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百草园教学反思(13篇)
1.我的百草园教学反思 篇一
《我们的百草园》的教学反思
一个有各种植物和昆虫的环境是孩子们最有乐趣,感觉最亲切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嬉戏玩耍,吃蒲公英、捕小虫子,都可以让孩子们感到无限的快乐。这些千姿百态、种类繁多、美丽神奇的植物向孩子们敞开一扇探索自然的大门,让他们发现自然的奥妙。本课围绕对“百草”的观察使孩子们通过观察来进行描绘,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本课从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导入,希望文中浓厚的生活情趣可以带给学生们丰富的想象,鼓励学生们边欣赏边想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组之间分享一下。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来表达出每小组喜欢的植物和植物的颜色和形态。师在讲解一些奇特的植物如对人身体有益的中药植物、吃虫子的植物、有情感的草、还有植物之最等这些素材来进行讲解,使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感受植物的美,来丰富学生们的生活。师以含羞草为例在纸上做范画。告诉孩子们怎样画线描画,步骤是怎样的。先画什么后画什么等平常的画画习惯和要求。之后找一个自己感兴趣喜欢的植物进行描绘。最后师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小草的精神来结束这堂有趣的线描课,诗正是小草的写照,鼓励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上要有坚强的品格、蓬勃向上的精神。这堂课本是一个枯燥的练习线描的课,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植物来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很好的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但是线描写生对于孩子们还是很陌生的,以前没有接触过,所以在后面学生独立练习的时候,有的孩子不动笔,说画不出来。可有的孩子表现的很好。练习线描可以培养孩子们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以后可以多让孩子们练习一些简单的线条。
2.我的百草园教学反思 篇二
场景回顾:
师:同学们细细地读读课文, 看看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百草园的?
(生读课文, 师静静地等待着……有生举手)
生:老师, 我来说。百草园春天的景色很美, 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 而且写得有色有形, 碧绿、紫红是色, 光滑、高大是形。
师: (追问) 怎么知道是春季呢? (师在黑板上板书:春)
生:“紫红的桑葚”告诉我的, 我上网查过, 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那边的桑葚是在四五月份成熟的。
师:你做了充分的预习, 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同学们吃过紫红的桑葚吗? (有一大部分的学生举起了手, 回答“吃过”) 好吃吗? (一部分学生回答:“好吃, 很甜。”) 哦!百草园还真有乐趣, 怪不得作者喜欢。
生:鲁迅还写了百草园的夏天。有鸣蝉, 有黄蜂, 有叫天子。 (师在黑板上板书:夏)
师:同学们能抓住景物、动物的季节特征, 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比如:“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是写哪个季节呢? (生答:春季。) 对, “浅草”是初春时节特有的景物啊!
……
生:老师, 后面提到的那个“斑蝥”很有趣的。
师:哦?怎么有趣了?
生:它会放屁! (他的话引来一阵大笑) , 真的!“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生:还有声音—“啪”。
生:还有开关—“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 (生边说边演示, 好像手上真有这么一个“玩具”。)
