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微型课题

2024-07-19

科学微型课题(精选9篇)

1.科学微型课题 篇一

微型课题选题指南

一、德育研究

1.高中主题教育系列建设研究 2.青少年自我表现心理及教育实践研究 3.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4.贴近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创新研究 5.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提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实践研究 6.中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

7.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研究 8.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9.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 10.青少年校外教育实践研究 11.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建设研究

12.思想品德文化与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研究 13.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研究

14.道德高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行为特征分析 15.高一新生过渡性教育研究 16.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研究 17.书香班级建设与研究

18.新课程背景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19.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实践探索 20.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及工作创新研究 21.增强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2.班主任自我行为意识的实践研究 23.优秀班主任的培养研究 24.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与管理研究 25.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研究

26.实践主体教育思想,优化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 27.中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实践研究

28.学生中“非正式组织”产生的原因、利弊及正确引导的研究 29.中学生早恋问题研究

30.学校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31.德育课程有效实施研究

二、课程(教材)改革研究

32.高中综合课程中的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教学实践研究 33.高中与初中阶段学科内容的差异与衔接研究 34.学科课程标准内容相互支持和衔接关系的研究 35.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 36.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 37.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研究

3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模式研究 39.有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的实践研究 40.丰富中学生课外生活的实践研究 41.各学科教材使用中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42.中学环境教育的实证研究

43.高年级学生自主开发课程资源能力的培养研究

三、学科教学研究

(一)语文

44.小班化教育中低段语文分层教学研究

45.优化课堂阅读活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46.高中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研究 47.主体性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48.课堂随机写作实践研究

49.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外学生获取语文信息素养方法探究 50.高中口语交际课教学的问题分析及教学策略 51.美育在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52.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策略研究 53.学生“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评价研究 54.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55.高中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策略研究 56.高中生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57.高中生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二)数学

58.开展以“数学建模”为载体的创新教育实践研究 59.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实践研究 60.培养中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实证研究 61.常规数学教学模式和新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62.数学教研组、备课组的制度建设研究

63.高中数学新课程总复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64.利用《几何画板》培养探知能力的实践研究 65.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研究 66.数学应用问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67.高中女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实践研究

68.高二数学成绩大面积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69.数学高考试题的特点、规律研究

70.适合学校及学生的高考目标制定及实现策略研究 71.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三)英语

72.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73.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素养调查及策略探究 74.中学英语语音教学研究

75.中学生英语词汇量实际状况调查分析

76.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77.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78.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读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79.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写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80.中学英语课堂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

81.中学以阅读为突破口,提高语言的复现率,积累语言知识与素材的实践研究 82.中学英语课堂学习活动有效调控策略的研究 83.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调查与研究 84.中学英语课程中乡土资源的利用研究 85.中学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86.中学英语课堂活动中的提问策略研究

87.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88.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实践研究

89.以写为载体,加强语言正确性和准确性训练的实践研究 90.利用母语帮助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践研究

(四)理科综合(科学)91.学科学教育现状调查

92.学科学教学学具的配备、开发与利用研究 93.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

94.灵活运用科学新教材的若干做法研究 95.自然环境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

96.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方法和策略研究 97.科学活动课教学中运用“问题解决”模式的实验研究 98.科学教育中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 99.提高新课程理科实验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 100.理科教学中学生“前概念”的研究 101.中学理科“随堂实验”实践研究 102.理科课堂教学课件制作的实践研究 104.高中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改探讨 105.高中物理与小学科学课的衔接研究 106.实现物理教学中情感目标的途径探索 107.高中理科奥赛实验培训实践研究

108.提高理科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效率的实践研究 109.物理、地理等学科的图像教学实践研究 110.中学物理基本课型、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研究 111.中学物理教育中的概念形成、规律掌握研究 112.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分析与消解研究 113.物理课堂教学的结尾设计实践研究 114.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情境设计研究 115.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特点与应用研究 116.高中物理实验中转换法的研究 117.高中物理公式教学研究

18.化学课堂情景创设的实践研究 119.化学复习课的课型与教学实践研究 120.有机化学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121.运用化学教材中的定量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122.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123.高中化学探究教学模式下探究点的设计方法研究 124.生物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实践研究 125.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实践研究 126.“概念图”在生物教学中听的应用 127.“问题串”在生物教学中听的应用

128.中学生物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129.高中生物图示教学实践研究

130.提高学生对生物坐标曲线解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131.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实验设计实践研究 132.中学生物实验中的思维技能训练研究

(五)文科综合

133.高中思想政治课“情景—问题探究”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134.哲学常识教育应对高考文综测试的策略研究 135.历史新教材教学设计和研究性课题学习策略研究 136.高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 137.历史专题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138.历史教学方法的建构研究 139历史新课程教案设计实践研究

140.历史学科讲座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141.历史学科教学模式研究 142.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研究 143.历史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144.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145.中学生历史总复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146.地理教材的图像系统研究(呈现形式、图文比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147.充实教材内容,实现本土化地理教学内容研究

148.乡土地理教学研究

149.“板书、板画、板图(三板艺术)”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独特作用研究 150.提高学生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研究 151.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缄默知识研究 152.地理学科作业改革的研究

四、评价与考试研究

153.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研究 154.中学学生成长记录袋的使用方法研究 155.中学生评语的内容和方式改革实践研究

156.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实践研究 157.中学学科教学中客观评价策略研究 158.中学各科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 159.中学各科作业设计多样化、科学化的实践研究 160.改变作业批改方式、提高作业批改效率的实践研究 161.学生各学科错题集的开发与使用的实践研究 162.中学生期末考试改革的实践研究 163.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试卷命制研究 164.分省自主命题后的高考命题研究 165.中学学科课堂教学管理与评价研究

166.各学科新课标下“个人成就展示板”评价活动实践研究

五、学生学习研究

167.学生的学习起点研究

168.中学生各学科学习的成功策略和误区研究

169.中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各学科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分析及消除研究 170.中学不同学科在不同阶段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研究 171.让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172.中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研究 173.中学生“个性化预习” 研究 174.中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 175.中学学科学习指导的研究

176.提高中学生学科学业成绩的实践研究

177.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178.中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教师指导实践研究 179.中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学习的实施研究 180.有效开展中学学生各学科学习指导的实践研究 181.中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

182.中学生在政、史、生、地课堂中学习习惯培养与评价研究

183.中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合作学习(学习机制、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能力,合作学习有效价性,评价体系等)的实践研究

184.中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提问、讨论、竞赛、游戏、评价、实验、练习、展示、观察)的实践研究

185.中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186.中学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研究 187.合理布置家庭作业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 188.义务教育段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 189.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研究

190.中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研究 191.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92.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193.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194.中学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195.中学心理危机援助中心的建设研究 196.中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矫正实践研究 197.高一新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198.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 199.抓住教育契机进行良好心理辅导的研究 200.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问题研究

201.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202.教师素养、行为、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践研究 203.家长素质及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践研究 204.性健康教育研究(含青春期教育研究)

205.升学与择业的心理指导教育实践研究 206.特殊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案例研究

七、艺体教育研究

207.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的研究

208.中学音乐教学的故事导入模式研究 209.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器乐教学研究

210.中学美术课堂分组合作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211.中学体育运动会活动设计、实施及评价研究 212.中学运动会规则、内容等指向教育目标的改革研究 213.中学一条龙课余运动训练体系实践研究 214.中学生体育运动处方研究 215.学校艺术节活动设计案例研究 216.美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

