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3》的教学设计(共8篇)
1.《复习3》的教学设计 篇一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13~115页总复习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回顾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能辨认轴对称图形,正确区分平移与对称现象。
2.在操作中,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美,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数据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目标解析:
本课是总复习的第三课时,在学生对图形的运动和数据收集整理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因此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不仅在于复习巩固已有的知识,更侧重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1.体会对称、平移及旋转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辨认。
2.巩固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图形的运动
(一)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1.关于图形的运动,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分别是怎样运动的?
2.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并指出它的对称轴。
3.利用手中的图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体会区别。
(二)动手操作,沟通联系。
1.猜一猜、想一想(1)出示:
猜一猜:按照画的痕迹去剪,打开后是什么呢?
(2)出示:
想一想:这个图形是怎样剪出来?先怎样折,再怎样剪?
(3)你会做风车吗?(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制作步骤)
2.剪一剪、做一做
小组四人合作,组长自己设计一个图形剪一剪,其余三人分工各选其中一种剪一剪、做一做,做完组内交流。
3.说一说,描一描
(1)在你剪的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有,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
(2)全班汇报,复习对称。(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不同作品)
4.找一找,比一比
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
(小花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也可以看成图形的平移;笑脸图既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又可以看成图形的旋转;风车则是物体的旋转现象等。)
(三)联系生活,完善认知。1.出示:
2.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吗?
3.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和对称现象,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平移和对称现象,发现平移和旋转的不同之处,沟通其与对称之间的联系,最后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沟通图形的变换与生活中的物体运动的关系,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复习数据收集整理
过渡:同学们,刚才你们有的在生活中找到对称现象,有的找到了平移现象,还有的找到了旋转现象,以你们记录的第一条为准做一项调查。
(一)收集整理数据
可以怎样收集全班同学的数据?(举手、画正字等)
(二)记录分析数据
1.根据上面调查的结果设计统计表,记录数据。
现象
对称
平移
旋转
人数
2.分析数据
(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通过这次调查,你有什么感受?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设计意图: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让学生统计本班学生在生活中找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一方面复习巩固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统计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三、巩固拓展
1.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题。
巩固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2.教材第117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题。
巩固复习近平移、旋转现象。
3.教材第118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题。
巩固数据收集整理。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观察、判断以及整理分析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图形的运动与数据收集整理方面的知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小小设计师(机动)。
要求:
①画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基本图形。
②根据你画的基本图形,运用平移、旋转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③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设计的。
④集体交流,展示自己设计的图案说说设计过程。(实物投影)
【设计意图:复习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回顾和反思,在交流收获中自我评价。同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创造美丽的图案,在创造中感受图形的变换之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
2.第3讲 物态变化专题复习 篇二
第1节 温度和温度计
[重点考点]
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考查较多的是温度计的使用.
[中考常见题型]
例1 (2007年济宁)下表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 水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乙醚温度计
思路分析:我国建国以后记录的最低气温是1969年2月13日在漠河观测到的-52.3 ℃,最高气温是1986年7月23日在吐鲁番盆地观测到的47.7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温度计内的液体不能汽化也不能凝固,满足这个条件的只有酒精温度计.选C.
[综合应用题型]
例2 (2007年潍坊)医生用普通体温计给感冒发烧的病人测量体温.从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来看,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举例 测量体温时,一般将体温计夹在腋下较长时间再取出读数,这里利用了热平衡.
①_____ ②_____
思路分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要在熟练掌握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热学、光学、力学等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参考答案:① 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② 体温计内部用水银是因为水银是热的良导体,利用了热传导;③ 体温计的玻璃管做成三棱柱形,利用了凸透镜的放大作用;④ 体温计用之前都要甩一甩,利用了水银的惯性.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重点考点]
会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知道它们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本知识点考查较多的是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读温度、时间的函数图象.
[中考常见题型]
例3 海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1所示,海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填写序号).
分析图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①_____;②_____.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填一条即可).
思路分析: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图A中的DE段吸热但温度不变,因此图A是海波的熔化图象.分析图A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 海波的熔点是48 ℃;② 熔化过程中海波的温度不变;③ 海波的初温度为20 ℃;④ 海波在CD段处于固态,在DE段处于固液共存态,在EF段处于液态.非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一直升高.图B是石蜡的熔化图象,分析图B可以获得的信息有:① 熔化过程温度不断上升;② 石蜡没有熔点;③ 石蜡的初温度为20 ℃.
例4 (2007年安徽)水是生命之源,它在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时_____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冬季在空调房间里,人们也常会放盆水,这是利用水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来提高房间里的空气湿度.
思路分析:在菜窖中放几桶水能防止蔬菜被冻坏,主要是利用水凝固放热,不至于使气温降得过低.例如1 kg水从15 ℃降到0 ℃,放出的热量是63 000 J;而1 kg、0 ℃的水凝固成0 ℃的冰,放出的热量是335 000 J.当然前者跟水的比热容大有关,但后者因放热更多而起主要作用.
参考答案:凝固 放 蒸发(汽化)
第3节 汽化
[重点考点]
会解释生活中见到的汽化现象,能区分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方式的异同.
考查较多的是:① 观察沸腾现象;② 探究决定蒸发快慢的因素.
[中考常见题型]
例5 (2007年梅州)当室内温度为20 ℃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思路分析:首先知道温度计的初始示数应为室温20 ℃,排除D项.酒精蒸发时吸热,温度降低,温度计示数减小,但是酒精很快蒸发完了,温度计示数很快恢复到室温,所以A、B也错.选C.
例6 (2007年泰州)制糖工业中,一般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但在加热时,必须确保糖汁的温度低于100 ℃,否则会影响糖质.为此,你将建议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A. 用“文火”给糖汁缓慢加热
B. 用“猛火”快速加热,缩短加热时间
C. 设法增大糖汁液面上的气压
D. 设法减小糖汁液面上的气压
思路分析:液体的沸点跟液面上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气压越小,液体的沸点越低.所以,要确保糖汁在100 ℃以下沸腾,就应该设法减小糖汁液面上的气压.选D.
例7 (2007年长春)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 如图2所示,水的温度是_____℃.
(2) 为了缩短水从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一种有效的操作建议:_____.
思路分析: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所以读数是98 ℃(说明:除了刻度尺以外的其他测量工具有时可以不估读,因为这些测量工具并不十分精密).一定气压下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能够一直吸热且温度达到沸点,想尽快达到沸点可以用热水开始加热、减少散热、减少水量、增大火焰且用外焰加热等.
参考答案:98 用热水开始加热(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综合应用题型]
例8 (2007年黄冈)在四川邛徕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如图3).夹层留一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_____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_____,增加耗油量.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可以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_____的特性.为了更省油,请对这种灯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意见:_____.
思路分析:增加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加热当然是热传递.对于同种液体,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液面上空气的流速越大蒸发得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在夹层中加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与其他物质相比吸收同样的热温度升高得少.想减少油的蒸发还可以换用导热性能较差的瓷质灯盏,也可以给油灯加盖,以减少油的表面积和表面的空气流动.
参考答案:热传递 蒸发 比热容大 在灯盏上加盖(或用瓷质灯盏代替铜质灯盏)
例9 (2007年山东)水饺是大家喜爱的食品,在水中煮一会儿就会漂起.这是因为_____.
思路分析:刚下锅的水饺都是沉底的,但是在水中煮一会儿,水饺馅儿里的水分受热迅速蒸发,使水饺体积增大,所受浮力也增大,就会浮起来.但当水饺温度降低后还会沉底,这是因为水饺内的水蒸气又液化了.
参考答案:水饺内的水分受热汽化,水饺体积增大,浮力增大
例10 (2007年温州)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不同时间观察到水中气泡产生情况如下图.其中表示水沸腾现象的是().
思路分析:当下面的水受热开始汽化时,会产生一些小气泡,因为上面的水温度较低,小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又逐渐放热液化了,所以气泡越来越小,升不到水面就消失了.加热一段时间后,上面水的温度也高了,水蒸气气泡不能放热液化,就一直上升,随着深度的减少,气泡所受水的压强也越来越小,所以气泡的体积越来越大,一直上升到水面气泡破裂,这就是沸腾.选D.
