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的与复习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2024-07-17

圆柱和圆锥的与复习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共8篇)

1.圆柱和圆锥的与复习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篇一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掌握其特点,能借助图形说出公式推导过程,式形结合,

构建体积计算公式系统,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

2、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系统掌握体积公式的转化与推导过程,形成牢固的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请各位同学把自己整理好的知识向大家展示一下。

2、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征?

请同学们完整地表述一下。

3、强化公式的推导过程。

圆柱体体积公式是什么?

请说一说它的转化和推导过程。

圆锥体体积公式是什么?

说一说它的转化和推导过程?

4、根据学生的复习整理,让学生把下表填写完整。

图形         特征 计算公式

圆柱 1、上下粗细一样

2、底面是两个相等的圆

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S底=πr

S侧=ch

=πdh

=2πrh

S底=2s底+s侧

V柱=sh

=πr  h

圆锥 1、有一个顶点

2、底面是一个圆

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母线展开是一个扇形  S底=πr

V锥=1/3sh

=1/3πr  h

5、根据学生填写的表格教师质疑:根据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解决什么问题?运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解决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讨论得出:

(1)根据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判断圆柱和圆锥。

(2)针对有关条件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并进行有关的逆运算。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有关体积和容积的实际问题。

二、巩固练习

1、相关概念分得清。

(1)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通常得到一个(       ),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        ),这个长方形的宽就是圆柱的(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                     )。当圆柱的(      )和(   )相等时,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2、有关计算算得准。

(1)完成填表

学生独立完成,师生集体评议。

(2)完成第2题

学生交流、分析

(3)完成第3、4、5题

学生思考分析,共同交流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

整理与练习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7题,“拓展与实践”,“评价反思”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理解这些

体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2、熟练地针对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公式进行计算,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引导学生讨论: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各是什么?它们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3)小结,板书关系.

2、基本练习:

将一个正方体木料加工成最大的圆柱体木料、圆柱体与正方体有那些相等的关系?如果将一个正方体木料加工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木料、正方体木料和圆锥体木料又有那些相等的关系?

通过上述两题的比较,让学生理解底面积相等、高相等与底面直径相等高相等之间的区别。

3、公式推导的深化理解。

(1)提问:在圆柱体的推导过程中,圆柱体分成若干等份后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圆柱体的表面积相比是如何变化的?如果圆柱体的高为4分米、拼成长方体以后表面积增加了48平方分米,原来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学生交流发言。

(3)教师引导:回忆推导过程,有什么收获?

二、实践应用

1、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的合理搭配。

(1)一个圆柱体的罐头盒外面贴商标纸,求商标纸的面积是求什么?你还知道生活中有那些地方是求物体的侧面积的?

(2)要做一个圆柱底面油桶现在已经有了一块长25.12分米,宽5分米的铁皮,现在要给它配上合适的底和盖,需要边长几分米的正方形几块?做成的圆柱体的容积是多少?

2、先实际测量,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

分小组测量并计算。

(1)每组先出示一个茶杯,量出有关的数据,算出茶杯的容积。

(2)给每组提供一个土豆,利用刚才的茶杯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出土豆的体积。

3、解决问题。

讨论解决第6题。

根据学生的解答教师质疑:

除了题目中画图的摆的方法外有没有其它方法?你能算一算其他方法摆时纸箱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吗?

题目中所用的方法是不是用的硬纸板最少?

学生交流

讨论解决第7题。

评议、交流

4、完成探索与实践

探讨、交流

三、小结

你有何收获?评价反思

学生交流

四、作业

完成《练习与测试》 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

2.圆柱和圆锥的与复习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篇二

教材分析:

圆柱和圆锥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体。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为今后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教材的编排加强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对图形特征的探索,加强了在操作中对空间和图形问题的再思考,让学生在经历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的过程中认识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教材中信息窗列举出了大量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形的冰淇淋盒子,请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会很自然的按照其形状分为两类,并对其外形产生探究的欲望,这样就产生了学习的内需,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就能较好的展开下一步的学习活动。

