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共7篇)
1.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 篇一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新郑一中
高二政治组
王金五
教学目标: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面把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要求和意义等。重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难点: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投身实践,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热爱劳动、热爱人民。
教学方法:教师引领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相结合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时政要闻回放,以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时政热点,做到学以致用。时间不超过十分钟
二、复习巩固上节所学内容
(1)社会存在___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_____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___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___的___作用。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___的,马克思主义的______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3)______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4)在生产方式中,____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___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____。
(5)经济基础___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____。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____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___;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____生产力的发展,___社会前进。
(6)___________的矛盾,_____________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7)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___的、___的,发展的过程是____的。
(8)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_____实现的,_____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加以解决。___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____________的发展,使______________的发展。____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探究:(1)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
(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探究提示:(1)不能。个人离不开社会,脱离社会的个人活动是不存在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拿破仑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指挥者,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但是广大的平民大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
(2)人类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那种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少数英雄人物决定的观点,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是不科学的。
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1)人民群众的地位与作用。
①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2)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含义。
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 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教材中的“专家点评”概述了人民群众的含义、范围以及我国现阶段的人民群众的范围。
◇课堂练习: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考查对人民群众的正确认识。①错误,应是人民群众中的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该观点缩小了人民群众的外延。②③④都正确,体现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历史范畴的特征,故选c项。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课堂探究:(1)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探究提示: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课堂练习:下面对劳动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②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③是人民群众中的主体部分④劳动群众就是指体力劳动者
A ①②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考查对劳动群众的全面认识。④显然错误。根据人民群众含义中的知识和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知识,即可作出正确选择。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课堂探究:(1)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2)《格萨尔王传》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提示:(1)其内容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
(2)说明了实践决定认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教材插图说明了我国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都来源于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都是人民群众勤劳、智 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
◇课堂练习: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看出《聊斋志异》的创作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故②③正确。蒲松龄作为普通群众中的一员,创作了此名著,说明了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故④正确。①与题干不符。故选D项。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课堂探究:(1)以上论述说明了什么道理?
(2)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
◇探究提示:(1)说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爱戴也是必然的。
(2)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做到:相信群众,服务群众,与群众实践相结合。中学生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特别是与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深入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更好地锻炼自己,从而更好地、健康全面地发展,为将来参加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1)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3)实现方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政治关系,只变革具体制度。不像在阶级社会中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推翻旧的生产关系、旧的社会制度来实现。
◇课堂练习: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说明了()
①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AE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考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知识点。根据题意,可得出①③④,②与题干不符,故不选。
小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如何看待人民群众
◇课堂探究:(1)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
(2)结合身边的事例,谈淡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群众的关系。