第4节 液化
[重点考点]
会解释生活中见到的液化现象,了解促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该部分考查较多的是解释自然界中的液化现象.
[中考常见题型]
例11 (2007年广州)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冰棍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B.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水蒸气
C. 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 这两种情况的“白气”都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思路分析:水蒸气符合气体的特点,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因为分子很小且又是单个的,所以肉眼看不见.我们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冰棍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选C.
第5节 升化和凝华
[重点考点]
会解释生活中见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和凝华的特点.
中招考查相对较简单,要会辨别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中考常见题型]
例12 (2007年枣庄)冬天,在暖和的教室里,窗子玻璃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玻璃上的“汗”是液化形成的
B. 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形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D. “汗”出在玻璃的外表面
思路分析:只有高温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才会放热液化或凝华,冬天室内的温度比室外高,如果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放热较慢,则从气态变为液态,也就是液化;如果放热较快,则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也就是凝华,形成冰花.它们都在玻璃的室内侧.选D.
例13 在1标准大气压下,温度为0 ℃时,关于水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是固态B. 一定是液态
C. 一定是气态D. 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
思路分析:在1标准大气压下,0 ℃是冰的熔点也是水的凝固点,大家都知道冰水混合物可以存在,但是这时的冰还可以升华成水蒸气.水也可以汽化成水蒸气,所以这时水的三态都有可能存在.选D.
[综合应用题型]
例14 (2007年威海)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热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波和石蜡都有一定的熔点
B. 冰块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 古时候人类“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D. 夏天吹风扇使人感到凉爽,是因为风扇吹来的风的温度比室温低
思路分析:海波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石蜡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A错误.冰是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增加,B错误.钻木取火的过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的内能增加,C正确.吹风扇时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汗液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所以感到凉爽,但空气的温度不会降低,D错误.选C.
例15 (2007年厦门)小鹭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她从冰箱的冷冻室中拿出一支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她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
请你帮小鹭解释“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思路分析:水凝固形成的冰都很坚实,凝华形成的霜都是蓬松的,所以“粉”属于凝华现象;所有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杯“冒汗”也属于液化现象.
3.《复习3》的教学设计 篇三
(一)一、知识要点 1.超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物体所受重力。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的加速度 2.失重
(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物体所受重力。
(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的加速度 3.完全失重
(1)定义: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的状态。
(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方向竖直向下
二、疑难突破:传送带问题
三、典题互动:
题型一:超重、失重的理解及应用
例
1、电梯的顶部挂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力计下端挂了一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8N,关于电梯的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 B.电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 C.电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D.电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例
2、某人在地面上用弹簧秤称得体重为490N。他将弹簧秤移至电梯内称其体重,t0至t1时间段内,弹簧秤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梯运行的v-t图可能是(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
22222
题型二:传送带问题
例
3、水平传送带AB以v=2m/s的速度匀速运动,如图所示,A、B相距11 m,一物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释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物体从A沿传送带运动到B所需的时间为多少?(g=10 m/s)
例
4、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37°,皮带以10m/s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0.5kg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16m,g取10m/s,则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2
2三、随堂演练
1.关于超重和失重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小了
B.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C.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
D.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且不发生变化
2.如图所示,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A.加速下降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3.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从左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L A.vv2gL B.v
4.《复习3》的教学设计 篇四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节选自《宋史 朱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 摄:代理 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 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
5.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3分)①今天子圣政一新矣 ②取传禅诏赦宣读之 ③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 ④妻子不可为贼污
⑤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 ⑥昭跃马从缺城出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
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
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
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
列子生活贫困,面容有饥色。有人对郑国的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有道的人,居住在你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你恐怕不喜欢贤达的士人吧?”子阳立即派官吏送给列子谷子。列子见到派来的官吏,再三辞谢不接受子阳的赐予。官吏离去后,列子进到屋里,列子的妻子埋怨他并且拍着胸脯伤心地说:“我听说作为有道的人的妻子儿女,都能够享受悠闲安乐。可是如今我们却面有饥色,郑相子阳瞧得起先生才会把食物赠送给先生,可是先生却拒不接受,这难道不是命里注定要忍饥挨饿吗?”列子笑着对她说:“郑相子阳并不是亲自了解我的。他因为别人的谈论而派人赠与我谷子,等到他想加罪于我时,必定仍会凭借别人的谈论,这就是我不愿接受他赠与的原因。”列子死后,百姓果真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8.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客有教燕王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学之,所使学者未及学而客死。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
(1)用“/”给文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人所急无如其身,不能自使其无死,安能使王长生哉? 译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王大怒/诛之/王不知客之欺己/而诛学者之晚也/夫信不然之物而诛无罪之臣/不察之患也
(2)况且人所迫切关心的莫过于他自己,不能让自己不死,怎么能够让燕王长生呢? 【参考译文】
有客卿教燕王不死的方法,燕王派人学习它,派去学习的人还没有学成,这个客卿就死了。燕王大怒,杀了派去学习的人。燕王不知道是客卿欺骗自己,反而认为学习的人学成太晚而诛杀了他。相信不正确的东西,责罚没有罪过的臣子,都是缺乏考察造成的祸患。况且人所迫切关心的莫过于他自己,不能让自己不死,怎么能够让燕王长生呢?
5.《复习3》的教学设计 篇五
1、单词
A break,bring/take/fetch/carry,each/every,everyone,explain,in/after,keep,make
B agree,have on/wear/put on/dress/in,Let’s, mean,other/another/the other,result,
supply
2、短语
A in fact,a few of ,in order to/in order that, at all,make sure
B take a +noun, a great many, at least, all over
3、句型结构
1.explain sth.to sb.
2.stop sb./sth.from doing sth.
3.so that 引导的从句
4.与how有关的句型:
①How long… ? ②How far…?
③How often…? ④How soon…?
4、日常交际用语
1.以why 打头的特殊疑问句就行为目的进行提问,用不定式来回答:
1)-Why do you sow cabbages?
-To feed my family.
2)-Why don’t you put the box in the sun?
-To stop the sun from burning the little plants.
3)-Why do you apply fertillizer to the plants?
-To make them grow big and strong.
2.口语中也可使用so that 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进行简略回答:
-Why do you water them?
-So that the soil won’t get too dry.
二、考点精析与拓展
I.单词和词组
1.feed vt. 喂养;以……为。常用结构:
feed…with/on sth . feed sth . to
①She feeds her baby with /on cow’s milk./she feeds cow’s milk to her baby.她用牛奶喂孩子。
②I feed my cat with/on fish./I feed fish to my cat .我用鱼喂猫。
另外:feed (vi.)on 相当于live on , 意为“以……为主食”。
Sheep feed mainly on grass.羊以草为主食。
2.the rest 其余的人或物。可替代可数名词复数或不可数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数的形式应由替代的名词形式决定。
①These three books are mine.The rest are his .这三本书是我的,其余的是他的。
②Just give me a glass of the beer ; the rest is yours.给我一杯啤酒就行,其余的归你。
3.bring/take/fetch(get)/carry
①bring向着说话人的地方“带来;拿来”。
②take由说话人的地方“带走;拿去”。
③fetch(get)由说话人的地方“去拿来、带来”,指往返双程。
④carry“携带;搬运;运送”,无方向性。
4. free adj.
(1)空闲的;有空的。
Are you free tomorrow?明天你有空吗?
(2)免费的;无偿的。
①Do you enjoy free medical care ?你享受免费医疗吗?
②-Why are you so happy?你怎么那么高兴?
-Because I got two free ticket. 我免费弄到两张票。
(3)自由的。
①The birds in the cage wish to be free.笼中之鸟盼望自由。
②You are free to say anything you want to at the meeting .会上你可以畅所欲言。
5.how long/how soon/how far/how often
(1)how long 多久。表示一段时间,句中的动词应是延续性的。是对for 或since等所表示的时间状语的提问。
-How long have you lived here ?你在这里住多久了?
①-For three years.3年了。
②-Since .从至今。
③-Since I graduated from college.从大学毕业至今。
(2)how soon (将来)多久;(过)多久(以后)。是对in 所表示的时间状语的提问。
-How soon can you finish the work?多久你能完成这工作?
