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通现状分析(精选10篇)
1.我国交通现状分析 篇一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
交通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也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交通运输业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综合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扬长避短,使得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交通运输业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
1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
1.1铁路运输
铁路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又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虽然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在总量上尚处于短缺状态,路网结构对国土的覆盖性尚有较大的差距,但在各种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始终处于骨干地位,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200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8.6万公里,2009年全国铁路共完成新线铺轨5461公里、复线铺轨4063公里;投产新线555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2319公里;投产复线4129公里、电气化铁路8448公里。
1.1.1铁路路网
干线铁路是铁路网络的关键部分,是铁路发挥骨干作用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铁路主要干线共有22条,根据其发挥作用和地理位置分布的不同,可大致分为能源运输干线、南北铁路干线、华东地区干线、西北地区干线、西南地区干线和东北地区干线。
1.1.2铁路客货运输
2009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15.25亿人,同比增加6321万人,增长4.3%。货物发送量完成33.2亿吨,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6113万吨,增长1.9%;总换算周转量33118.06亿吨公里,同比增加233.17亿吨公里,增长0.7%。
1.2公路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公路运输,比起水运和铁路起步晚,直到19世纪末才有了第一批汽车。这种新型交通工具问世后,在实践中显示出其突出的优越性,即机动、灵活、方便、快速、直达,因此,它的发展速度远快于水运和铁路。截止2006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45.70万公里。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公路运输发挥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1公路网络
我国公路网络由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构成。国道为我国公路的主骨架,起着
连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城市、港口、车站、工农业生产基地等作用。省道和县乡道路是国道的支线,起着省区范围内城乡之间联系和通过国道与省外联系的作用。全国公路总里程中,国道13.34万公里,省道23.96万公里,县道50.65万公里,乡道98.76万公里,专用公路5.80万公里,村道153.20万公里,分别占公路总里程的3.9%、6.9%、14.7%、28.6%、1.7%和44.3%。高速公路的出现,有效地改善了干线公路的交通状况,使干线公路在全国公路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1.2.2公路客货运输
近些年来,公路客货运输发展较快,特别是公路客运,现已在客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07年,我国公路运输需求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7.3%,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3%,增速基本为近5年之最。
1.3水路运输
我国水路运输发展很快,特别是近30多年来,水路客、货运量均增加16倍以上,目前中国的商船已航行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中国当前已基本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水运体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3.1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05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33万公里。其中,等级航道6.10万公里,占总里程的49.5%;三级及三级以上航道8631公里,占总里程的7.0%;五级及五级以上航道23659公里,占总里程的19.2%。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5242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034个,比上年净增90个。
1.3.2客、货运输
2008年,全国公路、水路运输分别完成客运量16.2亿人次和187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6.2%;全国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和水路运输货运量分别为12.9亿吨和
2.1亿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4%和增长11.5%。
1.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可以适应人们在长距离旅行时对时间、舒适性的要求以及快速货物运输需求,是我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种运输方式。全国开通民航航线的城市达150个,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重要经济城市及边远地区不易通行其他运输方式城市均开通了民航班线。2007年中国民航运输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行业全年运送旅客约1.84亿人次,同比增长约15.0%,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约3.84亿人次,同比增长约15.6%。展望2007-2010年,相信中国民航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民用机场业将得到同步发展。
1.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运输方式,目前我国采用管道运输的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2006年末,全国输油(气)管道里程为48226公里,比2002年增长62%,年均增长12.8%。其中输油管 24136公里,输气管24090公里,分别比2002年末增长61.3%和62.7%。2006年底,管道输油(气)能力为66948万吨/年,比2002年增长 68.4%,年均增长13.9%。其中输油能力57530万吨/年,输气能力9418 千万立方米/年,分别比
2002年增长59.3%和158.9%。管道输送所涉及货物品类较少且较单一,因此,其在综合运输系统中的影响力小一些。但由于其安全性、稳定性较高,输送成本较低,而且占用土地较少,对环境基本不造成污染,因此,是今后许多输送量较大的气体、液体物的较佳输送方式,煤等亦可转换成液体——煤浆进行输送。2交通运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我国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交通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能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较低的交通运输技术和装备水平影响着运输效率的提高。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不尽合理,市场竞争不规范,不利于优势的发挥。交通运输业承担着过多的社会责任,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壮大。政企不分,阻碍了交通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对交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应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加快交通现代化步伐,从被动适应逐步转向对国民经济的先导促进作用。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当代运输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它是增强有效运输生产力,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的途径之一,也是经济地发展运输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
4结论
在现代社会中,运输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发达水平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交通运输是社会经济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同时,交通运输推动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担负着社会产品的流通任务以及在国防建设与防务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对人民生活、政治和国防建设以及国际的经济发展和合作都有着重要作用。
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必然趋势,因此应该配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对外开放,以及国防建设、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充分体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比较优势,合理配置、集约利用运输线路资源,衔接优化各种运输设施空间布局。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与扩大交通网覆盖面相结合,提高网络承载能力与增强运输机动性相衔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及与城市交通系统相协调。以人为本,强化枢纽衔接和一体化运输设施配置,促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满足便捷、舒畅、高效和安全的运输服务需求。注重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节能减排,整合既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交通安全。以发展为主题,全面提升运输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以体制改革为保障,促进运输市场体系的完善;以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为主线,加强综合运输大通道和枢纽建设;以协调发展为基本立足点,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和农村交通条件;以科技应用创新为动力,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
2.我国交通现状分析 篇二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安全事故
截止到2010年底, 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数已达到7.4万公里, 仅次于美国。高速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在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交通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 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2010年, 我国高速公路发生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同比分别上升5.2%、4%。高速公路的安全不仅影响经济发展, 更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1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
由于高速公路线性较好且全线封闭, 行车不受干扰, 安全性相对较高。但近年来,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比例却持续增大。从历史统计数据看, 高速公路白天发生事故占总事故数的50.4%, 夜间发生事故占总事故数的49.6%。白天死亡人数占总数的42.99%, 夜间则为57.01%。尤其是夜间22点到早晨6点之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天人数的41.28%, 表明夜间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情况更为严重。从事故形态上看, 主要有5种事故形态:尾随相撞、侧翻、正面碰撞、撞固定物和其他。其中尾随相撞和侧翻是最常见形态。总体看,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2 影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影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涉及人、车、路、管理四个方面。
2.1 人的因素
在众多高速公路安全事故中, 包括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在内的“人的因素”, 是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驾驶人的违法行为是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我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急剧增加, 一些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超速行驶、超员载客、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为交通安全埋下严重隐患。2010年10月9日上午, 宁合高速合肥往南京方向454.1公里处, 一辆水泥槽罐车与一辆湖北籍大客车因大雾相撞, 造成17人死亡, 23人受伤。尽管有天气原因, 但槽罐车严重超载也是造成该起恶性交通事故的原因。据统计, 因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导致事故死亡人数占高速公路死亡人数的18.9%。
2.2 车的因素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车速高, 所以要求车况良好, 发动机、轮胎、制动系统都应该在行驶前进行维护和检查。车胎爆裂是我国高速公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占车辆引起交通事故的19%。部分车辆不满足或不完全满足高速公路对行驶车辆在动力性、制动性及操纵稳定性方面的需求, 给交通安全造成隐患。
2.3 路的因素
道路环境对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速公路上存在的事故多发区往往是因为这些区域的道路环境不能满足安全行车的要求。如道路的曲率半径过小, 视距过小, 纵坡过大等。另外, 我国高速公路目前3-5米的隔离带宽度过窄, 设置的防护栏不能有效隔离夜间行驶车辆使用前照灯远光束会车时对对方驾驶员晃眼的影响, 也都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
2.4 管理因素
我国现阶段只是进行了大规模的道路建设, 但交通管理系统落后, 影响了高速公路使用效果。高速公路管理在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模式, 由于“一路两制”, 即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职责不清, 使得高速公路管理存在问题。此外, 管理的硬件设施落后, 科学化管理水平低, 也是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因素。
3 提高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水平的对策
3.1 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驾驶员是交通行为的主体, 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与交通安全意识是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最直接和有效的措施。因此, 首先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严禁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违章超速超载、疲劳驾驶等, 严格按照高速公路上的标志、标线等警告警示标识行驶。养成在上高速公路行驶前对车辆进行车况检查的习惯。
3.2 加强对驶入高速公路车辆的管理
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的管理, 严厉查处“三超”车辆。针对高速公路运输的特殊性, 加强对在用车辆技术性能的监测, 以区分可行驶车辆和不可行驶车辆。对监测符合高速公路行驶要求的车辆发放许可标志, 对不符合高速公路行驶要求的车辆视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对技术性能比较好的车辆, 明确其改进内容, 待合格后发放许可标志, 对技术性能不佳的车辆, 则严禁上高速公路行驶。
3.3 加强对高速公路路况及环境的管理
对一些设置不当的标牌、标志重新布置, 标牌、标志要清晰, 使用的颜色应不易使人眼睛疲劳。在道路上增加一些动态信息标牌, 以使驾驶员了解道路前方的交通状况。在事故多发地段, 设置车辆速度监测器, 提醒驾驶人减速形式。在弄清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 对事故多发路段进行必要的改造, 是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在高速公路设计时, 要注意人性化, 将行车过程中的单调性等不利因素降到最低。
3.4 健全管理体制保证交通安全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道路、桥梁及其附属设施, 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 交通监控、通信照明、计算机收费等路产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二是高速公路管理手段及配套的管理法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要确保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需要统一管理体制, 逐步完善交通管理法规, 加大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力度。
4 结束语
“十二五”期间,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依然会保持较快发展,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式不容乐观。如何从人、车、路、管理多方面入手,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是高速公路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侯冬玲.高速公路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及研究, 现代商业, 2008 (5) .