217.艺体教育与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研究

218.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保障及实效性研究 219.大课间操(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内容的研究 220.器械体操教学安全措施与办法研究 221.体育课时计划有效性、实用性与设计研究

222.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建设与学生主体性关系及其处置办法的实践研究 223.体育课堂教学运动负荷评价研究

224.体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承受挫折、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良好心理品质的方法研究

225.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过程评价研究 226.体育教学分组的实践研究

八、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227.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228.中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 229.各学段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230.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层次整合研究

231.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232.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与学习绩效研究

233.中学生数字化学习研究

234.网络虚拟实验室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35.提高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效益的研究 236.信息化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237.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开发研究

九、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38.教师行为规范标准与师德建设实践研究 239.学科教学设计及备课改革的实践研究

240.通过专题研究,促进教研活动切实有效的开展 241.提高集体备课效益的实践研究

242.相互听课、议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243.各学科教学中说课技能训练实践研究

244.各学科教学中教师说课技能所涉及的技术提高研究

245.提高中小学教师说课、课堂教学观察、评课水平的实践研究 246.提高教师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247.开发备课组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48.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249.不同教龄段教师教研状态的比较分析

250.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水平(设置的问题情景、问题的提出、时间控制、即时反馈)的实践研究

251.新课程下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及其培养实践研究 252.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个案研究 253.学科教学设计及备课改革的实践研究 254.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研究 255.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

256.科研型、学术型教师培养的实践研究 257.中学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研究 258.学校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践研究 259.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解决对策研究 260.适应教师主动参与的教科研方式创新研究 261.教师培训机构能力建设研究

262.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学校管理实践 263.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学习方式研究 264.教师远程继续教育的学习策略研究 265.新课改背景下校本教研有效活动方式研究 266.多渠道为教师提供校本教研的实战演练研究 267.激发教师研修内驱力的实践研究

268.在职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方式、途径及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269.校本教研活动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

270.兼职教师迅速提高所任学科教学能力的研究 271.兼职教师提高任教学科素养的研究 272.教师叙事性案例研究

273.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实践研究

十、学校管理研究

274.学校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75.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实践

276.处境不利(贫困)学生的判断及资助实效研究 277.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278.中学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的建立与管理研究 279.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实践研究 280.中学校教学和学术组织管理创新实践 281.中学形象设计、品牌建设实践研究

282.让教研组成为真正合作研究、共同行动共同体的实践研究

283.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以及综合实践组的建设与作用的有效发挥、提高研究

284.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目标、发展阶段、实践模式与评价机制研究

285.薄弱学校改造案例分析

286.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效控制辍学的实践研究 287.学校提高远程教育效益的实践研究

288.新时期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及实践研究

289.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合理性分析与稳步实施研究

290.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策略、措施与实践研究 291.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测研究

十一、综合研究

292.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实践研究

293.课堂教学中突(偶)发事件处理的策略与个案研究 294.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习题设计与选择研究 295.新课程课堂文化变革的研究;

296.课堂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297.巧妙运用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298.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正向评价、激励学生研究 299.弱势群体接受良好教育的实践研究 300.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301.减轻中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 30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303.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304.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实践研究

305有效组织跨学科、跨校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 306.适应问题学生的优质教育实践研究 307.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培养的实践研究 308各学科课堂中的教学互动实践研究 309.以“问题解决”课型的教学方法研究 310.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311.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312.在高考中发挥高三教师集体智慧的实践研究 313.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技术的功能开发研究 314.家长学校办学方式创新和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315.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教科研制度建设研究 316.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活动课教学实践研究 317.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技巧研究 318.各学科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 319.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2.科学微型课题 篇二

我校科研聚焦微型课题,降低教师科研的重心,在微型课题管理方面摸索出了实战性、策略性较强的操作策略。

一、选题设计“聚焦微型”

因为碍于时间精力、技术路线,包括功利化的研究目的,多数大课题不是把精力放在解决具体问题上,造成课题设计、课题结题两头忙,研究过程空荡荡,阶段交流研讨无法聚焦课堂,课题成果未得到真正推广。我们的微型课题管理,从“选题”指导上狠下功夫,着力于研究切口小、周期短、有实效的小课题。

微型课题形成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不断地缩小选题范围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从朦胧、粗略的研究方向向具体、明确的研究课题聚焦的过程。因此,在长期的探索中,我们的选题培训形成了“加”、“压”、“调”三大策略。

1.“加一加”,细化研究对象

即分析选题结构,给中心语添加限制语。短语中心语的限制越精细越科学,课题就越微型,越便于操作。如一位初二的物理老师想研究课堂提问,但一时找不到研究的着力点,我们通过“加一加”的办法,帮助他将选题锁定中心语,逐步递加,便于老师明确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原拟题: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第1加:初二物理课堂应用题提问研究;

第2加:初二物理课堂速度类应用题提问研究;

第3加:初二物理课堂速度类应用题有效性提问研究。

2.“压一压”,锁定核心内容

即通过不断压缩来细化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内容的方法。如一位七年级班主任拟制了“培养班级管理小助手研究”的微型课题,我们通过“压一压”的方法将其研究聚焦到具体矛盾与困惑,内容相对单一,让选题由空泛变得具体,由模糊变得明确了,变成一个极好操作的小课题。

原拟题:培养班级管理小助手研究;

第1压:培养学习小组正副组长研究(锁定了研究对象的类别);

第2压:学习小组正副组长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的研究(聚焦到研究的内容);

第3压:七年级学生学习小组正副组长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的研究(圈出了研究的范围)。

3.“调一调”,找准现实着力点

即发现选题研究内容指向不明,研究方法不够简便,不合实际之后,根据具体背景及老师研究能力,合理调整研究的方法。

如我校一位英语老师第一次的拟题为:“七年级乡镇小学毕业‘学困生’单词记忆方法研究”,我们课题指导小组考虑到这位老师刚从大学毕业,目前还未有充足的时间与精着手这个课题,就指导其将选题调整为“七年级乡镇小学毕业类‘学困生’单词记忆方法的调查研究”,将“研究”调整为“调查研究”,表明该老师研究的重点只在为改进七年级英语教学提供依据,不做其他研究,课题工作量就变小了,该老师上手更快。

总之,拟题切口越小,圈定的范围越窄,研究方向就聚焦越准,探究就越深入透彻,成果的操作性、针对性也就越强。我们可以对一个工作点下足功夫;对一个教育事件用尽心力;对一个教学环节深入思考与实践;对一个或一类问题学生的特别帮扶出做出效果……越微型,越普遍,就越便于老师们研究与交流。

二、过程管理“分而治之”

反思目前的课题怎么选题的呢?自上而下、大而宽的太多,切合校本实际的太少,很多选题指南上的题目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无法承担的,因为要经有高校研究机构等专家团队支持才能完成,正基于此,很多课题是伪课题,是为结题而课题,没有扎扎实实的研究,没有可操作性的片段或模块,没有产生让老师们心服口服的效果。

鲍尔在《我看德络尔报告及其振兴教育的意义》中说:“实施课题研究的关键在教师,任何课题研究若没有教师的充分理解以及在课堂上的充分支持,就必定失败,而且多半是代价高昂的失败”。基于此,我们在微型课题的过程管理中,特别注重了“分段推进”、“分层要求”、“分类管理”的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研究流程:分段推进

几年探索,我们逐渐形成了“三段六步”的课题管理模式。

三段:目标分解,绩效考核一研训同步,量化积分一评优定级,交流推广。

六步:专题研讨,下达目标——聚焦重点,设计指南——承任承包,自选组合——专题培训,重点跟踪——量化积化,阶段突破——评定通报,传递优秀。

“目标分解,绩效考核”:通过行政力量,通过考核评价带动课题研究,调整老师们的职业倦怠感,强推促成老师们将研究与反思,交流与共享作为一种生命的自觉;“研训同步,量化积分”:通过校本培训与研修,从专业上引领老师向研究者靠近,主要解决研究的三大问题:方向、路径、方法。

“评优定级,交流推广”:通过评定课题等级,与学校名师评价挂钩;通过交流推广,确保我们做微型课题研究的真正价值,即在促进个人成长的同时带动群体前进!