本节课设置了两个红点问题:分别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形状以及其特征,使学生能从实物抽象出分别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结合 生活经验给出图形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经历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然后通过学生观察和研究以及触摸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突破: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有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经验。本课的教学是基于学生对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有了些许了解和认识,但又没有完全深入地进行研究,对于自己的朦胧感受缺乏数学上严谨的分析和验证的基础。因此教师解决本课重点时就要考虑利用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立体图形的经验,在研究圆柱圆锥的特征时利用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并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从而突破本课重难点。教学目标:1、2、3、4、5、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和侧面及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认识和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和侧面。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1、2、3、回忆一下长方体的特征。回忆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比较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教学新知

1、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吃冰淇淋吗?你注意过装冰淇淋的盒子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到的一些冰淇淋的盒子,看到这些盒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预设: A、B、2、左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他们有哪些特点? 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他们有哪些特点? 认识圆柱以及圆柱的特征,学习红点问题一。

(1)课件出示左面的图形,在下面出示问题:左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课件动态演示实物抽象出几何体圆柱,隐去实物圆柱各个面上的图案、颜色、只留下轮廓线,再显示该图形的名称:圆柱。、问:同学样再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学生自由发言。

(2)合作探究圆柱的特征

刚才我们看到圆柱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大、有的小,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大家可以用数一数、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剪一剪、画一画等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边操作边讨论,同时对发现的结论作好记录。(3)各小组汇报圆柱的特征。情况预设: A、我们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圆形的,并且大小一样。

(其余组同意他们的看法吗?怎样证明他们的结论是正确的?)量圆的直径或周长或画下来再比较 B、上下两个面是平的,旁边的面是弯的。(曲的)

课件出示一个大圆柱,随着老师的介绍,表示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说明:圆柱两底间的距离叫作高。课件展示圆柱的高是有无数条的,并且所有高的长度都相等。

3、学习红点问题二

(1)课件出示右面的图形,在图的下面出示问题: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课件动态演示由实物抽象出几何体圆锥。

(2)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的? 学生自由发言。

(3)合作探究圆锥的特征

学生借助实物根据上面探究圆柱特征的方法来研究圆锥的特征。小组合作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归纳:一个顶点,一个侧面(是曲面),一个底面(是圆面)。重点让学生说说:圆锥的侧面是什么形状?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有几条? 课件展示:画圆锥高的过程。

三、巩固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小鼓和台灯罩为什么不是圆柱也不是圆锥。

2、“自主练习”第2题。

第4个图为什么不是圆柱,进一步明确圆柱的特征。

3、“自主练习”第3题

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纸卷一卷,再在小组内交流。由学生体表发言。

4、完成“自主练习”第四题和第五题。

3.圆柱和圆锥的与复习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篇三

圆柱与圆锥

一、仔细审题,填一填。

(第1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2分)

1.6.56

m2=()dm2

m2

220

dm2=()m2

L

mL=()L

5m325

dm3=()m3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84

dm3,底面积是9.42

dm2,高是()

dm。

3.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5厘米,沿它的底面半径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平方厘米,高是()厘米。

4.如图,一个底面直径为20

cm,长为50

cm的圆柱形通风管,沿着地面滚动一周,滚过的面积是()cm2。

5.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状的野营帐篷(如上图所示),它的底面半径是3米,高是2.4米。帐篷的占地面积是()平方米,所容纳的空间是()。

6.用一块长28.26厘米、宽15.7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应配上直径为()厘米的圆形铁皮,可以做成一个容积最大的容器。

7.如图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以6

cm长的直角边所

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图形是(),它的体积是()cm3。

8.一个圆锥的体积是6.3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底面积是7平方厘米,圆柱的高应该是()。

9.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如果圆柱比圆锥的体积多42

dm3,那么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是()。

10.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后,倒入一个底面积是12平方分米的圆锥形容器里正好装满,这个圆锥形容器的高是()分米。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5分)

1.半径是2

dm的圆柱的底面周长和底面积相等。

()

2.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

3.一个长方形无论以长或宽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都是长方体。()

4.圆柱的底面直径是3

cm,高是9.42

cm,它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

5.圆柱的体积一定是圆锥的3倍。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6分)

1.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的体积将扩大为原来的()。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2.一个圆柱的高是4厘米,底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高一定()它的底面半径。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3.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半径是6

dm,高是4

dm,把这根木料沿底面直径锯成两个相等的半圆柱,表面积比原来增加()dm2。

A.226.08

B.24

C.48

D.96

4.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

dm,若高增加2

dm,则侧面积增加()dm2。

A.20

B.31.4

C.62.8

D.109.9

5.图中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

6.等底等高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

A.长方体最大

B.正方体最大

C.一样大

D.圆柱最大

7.圆锥和圆柱的高相等,底面半径比是2:

3,则它们的体积比是()。

A.4:6

B.6:4

C.4:27

D.1:1

8.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长是32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1厘米。圆柱形零件的底面直径是2厘米,高是1厘米。这个包装盒内最多能放()个这样的零件。

A.32

B.25

C.8

D.16

四、细心的你,算一算。

(共22分)

1.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单位:m)(每小题4分,共8分)

2.计算它们的体积。(每小题4分,共8分)

3.一个圆柱形零件,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图1,从前面看到的图形如图2。(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

(1)这个圆柱形零件的底面直径是()厘米,高是()厘米。(2分)

(2)求这个零件的体积。(4分)

五、聪明的你,答一答。

(共35分)

1.下图的“博士帽”是用卡纸做成的(帽穗除外),上面是边长为30

cm的正方形,下面是底面直径是18

cm、高是8

cm的无盖无底的圆柱。制作100顶这样的“博士帽”,至少需要卡纸多少平方分米?(5分)

2.牧民搭起的蒙古包如图所示,这个蒙古包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5分)

3.一根圆柱形木材长30

dm,底面直径是4

dm,分成3个相等的圆柱后,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5分)

4.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装有水,在水里浸没一个底面半径为3

cm,高为10

cm的圆锥形铁块(如图),如果把铁块从容器中取出,容器里的水面要下降多少厘米?(5分)

5.葡萄酒瓶内装酒的高度正好等于圆锥形高脚酒杯的高度(如图),已知酒瓶底面内直径是8

cm,高脚酒杯上口内直径也是8

cm,如果把酒瓶中的葡萄酒全部倒入高脚酒杯中,可以倒满几杯?(5分)

6.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5米,直径是0.8米。这台压路机每分钟向前滚动20周。这台压路机15分钟压路多少平方米?(5分)

7.一个长方体的木块,它的长、宽、高的比是432。这个长方体木块的长是12

cm,现在将这个长方体木块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5分)

★挑战题:天才的你,试一试。(10分)

一段圆柱形木料,如果截成两个小圆柱体,表面积增加25.12

cm2,如果沿底面直径劈成两半,表面积增加16

cm2,这段圆柱形木料的表面积是多少?

答案

一、1.656 5.2 8.05 5.025

2.6 3.12.56 5 4.3140

5.28.26 22.608立方米

【点拨】别忘了带单位。

6.9 7.圆锥 25.12 8.2.7厘米

9.63

dm3 21

dm3 10.16

二、1.× 2.× 3.× 4.√ 5.×

三、1.D 2.A 3.D 4.C 5.C 6.C 7.C

8.D

四、1.(1)3×3×3.14×2+2×3×3.14×6.5=178.98(m2)

(2)6×3.14×8÷2+(6÷2)2×3.14+6×8=151.62(m2)

2.(1)12÷2=6(dm)

3.14×62×15×=565.2(dm3)

(2)10÷2=5(cm)4÷2=2(cm)

3.14×52×12-3.14×22×12=791.28(cm3)

3.(1)

4 6

(2)3.14×(4÷2)2×6=75.36(立方厘米)

五、1.1顶:3.14×18×8+30×30=1352.16(cm2)

100顶:1352.16×100=135216(cm2)=1352.16(dm2)

答:至少需要卡纸1352.16

dm2。

【点拨】紧扣关键词“无盖无底”及注意单位的变化。

2.20÷2=10(m)

3.14×102×4+3.14×102×3×

=1256+314

=1570(m3)

答:这个蒙古包的体积是1570

m3。

3.4÷2=2(dm)

3.14×22×4=50.24(dm2)

答:表面积增加了50.24

dm2。

4.3.14×32×10×=94.2(cm3)

(10÷2)2×3.14=78.5(cm2)

94.2÷78.5=1.2(cm)

答:容器里的水面要下降1.2

cm。

5.方法一:3.14×(8÷2)2×(18+9)÷[3.14×(8÷2)2×9×]=9(杯)

方法二:(18+9)÷9×3=9(杯)

答:可以倒满9杯。

6.0.8×3.14×1.5×20×15=1130.4(平方米)