[2]曲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研究, 北方交通, 2009 (3) .
3.试论我国交通安全现状及改进措施 篇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私家车,虽然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但是却对道路的交通安全状况造成了很多隐患。目前,解决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刻不容缓,我国已经把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列入了交通系统研究领域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交通安全;现状;措施
交通安全指的主要是在具体的交通活动过程当中,能够把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控制在人们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交通安全就表示在交通事故中,人员或者物品的损失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如果超出了这个接受范围,就是不安全。我国的道路交通系统目前已经全面开放,交通安全不仅会受到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与道路具体的运行情况,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我国目前的交通安全现状
我国作为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次数最多、事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早在2001年由于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10万,尤其是近些年来,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增加以及道路的不断延伸,使道路交通也变得更加复杂,从而造成更多的交通事故。近几年来,我国的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也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根据近些年来的数据统计,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因素,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已经达到95.3%,其中有87.5%是由于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而造成的,由乘客造成的事故有5.19%,由非机动车驾驶员造成的交通事故占4.7%,剩余的2.63%则是由其他人员的过失造成的。通过对历年来交通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就能够清楚的看出,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驾驶人员的违章操作与操作失误,其中无证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最多,其次则是超速行驶。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导致事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其中的过失主要有机动车驾驶员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太高,驾驶员的文化水平、个人素质以及安全驾驶的水平都不高,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是驾校在进行驾驶员的考核时不够严格,有些人员甚至是通过“走后门”而得到的驾照,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训练;还有一部分驾驶员虽然驾驶技术过关,但是缺乏职业道德,经常出现交通违法行为,从而引发相关的事故。因此,总的来说由驾驶员造成的事故主要归结于:第一,驾照的考核制度和把关不够严格;第二,驾驶员规章操作,酒后驾车。由于酒后驾车而造成交通事故的事例数不胜数,所以相关部门和驾驶人员都应该十分注意,避免酒后驾车。
第二,由于非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员所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非机动车驾驶员脱离了非机动车道,抢占了机动车道,和机动车辆抢行,从而影响机动车辆的正常行驶;在路口、路段出现抢行猛拐的情况;没有仔细观察往来的车辆,造成安全隐患;没有相应的非机动车制动系统,在遇到危险时不能够尽量的减少伤害;非机动车驾驶员的技术不够娴熟,并且在骑车的过程中互相追逐、打闹、嬉戏等,未注意附近的机动车。
第三,由于行人的过失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由于行人所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人没有按照规定走人行横道、天桥以及地下通道;私自的翻越护栏、中间隔离带等,横穿或者斜穿路口,虽然一些机动车驾驶员发现问题,但却没有足够的时间躲闪,从而酿成大祸;由于没有走到公交站点,就在非公交站点随意的拦截车辆;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警的指示。
三、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由于我国的交通事故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所以本文主要提出的预防措施是针对人为因素提出的。
(一)正确使用安全带
正确使用安全带能够非常有效的减轻交通事故伤亡的程度,但是在我国正确使用安全带的驾驶人员却很少。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按照标准严格的执行,确保驾驶员都能够自觉的使用安全带。
(二)严格管理酒后驾车
酒后驾车是交通安全事故当中能够有效避免的。首先,政府可以制定奖惩制度,对事实举报的人员一些奖励。由于饭店等娱乐场所都是驾驶人员经常喝酒的地方,公安交警部门就应该在这些地方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对酒后驾车的管理,例如可以鼓励饭店的工作人员对酒后驾驶的驾驶员进行举报,并给予举报情况属实的人员一些奖励。其次,在车上安装酒精保险锁。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家都在推行使用酒精锁而防止醉酒的驾驶员上路。酒精锁就是一种车载的酒精含量检测装置,在驾驶之前,驾驶员需要先向酒精锁专门配备的酒精检测呼气,在仪器确定了驾驶员没有喝酒之后,才会自动开启酒精锁,否则就无法启动汽车。再次,鼓励“酒后代驾”。餐饮娱乐场所可以专门为酒后开车的驾驶员提供“酒后代驾”的服务,政府也可以开通专门的“酒后代驾服务”,方便醉酒的驾驶员造成交通事故。最后,应该大力宣传酒后驾车的危险,提高每位驾驶人员的警惕性,避免侥幸心理。
(三)做好人性化的管理
在车上安装倒车雷达,就能够拓展后视的范围,提高驾驶人员的感知能力;在车上开启自动巡航或者辅助驾驶系统,从而自动的识别危险,净高驾驶人员提早的采取避让措施;要经常维护车辆,严格的把控车辆的各项性能,从而提高车体的防撞能力。
四、结语
由于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涉及到每一个人,具有非常重大的责任和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交通安全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严格的采取措施,提高交通安全的管理水平,不断的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施雪飞.ETC车道交通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J].电子世界,2013(16)
[2]张程,赵慧子.浅析我国交通安全现状及改进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3]田杨,徐广平,冷振.关于皮口港水上交通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
4.西峰区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篇四
信茹阳
(陇东学院 甘肃 庆阳 745000)
【摘要】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等交通工具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很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关系到城市市民切身利益的公益事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城市现代化、人性化、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体现。笔者亲身体验并调查走访了西峰市这些交通工具的现状,并提出西峰区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以此呼吁有关部门认识到公共交通在西峰区科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作用,着手解决西峰区公共交通中存在的问题,为西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关键词: 公共交通 运行 服务 系统化
Analysis Xifeng District Public Traffic Situation 【Abstract】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formed by bus, trams, rail transportation, rental car ,taxi, it is an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in the city, it also is a kind of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related to the interests of citizens.it is also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a city modernization, humanit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o form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Recently, with our country public transportation made a great developing, then with population increasing, economic developing, and expanding city,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appeared some problems.The author is a student in the colleague.Experienced and interviewed XiFengShi’s transportation system.The paper discussed theses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o dealing with problems.Key words:
public transportation;operation;service;systematized
一、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
公共交通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城市向现代化、人性化、科学化、发展的体现,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为市民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推动城市化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推动城市人口流动和经济发展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正值“十二五”计划开局之年,全面建 1
