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的总体评价

2024-08-21

方案的总体评价(共12篇)

1.方案的总体评价 篇一

咨询工程师《分析与评价》建设方案总体设计考点参考

大型或复杂的工业投资项目在进行建设方案设计时,应先进行总体设计,以免工作混乱和返工。业主单位应首先选好项目的建设方案总体设计咨询机构。

一、建设方案总体设计的主要工作

建设方案总体设计一般要抓以下七项工作。

(1)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方案。

(2)编制主要工程项目一览表,对表中各分项目或单项工程提出建设方案设计要求。

(3)主要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项目选址(包括外部配套条件)。

(5)原材料与各类投人物的供应、运输与储存方案。

(6)总图运输方案。

(7)对公用专业提出方案设计的统一技术措施。

二、对建设方案分项设计的要求

应明确项目研究范围,列出工程项目一览表(或称主项表),作为研究和分工的基础,避免漏项,并对各分项设计提出要求。

(一)各生产装置分项目建设方案设计要求

要用文字和图表,提出对各主要和辅助生产装置的建设方案设计要求,以便开展分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工艺流程方案设计与主要设备计算及选型一般同时进行。有时决定了生产工艺技术和规模,也就决定了主设备的参数。有时选择某项主设备,就等于选择了某项工艺技术。因此,凡是在建设 方案总体设计过程中已经明确的工艺流程和设备问题,应作为条件向分项目建设方案设计人提出。

各生产装置分项目建设方案设计要求

例题8:各生产装置分项目建设方案设计中,工艺流程方案设计与主要设备计算及选型( )。

A、先工艺后设备

B、一般同时进行

C、先设备后工艺

D、无直接关系

答案:B

(二)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等分项目建设方案设计要求

公用工程与辅助工程指的是主要生产装置和辅助生产装置以外的所有配套装置和工程。

例题9:不属于公用、辅助及场外配套工程的是( ):

A、给水排水工程

B、科研和分析化验工程

C、供电与通讯工程

D、节能与节水工程

答案:D

建设方案总体设计在确定配套装置和工程名单,编制工程项目一览表时,尽量不要漏项,以免低估投资和影响下一步工作。确定各项配套装置和工程的名称后,应逐一对他们分别提出建设方案设计要求。服务性工程的建筑面积和标准,由咨询工程师按照有关规定,以及服务人数等因素确定。

确定项目配套装置与工程的`基本原则:

(1)满足生产需要。应按照生产的要求,考虑项目配套装置与工程。需要分期建设的装置与工程,应留有发展余地。

(2)适应已选定的场址。在已选定的场址的范围内,合理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网的位置。

(3)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

(4)经济合理。

例题10:确定项目配套装置与工程的基本原则:( )。

A、经济合理

B、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

C、适应已选定的场址

D、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E、满足生产需要

答案:A、B、C、E

(三)主要厂房和生产装置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总体设计过程中,对主要厂房、生产装置,大型或关键塔、罐、工业窑炉等建、构筑物应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研究其建筑特征(面积、层数、高度、跨度),结构型式(含基础和抗震),特殊要求(防火、防爆、隔音、隔热、安装、构件运输等),以及水、电、气、照明、通讯、空调、电梯、消防等的配套。这部分工作需与总图和土建专业设计相结合而得以最终完成。涉及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主要有:

1.选择工业厂房建筑的层数和层高

根据生产性质和工艺的要求,选择单层或多层厂房。

2.生产装置、厂房 (车间) 的平面布置和柱网

3.充分利用厂房的体积和面积

在不影响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厂房的体积和面积,可减少建筑投资和占地。

4.计算厂房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有:建筑面积,生产面积、辅助面积和服务面积的比重;每个生产工人所占的生产面积;单位设备所占的生产面积;单位产品产量的占地面积等。

投资项目分解为各主要和辅助生产装置、车间和公用、辅助工程分项目,以及厂内外其他必要分项目后,应编制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表中应按需要列出厂房、生产装置和工业窑炉等建、构筑物的主要特征。

例题11:建设方案总体设计过程中,对主要厂房、生产装置,大型或关键塔、罐、工业窑炉等建、构筑物进行初步研究。主要研究其( )。

A、建筑特征

B、结构型式

C、特殊要求以及水、电、气、照明、通讯、空调、电梯、消防等的配套

D、节能环保

答案:A、B、C

2.方案的总体评价 篇二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日趋成熟,诸多的高科技产品孕育而生,智慧家庭的产品和应用已经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每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促使人们对现代化的家庭生活方式,舒适化的衣食住行,和安全化的居住环境这三方面的需求愈加迫切。家庭智能化也因此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同时智慧家庭作为一个智慧化的环节,是智慧城市的最小单元组成部分,其应用需求与系统构成都极为复杂, 长期以来,其技术、产品、系统及应用服务等产业环节的参与角色多样,标准也难以统一。广大人民群众受制于高技术门槛,在产品与服务的选择、购买、使用中都存在诸多困难。这些定义不清、产品差异巨大、服务标准不一等问题,导致了市场乱象的出现和用户体验的劣化,不利于产业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进行智慧家庭领域的引导与指导至为重要。这就提出了以全局的视角,探究智慧家庭产品应用、系统部署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智慧家庭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智慧家庭的总体架构

智慧家庭(Smart Home),是智慧城市的最小单元, 指面向住宅、酒店、办公室、公寓等室内应用场所,充分运用计算机、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 安全防范、自动化控制、音视频等技术为基础,将家居生活相关的设施与信息、服务整合,形成一套以家庭成员为中心的安全、舒适、便利、愉悦和高效的智慧化家居应用与服务的整体集成,使家庭成员可以轻松、便捷地享受信息时代智慧生活的乐趣,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家居生活的效率和效益、提升家庭生活品质。

智慧家庭 的总体技术架构主要包括智慧家庭业务运营管 理平台、智慧家庭操作控制中心和智慧家庭业 务应用三 大系统”)这三大部分,如图1。

其中,智慧家庭操作控制中心,又称家庭操控中心, 简称家庭网关,英文Smart Home Control Center。是指封装好的具有数字家庭系统控制功能的控制器硬件和软件。

智慧家庭业务运营管理平台,简称运营平台,承担智慧家庭的业务、服务的运营管理、数据配置、外部合作接入和支撑管理等职责。

与传统的基于现场总线的智能家居产品相比,面向未来的智慧家庭系统呈现以下特征:

(1) 控制功能进一步向下层分散;

(2) 嵌入式技术提升了终端设备的智能化,丰富了信息连接交互方式;

(3) 采用统一标准应用接口,基于信息格式转换代价低的承载方式,轻易实现对分散设备的数字化连接控制;

(4) 轻量化、可扩展的控制机制,信息传递、处理、 执行能力可灵活扩展加载;

(5) 传输的信息量大大丰富。

典型的智慧家庭组网方案如图2。

3智慧家庭总体架构的评价目标

当前生产智慧家居的企业众多,从市场竞争分布看, 品牌影响力与市场规模双高或双低的企业都遍布林立,一方面表明整个智慧家居行业缺乏绝对优势品牌,另一方面中低端品牌呈长尾状态分布,这也就意味着产品的品牌众多,其标准规范难以形成,因此在市场竞争日趋严重的趋势之下,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家庭总体评价体系,通过对智慧家庭的系统功能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助于使用者对产品的合理化选择及系统的科学部署与应用,影响深远。

对智慧家庭系统的评价,对于运营者和使用者,其需求最终均体现为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其中,产品的性能和功能的都来源于用户需求,功能是性能的基础。功能主要是指为满足使用者需求而必须具备的功能。性能则是衡量产品“好、坏”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用户在购买智慧家庭的某个产品时,首先购买的是它的功能,其次在满足用户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考虑产品功能的实现程度。

