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7课《土壤保护》教案(精选4篇)
1.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7课《土壤保护》教案 篇一
4、蚯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蚯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蚯蚓,了解蚯蚓的外部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3、学习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测量的能力。
4、培养合作精神。
5、向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用感官和工具认识蚯蚓的能力。
教具准备:蚯蚓若干条、放大镜、纸、尺、玻璃瓶、长方形纸盒、干土、湿土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在上节课我们已经用感官认识一些动植物,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观察蚯蚓。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学习观察蚯蚓
提问:我们怎样观察蚯蚓?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评:让学生动脑思考研究观察蚯蚓的方法,并且做好观察记录。
按照学生讨论的方法观察蚯蚓。
填写观察报告。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小节:我们大致看到了球员的身体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是什么样。下面我们继续研究蚯蚓喜欢生活的什么环境中。指导学生研究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让学生猜想: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条件下?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汇报实验结果:蚯蚓喜欢生活在医院潮湿的环境中。
教师小节:我们用这种方法观察其他小动物。
评: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证明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
提问:蚯蚓对我们人类有哪些好处?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动物?
布置作业:
回家观察几种小动物,并写出观察记录。
阅读有关小动物的资料,或上网访问科学在线网站,了解有关小动物的知识。
板书设计:
4、蚯蚓
投影片出示几幅观察结果
蚯蚓 蚯蚓 蚯蚓 蚯蚓
课后小记:本科学生通过观察蚯蚓,发现蚯蚓的外部特征,能够运用各种感官,细致观察,观察兴趣高,收到的效果好,并且能够写出观察记录,借助对蚯蚓的观察,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
2.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7课《土壤保护》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按要求组装小水轮。
2、指导学生认识水流有力量:水位高,水流的力量大;流量大,水流的力量大。
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对比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合作的愉快与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水流有力量,并且知道从高水位处流下来的力量比从低水位处流下来力量大。
教学难点:使小水轮转动快的两个原因:水位高,流量大。
教具准备:
演示:小水轮、图片、动画、视频
分组:每组一套(小水轮组装材料、大孔易拉罐、小孔易拉罐、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河里的水车)
问:这是什么?它为什么会转动呢?(河水冲的作用)新-课-标-第-一-网
2、出示小水轮
谈话:老师这儿有一个小水轮,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它。板书课题:小水轮
教学新课:
(一)组装小水轮
1、谈话:研究小水轮,我们应该有一个小水轮,我们先来组装一个小水轮好吗?
2、指导学生组装小水轮(结合动画进行讲解)下载
①介绍小水轮各部分的名称。
②讲解组装的顺序及注意事项。
③学生分组组装小水轮,教师巡视指导。
评:放手让学生去玩小水轮,发现新的有趣现象。这时他们的兴致甚高。
(二)分组实验:认识水流有力量
1、讲述:请用实验器材使小水轮转动起来,想一想:水为什么能使小水轮转动?
2、学生分组实验:①把小水轮放在支架上。②用水冲小水轮。③观察、汇报实验现象。
3、问:实验说明了什么?
4、小结:水从上往下流动产生力量,这种力量使小水轮转动。
5、实验说明:水流有力量。
(三)引导学生发现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两个原因
1、动画演示对比实验。
2、进行水位高低不同的对比实验:
①问:用同一个易拉罐冲小水轮,怎样才能使小水轮转动更快?
②学生分组实验
③学生汇报实验:易拉罐举得越高,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④问:为什么易拉罐举得越高,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⑤小结:水位越高,水流的力量越大,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3、进行流量大小的对比实验:
①谈话:用两个不同的易拉罐(一个孔小,一个孔大)在同一高度冲小水轮,想一想:哪一种情况小水轮转动得更快?
②学生讨论。
③用两个不同流量的易拉罐进行对比实验。
④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⑤演示动画,进一步认识小水轮转动快的原因。下载
⑥小结:水的流量越大,水流的力量越大,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4、怎样才能尽可能的让小水轮转动更快?
①问:利用刚才的实验器材,怎样才能尽可能的让小水轮转动更快?