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面对城市日益加重的交通压力,公共交通面临的形势空前严峻。
公共交通运行结构不合理: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交通的发展十分迅猛,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多种交通网络化格局。成为经济“给力”的传送带,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同时城市公共交通也有较快的发展, 形成公交车、出租车、地铁、轻轨等城市交通相联系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经过多年发展的公共交通事业取得较大的改善,制约性问题不断得到解决。运输能力、服务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与同等城市地区相比,与人民生活、经济发展、城市环境等更高层次的要求不相适应,还有较大差距。
1.经营:主体多、规模小、运输组织零散、经营行为不规范、市场分布较低、经营收益低;
2.管理:公共管理规模化程度低、运输系统化发挥出作用不突出、管理与服务不同步、管理评价与投入不协调;
3.服务:乘务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人性化服务设施缺少、电子服务设施闲臵或不存在;
4.综合运输体系构建:公共交通系统内缺少沟通、运输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配臵,与城市公交、城市出租车等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有待加强;
5.城乡联系:农村线路与城市线路联系缺失、特别关注是农村、山区支线上的线路与城市线路连接中断农民出行不便;
6.车容车貌:公共交通服务汽车车辆样式多、汽车老化、车辆性能差、车容车貌不美观、检查维护不及时;
二、西峰区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
据调研,西峰区公共交通存在公司管理宽泛,个体经营运行不规范,秩序混乱;设施利用率低能源燃料供应紧张、浪费严重;公共设施老化、维护、更换不及时;人性化设施有待增加等问题。
三、西峰区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西峰区拥有城市人口30万左右,市区面积996平方千米,城市与农村划分明显。
近年的经济加速发展带动了人口流动的加快。经济的需要和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交通带来新的压力,城市交通面对新的挑战。
1.个体经营运力下降:
西峰区现拥有公交线路,4路 12路 3路 13 路 6路 22路 27 路8路 9路 23路 17路 19路 30路 10路 28路 26路 11路 14路 31路 16路 33路 32路20路 2路 15路 29路 25路 24路 18路 1路等线路公交,经调查每条线路公交平均拥有公交车辆10辆左右,按照城镇人口每千人拥有0.6辆车统计可运输50万左右乘客,加上出租车1000辆左右,运输能力远远超过西峰的人口
数量。可是经调查市民一致反映,公交等好久才来一趟,恶劣天气下根本等不到出租车。
庆阳1路三里沟圈--> 董志 市区线路 全程票价1.50元
途径三里沟圈—北大街—小什字—南大街—世纪大道—金三角—董志八个站点。
1路公交车虽属公司监管线路,但实际经营权实行整体承包制,一段时间内与其他城市相“合拍”的文明经营行为“接踵而来”,先是“双语 报站”,后再“无人售票”,同时配有“公交电子显示屏”……西峰城区其他线路公交车也纷纷跟进。
一时间,人们对西峰公交车文明经营行为给予了前所未有的赞赏与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双语报站”悄然报停,曾经熟悉的声音不见了。“前(门)上后(门)下”颠倒无序。1路票价统一为1.5元,可是不同的站点却是收不同的票价,有的站收1.5元而有的却收1元,为了利益公交车上还设有“监票员”,监督乘客,为乘客找零,“无人售票”名存实亡,乘客对 此呼声高涨,有人说:“这就是为了监视乘客设立的,做惯了无人数票车,乘有” 监票员“的车感觉很不舒服”承包制下为了个体利益而放弃城市发展长远利益,实在得不偿失 啊!出租车现状也不容乐观,西峰出租车多为个体经营,没有固定的价格,车里安装计价器,可是司机为了利益有时漫天要价,从“汽车南站”到“陇东学院”不到五公里的路程居然要价20元,让乘客“闻
价止步”,我们感叹司机的职业道德哪去了。名为公司管理,统一经营。实为个体经营,西峰拥有的车辆的运载力远远超过西峰的人数,可是我们还是到处可以听到乘客坐不到车的“怨声载道”,看到乘客“闻价止步”的无奈,这样的情况什么时候可以得到改善,是走向统一经营还是依旧个体经营,值得“我们”反思。
2.清洁能源道路坎坷:
公交车、出租车是一种清洁环保的交通工具,现在大部分城市都是用天然气作为公交车、出租车的燃料,少数大城市用电力。清洁能源的使用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而西峰区的公交车依然使用汽油或柴油作为燃料,而且资源浪费严重。
油料供应商:由于西峰区没有管道运输,全部天然气由气罐车运输,天然气的供应量有限,而且受天气、路况的影响巨大。油料的供应不稳定,造成西峰区的公交车、出租车天然气改造工作“举步维艰”公交车油改气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公交公司:公交车为服务型车辆,利润不高。公交车燃料的使用是大问题,西峰区的公交使用汽油或柴油大大加重了公交成本,随着油价的不断飙升公交车的能源使用问题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出租车司机:天然气供应问题对出租车天然气改造有重大影响,西峰区天然气供应量不稳定,出租车燃气改造道路发展艰难,有时加一次气需要排上几个小时的长队,天气恶劣的时候还加不上气,大大影响运行效率。
汽车维修人员:由于公交车的运行路程远、时间长,对车辆的损耗严重,这样需要公交车定期检测、维护、保养,由于运行压力大,公交车公司只是待问题出现时才进行修理,由于长期的问题积攒,导致公交车耗油量急剧增加,增加公交运行成本,严重时会引发事故。
市民:经常可以看见公交车过去后的缕缕黑烟,身上都是黑灰,伴有难闻气味,影响市民健康,污染环境。
环保人士:我为环境担忧,西峰区的公交车不规律的走、停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随着汽车的激增,城市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每一次公交起步就伴随着一股黑烟,这样的情况引人深思。
3.公交车站和公交站牌现状:
公交车站与站牌是公交车停靠和乘客乘车的指示标志,可以起到对公交车规范管理和对乘客正确引导的作用。公交线路周边的辅助站点和站牌可以有效地防止乘客坐错车、走错路。而西峰区的公交车辅助站点却是“寥寥无几”,笔者经走访调查,以2路车为例:
庆阳2路陇东学院--> 城交队市区线路 全程票价1.50元
站点设臵陇东学院—地庄小学—农贸市场—区建委—三中—陇东商场—小什字—汽车西站—市政府—新建小学—汽修厂—汽车北站。
2路全程共十三站,拥有公交车辆15、16辆,每趟车间隔时间大概7、8分钟,全程共11、12公里,全程时间30分钟左右,公交车辆以柴油为油料。
二路公交全程共设臵六个弯路,信号灯7个,其中五个信号灯正常工作,两个损坏。
全程共设臵站牌2个,站点4个,全程十三站只有6个固定站点,其他站没有设立固定站点,其中西大街一个站点,步行街一个站点,解放东路有两个站点,东大街有两个站牌(已损坏)。
汽车不在站点停靠平均每趟9、10次,调查过程中公交车在地庄小学前有一分钟停3、4次的状况。
乘客:不在规定地点等车实为无奈,西风的公交站点设臵的太少,有的站点地点隐蔽,有的老化分辨不清。站点、站牌的缺少给乘客带来诸多不变,盲目的等车,不知道在哪里上下车,在马路边随便叫车等车,给乘客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降低出行效率,对公交的意见甚多,对公交的满意度日益下降。
司机师傅:无规律的上下车给驾驶带来很大的困难,车辆无规律的走、停对车辆的压力很大,绝大多数车辆的故障是由这个原因引起的,同时无规律的走、停会消耗大量燃料,造成极大的浪费,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交警:公交车为大型车辆,体积大,质量中,车速慢,运行不灵活。况且公交车运载乘客数量多,对安全要求较高,公交车在路上行驶给道路造成很大压力,西峰区市区道路多为老路,路窄、老化、路况复杂,公交车无规律的走停给交通管理造成极大的问题,在市区每次公交车的停靠都会使后面车辆滞留,有时后面车辆躲闪不及时及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后果严重。
上述情况严重影响了公交的运行效率,给城市交通的规范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造成交通堵塞,严重的引发交通事故,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科学发展。
4.公共设施闲臵、老化,人性化设施缺乏
公交车的车容车貌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人性化设施设立给乘客带来舒心的服务,可是西峰的公交车、出租车设施闲臵严重,公交车电子报站和电子显示屛多为摆设,老化没有及时维修多以不能使用,公交上特殊座位设臵少,对特殊人群照顾不到,老人站着乘车,孕妇没有座位,儿童在车上站立不稳,公交车宣传画宣传标语缺少。
四、问题的解决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公共交通事业上取得较大的成就,城市内出租车和公交车数量和运量都大幅增加,线路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但是,面对人口的增加,流动速度的加快,城市用地紧张,以及私家车的增加,城市的交通压力愈来愈大,问题的出现要求有不同的应对措施。针对西峰区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1.转变运行机制:
西峰区面对公共交通混乱的情况,政府必须加强对公共交通的管理,明确公共交通以服务为主的与政府的管理的第一要义。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作用,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而放弃集中管理,通过出台政策、法律、纲领性文件,全面实行规范化管理机制,对违反交通规则、公交道德、服务道德的情况,加大说服教育和处罚力度。
2.充分发挥公司管理的作用:
必须从运行和管理两大问题上进行突破,运行和管理同步前进,共同发展。同时公司要完善制度,规范公共交通运行机制,加强乘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公司服务质量。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的升级当代计算机电子系统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公共交通的效率与质量。为此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应对电子报站、电子计费、电机线路进行运用预升级,同时加强对公交设施的维护,合理规划公交站,站牌、出租车乘降点等设施的实力与维护,对破旧老化的设施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对电子线路进行及时的运用,真正做到市民出行有车乘、有地方等车,明确自己的方向、不走冤枉路。
3.加大对乘务人员的教育和公交道德的宣传:
公交乘务员代表公交服务系统形象,管理部门应加大对乘务人员素质的培训,不断提高乘务人员的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做到有序上下车,满意乘客,微笑现车的乘车和谐局面,同时加强对公交的宣传活动例如加大公交标语宣传,倡导城市文明公交先行,4.增加站牌的设立:
在公交线路规定的站点,设臵公交站牌,在乘客密集的地点设臵醒目的站点和提示标志,同时在站牌上标注公交线路图及站点当前位臵,公交运行方向和本公交与其他公交车对接的情况,在网上、车内增加电子线路的提示,方便乘客的查阅。
5.加强对特殊人群(老人、孕妇、儿童、学生、及残疾人)的优待设施。一方面在公交车内增加特殊人群专用坐位,同时乘务人员对特殊人群进行优待照顾,另一方面公交公司加大对福利事业的投入,为特殊人群办理公交优惠卡,例:老人卡、学生卡等。
6.人性化设施设臵。
在车内增加宣传标语、宣传画,在坐位上添臵坐垫,加大车内电子报站、新闻、天气、娱乐等。
文明标语可以设臵: 别着急,我等您!
让出一个座位,得到一个微笑!