因此功能测试是最主要的测试,它检查智慧家庭的产品功能是否符合规划设计以及施工建设的预期需求,功能测试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包括系统安装测试、网络功能测试、资源管理功能测试、运营管理功能测试、系统管理功能测试、系统应用功能测试以及兼容性、扩展性、高可靠性、标准支持等重要的技术特性测试。

4智慧家庭总体架构的评价思路

本次智慧家庭总体架构评价体系实验室专业评测的方式,通过对市场上公开商用渠道(线上线下渠道)获得的智慧家庭产品,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家庭场景具体安装应用并展开评测。实验室专业评测的评价工具除了包含用户渠道围绕评价方法设计的调查问卷或访谈提纲之外,还包括专业实验室用于评测相关的仪器仪表,重点针对用户难以从体验感知层面展开直接评价且涉及用户切身利益又属于用户关心关注的要点展开评测。并采用星级综合考量方式提出评价标准要求。

对智慧家庭总体架构的评价从“云、管、端”这三方面进行:

(1)“云”,即智慧家庭业务运营管理平台,该平台一般位于远端,是智慧家庭运营的基础设施,是以服务家庭用户为目标,结合建筑智能、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集系统、结构、服务、 管理为一体,旨在为数字家庭用户提供家居安防、便利生活、沟通分享、娱乐互动、健康服务、医疗教育、绿色节能等应用与服务的系统平台。

针对智慧家庭的用户,对于智慧家庭的使用者,主要关注的是该平台提供的通信接口能力。因此需对该平台的通信接口能力进行评估验证。

(2)“管”,即网络,是智慧家庭的信息通道,是包括家庭局域网和运营商接入 / 驻地网的天地一体高速泛在网络。

主要有接入方式和网络安全两方面的评估。评估接入网关是否提供ADSL、LAN、FTTH等常见的接口;接入带宽是否满足智慧家庭的系统要求;管道资源是否满足接入需求;接入的端口是否满足安全要求等。

(3)“端”,即智慧家庭各类服务所需的多种智能化终端设备及操作控制中心。

1家庭操作控制中心

智慧家庭操作控制中心作为智慧家庭的核心关键网元之一,至少应具备三个方面的功能,即接入功能、业务功能和管理功能。对该中心的评估有接入功能、业务及管理功能、安全性这三方面。

接入功能:评估是否支持常见有线(网线或电源线、 闭路线等)或无线方式(Zigbee/Wi Fi/Z-Wave/ 蓝牙等), 或者有线无线混合方式连接家庭内部设备和外部宽带互联网络;是否支持与市场上主流的商用智能终端 / 操控终端的网络连接。

业务及管理功能:是否支持对接入到数字家庭操作控制中心的电器设备、智能终端等的接入鉴权、认证以及数据加密等管理功能;是否支持网管功能,支持对接入到数字家庭操作控制中心的电器设备的性能管理、故障管理、 安全管理、配置管理功能;是否支持对接入到数字家庭操作控制中心的电器设备的数据采集功能;是否支持对接入到数字家庭操作控制中心的电器设备的控制指令转发功能;是否支持与数字家庭业务运营平台的对接及信息互动功能。

安全性:主要有数据安全、恶意软件防护、授权访问、 端口安全、防病毒等安全要求方面的评估。

2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起着实现家庭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中转的作用,包括信息传送、远程控制和监控、联动控制等功能。

信息传送:对包括电力线、现场总线、以太网、 RS485/232等有线网络的主流协议的支持和对包括wifi, zigbee,Bluetooth,Z-Wave等无线网络的主流协议的能力支持的评估

远程控制和监控:对智能终端等发出的控制指令先发送到家庭操作控制中心,家庭操作控制中心转发控制指令到相应的家庭设备来执行的时延能力的评估。

联动控制:评估系统能够在一个地方实现多点的控制功能,也能在多个地方实现对一个地方的控制的能力。

除此之外,综合布线作为连接家庭各种终端、设备与网络的传输通道,其实用性、灵活性、扩展性、经济型和通用性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布线施工的规范性、线缆及其他部件的质量合格,以及插座、适配器、插头等部件的布放数量是否足够、是否方便后期的扩展都需要进行评估。

5结束语

智慧家庭作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要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参与智慧家庭产业环节的角色众多,需求和系统的构成也复杂多样,出现了产品差异、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导致了市场乱象和用户体验不佳,阻碍了整个产业环境的健康发展,因此尽快梳理智慧家庭系统的标准评价体系,

对进行智慧家庭领域的引导与指导至为重要。

摘要:随着智慧城市全国性的进一步推动,智慧家居也随着迅猛发展,并进入智慧家庭的时代。智慧家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经验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对其是否合理有效的应用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因此文章从智慧家庭的总体架构、组成单元及用户感知度出发,探讨智慧家庭的总体架构评价体系,为智慧家庭的系统部署和应用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3.方案的总体评价 篇三

关键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屯昌县;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01.2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9-0478-0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解决人地矛盾困境的重要手段[1],通过合理的土地资源配置、用地空间布局优化,可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规划宏观调控时间较长,受不确定因素影响较大,积极开展规划实施评价是保持规划现势性与弹性的重要手段。规划实施评价是在规划实施期间,以规划目标为导向,对实施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提出调整建议的过程[2]。2014年11月26日,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的要求,以第2次土地调查成果及其连续变更到2013年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基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全面客观评估,为规划的目标修订、指标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依据。

随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要性的加强及规划理念的深入和细化,对规划实施评价的认识与研究也在不断强化和丰富。国内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类型界定、评价方法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理论体系架构等方面[3-5],并取得许多成果[6-7],这些研究侧重规划实施结果的定量分析,且以综合评价法最为常用,通过指标评分,对规划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量化描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项宏观性规划,牵涉部门较多,涵盖面广,在围绕土地可持续利用上,包括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土地经济效益提升和保护土地生态价值等多目标的实现。基于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多目标的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分析规划实施在各目标实现上的具体进展,进一步细化规划实施评价的结果,为实时调整规划方向、优化用地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1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1.1研究区概况

屯昌县位于海南省中部偏北,地处南渡江南岸、五指山北麓,地理位置19°08′~19°37′N,109°45′~110°15′E;东北与定安交界,东南与琼海相接,西北与澄迈毗邻,西南与琼中接连,是海南省北部沿海地区与中部山区衔接地带,占据海榆中线公路交通要道。全县下辖8个镇,境内有2个国营农场。2012年末,屯昌县户籍人口为30.77万人,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3.2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相对于2005年增长超过3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2.65%。全县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在规划实施期间,现行总体规划对促进全县经济建设、贯彻发展规划目标、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强化土地宏观调控能力、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受政策环境变化影响,尤其是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省发展面临新一轮契机,全县现行规划战略、目标与思路等无法与当前政策背景相匹配。因此,亟需开展规划实施评价,为适时调整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1.2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研究涉及基础数据的时间节点集中在2012年,数据来源于屯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数据库,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图、地形图及其他相关矢量图等,2006—2013年统计年鉴、相关农业统计资料,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壤普查、农业区划、地形图、水利工程调查、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文件。对基础数据资料进行严格核实,重点核查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并进行分类整理,对不能满足要求的资料做好记录,并通过外业(即室外工作)补充调查及时完善基础资料。