评: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起积极的思维。教师通过实验等来揭露矛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科学探究的课题。
②学生分组讨论
③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加强指导。
④学生汇报:易拉罐举得越高,用大孔的易拉罐,小水轮会转动更快。
⑤小结:水位越高,水的流量越大,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巩固、应用
(一)总结:
1、水流有力量。
2、水位越高,水的流量越大,小水轮转动得越快。
(二)了解水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演示)
3.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7课《土壤保护》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桃子。要使用剪纸纹样修饰桃子。
2、引导学生吸收民间的影响,体会吉祥纹样的美感,传承剪纸的优秀传统。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爱美术的情感与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吉祥剪纸的美感,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
教学难点:
形象结构比例适当,正确把握纹样的连接。
教学准备:
(1)
教具:课件、吉祥剪纸图片资料、红纸、剪刀、小磁铁
(2)
学具:彩纸、剪刀、铅笔、橡皮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夏天到了,大量的新鲜水果上市了。你最爱吃什么水果?水果好吃、营养丰富,而且还可以剪出来。你见过什么水果剪纸?
这些水果剪纸不仅好看,而且都蕴含着特定的美好寓意。你知道吗?
除了水果剪纸外,你还知道那些有寓意的剪纸纹样?
大家知道的可真多。这些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剪纸,叫吉祥纹样剪纸。
【板书课题:吉祥纹样】
二、学习求知
这节《吉祥纹样》,我们一起学习剪纸桃子。
1、出示桃子
桃子代表长寿。家中的老人过生日的时候,晚辈一般要用寿桃表达祝福。剪桃子就代表我们祝愿长辈健康长寿。
(1)
观察桃子的外形
整个比较圆,顶部有个尖儿,底部有个坑。有的旁边还有叶子。
思考:怎么把桃子剪出来?
(2)
把正方形纸对折,(3)
画出桃子的一半。
(4)
剪纸从外到内,主意剪出细节。
剪纸桃子的步骤:
【板书:】
(1)看
:外形
(2)折:对折
(3)画:画一半
(4)剪:从外到内
2、范剪桃子
老师剪的是最基本的桃子,桃子还可以装饰其它纹样。还可以和其它事物搭配在一起。
3、欣赏桃子剪纸作品
欣赏我们学校剪纸班的同学的桃子剪纸。
(课件展示)
4、小组讨论
欣赏了身边同学剪的桃子,你的信心倍增吧。你想为桃子装饰什么纹样,组内交流。
三、创新表现
1、作业要求
听了你们的想法,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一个个精美的剪纸桃子。
要求:这节课每个人至少剪或撕一个桃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可以剪最基本的桃子,也可以剪其它复杂纹样的桃子。还可以剪刻一个你喜欢的吉祥纹样。
2、动手实践
现在就动手,把你心中美好的祝福用剪纸把表现出来吧。
3、温馨提示
剪刀锋利使用时注意安全,主意保持室内卫生。
老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评价延伸
1、展示评价
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1)评价自己的作品,说说运用的剪纸纹样,准备送给谁。
(2)同学互相评价作品。
(3)老师讲评优秀作品。
2、总结延伸
这节《吉祥纹样》,我们学习的事简直桃子。桃子在你们的剪刀下充满无限生命力。一个个剪纸桃子传递着一声声美好的祝愿。祝愿我们的亲人、朋友都能健康长寿;祝愿我们自己每天都平安快乐廊柱园我们的剪纸艺术蓬勃发展,在我们的手中传承下去。
板书设计:
12、吉祥纹样
步骤:(1)看
:外形
(2)折:对折
(3)画:画一半
4.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7课《土壤保护》教案 篇四
6、《观察土壤》教学反思
东关小学葛舒琴
课堂上学生乐在其中,感受到了科学学习的自主性和趣味性。认识土壤的腐殖质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课教材中有三个科学探究活动:
1、观察土壤。
2、找出土壤中的砂和粘土。
3、埋垃圾。还有两个学习和讨论的内容:
1、土壤是什么样子的呢?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7课《土壤保护》教案】推荐阅读: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09-09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8课教案11-26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课习题(打印版)12-13
河北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冀教版) 太阳和影子08-31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09-18
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07-06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09-10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1-08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02-08