2. 研究模式:分层设计

纵观当前课题,教师惧怕科研,反感科研,想搞科研而无从下手者普遍。症结就在:大课题研究“三缺”:一缺科研技术路线与策略;二缺阶段性研讨和阶段性成果;三缺成果交流与推广。我们要坚信:如果课题成果能推广,如果成果老师们能上手,见效快,好的东西一定会喜欢。

因此,简化研究流程,突出操作性,强调实效性,成了我们微型课题的管理核心。让微型课题管理的重心下移,降低难度;让微型课题管理的阵地前移,聚焦课堂下功夫,就要根据学校的实情,教师的实际水平分类管理。我们的做法是让课题三线并行:即根据教师的能力水平,设计3个研究层次——经验起跑、专业提升、龙头带动;打造3类课题研究模式——经验型、专业型、龙头型,形成微型课题与龙头课题协同发展的局面。

“经验起跑型”:注重学校实情与教师实力,追求朴实、简便、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教育教学经验,对这类课题的评价标准也尽量简化。

“专业提升型”:在经验性提炼的基础上,优选研究路径,以科研方法为支撑,深入开展研究,该类课题重点解决教师研究意识的问题,强调“微型课题”的研究思维就是我们平常深入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思维。

“龙头带动型”:是微型课题之纲,它起着全面带动,系统整合,确保各级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的巨大作用。如以全国重点规划课题“初中课堂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为带动,在小班实验学校、2013级为带动,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组以基础开展“分层教学”研究,将大课题进行了分解与细化,形成了“八下‘经典阅读’校本教材分层导读式基本课型构建研究“、“八年级语文课堂作业分层分层布置与指导策略研究”、“分层提高八年级学生书写水平的策略研究”、“八年级学生语文课堂预习内容与方法分层指导研究”、“八年级英语听说课课堂任务分层设置策略研究”、“八年级物理周周清分层设计策略研究八年级物理假期作业分层布置、验收与评点研究”等极富研究价值的微型课题选题。

3. 过程带动:分类促引

1个办法:《学年度微型课题管理实施办法》,从行政管理的角度,主要解决学年度目标分解,考核评价等问题。

1套指南:《微型课题选题指南》,分类梳理研究选题,提供研究方向及研究路径,主要解决课题技术路线问题。

1份手册:《微型课题管理手册》,重点向常态化研究抓落实,要质量,主要解决课题研究过程跟踪问题。

1本专刊:《学年度微型课题成果专刊》,打造成校本特色与持久生命力的研究刊物,及时传递与交流教师阶段研究成果,主要解决课题研究交流推广问题。

1场交流:年度精品微型课题参加全国学术交流1次,主要解决标志性成果提质升档问题。

三、考核评价“过程分解”

1. 过程研究分解:量化积分

一线教师受繁重的教育教学拖累及考试压力的束缚,课题研究过程落空现象是普遍现象。怎么让研究的过程管理落到实处呢?我们的做法是:利用《微型课题研究手册》追踪研究过程,分步推进研究流程,学校定期检查督促,不定期组织专题研修,进行阶段成果交流,将过程积分落到实处。

2. 过程指导分解:捆绑帮扶

《韩非子》一书中说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这细与易,仅靠科研干部之力如移磐石,学校唯有整合科研骨干之力,“一带一”、“一拖二”、才能让更多的老师成长起来,唤发微型课题的盎然生机。因此,我们利用微型课题聚焦科研骨干,进入年级组、学科组实行责任承包,对优秀业绩实行重奖,以此来带动薄弱课题组的研究。

科研骨干对组内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了:

指导的内容:把控选题的针对性,根据实情重调课题选题;指导课题研究的方向、路径与方法,纠正错误或无效的研究行为;指导课题成果的提炼方法。

指导的要求:科研骨干不定期进入课题组指导,课题主持人做好相关记录,教科处定期查阅,并赋予量化分值,纳入考核积分管理。

“真正的研究并不在乎什么级别的课题,甚至根本不需要什么研究的招牌,真正的思考和思想在面对真实的问题和情境时,总是自然生长和发育,总是自然地结出思考和思想之果!”笔者以为,管理微型微型课题,比策略更重要的是:唤醒教师研究的专业自觉——让老师们心存一份追求,唤醒激起一份激情,滋养一种习惯,修炼一份宁静,才会真正取得微型课题管理的大丰收。而我们,不过只是沧海一粟,距之远矣。但是,我们坚信:昨天微不足道,今天正在争取,明天继续拼搏,坚持行走,坚持反思,我们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彭钢.研究的多样性应受到尊重.当代教育科学,2005-10-01.

[2]上善若水.关于“小课题研究”的理论和认识问题,2012-08-21.

[3]柳夕浪.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模式”——以交往活动课程的开发实验为例.课程.教材.教法,1999-12-20.

3.微型课题也可以很精彩 篇三

微型课题需要精心设计,注重品位。微型课题往往是教师自主确定的,从选题、设计、实施到总结,更多的是独自完成,少了专家的指导和论证,更需要精心设计。不仅要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困惑、问题“贴地前行”,还要通过调查、文献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进行论证,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明确实施的路径。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尽量避免“拾人牙慧”,也不至于“坐井观天”“孤芳自赏”。

微型课题需要精细实施,扎实过程。微型课题应该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出来的。我们需要在观察中探究真相,在个案中分析典型,在试验中验证假设,在总结中发现规律。虽然是“微型”,但对过程的要求依然应该是规范、精细的,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在工作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中提升教育教学的本领。

微型课题需要精致表达,形成影响。经历了贴地前行、脚踏实地的研究,摸爬滚打中有酸甜苦辣的经历与体验,有条分缕析后豁然开朗的理解与收获,这就需要我们用适切的方式进行展示。可以回顾研究历程,揭示领悟之理,再现课堂奥妙,阐述研究结论,呈现研究全貌。我们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跟专家拼“理论”,但也应该理直气壮地讲自己的故事、说自己的道理。

目标、过程、成果,是教育研究的三个要素,微型课题也不例外。要精心设计,精细实施,精致表达,只有这样,一线教师的微型课题研究才能绽放出特有的精彩。

(顾荣,海安县实验小学,226600)

4.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篇四

老高川中心幼儿园 武美荣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份职业的快乐和幸福,我会用全部的知识来教育和引导幼儿,不仅要从德、智、体、美这几方面来发展幼儿,还需要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儿童天性活泼、好奇、好动、好玩,注意力不集中,常常静不下心来,做事不能坚持到底。如果教师不能有意识地把这“活泼”的天性逐步导向“专注”习惯,到上小学时再想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十分困难。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一、为幼儿创造轻松、愉快、简单的环境。