2研究方法

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指标的选取遵循4个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土地利用的方方面面,对其规划实施的评估需从多方面、全方位进行考究;二是典型性原则,定期评估内容丰富,可选指标较多,但为体现土地利用规划核心内容的实施进展,需分清主次,把握定期评估内容;三是可操作性原则,整体评估的可操作性体现在其评估的具体性上,即指标及相应指标值的确立都需易于直观表达;四是衔接性原,整体评估不能抛开分层次、分内容评估的结果,要保持一致性。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参照文献[3-4,8],从规划指标实现度、空间布局合理性、集约利用水平和用地综合效益等4个目标,选取15项评价指标构建符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表1屯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分值准则层权重分值指标层权重分值评分方法规划实施87.92规划指标实0.358 898.17耕地保有量实现度J10.075 7100.00“0~1”值法评估F现度I1基本农田保有量实现度J20.075 7100.00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实现度J30.075 7 98.11线性比例变换法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规模实现度J40.066 5100.00补充耕地规划指标实现度J50.065 292.14空间布局合0.239 189.21耕地与基本农田空间匹配度J60.066 991.13GIS空间分析与理性I2城镇用地空间匹配度J70.061 193.96布尔逻辑运算法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匹配度J80.055 683.95交通用地空间匹配度J90.055 686.77集约利用0.199 962.55人均城镇用地指标实现度J100.064 442.29理想值比例推水平I3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实现度J110.067 798.22算法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实现度J120.067 746.25用地综合0.202 293.26经济效益J130.069 587.59理想值法效益I4社会效益J140.069 592.80生态环境效益J150.063 2100.00

2.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为科学评定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尽量减少个人或团体主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9]。本研究将层次分析法(AHP)与特尔裴法(Delphi)法相结合,邀请当地土地管理人员和业界专家等,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各判别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均小于0.1,层次总排序结果CI=0、CR=0,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表1)。具体确权流程及方法运用参见文献[10-12]。

规划指标落实情况是衡量规划实施进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评估规划权威性和稳健性的核心所在,因此指标权重较大,其中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有量及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受控性较强,是衡量规划落实的关键性导向,指标权重相应最高;空间布局合理性、集约利用水平及用地综合效益等指标权重基本相当。结合研究区域实际情况,农民在扩建房及农村居民点扩张过程中会存在规划较难落实的情况,这主要源于规划意识不强及民风意识的影响,因此,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匹配度指标权重最低。同时,屯昌县在国际旅游岛建设浪潮中,被定位为全省“田”字公路网的建设中心,交通运输用地受影响较重,变化相应较大,因此,交通用地空间匹配度指标权重较低。经分析可知,规划实施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基本符合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为客观评价规划的实施提供良好基础。

2.3评价指标分值确定

结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的内涵,同时考虑消除各指标量纲上的差异性,采用相关评分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分值,各评价指标分值均按百分制进行操作(表1)。

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有量是规划期内必须达到国家或省级下达的最低保有量,采用“0~1”值法确定指标分值。耕地保有量实现度分值、基本农田保有量实现度分值f1-2的计算公式为:

3结果与分析

3.1单目标评价

从规划指标实现度看,研究区域主要规划指标执行完成情况总体为优,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有量、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等方面都实现有效控制,但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超过省级下达最高指标,补充耕地规模指标少于省级下达的最低指标;屯昌县属经济欠发达区域,在政策利好背景下,经济建设的发展主要源于土地资源的不断投入,受新增建设用地的吸引较大,城乡建设用地指标易于超标;补充耕地数量较少,受制于县域土地整治规划推进较慢,大部分耕地补充任务均安排到现行规模末期落实,补充耕地任务难于实现。后期规划实施或调整的重点,应集中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积极转变用地粗放式发展思维,建立集约用地的考核标准,严格珍惜土地资源;同时,应加快土地整治规划推进工作,加大对耕地补充的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从空间布局合理性看,研究区域主要用地类型合理性评估总体情况较好,耕地、基本农田及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与现行规划所划定的空间布局较为符合,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在县域落实情况较好,尤其是对约束性指标地类的空间定位,在现实中得到较好的落实与执行;农村居民点用地和交通用地的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估分值均小于90(表1),空间管控情况相对较差,前者主要源于当地农民规划意识的薄弱及农户单独建房的民风民俗较为严重,后者主要源于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全县重新确立的交通枢纽战略定位对县域交通运输用地格局产生影响。增强人们规划意识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之一,在后期规划实施或调整完善中,应综合考虑民风特征,建立法制化的奖罚标准,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引导农户规范性、合理性建房。

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来看,研究区域规划的土地集约利用成效相对较差,人均城镇用地及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指标明显不达标,导致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严重不匹配;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较好实现规划预期。近年来,县域城镇发展相对较快,城镇扩展速度高于乡村建设,城镇建设用地基数扩大,与此同时,受制于城乡户籍二元制,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变十分缓慢,人的城镇化速度远低于土地的城镇化速度,从而导致城镇人口基数较小,而农业人口基数过大,在既定指标核算体系下,出现城镇与农村人居指标倒挂的现象。在后期规划实施或调整中,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同步需纳入到现有规划战略体系,协调两者同步发展,破除城乡户籍二元制,夯实集约等规划指标的落实。

从用地综合效益来看,现行规划对全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提升发挥了显著作用,总体成效为优,其中,规划对保护生态资源效果明显,通过划定的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有效保护了现有的生态公益林、风景名胜区、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后期规划可继续严格落实空间管制规则,并结合国家动态和要求,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进一步细分出生态用地红线,通过宏观调控落实规划生态目标。

3.2综合性评价

为直观反映屯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按百分制将规划实施水平分为优、良、一般、较差、差5个等别,并对各个类别进行释义(表2)。由表1可知,屯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综合性分值为87.92,属于良好水平,该县规划实施效果较为突出,尤其是规划指标落实情况较好,规划对用地效益提升明显,但在人均指标落实及用地空间布局上仍存在改进空间,当前可结合实际情况,抓住全省发展机遇,实时调整用地规划战略,修改相应规划目标与方向。表2屯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综合评估结果分类

状态等别分值区间解释说明优

90~100

规划实施效果显著。实际中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及规模能完全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所设定的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模式进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有大幅提升。良70~<90规划实施效果较为突出。各项规划指标能较好满足国家或省级下达指标的要求,土地利用效益有明显增强。一般60~<70规划实施效果一般。基本满足国家或省级下达各项指标要求,用地效益有所增加。较差

30~<60

规划实施效果偏差。预期指标任务在规划期内难以实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停滞不前,未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所促进。差

<30

规划实施效果恶劣。指标任务严峻,规划用地结构及空间布局基本无用,未能形成对土地利用的良好引导,反而制约区域用地效益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4结论

以规划指标落实、用地空间布局、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用地综合效益4个目标为导向,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海南省屯昌县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屯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综合评价分值较高,县域规划实

施效果较好,但在分项规划目标的实现上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规划指标落实情况最优,用地综合效益提升明显,空间布局合理性较好;全县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主要在于人均城镇用地和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与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之间出现倒挂现象,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发展不协调,人的城镇化速度低于土地的城镇化水平,使得非农业人口基数过小,而城镇用地基数过大。

屯昌县需抓住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契机,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突破口,实时调整规划战略与目标定位,进一步强化规划指标的约束性,落实耕地占补平衡任务,积极转变经济建设用地投资模式,细分出生态用地,为县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婉晶,揣小伟,黄贤金,等. 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及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13(4):1-14.

[2]董祚继.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3]郑新奇,李宁,孙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类型及方法[J]. 中国土地科学,2006(1):21-26.

[4]张宇,欧名豪,靳晓雯,等.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1(10):40-46.

[5]杜金锋,冯长春.当前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中主要问题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0):74-80.

[6]王广洪,黄贤金.江苏省1997—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176-180.

[7]赖力,黄贤金,张晓玲.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J]. 中国土地科学,2003,17(6):56-60.

[8]邓强,陈建军,田志强.基于一致性和绩效性分析的南宁市土地规划实施中期评估技术方法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14,28(9):39-46.

[9]张学志,陈功玉.AHP与Delphi法相结合确定供应商评价指标权重[J]. 物流技术,2005(9):71-74.

[10]刘朝亮.层次分析法在农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3):228-232.

[11]庞振凌,常红军,李玉英,等. 层次分析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水质评价[J]. 生态学报,2008,28(4):1810-1819.