师:那你们小时候有没有类似的乐趣啊? (学生立刻兴奋了, 争相发言。有说“癞蛤蟆”的, 有说“天牛”的, 有说“蚂蚁”的……不觉我们的课堂竟也成了“乐园”。) 同学们课后可以把类似的趣事写下来再交流。再看看课文中还有什么趣事?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时, 课堂教学中有一种需要叫“等待”, 这种“等待”就是给学生以一定的时间去充分地思考问题的本质。因为课堂上我选择了等待, 学生的交流明显积极而主动。有时我们常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把一堂课上得“风风火火”, 结果发现, 由于问题本身的原因或学生的学力水平的关系, 学生在没有充分思考的条件下, 基本上是哑口无言或一知半解, 这样的问题再切合课堂教学, 也是无效的问题。所以, 综合观察课堂中学生的思维状态, 并据此作出判断:是有意的继续“等待”, 还是给予适当的“提示”, 从而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引导与分析。
其次, 在阅读赏析课文时, 通过合理的适当的迁移与拓展, 能开阔视野, 活跃思维, 以便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 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新课改主张把课堂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融合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师生的每一个活动中去。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文字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激起情感上的共鸣, 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的学习气氛活跃了, 学习目标就更容易达成。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立足文本本身, 适当地引导学生迁移与延伸, 文字中浓郁的生活气息便会渐渐弥漫开来。这样的迁移为文字与生活搭建了一座美丽的桥梁, 文字便有了生命, 课堂也就更具活力。
师:那我们美美地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读出这样的童心童趣。 (学生齐声朗读, 比在早读课上读得有趣味了。我相信, 背诵这一小节学生将不会再把它当成一个任务。)
生:作者还写了冬天的百草园, 在第7小节。写雪地捕鸟的事很有趣。 (师在黑板上板书:冬)
师:作者是怎样写出捕鸟的乐趣的呢?我们一起把这一节读一读。 (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第7节, 读过后大家都在思考着)
生: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 写出了捕鸟的过程。
师: (追问) 这些动词仅仅是写出了捕鸟的过程了吗?请同学们在位置上用书、尺等工具想像并演示一下捕鸟的过程。
师: (继续问) , 罩住了鸟儿, 什么感觉? (有的说“开心”, 有的说“兴奋”, 有的说“惊喜”, 有的说“激动”……) 看来这些动词不仅写出了捕鸟的过程, 还能表达情感。那我们平时写作文一定得选准动词, 这样的作文一定是情趣盎然的了。
(接着同学们又讨论到了文中的插叙美女蛇的故事, 一个个重点在这紧张兴奋的活动中得到了解决。)
3.我的百草园 篇三
午后,阳光射到屋内,我正静静地读着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着读着,不由得回忆起了我自己的百草园。①
那是三个月前的星期天,我以散心为由,出门随意地逛着。突然,看到了一个小园子,这个地方人迹罕至,所以很是寂静,我的好奇心油然而生。
走进去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洁白的栀子花,花香味扑鼻而来。这园子无人理会,以致杂乱不堪,但在我看来却是世外桃源,是一個散心的好地方,真是我心中的宝地。可以想象,小园的主人一定也是种花后没有时间来侍弄,来欣赏。②
以后的每一个星期天,只要有空,我都会带着除草的工具来到这里,对花草树木倾吐着我的心情。除草、浇花,缓解了我学习的疲劳感,我一个人静静地享受着这自然的宁静和惬意,唯愿此刻能天长地久!③
只因为这里是我心中的百草园,可以容纳我的一切不好的情绪。
窗外下起了细雨,我的思绪也渐渐地被拉回到了现实,如今百草园的一切让我无奈且悲痛!④
记得,那次下了一场暴雨,我怕小园子里的花朵受伤,急着要出门却被爸妈阻拦,妈妈理直气壮地说:“都要考试了,还想着那些花花草草,不准去!”
爸爸赶忙接上:“老师都来电话了,上次考得那么差,你还不抓紧复习功课!”
“叫你多用点心放在学习上,别老是出去干一些没用的事。”⑤
……
迫于爸妈的压力,我无可奈何,只得放弃去我的百草园的念头。
考完试的那天,我匆忙赶到百草园,只见花木枯萎,奄奄一息,毫无生机可言。我的百草园啊,你难道也是被世俗的压力所折磨?我伤心地离开了百草园,此后不复去焉。
雨下得更大了,狠狠地敲打着窗户,书本里鲁迅先生的百草园着实让我羡慕和惊叹,一个主意恍惚间在我的脑海中闪过,我立即撑起一把伞,拿着工具再次去修整百草园。⑥
即使岁月无情,时光流逝,我也不会再被世俗所干扰,我会毅然去修整百草园。
如北宋周敦颐所说的“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性,相信我会守着心底的那个百草园,天长地久!