答:这台压路机15分钟压路1130.4平方米。

【点拨】这题主要求压路机前轮的侧面积。

7.宽:12÷4×3=9(cm)

高:12÷4×2=6(cm)

9÷2=4.5(cm)

3.14×4.52×6=381.51(cm3)

答:这个圆柱的体积是381.51

cm3。

挑战题:底面积:25.12÷2=12.56(cm2)

因为12.56=3.14×22,所以底面半径为2

cm。

高:16÷2÷(2×2)=2(cm)

表面积:25.12+2×2×3.14×2=50.24(cm2)

答:这段圆柱形木料的表面积是50.24

cm2。

【点拨】截成两个小圆柱体,表面积增加25.12

cm2,说明25.12

cm2是两个横截面的面积,也就是2个底面的面积,如果沿底面直径劈成两半,表面积增加16

cm2,说明由直径和高围成的2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6

4.圆柱和圆锥的与复习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篇四

因为已知了这个教学难点,许多教师和我一样,会有意识地对这个难点进行突破,让学生把3.14×1到3.14×9的得数背下来,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背的结果。还练习了由3.14×1你还能想到哪些算式的结果,拓宽3.14×1到3.14×9计算结果的运用范围。但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时,学生还是错误百出。在订正过程中,有些学生因此对正确的列式产生了怀疑,甚至动摇了对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信心。作为教师,面对这种状况,心里很不是滋味,不免对自己的“教”进行一番审视,有些方面还真需要改进。

一.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圆锥的体积,如果用综合算式计算,算式有时很长,特别是半径或直径未知时。

我以前较注重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来解答,这样对列式的正确与否一目了然。事实上这样要求不但增加了学生思维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计算的难度。思维能力上的难度体现在根据公式求圆柱的表面积、体积时,有些条件没有直接告诉,需要先求出中间数。如已知底面直径和高,求圆柱的表面积,这里需要先求出底面周长与半径,再求出侧面积与底面积,最后再求出表面积。教师眼中比较简单的问题,对学生来说由于中间问题多而显得思维难度大,如果我们一开始认识不到,不能降低要求,帮助学生用分步列式的方法计算,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难度。教材中的例题就是分步列式,是有良苦用心的。更何况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考虑问题求的是侧面积、表面积、体积中的哪一种,如果求的是表面积,又应该是由哪些面组成的,是一个底,还是两个底,还是没有底。计算上的难度体现在这么长的一个算式中,如果其中一步列式有差错或一个数据算错,整个算式的结果就会算错。而对待错误,一般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很少去对这么长的算式进行整体反思,去改正列式中的一个小错误,或把其中算错的那个数据进行修正,进而用适当微调的方式进行订正,而是全部推倒重算。算的步骤越多,错误的概率就越大,常常越订正错误越多,多次订正得不到正确结论,学生很容易烦燥,并丧失学习的信心。

二、对3.14的处理要掌握巧妙的方法。

一个问题中,3.14通常要重复计算多次,结果多是几位小数。如已知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15厘米,求圆柱的表面积.算式是10×3.14×15+(10÷2)×3.14×2。3.14要分别乘150与50,最后是两积相加。如果我们把3.14看成,在计算时先不与具体的数字进行计算,到最后统一处理,如上面这一题,如果我们这样算:,最后只要算200与相乘,那么只要乘一次3.14,这样就可以减少与3.14相乘的次数,也就减少了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因此,我鼓励学生把带入算式中计算,甚至允许如果题目结果没有提出得数保留的要求,最后的结果可以保留,让学生品尝把带入算式计算的好处。在以后的练习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出现了明显的好转,自信又回到了学生的身上,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计算的兴趣及能力。

三、关于圆锥的体积计算中三分之一的处理。

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计算圆锥的体积有几种公式:,首先看能否与其它数约分,如已知圆锥的底面积是20.5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体积是×20.5×6,可先把与6约分。如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9厘米,高是5厘米,体积是×3.14×9×9×5,可先与9约分。若无法约分,就先算出其它各数的积,最后再除以3。这样尽量减少小数计算的次数,降低出错的可能性。

5.《圆柱和圆锥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学情分析:

小学生的思维正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本课时立体图形的复习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学具,让学生观察、动手、动脑,丰富其表象,训练形象思维,本节的复习课更便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整理、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2通过让学生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等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构建体系。提问: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1.让同学们自主整理本节知识。2.小组内交流,补充完善。【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与分析、综合、概括知识的能力,在小组交流中,培养合作、质疑、辩论的能力。

(二)练习

(三)创设问题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复习应用所学知识。1.屏幕呈现:一个圆柱体木料,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

(1)仔细观察这根木头,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的翅膀,看看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2)学生思考后提出问题。预设问题:

①木料的侧面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 ②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③把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它的体积是多少? ④„„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让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2.“刷”出表面积有关的知识。

引导:针对这一圆木,生活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求表面积?