[12]金菊良,魏一鸣,付强,等.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及其在自然灾害风险识别中的应用[J]. 自然灾害学报,2002,11(2):20-24.

4.对xxx同志的总体评价 篇四

在思想上,政治信念坚定,政治素养高,能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积极践行“三严三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时刻以“好干部”和“四强”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工作上,上进心强,工作认真,刻苦勤奋,做事有条理,责任心强,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能够认真及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

在学习上,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经常积极主动地向领导学、向同事学。能够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较短时间内进入角色、胜任工作岗位,嫩巩固较熟练掌握工作方法和办事流程。

5.个人总体评价 篇五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抓作风建设,具体是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思想作风、行为弊端做一次深刻检查、对思想灵魂来一次彻底清扫。

在学习教育阶段,本人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理论学习。先后学习了党的十八大重要文献、习总书记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讲话、党章等理论文章。还观看了《周总理的四个昼夜》和《焦裕禄》两部教育片,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二是召开座谈会。邀请县党风廉政特邀监督员、行评代表、效能监督员及退休老干部等,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座谈会,并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三是深入基层调研。按照县委常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的规定,深入挂点村入户走访,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宣传政策、为民解忧。四是组织个别访谈。对挂点乡镇的党政班子成员进行逐一访谈,了解乡镇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并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6.国培总体反思与评价 篇六

通过这次参加了“国培计划”,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而且在国培计划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对教学有了更多新的认识。下面将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国培行动,给我们教师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本次培训,有资深的网络教育家、教育技术专家给我们传授新知识,新理念,使我们对“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媒体与教育方法的选择”、“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处理”、“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与反思”等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教育专家的讲座和优秀教师教学过程的实录,使我大开眼界,给我指引了学科教学的新方向和目标,特别是在每个模块的讨论帖中,汇集了同仁们的精美反思和独到的见解,对我的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国培行动,给教师开辟了自我反思的驿站

国培行动,以开放自由的特点,为我们教师打开一扇收纳外来新鲜空气的窗户,汇集了四面八方的精华,欣赏广大同仁们精美的帖子和反思,还有对教学的一些独到的见解,使我深刻体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含义,同时也使我产生强烈的震撼,使我深刻意识到反思不再是应付学校常规检查而所做,而要真正反思每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不再使反思成为一种形式,而要使它成为一种真正习惯,一种动力。

三、国培行动,给我们教师创建了自由交流、合作学习的空间

以往的教师交流方式局限于集中校本研训听评课活动范围内,而国培行动,突破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打破了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城乡地域的羁绊,它能使我们每个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在网络平台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对同一话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自由发表个性主张和建议,交流方式实现了“一对多”、“面对面”、“层对层”的立体化交流,在愉悦宽松氛围中,实现思维的碰撞,灵感的迸发,心灵的默契,每位老师可以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进步。

7.方案的总体评价 篇七

1.1 重镇区规划, 轻镇域规划

目前, 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主要以镇区规划为重点。在规划内容上, 侧重于镇区的功能定位、人口、用地规模的确定以及用地功能的组织。总体结构的确定, 道路交通的组织以及市政公共设施的配套等方面。镇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镇村体系的等级、职能和规模及相应的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而对周边农村地区的研究深度不足。就成果而言, 无论是规划说明书还是规划图件, 镇区规划都是规划中的主体。镇域规划不被重视, 使得总体规划对整个镇域空间资源没有起到合理配置的调控作用。

1.2 重城镇规模, 轻实施成效

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主体一般为当地政府, 一些基层领导受政绩的利益驱动, 不顾发展规律, 片面强调做大城镇规模, 导致小城镇的规模过度扩张, 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盲目的造城运动。镇区建设脱离实际, 出现了占地较大的广场、设施以及大片用地粗放的工业区, 导致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浪费, 农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2 城镇总体规划编制重点解决问题

2.1 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的发展定位

在城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 准确分析城镇未来的发展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 城镇定位决定了未来城镇的用地结构及发展重点。不仅对城镇空间形态的拓展起着先导作用,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总领性规划、协调性规划和引导性规划、城镇定位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2.2 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形式

镇一级的城乡统筹规划与传统总体规划相比, 其特点体现在将城乡作为一个整体, 更加侧重农村地区发展, 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所以, 镇一级的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要以更高的起点、更宽的视野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体系, 以“一规带五规”的编制形式更好地促进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即用城乡统筹规划带动镇村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通过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的编制协调各层面发展关系, 引导城镇建设向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推进。

2.3 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

城乡统筹规划的最终目标是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福利保障制度等向农村地区的覆盖延伸,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最终使得农村居民能和城镇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 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同质化的生活条件。所以, 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应该从统筹城乡社会、统筹城乡产业、统筹城乡空间3个角度落实以上要求。统筹城乡社会要从城乡综合交通、城乡设施角度进行落实、构建和完善;统筹城乡产业应从区域产业定位分析, 在镇域范围内将资源和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统筹城乡空间要以生态空间保护和控制为先导, 实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充分衔接和协调。

2.4 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在实施策略上的重点突出

解决“三农”问题是城乡统筹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 镇一级城乡统筹规划也不例外。在规划实施策略上应予以重点研究, 把农民工问题作为城乡统筹的突破口, 同时着重研究城乡统筹与工业反哺、城乡统筹与财政保障、城乡统筹与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4者之间的关系, 保障规划的操作实施。

3 城镇环境评价方法

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有两方面, 一是评价拟议中的规划方案对被评价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二是该方案在会计布局中的合理性。针对于城乡规划的环境评价, 可采用以下两种评价方法:

3.1 规划方案环境满意度评价

环境满意度评价是通过计算评价指标, 借助计算机的辅助评价系统, 来进行分析。此项技术可以有效地分析出, 人民居住环境的客观情况与普通市民的主观评价, 进而直观地展示给公众。在此基础上, 计算指标标利用目标满意度函数, 计算评价标准的隶属程度, 从而进一步计算出环境满意度综合的得分。以此来反映被评定地区的环境状况, 并说明规划方案对环境影响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也可通过计算设计出更令人满意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3.2 规划布局生态适宜性分析

城市规划中也包含对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布局, 而环境评价通过对该地区规划布局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该方法的原理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 将用地类型划分为不同生态位势——高位势和低位势。结合规划的具体内容, 分析规划布局的生态适宜性和合理性。

4 环境评价在城乡规划政策研究中的作用

在城乡规划政策的研究中, 环境评价的必不可少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曾经提出, 规划环境评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应充分发挥其在政府决策中的支撑作用。

4.1 预测项目, 防患于未然

从城乡规划政策方面对建设项目提出限制, 进而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杜绝污染的产生, 以预防为主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开发的项目进行提前分析, 对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做到超前预防, 强化了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4.2 提高技术, 促进发展

进行环境评价工作, 改善了城乡环境, 同时促进了科学技术、检测技术、预测技术的发展, 为实施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创造了条件。如果环境评价得到切实的实施, 从根本上解决城乡环境影响、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及时采取措施, 减少后患。同时, 从全局方面, 正确选择工业结构、工业技术和排放标准, 合理布置工业企业, 组建工业生态园区, 找到造成环境影响问题的源头, 将其根治。城乡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最重要的意义, 是找到了一种比较合理的环境管理机制, 构建了综合决策的实际内容。

4.3 统一机制, 加大管理力度

通过环境评价, 充分地调动了城乡各方面的力量, 形成一种由政府审批,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制, 提出公众参与的方法, 从领导到普通百姓共同保护卡环境, 加大管理力度, 找出城乡规划中造成环境影响的有关部门监督该部门对其负责。城乡规划中, 环境评价改变了环保部门在环境保护管理方式, 形成了宏观、主动参与、综合型的管理方式, 创造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服务平台。

5 结语

小城镇建设和规划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依然严峻, 从现行城乡关系制度安排转变到另一种不同制度安排的过程, 是一种高成本的过程,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全社会整个制度环境的变迁和长时间的消化, 未来城乡统筹发展任重而道远。小城镇总体规划需要的是实践, 而不是纸上谈兵, 小城镇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现有政策, 强化具体措施, 并出台新的政策, 建立完整的发展体系, 促进城乡融合, 营造良好的小城镇发展环境。

摘要:随着国家城镇化的进程加速, 城镇的建设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 城镇的总体规划要讲究科学性, 要有环境保护意识, 对城镇的规划要建立环境评价体系, 确保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总体规划,编制,环境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丁贵生.小城镇建设必须正视的几个问题.前进.2005.