俄国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灵。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注意力的表现也都是不同的。不要说幼儿,即使是成人,在一些情况下,也是很难保持注意力的,以便幼儿想象力的发挥和注意力的集中。除此之外,教师应注意调整自己言行举止,配合幼儿的行为,无论幼儿在干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打扰,给幼儿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去学习、去探究、去发现。

二、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制度。

家长在家不管孩子,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耍,造成睡眠不足,不能集中精力进行学习活动,从而使注意力涣散。幼儿在家不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到幼儿园也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简单而有规律的幼儿园生活与有规律的家庭生活的良好配合下,才能更好地吸引。

三、教师语言要有艺术性.教具的颜色要鲜艳、新颖。

自制一些玩教具如:软飞盘,树叶沾画等,让幼儿在感兴趣的独立动手的同时有效的提高了注意力。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提高幼儿注意力的同时培养了 幼儿的规则意识和竞争意。这些有独特个性的自制玩教具体现了幼儿教师独特的教学个性。老师们通过亲手制作形式各异的玩教具,体现出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动手能力、语言能力、情感态度、科技知识等方面的教学要求一个教师的语言艺术对于牢牢吸引幼儿们的听课注意力则是最为重要的。因此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提问知识都要准确、生动,还要有重点、深度。这样孩子们无论是上课状态,还是上课效果都会很好。最基本的是知识的准确性,如果不准确,给孩子们的是一个模糊不清的印象,只能是分散淡化幼儿的注意力,根本谈不上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尤其是对于一些知识概念更要注意。当然具体实施需要很强的技巧性,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最好采取一种孩子们能够接受的语言方式进行对话,孩子就会有一种亲近感,语言生动有趣则会最能够感染幼儿,激发幼儿的听课热情,也最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为教师的风趣幽默最能打动孩子的心,从而吸引住孩子。但一定要注意掌握适度,不可滥用,否则就会物极必反。

教师无论在上课还是在生活中,声音都要有变化,只有高低起伏的声音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不仅教师的声音要高低起伏,还需要音色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如果一个教师注重突出重点,那么课前对于知识已经去粗取精,做了精加工,于是在孩子头脑中得到的印象自然就会既简单又清晰,这样孩子们就会很容易引起注意。而且由于孩子们获得的知识是系统的“骨架”部分,这对于孩子主动去添加知识的“肌肉”部分已经创造了充分的条件,从而更加有利于幼儿对学习注意力的保持和加强教师对于知识的显现缺乏深度,孩子所接受的知识就十分平淡浅显,这对于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幼儿就会缺乏足够兴趣,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因此一个教师如果学问精深,又善于表达,能够深入浅出,使孩子觉得通俗易懂,就能够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对知识有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和理解,从而更利于知识掌握。总之课堂上教师只有紧紧抓住了孩子注意力,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够有实质性的进展,从而才能够有幼儿学习效率的全面提高。

四、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每组织一个教学活动时,都要围绕活动所需来创设环境,不添加任何与本节活动无关的内容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在授课中教师要巧妙地去引导幼儿的注意力,及时进行注意力的转换,同时授课的时间不宜太长,按标准的时间来上。上课中,只要发现孩子有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奖励和鼓励,给孩子创造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帮助孩子成为主导的学习者,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避免注意力的转移,最终让幼儿在一个很好的氛围中学习。

五、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教学改革虽已经进行多年,但却因过于强调听说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学中仍存在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如教学观念陈旧、教材单一等。在幼儿课程教育中,有效地开展快乐教学法,以全新的途径来实现发展快乐教学法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两大主题的今天,加强和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带动快乐教学法在幼儿课程教育的开展,促进幼儿全面认识当今世界的形势,增强爱国主义和国防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兴趣是人们探求事物。和进行活动的动力,是产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条件。无论是谁,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都会注意力集中,很投入、专注,幼儿也是如此。“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幼儿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总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即使疲倦和辛劳,也会心情愉快而兴致勃勃,当遇到困难时,也绝不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

如在区角活动中,有的孩子对智力拼图特别感兴趣(智力拼图属益智玩具,具有开发智力发展幼儿逻辑思维功能,是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在操作智力拼图过程中,多次因遇到困难被迫终止,但幼儿没有放弃而是反复拆拼,每当解决一个困难时,幼儿都会开心地笑一笑,对于身边的小朋友则表现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由此可见,幼儿的注意与兴趣有密切关系。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把培养孩子的兴趣与培养注意力有机结合起来。在教授孩子知识时,教师应采用形象化、趣味性的游戏教学。如在数学活动中,要求幼儿掌握数的概念或学习几何形体时,我们除了使用生动有趣的直观教具外,还可采取游戏等幼儿感兴趣的方法,如通过“学做机器人”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几何图形,来激发幼儿兴趣同时逐渐形成稳定和集中的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幼儿注意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其具体实施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可根据孩子年龄发展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幼儿注意力。

5.微型课题研究-生物 篇五

初二学年

生物备课组

一、研究课题名称:生物课当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二、对课题进行论证(查阅相关资料)

1.改变传统思维方式,让学习更轻松。2.拒绝在题海中苦苦挣扎,找回学习乐趣。

三、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对生物及生物课感兴趣。2.学生能真正热爱生物。

3.学生能够把知识准确掌握,取得良好成绩。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视频和动画的插入引起学生的兴趣。2.对教学模型的展示和制作,引起学生兴趣。

3.情景剧,表演等方式,引入课堂,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五、确定研究方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谈话、数据分析、收集资料……)

1、实验学习

让学生按实验要求,动手自己操作实验,提高技能,体验实验的乐趣。

2、观察学习

通过对模型、挂图以及幻灯片的观察,学会观察,并能记忆并理解。

3、收集资料学习。

不同课题,可以根据课堂需要来让学生课前提前收集资料。课上讨论与交流,并汇报展示。

六、课题研究设想(计划、设计、形式、资料……)课题在各阶段的课堂教学上体现 ①初一阶段:

完成时段:2013.9—2014.7 主要篇目:上学期《生物的特征》《显微镜的使用》 下学期《种子的萌发》《开花和结果》 ②初二阶段:

完成时段:2014.8—2015.7 主要篇目:上学期《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消化和吸收》

下学期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流动的组织血液》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本阶段主要完成以上课程的研究】 ③初三阶段: 完成时段:2015.8—2016.6 主要篇目:上册 《动物的运动》 《细菌和真菌》 下册 《病毒》 《生物分类》

【本阶段旨在初二的基础上完成合作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七、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心得体会、评价、阶段成果……)