这里拥有精彩,别把脑袋伸向窗外!坐到特殊座位我知道您是无心的!我们陪您一起回家,您还会孤独吗? 排队乘车、文明礼让、文明公交,驶向和谐!7.开展公交文化宣传活动。
大力宣传公交文化,开展“公交文化周”“公交文化月”,进行公交知识大比拼,对整个系统公交进行综合评比,评比出我最喜欢的公交线路,并给予表彰鼓励。
五、结束语:
一个城市的交通系统是我国公共交通系统的一个链条,体现着我国交通的一个基本状况,希望笔者这些合理化建议,不但给西峰市的交通决策者带来一些启迪,也给我国的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些启发。以其让每个市民真正享受到城市交通给出行带来的便利。让每个市民有尊严地乘车,和谐地生活。
参考文献:
5.我国黄金周公路交通流量特征分析 篇五
我国黄金周公路交通流量特征分析
借助<国家干线公路交通量手册>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公路网节假日的交通特征,揭示黄金周期间的出行特征规律,为公路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黄金周交通管理策略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作 者:杜永亮 作者单位:河北锐驰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51 刊 名:中国水运(下半月) 英文刊名:CHINA WATER TRANSPORT 年,卷(期): 10(1) 分类号:U412 关键词:节假日 公路交通特征 交通量6.我国交通现状分析 篇六
【摘要】交通拥堵在北京市已经由来已久,且交通管理部门也在逐年增加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资源,不断改善道路环境,逐渐限制小汽车的购买和使用。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小汽车使用比例依然居高不下,公共交通使用比例提升并不明显。因此,如何有效缓解和根治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学、政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北京交通拥堵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概括了北京交通拥堵的特点;其次通过城市规划发展、路网设计及配套设施、供需关系、公共交通体系四个维度对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从宏观、微观的两个视角提出了六条缓解和治理北京交通拥堵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北京交通拥堵问题的缓解和有效治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北京交通拥堵
城市规划
公共交通体系
供需矛盾
一、引
言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交通工具开始逐渐更新升级和普及,私人交通的发展逐渐给城市到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交通拥挤和交通阻塞、道路交通网平均车速日益下降、交通事故增加、噪声和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能源消耗量逐渐增加、停车场地严重不足。
北京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已经随着北京市政治、经济的发展,常驻人口的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的显现出来。交通拥堵情况的恶化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机动车保有量日益增多,公共交通分担率始终偏低,小汽车出行率的居高不下使得北京市交通拥堵治理面临窘境。北京市在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采取措施,一方面不断的扩大公共道路交通供给,另一方面也在调整大众对私家车的需求,以平衡交通供需矛盾。但北京市交通拥堵程度始终不得明显缓解,那么考虑如何综合小汽车出行成本和各项治理措施来解决交通拥堵是学、政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二、北京市交通拥堵历史与现状分析
北京市交通拥堵自2001年的一场大雪,使全市居民第一次认识到了交通拥堵给生活带来的不便。随着北京市单中心的城市建设格局和“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建设,主要的商业中心、就业单位、医疗设施以及重要生活活动基础设施均留存在市中心,由于市中心空间利用能力有限,越来越多的住宅区向外逐渐的扩张中建立起来。
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北京市采取了尾号限行的政策,交通拥挤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随着小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限行政策的效果越来越减轻。2010年底交通又进入中度拥堵状态(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2008-2011)。因此说,尾号限行政策仅在短期内对交通拥堵有一定的缓解,而由于出行的需求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车主开始购买第二辆私家车以满足在第一辆车限行时的出行需求。
从近五年来看,拥堵程度虽然比奥运会期间有所反弹,但是相比奥运会之前,交通拥堵情况有所改善,特别是受 2011 年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综合措施(28 条)的作用,拥堵指数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北京市采取的交通管理措施,如尾号轮转行驶、车辆限号、增加停车费等被动型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堵状况,但其效果也并不显著。北京市交通拥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早晚高峰拥堵严重。
北京市交通拥堵的常规拥堵特点与各大城市相同,在交通出行需求较大的时段如上下班两个时段为常规交通拥堵高发的时段。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市中心成为经济活动中心,餐饮、娱乐、商务、医疗等场所均汇聚在市中心地区,而住宅区开始逐渐向北京市郊区分布,因此由城市外环向内环方向在出行早高峰拥挤严重,由内环向外环方向则在晚高峰道路拥挤比较严重。
(二)节假日出行量增加,进出京路段拥堵严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假日人们更多的选择出京旅游,近距离出行选择私家车出行的占多数,因此在节假日来临的前一天晚高峰和第二天出京路段拥挤比较严重,在节假日结束的当天进京路段拥堵情况严重。
(三)主要商业活动中心、中小学周边拥堵严重。
北京市是中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汇集了全球各大时尚品牌,因此也吸引了全国各类人群聚集于此,旅游、交易、商贸等活动的活跃程度较高,主要商业活动中心周边交通拥挤比较严重。另外,根据中国学生求学特点和家长对子女的保护心理,家长开私家车送子女上学情况也比较多,特别是重点中小学,远距离求学学生更多,学校周边拥堵情况更加严重。
(四)占路施工导致拥堵情况更加突出。
北京市近年来一方面在不断以行政手段控制小汽车出行量的同时,也在不断修整道路不合理设计和建筑,不断打通道路微循环系统,因此占路施工情况也在不断进行中,这也导致了交通拥堵情况发生。
(五)交通事故对交通拥堵影响更加突出。
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巨大,交通事故发生频率相对机动车保有量少的城市较高。由于北京市道路建设的现有特点,交通事故在出行高峰时段更易发生,由于上下班出行时段人们对正点到达的需求较高,高峰期间车速较慢,导致出行心理焦虑,反而更易引发车辆间摩擦的交通事故,而且在高峰出行时段,道路援救工作更加不易展开,交通拥堵会更加严重。
三、北京市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北京市为交通现状的改善做出了巨大努力,特别是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逐渐增加,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增长更加迅速的交通需求。造成北京市交通拥堵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空间形态、用地模式与交通系统的矛盾。
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面城市交通的布局会影响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模式;另一方面,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和布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城市的交通需求的产生(丁成日,2010年9月)。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单中心的城市结构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空间形态,人口和就业岗位大量的聚集于中心城区,进一步促进了中心城的高强度土地开发。随着中心城区功能不断增强,辐射状的路网结构还没有及时形成,逐渐形成了整个城区同心圆似蔓延开发模式。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机动化发展未能跟上城市的发展,大量的城市功能在中心地带聚集,形成明显的向心式交通流,城市中心用地紧张,住宅价格昂贵,居民不得不选择居住在外城,职住分离模式导致潮汐交通的同时也进一步使居民过度依赖小汽车的使用。反过来,私有交通工具的普及,大规模的城市低密度蔓延情况加剧。
在这种交通模式下,城市功能无法成功转移,卫星城发展缓慢。而随着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空间沿着城市环状道路向外蔓延式推进,难以形成多中心分团式布局。快速路环线的全线通车,虽然客观上解决了交通问题,但实际上诱导了开发商沿环线进行高密度土地开发。随着北京房地产热潮升温,大量高容积率的建筑分布在环路周围,又产生了交通需求,导致环路拥堵。整个北京市继续以摊大饼的形式扩张,形成恶性循环。
(二)城市路网密度不足,道路设计与配套设施不够健全。北京早期的城市的规划缺乏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更没有考虑到北京这座大都市高速发展过程中不断膨胀的交通需求。早期规划使为数不多的干道承担了太大的压力,而作为“毛细血管”的连接线太少,只要主干道有问题,道路系统很快就会大面积瘫痪。
北京的很多道路设计也存在缺陷,不够人性化、合理化。很多立交桥,最著名的是西直门桥,即便是老司机也常常会找错方向,迷路本身就是增加了交通压力。另外,北京部分道路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一些司机在北京会迷路,除了因为道路本身设置错综复杂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便是道路信息提示牌缺失,或是信息不明确。
(三)交通需求增长速度大于交通供给。
在交通供给方面,“十一五”期间交通投资达到了 2500 亿元,而且城市道路的投资主要用于在原有路网上进行拓宽,很少是线路的增加和长度的增长,交通设施的规模增长仍然低于交通需求的增加。目前北京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北京市人口不断增长,就业岗位大量增加。
2011 年末北京市登记常住人口(在京居住半年以上人口)2018.6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56.7 万人。近几年来,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引发大量交通需求必然给交通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2.机动车保有量大、使用率高。
随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小汽车的保有量和使用率逐渐增加。虽然已经采取限购政策,机动车保有量增速放缓,但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也早已突破了 500 万辆。作为最耗费交通资源的交通方式,小汽车的保有和使用量超出了社会经济承受的范围。对小汽车使用的依赖造成道路资源、停车场的巨大浪费,产生大量交通需求,远远超过了交通的供给。
3.个人出行频次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居民的出行目的已经不仅仅是通勤需要,生活类其它需求逐渐增加,特别是商务活动、文化娱乐和购物等活动逐步增多,居民出行的多元化也给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
(四)公共交通体系较为滞后。世界上所有大型城市无不是主要靠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北京市政府虽然一直宣传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大幅增加了财政投入,并采取了一些鼓励政策,然而,其效果似乎并不明显。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本来应该“优先”的公共交通体系较为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北京公共交通体系的完善远远滞后于家庭用车的普及,因而,公共交通体系一旦滞后,就会由于内在的自我强化机制进一步阻碍公共交通体系的快速发展——即便政府开始在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方面空前加大投入,滞后仍然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公共交通滞后、私人轿车泛滥与道路拥堵之间存在着典型的恶性循环:公共交通滞后将会迫使那些收入稍高的群体放弃本来最经济与便利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转而乘用最浪费道路资源的交通工具,导致整座城市越是依赖私人轿车出行,越是出现私人轿车的大量购买与大量使用,而且经常出现低效的“单人单车”出行。从而北京交通陷入了低水平陷阱。
四、改善北京市交通拥堵的建议
(一)着眼于城市功能的分散,转变城市规划理念,调整城市规划。
在建设首都经济圈时大力扶植卫星城、转移中心城区职能,加快北京中心城区的部分职能向城郊转移,逐渐使中心城与卫星城之间的地带城市化,最后实现以北京为中心的辐射式的城市连绵带或城市群,这不仅能够促进北京的协调发展,也能促进北京周边地区的健康发展。同时,放弃大规模建设“居住小区”的理念,增加路网密度,同时排除阻力,将原有“大院”和“小区”的部分内部道路向社会开放,增强主干道路间的连接性。
(二)加快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北京与国际城市东京、纽约、伦敦、新加坡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比例对比来看,北京市轨道交通里程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对出行的需求。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己经计划期间投资6600亿元用于轨道交通建设,计划五年间新建轨道交通660公里。北京市目前轨道交通在早晚出行高峰期间面临诸多问题,站台空间不足,出行高峰期间很多乘客需排队等候,车站内部拥挤不堪,而在出行高峰过后,非繁忙线路运行线路则面临运力资源浪费的情况。因此在新建轨道交通线路和车站时,要充分考虑到高峰出行时乘客拥挤滞留的问题,加大站台空间、容量建设,加长站台长度,增加每趟车次的乘客运送能力,缩短发车间隔。