[2]卓越.城乡统筹中的大局意识.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

[3]陈志诚, 侯雷, 兰贵盛.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规划师.2006.

8.电信网络管理开发的总体解决方案 篇八

文章介绍了国际电信管理论坛(TMF)增强电信运营图(eTOM),讨论了建立在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增强电信运营图概念上的网络管理平台的开发,以及利用增强电信运营图概念来实现企业化与信息化的问题。

关键词:

电信管理网络;运营支持系统/商业支持系统;增强电信运营图;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MF’s enhanced telecom operations map (eTOM) which provides a total solution for telecom network management developmen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building an eTOM based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issues on the enterprising and informatization under the concept of eTOM.

Key words:

TMN; OSS/BSS; eTOM; New generation operational support system

1、 电信管理网络的进展

电信管理网络(TMN)进化中的一个主要进展就是允许TMN实现手段的多样化。TMN的实现不再按照一个标准,而是需要考虑到成本、性能、已有的设备以及新的功能需求。虽然可以有许多物理结构来实现TMN,但每个物理结构都必须满足TMN功能结构和TMN信息结构中唯一确定的需求。ITU-T的M.3010建议确定了TMN功能结构、信息结构和物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TMN进化中的另一项重要的进展是引进在信息和通信产业中得到公认的界面技术,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和软件能够互通。ITU-T提出在TMN中采用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作为实现TMN的Q界面的技术。ITU-T M.3013建议给出了在TMN的配置中包含的各种技术,以及各种技术互通的各种可能配置的例子。

上述进展为由多厂商生产、基于多种技术和跨局网构成的设备的网络管理提供了解决方案。然而TMN的架构缺少运营和服务的概念,在TMN中运营支持系统/商业支持系统(OSS/BSS)的功能没有得到确定和充份的说明,这就导致了以往的网管软件与OSS/BSS软件的开发是分离的。

2、 电信运营图

为服务提供商、设备厂商和系统集成商设计和实现的网管系统必须以运营和服务为基本出发点。这就是说TMN结构不仅应具有已有的5个水平的逻辑功能层:网元层(NEL)、网元管理层(EML)、网络管理层(NML)、业务管理层(SML)和商务管理层(BML),而且还应包括业务开通、业务保证和计费(FAB)这3个垂直的运营进程。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有业务质量保证(QoS)的端到端服务,还应该在这个结构中包含为客户服务的接口管理进程和为客户服务的服务管理进程,这就是电信管理论坛(TMF)提出的电信运营图(TOM)。电信运营图提供了为服务提供商使用的进程,解决服务提供商在商务管理、运营系统和软件开发上的问题。对服务提供商来说,电信运营图是一种标准的运营管理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将运营管理集中在商务进程上,以用户需求来制订方案;采用由上向下的设计方式、通俗易懂的说明方法使服务提供商知道如何正确地制定运营工作方式;可灵活地支持大多数服务提供商已有的进程模式。目前电信运营图已在服务提供商、设备厂商和系统集成商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服务提供商的运营系统和软件解决方案的驱动框架。电信运营图作为电信运营业务进程的框架和模型已被国际服务提供商接受并认可,设备厂商也以电信运营图作为提高他们产品质量的基础[1]

3、 增强电信运营图

由于电信运营图既不能充分反映电子商务对商务环境的影响和驱动,也不能反映由服务提供商的商务关系复杂性带来的影响。而且,电信运营图没能应用已经被认可的方法论进程模型,这种方法论是为了给TMF 的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NGOSS) 提供连接,使得性能良好的组件在一个通用的系统框架结构中可以即插即用。此外,在电信运营图中需要添加面向商务的进程,使用户能够具有端到端的管理功能,以便他们可以管理自己的商务。这一切说明电信运营图有待提高。为此电信管理论坛(TMF)又提出了增强的电信运营图(eTOM)。eTOM中的“e”正常情况下指“增强”(enhanced),但同时它也可以代表许多与商务进程框架相关的其他概念,如:企业进程,电子商务激活,扩展,任何事情、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等。

TMN基本上靠技术驱动,为设备厂商提供了一个端到端的网络连接方案;TOM以市场驱动,从运营角度着手,为服务提供商、设备厂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了面向用户的端到端的QoS服务;eTOM从企业的商务角度出发将OSS/BSS软件延伸到网管软件,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为服务提供商、设备厂商和系统集成商的网络运营中心(NOC)、呼叫中心(CC)、互联网数据交换中心(IDC)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软件解决方案,而且为了让用户管理好他们的业务,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提供了端到端的管理。

这就是为什么在建立新一代的网管系统时需要提出基于TMN原则和eTOM概念的原因。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概念可从商务概念、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及进程实现概念和进程流概念来说明[2]

3.1 商务概念

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注重于客户,支持客户的进程。在增强的电信运营图中,商务进程框架第0层描述了FAB的3个垂直的端到端进程组。这些进程通常也指客户运营进程和客户优先进程,他们直接面向和支持用户,是企业最先关注的焦点。

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有为运营支撑做准备的垂直分组:运营支撑预备(OSR)分组,能确保客户需求响应的客户运营进程,能够在客户所需的时间段内和成本上递交和支持客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层功能进程支持的FAB进程,能为客户启动和提供直接的在线功能。OSR进程根据信息、产品、服务和资源,通过供应商和合伙人的管理来递交和支持客户服务。

增强的电信运营图中用来驱动、支持客户运营和运营支撑预备分组的进程是战略、基础结构和产品(SIP)进程。SIP包括3个一级进程组:战略与承诺、基础结构生命周期管理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由于与运营进程特性有所不同,这3个进程被隔离出来,其原因是:(1)每一个进程分组不直接与客户接口。(2)每一个进程分组涉及企业的关键商务功能,即了解市场和开发能满足于客户期望的产品。(3)IP中的每一个进程分组都有不同的商务时间周期,且时间周期通常会变长,如战略变化通常小于基础结构的变化,基础结构变化又小于产品变化,产品变化小于运营支持进程变化,运营支持进程变化又小于客户FAB需求的变化,所以SIP中的商务时间周期与运营进程的时间周期大为不同。(4)SIP的每一个进程分组中的进程有着相似性,这与运营进程相比大不一样。

增强电信运营图注重于电子商务的时机,因此通常将企业内的进程与供应商和合伙人的进程集成为一体。增强电信运营图框架同时支持传统的商务进程和能做电子商务的进程。电子商务需要提高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供应商/合伙人进程组包括供应商和合伙人的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的开发与管理。供应商和合伙人的关系管理提供运营接口,以及提供对企业和企业的供应商/合伙人的支持。供应链开发与管理进程包括关系的开发和服务提供商供应链的管理。

增强电信运营图商务进程框架包括企业管理进程组,因而包括了所有服务提供商的进程。服务提供商一贯采用企业或公司级的进程来管理和支撑他们的商务。然而这些进程不是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的注重点,因为其中大部分的进程在各个行业之中是共同的。所以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除了对灾难恢复、安全和防假管理进程作了描述外,没有对其他进程作详细讨论。对服务提供商来说,企业管理进程组对电信运营商有重大意义,并对信息和通信供应商有独特的需求。