【点拨】
“我的百草园”可以采用回忆的方式来写,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开头合理。回忆“我的百草园”可以从眼前情景写起,引出回忆,然后具体描写记忆中的景物以及人事。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进入回忆。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2.要注意全文的记叙顺序。如果作文开头从眼前情景写起,那么可以采用倒叙手法,但要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止点,做到首尾圆合,结构完整。如果作文开头直接就进入了回忆,那么采用顺叙手法比较合适。如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描绘“我”在“百草园”里活动的情景。还可以根据作文表达的需要采用插叙手法,但要注意插叙的内容要与“百草园”有关,且全文整体叙述条理清晰。
3.要注意融情于景。这篇作文除了要描写“百草园”中的景物外,更重要的是要写出“我”对“百草园”或与“百草园”有关的人事的情。如萧红的《祖父的园子》,作者描写园中的景,叙述园中的趣,就是要表达对祖父的爱。
4.百草园,除了指自然的景象外,还可以联想到心灵的百草园。如快乐的童年生活、书中的美好世界,等等。
【片段】
我循声走到院子里,四下张望了一会儿,才发现在厨房的旁边,一个蜷缩着的小小身躯静静地躺在那儿,走近一看,竟发现它是一只娇小的小麻雀。
我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捧起它,以怜爱的目光注视着这只不知从何处掉落下来的小麻雀,下意识地张望了一下碧澄的天空,此时只有云彩还镶在那儿,完全没有鸟儿的踪影。失望之余,回首望见了一个鸟巢儿,就安置于厨房的屋檐下,要说那个地方,既遮风又避雨,的确是个筑巢的好地方。可由于那儿不算太起眼,空荡荡的,只有几片土红色的砖瓦罢了,既单调又乏味,所以少有人去注意,如今小鸟搭了巢儿也没人发觉。不过,那原本破旧的屋檐下成了小麻雀温暖的家,我的心里不觉美滋滋的。
(江苏连云港市柘汪中学初二 李慧《我的百草园》)
桂树春天才长出一批新叶,新叶嫩绿透明,干干净净的,十分讨人喜欢。新抽出的茎竟然是漂亮的紫色,不过几个星期后也变成了灰色,同老茎一样,完成它从稚嫩到粗实的命运。新叶三五成群,从老叶中脱颖而出,聚在一起,然后跟着日子慢慢像花一样开放,颜色越来越深,最后终于分不清新叶和老叶。
山药豆从桂树的脚边长起,沿着一根特意为它设的绳子攀爬上来,一圈圈地绕着,升高着,瞭望着,沿着晾衣绳爬到了“摇钱树”上。“摇钱树”其实就是过年时买的一根有枝有叶但没有根的新竹子,从冬到春再到夏,它的青翠一点点被枯黄所取代。然而山药豆只用了几天就爬满了金黄的“摇钱树”,它的叶子在竹枝间摇摆,满“树”青翠,像是给了竹子第二次生命。
我站在两株植物前,看几只小虫在桂树浓密的枝叶间穿梭来往,看山药豆细弱的藤一夜之间又前进了多少。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我就觉得自己也不存在了。黄昏时总有几缕弱弱的风,桂树的枝叶总是微微摇摆,发出几乎不可听闻到的“沙沙”声。山药豆对称生长的叶子也总是在“簌簌”地舞动着。
(江苏连云港市柘汪中学初二 相可可《我的百草园》)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 篇四
应教育局的要求,我们学校本学期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其实说起“课改”我们都很观望,一旦说本校要进行,大家是议论纷纷,套用一句俗语就是“鹅一声,鸭一声”。其实这也不怪大家,课堂改革是一个方向性的庞大的工程,有几个人能有自己的思想和完整的理论推行改革。按照我们自己的想法是要教育局先拿出一个方案,然后大家根据其思想在本校施行,但一句“百花齐放”把这项沉重的工作挪移到了各个学校里。
我校是在原先学习杨思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思-练”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的思想就是要简化课堂的教学程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课是我在尝试用新的教学模式上课的第一节课,为了这节课我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备课。这堂课下来我的感觉是,只有精心备课,我们对课堂的掌控和把握能力才能提高,减少课堂中的随意性,提高课堂的效率。但这堂课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感觉也是按照几个活动模块下来,过程很简洁,思路也很清晰,但是就是感觉时间不够用,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不是很多,并没有保证十分钟的练习时间。课后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一、课堂中教师的话语还是太多;二,在学生反馈阶段对时间的控制很困难,学生回答的多了,时间不够,学生回答少了,又怕问题不能讲透。三、对问题的设计还是不够细致,不能很好从某一角度切入。在下一节课中将试着从这些问题入手,使自己的课堂效率得到提升。
5.我的百草园 教案教学设计 篇五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探求知识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
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教学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课文的背景。
2.预习生字词。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
二、题解
这篇课文出自鲁迅先生的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集子中的大部分文章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我们今天学的课文,是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中节选的。
三、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全班认读。
2.指名抽读。
3.同桌互查。
四、学习新课 1.学生自读全文,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
2.集体朗读课文第1段。
提问:文章一开头介绍了什么情况?