6.微型课题结题报告案例 篇六

《引导低年级学生学会倾听的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现象

开学第一天,我走进教室,教室里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噪声一片,60个孩子,我面对的是六十个来自不同家庭,性格各异,刚刚迈入小学的孩子。这些孩子都挺爱说,讲起故事来有声有色,可最让我头疼的是:一张张小嘴像小鸟一样,总爱唧唧喳喳说个不停。你瞧,当我站在讲台上讲解重要内容时,总有学生在下面或小声交谈,或玩弄手中的纸片,或一脸茫然,神游于课堂之外。有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来,总有同学一边举着手,一边口中还高喊 “我来、我来„„”,有的甚至站了起来。当我喊别的同学发言时,他们还会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或气馁地与前后左右同学窃窃私语,说些与问题毫不相关的话;或急不可耐,不等发言的同学说完,就跳着喊着举起了手;更有甚者此时就已经在大声地发表自己的高论。为了让孩子们能听得更清楚些,我只好声嘶力竭地放大音量,几天下来我的嗓子已经严重受损,而且,我发现教学的效果也并不佳。私下里与同年级老师商量,他们颇有同感。据了解,有的老师为此还自己买了小扩音器,可见,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于是,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商议,就以此为我们小课题研究的主题,探讨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有效策略。

(二)问题思考

低年级学生不善于倾听,原因何在呢?我们通过平时的观察与调查,发现原因有四:

1.班额人数太多,造成教室拥挤,互相影响,尤其是孩子们就是发出一点轻微的声音,汇集起来也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

2.不爱听。学生们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她)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才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地插嘴进来。

3.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还没有获得倾听的技巧和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尚在形成之中。

4.个性的差异造成孩子在课堂上不同的学习方式,特别外向的孩子由于表现欲极强,当老师没有给他机会发言时,更难以集中注意力倾听其他孩子的发言。

二、问题的研究

(一)专业学习1.理论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倾听是学生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基础,没有倾听,就无法沟通。

叶圣陶等我国教育界老前辈历来都十分重视 “听”的能力的培养,大声疾呼:“要在口、耳上下工夫。”美国语文教学研究会更主张用一个更大的社会概念“倾听”来代替简单的“听课”一词。会长丹尼斯认为 “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语文教师首先教给学生的学习技巧应该是课堂倾听”,即“如何听课”。丹尼斯在 《美国教学创意手册》中指出:“倾听的能力包括理解教师口语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两部分。”课堂倾听是一种含有听课技巧和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它还包含鉴赏性思考、主动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听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教师授课时,不能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认真状”,要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意,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授课和听课效率。因此,美国教学创意者归纳出这样几个授课技巧:

(1)抓住学生的注意力。(2)授课的音调应清楚而舒适(声音不要太大或太小)。(3)抑扬顿挫,避免单一。(4)选择学生能理解 的词汇和资料。(5)以图片、表格增加视觉效果。(6)整体把握授课内容,正确的次序和结果是:告诉学生你将要讲什么;依自然顺序呈现内容,提高学生应该了解的知识和常识,以及相应的思维方法;授课结束时,不要忘了重复刚讲过的要点,强调你希望学生注意的内容。(7)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问题若具有普遍性,应组织开放性的讨论。

2.他山之石

美国教师有专门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自选教材,各学校用得最多的是《菲力和汤姆的山谷》,这个故事是讲一个黑人老汤姆和一个盲眼男孩菲力在小岛上生活的故事。汤姆以他的一生教导菲力如何在小岛上生存,菲力运用大量的倾听技巧,理解了人生的智慧,在和汤姆生活的过程中,他改变了对黑人的态度,增强了自尊心,学会了生存的技巧。

教师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知识,采用游戏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倾听技巧,如“倾听与绘画”,即一学生蒙眼当盲人,仔细听另一人所描述的东西,依指示画。

在教学时,教师给学生朗读《菲力和汤姆的山谷》,将学生分组编排,蒙眼人必须根据同组伙伴的描述绘图,同组伙伴在旁边建议画山谷,把山谷画满整张纸,然后叙述小屋、小火、萤火虫„„作画之后,作画的学生可以决定是否看着重画。再如“倾听与学习——表演及演说”,即说话者和其他人分享一个或多个主题的资讯。

在教学时,教师对演说者指导: 1.选一样你在小岛上生存的必需品;

2.说明这样东西对你在小岛上有用的两种使用方法; 3.问问听众这种东西有没有其他的用法。教师对倾听者的指导:

1.在脑海中形成演说者所说内容的画面; 2.把东西的坏处记下来;

3.把笔记放在档案中,利于之后的讨论,学生将会比较和对照所选择的东西和用处。

听的训练,既可以锻炼记忆力,又为理解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理解要靠记忆的基础来支撑)。而听出重点句、重点词,听出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不仅仅是语感的另一种表现,更加是文本的语言文字内化为抽象画面、形象产生的具体过程。学生们通过听,再将听到的用画面、语言存储、内化起来,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快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力度,培植语感,丰富语感。这正是真正的阅读教学所体现的。

(二)教学实践 [案例] 你是哪个小和尚?

这是一节语文课,学习的内容是《荷叶圆圆》,孩子们很喜欢这篇课文,读起来有滋有味,看到学生如此投入,我心中甚喜。不料,进入拓展环节:“还有谁也喜欢荷叶,会把荷叶当做„„”也许孩子太希望展示一下自己的奇特想象了,话音未落“我,我„„”“小雨点喜欢荷叶„„”“你别叫,老师生气了„„”孩子们又忘了“规矩”,怎么办?忽然想起昨天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方法,试一试,也许有用。

1.讲故事

于是,我笑眯眯地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一年级小朋友最爱听故事了,他们一听讲故事,马上安静下来了。我讲起了《四个糊涂的小和尚》,故事大意是:四个小和尚进行“禁口”比赛,他们要穿过一个长长的山洞,中间不许说一句话。当他们很努力地坚持到快走出洞口时,不巧一股风吹灭了他们手中的蜡烛。第一个人很惊慌,脱口而出:“哎呀!灭了!”第二个人猛地拽了一下他的衣服,提醒道:“师傅吩咐不让说话!”第三个人生气地抬手给了第二个人一巴掌:“不让说话你还说!”第四个人泰然自若地来了一句:“反正我什么都没说。”故事讲完后,孩子们都乐开了,看来他们已经明白了我的用意,我说:“不说话这一点你们总也忍不住,老师也知道你们不是故意的,可是你们都违反了纪律,现在请你们对照自己讲话的原因,仔细想想你是属于哪个‘小和

尚’?”孩子们七嘴入舌地议论开了,纷纷表示自己不愿再做“糊涂的小和尚”了。

2.手语

接着我问:“你们愿意跟老师学一种不用嘴巴说的语言吗?这样你想和谁交流也就不会影响别人了,也不会影响班级的纪律了。”结果学生都非常认真地学起了手语,我们用竖起食指在嘴前表示不准说话,两手一摊表示翻书„„学生的创造力是巨大的,他们还自己发明了许多手势和同学、老师交流。后来,我们还把中午课前十分钟定为“无声世界”,经常练习用手语进行交流,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看来网上学的招还真灵,以后的课堂,我就如法炮制,如果课堂上有了不该发出的小声音,只要我轻轻地提醒一句“小和尚”,声音马上消失。或者竖起食指,轻嘘一声,立刻鸦雀无声。

办法虽好,可用多了也有不灵的时候,一天课堂上,班上有两个极调皮的男孩竟然也学着我说 “小和尚”,或者干脆就大喊一声“别说话”,弄得大家哄堂大笑眼看前功尽弃,我没有生气,走到他们身边,摸着他们的头说:“你们真是老师的好助手,看到同学讲话,也替老师着急,老师要谢谢你们,可是你们的方法是不对的!”我看到一个男孩低下了头在小声嘀咕,另一个男孩撅起了嘴巴,我知道他们对我的批评有意见。“你们先听我说件事吧,有个过路人看到瓷器店里蹿进一只老鼠,就操起扫把穷追猛打,结果老鼠是打死了,可是瓷器也碎了一大片,你说瓷器店的老板会喜欢这个过路人吗?”“不喜欢。”他们异口同声地说。“为什么呀?”我问。“因为过路人好心办了坏事。”“那你们呢?你们同样也引起了班里的混乱。”这时,他们惭愧地低下了头,教室里恢复了平静。