-In three hours. 3小时后。
(3)how far 多远。用来提问距离。
-How far is your hometown from here?你家乡离这里多远?
-Twenty kilometres.20公里。
(4)how often(每隔)多久;多经常。用来提问频度。
-How often do you usually go home?你多久回家一次?
-Twice a month. 一个月两次。
6.take/have a look at 看一下。该动词短语比look at 更侧着于一次性动作,即“看一眼”。
Can I take/have a look at your new watch?我看一看你新买的手表好吗?
类似的短语还有:take /have a rest /an exam/a bath等。
7.put on /pull on/wear/have on /dress/in
(1)put on 和pull on 穿上;戴上。相当于及物动词,以衣物作宾语,着重于穿、戴的动作。put on 为普通用语;pull on多用于穿袜子、戴手套或比较随便地穿上。
①It’s cold outside.You’d better put on your hat.外面很冷,你最好戴上帽子。
②She put /pulled on her coat and went out of the room hurriedly.她穿上大衣,匆忙地走了。
(2)wear 和have on 穿着;戴着。相当于及物动词,有衣物作宾语,着重于穿、戴的状态。have on不用于进行时态。
①He always wears/has on black shoes.她一直穿着黑鞋。
②She is wearing/has on a red coat她穿着红大衣。
(3)dress 穿;戴。可用作及物动词,以人作宾语,即dress sb.(给某人穿衣);也可用作不及物动词。既可强调动作,又可表示状态,表示状态时常用be dressed in 结构。此外dress还可用作名词。
①Mary is dressing her daughter.玛丽正给她女儿穿衣服。
②She usually dresses well.她总是穿得很好。
③He is dressed in a black jacket.他穿着黑上衣。
(4)in 穿着;戴着。是介词,以衣物或表示颜色的名词作宾语,表示状态。构成的介词短词可作表语或定语。
①My brother is in a blue jacket.我弟弟穿着蓝上衣。
②The boy in a blue jacket is my brother.穿蓝上衣的孩子是我弟弟。
③My brother is in blue.我弟弟穿着蓝衣服。
8.do walking 步行。“do + 动名词”结构表示“干某事,有较灵活的译法。
do reading(读书)/washing(洗衣服)/cooking(做饭)/shopping
(买东西)/cleaning(打扫除)等。
9.news:information新闻;消息。为不可数名词,如果表示“几条消息”,应用piece。
①The news is true.这条消息是真的。
②a piece of news 一条新闻;一则消息。two pieces of news 两条新闻;两则消息。several pieces of news几条新闻;几则消息。
10.agree 同意。常用桔构:
(1)agree on 对……取得一致意见或达成协议。主语必须是两者以上。也常用被动语态,表示“(某事)是大家都同意的”。
①They agreed on the date for the next meeting.对下次会议的日期他们达成了一致意见。
②At last,the plan was agreed on. 最后,这项计划通过了。
(2)agree to 同意;赞成。to 为介词,后接表示“建议;办法;计划”等名词。
①Do you agree to my plan?你同意我的计划吗?
②The headmaster has agreed to our suggestion for the holiday.校长同意了我们度假的建议。
(3)agree with同意;赞成。后接sb. 或what 从句。
I agree with you ,but I don’t agree with what he said.我同意你的意见,但我不同意他所说的。另外,agree with还有“与……相适应/相一致”的意思。
The climate here doesn’t agree with me .我不适应这里的气候。
(4)agree to do sth.同意、答应做某事。
Do you agree to go with us if we agree to lend you some money?
如果我们答应借钱给你,你同意和我们一起去吗?
11.at (the) least 至少;最少。反义词组为at (the)most至多;最多。
-Mr Smith looks older than his real age.In fact,he is at (the)most 40 years old.史密斯先生很显老,实际上他最多40岁。
-Oh, really?I thought he was 50 years old at (the)least.噢,真的吗?我以为他至少50岁了。
12.Supply vt.供应;提供给。常用结构:
supply sb. with sth./supply sth. to sb.两种结构常常可以转换。
①The factory supplies us with some parts of the car.
The factory supplies some parts of the car to us.这家工厂为我们提供一些汽车零部件。
②The peasants supply vegetables to the city.
The peasants supply the city with vegetables.农民们为城市提供疏菜。
13. Plenty of 许多;大量。既可修饰可数名词,又可修饰不可数名词。
①There is plenty of rain here in china.在中国这个地方雨量充足。
②Plenty of trees have been planted along the road.路旁种了很多树。
表示“许多;大量”之意,用来修饰名词的词和词组可以分为三类:
many
many a
a great/good many(of) +可数名词
(1) scores of
agreat/good/large number of
numbers of
much
a great/good deal of
(2) a large/great amount of +不可数名词
large/great amounts of
a lot of
lots of
(3) plenty of +可数或不可数名词
a large/great quantity of
large/great quantities of
14.begin(…)with…从……开始(…)
①Knowledge begins with practice.知识来自实践。
②Let’s begin(this unit) with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咱们从单词和短语开始学(这个单元)。
15.其他:
(1)cover…with…(be covered with…)用……覆盖。
(2)by oneself独立地(做某事)。
(3)in fact 事实上。
(4)carry away带走;wash away冲走。
(5)cut down 砍倒;砍掉。
(6)knock down撞倒;打倒。
(7)break thd rule/law违反规定/法律;obey/keep/follow the rule/law遵守规定/法律。
(8)in the past (在)过去。
(9)grow up 成长;长大。
(10)go (out) for a drive/walk/picnic etc.驾车出游/去散步/去野餐等。
(11)on Monday/Sunday etc.在星期一/星期天等。
(12)grow to/increase to 增长到;增加到。
(13)all over China/the world全中国/全世界。
(14)far away 遥远。
(15)set up建立;成立。
II.句型
1.so that 以便于;目的是为了。相当于in order that,引导目的状语从句。从句中常带有may/might;can/could;will/would/should等情态动词
①He got up early so that he might catch the first bus.他早起为的是赶上第一班车。
②I put on my glasses so that I could see more clearly.我戴上眼镜为的是看得清楚点。
③He spoke loud so that everyone could hear him.他大声说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听到。
以上各句中的so that均可用in order that代替。
当so that从句的主语与主句主语一致时,常可简化为in order to或so as to 结构。
上面的①②句可转换为:
①He got up early in order to catch the first bus.
②I put on my glasses in order to see more clearly.
上面的③句不可简化。但:
He spoke loud so that he could be heard by everyone.可转换为:He spoke loud in order to be heard by everyone.
注意:in order that/in order to 表示目的时,可置于句首;so that/so as to 表示目的时不能置于句首。
2.stop…from doing sth.阻止……做某事。stop也可换为prevent 或keep.
①Nothing can stop/prevent/keep us from doing that. 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那样做
②This is the best way to stop/prevent/keep such a thing from
happening again.防止这样的事再次发生这是最好的办法。
当该句型用到动词stop或prevent时,后面的from可以省略。
I tried to stop/prevent him(from)smoking, but I failed.我试图劝他戒烟,但没成功。
但当用到动词keep时,from不能省略。因为省略后得到的是另一句型keep…doing sth.意为“使……不断地做某事”。
I’m sorry I’ve kept you waiting for so long .很抱歉让你久等了。
3.make……do sth.使……做某事。做补语的不定式不带to,但在被动语态中则带to,即:be made to do sth.
The landlord made him work 12 hours a day.地主让他一天干12个小时的活。
被动式:He was made to work 12 hours a day(by the landlord).
与make意义相近的词还有let/have/get,但get的使用结构为:get…to do sth.
How can we get the trees to grow quicker?我们怎么能让树长快点呢?
4. How long have you had it?你买了多久了?
瞬时动词come/go/leave/start/arrive/buy/die/join/borrow/marry等不能与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如how long, for 和 since所表示的时间。
①他去世三年了。
不能说:He has died for 3 years.
而应说:He has been dead for 3 years/He died 3 years ago。It is 3 years since he died.
②他参军多久了?
不能说:How long has he joined the army?
而应说:How long has he been in the army?/How long has he been a soldier?/How long is it since he joined the army?