课文第一段开门见山,用两句话总起全文,直接点明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并且寥寥数语,就交代清楚了百草园的位置、来历及现在的归属。
3.默读课文第2段,思考:
(1)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
(2)作者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
(3)为什么作者能把这些景物写得具体、真切、生动?
(4)读了这段文章,你对百草园有怎样的印象?
(学生可在书上画线作记号,准备回答。)
提问: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
(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提问:作者用了哪些确切的词语来描写这些景物?
引导学习(要点预设):
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春季。)作者描写春季百花园景物的方位是由低处到高处,写的是静物。
在百草园里听到鸣蝉长吟声,这是什么季节?(夏季。)作者描写夏季百草园写的是动景,方位是由高处写到低处。
在百草园里能听到蟋蟀弹琴,该是什么季节了?(秋季。)
记叙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井井有条,但又错综交织,浑然一体。作者是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在勾画园中景色时,用了两个不必说,把一幅色彩绚丽、生趣盎然的百草园图展现了出来。紧接着用单是一词提起,强调了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动物)那儿有惊险的蜈蚣,有趣的斑蝥;还有(植物)何首乌、木莲,色味比桑葚好,形如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的覆盆子。
在描写百草园景色时,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写雪天捕鸟,这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划出写捕鸟方法的一连串动词。作者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一连串动词,生动形象地记下捕鸟的全过程。
文中还描绘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童年时代对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的钦佩。
作者对百草园景物的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了描写,在描写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童年乐园的热爱之情。
提问:读后说说你对百草园有怎样的印象?
(百草园有美好的景色,无穷的乐趣。)
小结:课文写了百草园的景色和童年生活的情趣。字里行间透出儿童的好奇、求知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文最后一段,用了三个也许是因为的排比句,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进行推测,简略补叙了园中孩子气的活动毁泥墙,抛砖头等等,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深刻眷恋和被迫离开它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百草园的美景,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学生自读。
2.指名抽读。
3.全班齐读。
六、引导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抓住特点,用词准确,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七、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新词。2.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6.我的百草园 篇六
忘不了那金色的童年,忘不了那段记忆中的每一个人,我忘不了那儿时的乐园。
十几年前爸爸妈妈结识了一位极好的挚友,他们彼此互帮互助,心照不宣,以诚相待的他们日益了解,培养出了相视一笑的默契,他们双方心领神会,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图。我常常去他们家做客玩耍,认她为“干妈妈”。
“干妈”的儿子是个大哥哥,人也随爸爸妈妈,性格很好,高大的个子,我的第一辆自行车就是那个哥哥送给我的,我常常骑着它和同学一起玩耍,一起去那条小巷子里,我们在那里发现了一片新天地。