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倾听习惯的培养应贯穿于课堂始终。在这个案例中,我采用讲故事这样一个聪明的办法,旁敲侧击提醒孩子们注意倾听,既激发了学生倾听的兴趣,更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是聪明的,故事给他们以启发,更令他们思考,自省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自我约束的目的。这显然是一种比说教更巧

妙的办法。

(三)策略研究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学会倾听,不仅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重,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那么,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者的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呢?仅提供几种有效策略:

1.构建倾听的平台

“教师在教室里认真聆听学生或来宾的意见,能够为学生树立有效倾听的榜样。”(《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小学生的向师性强,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悉心的倾听者。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让学生把话说完,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课后与学生谈心、受理学生的“告状事件”时,也要注意耐心听取学生的讲话,给孩子一个展现个人思维的机会。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不仅如此,我还经常同学生换位思考。让他们走上讲台去倾听台下同学们的发言,甚至是我的讲话。

2.教给倾听的技巧

小学生的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学会听。”对于学生 “听”的训练要注意有针对性,切入口不要太大,从小处练起,循序渐进地分项进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

(1)听优点。训练学生听优点的能力,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从听者的角度看,听优点有利于他们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说者的角度看,听优点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样的训练,更能促进学生之间“文明和谐”的人际交往。

(2)听缺点。训练学生听缺点也是从两方面考虑的:从听者的角度看,可以通过发现他人的不足之处,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培养规范的听说习惯;从说者的角度看,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培养勇于接受他人劝告的品质。通过这样的训练,还能促进学生之间互助气氛的形成,发展 “合作精神”。

(3)听异同。让学生听差别不大的话语,比较异同,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听觉的灵敏度,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养成规范的听说习惯。

让学生明白了听什么,还要让学生清楚如何听,因此,我们还可以在班里建立师生共同遵守的倾听规则。①老师说话时,大家听,若发现有同学违反规则,没有听清老师的意思,任何同学不要提醒。②同学发言时,要等发言结束后再举手,提出不同意见,也可以补充说明。注意有序性和学会谦让。③同学发言时,老师也要认真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学生可以反驳老师的意见。④老师和学生在发言时,都要考虑能不能吸引别人。

3.提供倾听的舞台

小学生表现欲强而自控力差,光靠一时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这要进行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

(1)“请等一下!”针对学生没有听完别人的话就举手抢着发言的现象,我没有大声地呵斥,而是善意地提醒他们:“请等一下!”我总是要求学生等别人的发言结束后,再说出自己的看法。课堂上,我还尽量利用手势和眼神提醒孩子们注意倾听。

(2)“你听懂了吗?”有些学生既不打断别人的发言,却又听不进别人的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我则有意识地 “设疑布阵”,“刚才

这位同学的发言你们听懂了吗?”接着我会让发言的同学再说一遍,这样就会引起孩子们的足够重视。

(3)“你来点评点评!”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养成倾听习惯,课堂上,我还经常对学生提议:“你们做回小评委,一起来评评他(你)的发言。”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对别人的发言作一个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他们听得会更专心,发言也会更积极。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评价时,要引导他们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再进行指正、补充。

(4)“我有一双神奇的耳朵!”课堂上,我们也常常能发现一些善于倾听的孩子,我从不吝啬对他们的赞扬。“我有一双神奇的耳朵”就是专门针对学生的课堂倾听设置的一项评选活动。课堂上,老师及时发现学生中的榜样,予以肯定评价:“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啊!”“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通过真诚地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学生获得五次这样的赞扬可以获得一颗金色五星,五颗金色五星可以领取一张 “神奇的耳朵”的荣誉卡。

三、成效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与训练,孩子们的倾听习惯逐渐养成,连开学初我自己掏钱买的扩音器也用不上了。最让我欣喜的是,有些孩子还学会了细心聆听他人的表达然后站起来说:“我对他的意见有补充”“我觉得他说的有点问题„„”“我帮他说清楚„„”我还记得我上《两只小狮子》一课时的这样一个故事。学完课文,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听了狮子妈妈的话,这只懒狮子会怎么做呢?他长大了会怎样?”孩子们纷纷举手,几个孩子都表达了相似的看法: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也会努力练功,长大以后,成为了一只真正的狮子。这时,我们班的张东阳把手举得高高的,从他急切的眼神中似乎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想法。“东阳,你还有不同的看法,对吗?”孩子们立

7.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篇七

在教育教学中能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能推动自身和学校工作的有效进行的课题就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一)从寻找问题出发去找课题。

问题即课题,那么问题从哪儿来呢?

对教师来说,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从班导工作中去发现问题。如对自己的教学有什么问题,想改变什么;二是从学校的发展需要、从年级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去发现问题,如每学期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年级、教研组的学期活动主题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三是从学校已立项的省州县课题中找问题。课题组长可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目标、研究的预期成果等,把问题根据课题组成员的特点及承担的工作细化到每一个课题组成员中,都进行一个与此课题有关的微型课题研究,研究的微型课题成果既可以支撑课题又能提升教师的素质。

由此可见,问题主要从教育教学实践的情境中来,可以从阅读中、从与他人的交流中、从规划课题中找到研究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反思意识、问题意识、学习意识。

(二)确定研究课题。

l. 课题名称要新颖、科学。

名称的新颖,指的是研究的问题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需求,通过研究解决的是目前的重点、热点问题,是当前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问题。名称的科学,一是指名称无歧义,无科学性、逻辑性、原则性错误。二是要符合课题三要素,包含有尽可能多的研究信息。

2. 课题名称三要素。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称作课题名称三要素。比如:课题《建水县学前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对象:建水县。研究内容: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调查法。若将这个题目稍加改动,变为《建水县学前教育现状》,少了“调查”两个字,它就不再是一个课题,而是课题《建水县学前教育现状调查》实施的结果,即成果。改变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可以改变课题。

3. 如何使课题变小。

(1)限制研究对象的范围。如

初中生生物学习方法的研究

山区初中生生物学习方法的研究

山区初一学生生物学习方法的研究

山区初一生物“学困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2)限制研究的内容。如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方法的研究

(3)限制研究的方法。如

初一英语学困生单词记忆方法的研究

初一英语学困生单词记忆方法的调查研究

初一英语学困生单词记忆方法的实验研究

二、如何制订研究方案(计划)

(一)为什么要制定研究方案。

制定完整的研究方案能使课题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提高微型课题完成的效率。同时使研究思路清晰化、研究任务具体化、研究过程文本化。

(二)研究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在研究方案中我们一定要阐述清楚: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

1.研究什么。

(1)课题名称。课题名称是课题最高度的概括,表述时尽可能概括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如果简洁表述的话,也应包括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三部分,即课题名称三要素。例如:“七年级学生生物学习方法现状的调查研究”。

(2)课题概念界定。概念界定,就是要把课题名称里面看起来熟悉,但又说不清楚的词语说清楚,讲明白。课题中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不仅对于课题的清晰表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课题的实践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1研究范围的界定。课题名称如果没有对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限制的话,在研究方案里就要做一个界定。例如:“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实际操作的初步研究”。