◇探究提示:(1)邱娥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党的宗旨与原则,做到了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实现好、维护好、(1)党的群众观点。
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2)党的群众路线
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课堂练习:
解析:考查学生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解,并加以区分。其中①③属于群众观点的内容,②④⑤属于群众路线的内容。故选D。
本课结论:本课首先讲了社会的真谛,整个人类社会尽管纷繁复杂,但最终可划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部分。然后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最后从唯物史观出发,要求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本课板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含义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学案参考答案1—9 BBCBCACBD :
2.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 篇二
一、现代高等教育中主体自由的普遍要求及其困难
现代社会, 较为普遍的主体自由已经变成一个最有影响力的因素。高等教育阶段, 解决主体自由问题变得非常迫切, 对此卢梭早就有所说明[1] 。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的使命, 不再是纯粹简单地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 也不再是它与某种成功的职业生活的机械关系, 而是它必须满足主体自由这一现代社会普遍而迫切的需要, 使每个人都有可能自由地发展他的才能和爱好。“教育就应该努力帮助每一个人发展他自己的能力, 从而实现亿万人民潜在的能力, 解放群众的创造力。”[2] 作为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之一, 高等教育的最大雄心是帮助每个人拥有必要的独立自觉的意识, 以便自觉地、积极地发挥每个公民的作用。但是, 现代高等教育在此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我们这个时代, 主体自由面临严重的危机, 这种危机特别集中地表现为普通人的落后与不自觉。芸芸众生不愿意也没有恰当的机会去“发觉和任何别人并不完全相同的他们自己的独特的个人观点, 并且懂得别人的观点可能也具有正确性”[3] , 更不用说理解文化和价值观的多样性。一方面, 大多数人盲目而被动, 他们被迫过着低微卑贱的生活, 而且生活也更加困难、更加辛苦。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 他们的生活依然那样缓慢, 与别人的生活的距离越拉越大, 直到这距离变得根本不可能跨越。另一方面, 我们这个时代造成这样一种假象, 仿佛一切都已安排好, 单等我们走上前去。现代人由于技术进步和组织机构等因素, 易于对生活中太多现成的东西产生过多的自信乃至机械的惰性依赖;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给他们以瞬时的满足, 而不要求他们自己做出任何努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网络的扩大既便利了与他人的交流, 有时是在全世界范围的交流, 又增加了自我封闭和离群索居的趋势。这一切, 在后现代理论所提供的大量广泛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中已经得到非常充分的说明。
在此情形之下, 高等教育更加关注塑造普遍的主体自由以满足现代社会需要的历史作用。“为了能够领会世界上各种现象的日益复杂性, 并战胜它所引起的失落感, 每一个人均应首先获得一整套的知识, 然后学会正确地观察和分析事物, 以批判的精神来对待大量流通的信息。在此方面, 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明确地显示出它在培养独立的判断力上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它有助于超越传媒有时提供的简化的或歪曲的看法, 真正地了解所发生的各种事件, 并能十分有益地帮助每一个人成为我们眼前正出现的这个动荡不定的世界的一个公民。”[4] 高等教育最终意在促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它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能力, 应该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并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于是, 高等教育研究纷纷强调高等教育的主体自由问题, 强调把“启蒙”的基本功能归还给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而所谓后现代主义教育学更是提出所谓“朝向一种非中心化的教育”。这一切无不表明现代高等教育与主体自由的直接面对。然而, 高等教育领域, 主体自由的严重缺失与现代人对高等教育这一急切期望恰恰形成强烈的反差。“已有一些人在失望地谈论高等教育的‘本体危机’ (霍奇金森和布洛依, 1971) , 甚至认为出现了高等教育的‘合法性的危机’ (霍夫曼, 1970) 。”[5] 对此, 奥尔特加·加塞特这样说道:“我们的大学会议上充斥着这样一种懒散草率的作风和气氛。当你穿过大学的一间间教室和大厅, 甚至在课堂上, 也可以听到吵闹声, 见到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动作和姿态, 感到一种几乎令人窒息的沉重的懒散气氛。”[6] 更为根本的困难在于, 主体自由的确立和成长, 不是单纯的社会历史文明的传递和积累就能够实现的, 它不能绕过本体论的直接经验。现代社会虽然有高度发达的客观知识, 但外在的客观知识并不能代替确立主体自由所必需的本体论经验。每一代人需经十几年的奋斗才能确立自己的思想, 而要对这些思想进行归纳综合还需要十几年——对于爱效仿他人、缺乏真实自我意识的人来说, 可能终其一生都未曾确立真正的主体自由。
二、现代高等教育中民族国家的社会总体化问题及其悖论
现代社会, 民族国家已经成为人类统治方式中的支配力量。实际上, 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埋嵌在各民族国家社会总体化的历史进展中。“中世纪的大学把它们的合法地位建立在满足当时社会的专业期望上。接着, 文艺复兴后的大学又把其合法性建立在人文主义的抱负上, 这种人文主义抱负的发展以自由教育观念为顶点, 自由教育观念使得红衣主教纽曼时代的英国式学院合法化。与英式学院同时并进的是德国大学, 它们是启蒙运动的产物, 它们注重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其合法地位。最后, 还出现了‘赠地’大学, 这些大学的合法地位依赖于它们把人力物力用于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服务。”[5] 在历史上,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 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具体任务虽然有所不同, 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 都以满足各自所属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程度的社会总体化需要来获得各自的合法地位。而随着民族国家社会总体生活的逐步现代化, 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生活的边缘前进到社会生活的中心, 现代社会总体化过程的几乎所有方面都与高等教育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正如布鲁贝克所指出的, “在过去几百年里, 学院和大学已经成为它们所服务的社会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初, 为了‘准备生活’而进入学院和大学的学生现在发现学院和大学本身就是生活, 它们不再是一首插曲, 而是成了主旋律”[5] 。
首先, 高等教育与民族国家利益的关系日趋密切。现代社会, 社会总体化的核心和关键是民族国家。毫无疑问的事实是, 大学首先是民族国家的机构。正如克拉克·克尔所指出的, “过去从来没有这么多国家对高等教育有这么多的国家目的。转过来, 这又导致民族国家政府更多地参与高等教育”[3] 。民族国家的财富和政治,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依靠高等教育。传统社会的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一般只是国家政治、经济的简单附属物, 学校教育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 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通过高等教育作出的贡献, 开发人力资本和积累知识, 在全体人口中创造更大的机会和打破遗留下来的社会界限, 最终有助于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
其次, 现代高等教育所服务的对象已经普遍化, 构成越来越广泛的社会总体化过程的主要历史力量。高等教育已经从为需要学问的职业和少数精英人物服务, 前进到为普通人的发展提供服务, 置身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中心部位。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 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纽曼认为, 大学所关心的不是培养天才;实际上, 天才只有离开大学才如鱼得水[10] 。高等教育过去一直注重选择少数学术精英, 现在它在分配职业阶梯上的等级和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普遍。随着普通的年轻人对这种作用的认识, 他们越来越希望通过高等教育以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