那条巷子里住着许多户人家,他们都是极好的邻居,互帮互助、相互照应。几乎每户人家都有自己种下的植物,他们一个个都枝繁叶茂,花儿争奇斗艳,品种各异,一个开的比一个艳,在风中肆意开放,映得人们的脸是那么幸福,那么灿烂,就像开满了向日葵一样,没有悲伤的活在阳光下,整天都是那么暖洋洋的。巷子的尽头有一棵树,像榕树似的,像菟丝子似的,杂乱无章,张牙舞爪,生命力极强。我和我的朋友有一次发现了新大陆,在地上捡回了一些南瓜,并非从树上摘下的,只是觉得掉在地上觉得很可惜,就当做一份礼物送给妈妈,我犹记得当时妈妈吓得花容失色,赶紧问我从哪里来的南瓜,我不疾不徐的回答,妈妈长舒一口气,现在想来还是那么好笑,妈妈当时的担惊受怕还能让我在掩卷时忍俊不禁。
7.我的百草园教学反思 篇七
一、抓住教材文本, 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章首先回忆了百草园的儿童生活, 说明在那曾经是“我的乐园”的地方所发生的故事。作者在文章前半部分通过描写百草园的可玩、可爱之处, 来表达儿童的无比快乐。例如, 作者写自家后院的一个园, 园里无限生机, 无限乐趣: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分句来看, 作者采用了由高到低的描写顺序, 借儿童观察生活的眼光, 把百草园的无限趣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从作者涉及的自然界的事物来看, 有“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 以及“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还有“何首乌”, 等等, 这些在作者的眼里充满勃勃生机、无限情趣的小东西, 给了“我”童年生活的快乐。
“光滑”的石井栏, 是长年累月从井里汲水的缘故;“肥胖”的黄蜂, 既表现出了黄蜂的肥大可爱, 又说明了孩子喜欢的原因;“叫天子”的轻捷, 是因为它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这也与儿童想与鸟儿比翼齐飞的心理吻合。而将油蛉“低唱”、蟋蟀“弹琴”, 通过拟人的手法表达出来, 给人以热闹非凡的感受, 等等。因此, 作者将百草园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动静搭配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让人感到百草园特别可爱。接着,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则描写三味书屋的情形: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 虽然小, 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 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 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 太久, 可就不行了, 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 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 但是不常用, 也有罚跪的规则, 但也不常用, 普通总不过瞪几眼, 大声道———
“读书!”
这里先来看一下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私塾。根据记载:在教学方法上, 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 先生正襟危坐, 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 然后侍立一旁, 恭听先生圈点口哼, 讲毕, 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之书, 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 私塾中体罚盛行, 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 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因此, 当孩子们沉湎于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园子时, 免不了私塾先生的呵斥。
二、从字里行间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章多处以美妙的语言描写儿童生活乐趣。
其一:
扫开一块雪, 露出地面, 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条长绳, 人远远地牵着, 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将绳子一拉, 便罩住了。
其二: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 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 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 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 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 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 都有一大本。后来, 为要钱用, 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 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