预设回答:给圆木涂油漆,求涂漆面积的时候需要用表面积的知识。追问:给圆木涂油漆有几种情况?都发生在什么条件下? 预设回答:

①如果是柱子时,只刷侧面。

②如果是个木桩,只涂一个侧面和一个上面。③如果是个圆木料,可涂整个表面。【设计意图】:一个“刷”,刷出了与表面积有关的符合实际的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切”出新的表面,求增加的表面积。

引导:有同学说可以把圆木切开,求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那同学们说说可以怎样来切? 预设回答:

①可以横切,分两段切一刀,增加两个大小相等的底面,分三段切两刀,增加4个大小相等的底面,以此类推。②还可以沿直径纵切,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长和圆柱的高相等,宽和直径相等。【设计意图】:横切、纵切两种不同的切法探究,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削”出圆锥,讨论圆柱与对应圆锥的关系。引导:除了对圆木“刷”“切”以外,有的同学说还可以“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那怎样“削”才算是最大呢?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柱体积比圆锥体积多2倍,圆锥体积比圆柱体积少三分之二。引导:如果圆柱和圆锥等底等体积,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回答:圆柱和圆锥等底等体积:圆柱高是圆锥高的三分之一,圆锥高是圆柱高的3倍。【设计意图】:将圆柱削成一个最大圆锥,让同学们讨论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便于进一步理解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5.“挖”出容积。

引导:我们还可以对圆木如何加工呢? 预设回答:可以挖成一个木桶,求它的容积,内外涂油漆,求涂漆的面积是多少。追问:容积和体积有何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挖”出容积,将容积和体积加以联系和区别,木桶的内外都涂上油漆,与前面的涂漆问题加以联系和区分,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6.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复习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的:使学生系统掌握关于圆柱和圆锥的基础知识,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关系,熟练运用所学公式计算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幻灯片、电脑制图

教学过程 :

一.出示课题,引人复习内容;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的复习”;

板书课题

2.圆柱体的体积怎么求?

板书:V圆柱=Sh 3.圆锥体的体积怎么求?

板书:V圆锥=1/3 Sh

4.公式中的 s、h分别表示什么?1/3表示什么?

小结:求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首先要正确应用公式。

板书:1.正确应用公式

当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底面积,只给出底面的半径、直径或周长时,求它们的体积必须先求出什么?

二.基础练习

根据已知条件求圆柱体和圆锥体的底面积(幻灯出示)计算这些形体的体积:

(1)S底=1.5平方米 h=5 米 求V圆柱

(2)S底=1.5平方米 h=5 米 求V圆锥

(3)r=10分米 h=2 米 求V圆柱

(4)C=6.28米 h=6 米 求V圆锥(1)、(2)两题条件相同,所求不同;

板书:2.圆锥体积一定要乘 1/3(3)、(4)两题都要先求出底面积;

板书:3.单位名称要统一

三.实际应用练习:

我们还可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幻灯出示)

1.一根圆柱形钢材长2米,底面周长为6.28厘米,如果1立方厘米钢重8克,100根这样的钢材重多少千克?

默读后问同学:做这道题前有没有准备工作要做?(单位要统一)

2.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直径4米,高1.5米,按每立方米麦重700千克算,这堆麦重多少千克?

默读后问同学:要注意麦堆是什么形状?

请两位同学板演,其余在本子上自练;

3.小结:在解这两题时都用到了什么计算?

四.提高练习:

(幻灯出示)在一只底面半径为30厘米的圆柱形水桶里,放入一段底面半径为10厘米的圆锥形钢材,水面升高了5厘米,这段钢材高为多少?

(电脑出示图案)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求什么?

1.钢材是什么形状?求圆锥体的高用什么方法?h=3V/S,3V表示什么?