第三, 现代高等教育直接面对社会总体化过程的普遍理性要求。自古以来, 学校教育的功能只是再现当代的社会和现有的社会关系, 而现代高等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必须为一个尚未出现的理性社会作贡献。在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中, 作为公共活动的高等教育, 它在促进社会内在团结、人类流动和集体生活方面所起的无法取代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现代高等教育正在直接经受着社会总体化危机的考验。在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 总体化受到社会联系混乱和传统破裂的威胁而出现危机, 对此高等教育应担负起这样一项艰难的任务:促进全社会自愿达成共识, 即把多样性变成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相互了解的一个积极因素。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变得越来越强烈, 个人也只有依赖于文明社会的广泛联系才能获得幸福、安宁的生活;而个人行为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我们所做出的选择越来越多地在他人和其他国家之间激起强烈的反应。如今, 任何由所谓权威强加于个人的共识是绝对没有用的。普通人必须自己自愿达成共识。纽曼早在《大学的理想》中就明确指出高等教育面对社会总体化的普遍的理性要求:高等教育需要教给普通学生的最大的技能, 是如何生活在一个有灵性的社会里, 如何帮助形成一个有灵性的社会[10] 。
社会总体化问题使得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作用越来越突出, 但同时也使它遭遇与之相关的各种悖论。首先, 由于与民族国家利益的密切关系, 使国家加强干预高等教育有着足够的理由, 甚至存在着高等教育和国家权力不分的危险倾向。所以, 后现代教育学把焦点集中在真理和权力、知识生产和处于统治地位的社会政治秩序之间的“同谋”关系, 把高等教育解释为构成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 认为它再现了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和社会政治的秩序。福柯就认为, 现代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反映了“遍及整个社会团体”的规训机制的“日益普及”和“传播”, 并对其作出了贡献。其次, 现代高等教育所服务的对象不断普遍化, 高等教育追求卓越和出众的本体论价值——个人的杰出天赋和独特个性——则不断被挤压, 最终, 人的创造精神在高等教育领域将遭受不可避免的抑制。亚德利指出, “大学主要关心普通人, 赋予进入大学的人以远见和灵感, 并不是大学的功能所在”[10] 。而赫胥黎则指出, 这种着眼于普通人的高等教育所导致的对罕见的天赋和个性的不公:“在大多数情况下, 这些人是凭藉着他们自己的天赋智力, 以及凭藉着不怕障碍的个性力量。他们并没有在科学圣殿的庭院里受过训练, 但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并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猛撞那座圣殿的围墙, 以获得合法的地位”[13] 。第三, 随着社会总体生活的日常化和机械化, 社会和职业界对高等教育的有效性不断提出质疑, 而高等教育则在这种质疑中不断变得机械化。
三、现代高等教育中主体自由和社会总体化的紧张关系
现代高等教育历史性问题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单方面的主体自由要求或社会总体化问题的困难和悖论, 而且在于现代高等教育中主体自由和社会总体化的紧张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1.现代高等教育在培养世界公民和培养民族国家的成员之间的冲突。
一方面是现代人主体自由的普遍化, 另一方面是他们在寻根、寻找参照点和归属感。高等教育在这两者之间左右为难。“民族国家上升到主宰高等教育的地位, 但是当代有一个回头走向早期文艺复兴的普遍主义的运动。”[3] 普遍化的主体自由和高等教育的国家化目的在现象上是彼此完全对抗的, 高等教育可能被夹在中间, 撕得粉碎。主体自由被看成是一桩个人的事情, 而国家的目的反映统治者的愿望;主体自由依靠思想和说服, 而国家的目的更多依靠压力和控制;主体自由多半是为了它自己的缘故, 而国家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对抗似乎不可避免, 至少这两件事不是完全相容的。这种对抗甚至导致高等教育政治因素和学术因素之间的尖锐矛盾。
2.个人的世界化与独特经验之间的分裂。
现代高等教育应该向每一个能接受它的普通人开放, 必须促使每个人将其思想和精神境界提高到普遍行为模式和在某种程度上超越自我的高度, 但它又必须同时维护每个人的独特经验, 充分尊重多元化。高等教育必须帮助普通学生了解人和社会的复杂性, 向他们提供真正理解社会和人生的有效而安全的途径, 从而实现普通个人的世界化;任何人肯定都不会希望大学里仅仅传授一些他已经在别处获得的经验, 白白浪费时间和入学机会。但同时高等教育又不能不顾而必须尊重普通青年阅历、思想的独特实际, 而且由于个人所拥有的天赋条件和性格特征各不相同, 他们的领会力和承受力也各不相同, 因此, 就会出现个人的世界化与独特经验之间的分裂。“一个非常坚强的人, 在他正沿着一条崎岖的道路使劲往陡峭的山上爬的时候, 是能够领略景色的迷人之处的。一方面因为气喘、脚下的碎石和路上的沟槽, 另一方面因为普遍都感到要休息和得到安慰, 所以, 我们多数人不能感受到这种环境的美妙。普通学生恰恰就是这样的。他发现巴纳塞斯山异常险峻陡峭, 直到他到达山顶以前, 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或闲情逸致去四处环顾, 然而, 他十之八九到不了那个山顶。”[13] 更为根本的是, 高等教育最终所要追求个人的世界化, 不仅要求本体论的直接经验, 而且需要借助复杂的理解力。这时, 普通青年既有的独特经验往往成为个人世界化的严重障碍:普通人特别是青年人, 他们常常专注于自己的有限活动, 而对其他任何事情都很难有主动的认知。在青年人已经初步建立的但尚未成熟的主体意识面前, 任何仅仅能被专家或权威理解的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抽象知识, 对现代高等教育所要实现的普通个人的世界化都是绝对没有用的。所以, 后现代主义教育学强调“解放性教学”, 即尊重个体经验的、具有对话性特征的教学——一种交互式的结构性学习过程。
3.个人的领会吸收能力和现代世界总体的巨大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生活的传统范畴发生深刻变化之后, 迫使每一个人要更好地了解他人、更好地了解世界。21 世纪要求人人都有较强的自主能力和判断能力, 同时要求加强每个人在实现集体命运过程中的责任。高等教育必须毫无例外地使任何人都不至于被排除在现代世界总体发展之外, 但并不是所有的个人都处在相同的起点上, 并能自然而然地跟上时代的发展。现代世界总体发展是经验和财富积累的产物, 但是个人对世界总体的领会、吸收, 始终从零开始;同时, 没有任何人能够独自一人努力创造时代的文化, 独立完成人类几千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因而, 在个人与社会总体生活之间不可避免存在巨大的落差:“个体在临死之前沉思自己的经验, 文明在精神食粮旁边饿死”, 这种事情随时、到处都在发生;而现代世界的总体进展并不能听凭这一落差无限制地扩大, 正如加塞特所指出的, “当‘处于时代盛时’的一个综合体呈现在现代人面前, 而那些现代人又尚未对综合体的构想和阐述起多少作用时, 人类理性可能会受到决定性的考验”[6] 。然而, 对现代高等教育更为严峻的考验恰恰在于, 这一巨大的落差不是某种有限范围内的特殊情况, 而是社会总体生活的主要承担者——普通人的通常状况。
社会总体在进步, 然而智慧却在衰退, 因为人们奢望可以不经努力就证明自我、树立信念。“恐怕普通人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地落后于时代, 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人习惯于在生活中依靠规避手段而自欺欺人, 在自身周围想像出一个非常简单、个人专断的世界;尽管仍在起作用的良心责备和告诫迫使他去注意他所处的真实的世界, ……我们的普通人尽管会做出一切勇敢的姿态, 但是, 在本质上都是胆小畏怯的。他们感到害怕, 害怕承认和接受这个会对他们提出很高要求的真实的世界。因此, 他们宁愿歪曲自己的生活, 把自己封闭起来, 生活在对世界认识虚假的、过于简单化的思想概念之中。”[6]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得越来越多的个人落后于时代。这是一条巨大的鸿沟, 也是一种向灾难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必须有助于消除这一巨大鸿沟。然而, 这一巨大鸿沟在高等教育内部同样存在:“由于我们最优秀的教授对于自己的问题一直愿意仿效他人的作法, 或是不愿意自己去思考, 因而除了自己局部的具体研究领域能跟上时代步伐以外, 他们在各个方面生活在一种落后时代几十年的状态之中。”[6] 而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 不是精通一门功课, 而是必须学习多门功课, 但一门都没学好;一切事情都必须很快学会, 没有时间让他们循序渐进;因为缺少足够的努力, 没有扎实的基础, 他们的学习往往没有明显进步, 没有结局。这一切更加剧了他们与时代之间的断裂。
总之, 现代社会主体自由与社会总体化之间的分离甚至紧张, 以及高等教育自身与主体自由及社会总体生活的脱节, 乃是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的严峻考验。“主要的危险是:有能力在这个正在出现的新世界中找到出路的少数人与感到自己受各种事件的摆布, 无力影响共同命运的大多数人之间出现了分裂, 并有出现民主倒退和各种反抗的危险。”[4] 这种分离和紧张, 源于本体论经验和社会历史的根本区别。而总体化和主体自由对直观性和机械性的惯性依赖则是这种分离和紧张的主要原因。高等教育如果要相对缓解这种紧张的话, 必须帮助社会总体化和主体自由摆脱对直观性和机械性的依赖, 而它自身也必须摆脱与机械的社会总体生活或直观的主体自由的传统联系。“大学, 不能成为满足所有人需要的万能之物。”[5] 实际上, 现代社会正日益拒绝这种传统的直观性或机械联系, 社会拒绝使用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这一事实就是最好的说明, 因为他们是被按照某种直观或机械联系而生产出来的。在过去, 社会的进展是缓慢的, 因而照某种直观或机械联系来进行教育和培养或许还能够被社会所接纳, 但是今天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摘要:缓解社会总体性和主体自由的紧张关系是现代社会整体演进的关键所在, 也成为现代高等教育无法回避的历史性任务。但对于这一历史性任务究竟能够有何积极作为, 现代高等教育并无足够清醒的判断, 它还在现代社会总体性和主体自由的紧张关系中犹疑、徘徊。
关键词: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主体自由,社会总体化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论教育上卷[M].李平沤,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323-324.456-457.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1.