(三)推进公交微循环建设,增加公交线路数量,提高地面公交资源供给。
北京市公交车数量相对较多,但是线路相对较少,尤其是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枝节线路过少。北京市公交电汽车运营路线主要分布在骨干城市道路上,对于低等级城市道路、居民区、交通细枝末节处的可达性较低。因此,应该改变未来地面公交发展的战略,推进微循环公交建设,扩大公共电汽车对于低等级道路,居民区的可达性,提供更多的车门对家门的服务,为公众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出行率,释放小汽车出行对交通形成的压力。
(四)经济与行政手段并行,加强停车场建设与管理。北京市虽然提高了部分地区的停车费用,但是不能避免一些经济活动区商家利用提供停车优惠或者免费停车的方式来吸引顾客,反而导致停车管理不规范。
在停车场建设上,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1.北京市可以效仿国外一些立体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模式,引进汽车升降机器设备,纵向增加居民区停车空间利用,减少路面压力。
2.在商业娱乐区域停车场管理上,提高停车费用,采用行政条例规定商家不得擅自提供免费停车服务,减少开车进入交通拥堵高发区域的机会。
3.对违章停车现象采用严厉的行政管理手段,严格惩罚体制。往往经济惩罚并不能对违章停车情况起到明显的治理效果,必要时施加以严厉的行政管理手段才能达到管理目标。
(五)综合提高各类小汽车使用和购买成本。
由于目前北京市公共交通发达和覆盖程度不足以满足从私人小汽车中转移出来的出行需求,因此提高各类小汽车使用和购买成本还尚需时日,但是提高小汽车购买和使用成本将是未来北京市控制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在小汽车购买上,可以在摇号购买的基础上对不同排量、不同容量、不同价格档次的小汽车按照逐渐递增的税率收取税费。
目前的摇号购车政策可以限制北京市小汽车的增长速度,但是北京市小汽车数量基数己经很庞大,可提高燃油价格,让未购买私家车的人将考虑由于成本提高的原因而打消购买私家车的念头,已购买私家车的居民减少采用小汽车出行。
(六)适时推出拥堵收费。
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应不断探索在高峰出行时段对拥堵情况高发的区域和路段进行拥堵收费的政策。拥堵收费需要建立健全的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记录进入拥堵区域的汽车信息,并且及时反馈到交通管理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北京市目前尚不具备完善的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引进系统并不困难,困难的环节在于推行和实施。因此拥堵收费可以与政府的出行鼓励政策相结合,例如,拥堵收费超过一定额度可以获得免费进入该区域的机会;拥堵收费超过一定次数可以抵消尾号限行的机会;拥堵收费费用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获得相应百分比的公交卡,鼓励车主采用公交出行方式等。
五、结
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多越多的人口涌入背景,交通拥堵现象越发严重,已逐渐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事实上,加大交通供给不但无法完全满足交通需求的增加,更会促进新的需求的产生。交通拥堵治理应该将需求与供给量相结合,共谋而动。要从城市布局、土地利用、人口控制、平衡发展等更高层次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在公共交通发达程度可以合理承担所有可能产生的交通量时,提高小汽车出行成本的措施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才有希望使北京首都的交通拥堵问题得以缓解和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7.我国交通现状分析 篇七
1 交通工程的概念及特点
1.1 交通工程的概念交通工程就是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
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 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 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工程建设。
1.2 交通工程的特点
1.2.1 规模合理性。
交通工程是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工程设施, 交通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 因此交通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合理性的特征, 只有具有了建设规模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后, 才能使建设出来的交通符合社会的发展。
1.2.2 系统性。
公路工程交通设施标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大, 交通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 交通的建设程度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可以说交通工程是一个关系到多个社会层次的系统工程, 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只有把社会的各个系统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交通工程的最终目的。
1.2.3 配套性。
配套性主要是指交通工程系统的标准, 除了在本系统内相互配套以外, 还须与公路沿线设施的其他标准配套, 如监控、通信、收费等系统与管理机构、房建设计等标准的配套, 已有系统功能的发挥。
2 我国交通工程的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自从古代我国就发明了马车, 而且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长的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干线。所以, 我国古代的交通工程是闻名于世的。但是随着种种的原因我国的交通工程落后于西方发达的国家, 交通工程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美国成立交通工程师协会, 标志着交通工程学科的诞生。初期主要探讨有关减少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管理等问题, 而交通工程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 1980年上海市才率先在国内成立了交通工程学会, 1981年中国交通工程学会成立。
虽然我国对公路交通工程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努力, 已经对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设计、工程、制造、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具有了一定的实力:交通安全设施方面已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制造、施工规范;在高速公路监控、通信、收费系统与实施方面, 对控制方式、收费制式、设备的布置、管理的软件及少量硬件设备的开发等已经达到了实用阶段, 但是我国的交通工程还存在许多的不走之处, 主要表现在:
2.1 由于我国的交通工程相对起步晚, 在交通工程设计及施工上没有相对严格的标准。
在交通工程的设计初始就未对现场地势进行认真勘测, 易出现设计脱离现场实际的现象。在按设计图纸施工完成后, 才发现其弊端, 而必须对其重新变更施工, 就会相应的增加工程量而且在部分工程中发现, 交通工程的设计标准完全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直接影响到将来的交通工程的使用价值。
2.2 在交通工程的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不科学的弊端。
交通工程是全人类共同使用的公共资源, 它的使用状况是关系到所有人的安全的, 但是我国的交通工程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交通工程的经营部门与管理部门不能协作统一, 致使交通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资源共用。例如, 高速公路经营部门目前正在建设一套主要用于收费、养护、路政工作的电子监控设备, 但是由于归属部门不统一, 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而设施的重复建设也会造成国家资金的浪费。
2.3 交通工程设施没有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
交通设施是保证交通畅通安全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只要具有了良好的交通设施就会保证交通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交通设施建设相结合, 但是我国的交通设施就没有与科学技术很好的相联系, 其主要表现在:首先, 交通设施没有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设施。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就会对交通情况进行时时检测、快速控制、排障、诱导等措施来减少交通的违法行为。其次, 子共享资源在交通设施中应用较少。电子信息共享功能可以避免因有雾、雪、冰、雨等恶劣天气或发生交通堵塞排队等情况时, 不知前方多少公里发生什么情况及如何应对的弊端, 为交通的参与者及时提供正确的信息来保证交通的畅通。最后, 交通设施缺少与不规范。虽然我国近几年的交通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交通的通行能力也提高了, 种类也扩大了, 但是我国的交通设施的设计及使用还有许多的不足, 一是限速标志少且不规范。二是限速标志缺乏针对性, 例如, 在大型桥梁、陡坡、弯道等复杂路况下, 缺少警告性限速或禁令性限速标志, 形成安全隐患节点。
3 交通工程的改进措施
可以说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交通工程有了较大的发展, 而且交通的参与者的积极性也不断地得到提高, 就拿我国的公路建设速度来说, 我国的公路建设总长度逐年地不断增加, 而且国家也不断加大对交通设施资金、技术的投入比例, 在我国的交通工程取得进步的时候, 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的交通工程的弊端, 从而进行有效的改正。
3.1 交通工程应该具有广泛性、配套性、协调性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
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是一具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我们在进行交通工程建设的时候要根据广泛性、配套性、协调性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标准体系来进行建设, 我们只要把握住这种交通工程设施的标准体系, 使交通工程从静态的交通安全设施到动态的监控技术, 使交通工程的建设标准与国家国际的标准相一致。我们要严格按照这个标准体系进行交通工程设施的施工及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交通工程的使用价值。
3.2 交通工程应该具有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
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目标, 是解决当前我国的交通不畅的主要手段之一。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是交通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 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 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 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在进行交通工程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当前的经济状况和人口比例进行建设, 并且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情况和地质地貌, 并且要把长远的目标放在首位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大规模地不假思索进行交通工程建设。
3.3 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交通工程的联系, 使交通工程应用先进的技术。
我们要改变我们以往的单靠人力资源的作业模式, 我们要积极地吸引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交通工程的管理过程中, 建立无缝隙电子监控、检测、摄录及信息传输系统, 完善电子情报板等智能交通诱导系统, 完善交通工程指挥调度系统, 实现交通管理科技化、智能化、规范化是提高交通工程的效率, 强化管控力度的硬件基础。
8.我国交通现状分析 篇八
1南京华路公路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2南京公路防护设施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当前我国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强设施规划管理、设施技术管理和安全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水平,为我国的公路交通安全保障事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各地公路工程的广泛实施,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越来越成为引起社会群体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质量和使用效力,加强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各级政府及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阶段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都应当积极学习和引进各种先进、有效的理念和技术,为公路交通安全提供保障。