3.2 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及进程实现

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提出产品观念和服务观念两个术语。产品观念注重于客户的需求以及服务提供商在市场、产品、用户分组的投入上是否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服务观念注重于向客户递交的服务以及服务提供商支持的产品所需的条款和细节。决定这些的条款和细节的进程被分配在服务和资源分组内。

增强的电信运营图商务进程框架由垂直的和水平的进程组构成。以概念分级,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有7个端到端的垂直进程用来为企业服务。在框架的第1级有16个水平进程分组用来支持垂直进程的执行。增强的电信运营图商务进程框架的第1级垂直的端到端的运营进程是:策略与承诺、基础结构生命周期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运营支撑与准备、业务开通、保证和计费。第1级水平功能进程分组是:市场与提供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服务开发与管理、服务管理与运营、资源开发与管理、资源管理与运营、供应链开发与管理、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策略与企业规划、财政与资产管理、商标管理、市场调研与广告、股东与外部关系管理、企业质量管理、进程和IT规划与架构、人事资源管理、研究与开发、技术获得、灾难恢复、安全与防假管理。

服务提供商与许多外部和内部的实体有联系。增强的电信运营图将这些实体分成5组:客户(服务提供商卖东西给他们)、供应商和合伙人(服务提供商从他们那买进或与他们合作)、股东(服务提供商从他们那获得财政资源)、雇员(服务提供商用他们的工作来执行企业的进程)、其他相关人员。

企业中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是由所有进程按等级分解而构成的。对所有进程来说,在最高的概念层之下,增强电信运营图通常将进程分成4个等级。这就使得服务提供商和供应商能够在不同的级别下应用框架。

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中的进程包含企业应用的每一个进程。企业中所有商务进程区域必须能清楚地确定出关键进程的所在。重要的是企业中每个部门都能认可这种框架。

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清楚地定义了每一个进程。这种模块化方法使得进程可以被重复利用、升级和独立替换。基于这种框架的解决方案通过使用可以买到的产品而建立起来。进程可以包含在多个垂直的端到端进程分组中,但在分组中必须提供横跨垂直的端到端进程的一致性。出现在多个垂直的端到端进程分组中的进程可以在两个进程分组中提供相同的功能,或是提供稍微有些不同的功能来支持个别的进程分组。例如,当客户接口管理进程应用于业务开发、业务保证和计费时,其相互作用的内容是不同的,但就总体来看,接口具有一致性。

在定义增强的电信运营图进程时,要尽可能做到一般性,以支持企业应用的所有产品、服务和通道。增强的电信运营图商务进程框架应是与技术、组织和服务是无关的。

3.3 进程流概念

在功能的基础上所有的进程被分解为线级进程流。通常这种情况出现在第4级。然而在进程复杂或是有许多与分组相关的全异进程的情况下,在到达进程流前可能会有很多的层级。这种方法可用来识别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中不同类型的功能进程,如客户、产品、服务和资源。每一个服务提供商会根据他们的商务前景、任务、市场目标和战略等来选择实现它们的进程流。即使在等级框架中没有进程流,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还是被设计成支持这种代表主要商务活动的垂直端到端进程,使这些进程作为基于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的进程实现的实例。增强的电信运营图进程流被分解设计成链接输入、进程元和输出,并且提供了信息需求和商务准则的高层次定义,为进程信息提供了更好链接于系统的机会。

4、 增强电信运营图的优点

TMF注重于为商务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它的技术项目,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是从商务的观念与系统的观念来实现进程的自动化。商务的需求被转化为系统的需求与实现,最终提供了一个解决商务问题的运营方案。框架的核心是知识基础,是一个包括商务观点的总信息库。随着增强的电信运营图商务模型的发展,其在知识基础内的信息可用来作为相互作用的资源,这就意味着模型中分解的进程和流程模块能够直接与系统和实现部分连接从而满足商务进程的需要。

增强的电信运营图商务进程框架为进程方向提供了一个蓝图,也为运营支持系统和商业支持系统的开发与集成提供了一个出发点,有助于促使服务提供商实现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在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商务框架领域内的工作,服务提供商能够确定新的商务进程和需求模型,以及与技术无关的信息模型和与特殊技术有关的信息模型。此外,这种商务模式能够促进商务应用合同界面规范的开发和共享信息与数据模型(SID)的开发。 这项开发业务框架的项目既可以是建模项目(主要是需求和信息建模)和合同界面的开发,也可以是共享数据模型的开发项目(主要是系统到系统),或者是催化工程(主要是实现)。当服务提供商需要考虑内部进程的重新规划、合作关系的确定、与其他供应商的工作协议时,这些项目提供了一个中立的参考点。对于供应商来说,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勾划出了必须由产品来支持的软件组件、功能和输入输出的可能范围[3]

5、 增强电信运营图开发成果

根据eTOM 2000年终报告和工作计划,增强电信运营图的成果有:

(1)客户关系管理(CRM)的3级分解草案包括客户界面管理(如销售与订单管理、问题处理、计费与收费管理等),业务管理和运营(如业务配置与激活、业务问题经营、业务质量分析、活动与报道、业务与特例比等),资源管理和运营(如资源配置、资源问题管理、 资源质量分析、活动与报道、资源数据采集、分析与控制、资源管理和运营准备等),供应商/合伙人资源管理(如供应商/合伙人采购管理、供应商/合伙人采购订单管理)。

(2)流程分析草案包括业务开发、业务级协议(SLA)管理、业务保证(问题处理)。

(3)进程分析方法论正在开发。

(4)域和组商务实体与SID一致。

(5)21家公司已经将增强的电信运营图应用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与客户、供应商和合伙人的20个工作领域。

6、 建立网络开发平台

以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的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概念来建立网络开发平台就是要根据客户的商务需求,按照TMF提出的工作方法论来开发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框架的构件,方法论的概念如下:

(1)从已有的进程级出发开发更低级进程(eTOM提供了全部2级进程和某些3级进程)。

(2)利用已有的2级、3级、4级……进程开发满足用户商务需求的端到端的进程流实例,进程流可以完全由2级进程组成,完全由3级进程组成或由3级和2级进程混合组成。

(3)建立在已经公开发表的增强的电信运营图商务进程框架上[3]。由方法论开发出的构件包括:总体的进程间相互作用图,显示在增强的电信运营图业务进程框架;2级进程间相互作用图,显示2级进程元之间的相互作用;2级进程流图,显示2级进程元之间的控制和信息传递顺序;由2级进程流图导出的3级进程流程图,显示3级进程元之间的控制和信息传递顺序;在开发2级和3级进程流图时同时开发2/3级进程分解图,将2级进程分解成3级进程;单个的2级进程的输入输出图和总体的2级进程的输入输出图。[文献4]给出了各级进程分解图,进程间相互作用图和端到端的进程流图实例。

在上述基础上再结合建模和规范的工作,利用知识基础中的公共目标,参与催化实现和催化工程,这样就完成了以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的增强的电信运营图概念来建立网络开发平台的工作。

7、 实现国有电信部门企业化和信息化

增强的电信运营图商务进程框架中的2/3级企业管理进程图可作为改造原有的国有电信企业结构的参考,利用图中的进程模块的功能可构成实现该进程功能的商务实体,这可认为是企业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同理,本文第6部分描述的网络开发平台可以作为基础来开发相应的软件模块以实现企业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这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一种方法。如果能在信息产业中适当地应用增强的电信运营图商务进程框架,可以期望如TMF的新一代运营支撑系统描述的那样,在开发运营商务系统软件中将摩尔定律付诸实现,即产品供应到市场的时间将缩短一半,而产品的功能将增加一倍。□

参考文献:

[1] TMF GB 910 Version 2.1, Telecom Operation Map [S].

[2] TMF GB921 Version 3.0, The enhanced

Telecom Operations Map (eTOM) Business Process Framework [S].