[3][9][14]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 (21世纪的问题) [M].王承绪,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41.14.2.
[4][19]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34.37.
[5][7][8][20]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郑继伟, 张维平, 徐辉, 张民选,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2.3-4.21.76.
[6][16][17][18]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洲, 陈军,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41.28.56.87-88.49.
[10][11][12]纽曼.大学的理想 (节本) [M].徐辉, 顾建新, 何曙荣,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69.16.23.
3.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这一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社会发展的规律知识之后所学的社会历史的主体,通过学习这框内容,使学生明白社会是如何发展的,明白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巨大的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重点难点
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图1:乐清湾跨海大桥;图2:80年代的城关镇;图3:玉环城区;图4:玉环夜景
2、教师针对图片设问,乐清湾跨海大桥的建设,玉环城区的建设主要靠谁?引出人民群众是玉环历史的创造者。结合学生的理解,强调玉环历史的建设者既有普通老百姓也有领导干部,进而让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那就否定了“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很自然地得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二)新课教学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展示2016年玉环GDP,人均GDP数据。通过设问:“玉环县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465.13亿元,这主要靠谁的生产活动实现的?”引出玉环人民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设问及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玉环的产业,感受到玉环人民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通过自己的生产活动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进一步分析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他们成为玉环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设问:“玉环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回答完之后通过视频重点介绍“玉环渔工号子”,设问:玉环渔工号子是如何形成的?得出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设问:玉环渔工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登台表演所需的道具,舞台设备等是谁创造的?得出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设问:偌大的中国,不仅仅只有玉环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还创造了哪些令人赞叹的精神财富?得出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这样就从从源泉、物质条件、创作者三方面引导学生得出: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通过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所起的作用得出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通过小岗村农民实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出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这样就引出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进一步导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让学生总结为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总结过渡:正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党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展示图片及材料:2017年玉环县委县政府决定在玉环开展“我爱我家”环境大提升行动。此次活动坚持以群众为主体,深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引导广大群众全方位参与行动的开展、监督和评价等各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玉环城市的创建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并进一步认识到坚持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梳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知识
(三)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并理清脉络,构建知识框架。即本课首先从唯物史观出发,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三个方面介绍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后得出其指导意义: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四)情感升华 学生有感情朗读
致:中国未来的创造者们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4.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 篇四
《生活与哲学》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2011-11-15)
【教师寄语】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成功之花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刻
苦自觉的精神,都需要顽强拼搏的勇气。
【学习目标】
1、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学习重难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习过程】
1、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基本内容是怎样的?
3、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4、你能说说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基本内容是怎样的?
5、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什么样的实践意义?
【知识清单】
2、3、(1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3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党的群众观点。
(1)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2)群众观点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2、党的群众路线
(1)
(2)群众路线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a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b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课后作业】
一、最佳选择题:
1.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下面对劳动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有①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 ②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③是人民群众中的主体部分 ④劳动群众就是指体力劳动者()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5.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的是()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6.上题材料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7.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大意义有①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②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④是保证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因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总结我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时指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回答8~10题。
8.下列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指广大劳动群众②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9.“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表明()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D_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 10.“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表明()
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学案科目: 高二文科政治编制:高二政治备课组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I).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11.下列选项中,体现群众观点的是()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④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2.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论本身所蕴涵的哲理是()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②人民群众可以创造真理③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和发展的动力④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创造者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走近高考】
1(2011高考大纲版全国卷26)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该地农牧民种植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事例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2011高考海南卷16)“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这首家喻户晓的《娘子军军歌》歌颂了1931年在海南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红色娘子军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动群众,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先后参加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等50多场战斗,为革命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红色娘子军的光辉事迹反映出人民群众 ①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②自己解放自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2010年高考·广东卷35)温家宝指出,2010年我们要努力工作,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这里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C.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D.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4、(2010年高考·安徽卷7)为了制定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专题调研、网上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纳群言、广集众智。《纲要》的制定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有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认识具有反复和无限性④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
二、综合探究
1.(2009年重庆卷)近年来,水资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此,我国政府加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规范取水许可管理,完善水资源综合规划,深化水价改革,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推动了饮水安全、节水改造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
2.(2009年广东卷)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问答问题。
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2005年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污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国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双双达标。
结合材料,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生活与哲学》11.2《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答案【课后作业】CBDCCABCDCBC【走近高考】CCAC
1【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水资
源利用中的民生问题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民生水利建设。
2【答案】(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
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2)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为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为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
5.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 篇五
1. 夏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奴隶制国家
(1)背景:禹任部落联盟首领时,接受各部落朝贡,把全国划分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
(2)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定都阳城。夏朝筑城堡、建军队、制刑法、设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3)“家天下”: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从此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奢侈残暴。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商部落首领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3. 商朝末代国王纣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打败商军,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4.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5.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6. 怎样算时间?