5.Not all the parts of the car will be made in the factory.并非所有的汽车零件都在这个工厂里制造。
not 与总括词(即表示全部意义的词)连用,表示部分否定。not 有两个位置,可放在总括词前,也可用来否定谓语。不管总括词在句中作主语,还是作宾语、状语,都表示部分否定。
常见的总括词有:both/all/every/everyone/everybody/everything
/everywhere.
①Not all of them go in for sports.他们并不都喜欢运动。
相当于:All of them don’t go in for sports.
或:Some of them go in for sports,but others don’t.
②I don’t like both of the novels.这两部小说我并不都喜欢。
相当于:I like only of the novels.
③You can’t get this kind of vegetables everywhere.这种疏菜你并不是在哪里都能买到。
相当于:You can only get this kind of vegetables somewhere.
如果表示全部否定则应用:neither(两者)/none(多者)/no one/nobody/nothing/nowhere.
①None of them go /goes in for sports.他们都不喜欢运动。
②I like neither of the novels.这两部小说我都不喜欢。
③You can get this kind of vegetables nowhere.在哪里你也买不到这种疏菜。
6.spend vt.花费;用。其主语为“人”,宾语为“金钱”或“时间”;后面可搭配介词“on + 名词/代词”,或“in(可以省略) + 动名词”。
使用句式为:sb. + money/time + on sth./(in)doing sth.
①They spent yuan on the TV set./They spent 2000 yuan(in)buying the TV set.他们花了2000元这台买电视机。
②The writer spent 2 years(in) writing the novel./on the novel.这位作家花了两年时间写这部小说。
另外:“花钱”还常用以下两个句式:sb.+ pay money + for sth./sth.+cost sb.+money
①They paid 2000 yuan for the TV set.
②The TV set cost them 2000 yuan.
“花时间”还常用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句式。
It took the writer 2 years to write the novel.
7.as…as possible:as…as one can尽可能地…….
①I’ll come back as soon as possible.我尽可能地……
②Get up as early as possible tomorrow morning. 明天早晨尽量早起。
三、经典名题导解
1.If city noises_______ from increasing, people_______shout to be heard even at the dinner table 20 years from now .(92年高考题)
A. are not kept, will have to
B. are not kept,have to
C. do not keep, will have to
D. don’t not keep, have to
答案:A
命题目的:考查时态和语态。
解题思路:本题题意为:“如果不阻止城市噪音的话,从现在起后人们将在吃饭的时候大声喊叫才能听见。”主句用主动语态,从句用被动语态,语态的确定就看与主语的关系,主动关系用主动语态,被动关系用被动语态。本题中“20 years from now”是关键,故用将来时态。
误点突破:B项时态不对,C项语态不对,D 项时态语态都不对,
2.Tom kept quiet about the accident______ lose his job.(90年高考题)
A.so not as to B.so as not to
C.so as to not D.not so as to
答案:B
命题目的:考查不定式的否定形式。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与选项,不定式的否定式是not + 不定式,作目的状语的不定式的否定式则是:in order not to do ,so as not to do ,或not to do ,故此选B。表目的的不定式结构区别:in order to do ,to do 可放句首或句中,而so as to do 只能放句中。
误点突破:A、C、D项其否定词not 位置不对。
3.Jane was made________ the truck for a week as a punishment.(91年高考题)
A. to wash B.washing
C.wash D.to be washing
答案:A
命题目的:考查不这定形式做宾补的情况
解题思路:在英语中的使役动词:make,let ,have,感官动词:see , notice, observe,watch,hear, feel等词 + 宾语 + 不带to 的不定式句型变为被动语态不定式符号不能省。例如:I often hear him read English.我常常听见他读英语。He is often heard to read English.故此要选答案A。
误点突破:B、D 项make后面无此搭配,C项不符合句子结构。
4.when Jack arrived he learned Mary______ for almost an hour.(92年高考题)
A.had gone B. had set off
C.had left D. had been away
答案:D
命题目的:考查延续性动词与瞬时动词的使用。
解题思路:本题意为“当杰克到达时,他才知道玛丽走了几乎一个小时了”。根据题意此题应用延续性动语,因题后有一段时间状语。英语中要接一段时间,必须要用延续性动词,否则句子就错了。例如:错句:His grandfather died for five years.正句:His grandfather has been dead for five years.或:It is five years since his grandfather died.
误点突破:A、B、C答案均为瞬间动词,不能跟一段时间状语,故不能选 。
5.We agreed_____ here but so far she hasn’t turned up yet.(95年高考题)
A.having met B. meeting
C.to meet D. to have met
答案:C
命题目的:考查单词agree的用法。
解题思路:要表示“同意做某事”用agree to do sth agree 后只执着不定式的一般式,不接v-ing 词。单词agree还有如下的用法:agree with sb 同意某人的意见,agree to sth 同意某事,agree on sth。在某事上意见一致。
6.《复习3》的教学设计 篇六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室内设计;教学设计
一、目前室内设计教学的不足
中职室内设计课程的着眼点不是为了获得亘古不变的定理,是培养教师在面对新情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也为了给学生对于高职学习的衔接打基础。通过每一次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行不断的解决,从中得到帮助,巩固知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与高职阶段学习接轨的基础专业能力。同时深化教师对于室内设计这门课的认识,在每次解决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时也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现代化的教学能够两耳不闻窗外吗?尤其是室内设计这种以实用性为主题的。过去课程的实施大多局限于校园教学资源,课堂教学往往成了比较理想化的作品,从而忽略了实际操作性、设计材料、工艺和分析问题的可靠性。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中因为缺乏真正的实际工程磨炼,专业知识很窄,缺乏专业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运用,缺乏社交技巧,缺乏专业的眼光,毕业后就很难适应复杂的实际设计工程。
针对以上情况,加大在校期间实践性教学迫在眉睫。室内设计专业的实践式教学,是一个专业性的教学,应该是一种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的教学模式。这样充分利用社会周边各种资源,才有利于专业教学,达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
二、室内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必要的和重要的相关工作文化的能力和专业技能领域的基本知识,都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生产基础上的区域、产业、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建立,但是在中、高职教育目标系统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中职教育的目的是以生产、施工、服务为导向的职业培训的技术工人;而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则在生产、建设、服务的培训过程中以培养管理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为目的。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现中,中职毕业生相对于高职毕业生缺乏的是知识的广泛性,以及掌握理论知识的深入程度,较为薄弱的创新和创业精神。因此,围绕中、高职业教育的不同课程体系,一方面高职培养目标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要注意相互衔接;在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要以高职为参照,根据高职的要求进行中等职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根据中、高职学生课程体系的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的分类和分层的不同要求。以室内设计专业“3+3”的模式作为一个例子。首先,在横向分类上,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分为文化素质、专业能力、专业技能课程三大类。同时,为了达到在纵向上的中高职课程的衔接,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置中、高职的课程分类。中职教育课程体现了基础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高职教育课程,则以高端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管理型、技能型的课程体现,提高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根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要求,通过中、高职课程的分类与分层,统一形成课程体系的一体化。
1.室内基础知识的教学设计
对于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制图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比较枯燥的,也比较晦涩难懂,特别是在理解空间结构上,教学时间的有限,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为了让学生了解绘图的基本术语,教学方法应采用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绘图形式相结合。傳统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提问式、举例式,以知识的智力传授为目的,有明确性、严谨性、系统性等优点。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适当的举例与提问,学生可以加深理解。同时,设计类基础课程的学习也不能忽略。造型能力、配色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于室内设计的后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实践性教学的设计