一、我国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已在勘察、规划、设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是在安全设施、监控系统、通信系统、收费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基本跟上了国际公路交通工程设施配备的总体水平。然而,由于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事业进入我国的时期较晚,在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综合规划发展上,国内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规划方面
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的规划必须以政府相关政策条款和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需要,以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规划标准为参考,在深入调查、分析区域性发展现状之后,权衡利弊、统筹规划,制定出能充分满足公路工程设施建设需要的建设规划方案。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落后的规划理念和规划方式的制约,我国的许多地方性政府机构和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规划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行业的统一目标和具体要求开展规划工作,缺乏对地区性气候、环境、人文、经济等因素的深入了解和综合考量,导致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规划方案不合理、不全面、不系统,严重影响了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的正常进行和长远发展。
(二)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方面
常规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工作是由设计部门和人员在完成对建设地区的气候、环境、人文、经济等综合情况的深入调查、分析后,对公路交通工程各类设施的位置、性能、数量、布局等进行全面、详细的设计,为相关设施的施工、养护和交付使用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当前国内的许多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人员仍然受到过去的相关概念和设计方法的影响,对国际上先进的公路设施设计理念缺乏了解,导致我国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部分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缺少足够的安全意识,在公路交通工程的安全设施设计上没有采取足够重视,致使公路安全设施设置不合理,无法满足公路安全防护工作的要求。
(三)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施工方面
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施工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长期、系统性工程,工程量十分巨大,部分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管理部门和施工部门由于工程任务繁重、施工时间较紧等原因,一味地追求工程进度,导致施工监管不力、施工质量低下,给公路交通安全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施工技术和手段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而由于相关行业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缺乏重视,施工人员很少有机会进行学习、培训、进修,无法接触到真正先进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施工工艺和技术,因此,无法及时提高施工质量,这一因素也制约了我国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施工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发展方向
(一)加强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规划管理
今后我国的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应当加强对设施建设前期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土地规划环评等方面的管理,将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规划纳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总体工作中,由政府与相关行业主管机构共同管理、相互协调。同时,将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分批分年度纳入财政预算,并探索PPP模式,尝试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二)加强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技术管理
收费系统是公路交通工程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公路采取的都是人工收费的方式,极易造成堵车现象,尤其是春节、长假等公路交通高峰期,大量车辆拥堵在公路上等待收费,因此,改善公路收费系统是当前我国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的重要问题。许多西方先进国家采用的是不停車电子收费系统,利用公路附近的计算机系统收集由车辆电子标签发出的信号,向司机预先设定关联的银行账户扣取过路过桥费用。
(三)加强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建设
为了进一步加强公路安全管理,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的建设,利用公路护栏、路途交通象征、路面标线、视野诱导等措施保护交通行驶的安全,防止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还应当实行专业化的公路交通工程安全设施管理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定人定岗定责监督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效力,全面提高公路交通安全等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是保证公路交通安全的有效手段,所有参与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的人员都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确保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建设的正常、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杨川.浅谈我国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185.
[2]胡智彬.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现状及发展浅析[J].科技信息,2010,24:716.
[3]贺之松.我国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信息化建设,2015,09:208+210.
上接第211页
3.4混合料的碾压工作
碾压是路面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保证耐久性的实现。碾压要依据相关程序和要求展开工作,压实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还以上面提到的施工工程为例,初压要求使用静态二轮压路机碾压2遍,以保证整平、稳定;而复压应先用振动压路机碾压3~4遍,再用轮胎压路机碾压约4~6遍,以达到密实、稳定、成型的要求;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进行碾压,之后消除轮迹。
四、市政沥青道路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1)沥青的压实度不低于95%,且必须达到规定的厚度;
(2)沥青路面的道路的宽度要不大于9米,其弯沉必须符合高速公路的标准;
(3)沥青路面的设计要把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来说,沥青路面的平整度的误差应控制在5mm的范围内,而宽度则允许有-20mm的偏差,此外,中线高程的合理范围在±20mm;
(4)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沥青的温度在不低于110℃时进行摊铺工作,然后再采用12T~15T的压路机进行碾压以保证压实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五、结论
综上,沥青道路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讲,它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不得不承认沥青路面所具有的优势,但更应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例如: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症下药,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切实保证沥青道路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经过质量检验,都达到质量标准,都完成了竣工验收。只有抓住施工技术这一主要矛盾,才会彻底解决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最终,还城市道路一片安全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陈翰兵,杨小燕.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管理的思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04-11.
[2]政春娟.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3-03-12.
9.我国交通现状分析 篇九
及其建议的汇报
闫县长: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县在用机动车数量激剧增长。据统计,在籍汽车已达到近万辆,各类摩托车已在10万辆以上。道路交通基础建设速度也在加快,随着公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我县各级各类公路通车的总里程已达2200公里。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增长速度与机动车快速增长的速度仍极不协调,而且建设标准与现有的道路交通客观现状不相适应,导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造成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妨碍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份,全县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1500余起,其中重大事故61起,死亡67人;伤人事故732起,伤762人;造成财产损失的事故681起,直接损失100多万元,与前几年比较,均呈上升趋势。
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事故情况分析
整体来看,今年的道路交通事故呈现五多、两突出、一上升的现象,具体是:
夜间发生事故多,占事故总数的48.5%。
人流密集时段发生事故多,如重大节庆日、上下班、放学时段,占事故总数22%。
恶劣天气事故多,雨雪冰雾天气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1%。
复杂危险路段事故多,急弯、陡坡、平交路口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30%。
主干公路事故多,黄标、罗兰、中大、丁麻、浠团等主干公路上的事故点总数的75.8% 摩托车事故非常突出。今年的事故中,与摩托车相关事故点到80%以上。
驾驶员违法造成的事故突出。
乡村公路及村村通公路事故呈快速上升趋势。
二、事故原因分析
1、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淡薄,道路交通违法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超速超载、酒后驾驶、农用车及拖拉机违法载人等现象一直是道路交通安全的大患。部分驾驶人特别是个体业主,始终是把营运效益放在首要位臵,往往把安全生产放在一边。更有甚者,少数驾驶人经常故意违法,与管理机关捉迷藏,斗心眼,想方设法逃避监管,如遮挡号牌、不挂号牌、使用套牌假牌等,充分反映出这部分人既无安全意识,又无法规意识。少数驾驶人甚至有反管理的情绪,往往借故与管理者纠缠,使用非正常方式解决问题,给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制造麻烦,既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妨碍了法律法规的正常实施,同时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2、以道路为主的公共交通设施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反映在:①城区道路狭窄,配套设施缺乏。清泉城区道路狭窄,车行不畅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为除丽文路、车站路以及建设大道外,其余街道最多只有两个车道,这显然不能满足机动车激剧增加的需要。此外,除了市府宾馆,其它集贸市场、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均未设臵停车场,居民到上述场所消费,只能占道停车,占用了有限的道路空间,加重了拥堵的后果。而通行于几乎是城区所有街道的公共汽车,至今未设臵停靠点,公汽随行随停,除了造成拥堵,还经常诱发交通事故。②主干道部分路段存在设计缺陷,成为危险路段或事故多发点。以丁麻线粮食大库前路段为例,该路段因为急弯,已造成多起重大交通事故;又如丁麻线和浠散线的平交路口,也是一个事故多发点,县领导对此虽十分重视,但至今未得到根本的整治,或者整治的效果不明显。③乡村公路、村村通公路的设计和施工存在严重先天不足,存在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这些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极不科学,大多因势就形,随弯就弯,陡坡、急弯、临崖等路况随处可见。以绿杨梅福线为例,整条公路穿行于山岭之中,路面宽度3.5米左右,陡坡、急弯紧紧相连,车行其中,稍有不慎,即有可以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当地村民反映,尽管他们熟悉路况,但也曾有人出现车倒人摔的现象,加上乡村公路受林木、房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人视线受到限制,也易诱发事故。