(1)所算时间在同一侧,用大的减小的。
(2)如果不在同一侧,用以下计算公式:
公元前时间+公元后时间-1=相隔时间
二、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 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对周边统治
(2)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各个诸侯,称为“受民受疆”,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分封制规定了受封者的义务,即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因此,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3)作用:通过逐级分封,编制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2.贵族、平民与奴隶
统治阶级
贵族:包括诸侯、卿大夫、士
担任各级官员,以剥削平民、奴隶为生,仅从事脑力劳动,不从事体力劳动
被统治阶级
平民
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有人身自由。拥有一些私人财产,“犯罪或负债会沦为奴隶”
奴隶:来自战俘、触犯刑法的罪徒等
无人身自由,被杀死用做祭祀祖先的贡品,或为死去的贵族殉葬
3.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夏、商、西周主要是通过军队、刑法的暴力镇压和思想上的礼仪教化等双重手段统治人民。
三、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 春秋五霸
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当时王室日益衰弱,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别国的支配权,展开争霸战争。“春秋五霸”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1)齐桓公最先称霸。
① 原因:东方大国,盛产渔盐;管仲改革,国富兵强;“尊王攘夷”,策略政策。
② 标志:公元前251年,葵丘会盟。
(2)楚庄王问鼎中原:邲之战,出国打败晋国,楚庄王跃升为霸主。
2. 战国七雄
(1)公元前475~前2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战国七雄”指韩、赵、魏、楚、燕、齐七国。
(2)“合纵”:六国联合抗秦
(3)“连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四、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
(2)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3)内容
目的
采取措施
富国
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
强兵
奖励军功
集权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4)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甲骨文与青铜器
1.甲骨文
(1)含义:商朝刻在龟甲或兽骨上,成为一篇或长或短的记事文,称为卜辞。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
(2)意义: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
2.青铜器
⑴青铜器:商朝的青铜制业高度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青铜器是指铜、锡、铅的合金。
⑵代表: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⑶意义: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国力的盛衰,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六、思想的活跃于百家争鸣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主要
思想
“仁”和“礼”,提倡“为政以德”,以“徳”教化人民,以“礼”治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教育
思想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文化
贡献
他的言论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3. 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张
墨家
墨子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春秋:孔子
《论语》
“民贵”“君轻”
战国:孟子
《孟子》
道家
春秋:老子
《道德经》
“道法自然”
战国:庄子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韩非子》
“法治”,加强中央集权
七、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1.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⑴修筑: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⑵组成: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⑶意义: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江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神奇的编钟
⑴组成:编钟是周朝贵族在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使用的乐器。把几件铜钟组合成一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编钟。
⑵意义:大型编钟的出现,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6.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 篇六
一、知识性———板书的内容和数量
板书的内容和数量, 属于“写什么?”“写多少?”的问题。应该“写什么”和“写多少”呢?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应予以考虑。
1.“题眼”着手
在课堂中, “入题”和“点题”是教学的必要步骤, 因此, 板书自然应从“题眼”入手。因为对一篇课文而言, “题眼”提纲挈领、画龙点睛, 抓住了“题眼”, 就意味着抓住了教学内容的核心, 生成了板书中最突出、最醒目的部分。
例如, 教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显然是题眼, 也是板书的标题;但同时, “百家”中的“家”、“争鸣”中的“鸣”又是眼中之眼, 是引领“百家争鸣”教学的中心话题。因此, 通过“家”引出“人物”, 通过“鸣”亮出“观点”, 就能把课文中最重要的部分———“儒道墨法兵”等各家及其主要观点以板书的形式明确地标示出来 (见下图) 。
又如, 教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的“学习化社会”,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学习化”这一抽象概念, 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同时也是本课板书设计的难点。引导学生从时间、空间、对象、手段等方面去总结“学习化社会”的一些特点, 在帮助学生建构出一个经验化概念的同时, 就把“学习化社会”这一课文的题眼及其解释摆到了板书最中心、最醒目的位置, 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见下图) 。
2. 内容要凝练
板书是“微型教材”和“内容窗口”。要在有限的时空内简洁概要地呈现教学内容的基本信息, 板书必须做到内容凝练。
例如,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妈妈的账本”一课, 内容生活化, 贴近学生的生活, 但知识体系相对缺失, 难以提炼和概括, 常成为教师板书设计的难点。如何把生活化的感性内容用几个凝练的词语来表达?在本课板书的设计中, 笔者采用了“一本”“两端”“三工具”的方式:“一个账本”, 即课题“妈妈的账本”, 教学从虚拟的“妈妈的账本”开始;“两个端口”, 即“收入和支出”, 这个关联着家庭经济生活中“开源和节流”的内容, 其中记账就是预算或决算, 是理财的具体行动;“三个常用理财工具”, 即关于储蓄、债券、保险等内容的学习 (见下图) 。
又如,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 描述了19世纪70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生活丰富而又有特点的变化, 板书设计可以用“什么在变”“怎样在变”“为什么变”三问来提炼主题、串联内容。一个问点, 一个角度, 归类思考, 简洁导语, 帮助学生建立起了一个发现变化、释读变化、探究变化的学习框架 (见下图) 。
二、逻辑性———板书的顺序和链接
板书的顺序和链接, 涉及的是“写的顺序”“写的时机”等问题。因为板书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静态呈现, 更是教学过程的动态演示;不仅是知识的罗列, 还是教材的“文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的综合。因此, 设计板书顺序和链接应很好地体现教学的逻辑性这一本质。
1. 寻找逻辑起点
仔细分析, 不难发现, 每篇课文都蕴涵着多条逻辑, 如学科的知识逻辑、教材的编排逻辑等, 有逻辑就有逻辑起点, 它反映了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和对编意的领会。当然, 逻辑起点有时并不是显性可读的, 需要教师去寻找, 从而确定课文话题从哪儿开始更为合适。
例如, 教学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从历史中获得什么”, 从课题看, “获得什么”是教学目的, 而要“从历史中获得什么”, 首先应对“什么是历史”有初步的理解, 然后再从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中体会“历史的作用”, 最后才能获得“对待历史学习的态度”。按此思路板书, “从历史中获得什么”的逻辑起点就明确无误了 (见下图) 。
2. 遵循认知顺序
由于板书内容的书写顺序、板书内容间的链接以及书写和讲练的协调等无一不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 所以, 板书设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顺序。
例如,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新航路的开辟”, 由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路线和影响四部分组成, 显然是依历史事件的顺序编撰的。但笔者以为, 学生看到课题的时候, 可能首先感知的不是原因、条件, 而是路线, 因为绝大多数学生都会下意识地联想到哥伦布、麦哲伦经历过的航海路线。为此, 在板书设计的时候, 笔者根据学生的这一认知顺序的特点, 调整了板书内容的链接顺序, 第一步就指导学生学习“航路的概况”, 第二步才引导学生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第三步进而让学生体会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见下图) 。
再如,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我们都是当家人”一课, 从国家投入公共设施说起, 引出了国家最重要、最稳定的收入———税收, 接着介绍了税收的相关知识及未成年人与税收的关系。依此顺序设计板书是本课导入的通行选择。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 本课最大的难点并不是学生不知道国家的收入主要从哪里来, 而是为什么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为此, 笔者对“我们都是当家人”一课作了如下的板书设计, 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见下图) 。
三、艺术性———板书的形态和色泽
板书的艺术性既体现于板书的形态和色泽, 又体现在版面布局上, 它们共同作用于师生的视觉感官, 产生提示、强调、审美等的强烈效果。
1. 注重板书的形态
在明确板书“写什么”“写多少”的前提下, 板书形态的艺术性应注重板书内容的排列、组合和版面的规划、布局等结构形态的美感。
例如, 在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认识人生的意义”教学中, 笔者的板书围绕“我是谁”“怎样活着”“为什么活着”三个问题呈放射状展开, 合理地展现了知识逻辑, 有效地阐释了教学主题, 在形态上体现出对称、呼应之美, 使“每个人对‘人’有不同的解释, 经历不同的人生, 产生不同的人生意义”的教学主旨跃然而出 (见下图) 。
2. 调和板书的色彩
调和板书的色彩, 首先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 强化板书的内容, 突出教学的重点;其次则是通过调和色彩, 使其和谐悦目, 优化教学效果。
一般地讲, 课文的题眼和关键词往往应加以色彩;而同一层面、同一类别的板书内容, 则常标以同一颜色。例如, “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一课, 以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发展为线索, 描述了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及其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其间“中世纪”里的“王国”“帝国”的演变是题眼, 属时间维度;“封建”的制度及其主要国家是重难点, 属空间维度, 如果在板书的色彩设计中有意识地着以不同的色彩 (限于印刷, 上述题眼和关键词用斜体字标出) , 如此浓妆淡抹, 不仅有助于美观, 更能突出重点, 层类分明, 促进学生的学习 (见下图) 。
当然, 板书的形态和色泽是板书的外形, 它服从于内容, 服务于教学, 不应过于花哨、繁复, 以免喧宾夺主、适得其反。
7.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 篇七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社会规律及其特点
(1)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与自然界不同,社会历史是由人和人的活动构成的,它是人们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总和。马克思指出,历史不是某种神秘精神力量的工具,“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没有人的创造性活动,就没有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这正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根本区别。社会规律正是形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人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认识、利用和驾驭社会规律,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可以对社会发展的可能途径进行能动地选择,从而创造历史。
(2)社会规律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存在、实现和体现。
自然规律无论人类活动是否参与,都在起作用。与自然界不同,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社会存在和运动的方式。社会规律不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存在并实现、体现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
(3)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人们的实践活动纷繁复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千差万别,在现象上表现为多样的偶然性而不重复;历史必然性即存在和实现于偶然性之中,社会规律和发展趋势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和层出不穷的历史事件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
社会规律虽然有其特点,但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相对稳定性以及普遍性、重复性,不依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