2.S可以通过哪个条件求?(r=10厘米)

3.体积是什么呢?(电脑屏幕逐步演示)

(1)当钢材放入时水面上升,取出时水面下降,和什么有关?

(2)放入时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3)圆锥体占据了水桶里哪一部分水的体积?

(4)上升的水的体积等于什么?(5)求圆锥形钢材的体积就是求什么?

(6)求这部分水的体积可通过哪些条件求?(r=30厘米,h=5厘米)

(7)板演,同学自练;

五.圆柱体、圆锥体之间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电脑出示画面、公式)

1.当圆柱体与圆锥体等底等高时,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逆向)

2.当圆柱体与圆锥体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时,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3.当圆柱体与圆锥体体积相等,高也相等时,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1/3,圆锥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3倍。

六、总结:

7.西师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七

——庆元中心校

文敏

新年伊始,看着孩子们穿着新衣,怀着期待的心情端坐在教室里,陡然觉得肩上的担子重了。为了在新学期中,自己的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实施,为了教育教学工作能有一个新起点、新气象、新突破,取得新成效,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从三个班语文学习情况和上期语文成绩来看,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日渐扎实,但少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主要表现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上课听讲不够专心,对一些简单的抄抄写写的作业都能较认真地完成,但要求动脑、动手等思维性较强的题目大部分学生不知所措,所以应付了事,个别学生作业书写不够整洁;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增强,但课外阅读习惯差,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差,作文篇幅短,内容空,读起来干瘪无味。本学期是小学的最后一学期,我们将继续以端正学习态度为突破口,以增强阅读量及作文面批为重点,重视表扬鼓励,扎实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本期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着 “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课文28篇。将课文分为7个单元,每个单元一般4篇课文,在每个单元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体现在“积累、运用”的互动平台中。在每篇课文的后面编有“思考、练习”,提示出课文的重难点。

三、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逐步达到以下要求:

1、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及革命传统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语识字,学习普通话。

3、学会课本生字,能认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读107个生字,要求认读字音,培养独立认字能力。

4、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语言积累,逐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地课文或课文的某些段落。

6、能独立地预习课文,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和同学、老师研究解决。

7、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用普通话,清楚、明白、举止文雅地进行口语交际。

8、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和乐于动笔的习惯。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语句通顺,会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学写建议书、书信等应用文。

四、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六、教学进度安排:

时间

第1~2周第3~4周

第5~6周

第7~8周 进度

1、夏

2课时

2、古诗两首

2课时

3、密西西比河风光2课时

4、黄山松

1课时

积累运用一

3课时

5、冬阳.童年.骆驼队2课时

6、唯一的听众

2课时

7、学会聆听

2课时

8、回忆爸爸

1课时

积累运用二

3课时

9、恐龙在我们头上飞 2课时

10、企鹅爸爸

2课时

11、美丽的地球

2课时

12、未来我们怎样出行1课时

积累运用三

3课时

13、毛泽东诗词两首

2课时

14、翻越大雪山

2课时

15、黄河大合唱

2课时

16、抗日英雄杨靖宇1课时

积累运用四

3课时

第9周 期中考试

第9~10周

17、暴风雨的启示

2课时

18、神奇的丝瓜

2课时

19、访兰

2课时

20、天窗

1课时

积累运用五

3课时

第11~12周

21、熟读精思

2课时

22、空城计

2课时

23、天上偷来的火种

1课时

24、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1课时

积累运用六

3课时

第13~14周

25、寻找幸运花瓣

2课时

26、我很重要

2课时

27、我的信念

2课时

28、毕业赠言

1课时

积累运用七

3课时

第15~19周 总复习

8.圆柱和圆锥的与复习教学设计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 篇八

第一课时面的旋转

填空题

1、快速旋转一面底边是直角的三角形小旗就会看到一个()。

2、圆柱有两个面是()的圆,有一个面是()。

3、从圆柱的()到()的距离是圆柱的高,一个圆柱有()条高。

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形。

2、圆柱的侧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

4、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厘米,高是2厘米,⑴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多少?

⑵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

⑶这个于圆柱的表面积多少?

第三课时圆柱的体积

求下面圆柱的体积。

1、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3厘米。

2、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10分米。

3、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是100米。

第四课时圆锥的体积

1、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3厘米。

2、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30分米。

上一篇:河北中考政治试题分析下一篇:2021完整元旦晚会双人主持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