室内设计实践技能知识只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为了让学生感觉在实际工程现场中,拥有设计师的现场思维能力,应当增强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和处理歧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实践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应该是基于案例教学法,只有结合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才能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巩固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选择有启发性、典型性、综合性的案例,学生可以根据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舞台设计、案例阶段设计等形式,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实际工程理论应用中培训学生的能力。
3.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
在影响宏观经济环境和项目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探索各种相关信息,系统、全面、综合地分析和判断,以便做出决定,这就是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因此,要改变现有的理论型教学和被动学习方法,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实验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如果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室内设计公司或房地产公司进行角色扮演,收集相关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以最终的设计结果来展示并进行讨论和相互批评,就能使学生在掌握原有知识和实践能力深入的同时,能够更加系统地、深入地了解,以确保学生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能力能够与工程实际操作、管理和市场需求同步发展。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室内设计教学中应采取“理论+案例+实践”的教学模式,能够系统性地深入理论体系中,采用多样化、典型化的案例操作,来试验实践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对设计成果的展示来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进行讨论与互相批评,发现并弥补自己的不足。
教学方案需要适应时代的变迁,更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案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对于“3+3”中高职衔接的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我们应该基于理论,勇于实践探索,不断补足不足之处,适应市场,设计出适合中高职各阶段的学生,但是又可以融洽衔接、利于实施的教学方案,培养出适应市场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徐伟雄.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多媒体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
7.3个月的雅思复习计划 篇七
【1-30天】
背诵《雅思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并找适合听写的材料做听写,在这段时间里虽然只有背单词和做听写,但是意义在于为以后打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背单词讲究多次重复,一本单词书,背个几轮就能深深地存在脑海里了,在背单词的同时注意联想近义词、反义词、词根、词缀,让一个单词长出一个树来就会很有效果了。至于听写,按照《做听写的方法论》里面的方法展开,把听写做好对于听力、口语甚至作文都有好处,至于听写的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化一点的就好。
【31-65天】
【雅思听力】
结合《听力各场景分析》认真做剑桥真题的听力练习,抓住听力的各个场景的特点,并自己分析总结场景的出题点、词汇、注意点、做题技巧等等,一遍做完之后毕竟印象不深刻,还可以再做一遍做一遍做一遍。如果某个场景的做题结果比较差,可以查找那方面的资料、单词等,多多练习,对于听力各场景里积累的东西在口语里面也可以加以利用,特别是对话里面的词组等。
【雅思阅读】
结合《阅读技巧总结》认真做剑桥真题,把阅读的技巧运用到实战中去,对于剑桥真题的阅读要注意做题时掐时间,做完了仔细分析、总结,把属于自己的阅读常见生词、错题、技巧总结等等都整理一下,方便以后回顾。剑桥真题的阅读题也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毕竟做一遍可能达不到最好的效果。
【雅思写作】
写作部分的话,仔细研究《雅思大作文开头、主体、结尾攻略》里总结的方法,用剑桥真题或者是近期的雅思考试作文题来练笔,做剑桥真题的题目,可以参考书后的例文和点评,吸收例文的优点,跟着点评学习雅思考试中的常见错误,并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把自己的作文改两三遍能够深深受益。至于小作文,就按照剑桥真题上的题目做,书后的范文都是短小精悍、用词精准、表达简洁明确的好文章,自己做完之后跟范文一比较,高下立现,然后仔细分析范文,学习范文的角度、句型、词汇等等,再修改自己的作文,会有长足的进步。
【雅思口语】
仔细研究《24个雅思口语范本》里的内容,把其中的好词好句都划出来,吸收成自己的语言。然后,雅思考试的口语题库在一段时间内是固定的,因此近期的烤鸭只需要关注考期所在范围内的题库。对照着评分标准,听一听相关的示范音频,用机经的题目练习,考试的时候很有可能命中准备过的话题或类似题目,就能有心理准备地答题了。
【66-90天冲刺阶段】
首先,回顾之前所有的错题,做到对犯过的错误心中有数,以后不再犯,然后回归剑桥雅思,把剑桥真题9拿出来当做模考题目,严格掐时间练习,同时重视口语写作的预测,不一定要每条预测题都练习,可以对照着题目拓展下思路。
以上就是三个月雅思复习计划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雅思备考有所帮助。
三个月托福考试计划
1)第一个月(考前3个月)
第1周 以下是你所要做的事情(可以同时进行):
A.把我推荐的书和资源找全,准备在手边(1-3天)
B.看OG, 把OG 前几章介绍托福题目的内容看完(特别是阅读和听力),一些小练习可以做掉。后面的整套卷子可以先不做,留到最后复习的时候做(1-3天)
C.背单词。如果你和我一样用的是张红岩的词以类记,请背按学科分类的单词,一共27个list。 每天背两组,对于拿不准的读音,请听配套的MP3。背完了用本子遮挡中文意思,拷问自己,想不起来的单词旁边打个叉。接着复习一遍打叉的单词,再拷问自己一边,一直到没有打叉的单词,或者只有很少打岔的钉子户单词为止。第二天复习的时候,再把昨天背的单词复习一遍。(每天如此)
D.等OG看完之后开始做蓝色delta。 蓝色detla这本书本身给出了复习计划,可以按照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调整。建议你在一个月内做完
名师在线指导,3个月如何备考托福考试
E.你可以听听新托福网络课堂的听力,有讲如何抓重点,如何记笔记,你要好好总结。把要记的重点打印出来,每天诵读(读到烂熟于心)。
第2-4周 此时你已经不是新手了,对于托福已经入门了。你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单词阅读听力
A.按照已经订好的蓝色delta计划,把它的阅读和听力部分做完。
B. 做听写,做完了还需要做两件事:一、整理不会的单词,抄到小本子上,每天拿来读;二、听写完了跟读,练习语音语调。(每天都要做)
C. 背单词。背完了一遍就回过头再背一遍。这一个月下来,因为背单词和复习练听写时整理的单词,你的词汇量会增长很多(每天做)
补充第四周(因为第四周的到来意味着第二个月就要来了,你可以为了下一个月的口语和写作练习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A.确保托福网络课堂已经下载,还要下载网络课堂的讲义。
B.确保戴云的作文课讲座录音已经下载,你还需下载他的配套讲义。
C.看OG上关于口语和作文的介绍,做到心中有数。
D.可以开始听戴云的作文课堂讲座录音,因为内容比较多。听的时候把重要的内容做笔记,重要的地方比如怎么证明观点,怎么举例等等
2)第二个月(考前2个月)
第1周, 你需要过渡到主要以口语及写作的第二个月
A.听戴云的作文课录音,并做笔记(估计4,5天可以完成)。新托福网络课堂的作文可以先不要看,虽然也是戴云讲的,但是主要讲的是综合作文。
B.看新托福网络课堂的口语部分。
C.听写
D.背单词
E.下载一些作文和口语的机经
第2-4周,此刻需要全力复习作文和口语
A准备口语段子(题目参考机经),段子以人,物,事,地点等等分类。有的段子可以套用不止一个口语题目,大家要灵活一点。每天都写几个段子,写到20个段子左右基本就可以套用各种口语题目了。
B 写出来的段子要读要背。首先你要大声朗读,找对读音和节奏。你可以录下来上传到网上求人拍砖。段子修改定稿后,要把它背下来。争取一看到题目就能脱口而出。
C第2周的时候可以主攻列作文提纲。你可以下载李笑来整理的185。就是185道作文题,每题都有提纲。你先自己想观点和理由,想不出来再看李笑来的。通过这一个星期头脑风暴的练习,以后你会更加容易快速找到好的Point.(戴云的作文课,也有教过如何找理由,讲的很好,多多领悟。)
D第二周,或者第3-4周可以开始写作文了。就拿小马过河上下载的机经的作文题目写。我建议你不要写一篇扔一篇,要修改,或者扔到网上。大概2-3天写一篇,再修改。改完了和其他准备托福的同学互相改改。
E 第三-四周,按照网络课堂的口语课准备好口语3-6题的模板。拿一些题目来练习一下。比如OG, 还有模拟软件上的题目
F 听 写每天必练
G 背单词每天必背,估计两个月之后单词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了
3)第三个月(考前最后一个月)
最后一个月非常关键,不过要做的事很琐碎。
第1-2周
A 把如何记听力笔记重点的纸头翻出来,每天诵读,读到考试为止
B听新托福网络课堂的作文,讲的主要是综合写作。你可以准备个小模板。
C接着你要找一些听力题目来做,比如模拟软件barron和kaplan。做得时候要记笔记.口语3-6题你也需要找些题目来做,barron和kaplan等等
D背诵写好的口语段子,背熟
E做一些托福阅读题目,看看有没有哪个类型的题目正确率比较低。针对这些题目找找有没有应对策略。可以上网搜别人的心得。
F继续练听写。
G单词可以不用背了,主要可以补漏。
H下载机经和预测题目
I 可以列一个写作计划,写预测上的作文题目。如果一共20个题目,那么基本上每天都要写一篇。记住写完修改。
第3周
A 继续练习听写,如果听写材料写完了就拿小马过河的听力文章来练习。
B做阅读,寻找阅读难题的突破
C根据预测准备口语段子。根据预测把口语3-6题练习一遍
D根据预测写作文。
第4周
A不用练习听写了,找点题目做吧,比如OG上的听力,还有ETS送的一套卷子。或者巴郎模考软件的听力
B阅读也可以做几篇
D把写好的作文,修改好了,再看一遍。
E口语段子复习一遍,模板复习一遍
F综合写作的模板复习一遍
G 上网看看预测有没有更新,有的话,再准备一下。没有的话把准备不足的地方补充一下
8.《复习3》的教学设计 篇八
《考试大纲》对句式的考查表述为“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E。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不同,语意深浅的不同等)或题目规定,选择恰当的句式。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变换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变成另一种句式。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属于语言的应用,有较强的灵活性,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
1.(2012·课标全国高考)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2.(2011·课标全国高考)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3.(2011·课标全国高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4.(2011·广东高考)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选用句式在课标全国卷试题中一般不单独设题,如果设题则为选择题,并与语言表达连贯题一起考查。变换句式题,一般以主观题为主,主要有长短句的转换、重组式转换、改造式转换等,有时与简明、连贯、得体等其他考点综合考查。仿用句式是近几年课标全国卷每年必设题的考点,因此,它是复习备考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
考查角度一:仿用句式
仿用句式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并与修辞结合起来考查。其基本要求是:明确题目要求,依据表达需要,掌握句式特点,参照所仿句式,注意内容连贯,确保文面整洁。