3、乡村公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缺位,很多路段成为管理的真空。近几年来,道路建设的速度明显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在急剧增加,但承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关的管理人员比过去不增反减,由原来的近100人变成了不足80人。这部分人中除了办理牌证,处理交通事故以及后勤管理人员外,投入到路面管理的仅为50人左右。我们这部分人实施清泉城区及四条主干道的管理已感到力不从心,对于1800多公里的乡、村道的管理时间偏少,力度偏小。乡村公路段的路政管理人员虽定期对线路进行巡查,但也仅限于道路维护工作,对于大量的交通违法却无能为力。管理不到位,使一些人认为无人管,也管不了,因而随心所欲,导致违法现象较多,成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直接诱因。
三、几点建议
根据当前的现状,我们认为,是否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以缓解当前的局面:
1、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在城区,由县政府牵头,设立由城管、工商、交通、交警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对现存的问题,共同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明确职责任务,然后统一部署,部门各负其责,对城区秩序实行综合整治。对于农村,可否建立政府组织,部门牵头,乡镇及村参与管理的三级管理工作模式,建立社会化管理的网络,明确工作职责,一般问题由乡镇村处理,重大问题部门牵头联合处理。
2、加大对基础效能设施的投入,对危险路段、事故多发路段进行整改或改造,包括增加标志标牌,安装安全设施等,特别是如丁麻线与浠散线的平交路口及其它的一些交叉路口,应尽快采取安装警示标志、减速装臵等措施,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3、加强对乡村公路的维护和管理,增加标志标牌,为乡村公路的交通安全提供保障。目前,乡村公路需要我们做且能够做到的有两件事:一是设臵标志标牌,包括限速、限载、陡坡、急弯、临水、临崖、村庄、学校等相关标志,以提醒和警示驾驶人。二是加强养护,对能整改的地方实施整改。目前,乡村公路大多为近几年刚修成的,有的路肩松软,填土不足;有的转弯过急,转向困难;有的电线杆还立在路中间。这些都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需要尽快整改。
4、对在乡村公路上从事客运的车辆要进行一次清理整顿。目前,乡村公路上的客运活动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个别地方存在农用车载人,三轮摩托车载人等严重危及乘车人生命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对部分山区公路从事客运的合法车辆,也应该进行一次清理整顿,检查其安全防护措施,对驾驶人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以上情况,专此汇报。
10.我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 篇十
据2014年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钢铁产量目前已占据全球产量的45%。中国钢铁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钢铁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近两年来,中国钢铁市场低迷,钢价连续下跌,相对于历史高点跌幅达到44.91%。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中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不断在扩大;二是由于房地产等下游行业状况不佳导致钢铁行业的表现低迷;三是银行收紧资金,借贷困难。
以下将从宏观环境、国家的相关政策、供需情况和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这四个方面对中国钢铁行业的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从2014年8月份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投资增速出现回落,消费平稳增长,出口延续回暖,考虑到全球经济弱势复苏,未来贸易前景仍需谨慎。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下降2.2%,是今年以来首次月度发电量同比负增长,政府面临着采取更大力度刺激政策的压力。目前,政府更注重通过加快推进简政放权、财税体制、金融改革等,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激发市场活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1.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回落,出厂价格持续30个月负增长
8月CPI同比上涨2%,创四个月以来新低,其中翘尾因素比7月减少0.4个百分点,成为拉低CPI同比涨幅的主要因素,物价继续保持低位运行。PPI同比下降1.2%,降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持续30个月处于负增长。其中,采掘工业及原材料工业同比降幅扩大,即成品油、煤炭、钢材、水泥等价格仍处于下降趋势中,是拖累PPI增速的主要因素,显示工业品供需形势仍不乐观。
图一:制造业PMI、工业增加值及PPI增速走势
PPI同比增速与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走势基本一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月大幅下滑2.1个百分点。其中,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主要用钢行业同比增速均较上月出现回落,汽车制造业增速下滑4.3个百分点,尤其明显。据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2.22%,4.04%,均创年内最低水平。
8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51.1%,较上月下滑0.6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均出现下滑,不过仍处于扩张区间,而产成品库存指数出现回升,显示制造业需求放缓,去库存压力加大,对钢铁等原材料采购仍然谨慎。由于钢市需求持续低迷,宝钢、武钢等主流钢厂下调10月份板材出厂价。
图二:制造业PMI分项指数走势
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目前,国内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是由于投资增速回落明显。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基建投资增速、制造业投资增速、房地产投资增速均出现下滑。
8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1%,较上月下滑0.8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同比增长6.2%,较上月下滑3.4个百分点。由于房地产相关税收增幅明显回落及国家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加大地方政府资金压力,导致地方基础建设进度放缓。不过,铁路投资明显发力。1-8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4050亿元,完成全年任务过半,同比增长29%,远高于1-7月12.9%。8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1094亿元,环比增长81%,同比增长超1倍。按照中铁总规划,今年最后四个月仍有近4000亿元的投资额。
图三: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走势
8月份房地产市场多项指标仍在恶化。2014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3.2%,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增速回落、房屋新开工面积继续负增长。虽然39个城市放松限购,但对楼市销量拉动作用有限。由于房企资金压力较大,后期仍将以降价促销为主,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仍有回落空间。
图四:房地产新开工、销售、投资增速走势
如果扣除价格因素,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保持平稳增长。不过,汽车、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零售额同比增速出现回落。8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9.4%,进口同比下降2.4%,呈现外需稳健内需疲弱的态势。除美国经济复苏向好,欧洲、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正在加码宽松货币政策,同时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放缓。为此,后期我国出口增速不可抱有过高期望。
3.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定,全面宽松可能性不大
2014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957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267亿元,主要是表外融资大幅少增,体现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加强监管及金融机构风险偏好降低。不过,8月人民币贷款增加7025亿元,比7月多增3173亿元,回归正常。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加快,1-8月企业中长期新增贷款占比达到56.2%,持平于1-7月,显示企业投资仍有热情,尤其是小微企业。8月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3.9%,比大型企业贷款增速高4.6个百分点,比中型企业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
图五:社会融资规模及新增信贷走势
在政府“促改革、调结构”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速出现放缓难以避免。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后期政府仍注重定向调控,通过加快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全面降息、降准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央行继续维持流动性平稳适度的格局,同时9月份财政存款投放规模一般在3000亿元的水平,也将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不过,一旦未来数月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不排除政府采取更宽松的措施。
总体来看,8月份宏观经济各项指标明显趋弱,尤其是房地产、基础建设投资增速回落,对钢市需求造成较大影响。考虑到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依旧、楼市销售未现根本性好转、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有下行压力。由于钢市持续低迷,铁矿、钢坯、钢材价格均已跌至成本线附近,上周末唐山钢坯大涨70元/吨,进而拉动部分钢材品种出现超跌反弹。不过,国内外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多变,政府更注重结构性改革与调整,难以全面放松货币政策,短期内钢市供需压力仍大,反弹基础并不牢固,或处于震荡运行。
二、国家的相关政策及作用
面对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现状,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其中一些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发展有较大影响。1.相关政策
(1)环保方面
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会议要求进一步推出以下措施:一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送电项目,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今年年底前全面供应国四车用柴油。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二是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今年安排100亿元,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制定重点行业能效、排污强度“领跑者”标准,对达标企业予以激励。三是落实各方责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考核。6月13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强调,积极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实施能源领域重点任务重大举措。
(2)棚户区改造
2014年4月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棚户区改造,让亿万居民早日“出棚进楼”。会议认为,加快棚户区改造可以有力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这显示,加速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将成为新一轮稳增长的重要发展方向。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表示2014年计划改造棚户区470万套以上。
(3)政府与民资合作
2014年4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出一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并首批推出80个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以鼓励和释放民间投资动力。(4)铁路投资加大
今年铁路投资规模不断地在扩大,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年初曾表示今年国家铁路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300亿元,此后规模增加至7000亿元。据最新消息,规模将进一步增加至8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另外国务院4月2日会议称,将设立铁路发展基金,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使基金总规模达到每年2000-3000亿元。创新铁路建设债券发行品种和方式,预计今年向社会发行1500亿元,实施铁路债券投资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2.对钢铁市场的影响