2模糊概念的界定。在课题研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模糊的概念,内涵不清楚,外延不确定,尤其是一些研究对象,如果不界定清楚,就不能确定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工作也就无法开展。例如:“文科综合重点本本科科临临界界生生培培养养的的研研究究”。

3关键词语的界定。课题名称中,有些关键词的含义不是很明晰或有多种解释,必须根据研究的需要加以界定。把关键词界定清楚可以使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研究思路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使研究内容成为一个有确切含义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结果和评价该研究的合理性。例如:“高三英语教学资料的二次开发研究”。

(3)提出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的“航标”,它不仅仅是一项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结果,也是对所研究的问题解决的程度。研究目的指向要具体明确,不能笼统、空泛;不能与研究内容相混淆;不能以教育教学目的代替研究目的。

(4)确定研究内容。课题名称中的“研究内容”其实还只是一个“研究主题”,在研究方案里要把这个“研究主题”进行分解,只有把这个“研究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研究内容,才会有研究的抓手或要解决的问题。不然,课题就无从研究起。

根据微型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特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研究的内容:一是问题的现状与归因;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1研究内容是课题名称的具体化。若把做课题和写文章相比,课题名称相当于一篇文章的题目,课题研究内容相当于文章中的段落标题。2研究内容不宜多、不宜大,不能乱,思路要清晰,内容之间要有逻辑关系。

2.为什么研究。

(1)介绍研究的起因。研究起因就是通常所说的研究背景、原因、缘由等。首先,要分析课题产生的背景,或基于什么样的情况研究这个课题。其次,要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研究的起因要简明扼要。只要说清楚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就行了,不需要过多地去讨论问题产生的背景以及研究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说明研究的依据。微型课题研究并不需要研究者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微型课题研究不需要理论的支撑。任何一个作为课题研究的教育教学问题都是由一个或一组最基本的研究单位组成,并属于一个或几个研究领域的科学体系,其中作为研究这个课题的所必需的理论体系就成了支持这个课题研究的依据。一线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往往是脱节的,要么忽视理论的价值,很少溯根追源,被动学习理论,要么脱离实际空谈理论。所以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理论可以消除研究中的概念障碍、借助理论建立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应用理论在研究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依靠理论解释研究中的实验活动。在实践中真正提高教师自己的理论水平。

3.如何研究。

(1)确定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有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如果是总体研究,对总体范围要有具体说明;如果是抽样研究,则要说明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一般来说,微型课题研究的对象及范围都比较小,局限在具体的学校甚至班级,比较明确。如果课题名称中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很大,就需要抽取部分样本进行研究。

(2)确定研究方法。研究的过程,就是研究者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不在多,要有用,用不到的方法在计划里不要写,用这个方法干什么,在计划里也要简明地说清楚。没有研究方法就没有研究结果,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反映了课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选择研究方法的一般依据是:一是根据研究的内容确定方法;二是根据研究的对象确定方法;三是根据研究所用的技术手段选择研究方法。微型课题研究常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

(3)研究实施步骤。研究步骤是研究计划的主体,是研究的路线图,愈详细愈便于实施。研究步骤要围绕做什么、谁去做、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要达成什么效果等方面作具体的安排。

(4)预期成果及其呈现方式。在研究计划中设计出成果形式,从研究者角度来说,可以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从一开始就可以向这个目标努力,以利于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取得研究成效。从课题研究的管理者角度来说,可以据此进行检查验收。研究成果有研究报告(调查报告、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论文、案例、随笔、课例、教育叙事等形式。

(三)研究方案的基本格式。

微型课题研究方案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有的地方提倡简便,有的地方则要求翔实。不管简便还是翔实,不管怎样安排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也不管怎样去表达,诸如课题名称,概念界定,研究依据,研究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研究步骤等一些基本要素在研究方案里是必不可少的。

三、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后者都侧重于研究成果的表述,而结题报告则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结题报告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的框架结构。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课题研究的背景、缘起或原因。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着重说明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以及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从应用写作的角度看,微型课题结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正文、结尾和附件等四个部分。

四、微型课题资料的整理

收集保存研究资料是老师们最容易疏忽的工作,那么,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整理哪些资料?收集资料的工作不能到结题的时候再做,平时就要注意积累,有些原始资料一旦丢失就很难找到。为了使资料充实、完整,并有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除平时注意积累外,还可以开展主题调查,进行专题收集等。那么我们应该收集整理提交那些资料呢?

1.单列材料。如:《建水县微型课题研究申请表》、《建水县微型课题结题验收申请表》、《建水县中小学微型课题结题评审表》

2. 认真填写。如:《建水县微型课题研究管理手册》,内容包括:

(1)《研究计划或方案》

(2)《课题研究工作活动记录表》按记录表的活动顺序附相应的证明材料:包括教学案,听、评课记录,日记、读书笔记,随笔,调查问卷及统计分析材料,观察、实验记录,会议、讲座等研讨活动记录。这是教师平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和收集的。

(3)《建水县微型课题研究课评价表》

(4)《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

(5)微型课题研究成果:包括结题报告、调查报告、课堂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课课例、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故事)、论文、研究课或主题教育活动等,按微型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上的序号将相应成果附在后面。

8.关于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微型课题;研究

中国分类号:G4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ctive research is one of the micro-effective way. From the study of micro issues guiding ideology, objectives, tasks, topics requirements, specific measures six aspects, manifestations and outcomes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cedures demonstrate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s should be taken to carry out research in miniature.

Keywords: mini;research

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满足教师个性化的教育科研实际要求,更好地落实“自学、讨论、讲析、测试”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继续有效地深入开展集体备课和课堂改革活动。我校决定开展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目标的微型课题研究工作。为了使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真正实现微型课题带动教育教学的大发展。

一、指导思想

依据“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发展”的最新科研理念,结合我校“自学、讨论、讲析、测试”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和集体备课制的实施,积极走微型课题之路,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境作为研究对象,把科研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既重研究本身,也重成果的应用推广。

二、目标任务

1.完善“自学、讨论、讲析、测试”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质的变革,提高课堂实效,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品质。

2.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通过微型课题研究逐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独立研究和协作攻关的能力,提升教师的总体科研水平。

3.丰富教师的教学生活,充实校本研究内容,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三、选题要求

1.依托我校省级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校级课题“构建‘自学、讨论、讲析、测试’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立足教学实际,各教研组、课题组或个人,依据自身实际,学科特点,课堂教学选择子课题。

2.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亦可另立新课题。

3.选题标准体现4个字:“微”即小之意,课题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细节,在细小处立题,题目小,题域窄;“新”要求立题要有创新,不仅要求在思想上创新,在研究的方法上也要创新;“实”要求课题要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课题的研究要以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提高教学实效,不要做空洞的说教;“快”要求课题研究周期短,快则几个星期,一般3—5月,最长不超过一年。

四、具体措施

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

在微型课题的组织管理上,构建“学校领导小组—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课题组”的三级管理模式。校长和分管业务的副校长亲自抓教研工作,并参与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教务处、教研室负责指导管理;教研组、课题组负责具体实施。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分工明确,层层管理,确保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正常开展。

2.明确微型课题研究的意义

要利用例会、教研组会议,充分宣传微型课题研究的意义,统一认识。要让教师们明确微型课题是源于教学,研究教学,服务教学;知道微型课题研究是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的一部分;微型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的助推器。