1.命题式仿写
命题式仿写即话题式仿写,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以同一话题或另外的话题组织材料,按照例句句式进行仿写。
典题探究
【典题1】(2012·辽宁高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爱心是昏暗夜空中的歌谣,使孤独者感到了慰藉; 爱心是茫茫沙漠中的绿洲,使跋涉者感到了希望。
解题思路:解答仿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同时考虑内在主旨与句间逻辑关系以及题目中对修辞手法的要求。本题例句以“爱心”为话题,每句先用一个比喻句,然后阐述作用。
答案示例:爱心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使航海者看到了光明。爱心是漫漫征途中的路标,使迷路者找到了方向。【典题2】(2010·大纲全国高考)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页
1第 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大气。解题思路:仿写的内容必须以“博大”为话题,所写的句子前后语意贯通,句式基本一致。
答案示例:博大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容;博大是一种心如止水的平静;博大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智慧。2.嵌入式仿写
所写句子在已给材料中间或末尾,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语意连贯,句式与给出的例句相同。
典题探究
【典题】(2010·安徽高考)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
甲同学说:我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________(1)________。....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________(2)________。....解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句式仿写。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续写的句子与前面句子在内容上要连贯,又要注意形式一致,找到仿写点即可。
答案示例:(1)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境界(2)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3.续写式仿写
在提供材料的末尾留空,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与上下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
典题探究
【典题】(2012·四川高考)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综合考查修辞的运用、语言连贯、句式仿写等能力。仿写时首先要注意题干的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答案示例:(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
4.自由式仿写
给出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仿写内容不确定(可自由发挥),依照例句的句式而进行仿写。
典题探究
【典题】(2012·大纲全国高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作答本题注意要求,从语法角度看,是复句,“没有„„无论„„都只是”条件复句,要注意形式要是复句;从修辞角度看,三句都是比喻,且三句构成排比。仿写时要形神兼备,要有文采,也要有意蕴。
答案示例:没有毅力,人生就如迷航,无论怎么谋划,都只是驶不上航线的虚幻航行; 没有毅力,人生就如谎花,无论怎么培育,都是结不出果实的无谓辛劳; 没有毅力,人生就如歧途,无论怎么憧憬,都只是达不到目标的无用奔波。
方法归纳
1.研究示例,把握中心
明确要求,就是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示例。如果所给例句是一段话或一节诗,就要找出它的中心;如果是一组有联系但相互独立的句子,就要把握它们各自的主旨或整体所围绕的话题。
2.对应已知,把握结构
仿用句式的结构要求往往寓于已知条件即例句或上下文中,作答时必须明确要求仿用的是复句还是单句,句子的结构类型如何。如果是对联,还应弄清句子中的短语类型、词性等。
3.着眼特征,把握修辞
页
2第 考纲指出了考生应掌握的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9种修辞格,仿用句式往往与修辞综合考查,考生要抓住例句特征,认真辨析,弄清其修辞格。
4.品味语言,把握风格
不同的语境往往需要不同的语言风格。考生只有认真品味题中给出的语句,分析其风格特征,才能够仿写出与例句语言风格一致的句子。
对点训练
1.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
我喜欢出发,喜欢思索品味一种缤纷的人生。于是我想从大山那里学习深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段,仿照画线句的句式,结合语境在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
我突然想到人的内心世界在审美上是多么神奇。你看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为人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朦胧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为大家留下了永远的回忆,如盛开的鲜花,如美丽的邂逅。
考查角度二:变换句式
变换句式一般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主要类型有:长句与短句的变换、整句和散句的变换、口语和书面语的变换和重组句子等。其中,重组句子是考查的热点。
1.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一般的单句中结构复杂、用词较多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是短句。句子的长短只能就单句而言,长句与短句又是相对的。长句与短句的变换是高考句式变换的一个重点。
典题探究
【典题1】(2012·浙江高考)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1)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3)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4)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短句变长句,首先要分析各个句子,确定一个句子当主干,然后将其他小短句通过增删等方法变换成定语或者状语,之后修改使之通顺并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答案示例: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典题2】(2011·辽宁高考)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解题思路:这是长句变短句。首先要划分句子成分,找出句子的主干,再将修饰成分相应地变成几个句子,注意各句间的关系,做到顺畅自然。
参考答案: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阐释的依据是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阐释的内容既有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也有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还有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典题3】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删词语)。《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①以《红楼梦》为主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曹雪芹为主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短句变长句的能力,关键是找准句子的主干,然后把其他内容作为修饰成分归附到中心句中,注意不要遗漏信息,可酌情增删词语。
答案示例:①《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②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方法归纳
(1)先用“提取主干法”把长句的主干成分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短句。如例1中先确定句子的主页
3第 干“他的著作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2)其次将复杂的修饰语根据表达的意思化分成几个短句,或做复句里的分句,或单独成句。如例1中修饰成分又分成“阐释的依据”和“阐释的内容”两个分句,“阐释的内容”又分成两个再小点的分句。
(3)如果长句中有联合成分,就把联合成分拆开,重复跟联合词组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叠用句式,变成复句里的几个分句。
把几个短句变成一个长句,方法与长句变短句相反:首先,以其中一个主要句子为主干;其次,把剩余短句作为主要句子的定语或状语。
2.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句式长短不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
典题探究
【典题1】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散句变为整句和修饰手法的运用能力。散句变为整句,就是把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变换成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气势贯通、表意明晰的一组句子。题干还要求改写后的句子为排比句。
参考答案: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是霎时的喜悦。
【典题2】把下面的整句改为散句。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不相识,尽管他们的性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解题思路:根据此句子的特点,可把几个句式相同的并列的分句重组成一个单句。
参考答案: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不相识,性格也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方法归纳
要使散句变为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做题时可对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其相似点,从而归类统一,使其变成对偶句、排比句或其他结构一致的句子。整句变散句的要求则与散句变整句的要求相反。
3.口语与书面语的变换
经常出现在口语中的句式,叫口语句式,它的特点是:句子短小,结构简单,很少使用关联词语。经常出现在书面语里的句式,叫书面语句式。它的特点是: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
典题探究
【典题】(2011·山东高考)假如你是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的主持人,请根据少儿听众的特点,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80个字。
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碧绿的草地上,一条小溪潺潺流过,水中的卵石清晰可见。溪边坐着一位长髯老者,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要把握句子的意思,并结合儿童听众的特点加以表述,做到通俗、简单、易懂。
答案示例:一条小溪哗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些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看得可清楚了。溪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脸瘦瘦的,胡子长长的,那双眼睛可有神啦。