[3] TMF GB920 Version 1.5, New Generation Operational Support Systems (NGOSS), Architecture Overview [S].

[4] TMF GB921 Version 0.8, The enhanced

Telecom Operations Map (eTOM) Business Process Framework, Addendum A [S].

收稿日期:2003-03-10

作者简介:

9.方案的总体评价 篇九

民和县委第十四届领导班子自2006年换届以来,在省、地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县委领导班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立足民和欠发达县情,充分挖掘民和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不断探索适合民和县情的科学发展路子,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平安和谐民和建设稳步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城乡面貌有了较大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全县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利润、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有力的推进了民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一丝不苟地落实中央和省、地委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继续完善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县委领导班子带头学带头讲带头用,作深化理论学习的表率。

二是善谋实干,开拓创新,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民和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谋划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力求新成效。

三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切实抓好改善民计民生的各项工作,办好一批惠民利民的实事,扎实推进事关全县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带头倡导求真务实、力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集中精力谋发展、解难题、抓落实、促成效。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四是完善制度,团结共事,促进决策和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党代会常任制的各项制度,健全县委全委会和县委常委会工作规则,凡属政策性、全局性重大问题的决策和重要干部的任免实行票决制,重大项目安排与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都经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之间强化团结协作意识,自觉服从大局,形成了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办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10.方案的总体评价 篇十

通过对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了解和群众的呼声认为: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是一个团结、民主、务实的领导班子,能从大局出发,关注民生,从群众利益出发,把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发展难当作第一要务,创新工作,以“责任胜于能力”为突破口,把对工作的责任心落实在行动中,带领全乡干部群众团结奋进,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事业心,能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一、形象作风方面:

领导班子在廉洁自律方面,能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觉贯彻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有效的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不急功近利,不弄虚作假,作风务实,深入开展了党员大走访活动,倾听群众意见,解决实际问题,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改变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注重廉洁自律,建立健全了党风廉政责任制。

二、四风方面突出问题”

1、形式主义,群众反映最突出的是部分人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

2、官僚主义,部分人员对群众意见不作为、沟通少,缺少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办事效率低下。

3、享乐主义,群众反映最多的是一些领导干部安于现状、缺乏忧患意识和创新精神。

4、奢靡之风,一些领导干部宗旨观念淡薄,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不强。

三、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素质。加强政治思想理论、法律法规的培训,引导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干部开拓创新的意识和服务群众的本领。树立公仆意识,筑牢宗旨观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增强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

2、强化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一是坚决纠正“四风”问题。对群众反映的损害和侵占其利益、为官不廉不正的人和事、为民不求真务实的问题,积极回应,严肃查处,切实提升党的公信力和群众的满意度。

3、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充分调动群众参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的每个阶段都要邀请群众参与,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要及时将开展教育活动的有关情况向群众公布,主动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4、贯彻好群众路线,各部门要到所管辖的地域深入到群众中,听听群众所需解决的问题,要梳理问题,拿出可行解决问题的方法,切

实去解决好,做好跟踪问效。倾听群众呼声,克服不良习气,要力争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谋,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好班子。

Xxxx卫生院

11.西安盾构分体始发总体方案比选 篇十一

关键词:盾构区间;分体始发;方案比选

1 概述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张家村~后卫寨段)施工总承包项目工程范围内张家村站~后卫寨站区间隧道设计里程为:右线:YDK5+0.88461~YDK6+447.161,长1358.700m;左线ZDK5+0.88461~ZDK6+430.986,长1346.319m(长链3.794m)。区间最大纵坡28‰,最小纵坡2‰,洞顶覆土10~20.3m。区间在里程YCK5+031.708~YCK5+063.730段设置暗挖区间,长32.022m,在里程YCK5+073.503设置区间风井(兼盾构接受井),长19.6m,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里程在YCK5+093.330~YCK6+451.589段设置盾构区间,长1358.259m。在里程在YCK6+459.439与 ZCK6+441.675处,设置盾构始发井(同时兼盾构井~后卫寨站暗挖区间施工竖井),长15.7m,采用明挖法施工。

该段区间围岩主要为密实状态的中粗砂,靠近车站局部为黄土状土和细砂,地下水潜水位埋深22.7~26.5m(11月份始发井实测水位埋深为26.3m),轨面埋深14.3~21.3m(始发井拱顶埋深为10.8m),围岩分级按Ⅵ级考虑。本区间地下水位总体流向自西向东。一般7~9月份水位埋深最大,为低水位期,12月到次年的2月份为高水位期,水位埋深最小。本区段黏性土的渗透系数采用3~8m/d,砂类土的渗透系数采用25~35m/d,综合渗透系数选用15~30m/d。

2 盾构始发方案比选

分体方案1:将盾构主机放置在始发井内,连接桥及1~5台车放置在地表,暗挖隧道与盾构掘进同时进行。

此方案优点:可以提前4个月进行始发。

此方案缺点:目前的地表场地很难布置后配套设备,且暗挖隧道与盾构同时施工产生干扰;暗挖隧道完成前采用11.5×7.5m的始发井出土及运输管片、材料,施工效率很低;同步注浆管路过长,会影响注浆压力并容易堵管;需延伸的盾构机的管路较长。

分体方案2:待暗挖隧道二衬结构完成后,将盾构主机放置在始发井内,连接桥及1~5台车放置在暗挖隧道范围内。始发负环按6环(1.5m宽)整环布置,后面放置反力架。

此方案优点:不需占用地表施工场地放置后配套台车;负环整环拼装可以控制好管片拼装质量;需延伸的盾构机的管路相对方案1较短。

此方案缺点:始发井内反力架尾部距盾构吊装孔边线只有1.6m的空间,上下管片困难,80m始发阶段只能用小斗出土,工效低。

分体方案3:待暗挖隧道二衬结构完成后,将盾构主机放置在始发井内,连接桥及1~5台车放置在暗挖隧道范围内。始发负环按7环(1.5m宽)半环布置,后面放置半环的反力架(或管片直接通过钢负环连接到墙体)。

管路连接方面,第1阶段(吊装准备)先将连接桥及1~5号台车放置在暗挖隧道的最尾部,将盾构主机放置在始发井内;主机与台车之间除直线连接管线长度外,另外通过弯曲及悬挂等手段配置21m左右长的富余管路长度;第2阶段(待盾构掘进至13环左右时,整环的管片中可以包含连接桥及1号台车时)停机将连接桥及1号台车与主机相连,2~5号台车放置在暗挖隧道的最尾部,1、2号台车间预留17m左右的直线长度外的富余长度;第3阶段(待盾构掘进至46环左右时,整环的管片中可以包含整体盾构机)停机将1号台车与2、3、4、5号台车全部相连,完成始发掘进。

此方案优点:不需占用地表施工场地放置后配套台车;80m始发阶段基本都能用16m3的大斗出土,始发时间缩短;通过充分利用后面75m长的暗挖隧道长度,减小弯曲管线的长度及难度;隧道全过程的掘进过程中不需要拆除负环及反力架,节省了工序转换的时间;需延伸的盾构机的管路相对方案1较短,与方案2差不多。

此方案缺点:半环拼装不易控制好管片拼装质量,在安装整环负环前需小推力掘进;同时还需增加1环负环。

分体方案4:

基本思路与方案3一致,只是管路连接方面,将连接的管路相对盾构主机往反向延长35m左右,即将台车与主机的富余管线长度拉大至70m,这样台车不动,只通过释放弯曲的管线即可实现从始发开始至始发段80m完成均不需要中途停机续接管线。

此方案优点:同方案4的优点。

此方案缺点:除有方案3的缺点外,最大的弊端是同步注浆管路过长,会影响注浆压力并容易堵管;盾构仅有主机在洞内掘进,无法利用连接桥进行管片的运输,操作司机在后方暗挖隧道也无法直接观察到前方的出土情况;同时管线的180度向后的“U”型弯可能很难实现。