社会规律同人的自觉活动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社会规律就是人们“社会行动的规律”,而人们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历史的作用也只有在认识和遵循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对社会规律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人的自觉活动就越自由,其作用就越大。
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创造活动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深入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特别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认清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为历史发展具体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曲折和偶然性所左右,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把探索、尊重社会规律和发挥自觉能动性辩证统一起来,才能不断夺取更大的胜利。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方向;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新的生产关系刚刚建立时,是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最终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就是两者之间“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生产关系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在理论上,它是我们科学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它是我们观察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出发点。在实践上,它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理论依据。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所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的生产力是相对落后、多层次的,我国的生产关系应当适合生产力的这种状况;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指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及设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上层建筑是根源于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变革。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总要利用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现象作斗争;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的需要时,就起促进作用,不适合时,就会阻碍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
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是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础之上的。当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之时,为它服务的上层建筑和它是基本适合的;当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之时,上层建筑同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之间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从而要求上层建筑的变革。两者的矛盾运动也是“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性质及其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变革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这一规律的重大意义:在理论上,要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辩证原理,反对否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片面夸大上层建筑反作用的唯心主义上层建筑决定论,也要反对忽视和否认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机械决定论和自发论。在实践上,这一规律为观察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使我们能正确分析社会的经济同政治、思想现象之间的关系。这一规律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高效率,维护安定团结,激发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保证和环境,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因为: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定的社会形态。在这两对矛盾中,前一对矛盾更为根本。
(2)这两对矛盾是社会区别于其他运动形式的特殊矛盾和特殊本质,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3)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其运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社会发展以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又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新的经济基础又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这种层层决定和反作用的关系,形成了以生产力为最终根源、整个社会从低级到高级、前进上升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一般进程具体表现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
(二)“生产力标准”的依据及意义
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是“生产力标准”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
1.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产是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一切社会关系存在、发展的最终根源。
(3)物质生产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不断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力是不能选择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决定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有一定限度,归根结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要反对历史多元论和历史相对主义。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等等,都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推动社会的发展,它们汇成作用和反作用、决定作用和相互作用的综合力量。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归根到底依赖于生产力的状况;社会革命、科学技术,归根到底,也是在一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发生和发挥作用的。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观点。历史多元论认为,历史“是被多元地决定的东西”,人们的思想、知识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否认物质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从而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坚持生产力标准,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1)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是判断一切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2)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3)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一切制度进步、优越与否的根本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所谓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允许生产力以过去没有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发展,发展先进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率。
生产力标准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检验真理的客观实践标准的运用和深化,也是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的体现。生产力标准是判断社会进步的锐利武器;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这是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和尊重实践的重要的唯物史观根据;它是进一步深化、完善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锐利武器。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也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最后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因此,******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是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阶级斗争包括不同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等基本形式。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主要和直接表现为阶级矛盾,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因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主要表现在:
(1)阶级斗争促进了阶级社会质的飞跃。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造成了社会的革命和进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2)在阶级社会的量变过程中,革命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多少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阶级斗争只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在于:①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③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革命的本义是指政治革命,它的实质是先进阶级用革命手段****反动阶级的统治,以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腐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革命的首要基本标志。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广义的社会革命包括社会生活中一切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变革。社会革命的作用是:其一,它是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实现社会更替的决定性手段和环节。其二,它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其三,它教育、锻炼先进阶级的广大群众,使他们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它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性环节和手段,是“历史的火车头”。
2.社会改革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社会改革是在维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环节的调整和对某些具体制度的变革;一般来说是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具有经常性、普遍性、渐进性等特点,属于社会根本制度的局部的量变。应当把剥削阶级进行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区分开来。前者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剥削制度,在客观上也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后者则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
②社会改革的作用是:第一,它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经常性形式和有效途径,可以缓和、调节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二,它解放和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并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第三,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是:其一,它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主要和直接动力。其二,它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能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其三,它是对社会主义传统体制的根本变革。改革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把我国当前的改革看做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充分说明了它的重要作用。
(五)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科学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认识功能。古代科学对无神论起了促进作用。近代科学为近代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形而上学世界观的缺口。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科学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有重要意义。
