初中生物实验优质课听课体会06-23
2023年泰安市中考新动向新变化09-08
泰安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11-27
泰安市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审批工作规程09-23
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08-08
山东省企业创新环境调查问卷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