3.把微型课题研究纳入学校的常规管理

要制定出相应的教科研制度和教科研奖励制度。为了使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优化,切实抓出成效来,学校领导小组随时听课指导,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估、验收,及时将成功的经验和教学方法在本校内推广,同时上报县教研室,并将微型课题研究结果纳入教师综合考核之中。对微型课题研究做出特殊贡献的教师或教研组要给予奖励,优先推荐成果突出的项目参加上一级的教研成果评选。

4.让微型课题研究成为教师的成长路径

结合我校实际,走“校本化、低重心、小步子、实效性”的教科研之路。结合具体的校情、学情、班情,立足课堂教学问题开展科研工作,把研究和教学融为一体。将课题成果利用校报《晨光》、校园网站、校本教材、教师论坛等载体广泛推广,让研究成果为学校内涵发展服务、为构建高效课堂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五、微型课题研究成果表现形式

1.微型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微型课题研究分析报告。

3.阶段经验总结文集。

4.专题论文。

5.典型课例、案例、个例。

6.研究过程中的原始资料:教师研究过程资料,学生活动资料,体现研究过程的图像资料。

7.条件成熟,还可汇编成册,以专著的形式出版。

六、微型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1.方法有三种: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2.步骤:

(1)问题收集阶段: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周三的集体备课日,各备课小组组长组织组员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收集起来,再由各教研组长将本组的问题统一集中起来,为确立研究课题做准备。各教研组必须把本组的问题上报教研室,建立统一问题库,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课题研究阶段:首先是准备阶段,确立课题名称,进行调查分析,填写课题申报表;其次是论证阶段,通过文献查找和观察了解,开题论证;再是研究阶段,积累个案,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模式和途径,对已有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提升;最后是总结阶段,整理材料,撰写报告,将研究成果汇编成册,申请结题。

9.怎样做好微型课题研究 篇九

陕西省教科所秦德增

注:根据记录整理,未经作者审阅。

刚才,齐所长讲了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讲得高屋建瓴。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的《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层面来探讨理解开展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来讲一讲《怎样做好微型课题研究?》。

一、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需要积极开展教育科研。

(一)、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教育科研不只是教育专家的事,而更是一线教师提升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教师需要做好教学科研,因为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第一生产力。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由“有学上”发展到“上好学”,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探索改革课堂,改革课堂必然会有大量的困惑出现,做好微型课题研究非常必要。

(二)、持续推动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从2000年开始,我们国家以行政推进的方式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了新课程改革;从2007年开始,新课程改革又深入到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不断向深层次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教育人才,教育科研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巨大生命力。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需要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国家有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工程。我们教师应该从教书匠向教研型转变。

(四)改革教师职称评聘需要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五)、古今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榜样示范激励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二、微型课题研究是我们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方式。

目前,我们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是:一是研究课题大而空;二是重申报轻研究;三是研究方法简单移植;四是研究过程不扎实;五是研究报告撰写不规范;

六是网络下载,抄袭较严重;七是研究成果重理论轻应用,理论与实践脱节;八是成果不高,低水平重复成果多;九是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不够。

1有的研究课题大而空,一些学校承担的课题是专家的子课题,学校做是○

为了给学校装点门面;○2有的重申报,开头轰,中间空,结尾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很普遍;咱省从2001年以来承担的国家课题200多项,真正结题的非常少,一些单位功利化色彩浓重,申报课题是为了配套经费;3研究方法有文献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我们一些申报教○

师是糊涂的,列举了许多方法名称,是简单移植;○4研究过程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过程,就是空的;○5有的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不规范,许多教师对“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的区别不理解,教学设计是预设的,教学实录是生成的,有的把教学设计写成了课堂实录;○6网络下载很严重,要层层网搜,一些老师的课题申报是网上下载或网上拼凑,是两三个下载的拼凑;7重理论,轻实践,○

我们的成果要来自实践,又要指导实践,运用于实践;○8成果质量不高,低水平重复的比较多,我们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我们的教育大省极不相符;○9不重视转化,比如“快乐教学”,是我省的成果,结果没有推开来,让外省拿去了。

(一)、什么是微型课题?

“微型课题”是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谁研究)、以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是什么),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为什么)的课题。

微型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研究活动。

(二)、微型课题的主要特点

------聚焦个体。同伴互助也可,但主要是个体。

------着眼微观。题目要小。

------注重实践。实践中产生课题,边研究边实践。

------过程灵活。教师的自主行为,个体,自由,不受其它一些因素干扰。

------周期较短。一般实验有三年、两年、一年,周期短的可能是几个星期。------倾向平民。微型课题是草根课题。它不限制参与人员身份或职称资格。------成果多样。不一定是专著、报告。可以是多样化的,譬如教育故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堂实录、资料汇编、习题纠错等等。

------价值较高。可以提高教师个人素质。

三、微型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问题是我们的研究之源。问题在哪里去找?答案是教学领域。问题的寻找点在于课堂,在于学科教学的各个层面。

1、研究学科的课标义务阶段和非义务阶段

2、研究学科的课程内容、目标、方法、体系等

3、研究学生怎样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譬如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兴趣的培养,学生课前做不好准备怎么办,学生看到题就做不加思考怎么办,看不清题干就做怎么办等等。

4、研究学科教材与教学内容先做到敎教材,再做到用教材教

5、研究学科备课与教学设计现在的网络教学是否符合你的学生实际

6、研究学科教学模式敎无定法,贵在得法

7、研究学科课堂教学提升质量,关键在于课堂,自主高效、有效

8、研究学科教师及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9、研究学科作业布置减负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怎样布置才是有效

10、研究学科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开放从学科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

11、研究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钱学森之问: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12、研究学科考试问题考试的效率和功能

13、研究学科教学评价问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法指导

14、研究学科教学管理问题

15、研究学科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

四、微型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一步,确定微型课题。一看是否有价值,二看是否有创新,三看是否具体明确,四看是否可行。

第二步,课堂的申报和立项。今年这次申报,可以说是掀起了一个高潮。

第三步,制定研究方案。方案即研究计划: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预期研究成果、保障措施等。

第四步,收集资料。要通过网上了解查询你研究的课题别人研究的情况,即了解动态。

第五步,开展调查。

------要安排专门时间。

------要确定调查的方式。譬如访谈、问卷、座谈、实地考察等等。

------要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任务,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

------要重视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处理。从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事实要准确,数据要真实)

第六步,整理、分析资料、数据。(去伪存真)

第七步,实践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方案或对策。

第八步,通过对资料、数据的整理、分析以及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措施、方案或对策。

第九步,形成研究成果。成果呈现方式多样,可以是科研论文,也可以是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研究资料、调查报告······等等。

注意“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的区别:教学案例是教学的结果,教学设计是敎学的预期。

第十步,申请结题。

第十一步,总结反思。

五、2012 省级基础教育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总体安排

第一阶段:申报、立项。现已完成。

第二阶段:从今天开始,全方位开始研究。(2012年12月底------2013年7月)要有成果,成果要运用于教学实践。

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新教材(今年的),学习本学科的文章、经验;第三,明确研究的重点;第四,注重研究过程;第五,领导要加强对研究工作的督促。

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3年年底,组织专家对成果进行评选;汇编

上一篇:公司联谊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再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