这些政策会在很大程度上拉动钢铁的需求,刺激下游行业,使整个钢铁市场往好的方面发展。棚户区的改造和铁路投资对钢铁行业有直接影响,可使市场对钢铁的需求有所提高,政府与民资合作对钢铁行业有间接影响,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大都被地方债所困扰,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与民资合作后工程便可以顺利实施,会进一步提高市场对钢铁的需求。关于环保方面的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会有两面性,钢铁行业属于重工业,污染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一政策对钢铁的产量、生产规模会有一定的压制作用,另一方面环保政策中也包含了“淘汰落后产能”这一政策,对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又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尽管部分地区房价下跌、信托违约、企业有跑路现象,但没出现大范围的类似现象,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此外,6月资金紧预期犹存,但由于央行银监政策组合已提前布局,所以票据、理财、国债等利率重返下行,资金占用成本处于较低水平。据了解,新开工项目也逐渐增多了,6大发电集团5月中下旬耗煤量有所上升,地产政策可能有松动,销售降幅收窄,有回稳的态势。
三、供需情况分析
供需情况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比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产量、进出口量以及产品的库存。1.产量
中国是钢铁生产大国,粗钢产量在全球遥遥领先。自2002年开始中国开始进入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粗钢产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到2013年粗钢产量已达7.7亿吨,约占全球产量的49.1%。美国,日本等钢铁生产大国,其对钢铁的需求已经放缓,粗钢产量一直保持稳定状态,所以粗钢产量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中国。(见图1)
图1:粗钢主要生产国家产量对比
产量的高速增长一方面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良好的,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国内钢铁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中国的钢铁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巨大的供给量紧紧压制着当前的钢材价格,这也是近期钢材价格处于下行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国,钢铁行业作为基础工业,钢铁业的发展会给上下游多个行业带来联动效应,同时驱使中国粗钢产量高速增长的内因是GDP增长的需要,所以近期我国的粗钢产量是不会减少。我国钢铁行业仍将继续保持高产量,低价格的状态运行。
2.进出口量近几年,中国钢铁的进口很稳定波动不大,出口处于稳健增长状态。出口量增加的原因一是因为经济危机后各国经济都在缓慢复苏中,主要经济体制造业景气表现出现回升,2014年上半年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平均值为52.58,达到了近两年来相对高位的水平。另外新兴经济体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用建筑的投资不断增大,对钢材的需求明显增加;二是中国钢材价格相较于其他出口国较为低廉,且近期钢价仍在不断下跌,这增强了中国钢材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力。2014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量为3930.37万吨,同比增加1038.37万吨,同比增幅为35.9%。(见图2)
图2:中国钢材进出口量
中国的钢材的出口贸易不会一直保持这种高增长速度,由于中国的钢材价格较低,很多国家为了保障国内钢材市场的稳定,对中国进行多次反倾销调查,中国的钢材出口情况受到很大影响,对部分发达国家的出口有所下降。此外,我国钢材出口多以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还需进口,这降低了我国钢材出口的竞争力,预测未来中国出口情况将会趋于平稳,所以想要依靠增加出口来缓解我国钢铁供需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可行的。
3.库存
中国钢材库存虽一直居高不下,但其运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每年1月到2月,是主要钢材库存量快速增长时期,在这个时期钢材贸易商会进行大量囤货,钢材库存从钢厂向社会转移,然后库存量在3月初达到顶点,随后开始逐渐减少,整个社会处于“去库存”状态,而这个状态将会一直持续到年末。(见图3)
目前,中国钢材市场正处于去库存时期,主要钢材的库存量正在快速减少。据我的钢铁数据库显示截止2014年8月8日,中国主要钢材库存量为1190.35万吨,与去年相比下降202万吨,同比降幅为14.5%。3月至7月的平均降速达到9.62%,已大幅度超过以往的去库存速度。库存量的快速下降,一般意味着下游行业对钢材需求的增加,钢材市场的情况理应十分良好,但实际上钢材的价格却是不增反降。据悉,中国7月的Myspic普钢绝对价格指数为3393.54元/吨,同比下降8.56%。
图3:中国主要钢材库存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去库存速度比往年较快”只是一个假象。由于钢价一直下跌,很多贸易商都处于消极进货状态,一反常态的不再囤货,导致流通钢材的库存的压力正逐渐向钢厂转移,重点钢厂的库存量急速增加,所以看似好转的钢市其实并未好转。同时,我们也发现,主要钢材库存量已经不能成为判断钢材市场情况好坏的标准,今后我们必须要把它与重点钢厂库存结合来进行判断和预测。
四、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钢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主要有成本问题、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
1.成本问题
钢铁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是铁矿石和焦炭,近期原材料和钢材的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态。截止2014年8月12日中国的焦炭绝对价格指数为931.8元/吨,同比下降19.33%;铁矿石的绝对价格指数为699元/湿吨,同比下降27.55%;Myspic普钢绝对价格指数为3380.68元/吨,同比下降9.8%,原材料价格下降速度远大于钢铁。
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使钢厂的生产成本也随之减少,将铁矿石和焦炭绝对价格指数相加近似为成本价格,从图4可以看出钢价高于成本价,所以中国的钢厂是处于盈利状态的。但若想一直依靠低廉的成本来获得盈利是不可行的,因为无论是铁矿石还是焦炭的价格都不会一直保持这种低位运行状态,目前二者的价格已经开始趋于平稳,并有上涨的趋势,价格反弹是必然结果。
图4:成本价格指数(焦炭+铁矿石)与普钢价格指数对比
铁矿石的价格我们可以分成国产矿和进口矿两部分进行分析。对于国产矿价格来说,由于中国矿山的开采成本偏高,随着国产矿价格的大幅下跌,成本必然会成为价格继续下跌阻力,据悉中国国产矿山已经开始减产,国产矿价格也会相应的止跌并可能会有所回升。对进口矿来说,国产矿产量的减少又会导致中国对进口矿的需求增加,增加了中国对进口矿的依存度。目前进口矿的价格大幅下降是因为供给量远大于需求量,一旦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进口矿价格必定会回升,而在进口矿的价格方面,中国是没有话语权的,到了需求旺季,进口矿价格势必反弹(见图5)。此外,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焦炭已经开始减产,下游的需求量也开始回升,焦炭市场整体情况转好,目前焦炭的价格已经趋于平稳,后市有望开始逐步回升。
图5:进口矿和国产矿绝对价格指数
2.产业集中度较低
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不高也是中国钢铁行业发展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来说,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是在逐年提高的,而作为产钢大国的中国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见图6)
图6:中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
产业集中度过低,首先会加剧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减弱了企业在价格上的谈判能力,导致盈利能力减弱;其次,会拉低中国钢材的整体品质和档次,一旦产业集中度提高了,企业会有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来升级加工装备,研究出品质更好的钢材,提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第三,生产的过度分散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带来更多的环境污染,进一步降低中国的产能利用能力。所以为了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的整合,钢铁企业重组势在必行。
3.产能过剩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对钢铁的需求是十分旺盛的,钢铁行业成为中国政府大力扶植的对象,这导致了中国钢铁产能急速增加,使中国钢铁行业陷入了即使供给远大过于需求,钢铁产量却不得不增长的困境之中。2013年中国的产能已高达10亿多吨,产能利用率只有72%,低于全球水平。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是制约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使钢铁供应远大于需求,压制钢铁的价格,导致钢厂的盈利能力严重下降,全行业会出现长期亏损或微利局面,竞争力较弱的钢铁企业可能会以停业或破产收场,不利于钢铁行业的发展。
产能过剩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中国先后多次颁发条例来淘汰落后产能,但效果却不是很明显。面对日渐增加的产能,产能过剩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仅仅淘汰落后产能效果已经不大了,国家应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来完善钢铁市场机制,遏制产能疯狂增长。
4.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我国工艺和装备落后比例较大,如炼铁高炉中约有4500万吨的生产能力是属于落后的,约占总能力的35%,其中属于限期淘汰的1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生产能力约有3000万吨。炼钢设备中,转炉约有1200万吨是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占目前转炉的12%;电炉约有1000万吨属于落后生产能力,占电炉能力的34%.轧钢设备中,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不到50%。
另外,我国用于新产品开发与投产的费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偏少。国际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费用一般在年销售收入的4%以上,而我国多数钢铁企业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年投入不足销售收入的1%。
五、我国钢铁行业的建议
针对上述的问题,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快国内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步伐。淘汰落后的产能,将直接决定中国钢铁业的景气度。根据《钢铁行业联合重组指导意见》,全国将进一步推进钢铁行业购并整合,政府出台相关兼并政策,据此可以预见钢铁行业的长期前景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实行国内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过程中,避免简单的联合,须要阻断国有企业的弊病,加强技术、结构、制度、各项资源等的全方位整合,特别是对人力资源、核心技术的整合,实质性地提升核心竞争力。
2.加强技术改造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参加全球钢铁市场竞争的梦想,全国钢企必须实现技术的实质性提升。品种质量、节能降耗是重点,需要支持高强度的三级钢筋、高档的汽车板、高排耗的取向硅钢、高速轨道用钢等产品。要提升钢铁竞争力,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刚刚得已复苏的环境下,占据各级市场份额,则必须加强技术改造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知识产权的提炼与保护的力度。
3.加强钢铁企业的库存管理。库存是钢铁企业维持市场份额的保证,库存又是钢铁企业亏损的来源。随着全球的竞争加剧,钢铁企业的竞争并不仅仅是人力资源和财务状况的竞争,同时也包括“库存力”的竞争,各种竞争资源一起形成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 竞争体系。依靠市场、政府两方面的力量,引入生产和适时生产管理思想,共同解决高库存带来的各种危害,提升企业竞争力。
六、总结
综合来看,2014年下半年中国钢铁行业总体形势趋于良好,钢价可能有所回升,但这都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下形成的,钢铁供需之间的矛盾依旧没有解决,钢铁行业的良好形势只是一时不会长久,钢铁企业应发挥钢铁流程产业的功能多样性、目标多样性、价值多样性的优势,依托装备技术、工艺技术、管理技术创新,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培育我国钢铁企业的新优势。在转型发展中的中国钢铁企业,要重新审视钢铁流程的功能和价值定位及巨大潜力,靠差异化产品、技术、装备及管理创新构筑新的竞争力,实现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我国交通现状分析】推荐阅读: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与对策研究07-28
我国养老现状分析总07-20
我国汽车贷款现状分析09-15
2024年我国餐饮行业现状分析07-22
探析轨道交通对我国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10-22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分析及2011年展望07-11
分析我国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08-11
我国圆件定制行业发展现状综合分析08-18
我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