(2)科学技术具有生产功能,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物质生产手段、条件、过程和效果等起着巨大的推动和改造作用,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财富。
(3)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关系的变化和变革,造成产业结构的变化,造成产业、企业之间关系的改变,为消除三大差别创造条件。
(4)科学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
(5)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具有社会政治和文化教育功能,促进文教、艺术和各种社会服务事业的繁荣。
2.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引起生产力革命,生产劳动日益智能化、自动化,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2)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科学革命必然导致社会革命,它创造社会革命的思想条件和物质前提,往往成为社会革命的先导。
(3)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变革着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包括生产活动方式、经营管理方式以及军事斗争方式、生活方式等等;不断变革着人的精神世界、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反对宗教神学,促进观念形态的革新;它引起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4)科学技术革命,为解决一系列全球问题创造条件,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长远的深刻的影响。
要重视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但要反对片面夸大其作用,认为科学技术可以主宰、改变人类的一切;清除一切社会弊端,否认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作用的“技术决定论”或“技术悲观论”。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它掌握在不同的人和阶级、势力的手里,作用是不同的。要把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不当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科学技术本身区别开来。(六)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1.科学技术发展与“全球问题”
伴随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爆炸、粮食危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涉及全世界所有国家、民族利益,具有全球性和世界性影响,因此被称为“全球问题”。
要明确认识到:
①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矛盾,这个矛盾处理不好,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
②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科学和价值的矛盾,科学技术发展一方面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与发展,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
③全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涉及社会制度、观念、社会组织管理、整体社会领域等一系列问题,这是由于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失去控制,不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造成的。
2.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
伴随着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其基本思想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的需要;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不应牺牲后代人的需要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和资源,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下去。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意义是:
①它表明和证实,社会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旦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发展将出现灾难性后果。
②社会发展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在社会发展中,人类无疑应该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但同时要尊重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
③要正确处理人类社会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把它们结合起来。
三、历史的创造者
(一)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是:
(1)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是人的活动的历史,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人类承担的。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社会发展。“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语)
(2)人的活动离不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规模、程度、状况制约着人的活动。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剧作者”。
要对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作出区分。凡是在社会中从事一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参与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活动的人们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因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语),人民群众最终“决定历史结局”(列宁语)。
(2)个人,即使是杰出人物,其业绩的取得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脱离人民群众,将一事无成,与人民群众对立,将为历史所淘汰,以遭受失败而告终。
(3)社会发展规律必须通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出来,人民群众之人心所向预示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归根到底体现了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实践活动提供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实践经验是精神财富的源泉,同时他们也直接参加了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4)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受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3.这一原理的意义
在理论上,要反对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英雄史观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认为帝王将相和英雄豪杰的意志、思想动机决定社会的发展,这是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另一种是认为某种神秘的精神力量决定社会的发展,英雄人物则是这种神秘力量的体现者、受托人,这是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两者有着共同的本质,即都认为精神力量决定社会发展,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在实践上也具有重要意义:(1)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归根到底左右着历史前进的方向。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始终是社会发展中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人心所向体现着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预示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趋势。(2)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的基础之上的,是这一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运用。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是胜利之本,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3)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就要深刻领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党的十六大报告)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不同作用和个性的个体。人民群众也由个人构成,没有个人,也就没有人民群众。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地位和所代表的阶级、阶层和势力,以及个人具有的才能、知识、素质和个性等等。个人可以推动、加速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可以延缓、阻碍社会历史的发展。
2.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1)在个人中,按其在社会历史中作用和影响的大小,可以划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历史人物是对社会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个人。其中,能反映时代要求,在历史上具有重大进步作用和显著贡献的历史人物,就是杰出人物,亦称“伟大人物”。杰出人物的产生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它是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产生的,“时势造英雄”,即时势召唤、锻炼和筛选英雄。一定时代提出一定任务,一定会有人发现并提出它,这是必然的;但谁来做这件事,恰巧是某个人物而不是别人,这又是偶然性,与个人的聪明才智、努力奋斗以及机遇等因素有关。杰出人物的产生,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2)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①他们是历史事件的主要当事人,是重要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策划者和指挥者。他们使历史事件打上自己意志的烙印和特征。②他们是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他们比一般人觉察问题早,站得高,看得远,承担历史任务的愿望比别人强烈,因此能首先将历史进程提出的任务指出来,制定解决的方案,并组织群众实现历史任务。③他们是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者。他们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影响历史事件的结局或成败,但不能改变和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杰出人物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文化教育和艺术等各方面的杰出人物,其具体作用各有特点,要具体分析。
(4)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杰出人物对人民群众具有指导、教育、动员和组织作用,群众需要杰出人物。另一方面,杰出人物又离不开人民群众。杰出人物来自人民群众;代表群众,依靠群众才取得了成功,他的业绩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3.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包括杰出人物)要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全面的考察。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在分析有阶级斗争的社会中的历史人物时,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客观地、本质地加以考察和评价。
(四)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包括:a.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c.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d.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四、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1.社会形态的含义和内容
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统一体。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把复杂的社会关系区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主要指生产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包括文化、道德、政治关系等)。经济基础是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其中,前者是思想上层建筑,后者是政治上层建筑。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根据和指导,后者在前者指导下建立起来,是前者的物质附属物;后者为前者的传播、实现提供政治保证,并强烈影响前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经济基础的性质是划分不同类型社会形态的客观标志。不同社会形态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不同。社会形态范畴是对一些同类社会共同体本质的概括,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有不同的特点。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一个具体的社会形态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2.社会形态的更替阶段
社会形态的演化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决定的,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过程。人类社会已经出现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以生产关系划分为标准的社会经济形态).