分体方案5:

待暗挖隧道二衬结构完成后,将盾构机整机连接,负环及反力架仍按方案3的半环布置方式。盾构机的所有台车在通过半环上下材料的通道时,把后配套台车顶部的所有部件(管路及皮带等)全部拆除,以满足始发井出土及材料上下的要求;管路改移至台车两侧。碰到连接台车两侧的横向钢构件时,还需要临时拆除此构件并用其他的横向钢构件在其他部位进行临时连接以确保台车两侧的连接。

此方案优点:可以进行整体始发,加快盾构进度;减少管路连接的工作量及材料数量(原有的钢性管路可以利用上,安装在侧面)。

此方案缺点:除有方案3的缺点外,连接桥及后配套台车能否实现顶部构件全部拆除的问题需要设备专业方面的人员确定。即使能够做到这一点,对台车的整体拆卸及组装工作量都会较大。同时在后配套台车范围内进行出土及材料上下倒运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对设备造成污染或损坏。

综上4个分体方案及1个整体始发方案,经我项目部与我公司盾构事业部讨论倾向选择分体方案3,并征得我公司同意此方案施工。

3 工程实施方案

本工程盾构隧道首先由盾构区间左线在后卫寨站盾构井分体始发,施工时采用一台中铁装备制造,型号CTE6250盾构机。盾构从后卫寨站左线暗挖区间西面盾构井始发掘进,始发前需完成对洞门土体加固,洞门凿除,密封装置的安装等。掘进到达张家村站前,需完成对到达洞门的洞门土体加固,洞门凿除,密封装置的安装等。到达张家村站左线风井后进行盾构机吊出,二次始发进行后卫寨站至张家村站右线施工,最终到达张家村站右线风井后进吊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方案3的施工流程。

3.1 半环分体始发工艺流程

半环分体始发分三个阶段实现,工艺流程如图1。

3.2 半环分体始发施工方法

本区间盾构始发通过-7至-3环(5*1.5=7.5m)半环安装,-2环增加上半环反力架支撑来实现半环始发;通过盾构机与1#拖车分离、延长管线,1#拖车与后续拖车分离、延长管线来实现分体始发。盾构主机与1#拖车间管线总延长≥29m;1#拖车与2#拖车间管线总延长≥55.5m。

3.2.1 第一阶段施工

①盾构分体方式。盾构机与连接桥及后续拖车分离,管线延长。盾构机单独掘进,后续拖车在反向隧道内。盾构主机与1#拖车间管线总延长≥29m,盾构掘进24m,拼装13环管片。

②洞内运输。

列车编组:采用1组列车(电瓶车+管片车)。

渣土运输:土斗置于管片车上运土。采用自制土斗直接在螺旋机下接土,初始掘进采用5.2m3小土斗,掘进3m后改用8.4m3大土斗。盾构掘进每环出碴量:Q=πR2Lη=π×3.142×1.5×1.2=56m3。

管片运输:待每环出土完毕后,用管片车运输2次管片,通过卷扬机或葫芦将管片放至拼装机下方。

砂浆运输:砂浆泵通过软管泵送至暗挖隧道内1#台车上。

③延长管线保护。延长管线按类别捆绑,并在隧道内设置滚筒,以利于管线拖动。最前端管线捆绑并采用5T手拉葫芦固定于盾构机上。

3.2.2 第二阶段施工

①盾构分体方式。盾构机与连接桥及1#拖车连接,1#脱出上安装皮带机。1#脱出与后续拖车分离,延长管线,后续拖车在反向隧道内。1#与2#拖车间管线总延长≥55.5m,盾构掘进至完成46环管片拼装。

②洞内运输。采用1节管片车+1节砂浆车+1节16m3渣土车。每环掘进须进行4次运输。

3.2.3 第三阶段施工

①盾构整体掘进。掘进至完成46环管片拼装后,2#及后续拖车前移,与盾构机进行管路连接,完整安装皮带机,盾构整体掘进。

②洞内运输:采用标准机车编组:1节管片车+1节砂浆车+4节16m3渣车。

4 总结

12.方案的总体评价 篇十二

科学评价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健全农业机械化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进而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作用,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本文根据国内现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对2000-2010年期间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结合金华市农业机械化现状,提出了加快发展金华市农业机械化的措施与建议,以期为金华市政府部门出台有关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1 指标体系设置与评价模型建立

1.1 指标体系设置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实质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业机械所产生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进行科学与合理的评价。现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的主体仍界定在种植业机械化上。根据参考文献[1],建立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1.2 评价模型建立

对于多指标分层次的综合评价问题,应利用相应数学模型将各单项指标评价值转换为综合评价值。为此,本文采用加权指数评价法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水行综合评价。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层次中各个指标值的公式如下。

1)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B1。

B1=w11×B11+w12×B12+w13×B13 (1)

2)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B2。

undefined

当B21和B22的实际值大于标准值时,按标准值计算,取比值为1。

3)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水平B3。

undefined

当B31,B32,B33和B34的实际值大于标准值时,按标准值计算,取比值为1。

B35≤20%时,B35达标程度为100%;B35>20%时,每增加1%,B35达标程度减少1.25%。

4)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B。

B=w1×B1+w2×B2+w3×B3 (4)

上述公式中,各评价指标达标的标准值见参考文献[1],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如下:

(w11,w12,w13)=(0.4,0.3,0.3)

(w21,w22,w23,w24)=(0.25,0.25,0.25,0.25)

(w31,w32,w33,w34,w35)=(0.20,0.20,0.20,0.20,0.20)

(w1,w2,w3)=(0.5,0.25,0.25)

2 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计算与分析

2.1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根据2000-2010年金华市农业机械化统计数据,结合上述评价模型,可计算出同期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图1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二级评价指标都可从《金华市统计年鉴》和《金华市农业机械化管理统计报表》中得到[2,3]。2000-2010年,金华市机械化作业程度下属的耕整、栽播和收获作业机械化程度3个二级指标值如表1所示。

2000-2010年,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和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水平2个一级指标的下属二级指标的指标值如表2和表3所示。

根据公式(1),结合参考文献[1]的标准值和表1中的统计数据,计算出全市2000-2010年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值,见表4第2列。同理,可计算出农业机械化综合保障能力和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水平2个一级指标值,分别见表4的第3和第4列。最后,利用公式(4)计算出2000-2010年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见表4第5列。

2.2 分析与讨论

根据上述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结合参考文献[1]可知:进入本世纪以来,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就已进入了中级阶段(40%<综合评价值B≤70%)。由表4可知:2005年的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2000年提高了4.46%,2010年则较2005年提高了6.43%。由此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较“十五”期间提高了许多。其原因是:自2004年以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以及浙江省和金华市政府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的重视和扶持,使金华市农户和农机经营组织购买与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得到大幅提高,在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同时,一些新型农业机械装备与技术也在经济作物的生产过程中得到应用。各类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3 结束语

发展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关键,因而需要采取完善政府支持、市场引导和项目带动的运行机制等措施,逐步建立起以财政资金为导向、农民投入为主体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从而进一步激发金华市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加快金华市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通过发展适应家庭承包经营和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合作经营、共同使用农业机械,不断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由此加快金华市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进而满足农业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

摘要:为加快金华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利用2000-2010年金华市农业机械化统计数据,结合现行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计算了该市在此期间各年度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金华市“十一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较“十五”有了较大提高,且农业机械化发展已进入中级阶段。同时,结合金华市农业机械化现状,提出了促进该市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金华市

参考文献

[1]白人朴.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研究[C]∥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农业机械化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2001.

[2]金华市统计局.金华统计年鉴(2001-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上一篇:我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人高二作文700字下一篇:上学期小班逐日计划第十七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