三、探究学习, 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何理解文中所描写的“寿镜吾”老先生?我们将摘引《中国文化报》关捷的《三味书屋主人说鲁迅与“三味”》一文介绍给学生读:
寿镜吾, 是三味书屋的第三代主人, 也是最有作为的主人。他从先人手里接过教鞭, 一挥就是60年。仅仅从启蒙了周氏一门的鲁迅、周作人这一点来看, 寿镜吾就为中国新文学创下了殊勋伟业。……
寿镜吾的办学方针之一就是传授知识, 培养有文化的国民, 坚决不讲八股文和试帖诗, 不为封建王朝培养鹰犬和奴才。……课堂上, 他那双近视的眼睛时不时向下搜寻着, 看看学生当中哪个像荆轲、聂政。他讨厌刘邦, 却非常热爱项羽, 兴之所至, 他要高诵“力拔山兮气盖世”, 那情形和鲁迅描写的“将头仰起, 摇着, 向后面拗过去, 拗过去”应该是一样的。
……
少年鲁迅和寿镜吾的思想是相通的, 至少在反对封建制度上是一致的。鲁迅受“三味”精神的影响很大, 他的身上也不时晃动着寿镜吾的影子。遗憾的是, 绍兴城在20世纪20年代比较封闭, 寿镜吾直到1929年逝世, 也不知道周树人“变成”了鲁迅, 他只知道这个学生在外做事。他曾对寿宇讲, 他的学生当中周树人是最聪明的, 不是一般的聪明, 他读书读得深刻, 作文更深刻, 他可能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8.我的百草园初中作文 篇八
在这家主人去世前几年,香椿树年年长出嫩芽的时候,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经常去那里玩。
园子里还有一棵高达两层楼的大树,叶子比我的手掌还大,却一直不知它的名字。树的旁边有好几块裂开了的大理石块,又冰又滑。我不记得它们是什么时候就在这了,反正我经常不怕脏地爬到上面当滑梯玩。
到了夏天,还经常看到大理石上布满绿色的葎草,我们习惯叫它“拉拉秧”,它的茎枝和叶柄都长着密密麻麻的倒钩刺,乍一看是看不到什么的,但一不小心就会被它拉破皮。小孩子们实在厌恶这种草,大人们就帮着揪断它的茎枝,可它实在长得太快太密,人们也就不管它了,任它随意生长。
时常,我们还会找到几朵小花它虽然没有玫瑰、蔷薇那么鲜丽,却也是满心欣喜的拿着它。“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然而没有蔷薇的刺却很多。”至少,我的园子里的花花草草都没有刺啊!有时,我们还会找到几个鸡窝,拿着几朵花就往上面插。
到了春天,香椿树就长出嫩叶了,我们看看就眼馋了。趁着黄昏,偷偷去摘。有时被这家主人发现了,撒腿就跑,远远地回头一看,那家主人正拿着扫把,大声咒骂着。不用猜也知道,他在骂我们“小兔崽子”。
冬天的到了,限制了我们许多活动,最要命的是,不能再到大理石上去玩了——太滑了,特别是下雪后。当然,还有别的可玩的,我们不但可以玩雪;香椿树的枝条上还挂满了雪花,用手指轻轻一弹,雪花就蹦到天上,随后又落到我们头上,好不快活。
9.我的百草园的写景作文 篇九
鲁迅先生有一个美丽多姿的百草园,而生在别处的我也有一个不一样的百草园。
渐渐地,桃花开放了,是春意盎然的春日,百草园是清新可爱的。蝴蝶忽闪忽闪地舞动着它动人的小翅膀,像一本迷你小书,翻动着书页。我看着它飞到一朵鲜艳的红玫瑰上采下它的花蜜,又接着飞到另一朵花儿上,重复着这项工作。一直这么忙碌。可是,它采下的花蜜又是为谁辛苦为谁甜呢?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了,像是为春意的温暖忍不住高兴地唱了起来,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这是只有鸟儿才能演奏出来的。近处,树叶上的露珠,在太阳的照耀下,反射出不同的色彩。春日的阳光晒得人暖洋洋,可不,小猫也在屋檐上呼呼睡觉了。
慢慢地,荷花绽放了,是骄阳似火的夏日,百草园是热气逼人的。热哄哄的阳光烧得大地好像烤焦了一样,树叶卷缩着,花儿弯下了腰,好像都惧怕这炎热。可是,我却不怕,因为头顶的银杏树像为我撑起的遮阳伞,一点儿也感受不到这炎热。到了夜晚,寂静的户外,不知在什么时候热闹起来。萤火虫提着它绿绿的小灯,慢慢地升起。甲虫音乐家们开始演奏起独特的乐曲。这个夜晚,是属于这些小昆虫的。
渐渐地,菊花开放了,是金风送爽的秋日,百草园是秋高气爽的`。满园的红枫,像着了火一般,一阵风刮过,满园的枫叶飘飘散散地落下,如许多红蝴蝶一起飞拥过来,好不惬意。自然,百花争艳是少不了的。菊花舞动着她婀娜的身姿,桂花散出的味道,香飘十里,一串红也开出了一朵朵小红花,玲珑小巧。在如此秋景之中,我升腾起了一缕可惜之感,那是南去的大雁和小燕子,看它们一队队飞去,真是让人有点伤感。
慢慢地,雪花飘落了,是冰天雪地的冬日,百草园是大雪纷飞的。百草园成了白色的天地,但是,来年春天,百草园又将回复往日色彩……
10.我的百草园--朝花夕拾 篇十
我的“百草园”乃是我家门前的.一片鸟语花香的空地.我儿时的乐园就是这一片空地了.
春姑娘来临时,我和爸爸拿起了在家里沉睡已久的纸鸢,在这一片空地上放飞着,别提多高兴了.
酷暑里,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抓蟋蟀,捉小虫的首选地方也是这一片空地.