(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1.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指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依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因为:
(1)社会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人口,特别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必然性。
(3)社会发展是由许多个人意志和活动构成的“总的合力”作用的客观结果。尽管人们都在进行着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但人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的,社会发展的现实常常既不是这些人,也不是那些人所期待的。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使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社会形态。
2.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是指,在一个国家、民族处于历史转折点时,社会发展往往显示出多种可能的途径。哪一种可能变成现实,取决于这个国家、民族的自觉选择,取决于这个国家、民族内部不同阶级、集团的力量对比。选择可以使一个民族跨越一定社会形态,通过不同道路实现社会发展的规律。一个民族之所以作出这种或那种选择,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民族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二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三是取决于对国际环境的认识,从对这种认识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3.主体选择性与社会发展决定性是内在统一的
社会规律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进程,但社会历史的具体内容则受到主体的认识、意志和选择的重大影响,社会发展过程是自然历史过程和人的创造过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社会发展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决定性通过人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表现和实现出来,主体选择性是社会发展决定性的实现形式。另一方面,主体选择性又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为前提;选择是在既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选择,是在客观可能的时空条件下的选择,它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们不能选择生产力,也不能任意选择和变革生产关系;更不能改变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
(三)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是指:就人类总体历史而言,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在生产力推动下,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秩序是: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
2.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是指:就具体国家和民族来说,社会形态的更替并不是严格按照上述序列依次演进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够跨越某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以“跳跃”方式走向先进的社会形态。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社会更替的统一性通过多样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多样性并不是对统一性的否定,具体国家社会形态的“跳跃”必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前提条件。从人类历史总体来看,封建社会的产生不可能晚于资本主义社会,而资本主义的出现必然早于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形态更替有其一定顺序性。
4.现实的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这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即社会根本性质上的统一性,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即不同国家,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差别,表现出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具体表现形式的特殊性。同是封建社会,中国和西欧不同;同是资本主义社会,日本和美国又有不同。
(四)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
社会发展的前进性是必然趋势,理由是:
(1)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前进性的最深刻的根源。
(2)社会发展的前进性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要求决定了社会前进的基本趋势。
(3)社会形态的更替是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它抛弃了陈旧过时的东西,保留了合理有价值的东西,并增加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否定社会发展前进性的历史循环论和历史悲观论是没有根据的。
2.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表现为:曾经是进步的社会形态,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丧失了原有的进步性;某一社会形态从某些方面看是前进了,但从另外方面看却是退步了;新的社会形态产生过程中,进步阶级和反动阶级、新旧势力在斗争中互有胜负的曲折性;新社会形态建立后,出现停滞、以至旧社会形态复辟倒退的曲折性等。这是因为:社会发展的前进性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复杂的,而不是抽象的、纯粹的;新旧阶级和势力力量对比及其变化;新的阶级和势力犯了错误。
成考专升本政治学习方法
一、题型
专升本政治试题从内容上分,由四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论、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分别大约为哲学42分;毛概、中论98分;时事政治10分。所考内容都是基本和重要的知识点,基本没有偏题、怪题和难度很大的题。
从题型上分:选择题,40小题,共 80分(每章节2小题左右);
辨析题,2小题 ,共20分(马哲、毛概、中论的一小题,不出辨析题的就是出论述题)
简答题,3小题,共30分(马哲、毛概、中论各一小题)
论述题,1小题 ,共20分(马哲、毛概、中论的一小题)
二、方法
针对不同的题型,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选择题:不要背,只要会;选择题重要的是多练习,多做题,将知识点在心中留下印象,而不需要将知识点完完全全背诵下来就可以拿到大部分的分。
其它题型:要想背,先得会;“会”:笔不能写、口不能言、心知肚明;建立框架、梳理线索、破解难点、把握考点、全面复习、重点突破。对于其他题型,需要清楚答题“套路”,心中树立好答题要点,形成框架,套进答题套路中。记住!一定要分点答题。
三、关键点
政治学习中最关键最基础的环节是对基本理论的理解。要学好政治课,就要以真正的理解为前提。在政治课的复习中,要把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结合起来,首先进行全面复习,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把握重点。
【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推荐阅读:
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10-11
高中政治 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09-22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08-06
社会工作者的历史使命11-06
历史七《历史与社会》下册期末考试试卷12-04
七下历史与社会教案07-03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11-29
人教版八下历史与社会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