方法归纳
(1)找准相同意思的词语来进行替换,不能产生语义差别。(2)考虑说话人的身份、地位以及谈话的场合等因素。(3)注意方言和俗语的运用。4.重组句子
句式变换除了从语法方面变换外,还有另外一种类型就是重组句子。重组句子是根据题目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打乱句子的结构,改变陈述的对象,重造一个新句子。这是近年高考的常见题型。
典题探究
【典题】以“地上的狮、虎”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
天鹅在水中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而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就不是这样,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
解题思路:原题所给的两个句子分别叙述了天鹅和空中的鹰、鹫各自的生存特点,两者呈并列关系,页
4第 因此,转换后还要保证前后的并列关系。
参考答案:地上的狮、虎,空中的鹰、鹫,都只以善战称雄,以逞强行凶统治群众,而天鹅就不是这样,它在水中为王,是凭着一切足以缔造太平世界的所有美德,如高尚、尊严、仁厚等等。
方法归纳
(1)分析原句层次关系是做此类试题的第一步,只有分清原句层次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变换后句间的关系不变,从而保证不改变句子原意。
(2)理顺重组后的句意。重组句子的第二步是考虑表达的思路问题,也就是理顺重组后句子的意思。重组句子的思路,一般按“时间空间”“逻辑事理”“情感心境”“场景组合”等关系进行。
(3)调整语序,重组句子。新的句意理顺后,同时改变原句句子结构或短语位置,使之符合新的句意。重组句子可以适当增删词语,调整句序,从而保证变换后句子的通顺流畅。
对点训练
1.以“那些不朽的书籍”为陈述对象,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我们从那些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却仍然新鲜有用的不朽书籍中,接受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
那些不朽的书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四个短句转换为一个长句,要求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改变个别词语。①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②为什么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 ③他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黑暗无知的时代。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将只剩下娱乐和成功。考查角度三:选用句式
选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述的需要,选择最恰当、最富表现力的句式。其目的是训练考生在阅读时能够辨识句式表达的效果,在表达时能选用表达效果最佳的句式。选用句式一般与连贯、仿写等考点一起考查。
典题探究
【典题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一段文字,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雁是有灵性的,它只能选择适宜于它生存的环境,同时,大雁也无法改变它的天性——飞翔,它们原是自由的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远远地避开人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飞走 B.飞走,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C.甚至不愿回来,飞走,远远地飞走 D.远远地飞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解题思路:首先明白所选的语句是对前面句意的延伸,根据由近及远的层次步步深入,就能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答案:B 【典题2】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
反方:如果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诗人李白感受到的月亮之美,难道和你是一样的吗? 正方:如果美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这道题首先要弄清正方的观点:美是客观存在。然后用反问形式作答。答案示例:埃及人赞美的金字塔,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就不美吗?
方法归纳
1.首先要把握各类句式的特点。比如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匀称,音韵和谐;散句自由活泼,挥洒自如,节奏鲜明。
2.选用句式要考虑表达上的需要。如根据上下文陈述对象的需要、表现形式的需要、表意的需要及表达手段和场合的需要来选用句式。
3.能够突出需要强调的部分,使语段表意明确、清晰,句式风格与文段内容一致。
对点训练
1.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__________。”
A.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B.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页
5第 C.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内容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巴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飞驰,高远的天空,像一面硕大无朋的镜子,映照着辽阔的北国,使人心旷神怡。车子弯过一个山梁,只见长城________,一会儿又扶摇而上,直到浩渺的太空!
A.像灰色的绸带在苍茫的群山中飘舞,一会儿落进山谷,一会儿飘上山巅 B.像灰色的巨龙在苍茫的群山中出没,一会儿钻进山谷,一会儿攀上山巅 C.像灰色的巨蟒在苍茫的群山中游动,一会儿溜进山谷,一会儿爬上山巅 D.像灰色的巨龙在苍茫的群山中起落,一会儿降到山谷,一会儿升上山巅 考查角度四: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考试大纲》对常见的修辞手法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9种。修辞手法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辨认和理解;二是根据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手法。后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典题探究
【典题1】(2012·山东高考)根据语境,仿照下面句子中本体(画线部分)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作诗填词,本来是为了传情达意。如果写出的诗词不能传情达意,这就有如__________,又如__________,还有什么用呢?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达出“诗词不能传情达意”造成的后果,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找出贴切恰当的喻体。
答案示例:(1)做出的饭不能吃 缝好的衣服不能穿(2)盖好的房子无法居住 修建的高速路不能通车 【典题2】(2011·重庆高考)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黑墨
②黑钻石 ③黑夜 ④黑葡萄
(1)此刻,她那______ 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____________ 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1)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思路:从形状相似来看②④可以作为眼睛的喻体,(2)中有“闪烁着奇异的光亮”,与之相照应的只能是能闪烁光亮的“黑钻石”,(1)句选④,切合眼睛的特点,且与“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人物性情相契合。
参考答案:(1)④ 理由:黑葡萄是乡野之物,带有土气、野味,与所刻画的人物性情契合,显得鲜活。
(2)② 理由:黑钻石带有奇异的光彩,带着闪亮的光芒,可以写出姑娘的活泼、机灵。
方法归纳
常见修辞题的答题方法
1.明确各类修辞效果,明辨易混修辞格。熟练掌握常见修辞格的特点及易混淆修辞格的区别,是用好修辞格的前提。修辞格中的比喻与比拟、借喻与借代、对比与映衬等修辞手法容易混淆,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区分。
2.根据语境确定要选用的修辞格。某种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往往是和上下文乃至全文的中心紧密相连的,修辞往往是上下文文意的延伸或含蓄表达,解答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文意、联系修辞句的客观语境。
3.近几年,修辞的考查一直与仿写句式结合起来,解题的第一步是分析判断例句的修辞特点,只有这样仿写的句子才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对点训练
1.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组句子,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不是唱歌就表示快乐,不是哭泣就表示痛苦,有时忧伤是最美的体验,有时凄凉是最感人的乐章。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组成与前面的句子相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
6第 1.(2013·河北唐山模拟)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与示例相同。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有人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让人畅想。2.(2013·山西长治二中模拟)李白、李清照、汤显祖、巴金、郁达夫、海明威、巴尔扎克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文学家。请仿照例句,任选一位写一句话,评价其作品的意义和他在文学上的成就。
例:《罗密欧与朱丽叶》,一部个性解放的爱情呐喊,一部震撼世界的话剧巅峰;莎士比亚,捍卫人文,抨击封建,是无与伦比的辉煌的戏剧大师。
3.(2013·陕西长安一中质检)依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并要求所选的事实材料与给出的观点一致。
无论是披阅十载完成《红楼梦》的曹雪芹,还是忍辱负重写成千古杰作《史记》的司马迁;无论是苦心钻研最终发现“镭”的居里夫人,还是患有重病却探究出宇宙成因的史蒂芬·霍金,他们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成功。
4.(2013·辽宁五校联考)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广阔。
5.人们对“英雄”的评价有不同的标准,请仿照首句,选择两个人物,表达对 “英雄”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②句式相近;③每个仿句不超过50个字。
翻开《水浒传》,林冲说:“英雄要有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尖刀插入贼人的心窝,顶着风雪迈向梁山的时候,我就是英雄。”
(1)翻开《史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开《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3安徽皖南八校联考)选择高中语文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仿照例句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例句:最喜欢李白的《将进酒》。不事雕琢的文辞,汪洋恣肆的遐思迩想,宛如一曲豪放的咏叹调。豪情满怀,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千古绝唱啊!