秋风中,我和小朋友们一起踢足球捉迷藏,还是在这一片空地上.
冬雪里,我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在这一片空地上是最适合不过了.
11.我的牙刷教学反思 篇十一
篇一:我的牙刷>教学反思
《我的牙刷》这堂课主要是通过同学们对牙刷的设计来了解艺术设计和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牙刷对于学生是很熟悉的物品,但是牙刷在材料、造型、尺寸等方面的运用是根据不同功能进行设计的。这是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容易忽视的,本课的教学正是以牙刷的设计为出发点,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了解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意识,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认识到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创造出更有创意的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养成善于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我是先让同学们了解牙刷的设计理念。学会观察和分析牙刷各个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同时还要知道设计是为人类生活提供服务的,遵循“以人为本”。仔细观察牙刷个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简单的设计图的画法设计一款牙刷。
篇二:我的牙刷教学反思
前段时间我校公开课,我听了美术教师李影上的《我的牙刷》,听后感受颇深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李老师通过多种活动类型的精彩教学设计,使学生们在轻松又兴奋的探究中了解了艺术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简单了解了设计的理念,在学习和生活中提高设计意识,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并能够将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创造出更有创意的作品,在这节课的作业设计中,很多孩子都能够从外型和功能上进行思考创作,尽管还有的细节不够严谨,但孩子们在设计过程中,却是真情实感的演绎,值得肯定的是孩子的情感态度。“评价一幅好画的时候,不是画的好,而是看在画的过程中是否投入了真情实感,只要用心、用情画出来的画就是好画。”李老师精彩的点拨定会使学生自己作画时参考,其实,生活和艺术是密切相关的。孩子们学好美术,运用美术知识,判断生活中事物的美丑,定会发现更多生活中的美,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有趣味。
篇三:我的牙刷教学反思
《我的牙刷》这一课是一节“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简单了解设计的理念,在学习和生活中提高设计意识,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并能够将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创造出更有创意的作品。
我先是和孩子一起分析了自己的牙刷,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特点是什么?还分析了自己牙刷最具特点的地方和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因为切合自己的利益所以孩子分析的很好。例如:我的牙刷有三个刷头;我的牙刷刷颈很有弹性„„我现在的牙刷有些硬,想要软一点的;我的还要挤牙膏太麻烦 „„
孩子的想法简直太丰富了,可是要想画好不容易,这也是孩子们的一个缺点,很多课经常是讨论精彩,作业效果一般般啊。所以我引导孩子一起看书上的设计图,让孩子注意怎么呈现一张精彩的设计图。例如牙刷是主要的那么牙刷部分要占整张设计图的三分之一,牙刷要有色彩,各个部分特别是金彩之处一定要画出来特别表示让人看得明白,要把各个部分的功能表示出来。
在这节课的作业设计中,很多孩子都能够根据造型新颖、色彩艳丽、材料丰富、实用性强这四大特点进行设计,但有一些作品的设计,却让我>收获了一份很大的惊喜,在这些作品的功能上,体现了孩子们的一种美的情感和品质,那就是在作品的设计中融入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孩子说有些人挤牙膏不方便,所以就设计牙膏牙刷一体的;现在刷牙太浪费水所以设计了可自动倒水排水的牙刷。还有一个孩子在刷柄末端设计了齿状结构,说是刷牙杯底部,因为平时牙杯底部不容易刷到。
再就是孩子的善良也让我很为动容,有个智力不是很好的孩子,这节课他也设计了牙刷并且贴到了黑板上,其中一个孩子到黑板评价的时候首先就指出了这个孩子的进步之处,说是他能画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特别是写的很认真,其他的孩子听了之后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
12.《我的舞台》教学反思 篇十二
在教学本文时,课前我就让学生收集了新凤霞、吴霜以及关于评剧艺术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准备。教学时我着眼于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感悟艺术的魅力。在设计上采用多读,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和画找语句来感知课文。在每次读时,给于具体的要求,在第一遍接触课文时,设计扫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心句。第二遍快速自由读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第三遍读时,要求在弄清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精读课文,抓住具体的语句来体会“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精讲艰辛学艺的部分,从中体会作者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最后总结作者的成功得益于她心中的“舞台”。最后的拓展环节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心中的愿望,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自己准备怎样去奋斗。
通过整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
我的舞台教学反思2《我的舞台》是我国著名的编剧、导演、作家吴祖光先生与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女儿──吴霜女士发表在《收获》杂志1991年第3期上的一篇回忆录。文章以“我”的口吻,娓娓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在上课之前我查阅了一些关于新凤霞和她女儿吴霜的一些资料。心里对她们母女凭添了不少的敬意。再次阅读这篇课文,我也有了更亲切的感觉以及更深厚的感悟。本课语言风趣而又充满童稚,描写细致而又生动,虽然课文要体现的是从事艺术之路的艰辛,而笔下却处处流露着乐观与活泼。
这篇课文比较长,而且是一篇阅读课文。我首先考虑的就是长文如何短教,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舞台”入手去学习课文。“我”的舞台在哪里?从而领导学生去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梗概。未出生的时候,舞台在娘肚子里;小时候我的舞台在床上,为爷爷奶奶小花猫表演;大些了,舞台在幕布后面,我在那里如饥似渴地看表演,学演出;6岁的时候,舞台在有练功毯的院子里……
舞台对“我”的吸引力表现在什么地方?这是我在教学中抓住的第二个问题。我先放手让学生自学,让他们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中的关键词句去理解课文,从而去体会“我”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热爱。交流的时候,我重点抓住了“我”在练功中的句子引导学生去体会,从而让他们明白,成就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付出艰辛和汗水。
最后让学生体会“老实做人,认真演戏”这句话。在这里我也出示了“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是清贫。”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3.我的百草园的作文 篇十三
姥姥随手种下一颗香椿苗,没想到它竟长成一棵又高又大的香椿树。每年,清明前后,爸爸搬个凳子,拿一根长长的带钩子的竹竿,站到树下摘香椿。别看树长得高大,可光溜溜的,老长一段距离才有一个枝。他瞄准顶着紫红色的芽,先钩住,再一扭,香椿芽似键子般飘落下来,我欢快地跑过去捡起来放到袋子里。有时忍不住,轻手将香椿尖折下来,洗也不洗地塞到嘴里。淡淡的香味溢了满口,有时还带点苦涩。
后来,姥姥又种了几株小苗,栽时和我当时差不多高,于是我天天盼望它长大。春天它偶尔长出紫红的小嫩芽,却常常被弟弟抢了去。有一次,我大抵是气急了,抓起旁边花儿的叶子就吃,结果又苦又涩,这才反应过来,它不是香椿。
小时候也许是看《西游记》看多了吧,我相信在深深的泥土里,是有个“土地爷”的,他神通广大,无所不知。我决定把他挖出来。我挖呀挖,终于挖到了一个硬梆梆的东西,刨出来一看,竟然是个又长又粗的白萝卜。我高兴极了,心想一定是“土地爷”送给我的礼物,准备拿回家给姥姥看。却莫名其妙被一个凶巴巴的老爷爷训了一顿,还心不甘情不愿地看着他把萝卜埋了进去。以后,我很怕那老爷爷,见到他撒腿就跑,还告诉伙伴们要躲开他。后来,我才知道,那位爷爷腿脚不便,不能经常上街买菜,所以去一次买的很多,防止天气变化才埋进土里的。
在我的印象中,花园里有一种很大的花,叫木棉花。它的花瓣很多,像纸一样皱巴巴的,但花很大,色彩也艳,我一直渴望得到一朵。有一回,我悄悄地把手伸向木棉花,把它折弯下来,直到我能看见花盘。眼前让我惊愕,在一层层的花瓣间,蚂蚁来回穿梭着,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松了手,花朵飞快地弹了回去。我奔出花园,从此再也不敢碰木棉花。至今想起,仍感到全身起鸡皮疙瘩。
【我的百草园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21
游中南百草园作文09-03
安吉百草园的作文11-2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析学习09-1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作背景09-1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书心得11-21
游中南百草园三年级作文400字12-18
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设计09-1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景顺序辨10-2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