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13河北唐山一中模拟)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与示例的内涵一致,句式与示例相同。
例:比外表更重要的是气质,比谈吐更重要的是修养。8.(2013·辽宁大连一中模拟)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话题,仔细揣摩句意,写出两句话,要求与例句句式相同。
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在平凡中追求卓越,这才是真正的人生。9.(2013·山东青岛二中阶段检测)下面是一位作家写的一首散文诗。请你模仿这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再写一首。(可任选一种标点符号作为联想的对象,不少于4句)
句号的联想
句号是谦虚者的起点,骄傲者的终点;句号是一面镜子,让你认识自己;句号是一只救生圈,让弱者随波逐流;句号是一只敲响的战鼓,叫强者奋勇直前„„
10.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以“过度包装”为开头,整合成一个单句。①过度包装背离了包装应有的功能。②过度包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③过度包装这种包装现象损害了社会的利益。④过度包装广泛存在于商品包装之中。⑤不少企业宣传中也存在过度包装的情况。11.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五个句意简要的短句。
以物质消费为依托和前提、因需求的增长受制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使消费水平能够更直接、更突出地反映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的文化消费是一种用以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消费。
12.(2012·河北邯郸二模)把下面这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游春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
页
7第
《游春图》的右上角是宋徽宗赵佶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游春图》描绘了达官贵人到郊外踏青的情景。《游春图》的正上方靠左是乾隆题写的诗词。《游春图》是隋朝展子虔画的。13.(2012·湖北八校联考)适当增删词语,将下列几句话重组为一个长单句,要求以“后世仁人志士”为开头。
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②《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不朽诗篇。
③“求索”精神源于《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④“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精神。
14.把下面短句改写成一个复杂的单句,可以增删个别字词,但不得改变句子的原意。
北大数学研究所所长张恭庆院士将数学的作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为其他学科提供语言、概念、思想、理论和方法。第二层次,是直接应用于工程技术、生产活动,这类例子是大量的。第三层次,是作为一种文化,对全社会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都说明数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起着重大作用。
15.(2013·湖北黄石中学联考)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4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
16.(2013·四川成都七中模拟)请仿照下面小诗中画线句续写一组句子,要求句式、修辞一致,意境相同。
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 17.(2012·陕西长安一中模拟)阅读相关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吴菊萍,阿里巴巴员工,浙江嘉兴人。2011年7月2日下午一点半,杭州滨江区一住宅小区,2岁女童妞妞不慎从10楼坠落,从楼下经过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后来经过医院全力抢救最终康复,救人的吴菊萍,手臂骨折,受伤较重。其事迹感动国人,感动世界,她被网友称为“最美妈妈”。经网友提议,杭州市政府出资为吴菊萍在钱江新城市民中心建造了一座雕像。
这座雕像的底座上还需要镌刻一段文字,请你完成。要求:(1)语言富于文采,不少于两种修辞手法;(2)字数在25~50之间。
页 8第
参考答案
考向分析体验 感知真题
1.答案示例:(1)桃花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 枫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2)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 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
解析:仿写该题所给的例句,要注意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句式结构等方面的要求。2.参考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解析: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注意使用“润滑剂”——介词、副词和关联词。长句变短句要抓住最难于理解的成分,使变后的文段语序合理,意思明了,前后通顺。
3.答案示例:生命是图画,意味着风景,只要你去涂抹。生命是乐章,意味着旋律,只要你去演奏。生命是诗行,意味着哲思,只要你去书写。
解析:仿写的句子要内容合理,比喻贴切,句式相同。具体做法:①看清题干列出的几点要求,化仿写为填空。②分析仿写句:包括分析仿写句的句式特点、思想内容、修辞手法等。展开联想和想象,搜索仿写材料。③按要求仿写,仿写句子要与例句一一对应,做到内容符合要求,尽量写得新颖,有深意,有文采。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
4.参考答案: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真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恶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的能力。单句只有一套主、谓、宾,把三句合成一个单句,只需把“东西”前的定语合在一起即可。
考点探究突破 对点训练
考查角度一:仿用句式
1.示例:从大海那里学习勇敢 从大漠那里学习沉着 从森林那里学习机敏 2.示例:它抽象出一个美的轮廓 如月光下的凤尾竹 如灯影中的美人 考查角度二:变换句式 1.(那些不朽的书籍)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朝代的兴亡,虽遭时光冲刷,但内容却仍然新鲜有用,它们能给我们前人的知识积累和学说成果。
2.曾提出“当代青年拥有网络资源却沉浸于自我的小世界”这一问题的美国大学教授马克·鲍尔因悲观地认为人类或许将进入一个只剩下娱乐和成功的黑暗无知的时代。
考查角度三:选用句式
1.B 解析:选项要符合整体语境的要求,只有B项的表述合乎校长的身份,又能连贯得体。
2.B 解析:A项,与长城的气势不符;C项,“游动”力度不够,“溜”“爬”神韵不对;D项,“起落”“降”“升”呆板,无灵气。所以应选B项。
考查角度四: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1.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不是金钱就表示富有,不是清贫就表示低能,有时苦难是最大的财富,有时残缺是最美丽的风景。
2.示例:有的人坎坎坷坷,千磨万难,但他的人生之书却引人入胜;有的人春风得意,养尊处优,但他的人生之书却空洞无物。
演练巩固提升
1.示例:有人说,师恩如天,因为天空高远,让人飞翔。有人说,师恩如地,因为大地沧桑,让人坚强。2.示例:《漱玉词》,一部响彻词坛的人间绝唱,一部感天动地的血泪悲歌;李清照,不拘礼教,追求真爱,是空前绝后的闪耀的一代词宗。
3.示例:无论是运算推理十几年才发现“陈氏定理”的陈景润,还是尝遍百草最终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无论是勤学苦读数十年才完成鸿篇杰作《资本论》的马克思,还是潜心钻研,反复试验最终发明白炽灯的爱迪生,他们的经历都告诉我们:唯有坚强的意志,才能走向成功。
页
9第 4.示例:凋谢的花,即使是一瓣,也会怀念春风的和善,牢记细雨的叮嘱,承载根的希望。
5.示例:项羽说:英雄要有胸怀。虽然我刚愎自用,但当我无视范增高举的玉玦,任樊哙闯帐、刘邦逃走时,我就是英雄。
诸葛亮说:英雄要有信念。虽然我知事不可为,但当我守着先帝遗命,六出祁山,最后病逝五丈原时,我就是英雄。
6.示例:(最喜欢)王勃的《滕王阁序》。惊艳天下的词采,行云流水的思想律动,仿佛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心绪飘飞,任意挥洒,收放自如,百代奇文啊!
7.示例:比承诺更重要的是行动,比礼貌更重要的是真诚; 比同情更重要的是帮助,比批评更重要的是表率。
8.在平庸中彰显不平庸,在平庸中探寻奇迹,这才是精彩的人生。在失败后笃信不失败,在失败后追寻奋进,这才是辉煌的人生。9.示例:(问号的联想)问号是一把钥匙,让求知者打开知识的宝库;问号是一把镰刀,让勤劳者收获成功的喜悦;问号是一只警钟,让犯错误的人追悔反思;问号是一条湍急的河流,让儒夫望而却步„„
10.过度包装是指广泛存在于商品包装或企业宣传之中的背离了包装应有的功能而损害了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的包装现象。
11.示例:①文化消费是一种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消费。②文化消费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③文化消费是以物质消费为依托和前提的。④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受制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⑤文化消费水平能够更直接、更突出地反映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
12.示例:隋朝展子虔画的描绘达官贵人到郊外踏青情景的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游春图》的右上角和正上方靠左分别是宋徽宗赵佶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瘦金字和乾隆题写的诗词。
13.示例: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求索”精神源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所创作的不朽诗篇《离骚》中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4.北大数学研究所所长张恭庆院士将对科学技术大发展、对人类生活起着重大作用的数学的作用分为为其他学科提供语言、概念、思想、理论、方法和直接应用于工程技术、生产活动以及作为一种文化对全社会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三个层次。
15.①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②这种新型星际指南针的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③它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④它还具有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
16.示例:在阅读中辉煌/在嬉戏中黯淡 在苦难中耀眼/在安逸中昏暗
17.示例:美丽纤细之手成为爱的化身,它接住的是孩子,托起的是生命,是希望,是未来。
【《复习3》的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硫的复习教学设计07-11
角的认识复习教学反思07-15
《认识小数》的复习教学反思09-01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07-22
比例的和复习教学设计08-18
3-心理咨询的理论考试复习材料09-16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教学设计10-05
六年级语文的复习教学计划09-12
小六下平面图形的总复习教学设计07-13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总复习教学反思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